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一位农民的“新闻情结”谈走基层
【摘 要】在通信和信息化手段高度发达的今天,新闻工作者该如何继承和发扬老新闻工作者的扎实和深入的采访和工作作风,这是记者应该首先解决的思想和实践问题。本文通过与有代表性的基层群众接触,感到基层有新闻,基层也渴望被媒体关注,这应成为媒体人深入基层永恒的动力。走基层的“长途跋涉”看似“弯路”,实则是记者成长和发现新闻的“捷径”。
【关键词】发声 吃透两头 新闻情结 捷径
在通信业和信息化手段高度发达的今天,前辈新闻工作者的那种深入基层、动辄一扎进基层就是十天半个月的那股精神和劲头,依然是各类新闻工作者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实际上,无论何时何地,也无论工作环境和条件如何变化,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深入基层都不“吃亏”,走基层的“长途跋涉”看似“弯路”,实则是记者成长和发现新闻的“捷径”。而对于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者来说,我们的职责和使命也决定了必须深入基层,到广大人民群众中间去发现新闻,发现基层典型,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基层是新闻发生的最肥沃的“土壤”,离开了土壤,新闻这棵“苗”很难茁壮成长,甚至存活都成问题,从一定意义上说,走基层关乎新闻的生命。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深入基层,怎么“深”都不为过。
基层群众有反映心声的强烈愿望
把基层群众的心声真实及时地反映出来,目的是让各级党委和政府及时准确地了解和掌握基层群众的生产生活状况,以及他们的所思所想所盼,以便为各级各类政策出台和法律法规制定提供决策参考。
反映群众心声,这是新闻工作者的主要责任之一。
笔者在基层采访过程中发现,基层的一大批群众确实有着强烈的述说心声的愿望,这也正是和新闻工作者深入基层的初衷相契合的地方。中央要求新闻工作者坚持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更好地肩负起宣传群众、动员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使命,深刻地理解新闻工作者的根基所在和价值所在。基层群众有新闻报道的需求,这就是新闻工作者需要深入基层的一个最主要的客观基础。
从事农村新闻报道,笔者结识了这样一位农民,虽然今年已经60多岁了,但现在还兼任着一个农村专业合作社的党支部书记,他在组织筹建和管理农村合作社的过程中积累了很多经验。这位农民始终认为未来中国农村必须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社,所以他就一门心思想着通过新闻媒体,把他的想法和做法传播出去,他甚至自己亲自写文章,三番五次地向省内省外各级各类报刊杂志投稿。之所以执着地想“发声”,他本人归结为“新闻情结”。他的想法简单直接,不图名不为利,就是想通过新闻宣传,把他的那套做法推广出去,推动农村合作社的发展,让更多的农民走上合作致富的道路。
这位农民所谓的“新闻情结”,实际上反映的是基层群众对新闻媒体的一种期待和盼望,或者说,是基层群众对新闻媒体提出的要求。一切为了群众、真心服务群众,引导动员群众,这是新闻媒体的职责所在,群众的诉求和呼声,就应该是新闻媒体努力的方向、报道的重点,围着基层转既应是新闻理念也应成为报道方法。
前一阶段,笔者采访了毛丰美先进事迹,采访了大量村民,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心声,一个强烈的愿望,那就是要宣传好他们的毛书记,宣传好他们大梨树村的美好生活。反映好基层群众的愿望和心声,这不也正是新闻舆论工作者的责任所在吗?
“吃透两头”一直是辽宁日报始终强调和“灌输”的一种新闻思想,做好新闻工作首先必须吃透“上头”,就是中央精神要领会好、掌握好、贯彻好,在此前提下还必须吃透“下头”,就是基层实情、群众诉求要摸准、摸清、摸透。吃透了两头,才能承担好新闻媒体“上情下达”和“下情上达”的职责。而欲吃透下头,最根本的也是唯一的办法,就是新闻工作者要持之以恒地深入基层,到人民群众中去,零距离体验。
鲜活的新闻必然来自基层
实际上,新闻工作者深入基层,这也是新闻工作本身的需要,那些鲜活的带着“露珠”的新闻必然来自基层,来自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中间。除非媒体或者新闻工作者主动放弃鲜活新闻,否则,没有不深入基层、到大众中间去的。
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前夕,辽宁日报组织策划了一个反映前十年辽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新成就的系列报道,笔者承担的题目叫森林进城,主要写城市绿化带给市民生活的新变化。笔者就在几块城市绿地蹲了三四天,接触采访了20余位市民。其中一位60多岁老汉说早晨5点多就从家出来,每天都要带着中午饭,在绿地一呆就是一天。过去只是听说带饭上班,还没有听说有带饭逛绿地的呢。所以,在写作上就把这件新鲜事放在文章的开头,重点予以描述,效果很好。事后总结,如果没有连续几天蹲守在那块绿地,是不可能获得带饭逛绿地这条信息的。
基层就是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现场,田间地头、车间厂矿就是群众活动的大舞台。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更是丰富多彩,人民群众中间每天都发生着大量的新闻事实,是新闻的源头活水。新闻工作者只有深入其中,才能真正体会到基层才是新闻的“老家”,才能真正体会到,基层群众的舞台就是新闻工作者的舞台,离开了基层,新闻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是鲜活不起来的。所以,老的新闻工作者们常说,好稿件七分采三分写,足见“采”的重要,而深入基层又是“采”的前提。而且,新闻工作者只有深入基层,才能客观准确地把握住新闻事实。只有深入实际,身到现场,才能对事实发生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和细枝末节了如指掌,否则,通过别人的转述或再转述,就难免添枝加叶或“缺斤少两”,甚至有可能改变事实的本来面目。因此,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才能确保新闻的真实准确。
曾经有这样一则消息见诸媒体,说某省有一名厅级领导到基层调研,在与群众交流时,问完了“家里几口人”、“收入怎么样”和“有什么困难”等几个简单的问题后,就不知该如何继续聊下去了,最后只好靠陪同人员打着圆场算是尴尬“过关”。文章评论说,现实中,这种现象并不少见。一些领导干部有时虽然“身入”群众,但却放不下架子,不了解群众的所急所需所想,不会讲群众乐意听、听得懂、能管用的话,不会融入群众的问题尖锐暴露出来。实际上,这篇报道在给一些领导干部敲响警钟的同时,也是对新闻工作者的一个提醒和鞭策。
新闻工作是党的全部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面向的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是党和人民群众之间沟通的桥梁和纽带,新闻工作说到底也是一种群众工作。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不断地提高理论水平,同时,必须深入基层,向基层人民群众学习。人民群众是财富的创造者,生产实践是智慧的源泉,基层就是新闻工作者不断成长和提高的社会大学校,广大人民群众就是新闻工作者最好的老师。走基层、向广大人民群众学习,这是新闻工作者成长和提高的一条捷径。
2014年夏秋,辽宁发生了该省60多年来最严重的干旱。由于指挥有力、措施得当、救助及时,受灾地区的群众基本生活都得到了保障。一位农民在说到旱情时总结出了六个字,“有灾情,无灾容”,言简意赅,这不正是我们新闻工作者应该学习的东西吗?
向基层学习,笔者认为,至少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学会融入基层群众的生活,了解、熟悉和适应基层人民群众的语言、生活习惯以及待人接物处事方式,等等,否则,就很难和基层“对上?a”,这是深入基层的入门学问。第二,学习了解基层的生产经验和生活状态,对整个基层的生产经营运作方式和过程要了解掌握,这也是为了更进一步地融入基层而打下“专业”基础,否则难免要提些不知所云、不着边际的外行问题,贻笑大方。第三,新闻工作者还要学会在深入基层中通过借鉴基层群众的实践,对自己的新闻采访工作做一对照,也就是运用“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把自己来自基层的概括和提炼,再拿回到基层去检验,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认识能力,在与基层的互动中真正领悟“离基层越近,离真理越近”的真谛。
总之,新闻的源头在基层,新闻的主要服务对象也在基层,新闻工作者的舞台就是广阔的基层、一线和现场,走基层理应成为新闻工作者的工作常态。
第二篇:走基层新闻1
网易 > 新闻中心 > 热点新闻 > 正文
新闻新闻网页 走基层•人物:大山深处“史铁生”:把文学当做自己的生命
2011-10-23 09:43:28 来源: 新华网 有0人参与 手机看新闻 转发到微博(0)
新华网宁夏频道10月23日电(记者廖翊、张亮)坐在夕阳斜照的农家小院里,王雪怡拿着一厚叠自己作品的打印稿,向记者讲述着自己的作品,并不时让记者“指导指导”。轮椅上的他,神情安详,娓娓道来,丝毫看不到这位农民作家所经历过的“史铁生”般的痛苦。
“如果没有文学,我肯定坚持不到现在。”王雪怡一边翻着刊登他首部作品的期刊一边说。1979年,年仅19岁的王雪怡在工地上被塌方的石块砸中脊柱,导致终身瘫痪。年轻的生命突然间被无情地按在了床上和轮椅上,这让王雪怡无法接受,“家里五个孩子,我排行老大,本来就很贫穷,我却天天躺在床上让全家人照顾,当时真的找不到继续活下去的意义。”
幸而,王雪怡生活的这片土地和这片土地上传承的文学传统,让他找到了活着的方向。宁夏西吉县虽然土地贫瘠、生态恶劣,但是这里却有着浓烈的文学氛围,悠久的文学传统。在这里,人们热爱文学,崇敬文学,文学也点亮了王雪怡的生命之灯。
1984年,王雪怡的作品第一次变成了铅字。“当时为了宣传生产责任制,写了一篇通讯,叫《农村有这样的年轻人》,看到报纸登出来,当时真的很兴奋,很受鼓舞。”王雪怡回忆第一次发表作品,仍然抑制不住兴奋。
从此,王雪怡找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他开始不停地创作,并和当时西吉县一些志同道合的年轻人创办文学杂志《葫芦河》,现在这本期刊已经成为在当地很有影响的文学刊物,而当时一起创办期刊的“元老”,就包括“鲁迅文学奖”获得者郭文斌等名家。
虽然身处贫瘠的大山深处,信息闭塞,但王雪怡的创作灵感却很旺盛,他坦言,他所生活的西海固农村是他灵感的来源。
“我将自己耕耘的那块庄稼地像生命般地看重,踏踏实实地背起每一个初升的日头,直到彩霞满天的黄昏,不知疲倦地给那个叫做‘家’的地方输送养分„„”王雪怡的散文《感悟中年》这样述说。他说,农村是创作的源泉,农村的土地和人是写不完写不尽的。这也形成了他作品独特的风格。
作为一个残疾人,创作过程的艰辛是常人难以想象的。由于在轮椅上不能坐太长时间,王雪怡就经常趴着创作。一直负责照顾王雪怡起居的弟弟王伟说:“有一次,大哥在写中篇小说《茴香草》的时候,趴的时间太长,我帮他翻身一看,炕上血迹斑斑,原来他竟然把自己的胸膛都硌破了。”
随着西海固文学的崛起,经常有名家来西海固地区讲学、考察。每有作家来西吉交流讲学,王雪怡都要让弟弟拉板车走几十里山路去县城听讲。“虽然拉着大哥跑几十里的山路很辛苦,但是文学就是他的命。看着大哥的作品发表出来,我打心眼儿里高兴。”王伟说。
其实,20多年来,王雪怡写了很多,但是发表的却仅仅只有十几万字,很多作品投出去都是石沉大海。“我不停地写,就是把写作当做精神寄托,没想着能发表,也没想着用它来赚
钱,我们西吉人对文学都是很纯粹地热爱。”王雪怡在采访中多次表达对文学的最简单的爱。
在艰苦的条件下笔耕不辍,坚持了20多年后,王雪怡的身体终于无法支持他继续创作,现在他的左眼几乎失明,右眼视力也严重受损,“每天我的眼睛只能支持两个小时,看书或写作超过两个小时,就基本上什么都看不见了。”言语间,难掩深深的遗憾。
“文学让人强大,文学使人安详。”在西海固地区,每一个热爱文学的人都坚信文学的力量和美好。而正是对文学的热爱,让王雪怡少了对命运的抱怨,多了对生活的热爱。临别时,面对记者对他“草根史铁生”的称呼,王雪怡连连摆手说:“我是个山沟沟里的农民,怎么能和大作家史铁生相提并论。非要说我们有相同点,那就是我们都把文学当做自己的生命。”(完)
第三篇:走基层新闻2
记者走基层:幸福校长与她的幸福“日志”
宁夏新闻网 WWW.NXNEWS.NET 发布时间: 2011-10-23 11:59
文字颜色 黑色 白色 红色 灰色 绿色 蓝色 青色 黄色背景颜色 白色 黑色 粉红 灰色 绿色 蓝色 青色 综色字体大小 9 pt 10 pt 12 pt 14 pt 16 pt 19 pt 【进入论坛】 【开通微博】
【订阅手机报】
走进石嘴山市第十一小学,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孩子幸福的笑脸,教师幸福的工作节拍,乃至记者的采访都被感染上了幸福的味道。我们不禁好奇,这所学校拥有着怎样一位幸福的校长,她是如何把在当今社会中及其珍贵、富有价值的“幸福”二字浸润到学校教书育人的氛围中?带着疑问,我们翻开了幸福校长路月琳的幸福“日志”。
书写幸福心语创建幸福环境
“新的学期开始了,我被调至校长岗位,从事教育工作十五年来,从教师、副校长到校长,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学校教育是为了什么?为了爱,我坚守这一点。教育就是爱。爱是教育的真谛,是教育的基础。作为一名教育者,管理者,我更要努力创建一个利于孩子成长的环境,让他们在校园里幸福成长,通过爱去培育爱,这才是教育的目的。”——摘自路月琳《工作日志》
从担任校长以来,每每清晨,迎着第一抹阳光,路月琳总是精神抖擞地第一个来到学校,坐在办工桌前,记下这一天的工作“日志”,然后微笑着站在学校大门口等待着孩子们。每一天,看到校长面带微笑的样子,孩子们都是快乐的。
“把教育构建成愉悦的、积极的、高效的、和谐的心灵与实践活动,让学生享受幸福的教育,让教师享受教育的幸福”是这位拥有现代学校管理经验、勇于开拓创新的年轻校长的办学宗旨。心系教育事业的她,自19年前担任老师的那天起,就怀揣着以德育人的教育理念育导着一批又一批学生的成才。虽然身为校长,但是她会主动记下学校许多孩子的姓名,会主动关心她看到的每一个问题学生,会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来影响孩子。她经常说:“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影响。”一次,她无意中发现五年级有个学生比较偏激,不能正确看待事物的两面性,担心孩子这样发展下去,会影响她今后的生活,便利用一切机会刻意接触孩子,通过推荐书籍、请她当助理、不经意间的小故事来影响她。
她认为“对于小学生来说,最基础的、最本质的需求就是快乐,在快乐中成功就会不断树立孩子的自信心。”所以,为了丰富学校课程、提升办学质量,身为管理者的她经常深入课堂一线,探索各种课型的授课模式,与老师一同琢磨课堂教学,并能主动给老师当靶子;她经常指导德育部开展学校各项节庆活动,邀请每个班级、每个孩子都行动起来,在玩中体验快乐、感受文化的多样性。在各种活动中,她尤其强调“不留死角”,她告诉老师,要给每一个孩子展示的机会,让学习相对差的孩子也感到幸福。如今,“好书分享”、“社团活动”、“校本课程展示”和暖春四月的读书节,盛夏六月的艺术节,金秋九月的科技节,寒冬腊月的体育节,以及连续举办了三届的亲子运动会,已经成为十一小家长与学生心目中的最爱!
打造幸福校园
“教育走均衡化之路,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学校走内涵之路,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如今,作为一名现代校长,我必须要有清醒的意识,要让文化成为引领学生成长的核心发展力。依托文化建设打造校园的幸福发展之路。”——摘自路月琳《工作日志》
2008年9月,是石嘴山市第十一小学建校二十周年的校庆,面对这样一所社会关注度高、上级领导高度重视、群众认可度高的高起点新学校,今后将如何发展,是摆在新一届领导班子面前的一个重大的课题。年轻的她清醒地认识到,学校的发展既然定位在建设银北一流小学,就必须有自己的特色,在特色发展上做文章,所以,学校的发展不能停留在制度的规范和约束上,而是要提升到文化的引领和浸润上;教师的发展不能停留在经验的积累和传承上,而要提升到专业的发展和成长上;学生的发展也不能停留在学科知识的学习上,而要提升到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的发展上。于是她多次召开中层领导会议,讨论学校的发展:如何实现教育的整体改革,使学校在未来的教育竞争中获胜?如何拓展教育的时间和空间,最大化地利用有形的和无形的、有限的和无限的、外在的和内在的一切教育资源,实施科学而人本化的教育,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呢?她虚心地探寻着,思考着。2008年5月,她打破传统管理模式,实行扁平化的管理模式,成立“一委两部六中心”,统筹管理学校人、财、物。她带领教学部的管理人员,以课题研究为突破口,以小专题的研究为抓手,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教学实践,学校承担的国家级课题和“十一五”规划自治区教育厅重点课题相继顺利结题,三十多项科研成果和论文获国家级、自治区级一二等奖,四名管理人员获“国家级教科研先进工作者”,四名教师获国家级“教科研先进教师”,她本人也获的国家级的教科研先进工作者、德育先进工作者等多项殊荣。
在回顾建校20周年的历程,梳理办学经验,寻找今后的发展方向时,“建书香校园,育博雅师生”的办学理念应运而生:以书香校园的创建为抓手,以培育博雅师生为目标,用文化来为学校的持续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让文化浸润、陶冶、濡染每一位十一小人。如今,在这一办学理念的熏陶下,做一个博雅的人,已经成为每一个十一小人的不懈追求!今日的十一小学,学校教风正、学风浓,教师、学生生机勃勃,学校呈现出蓬勃向上的积极状态,社会的满意率逐年上升。路月琳以她的博识、她的才情、她的心智在现代教育的时空中穿梭驰骋,引领学校走上特色发展的绿色通道。
书写幸福心语
“担任校长以来,越发感受到,教师才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是推动学校发展的动力,是一所学校赢得优势、凸显发展特色、累积综合实力的关键,是核心发展力。所以,我要关注教师,不断提升教师素质。”——摘自路月琳《工作日志》
“一个人能走多远,要看他在与谁同行;一个人有多优秀,要看他得到了什么人的指点;一个人有多成功,要看他与什么人相伴。在十一小学工作我是幸福的,也是幸运的。”市十一小的老师们之所以感觉到幸福,是因为校长对学校管理工作的定位就是让每一层次的老师都能得以发展,让每一位教师都能享受到教育的幸福。
她组织召开的每一次中层干部班子会,都是在和谐宽松的氛围中进行,每一件事大家总要认真沟通,听取每个人的想法,同时鼓励班子成员提出不同意见。正是这种和谐、民主、宽松的氛围,使中层干部的心理压力没有了;戒备之心没有了;工作中的重重顾虑没有了,有的只是对工作的满腔热情。无论在业务钻研上,还是在教师团队的集体向心力上,她都本着以真心换真心的柔性交流方式对待,只要有闲暇,她一定会适时出现在老师们跟前:或是辅以和风细雨般的谆谆善诱,或是细微处入手的温情关怀。自从她担任校长以来,学校每位老师过生日的时候,她都会亲自送上一束鲜花、一盒巧克力,每位老师生病住院,她都会亲自前去探望,虽然只是一些小小的举动,但是老师们却十分感动。
为了带好队伍,几年来,她不断提升自己的思维品质,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蕴,大量浏览教育网站,学习教育专家的博客,学习《人民教育》《上海教育》《江苏教育》《小学教育管理》等杂志,汲取前沿教育经验;认真参加各级校长高级研修班学习,拜读《校长的时间管理》《学校团队管理》《校长的沟通艺术》等校长培训丛书,在市校长论坛上作交流发言,撰写的多篇论文获国家级、省级奖励。从2005年到2010年,她利用业余时间,又先后完成了汉语言本科和教育管理硕士研究生的全部课程,取得了教育管理的硕士学位。
三年多来,在她的带领下,学校在2008年被自治区教育厅授予“书香校园”、石嘴山市人民政府授予“教育强区先进集体”;2009年被中央教科所授予“全国教科研先进单位”;2010年教师节被区委、政府授予“首届名校”和“教书育人先进集体”等几十项殊荣。她本人也在2011年教师节,被大武口区委、政府授予“名校长”称号,并被大武口区推荐为石嘴山市“十佳校长”。
······
采访结束,走出市十一小学大门时,我们还在反复品味“幸福”这两个及其有价值的字。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中,规定了给予学生各种知识,但却没有给予学生最重要的东西,这就是:幸福。理想的教育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从自己手里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这就是教育应该追求的恒久性、终级性价值。”想来,这也是路月琳最向往的教育,更是她作为一位教育者永远不变的追求!(记者 吕筱恺 实习生 张丽娜)
第四篇:从“走基层”看民生新闻的发展趋势
目录
摘要„„„„„„„„„„„„„„„„„„„„„„„„„„„„„„„2
一、前言„„„„„„„„„„„„„„„„„„„„„„„„„„„„„2
(一)选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2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2
(三)论文写作的创新之处„„„„„„„„„„„„„„„„„„„„3
二、记者走基层活动概述„„„„„„„„„„„„„„„„„„„„„„3
(一)走基层活动的内容„„„„„„„„„„„„„„„„„„„„„4
1、走基层„„„„„„„„„„„„„„„„„„„„„„„„„„ 4
2、转作风„„„„„„„„„„„„„„„„„„„„„„„„„„ 4
3、改文风„„„„„„„„„„„„„„„„„„„„„„„„„„ 5
(二)记者开展走基层实践的意义„„„„„„„„„„„„„„„„„5
1、报道受众满意的新闻„„„„„„„„„„„„„„„„„„„„ 5
2、提升媒体的社会公信力„„„„„„„„„„„„„„„„„„„ 5
(三)民生新闻发展现状分析„„„„„„„„„„„„„„„„„„„6
1、当前民生新闻发展现状„„„„„„„„„„„„„„„„„„„ 7
2、民生新闻传播中存在的问题„„„„„„„„„„„„„„„„„ 7
三、从走基层形式看民生新闻的发展趋势„„„„„„„„„„„„„„„8
(一)合理组织民生新闻记者走基层„„„„„„„„„„„„„„„„8
(二)用心观察和体验基层民生现实生活„„„„„„„„„„„„„„9
(三)深入采访 抓住基层民生特色„„„„„„„„„„„„„„„„ 9
(四)改变民生新闻的写作文风„„„„„„„„„„„„„„„„„„9 总结„„„„„„„„„„„„„„„„„„„„„„„„„„„„„„„10 注释„„„„„„„„„„„„„„„„„„„„„„„„„„„„„„„11 参考文献„„„„„„„„„„„„„„„„„„„„„„„„„„„„„11
一、前言
(一)选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2011年,在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等五部委的号召下,媒体记者的新闻传播开始转变方向,通过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从中央媒体开始,新闻记者深入厂矿社区、田间地头“蹲点”采访。他们将“走下去”“沉下来”,用心灵倾听百姓心声、用双脚展开田野调查、用镜头捕捉时代变迁。记者走基层的新闻报道使得媒体的新闻镜头对准普通民众,这对实现媒体做为社会发展观察者角色发挥重要作用。从走基层这种形式来看,新闻媒体对民生新闻的传播方式开始有了新的拓展。从民生新闻关注民生到民生新闻记者真正走进基层,近距离接触社会民生,这样的新闻报道才能形成媒体更好的观察社会,对提升民生新闻的传播效果产生重要意义。本论文结合当前媒体的一些走基层报道,讨论和分析在记者走基层形式下传播的民生新闻的传播特色,并且就目前民生新闻的传播现状,结合走基层的特色,提出未来民生新闻发展趋势和改进意见等,形成论文理论分析的价值。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针对记者走基层形式下的民生新闻的发展,学者也进行了一定的研究,特别是对记者走基层形式下的民生新闻传播,学者的研究从理论到案例上都形成了一定的研究建树,这对走基层形式下的民生新闻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1、针对走基层形式民生新闻传播的理论分析。这样的研究思路下,学者的研究主要围绕走基层的一些理论进行分析,什么是走基层,怎样走基层,这都需要从理论角度上进行合理的把握,特别是在现在民生新闻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民生新闻开展走基层,首先理论上要有很好的认识。“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形式需要有更好的探索。学者的理论分析对此进行了一番深入的探索。
2、从案例角度分析民生新闻走基层的成果。在民生新闻走基层的新闻传播中,一些优秀新闻作品不断涌现,关于民生新闻记者走基层的新闻传播经验的总结也形成了学者研究的重点,通过对一些优秀走基层作品的分析,总结记者走基层的经验,形成经验的分享,这对进一步提升走基层新闻记者的传播探索提供了很好的实践参考价值,学者的研究就是要将这样的实践进行进行推广。
二、记者走基层活动概述
作为社会发展的观察者,媒体新闻记者的新闻传播对社会新闻事件的记录和传播需要站在时代的前沿,传播最有时代发展特色的新闻,这是媒体传播中社会的方式来传播新闻,这是对新闻传播思路的一种改进,其中转作风是记者走基层的核心。记者的作风决定了走基层工作的开展方式,特别是在对一些基层民众的民生新闻信息传播中,记者的作风对形成民生新闻的传播效果产生重要影响。在新闻报道中,新闻记者转作风,需要真切的落到实处。在走基层活动中,记者转作风,就要坚持而不搞“一阵风”。一些新闻记者把基层一线作为转作风的长期基点,把心思扎根在基层,并以制度的方式定格下来,使之成为我们必须坚持的制度和必须恪守的原则,而不是下去一两次就万事大吉了。在走基层活动中,我们看到央视以及一些地方台的记者,有的深入基层,同百姓同吃同住,写的稿子带有很强的实际价值和生活气息,这样的新闻传播才是转作风的最好表现。例如央视记者走基层的民生新闻《大山学里的内宿生》一则报道中,记者深入大山的孩子中,同他们接触的时候,用亲切的采访方式报道了他们的生活学习和起居,从民生新闻的角度来说,这样的新闻报道是民生新闻转变新闻采访风格,关注最基层民生的典型表现。
3、改文风
只有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党的方针政策,更真切地感知群众的忧乐冷暖,从而更好地肩负起新闻工作的责任和使命,始终做到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在走基层活动中,新闻记者通过深入基层的方式观察社会民生,在记者的深刻体会下,其写出来的新闻报道才能具有良好的感染力,这和传统新闻报道干瘪的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走基层活动中,记者改变新闻报道的风格,以亲切、真实可感的新闻报道内容,深入基层,新闻写作关注民生,将民生新闻报道得更有乡土气息,文字和新闻报道风格能够为受众所接受,这是形成当前记者走基层改文风的重要意义。
(二)记者开展走基层实践的意义
在新闻传播中,记者以开展走基层的方式来实现新闻传播效果,从民生新闻的角度来看,这种走基层的报道方式更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在当前记者走基层活动中,其实践价值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报道受众满意的新闻
新闻报道要让受众满意,这是媒体新闻传播的最基本特征,在当前媒介市场化环境下,新闻记者的新闻报道需要以大众的新闻接收需求为基本的出发点。受众需要什么样的新闻,他们会对什么样的新闻满意?当然不是新闻记者以高高在上的角度写的新闻报道,早在媒体倡导三贴近原则的时候,媒体记者深入基层,闻》、背景的《第七日》、山东的《新闻直通车》等,这些优秀的民生新闻的传播,对反映社会民生、实现媒体观察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价值。
2、民生新闻传播中存在的问题
民生新闻的传播对社会民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实现媒体的舆论监督和引导职能上发挥了媒体的作用。但是从当前媒体的发展来看,民生新闻的传播也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1)节目的同质化现象严重
电视民生新闻报道的同质化现象近年来成为民生新闻热背后衍生出来的重大问题,新闻主题的选取需要发挥新闻记者的新闻敏感,对民生新闻事件做更多角度的分析,但是我们看到一些地方台的民生新闻节目,因为在地方台存在多个新闻频道,同时加上报纸和网络、广播等媒体传播形式,民生新闻节目的选题以及内容和意见上大相径庭,随大流现象十分突出。节目定位、构思、选题、播出方式等都缺乏目标性策划。每天播出的内容互不相关,支离破碎,难以形成宜传合力。有的甚至在电视民生新闻传播中对新闻的基本事实不清楚,最后导致人云亦云的传播了错误的新闻舆论导向,在社会上引起广泛的热议。这对电视民生新闻传播的舆论监督和引导来说是个很大的问题。③例如在山东地区,对民生新闻的报道上,《新闻直通车》、《拉呱》、《生活帮》等节目,虽然在节目的发展中各自形成了不同的定位,形成了电视民生新闻的品牌化,但是在民生新闻信息的报道上,一些新闻节目的同质化问题却使得节目的传播陷入困境,例如对当下学生参与中高考的报道上,多家民生新闻节目扎堆报道,新闻同质化问题带来新闻媒介资源的浪费。
(2)新闻报道娱乐化现象
在一些电视民生新闻中,有些新闻媒体为了争取更多的受众,提高收视率,在评论方面注重幽默化、趣味性,迎合普通大众的审美情趣。一方面电视新闻的世俗化倾向彻底抹平了新闻特权和垄断,大大推动了新闻的多元化和民主化进程;但另一方面,新闻内容的庸俗化、媚俗化、调侃化、游戏化使得媒体常常回避重大的具有社会典型意义的新闻,变得功利、浅薄、世俗,缺乏职业道德和专业主义精神。新闻的娱乐化常常使正常的道德感被遗忘,与媒介应有的人文精神背道而驰。电视民生新闻作为电视新闻的一个新品种,在内容上超越了传统新闻的范畴,在节目形式上进行了全方位的创新和突破,是中国新闻实践中的一次新的探索和尝试,同时也是中国新闻改革发展的必然结果,这必然会影响和带动新
真正走近群众的生活、真切感知群众的内心,我们也就走到了基层。在组织记者走基层的时候,首先是让民生新闻记者对走基层有明确的把握。其次,在媒体的新闻节目传播中,也要对走基层的新闻进行重视,在中央发出走基层的新闻传播号召后,国内的媒体纷纷相应,报纸以开出走基层专栏的方式,系统的刊载记者走基层的文章,电视媒体则通过开辟民生专题报道的形式,为民生新闻记者的基层新闻报道搭建新闻平台,鼓励民生新闻记者多参与基层的新闻报道,并通过电视新闻的系统组织,形成对名声新闻记者走基层新闻报道的经验交流,提升民生新闻记者的走基层新闻传播现场意识。民生新闻走基层的报道,为了形成合理的新闻传播效果,在新闻报道之前的准备工作上,就应该形成系统的规划,这样才能在新闻传播中实现有效的改进效果。
(二)用心观察和体验基层民生现实生活
在中央号召的新闻记者走基层报道中,要求新闻记者同基层民众同吃同住,这是民生新闻记者获取新闻线索的关键,也是形成民生新闻记者采写具有基层现场感新闻报道的重要方式。在民生新闻报道的采写中,记者走基层的形式不能只是简单停留在表现,在对基层民众生活的观察上,记者要善于通过基层生活,发现基层民众强烈关注的问题,结合基层民众的生活特色采写新闻稿件,形成媒体民生新闻传播的现场感。在走基层的新闻报道中,民生新闻记者的新闻视角需要独特,对基层民众的生活现状的了解更需要有现场的体验,这样才能在新闻传播中形成对基层新闻报道的现场感觉。记者同基层民众同吃同住的时候,对基层的一些新闻事件需要积极主动的通过体验式的采访,参与到民众的基层中来,这样记者的感情才能更为丰富,通过文字或者声画结合的方式,呈现给观众,这样的民生新闻报道才最具有真实感觉,形成记者走基层的特色新闻报道。⑤例如山东烟台电视台记者在走基层报道民生新闻的时候,记者走进基层,参与到农民采摘花生的过程中,记者亲身体验采摘花生的方式,并且在采摘过程中,记者和农民的聊天中,获得了新闻报道所需要的信息,了解农民花生的秋收情况,通过这则报道,走基层的新闻采访中,记者用心观察并且亲自参与到基层互动中来,这样的新闻报道才能具有现场感,形成民生新闻的传播特色。
(三)深入采访 抓住基层民生特色
在记者深入基层采访的时候,为了实现基层民生新闻传播的现场感,记者的采访报道需要发挥记者较好的新闻敏感性,在进行民生新闻报道的时候,记者要多和基层民众沟通,对基层民众反映的问题进行深入了解。记者走基层切忌只
事,用家常话说百姓情。特别在电视迷失南横新闻中,声画结合的方式,让新闻镜头更朴实,新闻稿件的写作内容更丰富,这样的新闻报道才能满足基层民众的收视需求。例如在内蒙古电视台记者的走基层活动中,记者走基层的报道正好赶上牧民收获羊毛,在这则新闻报道中,记者通过亲身体验的方式,以和牧民交流羊毛产值信息,以及在收获羊毛中的一些操作方式,新闻报道中,语言以具有亲和力的特征,拉近新闻传播与基层民众的心理距离,凭借良好的新闻现场感,这样的新闻就能获得观众的好评。
总结
电视民生新闻的传播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在取得较好传播成果的同时,也因为节目传播中存在的不足,使得节目的改进和创新迫在眉睫。结合当前中宣部号召记者走基层的契机,新闻记者通过走基层的形式报道出更多有特色的民生新闻,这是对媒体新闻传播方式的较好改进。将走基层中的走转改的风格运用到新闻传播中来,将传统的民生新闻传播思路,结合走基层中的“走转改”的方式,对民生新闻报道方式进行合理的改进,从最基本的民生新闻信息传播策划,到对民生新闻信息的采写过程,以及对记者发现和观察社会民生,走基层的新闻传播角度都需要有更多的改进方式,这样才能在民生新闻的传播中探索出新的传播思路。对于当前媒体的发展来说这种新闻传播方式的改进需要有更为合理的探索。
注释:
①胡建兵.“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应成为新闻战线的自觉行动[J].军事记者.2011(10):28
1动浅析[J].中国地市报人.2011(12)[14] 新春走基层:感悟与思考[J].中国记者.2011(03)[15] 罗成友.“走”基层与“沉”基层[J].中国记者.2011(03)[16] 郭继友,傅淞巍.“走基层”只有起点没有终点[J].中国记者.2011(03)[17] 侯国政.要带着一双“新闻眼”走基层[J].记者摇篮.2011(05)
第五篇:从传播学角度浅析《新闻三家谈》
从传播学角度浅析《新闻三家谈》
张玲
2009年9月,山东卫视公共频道推出了省级地面频道第一个专家点评类节目——《新闻三家谈》,秉承着“新闻之道,民生为先”的理念,《新闻三家谈》这样一档电视读报节目以其独有的特色赢得了广泛的受众,在开播几个月的时间里取得了小小的成功,是不无原因的。
一、《新闻三家谈》体现了民生新闻的传播学本质——受众本位的理念
受众本位思想的出现,使得传播者重新审视受众的地位及其信息需求并开始真正从受众的视角出发制作新闻。早期的“魔弹论”早已不适应整个新闻传播事业,以美国大选为研究对象的“伊里调查”发现受众对他所接受的信息并非像“魔弹论”形容的那样“应声而倒”而是对所接受的信息惊醒选择性接触、认知、理解和记忆。“人们选择性找出与他们已有态度和信念一致的信息并避免与其观念不一致的信息”1。并且,“使用与满足”理论把受众看作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体,也就是说,受众在接受信息时并非是漫无目的的,他们有自己的信息需求并因此产生了使用媒体的动机,这种动机使其主动的使用或利用媒体达到自己的目的。因此,基于上述理论与实践我们可以得知,只有了解受众,关注受众,贴近受众我们的传播才有可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新闻三家谈》以其平民的姿态恰到好处的“迎合”了受众,这是其取得成功的一大法宝。
首先,受众具有求知求趣心理。《新闻三家谈》在短短半个小时的时间内整合各家报纸的新闻信息和新闻观点,对海量的信息进行有序的整理、筛选,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无不满足了受众在短时间内有效的获悉天下风云变幻的心理需求。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指出,人们在基本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后就会出现交往、娱乐、归属等需求,求趣的心理是人人都有的,这一需求也源于受众缓解紧张焦虑的深层精神需求。“富豪相亲派对”、“牛司机边开公交边看书”等等的这些 社会民生新闻不仅给受众带来了娱乐,莞尔一笑的同时也给其带来的深层的思考。因此不论是求知还是求趣,这种贴近性、亲切感使得《新闻三家谈》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这是《新闻三家谈》所追求的,也是其受众本位思想的良好体现。其次,从大众传播学的社会功能来看大众传播具有工具性和消遣性。《新闻三家谈》则很好的的履行了其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这两大功能。《新闻三家谈》由“睿头条”、“闻天下”、“三家博论”、“三家深谈”等几个板块组成,每一个板块都选取了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报纸信息播报的同时加入相应的评论,对1 《对媒体效果的理解与误解》【美】麦克劳 张国良主编:《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复旦大学出版社
资讯进行了良好的整合,拓展了观众的视野,主持人嬉笑怒骂的或幽默或讽刺的语气带给人们的不仅是对视一笑,更重要的引起更深的思考。传播知识和消遣娱乐两不误,这不是受众的需求吗?不是《新闻三家谈》受众本位理念的很好的体现吗?
二、《新闻三家谈》是媒介之间相互融合的优良产物
《新闻三家谈》是一档电视读报类节目,是电视与报纸两大媒体互相融合的产物,这一形式突破了影像信息传播新闻事件的局限,因为文字表达较之影像传播要求低,表达的内容相对广泛,报纸与电视的融合在内容上恰好弥补了一般的电视节目的局限性,使电视表达了更多以前不能表达的内容。电视与报纸有着不同的受众,但是像《新闻三家谈》这样的新闻读报节目,虽然主要是传递报纸信息但由于大多采用“读”的方式,这使得电视在获得原有受众的同时有可能吸引一部分报纸读者,从而获得了更多的受众。
电视与报纸的融合是一种双赢。对于电视而言,节约了成本也丰富了信息源、信息量和节目形态;对报纸而言则有利于拓展其新闻的“覆盖面”,提高知名度,扩大影响力。对二者而言则都相应的扩大了受众面。《新闻三家谈》通过对新闻报道的解读,告诉了观众发生了什么,对新闻评论的播报与阐释,帮助读者分析新闻,引导读者看新闻。对信息的有效整合利用,以大众化的形式将新闻进行重新梳理并传从给受众。
需要指出的是《新闻三家谈》不同于一般的新闻读报类节目,它并非是对报纸的简单“拿来”,而是在“拿来”的同时对其进行加工制作,这不仅是信息的深化也是对信息的再次把关,在“厚报”时代的今天,在快节奏的社会生活状态下是是非常受观众欢迎的。
三、《新闻三家谈》自身的制作独具特色
新颖的电视节目,通俗的事件,辛辣的教授观点,全新的三维数字背景,镜头景别上大量使用双视窗这一系列的特点使得《新闻三家谈》在播出伊始便收到了好的反响,收视率居高不下,得到观众的普遍认可。下面从以下三个方面具体来看。
1、电视化传播,节目内容与形式通俗
心理学研究表明,从记忆效果看,听到的信息能记住20%,看到的信息能记住30%,边看边听的信息能记住50%之多。报纸是平面传播的,读者无法倾注视听感受,报纸通过电视传播就增加了视觉、听觉特征,调动了观众的多感官参与,变得直观而生动。《新闻三家谈》采用的这种电视读报形式避免了个人读报时的单调,整个节目分为“睿头条”、“闻天下”、“三家博论”
等几大板块,选择重要而受众又普遍关注的新闻进行摘读并了加入了多方的评论,有时还加入主持人的辛辣的个人观点。这不仅有别于个人默不作声的阅读,而且这种述评结合的方式既交代了事件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加深受众对新闻背景的了解又表明立场,在一定程度上还揭露了事件的本质,引发观众的思考。
2、个性化、独特化的主持人团队
《新闻三家谈》的三位主持人不同于其他新闻节目的主持人,他们并非专业的主持人,也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他们都是来在高校新闻专业的教授。可以说,王晓舒、常庆、任者春三位教授独特的人格魅力,睿智的头脑和个性化的点评语言不失为《新闻三家谈》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他们把严肃的报道内容和深刻的理解分析深入浅出的加以表达,把高深的问题平民化、口语化,把 “读报” 与“聊报”、“评报”结合起来,运用或幽默或讽刺的语言进行评论再加上或摇头或摆手等肢体动作,与那些没有感情的“播音腔”和对报纸的照搬照念相比大大增强了节目的表现力与感染力。他们的点评虽短却透着智慧,往往一针见血,他们神态自然,亦庄亦谐,不掩饰,不造作,不矫情,嬉笑怒骂中使读者了解了新闻的真正内涵。
3、节目编排有序,样式新颖
《新闻三家谈》不像其他的电视读报节目那样在短短十几分钟的时间内播报数十条甚至几十条新闻加评论,一条新闻加评论平均不到一分钟,评论往往不深刻,浅尝辄止。《新闻三家谈》在30分钟左右的时间里在几大板块的囊括下详细的阐述7-8条新闻,新闻要素齐全,论述深刻。另外,节目在播出过程中并非一个主持人说到底,而是结合图片、视频、音乐、动画等多种手法,在视频中配以不同于主持人声音的解说,三维的数字显示背景屏,解说、视频和图片使用大屏幕,极大的提高了观众收看的清晰度。这一系列新颖的编排样式大大的避免了节目的单调性,极大的提高了节目的趣味性与可看性,吸引了受众的眼球。
综上所述,《新闻三家谈》作为我省省级地面频道的第一个专家点评类节目,深刻的阐释了民生新闻的特质,深刻分析受众心理,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显示出来本身独有的特点,牢牢的抓住了自己的受众群,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分到了那么一杯属于自己的羹,在一定程度上说是成功的。当然《新闻三家谈》也存在一些不足与劣势,譬如说新闻的本土化问题、主持人主观色彩问题等等,但是这有的是不可避免的,有的是可以在发展中不断改进的,如果《新闻三家谈》在播出过程中能不插播一些恶俗的广告会更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