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先进事迹介绍

时间:2019-05-13 15:13: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3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先进事迹介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3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先进事迹介绍》。

第一篇:2013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先进事迹介绍

在热爱的讲台上,她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学生邰丽华领舞的《千手观音》,征服了亿万观众;3个月大就失聪的蒙蒙,自信地绽放在北京残奥会的舞台上„„

在她的引领下,8名学生登上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璀璨耀眼的舞台,更多的残疾孩子或上大学继续深造,或走入社会,正常就业。

她就是湖北省武汉市第一聋校教师杨小玲。23年,从青春到不惑,杨小玲把自己最美好的年华奉献给了这群特殊的学生,默默的付出也赢得了认可。她先后荣获全国爱心奖、全国特教园丁奖、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

回望来路,杨小玲认为自己最大的骄傲,是没有辜负聋哑孩子用尽全力叫出的那一声含糊却动人的“妈妈”。

一眼结缘,青春岁月挥洒在特教讲台

1990年,杨小玲和3名同学一起来到武汉市第一聋校,透过窗户,她看到一群孩子在教室里跳傣族舞。

整个舞蹈跳下来,谈不上姿态,也谈不上美感,孩子们的动作很僵硬,但他们眼睛里透出的一股子认真劲,让杨小玲动容,她的眼泪唰地一下就下来了。

这个武汉市幼儿师范学校的舞蹈尖子没有想到,就是这段无声的舞蹈,让18岁的自己从此跟聋哑孩子结下不解之缘。在拿到毕业分配志愿表时,杨小玲只郑重地填了一个志愿——武汉市第一聋校。

“是孩子们的坚持和对生活的希望感染了我,我要帮他们做点什么。”杨小玲坚定而充满热情地说。

上班以后,杨小玲协助舞蹈老师文洁负责文艺队的工作。不懂手语的杨小玲完全不知道如何跟学生交流。刚开始,给学生排练舞蹈,她不知道怎么讲解节奏、动作要领,更不用说怎样表达音乐的内涵,她只能一次又一次地给学生示范。一节课下来,自己弄得汗流浃背,可学生还是没能掌握好动作要领。回到办公室,她难过地趴在桌上,眼泪流了下来。

擦干眼泪,工作还得继续。为了尽快学会与学生交流,杨小玲除了背“手语书”,还以学生为师。操场上、教室里、食堂里,学生们在用手语私下“聊天”。只要是自己看不懂的,杨小玲就主动向学生请教。学生们都很喜欢教杨小玲这个勤奋的“学生”。就这样,杨小玲一步步走进无声的世界,成了手语活字典。

鼓声传震,让聋哑孩子“听”到节奏

在聋校,语言交流障碍还只是第一道门槛。困难比杨小玲想象的大许多:音乐再悠扬,学生们也听不见,节拍再鲜明,学生们也感受不到。所有的舞蹈术语,她必须翻译成肢体语言,所有的节拍和口令,她只能用手势传达。杨小玲站在这群孩子中间,觉得自己像个外星人。

怎样让聋哑学生感受到节奏?杨小玲苦苦思索。看到舞蹈室里的大鼓,她忽然眼前一亮。鼓声震动,通过地板传递到学生们的脚心:他们终于第一次“听见”节奏,眼里放出惊喜的光。

学生们从此喜欢上这鼓声,喜欢上舞蹈课。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舞蹈情绪,杨小玲把音乐编成一个个小故事,“讲”给学生听;为实现动作整齐,她自创“呼吸传递法”。在《千手观音》的表演中,后面人张开双手的同时,往前面吹一口气,前面的学生感知后立刻张开双臂;为尊重残疾学生的个性差异,她探索出“无限沟通法”„„

杨小玲的热情投入,照亮了学生们前行的路。

在学校舞蹈室外,一名男生经常躲在窗外偷学。杨小玲走出教室,用微笑迎向他怯怯的眼光。这个名叫王志刚的孩子说:“老师,我想学跳舞。”于是,杨小玲答应了。他成了队里最刻苦的队员,每次排练下来,身上青一块紫一块,从不叫苦。

训练一年多后,杨小玲为王志刚选定独舞《好汉歌》,参加全省残疾学生文艺比赛。当时,杨小玲身怀六甲,不管多晚、多累,她都陪在训练场,打节奏、讲要领。这支舞让王志钢赢得人生中的第一个大奖——全省一等奖。

2001年,王志刚冲击全国比赛,产假还没休完的杨小玲,回到舞蹈室。经过近一年排练打磨,舞蹈《秦俑魂》在全国残疾人艺术比赛上大获成功。

这次比赛改变了王志刚的命运——中国残疾人艺术团抛出“橄榄枝”,他成为一名专业舞蹈演员。8年里,他随团出访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先后登上央视春晚、雅典奥运会闭幕式、北京残奥委会开闭幕式舞台,感动了亿万观众。

“在学生身上,我学到了坚强、包容和担当。”杨小玲说,“每个生命都有梦想,我帮他们圆梦,他们也会用自己的行动,点亮更多孩子的梦。”

信心培养,“丑小鸭”成为父母的骄傲

蒙蒙曾经是父母的一块心病。20年前,刚出生3个月的她,就被确诊耳聋。邻居小伙伴嘲笑她、欺负她,叫她“傻子”。四处求医无果,绝望的父母觉得天都塌了。

蒙蒙7岁时,妈妈抱着最后一线希望把孩子送到了市一聋校。六一儿童节,蒙蒙爸妈第一次看到登台跳舞的女儿,高兴地说:“这真是咱家的蒙蒙吗?”

就是在杨小玲的舞蹈课上,蒙蒙开始找到自信,找到上学的理由。在杨小玲的培养下,蒙蒙成了学校舞蹈队队长、班长、校学生会主席。2008年,舞技出众的蒙蒙跟杨小玲一起,站在北京残奥会的舞台上。演出那天,蒙蒙一家高兴地像过年一样,四里八乡的乡亲知道了,也都竖起了大姆指。“我的残疾孩子一样不比别人差”,那一刻,蒙蒙妈妈心中充满了对杨小玲的感激,“杨老师只是没有生她,说到付出,她操的心比我这个当妈的还要多。女儿交给她,我一百个放心。”

不离不弃,让每个稚嫩的心灵充满自信

聋哑孩子,往往有好强又自卑的双重心理。

舞蹈队的学生青平,是一位充满灵气、很有舞蹈天赋的女生。可是,她性格孤僻,谁对她好与不好,都记在了心里。一次训练中,她不认真的态度让杨小玲非常生气,严厉地批评了她。她扭头就走,杨小玲一把抓住她,她狠狠地瞪了一眼,冲出排练厅。

当时,杨小玲的眼泪唰唰地往下掉,觉得自己好委屈。“是我的方式有问题吗?”冷静下来,杨小玲悄悄找到青平的班主任和同学。一打听才知道,青平每月生活费只有200元,早餐经常只吃一个馒头。大强度的舞蹈训练,她体力肯定跟不上。

杨小玲为自己的莽撞而自责。她主动找到青平,真诚向她道歉,请她继续学习舞蹈。以后的日子里,杨小玲经常从家里带好吃的给她补充营养。训练结束,杨小玲总会摸摸她的头,给她一个微笑、一份赞许„„渐渐地,青平在舞蹈室里快乐了起来,也乐于和同学们交往了。高三毕业,青平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天津理工大学,并在大学毕业后到了广州一所职业技术学校任教。

后来,青平在信中对杨小玲说:“是您给我插上寻梦的翅膀,是您让我找到追梦的自信,是您在我心里撒满梦想的阳光。敬爱的杨老师,无论走到哪里,我都要像您那样,继续这爱的接力。”

献身特教,播撒更多爱的火种

2009年秋天,杨小玲得到消息,一聋校排练的舞蹈《楚风乐韵》有机会代表全省教育系统,去上海参加“全国中小学生文艺展演”。

这可是第一次与健全孩子同台竞技,机会难得。杨小玲和孩子们非常兴奋。离展演只有2个多月的时间了,得加紧排练。

11月29日,排练中,杨小玲正使劲跺脚,忽感脚下一软,跪倒在地。送往医院,她被确诊为左脚跟腱断裂。

比赛时间越来越近,杨小玲实在放心不下。坐着轮椅、打着石膏,她出现在舞蹈教室,指导孩子们排练。看着老师辛苦的模样,孩子们训练间歇都跑过来帮她揉揉胀痛的腿脚,有的孩子心疼地掉下了眼泪。

听不见音乐、听不到掌声,一聋校舞蹈队的孩子们发自内心的舞蹈超越了所有健全孩子,捧回第一名。这一刻,他们觉得,所有付出的辛苦都值得。

2006年,杨小玲被借调到中残联艺术团工作。经过半年的艰苦训练,她带的B队成为艺术团一块响当当的招牌。一年演出70多场,去了10多个国家和地区,好评如潮。

中残联艺术团想把杨小玲留下来,承诺帮她解决后顾之忧,爱人工作、女儿读书都不成问题。“艺术团的学生离开我,一样有精彩的人生;跟他们比,一聋校的孩子更需要我。”一年后,杨小玲踏上回武汉的列车。

杨小玲的热情也点燃了其他同事,市一聋校陆续涌现出一批市区骨干教师。培智班老师胡欣主动与她搭班,一搭就是4年;学校美术老师甘云山是残疾人,曾经意志消沉。是杨小玲激发起他对教师职业的热爱,并将100多名聋哑学生送进大学。

如今,武汉的10万教师成立了1000多个“杨小玲助残扶困小组”,服务残疾困难学生和社会残障人士。“杨小玲特殊艺术工作室”还对广州、南京、深圳、宜昌等地区特教学校进行培训指导。

五、胡遂

一辈子做学生的心灵导师

——记湖南大学文学院教授胡遂

42年教师生涯,她的课堂里永远是座无虚席;57载人生岁月,她的脸上总是阳光灿烂。

她的第一学历是初中,如今却是“985”高校湖南大学的博导。她不是辅导员,不是班主任,也不是心理老师,更没有任何行政职务,但她的身边总是围绕着大批学生粉丝,聆听她吟唱唐诗宋词,分享她的人生感悟,享受着她源源不断注入的正能量。

学生对她有许多尊称:“美女博导”、“妈妈老师”、“湖大一姐”、“心灵导师”、“育人大师”。

“其实我就是一个普通的老师,传道授业解惑,热爱本职工作,热爱学生,享受工作带来的快乐,享受学生成长的幸福。”她这样定义自己。

她,就是湖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胡遂。

不蒙祖训,授业解惑锲而不舍

胡遂是名门之后,她的先祖胡林翼与同是湖南人的曾国藩、左宗棠、彭玉麟,并称为晚清四大“中兴名臣”。

“兵可挫,气不可挫,气可偶挫,而志终不可挫。”作为胡林翼的玄孙女,57岁的胡遂多年来努力践行先祖的教诲。

胡遂成长于“文革”年代,因为“读再多的书也要下乡”,更因为父母年老要养家糊口,1971年初中毕业才15岁的她,成了一名小学教师。

受祖辈影响和家庭文化熏陶,胡遂6岁前已遍读《唐诗三百首》、《论语》、《孟子》等,小学期间又读了《青春之歌》、《牛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大量优秀文学作品。如此扎实的“童子功”,再加上同为教师的父亲殷殷赋诗相勉:“教育吾家事,怜儿燕翼新„„训蒙方任重,养正贵谆谆”,小学、中学,语文、数学、历史、政治,20岁前,年轻的胡遂就完成了许多教师所没有的教学经历。

1977年恢复高考,爱读书的胡遂当然也跃跃欲试,但学校力挽,并送她去函授学习。工作为重的胡遂,将大学梦暂时搁置。

“不行,还是要读书。”越读书,胡遂越觉得自己知识储存不够,她还是想上大学。那是1985年,她已结婚生子。

“还考什么大学,你的水平干脆直接考研。”从湖南师范大学毕业的丈夫建议。或许是丈夫和先祖名言的激励,她当真报考了湖南师范大学古代文学的研究生。

初中学历考研,这中间的知识鸿沟,无疑像一道天堑一样阻隔着胡遂。要想成功,只有付出倍于常人的努力。

最难的是外语。那时胡遂已回到小学做教导主任,白天要工作,下班要做家务、带孩子,学习只能见缝插针。她回忆说,为了记单词,她常常是把衣袖裤腿卷起来,手背上、手臂上、小腿上到处写满单词。这样,给女儿喂奶的时候,蹲下来洗衣服洗菜的时候,随时都能背单词。“规定自己每次记7个,太多了记不住,太少了又划不来。”对于往事,她仿佛历历在目。

苦心人,天不负。1985年9月,胡遂考研成功,师从著名教授马积高。毕业后留校任教。2001年,调到湖南大学,2002年,已晋升为教授的她,开始攻读博士学位,师从河北大学著名教授詹福瑞。

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胡遂以扎实的古文功底、广博的知识面和充沛的激情,在她热恋的大学讲台上,在全国各地的各种讲座中,为数以十万计的学生讲授中国古代文学史、唐宋文学、唐宋诗词研究、中国佛学与文学、佛教文献概要等课程,并主持了两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撰写了多部学术专著与教材,在国家权威报刊上发表论文60余篇。课堂上,她总是以自己的经历、以先祖的名言,激励学生。

“吃得苦、霸得蛮、耐得烦”。这期间,她还积极致力于对湖湘文化的整理、研究与弘扬,主持《胡林翼全集》的古籍整理工作。为这项国家课题,她跑遍北京、武汉、南京、湖南等多家图书馆,还多次深入益阳档案馆、家乡益阳赫山区泉交河乡等地,收集有关胡林翼作品的版本、善本、原始手稿、文物、家书和刻印本,哪儿有资料就立刻跑去哪。整理工作前后历时8年,目前全集基本完成。但还有作品尚未完全搜集到,这多少让她有点遗憾。

2007年,她还受邀参与湖南教育电视台“湖湘讲坛”拍摄,节目播出以后,广受好评。但没想到的是,也惹出了一场**。在讲述《风流儒将胡林翼》时,因在节目中提到“胡林翼与两江总督陶澍的女儿成婚之后,仍流连于烟花之地”,这段短短三分钟的话,却被某媒体断章取义地提出来,受到网友指责,甚至被斥为“不忠不孝”,“有哗众取宠嫌疑”。

胡遂不禁有些心寒。其实,这段话她本是从学术角度出发的,她的本意是要教育学生,任何人都不是完人,只要能改正错误,就能成为一个好人,可惜一些媒体却断章取义,颠覆了本意,折射出不应有的功利与媚俗。

**未能阻碍她推广湖湘文化的脚步,2012年,胡遂又首倡《湖南九章》评选以弘扬湖湘文化,受到湖南省委高度重视。征集评选活动历时两个月,最后选定9篇经典文章,包括屈原的《离骚》、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毛泽东的《沁园春?雪》等,作为湖南向外界展示湖湘文化的高端名片。

做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

毫无疑问,胡遂的课是湖南大学最受欢迎的课之一,其火爆程度丝毫不亚于追星族对明星的追逐。

2001级学生戚家坦,是胡遂在湖南大学教的第一届学生。如今回忆起来,戚家坦仍记忆犹新:下课后要赶到另一栋教学楼上胡老师的课,往往找不到座位,因为其他专业慕名来蹭课的学生早就把位置占满。

博士生邢爽,10年前读本科时第一次听胡遂的课,“就被她浑身下上洋溢着的智慧和才华所吸引”,“有穿越的感觉”。她说,听胡老师讲唐诗宋词,听老师低吟浅唱,大家好像回到了唐宋时代,眼前能浮现出盛唐气象,大宋画卷。“胡老师声音非常洪亮,底气特别足,唱诗诵词特别有古韵”。

同事牛海蓉,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也是主讲唐宋文学。但她自认“比不上胡老师”。胡遂古诗词随手拈来,讲杜甫的《新婚别》,她能“顺手拈来几十首”,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同时还结合当下的现实,“学生怎会不喜欢听?”她说,在研究生面试时,有老师出题要求本科生背某某诗词,学生和主考老师都接不上,胡老师却能背得一字不差。

“在湖大,不听胡老师的课简直就是一种损失。”“她是为讲台而生的人。”“讲课特别有情趣,豪放婉约共存。”采访中,无数师生这样评价。

还有学生在网上写着这样的话:“胡先生只授了我们一年的课,而为我班众生集体敬仰,算是特例。其实,细细想来,先生并未给我们留下什么印象深刻的事例,如深夜挑灯备课、带病坚持上课累倒讲台或者冒雨送生病学生去医院之类的动人事迹,来叫我们感动。但先生平和、淡定的人格魅力与坚持传道授业解惑的为师之道却是我们最欢迎的。先生授课是常把唐诗宋词当茶来品的,令人如沐春风。课余则更多地和我辈聊些闲散的话题,诸如做人、做事、做学问,虽然多是传统的经世致用之学,但于日后走上社会的人生道路的确受益匪浅。”

何谓麓山湘水精神?胡遂归纳为两条:一是独立的精神;二是开创的精神。唯有独立,才能守住自我,唯有开创,才能实现自我。胡遂认为,湘水畔的两个相距2700多年的文人身上熔铸了这两点:此二人便是屈原和毛泽东。屈原身上有一种“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独立、桀骜精神,毛泽东有一种“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舍我其谁的开创气概。

“感悟山水,儒释道三家各有其说。”胡遂又将三家之观点一一例举,但每每分析之,她都是从中找出催人奋进之处:儒家生生不息的精神状态,道家“如婴儿之未孩”般的生命意境,如释氏“故能与天和”的心静如水境界。

“这样的课堂,哪里是在读古诗词,分明是是心灵按摩,是教育我们该做怎样一个人,给我们以做人的目标、气度和境界。”学生黄涛在博客中写道:默默体会麓山湘水精神的真正内涵,我们唯一能做的,便是秉承智者的灵气与伟人的坚毅,接过先辈们留下的写着独立精神与开创精神的旗帜,守住自我,扩展自我的生命天地,向新的时代迈出坚定的步伐!

这样的课堂魅力,从何而来?

胡遂引述了《庖丁解牛》中的一句话:“恢恢乎其游刃必有余地焉。”她说,任何一门课,你对自己都要有这样的一种要求,要达到这样的一种境界。

这样的境界,非等闲功夫能至。比如吟诵古诗词,就穷尽了她一辈子的努力。中山大学教授董每勘先生曾住胡遂家附近,少年胡遂就跟从他学习了一段时间的唐诗宋词吟唱;读研时,又师从著名教授马积高等人,领会精义;在河北大学读博时,听说古籍研究所的词曲学教授刘崇德,将工尺谱翻译成五线谱,出版了《九宫大成词曲谱》,她登门求教。

而相对于名师传授,胡遂的“霸蛮”无疑更为重要。实际上,一直到后来读了博士,做了教授,胡遂还一直保持着考研时见缝插针的学习习惯。为背诵更多的古诗词,她总是将这些诗词们用磁带录下来,然后在做家务时,边做边听。后来电子技术发达了,她又找到一种软件,将电子文档转化成有声读物。“何以解忧,唯有MP3”她对学生说,而用她先生的话说是,“家务劳动成为了课间操”。女儿20多年里最深的印象是一觉醒来,妈妈总是在听什么。而胡遂自己则谦逊:“10万首唐诗宋词,可惜我还只背得几千首,差得远。”

其实,胡遂的课堂魅力绝对不仅仅是其知识面的游刃有余,更重要的是她对教育的热爱,对学生的责任。她说,人生三大幸福,其中之一就是“得天下英才而育之”。她还说,“传道授业信可乐,富贵于我浮云走”。所以,她的课堂,总是充满激情,总是将自己的人生感悟倾囊而出;所以,她的课,听起来更像与一个个活生生的古人对话,感受着他们崇高的品质和精神,而不是死守故纸堆里;所以,她在教学任务之外,还广开第二课堂,为学生开讲座,教学生如何处世为人,如何面对挫折,如何像青松一样,有一颗紧紧扎根在山岗的强大的内心。有时,胡遂一周有四五个讲座,校内外,省内外,以至于常常忙得“连驻足看看池塘里的荷花的时间都没有”。

让学生的生命绽放光彩

实际上,仅仅只是课堂魅力,胡遂还不可能被数万学生评为“我心目中最敬爱的老师”。

“她最喜欢的是走进学生,与学生聊天,帮学生解惑。”湖南大学党委副书记唐亚阳说。

“从内而外自然流露着才情,生活得飘逸而诗意”,“不是美丽,而是华美”,同事评价。

“她像太阳一样,总是把温暖传递给我们。”学生感慨。

除了读书上课,胡遂还特别爱到学生中去。她笑着说,自己当过14年中小学老师,养成的这个习惯是改不了。“16岁的时候,还胆大包天地把全班学生领到岳麓山顶上的云麓宫睡了一晚上,看星星看月亮。”曾经有个学生得重病,只是任课教师的胡遂,带着学生到医院看他,并且组织学生捐款,自己也捐了1000元,最后筹措8万多元捐款。

胡遂还特别爱带着学生爬岳麓山听风,到湘江边赏月,寄情山水间,与学生探讨人生。学生王弯弯说,这种情景,让她常常想起孔子与他的弟子。

一位曾经的学生,因为相爱4年的女友离他而去,伤心欲绝的他从工作地福州专门跑到长沙,“向老师讨求解脱良方”。胡遂将他领到湘江边散步,给他讲述佛典里的一个故事:你和她无缘,你们的结束也不是坏事。她说,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有一个兴衰成败的过程,“俺曾见金陵玉殿莺啼晓,秦淮水榭花开早。谁知道容易冰消。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将五十年兴亡看饱”。师生说着说着,一人一句,吟起了《桃花扇》里的词句。

这样的事太多了。一位大三女生,因失恋而痛不欲生,月光下胡遂陪她散步,上下五千年,眼前海内外,一个多小时女生还没什么触动,“爱上小河是因为没有见过大海”,最后,围绕这样一句话阐述,学生心结顿解,而这句话也在微博上广为流传。

“童年时最深的记忆是做完作业后,出门一看,一客厅的学生,多是女生,哇,像开了一屋子的花朵。”女儿田田形容自己的妈妈“是所有学生的妈妈”。

确实,从教42年,走到哪,胡遂都是学生最好的朋友。她的心中,除了女儿、母亲,最挂念的也是学生。她将学生接到自家吃住,告诉学生自家住址、电话和电子邮箱,不论昼夜,有信必复,有访必接。

大约是十几年前,一个女生半夜来电,说是站在岳麓山脚下的一座高楼顶,马上要跳下去。“妈妈骑上单车飞奔过去”,邓田田至今记得这事。如今这女生已结婚生子,生活幸福。

胡遂说,青春本就有一段躁动的时期,人人都不例外,加上现在社会价值多元,就业困难,青年学生心理问题比较多。做教师的,关键是要给学生以信心、以鼓励。“我们常说人心有七窍,这其中有什么比信心更重要的呢?”她说,给他人以阳光,给自己以阳光,这就是积善,就是积德,就是生命的灿烂。

感念于要咨询的学生太多,2008年初,不太会打字的她在新浪开博,谈自己的人生感悟,回复学生的提问困惑,甚至包括学生父亲的抑郁症。迄今已发博文100多篇,点击量达13万多。

李婷婷是研二学生,来自吉林通化农村,家里比较困难。“老师把我当女儿一样”。李婷婷说,隔三差五,老师会偷偷给她一些零花钱;在网上买旧电脑发现还不错,又给自己也买一台;偶尔逛街买衣服,还会给自己也捎上一件。去年胡遂重病住院,婷婷和同学们去看她,胡遂还惦记着婷婷生病的妈妈,给婷婷妈买药,还送去营养品。

王弯弯来自山西大同,南方冬季的湿冷实在让她受不了,没想到正发愁时,胡遂给包括她在内的16个学生每人送来一床小被子,还有一套暖手的东西,甚至贴心地找裁缝做了小搭扣。之后的夏天,她又给他们送上小水壶。来自校方的统计:这些年,胡遂资助学生的款额,总数已超过6万元。

“笑容,阳光,积极,正能量„„老师,你就没有难过不平的时候?你的负面情绪往哪去?”

“生不愿封万户侯,亦不愿识韩荆州。平生所愿二三子,从容结伴云山游。青春已暮应衰朽,犹自风华如锦绣。世人问我何良方,我有诗笔悬河口。传道授业信可乐,富贵于我浮云走。”

胡遂自作的这首题为《四十初度》的七言古风。或许,就是答案。

六、刘开吉

崇高而淡泊的警院教师

——记重庆警察学院教授刘开吉

现年63岁的刘开吉,年轻时曾在西藏日喀则当过战术教官,此后长期在成都、云南等地的军事学院教学。1994年,刘开吉进入重庆警察学院从事教学工作。从教40年来,刘开吉始终坚持在教学一线。

既教书又育人,才是教授

“教学是大学的第一使命,也是大学的永恒使命。不教不授,不是教授;既教又授,才是教授。”长期以来,刘开吉将主要精力投入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上,坚持站讲台,坚持在一线面对面教学,1998年至2012年底,连续15年年均授课量达300学时以上。

在教学上,刘开吉遵循警察战术教学训练“综合分层,专业化、系统化、规范化、良性循环化”的特殊规律,采取“法律、战术、技术、心理、体能”五位一体的教学训练方法,按照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采取情景模拟及案例教学等方法手段,让学生自己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提升能力。

在教学方法与手段上,刘开吉因材施教,采取“集中指导式”、“研讨式”、“答疑式”、“情景模拟式”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提出和发现问题,促进学生思考和形成问题意识。

为了做到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刘开吉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他充分利用课间休息时间与学生交流,了解学习问题和生活问题,掌握思想动态等。每次上课前,他都会提前掌握学生需求,提高教学针对性和目的性。每个学期结束后,他会进行一次无记名的民意测试,要求学生畅所欲言提意见和建议,并对学生的建议和意见认真归纳分析,做到一一回复。他也通过短信、邮件等与学生进行交流,力所能及地给学生们提供一些帮助。

由于刘开吉的教学形式方法灵活多样,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2004年,他创建的“警察战术实战教学训练模式”获重庆市教学成果二等奖。

热爱学生,从严训练

“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警察是一个特殊的行业,警察教师对学生的真诚和爱心,主要体现在严格训练和严格要求上。刘开吉从实战需要出发,从难、从严训练学生,做到战训一致、教养一致。一要根据实战需要确定训练内容,二要尽可能逼真地设置近似实战的训练环境,三要多组织各种类型的对抗训练。

刘开吉认为,责任心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首要条件,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在教育中,没有高度的责任心,就不会有教育的成功。作为一名大学教师,要有崇高的使命感,要肩负起教书育人这个重大的职责,否则只会误人子弟。此外,要有强烈的职业责任感,这个责任不仅仅意味着要上好每一节课,对大学教师的“三大职能”一个也不能懈怠,还要为人师表,率先垂范,用自己的言行随时随地影响学生。教师要有奉献精神,要不断付出,这种付出可能没有回报,但是一刻也不能松懈。

刘开吉深知警察职业具有高风险性,警察和军人一样:用生命托起祖国的花好月圆,用热血浇铸母亲的四季平安。警察是黑白世界之间的一堵墙、是除暴安良的正义化身、是调解纠纷的公正砝码、是扶危解困的侠义先锋。在和平时期,警察是为公众利益牺牲最多的一个群体。因此,打击犯罪、减少伤亡、爱护学生、珍视生命是警察教师的天职。“导之以诚,尽力而为,学生每天能高高兴兴上班,平平安安回家,这一切全赖于警察教师所付出的努力和授予之技能与战术!”通过爱心守望,刘开吉与学生真诚同行,一起成长,自己也赢得了学生的崇敬和拥戴。

走出象牙塔,寻求实用之用

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刘开吉付出了常人难以理解的艰辛和血汗。他从事警察院校教学工作以来,20年如一日,没有分上班下班,没有分是否节假日,晚上几乎没有在12点以前睡过觉,可以说是尽职、尽责、尽心,全身心、全方位投入到教学科研工作当中。而今,他已经取得了3个国家级、5个省部级教学科研项目和其他学术成果。

对于许多大学教师来说,服务社会的途径主要还是传承文化、培养人才和发展科学,以传播和创造有用之学、培养和塑造有用之才。但是,警察学校具有自己的特殊性,刘开吉将走出校园、服务社会作为重要职责,依托专业优势,与时俱进,走出象牙塔,寻求实用之用、科学之学和发展之学,使得教学与研究内容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的幸福。1998年至2013年,刘开吉走出校园,培养培训各类在职民警2万余人次,培养培训公安机关实战教官近千人,使教学研究内容直接服务公安实战,为平安中国建设和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警察教师之业,神圣而悲壮;警察教师之梦,崇高而淡泊。”回顾自己40年的从教之路,刘开吉直言学生的理解是对他的安慰、学生的收获是对他的嘉奖。

第二篇:2013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先进事迹介绍

2013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先进事迹介绍

在热爱的讲台上,她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学生邰丽华领舞的《千手观音》,征服了亿万观众;3个月大就失聪的蒙蒙,自信地绽放在北京残奥会的舞台上……

她就是湖北省武汉市第一聋校教师杨小玲。23年,从青春到不惑,杨小玲把自己最美好的年华奉献给了这群特殊的学生,默默的付出也赢得了认可。她先后荣获全国爱心奖、全国特教园丁奖、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

回望来路,杨小玲认为自己最大的骄傲,是没有辜负聋哑孩子用尽全力叫出的那一声含糊却动人的“妈妈”。

一眼结缘,青春岁月挥洒在特教讲台

1990年,杨小玲和3名同学一起来到武汉市第一聋校,透过窗户,她看到一群孩子在教室里跳傣族舞。

整个舞蹈跳下来,谈不上姿态,也谈不上美感,孩子们的动作很僵硬,但他们眼睛里透出的一股子认真劲,让杨小玲动容,她的眼泪唰地一下就下来了。

这个武汉市幼儿师范学校的舞蹈尖子没有想到,就是这段无声的舞蹈,让18岁的自己从此跟聋哑孩子结下不解之缘。在拿到毕业分配志愿表时,杨小玲只郑重地填了一个志愿——武汉市第一聋校。

“是孩子们的坚持和对生活的希望感染了我,我要帮他们做点什么。”杨小玲坚定而充满热情地说。

上班以后,杨小玲协助舞蹈老师文洁负责文艺队的工作。不懂手语的杨小玲完全不知道如何跟学生交流。刚开始,给学生排练舞蹈,她不知道怎么讲解节奏、动作要领,更不用说怎样表达音乐的内涵,她只能一次又一次地给学生示范。一节课下来,自己弄得汗流浃背,可学生还是没能掌握好动作要领。回到办公室,她难过地趴在桌上,眼泪流了下来。

擦干眼泪,工作还得继续。为了尽快学会与学生交流,杨小玲除了背“手语书”,还以学生为师。操场上、教室里、食堂里,学生们在用手语私下“聊天”。只要是自己看不懂的,杨小玲就主动向学生请教。学生们都很喜欢教杨小玲这个勤奋的“学生”。就这样,杨小玲一步步走进无声的世界,成了手语活字典。

鼓声传震,让聋哑孩子“听”到节奏

在聋校,语言交流障碍还只是第一道门槛。困难比杨小玲想象的大许多:音乐再悠扬,学生们也听不见,节拍再鲜明,学生们也感受不到。所有的舞蹈术语,她必须翻译成肢体语言,所有的节拍和口令,她只能用手势传达。杨小玲站在这群孩子中间,觉得自己像个外星人。

怎样让聋哑学生感受到节奏?杨小玲苦苦思索。看到舞蹈室里的大鼓,她忽然眼前一亮。鼓声震动,通过地板传递到学生们的脚心:他们终于第一次“听见”节奏,眼里放出惊喜的光。

学生们从此喜欢上这鼓声,喜欢上舞蹈课。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舞蹈情绪,杨小玲把音乐编成一个个小故事,“讲”给学生听;为实现动作整齐,她自创“呼吸传递法”。在《千手观音》的表演中,后面人张开双手的同时,往前面吹一口气,前面的学生感知后立刻张开双臂;为尊重残疾学生的个性差异,她探索出“无限沟通法”……

杨小玲的热情投入,照亮了学生们前行的路。

在学校舞蹈室外,一名男生经常躲在窗外偷学。杨小玲走出教室,用微笑迎向他怯怯的眼光。这个名叫王志刚的孩子说:“老师,我想学跳舞。”于是,杨小玲答应了。他成了队里最刻苦的队员,每次排练下来,身上青一块紫一块,从不叫苦。

训练一年多后,杨小玲为王志刚选定独舞《好汉歌》,参加全省残疾学生文艺比赛。当时,杨小玲身怀六甲,不管多晚、多累,她都陪在训练场,打节奏、讲要领。这支舞让王志钢赢得人生中的第一个大奖——全省一等奖。

2001年,王志刚冲击全国比赛,产假还没休完的杨小玲,回到舞蹈室。经过近一年排练打磨,舞蹈《秦俑魂》在全国残疾人艺术比赛上大获成功。

这次比赛改变了王志刚的命运——中国残疾人艺术团抛出“橄榄枝”,他成为一名专业舞蹈演员。8年里,他随团出访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先后登上央视春晚、雅典奥运会闭幕式、北京残奥委会开闭幕式舞台,感动了亿万观众。

“在学生身上,我学到了坚强、包容和担当。”杨小玲说,“每个生命都有梦想,我帮他们圆梦,他们也会用自己的行动,点亮更多孩子的梦。”

信心培养,“丑小鸭”成为父母的骄傲

蒙蒙曾经是父母的一块心病。20年前,刚出生3个月的她,就被确诊耳聋。邻居小伙伴嘲笑她、欺负她,叫她“傻子”。四处求医无果,绝望的父母觉得天都塌了。

蒙蒙7岁时,妈妈抱着最后一线希望把孩子送到了市一聋校。六一儿童节,蒙蒙爸妈第一次看到登台跳舞的女儿,高兴地说:“这真是咱家的蒙蒙吗?”

就是在杨小玲的舞蹈课上,蒙蒙开始找到自信,找到上学的理由。在杨小玲的培养下,蒙蒙成了学校舞蹈队队长、班长、校学生会主席。2008年,舞技出众的蒙蒙跟杨小玲一起,站在北京残奥会的舞台上。演出那天,蒙蒙一家高兴地像过年一样,四里八乡的乡亲知道了,也都竖起了大姆指。“我的残疾孩子一样不比别人差”,那一刻,蒙蒙妈妈心中充满了对杨小玲的感激,“杨老师只是没有生她,说到付出,她操的心比我这个当妈的还要多。女儿交给她,我一百个放心。”

不离不弃,让每个稚嫩的心灵充满自信

聋哑孩子,往往有好强又自卑的双重心理。

舞蹈队的学生青平,是一位充满灵气、很有舞蹈天赋的女生。可是,她性格孤僻,谁对她好与不好,都记在了心里。一次训练中,她不认真的态度让杨小玲非常生气,严厉地批评了她。她扭头就走,杨小玲一把抓住她,她狠狠地瞪了一眼,冲出排练厅。

当时,杨小玲的眼泪唰唰地往下掉,觉得自己好委屈。“是我的方式有问题吗?”冷静下来,杨小玲悄悄找到青平的班主任和同学。一打听才知道,青平每月生活费只有200元,早餐经常只吃一个馒头。大强度的舞蹈训练,她体力肯定跟不上。

杨小玲为自己的莽撞而自责。她主动找到青平,真诚向她道歉,请她继续学习舞蹈。以后的日子里,杨小玲经常从家里带好吃的给她补充营养。训练结束,杨小玲总会摸摸她的头,给她一个微笑、一份赞许……渐渐地,青平在舞蹈室里快乐了起来,也乐于和同学们交往了。高三毕业,青平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天津理工大学,并在大学毕业后到了广州一所职业技术学校任教。

后来,青平在信中对杨小玲说:“是您给我插上寻梦的翅膀,是您让我找到追梦的自信,是您在我心里撒满梦想的阳光。敬爱的杨老师,无论走到哪里,我都要像您那样,继续这爱的接力。”

献身特教,播撒更多爱的火种

2009年秋天,杨小玲得到消息,一聋校排练的舞蹈《楚风乐韵》有机会代表全省教育系统,去上海参加“全国中小学生文艺展演”。

这可是第一次与健全孩子同台竞技,机会难得。杨小玲和孩子们非常兴奋。离展演只有2个多月的时间了,得加紧排练。

11月29日,排练中,杨小玲正使劲跺脚,忽感脚下一软,跪倒在地。送往医院,她被确诊为左脚跟腱断裂。

比赛时间越来越近,杨小玲实在放心不下。坐着轮椅、打着石膏,她出现在舞蹈教室,指导孩子们排练。看着老师辛苦的模样,孩子们训练间歇都跑过来帮她揉揉胀痛的腿脚,有的孩子心疼地掉下了眼泪。

听不见音乐、听不到掌声,一聋校舞蹈队的孩子们发自内心的舞蹈超越了所有健全孩子,捧回第一名。这一刻,他们觉得,所有付出的辛苦都值得。

2006年,杨小玲被借调到中残联艺术团工作。经过半年的艰苦训练,她带的B队成为艺术团一块响当当的招牌。一年演出70多场,去了10多个国家和地区,好评如潮。

中残联艺术团想把杨小玲留下来,承诺帮她解决后顾之忧,爱人工作、女儿读书都不成问题。“艺术团的学生离开我,一样有精彩的人生;跟他们比,一聋校的孩子更需要我。”一年后,杨小玲踏上回武汉的列车。

杨小玲的热情也点燃了其他同事,市一聋校陆续涌现出一批市区骨干教师。培智班老师胡欣主动与她搭班,一搭就是4年;学校美术老师甘云山是残疾人,曾经意志消沉。是杨小玲激发起他对教师职业的热爱,并将100多名聋哑学生送进大学。

如今,武汉的10万教师成立了1000多个“杨小玲助残扶困小组”,服务残疾困难学生和社会残障人士。“杨小玲特殊艺术工作室”还对广州、南京、深圳、宜昌等地区特教学校进行培训指导。

第三篇:2013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先进事迹

2013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先进事迹

一、汪秀丽

为了山城的孩子

——记河北省张家口市职教中心校长汪秀丽

站在河北省张家口市职教中心的校园,仰望校门,一排金色大字映入眼帘:“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未来发展高于一切”。

这是这所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的治校理念,也是这所学校校长从教42年来奋勇拼搏、无私奉献的动力源泉。“为了山城的孩子”,这一宗旨和信念已经融入了这所学校校长的办学的思想,融入了校长的一言一行当中,成为校长恒久的教育梦想。

这位校长,就是特级教师、河北省省管优秀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张家口市职教中心校长汪秀丽。

“当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1972年,年仅19岁的汪秀丽踏上了三尺讲台,当上了班主任。“当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是她初为人师的梦想。

为了这个朴素的梦想,汪秀丽倾注了全部的时间、心血和智慧,创造了最受学生欢迎的哲学课堂,教给了学生受益一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辩证思维方式,以春风般和煦的影响力带出了最具凝聚力的班集体。每个假期,汪秀丽带领学生深入农村劳动,进入工厂学工,进行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寒来暑往,她和一届届学生度过了他们终生难忘的初中、高中时代。每一届的学生都在毕业照上留下了这样一句话:与老师在一起的日子。

在教师、班主任这一平凡的岗位上,汪秀丽连续10年被评为张家口市劳动模范,还先后荣获市三八红旗手、省优秀教师等称号,年仅24岁就当选为河北省党代会代表,25岁的时候当选为第五届河北省人大代表。

“当一名人民满意的校长”

1997年,44岁的汪秀丽被任命为张家口市职教中心校长。

然而,汪秀丽是含着眼泪接任校长职务的。众所周知,1997年,中等职业教育受到了极大的冲击,进入了前所未有的低谷阶段。首先是大中专学生不包分配了,还有普高热持续升温,就业形势严峻等诸多因素汇聚在一起,使得全国许多职业学校不得不关、停、并、转,张家口市也随后相继撤并了三所职业学校。面对严峻的办学形势,“校长”这一职务意味更多的是重任和挑战。而作为一个女同志,她的一双儿女即将参加中考、高考,一直生活在一起的公公婆婆已经年近八旬,爱人的工作更是忙得不可开交,正是家人最需要陪伴和照料的时期。而“校长”这一职务,意味更多的是必须为工作付出更多的时间,做出更多的奉献。

领导的重托,教职工的信任,和一个省人大代表、党代表的使命感、责任感,驱使汪秀丽只有接受,不能退缩。在矛盾、担忧和含着眼泪的抉择中,“当一名人民满意的校长”这一新的理想又刻上了心头。

“思路决定出路,思路有多宽,出路就有多广。”这是汪秀丽在接任校长后对全体教工讲的第一句话。上任伊始,汪秀丽以最短的时间带领12名中层干部深入到青岛、大连、天津等地区10所国家重点职业学校参观、学习,在学习中深化对职教形势的认识和分析:职业教育是跨界的教育,是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连接最直接最紧密的教育,德国的职业教育被称作是二战后德国创造经济奇迹的“秘密武器”,我们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汪秀丽以冷静的思辨为自己的学校准确定位:中等职业教育,不是没有出路,而是急待大力发展,我们必须正视困难,迎难而上,办好中职,造福百姓。

汪秀丽以清晰的思路提出了一系列办学指导思想:要站在经济的角度看教育,站在教育的角度看职业教育;要贴紧市场办学,坚定不移地走校企联合办学的路子;要提高质量求生存,办出特色求发展,打造品牌争一流,要把加快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当作必须解决的攻坚任务……

汪秀丽以过人的胆识和魄力响亮地提出了“三年创建省级名牌,五年冲击国家级重点,十年建成全国一流中等职业学校”的奋斗目标。

汪秀丽以17年如一日的坚守和奋斗,倾尽全力为山城孩子的美好未来铺路奠基……

“职业学校就要围着市场转”

“学校围着市场办,专业跟着产业变,教学围着岗位转。”作为职业学校的校长,汪秀丽始终认为,自己的第一要务就是研究市场,不断创新学校的专业设置,必须把专业办在企业的兴奋点上,办在职业技能的紧缺口上。

1997年,汪秀丽决心大力开发计算机专业。当时在张家口市,拥有计算机的单位还是凤毛麟角。但汪秀丽认准了信息技术必将飞速发展的前景。她在全校教工大会上说:办法总比困难多!以此来鼓励自己,也激励大家。当年,计算机专业一跃成为全校最大的骨干专业群。随后,她与国内知名企业紧密联办,与国内著名高校不断合作,与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合作交流,逐步形成了12个专业方向的专业群。毕业生迅速占领了全市各个计算机应用人才的领域,法院、银行、商业系统、建筑系统各单位争相到该校聘用学生,创出了学校计算机专业品牌,还为首都近百家知名企业输送了大量的人才,学生始终供不应求。2002年,学校计算机专业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示范专业;2005年,学校被教育部确定为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

2000年的一个夜晚,汪秀丽随意地浏览报纸,一则短短的百字消息引起了她的注意:国家西部大开发将投资50个亿新建20个机场。一个想法迅速成形——开发航空乘务专业。汪秀丽派出四路人马,奔赴首都机场深入调研,赴海南、深圳航空公司探路,到哈尔滨摸底……随后在张家口市三家媒体历史性地连续打出招收空姐的广告,从航空公司请来专业人士面试。面试当天,学校门前车水马龙,30个名额,吸引了2000多人报名……两年后,学校打开了深圳、海南、厦门等五大航空公司的大门,56名“空姐”、“空少”飞上蓝天,成为了河北省第一代航空乘务员。

自1998年开办了首个对口高考班以来,汪秀丽就明确了“一手抓高考,一手抓就业,两个拳头都要硬”的办学思路,成为河北省内高等职业院校人才主要输送基地。16年来,汪秀丽先后拓展了计算机、建筑、财会等7个对口高考专业,还下大力开办了美术高考专业,与天津蓟县中专联办了天津春季高考班,在就业类专业增设了成人高考课程,努力延长学生受教育年限。2013年以来,学校又抢抓国家加快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的机遇,大力推进与高职院校的融通,先后与北京及省内7所高职院校洽谈合作,努力为学生开通继续学习的绿色通道。

在汪秀丽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果敢的决策下,学校创新设置了22个分支专业,形成了信息技术、航空乘务、动漫游戏、学前教育和餐旅服务五大专业群,为学校源源不断地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要为孩子们搭建成才立交桥”

为了圆学生的就业梦、升学梦,这些年来,汪秀丽坚持立德为先、育人为本,坚持“成长、成人、成才、成功并重”的德育原则,全力推进“全纳教育”,使“我们的眼里没有差生”深植每一名教工心灵;创建了“课堂教学建构素质,文明养成规范素质,特色活动拓展素质,劳动训练强化素质,社会实践提升素质”的“五维”素质培养模式;组织开展的新生军训、技能大赛、成人仪式、为校服务、校园艺术节、体育节等积淀而成学校十大德育活动品牌,为学生留下终生难忘、受益一生的高中时代。

汪秀丽扭住教学中心、质量重心不放松,始终站在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前沿,根据高考、就业的不同特点,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分级考核,依托校企合作的资源优势,全力推进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优化课程体系建设,强化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建设,不断提升实训基地建设水平,强化教育教学各环节的精细化管理,有力地推动了学校的内涵式发展,促进了育人质量和整体办学水平的大幅提升。

目前,学校已为社会培养输送了近30000名毕业生。可以说,是职业教育成就了孩子们成人成才的梦想,是职业教育为这些孩子们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把砝码投向工作那一端”

“因为有爱,才有激情;因为激情,才有对事业的无比忠诚;因为忠诚,才会有献身事业的大无畏的勇气和魄力,才会有不到黄河不回头的坚韧和执著。”在河北省百名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报告当中,汪秀丽这样解析自己。

人到中年,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爬坡”年龄,身为女性,家庭和生活的担子也与日俱增。但职业学校办学,校长需要操心的事太多了。1998年5月,因为全市职业教育现场会在学校召开,而家中3位亲人相继离世,汪秀丽却没有请假一天;2003年非典期间,当年学校对口高考首次冲刺天津大学单招考试,女儿在家备战高考,她却没有时间陪女儿,学校5名学生考入天津大学,女儿却落榜了;2004年,正当她奔波在寻求实训楼建设资金的路途中,90岁的公公独自在家摔伤了腿,她虽然心急如焚却赶不回来;2006年,原市第三中学(市艺术高中)并入学校,为了把艺术高考做大做强,她忍着腰椎病痛驱车1000多公里,远赴大连等地学校求取经验……

对亲人的愧疚,时常噬咬着汪秀丽的心,但她一次次地对自己说: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一个人民满意的校长,应该知道,在个人和集体、在生活和工作的天平上,应该把砝码投向哪一端……

2000年,启动校园改扩建工程,汪秀丽进行了激烈的思想斗争。上,筹钱太难;不上,将错失发展的机遇,学校可能就会在竞争中被淘汰。最终,她还是大胆决策:要坚定不移地发展学校,要敢于用明天的资金来办今天的事业。

征地、拆迁,面对上千万的资金,主管教育的副市长问她:“秀丽,行不行?”她立下了军令状:“只要我们几个班子成员还在,就一定将学校办好、建好。”

然而,一次开会当中,汪秀丽接了一个电话后,久久没有抬头,只见豆大的泪珠一颗颗落在桌面上,又是工程催款的电话。

看到校长为了学校建设如此为难,老师们纷纷要求把自己有限的薪水借给学校支援学校建设。就这样,在学校建设最困难的时期,大家三次慷慨解囊,共支援学校1850万元,许多教师甚至向亲朋好友借款支援学校。

崭新的实验楼、办公楼、教学楼、实训楼、图书楼先后拔地而起,两个塑胶运动场相继落成,学校占地面积扩大了6倍,建筑面积翻了4番,专业实训室逐步达到了85个。2013年6月16日,总投资约6000万元的综合实训大楼又破土动工,预计2015年底交付使用。校园面貌日新月异、翻天覆地的变化,为学校跨越式发展抢占了先机,也奠定了坚实的硬件基础。

17年的校长历程,大事难事数不胜数,每一项工作她都亲力亲为,与全体干部教工干在一起,冲在一线。清晨,她迎接全校师生的亲切笑容;夜晚,校长室经久不息的灯光,已经成为激励全校师生辛勤工作、刻苦学习的不竭动力。在她的精神引领和感召下,学校人人都在为学校的发展出力献策,校园处处洋溢着奉献者奋斗者的激情,老师们虽然都很平凡,但正是这些平凡的人组成了不平凡的团队,大家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钻研,特别能奉献,爆发出了职教人巨大的力量,为中等职业教育事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做人民满意的教育家”

如今,张家口市职教中心已经从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学校,成为了国家重点、国家示范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集体,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单位,全国文明单位。

2008年3月,汪秀丽光荣当选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她抓住一切机遇宣传职业教育,连续五年提出的关于加大职业教育投入、理顺职业教育管理体制、严格就业准入制度等建议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和采纳。

几年来,汪秀丽多次在全国、省、市各级各类会议、论坛上介绍办学经验,成为了在全国职业教育系统享有较高声望和影响力的专家型校长。2012年6月28日和7月12日,她先后两次应邀参加了教育部职业教育专题座谈会,汇报了省市及学校办学情况,提出加大中西部地区职业教育投入、尽快建立职业教育生均经费标准等建议。

任校长17年来,汪秀丽先后荣获五一劳动奖章、省管优秀专家、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百名杰出校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等多项荣誉。现在,她正带领全校教职工全力冲刺国家中职示范校这一奋斗目标。在从未停歇的脚步中,一个新的职教梦正在她的心中回荡,那就是:办世界一流的中职学校,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用自己勤劳的双手立业兴邦,最终用“职教梦”托起中华民族的“中国梦”。

二、谢小双

不放弃一个学生的好教师

——记上海市杨浦区辛灵中学校长谢小双

有一种爱,叫师爱;有一种关心,叫坚持。面对管教失败、自我放弃的孩子,他以博大的胸怀接纳他们,以父爱般的真诚感染他们,一个都不放弃。他,就是上海市辛灵中学校长谢小双。

救火校长,用强烈使命感创造特殊教育奇迹

那一年,辛灵中学突发一起学生自杀事件,给学校和师生、家长带来极大冲击……谢小双临危受命,从包头中学调到辛灵中学,担任校长兼党支部书记。

当谢小双踏进辛灵的校园,眼前的一切让他震惊!这是一所怎样的学校啊?学生中来自离异、单亲、重组家庭的占63%,低保家庭的占1/3。学生绝大多数是行为不良、学习困难,打架斗殴、夜不归宿、沉湎网络、小偷小摸的情况经常上演……

谢小双的震惊,不仅因为学生偏差的行为,更因为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良知。他知道,每一名成长困难学生的心灵,一定遭受过伤害;他们的经历,一定有不为人知的辛酸和苦辣。他更知道,挽救一个孩子,就是挽救一个家庭,就是为社会减少一份不安定因素。于是,谢小双立下了这样的目标——让人人成功,人人成才。他对教师们说,这个“成功”的定义是这些孩子将来能够自食其力,做一个好公民。

从此,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轻抚校园时,谢小双的身影便会出现;每周伊始,当学生照例到校开始一周的住校生活时,谢小双就会出现在某个学生家门前接他(她)上学;每月下旬,当一个月的紧张工作告一段落时,谢小双就会召开质量分析会,细致分析每个教师的教学、每个学生的状况,给出对策。

夏天,谢小双冒着高温,四处奔波,精心策划,建立起辛灵中学“青少年教育指导中心”,并不断完善。他说:“育德要育心,有了良好的环境,学生的成长就有了全面的支持系统。”

冬天,谢小双带领教师顶风冒雪走访每个学生家庭。这让家长感动:好多年没有老师来家访了,何况还是校长?这也让学生踏实:原来家访不是告状,而是一股寒冬里的暖流。

为了系统了解特殊教育的特点,谢小双主动去华东师大进修特殊教育学。为了丰富教育手段,提升教育效果,他携手杨浦区未成年人保护办公室,布置法制教育展厅,开展主题教育,带领学生参观、学习,增强法制观念;他请求区心理教研活动中心组配合,组织有心理辅导、咨询资质的志愿者举办“我的明天如此美丽”心理咨询活动;他联合社区,合作召开了“杨浦区社区青少年教育工作座谈会”,为推进青少年教育工作、预防和控制青少年违法犯罪、确保杨浦平安而积极探索……

在谢小双不懈的努力下,辛灵中学的面貌很快焕然一新:学生从刚进校时不愿意来发展到初三毕业时不愿意走,每年初三告别会,毕业班的学生都会满含热泪拥抱着老师久久不愿离开,甚至有的学生毕业了还要求再回学校住一宿!

这一切,都源自谢小双的“一个都不放弃”!

司机校长,用深沉师爱拨正失足少年的脚步

学生晓黎,因为抽烟、逃学、沉迷网游、夜不归宿等不良行为,被家长送到了辛灵中学。那年,她升初二,进校时染着黄发,穿着奇装,走起路来耳环、挂饰叮当响。

九月进校,“十一”长假后,晓黎就逃学了。当谢小双踏进她家,眼前的景象让他吃了一惊:母女俩蜗居在一间小屋,家徒四壁,一片凄凉。原来,晓黎自幼父母离异,她随母亲生活,可母亲没有正当工作,靠低保生活,对这个不听话的女儿更是无力管教。谢小双心里很沉重:“这样的孩子,这样的家庭,如果我们不拉她一把,再滑一步,她很可能一辈子无法回头。”于是,谢小双将她“请”回了学校。

可是两周后,晓黎故态复萌,再次逃学。谢小双再次家访,晓黎的母亲过意不去,劝谢小双“算了吧”。但谢小双不放弃,反而决定每周一早上,自己开车到晓黎家把她接到学校。

一次、两次、三次……从此,每周一的早上,晓黎都会享受“公主待遇”,校长开车接她上学。由于成绩不好、行为偏差而经常遭人白眼的晓黎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关爱和呵护。这是校长对一个学生的爱,对一个学生的不放弃。终于有一天,这个叛逆、执拗的女孩提出不需要接了,她能按时到校。之后,她再也没有逃学。

校长谢小双的深沉师爱为晓黎筑起一座坚固的堤坝,抵挡住所有不良的诱惑。初三毕业,晓黎考进了理想中专,而两年前刚进校时,她5 门课总共才100多分。

信使校长,用如山父爱解开失亲少女心结

《诗经》云: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学生莎莎就是这样一个弃婴,不知亲生父母是谁。独自抚养她的养父多次违法犯罪,并染上毒瘾。为此,少年莎莎饱受歧视和欺辱,不得不用拳头维护自己仅剩下的尊严,于是她被送到了辛灵中学。

进校后,莎莎依然孤僻、不合群,总是沉默地呆在角落里。家长的过错怎能让一个年幼的孩子承担呢?谢小双常常找莎莎谈心、聊天,节假日,谢小双也会带上水果、礼物上门看望他,给她父亲般的关爱,并告诉她,家庭不能选择,但前途可以靠自己创造。

中考前,谢小双得知莎莎因想念正在服刑的养父变得很忧郁。为了解开莎莎的“心结”,谢小双决定做一回“信使”。那天,他带着几位老师去青浦监狱看望莎莎的养父,将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一一告知。看到心爱女儿的照片,莎莎的养父流下了眼泪。“我在大墙里几年,都不知道孩子已经初三了!”他对谢小双说,“孩子跟着我没出息,我也没有能力照顾她,就托给你们学校吧。”由于担心女儿毕业后没人照管,养父甚至想让她留级,继续待在辛灵中学。

回到学校,谢小双将养父的话转告莎莎。心结解开了,莎莎的脸上露出了花季少女应有的笑容。谢小双又买了好多书送给她,让她和好书交朋友。校长的如山父爱支撑着莎莎考入了一所中专,彻底走出了生活阴影,迈向了人生新的旅途。

终身老师,用无疆大爱呵护孩子健康成长

有一份爱,不会因毕业而消散,这就是老师对学生的爱。

在辛灵中学,有一个不成文的惯例——对毕业生要继续跟踪回访至少一年。这个惯例,让学生们在走出校园后还能够继续得到老师的关心,对学生的成长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谢小双和老师们也因此继续资助和帮助这些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学生。对家庭困难、单亲甚至失亲的学生,谢小双会在每年春节请他们回到学校吃年夜饭,还给他们压岁钱。

直到现在,谢小双每月还给晓黎和莎莎充手机费。“我要和她们保持联系,万一她们的手机因为欠费而停机,我就找不到她们了。”谢小双说。因此,谢小双第一时间知道了晓黎的母亲因违法行为被判刑,没有人给她付学费。得知消息的谢小双立刻前往晓黎的学校说明情况,为她争取到学费减半,剩下的学费则由辛灵中学和谢小双共同承担。

谢小双给学生们的又何止是手机费、学费?没有父母呵护,没有经济来源,柔弱的小鸟如何抵御外界的风雨和诱惑?而每次接到母校校长的电话,都让这些学生有了坚持下去的动力。她们说:“谢校长,您放心,不管多苦多累,我们永不会再走歪路!”

辛灵中学的毕业生们都记得谢小双说过:“这里永远是你的家,家里的大门永远为你敞开!”那年,毕业一年的学生们回母校看望老师并要求回校住几天,重温在教师百般呵护下的集体生活并参加新一届毕业生的离别仪式,谢小双一一答应。在毕业离别仪式上,其中一位学生突然站起来,眼含热泪对谢小双和全体老师说:“谢谢你们,我的再生父母,没有你们,就没有我的今天”。那一刻,全场动容。

成功校长,用科学发展观培养整个教师团队

谢小双深知: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凝聚众人的力量,团结合作,才能促成“众人种树树成林,大家栽花花满园”的美好局面。所以,他很重视学校教师的培养和团队的建设。他让教师们坚定两个信念。

“一个都不放弃”。谢小双针对教师队伍中存在的“学生太差”、“教不会”的说法以及畏难情绪,引导教师转变观念,正视现实,抛弃“等、靠、要”的做法,激励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带领全体教师以团队合作的形式,在学校发展的方向与路径上达成共识,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基本功练兵活动,针对每位学生设计不同的教育方案,与每一个学生“手拉手,结对行”,不抛弃、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使学生增强自尊,提升自信。

“人人都会成功”。谢小双利用各种场合宣讲,让教师真正认识到孩子是每个家庭的希望,转变一个学生,就是挽救一个家庭,就是消除一个社会隐患,引导教师培养和发扬“爱心、耐心、信心、尽心、恒心”,倾注对学生的关爱,对学生精雕细刻,通过赏识教育,发现学生优点,促进学生转变,力求让每位学生都能走向成功。

谢小双让教师发扬三种精神:吃大苦、耐大劳、献大爱。这三种精神似乎与崇尚个性自由的现代社会格格不入,但特殊教育的教师却必须具备这样的精神。

在辛灵,学生住宿在学校,教师是24小时和学生一起生活、学习。谢小双要求教师把关于学生的点点滴滴都深深地印刻在心里,知道他们需要什么,学习上还有哪些不足,随时给予关心与帮助,使学生逐渐学会自主生活、主动学习。

在辛灵,教师的节假日也属于学生。节假日,谢小双会带领全体教职员工全情投入“结对、帮困、助学”活动,不论刮风下雨,严寒酷暑,总是满怀挚诚地走进困难学生家庭,送上慰问品,开展家访活动。此外,学校还成立关护小组专程陪学生到监狱探望服刑的家长,为家长的改造及学生的成长献出一份爱心。

在辛灵,学校的青少年教育指导中心不仅属于辛灵的学生,还会整合区域内各教育部门举办各种活动,送教上门、开设讲座,促进更多的学生健康成长。杨浦区检察院、团市委先后在辛灵中学揭牌成立杨浦区未成年人社会观护基地、上海市阳光社区青少年事务中心和杨浦区“青苹果”课堂,使辛灵中学青少年教育指导中心对全区的教育辐射功能更为强大,惠及了更多的家庭和孩子。

谢小双让教师们转变四种观念。

变“教书育人”为“育人教书”。区别于普通学校和以往的工读学校,谢小双强调育人比教书更重要,强调以人为本的准军事化管理,从内务整理、生活自理、文明礼仪、学习习惯等德育系列校本教育入手,把每天早晨15分钟的内务整理作为学校拓展性德育系列课程,注重培养学生自立自强的生活习惯,增强他们的责任感。

变“单纯的教师管理”为“学生自主管理与教师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在育人教书的氛围中,谢小双引导学生参与楼梯文化、走廊文化、墙面文化、教室文化、宿舍文化的布置,营造和谐、高雅的校园环境;引导学生探究社会热点问题,并将探究成果用绘画形式渲染在墙面上;谢小双将《弟子规》作为拓展型校本课程,让学生在学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自发领悟,绘制成画,张贴在楼道,创设出适合两校学生特点的育人文化氛围,形成独特的不开口的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使学生人尽其才,增强了自尊、提升了自信。

变“老师爱学生、学校爱学生”为“学生爱老师、学生爱学校”。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活动,营造多彩的校园生活,使学生学在校园、乐在校园、爱在校园,谢小双主持建设了健身形体房、多功能电子阅览室,满足不同性格特征的学生对业余生活的需求。谢小双还利用各种节日、纪念日进行仪式教育,利用各个契机寓教于乐。这些举措,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老师和学校对他们的关爱,从而激发起他们对老师和学校由衷的挚爱。学生们不仅在毕业离别仪式上泪眼婆娑与老师难舍难分,毕业之后更是难忘母校生活,渴望返校住上几晚,重温辛灵美好时光。

变“单一强调文化学科质量的提升”为“以开设适合学生的拓展型校本课程增强学生综合素养来带动文化学科质量的提升”。为此,谢小双在学校特设剪纸刻画、形体瑜珈、素描绘画、电子阅览、心理导航、影视欣赏等课程,丰富学生的课余文体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先静心,后学习”,以此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谢小双的努力给学校、教师以及学生都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也引起了社会的关注。近五年,《解放日报》、《文汇报》、《中国教育报》、新华社上海分社内参、《环球时报英文版》、《青年报》、上海市党建文化研究中心刊物《东方社区》杂志、上海中学生导报《学生导报》、《东方教育时报》、《杨浦教育党建》以及上海教育电视台、中共新闻网、上海教育新闻网等媒体多次报道辛灵中学创造的奇迹……

就这样,谢小双校长执著地坚守着“一个都不放弃”的教育理念,用 “春风化雨”的人格魅力,挽救着一个又一个迷途的孩子。就这样,谢小双带领着辛灵中学的教师团队,坚守着“挽救一个孩子,就是挽救一个家庭,就是为社会减少一份不安定因素”的信念,坚守着“对社会负责”的使命,在特殊教育的园地里风雨兼程,让生命与使命同行。

三、俞国平

在讲台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记浙江乐清育英学校小学分校校长俞国平

俞国平,一个农民的孩子,一个从山沟里走出的特级教师,从事民办教育近20年,成为民办学校教师教书育人的典型。忆及20余年的教育生涯,俞国平感慨地说:“事在人为,如果不是艰难求索,如果不是在育英这片热土,如果没有温州、浙江良好的发展环境,恐怕我也不会有现在的成绩!”

选择:留下与出走

1990年,俞国平从乐清师范毕业后选择回乡任教。当时,校舍建在一间祠堂里,条件很差,学生辍学严重,俞国平接过四年级的一个班级时,该班平均分数仅有37.2分。面对这样的情况,俞国平凭着青年人的热情,从基础做起,一步一步为他们补习功课。

为劝说辍学的小鲍入学,俞国平5次进行家访,终于感动了孩子和家长;为了照顾孤儿小西,俞国平数次垫钱给他买学习用品;为了打好学生的基础,每个周六周日俞国平都免费为学生辅导。那时候没有好的设备,所有的资料都是他自己刻板,油印起来给学生做……一年下来,学校五年级毕业考试成绩在当时的统考中名列大荆区前三,被大荆教办领导誉为“智仁小奇迹”。

在山区的几年,俞国平始终不忘学习。资源少,他就自己找;经费难,他就自己干……教学第三年,21岁时就获得“温州市教坛新秀”的称号,成为当时温州历史上最年轻的地市级教坛新秀,被称为“山沟里飞出的小凤凰”。

取得了一定的教学荣誉,俞国平在乐清教学界有了一点小名气。适逢育英学校初创,想到民办学校灵活的机制以及专业的发展的前景,在董事长黄纪云先生的盛邀之下,俞国平选择来到了极富挑战的育英学校。

困境:坚守与突围

上世纪90年代初期,民办学校在乐清乃至温州还是新生事物,饱受社会的质疑。各种言论铺天盖地而来:“老师工作就是牛一样苦”;“老师的待遇是得不到保障的”;“学生很差的,是在公办学校读不下去的”…… 的确,由于是新生事物,当时的学校运作没有样本可以参照,管理上完全是“摸着石子过河”,教科研和教师专业发展同样艰难。作为温州市教坛新秀,一些人觉得俞国平来民办学校工作不值,会贻误前程,有人向他投来惊异甚至是不屑的目光……面对社会的质疑,俞国平觉得,“既然选择了,就要接受自己的选择。如果连自己都看不起自己,还有谁会认同呢?”

学校教科研底子薄,俞国平带领教师研磨课堂,探讨语文活动课程,研究得有声有色。1995年,俞国平担任两个班语文教学以及教务处、质管处职务,同时还担任班主任。工作任务重,面对挑战,俞国平全身心投入,事无巨细,严格要求,兢兢业业。

打铁还需自身硬,俞国平深知这一道理。如何发展专业,真正将小学语文教学研究深入,带动团队建设?他从自己做起,一是积累,向录像学习。俞国平从乐清电教馆借来大量全国名师课堂录像带观看,多少个夜晚,当学生睡下后,他还在观看着录像,琢磨着教学设计。二是请教,向名师请教。乐清当年的名师他几乎全部请教过,甚至登门拜访温州特级教师缪笑竹、周望潮。三是尝试,不断讨论改进。他带领团队总结出“滚雪球”教研范式,即一个课例不断研讨改进,就像把雪球越滚越大,由此辐射取得“这一类”文本的教学,这在当时是相当有先见的。

令人欣慰的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温州的民办教育蓬勃发展。浙江省人民政府大力扶持民办教育事业,相继出台一系列惠及民办教育改革的措施。从教学评比到专业技术职术职务评聘,从教师身份的确认到教师进修,从人事关系到后续保障,温州的民办教育走上了良性发展的快车道。俞国平也切切实实地感受到发展和变化带来的民办学校教师生态的改变。

得益于政策的助推,俞国平开始了坚守后的突围。1999年上半年,他参加了浙江教育学院举行的“新秀培训班”。两个月的脱产学习让他在专业上重新梳理、建构,从语文主动学习的理念到论文案例的选题写作,从科研研究的思路到课堂观课的视角,俞国平如饮甘露。那一年温州市首届双高课评比,他以《白杨》一课技惊温州,获得第一名,被称为“俞白杨”。同年,他的论文《小学生主动学习研究》获得温州市一等奖,温州市教研成果一等奖,在温州小学语文界刮起了“俞国平旋风”。

1999年,俞国平担任学校小学部的业务副主任,同时兼任语文教学、班主任工作。忙碌之余,他仍不忘专业的发展,逐渐形成了“自然灵动”的课堂风格。2000至2005年间,俞国平以出色的业务被评上了浙江省教坛新秀,省青年科研标兵,省名师培养对象;课题《小学生主动学习研究》获温州市一等奖,教育部国际交流合作司优秀成果奖;课题《小学学科“互补”的探索与实践》获浙江省教育厅二等奖;优质课《我的名片》获浙江省二等奖。

蜕变:教书与育人

2006年,浙江省开展了第九批特级教师评选活动,俞国平凭着出色的课堂教学和厚实的科研水平,被评为省特级教师,成为浙江省民办学校土生土长的特级教师第一人,年仅35岁的他也成为浙江省最年轻的特级教师之一。

作为特级教师,如何更好地教书育人?努力实现自己从“教书,教课文”到“育人,教一生”的转变。为此,俞国平不断思考、实践。在经历了从“骆驼”到“狮子”的精神变化之后,俞国平把自己的育人理念复归于 “婴儿”思想——“大道至简,复归于婴儿。”即把一切放下,真正站在儿童的视角,遵循儿童的发展来教学育人,回归教书育人的本真。

近几年,俞国平一直以“成人小孩”的身份,致力于“儿童语文”的育人研究,为此他广泛阅读陶行知、晏阳初等教育家的教育理念,向大师借智慧。他在论文《“儿童语文”应有的价值追求》开头即阐明:“回归生活、回归语文、回归儿童,还儿童自己的语文生活既是传统精神的烛照,也是语文教学的力点。”

民办寄宿学校的孩子是比较特殊的,俞国平担任一线教学数十年,见过太多的特殊孩子。由于家长长期在外经商或是忙于事业,往往顾不上孩子的教育,只知道给予孩子丰厚的物质条件而缺少家庭的温暖和良好的沟通。许多孩子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孤僻、暴力、浪费……如何站在孩子需要的角度,真正帮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除了对孩子嘘寒问暖之外,俞国平觉得更重要的是帮助孩子树立良好的心理品性,真正还孩子以童年。他不断研究课例,研发经典诵读、儿童阅读等课程,将儿童语文的理念融入课堂之中。

在教学《爱心树》绘本读写课时,当课堂推进到最后一个环节“创作漫画,推想故事的结局”时,学生小卢创编了这样一段结尾:“最后的树桩也被这个贪婪的家伙挖走了。正当他要走的时候,突然一阵大风刮来,他站立不稳,一个跟头摔进了树坑,死了。树坑成了他的坟墓!”显然,小卢创作带有强烈的情绪色彩,似乎有些“暴力”的味道,尽管看似符合文本的逻辑。俞国平是了解小卢的,因为父母长期远在云南,一年才见一次面,进入五年级之后他显得非常急躁,也惹事不少,于是,俞国平和他结成了帮助对子。面对小卢的“报复”色彩的观点,俞国平首先肯定了小卢想法奇特,而后进行延迟评价,组织讨论:同学们,你们对小卢创作的故事结尾有什么看法?学生纷纷发言,有的说好,有的则提出不同的看法,认为这样的结尾似乎太残忍了,更有孩子认为,虽然俗话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但是我们给他这样的结果反而显示了“以恶制恶,以暴制暴”,这样总不太舒服。最后俞国平请小卢自己再来谈谈,小卢修正了自己的观点。在此基础上,俞国平揭示了文本中原有的故事结尾,两相对照,同学们对做人就更有一些理性的认识了。

教育家雅斯贝尔斯说:“真正的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育绝不仅仅是生活呵护,知识传授这么简单。真正的教育是唤醒灵魂的教育,是着眼于国家、民族的公民教育。

责任:小我与大家

俞国平自1999年担任学校主管教科研的领导以来,正是浙江尤其是温州民办教育的高速发展时期,但民办学校往往师资良莠不齐。怎样建设师资队伍,提高教书育人的本领,让孩子真正得到优质的教育?俞国平开展了多元建设。

俞国平担任小学部主任后,就在教师队伍中开展师徒结对的“青蓝工程”,倡导老师们开教学博客,进行教学反思,促进年轻教师的成长。

俞国平担任主管教学科研的副校长后,每学期都要制定全面而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学校举办“教研周”、“学术月”,他总要提出总的研讨目标,形成了“聚焦问题、策划活动、行动实践、深度反思、再次实践、形成观点、后续思考”的研讨思路,做到开展一次,攻克一个难点。

每逢有青年教师要上公开课,俞国平总要同他们的一起备课、设计教案,对他们进行全程指导。几位年轻教师参加温州市的优质课竞赛,从校内试讲、到市里比赛,俞国平全程跟踪,最终,参赛教师全都获得一等奖。

逐一帮助青年教师设计个人职业计划也是俞国平实施的一项重要举措。2001年,陈传敏从泰顺来乐清育英时只是一个普通的书法教师。实践中,俞国平发现他综合素养非常全面,便用其所长,大胆让其担任语文学科教师,帮他制定了一个三年目标,并督促他朝着这个目标发展。2005年,陈传敏实现了目标,被评为乐清市和温州市教学骨干,并获得浙江省青年教师阅读教学大赛一等奖。此后又获得了“温州市名师”、“浙江省教坛新秀”等荣誉称号。类似陈传敏这样的青年教师在团队中迅速成长,十多年来,共有50余位育英小学老师获得乐清市级优质课一等奖以上荣誉。2011年一年,小学分校有近十位老师获得“温州市骨干教师”荣誉称号,成为了“育英现象”,在温州市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成为特级教师之后,俞国平深知特级教师自身水平要对得起这个称号,为此,他研究不止,几年来,发表论文案例百余篇,多次赴山东、江苏、上海、天津等地讲学,执教国家、省、地县级公开课、讲座百余场次,受到听课老师的好评。俞国平还利用育英学校以及温州市俞国平名师工作室这些平台,经常组织教科研活动带动学校老师的发展。

俞国平结对乐清农村学校柳市七小、白石中心小学近十年,结对瑞安红旗小学等近六年,还被聘为温州市广场路小学、城南小学等名校的教学顾问。他利用晚上或双休日时间,不遗余力地辅导一个个“大龄学生”——青年教师,无论校内校外,只要有人求教,他都满腔热情地接待。几年来,俞国平所指导的外校青年教师不下百余人,不少人都成为温州小语界的青年新锐。

将责任带向更远的地方也是他的想法。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俞国平积极捐款献爱心,并且发动全校师生为灾区捐款40余万元。为支援青川灾区教学研究,他主动接受省教育厅支教任务,2010年到青川支教一周。青川老师、学生的坚强让他深受感染,他写下万余字手记,利用《浙江育英教育集团报》平台进行宣传。

多年来,他几乎每天都是5点多第一个到校,晚上迟迟离开。同事们总是这样说:“他太忙了,每天第一个到校的总是他,如果6点多收到短信,准是俞校长发的。”尽管累,但俞国平却乐此不疲,孩子每天亲热喊着,他就开心;学校老师获奖,他就高兴;家长满意,他就欣慰;存在问题,他也直面……他说:“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为了让更多的孩子受到优质的教育,就要有大批的老师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我能做些事,也是很有意义的,怎么能偷懒呢?这么多年了,也习惯了,不忙反而觉得空落落的呢!忙,是一种责任,也是生活的充实。”

俞国平说:“在民办学校工作是要比公办学校更辛苦些,但吃苦的背后有个人的发展,更能体现出自己的人生价值。”

四、杨小玲

点亮聋哑孩子的人生

——记湖北省武汉市第一聋校教师杨小玲

在热爱的讲台上,她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学生邰丽华领舞的《千手观音》,征服了亿万观众;3个月大就失聪的蒙蒙,自信地绽放在北京残奥会的舞台上……

在她的引领下,8名学生登上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璀璨耀眼的舞台,更多的残疾孩子或上大学继续深造,或走入社会,正常就业。

她就是湖北省武汉市第一聋校教师杨小玲。23年,从青春到不惑,杨小玲把自己最美好的年华奉献给了这群特殊的学生,默默的付出也赢得了认可。她先后荣获全国爱心奖、全国特教园丁奖、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

回望来路,杨小玲认为自己最大的骄傲,是没有辜负聋哑孩子用尽全力叫出的那一声含糊却动人的“妈妈”。

一眼结缘,青春岁月挥洒在特教讲台

1990年,杨小玲和3名同学一起来到武汉市第一聋校,透过窗户,她看到一群孩子在教室里跳傣族舞。

整个舞蹈跳下来,谈不上姿态,也谈不上美感,孩子们的动作很僵硬,但他们眼睛里透出的一股子认真劲,让杨小玲动容,她的眼泪唰地一下就下来了。

这个武汉市幼儿师范学校的舞蹈尖子没有想到,就是这段无声的舞蹈,让18岁的自己从此跟聋哑孩子结下不解之缘。在拿到毕业分配志愿表时,杨小玲只郑重地填了一个志愿——武汉市第一聋校。

“是孩子们的坚持和对生活的希望感染了我,我要帮他们做点什么。”杨小玲坚定而充满热情地说。

上班以后,杨小玲协助舞蹈老师文洁负责文艺队的工作。不懂手语的杨小玲完全不知道如何跟学生交流。刚开始,给学生排练舞蹈,她不知道怎么讲解节奏、动作要领,更不用说怎样表达音乐的内涵,她只能一次又一次地给学生示范。一节课下来,自己弄得汗流浃背,可学生还是没能掌握好动作要领。回到办公室,她难过地趴在桌上,眼泪流了下来。

擦干眼泪,工作还得继续。为了尽快学会与学生交流,杨小玲除了背“手语书”,还以学生为师。操场上、教室里、食堂里,学生们在用手语私下“聊天”。只要是自己看不懂的,杨小玲就主动向学生请教。学生们都很喜欢教杨小玲这个勤奋的“学生”。就这样,杨小玲一步步走进无声的世界,成了手语活字典。

鼓声传震,让聋哑孩子“听”到节奏

在聋校,语言交流障碍还只是第一道门槛。困难比杨小玲想象的大许多:音乐再悠扬,学生们也听不见,节拍再鲜明,学生们也感受不到。所有的舞蹈术语,她必须翻译成肢体语言,所有的节拍和口令,她只能用手势传达。杨小玲站在这群孩子中间,觉得自己像个外星人。

怎样让聋哑学生感受到节奏?杨小玲苦苦思索。看到舞蹈室里的大鼓,她忽然眼前一亮。鼓声震动,通过地板传递到学生们的脚心:他们终于第一次“听见”节奏,眼里放出惊喜的光。

学生们从此喜欢上这鼓声,喜欢上舞蹈课。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舞蹈情绪,杨小玲把音乐编成一个个小故事,“讲”给学生听;为实现动作整齐,她自创“呼吸传递法”。在《千手观音》的表演中,后面人张开双手的同时,往前面吹一口气,前面的学生感知后立刻张开双臂;为尊重残疾学生的个性差异,她探索出“无限沟通法”……

杨小玲的热情投入,照亮了学生们前行的路。

在学校舞蹈室外,一名男生经常躲在窗外偷学。杨小玲走出教室,用微笑迎向他怯怯的眼光。这个名叫王志刚的孩子说:“老师,我想学跳舞。”于是,杨小玲答应了。他成了队里最刻苦的队员,每次排练下来,身上青一块紫一块,从不叫苦。

训练一年多后,杨小玲为王志刚选定独舞《好汉歌》,参加全省残疾学生文艺比赛。当时,杨小玲身怀六甲,不管多晚、多累,她都陪在训练场,打节奏、讲要领。这支舞让王志钢赢得人生中的第一个大奖——全省一等奖。

2001年,王志刚冲击全国比赛,产假还没休完的杨小玲,回到舞蹈室。经过近一年排练打磨,舞蹈《秦俑魂》在全国残疾人艺术比赛上大获成功。

这次比赛改变了王志刚的命运——中国残疾人艺术团抛出“橄榄枝”,他成为一名专业舞蹈演员。8年里,他随团出访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先后登上央视春晚、雅典奥运会闭幕式、北京残奥委会开闭幕式舞台,感动了亿万观众。

“在学生身上,我学到了坚强、包容和担当。”杨小玲说,“每个生命都有梦想,我帮他们圆梦,他们也会用自己的行动,点亮更多孩子的梦。”

信心培养,“丑小鸭”成为父母的骄傲

蒙蒙曾经是父母的一块心病。20年前,刚出生3个月的她,就被确诊耳聋。邻居小伙伴嘲笑她、欺负她,叫她“傻子”。四处求医无果,绝望的父母觉得天都塌了。

蒙蒙7岁时,妈妈抱着最后一线希望把孩子送到了市一聋校。六一儿童节,蒙蒙爸妈第一次看到登台跳舞的女儿,高兴地说:“这真是咱家的蒙蒙吗?”

就是在杨小玲的舞蹈课上,蒙蒙开始找到自信,找到上学的理由。在杨小玲的培养下,蒙蒙成了学校舞蹈队队长、班长、校学生会主席。2008年,舞技出众的蒙蒙跟杨小玲一起,站在北京残奥会的舞台上。演出那天,蒙蒙一家高兴地像过年一样,四里八乡的乡亲知道了,也都竖起了大姆指。“我的残疾孩子一样不比别人差”,那一刻,蒙蒙妈妈心中充满了对杨小玲的感激,“杨老师只是没有生她,说到付出,她操的心比我这个当妈的还要多。女儿交给她,我一百个放心。”

不离不弃,让每个稚嫩的心灵充满自信

聋哑孩子,往往有好强又自卑的双重心理。

舞蹈队的学生青平,是一位充满灵气、很有舞蹈天赋的女生。可是,她性格孤僻,谁对她好与不好,都记在了心里。一次训练中,她不认真的态度让杨小玲非常生气,严厉地批评了她。她扭头就走,杨小玲一把抓住她,她狠狠地瞪了一眼,冲出排练厅。

当时,杨小玲的眼泪唰唰地往下掉,觉得自己好委屈。“是我的方式有问题吗?”冷静下来,杨小玲悄悄找到青平的班主任和同学。一打听才知道,青平每月生活费只有200元,早餐经常只吃一个馒头。大强度的舞蹈训练,她体力肯定跟不上。

杨小玲为自己的莽撞而自责。她主动找到青平,真诚向她道歉,请她继续学习舞蹈。以后的日子里,杨小玲经常从家里带好吃的给她补充营养。训练结束,杨小玲总会摸摸她的头,给她一个微笑、一份赞许……渐渐地,青平在舞蹈室里快乐了起来,也乐于和同学们交往了。高三毕业,青平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天津理工大学,并在大学毕业后到了广州一所职业技术学校任教。

后来,青平在信中对杨小玲说:“是您给我插上寻梦的翅膀,是您让我找到追梦的自信,是您在我心里撒满梦想的阳光。敬爱的杨老师,无论走到哪里,我都要像您那样,继续这爱的接力。”

献身特教,播撒更多爱的火种

2009年秋天,杨小玲得到消息,一聋校排练的舞蹈《楚风乐韵》有机会代表全省教育系统,去上海参加“全国中小学生文艺展演”。

这可是第一次与健全孩子同台竞技,机会难得。杨小玲和孩子们非常兴奋。离展演只有2个多月的时间了,得加紧排练。

11月29日,排练中,杨小玲正使劲跺脚,忽感脚下一软,跪倒在地。送往医院,她被确诊为左脚跟腱断裂。

比赛时间越来越近,杨小玲实在放心不下。坐着轮椅、打着石膏,她出现在舞蹈教室,指导孩子们排练。看着老师辛苦的模样,孩子们训练间歇都跑过来帮她揉揉胀痛的腿脚,有的孩子心疼地掉下了眼泪。

听不见音乐、听不到掌声,一聋校舞蹈队的孩子们发自内心的舞蹈超越了所有健全孩子,捧回第一名。这一刻,他们觉得,所有付出的辛苦都值得。

2006年,杨小玲被借调到中残联艺术团工作。经过半年的艰苦训练,她带的B队成为艺术团一块响当当的招牌。一年演出70多场,去了10多个国家和地区,好评如潮。

中残联艺术团想把杨小玲留下来,承诺帮她解决后顾之忧,爱人工作、女儿读书都不成问题。“艺术团的学生离开我,一样有精彩的人生;跟他们比,一聋校的孩子更需要我。”一年后,杨小玲踏上回武汉的列车。

杨小玲的热情也点燃了其他同事,市一聋校陆续涌现出一批市区骨干教师。培智班老师胡欣主动与她搭班,一搭就是4年;学校美术老师甘云山是残疾人,曾经意志消沉。是杨小玲激发起他对教师职业的热爱,并将100多名聋哑学生送进大学。

如今,武汉的10万教师成立了1000多个“杨小玲助残扶困小组”,服务残疾困难学生和社会残障人士。“杨小玲特殊艺术工作室”还对广州、南京、深圳、宜昌等地区特教学校进行培训指导。

五、胡遂

一辈子做学生的心灵导师 ——记湖南大学文学院教授胡遂

42年教师生涯,她的课堂里永远是座无虚席;57载人生岁月,她的脸上总是阳光灿烂。

她的第一学历是初中,如今却是“985”高校湖南大学的博导。她不是辅导员,不是班主任,也不是心理老师,更没有任何行政职务,但她的身边总是围绕着大批学生粉丝,聆听她吟唱唐诗宋词,分享她的人生感悟,享受着她源源不断注入的正能量。

学生对她有许多尊称:“美女博导”、“妈妈老师”、“湖大一姐”、“心灵导师”、“育人大师”。

“其实我就是一个普通的老师,传道授业解惑,热爱本职工作,热爱学生,享受工作带来的快乐,享受学生成长的幸福。”她这样定义自己。

她,就是湖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胡遂。

不蒙祖训,授业解惑锲而不舍

胡遂是名门之后,她的先祖胡林翼与同是湖南人的曾国藩、左宗棠、彭玉麟,并称为晚清四大“中兴名臣”。

“兵可挫,气不可挫,气可偶挫,而志终不可挫。”作为胡林翼的玄孙女,57岁的胡遂多年来努力践行先祖的教诲。

胡遂成长于“文革”年代,因为“读再多的书也要下乡”,更因为父母年老要养家糊口,1971年初中毕业才15岁的她,成了一名小学教师。

受祖辈影响和家庭文化熏陶,胡遂6岁前已遍读《唐诗三百首》、《论语》、《孟子》等,小学期间又读了《青春之歌》、《牛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大量优秀文学作品。如此扎实的“童子功”,再加上同为教师的父亲殷殷赋诗相勉:“教育吾家事,怜儿燕翼新……训蒙方任重,养正贵谆谆”,小学、中学,语文、数学、历史、政治,20岁前,年轻的胡遂就完成了许多教师所没有的教学经历。

1977年恢复高考,爱读书的胡遂当然也跃跃欲试,但学校力挽,并送她去函授学习。工作为重的胡遂,将大学梦暂时搁置。

“不行,还是要读书。”越读书,胡遂越觉得自己知识储存不够,她还是想上大学。那是1985年,她已结婚生子。

“还考什么大学,你的水平干脆直接考研。”从湖南师范大学毕业的丈夫建议。或许是丈夫和先祖名言的激励,她当真报考了湖南师范大学古代文学的研究生。

初中学历考研,这中间的知识鸿沟,无疑像一道天堑一样阻隔着胡遂。要想成功,只有付出倍于常人的努力。

最难的是外语。那时胡遂已回到小学做教导主任,白天要工作,下班要做家务、带孩子,学习只能见缝插针。她回忆说,为了记单词,她常常是把衣袖裤腿卷起来,手背上、手臂上、小腿上到处写满单词。这样,给女儿喂奶的时候,蹲下来洗衣服洗菜的时候,随时都能背单词。“规定自己每次记7个,太多了记不住,太少了又划不来。”对于往事,她仿佛历历在目。

苦心人,天不负。1985年9月,胡遂考研成功,师从著名教授马积高。毕业后留校任教。2001年,调到湖南大学,2002年,已晋升为教授的她,开始攻读博士学位,师从河北大学著名教授詹福瑞。

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胡遂以扎实的古文功底、广博的知识面和充沛的激情,在她热恋的大学讲台上,在全国各地的各种讲座中,为数以十万计的学生讲授中国古代文学史、唐宋文学、唐宋诗词研究、中国佛学与文学、佛教文献概要等课程,并主持了两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撰写了多部学术专著与教材,在国家权威报刊上发表论文60余篇。课堂上,她总是以自己的经历、以先祖的名言,激励学生。

“吃得苦、霸得蛮、耐得烦”。这期间,她还积极致力于对湖湘文化的整理、研究与弘扬,主持《胡林翼全集》的古籍整理工作。为这项国家课题,她跑遍北京、武汉、南京、湖南等多家图书馆,还多次深入益阳档案馆、家乡益阳赫山区泉交河乡等地,收集有关胡林翼作品的版本、善本、原始手稿、文物、家书和刻印本,哪儿有资料就立刻跑去哪。整理工作前后历时8年,目前全集基本完成。但还有作品尚未完全搜集到,这多少让她有点遗憾。

2007年,她还受邀参与湖南教育电视台“湖湘讲坛”拍摄,节目播出以后,广受好评。但没想到的是,也惹出了一场**。在讲述《风流儒将胡林翼》时,因在节目中提到“胡林翼与两江总督陶澍的女儿成婚之后,仍流连于烟花之地”,这段短短三分钟的话,却被某媒体断章取义地提出来,受到网友指责,甚至被斥为“不忠不孝”,“有哗众取宠嫌疑”。

胡遂不禁有些心寒。其实,这段话她本是从学术角度出发的,她的本意是要教育学生,任何人都不是完人,只要能改正错误,就能成为一个好人,可惜一些媒体却断章取义,颠覆了本意,折射出不应有的功利与媚俗。

**未能阻碍她推广湖湘文化的脚步,2012年,胡遂又首倡《湖南九章》评选以弘扬湖湘文化,受到湖南省委高度重视。征集评选活动历时两个月,最后选定9篇经典文章,包括屈原的《离骚》、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毛泽东的《沁园春?雪》等,作为湖南向外界展示湖湘文化的高端名片。

做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

毫无疑问,胡遂的课是湖南大学最受欢迎的课之一,其火爆程度丝毫不亚于追星族对明星的追逐。

2001级学生戚家坦,是胡遂在湖南大学教的第一届学生。如今回忆起来,戚家坦仍记忆犹新:下课后要赶到另一栋教学楼上胡老师的课,往往找不到座位,因为其他专业慕名来蹭课的学生早就把位置占满。

博士生邢爽,10年前读本科时第一次听胡遂的课,“就被她浑身下上洋溢着的智慧和才华所吸引”,“有穿越的感觉”。她说,听胡老师讲唐诗宋词,听老师低吟浅唱,大家好像回到了唐宋时代,眼前能浮现出盛唐气象,大宋画卷。“胡老师声音非常洪亮,底气特别足,唱诗诵词特别有古韵”。

同事牛海蓉,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也是主讲唐宋文学。但她自认“比不上胡老师”。胡遂古诗词随手拈来,讲杜甫的《新婚别》,她能“顺手拈来几十首”,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同时还结合当下的现实,“学生怎会不喜欢听?”她说,在研究生面试时,有老师出题要求本科生背某某诗词,学生和主考老师都接不上,胡老师却能背得一字不差。

“在湖大,不听胡老师的课简直就是一种损失。”“她是为讲台而生的人。”“讲课特别有情趣,豪放婉约共存。”采访中,无数师生这样评价。

还有学生在网上写着这样的话:“胡先生只授了我们一年的课,而为我班众生集体敬仰,算是特例。其实,细细想来,先生并未给我们留下什么印象深刻的事例,如深夜挑灯备课、带病坚持上课累倒讲台或者冒雨送生病学生去医院之类的动人事迹,来叫我们感动。但先生平和、淡定的人格魅力与坚持传道授业解惑的为师之道却是我们最欢迎的。先生授课是常把唐诗宋词当茶来品的,令人如沐春风。课余则更多地和我辈聊些闲散的话题,诸如做人、做事、做学问,虽然多是传统的经世致用之学,但于日后走上社会的人生道路的确受益匪浅。”

何谓麓山湘水精神?胡遂归纳为两条:一是独立的精神;二是开创的精神。唯有独立,才能守住自我,唯有开创,才能实现自我。胡遂认为,湘水畔的两个相距2700多年的文人身上熔铸了这两点:此二人便是屈原和毛泽东。屈原身上有一种“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独立、桀骜精神,毛泽东有一种“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舍我其谁的开创气概。

“感悟山水,儒释道三家各有其说。”胡遂又将三家之观点一一例举,但每每分析之,她都是从中找出催人奋进之处:儒家生生不息的精神状态,道家“如婴儿之未孩”般的生命意境,如释氏“故能与天和”的心静如水境界。

“这样的课堂,哪里是在读古诗词,分明是是心灵按摩,是教育我们该做怎样一个人,给我们以做人的目标、气度和境界。”学生黄涛在博客中写道:默默体会麓山湘水精神的真正内涵,我们唯一能做的,便是秉承智者的灵气与伟人的坚毅,接过先辈们留下的写着独立精神与开创精神的旗帜,守住自我,扩展自我的生命天地,向新的时代迈出坚定的步伐!

这样的课堂魅力,从何而来?

胡遂引述了《庖丁解牛》中的一句话:“恢恢乎其游刃必有余地焉。”她说,任何一门课,你对自己都要有这样的一种要求,要达到这样的一种境界。

这样的境界,非等闲功夫能至。比如吟诵古诗词,就穷尽了她一辈子的努力。中山大学教授董每勘先生曾住胡遂家附近,少年胡遂就跟从他学习了一段时间的唐诗宋词吟唱;读研时,又师从著名教授马积高等人,领会精义;在河北大学读博时,听说古籍研究所的词曲学教授刘崇德,将工尺谱翻译成五线谱,出版了《九宫大成词曲谱》,她登门求教。

而相对于名师传授,胡遂的“霸蛮”无疑更为重要。实际上,一直到后来读了博士,做了教授,胡遂还一直保持着考研时见缝插针的学习习惯。为背诵更多的古诗词,她总是将这些诗词们用磁带录下来,然后在做家务时,边做边听。后来电子技术发达了,她又找到一种软件,将电子文档转化成有声读物。“何以解忧,唯有MP3”她对学生说,而用她先生的话说是,“家务劳动成为了课间操”。女儿20多年里最深的印象是一觉醒来,妈妈总是在听什么。而胡遂自己则谦逊:“10万首唐诗宋词,可惜我还只背得几千首,差得远。”

其实,胡遂的课堂魅力绝对不仅仅是其知识面的游刃有余,更重要的是她对教育的热爱,对学生的责任。她说,人生三大幸福,其中之一就是“得天下英才而育之”。她还说,“传道授业信可乐,富贵于我浮云走”。所以,她的课堂,总是充满激情,总是将自己的人生感悟倾囊而出;所以,她的课,听起来更像与一个个活生生的古人对话,感受着他们崇高的品质和精神,而不是死守故纸堆里;所以,她在教学任务之外,还广开第二课堂,为学生开讲座,教学生如何处世为人,如何面对挫折,如何像青松一样,有一颗紧紧扎根在山岗的强大的内心。有时,胡遂一周有四五个讲座,校内外,省内外,以至于常常忙得“连驻足看看池塘里的荷花的时间都没有”。

让学生的生命绽放光彩

实际上,仅仅只是课堂魅力,胡遂还不可能被数万学生评为“我心目中最敬爱的老师”。

“她最喜欢的是走进学生,与学生聊天,帮学生解惑。”湖南大学党委副书记唐亚阳说。

“从内而外自然流露着才情,生活得飘逸而诗意”,“不是美丽,而是华美”,同事评价。

“她像太阳一样,总是把温暖传递给我们。”学生感慨。

除了读书上课,胡遂还特别爱到学生中去。她笑着说,自己当过14年中小学老师,养成的这个习惯是改不了。“16岁的时候,还胆大包天地把全班学生领到岳麓山顶上的云麓宫睡了一晚上,看星星看月亮。”曾经有个学生得重病,只是任课教师的胡遂,带着学生到医院看他,并且组织学生捐款,自己也捐了1000元,最后筹措8万多元捐款。

胡遂还特别爱带着学生爬岳麓山听风,到湘江边赏月,寄情山水间,与学生探讨人生。学生王弯弯说,这种情景,让她常常想起孔子与他的弟子。

一位曾经的学生,因为相爱4年的女友离他而去,伤心欲绝的他从工作地福州专门跑到长沙,“向老师讨求解脱良方”。胡遂将他领到湘江边散步,给他讲述佛典里的一个故事:你和她无缘,你们的结束也不是坏事。她说,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有一个兴衰成败的过程,“俺曾见金陵玉殿莺啼晓,秦淮水榭花开早。谁知道容易冰消。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将五十年兴亡看饱”。师生说着说着,一人一句,吟起了《桃花扇》里的词句。

这样的事太多了。一位大三女生,因失恋而痛不欲生,月光下胡遂陪她散步,上下五千年,眼前海内外,一个多小时女生还没什么触动,“爱上小河是因为没有见过大海”,最后,围绕这样一句话阐述,学生心结顿解,而这句话也在微博上广为流传。

“童年时最深的记忆是做完作业后,出门一看,一客厅的学生,多是女生,哇,像开了一屋子的花朵。”女儿田田形容自己的妈妈“是所有学生的妈妈”。

确实,从教42年,走到哪,胡遂都是学生最好的朋友。她的心中,除了女儿、母亲,最挂念的也是学生。她将学生接到自家吃住,告诉学生自家住址、电话和电子邮箱,不论昼夜,有信必复,有访必接。

大约是十几年前,一个女生半夜来电,说是站在岳麓山脚下的一座高楼顶,马上要跳下去。“妈妈骑上单车飞奔过去”,邓田田至今记得这事。如今这女生已结婚生子,生活幸福。

胡遂说,青春本就有一段躁动的时期,人人都不例外,加上现在社会价值多元,就业困难,青年学生心理问题比较多。做教师的,关键是要给学生以信心、以鼓励。“我们常说人心有七窍,这其中有什么比信心更重要的呢?”她说,给他人以阳光,给自己以阳光,这就是积善,就是积德,就是生命的灿烂。

感念于要咨询的学生太多,2008年初,不太会打字的她在新浪开博,谈自己的人生感悟,回复学生的提问困惑,甚至包括学生父亲的抑郁症。迄今已发博文100多篇,点击量达13万多。

李婷婷是研二学生,来自吉林通化农村,家里比较困难。“老师把我当女儿一样”。李婷婷说,隔三差五,老师会偷偷给她一些零花钱;在网上买旧电脑发现还不错,又给自己也买一台;偶尔逛街买衣服,还会给自己也捎上一件。去年胡遂重病住院,婷婷和同学们去看她,胡遂还惦记着婷婷生病的妈妈,给婷婷妈买药,还送去营养品。

王弯弯来自山西大同,南方冬季的湿冷实在让她受不了,没想到正发愁时,胡遂给包括她在内的16个学生每人送来一床小被子,还有一套暖手的东西,甚至贴心地找裁缝做了小搭扣。之后的夏天,她又给他们送上小水壶。来自校方的统计:这些年,胡遂资助学生的款额,总数已超过6万元。

“笑容,阳光,积极,正能量……老师,你就没有难过不平的时候?你的负面情绪往哪去?”

“生不愿封万户侯,亦不愿识韩荆州。平生所愿二三子,从容结伴云山游。青春已暮应衰朽,犹自风华如锦绣。世人问我何良方,我有诗笔悬河口。传道授业信可乐,富贵于我浮云走。”

胡遂自作的这首题为《四十初度》的七言古风。或许,就是答案。

六、刘开吉

崇高而淡泊的警院教师 ——记重庆警察学院教授刘开吉

现年63岁的刘开吉,年轻时曾在西藏日喀则当过战术教官,此后长期在成都、云南等地的军事学院教学。1994年,刘开吉进入重庆警察学院从事教学工作。从教40年来,刘开吉始终坚持在教学一线。

既教书又育人,才是教授

“教学是大学的第一使命,也是大学的永恒使命。不教不授,不是教授;既教又授,才是教授。”长期以来,刘开吉将主要精力投入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上,坚持站讲台,坚持在一线面对面教学,1998年至2012年底,连续15年年均授课量达300学时以上。

在教学上,刘开吉遵循警察战术教学训练“综合分层,专业化、系统化、规范化、良性循环化”的特殊规律,采取“法律、战术、技术、心理、体能”五位一体的教学训练方法,按照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采取情景模拟及案例教学等方法手段,让学生自己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提升能力。

在教学方法与手段上,刘开吉因材施教,采取“集中指导式”、“研讨式”、“答疑式”、“情景模拟式”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提出和发现问题,促进学生思考和形成问题意识。

为了做到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刘开吉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他充分利用课间休息时间与学生交流,了解学习问题和生活问题,掌握思想动态等。每次上课前,他都会提前掌握学生需求,提高教学针对性和目的性。每个学期结束后,他会进行一次无记名的民意测试,要求学生畅所欲言提意见和建议,并对学生的建议和意见认真归纳分析,做到一一回复。他也通过短信、邮件等与学生进行交流,力所能及地给学生们提供一些帮助。

由于刘开吉的教学形式方法灵活多样,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2004年,他创建的“警察战术实战教学训练模式”获重庆市教学成果二等奖。

热爱学生,从严训练

“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警察是一个特殊的行业,警察教师对学生的真诚和爱心,主要体现在严格训练和严格要求上。刘开吉从实战需要出发,从难、从严训练学生,做到战训一致、教养一致。一要根据实战需要确定训练内容,二要尽可能逼真地设置近似实战的训练环境,三要多组织各种类型的对抗训练。

刘开吉认为,责任心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首要条件,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在教育中,没有高度的责任心,就不会有教育的成功。作为一名大学教师,要有崇高的使命感,要肩负起教书育人这个重大的职责,否则只会误人子弟。此外,要有强烈的职业责任感,这个责任不仅仅意味着要上好每一节课,对大学教师的“三大职能”一个也不能懈怠,还要为人师表,率先垂范,用自己的言行随时随地影响学生。教师要有奉献精神,要不断付出,这种付出可能没有回报,但是一刻也不能松懈。

刘开吉深知警察职业具有高风险性,警察和军人一样:用生命托起祖国的花好月圆,用热血浇铸母亲的四季平安。警察是黑白世界之间的一堵墙、是除暴安良的正义化身、是调解纠纷的公正砝码、是扶危解困的侠义先锋。在和平时期,警察是为公众利益牺牲最多的一个群体。因此,打击犯罪、减少伤亡、爱护学生、珍视生命是警察教师的天职。“导之以诚,尽力而为,学生每天能高高兴兴上班,平平安安回家,这一切全赖于警察教师所付出的努力和授予之技能与战术!”通过爱心守望,刘开吉与学生真诚同行,一起成长,自己也赢得了学生的崇敬和拥戴。

走出象牙塔,寻求实用之用

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刘开吉付出了常人难以理解的艰辛和血汗。他从事警察院校教学工作以来,20年如一日,没有分上班下班,没有分是否节假日,晚上几乎没有在12点以前睡过觉,可以说是尽职、尽责、尽心,全身心、全方位投入到教学科研工作当中。而今,他已经取得了3个国家级、5个省部级教学科研项目和其他学术成果。

对于许多大学教师来说,服务社会的途径主要还是传承文化、培养人才和发展科学,以传播和创造有用之学、培养和塑造有用之才。但是,警察学校具有自己的特殊性,刘开吉将

走出校园、服务社会作为重要职责,依托专业优势,与时俱进,走出象牙塔,寻求实用之用、科学之学和发展之学,使得教学与研究内容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的幸福。1998年至2013年,刘开吉走出校园,培养培训各类在职民警2万余人次,培养培训公安机关实战教官近千人,使教学研究内容直接服务公安实战,为平安中国建设和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警察教师之业,神圣而悲壮;警察教师之梦,崇高而淡泊。”回顾自己40年的从教之路,刘开吉直言学生的理解是对他的安慰、学生的收获是对他的嘉奖。

七、刘占良

追求教育的核心价值

——记陕西商洛中学教师刘占良

刘占良,现任陕西商洛中学副校长,中学数学高级教师,商洛市高中数学学科带头人,曾获“陕西省师德标兵”称号、“全国模范教师”等荣誉称号。

立人以德,用爱心诠释敬业

刘占良1981年加入教育战线。30多年来,他始终坚守在教学一线,把“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座右铭。对于教育的使命刘占良有更深刻的理解,他坚持把爱作为教育的核心价值,以德立己、以德立人的思想贯穿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始终,用自身言行催发学生道德品质的升华,以启发诱导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的提高。

刘占良深知山区学生求学不易。因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他对学生倾注了火热的爱心。在他的眼里没有“差生”,学生只是在认知、情感、态度上有差别。为了促使班级整体健康成长,在座位安排上,他让自制力不同、学科兴趣不同的学生相互搭配、互帮互学,有效地提高了班级整体的管理水平和学习质量。

刘占良把爱心撒播到学生们的心田。一名学生,进入高三时,父亲突然病故,家里经济困窘,这名学生面临辍学。刘占良了解这一情况后,多次温言细语地安慰这名学生,并倡导全班同学为其捐款,帮助他度过了难关,并顺利地考入西安石油大学。还有一名学生,因学习用功、疲劳过度,晚上11点多晕倒在教室,人事不省,刚进家门的刘占良接到电话后急忙返回教室,背上该生去医院,掏钱给学生看病。第二天,他让家人做好可口的饭菜,送到学生的病床前。

有一次,一名学生因与父母争吵而离家。刘占良得知此事,与两名教师一起在寒冷的冬夜,一家家地拨打电话,挨个地查旅馆,直到夜里两点多,才在东郊一个网吧内找到了该学生。在刘占良的耐心教育下,这名学生终于与父母回家,家长为之深深感动。

刘占良对家庭贫困学生也是关爱有加。当他看到有些学生衣衫单薄、用功苦读的身影时心疼不已,率先在支部会上提议党员与贫困生结对子,倡导全年级师生捐款捐衣。他还积极与商洛中级法院民事第三庭的法官联系,促成他们与10名学生结成长期帮扶对子,改变了这些学生的生活状况。他经常给经济困难的学生买棉衣、买鞋袜,看到体弱多病的学生难以支撑时,买来水果和奶粉。

立业以勤,用执着诠释高效

在30多年的教育教学生涯中,刘占良一直从事中学数学教学和研究。他不仅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而且形成了独具魅力的教学风格,成为商中数学的领军人。刘占良的教学以培养学生数学思维为核心,以激发学生创新思维为目的,课堂上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充分调动学生,放手让学生去做、去说、去想,真正体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逢他上课,学生们神志集中、思维活跃,他们说:“听刘老师的数学课,是一种莫大的享受!”

刘占良曾有5年初中数学教学的经历。1986年,学校安排他担任高中数学教学。第一轮高中教学的3年间,他虚心向老教师学习,并认真研读相关著作。3年里,他书写了12万字的学习笔记。此后,他致力于教学方法的探索和实践,逐步成长为商洛中学数学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通过积极的探索和研究,他把数学课分为概念型、探求型、习题型和讲评型四类,辅以相应的“导、议、讲、练”步骤。数学教研组以此为经验在数学老师中推广应用。

刘占良当数学教研组长和高三备课组长,他结合山区学生实际,在数学基础知识和数学思维方法方面归纳总结出“两条线复课法”和“滚动分层练习法”,以增强学生对数学问题感悟能力和练习实践能力。

在担任学校教务主任期间,尽管事务繁忙,刘占良一直坚持带两个班的数学课,即使担任学校教学副校长之后,他依然坚守教学一线,把教学作为立业之本。

立言以精,用钻研诠释智慧

刘占良酷爱研究,善思考、勤实践。1990年,27岁的他就担任了数学教研组长,在教课之余,他悉心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教法,把研究作为教师自我成长的根本途径,积极推广教育教学新方法。

1990年-1995年,刘占良在学校推广上海“青浦经验”,实验报告《大面积提高初中数学教育质量的试验》获省级论文一等奖。他倡导在教研组内每人每学期上好5节“数学活动课”,探索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方法。在他的带领下,数学教研组开展教科研活动蔚然成风,有力地促进了教学工作。刘占良还特别注重对青年教师的培养,经常组织他们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分析、掌握新的教学方法,从教案书写、教材分析、方法运用等方面给予指导,使青年教师迅速独当一面。

教研源于教学、服务于教学。刘占良在长期的教学和教研活动中,探索总结出的为“学”治“教”、抓“纲”务“本”、以“练”促“能”的教学教研思想,把教学与教研紧密结合,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有了明确的方向。这种做法由数学组推广辐射到其他教研组,促进了市内各重点中学的教学和教研工作。他1998年至2001年主持了省级教研课题《数学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实践与研究》;2004年至2006年,主持开展商洛中学教研中心安排的《现代技术手段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实验研究;2008年-2009年参与陕西省《课程改革环境下高中学生学习状况调查及制度保障》研究;2007年参与国家“十一五”重点规划课题《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策略研究》。这些研究成果,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广泛影响。

实施新课程以来,刘占良担负学校新课程组织实施的具体部署安排,坚持以校本教研为重点,以优化课堂实效为立足点,以优秀教学案例为突破口的新课程实施思路,并在实践中探索总结出了“1234”的实施策略,即一个中心、两个重点、三个转向、四个注重:

“一个中心”就是要求每位教职工全面理解和把握“以学生为本”的核心理念;

“两个重点”就是围绕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以优化课堂实效为立足点,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落脚点。他优化课堂教学实效,带领广大教师开展“每周一课”教研活动,锤炼课堂教学内容的精度、教学方式的细度、课堂容量的密度,使课堂教学更具针对性,更有实效性;

“三个转向”就是通过建立完善的校本教研体系,以集体备课、公开课和课题研究为实施平台,努力实现教师的教育思想由“应付型”转向“责任型”,工作能力上由“经验型”转向“科研型”,方法途径上由“传统型”转向“创新型”,进而达到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个注重”的原则是,注重学生主动探究,塑造和构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亲身体验,使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能够相互转换;注重教学活动基础,使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互协调;注重教学活动背景,使学生的课内与课外现实生活能够联接。

在刘占良的组织协调下,各教研组共开发出48种校本课程,涉及的面很广,其中很多课深受学生欢迎。商洛中学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有44件﹙篇﹚获得省级表彰奖励;在市教育局连续两年组织的新课程培训活动中,每学科都有学校教师为主讲人;有12篇教案、论文被采纳编入市教育局、教研室编著的新课程培训资料;有18名教师在市级新课程示范课中获奖。在2007年10月,学校承办了“西安—商洛高中新课程研讨交流活动”;2008年4月,商洛中学接受了省新课程专家视导组的检查;2010年10月,省教育厅新课程调研组来商洛中学调研,对商洛中学新课程实施的做法和效果给予高度评价。商洛中学先后被授予陕西省校本教研示范校、科研兴校明星学校、陕西省学习科学研究与实践先进单位、陕西省教师专业发展与教育资源研发基地学校等称号。

立功以诚,用拼搏铸就辉煌

2007年8月,刘占良担任商洛中学教务处主任,主管学校理科教学、新教师培养和年级的常规管理工作。

当教务处主任,他首先从教学环节入手,以谋求最佳教学效果。他主持修订了学校日常考试检查制度,对教师的备课、作业批改、辅导检查等诸多环节在质和量上做出了具体要求。对初上讲台教师的培训工作,他提出“一年上路,两年适应,三年挑大梁”的培训目标,组织老教师与新教师结成“青蓝”对子。联合教研组、年级组,定期组织多层次的汇报课、研究课、示范课,举行全校性的教学能手赛教活动,促进新手尽快适应高中教学。他每学期都要安排时间去听课,及时发现并解决新教师成长中的新问题,帮助新教师迅速、健康地成长。

2011年,刘占良担任负责教学工作的副校长,更是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学校教学管理的方方面面。他多次带领年级管理干部和青年班主任赴外地考察交流,学习借鉴高效课堂教学和管理模式,主持研究制定了《商洛中学高效课堂实施方案》,编印《商洛中学高效课堂实施研修资料汇编》,组织开展系列培训,积极启动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在“高效课堂”

教学的带动下,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不断提高。2012年,学校组织师生参加商洛市科技创新大赛并获得好成绩,共有32件作品获奖,学校荣获省、市优秀组织奖。

优秀高尚的师德修养,娴熟精巧的教学方法,严谨细致的教研作风,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使刘占良深受学生的欢迎、同仁的尊重和社会的赞誉,是校内外广泛认可的“金牌教师”。

八、刘志

为孩子播下幸福的种子

——记甘肃省兰州市实验幼儿园园长刘志

刘志,2002年被评为兰州市教育系统师德先进;2007年、2011年,先后被评为兰州市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兰州市优秀党务工作者;2012年,荣获甘肃省“园丁奖”,受到甘肃省委、省政府表彰。

爱我所做、做我所爱,以良好的职业形象,诠释新时期幼儿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

1987年,刘志从西北师大学前教育专业毕业了。作为一名优秀的本科毕业生,是到师范学校做一名得心应手的教师,还是到幼儿园做一个自己也难以想象的幼儿园教师?这是她职业生涯的一次重要选择。在兰州实验幼儿园老园长的再三努力下,她最终选择到兰州实验幼儿园做一名幼儿教师。

刘志是那一届西北师大学前教育专业唯一到一线幼儿园任教的毕业生。这一干,就是26年。26年的幼教生涯,她从一名普通的幼儿园教师,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幼儿园园长,带领着她的团队以专业的精神,实现着办理想幼儿园的梦想。

多少年来,她每天总是第一个到园,最后一个离园,深入班级了解孩子的饮食、午休、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情况。她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与孩子们聊天、一起玩游戏,全园孩子的名字她几乎都能一一叫出来。她了解和掌握了大多数孩子的特点,在与家长沟通时,常常给他们一些好的育儿建议,赢得了广大家长与同行的尊敬和爱戴。工作中,她努力坚守教育的原则,怀着一份自然、朴实、宽厚的情怀,倾听来自儿童心底的声音,努力把幼儿园建成一个多姿多彩的生态园,让孩子们像幼儿园中的山楂树一样沐浴着阳光雨露,自由、自信、饱满地成长。

在实验幼儿园,曾流传着一个每天找园长谈话的孩子的故事。小班新生入园后,一个小男孩引起了刘志的注意。他叫宣宣,与别的孩子不同的是,他不像其他孩子一样大哭大闹,只是每天在幼儿园的门口拉着奶奶的衣服,哭哭啼啼不进幼儿园,好不容易让老师抱到班上,39 也总是哭个不停,老师们对他毫无办法。这天,刚好刘园长进班看到这一切,便领他来到了园长办公室,放在自己办公桌对面的椅子上,与他面对面聊了起来。当孩子的情绪基本稳定下来以后,刘志拿出一个支教时农村孩子们送她的香包送给他。看到五颜六色、形状各异的香包,孩子高兴了,紧张的情绪也放松下来了。刘志趁机与他约定,如果第二天他能高高兴兴来园,可以再送他一个香包。

第二天,刘志站在幼儿园门口。当宣宣照例拉着奶奶的衣服哭丧着脸来到幼儿园时,刘志马上走过去抱起他说:“噢,宣宣今天真不错,高高兴兴来上幼儿园了,那好吧,我们去拿香包好不好?”来到办公室,刘志把他放到椅子上,拿出一堆香包,让他挑选自己喜欢的,并与他饶有兴趣的聊天。看到他的情绪稳定了,就对他说:“我们去看看别的小朋友在做什么呢?早饭有没有好吃的,好吗?”宣宣立刻拉着刘志的手来到班上,高兴地去参加班上的活动了。

第三天早上,由于忙于处理公务,刘志没到班上查班,快到吃早饭的时候,老师领着哭哭啼啼的宣宣来到园长办公室,对刘志说,“宣宣想要找你”。刘志马上放下手中的工作,让老师回班照顾其他孩子。宣宣自己坐到园长对面的椅子上,絮絮叨叨地对她讲着自己的事情。就这样,宣宣每天进班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求带班老师将他送到园长办公室,和园长“谈谈心”。为了安抚孩子的情绪,老师们只好每天送他到园长办公室,刘志依旧耐心地与他聊天,依旧会让他选一个香包,然后送他到班上参加活动。宣宣的情绪就这样一天天稳定下来,也愉悦起来。于是,宣宣每天找园长谈谈话,成为幼儿园的趣事。带班的年轻老师会很好奇,不知宣宣今天又要和园长谈些什么了。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大家也习惯了宣宣每天早上要到园长办公室与园长谈谈话。大约十多天后的一个下午,离园的时间到了,宣宣的奶奶领着他来到了园长办公室,奶奶从包里掏出一堆香包,问刘园长是不是她送给宣宣的。刘志给奶奶肯定的答复,宣宣露出自豪的笑容。从那天之后,宣宣再也没来过刘园长的办公室,但他每天都高高兴兴地来幼儿园,和小朋友在一起开始幼儿园愉快的生活。

安安静静、扎扎实实,以执着的职业精神,让孩子们拥有快乐的童年

走进兰州市实验幼儿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园中三棵茂盛的山楂树,它见证了实验幼儿园20多年的发展历程,很好地诠释了实验幼儿园的办园理念——为孩子播下幸福的种子,让他们拥有甜美、快乐的童年。秉承这样一个办园理念,在幼儿园的发展过程中,刘志带领她的团队超越功利,面对形形色色扑面而来的教育方案,她大胆质疑,自觉用教育的眼光关爱儿童,建构美好的教育生活,保卫儿童的童年,为他们幸福的人生奠定基础。

每年的六一儿童节,是幼儿园最隆重的节日。如何让儿童节真正成为孩子们自己的节日,是刘志思考的一个问题。她组织全园教师开展了调研活动,认真倾听孩子们的心声,最终确定了“实验幼儿园的孩子,在园3年要过3个不一样的儿童节”,即六一童话节、六一合唱节和六一民间游戏节。

六一童话节是让父母和教师共同为孩子演出精彩的童话剧;六一合唱节是让父母和孩子一起演唱优秀的童谣;六一民间游戏节是让父母和孩子一起表演传统的民间游戏。与众不同的六一活动,给孩子们留下了难忘的体验,给家长们留下无痕的教育与改变,也得到了老师们的信任与支持。

提升自我、成就教师,以专业的职业态度,享受教育带来的快乐与幸福

在幼儿园任教初期,刘志也经历了从理论到实际保教工作的转变和适应过程。她勤于学习与思考,十分注重和磨练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26年来,她从一名普通教师到担任幼儿园年级组长、教研组长、保教副园长、园长,一步步成长起来。担任园长以后,她以自己扎实的幼儿教育专业理论知识,凭借多年积累的丰富教育教学经验,坚持组织开展幼儿园保教工作的实践、探索与创新,以教科研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把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作为重要任务来抓。

2008年,刘志主持开展的省级重点课题《建立家长与幼儿园有效互动机制研究》,分别获得甘肃省、兰州市第七届基础教育优秀成果一等奖。2010年,她主持研究的课题《园本教研机制与方法的探索》,获甘肃省教育学会幼儿教育专业委员会课题研究二等奖。在省教科所的牵头下,她与北京师范大学专家合作,组织全园骨干教师参加编写《甘肃省幼儿园快乐与发展课程》资源包,通过了审定并出版使用。2011年起,刘志受聘担任西北师范大学等院校的国家级培训项目主讲教师,毫无保留地将自己多年积累的幼教经验分享给同行。

近年来,作为“国培计划”甘肃省优秀一线专家,刘志多次走进国培、省培课堂,为幼儿园园长和教师传授管理经验和保教经验。

注重内涵、开放办园,以开放的职业情怀,发挥实验幼儿园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

刘志担任园长以来,带领实验幼儿园全体教师,以“办人民满意的幼儿教育”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发展的办园新理念,把文化作为凝聚和激励全体教职工的精神力量并形成巨大的内驱力,推动幼儿园可持续发展。

她组织领导班子及全体教职工,共同谋划幼儿园的发展蓝图,讨论制定了《兰州市实验幼儿园“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兰州市实验幼儿园园所文化建设纲要》、《兰州市实验幼儿园教育科研发展规划》等,全方位提升幼儿园的办园品位与品质,为每一位教职工成长发展搭建平台。

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刘志充分发挥省级示范性幼儿园的引领、辐射、带动作用,积极承担对农村幼儿园的对口帮扶工作,真心实意为帮扶幼儿园出谋划策,手把手地指导和开展各项工作,从而使对口帮扶幼儿园的办园质量有了根本性的改变。她还心系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幼儿教育发展,多次率领本园骨干教师赴甘南、定西等地开展支教活动,为当地幼儿园的教师举办专题报告,受到了幼教同行的一致好评。

九、孔庆菊

格桑花只为信念而开

——记青海省海北州门源县二中高级教师孔庆菊

孔庆菊,一位农家出身的中学藏族女教师,为了当地各民族的学生受到良好的教育,在青海省最北端的祁连大山中坚守三尺讲台,默默耕耘了20个春秋。

在孔庆菊的教学生涯中,不仅有执着的爱和坚守,还有积极的进取和创新,她努力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方法,不断探索教育规律和民族教育发展的新模式,总结出了一套适合贫困山区民族教育特点的教学方法和经验,为当地民族教育作出了突出贡献。

坚守是为了一个崇高的信念

“教师职业是我自小的选择,我的一生也只想做一件事,就是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这是孔庆菊对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教师这个崇高但又清贫职业的诺言。

1989年,中学毕业的她选择了师范专业,1992年完成学业后就开始了教育教学工作。20年来,曾经有过从事公务员或其他工作的机遇,但孔庆菊都放弃了。在当初选定的这条路上,她愿意一直走下去。

20年来的坚守中,孔庆菊不知放弃了多少个休息时间和节假日,超负荷地进行工作,高海拔苦寒的条件和艰辛的工作使这朵鲜艳的格桑花过早地长出了银发。

孔庆菊所带班级曾多次被评为“先进班集体”,近百名学生受到过省、州、县级各种表彰奖励。她个人也先后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教师”、“青海省十杰教师”、“青海省教学能手”、“海北州教学能手”、“门源县教学能手”、“门源县三八红旗手”、“门源县优秀班主任”、“门源县优秀教师”等90多个各级各类表彰奖励,并当选为海北州人大代表、门源县政协委员。

追寻是为了一个永恒的目标

多年来,孔庆菊不断丰富和提高着自己,主动争取学习机会,先后十多次参加了省内外各种培训,而且通过自学先后取得了汉语言文学专业专科和本科学历。面对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更高要求,她系统学习和掌握了课改理论知识,学用结合中,撰写的《多给学生一点赏识》、《浅议作文教学中的想象和联想》、《点燃学生兴趣之火,加强学生素质教育》、《这样的语文老师最受学生欢迎》、《培训是献给老师最好的礼物》、《我们班多了一个特殊的语文学习小组》、《浅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想》等论文,在国家、省、州、县级刊物上发表或获奖。2011年,她还被抽调到省上担任了初三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卷命题工作。

在课改实践中,身为课改教研组长的她,为顺利推进学校新课程改革工作进程,始终把提高思想认识和课改理论水平,作为教研组工作的立足点。经常组织课改组教师在课余时间学习课改理论知识,认真领会课改精神,精心撰写心得体会,多次举办以教改为内容的学习专栏,及时开展专题研讨,有效提高了实验年级教师对课改的再认识,为课改的深入推进奠定了基础。

在课改中,孔庆菊曾多次担任州、县、学校的培训工作,先后承担的示范课、优质课,受到了上级领导和同行们的认可。在提高课改质量上,她通过集体备课、听课、评课,共同研究教材教法,对年轻教师进行传、帮、带,提高了课堂教学艺术,在全校营造出了良好的教改氛围。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创新,门源二中的课改工作走在了全县的前列,被评为“全州课改先进学校”。

奉献是为了一种美德的播种

孔庆菊走出师范,就分到了一个乡村中学任教,在艰苦的环境里,与学生有着同样经历的她很快与孩子们结成了深厚的友谊和感情,许多困难家庭的孩子因得到她的资助而完成了自己的学业,一批批“学困生”在她的悉心教育下步入了先进的行列。藏族人认为,格桑花是最美丽的花,也是幸运花。因此,孔庆菊被家长们亲切地称为“格桑花”。孔庆菊这朵人们心中的格桑花,不但带给孩子们花朵一样灿烂开放的心,还带给他们完成学业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人才的幸运。

1997年,孔庆菊因工作出色,被选调到了县二中。刚到学校,她就接手了一个多次更换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的班级,其中有一名学生,因抽烟喝酒、惹是生非而闻名全校。孔庆菊不放弃这名学生,而是用人格魅力和无私的爱心感动了他。最终,这名学生转变成为一名优秀生,并且顺利地升入了高中,这个班级也成为了优秀班级。

有一名学生,全家来自河南,父母在临县打工,她和奶奶一起生活,父母把她托付给孔庆菊。从此,孔庆菊在做好一个老师的同时,又开始扮演起妈妈的角色。还有一名学生,从小母亲病逝,父亲是下岗职工,还有一个弟弟上小学。这名身处困境的学生曾多次辍学。孔庆菊看在眼里,急在心中,多次从自己微薄的工资中,拿出钱给她买衣服和学习用品,帮她克服生活的困难,并坚定了她的生活勇气和信心,使她重新得到了失去已久的母爱,最终顺利完成了学业。一名寄宿制学生,来自于边远山区的贫困农民家庭,从小体弱多病。孔庆菊承担起了孩子母亲的责任,经常带他看病,请他到家里吃饭,甚至有几次让他住在家里悉心照顾。孩子的父母知道后,泪流满面、万分感激。

针对当地回族女生辍学问题时有发生的情况,孔庆菊多次到学生家中现身说法,劝说家长送孩子上学。对于家庭有困难的学生,她除了自己尽力资助外,还以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身份,呼吁有关部门和社会给予帮助解决。一名回族女生,性格内向,身体孱弱,家境贫寒,两个弟弟也在就读,加上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父母多次想让她放弃学业。孔庆菊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多次到其偏远的家中,苦口婆心给她的父母亲做思想工作,联系有关方面解决家庭困难,终于使她又回到了教室。在初中三年的学习生活当中,当这名学生多次生病时,孔庆菊都会放下手中的工作,带她入院治疗并为她垫付医疗费用。2011年,这名女生终于以优异成绩考入了大学。

上述这样的事例,在孔庆菊20多年的教学生涯中,不胜枚举。她的良好师德得到了社会的公认。2008年,孔庆菊被推荐为“青海省师德师风报告团”成员,在省内各州县进行巡回报告。20年岁月,祁连山下这朵藏家格桑花,将2000多名各民族学子培育成才。大爱无疆,智慧也在爱心中迸发。孔庆菊就这样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一位乡村女教师的灿烂人生。

十、丑武江

扬帆职海 卓立潮头

——记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丑武江

他以“仁爱”之心与学生相处,对学生的爱无限延伸。他没有英雄壮举,但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彰显功力。他没有豪言壮语,但在献身于职业教育的追求中孕育春天!他就是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动物科技分院院长丑武江,一个善于打破常规、对创新充满激情的人。

打破常规办昌吉畜牧学院

在新疆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加快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的转变进程中,人才短缺已成为制约瓶颈。

2003年,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提出为昌吉州畜牧业大发展培养“百千万畜牧人才”的计划,决定用5年左右的时间,为昌吉州培养百名掌握高级畜牧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创新精神、懂经营会管理的高级人才;培养千名熟练掌握畜牧业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和培训万名畜牧从业人员。这一想法正好与昌吉州的人才发展战略不谋而合。

作为具体承担培训任务的动物科技分院院长,丑武江认识到,仅靠学院一家难以完成这样一个庞大的工程,必须集政府、行业、企业、学院之合力,由此催生了一个新的办学共同体——昌吉畜牧学院。2003年,由昌吉州政府牵头,学院动物科技分院、昌吉州畜牧局、11家畜牧龙头企业共同组建了昌吉畜牧学院。昌吉畜牧学院实行办学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丑武江担任常务副院长,主持日常教学工作。它构建了一个“政府牵头、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学院实施、多方受益、互惠多赢”的平台,第一次把政府、行业、企业与高校紧密地结合了起来,让政府、行业、企业真正参与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实现了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院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愿望。

昌吉畜牧学院办学理事会成立5年来,由最初参加的11家畜牧龙头企业发展到56家,并按专业方向成立了养牛理事会、养羊理事会、养猪理事会等8个理事会分会,涵盖了养

殖业的整个产业链,为大中型畜牧企业输送了1500余名高职毕业生,为昌吉州、县(市)、乡、镇培训三级畜牧从业人员近8000人,畜牧兽医技术骨干700余人;每年为基层培训春秋季防疫技术人员500人,培训家畜繁殖高级技术人员1100名。

丑武江兴奋地说,这项工程的实施将有力地推动昌吉州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和现代畜牧业发展。

把课堂直接搬到企业里

毕业于新疆农业大学畜牧兽医专业的丑武江,给学生们教授养牛技术、养猪技术、家畜繁育、家畜解剖与生理等课程。多年来,职业技术学校培养人才的传统教学模式是“三阶段”教学模式:先文化基础课,再专业基础课,最后是专业课。在教学过程中,他发现:“黑板上养牛,课本上种田”这种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授课方式造成职业教育与生产实际不接轨,培养的学生难以适应企业和市场的需要。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面对一张张稚气的脸庞,一颗颗热烈跳动的求知之心,丑武江心急如焚。如何优化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难题,摆在了丑武江和他的同事面前。

经过深入调研,2002年初,丑武江提出了新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到企业里去上学。也就是把学生放到企业培养,学校和企业共同研究培养人才的课程体系,共同研究开发培养人才的教材,共同选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师资,共同实施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计划,共同寻找学生就业渠道。学生边学边干,在企业内部学习成长。这样一来,就解决了理论学习与生产实际脱节的问题。

对于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刚开始也有一些人不理解。按照传统观念,学生应该在学校学习,怎么跑到企业去了,这样能培养出合格的学生吗?面对疑问,丑武江当时压力非常大,但是他想,学生通过学校学习,最终目的是什么?就是要把孩子送出去,送到工作岗位上。丑武江对学生们说,“我们要用实践来证明,我们办的是金牛班,不是草牛班!”

就这样,2002年秋季开学,动物科技分院养殖专业的24名大学生进驻新疆金牛股份有限公司奶牛养殖场,把课堂直接搬到企业里。作为职业教育的一种全新的办学模式,“金牛班就此诞生!”

“金牛班”的理论课与在学校课堂上的理论课教学方式完全不同。“金牛班”教师通过3种方式对学生进行理论教学。一是问答式,即教师随时随地结合理论解答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二是专题式,即教师结合理论知识就学生在实践中遇到最多的问题进行专题讲授;三是每天晚上学生完成白天的实践后,进行两个小时的理论知识讲授。在企业里,实践课和理论课交替进行,学生的实践技能很快得到提升。

这种“工学融合”的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学习理论的积极性。“金牛班”毕业的姚兵文深有感触地说:“„金牛班‟给我们创造了一流的实习条件,为我现在的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他现在负责石河子143团和沙湾片区大约3000多头牛的饲料开发和疫病防治工作。

“将教学班办到企业”还让学生感受到了企业文化、职业道德和认识社会等非技术能力的熏陶和培养。回族学生马超,现在已经是北京一品功夫食品有限公司新疆分公司片区经理。他说:“在„金牛班‟,我学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这让我终身受益。”

通过大家的努力和不断完善,经过3年,24名大学生高质量地对口就业,其中有6名是厂长助理,其他学生都是主治兽医和主要岗位上的技术人员。《中国教育报》于2003年6月18日在头版以《“零距离”办学理念》为题报道了“金牛班”的办学之后,又两次跟踪报道了“金牛班”的办学情况。

如今,畜牧兽医专业“工学融合,在企业中办学”——“金牛班”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新疆乃至全国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创新的一个标杆。

丑武江从开办“金牛班”的成功实践中得到启示,在此基础上,他先后与企业合作,开办了以企业名称命名的“泰昆班”、“天康班”等“订单班”。这些“订单班”,成为学院加强校企合作、推进订单培养、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张靓丽名片。动物科技分院2000多名学生中,70%的学生都参加了校企合作班。这些学生毕业后不用自己再去找工作,直接就在实践学习企业就业。

到目前,畜牧兽医等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达到了100%,有的单位还为看中的人才打起了“争夺战”。300多名学生学有所成,在全疆畜牧兽医战线上发挥着重要作用。这种旨在实现“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零距离、学生学习与岗位零距离”的职业技术教育模式受到了教育部的充分肯定和高度重视,已在全国许多地方推广。

“三位导师制”提升学生职业道德

面对职教模式创新获得的成功,丑武江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他说“教育不仅仅是教知识技术,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学会做人。”丑武江明白,在职业教育中,不能忽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他从教24年,曾经长时间担任班主任。对于学生的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丑武江有着自己的独特方式。他认为,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良好、健康的人际环境中耳濡目染、逐渐养成的。学高方可为师,身正才可成范。如果自己只是学生知识技术上的导航者,不是道德修养方面的领路人,再好的职教模式也无法可持续发展下去。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丑武江帮助学生制订学期计划、计划、职业生涯规划,将大目标细化为每一天的小目标;同时,他还把自己的学习计划、学习目标向全班学生公布,常年坚持与学生一同上晚自习,在与学生肩并肩的努力中一起品尝收获的快乐。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他时时提醒自己,提醒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要做一个有高尚道德修养的专业技术人才。

但这样就够了吗?丑武江把视野放大到了学校之外的企业实习生身上。实践教学比重大,学生有一年左右的时间在企业一线度过,是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与此同时,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又往往成为空白。经过努力,丑武江在实践教学中建立起了“三位导师制”,即学校班主任、专业指导教师、企业技术人员三位一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模式。“三位导师制”的实施,使到企业指导学生实践实习的专业教师也担负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任务,企业的技术人员也成为参加实践学生的德育教师,在指导学生参加生产实践的同时,将职业道德等德育内容传授给学生。他认为,企业的技术人员当中不少是品德和技术双过硬的人才,对职业道德、做人道理等都有很深的理解和认识,让他们在实践岗位上讲德育,实际上就是在“现身说法”,其效果是再好不过了。

经过3年的实践,“三位导师制”获得了巨大成功。许多企业反映,这些学生变化很大,他们视企业为家,珍惜工作岗位,职业道德水平有了极大提升。这些企业同时表示,愿意把前来实践学习的学生吸纳为企业的员工。“思想道德的水平提高了,学生找工作都不用发愁了”。“三位导师制”德育模式真正达到了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流动动物医院”开到农牧民家

在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所在的昌吉回族自治州的农村和牧区,人们经常能看到3辆小面包车往来穿梭,一会儿在这个农户家的养鸡场,一会儿又在那个养殖户的奶牛场,十分忙碌。这些小面包车就是丑武江创立的专门为农牧民服务的“流动动物医院”,学校教师轮流去为农牧民养殖户服务。

创立“流动动物医院”起源于4年前的一次技术服务。有一次,一位养殖户找到丑武江,说自己养的一头奶牛被兽医判了“死刑”,希望他帮忙看看。经过丑武江的治疗,这头奶牛起死回生,为这位养殖户挽回了1万多元的损失。从那以后,那位养殖户渴望又充满期盼的眼神让他久久不能平静。丑武江当时就想,何不利用学校专业教师的技术优势服务农牧民呢?可是怎样服务才能让农牧民满意,却又成了难题。后来,丑武江想到开设一个“流动动物医院”,让教师轮流去为农牧民服务。2006年,由一辆小面包车、两名教师组成的“流动动物医院”成立了。

经过多年的努力,“流动动物医院”已拥有了1个门诊部和3辆小面包车,每年治愈的牲畜1000多头,为农牧民挽回了大量经济损失。现在,“流动动物医院”发展到了4家,越来越多的农牧民养殖户得到了来自学校的技术支持。如今,农牧民的牲畜、家禽遇到什么疑难杂症,只要给“流动动物医院”打一个电话,很快就能得到帮助。

2005年至今,丑武江一直担任昌吉市科技特派员、乌兰乌苏镇科技特派员,在繁忙的教学、管理工作同时,利用自己的专业所长积极投身基层科技服务。在担任昌吉市科技特派员期间,他指导昌吉市六工镇华盛兔场开展技术革新,扭亏为盈,并受到自治区科技厅专项支持。在担任乌兰乌苏镇科技特派员期间,他为养殖户开展科技服务200余次,培训养殖户540余人次。自2003年起,他担任昌吉武警部队绿色证书培训讲师,累计为部队培养后勤饲养技术人员300余人次。

第四篇: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于漪老师先进事迹介绍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于漪老师先进事迹介绍

发表时间:2010-12-06 10:28

浏览次数:175 次

于漪,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我国第一批语文特级教师。

在讲台上挥洒数十年,立体化施教,全方位育人,深受学生爱戴,形成了闪烁着智慧与人格魅力的教学风格与教育思想,影响巨大,享誉全国。

曾任上海市第二师范学校校长,一身正气,一心为公,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小学教师。

肩负上海5届市人民代表、3届市人大常委、2届教科文卫副主任委员重任,在25年代表生涯中,广泛调研、监督,为教育大声疾呼,促进教育立法,健全教育的保障机制。

81岁高龄仍执著于对理想教育的追求,凭借信仰与激情、坚守与超越,成为一代师者楷模。

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曾形容于漪教书教得“着了魔”。熟悉她的学生则说,于漪老师对教育有着“宗教般的虔诚”。

从教近60年,退休近20年,于漪丝毫没有停止过追寻理想教育的步伐。如今已81岁的她仍在以各种方式,尽自己的最大能力,影响教育、影响教师、影响学生。早年的学生退休了,来看望年迈的老师,却发现她活力四射,竟比自己都显得年轻。

2010年教师节,荣誉等身的于漪被评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

“很多年以来,在人们的心目中,于漪根本就已经是„教书育人‟的代名词。”一位仰慕于漪的年轻教师在博客里这样写,代表了相当一部分教师的心声。

与此同时,对于许多年轻教师来说,虽然于漪是一个让他们仰视与敬佩的名字,但在他们看来,于漪显然早已属于过去的“那一代”——只知奉献,近乎完美。当荣誉纷至沓来,当报道连篇累牍,当于漪越来越多地被置于聚光灯下,这个时代的人们不见得真正理解她,而有的人甚至尚未了解就选择了疏离。

2010年9月,记者走近于漪,试图通过她的亲身讲述,还原一个矗立多年且“被标签化”了的教育偶像,一个作为普通教师的于漪。

人淡如菊

简约的家饰、简朴的衣着,围绕于漪的一切,连同她本人,都显得简单、素净。唯有笑起来满脸的皱纹,似绽开的秋菊。

“我有洁癖,最爱打扫卫生。她亲自操持家务,照料家人,”离开人民大会堂耀眼的灯光,收拾屋子,挽着环保袋上超市、上小菜场……工作之外,于漪的生活和任何赋闲在家的上海老太无异。尝过她手艺的学生都说,于老师“烧得一手好小菜”。

“先生心疼我工作辛苦,批评我是„工作狂‟。我不反驳,但我心里知道,家庭和工作对于一个人,不能分孰轻孰重。我是两头重,两头都不放手。只有家庭生活和谐了,才能保证一份投入工作的好心情。”于漪望望先生所在的屋子,转头就笑,笑着笑着,抹抹眼角,还是笑。

面对荣誉,于漪显得非常谦逊:“选择做教师,就是选择了高尚。我本人,也就是个普通人。”

既然是普通人,就不可能对“人间烟火”不为所动。退休前,有许多次上调或从政的机会,于漪都主动放弃了。放弃的理由很简单——“留在学校,是我心中所愿”。

但是,另有两大诱惑却真曾让她心动不已。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上海石化二中诚邀于漪出任校长,希望她能帮助学校大幅提高教学质量。

“他们开出的条件十分优越,要给我分一套大房子,还配一辆车。”当时的于漪,虽然已经是上海第二师范学校校长,可家里的生活条件并不好。一家三代挤在先生单位分的建筑面积50多平方米的两居室里,十分局促。为了给晚辈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于漪有点想出去尝试一下。

可是,这一步并没有迈出去,于漪对此并不感到遗憾:“第二师范是„文革‟重灾区,„文革‟后期仍然派系斗争很厉害。直到上世纪80年代,学校的风气也没有完全树起来。一个人心无二用,我想,既然在这个岗位上,就一定要把学校带好。”

在校长的岗位上,的确责任重大,那么退休了,总该可以歇口气了吧?

1992年,于漪光荣退休。很快,一所知名民办教育集团就找到她,盛邀她担任特别顾问,工作轻松,待遇还特别优厚——“每周去个两三天,不用做什么事,只简单指导一下工作,年薪60万”。

60万!面对这个普通人很难抵御的巨大诱惑,于漪保持着惯有的坦诚:“不动心是不可能的。那时,我的退休工资是每月1000多元,还有几百元的补贴,加起来将近2000元。虽然不少,但和60万元比起来,实在是„小巫见大巫‟。我也想过,我和老伴身体都不太好,赚点钱,可以补贴家用。”

然而,这一步还是没能迈出去。“当时,市里急需我参与培养年轻教师,而我的长处也在于此。”很自然,于漪就留了下来。这一留,又是将近20年。

回想近60年的从教生涯,于漪并没觉得自己取得了多么了不得的成绩:“工作竭尽全力是本分,个人无论是天分、学识、才能,都是极其有限的。离开了大家,一事无成。”

于家五姐弟,于漪是大姐,5人在各行各业都有不凡表现。大弟于渤是浙江大学教授,二弟于洸历任北京大学组织部长、副校长、首都师范大学党委书记,三弟于渌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小妹于涟是浙江大学教授。有趣的是,他们兄弟姊妹间从来不谈工作成绩,只知道各自大致的工作情况,具体的业绩几乎都要通过报纸才了解到。

“吹,摆,不仅无聊、小家子气,而且会目中无人、飘飘然、裹足不前。”对自己,于漪有着再清醒不过的认识。谈话间,她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是普通人”,她也一直在用一个普通人的逻辑对记者讲述自己。了解了作为普通人的于漪,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她会说——“与其说我做了一辈子教师,不如说我一辈子学做教师”。

初入教门

很多人都知道,于漪不但教过语文,而且还教过历史。殊不知,于漪的教学生涯是从教识字开始的。

1951年夏,22岁的于漪从复旦大学教育系毕业,经国家统一分配,来到当时的华东人民革命大学附属工农速成中学当老师。

工农速成中学的学生主要是革命干部、战士、劳动能手等,大部分都比于漪年长。学校安排于漪教文化班,学生的文化程度是平行班中最低的,教学得从识字开始。

上第一课时,于漪心里没底,“腿不由自主地弹起了琵琶”。许多年后,当年的学生想起她脸上故作严肃的表情和脑后两只幼稚的小辫子还是忍俊不禁。

正当于漪在教坛蹒跚学步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病把她从讲台上强行拖了下来。

吐血、便血,症状十分严重,医院诊断是消化道溃疡病。当时的医疗条件对这种病根本束手无策,只好由着医生“想起一出是一出”。输血、“饮食疗法”、“封闭疗法”……几乎什么流行的办法都尝试过了,病痛却依然不曾减轻。

祸不单行。溃疡病还未治愈,重症肝炎又找上门来。年三十晚上,于漪刚被送进医院,就立刻被隔离。不但黄疸扩散,人难受得连平躺都气喘。肝功化验、肝脏穿刺,一项项检查、治疗下来,于漪已经被病痛折磨得痛苦不堪。

“我简直没有想到,工作后的第一课竟是疾病的磨炼。”年轻的于漪没有被病痛打倒,反而锻炼了意志和韧劲,变得坦然而淡定:“生死就那么回事,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什么挫折,不能张皇失措,更不能精神崩溃。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努力,一步一步往前走。”

1957年下半年,工农速成中学向普通中学转轨。于漪于1958年初调往上海市第二师范学校任教。

刚到新学校,本以为能学以致用的她,被副校长当头“泼”了一盆冷水——学校不缺学教育的教师,缺的是历史教师。副校长要她带师范二年级6个班的中国古代史,每班3节课,每周18节课。“我不是学历史专业的,教起来当然千疮百孔。不过,我对历史本来就有兴趣,反正可以边教边学,边学边教。”

过不了多久,校领导又找于漪谈话,让她改教语文。

谈话很简单,两分钟。于漪说自己不是学中文专业出身,教语文有困难。领导反问:“你不是大学毕业了吗?”于漪如实答:“隔行如隔山。”领导不由分说:“工作需要。„在战争中学习战争‟,这是最高指示。”一锤定音,于漪又进了语文教研组。

“隔行如隔山”不是托词,于漪捧起语文书,难题迎面而来。“文言文可以串讲,现代文学生基本能看懂,该怎么教?汉语拼音根本没学过,得先从b、p、m、f补起,汉语语法也得从零开始。”从此,于漪不得不用双倍乃至数倍的时间学习,力求在两三年内把中文系的主要课程捋一遍,这样教学才能有点底气。光学没有用,还得把课上好。为了备好一堂课,于漪常常要花10个、20个小时,甚至更多的时间。“经过上百篇教材的独立钻研,我总算摆脱了茫然的状态,算是有了一点穿透力与判断力。拿自己的真切体会指导学生学习,就不会沉迷于空洞的概念、大话、套话,学生就能真正受益。”

除了自学,于漪又开始在比较和借鉴上下功夫。向高手求教,广泛阅读,回忆自己求学时的学习经历……这些方法都成了于漪进入语文教学之门的指南针。

教人教心

教起语文来神不乱、心不慌,能够得心应手固然不错。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于漪发现,如果仅局限于此,远远不够。“教语文不能像烂泥萝卜——洗一段吃一段,语文教师的脑子里必须有整体的框架结构,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要有很强的目的性,不能像脚踏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

经过反复推敲,于漪对从古至今就争论不休的语文学科的目的、任务,有了自己的认识:“教文和育人必须紧密联系,不可分割。只有把„文‟、„道‟两者辩证统一起来进行教学,缘问释道,因道解文,才能使学生在弄懂语言文字的基础上,深刻地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受到启发与感染。”

在教文中育人,说起来容易,真正做到极不简单。在于漪看来,教学和学生的实际,正如“矢”与“的”一般,不看准靶子,只管射箭,就是无的放矢。

基于这样的认识,于漪和学生交朋友,通过望、问、听、阅和材料跟踪等各种途径了解学生、研究学生在语文学习发展上的变化。不仅如此,学生的思想、性格、兴趣、爱好、学习心理、学习习惯等也都是她潜心研究的对象。

“做班主任要家庭访问,个别谈心,当任课教师也一样,同样要全面关心学生,和学生、家长做朋友,从思想到生活到学习,无所不谈。”爱管闲事的于漪没少因此受到同事善意的取笑。同事们都说,于漪这个语文老师管得真多,“比班主任还班主任”。

对于漪教学思想作过深入研究的内江师范学院学者戴前伦,曾举过一个“于漪和4个口吃学生”的例子:于漪教过的一届学生中,有4个表达能力很差,乍一看似乎都有口吃的毛病。但是,经于漪调查发现,4个人的“病因”各不相同。第一个学生是舌头稍短,口齿不清。第二个是独子,父母从小娇惯,因此说起话来停顿多,语言不规范。第三个是小时候模仿口吃者说话,自己逐渐口吃起来。第四个是思维迟钝,说话结巴。于是,她对这4个学生对症下药,因材施教,为他们制定了各自的训练计划,使他们口头表达能力都有了显著提高,有的甚至彻底摆脱了口吃。

“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的讲话发生共鸣,我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阅读中,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一句话,极大地启发了于漪。

“学生毕竟是不成熟的青少年,如果他们都懂事了,都有很强的自控能力了,那还要我们教师做什么呢?”由此出发,于漪总是时时处处换位思考,设身处地进入学生的世界。

“乱班”之治

“文革”前,于漪的教学水平日臻成熟,她本人却因此受到运动冲击,被打为“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吹鼓手”,蒙受了许多屈辱与不白之冤。

更令于漪没想到的是,刚刚“复课闹革命”,学校就把69届(4)班这个“乱班”交到她手里,让她一边挨斗,一边带学生。算下来,她已经是这个班的第九个班主任了,其余的老师不是被气走,就是主动辞职不干。

走进班级,迎接于漪的第一个“节目”就是黑板上抹着的大便。教室里只有4个女生,她们扭在一起打架,互相扯着辫子不放,于漪好不容易才把她们拉开。

其他学生呢?从没带过乱班的于漪开始挨家挨户访问,磨破了嘴皮子,总算把所有学生全部请回教室。课上了两个月,调皮、爱打架的学生终于不再以窗代门,老老实实地从教室门进出了。

转眼,到了77届。此时的于漪已经是杨浦中学的年级主任。这一届学生里,有几个“皮大王”,全校奔窜、捣蛋,打架、闹课是家常便饭,弄得其他学生不得安宁。一个学生上体育课竟然把男体育教师的鼻梁骨打断了。

“那时的办公室,就像个派出所,每天都要处理各个班级以及班级之间发生的大小纠纷。”除了上课,于漪的一张嘴从早说到晚。有的女教师受不了,气得话也说不出,甚至晕倒。为此,于漪在办公桌抽屉里总备着一包葡萄糖,哪位教师头晕,气不顺,赶紧泡上一杯糖水,定定心。

商人蒋志萍,是当年赫赫有名的“皮大王”之一。打架、逃课、欺负小同学……哪件事都少不了他,家里几乎天天都有人找上门告状。为他的“斑斑劣迹”,父亲发下狠心,赶他出门。“父亲对于漪老师说不要我了。于漪老师很激动,对我父亲说:„你不要,我还要!‟”蒋志萍就糊里糊涂地跟着于漪回了家。

这一待,就是大半年。其间,蒋志萍跟着于漪一家同吃同住。“等我转变了,能认真学习了,于漪老师就给我父亲写信,请父亲原谅我。信中有这么一句,我一辈子都记得:„孩子的本质并不坏,只是衣服沾了灰,掸一掸就好了。‟没有于漪老师,我也许早就„进去了‟。”

30多年过去了,于漪的信如今仍然是蒋志萍家的“镇宅之宝”。“于漪老师不是对我一个人这样好,她对所有的学生都好。她也不是教完学生就算了,她对学生一辈子都牵挂。”蒋志萍工作后找了对象,于漪知道了,一定要亲自看看女孩才放心。蒋志萍结婚,于漪家里有病号,手头不宽裕,仍然扯了几米红布相赠。几年前的一个春节,蒋志萍照例来给老师拜年,于漪又关心地询问起他的近况。“最近生意有点周转不灵。”他也就是随口一说。于漪却大为上心:“缺多少钱?我有!”

“清贫了一辈子的老教师能有多少钱?我怎么能要老师的钱?于漪老师真的是对学生掏心掏肺……”浙江义乌幽暗的工厂厂房里,年过半百的汉子,说起老师竟然泪流满面。

育无止境

主持名师培养基地、德育实训基地,指导制定上海“十二五”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下课堂听课……近年来,于漪已经渐渐离开讲台,将工作重心转向培养年轻教师。有时去远郊县听课,一听就是一天,上午3节、下午又3节。不仅听课,还要组织评课。

年纪大了,这样操劳,于漪也觉得很累。“但三尺讲台系着学生的青春,教师一定要把课上好才对得起学生。我苦于年纪大了,离开讲台时,几乎觉得自己的生命之火熄灭了一半。因此,我非常愿意帮助年轻人在课堂里摸爬滚打。”

闲暇时,于漪常常和自发找上门来的年轻教师一起探讨工作中遇到的种种难题。

“许多教师都说,现在的孩子越来越不容易感动了,课也越来越难上。”于漪理解年轻人的感受:“我教书的那个年代,学生单纯,老师说什么就听什么。现在的学生,身处转型社会,遭遇社会核心价值观变迁,平时接触的信息量又那么大,自然不好教。老师们太不容易了!”

现在,许多中学生都把周杰伦奉为偶像,而有的教师却嗤之以鼻,师生间彼此不理解、不信任。了解到这种情况,于漪就请儿子帮忙买来周杰伦的歌曲磁带,反复听。“说实话,我并不觉得又说又唱有什么好听,感觉不如《青藏高原》之类的歌曲。”

没有找到答案,于漪就主动去学校找学生聊天。几个女生善意地嘲讽了她的品味,并告诉她,“您喜欢的那些歌太„露‟了。”

被嘲讽的于漪并不生气,仍然是笑意盈盈。女生们看这个老太太不板着脸乱训人,话匣子就打开了:“我们就是喜欢周杰伦,因为别人学他都学不像!”

一句“学不像”,让于漪理解了渴望独树一帜的孩子们。“现在,住房条件改善了,城市里几乎人人都住楼房。孩子放学回到家,门一关就和外界隔离开来。他们成长过程中的烦恼、忧愁、孤独、苦闷甚至喜悦都需要个性化的途径来抒发。又唱又说的方式,不正是一种另类的倾诉吗?”于是,她转而劝慰青年教师:“周杰伦一些歌曲的歌词里,中华文化的含量很丰富,学生听听并没有什么坏处。”

没有人天生就会做教师,于漪一生都没有停止过对于教书育人的思考。

初为人师时,于漪也曾对两类学生不由自主地喜爱。“一类是反应灵敏,非常聪明的,我说上句,他下句已能回答,教起来十分省力。另一类是长得很可爱,像洋娃娃一样的。”

经历过许多,尤其是经历过带“乱班”的日子,于漪才逐渐领悟到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可爱之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特性。每个学生的生命都值得尊重,都需要关心。教育没有选择性,生长在这片热土上的孩子,都要真心实意,全心全意地爱他们、培养他们!”对于这些从内心迸发出的呐喊,于漪不仅说在嘴上,写在纸上,更是身体力行。

1996年11月,于漪给贵州偏远山区一位中学语文教研员的长篇复信《自强不息,女教师们!》,被认为是一篇经典美文。文中,歌德借浮士德之口说的一句话让于漪感慨不已:“要是有那么一刹那,对我说:停住吧,你是多么美好!那时也就敲响了我的丧钟。”

“浮士德上天下地求索,经历了爱情的悲剧、事业的悲剧,什么都一场空,但是他没有灰心。最后,他在一块荒芜不毛的海滩上建立起人间的乐园,心里一片光明,情不自禁脱口而出:„停住吧,你是多么美好!‟这一刹那,浮士德倒地死去。满足就意味着生命的结束。我当了一辈子教师,教了一辈子语文,上了一辈子深感遗憾的课。我深深体会到„永不满足‟是必须遵循的信条。”

2010年9月7日,于漪赴北京参加庆祝第26个教师节暨“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表彰会,出发前半小时还在审定教材。作为上海“二期课改”语文新教材审定专家组组长的她,每天仍然要花大量时间在语文教材审定上。她的执著与追求一如往昔……

于漪说

选择了教师,就选择了高尚;选择了教师,就选择了理想。

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

我有两把“尺”,一把是量别人长处,一把是量自己不足。只有看到自己的不足或缺点,自身才有驱动力,因为,“累累创伤,是生命给你最好的东西”。

教育,一个肩膀挑着学生的现在,一个肩膀挑着祖国的未来。

你既然选择了当教师,就必须用一个人民教师的良知来告诫自己,自己是教师,和市侩不一样,不能把教书当生意做,从学生身上揩油;不能把知识当商品贩卖,捞取高额回报。如果那样的话,一名教师的道德行为底线就崩溃了。

如果只是教书,那么你就是一个教书匠、知识的二传手。不能忘记教书的目的是育人,这是大目标。

只有当教师给学生带来思考,用思考来使学生折服和钦佩的时候,他才能成为年轻心灵的征服者、教育者和指导者。

一、教学风格

北京张定远先生曾就于漪的教学艺术做过这样的高度概括:寓教于情,声情并茂,教出趣味,活而有致。既激发一个“趣”字,不忘一个“新”字。牢牢揪住一个“情”字,铸就一个“活”字。“趣”,就是课要有趣味性。于漪认为,趣味性与知识性、科学性、思想性紧密相联。知识对青少年学生有巨大的吸引力,了解并熟悉学生渴求知识的心态,紧扣课文的特点,以知识的清泉浇灌,学生往往被吸引,沉浸在求知的氛围中。节奏上,课要张弛结合;方法上,直观演示、开拓想象、抓点拎线、形成悬念、展现意境、激发感情、讨论答辩、运用学生“逆反心理”等,都能使教学过程充满趣味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就是要有新鲜感。于漪认为,中学生具有好奇好胜的心理特点。新异的刺激物能引起他们的定向探究活动。因此,组织教学时,要以语文教学大纲为依据,从学生的心理实际和学习愿望出发,采用多种方法,组织新的内容、新的知识、新的能力,注意新的角度的选择和时代活水的充盈,使学生产生新鲜感。“情”,就是课要“披文以入情”。一篇篇名篇佳作,饱蘸着作者的思想感情,甚至凝聚着心血和生命。于漪根据作品中的具体形象,或展开想象,或唤起联想,或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让学生在咀嚼语言文字中把作者寄寓的情思化作学生自己的真情实感。于漪认为,教学时适当安排一定深度和难度的内容,使学生体验到克服困难的喜悦也相当重要。“活”就是“从心所欲不逾矩”,只要是“不逾矩”,“从心所欲”便就蕴含了一个真理,那就是教学的一个 “活”字。于漪把传统的教学艺术发挥到了极致。她对每一课的精心设计,对每一个教学环节的处理,对一句话的剖析和欣赏,都明显带着“于漪”特点。于漪认为“不能千课一面”每一课都有一个新的惊喜,每一课都给学生带来浓厚的兴趣。

于漪在教学中探索了多种教学方法。以“情”为例,于漪认为:教师教学要“声情并茂”,要“体作者之情,察作者之意,文脉、情脉双理清”;要“选准动情点,以情激情,满怀激情启发、提问、讲述剖析”;教师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祖国语言文字的美,要重视学生的朗读训练,把课文中的重要段落、关键词句反复朗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她强调“教师的教学用语要规范、生动、流畅、悦耳,能在学生心中弹奏。” 于漪记住了“不过”后边的话,暗暗下定决心,不仅要找到语文教学的大门,还要做出一番像样的成绩。

她为自己准备了“两把尺子”:一把尺子量别人的优点,一把尺子量自己的不足。白天,她站在教室窗外,看别的教师怎么上课;晚上,她对着参考书仔细琢磨,连汉语拼音都重新学起。教研组里共有18位老师,于漪把其他17位老师的长处都学来了。于漪还为自己准备了“教后记”,每次上完课之后记录,一面是记下学生的“闪光点”,另一面记下自己的不足,甚至是“废话”。长此以往,一些精彩的思考留住了,成为以后教学中的新养分,自身的缺点也逐步克服,教学育人渐入佳境。

第五篇:2014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先进事迹介绍:陆繁伟

山区教育的“领跑人”

——记山东枣庄山亭区徐庄镇共青希望学校校长陆繁伟

23个春夏秋冬、翻越208座山头、2400次家访、46本教学日记、82000元捐款,陆繁伟怀着对教师这份崇高职业的热爱,在贫穷的山沟沟里给孩子们营造了知识的温房。他如同大山中闪亮的明星,为山区学子点亮求学之路。

——题记

办学条件差、教师队伍老化、学生流失较多、留守儿童管理困难等问题,往往是山区农村教育的真实写照。偏居沂蒙山区一隅的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徐庄镇,亦不例外。

然而,在这里,却有这样一位小学校长,他23年如一日,从教师到校长,用踏踏实实的行动,一步步破解着这一道道教育难题——自己动手建教学楼、维修校舍;以自己的热情感动退休教授到学校培训师资;以丰富多彩的活动留住学生,让学生快乐成长,享受和城里孩子一样的教育;想方设法关爱留守儿童,让外出务工的父母和留守在家的老人都放心„„

这些年来,他先后翻越208座山头,到学生家里走访2400多次,写下了46本、几十万字的教学日记,用微薄的工资资助学生,累计达82000多元„„山亭区教育局局长高玉龙介绍说,“他特别热爱教育,擅长解决教育发展中的难题,他是山区教育的‘领跑人’。”

他,就是全国优秀教师、徐庄镇枣庄共青希望学校校长陆繁伟。

勤学,练就献身教育的本领 1988年,陆繁伟因身体原因无缘高考。求学梦破碎了,他却有了一个更强烈的愿望:在本村当一名民办教师,尽自已所能让山区孩子都能读上书,并能读好书!

为了圆好这个梦,他踏上了一条艰难跋涉之路。

求知若渴的陆繁伟勤学好问,请人辅导,不断练习备课授课。经过不懈努力,1989年他以民办教师身份考入枣庄师范学校,人生路上又一次扬帆起航。能有机会成为一名正式教师,并进行系统、全面的学习,他倍加珍惜这个机会。也就是从那一天起,他给自己立下了一个誓言:把毕生精力献给教育事业,把教书育人当成崇高追求。

从教23年来,陆繁伟虚心学习教育知识,不断钻研教学教法。为了给自己充电,他自学进修了专科、本科文凭,参加省市级骨干教师培训;为了教好孩子,他多次牺牲休息时间,到枣庄、临沂、莱芜等地拜名师,求帮助。

他认真对待每一堂课,认真对待每一个孩子,给学校带来满园的芬芳。2000年,在宋庄小学执教期间,陆繁伟班上的38名学生中有35人考入全区重点中学。这一消息不胫而走,在山区引起了巨大轰动。2001年,镇上又把他调回共青希望小学任教导主任,次年又任命他为建银希望小学副校长兼教导主任。

领导的信任,给了他施展才能的更大平台和空间。陆繁伟到这所全镇教学质量最差的学校仅仅一年,硬是把学校教学质量从全镇倒数第一提升到正数第一。

苦干,树立农村学校的一面旗帜

在崔虎峪村小学任教时,一次经历让陆繁伟终身难忘。

有一天,他正在上课时,狂风大作,突降大暴雨。校园里的一棵大树,瞬间砸在了头顶上的三间石墙瓦房上,雨水顺着漏处灌了下来。

“晴天太阳晒,雨天雨水淋。”陆繁伟回忆说,师生们只能这样凑合着上课。事后,他多次找村里,但由于没钱修只好作罢。

孩子们眼中的渴求,让陆繁伟决定自寻办法。

陆繁伟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和家人商量,把准备结婚的新房腾了出来,给孩子们上课,解了燃眉之急。

后来,崔虎峪村决定利用村西废弃坑塘重建学校。此处高低不平,陆繁伟主动接下了平整场地的任务。

每天放学后,陆繁伟自己动手,用洋镐刨开山石,用地排车运往坑底,削高填洼。场地整平后,陆繁伟又利用业余时间,到山上拉来山石,建设院墙。每天运石6趟,风雨无阻,连续拉了10多天,手上都磨出了血口子。

在他的带动下,不久,一座两层教学楼便在崔虎峪村拔地而起,也成为枣庄市山区农村第一座简小(1—3年级)教学楼。

2009年,陆繁伟来到枣庄共青希望学校担任校长。当时,校园破旧不堪、杂草丛生,教学楼漏雨,教学质量下滑,大量学生流失。

陆繁伟首先从改变教学楼做起。他带领教师用水泥修补楼顶,但无济于事。见到有开着机动车到村里专修楼顶的外地工匠,工匠预算费用开出了15000元的价格。

“不堪重负”的陆繁伟,只好退走了工匠。随后,他偷偷学习熬制原料的工艺,并了解工匠从何处进货。为节约成本,陆繁伟带领着教职工干了起来。他本人从事最重也是最危险的提升防水胶任务。一次,站在楼顶边缘提升防水胶时,陆繁伟一不小心从楼顶掉了下去,伤及肝部,胆囊破裂。

为了省钱,陆繁伟没有去公立医院就诊,而是到一家私人诊所摘除胆囊、修复肝脏。

“由于医疗条件较差,他连续多天昏迷不醒,差点丢了性命。后经转院治疗,1个多月后才转危为安。”想起这些,陆繁伟的妻子李秀英至今心有余悸。

在身体还没有完全康复时,陆繁伟就回到了学校。他盘算着如何提升教学条件。

针对农村山石土木随处都是的实际,他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发动学生到山上找奇石、挖树根,举办自己的兴趣小组。

很快,奇石搜集与审美课程研究兴趣小组便成立了。他制定了《奇石探索与审美》课程研究方案,为低年级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中、高年级则选奇石爱好者组成课程研究小组,培养学生鉴别的本领,如奇石的分类、奇石鉴赏、收藏与鉴识、奇石配座、文化追溯等等。

奇石爱好者在老师的引导下,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到野外搜集奇石作品,并在长期的摸索中形成了一定的经验,编写了《奇石搜集与审美》校本教材。小桥流水,鱼戏花间,柳丝飘舞,奇石吟唱,奇石园林成为校园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在组织学生进行根雕制作、奇石的收集与审美的基础上,学校进而又开拓了彩泥画特色课程,并编制了《彩泥画研究》。目前,已有120多名同学参加该活动,制作彩泥画360多幅。

一枝引得百花开。在组建根雕、奇石、彩泥小组的同时,学校还组织了许多诸如“红领巾小社团”、“规划小社团”、“科技小社团”等等。

四年级(1)班的“我和家乡手拉手”社团举办了《我是小作家》作文大赛。学生们把在根雕制作、奇石搜集等方面获得的经历、感悟细致入微地描绘出来,大大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彩泥画制作在区、市中小学生科技成果展览大会上一展风采,得到领导的高度赞扬。

良好的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社会的一致认同,原来流失的学生也都重新返回了校园,附近的部分小学生也慕名前来枣庄共青希望学校学习。在控制辍学率方面,该校一直走在山亭区前列。

关爱,注重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徐庄镇作为沂蒙山区的贫困乡镇,外出务工经商的村民较多,造就了“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留守儿童生活上缺少照顾,情感缺乏沟通,学习上缺乏指导,沉迷于电脑游戏,完不成作业;行为上缺乏引导,个人问题严重,极易引发社会问题。

为了这些孩子的健康成长,陆繁伟充分发挥镇驻地学校的作用,探索出一条建设乡村少年宫、对留守儿童进行集中管理的新路子——以枣庄共青希望学校为依托,创建徐庄镇乡村少年宫,对全镇留守儿童进行集中管理。

陆繁伟依托本校条件,建起了一所功能比较齐全的少年宫,开设了电子琴、书法、二胡、笛子、象棋、手工制作、国画和舞蹈等功能室,每个兴趣小组设有单独的活动室或活动场地,并在全镇优秀教师中招募了22名辅导员,充当少年宫志愿者。

现在,每逢周末周日和节假日,全镇留守儿童在爷爷奶奶的护送下,纷纷来到共青希望学校乡村少年宫,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或唱歌、绘画,或下棋、打球,并通过QQ视频与远在外地打工的父母“见面”对话。

看到在这里无比开心的孩子们,尝到甜头的陆繁伟,又发动全镇12所完小全部成立了留守儿童关爱站,建立健全了镇域留守儿童关爱体系。

留守儿童来到少年宫活动,人们不仅能看到他们活跃的身姿、灿烂的笑脸,更能欣慰地看到他们精神的收获和变化。

在徐庄少年宫,这些留守儿童的特长和学业成绩,得到充分的培养、发展和提高。丰富的活动消除了他们精神的空虚,充实的生活也挤掉了他们与不良现象和不良行为接触沾染的空间,避免了他们不良习惯和不良行为的形成,让农村留守儿童得到更多的照顾和关爱,极大地促进了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为广大劳务输出人员解除了后顾之忧。

寒暑沧桑,几度风雨。陆繁伟矢志不移描绘春蚕情愫,满腔热忱诠释红烛意义。他尽自己的所能,倾自己的心血,为农村的孩子照亮了一片光明前程,为农村教育事业奉献出自己全部的力量。

下载2013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先进事迹介绍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3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先进事迹介绍.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于漪老师的报告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11/7/2 我做了一辈子教师,自1951年从复旦大学毕业后,一直工作在基础教育领域。我深深地体......

    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推荐)

    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铸教师高尚灵魂 丛壮 孔子云:“其身正,毋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毋从。”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成长中有极大可塑性的未成年人,教师的道德表现能够影响一个学......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学习人物道德的力量于 漪简介:五十九年的教育生涯,无私奉献、执着探索不断从经验与感悟走向理性与科学,着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立体化施教全方位育人,具有独特的......

    2011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桂贤娣,女,汉族,1961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钟家村小学教师,中学高级,特级教师。作为从一名普通的乡村女教师成长起来的优秀教师, 她是湖北名师方阵的领军人物,被誉......

    学习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楷模事迹 争做优秀教师 ——学习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今年由教育部会同有关新闻媒体联合举办的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评选表彰活动,在全国教育系统引起强烈反响......

    学习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学习心得体会 通过在网上查看他们的实事迹资料,深深感受到这些教师的精神确实值得我们学习,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

    2014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桂贤娣,女,汉族,1961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钟家村小学教师,中学高级,特级教师。作为从一名普通的乡村女教师成长起来的优......

    学习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先进事迹心得体会1韩愈说过:“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师在微观上讲是学校教书育人的老师,而站在宏观上说就是从“三人行必有我师”中提炼的一种能者为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