第一篇:李保国同志和陈予恕先生的事迹报告——观后感
李保国同志和陈予恕先生的事迹报告——观后感
2016年9月28日下午支部组织了学习李保国先进事迹报告会和陈予恕先生先进事迹报告,感触颇深。
李保国把个人的聪明才智无私地奉献给人民的可贵品质,得到了广大师生的认可。李保国教授走了,但‘太行新愚公’的形象却永远留在大家心中,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同时也在教育我们,知识分子只有扎根基层、与人民结合,只有把“小我”融入“大我”,才能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他的一句“把我变成农民,把农民变成我”深刻反映出了李保国同志的信仰和抱负,不追逐名利,一心为了农民的发展.陈予恕教授说,我家里穷,是国家、党的培养,才有了我的今天。我有报恩的思想,我总是觉得自己对这个国家,对这个党,做的事情太少,太少了。他青少年时期经历过日军侵华,求学之路动荡,甚至一度辍学的陈予恕深知,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他的今天。他在面临人生选择之时所想的也是党和国家最迫切的需要。而这也深深地影响到他的学生们。
上学期间经历了一次胃溃疡之后,陈先生受到学校各级的深切关怀。为了更好的报答祖国,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坚持每天跑步和锻炼身体,这让陈予恕保持了健康的体魄和充沛的精力,也让学生们从老师身上看到了“坚持”二字的力量。
从他俩身上,我看到了人生必须树立目标的重要性,这个目标一定是服务人民群众,报答祖国和社会的,一定是无的私有爱的;一定不是为了升职,为了评职称,为了升官发财的一些狭隘的目标。有了这样的目标,才会在奋斗的路途中不畏艰险,也才能得到身边同志的拥护和群众的信赖,这样为社会为国家为百姓谋福利的同时,也成就大我.让我再一次深刻感受到了树立人生目标的重要性.这一次的支部组织生活将对我影响深远.2016-10-08
第二篇:李保国先进事迹报告
苦干实干 一心为民——李保国先进事迹报告会发言
摘编
三十五年如一日,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李保国扎根太行,用科技染绿荒山,把富裕带给乡亲,创建了一套完整的山区生态开发模式,探索出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同步提升的扶贫新路,赢得山区人民群众的深情爱戴。
他是太行山的儿子
河北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 饶桂生 2016年4月10日,我校博士生导师李保国教授,因心脏病突发,猝然离世。噩耗传来,学校师生和太行山区的农民沉浸在无比悲痛之中,他生前服务过的山区农民一批批来到家中吊唁,多地农民自发设置灵堂为他守灵,为什么一个普通大学教授的去世,会让这么多山区百姓悲伤和不舍?
作为李保国生前所在学校的领导,我目睹了解李保国从一个学农爱农、要求进步的青年教师,逐步成长为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山区综合治理专家,执着于太行山区人民脱贫致富的奋斗历程,感受到他一心为民、无私奉献的报国情怀。
李保国是新时期共产党人的楷模。他常说,党把我培养成一个教授,就是让咱为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干点事,我是一名党员,理应带头把事情做得更好。他有强烈的大局观念,时刻听从党的召唤,1981年,刚刚大学毕业留校的李保国,第一时间报名参加了省委、省政府组织开展的太行山综合开发研究;1996年,河北中南部发生特大洪水后,他又率先报名参加省科技救灾组;2015年,国家实施精准扶贫战略后,作为知名的山区治理专家,他积极为省委省政府建言献策,在全省脱贫攻坚下乡干部培训大会上作首场报告,还亲自帮扶十几个驻村工作组开展工作。他淡泊名利、无私奉献,总是为农户、企业无偿提供技术指导,既不拿工资,也不持股份,还时常自己搭路费。我曾听到有记者问他“你有这么好的技术,又常年奔波在外,每年至少也得有上百万收入吧。”他说,“不为钱来、不为利往,农民才能信你、才能听你的”。他夙兴夜寐、激情工作,尽管身患重度糖尿病和疲劳性冠心病已有多年,但他从没有把自己当病人看待,始终坚持在教学、科研、生产第一线,始终冲在脱贫攻坚的第一线,以超常的意志奋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李老师生前获得过诸多荣誉,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全国优秀科技特派员,但他最看重的还是“优秀共产党员”这个称号,刻着“共产党员先锋岗”的标牌,一直摆在他办公室最显眼的地方。
李保国是当代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30多年来,他始终坚持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在服务人民中寻找和实现自身价值。他曾讲:“我这辈子最过瘾的是干了两件事,一个是把我变成农民,一个是把越来越多的农民变成‘我’。”他经常走进田间地头,用农民的语言讲解技术,手把手地传授技术,培养了一批“永久牌”的“技术把式”。在他手机存储的电话号码中,有1/3以上是农民朋友的,并随时随地为农民群众解答难题,赢得了群众的交口称赞。
30多年来,他始终坚持“生产为科研出题,科研为生产解难”的理念,把科学研究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他常说,“老百姓需要什么,我就研究什么”。为了农民的需求,为了产业的发展,他一次次探索创新,一次次开辟“战场”,打造了一个又一个山区开发的典范,从邢台前南峪、内丘岗底、临城绿岭、平山葫芦峪,再到多得数也数不清的帮扶点,他所到之处,都用点石成金的科技之手,让太行山区的一个个村子绿起来、富起来,他把最好的论文写在了太行山上。
30多年来,他始终把“三尺讲台”和“田间地头”紧密结合,把自己的科研成果和实践经验及时充实到教学中,他主讲的课程生动、形象,实践性强、接“地气”,深受学生欢迎。他注重言传身教,无论是课题攻关还是下乡实习,都与学生一同住联排通铺,一同做试验课题,一同劳动实习,用知识魅力和人格魅力教育影响学生。他对学生既严格要求又充满关爱,把学生看成是自己的孩子,不论是在校的还是毕业的,看到谁生活上有困难,都会主动帮一把。在学生心中,他既是严师又是慈父。
李保国是脱贫攻坚的榜样。他教农民学科技,帮农民搞产业,为农民打品牌,在邢台县前南峪进行的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将贫瘠干旱山地变成了“洋槐戴帽,果树缠腰,梯田抱脚”的生态经济沟,成为“太行山最绿的地方”;在内丘县岗底,他开发了优质绿色苹果生产的标准化工序,打造了“富岗”苹果品牌,苹果年收入达2000多万元;在临城县凤凰岭,培育出全国知名的“绿岭”核桃,使过去赤壁几十里、草都长不好的荒岗变成了“花果山”“摇钱树”,带动了太行山区百里优质核桃产业带的发展;在平山县葫芦峪,将“山水林田路”山区综合治理技术做成标准化模块,指导园区连片高规格治理荒山3万多亩,带动周边地区复制开发荒山近30万亩。他用科技的力量使许许多多的贫困山村摆脱了贫困,帮助10万多贫困群众走上致富之路,乡亲们都亲切地称他为“科技财神”“农民教授”“太行新愚公”。
李保国是太行山人民的好儿子。他经常讲,太行山人民为我国革命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作为一名党员、一名教授,有责任、有义务为太行山人民脱贫致富干几件实事。35年来,他的足迹踏遍太行山所有山区县,身上沾满了泥土,心中装满了百姓。他把太行山当成自己的家,他把那里的人民当成亲人,年轻时在前南峪,为了方便工作,他把家安在了村里的石板房,和同课题组的爱人把孩子接到山里,一住就是4年多。农民也把李老师当成自家人,有一年春节,我给他打电话拜年,电话里,他兴奋地说,“我们全家在岗底村过年呢,这儿热闹,就是呀,叫我去吃饭的人太多,不去谁家谁都不高兴,我一顿饭要吃两三家,有时一天要吃6顿饭!”我真切地感受到,他和山里人在一起的那股子亲热劲、兴奋劲。在我们学校,有一件尽人皆知的事。有一天,李老师急着赶回学校上课,走到村边遇到堵车,他心里着急,下车看看,村民一看是农大李老师,二话没说,拆掉自家篱笆院墙,让他过去。李老师和山区农民亲如一家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李老师去世后,他的骨灰,被太行山区不同地方的乡亲带走,撒在他生前为之奋斗、牵挂的太行山上,与巍巍太行相融,与山区人民相依。
李保国走了,但他的人生价值依然发光发亮,他的精神永远激励我们奋发前行!
“我见不得老百姓穷”
内丘县岗底村党总支书记 杨双牛
我和李保国教授是1996年认识的。那年8月,连降暴雨,山洪暴发,洪水冲走了全村200多亩保命田,山场果树遭受了很大损失。村民们哭着说,“这日子没法过了。”
这个时候,李老师随省里的科技救灾组来到了岗底村查看灾情。他递给我一张写在烟盒上的字条:“需要果树管理技术,我可以帮忙。李保国。”后面留了电话,还说:“你3个月修一条通往村后沟的路,路修好了,我再来。”
岗底村是河北省内丘县太行深山区的一个小村,1984年人均收入不足80元,为了脱贫致富,从1985年开始,10年种了20多万棵苹果树,但苹果质量特别差,到1996年还没摘掉穷帽子,迫切需要技术指导。
20天后,路修好了,我给李老师打了电话,讲了我们的困难和愿望。没想到,他真带着铺盖卷来到了岗底村,一头扎进山里,查看果树情况,每天跑50多里山路,累得晚上都上不去炕。看到果树光疯长不挂果,他比我还心疼,说“我来晚了。”
李老师对我说:“我是农村长大的,过去家里也很穷,所以我见不得老百姓穷。你相信我,依靠科技肯定能致富,咱们一块干,让老百姓尽快富起来,我一分钱也不要你的。”从那天起,这个愿望就在我俩心里扎下了根。他比我小4岁,他喊我大哥,我喊他老弟。我们哥俩一起干,一干20年。
刚来岗底村的时候,李老师指着树上的苹果,跟我开玩笑说,“你看它们简直就是黑蛋子。”他还说,“3年内,要让这些果树长出金苹果。”
向农民传授科学技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为了让农民能听懂、记住,李老师把技术编成顺口溜、歌谣,简单易懂接地气儿。
李老师给村民上的第一堂课,是剪枝。他把课堂设在果园,亲自动手,一会儿用锯,一会儿用剪子,把一棵果树的枝条,剪掉了1/3。农民心疼得不行,还有村民找到我家里,急切地说:“你找来的这个教授到底行不行?这不是糟蹋年景吗?看他穿戴也不像教授。”面对质疑,李老师就一句话:“明年果树如果挣了钱是大家的,如果损失了,算我的。”
为了推广“套袋”技术,李老师买了16万个苹果袋,免费送给村民。因为以前村民使用不成熟的套袋技术吃过亏,这次很多人死活不敢用。李老师还是那句话:“损失了算我的。”
李老师就这样一次次给村民们立着军令状,推广新技术。第二年初见成效,第三年果园的面貌全变了,一亩多卖了3000多元,带来效益900多万元,真成了金苹果。
这下,村民打心眼儿里服了,以后全听他的,他说怎么干,咱就怎么干。李老师在岗底村扎下了根,他研究推广的28项成果中,有15项是在岗底实验成功的。
从1996年到2009年这十几年里,李老师每年都有200多天住在岗底村,他把富岗苹果栽培技术分解成了128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是先对村民集中培训,然后再单独辅导。
李老师刚到村时,画了两张平面图,一张是果园分布图,一张是村民住宅图。他经常到果园里转,看到谁家的果树有问题、谁家操作不规范,就直接找到村民家里去辅导。
村里有些老树生了腐烂病,传染途径广,传播速度快,防治不及时,整个果园就毁了。村民十分绝望,想把树刨了种庄稼。李老师想了好多办法,并反复给果农做示范,就这样救活了100多亩果园。
根据太行山独有的气候特征,李老师还对果树进行了树形改造,让树冠变成了垂帘形。改造后,果树变得通风、透光、枝条壮;苹果变得果形正、果面光、着色均匀见太阳。
李老师在管理果树时,经常起早贪黑,探索、实践出绿色、有机苹果的治虫、施肥生物链条,形成了完整的生产、管理体系。富岗苹果获得了99世博会银奖、中国驰名商标、河北名片,一个极品果儿卖到了100块钱。
这些都是李老师的功劳,可他却说:“科技致富,不能光依靠我一个人,要把农民变成我,把大家都培养成管理果树的专家。”他想方设法给村民办夜校、搞培训,建议借邢台农校“送教下乡”,让100名果农在家门口读了中专。后来,62人拿了大专文凭,现在都在考本科。
在他督促下,又请农校对全村208名果农进行培训,191人获得国家颁发的果树工证书,人民日报报道说岗底是全国第一个“持证下田”的村庄。我们村现有技师14名,农艺师1名,高级技师5名。
在岗底20年,李老师始终保持着刚来时的样子:“比农民还像农民”。现在,岗底村富了,村民人均收入3.1万元,村民都住上了楼房,做饭、取暖烧燃气,100多户买了小轿车。
可是,就在今年4月10日,李教授去世了。李教授,我的好兄弟,岗底的好日子,是你用命换来的。我们要把你安葬在岗底高高的山冈上,让你看蓝天白云,赏日月星辰;把你的碑,立在山顶上,让你看见岗底的绿水青山、金山银山;让你看着我们一起谋划的50平方公里生态大花园变成现实!
我们的严师慈父
河北绿岭果业有限公司技术总监 陈利英
我是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1999级本科生,从本科毕业实习开始,一直跟随李保国老师从事核桃种植与研究。
第一次见到李老师是在《经济林栽培》课上。那天,我和同学提前十分钟进教室,发现老师已经到了,就好奇地问:“老师来得这么早?”他笑着说:“刚从邢台基地赶回来,怕耽误上课就直接来教室了。”
每次课,李老师都是提前到,准备课件、和我们沟通学习体会„„还把手机号码告诉我们,说学习上有困难,可以随时找他。
李老师讲课最大的特点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生动形象、通俗易懂。他总能把书本上枯燥的理论,讲得明白透彻。慢慢地,我们都喜欢上了这门课,觉得果树管理并不难。然而,当我们走进果园才发现,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并不容易。
2003年初,我们随李老师到邢台临城县绿岭核桃基地毕业实习。不久后,他教我们嫁接,要求每人一行,按他教的步骤做,不但成活率要高、速度还要快。当时,小苗只有四五十厘米高,我们顶着太阳蹲着、跪着练习,一天下来腰酸背痛,累得连饭都不想吃。但第二天,还得接着练。他说,所有技术都是这么练出来的,没有任何捷径。只用一周时间,我们全都熟练掌握了嫁接技术。
2010年我考取了李老师的研究生。一入学,我们每个人,都接到一个学习任务清单,每一项后面都有详细的要求和明确的时间。2013年寒假,一个师弟没有按要求完成论文,老师要求他留在学校继续完成,直到大年三十写完才回家。
李老师常年在学校、基地之间奔波,白天除了上课,就是上山下地,讲技术、做科研,只能利用晚上的时间修改论文。无论多忙,李老师对每篇论文,从框架结构到字句标点,都会仔细修改。师弟的论文先后被李老师修改了7次,内容从最初的3000字丰富到7000字。
李老师要求遇到问题不能放过,要提出来一起研讨。我们建了一个微信群,叫“桃‘李’之家”。在群里,李老师给自己取名叫“老山人”。4月8日上午10点,在阜平县林业局工作的祁娇娇在群里发图片询问:“我这有一片树,主枝上全是小裂口,裂得多的枝条就死了,是什么原因啊?”晚上9点9分,“老山人”回复,这是一种害虫产卵造成的。这是我们收到老师的最后一条信息。
李老师常说,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最关键的是要踏实、认真。2008年大旱,7月的一天中午,我正在午休,突然接到李老师电话,要我马上到核桃地。到了地里发现,一片核桃树受旱严重,已经长成个的核桃都蔫了。他安排我对土壤、叶片、果实取样,测定含水量,并观察浇水后的变化,我把测得的数据随手记在了一张纸上。后来有事耽搁了几天,等我想起来时,那张纸却找不到了。李老师知道后生气地说:“大旱不是每年都有,错过了这次调查也就错过了解决类似问题的机会”。从那以后,我再也不敢粗心大意。
在我的心里,他不仅是严师,更像慈父。我性格比较内向,不善言谈,尤其是在人多的场合。李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从2008年开始,每次对外技术培训都会叫上我,并鼓励我开口讲,他做补充。在他的引导下,我的能力不断提高,先后在邢台、石家庄等地独立开展技术培训上百次。
李老师常教导我们,搞科研不能纸上谈兵,要真刀真枪解决生产一线的实际问题。2013年4月19号,正值果树的盛花期,石家庄以南,包括邢台,天气突然转阴,并由阴转雨,随后下起了鹅毛大雪,气温骤降。李老师得到消息后,给我打电话,让我“摇树除雪、熏烟防霜、霜后及时补充营养”。从白天到晚上,我一直和老师保持通话,那晚,他彻夜未眠。天刚蒙蒙亮,他又开车来到了绿岭,他的到来让所有人的心里都踏实了。当年河北省中南部核桃几乎全部绝收,但李老师指导的绿岭基地却几乎没有减产。
在他的影响下,我们也把研究的课题聚焦在生产一线。以前核桃树修剪是在秋季和冬季,但秋季修剪不利于树体营养积累,冬季修剪会引起养分流失。在老师的指导下,师弟汤轶伟经过反复研究,将修剪时间确定在春季核桃树发芽前的20天以内,避免了因剪枝时间不当造成树势衰弱。目前,这一创新成果写进了教科书。
我的老家在平原,小时候没见过核桃树。在李老师的指引下,我不仅爱上了核桃,还留在了山区成为邢台市市管专家、荣获河北省农村拔尖人才等多项荣誉称号。师姐在研究生期间,一直跟随老师下乡,精通苹果管理技术,到石家庄果树研究所工作以后,参与、并承担了多项研究课题,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中增长了才干,成长为单位的业务骨干。
李老师,您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我们人生的引路人。我们一定会努力成为和您一样的人,帮更多的百姓脱贫致富。
我和保国的三个家
河北农业大学研究员 郭素萍
我和保国是大学同学,我们1981年结婚,一起生活了35年。我和他既是生活伴侣,也是工作搭档,这些年,我陪伴着保国几乎走遍了河北的山山水水。
像许多夫妻一样,我们也用心经营自己的家。不一样的是我们有三个家:一个是城市里的家,在保定河北农大家属院;一个是山里的家,在各个帮扶基地;还有一个流动的家,是常年穿梭在山地平原之间的越野车。
80年代初,山里的家是我们的生活中心,生活比较艰苦,没水没电,经常干粮就咸菜。当时为了不分心,我们把城里的老母亲和一岁多的儿子接到村里,一住就是4年多。那时我们搞的课题是“小流域综合治理”研究,村民们都管我们的儿子叫“小流域”。
近年来,精准扶贫战略实施后,保国帮扶的地方也越来越多,常常开车奔走于各地,帮扶基地的家我们住得少了,在车上的日子越来越多了,一年行程约4万公里。
比较起来,保定市里的那个家待得最短。2016年春节前,我俩回到保定是腊月二十九,想准备年货第二天过年三十儿。可是我俩忙得都不知道,今年没有年三十儿,看着家里清锅冷灶啥也没有,我心里一阵难受。最后,还是亲家打来电话,让我们去他们那里过了个除夕。
这个春节,和以往一样,大年初一保国就在家里给学生改论文,初二就有蔚县农民找到家里,咨询山怎么治,果树怎么管。初五到十一,我们冒雪开车跑了张家口的2个村,承德滦平7个村。这个春节,我们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车上过的。
30多年来,我们在三个家之间来回奔波,保国因为太忙,常常顾不上家。我前后两次做手术,他都不在身边,连手术签字都是同事代签的。去年在“燕赵楷模”发布厅录制现场,他对主持人说,这辈子最愧对的就是老婆和孩子!
别看家里的事他顾不上,可保国也有温情的一面。对老人,他特孝顺;对晚辈,他特慈爱;我们夫妻间,别看他脾气急,说话冲,但对我是从心里惦念着。
保国最爱的是治山,最高兴的就是看着山里的百姓富起来。为了治山他不求名利,什么苦都吃,什么罪都受。
保国身体底子很好,可常年往山里跑,生活不规律,超负荷工作,身体越来越差。1998年,患上了糖尿病。2007年,在张家口黑龙山林场,平时上山总是走在前头的他,突然觉得憋气,嘴唇发紫,也就在这次,被确诊为疲劳性冠心病,心脏造影显示他75%的血管狭窄,连心脏支架都做不了,只能做搭桥,但医生说做搭桥后,需要休养干不了事,所以他坚决不做,采取保守治疗。一般医生讲解病情都不让患者本人在场,为的是不增加患者心理负担。但是我们家不一样,我特意叫着他一起听,就是希望医生能帮我劝住他,把节奏慢下来,稍微休息一下,别再这么拼命。可他不听啊。
有一次,在辛集市果园做调查,他的心脏病又犯了,去医院检查,医生说是心梗,马上住院,还在他的床头插了块儿牌子:“绝对卧床休息”。可是医生一出去,他就把那牌子翻过去了,坚持要出院,还像原来一样工作,那次学校领导给我下了死命令,“保国走到哪,你必须跟到哪,他身边时刻不能离开人!”这以后,我更是形影不离地陪伴着他,督促他按时吃药,可他给农民讲起课来,啥都忘了,有时看我在旁边端着水,拿着药,还嫌我烦,说:看不见忙着呢,过会儿再说!
在基地,他爬沟过坎,大步流星,讲课示范,精神百倍,没有一点病态,不了解他的,哪知道他是个病人!可是到了保定的家里,他连上楼的力气都没有。
从去年冬天,我就发现他身体状况在变差,饭量越来越小,不吃肉,人消瘦得厉害,脸色也不好看,多次劝他去医院看看,他总说,没时间!山在他心里比什么都重要。现在想想他不是不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也不是不知道这病的危险性,正是因为知道,他才更拼命,他怕时间不够,他怕他少帮了一个点,就会辜负一群人的希望。
2009年,保国出国考察,我给他买了一件大红色的冲锋衣,他问我,干嘛买个红的。我说,红色显眼,在果园丢了你,好找!今天,那件红色的冲锋衣还在,保国却丢下我,走了,我多想再看见他穿着红色的冲锋衣在果园中忙碌!风风雨雨三十几年,他是我事业的领路人,是我心灵的寄托。
保国,多想和你再去岗底看苹果,多想和你接着在车上聊绿岭核桃,多想咱家再吃顿团圆饭,多想看到你再抱抱我们的小孙子。
民心深处有丰碑
河北广播电视台驻石家庄记者站站长 于 良
苹果花开的季节,李保国走了,走得让人牵肠挂肚!
当了20多年的记者,采访了无数的典型人物,李保国留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
2016年4月12日,李保国教授遗体告别仪式在保定市殡仪馆举行。那天清晨,天公落泪,古城含悲,殡仪馆大厅内外聚满了人群;他曾帮扶过的邢台县浆水村的农民都要来参加告别仪式,村干部给大家做工作,最后选了近70名村民代表。他带过的60多位博士生、硕士生从各地赶来,跪倒在告别大厅,哭送这位情重如山的恩师„„
采访中,一个细节让我的泪水夺眶而出。
李保国去世后,他的手机还不时地传出老乡们的声音:“李老师啥时来村里作指导啊?”
山区百姓盼李保国,是因为在他们眼里,李保国没有架子,是个“农民教授”,能和他们打成一片,手把手地教他们,从没有嫌麻烦。
内丘县岗底村有个农民叫杨会春,干活实在,就是脑子转得有点慢。教苹果套袋技术时,李保国教了一天多,他才学会。以后,再传授技术,李保国都会专门给他开“小灶”,为他重点讲解示范;李保国说一他不二,道道工序都能落实到位,后来,他成了行家,十里八乡的果农都请他当师傅。种苹果再加上技术服务,他一年收入十几万元。
多年来,李保国举办不同层次的培训班800多场,培训人员9万多人次,创新推广了36项农业实用技术,帮助山区农民实现增收28.5亿元。
翻看李保国教授生前照片,背景大多是村庄和乡亲,而不是书斋、讲台。在李保国的心里,农民的事儿比什么都重要!去年12月初,李保国在邢台市作课题研究,一天晚上,前南峪村的农民给他打电话咨询果树冬季剪枝问题,听说他在市里,就邀请他去村里做指导。本来时间安排得很紧,而且从市里到村里,打个来回儿得半天工夫,但面对邀请,他应了下来,说第二天上午挤时间去看看。可第二天一早,起了雾,高速路封了。随行人员都劝说:“高速路不知道啥时候开,别去了吧?”李保国说:“村里知道我今天上午过去,肯定都等着呢,还是绕道走吧!”
在他的指引下,三拐两拐,车子驶上一条窄窄的路,到村里的时候,比约定的时间晚了近一个小时。一下车,李保国就冲着果农大声说:“今天雾大,高速路封着,国道堵车,来晚了,实在对不起啊!”诚恳地道歉后,他才拿起工具,教大家怎么操作。
一个知名教授,对山里的农民这么谦逊和气,让我十分震撼!在他的手机通讯录里,有很多这样奇怪的名字:“井陉核桃”“曲阳核桃”“平山苹果”等等。原来,这些都是全国各地的农民给他打电话咨询事情,又没说清他们叫什么,所以李保国就先这么存了起来,方便随时指导。
35年来,李保国带领他的团队,打造了前南峪模式、岗底模式、绿岭模式、葫芦峪模式,探索出了一条生态改善、产业发展、农民脱贫致富的山区发展之路。
这两年,河北省全面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举全省之力打好脱贫攻坚战。李保国更忙了。很多地方慕名找到他,给他们的乡镇、村庄作规划。他能多去一个地方,绝不少去一个。
有一回在石家庄,他一天之内转了4000亩苹果园。我劝他说:“你这样干太辛苦了!”他说:“通过我的技术,早一年进入盛果期,一亩地可以增收4000斤苹果,按一斤苹果卖两块钱算,一亩地就能增收8000元,4000亩地是多少啊?3200万啊。我一个人辛苦一天的事儿,多值啊!”
为了百姓早一天脱贫,他像个“拼命三郎”。采访时见到他的遗物,十几本工作日志,密密麻麻记载着他奔波忙碌的行程。仅从2016年1月到他去世的101天里,外出的时间就达62天,行程7860公里。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天里,他依然忙碌着„„
是什么支撑他心系太行、立志扶贫、为山区群众脱贫致富操碎了心?是什么支撑他不顾病体、一年行程4万公里、200多天扎在农村?是什么支撑他三十多年如一日埋头耕耘、淡泊名利、不图回报?
是信念的力量,他的信念就是让贫困农民尽快富起来、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有如此的苦干实干精神,有如此为民的百姓情怀,百姓又怎能不爱戴、不尊崇他呢?百姓说,李老师没有走,这漫山的苹果树、核桃树,都是他的心血和汗水化成的。他,在人民心中,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第三篇:李保国观后感
观看《李老师》电影心得体会
2018年8月25日10时,随着“那是谁的身影,脚步匆匆,他在太行山里,走了一生……”音乐声,一个平凡林业工作者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李老师身影,渐渐走向永善县林业局组织的职工学习林业先进视野,作为一名林业工作技术员,李老师的事迹对我触动很大,他虽是农大的教授,却从不是坐在办公室里享福教课的老师。朴朴素素的外表让他更像是个农民,为了岗底村老百姓增加收入,摆脱贫困,不惜放弃自己的尊严,让不理解、不支持的群众嘲笑,这也是我们林业战线工作者的真实写照,对林业工程的一项新产业、新技术、新管理模式,都要经历三番五次的挣扎和洗礼,才能让老百姓认可并接受。
电影里经典的李老师名言:“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是李老师世界观的写照,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这句话,他的一生没有追求个人财富和名利,他追求的是让太行山变绿,让生活在那里的农民脱贫,他把根儿深深的扎进了太行山这片土地。35年,李老师走遍了太行山区,提出了“聚集土壤,聚集径流”的植保新方法,让前南裕的山土厚了、水多了,树木栽植成活率从原来的10%一跃达到了90%。经过十几年的开发治理,使前南峪变成了“太行山最绿的地方”之一;
“活着干,死了算!”是李老师一生最简洁的总结,值得我们林业人学习的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奉献意识、为民意识,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中心,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摆在心底,大胆探索、用科技唤醒创新意识,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用真挚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如果我们每一位永善林业人都拿出李老师的10%的奉献、实干精神,那我们永善县的林业工作实现科技林业、现代林业就指日可待了。
“我最骄傲的是,我变成了农民,千千万万个农民变成了我!”是李老师人生观写照,在参加会议时,他因为领导讲的空话拂袖而去,当农民面临危机时,他又能放下所谓的面子,亦屈亦伸而不失风骨;贤惠的妻子为缓解丈夫的压力,邀请他跳舞,他却因走神而掉下戏台;他想为妻子过个惊喜的生日,不料却记错了日子……这些小细节小浪漫为影片增添了不少亮点,使得电影的叙事节奏张弛有度,立体式多角度地诠释了真实的李老师形象。在为老百姓怎样才能增加收入时,自掏腰包推广苹果套袋技术、手把手教村民管果树……杨双牛流着泪说,岗底村原来是贫困村,今天人均收入超过31000元。岗底的穷帽子,是李老师帮我们摘掉的;村民的好日子,是李老师用命换来的,李老师是我们岗底人的大恩人啊!
“不要总想着爬多高,要多想着根扎多深”是李老师价值观写照,30多年来,他每年在农村工作200天以上,足迹遍布河北省太行山所有山区县。在他的激励和带动下,河北农大广大师生积极投身山区脱贫致富攻坚战,形成了坚实的“太行山道路”。李老师同志淡泊名利,只要是事业需要的事,只要是对山区扶贫开发有利的事,他都义无反顾地去做,从不考虑有什么回报,有时甚至还贴上自己的科研经费。
对待家庭,在会议上,他的妻子说道,他们有三个家。他与妻子生活俭朴,去考察的时候,条件艰苦经常睡在车里。他自己的孩子小时候和他在山里生活了几年,当有领导去慰问李老师临走时,他的孩子哭着喊着要回城市里的家。可见,面对艰苦的生活环境,李老师同志宁愿牺牲家人的利益,也要坚持在山区做研究,舍小家为大家。
对待人民,李老师同志将百姓当做自己的亲人,成为百姓拥戴的“科技财神”,他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了让当地人民生活的更幸福。他常说:“干成点有益于人民的事,什么时候想起来,也是值得骄傲的。山岭都绿起来,父老乡亲都富起来,我的事业才算成功”。
35年,从风华正茂到两鬓斑白,李老师一头扎进太行山,推广了36项林业技术,累计增加农业产值35亿元。通过这些数字,我们看到是一位对党忠诚、心系人民、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时代楷模。作为青年党员,我们应该学习李老师身这种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爱国为民的太行山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最后影片结尾,身着红色冲锋衣的李老师大踏步走在前面,身后,不计其数的青年学子步履铿锵前赴后继,浑厚激昂的画外音恰到好处地响起:“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让人激情澎湃,热血沸腾!
通过影片让我们林业人明确我们这一代人的担当,树立了我们这代人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三十年前的“长防”,陆续的“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公益林建设”、“石漠化治理”、“低效林改造”、“新一轮退耕还林”……。也认识到我们这代人的责任,一个林业人在战线上实现自身价值,努力接好这一棒;在工作中以李老师为标杆,让我们的家乡山更绿、水更清,老百姓的钱袋子更厚,为振兴永善林业事业奉上微薄之力,也为我们的人生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2018年8月25日
第四篇:《李保国观后感》
《李保国》观后感
高一13班 李文青
“那是谁的身影,脚步匆匆,他在太行山里,走了一生……”伴随着悠扬的乐声,我们随人流走出了河北大会堂,我仿佛依旧听得到总书记的讲话:“李宝国同志35年如一日,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李保国虽然走了,但是他的事迹,已经深入人心,他的精神更会发扬光大。
一场大雨岗底村瞬间变得满目疮痍,乡亲们满目的愁容和着无生机的大地,让党书记看在眼里痛在心里,这些在太行山上的农民,全都是靠天吃饭。对他们来说,这一场暴雨就是要了他们的命,这让新来到这的李保国更是无比的心酸,他虽是农大的教授,却从不是坐在办公室里享福教课的老师。朴朴素素的外表让他更像是个农民,他带着自己的课题组来到太行山岗地村开山造林,决心要通过种植苹果让这里富裕。他不顾自己已经要考高中的孩子,不顾自己病弱的身体,毅然决然扎根在了太行山,从此,开始了他奉献的历程。
想推广苹果树并没有那么简单,这里的农民都已经穷怕了,他们赢得起输不起,对于种植苹果的新理念更是充满了否定和质疑。而对着乡亲们的行为,李保国更多的不是愤怒而是心痛大家都已经害怕赔本到这种地步,足以见得他们的辛酸和痛苦。他决心要让他们变富,自己出钱买工具,不厌其烦的一遍又一遍的强调种植苹果的方法和细节,给他们足够的耐心,包容他们怀疑和猜测。他真正做到了大爱无私,为人民服务,知道儿子传来在学校打架的消息才匆匆赶回,他的无私,他对乡亲的爱,已深入骨髓,抹不去、擦不掉。
可是,李保国并没有那么健康,他患有糖尿病和血管疾病,严重到连支架手术都无法进行,躺在病床上的他依旧牵挂着岗底村的群众和苹果,一个电话打来,岗底遇到了特大的风雪。心急如焚的他不顾医生与妻子的阻拦,又再次匆忙的赶回了岗底,指挥着村民救灾,为的,只是让岗底来年有好的收成。
李保国的爱,不仅在乡亲们的身上,更在那些浮生土地上,他为穷困家庭的学生补贴,为学生们指导论文,让经验丰富的农民去国外深造,他甚至在离开岗底时都不曾带走一分钱,他觉得自己的任务依旧很重,他希望所有的贫困山区都富裕起来,他渴望所有的农民都扬起笑脸。
曲终落幕,我依旧无法忘怀一幕一幕的感动和泪水,这才是奉献,才是大爱无私。李宝国同志的精神品质值得去歌颂、去学习、去传播。像歌声中唱的那样:汗撒盛夏,血浸寒冬,那是一片片贫瘠的土地,他用知识汇成风景,那是一双双焦虑的眼睛,他用生命换来笑容,为什么他眼里总含着泪水:一份牵挂一片真情。
第五篇:电影《李保国》观后感
电影《李保国》观后感
电影《李保国》观后感1
他常说:“一个人本事再大,意志再坚,力量也有限。我要让更多学生成长为扎根山区、服务‘三农’的有用之才。”
30多年来,李保国先后承担了57项国家和省级科研课题,大批学生被他“赶”到田间地头,把所学知识与生产实践结合。
在这种手把手、肩并肩的实践教育中,许多学生在校期间就取得了骄人的科研成绩。
学生汤轶伟,在读研究生阶段进行了核桃树枝条伤流规律研究。以前核桃树都是冬季修剪,但这样刀口容易流失养分。在李保国的指导下,汤轶伟经过上千次实验,颠覆了冬季修剪的传统做法,将剪枝时间确定在春季发芽前的xx年多的实践,取得了当年治理、当年坡面稳定的效果。目前,史薪钰的研究成果已在全省推广。
“保国是跟随河北农大‘太行山道路’成长起来的一代人,深深懂得实践对科研和教学的`重要性。”李保国的大学同学、河北农大校长王志刚说。
为了让李保国拿出更多的科研成果服务太行山区,河北农大为他的课题组建设了3个专用实验室,并配备了全新的科研设备,学院的综合实验室也优先保证他的研究生使用。
只有深入生产一线,教学才会有的放矢。
李保国及时把自己的科研成果和实践经验充实到教学内容中,把生产一线的信息作为信号,更新教材,更新讲授内容。他主讲的课程生动、形象,指导性强,倍受学生推崇。
“他一直都上着本科生的课,我说你实在忙不过来就象征性地上几次课,剩下的给年轻老师分分。他坚决不同意,说要从本科阶段开始引导,使学生热爱农林专业。”河北农大林学院党委书记卢振启说。
李保国带的硕士研究生,七成以上考上了博士,而且全部拿到了国家奖学金。
在学生眼里,李老师的“严”是出了名的。
李保国的硕士生和博士生一入学,就会收到一张学习任务清单:第一学期完成课程学习和开题报告;第二学期开始在实践基地实习一年,完成实验并写出研究报告……每一项都有详细的要求和明确的时间表。xx年他的一个硕士生因为前期准备不认真,被要求寒假留在学校写毕业论文,直到大年三十写完才回家。
学生赵志磊记得,xx年那会儿,刚开始使用电脑,一些学生写论文时在电脑上复制抄袭。“李老师严厉地批评他们说,要走正道,不要耍小聪明。”
学生郝梁丞记得,跟李保国做课题时,很多硕士生、博士生都被他训哭过。“写实验记录、计划的笔,李老师一直要求我们必须用铅笔。因为相比中性笔,铅笔字保存时间更长。一旦发现我们没用铅笔写,他会马上撕掉。”
学生李迎超记得,实习期间,李保国带他们学习核桃嫁接,有一次李保国问李迎超“你今天嫁接了多少棵?”李迎超回答说嫁接了100棵。李保国摇摇头说“农民们每天都能嫁接500棵!”在李保国的督促下,后来李迎超每天嫁接核桃树能达到1000棵。
在学生眼里,李老师的“慈”也是出了名的。
学生顾玉红忘不了,xx年,为了方便她写毕业论文,李保国专门把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借给她用。那时候笔记本电脑还不普及,李保国的儿子李东奇当时还小,自己想玩电脑,对此还挺有意见,觉得爸爸太偏心了。
学生郭芳忘不了,4月4日见了李保国最后一面。“吃饭的时候,李老师特意把我拉到身边坐,悄悄问我找对象了没有,鼓励我遇到喜欢的就去追。”
斯人虽逝,李保国却用自己的一生留下了一本最有价值的教科书,诠释了知识分子应有的责任、担当和追求,激励更多的青年学子学好本领、扎根基层、服务人民。
太行山作证--他甘当“拼命三郎”,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前几天我还劝他说,苹果树正开花,要不在岗底村住几天,指导指导果农,捎带休息休息。他一口回绝‘我哪有时间?’”
面对我们,李保国的妻子郭素萍泪水涟涟。“如果知道他的生命已进入倒计时,我一定不会这么由着他、顺着他。”
年前的一次采访中,李保国曾说,他有三个家,一个是永久的,在河北农大家属院;一个是临时的,在几个主要帮扶基地;一个是流动的,在他那辆越野车上。
三个家,三重情,三份爱。
电影《李保国》观后感2
有一种倒下,托起亿万农民的曙光;有一种信念,是将青春岁月洒在太行山下;更有一种情怀,来之荒山秃岭,去之青山绿水。
人民的樵夫,春茶记住你的目光,青山留下你的足迹,三十多个春夏秋冬,为梦想跋涉,沧桑了面孔,初心依旧。“我最骄傲的是,我变成了农民,千千万万个农民变成了我!”“不要总想着爬多高,要多想着根扎多深”……就是这样平平淡淡的话语,也就是这样真真切切的道理,在隔着银幕下的我不知不觉已潸然泪下。回想起那遥远的故乡,思绪万千……
我的故土,坐落在大西北的深山中—西海固。这里,曾被联合国粮食开发署确定为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也是在这里,面对着一年四季干旱少雨的黄土大山,有数以万计的人们在这里默默勤恳的劳作,他们倔强的告诉着世界,他们在可以在这里扎根,发芽,并顽强的生存着。而我,自始自终努力的去践行着对故乡的责任和担当。
没有停留在这里,迈出大山沟。
依稀记得当年第一次离开家乡去省城求学的时光。那年由于长期干旱少雨,粮食收成极不好,全村的人都饿着肚子,而对于“吃饱”这个奢侈的'词语更是从来都不敢去奢望。让我至今能够历历在目的是,父亲后来告诉我,供我去省城求学的费用是全村父老乡亲凑的积蓄。在那一霎那间,我竟然在父亲面前像孩子一样再也难掩心中的悲伤,捂着嘴巴,泪水夺眶而出。这生我养我的故土啊!怎可辜负?浮想起那一幕幕起早贪黑的人们,那不甘于命运倔强的人们和着那日渐消瘦的背影,在那一瞬间竟是如此高大伟岸,让我顿时肃然起敬。也是在那时,我才深知自己背负的是父母和父老乡亲们对我的殷切期望,而后加倍努力。
没有湮灭掉梦想,父亲在,同命运坚守。
高瘦的背影,粗糙的双手,只有高中文化的父亲,却用他的一言一行诠释着他对山沟里的点滴养育之情。曾经即使每个月一元钱的工资,都从未听到他和母亲的抱怨声,他说只要够吃够用就足矣。他明知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他也清楚的知道知识真的能够去将命运改变,这里将更需要他,所以他无悔的选择留了下来,而也是这一留,从年少到两鬓斑白,一转眼就是三十多个春夏秋冬,时常伴着那阵阵剧烈的咳嗽声,让人尤为心疼。
略微记得比较清楚的事,便是刚开始就是在我家后院搭起来的帐篷里面办起来的文盲学校,那艰苦的岁月啊,总是让人记忆犹新。一本泛着深黄的教科书,和着父亲清亮的声音,就这样开始了他的一生。后来随着学生越来越多的时候,村里便有了学校,再到后来,村里的孩子才有了机会去读书。我特别清楚的记得,二十多年的岁月,父亲一定是最早到校的人,也是最后关校门的人。你总能想起,那昏黄的油灯下,一定有父亲的背影;你总是能听见,那校园里讲课最铿锵有力的,总伴有父亲的声音;你也总是能看见,那黑板上最整洁的字迹,也一定是父亲的杰作。他对教育的执着让我终身难忘。那悠长的岁月啊,承载着父亲的无数个沧桑岁月,从自己年少无知到渐渐的略微懂事,从秋天萧瑟的泥泞路上到冬天凛冽的北风呼啸声中,让我都极为叹服父亲的执着。
没有忘记过,扎根在这里。与世间较量。
依稀记得“耶鲁村官”,在殿堂和田垄间,心甘情愿选择后者。脚踏泥泞,俯首躬行,于荆棘和贫穷中拓荒;也依稀记得毕业于名校,毅然决然离开父母身边支教偏僻乡村老师,纯粹于把教育做好的梦想,奔波于群山峻岭间辅导生病的学生,那布满荆棘的道路上,留下了光辉的脚印,延伸久远;稻谷将根深扎在泥土,我想,在辽阔大西北荒凉的土地里,也会有一种普普通通的根,将其扎在西海固人们的心里。
昨日,岁月里闪耀的点滴光辉,永将流芳百世;
今日,荆棘中丛生的苍穹星空,凝视远方故土,我已蓄势待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