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英雄崇拜情结”及其悲剧(5篇范文)

时间:2019-05-13 14:11: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谈“英雄崇拜情结”及其悲剧》,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谈“英雄崇拜情结”及其悲剧》。

第一篇:谈“英雄崇拜情结”及其悲剧

谈“英雄崇拜情结”及其悲剧

,君而已矣!”那么这些以“内圣外王”自许的专制君主之“大害”何在?黄宗羲进而鞭辟入里地指出,这些家伙:

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亦无不可。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始而惭焉,久而安焉,视天下为莫大之产业,传

之子孙,受享无穷,汉高帝所谓“某业所就,孰与仲多”者,其逐利之情不觉溢之于辞矣。此无他,……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

可悲的是,历史上少数志士仁人振聋发聩的大声疾呼并未唤醒我们民族那麻木的整体意识,因此他们的思想闪光也难以点燃我们民族的启蒙之火,更谈不上掀起一场波澜壮阔的、涤荡旧思想的启蒙运动了。因为我们民族类似于“英雄崇拜情结”的文化积淀实在太深厚了,何况还有一层难以击碎的封建专制主义外壳牢牢地禁锢着它,所以,只好等待强大的世界大潮去冲决它。

今天我们终于明白了一个最简单的道理:那就是人类的解放只能靠民众自己的力量。过去有人说“整个世界历史的灵魂就是这些伟人的历史”?(《英雄和英雄崇拜》),而我们则要大声说:不,“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我们跪着”。

引文

1《国语·鲁语上》

2《韩非子·五蠹》

3《山海经佚文》

4《墨子·非乐上》

5《尚书·甘誓》

6刘向《战国策书录》

7《老子·27章》

8《论语·述而》

9《孟子·公孙丑》

10《荀子·正论》

11《韩非子·奸劫弑臣》

12《庄子·朐箧》

13《史记·秦始皇本纪》

14《史记·李斯列传》

15布特莱特《伽利略传》

16《史记·陈涉世家》

17《晋书·阮籍传》

18《原君》

19卡莱尔《英雄和英雄崇拜》

第二篇:英雄崇拜

英雄崇拜,这几乎是人类本原性的心理欲求。有学者指出:“英雄崇拜几乎和人类文明一样悠久。甚至原始人就已意识到,他只所以能够在异己的和经常是敌对的世界中生存下来,全靠其杰出首领的英勇和足谋多智。”古希腊神话的魅力正在于为人类提供了不朽的英雄偶像,诸如阿喀流斯、赫克托耳、奥德修斯、西西弗里等等。

美国是崇拜英雄、尊重强者的国家,而且在世界上许多民族的生存哲学中,尊重只给予值得尊重的强者,弱者是没有资格获得的。

影视作品中的英雄有两种:一种是虚幻英雄,一种真实英雄。虚幻的英雄,现在我们影像的技巧能把他渲染得特别好看,特别有形式美感,非常有魅力。而且英雄几乎都是男性。所谓英雄,必然是勇敢的楷模,智慧的化身,人类生命价值的最高体现。在崇拜英雄的希腊人眼中,英雄就是太阳神阿波罗,他首先有着健硕的体魄。因为肉体是灵魂的居所,就是自然,就是爱,就是健与美。男人的身躯是天的骨架,肌肉是大地万物的生机。优美的相貌加上强健的体魄,才能站立在高高的奥林匹斯山。

《超人》、《蝙蝠侠》、《蜘蛛侠》这些电影中的主人公都是些虚幻的英雄,它们同样勇敢、坚强,具有高超的智慧,而且往往在关键时刻,成为英雄的救世主和启蒙者,成为最后战胜恶魔的决定因素。

《超人》、《蝙蝠侠》、《蜘蛛侠》这些电影中的主人公都是些虚幻的英雄,都是童话人物,据说,这一切都与美国的“911”密切相关。“911”之后,美国观众喊着“我们爱漫画!我们需要英雄!我们渴望特效的技术刺激!”而好莱坞又由于它的地位使其有着世界电影风向标的作用,因此,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世界电影的趋势——麻醉自己,忘却现实的痛苦。尽管人们看完这些电影后得出的结论是:太简单,太儿童化,看时觉得挺过瘾,看完后不会有太多的印象。可观众还是不自觉地往这个套里钻,就像吃洋快餐,人人都知道没营养,可是还有一批一批的人热衷于去吃。

在人类的文化中,英雄与英雄崇拜,无论在智识未开或启蒙成长的年代中,都在历史的脉络中呈现出痕迹,也曾谱出许多家喻户晓的传奇故事。在西方,如希腊罗马的神话、中古的骑士传奇乃至近代的战争英雄;在东方,如古代的君王崇拜、武侠传统的侠道义士,以及近代的抗战英雄。综观这种“古典式”的“英雄形象”,在各时代均具时代的精神与正面价值,透过对英雄的景仰与效法,个人与社会都露出一种救赎色彩,然而在这现代与后现代的交替中,透过好莱坞工业的输出,“英雄形象”已经产生变质与颠覆,从而再制出另一种“英雄”形象。好莱坞电影处在过去基督教精神的传统价值影响下,曾拍出许多伟大的英雄电影,如以影帝却尔登希斯顿Charlton Heston主演的The Order“圣经英雄”、由约翰韦恩主演

Stagecoach象征美国精神的“西部英雄”,都表达出信仰、使命感与为正义不畏死的“英雄特质”。

对英雄的崇拜,电影常透视观众的内心状态,从而营造一个让观众投身的空间,在“现实与超现实的互动”中完成对自身的救赎,这也就是说,身为一个有限的人往往透过一种观影,一方面对银幕中的英雄产生崇拜,进而将自身镶入这个英雄形象,让这个英雄透过超现实的影像呈现,完成在现实中的虚拟拯救,拯救我们脱离对国家、社会、家庭或自我的不满与无力,这也是电影吸引人,且也是它自有生命活力的地方。

好莱坞电影近年来输出的「英雄」形象,是对传统的颠覆与再制。

《超人》、《蝙蝠侠》、《蜘蛛侠》是现代的英雄,“科技”的英雄,这些英雄不是人,而是人所创造的“科技产品”。

第三篇:书法情结

书法情结

书法是一门艺术,有道是“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要瞧出门道,就必须懂得入此门道的方法,掌握这方面的知识,而很多非专业的人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对书法的欣赏只停留在“好”与“差”的感觉的层次上,是非常笼统和模糊的。要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必须多看多写多练。作为初学者的我们学写字先从楷书或隶书入手。掌握各种笔法后再学其它书体就有了基础。临帖是练好字的必需手段。不临帖,全凭自己想法随意写,是上不了路子的。学写毛笔字一定要有恒心与毅力,要持之以恒,戒骄戒躁,不能一曝十寒。常说:“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

毛笔字比一般的硬笔书画在线条的要求上更为细致,它的笔画并不是从如至终完全一样的,从提笔,运笔到最后收笔,线条的丰满程度都有所不同,只有良好的视知觉能力才能对整个字的边、线和角有一个正确的把握。而且,对着墨的多少全控制在手腕与手指之间,对手部小肌肉的精细控制能力要求很高,力度的把握也十分重要。

练习书法能使人静,而静又是书法的前提!静以修身,对书法的追求是一种境界,曹老师说他从很小的时候开始便喜欢写写画画,还给我们展示了他十几年前的作品文章.和他的一些书法练习手稿。这也使我联想到了很多,这个时代的人们,当然这其中也包括我自己,都是很浮躁的,做事情缺乏持久力,也总是静不下心来!而老祖先留给我们这么多宝贵的艺术财富却不知道好好的运用!认真练习书法,不但可以提升我们自身的修养,还可以让渊源的文化传承发扬下去。

书法之美,不仅美在形体,更美在风骨,美在精髓,以至其任何一块肌肉的肥瘠,任何一块文脉的走势,任何一种表情的意蕴,任何一袭衣袂的摆动,都如巧夺了天工一般,增之则长,减之则短。鲁迅先生有言,汉字具三美:音美,以乐其耳;形美,以悦其目;意美,以感其心。

书法是易学难精的艺术。作为一门传统艺术,传承是它显著的特征,它要求笔墨有出处,结字有法度,不像现代艺术那样可以“天马行空为所欲为”,诚然,既定的法度有时会将书法限制死板,但是一流的书法家都是从法度中走出来的,“穿着汉唐服装,舞出时代风采”。唯其如此,才能成为生活中真正的随心所欲不逾矩的书法大家。

书法艺术不仅为历代中国人所钟爱,在世界上也越来越受到重视。1998年在世界艺术之都巴黎举办的现代中国书法艺术大展上,法国前总统希拉克郑重写下一段话:在中国,书法乃艺中之艺,祖祖辈辈一直是一个民族的记忆。这种艺术表现形式在我们画与书极少融合的西方文化中,尚鲜为人知。它既使人惊诧,也使人着迷。印度前总理尼赫鲁曾对他女儿说:“世界上有一个伟大的国家,她的每一个字,都是一首优美的诗,一幅美丽的画,你要好好学习。我说的这个国家就是中国。”

书法是内涵丰富,表现力较强的一门艺术。持之以恒的练习书法,可以使人的注意力集中持久,使观察变得敏锐,想象力变得丰富,理解力加深,能够让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书法让人得到美的享受,精神的寄托,情趣的陶冶,大有益于身心。”“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的确,人们可以靠精通一门学问来认识世界。

曾国藩曾经说过:“习字贵有恒,不善写则如身之无衣,山之无木。”人生惟有常,是第一美德......年无分老少,事无分难易,但行之有恒,自如种树养畜,日见其大而不觉耳。取法上上,仅得其上,取法其上,仅得其中。学习就要学习一流的人和事。选贴要选上乘的法帖,像欧颜柳赵等人的,他们的也要选上乘的成熟作品。(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被称为人间第一帖;天下无双铭。很适合女孩子练,日本女士练书道长习该帖。日本《朝日新闻》报名就取自该帖。)临帖一定要追求像,“察之尚精,拟之贵似。”不下苦工,蜻蜓点水,浅尝辄止不可能成功!

醉过方知酒浓,当置身于那一幅幅优秀的书法作品中,才知道书法爱好者如痴如醉地“求工于一笔之内,寄情于点画之间”那种情结为何!

第四篇:思乡情结

思乡情结

月是故乡明,华夏民族是最恋家的民族。这种情结折射到文学作品中,体现出的是浓浓的思乡情结,让我们一起进入当代诗人周天侯的《思乡》体验这种感受:“登高楼,望故乡,重重山峦遮眼水东流。梦里泪湿枕头。思念苦,相思忧,家书怯写离愁。敢问魂魄几时回岳州。”从远古时“狐死必首丘”的传说到前些年唱红的《常回家看看》,无不展示华夏民族那种浓得化不开的乡情、乡愁。

在“故乡”这两个简单而朴素的方块字中,蕴涵着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积淀下来的思想哲学、民风民俗,中国人走到哪里,都会在故乡情结中良久徘徊,别离之愁、思归之渴,这种情结如同生命一样古老而常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几千年来,“乡土情结”几乎是游子的普遍心态,乡愁的音响一直在中国诗传统的城堡上空缭绕。故乡与游子,这似乎是一首永远唱不完的歌。

故乡、故土是长说不衰话题。人们对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甚至是一抔黄土,都寄着深厚的情怀,纵使到了天之涯、海之滨,也难以割舍。一纸乡书,一句乡音,往往让人们激动不已。一部中国文学史,写尽了乡情、乡愁。

相关散文, 诗词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渡汉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回乡偶书(二首)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不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两相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台湾乡愁诗举例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乡愁四韵 余光中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酒一样的长江水 醉酒的滋味 是乡愁的滋味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血一样的海棠红 沸血的烧痛 是乡愁的烧痛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信一样的雪花白 家信的等待 是乡愁的等待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母亲一样的腊梅香 母亲的芬芳 是乡土的芬芳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出塞曲 席慕蓉

请为我唱一首出塞曲 用那遗忘了的古老言语 请用美丽的颤音轻轻呼唤 我心中的大好河山

那只有长城外才有的景象 谁说出塞曲的调子太悲凉 如果你不爱听 那是因为

歌中没有你的渴望 而我们总是要一唱再唱 像那草原千里闪著金光 像那风沙呼啸过大漠 像那黄河岸 阴山旁 英雄骑马壮 骑马荣归故乡 边界望乡 洛夫 说着说着

我们就到了落马洲

雾正升起,我们在茫然中勒马四顾 手掌开始生汗

望远镜中扩大数十倍的乡愁 乱如风中的散发

当距离调整到令人心跳的程度 一座远山迎面飞来 把我撞成了 严重的内伤 病了病了

病得象山坡上那丛凋残的杜鹃 只剩下唯一的一朵

蹲在那块“禁止越界”的告示牌后面 咯血。而这时

一只白鹭从水田中惊起 飞越深圳 又猛然折了回来

而这时,鹧鸪以火发音 那冒烟的啼声 一句句

穿透异地三月的春寒

我被烧得双目尽赤,血脉贲张 你却竖起外衣的领子,回间问我 冷,还是 不冷? 惊蛰之后是春分 清明时节该不远了

我居然也听懂了广东的乡音 当雨水把莽莽大地 译成青色的语言

喏!你说,福田村再过去就是水围 故国的泥土,伸手可及 但我抓回来的仍是一掌冷雾 当代大陆乡愁诗举例

还 乡 舒婷

今夜的风中 似乎充满了和声

松涛、萤火虫、水电站的灯光 都在提示一个遥远的梦 记忆如不堪重负的小木桥 架在时间的河岸上

月色还在嬉笑着奔下那边的石阶吗 心颤抖着,不敢启程 不要回乡,不要回想 流浪的双足已经疲倦 把头靠在群山的肩上 仿佛已走了很远很远

谁知又回到最初出发的地方 纯洁的眼睛重像星辰升起 照耀我,如十年前一样 或许只要伸出手去 金苹果就会落下 血液的瀑布

使灵魂象起了大火般雪亮 这不是真的,不是真的

青春的背影正穿过呼唤的密林 走向遗忘 乡愁 卞之琳

在这座古城的静夜里,听到了在故乡听过的明笛,虽说是千山万水的相隔罢,却也有同样忧伤的歌唱。偶然间忆到了心头的,却并非久别的父和母,只是故园旁边的小池塘,萧风中,池塘两岸的芦与荻 典故、故事

狐死首丘:战国时期,屈原因遭人忌妒与陷害,得不到楚王的信任,被放逐到外地,他在被放逐的困苦生活中,写下许多反映人民愿望与现实矛盾的诗篇,他的《哀郢》诗:“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古代传说狐狸如果死在外面,一定把头朝着它的洞穴。“狐死首丘”比喻不忘本或怀念故乡,也比喻对故国、故乡的思念。亦省作“狐首”。

梁园虽好,不是留恋之家:《史记·梁孝王世家》载:西汉时,梁孝王刘武在开封东南建造了一所大花园,名为梁园。“东西驰猎,拟于天子。”极尽欢宴逸乐之事。但好景不长,刘武不久因罪失宠,于是宾客云散。

后以“梁园虽好,不是留恋之家”,指此不如彼,或用指思归故乡。

纳兰性德《长相思》: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二月十五日,纳兰性德随从康熙帝诣永陵、福陵、昭陵告祭,二十三日出山海关,《长相思》作于出关前后之途中。作者出关时冰雪未销,又离开了京城千山万水,对于生于关内,长于京城的性德而言,一切都是那么荒凉,那么寂寞,于是不由人思念家乡亲人朋友,作者有感而发,填下这首《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第五篇:从一位农民的“新闻情结”谈走基层

【摘 要】在通信和信息化手段高度发达的今天,新闻工作者该如何继承和发扬老新闻工作者的扎实和深入的采访和工作作风,这是记者应该首先解决的思想和实践问题。本文通过与有代表性的基层群众接触,感到基层有新闻,基层也渴望被媒体关注,这应成为媒体人深入基层永恒的动力。走基层的“长途跋涉”看似“弯路”,实则是记者成长和发现新闻的“捷径”。

【关键词】发声 吃透两头 新闻情结 捷径

在通信业和信息化手段高度发达的今天,前辈新闻工作者的那种深入基层、动辄一扎进基层就是十天半个月的那股精神和劲头,依然是各类新闻工作者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实际上,无论何时何地,也无论工作环境和条件如何变化,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深入基层都不“吃亏”,走基层的“长途跋涉”看似“弯路”,实则是记者成长和发现新闻的“捷径”。而对于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者来说,我们的职责和使命也决定了必须深入基层,到广大人民群众中间去发现新闻,发现基层典型,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基层是新闻发生的最肥沃的“土壤”,离开了土壤,新闻这棵“苗”很难茁壮成长,甚至存活都成问题,从一定意义上说,走基层关乎新闻的生命。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深入基层,怎么“深”都不为过。

基层群众有反映心声的强烈愿望

把基层群众的心声真实及时地反映出来,目的是让各级党委和政府及时准确地了解和掌握基层群众的生产生活状况,以及他们的所思所想所盼,以便为各级各类政策出台和法律法规制定提供决策参考。

反映群众心声,这是新闻工作者的主要责任之一。

笔者在基层采访过程中发现,基层的一大批群众确实有着强烈的述说心声的愿望,这也正是和新闻工作者深入基层的初衷相契合的地方。中央要求新闻工作者坚持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更好地肩负起宣传群众、动员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使命,深刻地理解新闻工作者的根基所在和价值所在。基层群众有新闻报道的需求,这就是新闻工作者需要深入基层的一个最主要的客观基础。

从事农村新闻报道,笔者结识了这样一位农民,虽然今年已经60多岁了,但现在还兼任着一个农村专业合作社的党支部书记,他在组织筹建和管理农村合作社的过程中积累了很多经验。这位农民始终认为未来中国农村必须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社,所以他就一门心思想着通过新闻媒体,把他的想法和做法传播出去,他甚至自己亲自写文章,三番五次地向省内省外各级各类报刊杂志投稿。之所以执着地想“发声”,他本人归结为“新闻情结”。他的想法简单直接,不图名不为利,就是想通过新闻宣传,把他的那套做法推广出去,推动农村合作社的发展,让更多的农民走上合作致富的道路。

这位农民所谓的“新闻情结”,实际上反映的是基层群众对新闻媒体的一种期待和盼望,或者说,是基层群众对新闻媒体提出的要求。一切为了群众、真心服务群众,引导动员群众,这是新闻媒体的职责所在,群众的诉求和呼声,就应该是新闻媒体努力的方向、报道的重点,围着基层转既应是新闻理念也应成为报道方法。

前一阶段,笔者采访了毛丰美先进事迹,采访了大量村民,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心声,一个强烈的愿望,那就是要宣传好他们的毛书记,宣传好他们大梨树村的美好生活。反映好基层群众的愿望和心声,这不也正是新闻舆论工作者的责任所在吗?

“吃透两头”一直是辽宁日报始终强调和“灌输”的一种新闻思想,做好新闻工作首先必须吃透“上头”,就是中央精神要领会好、掌握好、贯彻好,在此前提下还必须吃透“下头”,就是基层实情、群众诉求要摸准、摸清、摸透。吃透了两头,才能承担好新闻媒体“上情下达”和“下情上达”的职责。而欲吃透下头,最根本的也是唯一的办法,就是新闻工作者要持之以恒地深入基层,到人民群众中去,零距离体验。

鲜活的新闻必然来自基层

实际上,新闻工作者深入基层,这也是新闻工作本身的需要,那些鲜活的带着“露珠”的新闻必然来自基层,来自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中间。除非媒体或者新闻工作者主动放弃鲜活新闻,否则,没有不深入基层、到大众中间去的。

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前夕,辽宁日报组织策划了一个反映前十年辽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新成就的系列报道,笔者承担的题目叫森林进城,主要写城市绿化带给市民生活的新变化。笔者就在几块城市绿地蹲了三四天,接触采访了20余位市民。其中一位60多岁老汉说早晨5点多就从家出来,每天都要带着中午饭,在绿地一呆就是一天。过去只是听说带饭上班,还没有听说有带饭逛绿地的呢。所以,在写作上就把这件新鲜事放在文章的开头,重点予以描述,效果很好。事后总结,如果没有连续几天蹲守在那块绿地,是不可能获得带饭逛绿地这条信息的。

基层就是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现场,田间地头、车间厂矿就是群众活动的大舞台。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更是丰富多彩,人民群众中间每天都发生着大量的新闻事实,是新闻的源头活水。新闻工作者只有深入其中,才能真正体会到基层才是新闻的“老家”,才能真正体会到,基层群众的舞台就是新闻工作者的舞台,离开了基层,新闻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是鲜活不起来的。所以,老的新闻工作者们常说,好稿件七分采三分写,足见“采”的重要,而深入基层又是“采”的前提。而且,新闻工作者只有深入基层,才能客观准确地把握住新闻事实。只有深入实际,身到现场,才能对事实发生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和细枝末节了如指掌,否则,通过别人的转述或再转述,就难免添枝加叶或“缺斤少两”,甚至有可能改变事实的本来面目。因此,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才能确保新闻的真实准确。

曾经有这样一则消息见诸媒体,说某省有一名厅级领导到基层调研,在与群众交流时,问完了“家里几口人”、“收入怎么样”和“有什么困难”等几个简单的问题后,就不知该如何继续聊下去了,最后只好靠陪同人员打着圆场算是尴尬“过关”。文章评论说,现实中,这种现象并不少见。一些领导干部有时虽然“身入”群众,但却放不下架子,不了解群众的所急所需所想,不会讲群众乐意听、听得懂、能管用的话,不会融入群众的问题尖锐暴露出来。实际上,这篇报道在给一些领导干部敲响警钟的同时,也是对新闻工作者的一个提醒和鞭策。

新闻工作是党的全部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面向的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是党和人民群众之间沟通的桥梁和纽带,新闻工作说到底也是一种群众工作。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不断地提高理论水平,同时,必须深入基层,向基层人民群众学习。人民群众是财富的创造者,生产实践是智慧的源泉,基层就是新闻工作者不断成长和提高的社会大学校,广大人民群众就是新闻工作者最好的老师。走基层、向广大人民群众学习,这是新闻工作者成长和提高的一条捷径。

2014年夏秋,辽宁发生了该省60多年来最严重的干旱。由于指挥有力、措施得当、救助及时,受灾地区的群众基本生活都得到了保障。一位农民在说到旱情时总结出了六个字,“有灾情,无灾容”,言简意赅,这不正是我们新闻工作者应该学习的东西吗?

向基层学习,笔者认为,至少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学会融入基层群众的生活,了解、熟悉和适应基层人民群众的语言、生活习惯以及待人接物处事方式,等等,否则,就很难和基层“对上?a”,这是深入基层的入门学问。第二,学习了解基层的生产经验和生活状态,对整个基层的生产经营运作方式和过程要了解掌握,这也是为了更进一步地融入基层而打下“专业”基础,否则难免要提些不知所云、不着边际的外行问题,贻笑大方。第三,新闻工作者还要学会在深入基层中通过借鉴基层群众的实践,对自己的新闻采访工作做一对照,也就是运用“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把自己来自基层的概括和提炼,再拿回到基层去检验,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认识能力,在与基层的互动中真正领悟“离基层越近,离真理越近”的真谛。

总之,新闻的源头在基层,新闻的主要服务对象也在基层,新闻工作者的舞台就是广阔的基层、一线和现场,走基层理应成为新闻工作者的工作常态。

下载谈“英雄崇拜情结”及其悲剧(5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谈“英雄崇拜情结”及其悲剧(5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试谈古代文人画家的兰花情结分析

    淡雅幽香数兰花——试谈中国古代文人画家的兰花情结 摘要:兰花作为传统国画题材中“四君子”之一,是中国花鸟绘画的座上常客。兰花虽为一种植物,然对于文人画家来说,兰,却是一个......

    永远的红领巾情结

    永远的红领巾情结 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是我们人生道路上的路标。少先队是温暖的集体,是我们成长进步的摇篮。我们都曾是光荣的少先队员,都曾在少先队组织里茁壮成长,都拥有一段......

    乡土情结教案设计大全

    教学目标和重点:1.体会作者心中“乡土情结”的内涵所在。2.了解本文大量引用诗文的作用。3.学习评点的读书方法。教学方法:教师做好课前预习指导工作,教会学生评点的方法,学生在......

    寻根情结(xiexiebang推荐)

    最近同学们在微信上聊得很高兴。清晨刚开网几百条消息就倒了出来。惊诧的以为怎么了,原来是高中同学在聚会。好多的聚会照片发了上来。21年了。变化看来不大,都是上有老下有小......

    乡土情结学案

    《乡土情结》学案 命制人: 审稿人:时间:2009年9月 教学目标: 1.深入朗读体会,理解作者以故园之思作为线索,由“小家”到“大家”,由“离家”到“归家”的行文思路。 2.研究性学习,讨论......

    军训情结(5篇范文)

    军训情结各位领导、各位教官、各位学友晚上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军训情结”。在我眼里,军人总与艰险和寂寞相伴,总是用忠诚和热血默默地为祖国做着牺牲和奉献。所以我很崇拜......

    《乡土情结》教案

    《乡土情结》教案 【教学目标】 1. 认识故乡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2.体会“乡土情结”赋予的时代内涵 3. 体味散文的语言艺术,鉴赏文本的意蕴美。 【重点难点】 1.梳理课文......

    清溪情结抒情散文

    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我有幸参加中华巴渠文化千里行——走进红军之乡清溪镇文化采风活动。这次活动由达州市诗词协会、达州市作协,宣汉县文联、作协以及清溪镇党委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