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情感体验谈《茶馆》悲剧的构成(共5篇)

时间:2019-05-12 02:49: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从情感体验谈《茶馆》悲剧的构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从情感体验谈《茶馆》悲剧的构成》。

第一篇:从情感体验谈《茶馆》悲剧的构成

从情感体验谈《茶馆》悲剧的历史生成

摘要:话剧《茶馆》描述了晚清民国的社会悲剧,不同人物的悲剧命运以其在日常生活中积淀的情感体验为基础。老舍塑造了常四爷、秦仲义和王利发的人物形象,通过考察他们的文化属性和日常生活,从而构筑了以普通人情感体验为核心的社会悲剧。关键词:情感体验;《茶馆》;悲剧;

《茶馆》是中国现代话剧的代表作之一,老舍以清末民初北京城的一座茶馆为舞台,为观众呈现了各色人物的喜怒哀乐、起起伏伏,是一出浸润着血与泪的人间悲剧。传统的研究将关注的焦点定位在《茶馆》主题的探讨、人物形象的分析,却很少把关注的目光投向活跃在舞台上的小人物日常生活的情感体验。作为一部讲述中国社会“千古未有之剧变”的艺术作品,三个老头分别代表了清末民初社会中满族人、传统文人和底层民众,他们最真实、最自然的经历正是特定话语环境中中国人情感体验的真实写照,也是《茶馆》悲剧历史生成的关键所在。

一、满族人的悲剧体验

《茶馆》的作者老舍是满族人,作为曾经拥有着“铁杆庄稼”的“上等人”,老舍的祖辈在北京城享受了数百年的惬意生活。“天朝上国”的迷梦陶醉着满人,成就了专属于这一阶层的情感生活。这一切都在“鸦片战争”之后被彻底的改变了,供给满人衣食的清王朝日渐衰落。他们所目睹的不是“从龙入关”时满人豪气凌云的景象,而是面对“洋人”不断卑躬屈膝的腐朽王朝。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情感冲击,新与旧的生活差距形成了剧烈的碰撞。正是由于此种外来的冲击,才迫使满族人以新的眼光去考察身边发生的一切。

老舍的父亲是在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城的“庚子事变”阵亡的护军,家庭唯一的经济来源就是母亲给人浆洗衣物和做伙计的微薄收入。幼年生活的艰辛和世态炎凉的体察砥砺了老舍的心性,使得他对社会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茶馆》中描绘的“常四爷”是一个有着侠骨豪情的满人,在他的身上融合了满人的自恋、男儿的血性,以及面对清王朝腐朽“怕他完了”的复杂情感。这正是童年的老舍成长经历中最为深刻的体验,也直接影响了成年后的老舍对社会的价值判断。很多研究者认为老舍创作“常四爷”是为了展现满人的正派形象,力图还原满人刚直不阿的民族性格。这种认识陷入了误区,现代人对于满族人的“刻板印象”主要是晚清以来反清人士的宣传造就的,并非满族人的本来面貌。他们当中的确有游手好闲之徒,但更多的满族人依旧保持着优秀的品质,尤其是他们对于清王朝的“热爱”的确是发自真心的。因此,老舍对“常四爷”形象的刻画绝不是为给满族人正名,而是要通过这个角色阐述社会剧变对普通中国人日常生活带来的冲击。

常四爷:唉!连鼻烟也得从外洋来!这得往外流多少银子啊!……

常四爷:我这儿正咂摸这个味儿:咱们一个人身上有多少洋玩艺儿啊!老刘,就看你身上吧:洋鼻烟,洋表,洋缎大衫,洋布裤褂……

从西方传来的洋鼻烟、洋表、洋缎大衫都是现代文明的产物,代表着世界走向全球化的前进方向。但这些西洋事物反倒是使常四爷发出“这得往外流多少银子”的担心。中国社会在鸦片战争后不同程度地迈入到现代社会,身居其中的人却往往受本人社会属性和文化定位的影响,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态度。常四爷对于西洋器物的拒斥就隐含着满族人对于国家衰弱的隐忧。常四爷的态度是作为清王朝建立者的满人,在面对自己的王朝遭遇挑战时独有的情感体验。他们很少从文化正统地位去考虑社会变革的根本原因,那是属于汉族知识分子所要完成的文化使命。因此,满人更为关注的是大清朝是否会灭亡,与他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

“常四爷”的耿直是令人敬佩的,却也给他带来了牢狱之灾。当他将内心的隐忧“大清国要完”讲了出来,便犯了忌讳。满族人是将孕育“西洋”器物所背后的文明视为毁灭清王朝的根本原因,必欲除之而后快。但老舍是站在更高的层面去思考社会剧变,他将西方文明视为新文明、将清王朝视为“旧文明”的代表,“新文明”代替“旧文明”是历史的必然。但这一过程绝不是一帆风顺,我们深知“没有任何一份文明的记录不同时也是一份野蛮的记录。”[1]p359

常四爷的形象是晚清社会所独有的:他不是汉人、也没有接受过儒家文化熏陶,他对于清王朝衰落所表现的“痛心疾首”和他对西洋器物所表现怨恨不是对于旧有社会制度的批判,而是作为统治集团底层一员在大厦将倾之际的无力感。因此,常四爷的悲剧不是他个人的悲剧,而是中国传统社会在遭遇到现代文明冲击之际,既有生存模式发生变化所导致的。但老舍并不愿意看到满人就此消沉下去,他为常四爷设定了“自强不息”的发展轨迹,一句“卖青菜哪!铁杆庄稼没有啦,还不卖膀子力气吗?”道出了无尽的悲凉,却也寄托着些许的希望。

二、士大夫文人的悲剧体验

清王朝的覆灭不仅冲击着满族人的生活,也影响着依靠帝王制度生存的士大夫文人。传统社会中“习得文武艺,售与帝王家”的生存法则不再使用,他们需要面对社会剧变带来的冲击。一部分人转而投身革命,他们试图凭借自己的努力开创新的时代。老舍在《茶馆》中没有直接描写这一群体,但从第二幕中提及的军阀混战,从侧面印证了这一群体试图改变社会的努力遭遇了极大的挑战。另一部分则成为“民族资本家”,他们希望用自己的手中掌握的资源与外来的文明相抗争。老舍撷取了这一群体中的代表者身上的诸多特征,成功地塑造了“秦仲义”。

这一身份仅仅他在经历了转型之后的社会角色,他的人生角色在《茶馆》中经历了多次变化。在第一幕中,秦仲义是王掌柜的房东,享受着作为阔少的美好生活。根据剧本内容展开深入分析,我们就发现秦仲义不仅接受了良好的教育,而且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一方面,我们能够在他的身上感受到传统文人的书卷气,他对社会的卖儿卖女有着天然的厌恶感;另一方面,秦仲义表现出了力图改革,渴望革新的愿望。他和王掌柜商议收回房子、“把乡下的地,城里的买卖也都卖了”,都是为开拓事业筹集资金。常、秦二人对待“洋货”的态度可谓南辕北辙,前者表现出极为反感的情绪、后者则投身其中,他们的选择正好说明了中国社会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生的分化。当一部分人试图活在历史中,另一部分却选择了追寻希望。

正是西方的商品改变着中国社会的面貌。它没有大炮那么可怕,但比大炮更有力量,它不像思想那么感染人性,但却比思想更广泛地走到每一个人的生活里去。当它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之后,它同时成了人们生活的一个部分了。旧与新,中与西,于是乎难分难舍。[2]p217-218

老舍描绘的正是西方文明不再以单纯的武力方式侵入中国,转而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通过现代文明所创造的商品来影响中国人的生活。这是一段缠绕着痛苦的挣扎和甜蜜的希望的生活体验。常四眼的反抗不足为奇,秦仲义试图变卖产业兴办实业的举动,则说明了他对于西方商品的认可。“当这种现代器物召唤又是与西方对中国的强暴侵略和对中华民族生活方式的残酷摧毁相伴随时,当然会在一个哪怕是普通百姓心中也造成深厚的痛苦体验。”[3]p33他代表了从传统文化中走出来的文人身上复杂的情感,他的内心并不愿意承认西方文明超越中华文明,但他必须面对西方商品的优越性。

由此可见,秦仲义试图以“实业救国”的理想是在诞生之初就种下了悲剧的种子,导致这一切发生的并不是秦仲义经营策略的失误,也不是他的人生追求有何偏差。当传统文人从“重道轻器”的思维中抽离出来,以自己创造的器物谋求中西的平衡,就不可避免地陷入到“器”与“道”二元对立的认知误区中。我们在秦仲义的身上感受到了传统文人的觉醒,他们已经走出了“天朝上国”的迷梦,不仅抛弃了认为中华之道远高于西方的传统认识,更积极地区追求“器”的创造。当秦仲义将自己人生与“实业救国”联系在一起,他的悲剧也就注定了。这是特定历史阶段、特定文化背景中的人对于本民族发展方向的不可预测性导致的,厚重的历史在为他们理解世界提供精神资源的同时,也成为了束缚他们继续前进的阻碍。诚如鲁迅先生所说:“‘国粹’多的国民,尤为劳力费心,因为他的‘粹’太多。‘粹’太多,便太特别。太特别,便难与种种人协同生长,挣得地位。”[4]p307鲁迅所谓的“粹”就是传统,对于秦仲义来说,他身上的粹远甚于常四爷。

老舍先生敏锐地捕捉到了传统文人身上特殊的品质,他们正在从传统文化的价值模式中走出来,为拯救孱弱的国家、贫穷的民众不懈努力。但他们最终的结局却是无法改变现实,甚至于无法改变自己被时代抛弃的命运。这不是个体生命的悲剧,而是时代的悲剧投射在个体生命的日常生活,并最终凝定为个性化极强的情感体验。

三、底层民众的人生悲剧

老舍塑造的茶馆老板王利发是不同于常四爷、秦二爷的另一类人,他的身上既有城市中小市民的势利和圆滑,也有着普通人的朴实和勤劳,更多地则是生意人的精明和“算计”。当他从父亲的手中接过茶馆,他的眼光就不曾离开过北京——这所融汇着中国人所有情感纠葛的城市。在他的眼中,曾经不可一世的旗人逐渐地落寞了、信心满满的实业家消沉了、清王朝也退出了历史的舞台,而城头上一次次变换的旗帜则预示着军阀的更迭。有的研究者将这些描述视为清末民初社会的真实记录,是极为精当的,同时我们也可以从王利发的情感体验来审视社会转型对于他个人人生悲剧成因的影响。

在《茶馆》的第一幕中,王利发刚从父亲的手中接过茶馆,他似乎是怀揣着无限的向往试图在这里大展拳脚,开创属于自己的人生。但他生活的全部只有周旋,或者是与算命先生唐铁嘴的周旋、或者还没有落魄的旗人,更有将他的茶馆作为生意场的人贩子、宫中的太监。他所见到的就是清王朝统治者自诩的“天朝上国”,似乎是无尽的享受、无边的福分,但那些都是属于老爷们的,绝不是康

六、唐铁嘴之流的老百姓。他们对于自己的命运完全是一幅逆来顺受的态度,既没有抗争、也没有太过强烈的反抗,唯一能做的就是在浑浑噩噩中渡过每一天。王利发把一切都看在眼里,他不是没有同情心,根本就是“自顾不暇”。如果说第一幕中发生的一切还不算是悲剧,当第二幕拉起时,王利发的生活就开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此时的茶馆已然“改了良”。一句简答的话省略了太多的变故,也浸润着复杂的社会变革。此时的王利发正在劝说茶馆跑堂的李三留下来,他巧妙地拒绝了李三涨工钱的要求,又努力劝说他留下来。这是一个乱世中挣扎的小业主为了自己的产业艰苦奋斗的身影,他必须努力维持这份不大的产业,这是他安身立命的寄居之所,也是整个家庭的生计来源。但他分明地感到力量的薄弱,当他试图维持这一切时,更多的挑战出现在他的生活中。首先是巡警的刁难,然后是常二爷要收回了一半的房子,还有各种在茶馆中插科打诨的小角色。他们所上演的每一出闹剧都是王利发日常生活中无法逃避的,是构筑他情感体验的主要来源。然而这一切却不是偶然,或者说仅仅发生在他的茶馆中,而是在当时的中国社会中无所不在的。

当整部话剧上演到第三幕后,社会的变革对王利发生活造成的冲击显得愈发明显起来。尤其是秦仲义的产业先后经历了日本人的“合作”、政府的“逆产”和没收,他的人生陷入了彻底的毁灭,这也直接影响到了王利发的茶馆。剧本中的另一个关键人物常四爷,在没有了铁杆庄稼之后“自食其力,凭良心干了一辈子啊”,却必须面对“一事无成”的晚景。传统的认识上,将三个老头撒纸钱的场景解读为埋葬了旧时代。这固然是不错的,我们也要看到社会的悲剧不正是无数个个体生命的悲剧融汇而成吗?作为一部以清末民初的社会转型为背景的话剧作品,老舍在《茶馆》中塑造的人物所表现的社会深度、广度都是超越同一时期作品的。其核心在于作者抓住了构筑人类悲剧情感的核心——情感体验,命运、性格等因素固然是悲剧的构成要素,但没有行为主体以自己的现实生活作为感受的载体,任何形式悲剧都是疏离的,那仅仅是悲剧作家的创作。当身处其中的人从自己的日常生活去接触周围一切,他们的生活就是构筑人生悲剧的唯一来源。

参考文献:

[1]本雅明:《爱德华·福斯、收藏和历史家》[M]《单行道和其他作品》伦敦.1979年.第359页.[2]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217-218页.[3]王一川:《中国现代性体验的发生》[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6页,第33页.[4]鲁迅:《热风·随感录三十六》,《鲁迅全集》第1卷[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307页.

第二篇:从影片《一曲难忘》中谈钢琴演奏的情感体验论文

摘要 钢琴演奏作为一个艺术再创造的过程,演奏者只有充分体验作品的情感,才能准确地领略到作品的意境,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进而达到理解并抒发作品情感的目的。

关键词 《一曲难忘》 钢琴 电影 情感表现

影片《一曲难忘》由Charles Vidor执导,影片描写在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巴黎,寓居法国的肖邦为着事业和爱情、个人与祖国,经历了爱与恨、灵与肉的心灵冲突。尔后肖邦决心以巡回演出募捐筹资援助浴血奋战的爱国志士们。直至因劳累而到生命的最后一息。此片别出心裁动用了浓艳的色彩,富丽堂皇的布景、考究的画面和各种蒙太奇手法。被人誉之为“五彩缤纷的狂想曲”。该片中对肖邦的钢琴演奏的场景,着墨颇多,侧面反映了钢琴演奏着如何充分而有序地调动情感心理。激活情感效应,强化演奏者情感体验,提高音乐表现力。本文即以此为切入点,进行初步探讨。

音乐是一种激发情感传播情感的艺术,情感体验也是音乐欣赏者欣赏音乐时必然存在的因素。假如在演奏音乐时只注意技巧、技术手法、结构形式等方面,而在感情上却无动于衷。那么听众听他的音乐也只“见其文而未见其心,见其表而未见其里”,并不能深深的被打动。钢琴作为音乐表演的一种形式,演绎作品的过程就是感情体验的过程,它既是演奏者发挥想象力的过程,同时也是自己情感与技术有机集合。表现力和逻辑思维结构相互关系、一直到与听众发生共鸣的过程,无论是演奏那个时期,那种风格的作品,首先演奏者要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作者创作情感和意图。其次是要有完成这首作品的娴熟技术。满足了这三个基本要求。这个作品的雏形已经出现。那么怎样才能把情感通过音乐传达给听众呢?现实中每个人都有多种多样的情感体验,只有在这个人受到某种特定外界因素的刺激之后,才能激发。假如演奏者能够在演奏中把音乐内容变成一种情感催化剂,再把这种信息传播给不同层次的听众。就会产生不同的情感反射,有了情感反射,就证明音乐作品被听众所接受。也就建立了情感传播的途径。

1821年。在帝俄的侵略与蹂躏下的波兰,凄风惨雨,沉重的脚镣声,马蹄声,枪声,不时响起。这一切深深地印在肖邦幼小的心灵里。青年时代的肖邦钢琴演奏和作曲水平已经相当出色,他积极投身波兰的革命运动,又以高超的琴艺活跃在音乐沙龙里。在一位公爵的家庭沙龙音乐会上,肖邦看到沙皇派到波兰的总督坐在下面,他的眼睛里燃烧着愤怒的火焰,他一下子站起,走到总督面前,毅然宣布:“我不在沙皇的刽子手面前弹琴。”说完昂首阔步走出大门。

演奏作为二度创造,仅仅有理智的分析,具有对原作的忠实,显然还是不够的。在客观理性地研究作品的同时,我们必须与自身的创造个性相结合,注入自己的情感与思想,赋予音符以生命,才能圆满完成演奏的艺术使命。演奏者的创造,首先要求演奏者必须具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和创造热情。不能把音乐演奏变成一种毫无生气的机械显影,更不能对音乐作品采取消极冷漠的旁观态度。如果演奏者没有在演奏中投入情感意识和创造热情,那么他表现出来的作品必然缺乏个性。每个作品都是“自在之物”,演奏者应当按自己的心愿来处理它。演奏家要获得成功,必须有鲜明的个性,并且在他每处理一个作品时都应当有这种个性。因此演奏者必须把每一次音乐表演都作为一次再创造,投入自己的全部热情、智慧和才能。

肖邦一生共创作了二十七首练习曲。1831年创作的这首练习曲是其中流传得最广的一首。个人感觉是最难的一首。这首练习曲,是表现肖邦对华沙革命失败的内心感受。因此,被后人命名为《革命》练习曲。1830年11月,正当肖邦离开祖国不到一个月的时候,爆发了震动波兰的华沙革命。肖邦得知起义的消息之后,心情非常激动。他恨不得马上起程回国。和祖国的人民一起参加战斗。正如他在给朋友的信中所说“……为什么我不能和你们在一起,为什么我不能当一名鼓手!”1831年9月,坚持了十个月的华沙革命,终于被沙俄军队血腥镇压。当时,肖邦正在赴西欧的途中。噩耗传来时,他几乎到疯狂的地步。他在日记中写道:“啊!上帝,你还在么?你存在,却不给他们以报应!莫斯科的罪行你认为还不够么?或者你自己就是一个莫斯科鬼子!……我在这里赤手空拳,丝毫不能出力,只是唉声叹气,在钢琴上吐露我的痛苦。”因此。这个练习曲又被人们命名为《华沙的陷落》。肖邦把自己全部的感情都灌注在音乐中,写出了这首著名的练习曲。这是一首单一形象的音乐作品。全曲自始至终贯穿在愤怒激越和悲痛欲绝的情绪之中。整个音乐形象是通过左手奔腾的音流和右手刚毅的曲调相结合体现出来的。这首作品虽然前后连贯,一气呵成。但它仍然有着许多细微的变化。练习曲从不协调的属九和弦开始。引出了一连串汹涌澎湃的十六分音符。音乐出现得十分突然。因此。给人的印象十分强烈。它好像是肖邦内心感情的总爆发,接着,左右手同时并进,两道音流奔腾不羁,犹如千军万马、好浩浩荡荡。突然间高音部出现了一个刚毅的曲调,它清澈、明亮,好像是冲锋陷阵的角号。这段音乐除了表现肖邦内心的愤慨和焦虑之外,还包含着坚定不移的信念。它仿佛是愤怒中的抗争,痛苦中的挣扎。音乐在展开中,越来越趋向紧张。一系列的转调和变化音把全曲推向高潮。练习曲的高潮处是一个胜利凯旋的形象,它仿佛是在严峻的现实面前的片刻幻想,但又不是诗情画意的遐想,而是对华沙起义爆发一瞬间的回忆。在接近结尾的时候,音乐由强到弱,出现了一个悲伤的音调。它像哭泣。悲悲切切:又像诉说,发自肺腑。然而它的背景仍然是起伏汹涌的波涛。这肺腑是肖邦对整个命运的哀哭。乐曲的结尾又回复到自豪、刚毅的形象。音乐在很强的力度下,从高音向低音冲击。并且左、右手八度同奏,气势逼人。最后,在特强的力度下,奏出了大调的主和弦。它象征着肖邦内心的满腔仇恨和对革命胜利的信念。

这一切正如德国音乐评论家舒曼评论的那样:肖邦的音乐是隐藏在“花丛中的大炮”。《华沙的陷落》正是肖邦用黑白两色键盘向全世界宣告:波兰不会灭亡《一曲难忘》中,最后有这样几组镜头:当他得知国内革命者急需经费时,不顾身患重病,连续举办钢琴独奏音乐会,为波兰人民的解放事业筹集经费。肖邦在掌声。欢呼声中。到罗马。柏林,阿姆斯特丹。斯德哥尔摩……一个又一个城市。最后,肖邦在病魔的折磨下、在悲愤的情绪中奋力弹奏着《革命练习曲》,鲜血从他口中喷出,染红了琴键……

第三篇:谈音乐鉴赏课中的情感体验

谈音乐鉴赏课中的情感体验

本文主要探讨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如何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的一般规律和特点以及教学的一般规律来带领学生欣赏音乐,并且很好的引导学生运用情感去体验。使他们明白,音乐欣赏的过程就是感情体验的过程,它既是对音乐的感情内涵进行体验的过程,同时也是自己的感情和音乐中表现的感情相互交融、发生共鸣的过程。让学生能真正的听懂音乐,达到音乐鉴赏教学的最终目的。

一、如何欣赏音乐

音乐审美实际上有三个过程:创作,表演,欣赏。作曲家将一个作品创作出来,经过演奏家的表演,最后给观众来欣赏。音乐欣赏是一种再创造,而鉴赏则是在欣赏的情感体验中再次加入自己的理解和评价。在欣赏过程中,人们对音乐本身得到一种认识,发生一定程度的共鸣,产生审美愉悦,从而满足自己的审美要求。音乐欣赏很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他的主观色彩,因此在欣赏过程中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引导学生:

1.遵循学生欣赏心理的一般规律

当最初接触一个作品时,往往是先用耳朵去听,去感受音符和旋律带来的,他们能够理解的信息,然后与他们的生活经历发生碰撞,运用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情感来诠释这个作品。例如在欣赏肖邦的《c小调练习曲》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情感体验。在他们对作品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学生只能通过作品的演奏速度和音阶的快速跑动而做出评价,而不能更深入地体验作品情感的内在含义。因为他们无法理解这首钢琴练习曲左手从上“飞流而下”的快速音阶跑动和右手强有力的柱式和弦分别代表着什么,即使了解到了这首作品的创作背景,却无法与自己的生活经历发生碰撞。此时,教师的引导和讲解就要非常的细致,从钢琴演奏法到作曲家赋予作品的战斗激情和胜利期望。这样一来,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便完全上升了一个层次。

2.通过音乐自身的内容

音乐作品有很多种形式,但它们都是由节奏、旋律、和声、音色、复调等基本语言要素组成。古希腊哲人柏拉图说:“节奏与乐调有强烈的力量深入人心的最深处,如果教育方式合适,它们就会拿美来浸润心灵......”音乐教育具有这样强的审美教育功能,当然与音乐语言自身美的特殊行分不开的。就拿旋律来说,作为音乐的灵魂,是表现音乐情感形象的关键,对他的体验也非常的重要。不同的旋律所表现出的音乐情感会截然不同,他的变化会引起情绪上的很大的变化:旋律的走向不一样所表达的情绪就不一样,如旋律平稳则一般心情较平静,旋律上行则一般情绪高涨、激动;旋律的起伏不一样也会使生理和心理产生变化,情感体验也不一样。在教学中让学生做一些旋律练习,感受各种各样的旋律风格体会他们所带来的变化,并理解他们是如何来表现音乐,以便更好的理解音乐。3.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的实际情况

每个学生对于音乐的敏感程度和音乐知识的积累都是不同的。有的对音乐非常喜欢是个乐迷,;有的对音乐的爱好仅仅停留在哼唱几句流行歌曲的水平上。因此在教学中应该非常的注意这点。实际上通俗音乐中也不乏有好的优秀的作品。无论是通俗还是高雅,只要是积极向上的,有教育意义的就是好的值得推广的,关键是怎么样摆脱浅显的通俗音乐的理解方式,进入更高境界的欣赏。因此,教师应该首先增加学生欣赏的信心和好奇心。教师可适当地找一些与流行元素相融合的音乐表现形作为铺垫。例如在欣赏到歌剧艺术时,找到一些非常有名的咏叹调或者学生比较熟悉的著名歌唱家所演唱的视频,让学生们在欣赏到大师的风采之余徜徉在美妙的音乐海洋中。又例如:引用电影《第五元素》中那段外星人所演唱的咏叹调,使学生在惊叹之余了解到音乐的魅力和多元化的表现形式,从而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 音乐欣赏中的情感体验

1、情感体验在音乐欣赏中的重要性

从心理学上讲,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反应形式。它是人对待外界事物的态度,是人对客观现实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从艺术价值上看,音乐是最富情感的艺术,是最容易激发和调动情感的,并能很好地体现个人的修养;从实践教学中,情感体验是可以获得和培养的,因此,在普通高中的音乐欣赏课中,学生可通过大量的音乐实践得到情感的体验、抒发,产生一定层

次的认识、评价、鉴赏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修养水平。情感体验是引导式与自然流露相配合,与音乐紧密相联,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下面摘抄一段北京八十中学,高一年级六班学生——宋雪,在一年音乐欣赏课结束后所写下的个人体会:“ 音乐欣赏课给了我很多以前闻所未闻的音乐知识,但说实话,使我记忆犹新的并不是贝多芬、莫扎特、肖邦——传奇的音乐创作经历和脍炙人口的名曲,而是我沉浸在每部乐曲中时那难以名状的感觉,那似乎是一次次圣殿中的洗礼,洗去心灵上由于种种原因而产生的灰烬,洗出自然的亮色和心灵的一片净土;又仿佛是一次次母女般的交谈,那么亲切,那么真实,你尽可以倾吐所有的烦恼和不快,你可以得到最诚恳的劝慰和开导甚至超出你所预计的。提起音乐,我总觉得有很多心得,很多感触,但实在无法用语言准确表达,但我将永远不变那颗——爱乐心。”这是一名普通高中生发自内心的话语,个人的情感与音乐相融合被吸收化作一股清泉自然地流淌。可见情感体验在音乐欣赏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2、音乐欣赏中情感体验的获得

那么如何使学生很好的在学习中获得情感体验呢?我总结了以下几点方式:

1).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方法获得情感体验。

音乐欣赏是心理反映的过程:外部音响感知—想象联想-情感共鸣-理解认识,所以音乐欣赏教学必须循着由表及里的心理反映过程。从喜欢听音乐,到用心用情去聆听音乐,再到理解、评价、分析,使学生的欣赏层次逐步提高。在最初可选择一些脍炙人口的名曲如约翰-施特劳斯的作品,学生直接接受音乐的感染,打破了学生对音乐欣赏的神秘感,使学生感到能听得懂音乐;或者多找一些作品的现场演奏版和MV等等,让学生能更加直观地来了解作品。在欣赏的同时,老师适当的讲解一些音乐常识,例如不同乐器的表现力和特点、音乐的表情术语的运用、作品的段落——曲式结构、作品风格等。

2).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通过音乐欣赏课中的情感体验丰富、完善学生的情感世界。

在他们的心理活动的发展过程中,有一点就是情绪、情感的日益丰富,表现为充满活力、有热情、重感情的特点。记得一次公开课,欣赏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其中《黄水谣》、《黄河怨》、《保卫黄河》是重点内容。在教师简单地对

作品的创作背景及内容进行讲解后,开始欣赏作品。教室中一片“静寂”,只有音乐在师生的心中翻滚、跳跃。此时学生的主观性被调动,用所学的音乐知识和音乐自身的表现紧密结合,听觉,视觉,感觉,知觉全部被打通,学生们听得热血沸腾。在欣赏过后的小组讨论中,学生们各抒己见,对鬼子恶劣行径的痛斥;对妇女悲惨遭遇的同情;对保卫家园的迫切希望与必胜的信心……

3).与时代相结合,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获得情感体验。

别林斯基曾说:“不管哪一种音乐都反映一种情感,只要有情感,机械表达的可怕的单调的印象就没有了。”情感的表现可体现在古典音乐之中,它也可在通俗,流行音乐之中。教师正好可以利用这些作品对学生进行教育,放松他们紧张的神经,建立师生的沟通使学生的音乐情感得已自由的发挥。例如帕瓦罗蒂与流行歌手共唱的《我的太阳》、《饮酒歌》等。

小型的音乐欣赏会更深受学生的喜爱,不仅自娱自乐,同学之间相互影响,同学们欣赏水平和品味在不断的提高。台上尽情的表现,台下真情相伴反响强烈,情感投入越多,兴趣就越浓厚。学生的性格、爱好等方面有差异所以选取不同风格的音乐与之相适应,相信会在某一时刻与他们相碰撞并爆出火花。

以上的一些问题都是我对于音乐欣赏及其情感体验的一点认识,但是我们必须正视这样一个现实,那就是音乐欣赏中的感情体验更多地还是以感受性的直观形式进行的。像通常所说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心理状态,更何况音乐中所表达的感情,在很多情况下的确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呢!这样判断学生能否借助于某种概念把体验到的感情表达出来,就要看学生是否对音乐中表现的感情真正从内心里有所体验,他们的感情是否能够在欣赏的过程中随着音乐的进行而起伏、变化。如果做到了这一点,那就可以说是对音乐中所表现的感情有所体验了。教师在音乐欣赏的教学中,应该始终坚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念,引导和带领真正学生神圣的音乐圣殿!

第四篇:情感体验 懂得感恩

原文:http://blog.edudown.net/u/12870/archives/2008/2008929104842.html

声明:本文只做主页推荐,参加评论请点击原文地址,没有原作者同意禁止转载!

一、案例背景

一(1)班是一个中重度混合的智力落后班级。班级共有学生10人,男生7人,女生3人。其中3人IQ在40~45,4人在30~40,其余3人的IQ测不出。这个班级学生都没有上过学校,大多数学生能听懂别人的话,有简单的思维,但有两个学生是严重的自闭症患儿,根本无法与人交流。

尽管他们都是智力弱后的孩子,但他们和正常孩子一样,享受着父母给他们无微不至的关爱。这些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由于他们的特殊性,从小只知道受爱,不知道爱人,因此,本课通过展示家人共同的活动,了解家庭的基本成员,使学生初步形成对家的归属感。启发学生在体验家庭可爱时,进一步领悟到自己不应当只会接受父母的爱,还应当学会爱父母。

二、教学设计

本篇课文主要以爱作为主线,引导学生通过一些具体的生活情景,去感受、体验理解家人对自己成长付出的深切而厚重的爱,让学生感受家庭中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懂得父母为培育自己付出了许多的辛劳,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并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家庭生活实际,感受家人给予自己的关爱。懂得正是由于有了家人的爱,自己才能健康成长。

二期课改要求使学习过程成为完整生命的投入过程,成为完整心理结构的参与过程。因此,本课主要是通过体验式的教学,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通过照片介绍家人,“小小演播室”介绍父母的生肖,了解家庭的基本成员及关系,感受家人的亲情,体验家庭的可爱,从而懂得感恩。

三、教学实践

[教学片段1] :媒体演示,初步形成对家的归属感

(学生看媒体:播放歌曲《小小羊儿要回家》,媒体演示:太阳下山了、天色渐渐暗了、小蚂蚁爬回洞穴、小鸟飞回巢、公鸡回家了。)

师:小朋友,小动物们回家后会做些什么呢?

生1:小动物们回家吃饭。

生2:小动物们回家睡觉。

师:是啊,小动物们经过一天的忙碌,感到累了、倦了,就要回到自己的家,因为家是一个可爱的地方。

(学生继续看媒体演示:繁星在夜空不停地闪烁,画面出现一个小女孩。)

师:这时,小女孩也会怎么样?

生:小女孩回家了。

(媒体演示:小女孩回家。)

师:大家看,小女孩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在家里正等着她呢。小朋友,你的家里有谁呢?当你回家的时候,他们是怎么样的?

出示课题:我的家

生1:我的家里有爸爸、妈妈,还有姐姐。每天,爸爸来接我,妈妈在家里烧饭。

生2:我的爸爸、妈妈在外地,家里有外公、外婆。外公、外婆对我可好啦!

……

这一环节通过多媒体的演示,使学生体验到当夜幕降临时,当每个人感到倦了、累了,或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学习,都要回到自己的家。考虑到学生刚入学两个月,对于家庭归属感并不能真正理解,故采用生动的多媒体引入,使学生体验到繁星闪烁,夜幕降临,无论是小动物还是小朋友,都要回家了。

[教学片段2] :了解家庭的基本成员及关系

(媒体出示:教师的全家福)

师:这是沈老师的全家福。这是沈老师的爸爸和妈妈,他们都退休了。他们非常爱我。

师:请小朋友介绍一下你的家庭成员,好吗?

(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全家福照片,介绍家庭成员。)

生1:这是我的爸爸、妈妈。他们都是工人。爸爸妈妈经常带我到公园玩,他们爱我,我爱他们。

生2:这是我的外公、外婆。他们都退休了。我的爸爸妈妈在外地,不能照顾我,外公外婆就来照顾我

……

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在出示全家福了解家庭成员时,教师先出示自己的家庭照,向学生介绍自己的家人,创设民主平等、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让自己成为学生的学习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通过全家福介绍自己家人,感受家人的亲情。并通过称谓儿歌,使学生初步认知家庭成员之间关系。

[教学片段3] :“小小演播室”介绍父母的生肖

师:小朋友,还记得语文课中的《我的家》吗?小作者知道爸爸妈妈的生肖,你们知道吗?谁来说说?

生1:我家有三口人,爸爸属牛,妈妈属龙,我属小白兔。

生2:我家有四口人,爸爸属鼠,妈妈属羊,姐姐属猴子,我属小狗。

……

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介绍家庭成员的生肖。在上课前,教师安排学生去了解家庭成员的生肖,这是希望学生能够通过活动,了解父母对自己的爱,懂得感恩。尽管没有几个学生能完整地叙述,但所有的学生都在老师的帮助下讲出了家庭成员的生肖,连两位自闭症儿童也用手势作了表示。

四、教学反思

通过教学,学生们体会到了家庭成员间的亲情,在了解家庭的过程中,培养了他们热爱家庭,关爱家庭的感情。同时在懂得家庭的基本成员及关系的同时,体验到了家庭的可爱,初步形成对家的归属感。学生的知识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和能力目标都有所提高。

通过这堂课,我认识到在《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中,学生必须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当学生自觉、主动的参与到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中时,知识就可能被真正领悟,能力就可能得以真正锻炼和提高,情感就可能被真正触及和调动,情感、态度、价值观就可能真正改变或形成。因此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运用了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自己介绍家庭成员;通过丰富的情景,自己体会家庭成员间的亲情。

由于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活动方式还较少,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设计小组交流、合作讨论等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第五篇:欲望与幻灭——从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分析《荆棘鸟》的悲剧构成

欲望与幻灭——从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分析《荆棘鸟》的悲剧构成黄瑛(泸州医学院四川泸州 646000)

关键词:荆棘鸟 人格结构理论 冲突 失衡 悲剧

摘要:澳大利亚女作家科林·麦考洛(Coleen MeCullough)的长篇小说《荆棘鸟》一经问世即引起轰动,被誉为澳大利亚的《飘》。本文试图用弗洛伊德学说中的“人格结构三层次”来诠释小说中主要人物的内心情感与理性冲突, 并认为他们的悲剧,从根本上说,是他们无法抑制本我冲动而导致自身人格失衡的悲剧,也是他们自身选择的悲剧。

1.弗洛伊德人格理论

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 他的人格理论是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主要包括人格结构、人格动力、人格适应及人格发展四个部分。弗洛伊德认为, 人格是一个整体, 在这个整体之内包含着彼此关联且相互作用的部分。早期, 弗洛伊德提出了“二部人格结构”说,认为人的心理由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层次所构成。潜意识包括人的原始冲动、各种本能和出生后所形成的与本能有关的欲望, 这些冲动和欲望是心理的深层基础和人类活动的内驱力, 它决定着人的全部有意识的生活, 影响着人的行为,前意识是指没有浮现出意识表面的心理现象, 它起着“ 检查员”的作用, 阻止潜意识的本能和欲望侵人到意识中。意识在人处于清醒知觉状态下负责调节进入到意识的各种印象, 压抑心理中那些先天的、兽性的本能和欲望。可是,只用意识来解释人的精神活动是不完整的, 只有假定人们的精神中有无意识领域存在, 才能合理地解释人们的精神生活。因此,弗洛伊德晚期对他的理论做了修正,提出了新的“三部人格结构”说, 即人格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构成的。本我是一个原始的、与生俱来的无意识的结构, 是建立人格的基础, 给人的整个心理过程提供动力。本我过程是潜意识的、非道德的, 是本能和欲望的体现者;自我意识结构部分, 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和对环境的适应发展起来的,它既是从本我中发展出来, 又是本我与外部世界的中介;超我, 就是道德化了的自我, 处于人格的最高层, 是由于个体在生活中, 接受社会文化道德规范的教养而逐渐形成的。超我规定着道德的标准, 它的主要功能是按照至善原则指导自我, 限制本我, 以便达到理想自我的实现。弗洛伊德认为, 本我的目的在于追求快乐, 自我的目的在于追求现实, 超我的目的则在于追求完美。自我服从超我的强制规则, 它不仅必须寻找满足本我需要的事物, 而且还必须考虑到所寻求的事物不能违反超我的价值观。在通常情况下, 本我、自我和超我处于协调和平衡状态, 保证了人格的正常发展。

2.荆棘鸟的寓意

“荆棘鸟”既是考琳·麦卡洛这部长篇小说的名字,也是这部小说主题的象征。在题记中,作者写道:“传说中有一种鸟,它毕生只歌唱一次,但歌声却比世界上任何生灵的歌声都悦耳。它一旦离巢去找荆棘树,就要找到才肯罢休。它把自己钉在最尖最长的刺上,在蓁蓁树枝间婉转啼鸣。它超脱了垂死的剧痛,歌声胜过百灵与夜莺。一次绝唱,竟以生命为代价!”荆棘鸟的形象,从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来看,就是一种人格三力量严重失衡的存在。它一离巢就去找寻荆棘树——这代表它的本我,“—个原始的、与生俱来的无意识的结构”,尽管它的自我也许知道这样会付出生命的代价!在本我与自我之间,它终于获得超脱,唱出了世上最美的歌。荆棘鸟的形象贯穿了整部小说,在这个感人肺腑的故事中,几乎每一个人都是一只尘世的荆棘鸟,他们从本我出发,历经本我与自我的痛苦对决,以血与生命的代价,唱出了生命中最凄美的歌。

3.《荆棘鸟》中主要人物本我、自我、超我的对决

《荆棘鸟》以充满浓郁澳大利亚风情的德罗海达牧场为背景,以牧场主克利里的女儿梅吉与天主教神父拉尔夫之间刻骨铭心的爱情为主线,讲述了克利里家三代人的人生经历和情感历程。书中梅吉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以及她和拉尔夫之间的爱情悲剧深深地震撼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人们在为主人公爱情悲剧扼腕叹息的同时,往往指责造成这个悲剧的宗法礼教,然而从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分析,我们能够看到书中主人公本我、自我、超我的力量在反复较量与冲突。弗洛伊德指出,个人根据“超我”和现实的需要来满足“本我”。因此,在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冲突的情况时有发生,特别重要的冲突是表达本能的愿望与对来自内部(如罪过、羞愧)或外部世界伤害的恐惧之间的冲突。这种重要的冲突状态往往与焦虑有关。如果人经历过多的焦虑,他们便会过着压抑的生活,他们表达本能并从中获得快乐的自由也受到限制。因此,人要使自己的人格健全,就必须依赖本我、自我和超我这三种力量维持平衡,否则就会导致心理失常、人格扭曲。在《荆棘鸟》中,正是这种本我、自我、超我的力量由于反复冲突较量并最终失去平衡从而造成了书中主要人物的悲剧。

3.1 菲奥娜

菲奥娜是《荆棘鸟》中的第一代女性,她在少女时代爱上了已婚男子帕克哈,并与其生下了弗兰克,但最终却被帕克哈抛弃,她自己被看作是玷污了家族门风的最下贱、最低等的女人。迫于现实的需要,无奈中她嫁给了剪羊毛工帕迪。这样,她的本我在形式上服从了自我的需求。然而,她内心从来都没有释怀,一直坚持着自己的本我---错失的爱。她在生活中面无笑容,神情严肃,“从不喜欢随便多说话。谁也不知道她脑子里究竟在想些什么。”“从来不哗然大笑,也从来不怒气冲冲。” 忍受成为她生活的全部。除弗兰克之外,其他人对她来说都无关紧要,因为她本我的力量太过强大,正如她自己所说:“我爱他(注:帕克哈)到了疯狂的程度,而且,我想,我决不会再爱另外一个人了„”。而自我在超我的约束下始终无法满足本我的需求,她的生活了无生趣。本我、自我、超我的不和谐最终使她和幸福擦肩而过。

3.2 梅吉

梅吉是克利里家族的第二代女性。从4岁起她就明白“不为自己去争斗的人是得不到什么帮助和同情的,女孩子们也概莫能外”。因此,在梅吉身上体现出来的 “本我”力量更为强大,不管是从人格的外部表现还是深层心理,本我的力量都冲破了自我和超我的约束而肆意生长。在她一生中,她始终如一地追逐着本我——爱拉尔夫。为了满足本我的欲求,她一度嫁给酷似拉尔夫的卢克;甚至敢于对上帝进行大胆挑战。她谴责不仁慈的上帝:“除了从我身边夺走拉尔夫,上帝为我做过些什么?” 教会不允许拉尔夫与梅吉组成家庭,但梅吉通过其它的方式从上帝手中夺得了拉尔夫。麦特劳克岛的结合让梅吉拥有了拉尔夫的孩子,当她发现自己怀孕之后,欣喜若狂,大叫着:“我已经得到了教会绝不会从拉尔夫身上得到的那部分东西,他的这一部分会一代一代地延续下去,通过我,他将继续活下去,因为我知道那将是一个儿子!而那个儿子还会有儿子,他们也将有儿子---我将战胜上帝。”在她身上,自我和超我都显得软弱无力,根本不能指导、限制本我,人格中三种力量完全失去平衡。

3.3拉尔夫

拉尔夫从小就受到教会的熏陶,对权利有着巨大的欲求,来自他身上的更多是“自我”的力量,他的博学多才,优美的外表都成了他谋求教会权力的资本,在梅吉的爱情和1300万磅的遗产面前,他执着于自己的愿望,选择了飞黄腾达,抛弃了爱情。当律师表示对老帕迪的同情时,“教士的那双眼睛毫不为之所动”。他很坚决,“但是这事现在已成定局了,哈里,对吧?这是玛丽的财产,她爱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他本能地爱着梅吉,却在执着地追逐着自我——顺应现实,平步青云。在本我与自我的较量中,他选择背叛梅吉,服从自我,成为显赫的红衣大主教。两相对比,这样的爱情,悲剧一开始就已注定。而在书中,考琳·麦考洛也一次次地描写了拉尔夫在本我与自我之间的游移,他的本我不停地对梅吉说:“我由

衷的希望我能娶你,再也不和你分开”;“我爱你,以前一直是这样的,将来也永远是这样,记住这话吧”。然而,他的自我又对梅吉说:“梅吉,你明白我的意思吗?当我说我爱你时候,我并不是说我像男人那样爱你。我是个教士,不是个男人。所以别让有关我的梦想来充满你的头脑。” 梅吉因为执着追逐本我而痛苦,而拉尔夫是因为无法抑制本我、徘徊游移而痛苦。

3.4 人性的悲剧

在《荆棘鸟》中,麦考洛对爱情悲剧的诠释也揭示了人性欲求以及对欲求的抑制。正如书上所说“我们各自的心中都有某些不愿摒弃的东西,即使这东西使我们痛苦得要死。我们就是我们,就是这样——我们给自己造成了荆棘,而且从来不会算计一下它的代价,我们唯一能够做的是忍受由此造成的痛苦。”书中主人公之所以成为了荆棘鸟,正是由于他们自己选择了荆棘。就像拉尔夫评价玛利·卡森时所说的:“你本来可以再婚的。倘若你没有选择再婚,结果你立于无法容忍的孤独之中,这是你自己造成的,而不是上帝造成的。”同样,拉尔夫也是这样,尽管梅吉总是认为是上帝夺走了他的拉尔夫,阻止了他们的爱情,其实他们的爱情悲剧也是始于拉尔夫的主动选择。拉尔夫在看完遗嘱之后就承认了“玛丽,你已经把我战胜了,精彩的一击。傻瓜是我,不是你”。拉尔夫最终选择了圣职野心和1300 万镑遗产。他为他的选择付出了代价,承受了爱情的悲剧。同样,梅吉也是将荆棘主动刺入自己的人,她为了自己心中不可能的爱情痛苦的追求着。事实上,在《荆棘鸟》中,不仅拉尔夫、梅吉是为欲求而痛苦、而牺牲的荆棘鸟, 菲奥娜、帕迪、卢克等等也都是。

3.5悲剧的突围

在《荆棘鸟》一书中,麦考洛给几乎每一个人物都安排下了悲剧的命运,唯有克利里家族中最年轻的朱丝婷——第三代女性——最终得到了幸福。朱丝婷受过相当良好的教育,对宗教既不相信也无兴趣。她有自己的人生追求和独立的性格。“⋯⋯我想活着的时候就享有点儿小名气,经济上也宽裕。因此,我将把绘画当作业余消遣,把演戏当作一种谋生手段。”她在英国皇家艺术专科学校学习表演后,成了一位才华横溢、有名气的澳大利亚籍女演员。朱丝婷实现了演艺事业辉煌的同时,社会的历练也使她更加成熟。她与母亲梅吉、姥姥菲奥娜不同的是,她能把本能的冲动与真正的爱情分开,在与其男友相识、相处的七个年头后,她终于在异国他乡找到了自己的爱情归宿;她也善于把本我的欲求与自我、超我的约束相结合,她选择当一名演员.因为她认为“除了舞台我还能在什么地方放声大笑、喊叫和大哭呢?”舞台使她叛逆而张扬的个性得以淋漓尽致地发挥,也为她赢得了事业的成功;同时,朱丝婷在成长的过程中,也成功地克服了本我中对婚姻的恐惧,最终与深爱她的雷恩结为连理。在事业成功的同时收获了一份美好的爱情。

弗洛伊德曾说过,“人格中某一系统获得能量后, 就意味着其他系统已丧失能量。一个人有坚强的自我, 其本我和超我就势必虚弱。如果大部分能量被超我控制, 他的行为就很有道德;如果大部分能量被自我所支配, 他的行为就显得很实际;如果能量还停留在本我, 他的行为就具有冲动性。自我在整个人格结构中执行着控制和管理人的行为的职能, 它同时服侍着三位严厉的主人—外部世界、超我和本我, 而且要使它们的要求和需要相互协调。然而, 这些要求总是背道而驰并常常互不相容, 所以自我常表现得软弱。如果自我不得不承认它的软弱, 它就会突然产生焦虑。而健康的自我是能够约束和控制来自本我的各种冲动,并且努力协调本我和超我的需要的”。“示人生之真相,又示解脱之不可已。”这便是悲剧。《荆棘鸟》中人物的命运揭示了人性悲剧的普遍性:人无法做到无欲,因而也就难以摆脱荆棘鸟的宿命,无论所醉心的对象是爱情、权势、金钱,抑或是宗教。朱丝婷圆满的结局也许正暗示着作者对这只苦难的荆棘鸟儿所寄予的希望:人性纵然欲求过多,但人格中的心理能量如何在整个人格结构系统中分布却是由我们的修为所决定的。荆棘是苦难的象征,而很多时候我们都是无法抑制本我的冲动,主动去寻找荆棘,让它刺穿胸膛,做一只凄美的荆棘鸟。

参考文献

[1](澳)考琳·麦卡洛.曾胡译.荆棘鸟[M].南京:译林出版社,1998.[2] L·A·珀文著.周榕等译.人格科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 张燕.《荆棘鸟》中拉尔夫的审美形象与悲剧命运.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3)

[4]陈慧君.烙在胸口的红字和刺进胸膛的荆棘——浅论《红字》和《荆棘鸟》的寓意[J].济宁师专学报,1997,(1).

下载从情感体验谈《茶馆》悲剧的构成(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从情感体验谈《茶馆》悲剧的构成(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从诚信谈司法公正(共5篇)

    诚信,就是诚实守信,能够履行承诺而取得他人的信任。我国是个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向来崇尚"忠义礼智信"。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关于诚信的论述, 也流传着许多诚信的故事,给我们......

    从生活中体验写作文(共五则范文)

    从生活中体验写作文 作文教学是‘老大难’的‘老大难’”对于这个 “老大难”,我也很迷惘,每当上作文课的时候,学生头痛,老师也头痛。 平常,为了让学生写出好作文,我总是不厌其......

    毕业论文-从校园礼品谈情感的表达——情感设计势在必行

    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 研究生毕业论文 课题:从校园礼品谈情感的表达——情感设计势在必行 毕业生姓名 指导老师所在学院专业(系)班级(届) 完成日期 年 月 日 1 目 录 中文摘......

    摭谈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认知投入和情感体验

    浅谈数学学习中的认知投入和情感体验 ——高中数学教学实感 董生麟 (甘肃省陇西县文峰中学 748000) 一、在数学学习中的认知投入 在学生数学学习中我们提出四个问题:第一、学......

    从海誓山盟到好聚好散情感美文(共五则范文)

    在青春的途中,我们海誓山盟;在青春的终点,你却说好聚好散。从海誓山盟到好聚好散,我们的爱情从繁花盛开一路走向荼蘼,最后枯萎而亡。也许我们从未真正懂得什么是爱,又或许我们只是......

    从历史课的角度谈新课改(共5篇)

    从历史课的角度谈新课改 四川省高中新课程改革已于2010年秋季试行,无论是教材编排体系,还是教学观念以及评价体系和高考,都将发生巨大的变化。通过新课改的学习,笔者作为一名高......

    谈情感体验在音乐教学中的有效作用[样例5]

    谈情感体验在音乐教学中的有效作用 三井子镇职业中学王凤玲刘青权 教学作为一种有明确目的性的认知活动,它的有效性是广大教师所共同追求的。这种有效的教学活动则是指教师在......

    新建 谈函授班主任的情感管理法(共5篇)

    谈函授班主任的情感管理法 做函授班主任工作,要有一套班级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除必须遵循和执行严格的听课、作业、考试考核等硬性制度外,还要建立并实施一些柔性的管理制度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