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寻根情结(xiexiebang推荐)
最近同学们在微信上聊得很高兴。清晨刚开网几百条消息就倒了出来。惊诧的以为怎么了,原来是高中同学在聚会。好多的聚会照片发了上来。21年了。变化看来不大,都是上有老下有小的时候。难得一聚。远方的同学回到阔别已久的故乡。喝着家乡酒,吃着家乡饭,最亲的是说说家乡的话。再叙青春时的友谊,难得的相聚,难得的机会,只有在家乡的桌子上才能让漂泊已久的心暂时的歇憩。没有工作的烦扰,没有人情的应对。那些烦心的事统统远去,让心绪飞扬。
第二篇:余秋雨散文中的“寻根”情结
摘 要:文学上的“寻根”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余秋雨先生是散文中在寻根文学方面的先驱,余秋雨先生用深刻的语言表达自己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同时对文化流失的愤懑,余秋雨先生的散文不仅仅对当代散文文体具有拓展性的意义,同时也把寻找文化之根的命题灌注到他的作品当中去,使其作品拥有很高的文化思考价值和审美价值。
关键词:余秋雨;散文;寻根
文学上的“寻根”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寻根一词比较早出现在李陀的《创作通信》文中,何谓“寻根”,每位作家给出了不同的结论,但是却有着共同点。“寻根”文学提出前不久之后,在文学的创作上起到了一定积极影响,许多作家投入了对传统文化或地域民俗文化的寻觅和再创造。文学寻根不仅仅是文化的传承,更是心灵的归宿。通过寻根,让我们后人继承古人的宝贵文化遗产,在文化认同产生共鸣,让人民更加的贴近,民族更加的具有凝聚力。“寻根派”文学随即产生。余秋雨先生是散文中在寻根文学方面的先驱,余老先生用深刻的语言表达自己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同时对文化流失的愤懑。余秋雨先生的散文在以下两方面有所体现:
一、文化认同方面
在文化认同方面,余秋雨先生的散文中也有两方面的体现,一个是文化认同,另一个更加深入的就是文化的保护。
(一)文化认同的体现
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中共有37篇,最初接触余秋雨的文章是《道士塔》,在《道士塔》中始终贯穿着一条鲜明的线,那就是对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追寻和反思。一个道士掌管佛教圣地,这本身就是一种错误,王道士不懂文化的珍贵也就不能保护文化的流传更不用提认同文化了,他每天的工作就是不断地对宝贵的文化财产进行胡乱的涂刷,肆意的破坏,对洞窟文化的大肆破坏,对于自己不满意的地方涂涂改改,一遍不行就两遍,不仅如此,对于无意中发现的洞窟里的财宝却没有认同,只是当成一种奇怪现象说给官员说,就算官员有对文化的认同,却没有珍惜,他们有大笔的钱去挥霍,却对运送经书的运费而摇头,农民人的王道人不认同的宝藏廉价的卖给了西方来的“强盗”,那些西方来的“强盗”带走了我们宝贵的财富,可是却没人出来阻拦,当时的官员没有,政府更是没有一点行动,那些“强盗”就那么大摇大摆的带走了那些在多年后,让敦煌文化者为之心痛的文化遗产,作者在文章后半部分提出抗议,可是这抗议确是那么的无奈,是啊,官场那么挥霍,却没有运送经书的运费,诺大的中国,却放不下几本小小的经书。这不仅仅是民族的悲哀,更是时代的悲哀。余秋雨先生用平淡的语言向我们描绘了一个对文化并不认同的道士对洞窟文化的肆意破坏,作为现在的我们改变不了什么,多年后,我们的敦煌学者只能通过购买微型胶卷透过放大埋头钻研,心中越是恨,越是加紧钻研。细细品味余秋雨先生的《道士塔》,平添许多感慨,时代的错误,掌管者的昏庸导致我国的瑰宝流落在外,但是我们并没有放弃一丝的希望,在文化认同的道路上,我们的学者通过各种方法复原那些祖国的瑰宝,让那些文化得以传承下去,让我们的后代有根可寻。文化必须得到认同并得到良好的保存,优秀的文化遗产还要得到继承和传承,这才是文化寻根的最终的目的。在文中最后用一位日本学者的话道出了:这几年的成果已经表明,敦煌在中国,敦煌学也在中国。
读余秋雨先生的作品,犹如读一本厚厚的历史,他思接千载,有包罗万象人生的世态,有丰富细腻的个人情感,更有对历史的领悟,在字里行间中,用灵动的语言表达历史世态,利用渊博广阔的知识沉淀出厚重的历史反思,他的作品渗漏出一个文人的精神追求,其中这种反观历史,以现代的思维角度映照历史现象,在历史的反思中重铸民族的精神追求,是与“文学寻根”非常契合的。
(二)文化保护的体现
《道士塔》中作者对文化的深深地认同以及追寻的情节,在《废墟》中作者也充满了对废墟文化的热爱,在文中的首句就提出了“我诅咒废墟,我又寄情废墟”的观点,并直言中国历史缺少废墟文化,没有废墟就无所谓昨天,没有昨天就无所谓今天和明天,废墟不仅仅是破败,更是新生的开始,废墟文化也是如此,废墟的留存是现代人文明的象征,“废墟不会阻遏街市,妨碍前进。现代人目光深邃,知道自己站在历史的那个台阶上。它不会妄想自己脚下是一个拔地而起的高台。因此,他乐于看看身前身后的所有台阶。”现代,不仅仅是一截时间。现代是宽容,现代是气度,现代是辽阔,现代是浩瀚。我们,挟带着废墟走向现代。正如我前面所说得的,废墟代表的不失败,而是失败后的重新的起点,通向成功的起点。只有承认失败,承认废墟的存在,才能更好的进步。这也是文化认同,文化寻根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文化传承方面
在《风雨天一阁》中,通过天一阁的历史风貌的描写,不仅赞扬了范钦健全的文化人格,并且通过“藏书”这一行为,展现了作者对文化保存的关注,同时“藏书的最终意义还是要让它广泛的传播”。
第三篇:寻根致辞
在中华黎氏宗亲寻根黎城第二次研讨会上的 致
辞
大家好!
秋风送爽,五谷飘香。在这充满收获的金秋时节,在这合家团圆的美好时刻,我们迎来了中华黎氏宗亲寻根黎城第二次研讨会的召开。值此中秋佳节之际,我代表16万黎民百姓,向千里迢迢“回家”团聚的黎氏乡亲,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节日的问候!
黎城古称黎侯国,历史悠久,是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靳家街古文化遗址表明,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黎城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文明史长达2700多年。境内名胜古迹星罗棋布,自然资源得天独厚。城隍古庙飞檐凌空,广志盛景古朴苍幽,板山风光绝壁雄峰,红山景区流光溢彩,黎侯古城大气磅礴。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了众多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许由洗耳、女娲补天、西伯戡黎等等,广为流传,更加彰显了这片土地的厚重。
参天大树,必有其根,万里长流,必有其源。据考证,黎姓早期发源地位于黎城,其后几经迁徙,黎族后人遍布南方各省区。人有思祖之情,物有报本之心。千百年来,沧桑岁月风蚀了多少石刻牌坊,模糊了多少历史记忆,却从未扯断黎氏宗亲对故土魂牵梦绕的眷恋。
2010年7月20日,68位黎氏后裔首次回到黎城,千百年的寻根梦终于成真。今天,血脉相连、同族相亲的深情,让我们再次相聚在美丽的黎城。举办这次活动,根本的目的就是为黎氏后裔搭建一座文化交流、信息交流的平台,为黎氏后裔加深了解、增进友谊搭建一座畅通的桥梁,进一步增强黎氏宗亲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弘扬根祖文化的同时,推动黎城经济转型、社会发展。
真诚地欢迎各位乡亲常回“家”看看,更多地了解黎城、关爱黎城、支持黎城。最后,衷心祝愿中华黎氏宗亲寻根黎城第二次研讨会圆满成功!衷心祝愿黎氏宗族人丁兴旺,事业发达!衷心祝愿各位黎氏宗亲身体健康、家庭幸福、万事如意!
第四篇:红色寻根
红色寻根
——一幢建筑一个故事
北桥中学六(2)班
孙瑜雯
红色,向来是党的标记;而党的标记,就是毛主席。这次的红色寻根,我就要探访毛主席在延安杨家岭的旧居。
延安杨家岭毛泽东旧居位于杨家岭革命旧址中央办公厅楼右边的山坡上。院内有三孔坐西向东的石窑,中间一孔是办公室,左边一孔是寝室,另外一孔是工作人员的住室。1938年11月至1943年10月间,毛主席在此居住和工作。在此期间,毛主席写下了《五四运动》、《青年运动的方向》、《被敌人反对是好事而不是坏事》、《<共产党人>发刊词》、《纪念白求恩》、《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目前抗日统一战线中的策略问题》、《<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等光辉著作,还发表了他著名的《讲话》。在杨家岭的窑洞里,他开始思考建立中国化、民族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问题。他提出要“废止洋八股”,“而代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为解决当时文艺界存在的文艺为什么人服务和如何服务的问题,毛泽东就是从这里走向在中央办公厅举行的文艺座谈会会场。
延安杨家岭是毛主席等中央领导同志在延安居住时间最长的驻地,期间发生了不少有影响的事件。其中世人知晓的有1946年8月,毛主席在杨家岭窑洞前的小石桌旁,会见了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针对当时流行的“恐美病”,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1945年4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这里召开,毛泽东在大会上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刘少奇作了《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大会通过了新党章。党章明确规定,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大会选出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委员会。这次代表大会为争取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和中国人民革命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
通过这次红色寻根,我看到了当时的中央领导同志在面对艰苦的居住条件时,没有喊苦,没有退缩,坚持不懈地在石窑中撰写著作,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转播,在革命历史上留下了关键的一笔。
第五篇:书法情结
书法情结
书法是一门艺术,有道是“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要瞧出门道,就必须懂得入此门道的方法,掌握这方面的知识,而很多非专业的人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对书法的欣赏只停留在“好”与“差”的感觉的层次上,是非常笼统和模糊的。要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必须多看多写多练。作为初学者的我们学写字先从楷书或隶书入手。掌握各种笔法后再学其它书体就有了基础。临帖是练好字的必需手段。不临帖,全凭自己想法随意写,是上不了路子的。学写毛笔字一定要有恒心与毅力,要持之以恒,戒骄戒躁,不能一曝十寒。常说:“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
毛笔字比一般的硬笔书画在线条的要求上更为细致,它的笔画并不是从如至终完全一样的,从提笔,运笔到最后收笔,线条的丰满程度都有所不同,只有良好的视知觉能力才能对整个字的边、线和角有一个正确的把握。而且,对着墨的多少全控制在手腕与手指之间,对手部小肌肉的精细控制能力要求很高,力度的把握也十分重要。
练习书法能使人静,而静又是书法的前提!静以修身,对书法的追求是一种境界,曹老师说他从很小的时候开始便喜欢写写画画,还给我们展示了他十几年前的作品文章.和他的一些书法练习手稿。这也使我联想到了很多,这个时代的人们,当然这其中也包括我自己,都是很浮躁的,做事情缺乏持久力,也总是静不下心来!而老祖先留给我们这么多宝贵的艺术财富却不知道好好的运用!认真练习书法,不但可以提升我们自身的修养,还可以让渊源的文化传承发扬下去。
书法之美,不仅美在形体,更美在风骨,美在精髓,以至其任何一块肌肉的肥瘠,任何一块文脉的走势,任何一种表情的意蕴,任何一袭衣袂的摆动,都如巧夺了天工一般,增之则长,减之则短。鲁迅先生有言,汉字具三美:音美,以乐其耳;形美,以悦其目;意美,以感其心。
书法是易学难精的艺术。作为一门传统艺术,传承是它显著的特征,它要求笔墨有出处,结字有法度,不像现代艺术那样可以“天马行空为所欲为”,诚然,既定的法度有时会将书法限制死板,但是一流的书法家都是从法度中走出来的,“穿着汉唐服装,舞出时代风采”。唯其如此,才能成为生活中真正的随心所欲不逾矩的书法大家。
书法艺术不仅为历代中国人所钟爱,在世界上也越来越受到重视。1998年在世界艺术之都巴黎举办的现代中国书法艺术大展上,法国前总统希拉克郑重写下一段话:在中国,书法乃艺中之艺,祖祖辈辈一直是一个民族的记忆。这种艺术表现形式在我们画与书极少融合的西方文化中,尚鲜为人知。它既使人惊诧,也使人着迷。印度前总理尼赫鲁曾对他女儿说:“世界上有一个伟大的国家,她的每一个字,都是一首优美的诗,一幅美丽的画,你要好好学习。我说的这个国家就是中国。”
书法是内涵丰富,表现力较强的一门艺术。持之以恒的练习书法,可以使人的注意力集中持久,使观察变得敏锐,想象力变得丰富,理解力加深,能够让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书法让人得到美的享受,精神的寄托,情趣的陶冶,大有益于身心。”“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的确,人们可以靠精通一门学问来认识世界。
曾国藩曾经说过:“习字贵有恒,不善写则如身之无衣,山之无木。”人生惟有常,是第一美德......年无分老少,事无分难易,但行之有恒,自如种树养畜,日见其大而不觉耳。取法上上,仅得其上,取法其上,仅得其中。学习就要学习一流的人和事。选贴要选上乘的法帖,像欧颜柳赵等人的,他们的也要选上乘的成熟作品。(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被称为人间第一帖;天下无双铭。很适合女孩子练,日本女士练书道长习该帖。日本《朝日新闻》报名就取自该帖。)临帖一定要追求像,“察之尚精,拟之贵似。”不下苦工,蜻蜓点水,浅尝辄止不可能成功!
醉过方知酒浓,当置身于那一幅幅优秀的书法作品中,才知道书法爱好者如痴如醉地“求工于一笔之内,寄情于点画之间”那种情结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