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庄中心卫生院手足口病知识宣教
新庄中心卫生院手足口病知识宣教
手足口病诊断
1.在流行季节发病,常见于学龄前儿童,婴幼儿多见。
2.发热伴手、足、口、臀部皮疹,皮疹多 出现于手、足等远端部位的皮肤,尤以拇指多见。
2.皮疹有以下几个特点:
四部位:小丘疹一般出现在手、足、口、臀四大部位。
四不像:不像蚊虫咬、不像药物疹、不像口唇牙龈疱疹、不像水痘。
四不:疹子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但口腔破溃较多时会影响孩子进食。
手足口病重症识别
1.3岁以下的患者。2.持续高热不退。
3.精神差、呕吐、易惊、肢体抖动、无力。4.呼吸、心率增快。5.出冷汗、末梢循环不良。6.高血压。
7.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8.高血糖。9.早期不正确处理 10.其他:精神状态
手足口病治疗
一般治疗: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适当休息,清淡饮食,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
对症治疗: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10mg/kg,加入10 %葡萄糖液100 mL静滴,1~3次/d,疗程3 d;或者口利巴韦林含片1/4~1/2片,4次/d。用药期间酌情使用抗生素及退热药,退热时避免使用阿司匹林,因其可导致瑞氏综合征。可以给予布洛芬10mg/kg.次和安痛定、柴胡0.1ml/kg.次,不要应用激素作为退热药物使用,因为有研究结果显示,轻症病例应用激素是发生重症的危险因素。
提示:医护人员在工作中重点识别重症患儿,及时转诊,杜绝私自截留收治手足口病患儿。
2012.5.重症手足口病的早期诊断及急诊处理
全网发布:2011-06-23 20:35 发表者:徐翼(访问人次:7011)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 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而危及生命,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早期诊断及及时处置是抢救成功的关键。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急诊处理必须争分夺秒,下面结合典型病例讨论重症手足口病的早期诊断及急诊处理。1.病历摘要
例1,患儿,女,10月龄。因“发热5天,皮疹3天,呕吐,四肢冰凉6小时”入院。患儿5天前出现发热,多于37~38℃之间,伴有轻咳,精神,胃纳尚可。3天前于手足部和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红色小丘疹,并渐增多,部分疱疹。精神稍倦,低热。入院前晚上出现烦吵,呕吐1次,并有冒冷汗,四肢冰凉表现,门诊拟“手足口病(重症)” 入院。
入院查体:T:36.2℃, R:40次/分,P:140次/分,BP:105/70mmHg,精神萎靡,嗜睡,肤色苍白,四肢冰凉;呼吸浅促,双肺呼吸音粗,未闻罗音;心音低钝,律齐;腹软,肝右肋下2cm,质中,脾未及;手足部及口腔黏膜散在小丘疹,部分疱疹;下肢皮肤大理石纹,足背动脉搏动减弱;神经系统检查右侧下肢肌力,肌张力减弱,右侧偏瘫。实验室检查 WBC13.7 G/L,N48.7%,L40.5%。胸片提示左上肺炎。
诊断思路:根据患儿急性起病,发热,口腔粘膜、手掌和脚掌部出现斑丘疹和疱疹,伴有食欲不振、呕吐等症状。临床诊断手足口病成立。患儿同时出现周围循环不良,右侧下肢肌力,肌张力减弱,右侧偏瘫等神经系统症状,胸片提示左上肺炎。初步诊断“重症手足口病,休克早期,脑干炎,左上肺炎”
治疗经过:患儿属手足口病危重症,予I级护理,生命征监测(包括有创动脉血压,中心静脉压和持续脑电监测),吸氧,建立静脉通道,快速生理盐水、白蛋白、血浆扩容、静脉丙球、地塞米松、甘露醇脱水、血管活性药物运用等积极治疗。患儿入院2小时出现潮式呼吸,心率显著增快。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并继续抗休克,脱水降颅压,治疗后四肢稍转暖,转红。入院10小时15分,突然呕吐咖啡样胃内容物,并面色转青灰,血氧明显下降,吸出较多粉红色泡沫痰,双肺密集细湿罗音。考虑出现急性肺水肿,急查血气和床边胸片符合肺水肿表现,予调整呼吸机参数,东莨菪碱,地塞米松,西地兰(半量一次),甘露醇,速尿等处理。患儿面色转红,四肢转暖,血气复查好转,血糖升高至20.1 mmol/L,加胰岛素维持0.1u/kg.h,监测血糖。入院17小时,血糖降至6.8 mmol/L,停用胰岛素。入院23小时左右出现血压下降,59-64/42 mmHg,床边心电图示ST-T改变,CK 295u/L,CK-MB 69u/L,肌钙蛋白 I弱阳性,心脏彩超:左室收缩功能稍降低。即调整补液速度,中心静脉压监测,西地兰(1/4量),上调多巴胺速度,予护心通,静脉丙球,营养护心等治疗,血压回升至84/46mmHg。夜间生命指征尚稳定。脑干诱发电位:双侧异常(桥脑上段)。胸片:1.ARDS较前改变不明显(肺水肿),2.右侧少量胸积液。继续治疗48小时,患儿各生命征趋于稳定。例2,患儿,女,2岁,因发热5天,皮疹4天,双下肢无力2天入院。患儿5天前出现发热,体温波动在38.5℃左右,伴呕吐、精神差。4天前于口腔黏膜、手、足部出现散在丘疹,部分疱疹并渐增多。近两天出现烦躁不安,双下肢无力和排便困难。门诊拟“手足口病(重症)” 入院。
入院查体:T:38℃ R:30次/分 P:110次/分 BP:120/80mmHg 神萎,手、足、口腔及肛周皮肤散在疱疹。双肺呼吸音粗,未闻罗音,心音有力,律齐。腹软,肝脾无肿大。四肢末梢凉,足背动脉搏动较弱。神经系统检查颈稍抵抗,感觉平面位于脐水平,双下肢肌张力低,肌力I级,巴氏征阴性。
实验室检查:WBC15.5G/L,N51.7%,L36.5%。
诊断思路:根据患儿急性起病,发热,口腔粘膜、手掌和脚掌部出现斑丘疹和疱疹,伴有神萎、呕吐、烦躁不安和排便困难等症状。体检发现颈稍抵抗,感觉平面位于脐水平,双下肢肌张力低,肌力I级,巴氏征阴性。初步诊断“重症手足口病,急性脊髓炎”。治疗经过:入院后即予插尿管,排尿750ml,患儿渐安静。同时予有创动脉血压和中心静脉压监测,扩容、大剂量丙球、激素及脱水等治疗。入院约10小时患儿呼吸渐平稳,面色转红、四肢转暖,毛细血管充盈时间正常。脑脊液检查:外观清亮、无色,白细胞总数不高。糖3.9mmol/L,氯125.4mmol/L,蛋白0.3mmol/L,血糖6.4mmol/L。胸片、心电图、CK-Mb均正常。入院24小时患儿出现心率明显增快,唇干,毛细血管充盈时间>3秒。即予0.9%NaCL250ml快速静滴,循环改善,呼吸平稳。胸片:双肺纹增粗。入院48小时患儿体温下降,呼吸渐平稳,感觉平面位于脐水平,右下肢肌力I级,左下肢肌力Ⅲ级。入院72小时患儿体温正常,生命体征趋于平稳,能自行排尿,双下肢肌力Ⅲ级。
2.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手足口病潜伏期一般3~7 d,多数患者突然起病。约半数患者于发病前1~2d 或发病的同时有发热,多在38 ℃左右。皮疹主要有以下特征:(1)四部曲:侵犯手、足、口、臀四个部位;(2)四不像:皮疹不像蚊虫咬、不像药物疹、不像口唇牙龈疱疹、不像水痘;(3)四不特征: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口腔黏膜疹出现比较早,起初为粟米样斑丘疹或水疱,周围有红晕,主要位于舌及两颊部,唇齿侧也常发生,可影响进食。
典型手足口病根据皮疹临床一般不难诊断,在流行季节,对于皮疹不典型或无明显皮疹的患儿,必须详细了解当地手足口病流行病学情况。足口病流行地区患儿若在短期内出现以下多器官系统受累表现则必须引起重视并进行肠道病毒病原学检查。神经系统出现精神差、嗜睡、头痛、呕吐、易惊、惊跳、烦躁、燥狂、谵妄、肢体抖动、肌阵挛、肌无力或肢体瘫痪;查体可见脑膜刺激症、腱反射亢进或减弱,甚至消失;危重病例可表现为频繁抽搐、昏迷、急性脑水肿、脑疝等。呼吸系统:呼吸浅促、困难,呼吸节律改变,口唇紫绀,口吐白色、粉红色或血性泡沫液(痰);肺部可闻及湿罗音。循环系统:面色苍白,心率增快或缓慢,脉搏增强(洪脉)、浅速、减弱甚至消失,四肢湿冷,皮肤、指(趾)发绀、大理石纹,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延长,血压升高或下降。其他系统相应症状如消化道出血,肝肾功能损害等。对于以上有多器官功能受累的患儿应密切观察,及时处理。3.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特点
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大多发生于年龄多小于3岁;持续高热不退3天以上;末梢循环不良,毛细血管充盈时间〉3秒;呼吸、心率明显增快;出现高血压或低血压;尤其当患儿出现精神差、呕吐、抽搐、肢体抖动或无力,易惊、惊跳、烦躁、燥狂、谵妄等精神意识改变时应严密检测生命体征变化。辅助检查:末梢血白细胞计数升高或降低;高血糖;胸片:可表现为双肺纹理增多,网格状、点片状、大片状阴影,部分病例以单侧为著,快速进展为双侧大片阴影;脑脊液检查:外观清亮,压力增高,白细胞正常或增多,蛋白正常或轻度增多,糖和氯化物正常;头颅磁共振:以脑干、脊髓灰质损害为主;脑电图:无特异性改变,可表现为弥漫性慢波,少数可出现棘(尖)慢波;经颅多谱勒:显示大脑血液灌注异常;心电图:无特异性改变,可见窦性心动过速或过缓,ST-T改变等;病原学检查:特异性肠道病毒核酸阳性或分离到肠道病毒。
4.手足口病重症急诊处理
4.1 一般治疗: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适当休息,清淡饮食,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4.2 对症治疗:
4.2.1 神经系统受累的急诊处理:
手足口病重症患者出现头痛、呕吐、精神改变、头围增大、前囟增宽、饱满、四肢肌张力增高、眼底检查可见视神经乳头边缘不清,充血,视网膜血管扩张或出血同时出现呼吸节律改变等颅内高压症状和体征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密切监护,注意严重并发症,出现颅脑损伤积极降低颅内压、减轻细胞水肿。
4.2.1.1一般治疗:(1)控制液体入量,以补充生理需要量为宜;(2)保证呼吸道通畅,SPO2一定保持>93%,MBP一定保持>65 mmHg;(3)抬高体位15~30度,头后仰15度;(4)降温:物理或化学降温,体温保持在36℃左右,有条件者运用亚低温技术;(5)镇静、止惊:安定0.1~0.3 mg/kg•次或鲁米那4~6mg/kg•d;4.2.1.2 积极控制颅内高压:给予20%甘露醇2~5ml/kg•次,每3~6小时1次,20~30min静脉注射,根据病情调整给药间隔时间及剂量,定期复查小便常规,注意肾功能损害,出现血尿,应减量或停用。必要时加用速尿(1~2mg/kg•次)或与20%甘露醇交替使用。在脱水治疗后可予3%NaCl:2~3ml/kg•次,注意动态观察体液渗透压,维持渗透压在285~310mOsm/Kg之间,维持血钠140~145mmol/L,以减轻脑细胞水肿。
4.2.1.3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甲基强地松龙一般剂量5~10mg/kg•d,根据病情可选用冲击剂量10~20 mg/kg•d;还可选用地塞米松0.2~0.5 mg/kg•d,分1~2次。
4.2.1.4 其他治疗: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总量1g/kg•次×2天,2g/kg•次×1天。循环不良者,应在严密的血压和中心静脉压监测下进行扩容,晶体:入院时即刻给予。20ml/kg/组,20分钟内滴完,最多可用到3组。胶体:20%白蛋白稀释至5%给予10-20ml/kg•次或血浆10-20ml/kg••次。每组液体滴完后再次评估,指导用药。
4.2.2 心肺功能受累的急诊处理:
有证据表明:手足口病重症患者在原发病的基础上突然出现呼吸急促、面色苍白、发绀、出冷汗、心率快、吐白色或粉红色血性泡沫样痰、出现肺部罗音增多、血压明显异常、频繁的肌阵挛、惊厥和/或意识障碍加重等以及高血糖、低氧血症、胸片异常明显加重或出现肺水肿等表现,符合神经源性肺水肿。神经源性肺水肿是指在无原发性心、肺和肾等疾病的情况下,由颅脑损伤或中枢神经系统其他疾病引起的突发性颅内压增高而导致的肺水肿,也称中枢性肺水肿。进展迅速,病死率高。当发现患儿呼吸频率进行性加快,氧和指数(PaO2/FiO2)进行性下降时,即使临床无神经源性肺水肿表现,也要警惕其发生。当PaO2/FiO2≤300即可确诊,需立即处理:
4.2.2.1.严密生命体征检测,监测呼吸、心率、血压(中心静脉压和有创动脉血压)和血氧饱和度; 4.2.2.2 头肩抬高15-30度,保持中立位;插胃管、导尿(禁止压迫膀胱排尿);
4.2.2.3 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呼吸功能障碍时,及时气管插管使用正压机械通气,建议小儿患者呼吸机初调参数:吸入氧浓度80%~100%,PIP 20~30cmH2O,PEEP 4~8cmH2O,f 20~40次/分,潮气量6~8ml/kg左右。肺水肿患儿,在严密监护和保证潮气量情况下,PEEP可高至12 cmH2O,以后根据血气随时调整呼吸机参数;
4.2.2.4.药物治疗:(1)控制液体入量及输液速度,积极降低颅内压;(2)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必要时给予冲击疗法;(3)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4)血管活性等药物的应用,据血压、循环的变化可选用多巴胺:5 ug/kg•min;酚妥拉明2.5~5ug/kg•min;米力农:0.35~0.40ug/kg•min;东莨菪碱:0.03mg/kg•次,q10~ 30min等,我院多选用米力农和或东莨菪碱;(5)利尿:速尿 1~2mg/kg•次;(6)当出现心肌损害时选用果糖二磷酸钠:70~160mg/kg•d;VitC:100 ~ 300mg/kg.次;(7)当出现应激性溃疡时选用质子泵抑制剂:洛赛克0.6mg/kg•次;(8)退热治疗;(9)监测血糖变化,血糖持续增高>15.0mmol/l,使用胰岛素0.03~0.1u/kg•h;(10)惊厥时给予镇静药物治疗;(11)有效抗生素防治肺部细菌感染;
4.2.3 生命体征稳定期治疗:经抢救后生命体征基本稳定,对于留有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患儿:(1)做好呼吸道管理,避免并发呼吸道感染;(2)支持疗法和促进各脏器功能恢复的药物:醒脑静5~10 ml/次静脉滴注,神经节苷酯(GM1)2ml/次静脉滴注等;(3)功能康复治疗或中西医结合治疗。
5.手足口病重症诊治注意事项:
5.1 早期甄别,至关重要:对于符合临床诊断手足口病例,若出现可能在短期发展为重症病例症状及体征患儿,应予以高度重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早发现、早治疗最为关键。5.2 急诊处理,争分夺秒;对于重症病例,建立严密生命体征监测(包括有创血压,中心静脉压和持续脑电监测等),迅速改善微循环,保护心,肺,脑等重要脏器功能,出现呼吸功能障碍,及时机械辅助通气及对症处理。
5.3 不断评估病情,调整治疗方案:严密生命体征监测是抢救成功与否的基本保证,任何治疗措施必须建立在对病情准确、及时评估的基础之上。
第二篇:坡妹镇中心卫生院手足口病知识测试题
坡妹镇着想卫生院手足口病知识测试题
姓名:
所在地:
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50分)
1、下面哪种病毒不能引起手足口病?(D)
A、小RNA病毒科 B、肠道病毒属的柯萨奇病毒 C、埃可病毒 D、痢疾杆菌
2、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后,应于几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C)A、6小时 B、12小时 C、24小时 D、48小时
3、手足口病的传染源,下面哪项不是?(D)A、病人 B、隐性感染者 C、健康携带者 D、牲畜
4、手足口病哪个年龄组发病率高?(A)A、≤3岁 B、3-5岁 C、5-7岁 D、7-12岁
5、手足口病属于《传染病防治法》中的哪类传染病?(A)A、不属于法定传染病 B、甲类 C、乙类 D、丙类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10分,共50分)
1、手足口病是由EV71病毒引起的,多发于3岁以下幼儿。(√)
2、手足口病是以冬季发病较为多见。(×)
3、手足口病是一种肠道病毒病,具有肠道病毒感染的共同特征。(√
4、手足口病病程不长,一般为2-5天。(×)
5、手足口病潜伏期为7-10天,伴有38度左右的发热。(×))
第三篇:新庄小学预防手足口病工作计划
新庄小学预防手足口病
工作计划
为做好2012年我校手足口病防控工作,保护学生健康,维护社会稳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通知》等相关规定和技术规范,结合我校防控工作实际,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行动目标
深入贯彻卫生部关于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各项要求,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努力降低2012年手足口病流行强度和疫情危害,减少重症和死亡病例,保护学生健康,维护社会稳定。
二、工作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坚持专业队伍防控与群防群控相结合,以小学生为重点,抓早、抓主动、抓班级的防控策略;坚持正规化管理,强化督导检查,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三、工作重点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做好手足口病的疫情网络直报和相关信息报送;
2.加强疫情监测和预警,科学研判疫情发展趋势,适时进行疫情研判,视疫情态势启动适当级别的手足口病应急响应;
3.建立和完善覆盖全校的手足口病工作网络;
4.及时开展聚集性和暴发疫情的调查与处置;
5.开展对全校教师手足口病防病知识和技能的全员培训,提高手足口病识别、诊断、检测和治疗水平;
6.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普及手足口病防治知识,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水平;
7.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做好消毒和保护环境卫生工作
8.及时总结各阶段防控经验、教训,为下阶段防控工作提供思路和依据。组织开展督导检查,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加大宣传力度,把宣传单发到家长手中让家长签字。
四、行动措施
(一)建立和完善防控领导工作组织
组长:校长黄相银
副组长:教导主任张豪誉
成员:各班班主任及课任教师
(二)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联防联控。
2)明确部门职责和分工,加大投入,做好手足口病防控工作。
3)明确任务,狠抓落实。认真履行法定工作职责,重点做好手 足口病的疫情管理、监测、技术培训和指导。
4)填好晨检记录,和与家长面访工作。
5)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开展通俗易懂的宣传教育活动,为手足口病防控工作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要建立舆情跟踪分析机制,把握舆论宣传主动权。
6)加强督导检查,确保措施落实。各班要切实加大督导检查工作力度,制定督导检查工作方案,定期对班级防控工作进行督导检查,重点加强对班级的检查,对工作好的班主任给予通报表扬,对工作差的班主任通报批评,限期整改,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到实处。
五、具体做法:
1.明确学生缺课原因,用电话常与家长联系。
2.各项工作有记载、有落实。
3.明确责任,层层落实,包保责任制。
4.班主任每天晨检,并有记录。
5.发放宣传单让家长签字,同时与家长面对面沟通宣传。
6.利用校园广播、板报宣传。
7.对班主任全体老师进行培训
8.加强消毒力度,宣传到位。
总之,一定把这项工作放在重中之重,认真对待,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确保我校和谐发展。
2012年12月
第四篇:新庄小学预防手足口病工作预案
新庄小学预防手足口病工作预案
为增强学校预防与控制意识,提高师生防病能力,保障师生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办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和上级有关会议精神,结合我校的实际,特制定预防手足口病工作预案。
一、领导重视,提高认识、落实责任。
1、校长黄相银作为学校预防控制手足口病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高度重视学校卫生工作,统一思想,定期进行预防控制工作的研讨,把学校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当着当前学校重点工作之一。
2、学校分管领导张豪誉是预防控制手足口病工作的直接责任人,要加大管理力度,建立学校安全领导小组列会制度和报告制度,健全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工作的管理制度,掌握、检查学校疾病预防控制措施的落实情况,并提供必要的卫生资源及设施。
3、学校建立各项卫生工作责任制,完善考核制度,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并每天做好晨、午检工作,认真填写学生日检统计表,保证学校预防疾病控制工作的顺利开展。
4、成立新庄小学预防控制手足口病工作领导小组:
黄相银(组长):预防控制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领导,指挥协调。
张豪誉(副组长):预防控制工作直接责任人,负责建立制度,检查落实。
各班班主任及课任教师:负责考勤制度、晨午检制度的落实,负责日常体育、卫生工作、特别是学生个人卫生的管理检查。
二、学校依法开展卫生防病工作
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条例》,坚决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上级有关文件精神进行日常工作。
三、加强对师生的健康知识宣传及班级的管理工作
我校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手足口病的传染途经、症状体征以及预防方法。利用校会、班主任会议时间进行各种手足口病卫生知识讲座。
严格考勤制度,建立晨检、午检制度,由各班主任每日检查班级学生出勤情况。有缺勤者及时联系明确原因,如为病假伴发热和腹痛、腹泄等胃肠道症状者应及时就医,送医院诊治并及时了解病情,上报学校。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上报、早治疗。教师办公室,班级随时消毒从而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杜绝各类传染病的发生。
积极开展体育活动,加强体育锻炼,每班每天保证有一节体育课,利用每天最后一节课开展户外活动,保证一天的一小时锻炼时间,从而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
四、个人卫生
1、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严禁在校内随地吐痰和乱丢垃圾的习惯。
2、保持个人卫生,作到勤洗手、勤剪指甲、勤洗澡的好习惯。
3、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严把病从口入这一关:如不喝生水、生吃瓜果要洗干净、不吃小商小贩的食品、不吃腐烂变质的食品等。
4、当出现不名原因的腹痛、腹泻、发热、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时要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五、作好信息报送工作
严格按照《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条例》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发现手足口病或食物中毒及时上报主管领导、卫生防疫部门。同时做好环境的消毒及密切接触者的医学观察工作。
2012年12月
一、工作机构(领导小组)
组 长:校长黄相银 副组长:张豪誉
成 员:各班班主任及各课任教师
二、手足口病的特点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手、足、口腔黏膜疱疹或破溃成溃疡为主要特征的儿童传染病。
1.潜伏期2-6天,一般在3-4天。主要临床表现:发病突然,约半数病人可出现发病,体温38 度或略高,可持续1-3天,伴有口腔痛、咽痛、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偶尔有并发心肌炎、脑膜炎等并发症。
2.病人和无症状带病毒者是本病传染源。其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接触病人或无症状带毒者的唾液、疱疹液、粪便污染的手、毛巾、水杯、玩具、食具等而传染;人对本病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相对应的免疫力;本病主要侵袭对象是儿童,10岁以下儿童发病最多,尤其幼托儿童。
三、预防措施
1.平时预防措施。加强学校日常卫生管理,及时发现和隔离患者是预防和防止流行的主要措施。平时要加强晨检,培养良好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注意教室、家庭室内外的清洁卫生,教育学生在家时的衣服、被褥要经常在阳光下曝晒,教室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等。
2.由于目前是该传染病的好发季节,故建议孩子家长不要带孩子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还可以口服一些抗病毒的中草药如板兰根、大清叶、双黄连等。
3.加强营养,注意膳食合理搭配,保证休息时间,增强自身的免疫力。
4.教育学生发生病人后措施。病人及时隔离治疗,对被病人接触污染过的毛巾、水杯、玩具、食具、便器、等物品要予以消毒。对病人的鼻咽分泌物、粪便也应消毒。落实晨检,对密切接触者加强医学观察,注意观察密切接触者有无发热、皮疹等情况。减少与其他班级并班,集会或集体活动。加强卫生宣传教育和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等。
5.各班加强晨检工作,及时检查学生的体征,对于出现可疑现象和可疑人员马上进行报告。
6.做好厕所等公共场所环境卫生工作,防止肠道、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
四、应急处理措施
小学要做好每日晨间体检。发现有发热、皮疹的孩子,要立即要求家长带去医院就诊,同时报告相关部门。患病学生不应继续上学,要在家中休息。学校老师发现有发热、皮疹的学生后,要立即对被褥、桌椅、体育器材等进行消毒;同时做好教室、厕所等消毒处理。保持教室等活动场所通风换气。
1.加强晨检查工作,出现可疑现象和可疑人员时,及时告知校领导;
2.值周教师和班主任立即通知学生家长,带学生去医院检查确诊;
3.同时上报校长、中心校、教育局和疾控中心。
4.病情确诊后,学生进行融离治疗,愈后再返校,其所在的班级立即采取隔离措施,进入医学观察期10天,并进行全面消毒,所使用过的学习物品等也要彻底进行消毒(消毒——清洁——消毒),以防传染给别的学生,另外,给每位学生口服抗病毒的中草药板兰根预防,使用滴露肥皂。
第五篇:手足口病小知识
手足口病小知识
每年的春夏季节,是手足口病的流行季节,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个病的症状、传播途径等,还有一些预防控制的措施。
1、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
2、临床特征
多数病人突然起病,半数病人发病前1—2天或发病的同时有发热,多在38℃左右,粘膜、皮肤出现斑丘疹及疱疹样损害,主要侵犯手、足、口、臀四个部位,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因为疹子不像蚊虫咬,不像药物疹、口唇牙龈疱疹、不像水痘,所以又称四不象,临床上有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的四个特征。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疼等症状。
3、流行环节及流行特征
①主要病原为肠道EV71,潜伏期一般2-7天。
②一般全年均有发生,5月~7月是手足口病高发期。
③此病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传播途径多样,其中以生活接触为主。④传染源人是本病的传染源,患者、隐性感染者和无症状带毒者为该病流行的主要传染源。
⑤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人群密切接触传播。如通过被病毒污染的手巾、毛巾、手绢等物品。
⑥感染对象主要为幼托儿童和散居儿童,幼托机构是常易发生聚集性发病或暴发的场所。
二、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1、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饭前便后勤洗手、勤洗澡。
2、喝开水,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剩饭剩菜要加热后再食用。
3、尽量少带孩子去拥挤的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机会。
4、合理搭配孩子的营养膳食,让孩子休息好,适当晒晒太阳,增强自身免疫力。
5、注意家庭室内外的清洁卫生,家庭成员的衣服、被褥要在阳光下曝晒。
6、平时多注意观察孩子身体状况的变化,一旦发现孩子有发热、出疹等表现,应尽早带孩子到医院就诊,并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7、加强监测,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希望每个人都重视起来,让您的孩子远离手足口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