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结合《骆驼祥子》谈悲剧美学理论的认识
结合《骆驼祥子》谈悲剧美学理论的认识
人生有美好的一面,也有它悲剧性的一面。尽管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是人们孜孜不倦所追求的,但是人类的生活却难以甚至无法根除悲剧。生活中往往充斥着不幸与荆棘,或者是死亡,或者是失败,或者是陷入不能自拔的困境。然而从美学上看,单单的不幸、死亡、失败与困境并不都能构成悲剧,罪大恶极之人的死亡反而是“喜剧”,即使一位好人的“寿终正寝”也只能算是一件悲事,而非悲剧。简单来说,悲剧除了有悲感,还要有“戏剧”的作用,有一定的冲突效果,并能够由原来的悲中得到一定的认识与领悟,甚至是解脱。比如说,假如伟大发明家爱迪生在13个月的艰苦奋斗,试用了6000多种材料和试验了7000多次后,放弃对电灯发明的试验,而第二天,被别人给发明了,这种冲突与戏剧性让我们从中感到惋惜,却又认识到坚持的重要性的事就是一个悲剧。
关于悲剧,历史上许多美学理论家给予了许多理论解释。其中包括亚里士多德的“过失说”和“进化说”、黑格尔的“冲突说”和“永恒正义说”、尼采的“酒神精神说”以及雅斯贝尔斯的“存在悲观说”。应该说,这些对悲剧的解释,从不同的视角对悲剧进行了分析,各有各的道理,也就是说,满足这些理论的人或事就可以构成或产生悲剧,但由于各自的哲学背景的过时,时代的发展及我们认识的进步,这些观点并不能涵盖所有的悲剧,悲剧与这些观点并非等价关系,悲剧只是这些观点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或者说这些观点是悲剧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然而就整体而言,对于悲剧的上述理论解释我更加倾向于黑格尔的“冲突说”和“永恒正义说”。黑格尔没有把悲剧归诸于“命运”,也没有归诸于“过失”,而是认为悲剧来源于人物性格之间的冲突,并且只有冲突的双方具有一定的正当性,有可辩护的理由,才足以导致悲剧感。从而解释了悲剧的构成及内在的结构,抓住了悲剧的核心。另一方面,黑格尔向我们解释了,当具有一定的正当性,有可辩护的理由的双方由于要达到自身的合理目的而采用将对方消灭的不合理手段时,就对方而言变的就更加不合理,从而导致冲突的加剧和不可调和,最终导致悲剧的发生。而这种悲剧的酿成,就不只是简单的悲惨,反而是恰好向我们显示了什么是真正的完美的理想——“永恒正义”。这恰好暗合了我们从中国传统思想里正义与邪恶、进步与落后之间的斗争、矛盾与冲突,正义与进步也常常会失败的所造成的悲剧中,依然可以得到“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邪不压正”、“进步终将战胜落后”的道理。
中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先生(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的代表作品之一——《骆驼祥子》以北平(今北京)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行踪为线索,以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为背景,以人力车夫祥子的坎坷、悲惨的生活遭遇为主要情节,描绘了一幕二十年代的北京,一个勤劳、壮实的底层社会小人物祥子怀着发家、奋斗的美好梦想,却最终为黑暗的暴风雨所吞噬的悲剧。本是来自农村的祥子,忠厚老实,结实健壮,坚强忍耐,如同骆驼一般,来到城市后,同样渴望以自己的诚实劳动,创立新的生活,在试过各种工作后,他选中拉洋车,但是他依然自尊好强,能吃苦耐劳,希望凭自己的力气挣饭吃。然而,从农村走入城市的祥子,一方面并没有摆脱依然同传统的农业文化根连枝接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人生准则及价值观念,从而使最初表现在他身上的传统美德,如善良、勤劳、侠义、朴实等,与狭隘、自私、愚昧等传统农业文化产生的负面因素构成了他自身性格的对比与冲突;另一方面在城市中,他带着小生产者印痕的人生理想,渴求“做一个独立的劳动者”良好的愿望与以军阀的乱兵、反动政府的侦探、车行老板为代表的社会黑暗势力希望按照自身利益的强取豪夺的无礼的需求形成其外在的不可调和的反差与矛盾,在多次无效的极力反抗和经历人生的“三起三落”后,他开始向命运屈服,最终被改塑为一个行尸走肉般的无业游民,坠入精神堕落的深渊,成为其自身与社会的一个悲剧。
从美学角度上黑格尔的悲剧理论观点出发,我们当然并不仅是从祥子的“毁灭”而只看到他的堕落与失败,相反我们能够同老舍先生一起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对统治阶级对劳动者的剥削、压迫深刻揭露与控诉。作品通过毁灭、不幸与灾难的悲剧,最终“闪现的仍然还是通过否定片面性而达到‘永恒正义的胜利’”。
第二篇:《骆驼祥子》悲剧读后感
《骆驼祥子》悲剧读后感
老舍的代表作《骆驼祥子》,讲的是一位旧北京人力车夫祥子的故事。看完骆驼祥子之后的你,有些什么心得不同想法吗?下文是读骆驼祥子这本书的读后感,欢迎阅读。
骆驼祥子读后感篇一
贝蒂曾近说过,人有了坚定的信念才是不可战胜的,老舍的笔下,祥子诠释了这句话,祥子只是一个北京马路胡同上的一介车夫,长得虽五大三粗、被人叫做傻大个,但他那年轻充满热情心中却装有着一个“伟大”的梦想,陪伴他走过十几年的拉车生涯。
祥子每日穿梭于大街小巷之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拉着车,他日益成熟心中却默默地怀着一个梦想——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为了这个梦想,他甘愿吃任何的苦、留更多的汗。几年来他省吃俭用,终于用那宝贵的一百元买来了他人生中第一辆属于自己的车,这使他欢喜。但是老天却与他开了个小小的玩笑,他的车被士兵们强行夺去,却更加坚定了他买车的信念;之后的他拿虎妞的积蓄买了一辆,又因虎妞的死而被迫卖掉安葬虎妞。随着岁月的推移和那社会中滋生的黑暗,祥子走向了人生的灭亡,变的贪婪奸诈,不断地去攻击与压迫他人,变得行尸走肉,当年他的买车的理想,早已随着他的变化而泯灭——祥子成为了一具没有灵魂的空壳。
祥子对自己梦想的执着,令我们不住的叹息。有人说过: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祥子的那一百元大钞可以随心所欲的挥霍,却义无反顾的买下了那辆车,他为了自己实现的愿望而满足而快乐,为了自己今后能够拉着自己的车奔于街道胡同中,而感到自豪;每人的心中的确有着理想,但是真正的实现了自己理想的人却寥寥无几,一个诱惑、一句劝你放弃的话语便会削减你的信心、令你放弃。实现理想的道路上不是一帆风顺,常常充满了坎坷与艰险,只有那些对着自己理想坚贞、永不放弃的人才能够笑到最后,实现自己的理想,到达自己成功与喜悦的彼岸。祥子的命运是悲惨的,几起几落的人生打击,令他早已无力去面对自己的理想与现实的黑暗,当时的社会从不给予善良的人出路,悲伤、悲愤,祥子的理想随风而去,正如那默默奋斗中甘心落寞的人们;黑暗不断的蚕食着社会的光明,无声的改变着落寞者们的心灵,失去那个最初的自己。
从小便听说过一个故事:有一个人由于大旱而去挖井,他一口气挖了十来个井,却都绕开继续挖下一口井,路人见了问他为何不继续挖下去,他说挖了这么久,下面肯定没水。最后空手而归,而那个路人沿着他的痕迹继续向下挖,没挖几下便见得泉水涌了上来,十个井中有七八个有水。对自己没有性心的人就如同那个半途而废的挖井人一般,也许再坚持一下便会获得成功,却由于自己的刚愎自用与动摇了的信心,而与成功擦肩而过,人生的道路之上,成功的财宝永远只留给那对自己充满信心,对自己信念坚定不移、永不放弃的人而设。而这笔财宝,祥子失去了。而我呢?
憨厚老实、踏着大步拉车的祥子与奸诈狡猾、行尸走肉的“祥子”是一个对比,信念的坚定与失落的放弃又是人生取胜的关键点,坚定自己的信念,成为人生道路上的大赢家。
骆驼祥子读后感篇二
老舍的代表作《骆驼祥子》,讲的是一位旧北京人力车夫祥子的故事。祥子有一个理想:拥有自己的洋车。于是他凭着勤劳和坚忍省吃俭用,终于如愿以偿。然而好景不长,没多久他的洋车就被士兵抢走。但他没有灰心,靠自己的努力又买了一辆洋车。不过他实在太倒霉了,辛辛苦苦的积蓄又被洗劫一空。就这样反复了三次,祥子再也无法鼓起生活的勇气。他开始游戏生活,吃喝嫖赌,彻底堕落为城市的垃圾。
这故事是一个悲剧,彻彻底底的悲剧。一个曾经勤劳坚忍,有着自己目标的人最后却沦为了社会垃圾。从前的祥子善良淳朴,正直诚实,对生活有着像骆驼一般积极和坚韧。周围的人都是做一日和尚,敲一日钟,而祥子却不安于现状,他为了美好生活而努力,而奋斗,他宁愿冒着极大的风险去赚多一点的钱,来达到自己所想要的生活。他不断地追求,追求成功,追求幸福。然而即使是这样,也终究没有改变他最后的悲惨结局。
也许这才是现实,残酷、悲哀、无可奈何。理想和现实总是充满了矛盾,它们往往不能调和,然而它们却又同时存在。社会是现实的,它不会为了一个人的理想而改变,也不会是完美无瑕的。人们为了自己的理想不断奋斗,最终却不一定能够真正获得成功。就像祥子一样,他努力,就是为了寻求美好的生活,但是结局却是那样得悲惨。
对于骆驼祥子,我感到遗憾,感到惋惜,也感到无奈,但也感到敬佩,我佩服他从前的坚强,他的上进。然而他最终没能战胜自己,没能战胜社会,终究还是被打败了。也许是因为社会的极度黑暗,也许是因为个人的因素。不管怎样,环境对人的改变至多至少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如果当时的社会治安好一点,祥子也许就能实现他的理想,也许就不会变成一具行尸走肉。人离不开社会,而社会又决定着人,如果无法处理好现实与理想、社会与自己的关系,很有可能就会失去原本的自我。
人是有思想的动物,应该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标。但是要因人而异,因社会而异。如果总是无法实现理想,那么就有可能变成“祥子”,堕落、衰败,厌恶生活。毕竟能够一生都坚忍不拔的人是少数。追求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改变的过程,然而这一过程会很复杂,人很容易失去自我,失去自我就会迷失方向,甚至堕落。
骆驼祥子读后感篇三
祥子是个人,而骆驼只是个外号。骆驼这外号的来源,还要从一件事说起。
祥子是个拉车的。是个自由的洋车夫,而且还有属于自己的车,但是好景不长啊,他不小心被兵抓了去,车没了。他最后硬撑着逃了出来顺了三只骆驼,卖了得了三十多。回厂里后他把钱给刘四爷做了保管。
祥子拉上了包月。是给曹先生。曹先生十分的和善,他对谁的很好,不把下人当狗看==.在曹宅祥子待遇一切很好,虽然工钱少,但是祥子也心满意足了。
有一天祥子拉车失误了车杆断了,曹先生手上擦破了一块皮,可是祥子双膝,右肘全破了,脸上全是血。但是曹宅的人原谅他把车杆弄坏了(祥子为曹宅包月是用的曹宅的车。)对了对了有一件事没说出来,很震撼的,内个,厂里刘四爷的女儿,有啦!祥子的!
祥子有一天不小心碰上了孙侦探,他存的四十多全都给了孙侦探,不然他就没命了……事后他悲痛欲绝。可是曹先生为了逃难已经去了左宅,祥子只好硬着头皮回到厂里去面对虎妞。(刘四爷的女儿)其实他心里是不愿去的。到了那里祥子面对了刘四爷的生日,他布置的十分卖力。生日当天宴会结束的时候,刘四爷发现了不对劲,因为自己女儿虎妞的眼神老是有意无意的向祥子身上瞟,加上之前那些车夫说的话,他似乎已经猜出了八九成他们之间的事情了……
因为这个虎妞和刘四爷吵了一架,他可不愿意把自己这辈子所有的资产因为虎妞喜欢祥子而给了祥子,那是他一生走南闯北得来的!
不管怎样,虎妞最后还是和祥子在一起了,没几个月,虎妞是真的怀孕了。怀孕期间虎妞在家闲的无事,就专找小福子的麻烦。但是最后想想还是自己不好,道了歉。虎妞……后来因为难产死了,肚里的孩子也没了。
祥子十分落寞,后来晃晃悠悠回到了曹先生家,曹先生让他继续包月,他不乐意。之后又回去找了小福子,只得到小福子在森林里吊死的消息。
祥子已失魂落魄,在大街上晃悠晃悠不知该去哪儿。时不时就拿起口袋中那一摞儿钞票出来数数,他的心为那点钱活动着。祥子现在就是在人家结婚时打着旗伞,出殡替人家举着花圈挽联,他不喜也不悲,只为那十几个铜板而游街。他慢蹭蹭的在路上走着,留神地在地上在值得拾起来的烟头。
体面地,要强的,好梦想的,利己的,个人的,健壮的,伟大的,祥子,不知道陪着人家送了多少回殡;不知道何时何地会埋起他自己来,买骑着磊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会病胎里的产儿,个人主义的末路鬼!
这本书通过祥子这一人物的经历和遭遇,尖锐的提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下层劳动人民的历史命运问题。
第三篇:《骆驼祥子》悲剧的原因
《骆驼祥子》悲剧的原因
社会因素:
这是主要原因,祥子的正直善良能干,在当时那个社会显得那样得格格不入。婚姻因素:
与虎妞的结合完全不是出于爱情,而是被算计。虎妞的陷阱与欲擒故纵,让祥子无处可逃,同时她也成为了祥子悲剧命运的促成人物。在虎妞怀孕后,祥子因为一种做父亲的情感而对生活产生希望,但却随着虎妞难产死去而灰飞烟灭。
爱情因素:
在虎妞死后,小福子一度成为了祥子生活的希望。可是,随着这唯一的支柱的死亡,祥子彻底走进了生命的死胡同。
个人因素:
祥子的个人性格是促成其悲剧的根本原因。
祥子的悲剧是一个社会悲剧,他的“做一个独立的劳动者”善良愿望的最终破灭,带有历史的必然性。军阀的乱兵、反动政府的侦探、车行老板的强取豪夺,是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过程中的产物,而生存权利的最终被剥夺,则是下层劳动者无法规避的历史命运。
祥子的悲剧性格,善良诚实与现实的压迫,使他无法摆脱与虎妞的婚姻锁链,他的软弱无力决定了他“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
祥子的悲剧被深深地植于市民文化的土壤中,他的带着小生产者印痕的人生理想,他不敢正视现实的盲目自信,在一切努力都失败后,他向命运屈服乃至苟且堕落。从深处看,恰恰源于他身上具有的文化根性。祥子虽然从农村走入都市,但生产和生活方式、人生准则及价值观念,依然同传统的农业文化根连枝接,最初表现在他身上的传统美德,如善良、勤劳、侠义、朴实等,以及狭隘、自私、愚昧等负面因素,都是传统农业文化的产物。从最初不敢正视现实的盲目自信,到一切努力都失败以后,又向命运屈服,正是传统文化性格中负面因素不断扩大、恶化的结果。
祥子的悲剧还打上了半殖民地畸形发展的都市现代文明的烙印。这种畸形发展的现代都市文化中的“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伴随祥子的人生历程,也在不断地腐蚀着祥子的灵魂。
第四篇:论文《骆驼祥子中的悲剧》
论《骆驼祥子》中的悲剧
摘要:《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之一,主要是以北平(今北京)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行踪为线索,以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为背景,以洋车夫祥子的坎坷、悲惨的生活遭遇为主要情节,深刻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控诉了统治阶级对劳动者的剥削、压迫,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向人们展示军阀混战、黑暗统治下的北京底层贫苦市民生活于痛苦深渊中的图景。(1)
关键词:祥子
虎妞
小福子
旧社会 正文:
一、前言
悲剧往往能在让人感动深深惋惜的同时给人留下深刻的感悟,唤起我们对生活的感悟,认识到生活的残酷。我觉得《骆驼祥子》是一本很好的书籍,高中时语文课上就听过老师详细介绍讲解过这本书,那时我已有深深的感触。老舍先生向我们描绘的一幕幕的悲剧,极其有力地唤起了读者们的同情心。书中主要讲述了一个普通、极其平凡的人力车夫祥子,令人感到辛酸的故事,其间又穿插了几个发生在祥子身边的悲剧。作为一个读者,当阅读完这本书是,深深陷入了对祥子悲惨遭遇的怜悯以及对旧社会黑暗的恐惧和痛恨,久久难以忘怀。
二、骆驼祥子的悲剧
祥子是个来自乡间的小伙儿,因为父母去世年仅十八岁的他独自一个人来到北平来谋生。与当时许多的乡间小伙儿一样,祥子勤快、老实只想又一份稳定的收入,体力活是他赚钱谋生的唯一方式,他也认准了要以拉车挣钱。所以就有了祥子人生的第一个起点——用在三年中间省吃俭用存下了一百块来块血汗钱,买了一辆新车。此时,祥子的生活有了希望,但是好景不长,不久祥子就迎来了他的第一个落点——出城拉客,结果连人带车被十来个大兵捉去。不久之后,大兵们吃了败仗,祥子趁乱从军营中拉走三只骆驼逃走了,只可惜车丢了。但这并没有打败,这个对生活韧劲十足的小伙儿,他继续挣扎在旧社会的黑暗里,第二个起点——卖骆驼,受到了虎妞的照顾,拼命拉车,重新省吃俭用攒钱准备买新车。同样的悲剧再次来临,第二个落点——攒的钱全被孙侦探敲诈走,虎妞和四爷闹翻。但是生活依然继续,慢慢地生活又好起来了,第三个起点——祥子和虎妞结婚,虎妞用自己的私房钱给祥子买了辆车,虎妞怀孕了,祥子又有了生活的动力。但是残酷的现实再次将祥子打倒,第三次落点——虎妞难产而死,办完丧事把车卖了,小福子自杀了。最后,现实的残酷把祥子打得体无完肤,他没有在站起来了,成了一个整天混日子的人,像只丧家之犬流浪街头,终于完全堕落了。他吃、喝、嫖、赌,还染上淋病,已从那个阳光,向上的小伙儿,过上了行尸走肉般的生活。
“《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品,也是一部具有思想艺术价值的现代文学经典之作。作品以一个车夫“三起三落”的命运悲剧,展现了现世的罪恶,深刻揭示了欲望膨胀带来的人性失度,进而艺术化地阐述了作者在基督精神影响下,对个体灵魂的关注和救赎。”(2)
祥子的三起三落可以以总结为三个阶段 “精进向上--不甘失败--自甘堕落”,内心的不断变化,最终崩溃走上人生末路。祥子的悲剧主要是由于当时的社会下所造成的,可以看出小说中黑暗社会的缩影——军阀混战的乱兵、阴险狡诈侦探、利益熏心的车行老板。在这样的社会下,当时底层的劳动人民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并不是祥子不够努力坚持,而是现实腐蚀了他的内心,他的最后一道防线最终还是被攻破了。祥子拥有着每个劳动人民的都会有的美德,他独立相信靠自己的双手就能创造自己没好的生活,他不想通过与虎妞结婚得到刘四的六十辆车,不愿像高妈说得那样去放高利贷,更不想听虎妞的话去做小买卖,他始终只有一个追求,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过上踏实的日子,“车”对于他来说是一种归属感和安全感,两次失去属于自己的车后,给了他重重的打击。
很明显,社会因素是导致祥子悲剧的主要原因,对于自己的梦想,祥子从来没有放弃或辜负过它,但那样的社会,榨干的祥子的所有,不管是青春,热情还是对生活的希望。当时的中国处于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状态,劳动者的生存权利完全被侵犯了,作为底层的劳动者们,他们没有能力去反抗,只能一味的忍让。小说通过对祥子这样的朴实和努力的人与最后他的结局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使人感到了强烈的对比,更加对祥子感到同情。老舍先生通过描写发生在祥子身上的悲剧,深刻揭露那个吃人的社会,更加批判了当时社会对劳动人民的残害。
二、虎妞的悲剧
虎妞是《骆驼祥子》中性格分明的角色,她性格泼辣豪爽,长的虎头虎脑,所以虽然已经是已经是三十几岁的老姑娘了,却还是没有嫁出去。她办起事来并不比一般的男人差,有时比有些男人各家能干利落。就像她说的,如果四爷的车厂没有了她,不可能有那样的资产。在她与祥子的结合过程中,充分展现了那种北方女子想爱就爱的爽快,自己主动去诱惑祥子献身给祥子。对于祥子她有尽到自己所说的心疼,付出了自己的真心,只不过她表达的方式过于简单粗暴,她还是有着阶级的思想,不想一辈子做拉车夫的妻子,贪吃懒惰,由于自己是车厂主的女儿,在其他人面前有很大的优越感。,虽说她是真的为祥子好,但没有尊重过的祥子的梦想,甚至嘲笑过他,所以她也算是祥子前进的障碍之一。虽然敢作敢为,但她还是没有打破女人的本分,还是想过相夫教子的日子。祥子的不喜欢虎妞,除了其老、丑、凶悍、耍心眼、剥夺他的自由、伤及他的尊严之外,更重要的还是嘲弄了他的理想。显而易见的是,虎妞是由心机的人,四爷和祥子都被她耍的团团转,最后即使是和自己的爸爸闹翻,她还是坐上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八抬大轿风风光光地嫁了出去。在她与祥子的相处中,虎妞完全处于主导地位,她似乎扼住了命运的咽喉,但最后即使算计了那么的多,还是难产而死,四爷连她葬在何处都不知道。
虎妞其实也是悲剧之一。祥子其实并没有真心喜欢过她,除了因为虎妞她比祥子老、泼辣凶悍、心机中手段多、剥夺祥子的自由、伤及他的尊严之外,更重要的是她没有去理解祥子想要的是怎么样的生活以及祥子真正的理想是什么,这也是两个人婚姻的不幸之处,虎妞是把自己嫁出去了,但她真的嫁对人了吗?虎妞的悲剧主要来自于封建家庭,他长期被压抑在封建单亲家庭中,无法对自己渴望的爱情与幸福去追求,她和祥子的婚姻并不是美满的,是畸形的、不合理的。她是封建社会剥削下的牺牲品,过度的压抑对她的身心造成了伤害是间接的也促使了祥子的悲剧。她代表了那个时期的妇女身上的许多恶习。他精心策划的一切,还是没有得到最后想要的结果,最后难产而死。
三、小福子的悲剧
小福子是小说《骆驼祥子》中“真、善、美”的代表,她是个善良、水灵的姑娘,她的悲剧主要来自于家庭,她本是个年轻貌美的黄花大闺女,却被酗酒成性的父亲卖给了一个军官,父亲没几天就把钱给挥霍一空还失手打死了她的母亲,家里没有经济来源,后来军官逃走了,她走投无路只好又回到家中,看着两个嗷嗷待哺的弟弟他没有办法,只能走上卖身这条不归路,她什么也没做错,还要被吃醋的虎妞攻击,吃进了苦头。祥子深深爱着她,但他们没能在一起,最后小福子被卖到了白房做了妓女,不堪重负的她,对这个世界失望到了极致已不抱任何希望,她选择了自杀上吊死了。留下的是读者对他深深的同情之心以及对此等悲剧的思考。小福子的悲剧表面看似是因为家中嗜酒的父亲,其实她的父亲也是那个黑暗旧社会的牺牲品,他就是未来的祥子,过着鬼一样的生活,沉溺在酒精的麻醉下,无法面对这个社会的残酷。所以真正把小福子推向死亡的还是当时的社会,小福子就是当时社会底层女性的真实写照,她们尽心尽力、小心谨慎、朴实踏实,她们从没做错过什么,只因命运一开始就没给她们应该有的待遇,她们出生错了错的时代,最后她能做的逃离那样的社会,最终选择了死亡。她的死亡完全刺激了祥子,祥子就此从一个吃苦耐劳的淳朴青年变为被偷空一切的麻木僵尸,作者再次揭露了旧社会把人变成鬼的现实。
四、结论
《骆驼祥子》通过对旧社会底层劳动小人物——祥子的描写,先是表现了一个群体——车夫们的惨痛经历,个深层地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就是这样的社会,造成了这些人的悲剧,作者有力的控诉,让读者无不深有体会,至今仍引发不少人的深思。
参考文献:
[1] 百度百科(骆驼祥子)(1)[2] 邹婧婧:《〈骆驼祥子〉老舍对个体灵魂的救赎》(2)[3] 老舍:《骆驼祥子》 人民出版社 [4] 老舍:《老舍全集》 人民文学出版社 [5] 孙之俊:《骆驼祥子画传——老舍名著的形象解读》 [6] 舒济/舒乙:《老舍小说全集-第9卷》 长江文艺出版社 [7] 《老舍代表作集》(上)浙江文艺出版社 [8] 老舍:《我怎样写〈骆驼祥子〉》 《老舍文集》第十五卷 [9] 邵宁宁: 骆驼祥子 : 一个农民进城的故事 [10] 百度百科(小说《骆驼祥子》中人物)
第五篇:《骆驼祥子》的多重悲剧分析
《骆驼祥子》多重悲剧分析
——特定时代的人物多舛命运
【摘要】:根据老舍的《骆驼祥子》,本文主要从文本出发,着重分析小说中的主人公“祥子”,作为一个二十年代的北平车夫的生活经历。在他经历的的生命、婚姻、事业中,分析他的悲剧性——一个有志青年的逐渐堕落。其次,分析除小说主人公以外的——虎妞、刘四爷、小福子等人,他们在北平的生活经历以及最后的命运结局,展示给我们的是什么样的悲剧色彩,反映出了怎样的社会现实。借此,揭示二十年代的北平社会中底层人们的生活模式和状况,甚至是,当时整个中国的下层人民,一种受压迫、受欺压、受排挤、受歧视的生活状态。最后,让人们看到中国当时的劳动人民的艰辛与无奈,以致最后无路可走时堕落的辛酸。以警醒现在的世人,让人们对人生和信念有个新的认识。【关键词】:悲剧 命运 生活经历 祥子 【正文】:
《骆驼祥子》主要讲述了祥子——一个北平车夫,从对生活充满希望与向往到最后堕落随大流的一个过程。亦是祥子作为一个农村来的有志青年在城市中受到来自生活、婚姻、事业,以及周围的人的压力与影响,最后被同化为一个吃、喝、嫖、赌都行的车夫的一个过程。从中展示给人们的是二十年代的北平劳动人民的不幸与悲剧,也是整个北平,甚至是整个中国劳动人民的不幸,是当时社会劳动人民艰难生活的一个缩影。
一、小说主人公“祥子”的“三起三落”——事业、爱情、婚姻的多重悲剧
《骆驼祥子》中的祥子,18岁的时候父母去世,只身来到北平,想要在北平开始自己新的生活,找到一个谋求生计的道路。在北平做了各种各样的工作之后,选择了把车夫作为自己的一个终身事业,打算一直坚持这份事业,并把做一个好车夫,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作为自己人生的最高理想与奋斗目标。祥子认为只要是为了买车就可以牺牲一切,可以牺牲自己的时间,牺牲自己的体力,可以在风中、在雨中,马不停蹄的工作。始终把买车看作是一项无比神圣的事业,祥子在风雨之中劳碌奔波了三年之后,终于存够了钱,买了一辆属于自己的车。这车在祥子的眼中是显得那么的可爱,此时的生活给祥子的感觉是非常美好的。祥子对生活充满着希望,认为凭自己这样一个壮实、高大、身体顶棒儿的年轻人,一定能在北平很好、很安稳的生活下去。但是,命运总是在人们出其不意的时候改变,给人们带来无比的震撼与折磨。就在祥子精神奕奕,快活的拉着车的时候,却因为他无心的超小道被大兵给抓了去。在当时的北平,军阀混战,到处都有关于战争的留言,祥子只是时运不济的被拉了去。这一事件不仅让祥子丢掉了自己心爱的车,还让自己在战乱中受尽苦楚。在部队中为大兵们打理各种各样的小事,并且得不到“人”的对待。祥子再一次的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对未来失去了希望。当有一天,他看见军营中同样作为俘虏的骆驼时,此时,一种恍然大悟重新点燃了祥子生的希望。祥子趁大兵们打仗之时,混在骆驼群中,逃出了军营,而且还顺便牵了三匹骆驼。祥子以为这些骆驼可以卖一个好价钱,供自己重新买一辆车,重新开始车夫的生活。但是,他的骆驼并没有卖到一个好的价钱,反而只换到了三十几块钱,这些显然是不够祥子的买车的。祥子只好另想出路——回到之前工作过的仁和车厂为刘四爷拉车,并把自己仅有的三十几块钱交给刘四爷,让刘四爷替自己保管着,等到有一天买车好用。祥子的这一起一落虽然给祥子带来了不小的打击,但是却没有让祥子对生活彻底的失望,祥子还是坚持着自己的最初的梦想,并且想要实现自己的梦想的。
祥子回到仁和车厂之后,并没有自己心中所想的那么顺利——只要好好的拉车、存钱、买车,这么简单的生活。在回到仁和车厂之初,祥子拉过散座也拉过包月,但是包月的人家是一个不拿下人当人看的人家,在张家的下人都是奴才是下贱之人,没有一点的地位与尊严可言的。祥子在张家受尽了委屈,终于决定离开张家。此时的祥子对生活、对梦想萌生了动摇的念头,这一点点的动摇让祥子沾染了自己以前从来都不碰的东西——酒。当祥子带着酒意回到仁和车厂时,觉得自己的委屈无处发泄,想要找个人诉说自己心中的痛苦与不快。此时,虎妞恰当的出现在了他的面前,并主动的要求祥子进她的屋,跟她说说心中的委屈,祥子趁着自己的酒意答应了虎妞的要求。但就是这一点小小的动摇却给祥子的婚姻与爱情埋下了潜在的悲剧因素。祥子在这个酒醉的晚上与虎妞有了亲密的关系,祥子发现虎妞并不是第一次,这与自己的理想是相悖的。祥子的理想是娶一个清清白白的姑娘,要是一个与自己一样老实厚道有上进心的女子。并不是像虎妞这样的一个,年纪比自己大,有着男子一般的气质的老女人。这让祥子对生活又有了新的发现,觉得就算是自己娶了虎妞,也许好歹能有自己的车可以拉,只要有了自己的车,其它的一切对自己来说都不重要。拉车是祥子对生活的信仰,只要能够拉上车,祥子就还是祥子,就还可以是一个独立的个人,而不是生活的奴隶与阶下囚。祥子抱着这样的想法,心怀忐忑的过着,突然有一天遇到了自己以前工作过的一个人家——曹老板。曹老板的出现给祥子带来了人生中的又一高潮,曹先生是一个有学识的读书人,自然家中也是很干净整洁的。能够在这样有儒雅气质的人家里拉包月,对于一个平常的车夫来说无疑是幸福的。祥子又拉上了包月,此时似乎过去的那些不痛快与心酸都已不在,心中想的,脑中想的,全是存钱、买车。祥子买了一个闷葫芦开始自己的计划,一点一点的存钱,打算加上在刘四爷手中的钱一起去买车。正当祥子忘却那些生活中的烦劳与幸苦之时,就像是命运的故意捉弄一般,虎妞突然出现在祥子的面前,告诉祥子她怀了祥子的孩子并要求娶她为妻。祥子觉得这是虎妞的威胁,那晚发生的事亦是虎妞的诱拐,自己像是中了虎妞的诡计般无奈与无助。祥子此时觉得委屈,可是找不到宣泄的出口。这时孙探长这个人物的出现,正好让祥子省去了那些对生活疑虑的考虑。曹先生因为自己学生的诬陷,陷入了危险之中,被孙探长盯上了,只好出逃到自己的好友左先生家里,曹先生让祥子自己小心,不要被孙探长找上麻烦。可是,就像是命运的故意捉弄一般,孙探长不仅没收了祥子的车,连祥子积蓄也被孙探长拿走了。在这样一个混乱的社会之中,像孙探长这样收刮人民的长官已是屡见不鲜的事了,遇上了也只能自认倒霉罢了,劳动人民的反抗在二十年代战乱的北平是不痛不痒的。祥子的这一遭遇又让祥子一贫如洗,祥子只好抱着消极的想法又一次的回到了仁和车厂。祥子的这一起一落深深的打击了祥子对生活的信心,促进了祥子这个有志青年在北平的堕落与毁灭。
祥子回到仁和车厂,遇上刘四爷的七十大寿,虎妞想要趁父亲的生日,让父亲同意自己与祥子的婚事的,但是刘四爷是断然不同意她们的。刘四爷作为一个有钱人家是看不起祥子这样的一个拉车的傻大个的,认为是祥子占了多大的便宜。可是虎妞的坚持最后惹怒了刘四爷,父女俩最后以断绝关系换得了祥子与虎妞的结合。祥子与虎妞的结合,让祥子开始了一种新的生活,用祥子的话来说就是“有了家”,虽然这个家不是自己理想中的家,但是好歹有了妻子,有了自己的房子。祥子与虎妞结婚后,并不如当初想的那么顺利,虎妞反对祥子拉车,祥子因此而痛苦;祥子不是一个有钱人,而且虎妞与父亲的关系也不可能在复原,祥子又热衷于拉车,不能照顾自己,也不能给虎妞理想的物质生活,虎妞因此而郁闷后悔。两人都痛苦委屈的生活着,虽然最后祥子也是拉上了自己的车,这是他作为一个劳动者的必然,虎妞也找到了自己的同伴——小福子,他们两人像是凑合着过着各自过着自己的生活。当虎妞真的怀孕后,祥子似乎又一次真的感觉到了生活的希望,觉得自己有了儿子,后继有人了。这时的祥子对生活怀着的是一种满意,但是虎妞最后却因难产而死。虎妞的死对祥子的命运无疑是一个致命的打击,祥子为给虎妞办理后事,卖掉了自己的车,最后花光了所有的钱。祥子的这段婚姻最后让自己又变得一贫如洗,这不得不说祥子的婚姻是悲剧的,带给他的并没有什么幸福,娶的是自己不喜欢的女子,拉的不是自己买的车,最后以为会有一个自己的孩子时,孩子也没能顺利的来到人世。这样的悲剧遭遇让祥子真的堕落了,曾经那个不沾烟酒,厌恶烟酒的祥子学会了吃喝嫖赌,任凭自己一天天的堕落、消沉,身体也变得消瘦不堪。不再是那个积极、有上进心、身体倍儿棒的祥子。此时的祥子已经堕落得,当曹先生再次看见他的时候已经不确定这就是当年那个傻大个儿。
即使祥子已经是这样堕落的生活着,他也许仍然还有那么一点生的希望。当曹先生再一次出现,想喊祥子再回他那儿拉包月的时候,祥子是无比欣喜的。祥子向曹先生诉说了自己的一切委屈与心酸,以及自己认为爱着的女子小福子的故事。曹先生对祥子的理解,让祥子重新感到了一种火苗在自己的心中点燃了对生活的信心。但是当祥子回到大杂院时,小福子已不在了,当祥子打听到小福子的所在地,并欣喜的敢去找小福子,想要与她开始新的生活时,得到的却是小福子已死的消息。这样的结局给了祥子致命的一击,让曾经坚实的祥子再也没有了生存的信念与对生活的信心,在此时祥子的事业、婚姻、爱情一一的破灭。祥子的事业、婚姻、爱情的悲剧结局不仅是让祥子从一个有上进心的有志青年变为一个堕落消沉的邋遢之人,它同时也反映出在旧中国,没有地位的劳动人民是没有生活的主动权的,即使努力的生活最后也免不了悲剧的结局,让现在的人们看到那个社会吃人的本质与社会底层人民的无奈和悲哀。
二、虎妞、刘四爷、小福子等人的悲剧——特定时代人们命运的缩影
虎妞、刘四爷、小福子在二十年代的北平有着不同的生活,不同的命运、结局,但是都反映除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模式与生存的状态——利己。虎妞是刘四爷的女儿,本来过着自己正常的生活,每天帮助父亲打理车厂,有好吃好穿。不用考虑生活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压力,周围的人也对她很敬畏,本可以这样安逸的过着自己的生活。她在《骆驼祥子》中开始是一个压迫他人的角色,是车厂老板的女儿,车厂的车夫都在她的管制之下。长得虎背熊腰的,完全具有一个男子的特质,毫无女性特征——是一个粗鲁的劳动妇女的形象。在旧中国农村的劳动妇女本应该在家好好的养儿育女、农忙耕作的,但是虎妞是城市中的女人,而且还有一个有钱有势的父亲。这样虎妞养成了一种游手好闲、好逸恶劳的习性,这也是当时很多妇女的习性。虎妞在遇到祥子之后,觉得祥子是一个勤快踏实的年轻人,于是对祥子产生了爱慕之情,抑或是作为一个老女人对情欲的追求。让虎妞萌生了想要嫁给祥子的想法。最后虎妞是如愿的嫁给了祥子,但是他们的婚姻并不幸福,祥子与虎妞终究不是一个世界的人,祥子的想法充满了一个乡下农民的质朴与坚硬,虎妞的想法充满的是城市的私利与浮夸。二人想法的差异让他们彼此折磨着,好不容易有了孩子最为两人的一个缓冲剂,最后孩子却因虎妞好逸恶劳的习性而夭折。孩子的夭折导致了虎妞的去世,也标志着虎妞命运的终结。虎妞这种死亡的命运,预示着在旧中国,好逸恶劳的女子是不能生存的,没有文化与知识的劳动人民,想要在这个时代生存,就必须靠自己的双手与努力,通过辛勤的劳作才能在这歌残酷的吃人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
刘四爷在当时是一个有钱有势的车厂老板,理应有好的生活,能够得到幸福的结局。他在开车厂之前,什么坏事都干过,是一个混生活的人,经历过人生的动荡起伏,见过大风大浪。但是,最后虎妞的离开就昭示了他悲剧命运的开始,虎妞的离开让他关闭了自己的车厂,独自到了上海生活。相必他在上海的生活少了亲人的陪伴,也感到了一种孤独与寂寞。当他再次回到北平时,向祥子询问虎妞的下落,此时虎妞已经不在人世了。祥子告诉刘四爷“虎妞死了”,刘四爷问祥子“虎妞的坟在什么地方”,可是祥子却固执的不肯告诉刘四爷虎妞埋在了什么地方,此刻还沾沾自喜的觉得“刘四爷当初是怎样的人物,但是现在连女儿的坟都不知道在什么地方,还得问我祥子。”正如祥子嘲笑刘四爷的这句话一样,刘四爷表面风光一生,到头来却连自己女儿的坟在什么地方都不知道,也只有怀着遗憾沉默的离开。这样的结局无疑也是悲剧的,在二十年代的中国,即使像刘四爷这样一个有人生经历的人也免不了被命运捉弄,怀着遗憾与后悔过完自己的下半生。
小福子在《骆驼祥子》中一直都是一个被动的活着的人,祥子爱她,是因为觉得她跟自己一样具有农民的特质,是一个上进、能吃苦的人。不管是最初的被父亲卖给一个将军抑或是后来自己卖身到白房子,这都不是她自愿的。是生活对小福子的压迫,对于两个弟弟要生存下去的无奈。小福子认为自己并不重要,甚至是可以坦然的面对死亡的,但是自己有两个弟弟要养活,为了他们的生计自己必须想办法存到钱,让他们能够顺利的成长。这些来自生活的压力,让小福子一直生活在煎熬与痛苦之中。小福子在与虎妞相处之时,爱上了祥子,祥子亦是爱小福子,两个人似乎可以在一起生活,相互的彼此照顾。可是祥子却因为养不起她的两个弟弟和酒鬼父亲,而选择了离开。祥子让小福子在大杂院等自己回来娶她,可是已经堕落的祥子在外的生活并不如意,没有存到钱,也没有回到原来坚实、高大的样子。小福子在等待无果之时,无奈之下把自己卖到了白房子,在白房子的小福子经不住这里的生活,终于选择了死亡的道路。最终也没能等到祥子来娶她。小福子这样一个有上进心、勤劳、踏实的姑娘,在当时的北平,在当时的生活压力之下,不堪重负而死。这昭示给我们的是那个年代的残酷与无情,时代是不会同情弱者的,时代也不会因为个人而改变。生活在什么样的时代就得学会在这个时代的生存的方式,个人必须符合集体的观念,在当时的社会,个人主义是没有出路的。【小结】:《骆驼祥子》中祥子、虎妞、刘四爷、小福子等人的命运结局都是以悲剧告终的,不管是祥子的堕落、虎妞与小福子的死亡还是刘四爷的老无所依,都展示了当时整个时代社会的残忍与黑暗。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吃人本质,以及当时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背景下,劳动人民生活的困苦与无奈,最后在强大的压力之下走向了毁灭的道路。《骆驼祥子》展示给我们的不仅是人物命运的悲剧,也是那个时代的悲剧。
参考文献:① 老舍.《骆驼祥子》[M].人民文学:1995 ② 张春生.略论骆驼祥子的悲剧[D].天津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③ 简析《骆驼祥子》中祥子的悲剧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