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小说》教案

时间:2019-05-12 20:18: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寻根小说》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寻根小说》教案》。

第一篇:《寻根小说》教案

《寻根小说》教案

一、所需课时:2课时(90分钟)

二、主要教材和参考资料:

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张学军:《中国当代小说流派史》,山东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明确寻根小说的特点。2.掌握寻根小说的代表作品。3.掌握寻根小说的理论。能力目标:训练学生把握文学史的能力。

德育目标:让学生借助文学达成对较好的人生观的追寻。

四、教学重点:掌握寻根小说的代表作家作品。

五、教学难点:明确寻根小说的特点。

六、教学方法: 1.讨论法 2.讲授法

七、教学内容及时间安排:

寻根小说的兴起、理论主张、特征概述通八达 1学时 寻根小说代表作选讲、寻根小说的意义与局限 1学时

八、学习指导:

1、认真思考寻根小说的特点。

2、阅读寻根小说代表作。

九、教学过程:

寻根小说

导入:

八十年代初文化热的促动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的中国小说,伤痕小说(卢新华的《伤痕》、刘心武的《班主任》等)、反思小说(鲁彦周的《天云山传奇》、李国文的《冬天里的春天》等)、改革小说(蒋子龙《开拓者》、张洁的《沉重的翅膀》等)、寻根小说、先锋小说、新写实小说。寻根小说出现的时间,1983年5月,李杭育的《沙灶遗风》;9月,贾平凹的《商州初录》;1984年7月,阿城的《棋王》;1984年12月,由《上海文学》杂志社、杭州《西湖》编辑部和浙江文艺出版社发起的一部分青年作家与评论家出席的杭州会议;1985年5月,王安忆的《小鲍庄》;1985年7月,阿城的《文化制约着人类》,韩少功的《文学的根》,李杭育的《理一理我们的根》,郑万隆的《我的根》,郑义的《跨越文化断裂带》。1986年3月,莫言的《红高粱》;9月,铁凝的《麦秸垛》,张炜的《古船》等等。为什么会兴起?理论主张如何?创作实践如何?为什么会落潮?意义何在?

(一)寻根小说的兴起

1、寻根小说兴起的原因 A、八十年代初文化热的促动; 现代化宏观背景的考察。

现代化的浪潮。启蒙运动的现代性方案,理性化,主体性,役使自然的科学,普遍性,一体化,同质化,全球化。

理性化与非理性化、个性与非个性、普遍与差异。

反现代浪潮。英国,柏克的保守主义,科尔律治,浪漫主义诗人们,卡莱尔;法国的复辟论者,托克维尔;德国的谢林,费希特,赫尔德尔;俄罗斯的斯拉夫派;印度的辨喜,泰戈尔,甘地;日本的西田几多郎等。

中国的辜鸿铭、梁启超、粱漱冥、张君励等。新儒家。

第三世界国家,西方文化中心主张的全球一体化与第三世界国家主张的全球多元化、民族主义。文化的民族性与现代性。西方理论的大量涌入,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1980年)提出的后工业社会概念,卡普拉的《现代物理学与东方神秘主义》(原名《物理学之道》,1984年)对东方的看重。

我们首先探讨一下它兴起的缘由。民族多元论与民族差异说。

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1、现代化的弊端,西方人对东方的看重,让国人试图从传统文化中求得补救;

2、亚洲四小龙的崛起与儒家文化,海外的新儒家如杜维明等人;

3、民族身份的自我确认。

1981年,李泽厚的《美的历程》。1982年10月,《自然辨证法通讯》杂志社在成都召开“中国近代科学技术落后原因”的讨论会;12月,上海召开“中国文化史研究学者座谈会”。梁漱溟、冯友兰等于1984年成立了“中国文化书院”,并从1985年开始举办数期“中国传统文化讲习班”,主讲者为梁漱溟、冯友兰、张岱年、汤一介、李泽厚、杜维明、任继愈、庞朴等;1985年,李泽厚出版了《中国思想史论》。

对中国作家的启示意义:

1、对传统文化形成一种自觉的兴趣,阿城、郑义对五四的反思,韩少功对规范文化与非规范文化的区分;

2、真正的创造必须回到自己文化传统之根处。

B、外国文学的促动

西方浪漫主义文学就有原始化的倾向。对古希腊的兴趣、对异域风情的兴趣。现代主义对原始的兴趣。毕加索、高更、卢梭等。从艺术到文学。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艾特玛托夫的《白轮船》、《查密莉雅》,阿斯塔菲耶夫的《鱼王》,川端康成的《雪国》、《伊豆的舞女》等。

直接的促动。哥伦比亚的马尔克斯于198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百年孤独》;拉美的魔幻现实主义。鲁尔福、阿斯图里亚斯、略萨等。

对中国作家的启示意义:“愈是民族的愈是世界的。” C、新时期文学自身的发展逻辑

文学内部的互动。诗歌较早表现了文化寻根意向。80年代初,杨炼的《诺日朗》、《半坡组诗》、《敦煌组诗》等;江河的《太阳和他的反光》等。来自诗歌的文化运动的启示。内在发展逻辑。伤痕小说——反思小说——寻根小说。政治——文化。1980年,汪曾祺的《受戒》出现。王蒙的《在伊犁》系列笔记体小说。向文学的根本处逼近。

知青作家的经历(曾沉入民间,民间与传统文化,礼失而求诸野)与自我定位。

对文学史的重新评价。沈从文、钱钟书、张爱玲等人,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香港版。

与现代文学的比较。五四时期的启蒙主义——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的分化:左翼文学与沈从文、老舍的寻根。

后殖民主义。

2、兴起的过程

寻根小说的萌动时期:1981—1984年

地域小说、文化小说、风俗小说的崛起成为这一时期文坛的一个普遍动向。汪曾祺的小说,贾平凹的小说,邓友梅的小说,李杭育的葛川江系列小说,乌热尔图的小说,张承志的小说。

寻根小说的成熟期:1984—1986年

理论上的自觉。韩少功的《文学的根》,郑万隆的《我的根》,阿城的《文化之约着人类》,李杭育的《理一理我们的根》。

地域小说的深入发展;寻根小说中不同文化取向与价值取向得到充分展露;创作风格的多样化。

寻根小说的消退期:1986年以后

莫言的《红高粱家族》,张炜的《古船》;大批寻根作家转向,新写实小说与先锋小说的冲击。

寻根小说的分类。从寻根意识上的划分。

(二)寻根派作家的理论主张 韩少功的《文学的根》,郑万隆的《我的根》,阿城的《文化之约着人类》,李杭育的《理一理我们的根》。

1、关于文学创作的现状与出路

韩少功:文学有根,文学之根应该植于民族文化传统的土壤里;

郑万隆:我的根是对方,东方有东方的文化;黑龙江是我的生命的根,也是我的小说的根。

阿城:中国文学尚没有建立在一个广泛深厚的文化开掘之中,无法与西方对话。

2、关于民族文化内涵的理解

韩少功:规范文化与非规范文化,地壳与岩浆,中心文化与边缘文化,儒家正统文化与少数民族的小传统文化,城市文化与乡土文化。

3、关于五四新文化的评价

郑义:五四造成民族文化传统的断裂; 阿城:五四与民族文化的虚无主义传统;

韩少功:学习西洋、东洋货苏俄,或者闭关自守,夜郎自大。

(三)寻根小说的特征概述

1、民间文化与地域色彩

韩少功与湘楚文化;李杭育与吴越文化;郑义与三晋文化;贾平凹与秦汉文化;郑万隆与东北黑土地文化等等。

2、传统文化的批判与认同

批判:韩少功的《爸爸爸》,李锐的《厚土》系列小说,郑义的《远村》等; 认同:阿城的《棋王》,贾平凹的《商州初录》等; 困惑:王安忆的《小鲍庄》,郑义的《老井》等。

3、传统审美意识的复苏

崇尚直觉情感体验和表现的艺术观念,对老庄美学情致的倾慕。

(四)寻根小说代表作选讲

1、阿城的《棋王》

小说情节:棋王王一生的吃与棋;吃蛇肉,光膀子大战脚卵,九局连环大战。人物形象:王一生的道家文化特点。无为而无不为,超脱,知足。作品分析:吃—自然性的行为,棋—超脱无为的生命之道;

外在客观的现实世界与内在主观的心境世界——对乐感的强调;

对超脱的反思。

2、王安忆的《小鲍庄》

小说情节:小鲍庄的来历——洪水,治水与赎罪;

捞渣的出生于死亡;拾来的经历;鲍仁文的作家梦;鲍秉德的不幸与幸运。

人物形象:捞渣——仁义的象征; 作品分析:伦理与权力、物质实力;

对儒家文化的探讨。

3、韩少功的《爸爸爸》

小说情节:鸡头寨与病崽的荒诞故事。

人物形象:丙崽——人性与国民性的弱点集大成。作品分析:丙崽与阿Q的关系; 丙崽与鸡头寨人的原始思维;

万物有灵观念与对自然的崇拜和敬畏;

荒诞与混沌。艺术手法:魔幻现实主义手法。

4、张承志的《黑骏马》

小说情节:白音宝力格与索米娅的爱情悲剧。人物形象:白音白力格——对现代文明的向往;

索米娅——古老的草原文明的象征; 作品分析:现代文明与古老的草原文明的冲突。

(五)寻根小说的意义和局限

1、意义与影响

在文化寻根意识上,寻根作家对文化意识的重视与追求,标志着文学创作界文化意识的觉醒,促进了新时期文学质的飞跃;

在审美意识上,寻根作家对民族艺术精神的认同,对传统的审美经验的重视,复活了我们民族历史的审美意识,给新时期文学灌注了我们民族特有的美学气韵和情致;

对九十年代文学的影响深远,陈忠实的《白鹿原》,张承志的《心灵史》,阿来的《尘埃落定》,韩少功的《马桥词典》等小说深受影响。

2、局限

难以调和与克服原始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的深刻矛盾,难以调整与平衡启蒙主义的理性自我与返璞归真的原始主义意向之间的分裂状态,尤其是难以回避与超越认同传统文化立场与追求文化现代性目标之间的主题内在悖论,难以弥补和解释重注、镀亮民族文化的宏伟诺言与寻根文学相对的实际功效的巨大差距。

十、作业及思考题: 1.寻根小说的特点是什么?

2.《爸爸爸》、《小鲍庄》、《棋王》的艺术独特性何在?

十一、教学反思:

第二篇:让我们来寻根(教案)范文

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

11、让我们来寻根(第三课时)

——母亲河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引导学生深入了解长江、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的缘由,并通过调查母亲河的现状来激发学生保护母亲河的意识。

2.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欣赏、讨论、调查实践等形式使学生得到深刻地感受、体验;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情感和态度:

通过对母亲河的了解,激发对母亲河的深深热爱,从而激发学生用实际行动来保护母亲河、家乡河的责任意识。

4.行为与习惯:

养成大方开朗、乐于合作、善于表达的文明习惯。

课前活动:播放《龙的传人》,生轻轻跟唱。(课件做成可以点击就停止的)

教学过程:

一、了解母亲河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第11课:(读)让我们来寻根。(课件出示:黄河母亲石雕)看,这是一座石雕,看着它,你不由想起了谁?说到母亲,你又会想到什么?如果请你给石雕起个名字,你会叫它——

揭秘:告诉你们,它的名字叫《黄河母亲》。它伫立在黄河之滨——兰州,寓意着:黄河就是我们的母亲河。(板书)除了黄河,我们还把中国第一大河长江也称之为——母亲河.那为什么把长江、黄河称之为母亲呢?让我们走近我们的母亲河——长江、黄河(板书)。

2、同学们看:(课件出示:黄河、长江幻灯片:配乐配音:长江、黄河沿岸风光旖旎,景色宜人。长江三峡景色秀丽,九曲黄河波澜壮阔,它们也是重要的运输通道。母亲河流域动植物众多。)看了这样的画面,你有何感受?

(生)母亲河真美啊!

(生)母亲河气势磅礴,雄伟壮丽!(生)母亲河不但风光美丽,而且物产丰富!

(生)刚才看到了这么多美丽的图片,我就像进入了仙境一样。(生)我真想亲自到母亲河那儿看一看啊!(生)如果我也生活在母亲河两岸,那该多好啊!

3、母亲河真美,难怪古人要赞道“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你们也来用古诗词赞赞母亲河,谁先来?

(生)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师)气势磅礴。

(生)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生)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归。(生)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板书)(师)说得太好了!

(生)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生)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板书(生)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板书)(生)君不见长江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4、真好!这些诗词把长江、黄河的雄奇壮丽表现得一览无余,可是称它们为母亲河,不仅仅是因为这些。课文中有两段话(课件出示),请大家自由地读一读、想一想。

读后问:说说,为什么把长江、黄河称之为母亲河?

(生)长江、黄河是中国的两大河流,它们也是世界著名的大河。(水源充足)(生)源远流长的长江、黄河用乳汁般的河水浇灌着全国近40%的耕地。(近一半的耕地依靠长江黄河之水灌溉)

(生)在远古时代,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气候温暖、土地肥沃、水源充足、动植物多。(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生)母亲河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生)母亲河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民族勤劳、智慧、勇敢的子子孙孙。(生)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也是世界上重要的文明发祥地。

5、总结:确实,长江黄河水源充足、土地肥沃,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更了不起的是,它们像无私的母亲一样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真不愧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昨天,老师请你们回家收集了一些关于长江、黄河的资料,下面就让我们通过查阅资料,更具体地了解母亲河吧!来,拿出资料在同伴学习小组内共享学习!(课件出示学习要求:

1、找出长江、黄河的流经路线。找到其源头,并标出所流经的省、市、自治区。

2、结合资料,再次说说,为什么称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生查阅,讨论答案。

找到长江、黄河的源头了吗?我们先来看长江的流域路线,谁来说说?

(生)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干流流经青海、西藏、云南、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等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后注入东海。(师根据学生回答,演示课件)嗬,这么多的地区,也包括我们江苏都享受着母亲河的滋养呢!

黄河的流域路线呢?

(生)黄河发源于青海巴颜喀拉山,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份,向东注入渤海。(师随生述演示课件)长江、黄河真()呀!(加上肢体语言)(生)长江、黄河真长啊!(师)有多长?生不知道师说

(生)长江全长6380千米,落差5400米。(生)黄河干流全长5464千米。

拿起你们手中的笔,用你们最端正的字迹记录下这两个数据:6397千米、5464千米!响亮地读,慎重地记在心里!

如此之长,流域如此广阔,流经了大半个中国,养育了多少中华儿女啊!的确是我们的——母亲河啊!

6、我们再结合资料说一说,在母亲河流域,到底孕育了哪些古老的华夏文明?

(生)早在旧石器时代,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长江流域劳动生息。动植物(动植物、适宜的环境等都为我们祖先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生)在云南元谋发现的元谋猿人距今已有170万年左右的历史。(师)多少年?(生)170万年。——170万年!!母亲河孕育的历史文明居然这么悠久!难怪它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生)长江流域孕育了4000年前的良诸文化,6000年前的马家浜文化,5000年前的崧泽文化等。

(生)黄河流域出现了5000年前的仰韶文化。<——(难怪母亲河被称为世界上重要的文明发祥地。)(师)仰韶文化又叫彩陶文化。

(生)从殷墟的发现可以证明了3000年前中华民族在黄河中下流域建立了最古老的文明古国。

(生):六朝古都——是呀,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在母亲河的怀抱中繁衍生息,创造出一代代繁华盛世!

(生):名胜古迹——恩,这些都是母亲河的骄傲!

6、是呀,多么灿烂的华夏文明,这可都是母亲河辛勤孕育的!(课件播放录像:大河文明)黄河、长江——母亲河的称号当之无愧!

7、现如今,母亲河又是怎样为炎黄子孙造福的呢?

(生)长江全流域工业总产值约占全国的40%,粮食产量约占全国的37%以上,淡水鱼产量占全国的60%以上。——母亲河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生)有色金属等——

8、母亲河为华夏民族经济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瞧,母亲河流域,处处一片繁茂的景象!(课件出示:)

9、从古到今,母亲河始终在源源不断地为中华民族输送新的血液,注入新的动力,如果没有母亲河,会怎样?

(生)如果没有母亲河,就不会有中华民族的强大。(生)如果没有母亲河,就不会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生)如果没有母亲河,就不可能有勤劳善良的劳动人民。(生)如果没有母亲河,中国将会多处是干旱地区。(生)如果没有母亲河,就不会有灿烂的华夏文明。

10、难怪,我们每每提到长江、黄河,总要饱含激情的称呼它为——母亲河!(课件出示:石雕:上面写着:母亲河,我爱你!)让我们深情地呼喊:母亲河,我爱你!(师板书:热爱)

二、歌颂母亲河

1、母亲河,几千万年来流淌奔涌在中华大地上,它不仅是雄伟壮观的河,历史悠久的河,对我们民族做出巨大贡献的河,也是蕴藏着博大精深、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的河。它已经是每一个炎黄子孙心中母亲的象征,我们纷纷歌唱它!知道有哪些歌唱母亲河的歌曲吗?(学生会说多少就是多少,不用补充)

(生)《长江之歌》(生)《我的中国心》(生)《大中国》(生)《我们是黄河泰山》(生)《黄河源头》(生)《保卫黄河》

2、除了诗词、歌曲,还有许多赞美母亲河的文章,让我们一起用心聆听其中的一篇。(课件出示:《黄河,你听我说》)

三、保护母亲河。

1、(课件出示:石雕图:字:哭泣的母亲,音乐渐起)母亲河,我们的血脉我们的根;无私哺育中华儿女的母亲河,我们声声歌咏的母亲河,今天,却哭泣了„„

(课件出示:水污染、断流图片)你有什么话想说吗?

(生)母亲河被严重污染了并发生了断流。(生)工业污水乱排乱放。(生)生活垃圾乱排乱放。(生)无节制地用水

(生)我们要保护母亲河(板书:保护)

2、值得庆幸的是,治理母亲河水污染已经作为党和政府的重点工作之一,当然,这也是我们每个炎黄子孙义不容辞的义务!瞧,解放路小学五4班“保护母亲河,从我做起”主题班会上,刘玲玲为同学们读了一段资料,读一读书上85页中有关内容,看看材料中的大学生和志愿者怎样保护母亲河的?在书上划出。(可作为自己救治措施的参考)

3、我们无锡有个母亲湖——太湖,当然,身处江南水乡的无锡,不止这一处水资源,课前,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调查家乡水环境状况的,现在,请各小组汇报一下你那的情况。

(小组汇报)

老师欣慰地看到,通过调查走访,你们不仅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更难能可贵的是关注了家乡的水环境状况,母亲河会为有你们这样的孩子而感到骄傲。

4、同学们,我们不仅要有保护母亲河的意识,而且一定要拿出实际行动来。愿意为你们今后的行动做出承诺吗?好,让我们一起承诺。(课件出示承诺书:一齐起立宣读)你们觉得,还可以往承诺卡上填什么内容?

(承诺书内容:

1、保护母亲河,我们庄严承诺:在母亲河旁边多植树,巩固泥土!少伐树,减少环境污染!

3、保护母亲河,我们庄严承诺: 提高水的利用率,节约用水!

4、不往母亲河里扔垃圾;

5、渔民不要乱捕滥捞母亲河里的鱼类。

6、做保护母亲河的宣传者,带动更多的人来保护母亲河!)

保护母亲河,势在必行,义不容辞!

5、作业:课后,请大家将这份承诺延伸下去,请大家利用下一次的班队活动课,读一读《黄河魂》;登陆关于保护母亲河的网站,设计一份保护母亲河的方案,并将承诺卡的内容合并为一张承诺书,邀请更多的人加入我们的队伍,好吗?

板书设计:

11、让我们去寻根

——母亲河

长江

热爱

黄河

保护

第三篇:小说教案

1、小说概念:是以刻画典型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着的环境的描写来反映复杂的社会生活。

2、小说种类?

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小小说

3、小说三要素?

人物、环境、情节

4、环境的种类及作用?

(1)自然环境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衬托人物的心情。

(2)社会环境

交代事件发生的社会背景、时代特征,衬托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题。

5、情节由哪几部分构成?

(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6.续写小说结尾。按照小说故事情节发展的规律续写,要简洁含蓄,富有哲理,引人深思。

二、考点及答题技巧

〈一〉整体感知类题型及答题要点。1.用短语或句子概括情节,写在空格内。

2.概述故事内容(特别注意情节双线发展的内容概括)3.局部内容的理解

〈二〉人物形象分析的题型及答题要点 1.你认为主要人物是一个怎样的人? 2.结合内容具体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这类题的答题步骤:

①.答出描写人物的方法。(肖像、语言、动作、心理;侧面描写)②答出这些方法的具体内容(找最能表现人物特点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③针对具体内容分析人物特点,注意从外在的肖像特点到内在的心里想法,再到精神品质。要分析全面,具体,不可泛泛而谈。3.发挥想象,补写人物心理活动。

①心理活动的作用: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刻画人物性格,深化作品主题。出现问题: ①.缺要素

②.心理活动不符合人物性格。原因分析:

①.答题时随意,说的话不符合人物性格。②不注意联系上下文,忽略了文中人物的潜台词。

这类题的答题方法:.通过语言、神态、动作分析人物的心理过程。4.体会人物感情的变化。〈三〉环境描写的题型及答题要点(节气、天气、气候、风物、景色)

环境描写的作用1.交代背景。2.推动情节。3.渲染气氛。4.刻画人物形象,衬托人物的性格、情绪。5.使故事情节更为生动、真实。6.使主题更为突出、深刻。

7要表现一定的新鲜感受或微妙情绪,做到情景交融,能够给人以感染、启发和美的享受。〈四〉理解标题的含义。1.以主要内容或主要事件拟题。2.以贯穿全文的线索拟题。

3.以有象征意义又暗含中心的的实物为题。4.以主要人物为题。5.以特定环境为题 分析标题的答题注意事项

注意分析标题中的中心语和修饰语的含义。一般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内容概括,二是主题概括。

②.如果小说标题就揭示了中心,那就结合小说结尾答出文章中心。〈五〉关于评价、体验、感悟、启示的问题。

这类题往往是考查学生们对文学作品内涵的把握。并结合自身经历谈体验、感悟等。启示——领悟的道理。(结合人物、主题答)体验——亲身经历或通过实践对周围事物的认识。感悟——有所感触而领悟。评价——对人、事的看法。〈六〉关于写法的问题。1.题材与主题的关系。

题材——表现主题的材料:人物、环境、事件

丰富人物性格,增强情节发展的真实性,艺术形象的可感性以及整个作品的艺术感染力。2.倒叙、插叙的作用。

一般来说,倒叙的作用是设置悬念,为下文铺设,吸引读者。

插叙是指作者在叙写主要情节线索时,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的叙述方法。插叙的主要作用是使作品内容丰富,充实;使人物形象更丰满,性格更完整。可以明白某种情况产生的原因或了解某一事物的来历。使文章结构紧凑。

3.伏笔——叙述的一种手法。对作品中将要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先作出提示或暗示,以求前后呼应。其作用是有助于全文达到结构严谨,情节发展合理的效果。

4.悬念——作品使欣赏者所产生的一种关于事件发展和人物命运的紧张心情,这种心理活动叫作悬念。其作用是引起读者兴趣,加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具有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

(七)对关键性词语含义的理解

一般来说,这类题目结合上下文,根据文章所提供的语言环境来理解词语在这个环境中的比喻义、象征义、指代义或者其所具有的内涵和外延。在做题的过程中可借助“代入法”将自己的理解代入文中,检验一下这种理解与上下文的意思有无不协调,甚至冲突的地方。

(八)对主旨的把握

小说的主旨是文章的核心,只有主旨把握正确了,人物、环境才有章可循。概括中心的关键在于对文章中的人、物、事的整体性思考,要把重点集中在反映出来的社会现象上,人物在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思想情感上和通过在对人命运的考察中领悟到的哲理上等等。还要多注意抒情议论式的句子,作者的观点往往隐于其中。再者,主旨的卷面表达也要注意其规范性,一般的模式为“通过____事表达一种_____现象(思想、品格)。

(九)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为中心的,人物塑造的方法有①正面描写。也叫直接描写,即通过直接地描写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心理、神态来揭示人物思想品质及性格特点,反映作品主题。②侧面描写。也叫间接描写。即通过他人的言行间接写主人公。③细节描写。通过分析人物的具体细微的肖像、动作、语言、心理、环境和场面的细枝末节的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

关于小说阅读

小说从大的范畴上讲属于记叙文,只是比一般的记叙文复杂一点,可以从以下四方面组织阅读。

1.理清事件发展的线索和过程,把握小说的结构。要搞清楚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经过和结果,记叙中具体的明线是什么,暗线又是什么,再具体分析结构。通过这些具体的分析,就可以整体把握小说的大致内容了。

2.分析小说的表现手法。小说的表现手法较多,应着重分析小说的情节、环境以及细节。小说一共有几个情节,用了几个细节,这几个细节侧重表现人物的哪些方面,处于怎样的环境等。

3.鉴赏人物形象。阅读小说一定要把握人物形象的特点,小说通过情节刻画,表现了主人翁哪些具体的特点,这一形象又有怎样具体的作用。

4.归纳作品的主题。通过事物和人物叙写,就可以大致把握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态度,进而去推测小说的主题。

秋天的怀念

①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到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拼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怕的腿,喊道:“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②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地步。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③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我们就去‘仿膳’,你小时侯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④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⑤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⑥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⑦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活„„

1.对第一段里划线句的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母亲充分体谅儿子的痛苦心情,所以在儿子发脾气时,悄悄躲出去,让儿子彻底发泄心中的痛苦,但是又担心儿子会做出“傻事”,所以偷偷听着儿子的动静。

B.母亲非常疼爱儿子,看见儿子痛苦时的举动就忍受不了,悄悄躲出去,自己暗自伤心,但又怕儿子做出“傻事”,所以偷偷关注着儿子的动静。

C.母亲了解儿子的倔强性格,可是面对儿子瘫痪的双腿,却又无可奈何,每当儿子折磨自己的时候,为了不伤他的自尊心,就悄悄躲出,等着儿子恢复平静的心态。

D.母亲理解儿子的痛苦,心疼他,但又忍受不了儿子“暴怒无常”的脾气,就悄悄躲出去,等着儿子恢复平静的心态。

2.简要分析文中两处景物描写的作用:

(1)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不超过20个字)

(2)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不超过60个字)

3.阅读第三段,从母亲的言谈举止,分析母亲的心理变化过程。

4.这篇小说的主旨是什么?

5.对本文写作特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运用了衬托的手法,用“我”的暴怒无常衬托母亲的坚韧、顽强。

B.本文以日常琐事为题材,用对比的方法突出了母亲的崇高形象。

C.本文采用了语言、细节、动作、心理等多种描写手段刻画人物。

D.本文不是以情节的曲折巧妙取胜,而是以从“平淡”中提炼出的高度浓缩的情感震撼人。

1、A(B“受不了”,C“无可奈何”,D“受不了儿子„„脾气”均不符合母亲的思想活动。)

2、(1)以动衬静,突出“我”孤独、痛苦、无望的心情;(2)写出了菊花蓬勃的生命力,渲染出悲壮、深沉的氛围,突出了“我”的心理从痛苦、无望转向明朗、坚强的变化。

3、希望、焦急――惊喜――兴奋――回到痛苦的现实中。

简析:母亲最盼望的就是儿子能够坚强起来,心中鼓起生活的勇气。但自己来日无多,面对不知这种情况的儿子,她露出“央求”的神情。儿子的同意,使她“喜出望外”,儿子的决定更让她兴奋不已。但是,却又因触动了敏感的字眼,由从兴奋回到眼前痛苦的现实中。

4、本文塑造了一个忍着肝病的巨大痛苦,帮助双腿瘫痪的儿子重新鼓起生活勇气的母亲形象,歌颂了母爱的崇高和伟大。

5、B(本文没有运用对比手法。)

第四篇:小说 教案

小说

小说与诗歌、散文、戏剧,并称“四大文学体裁”。

小说的起源和发展:

古典小说萌芽于先秦,发展于两汉,雏形于魏晋南北朝,形成于唐代,繁荣于宋元,鼎盛于明清。大致可分以下几个时期:

(1)先秦两汉时期:当时社会出现的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史传文学成为古典小说叙事的源头。神话传说已经具备人物和情节两个基本因素,散见于诸子百家书中的寓言典故提供了借鉴经验,历史著作有比较完整的结构、人物形象和历史背景。《山海经》“精卫填海”。

(2)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志怪、志人小说。严格意义上说这仍然算不上是小说,只能算是小说的雏形。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和干宝《 搜神记》是这个时期的优秀作品,里面收集了许多短小精悍的小故事。

(3)唐朝时期:唐代小说“小说亦如诗,至唐而一变”,有完整的结构,形成了独立的文学形式—传奇体小说。一为传奇,一为志怪,多保存于宋李昉所辑《太平广记》中。唐人小说繁荣发达的原因,除对前朝小说创作经验的继承发展外,与当时的政治昌明、文化发达有关。

唐代三大爱情传奇(《莺莺传》、《霍小玉传》、《李娃传》)是此时期的标志性作品。

(4)宋元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井文化的兴起,给小说创作带来深厚的土壤。话本经过文人加工形成许多话本小说和演义小说。

话本:说话艺人讲演故事的底本,“话”是故事的意思.话本最初掌握在说话艺人之手,作为自己揣摩备忘或师徒,子孙传习之用,而后随着“说话”艺术的不断发展,逐渐成为宋代一种崭新的文学样式。白话短篇小说,代表作品为《京本通俗小说》(保存我国最早之白话小说)(5)明清时期:小说开始走上了文人独立创作之路,这一时期,小说作家主体意识增强。《红楼梦》的出现,把中国古代小说发展推向了高峰,达到前所未有的成就。在明清这一段时间内涌现了无数的经典之作流传于世。如:

明代四大奇书(章回小说)(《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许仲琳《封神演义》、兰陵笑笑生《金瓶梅》)

明的“三言二拍”(冯梦龙:《醒世恒言》《警世通言》《喻世明言》,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均为白话短篇小说。

清代以章回小说为主流:如曹雪芹《红楼梦》,吴敬梓《儒林外史》,李汝珍《镜花缘》石玉昆《三侠五义》、蒲松龄《聊斋志异》

晚清四大谴责小说 :《孽海花》, 《官场现形记》,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老残游记》.现当代小说的兴起的标志性事件为五四新文化运动,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1)第一时期为民国时期,即1949年以前,是小说的多元文艺复兴阶段。民国时期,尤其是五四以来,中国遭受列强侵略,社会各种思潮流行,舶来文化冲击传统文化,中国小说的发展出现多元化,各类小说题材涌现,其中现代言情小说的发端鸳鸯蝴蝶派就出现在此时。正统小说的代表性人物有“鲁郭茅巴老曹”六大家(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晚清民国报纸兴起为小说创作提供了一个上佳的舞台,报纸通过了连载小说招揽人气,小说家通过报纸赚取稿费。近现代几乎所有著名的小说家最初都是从报纸上连载小说开始,从鸳鸯蝴蝶派的张恨水(《金粉世家》《啼笑因缘》)到鲁迅再到当代金庸。

(2)第二时期为建国后到文革结束,即1976年以前,是小说的阶级斗争阶段。

这一时期的大陆小说的带有明显的政治倾向,同时,这一时期的大陆文艺青年经历了重大的人生转变,命运的沉浮、多视角的阅历以及对价值的思考,为下一个时期的辉煌埋下了伏笔(中国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的人生转变就在这一时期)。而在港台,这一时期的言情小说和武侠小说发展到了巅峰,分别产生了琼瑶时代和金庸时代。

(3)第三时期为改革开放后二十多年的时期,即2003年以前,是小说的反思和蜕变阶段。

这一时期的大陆小说展现了强劲的生命力,文革结束,对外开放,知识分子思想解放,对过去的反思,对未来的向往,传统和新时代的撞击,使得小说界出现欣欣向荣的勃勃生机。以莫言、贾平凹、陈忠实等为代表文革后作家,在此期间创作了许多经典作品,莫言更是凭借在此期间创作的文学作品和影响力,在2012年获得中国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

(4)第四时期为2003年至今,是小说的“表性”网络文学阶段。

随着网络普及,网络文学的出现颠覆了传统的书写和传播模式,使小说的发展更加多元,80后90后的生力军开始步入文坛并展现了惊人的创作能力。以起点为代表的武侠玄幻小说作者群和以晋江为代表的言情小说作者群(四小天后、六小公主、八小玲珑)的整体出现,标志着网络小说已经成为主流文学之外的又一创作主体。

分类:

按照创作年代

1.古典小说 2.现代小说 按照篇幅长短

1.短篇小说:一般认为,篇幅在几千到两万多字的小说会被划归短篇小说。在它的特色中有所谓三一律:一人一地一时,也就是减少角色、缩小舞台、短化故事中流动的时间。另外,虽然它们时常惜墨如金,但一般认为短篇小说仍应符合小说的原始定义、也就是对细节有足够的刻划,绝非长篇故事的节略或纲要。所有小说基础,其发展初期并无长短之分,随时代而区分。今短篇小说多要求文笔洗练,且受西洋三一定律一时一地一物观念影响,使其更生动详实但也限制其发展。

2.中篇小说(三万至六万字)一般认为,篇幅在三万字至六万字之间的小说。也有少数十几万字也被算作中篇而不归于长篇,这取决于文章内容的丰富度。通常只是截取主人公一个时期或某一段生活的典型事件塑造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某个方面,故事情节完整。线索比较单一,矛盾斗争不如长篇小说复杂,人物较少。

3.长篇小说(六万字或十万字以上)一般认为,字数在六万或十万以上的为长篇小说,还可细分为小长篇(一般六万到十万字),中长篇(一般十几万到三五十万字),超长篇(一般超过百万字)。如果作者打算表现人生中常见的错综复杂关系,则必须使用这么大的篇幅。通常就算是笔调轻松的长篇小说,也会有一个内里的严肃主题,否则很容易陷入无组织或是零乱。初涉者在写作长篇时最需注意全局对主题的呼应、结构的严密性,以及避免重复矛盾或缺漏。

1.微型小说(<1500):比短篇更短的小说完全符合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中忙碌的人们的阅读习惯,人们为这类的小说赋予了许多新名词和新定义。例如极短篇、精短小说、超短篇小说、微信息小说、一分钟小说、一袋烟小说、袖珍小说、焦点小说、瞳孔小说、拇指小说、迷你小说等。由于比短篇更短,字句也需要更加精练,题材能见微知著者为佳。一个意外的结局虽然能吸引眼球,但文章短还是要有伏笔呼应,甚至比起给予读者意外、应该更重视能否带给读者感动。注:篇幅长短并非明文规定,但按照情节内容丰富度可能会把部分字数多的划入字数少的类别,例如某些十几万二三十万字的小说会因为内容太过不紧凑而被归入中篇小说,而某些仅有六万多字让人觉得篇幅过短的小说会因为内容情节十分紧凑而归为小长篇。按照内容题材划分

1.武侠小说:

也有叫武打小说,金庸为代表,可看做男性言情和励志小说。民国时期,尤其是五四以来,舶来文化的冲击,中国小说发展出现多元化,1930李寿民以还珠楼主为笔名,开始在天津的《天风报》连载一长篇武侠小说《蜀山剑侠传》。自此东南亚刮起了一股武侠风,在金庸手中发展到了巅峰。

2.言情小说:以描述恋爱感情为主题。

包括很多,如后宫文,穿越文,都市文,青春校园文等,3.恐怖小说 包含盗墓、鬼故事,灵异故事,以情节或者语言以达到让读者恐慌的目的。4.推理小说

推理小说是指在故事的描述过程中带有足够的线索让读者可以推理出结局,也可以不加推理由小说中的“侦探”来推导出结局的小说。

5.悬疑小说

悬疑和推理的区别在于,推理小说会描述足够的线索用以推断出结果,而悬疑小说则是遮掩各种关键线索,最后引导读者进入一个出乎意料的结局。

6.历史小说

历史小说通常与军事小说不分家,严格说历史小说主要是以史实记录为蓝本,重新记述刻画历史人物和事件。网络上出现的历史小说大多是使用中国古代历史为背景的穿越类小说。

7.军事小说:军事战争为主题。

8.科幻小说:是根据现有的科学理论进行幻想的小说,并非凭空捏造。按照主义流派划分

浪漫主义小说、现实主义小说 讽刺主义小说、批判现实主义小说 按照表现形式划分

书信体小说、日记体小说、对话体小说、自传体小说 按照创作进度划分:连载小说、全本小说 小说三要素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或通过情节的展开和环境的渲染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小说有三个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典型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人物是小说的核心,情节是小说的骨架,环境是小说的背景。小说中的人物,称为典型人物,可以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神态进行描写。

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故事情节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古代小说

(1)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2)十大名著

《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隋唐演义》、《杨家将》、《东周列国志》、《封神演义》、《岳飞传》、《聊斋志异》

(3)三言二拍

《醒世恒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4)五大奇书

《官场现形记》、《老残游记》、《孽海花》、《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儒林外史》

(5)世情小说:《醒世姻缘传》、《白蛇传》

(6)传奇小说:《李娃传》、《说唐全传》、《说岳全传》、《杨家将演义》、(7)志怪小说:《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8)历史小说:《东周列国志》、《隋唐演义》

(9)神魔小说:

《西游记》、《封神演义》、《济公全传》(10)公案小说:

《包公案》、《施公案》 《三侠五义》、《儿女英雄传》、《荡寇志》 现代小说

(1)玄幻仙侠:《诛仙》(2)古代言情:

《后宫·甄嬛传》《云中歌》《还珠格格》《梅花烙》《倾世皇妃》(3)历史传奇:《康熙王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4)民国言情:《倾城之恋》《围城》

第五篇:让我们来寻根 教案

让我们来寻根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寻根的故事”“我是中国人”“歌曲欣赏”等活动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通过讲述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让学生了解我国上下五千年的民间文化。

教学准备: 按照第74~75页的内容和第76~77页上的部分内容自制成多媒体课件。课前请三位学生排练小品“寻根”。课前请学生收集有关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

教学过程:

一 寻根的故事小品导入:“寻根”。

(旁白一人,演员两人,男女各一名,男孩扮演华侨老人,女孩扮演其孙女。故事讲述的是老华侨年轻时因战乱被迫离开祖国,多年后重返故土之百感交加的感人场面。其中可用多媒体课件播放第一幕中的战乱的印象画面配以演员的表演,第二幕中播放《把根留住》的MTV,演员朗诵《回乡偶书》一诗。总之教师应在课前做充分的准备,将小品的感人之处充分表达出来,才能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同学们,这个小品给我们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你从中感受到什么?像这位老人一样的华侨华裔还有很多,可他们都和这位老人一样,在离开祖国多年后依然要回到祖国的怀抱,请听这样几个故事。提问:这些旅居海外的华人为什么要千里迢迢地回来寻根?你能体会到他们的心情吗?欣赏并跟唱MTV《我的中国心》。

二 我是中国人 看到这么多海外华侨来到中国寻根,你们有什么感想? 是啊!祖国在一天天强大起来,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心潮澎湃,热血沸腾,让我们高唱一首《中国人》,向世界证明我们将永远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播放MTV〈中国人〉)

三 我们的根有多深 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感到骄傲和自豪;作为一名华夏子孙,我们也应该了解我们五千年的文明甚至更早的故事。老师就很想知道咱们中国人最早最早的祖先是谁?自古以来,人们一直在思考着这个问题。在古代,由于缺乏科学文化知识,人们只能凭借想象创造出许多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老师这里就有一个《盘古开天地》的故事,请看!(播放〈盘古开天地〉的动画片)

2 听音乐,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个以“开天辟地”为主题的小舞蹈进行表演。评一评:哪个小组把盘古氏的那种雄伟气魄表现得更为出色!

3 你还知道哪些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说出来给大家听听,并将名称填写在书上。

四 歌曲欣赏〈龙的传人〉

1教师讲述〈龙的传人〉的故事。让我们共同唱起这首歌,唱出我们每个华夏儿女的精神!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时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到人类的进化过程,看到中华大地早期人类进化的轨迹;引导学生知道先民生活的情景,激发学生对考古的兴趣。教学准备: 按照第76~77页的内容和第78~79页上的不同内容自制成多媒体课件。课前请同学们收集有关人类进化过程、中国古人类遗址的资料以及先民的生活情况等。课前请学生查找形容先民们生活的有关成语。教师准备歌曲〈龙的传人〉。

教学过程:

一 师生交流、导入

1师生交流:同学们,相信大家从小都有自己远大的理想。能说说你们长大了想当什么吗?有想当考古学家的吗? 教师介绍〈没有大学文凭的院士〉。如果你和贾兰坡院士一样也是考古学家,你想发现些什么?

二 考古的发现 汇报课前的调查、收集的情况,可以开展一次“考古探讨交流会”。课前请学生去查找有关人类的进化过程以及中国古人类遗址的资料。媒体出示:从猿到人的演化示意图以及书上提供的一些图片,有条件的可以看“纪录片”。结论:从元谋人、北京人到山顶洞人的演进过程,我们可以看出中华大地早期人类进化的轨迹。

三 先民的生活 提问:面对早期人类的生活你又有什么疑问吗?可以大胆地提出来。请学生大胆地想象一下:你认为先民是怎样生活的? 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学习书上第78页的内容,互相讨论:你知道了、了解了什么?(讨论后交流)

4媒体:展示先人生活的图片,教师做适当的介绍和补充。小品表演。你能想象北京人的生活情景吗?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一次“北京人的生活情景”小表演,好吗?

通过表演,你能体会到我们人类走出的第一步是多么不容易吗?竞说成语。

你知道“披荆斩棘”这句成语的意思吗?是不是可以用它来形容先民们的生活呢?你还会用什么成语来形容?

四 歌曲齐唱,结束本课

同学们,遥远的东方有一条龙,她的名字就叫做中国,巨龙底下我们成长着,长大以后我们是龙的传人!最后让我们共同唱起那首〈龙的传人〉。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炎黄子孙这一名称的由来,对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有一定了解。激发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为自己是炎黄子孙中的一员而骄傲。从大禹治水的故事中感受华夏祖先勤劳、勇敢、智慧的优秀品质。能够树立从小为民族振兴发展而努力学习的远大志向。

教学准备: 大禹治水的录像资料。推荐学生查阅 图书:〈中国历史的童年〉(上、中、下)〈中国历史的故事〉〈中国历史名人故事〉。歌曲:张明敏〈我的中国心〉。推荐学生查阅相应的网站:华夏人文地理网站、国际在线华夏文化网站、中国历史在线网站。

教学过程:

一 了解炎黄子孙这一名称的由来 同学们。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被称为是炎黄子孙,龙的传人,那么,你知道炎黄子孙这一称谓是怎么来的吗?小组学生进行交流,指名学生进行汇报。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课本中是怎样向我们进行介绍的?学生自由阅读相关的内容。指名学生汇报:通过阅读,你了解了一些什么内容?

二 听录音,情感体悟,激发民族自豪感 同学们对于“炎黄子孙”这一名称的由来有了一定的了解,想一想,我们在哪些地方听人们说这个称呼比较多呢?

每当在电视上,在课本上,在收音机旁听到这个称呼的时候,你的心里会涌出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现在让我们来听一首歌,这首歌又张明敏所唱,非常的感人,想听吗?指名学生反馈:从这首歌中你听到了些什么,给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作为旅居海外的华人,可是却从来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用歌词来说,就是“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其实,这首歌也是代表了无数的旅居海外的华人的心声,他们和我们虽然不在一处,可我们却提高拥有着什么? 我们都是炎黄子孙,很多的海外赤子和我们一样从来没有忘记过我们的根。自由看图,阅读旁边的介绍。指名反馈:此刻,你想说一些什么?

三 看录像,体会华夏祖先勤劳、勇敢、智慧的优秀品质 除了炎帝和黄帝的传说以外,我们中华民族的童年时代还有着许多美丽动人的神话传说,现在,我们来看一段录像,这段资料就介绍了其中的一个神话故事:〈三过家门而不入〉。

指名反馈:录像中向我们介绍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指名学生介绍自己所收集到的有关大禹的资料。

小组交流:大禹为了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你对这件事情有着什么样的看法呢?学生先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讨论,然后将自己的看法写下来。指名学生反馈:从这件事情上,我们可以感受到咱们华夏的祖先身上有着一种什么样的品质?(从远古时代开始,我们祖先的身上就有着勤劳、勇敢、智慧的优秀的品格,这种优秀的品格世代相传,成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宝贵的财富。

四 交流故事,制作小报,拓展知识 在远古时代,像炎帝、黄帝和大禹这样的人还有着很多,我相信,同学们通过上网查阅资料和阅读课外的书籍,一定都有着不少的收获呢,现在大家在小组内相互交流自己所寻找到的故事。小组内的同学相互配合,将所收集到的资料制作成一份小报。老师巡回帮助,辅导。各组展示自己的小报,在全班进行交流。

五 总结活动,延伸教育 同学们,我们都是炎黄子孙中的一员,我们的血脉中也有着祖先的血脉,我们该怎么做才无愧于炎黄子孙这一神圣的名称呢?学生讨论。指名多位学生交流反馈。同学们,只有从小发愤图强,勤奋学习,我们长大才能够用自己的知识为民族的发展,国家的腾飞贡献出自己的力量。现在,让我们一起学唱〈我的中国心〉这首歌,并且把它永记心头,落实在自己的行动中,好吗?师生共同跟唱歌曲。拓展:将各小组制作的小报贴在学校宣传栏里,大家共同阅读。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了解长江、黄河对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作用,知道这两条河流是我们的母亲河。通过收集、交流有关长江、黄河的诗文、歌曲,培养学生热爱母亲河的情感。通过调查了解母亲河的现状以及人们保护母亲河的措施,能尝试设计“保护母亲河”的方案,并能做到生活中用实际行动保护母亲河。

教学准备:中国地图。

2课前学生查找有关赞美长江、黄河的歌曲、诗文。课前学生对家乡河流的情况进行调查。

4教师准备有关目前长江、黄河遭受破坏的影像资料,有条件的地区可以进行实地拍摄。10~15个心形粉色卡纸。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新课师板书“母亲”:每当看到“母亲”一词时,你回想到什么?

指名说(妈妈对我们很关心,妈妈给了我们无私的爱,妈妈很伟大„„)(师在“母亲”后板书“河”):对于这个词,你是怎样理解的?(学生各抒己见,自由畅谈)你知道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什么河流吗?

二 读一读,找一找 学生自读课本中对长江、黄河进行概述的部分。在中国地形图中用不同颜色的笔画出长江、黄河的流经路线,想想这两条河流为什么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学习小组内讨论交流:

(1)所画的流经路线是否正确;

(2)说说长江、黄河的源头在哪儿;

(3)说说长江、黄河分别流经哪些省、直辖市和自治区;

(4)为什么说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结合查找的资料找)。请学习小组上台汇报交流情况,集体评议。

三 比一比,夸一夸 师:长江、黄河流域幅员辽阔,各种资源应有尽有,这些都是母亲河所给予的,人们用自己的真心、真情歌颂、赞美她们。你知道哪些赞颂母亲河的歌曲与诗词?分组比赛。

比赛规则:(1)分四组轮流赞颂;

(2)可以说古诗,必须能朗诵两句诗;说歌曲的必须能唱两句;

(3)朗诵正确,歌唱准确的小组加一个对获胜小组进行表彰并总结。师:咱们教材中有两篇赞颂黄河的诗文,下课后,可以好好读读。

四 看一看,说一说 师:那奔腾不息、无私奉献的母亲河现在是什么样?请学生读教材第85页的第一段内容。(播放一段实地拍摄的录像)师:我把采集到的这瓶母亲河的水带到了课堂上,同学们,好好看看吧。(生仔细观察)你有什么想说的?(指名说心里话)师:长江、黄河的现状如此,我们家乡的河流情况又怎样?下面请小小调查员来说一说吧。请学生将课前所调查到的资料进行汇报,集体交流。6 结合实际,请学生联系身边的事,读读自己将怎么做。

五 评一评、议一议 师:现在已有一些志愿者开始了“保护母亲河”的行动,当然,我们还要号召更多的人,让全社会都来保护母亲河。请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设计保护母亲河的方案。请学生上台展示、解说设计方案,并将卡纸贴在黑板上。全班集体评议,哪些方案更加切实可行,并寄往环保部门。

六 小结

同学们,用我们对母亲的爱去爱长江、黄河。让每一颗爱心串联起来,去保护我们的母亲河,奉献一片赤子之情,好吗?

下载《寻根小说》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寻根小说》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寻根致辞

    在中华黎氏宗亲寻根黎城第二次研讨会上的 致 辞 大家好! 秋风送爽,五谷飘香。在这充满收获的金秋时节,在这合家团圆的美好时刻,我们迎来了中华黎氏宗亲寻根黎城第二次研讨会的......

    红色寻根

    红色寻根 ——一幢建筑一个故事 北桥中学六(2)班 孙瑜雯 红色,向来是党的标记;而党的标记,就是毛主席。这次的红色寻根,我就要探访毛主席在延安杨家岭的旧居。 延安杨家岭毛泽东旧......

    小说阅读教案

    小说阅读教案 tushuguan201 修改 收藏于 2012-01-04 如何标记批注? 原文来源 阅读数:1被转藏:17 公众公开 小说阅读教案 小说阅读的取材多以微型小说为主,考查侧重点主要......

    小说阅读.教案

    小说阅读—人物形象导学案 【学习目标】 一、明确高考小说人物形象分析的地位 二、掌握小说阅读人物形象分析的方法 三、熟悉高考小说人物形象题答题模式 【高考小说考点】......

    儿童小说教案

    儿童小说 教学目标: 1掌握儿童小说的艺术特征。 2通过作家作品链接,了解儿童小说与儿童故事的区别。 教学重点:1儿童小说的特点 2儿童小说与儿童故事的区别 教学难点:对特征的把......

    谈谈小说教案

    一、 教学目标: ①掌握小说基本知识。 ②了解典型的含义,学会分析人物性格。 二、 教学重点、难点:激发学生阅读小说的兴趣。 三、 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自学和讨论法 四、 使用......

    小说虚构教案

    “《外国小说欣赏》第八单元:虚构”教学设计 一、课堂导入: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外国小说欣赏》的最后一个单元,话题是(板书): 虚 构 通常我们说什么是虚构的时候,大家可能脑子里......

    微型小说两篇教案

    《微型小说两篇》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微型小说的基本特征,欣赏微型小说的艺术魅力 2.学习微型小说的创作技巧,尝试微型小说的创意写作 3.把握微型小说的主题思想,丰富广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