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手足口病宣传单
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宣传单
当前,正值手足口病流行季节。为做好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保障广大儿童的身体健康,现将手足口病的防治知识介绍给你们,请参阅。
一、手足口病常识
1、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20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传染病,夏秋季节多发,以6岁以下儿童多见。临床上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皮疹、疱疹等表现为主,极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脑膜炎、脑炎、肺水肿等并发症死亡。
2、什么人可以传播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病人、感染病毒后还未发病的人、不发病但带病毒的人均可以传播手足口病。
3、手足口病是怎样传播的?
手足口病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带毒的唾液、疱疹液和被病人污染的手、毛巾、玩具、餐饮具、被褥、衣服等都可以造成本病的传播。病毒污染的水、食物也可造成传播。带毒的咽喉分泌物、唾液可局限性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4、哪些人群容易感染手足口病?
儿童普遍易感,6岁以下儿童发病最多,尤以3岁及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
5、一般情况下,感染了病毒后多长时间发病?
一般感染病毒后2-10天发病,平均3-5天,病程一般为7-10天。
6、手足口病发生后,主要有哪些症状? ①该病一般突然发病,大约一半人有发烧症状。
②发病当天或第2天出疹,1-2天出齐,是玫瑰色疹子,1天后有部分皮疹变成疱疹。一般常见于手掌、脚掌和臀部。
③皮疹出现的同时或1-2天后,在唇边、舌边和两腮粘膜上出现疱疹,患儿咀嚼疼痛,流口水。
④部分患儿还出现咳嗽、流涕、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
⑤少数病例(尤其是小于3岁者)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病情凶险,可致死亡或留有后遗症。
二、怎样预防手足口病?
1.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2.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3.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
4.本病流行期间尽量不要带儿童到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最好呆在家中不要外出,不要与外人接触。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5.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及时清理垃圾、粪便、污水,特别是农村的粪堆、草堆、石头堆,积极清除鼠、蚊蝇、蟑螂“四害”,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严防病从口入;
6.家长外出回家后,应先搞好个人卫生,进行洗手、消毒。
三、得了手足口病应该怎么办?
1、一旦发现孩子有发热、出疹等症状,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轻症的患儿可以在家治疗、休息,尽量不要出门,避免接触其他孩子,以免引起其他孩子感染。
2、如果孩子症状比较重,出现高烧等现象,及时到正规医院住院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3、孩子患病后,应采取隔离治疗的措施,隔离期限为自症状被发现起至症状消失后7天,期间请您不要带患儿外出。
4、您的孩子住院治疗期间,尽量减少陪护人员,为保证其他儿童的健康,请谢绝其他人员,特别是有5岁以下孩子的亲朋好友探视。
5、如果孩子是门诊治疗,则除到医院进行治疗时,其他时间最好能呆在家中,不要外出,谢绝有5岁以下孩子的亲朋好友探视。
6、对患儿用过的毛巾、水杯、玩具等物品要经常消毒(5%的84消毒剂兑水按1:100比例配臵),孩子的衣服、被褥也要经常清洗、暴晒。
7、家长和孩子都要勤洗手,勤换衣服,家里要经常开窗通风,搞好居室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8、为帮助您做好手足口病的控制,防止发生扩散,请您积极配合疾病控制部门搞好调查。
各位家长,儿童是我们祖国的花朵,是我们未来的希望。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呵护孩子的身体健康,让他们健康、快乐、幸福的成长。
谢谢!
呼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4年5月
第二篇:手足口病方案
***小学手足口病防控工作实施方案
为切实保障广大中小学生(幼儿)健康成长,有效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EV71感染)疫情的传播和流行,根据县和教育局的文件精神,结合我校教育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始终坚持把保障广大中小学生(幼儿)健康成长作为办好让人民满意教育的基础和前提,积极引导我校学校(包括幼儿园)充分认识做好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重大意义,提高防控工作认识,落实防控工作措施,科学组织实施疫情预防与控制,切实将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抓紧、抓实、抓好。确保广大师生生命安全,努力构建和谐校园,积极维护社会稳定。
二、工作目标
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参与手足口病预防工作的积极性,坚持以预防为主,切实加强学校(幼儿园)健康教育和手足口病等各类传染病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强化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防止手足口病等各类传染病在学校(幼儿园)传播和流行,努力提高广大师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三、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全镇中小学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领导,经研究决定成立德胜小学学校手足口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指导、协调、督促我校开展手足口病预防控制工作。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日常工作由中心校副校长同志负责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强学校(幼儿园)健康教育和防控知识宣传教育。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健康教育课、黑板报、晨会、班队会等多渠道、多形式,对学生(幼儿)及家长进行传染病预防、食品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积极指导家长落实“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的防控基本要求,增强学生(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二)强化学校(幼儿园)晨检制度落实,建立健全因病缺勤学生(幼儿)病因追访和登记制度。学校(幼儿园)要关口前移,必须把晨检作为预防控制手足口病等传染病的重要措施,建立领导带队值班制度,充分发挥班主任和课任教师的作用,提高晨检工作质量。同时,密切关注因病缺勤学生(幼儿)病因追访工作,特别是对已确诊患儿所在班级的学生(幼儿)加大监测力度。晨检和追访工作要务必做好情况记载,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三)加强学校(幼儿园)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坚持实施消毒措施,创设良好卫生环境。购置一定数量的必需的卫生器材和消毒药液,如体温计、消毒液等,满足防控各类传染病的基本需要。各校(幼儿园)要组织对学生课桌、凳、玩具、用具等密切接触物品进行浸泡、擦拭消毒,对教室、寝室、食堂等人员密集场所进行消毒,做到勤通风;幼儿园要确保每日消毒一次。
(四)加强学校(幼儿园)食品和饮用水卫生安全监督管理。加强对师生饮用水卫生安全管理,有效发现和切断传染源。
(五)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体育运动。大力开展学校(幼儿园)卫生环境整治和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定期集中开展内部卫生环境清理整治,积极协调有关职能部门加强对校园周边环境的监管和治理,教育引导学生不购买游散摊点食品及“三无”食品,消除有可能导致肠道传染病和食物中毒事件的各种隐患。不断加强体育工作,确保学生每天体育锻炼时间不少于1小时。
(六)严肃疫情报告纪律。学校(幼儿园)要严格按照有关要求,严肃报告纪律,严格报告时限,我校应从5月20日开始,每天下午4:30前向中心校进行报告,其他时间发生疫情随时报告。我校将对各班疫情防控报告情况进行登记。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消除心理恐慌。
我校(幼儿园)要高度重视肠道传染病(EV71感染)的防控工作,把抓好手足口病等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作为当前一项主要工作来抓,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落实好各项防控措施。要采取适当方式,做好对社会、家长的正面宣传工作,引导其正确认识疫情发展,相信在政府的领导下,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现代医学技术,手足口病是完全“可防、可治、可控”的,增强传染病防治的信心,消除社会恐慌心理,促进社会稳定。
(二)坚持检查督办,落实防控措施。
我校(幼儿园)要加强疫情防控监管工作,加大对本校(幼儿园)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的监管力度,坚持对健康教育及宣传、消毒、晨检、食品及饮用水卫生、环境卫生整治等重点环节的落实情况进行督办检查。中心校将配合卫生部门对学校(幼儿园)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情况进行督查。
(三)强化责任意识,实行责任追究。
我校(幼儿园)要成立组织,制订具体的实施方案,建立防控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实行属地管理责任制,学校“一把手”是疫情防控工作第一责任人,要做到思想认识、时间精力、组织领导、工作措施四个到位。加强本校师生对手足口病及其他传染病疫情防控宣传教育和预防措施的落实。对工作松懈、措施不力的班级(幼儿园)和个人,将给予通报批评。同时,依法依规对在疫情防控工作中,造成不良影响和严重后果的给予行政处罚。
(四)加强工作协调,确保信息畅通。
我校(幼儿园)要加强与卫生、疾控部门的工作协调,充分发挥其专业优势,认真接受其防控工作指导,积极配合做好相关防控工作要求的落实,加强疫情监测和预警报告工作。
第三篇:手足口病简报
我院举办流行性腮腺炎、手足口病、麻疹防治知识培训
为更好地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麻疹,保障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积极落实防控措施,医院领导高度重视传染病的防控工作,我院预保科定于2014年4月21日和4月23日下午2点30分举办以上三种疾病防治知识培训。
此次培训由内科廖君主任为大家进行讲解,培训会上廖老师首先向参加培训的同志讲解了腮腺炎的病理、流行病学、诊断治疗以及常见并发症等相关知识,重点讲述了腮腺炎的预防,及正确进行主动免疫。然后就麻疹的诊断治疗、流行特点等进行了详细生动的讲解,并重点阐述了麻疹的防控措施。最后仔细讲解了手足口病的发病特点、诊断治疗、防控措施等知识,与会人员纷纷表示受益匪浅。此次培训我院医务人员积极参加,预保科通过发放资料、会后现场考试等多种渠道,增强了全院医务人员防控传染病的意识,提高了对上述三种疾病的认识,为我院传染病防控构筑了一条最前沿的防御战线。
第四篇:手足口病预案
沙河中心校“手足口病”防治工作预案
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手足口病的危害,在发现病例时,能够及时、迅速、规范地进行应急处理,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群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现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河南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办法》及有关法规规定和县教体局文件精神,结合我乡学校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手足口病防治工作原则
(1)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乡中心校和卫生院统一领导和指挥我乡手足口病应急处理工作;疫情应急处理工作实行属地管理,一旦发现手足口病疫情,各行政村卫生机构负责控制、扑灭本村范围内的疫情,各学校按照预案规定,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疫情应急处理的相关工作。发现手足口病例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配合乡中心校、卫生院及有关部门做好手足口病的应急处理工作。
(2)快速反应,高效运转。各村、各学校要提高手足口病应急处理能力,发现手足口病例时,要迅速作出反应,采取果断措施,及时控制和扑灭手足口病的传播、蔓延。
(3)预防为主,群防群控。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防疫知识的宣传,提高群众防范手足口病的意识;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做好人员、物资和设备的应急储备工作;开展疫情监测和预警预报,对手足口病的情况要及时分析、预警,做到疫情早发现、快行动、严处理,减少人员伤亡与感染。手足口病应急处理工作要依靠群众,全民防疫,动员一切资源,做到群防群控。
二、手足口病防治工作领导组织体系及职责
乡中心校成立防治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长由乡中心校校长担任,负责领导、指挥各学校手足口病防治处理工作。副组长由卫生院院长和中心校支部书记共同担任,负责做好手足口病防治处理的具体工作。小组成员由乡中心校、卫生院相关负责人组成,负责组织手足口病的调查、处理和医疗救治工作。
1、中心校:负责监督检查学校、托幼机构预防控制工作;组织学校进行手足口病防疫知识宣传、咨询等工作。督导检查本预案各项措施在手足口病疫情处理过程中的实施情况。
2、卫生院:负责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和病人的诊断、治疗和管理工作;组织协调卫生技术力量,防止、控制手足口病疫情的传播、蔓延;核实疫情,提出疫点和疫区的划定意见;负责疫点、疫区消毒隔离等预防控制措施的落实。
三、手足口病防治工作措施
1、普及手足口病的相关知识,宣传预防措施。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 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少年儿童和成人感染后多不发病,但能够传播病毒。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传染性强,易引起暴发或流行。
个人预防措施:一是 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二是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三是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四是可以口服一些抗病毒的中草药如板兰根、大清叶、双黄连等。
学校预防措施:一是全乡所有小学、幼儿园近期要开展以肠道病毒感染为重点的传染病防治工作,要明确专人负责,建立好预案,坚持在校(园)儿童传染病晨检、病假追踪、传染病报告、清洗消毒和食品、饮水卫生检查等管理登记制度,及时发现和报告病例,对患儿采取隔离治疗措施和病情追踪制度。一旦发现有可疑病患儿,要及时通知并劝导家长带患儿到指定医院进行治疗;二是紧急开展手足口病防控知识应急培训,各学校、幼儿园要利用班队课、学校集会、墙报、黑板报等形式,对教师和学生进行一次手足口病防控知识宣传教育,此项工作必须在各学校迅速开展。三是做好晨检检查工作。各班任课老师在第一节课上课时,要检查班级学生出勤情况。对于出现可疑现象和可疑人员马上进行报告。教师每天检查学生手心、脚心有无出疹,注意观察幼儿有无发热、皮疹等情况,发现疑似病人,及时隔离观察。对未到校上课的学生,要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了解情况;四是加强班级日常卫生管理,及时发现和隔离患者是预防和防止流行的主要措施。教室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等;五是进行卫生检查。各班主任要教育学生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一定要洗手,要勤洗澡、洗头,衣着整洁。少先大队部每天派值日生进行检查、评比;六是学
校通过校园广播站、宣传栏、黑板报、班会、健康教育课等向学生讲解手足口病的一些常规知识,让学生和家长了解手足口病的传染途径、发病症状、重点掌握预防措施,家校配合做好预防工作;七是减少与其他班级并班,集会或集体活动,各班活动都相互独立,决不并班;八是定期消毒。学校要统一用消毒液和喷雾器,定期给各班级进行消毒。
2、建立手足口病应急处理机制
(1)、一旦发现疑似手足口病例,必须在1小时内向乡应急领导小组及卫生院报告,不得隐瞒、缓报、谎报;乡应急领导小组协同卫生院将迅速进行核实,并在2小时内报告县教体局、卫生局和县卫生防病中心,请专家进行再次确认。
(2)、一旦确认为手足口病例,迅速组织医疗、疾病控制和卫生监督机构开展手足口病疫情的现场应急处理工作。紧急调集、调配各类人员、物资、交通工具和相关设施、设备进行应急处理工作。采取边处理、边抢救、边控制的方式开展医疗救护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有效地控制疫情的发展。
(4)、有效控制。对手足口病人、疑似病人采取就地隔离、就地观察、就地治疗的措施,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者、易感人群应急接种疫苗,并对疫点进行消毒。(5)、追踪调查。应急小组工作人员协同医疗机构根据疫情线索,对手足口病病人、疑似病人、及其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调查,查明传播链。并向县教体局、卫生局或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通报情况。(6)、开展医疗救治。请县政府、卫生局根据疫情所需指定专门医疗救治网络,开展病人接诊、收治和转运工作。实行重症和普通病人分别管理。对疑似患者及时排除或确诊。做好消毒隔离、个人防护和医疗垃圾处理工作,防止院内交叉感染和污染。
(7)、督察与指导。领导小组会同卫生机构随时对辖区内的应急处理工作进行督察和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8)、普及卫生知识。开展社会心理卫生、医疗卫生知识宣教,提高公众健康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消除公众心理障碍,避免因心理因素而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
3、各学校协同村级卫生室分别制定相应工作预案,成立组织,落实责任,制定措施,抓好具体工作的落实,确保我乡不发生重大疫情,切实为儿童健康成长负责。
附件:
正确的洗手方法
正确的洗手方法是个人良好卫生习惯重要内容之一,能有效的防止肠道病毒的传播。在与患者接触后,触摸眼、口、鼻前,打喷嚏或咳嗽后,入厕后,带口罩前及摘 口罩后,接触公共设施如扶手、门柄、电梯按钮、公共电话后、从外面回家后等均应及时洗手。推荐较合理的五步洗手法:湿、搓、冲、捧、擦。
一、湿
在水龙头下把手淋湿,擦上肥皂或洗手液。
二、搓
手心、手臂、指缝相对搓揉20秒:
(一)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摩擦;
(二)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交换进行;
(三)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摩擦;
(四)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搓擦,交换进行;
(五)弯曲各手指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搓擦,交换进行;
(六)搓洗手腕,交换进行。
三、冲
用清水把手冲洗干净。
四、捧
用清水将水龙头冲洗干净,再关闭水龙头。
五、擦
用干净的毛巾、纸巾擦干或烘干机烘干。
第五篇:手足口病知识讲座
手足口病知识讲座
手足口病是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人群对手足口病的病毒普遍易感,但以5岁以下小儿为主。手足口病隐性感染率高,患者、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该病主要通过患者的粪便、唾液、咽部分泌物污染的食物而传播,直接接触患者穿破的水泡亦会传播病毒,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患者的粪便在数周内仍具传染性。
虽然手足口病目前还没有什么疫苗,但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预防:1.、要勤洗手,搞好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把好病从口入关。
2、手足口病常在婴幼儿聚集场所发生,因此,托幼机构、学校等单位要做好晨检,及时发现疑似病人,及时隔离治疗。
3、被污染的食物、日常用品、食具、玩具、床上用品以及便器等物品应及时消毒处理,衣物置阳光下暴晒,保持室内通风换气。
4、预防手足口病的主要措施是做好病人粪便等排泄物的处理,切断传播途径。
5、该病流行期间家长要尽量少让孩子到拥挤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机会。6.流行期可每天晨起检查孩子皮肤(主要是手心、脚心)和口腔有没有异常,注意孩子体温的变化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多发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多种肠道病毒都能引起,EV71病毒是其中的一种。一般全年均有发生,5━7月为高发期。
手足口病一般症状较轻,大多数患者发病时,往往先出现发烧症状,手掌心、脚掌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和/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少数患者病情较重,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
2.手足口病是怎么传播的?有疫苗吗?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如打喷嚏喷的飞沫等)及被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而感染。手足口病目前没有疫苗,但只要早发现、早治疗,是完全可防可治的。
3.哪些人容易患手足口病? 婴幼儿和儿童普遍多发,3岁及3岁以下婴幼儿更容易得病。由于成人的免疫系统较完善,成人一旦感染一般不发病,也无任何症状。但感染后会传播病毒,因此成人也需要做好防护,避免传染给孩子。4.手足口病是不是新的传染病?
手足口病不是新传染病,它是一种全球性传染病,1957年首次认识并命名,世界各国每年均有病例发生。我国1981年发现手足口病,每年都有人患病。5.手足口病能治好吗?
如果得了手足口病,绝大多数情况下7━10天可以自行痊愈,不会留下后遗症,皮肤上也不会留下疤痕。根据以往的发病与治愈情况看,只有个别重症患者可能出现脑膜炎、肺炎等,只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多数可以痊愈。6.孩子出现可疑症状怎么办?
如果孩子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同时要密切观察。不要去幼儿园和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避免与其他孩子接触玩耍。一旦出现突然发高烧或神志不清、昏睡、肌肉或身体抽动、呼吸困难等,应立即送孩子到医院就诊。7.一般家庭怎么预防?
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是注意家庭及周围环境卫生,讲究个人卫生。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的食物;居室要经常通风;要勤晒衣被。流行期间不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要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流行期可每天晨起检查孩子皮肤(主要是手心、脚心)和口腔有没有异常,注意孩子体温的变化。
8.如果家里有孩子感染要特别注意什么?
要注意不让生病的孩子接触其他儿童;孩子的唾液、痰液等分泌物要用卫生纸包好丢到垃圾箱,孩子的粪便要收集好、消毒后丢入厕所,不要随意丢弃,同时要消毒便盆;看护人接触孩子前、替换尿布后或处理孩子粪便后都要洗手;生病孩子的衣服、玩具、餐具、枕头被褥等要保持卫生,孩子的日常用具要消毒;要勤开窗通风。如果上幼儿园的小朋友得病,还应及早告诉老师,并不要着急让孩子去幼儿园,要在全部症状消失一周后再去,防止传染其他孩子。一般症状轻不用住院治疗,居家治疗、注意休息即可,以减少交叉感染。9.怎样对日常用品进行消毒?
如果家里没有孩子得手足口病,采用一般家庭的预防方法即可,不需要使用消毒剂。
如果家里有孩子得了手足口病,可采用以下方法消毒:奶嘴、奶瓶、餐具、毛巾等物品用50摄氏度以上的热水浸泡30分钟或者煮沸3分钟;污染的玩具、桌椅和衣物等使用含氯的消毒剂(84消毒液或漂白粉)按使用说明每天清洗;孩子的痰、唾液和粪便、擦拭用纸等都最好倒入适量消毒剂,搅拌消毒后再丢入厕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