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铿锵玫瑰别样红 春风化雨润民心
铿锵玫瑰别样红 春风化雨润民心
点击率:21 时间:2012-6-25 沈丘县人民检察院控申接待员贾慧同志先进事迹
检察信访工作是检察机关的“窗口”,是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了解社情民意的“前哨”,是维护社会稳定、展示检察机关形象的重要阵地。走进沈丘县人民检察院控申接待大厅,映入眼帘的是崭新的办公桌椅,明亮洁净的窗户,摆放整齐的茶具,还有控申接待员贾慧温馨可鞠的笑容。自走上控申接待岗位以来,贾慧同志认真学习钻研接待工作业务,始终坚持“文明接待,热情服务”的接待工作要求,积极探索接待工作的新办法,坚守控申接待岗位,默默无闻,把接待好每一位来访群众作为最大的乐趣,多次被评为市、县政法系统先进个人,优秀信访接待员,并荣立个人三等功二次。
一、热心接待,营造春风化雨
心中无爱,盛夏酷暑也心寒;心中有爱,数九严寒也温暖。在多年的控申接待工作中,贾慧同志坚持做到有“四心、四快、四个一样”即:“接待来访热心,听取叙述耐心,审查材料细心,处理问题诚心”;“受理信访分流快,不宜分流转办快,领导交办落实快,处理结果回复快”;“生人熟人一个样,干部群众一个样,本地外地一个样,首访重访一个样”。用自身的行动塑造了良好的执法形象,成为沈丘县检察院所有干警的学习榜样。
面对来访者,贾慧同志都是一张笑脸相迎,一杯热茶相送,一把椅子相让,使来访者有一种温暖的感觉。把群众反映的问题记清,把权利义务讲清,把法律法规解释清,是管辖内的信访及时办理,不是管辖内的信访为群众指明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既为群众宣传党和国家的政策、法律,又切实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让群众感到亲切、温暖。这样的接待工作既收到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又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凡到过控申科的群众都普遍反映“检察机关是群众最能说理的地方”。
2007年夏天,沈丘县北杨集乡农民李某在外地务工时因事故死亡。李某的妻子想独自占有抚恤金而不给李某的母亲。在得不到法庭的支持后,她多次到检察院院上访。无论怎么于理于法的解释,她都又哭又闹以死相威胁。为给检察机关施加压力,她还每次都把自己的小孩弄得浑身脏兮兮的,让孩子在接待室随便乱爬,拉屎撒尿。面对这种情况,贾慧同志平心静气,不急不躁,把信访人当朋友,在接待李妻的过程中,对她们母子俩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除给李妻端茶递水外还给小孩准备了玩具,买了零食。有时看到要下班了,李妻把小孩放在接待大厅里,自己偷偷的走掉。贾慧同志就从家里端来饭菜一口口的喂她孩子吃饭,并把值班室的床铺整理好让她午休。真诚的关爱最终感化了李妻,她的行为也变得理智起来,还主动让孩子喊贾慧同志“阿姨!”最后,她在离开时面对贾慧真诚的说:“你对我这么长时间的开导,我也明白了不少道理,更主要的是你的为人教育了我,我以后再也不来麻烦政府了!”
“为群众解难,为政府分忧是我们的根本目标;以礼相待,以情感人是我们的基本工作方法。”这是贾慧从事控申接待工作一贯坚持的信条。
二、细心了解,找准问题症结
控申接待大厅是检察机关与人民群众之间的“纽带”和“桥梁”,贾慧常说:“在上访群众眼里,控申信访接待员不仅仅是倾诉衷肠的贴心人,更是他们期望的寄托,在日常接待工作中,看到来访群众那一张张求助的面孔、一双双期盼的眼睛,时常让我深深体会到作为一位检察官的责任,也深深地认识到我所从事的控申信访接待工作不仅仅是通过劳动获得报酬的职业,更是一份值得为之奋斗、为之骄傲的事业。如果我们每一个执法者都带着一份爱心、一份公心去执法,人民群众给予我们的,是成倍的理解和信任,纯朴的老乡就会用海纳百川般的胸怀包容我们。”
沈丘县北城区居民李松森对贾慧一直心存感激,因为在两个月的时间里,贾慧一共耐心接待过他十多次,终于解开了他的心结。17年前的一起经济纠纷,使李松森背负了“盗窃”的罪名。面对控申接待人员的忙碌和关心,李松森仍是十分抵触,对接待人员冷言冷语相加。“问题出在哪?”找不准他的心结,仅靠热情的态度是不能让他满意的。贾慧一次次与李松森促膝谈心,听他讲多年来的委屈与磨难,讲他多年前成功与辉煌,终于在倾听中找到了他的心结。原来,这几年,在李松森上访的过程中,他的儿子因遭遇车祸死于非命,儿媳丢下嗷嗷待哺的婴儿离家出走,这一系列的变故更是让他身心憔悴,觉得前景惨淡无光,失去了生活的勇气。到李家走访时,刚走进大门,眼前看到的一切让贾慧感到震惊,说其是一个家,倒不如说是一处废弃的院落更合适。看着风烛残年的老李笨拙的照顾着襁褓里的孙子,贾慧的眼眶湿润了。在向领导汇报后,通过协调,民政部门对李松森的孙子按规定逐月发放了孤儿救助金,直至满18周岁,把老李最大的一块心病给解决了!自己的问题也得到了妥善处理。如今看着抚养有望的孙子,老李是一身的轻松,对前景充满了信心!看着手中期盼已久的案件结论书老李动情地说:“感谢共产党、感谢检察院不但给了我清白,给了我公正,还帮我解决了家庭中困难,大恩大德我永不忘记”。
工作中她都依照法律规定,认真倾听,认真记录,归类建档,从不积压。及时汇报,及时分流,切实保密,在防止越级上访、防止申诉人与当事人矛盾激化上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并给领导当好参谋,使检察机关的接待室成为了群众信赖的文明科室。
三、严格执法,维护群众利益
城市拆迁、农村征地、企业改制等工作都关系到群众的根本利益,接待室首当其冲成了群众出怨气的地方,有的来访人说到气头上拍桌子、瞪眼睛,甚至有谩骂接待人的行为。面对这些,贾慧同志能换位思考,以理解的态度对待群众,或当场协调,或耐心劝慰解释,时刻心系群众,事事以民为本,真正的做到了执法为民。
2009年“十一”长假刚过,五位身着50年代军装的群众来到了接待大厅,刚一进门就说:我们来告村主任的,你们检察院如果不管的话,我们就带着全村人去省里、去北京告状。就不信没有能说理的地方了!面对情绪激动的群众代表,贾慧先为他们泡茶让座,并表明立场,检察机关决不允许贪污腐败现象存在。待来访群众情绪缓和后了解到,他们五人都是村里的复原军人、老党员,看到村主任王某在道路拆迁改建过程中,弄虚作假,采取虚报地亩数,骗取国家土地补偿款的行为后,到多个部门进行反映,不是被拒之门外,就是交上举报材料后就杳无音讯。这次也是抱着试一下的态度到检察机关来反映问题的。贾慧把这一线索向院领导汇报后立即对此案进行了初查。当天即查清了王某贪污虚报土地补偿款两万余元的犯罪事实,犯罪嫌疑人最终受到了法律惩罚。得知王某被惩处的消息后,五位老党员带着一面上书“人民检察、公正执法”的锦旗又一次来到了接待大厅。
四、尽职尽责,构建便民网络
感情化作爱心,敬业为民解烦忧。群众信访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有的问题属于检察机关管辖,有的问题属于纪委或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管辖。但是,对于不属于检察机关管辖的信访案件,如果采取一推了事的做法,容易扩大事态,激化矛盾,形成越级上访、进京上访,无疑会对稳定造成一定影响。针对这种情况,贾慧通过深入调研,向院党组提出了延伸控申窗口,变在机关被动接访为深入基层主动走访的建议。院党组采纳建议后,在全院形成了大控申格局,以构建“三级便民服务网络”为平台,以下访巡访活动为载体,建立了“全院一盘棋,上下一体化”的工作机制,构建覆盖县、乡、村的“三级便民服务网络”,建立健全了经常性联系群众工作机制。这一创新工作方法进一步加强了检察机关与地方政府信访部门保持密切联系,在办案过程中,她还不忘走访调查,对有可能造成集体访和越级访的问题进行排查,发现上访苗头,又不属于检察机关职责范围的,及时与当地党委、政府等有关部门沟通情况,共同分析原因,磋商办法,明确责任,研究对重点信访案件的调查处理方案。对排查出来的问题,应当由哪个部门管辖的就和哪个部门及时联系,需要配合的,各部门积极进行配合,共同做好预防、疏导、消化工作,从而防止了隐患的发生。把矛盾消灭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
沈丘县北郊乡村民吴某为3亩地的粮食直补款,找了很多人,跑了很多路,一直未能得到解决,她来到检察院院设在北郊乡的便民服务工作站,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向接待人员作了反映。虽然是几十元的小事,而且不属于检察机关管辖,但此事涉及群众利益,关系到国家惠农政策的执行。向院领导汇报后,贾慧与乡、村两级干部一道查找原始记录,查清了吴某家的种粮补贴确属漏报。经与县财政局沟通,吴某终于领到了每亩32.17元的粮食直补款,她深有感触地说:“真没想到我家几十元的小事,检察院也这么当成大事来办。”
“人不伤心不落泪,人无难处不上访。”接待室在群众的心中是他们的家,是他们说话的地方。作为控申接待员所行使的职责就是“用真情擦干一双双流泪的眼睛,用真心抚慰一颗颗受创的心灵,用真爱舒展一张张欣慰的笑脸,用真诚弹出一曲曲和谐的琴声。”接待工作岗位没有鲜花簇拥的热烈,也没有英雄凯旋的辉煌。贾慧同志每天面对的是投诉电话、人民来信、上访群众等形形色色的社会矛盾,这个岗位,需要接待员必须脚踏实地去做的工作。在平时的工作中,为群众多奉献一点爱心,社会就会增添一份安宁,更能为党赢得一片民心。
自2006年以来,贾慧共接待群众上访139件,由于方法得当,措施得力,处理及时,所有来访均得到妥善处理,未出现缠诉和越级上访现象,息诉率达到95%以上。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没有可歌可泣的事迹,凭着一腔热血,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贾慧同志在平凡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业绩,生动地诠释了“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检察工作主题,受到了人民群众的赞同,树立了检察机关的良好形象。
第二篇:铿锵玫瑰别样红
铿锵玫瑰别样红
——记潍坊火车站共产党员董广杰
董广杰是潍坊火车站客运车间的一名班组长,她一边照顾身患癌症的丈夫,一边在班组长岗位上履职尽责,用女人柔弱的臂膀扛起了两副沉甸甸的重担,不管困难有多大,她始终把微笑带给旅客,把痛苦深埋心底,用坚韧和执着在“创先争优”和“三保一促”活动中展现了党员的风采,感动着身边的同事,旅客也给了她“知心大姐”、“微笑天使”的赞誉。
身先士卒的班组“掌门人” 翻开董广杰的简历,看不到耀眼的光环。她2002年毕业于济南铁路机械学校运输专业,从青州火车站入路参加铁路工作,2006年3月调到潍坊火车站担任客运值班员至今,负责候车室、售票厅的服务和安全管理工作,是一名普通的班组长。
班组长虽然是兵头将尾,不算什么“官”,但董广杰所管理的班组工作却十分重要。售票厅维护旅客购票秩序,问事处帮助旅客解答疑问,旅客行李安全检查,候车室出口看护、室内卫生、消防检查、饮水茶炉、服务台、母婴室、电灯照明,为旅客提供小药箱、针线包、轮椅、担架等便民利民服务,这些繁杂琐碎的工作都是由董广杰和班组的11名同志来完成的。这对一个日均发送旅客一万多人的潍坊火车站来说,工作量有多大可想而知,看似没有什么大事,但在董广杰的心里样样不是小事。例如,旅客进入候车室的“三品”检查就是确保旅客列车和旅客人身安全的关键和重点,一旦发生旅客携带易燃易爆和危险品进站上车,就有可能发生意想不到的严重后果。今年2月10日,董广杰从一名东北籍旅客行李中查出一瓶汽油,这名40多岁的中年男旅客被劝出候车室,董广杰要求他自行处理完危险品后再候车,可是这名乘客退出候车室一个小时后,又采取把汽油用衣服遮蔽的方式进站,被董广杰再次查出,该旅客恼羞成怒破口大骂,董广杰丝毫不退步,将这瓶汽油给予没收处理。她说:“旅客不理解,我挨几句骂不要紧,车上旅客生命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董广杰对工作从来都是一丝不苟,从她的一双勤快腿可见一斑,她每天不停地在管辖区域巡视,尽可能地为旅客提供帮助和满意服务,特别是客流高峰期更是加大巡视频次,粗略统计,董广杰每天下来至少要走十公里的路。董广杰不但对工作较真,而且对同事也体贴,客运车间的干部职工对她有着很高的评价,说她不仅工作标准高,而且自我要求也严格,从来不迟到早退,每到吃饭时间,她都到岗位上替班,让同事先吃饭,客流高峰期她经常饿着肚子为旅客服务,以致患上了胃病。今年以来,她所带领的班组不仅没有旅客投诉,而且还收到旅客表扬信36封,锦旗8面。
细腻柔情的“知心大姐”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董广杰作出了“我用细心、真心、诚心为您提供满意服务”的承诺,并总结出“三勤一到”亲情工作法,带头在岗位履诺践诺。即:腿勤,经常到岗位上转转,尽可能多的掌握情况;眼勤,到岗位巡视不走过场,要多看善于发现问题;嘴勤,多问旅客一句,是否需要帮助;一到,就是把心思放到想旅客之所想、急旅客之所急上,帮旅客当作上帝、比作亲人。她在岗位上用特有的热心和温情,经常为重点和特殊旅客提供亲情服务,被旅客称为知心大姐、微笑天使、万能值班员。1月27日,董广杰在二楼候车室检查茶水炉时,一名婴儿的哭声引起了她的主意,她循声望去发现一名女性旅客怀抱着1岁大的婴儿,孩子哭个不停。经询问,这名准备去往河南的妇女因钱包被盗,自己奶水不够,又没钱买奶粉,孩子饿得大哭,董广杰赶紧买来奶粉给孩子喂上,直到孩子睡着后她才离开。2月10日,董广杰在二楼候车室巡视时发现一名十八九岁的女孩,蜷缩在座椅上满脸痛苦状,她上前询问得知这名女孩肚子疼得很厉害,于是赶紧拿来止疼药,端来热水,让女孩服下,并把女孩带到了值班室休息,安排当班人员送她上车,女孩感动得直说:“谢谢姐姐”。年前,家住潍坊市潍城区的一对老夫妇焦急地找到董广杰,请求她从监控上查看他们的女儿是否从火车站出走。原来,这对老夫妇的小女儿因为在感情上钻了牛角尖(爱上一个有妇之夫),并死心塌地要到远在千里之外的西宁投奔心爱的男人,父母和亲属极力反对,女儿执迷不悔,不再接听任何亲人的电话,老人因无奈又心疼女儿而痛哭流涕。董广杰帮助调看监控,但没有发现任何线索,她安慰两位老人,并要下了其女儿的手机号码。在接下来的几天里,董广杰不停地给这个女孩发短信,站在女儿和母亲的角度对女孩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终于在三天后,董广杰接到了这个女孩从西宁打来的电话,女孩在电话里哭着说:“董姐,我错了,我听你的,明天就回家。”她的先进事迹今年在人民网、新华网、人民铁道报、济南铁道报和地方媒体进行了广泛报道,华声在线记者胡建刚就董广杰的事迹在互联网上作了“万能值班员体现铁路服务温情与进步”的专题评论,给予了充分肯定。
柔情中坚强如钢
“董广杰虽然是个女人,但她坚强得更像个男人,因为她承担了男人都难以承担的事。”一名同事如是说。原来,2009年8月份,灾难降临到董广杰身上,她的丈夫被查出淋巴癌,这对本来婆婆就有重病的董广杰和她的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起初,董广杰不知道偷偷地掉了多少眼泪,但她始终笑着面对公婆、笑着面对年幼的女儿、鼓励丈夫战胜病魔,用女人似水般的柔情,温暖着一家老少。公婆逢人就夸:“是我那贤惠的儿媳妇给了我儿子第二次生命。”潍坊火车站客运主任王仲联说:“董广杰虽然现在是肩挑两副重担,有时候还要陪丈夫做化疗,但她从来没有因此耽搁正常工作。”今年春运,车间领导见她累得面色发黄,劝她休息几天,她嘴里答应着,但没有请过一天假,因为她知道,春运期间本来人手就不够,别人都来加班,她怎么能够在这个关键时候去休班呢。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工作岗位上,董广杰都笑靥如花,同事们都感到很惊讶,董广杰一语道出了真谛:“我们是服务行业,要是整天哭丧着个脸,旅客怎么会有好心情?”客运副主任李建说:“董广杰作为一个女人很不容易,她是把微笑留给了亲人、同事和旅客,把痛苦藏在心里,我们都佩服她。”作为女人,董广杰很柔弱,当问及其父母和孩子时,她顿时泪如泉涌,她说最对不起的就是自己的父母和孩子,自从丈夫得了病,她没有好好地孝顺过亲生父母一天;今年春节因为太忙也没顾得上给女儿买件新衣服,女儿穿着大姨妈买的新衣服两天没脱下来。作为人妻,董广杰很坚定,她用不离不弃的真情和百倍的信心鼓励丈夫一次又一次战胜病魔;作为一名铁路客运工作人员,董广杰很刚强,她把痛苦吞进肚子默默承受,始终笑对旅客、笑对人生,她说她爱铁路这个职业,不能辜负了组织的信任,干好工作就是对自己、对家人、对单位最好的交代。(宿跃富)
第三篇:春风化雨润民心
春风化雨润民心
□杨伟兴 袁荣德 特约记者叶兰青
眼下正是农忙时节,大余县新城镇京州村一派繁忙景象。但和往年不一样,种田的村民心里有了更多底气。给京州村农民底气的,是一股暖暖的“春风”。
3月11日上午,天降大雨,但大雨没有打乱大余县县委书记谭学忠的计划。“雨天老表都在家,是调研的好时机。”谭学忠带着调研组来到京州村开展“深入基层、问计于民”调研活动,通过座谈会和一线走访,听群众诉求,征求群众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意见和建议。
在下围组村民文化活动中心,调研组与20多位产业户代表、理事会成员、两代表一委员及困难群众进行座谈。“我也是农村出来的,又是农业技术员出身,对农村有感情啊!”谭学忠一句简单的话,瞬间拉近了距离,村民纷纷抢着发言。针对村民提出的小农水项目、农村垃圾卫生处理、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产业发展等涉及民生方面的问题,调研组一边聆听一边做好记录,并和村民探讨解决措施。
京州村原有的两个山塘无法满足全村的农田灌溉需求,大部分农田要靠机房抽取河水灌溉。水利部门资金不足,“最后一公里”的灌溉用电线路没有通,村民只能各家拉各家的线路。每逢灌溉高峰期,田埂上的电线错综复杂,不仅造成用水无序、引发纷争,安全问题也令人担忧。一位村民代表提出农田灌溉线路整体改造的想法得到了大多数人的响应,谭学忠当场承诺一周内拿出解决方案,“一定让大家用上放心电”。
行百里者半九十,每一场艰难困苦的跋涉,起决定作用的往往是最后的一段路程。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亦是如此,最关键的便是紧密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县检察院驻村“三送”工作队队长邹隆清认为,要真正实现开展活动和推动工作紧密结合,不仅要在活动中查找自身问题,更要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切入点,为群众做一些打基础管长远的实事好事。
座谈会结束后,县检察院驻村“三送”工作队和驻镇干部在广泛征集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行了逐一分析梳理,寻找出症结所在。仅仅两天,一份翔实的整改方案出台,重点解决村民提出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村组道路建设、农村清洁和亮化工程、产业发展等五个方面的七个问题。
3月20日,大余县县委书记谭学忠再次来到京州村,组织召开县、镇、村三级联动座谈会,对具体问题逐项梳理,听取了县水利局、县农工部、县扶贫和移民办、供电公司等相关部门制定的应对措施和解决问题的计划打算等。座谈会还提出在解决硬件问题后,要充分考虑如何优化管理的问题,努力形成行之有效的长效管理机制。
问题发现在一线,服务群众在一线,转变作风在一线。整改方案出台后,各相关部门参照自身职能,到实地调研走访,开始紧锣密鼓解决实际问题。电力部门对京州村农田灌溉线路进行整体改造,“三送”工作队筹资在下麻埠小组新建一座机房,解决灌溉难问题;下围至上围和麻埠小学至下麻埠500米道路正在施工,将解决儿童上学及村民出行难题,受益村民1000多人;下棚组率先试点农村垃圾处理模式,得到了村民的热烈响应„„
打通紧密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在这段通向民心的距离上,京州村村民清晰地感受到,一双无形的手托起了京州的希望与幸福,指引着群众共建和谐美丽新家园。“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奋战在京州村的党员干部正在实践中作答。
第四篇:春风化雨润民心
春风化雨润民心
——廊下镇宣传思想工作汇报
廊下镇发展乡村旅游的模式可以归结为政府推动与企业参与型。这种模式优点在于能够充分利用政策优势和资源优势,在政府的统一规划指导下进行旅游开发,引进先进管理经验,为发展乡村旅游搭建平台,弥补了村民资金有限和管理不善等缺点。而这种模式的弱点在于不利于调动村民的积极性,从而导致政府行为与村民意识之间的脱节。廊下镇在刚开始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也遇到了这一难题,在开发中华村农家乐过程中与中华村村民围绕房屋出租、租金多少等问题存在争议。为转变村民观念,鼓励村民参与乡村旅游,切实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廊下镇党委、政府通过座谈会、联欢会、组织外出考察、个别访谈等多种形式,架起了党委、政府和群众的“连心桥”,将建设新农村、发展乡村旅游等先进理念如春风化雨般植入中华村村民心中,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廊下镇中华村农家乐的开发与建设是在上海市委、市政府提出 “聚焦廊下”和金山区委、区政府通过加快金山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决议后开始的。在韩正市长和胡延照副市长召开农家乐建设工作会议后,关于中华村农家乐的规划、设计、建设进入紧锣密鼓之中。市规划局组织设计人员到中华村9—12组实地勘察,很快拿出了形态设计规划。上海锦江集团委托上海水石景观设计院也相继拿出了景观设计方案。但是,自上而下的干劲十足与自下而上的冷眼旁观形成了一条泾渭分明的分水岭。中华村村民对发展农家乐持消极或悲观态度,思
想意识上没有提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眼界没有放宽到发展乡村旅游的广阔前景。在得知锦江国际要租用他们的房子并进行三星级农家乐改造后,中华村大部分农户选择了袖手旁观。起初,只有6户表示愿意将房子出租参与乡村旅游,这与一期规划中“20户100间标准房200张床位”的要求相去甚远。
为转变中华村村民思想,廊下镇党委开展系列思想教育活动,引导村民积极参与农家乐和新农村建设。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用妇女教育男人,用小孩教育大人。廊下镇通过创新多种宣传形式,广泛动员多方人士,在镇党委和人民群众之间搭起了一座座多彩连心桥。为此,镇党委政府与锦江国际首先选择了一户表现比较积极而且房子空闲的农户即李阿婆家,将它改建成样板房(锦江小楼),并允许村民参观。样板房干净整洁的庭院,装饰一新,准三星级的客房硬件设备让村民心有所动。房屋出租、每月每平方米6元的租金将给一般出租户带来1000元左右的收入,相当于一个劳动力的收入,农民增收有了机制保障;而且十五年后房子以及客房内的家电全归农户。而将房子空置不仅是资源浪费,而且房子老化等隐性损失将无法估量。通过这种“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农户心理稍有转变。针对这一转变,镇党委决定趁热打铁,组织部分农户户主到嘉定华亭镇毛桥村、崇明前卫村参观考察,学习致富和发展经验。考察归来后,农户们对毛桥村、前卫村等发展乡村旅游而发家致富的情况交口称赞。
除此之外,镇宣传科还广泛动员妇女儿童参加这一教育活动,用故事、快板、表演唱、电视录像、秧歌、戏曲、歌曲表演等多种文艺形式以及文明礼仪、环境卫生、农家乐知识问答等多种方式,把争做
文明东道主,积极参与农家乐、新农村建设等先进思想理念如春风化雨般植入村民心间,抚平了村民心中的疙瘩,使村民在娱乐中接受教育,在娱乐中增强建设好农家乐的责任感。另外,廊下镇党委还组织人事科、镇妇联、镇旅游公司也认真参与系列思想教育活动,分别召开党员、妇女参加的座谈会,引导党员和妇女积极参与农家乐建设。
通过系列活动,转变了中华村村民的思想观念,更多村民选择出租房屋。到最后,报名参加出租房屋的农户达到了38家,远远超过了规划的20家。后来根据实际情况,从中选取了19家农户参与锦江中华村农家乐的开发建设。
如今,中华村农家乐经过一年多试营业后已正式开始营业。自试运营以来,中华村农家乐已接待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中外宾客十余万人次,经营业绩稳步上升,管理服务不断优化。在改善农民生活、促进农民增收、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方面起到了较好的示范作用,得到了领导肯定、市民欢迎、媒体聚焦和同行关注。“锦江农家”逐步成为农家乐的知名品牌,上海农家乐最高星级“三星级”企业等荣誉,并与金山农村新天地共同获得了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
廊下乡村旅游所取得的成绩与上海市市委、市府,金山区区委、区长以及有关部门、企业高瞻远瞩、精心规划设计和积极参与紧密相关,而当时廊下镇党委为政府与村民精心搭建的“多彩连心桥”消解了隔阂,摆脱了束缚,转变了思想观念,排除了廊下发展乡村旅游的障碍。
廊下镇宣传科
第五篇:春风化雨润民心和谐方舟换新颜
春风化雨润民心和谐方舟换新颜
18日,石庄镇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成功调处了一起复杂的拖欠农民工工资纠纷,有效防止了一起群体性上访事件和一触即发的群体性斗殴事件,依法维护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确保了社区镇区和谐。
为贯彻市委市政府农民集居有关文件精神,石庄镇张黄港居启动了农民小区建设工程,2006年通过招标程序,居委会与浙江老板葛某签订了工程建设合同,2007年施工时,葛某将工程转包给了浙江绍兴王某,因葛某与王某发生矛盾,导致工程停工。张黄港居为加快小区建设速度,及时进行了协调,直接与王某签订了施工合同,并恢复施工。在施工的过程中因部分扫尾工程未能完工、绿化不到位,造成意见分歧,导致工程承包款未能及时结清,王某因此拖欠农民工工资30万元,并隐匿藏身。因此,浙江、河南、安徽等地农民工十几人到镇并赴市上访,他们来势汹汹,其中有的短发平头,有的臂上纹龙,安徽民工赵某扬言要去省上访,让媒体曝光,如果实在解决不了,我就杀了居委会书记……矛盾一步步激化。镇调处中心按照镇党委政府要求,及时介入调处,针对当前农民工报酬是社会矛盾纠纷的热点、难点问题,镇调处中心采取了“热、冷、疏、合”的四步调处方案。
一、热情接待。十几名外地民工来势汹汹,情绪激动,调处中心一班人首先对他们热情接待,认真听取他们的诉求,并做好记录,及时与居委会进行沟通,表示尽快进行调解。尽管他们是“一团火”,但调解人员的热心接待犹如一场春雨,滋润了民工的心,使这团“火”很快就很快熄灭。河南民工邱某说:因为你们的话让我感动,我不再越级上访,相信政府,依靠政府,依法维权。
二、冷静思考。调处中心接案后,对案情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冷静的思考,这一事件是事关“保民生、保稳定”的大事,这些民工都是外地人,且费用已经耗之殆尽,如果不及时处理好,就有可能引发群体性上访和越级上访事件,甚至可能转化为刑事案件。调处中心一班人经过深入研究,拿出了切实可行的处置方案。一是举行听证会,倾听农民工的呼声,收集与案情有关的证据;二是对农民工进行法律援助,稳定农民工的情绪,引导他们通过合法的途径依法维权;三是及时向党委政府汇报,争取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
三、耐心疏导。根据调处方案,调处中心首先对民工进行疏导,指出解铃还须系铃人,承包老板王某不出面,问题将难以解决,居委会与王某已失去联系,民工与王某虽有联系,但拒接民工的电话,偶尔接了电话,得到的答复是:我与居委会结不了帐,你去找当地政府要钱。调处中心调解员当即表示,先与张黄港居进行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成,则另行处置。7月15日,调处中心组织张黄港居及民工代表召开听证会,张黄港居认为,居委会与王某订有协议,王某未能按协议完成相应的工程,账目未能结清,责任在王某,只有王某出面,民工的工资才有着落。民工代表提出,7月18日之前必须得到妥善解决,调处中心要求民工代表必须及时提供有关证据及王某的联系电话,只要王某到场,我们再次组织调解,如果王某不到场,我们将为大家供提法律援助,进入司法救助程序,坚决维护大家的合法权益。
四、撮合成交。17日,根据民工提供的电话,调处中心立即与王某联系,表明了主动帮助调解的诚意。王某表示只要政府出面,保证18日准时参加调解。18日下午,承包老板、民工代表、张黄港居委会三方在调处中心的撮合下,座到一起,进行协商调解,终于达成协议:工程款14.31万元由张黄港居折算给王某用于发放拖欠的工人工资;余款约16万元,由王某直接发放给农民工。
一场易于激化的纠纷,在石庄镇调处中心细致入微的调处下,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河南民工邱某感激地说:协议履行完毕,我会给你们调处中心一个意外的惊喜!(石庄镇司法所 沈世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