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骆驼祥子的悲剧成因

时间:2019-05-14 17:06: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文骆驼祥子的悲剧成因》,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文骆驼祥子的悲剧成因》。

第一篇:论文骆驼祥子的悲剧成因

论骆驼祥子的悲剧成因

摘要:《骆驼祥子》是一部惊心动魄的灵魂毁灭的悲剧,骆驼祥子的人生悲剧之所以惊心动魄,是因为祥子的人生悲剧是由多方面的原因的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原因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一是黑暗的社会现实;二是祥子所走的个人奋斗的道路;三是他人因素对祥子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是与虎妞的关系;四是农村风俗文化和城市文化的激烈碰撞,最终以扭曲的城市文化的胜利而告终。

关键词:祥子 悲剧 社会 个人

《骆驼祥子》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艺术上都代表了老舍先生小说创作的高峰,是我国近代文学史上都市贫民题材中难得的佳作,是具有批判现实主义特色的社会悲剧。这个悲剧究竟如何上演,无论是以美好灵魂的骤然玉碎收场,还是以其蜕变瓦全结束,都是诸多原因交相渗透,合力作用的结果。这篇小说的主人公祥子已成为文学史上的经典形象。自小说问世至现在的七八十年间,尽管社会发生了很大变化,但骆驼祥子的形象却一直在感染着读者。给读者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作品写了一个旧北平普通人力车夫祥子“肉体被摧残”,心灵被扭曲的全部历程。老舍先生说:“要由车夫的内心状态观察地狱是什么样子。”[1]从祥子第一辆车被大兵抢走到孙侦探顺手敲诈勒索,这其中又穿插刘四爷的“合理”剥削,再到和虎妞的婚姻,由于虎妞的难产而死,祥子被迫把车子卖掉给虎妞办理丧事。祥子买车的“三起三落”的悲剧命运有着极其丰富的社会内容。

祥子是从农村来到城市的破产农民,他带着乡间小伙子的健壮,木讷,勤劳与诚实来到北平,他干了许多靠出卖力气换饭吃的活。最后他认定,拉车是最能挣钱的活,把买上车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是他的“志愿、希望甚至是宗教”[2]。他早出晚归忍饥挨冻,风里来雨里去。他用了三年的时间,终于攒够了一百元,买了一辆新车,成为上等车夫,但好景不长,那时北平城外军阀混战,祥子为多挣几个钱,抱着侥幸的心理拉车出城,不料连人带车都被掠走。后来尽管祥子逃了出来,但他失去了洋车,幸运的是牵回了三匹骆驼。他没有心灰意冷,而是更加拼命的拉车挣钱。买车的钱还没有攒够,又被孙侦探敲诈,洗劫了一空。买车的美好愿望再次落空。当他再一次拉上自己的车是以与虎妞的畸形婚姻为代价的。虎妞用她的私房钱为祥子买了一辆二手车,但最终由于虎妞的难产而死,祥子不得不把车子卖掉去料理丧事。祥子遭受一连串生活的沉重打击,他再也无法鼓起奋斗的勇气。生活捉弄了祥子,他也开始游戏生活,吃喝嫖赌。小说中这样写道:“平日最怕最可耻的一件事,现在他打着哈哈似的泄露给大家”[2],祥子在虎妞死后也想重新振作起来,尤其当他自我感觉战胜了刘四时,他似乎又找到了失去的自信。他去找小福子,打算重新开始生活,然而小福子早已死了,祥子失去了唯一可以拯救的希望,他的精神彻底崩溃了。为了弄到喝酒的钱,他到处行骗,连他奉为圣人的曹先生也骗,更有甚者,为了钱他出卖阮明,把阮明送上了断头台。祥子彻底的堕落了,由一个“体面的,要强的,好梦想的,利己的,个人的,健壮的,伟大的”[2]底层劳动者沦为一个“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会病态里的产儿,个人主义的末路鬼。”[2]

人是社会的产物,受社会的制约,一个人的人生道路,是由他所处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地位以及个人与社会的各种联系决定的。祥子生活在军阀混战,人民生活极其贫穷落后的人压迫人人剥削人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样的生活环境对祥子悲剧的形成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首先是军阀的连年混战,兵匪的残酷剥削和压迫,特务的横行乡里,给广大普通劳动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祥子是普通劳动者中的一员,当然不可能幸免。祥子从一个破产农民到北平以后,他省吃俭用,拼命拉车,整整三年,终于用自己的血汗钱买上了新车,但他不了解当时的社会现实即军阀混战,城外打仗的消息已经流传了十几天,为了多挣几个钱,不考虑当时的实际情况,祥子竟大着胆子去西郊拉车,西郊是当时兵匪经常出没的地方。碰巧刚出城门,就遇上了逃兵,连人带车都被逃兵抢走了,自己也几乎丧了命。在这样一个军阀混战的社会,战争不断,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威胁着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在这样动荡不安灾难深重的年代里,祥子的厄运,也就不可能会幸免。

其次祥子来自社会另一个方面的沉重打击是孙侦探的敲诈勒索。祥子从军队 中逃出来以后,并没有灰心丧气,再买一辆新车的愿望在他的心里萌生,他把捡到的骆驼卖过后得到的钱严格的保管起来,不舍得花一点,但这些钱远远不够买一辆新车。“于是他早出晚归,‘像只饿疯了的野兽’,把挣得的钱一分一文,一星一点都存在闷葫芦里”[2]。天有不测风云,准备买第二辆车的积蓄又被反动爪牙孙侦探敲诈去。孙侦探本来跟踪的是祥子拉车的主人曹先生,跟祥子本来扯不上一丁点儿的关系,他敲诈祥子,更不在孙侦探的原定计划之中,可是,既然碰上了,就该祥子倒霉“祥子遇到点上了,活该”[2],所以他顺手牵羊的就把祥子准备买车的钱敲诈的一干二净。孙侦探敲诈祥子的时候,曾轻蔑的对祥子说过这样的话:“你,你呀,我的傻兄弟,把你放了象放了个屁,把你杀了象抹个臭虫。”[2]祥子十分的困惑,自己没有招惹别人,就不会受到这样的“待遇”,自己没有招惹别人,为什么处处受别人的欺负。祥子来自农村,有着朴实天真的性格,认为只要自己不招惹别人,就不会受到这样的“待遇”。祥子不知道,自己处在一个强取好夺的,没有公道的社会里,在这样的社会里随时随地都可以把祥子致于死地,像他这样既无权又无势的人,虽然不伤害别人也注定要遭殃的。大兵的掠夺是在溃散逃命之际,特务的讹诈也只是作为一次意外的收获,祥子所遭受的这两次沉重打击在小说中都描写的很简短,事情看似发生的很突然,带有很大的偶然性,但他们的顺手一击,给祥子带来的却是影响终生的祸害。所以祥子的悲剧既是他个人的悲剧,也是一个社会的悲剧。

祥子的理想和奋斗带有浓厚的个人主义色彩,他企图通过个人奋斗来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和生活命运,这种个人主义的奋斗方式,很难在一个腐朽黑暗动荡的社会中取得成功。

祥子从农村来到城市以后,渴望在城市里找到出路建立自己的新生活,因为他没有什么文化,只有一个健壮的身体.小说中这样写道:"他的铁扇面似的胸与直硬的背,扭头看看自己的肩,多么宽,多么威严!杀好了腰,再穿上肥腿的裤,裤脚用鸡肠子带儿记住,露出那对出号的大脚!是的,他无疑可以成为最出色的车夫;傻子似的他自己笑了。”[2]他把买上一辆车,做个独立的劳动者,作为自己的生活目标。“即使今天买上,明天就丢了,他也得去买。这是他的志愿.希望.甚至是宗教。不拉着自己的车,他简直像是白活……它一天到晚思索这回事,计算他的钱;设若一旦忘了这件事,他便忘了自己,而觉得自己只是个会跑路的畜牲,没有一点起色与人味”。[2]可见他买车的愿望多么的强烈。经过三年的奋斗,他终于买上了车,可半年后被人抢走;重新攒钱,车还没有买上,积蓄又被孙侦探敲诈勒索去了。最后在虎妞的帮助下又买了一辆二手车,又由于虎妞的难产而死,不得不把车又卖掉。“三起三落”的经历使祥子有过怀疑,尤其是他从老马小马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模糊中有所觉醒,但是这也只能更加促使他拼命挣钱,早一天实现他的理想。摆脱老马小马那样的处境,这一次更坚定了他所走的个人奋斗的道路。他坚强的意志和执拗的态度与生活展开了反复的搏斗,显示出骆驼一样坚韧的个性。祥子想凭自己的个人奋斗去改变个人的命运,这种天真简直到了荒唐的地步。因此,他的这种个人奋斗精神越强烈,他的行为就越可笑,他的结局也就越可悲。这种个人主义的奋斗方式还导致他“不想别人,不管别人”“他只关心车”[2]表现出一个个体劳动者的政治的无知和漠然,为了多赚钱,他甚至不注意身边发生的战争,不顾自己的安全,这种狭隘的思想局限性,才能使他对自己的遭遇迷惑不解。

祥子原本所奉行的个人奋斗的道路,几经磨难之后,内心的正直善良,热心向上的道德力量慢慢的消失殆尽,而自私保守的这些小生产者的固有弊病却在他的身上进一步增强。他的个人奋斗,只不过像老马所揭示的那样:“干苦活的打算一个人混好,比登天还难。一个人能有什么蹦儿?看见过蚂蚱吧!独自一个儿也蹦的怪远的,可是教个孩子逮住,用线栓上,连飞也飞不起来。”祥子在个人的奋斗道路上,不仅没有“飞起来”,反而越陷越深,堕落了下去,成为一个“个人主义的末路鬼”[2],最终走上了为了金钱出卖人格和朋友的苟活之路。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个人奋斗,但是祥子式的奋斗不可能从根本上推动社会的发展和个人命运的改变。祥子的弱点是对社会的盲目。那个社会用狄更斯的话:“那是个好的不能再好的时代,那是个坏得不能不能再坏的时代,那是个闪耀着智慧的岁月,那是个充满着愚蠢的岁月,那是富于信仰的时期,那是阳光普照的季节,那是长夜漫漫的季节,那是充满希望的春天,那是令人绝望的冬日......”[3]社会是如此的复杂与矛盾,但祥子不了解,因此他不能自觉的把握自己的命运,从而造成了他个人奋斗的悲剧。

祥子与虎妞的不正常结合,以小福子的最后上吊自杀,也是造成祥子悲剧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

祥子与虎妞的婚姻,对祥子来说这是一场更加难以忍受的灾难。使他在精神上所受的折磨和打击并不轻于前两次。逃兵和特务虽然没有置他于死地,但虎妞设下的圈套让他有苦说不出来。祥子本来的人生理想是做一个自食其力的有着自己的漂亮车子的上等车夫,“而且愿意娶亲的话,他必定要到乡下娶个年轻力壮,吃得苦能洗能做的姑娘。而虎妞与祥子理想中的诚实干净的姑娘相去甚远,小说中有这样的几句话:“想起虎妞,设若当个朋友看,她确实不错;当个姑娘看,她丑,老,厉害,不要脸!就是想起抢去他的车,而且几乎要了他的命的那些大兵,也没有像想起她这么可恨可恶!她把他由乡间带来的那点清凉劲儿毁尽了,他现在成了个偷娘们的人!”[2]。我们看到,祥子与虎妞发生性关系后,他精神上的优越感丧失了,甚至觉得自己比一般车夫更为不堪,“成了偷娘们的人”,比要他的命还可恨,所以,祥子对虎妞的厌恶比差点要了他的命的大兵还要强烈。

虎妞在祥子的人生道路上,总的来说是作为摧残祥子的悲剧因素出现的。首先是由于虎妞的引诱,祥子的爱情理想彻底破灭,进而祥子的自信,单纯,勤俭等品行以及他对自立劳动的追求的生活信念也逐渐蜕变了。虎妞是人和车厂厂主刘四的女儿,正是虎妞的治内,才使刘四的人和车厂管理的井然有序。由于刘四贪婪钱财的本性,才使虎妞到了三十七八岁还没有出嫁,从而形成了她的变态心理。虎妞虽然看上了祥子,但她并不愿意作“一辈子车夫的老婆。”[2]而她的希望是将来父亲同意他们的婚事,她和祥子共同经营车厂,至少买上几辆车,做个小主人。而祥子不是这样想的,他想凭自己拉车挣钱,祥子要求拉车,可是虎妞对祥子说:“告诉你吧,就是不许你拉车,就是不许你拉车!我就是不许你混身臭汗,臭烘烘的上我的炕!”“看吧,看谁别扭得过谁......”[2]虎妞对祥子这种居高临下的气势,充满了封建统治者的霸道!由于虎妞的作用,她把祥子从乡间带来的那点清凉劲毁尽了。“要了她,便没有他.”[2]与虎妞的结婚,对祥子来说,就只意味着屈辱,意味着独立人格的丧失,意味他整个生命存在的无意义,意味他先前拼死奋斗的荒诞结局。而对个性彻底毁灭的这条路,祥子心中充满了绝望。祥子狭隘,爱面子,怕别人说他贪图刘四的财产,怕别人笑他依靠虎妞生活,怕别人骂他不正大光明。祥子的矛盾不仅造成了他自己的痛苦,同时也给虎妞带来了不幸。由于虎妞的难产而死,为了让虎妞出殡,卖了车失去了饭碗,更让祥子失去了家庭的依托,遭受到又一沉重打击,虎妞对祥子悲剧的命运的形成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同时虎妞的命运也是悲惨的,都是那个不公平的黑暗社会造成的恶果,两个人的悲剧命运交叉在一起就形成了这篇小说的巨大震撼力。

小福子的自杀对祥子的悲剧命运的形成也有很大的作用.如果说虎妞之死尚未完全泯灭祥子的生活理想,那么小福子之死完成了对摧残祥子精神支柱的最后一击.小福子的命运也是悲惨的,车夫二强子以二百块钱的价钱把十九岁的小福子卖给了一个军人.在她被遗弃以后回到了大杂院,以暗娼的身份挣钱来让两个弟弟吃饭,避免他们被饿死的命运,但是还会时不时遭到来自父亲的一顿臭骂。在这种不知不觉中,小福子和祥子之间有了好感.虎妞的难产而死,可以说是祥子生活转折的一个重要契机.他卸去了精神上的严重束缚,完全可以拥有他理想的人——小福子。但他为虎妞送了殡,卖了车,失去了饭碗,无力负担小福子老父幼弟的生活,失去了重新建立家庭的资本。当他自我感觉战胜了刘四时,碰巧曹先生也答应把他俩安排在家中为佣时,祥子似乎又找到了失去的自信,但是小福子已经被卖到了妓院,并且吊死在了树林里。小福子的自杀,吹熄了祥子心中最后一朵希望之花,他的精神彻底崩溃。“潜藏着人类精神的深刻危机.....它在潜移默化中能击毁人的精神支柱,使经典哲学瓦解或无人问津,最后让人类的灵魂漂泊无依”[4]当小福子死去之后,他完全丧失了精神支柱。即使具有启蒙思想的曹先生也救不了他。其实曹先生是一个软弱的思想者,但在祥子眼里曹先生是一个英雄,甚至说是一种精神支撑。无论是祥子被虎妞引诱后,还是虎妞难产死后,曹先生都给了祥子一种新生的力量,但正如老舍先生所指出的那样:“其实呢,曹先生并不怎么高明。他只是个有时候教点书,有时候也做些别的事的一个中等人物。他自居为‘社会主义者’,同时也是个唯美主义者,受了莫利司一点的影响。在政治上,艺术上,他并没有高深的见解;不过他有一点好处:他所信仰的那一点点,都能在生活中的小事件上实行出来。他似乎看出来,自己并没有惊人的才力,能够做出些惊天动地的事业,所以就按着自己的理想来布置自己的工作与家庭;虽然无补于社会,可是至少也愿言行一致,不落个假冒为善。因此,在小的事情上他都很注意,仿佛是说只要把小小的家庭整理的美好,那么社会满可以随便。这有时使他自愧,有时也使他自喜。似乎看的明明白白,他的家庭是沙漠中的一个小绿洲,只能供给来此地的一些清水与食物,没有更大的意义。祥子恰好来到了这个小绿洲;在沙漠中走了这么多日子,他意味这是个奇迹。他一向没遇到过像曹先生这样的人,所以他把这个人看成了圣贤。这也许是他的经验少,也许是世界上连这样的人也不多见。”[1] 所以这样的启蒙者最后连祥子都认识到曹先生救不了自己的命。

而围绕祥子的另外一些人物,无论是流氓出身的刘四,或者是总以为仆人就是家奴的杨先生,以及下流无耻的夏太太等,则构成祥子生活的另一半。他们都用不同的方式,不同程度地迫使祥子一步步地走向堕落。总之,祥子身边的这些人物极其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既呈现出当时都市底层社会的世态万相,又为祥子的悲剧的产生创造了必然的条件。

亚里士多德描述悲剧的性质时指出:“性格是人物品质的决定因素。”[5]他认为性格是作家赋予人物的各种气质,品质或行为方式。祥子性格的形成与他所处的农村风俗文化有很大的关系。“人除了在一定的自然、社会环境中生活之外,还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生活,人既是文化的创造者,又同时被文化所创造”[6]祥子就是一个被农村文化所创造,又被城市文化所改造的人。老舍一开始是这样描述祥子的:“带着乡间的足壮与诚实”[2]来到旧北平这个城市谋生的小伙子,老舍更用骆驼的性格来象征祥子的性格,其目的是突出祥子身上的质朴,忠厚,勤劳,善良的农民气质,农民气质是祥子在多年的农村生活环境中,在农村风俗文化的影响下形成的,在我们民族文化里作为美好的东西保存了下来。这也是农村优质文化在祥子身上的集中体现。祥子木讷,有一份力用一份力,车跑得又快又稳;他勤快,收车回来会把车厂的院子打扫得干干净净,把车也收拾得干干净净,他肯吃苦,也没有一般洋车夫的可以原谅而不便效法的恶习即喝酒吃烟泡窑子。尽管平时不舍得花一个子,却能在车夫老马面临困境时伸出援助之手。他梦想自己有一天有了自己的车,不再受栓车人的气,自己来做自己生活的主人,完全凭自己的本事来养家糊口,这就是农民的道德价值观。农民的道德价值观本能的排斥了凭心路吃饭的生活模式。有了自己的生活方式,他本能的排斥了虎妞为他设计的人生道路。

保持着农民种种良好习惯的祥子来到城里以后,格外的热爱这个城市,北平城里虽然没有他的父母兄弟,没有亲戚本家,没有任何财产。可是他觉得“那是他的家,全个的城都是他的家,”[2]。祥子已经彻底把北平当成了他的家,但是北平城并没有接纳他,没有因为祥子的挚爱而对祥子展开温情脉脉的一面。他身上所体现的那种农民身上所特有的文化形态在都市生活中却时时呈现出一种不协调性,不适应性。他的忠厚诚实在市民环境里却显得木讷,呆笨,而引起市民阶层道德人们对他的轻视嘲笑。人们称他为“傻骆驼”,甚至高妈也讥笑他把夜壶当礼送。城市里的观念习惯,生存规则他不太适应,祥子只有农民身上的价值观念。市民社会不能接受他的道德价值观,他边无法将自己融入眼前的社会中,由于农村和城市两种文化的截然不同,在处理人和人关系上,口齿没有城里人那么灵便。“他们多少以为他不太合群,不大和气”[2]这就透视出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形态不能被黑暗社会中的市民文化所容纳和接受,病态的城市文明再也容纳不了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理论社会道德,人性扭曲成为都市生活的主流。

通过对小说的分析,读者不难发现,农村宗法制文化又使祥子具有封闭,落后,狭隘,自私等性格特点,在接二连三的厄运,连续不断的打击面前,祥子没有自我觉醒的意识,这是由封闭的农村宗法文化造成的。所以祥子缺乏对现实深刻的认识,他不能认清黑暗社会才是失败的根源。因为封闭落后他意识不到自身固有的缺陷,所以他不可能主动去抑制自己的思想弱点,更谈不上理性的矫正自身的缺点。所以每一次打击都只能更深地引起他对自己生命价值的否定,“要强有什么用呢?......何不得了且乐呢?”[2]

悲剧常常是将美好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由此产生出悲剧的艺术效果和思想作用。老舍作为一个现实主义作家,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和思考无疑是深刻的。这种深刻性的表现就在于他不遗余力的批判,在批判中探索其渐趋衰落的原因。“批判的终极形式是毁灭,毁灭不是真正的目的,他真正的目的还是要在剖析民族文化生命基因过程中探索文化转型的出路,寻找民族振兴的理想之路。”[7]

对于文学作品,无论是在创作过程中,还是在欣赏过程中,总是伴随着人们的强烈感情。这样才能“唤醒人并且扩大人心的领域。”[8]同时任何作品总要表现人的理想,特别是作者对生活的理解。老舍通过对市民生活的描绘,写出了善良小人物的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9]从祥子的厄运中,使读者痛定思痛,探索人生的价值。通过祥子的人生悲剧,警醒那些生活在下层的劳动人民,希望他们能正确的认识自己,清醒地对待严酷的社会现实。

总之,祥子的人生悲剧,是强者沉沦的悲剧,是性格和命运的悲剧,既是个人的悲剧更是社会的悲剧。它真切地展现了一个普通人力车夫不该毁灭的全过程,它的积极意义在于使读者能够从中重新忆起或者开始懂得旧中国普遍存在过的苦难和罪恶,由此激起人们严峻的思考。

参考文献:[ 1]老舍:我怎样写《骆驼祥子》[A]老舍文集(第15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社,1990。

[2]老舍:[骆驼祥子]老舍全集[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3]黄修己:中国现代文学简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1984

[4]方锡球:《缪斯的足迹——文艺发展机制论》。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5]亚里士多德:诗学[A]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社,1998

[6]王元骧:论文学的社会学研究和文化学研究。北京:文学评论,1989,(6)

[7]王金根:论《骆驼祥子》的悲剧意义。安徽:安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1、28

[8]雪莱:《为谁辩护》古典文艺理论丛书(第一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

[9]老舍:《骆驼祥子后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4

第二篇:论文《骆驼祥子中的悲剧》

论《骆驼祥子》中的悲剧

摘要:《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之一,主要是以北平(今北京)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行踪为线索,以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为背景,以洋车夫祥子的坎坷、悲惨的生活遭遇为主要情节,深刻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控诉了统治阶级对劳动者的剥削、压迫,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向人们展示军阀混战、黑暗统治下的北京底层贫苦市民生活于痛苦深渊中的图景。(1)

关键词:祥子

虎妞

小福子

旧社会 正文:

一、前言

悲剧往往能在让人感动深深惋惜的同时给人留下深刻的感悟,唤起我们对生活的感悟,认识到生活的残酷。我觉得《骆驼祥子》是一本很好的书籍,高中时语文课上就听过老师详细介绍讲解过这本书,那时我已有深深的感触。老舍先生向我们描绘的一幕幕的悲剧,极其有力地唤起了读者们的同情心。书中主要讲述了一个普通、极其平凡的人力车夫祥子,令人感到辛酸的故事,其间又穿插了几个发生在祥子身边的悲剧。作为一个读者,当阅读完这本书是,深深陷入了对祥子悲惨遭遇的怜悯以及对旧社会黑暗的恐惧和痛恨,久久难以忘怀。

二、骆驼祥子的悲剧

祥子是个来自乡间的小伙儿,因为父母去世年仅十八岁的他独自一个人来到北平来谋生。与当时许多的乡间小伙儿一样,祥子勤快、老实只想又一份稳定的收入,体力活是他赚钱谋生的唯一方式,他也认准了要以拉车挣钱。所以就有了祥子人生的第一个起点——用在三年中间省吃俭用存下了一百块来块血汗钱,买了一辆新车。此时,祥子的生活有了希望,但是好景不长,不久祥子就迎来了他的第一个落点——出城拉客,结果连人带车被十来个大兵捉去。不久之后,大兵们吃了败仗,祥子趁乱从军营中拉走三只骆驼逃走了,只可惜车丢了。但这并没有打败,这个对生活韧劲十足的小伙儿,他继续挣扎在旧社会的黑暗里,第二个起点——卖骆驼,受到了虎妞的照顾,拼命拉车,重新省吃俭用攒钱准备买新车。同样的悲剧再次来临,第二个落点——攒的钱全被孙侦探敲诈走,虎妞和四爷闹翻。但是生活依然继续,慢慢地生活又好起来了,第三个起点——祥子和虎妞结婚,虎妞用自己的私房钱给祥子买了辆车,虎妞怀孕了,祥子又有了生活的动力。但是残酷的现实再次将祥子打倒,第三次落点——虎妞难产而死,办完丧事把车卖了,小福子自杀了。最后,现实的残酷把祥子打得体无完肤,他没有在站起来了,成了一个整天混日子的人,像只丧家之犬流浪街头,终于完全堕落了。他吃、喝、嫖、赌,还染上淋病,已从那个阳光,向上的小伙儿,过上了行尸走肉般的生活。

“《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品,也是一部具有思想艺术价值的现代文学经典之作。作品以一个车夫“三起三落”的命运悲剧,展现了现世的罪恶,深刻揭示了欲望膨胀带来的人性失度,进而艺术化地阐述了作者在基督精神影响下,对个体灵魂的关注和救赎。”(2)

祥子的三起三落可以以总结为三个阶段 “精进向上--不甘失败--自甘堕落”,内心的不断变化,最终崩溃走上人生末路。祥子的悲剧主要是由于当时的社会下所造成的,可以看出小说中黑暗社会的缩影——军阀混战的乱兵、阴险狡诈侦探、利益熏心的车行老板。在这样的社会下,当时底层的劳动人民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并不是祥子不够努力坚持,而是现实腐蚀了他的内心,他的最后一道防线最终还是被攻破了。祥子拥有着每个劳动人民的都会有的美德,他独立相信靠自己的双手就能创造自己没好的生活,他不想通过与虎妞结婚得到刘四的六十辆车,不愿像高妈说得那样去放高利贷,更不想听虎妞的话去做小买卖,他始终只有一个追求,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过上踏实的日子,“车”对于他来说是一种归属感和安全感,两次失去属于自己的车后,给了他重重的打击。

很明显,社会因素是导致祥子悲剧的主要原因,对于自己的梦想,祥子从来没有放弃或辜负过它,但那样的社会,榨干的祥子的所有,不管是青春,热情还是对生活的希望。当时的中国处于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状态,劳动者的生存权利完全被侵犯了,作为底层的劳动者们,他们没有能力去反抗,只能一味的忍让。小说通过对祥子这样的朴实和努力的人与最后他的结局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使人感到了强烈的对比,更加对祥子感到同情。老舍先生通过描写发生在祥子身上的悲剧,深刻揭露那个吃人的社会,更加批判了当时社会对劳动人民的残害。

二、虎妞的悲剧

虎妞是《骆驼祥子》中性格分明的角色,她性格泼辣豪爽,长的虎头虎脑,所以虽然已经是已经是三十几岁的老姑娘了,却还是没有嫁出去。她办起事来并不比一般的男人差,有时比有些男人各家能干利落。就像她说的,如果四爷的车厂没有了她,不可能有那样的资产。在她与祥子的结合过程中,充分展现了那种北方女子想爱就爱的爽快,自己主动去诱惑祥子献身给祥子。对于祥子她有尽到自己所说的心疼,付出了自己的真心,只不过她表达的方式过于简单粗暴,她还是有着阶级的思想,不想一辈子做拉车夫的妻子,贪吃懒惰,由于自己是车厂主的女儿,在其他人面前有很大的优越感。,虽说她是真的为祥子好,但没有尊重过的祥子的梦想,甚至嘲笑过他,所以她也算是祥子前进的障碍之一。虽然敢作敢为,但她还是没有打破女人的本分,还是想过相夫教子的日子。祥子的不喜欢虎妞,除了其老、丑、凶悍、耍心眼、剥夺他的自由、伤及他的尊严之外,更重要的还是嘲弄了他的理想。显而易见的是,虎妞是由心机的人,四爷和祥子都被她耍的团团转,最后即使是和自己的爸爸闹翻,她还是坐上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八抬大轿风风光光地嫁了出去。在她与祥子的相处中,虎妞完全处于主导地位,她似乎扼住了命运的咽喉,但最后即使算计了那么的多,还是难产而死,四爷连她葬在何处都不知道。

虎妞其实也是悲剧之一。祥子其实并没有真心喜欢过她,除了因为虎妞她比祥子老、泼辣凶悍、心机中手段多、剥夺祥子的自由、伤及他的尊严之外,更重要的是她没有去理解祥子想要的是怎么样的生活以及祥子真正的理想是什么,这也是两个人婚姻的不幸之处,虎妞是把自己嫁出去了,但她真的嫁对人了吗?虎妞的悲剧主要来自于封建家庭,他长期被压抑在封建单亲家庭中,无法对自己渴望的爱情与幸福去追求,她和祥子的婚姻并不是美满的,是畸形的、不合理的。她是封建社会剥削下的牺牲品,过度的压抑对她的身心造成了伤害是间接的也促使了祥子的悲剧。她代表了那个时期的妇女身上的许多恶习。他精心策划的一切,还是没有得到最后想要的结果,最后难产而死。

三、小福子的悲剧

小福子是小说《骆驼祥子》中“真、善、美”的代表,她是个善良、水灵的姑娘,她的悲剧主要来自于家庭,她本是个年轻貌美的黄花大闺女,却被酗酒成性的父亲卖给了一个军官,父亲没几天就把钱给挥霍一空还失手打死了她的母亲,家里没有经济来源,后来军官逃走了,她走投无路只好又回到家中,看着两个嗷嗷待哺的弟弟他没有办法,只能走上卖身这条不归路,她什么也没做错,还要被吃醋的虎妞攻击,吃进了苦头。祥子深深爱着她,但他们没能在一起,最后小福子被卖到了白房做了妓女,不堪重负的她,对这个世界失望到了极致已不抱任何希望,她选择了自杀上吊死了。留下的是读者对他深深的同情之心以及对此等悲剧的思考。小福子的悲剧表面看似是因为家中嗜酒的父亲,其实她的父亲也是那个黑暗旧社会的牺牲品,他就是未来的祥子,过着鬼一样的生活,沉溺在酒精的麻醉下,无法面对这个社会的残酷。所以真正把小福子推向死亡的还是当时的社会,小福子就是当时社会底层女性的真实写照,她们尽心尽力、小心谨慎、朴实踏实,她们从没做错过什么,只因命运一开始就没给她们应该有的待遇,她们出生错了错的时代,最后她能做的逃离那样的社会,最终选择了死亡。她的死亡完全刺激了祥子,祥子就此从一个吃苦耐劳的淳朴青年变为被偷空一切的麻木僵尸,作者再次揭露了旧社会把人变成鬼的现实。

四、结论

《骆驼祥子》通过对旧社会底层劳动小人物——祥子的描写,先是表现了一个群体——车夫们的惨痛经历,个深层地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就是这样的社会,造成了这些人的悲剧,作者有力的控诉,让读者无不深有体会,至今仍引发不少人的深思。

参考文献:

[1] 百度百科(骆驼祥子)(1)[2] 邹婧婧:《〈骆驼祥子〉老舍对个体灵魂的救赎》(2)[3] 老舍:《骆驼祥子》 人民出版社 [4] 老舍:《老舍全集》 人民文学出版社 [5] 孙之俊:《骆驼祥子画传——老舍名著的形象解读》 [6] 舒济/舒乙:《老舍小说全集-第9卷》 长江文艺出版社 [7] 《老舍代表作集》(上)浙江文艺出版社 [8] 老舍:《我怎样写〈骆驼祥子〉》 《老舍文集》第十五卷 [9] 邵宁宁: 骆驼祥子 : 一个农民进城的故事 [10] 百度百科(小说《骆驼祥子》中人物)

第三篇:《骆驼祥子》悲剧读后感

《骆驼祥子》悲剧读后感

老舍的代表作《骆驼祥子》,讲的是一位旧北京人力车夫祥子的故事。看完骆驼祥子之后的你,有些什么心得不同想法吗?下文是读骆驼祥子这本书的读后感,欢迎阅读。

骆驼祥子读后感篇一

贝蒂曾近说过,人有了坚定的信念才是不可战胜的,老舍的笔下,祥子诠释了这句话,祥子只是一个北京马路胡同上的一介车夫,长得虽五大三粗、被人叫做傻大个,但他那年轻充满热情心中却装有着一个“伟大”的梦想,陪伴他走过十几年的拉车生涯。

祥子每日穿梭于大街小巷之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拉着车,他日益成熟心中却默默地怀着一个梦想——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为了这个梦想,他甘愿吃任何的苦、留更多的汗。几年来他省吃俭用,终于用那宝贵的一百元买来了他人生中第一辆属于自己的车,这使他欢喜。但是老天却与他开了个小小的玩笑,他的车被士兵们强行夺去,却更加坚定了他买车的信念;之后的他拿虎妞的积蓄买了一辆,又因虎妞的死而被迫卖掉安葬虎妞。随着岁月的推移和那社会中滋生的黑暗,祥子走向了人生的灭亡,变的贪婪奸诈,不断地去攻击与压迫他人,变得行尸走肉,当年他的买车的理想,早已随着他的变化而泯灭——祥子成为了一具没有灵魂的空壳。

祥子对自己梦想的执着,令我们不住的叹息。有人说过: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祥子的那一百元大钞可以随心所欲的挥霍,却义无反顾的买下了那辆车,他为了自己实现的愿望而满足而快乐,为了自己今后能够拉着自己的车奔于街道胡同中,而感到自豪;每人的心中的确有着理想,但是真正的实现了自己理想的人却寥寥无几,一个诱惑、一句劝你放弃的话语便会削减你的信心、令你放弃。实现理想的道路上不是一帆风顺,常常充满了坎坷与艰险,只有那些对着自己理想坚贞、永不放弃的人才能够笑到最后,实现自己的理想,到达自己成功与喜悦的彼岸。祥子的命运是悲惨的,几起几落的人生打击,令他早已无力去面对自己的理想与现实的黑暗,当时的社会从不给予善良的人出路,悲伤、悲愤,祥子的理想随风而去,正如那默默奋斗中甘心落寞的人们;黑暗不断的蚕食着社会的光明,无声的改变着落寞者们的心灵,失去那个最初的自己。

从小便听说过一个故事:有一个人由于大旱而去挖井,他一口气挖了十来个井,却都绕开继续挖下一口井,路人见了问他为何不继续挖下去,他说挖了这么久,下面肯定没水。最后空手而归,而那个路人沿着他的痕迹继续向下挖,没挖几下便见得泉水涌了上来,十个井中有七八个有水。对自己没有性心的人就如同那个半途而废的挖井人一般,也许再坚持一下便会获得成功,却由于自己的刚愎自用与动摇了的信心,而与成功擦肩而过,人生的道路之上,成功的财宝永远只留给那对自己充满信心,对自己信念坚定不移、永不放弃的人而设。而这笔财宝,祥子失去了。而我呢?

憨厚老实、踏着大步拉车的祥子与奸诈狡猾、行尸走肉的“祥子”是一个对比,信念的坚定与失落的放弃又是人生取胜的关键点,坚定自己的信念,成为人生道路上的大赢家。

骆驼祥子读后感篇二

老舍的代表作《骆驼祥子》,讲的是一位旧北京人力车夫祥子的故事。祥子有一个理想:拥有自己的洋车。于是他凭着勤劳和坚忍省吃俭用,终于如愿以偿。然而好景不长,没多久他的洋车就被士兵抢走。但他没有灰心,靠自己的努力又买了一辆洋车。不过他实在太倒霉了,辛辛苦苦的积蓄又被洗劫一空。就这样反复了三次,祥子再也无法鼓起生活的勇气。他开始游戏生活,吃喝嫖赌,彻底堕落为城市的垃圾。

这故事是一个悲剧,彻彻底底的悲剧。一个曾经勤劳坚忍,有着自己目标的人最后却沦为了社会垃圾。从前的祥子善良淳朴,正直诚实,对生活有着像骆驼一般积极和坚韧。周围的人都是做一日和尚,敲一日钟,而祥子却不安于现状,他为了美好生活而努力,而奋斗,他宁愿冒着极大的风险去赚多一点的钱,来达到自己所想要的生活。他不断地追求,追求成功,追求幸福。然而即使是这样,也终究没有改变他最后的悲惨结局。

也许这才是现实,残酷、悲哀、无可奈何。理想和现实总是充满了矛盾,它们往往不能调和,然而它们却又同时存在。社会是现实的,它不会为了一个人的理想而改变,也不会是完美无瑕的。人们为了自己的理想不断奋斗,最终却不一定能够真正获得成功。就像祥子一样,他努力,就是为了寻求美好的生活,但是结局却是那样得悲惨。

对于骆驼祥子,我感到遗憾,感到惋惜,也感到无奈,但也感到敬佩,我佩服他从前的坚强,他的上进。然而他最终没能战胜自己,没能战胜社会,终究还是被打败了。也许是因为社会的极度黑暗,也许是因为个人的因素。不管怎样,环境对人的改变至多至少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如果当时的社会治安好一点,祥子也许就能实现他的理想,也许就不会变成一具行尸走肉。人离不开社会,而社会又决定着人,如果无法处理好现实与理想、社会与自己的关系,很有可能就会失去原本的自我。

人是有思想的动物,应该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标。但是要因人而异,因社会而异。如果总是无法实现理想,那么就有可能变成“祥子”,堕落、衰败,厌恶生活。毕竟能够一生都坚忍不拔的人是少数。追求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改变的过程,然而这一过程会很复杂,人很容易失去自我,失去自我就会迷失方向,甚至堕落。

骆驼祥子读后感篇三

祥子是个人,而骆驼只是个外号。骆驼这外号的来源,还要从一件事说起。

祥子是个拉车的。是个自由的洋车夫,而且还有属于自己的车,但是好景不长啊,他不小心被兵抓了去,车没了。他最后硬撑着逃了出来顺了三只骆驼,卖了得了三十多。回厂里后他把钱给刘四爷做了保管。

祥子拉上了包月。是给曹先生。曹先生十分的和善,他对谁的很好,不把下人当狗看==.在曹宅祥子待遇一切很好,虽然工钱少,但是祥子也心满意足了。

有一天祥子拉车失误了车杆断了,曹先生手上擦破了一块皮,可是祥子双膝,右肘全破了,脸上全是血。但是曹宅的人原谅他把车杆弄坏了(祥子为曹宅包月是用的曹宅的车。)对了对了有一件事没说出来,很震撼的,内个,厂里刘四爷的女儿,有啦!祥子的!

祥子有一天不小心碰上了孙侦探,他存的四十多全都给了孙侦探,不然他就没命了……事后他悲痛欲绝。可是曹先生为了逃难已经去了左宅,祥子只好硬着头皮回到厂里去面对虎妞。(刘四爷的女儿)其实他心里是不愿去的。到了那里祥子面对了刘四爷的生日,他布置的十分卖力。生日当天宴会结束的时候,刘四爷发现了不对劲,因为自己女儿虎妞的眼神老是有意无意的向祥子身上瞟,加上之前那些车夫说的话,他似乎已经猜出了八九成他们之间的事情了……

因为这个虎妞和刘四爷吵了一架,他可不愿意把自己这辈子所有的资产因为虎妞喜欢祥子而给了祥子,那是他一生走南闯北得来的!

不管怎样,虎妞最后还是和祥子在一起了,没几个月,虎妞是真的怀孕了。怀孕期间虎妞在家闲的无事,就专找小福子的麻烦。但是最后想想还是自己不好,道了歉。虎妞……后来因为难产死了,肚里的孩子也没了。

祥子十分落寞,后来晃晃悠悠回到了曹先生家,曹先生让他继续包月,他不乐意。之后又回去找了小福子,只得到小福子在森林里吊死的消息。

祥子已失魂落魄,在大街上晃悠晃悠不知该去哪儿。时不时就拿起口袋中那一摞儿钞票出来数数,他的心为那点钱活动着。祥子现在就是在人家结婚时打着旗伞,出殡替人家举着花圈挽联,他不喜也不悲,只为那十几个铜板而游街。他慢蹭蹭的在路上走着,留神地在地上在值得拾起来的烟头。

体面地,要强的,好梦想的,利己的,个人的,健壮的,伟大的,祥子,不知道陪着人家送了多少回殡;不知道何时何地会埋起他自己来,买骑着磊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会病胎里的产儿,个人主义的末路鬼!

这本书通过祥子这一人物的经历和遭遇,尖锐的提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下层劳动人民的历史命运问题。

第四篇:骆驼祥子悲剧的个人原因论文

《骆驼祥子》论文之

祥子悲剧命运的个人因素

姓名:李茂林

班级:2009级中文七班 学号:200940100250

目录1、2、3、摘要 ……………………………………………………………1 过分自信、过分膨胀的成功欲………………………………2 文化知识的匮乏………………………………………………2 外强中干,脆弱的心理防线………………………………3 不善于从生活中总结经验验………………………………4 落后的思想观念………………………………………………5 结语 ……………………………………………………………8 注释 …………………………………………………………… 8 参考文献…………………………………………………………94、5、6、7、8、9、祥子悲剧命运的个人因素

李茂林

摘要

被视为老舍代表作品之一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艺术成就最大,影响也最为深远。正如著名文学评论家赵园所说:“无论从哪个方面——思想,还是艺术——着眼,《骆驼祥子》被作为老舍的代表作,都是有充分理由的。其中最令人揪心的便是祥子的悲剧命运。他的悲剧认识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本文将透过祥子自身的因素来探讨其悲剧命运的原因,从而加深对小人物不可避免的起落人生的认知。关键字

祥子 自身原因 落后思想 懦弱性格 悲剧命运

《骆驼祥子》“描写了一个外号骆驼名唤祥子的人力车夫的人生悲剧”。祥子的悲剧命运令我们产生无尽的同情,很多人都把这种悲剧命运的原因归结于当时社会的黑暗以及病态的人际关系及心理状态。或许祥子真的是生不逢时,生在了一个极其不幸的时代。但是无论是和平盛世还是**年代,每个时期都不乏英雄任务、成功人士。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从客观的角度来讲,祥子在当时的社会中仍是有很多出路的,也不乏有许多机会助其安居乐业,悠哉一生。换言

之,在当时社会中造成祥子的悲剧人生的原因,除却诸多人力所不能改变的社会发展因素以外,祥子自身也是有许多原因的。

一、过分自信、过分膨胀的成功欲

祥子二十岁左右的样子来到北平,进入了一个他之前从未接触的城市生活圈。在二十岁之前,他一直生活在农村里,农村我想大家都是很熟悉的吧,农村人的生活来源主要是靠着种地,靠地里的收成来维持生活,如果有点心眼,专心点,在自然条件允许的条件下,有个好的收成还是不算太困难,而从祥子的体格来看,身体健壮,身材高大,倘若他在农村生活,相比于其他人而言,在社产力和劳动力上,他是占据巨大的体能优势的。而且祥子积极进取,有一股不到黄河心不死心,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硬汉劲,如果他在农村生活,他完全有能力生活的安安稳稳,不愁吃喝。可是他偏偏选择来到全中国最繁华,享有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美誉的北平,在如此巨大儿激烈的竞争之下,碰壁或是受阻是毫无疑问的。我真是不明白他是想在北平过怎么样的好生活?我们可以试想一下,一个淳朴的农村人只身一人在那么繁华,复杂的大城市里怎能不遇到点“坎坷”?能不碰钉子?那么如此看来,祥子的悲惨遭遇是就有点理所当然的意味了。或许祥子的第一个选择来全国最繁华的城市就是个错误的选择,至少该去个二线,三线城市!

二、文化知识的匮乏

祥子是个农村人,从小就没有上过什么学,是个粗人,他没有接收到过科学教育,也没读过什么书,在知识方面,他就像一张白纸一

样的空白,刚来北平拉车的时候,他连说话都是那么的不自然。李嘉诚曾说过“知识改变命运。”而祥子没有知识,或许我想,祥子的命运也是不那么容易来改变的吧。祥子的思想也很单纯,他根本不知道这个城市世界有多么的黑暗,更不懂当时的社会局势以及黑暗程度,他不会思考。他只是想用简单的拉车来挣点为自己买车的钱,他就只想要一辆属于自己的车,我真是不知道,即便是祥子有了自己的车并且始终保持着,又何尝能够摆脱那些压制而真正成为独立自主,幸福生活的劳动者?这种不切实际的买车思想,使他一开始就陷入盲目性,一切真诚的努力都是毫无意义的,等待他的只能是失败和悲剧。祥子自身知识的缺乏决定了他只能扮演社会底层的角色,他的文化程度决定了他不可能爬得太高。小市民的生活是如此卑微,他们没有开通的思想,只能一昧地听天由命,没办法再困顿中开出一条新路来。从实事求是的角度出发,他应该扮演好自己的角色,量力而行,一步步踏踏实实走完自己的人生,不能跨步太大。

三、外强中干,脆弱的心理防线

小说中明确表明,祥子没有足够强大的心理来面对失败而不被摧毁,他不会思考自己的人生来为自己化未来,他更不懂失败是成功之母。在面对那些打击与挫折后,导致了祥子不敢面对现实、一味逃避现实的性格。他起先还保留着在乡村间形成的善良、勤劳、忠厚的性格,但同时也保留了个体劳动者特有的性格,由于是独自劳动就养成了各扫门前雪的自私性格。祥子在接二连三的打击面前,逐渐丧失了方向,慢慢开始自暴自弃起来。面对大兵和孙侦探的直截了当的抢夺,他试图反抗,但是对方的力量太大,无奈之下只好屈从。而对虎妞的诱骗,他不愿屈服,但老马和小马的命运让他想到了自己的未来,他就放弃了反抗,甘愿受虎妞的钳制。这一切让他倾家荡产,人格受到侮辱的打击,使他认为穷人的命是“枣核儿两头尖”,于是想“乐一天是一天吧,干吗成天际咬着牙跟自己过不去呢?”最后为葬虎妞卖车,小福子又自尽了,他彻底失去了生活目标而方寸大乱,同时也彻底放弃了挣扎,放弃了任何向上的努力,随波逐流于往日他所不齿的社会恶习里,带着对生活的绝望堕落了。在面对生活的种种不如意后,一次次的打击,一次次的挣扎,祥子从一开始的坚强到最后的自甘堕落,小福子的死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他所有的坚持都成了笑话,祥子彻底崩溃了,他虽然朦胧的意识到社会是不公平的,并非“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可他却没有探究其中的原因,而是将这一切归结于自己的命。他虽意识到“命是自己的,可是命却叫别人管着”,无可奈何,只能从命。种种的不幸使他想到了命,命运使他不幸,他只是服从了命运的安排,命成为了他逃避的借口。他放纵、不在挣扎,他成为了悲剧。

四、不善于从生活中总结经验

前面说过祥子是只身一人来到北平,他没有社会上的人际关系,没有倚得住的靠山。他只能靠自己。在大城市里,他没有生活的经验,亦不懂得积累总结自己的经验,只知道一味的蛮干,没有经验不可怕,因为祥子还是很年轻的,年轻就是他最大的资本,可是他不懂得利用他年轻的优势,当失败来的时候,他不懂得自己的年轻,还有很多的 成功机会,他开始慢慢变的自私,一味的想成功,甚至不惜干一些丢脸的事情。他拉了那么长时间的车了,应该有了很多的经验,知道哪里可以去,哪里不可以去,但是他没有利用自己的经验,而是被金钱冲昏了头脑,最终他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丢掉了自己辛辛苦苦攒钱买的新车。丢了车子对他的打击可想而知,但是后来类似的事情又连续发生了两次。小说中的虎妞,曾一度给祥子带来了过上好生活的希望,但是不幸的是虎妞难产死亡,虎妞的死给祥子带来巨大的打击,直至其彻底的堕落。但是我们从另一方面来看,祥子在北平经历了那么多,也积累了很多的经验。他完全可以从头再来继续奋斗,因为他还年轻,还有资本,可是他没有,他选择了放弃,他没有利用还自己的年轻,以及这些年经历的痛苦给自己带来的经验,或许此时是他最有可能改变命运,改变生活的时候了。但他选择了彻彻底底的沦落社会的“多余者”。或许我们不能对祥子奢望太多,或许对于一个来自农村的淳朴者,他能撑到现在也算是个奇迹了。

五、落后的思想观念

祥子来自农村,带着农村人普遍的性格特征:小农意识、观念狭隘、愚昧自私等。祥子最值得骄傲的就是他的身体,因为他年轻,有的是力气,“只要他自己肯咬牙,事儿就没有个不成”。他赖以生存的谋生手段就是力气,他最“宏伟”的目标就是有一辆自己的车,不在受车厂老板的压制,自由自在。然而他受农村环境的影响,造成他眼光狭隘,他不关心他生存的环境与他所处的社会,一心只想着他的车。“谣言吧,真事儿吧,祥子似乎忘了他曾经作过庄稼活;他不大

关心战争怎样的毁坏田地,也不大注意春雨的有无。他只关心他的车,他的车能产生烙饼与一切吃食,它是块万能的田地,很驯顺的随着他走,一块活地,宝地”,从这看来,祥子被抢了车似乎也是理所应当。祥子虽然也是个车夫,但他觉得他和别的车夫不一样,“自己与他们早然同是在地狱里,可是层次不同”,而又因为祥子口齿不那么伶俐,“他的事他知道,不喜欢和别人讨论”,所以他也就不和别的车夫为伍。他为了攒钱买车,也和别的车夫抢生意,以致到后来连个诉苦的人都没有。他不管别人,从未想过大家一起努力,而是各走各的,在腐朽的社会中摸索自己的道路。祥子被个人奋斗蒙蔽了双眼,即使他从老马、小马那看到自己的结局,也曾思考反思过,但更加速了他赚钱的欲望,自己要更努力,同时也加速了他悲剧命运的发展。他赚的钱一定要贴身放,这样他才感觉踏实,这是典型的愚昧思想,如果他把钱存进银行或像高妈一样放高利贷的话,钱就不会被孙侦探敲诈一空了。虽然他作为社会的弱者,又处在人吃人的社会,但他却没有认清自己的社会地位,又不会审时度势,只是一味的靠个人奋斗赢得自己的想要的一切,他注定是失败的。这集中体现了像祥子这样的小生产者的腐朽思想:幻想通过个人奋斗来赢得自己想要的东西,可这种想法在如此强取豪夺的社会是不可能实现的。

祥子既是农民又是个体劳动者,他只关注自己的能力、自己的付出以及自己应得的回报。一个曾经勤劳坚忍,有着自己目标的人最后却沦为了社会垃圾,他的命运是一个彻彻底底的悲剧。从前的祥子善良淳朴,正直诚实,对生活有着像骆驼一般的积极和坚韧。周围的人

都是做一日和尚,敲一日钟,而祥子却不安于现状,他为了美好生活而努力,而奋斗,他宁愿冒着极大的风险去赚多一点的钱,也要达到自己所想要的生活。他不断地追求,追求成功,追求幸福。即使是这样,也终究没有改变他最后的悲惨结局。祥子认为像他那样年轻力壮,比起其他车夫更有绝对优势的人,只要肯吃苦,加上省吃俭用,一定会拥有一辆自己的车,但是即便是有了车,还不是像老马那样饥寒交迫,贫困潦倒吗?祥子却无法看清当时社会的本质,更没有认识到依靠个人的奋斗根本不可能改变自身的命运这一现实。他认为“有了自己的车,就有了一切”。在一次又一次的打击面前,他虽然无比愤慨,也作了一定程度的挣扎与反抗,但并没有改善自己的生活,除了泄个人一时之愤之外,不会给他带来任何积极的结果。到后来他也觉得自己像“用线拴上的蚂蚱,有翅膀又怎样呢”?但是他还是没有想到和其他受压迫的人团结起来去革命!像老马说的赶到蚂蚱“成了群打成阵,哼,一阵就把整顷的庄稼吃净,谁也没法儿治它们!”悲惨的生活经历并没有让他觉悟,对革命的认识仅仅是可以因为告发人而获得金钱。而他在出卖阮明的同时也打破了自己做人的底线,旧社会已彻底将一个充满希望的美好青年变成了一具行尸走肉。

老舍的《骆驼祥子》不仅成功塑造了祥子这一悲剧形象,还引发读者对祥子悲剧命运的深思。当我们憎恨于社会对祥子的剥削时,也为祥子的不觉悟而倍感无奈。祥子想要通过个人奋斗来解放自己的道路,从未想过团结别人共同斗争。祥子只能从最初的满怀希望到最后的沉沦,他一个人苦苦的挣扎,却终将无法逃脱悲剧的命运。从一开

始盲目的个人奋斗就注定了悲剧的结局。小说深刻揭露了那些落后的小生产者的思想还普遍的残存于人民的头脑里,这使得社会的发展进步缓慢。

结语

本文针对造成祥子悲剧的原因进行分析,深刻体会到他虽身处城市底层深受压迫,却不在新的生产关系之内,所以这是个以封建人格意识的道德观在都市里挣扎并走向沦亡者的悲剧。尽管他付出了个人的奋斗,但终究还是逃不过命运的悲剧。本文透过《骆驼祥子》中祥子悲剧命运的个人因素,揭示雇佣制度下对底层民众的严酷剥削,控诉泯灭人性的金钱法则和弱肉强食的强盗逻辑;揭示出资本主义对纯朴人性和传统美德的戕害,彰显了老舍批判资本主义的文化意义,也进一步激励我们从自身出发去改变自身的命运。

注释:

本文所引《骆驼祥子》均为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的《骆驼祥子》。

参考文献

(1)《骆驼祥子悲剧的意义》曹恒山、赵建胜著,绍兴文理学院学报(社科版), 2005年01月

(2)《骆驼祥子》老舍著,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3)《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4)《试论老舍的民间文化意识》徐扬著,2011年4月(5)《老舍的悲剧意识》张国珍著,辽宁教育学院学报,1990年3月61~65期

(6)《老舍——北京市民社会的表现者与批判者》赵园著,《文学评论》1982年02期

(7)《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

(二)》王晓明著,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版

第五篇:《骆驼祥子》悲剧的原因

《骆驼祥子》悲剧的原因

社会因素:

这是主要原因,祥子的正直善良能干,在当时那个社会显得那样得格格不入。婚姻因素:

与虎妞的结合完全不是出于爱情,而是被算计。虎妞的陷阱与欲擒故纵,让祥子无处可逃,同时她也成为了祥子悲剧命运的促成人物。在虎妞怀孕后,祥子因为一种做父亲的情感而对生活产生希望,但却随着虎妞难产死去而灰飞烟灭。

爱情因素:

在虎妞死后,小福子一度成为了祥子生活的希望。可是,随着这唯一的支柱的死亡,祥子彻底走进了生命的死胡同。

个人因素:

祥子的个人性格是促成其悲剧的根本原因。

祥子的悲剧是一个社会悲剧,他的“做一个独立的劳动者”善良愿望的最终破灭,带有历史的必然性。军阀的乱兵、反动政府的侦探、车行老板的强取豪夺,是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过程中的产物,而生存权利的最终被剥夺,则是下层劳动者无法规避的历史命运。

祥子的悲剧性格,善良诚实与现实的压迫,使他无法摆脱与虎妞的婚姻锁链,他的软弱无力决定了他“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

祥子的悲剧被深深地植于市民文化的土壤中,他的带着小生产者印痕的人生理想,他不敢正视现实的盲目自信,在一切努力都失败后,他向命运屈服乃至苟且堕落。从深处看,恰恰源于他身上具有的文化根性。祥子虽然从农村走入都市,但生产和生活方式、人生准则及价值观念,依然同传统的农业文化根连枝接,最初表现在他身上的传统美德,如善良、勤劳、侠义、朴实等,以及狭隘、自私、愚昧等负面因素,都是传统农业文化的产物。从最初不敢正视现实的盲目自信,到一切努力都失败以后,又向命运屈服,正是传统文化性格中负面因素不断扩大、恶化的结果。

祥子的悲剧还打上了半殖民地畸形发展的都市现代文明的烙印。这种畸形发展的现代都市文化中的“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伴随祥子的人生历程,也在不断地腐蚀着祥子的灵魂。

下载论文骆驼祥子的悲剧成因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文骆驼祥子的悲剧成因.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骆驼祥子论文[最终定稿]

    老舍的《骆驼祥子》是近现代作家的文学作品中最让我有感触的一部。它不同于曹禺的激进式的《雷雨》,不同于巴金的一直追求革命的《家》,不同于沈从文的美好淳朴的《边城》。在......

    《骆驼祥子》的多重悲剧分析

    《骆驼祥子》多重悲剧分析 ——特定时代的人物多舛命运 【摘要】:根据老舍的《骆驼祥子》,本文主要从文本出发,着重分析小说中的主人公“祥子”,作为一个二十年代的北平车夫的......

    试析《骆驼祥子》悲剧命运的根源

    钦州 学 院 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论文(设计) 试析《骆驼祥子》中祥子悲剧命运的根源 专 业 汉语言文学 姓 名 李幼英 学 号 指导教师单位 中文与传媒学院 指导教师姓名 指导教师......

    浅析《骆驼祥子》中祥子的悲剧意义

    浅析《骆驼祥子》中祥子的悲剧意义 姓名:陈凤玲 青川县三锅中心小学 浅析《骆驼祥子》中祥子的悲剧意义 青川县三锅小学:陈凤玲 【摘要】:老舍《骆驼祥子》中祥子的形象......

    论骆驼祥子的悲剧性格

    论骆驼祥子的悲剧人生 内容提要:悲剧作品总是呼唤着人们共同正视生活的残酷,斗争的艰巨和精神上的痛苦。 《骆驼祥子》就是这样一部悲剧作品。主人公祥子正直、要强、善良,不愿......

    浅析骆驼祥子中祥子的悲剧命运(模版)

    浅析《骆驼祥子》中祥子的悲剧命运 摘要:《骆驼祥子》是老舍描写城市贫民悲剧命运的代表作,以现实主义的笔法与悲天悯人的情怀,塑造了城市底层的贫民形象,祥子就是这类人物的典......

    浅析《骆驼祥子》中祥子的悲剧原因

    辽宁师范大学继续教育本科 毕 业 论 文 题目:浅析《骆驼祥子》中祥子的悲剧原因专业:办学形式:年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教师单位:教学单位:完成日期: 汉语言文学 函 授 2012级(专升本......

    祥子的悲剧之我见;《骆驼祥子》悲剧性;《骆驼祥子》研究

    目录 摘要....................................................2 Abstract................................................3 一、社会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