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武汉市十二五规划(征求意见)
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
规划纲要
(征求意见稿)
目 录
一、发展新起点
二、发展新环境
(一)“十二五”时期武汉发展的机遇
1、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带来历史新机遇。
2、中部崛起战略的深人实施带来发展新机遇。
3、外部经济环境为内需型经济发展带来新机遇。
4、新一轮经济上升周期为我市加速发展带来新机遇。
5、绿色产业革命给武汉产业跨越式发展带来新契机。
(二)“十二五”时期武汉面临的挑战
1、国内市场竞争压力将进一步加剧。
2、资源供求矛盾和环境约束力将进一步加剧。
3、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的压力将进一步加剧受金融危机等因素影响,我市劳动力供需矛盾将加剧。
4、在区域发展上的压力将进一步加剧。
三、发展新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发展目标
(三)主要指标
四、发展新任务
(一)把结构大调整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主线。
(二)把城乡大建设作为功能提升的重要支撑。
(三)把改革大推进作为率先崛起的强大动力。
(四)把民生大改善作为和谐社会的基础保障。
五、发展新举措
(一)按照转变发展方式的新理念,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1、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互动发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2、推进自主创新和产业融合发展,提升城城市核心竟争力。
3、加大对民生工程、自主创新、亚友基础没施、新农村建没、生态环境等领域项目的推进力度。
4、坚持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相结合,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二)按照城市空间发展的新架构,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
1、注重城市功能分区,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2、加快交通网络建设,增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功能。
3、加强市政设施建设,提高城市基础设施承载能力。
4、重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提升城市文化品位。
(三)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新趋势,加快城乡一体化主迁程。
1、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收人持续较快增长。
2、继续坚持都市农业取向,全而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3、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农村公共事业。
4、深化城乡要素市场改革,促进农村个面发展。
(四)按照生态宜居的新内涵,优化城市生态环境。
1、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塑造城市特色魅力。
2、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节能减排。
3、加强环境保护,构建生态宜居环境。
(五)按照改革开放的新要求,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动力。
1、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建设好服务型政府。
2、坚持开放先导战略,赢取市场发展空间。
(六)按照全市人民的新期待,全面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1、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全力化解就业压力。
2、合理调节收入分配,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3、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4、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增强公共服务能力。
“十二五”(2011—2015年)规划的五年,是我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阶段。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编制和组织实施“十二五”规划,对于统一认识,凝心聚力,努力实现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跨越,具有重大意义。
一、发展新起点
经过“十一五”时期的发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跃上了新的历史平台,迈上了新的发展起点。
从经济发展看,经过“十一五”的持续提升,城市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预计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将突破50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超过8000美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3500亿元,一、二、三产业比重预汁为3:46:51。
从城乡建设看,经过“十一五”的大量投入,城乡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在国内率先开展“三维数字地图系统”建设,铁路枢纽、武汉新港、航空枢纽、高速快速路网和轨道交通等重点项
目建设加紧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逐步完善,城市圈一体化建设加速推进。武汉通往周边城市的8条高速出口公路基本建成,青山、东西湖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顺利推进,国家园林城市成功创建。
从体制机制看,经过“十一五”的开拓创新,体制环境不断完善,合配套改革试验取得新突破。制定并实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实施方案和3年行动计划。深化企业改革,非 公有制经济比重提升到46.9%。区域金融中心建没加快推进,金融后台服务中心和外包服务中心初现雏形,汉口银行实现跨区域经营,9家金融机构 在汉设立全国性后台服务中心。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所创建。对外开放逐步深化,一批重大项项目相继落户,美驻汉领事馆成功开馆。
从社会发展看,经过“十一五”的全而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成就深人实施“社区建设883行动计划”和农村”“家园建设行动计划”。深人开展“四城同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加快推进全民创业,人民,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进一步提高。预计到2010年城,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农民人均纯收人达到2万元、8000元左右,城镇化率达到64.3%,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内。
二、发展新环境 进人“十二五”,武汉将进人经济大发展、城乡大建设、改革大推进、民生大改善的关健时期同时,也面临更加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但机遇大于挑战、(一)“十二五”时期武汉发展的机遇
1、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带来历史新机遇、成为国家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市是我市“十二五”时期加快发展的最大机遇,我市可以在重大项目、资金投人等方面,在打破常规、改革创新等方而,争取更多的国家政策支持,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2、中部崛起战略的深人实施带来发展新机遇。随着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效应的逐步显现,海内外资本与产业加速向内地转移的态势日渐明晰,项目和资本聚焦我市的态势正逐步显现,政策、体制与资本的叠加效应将逐步释放出来,为我市发挥比
较优势,在扩大对内对外开放中积极承接国内外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转移,全面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持。
3、外部经济环境为内需型经济发展带来新机遇。我市现有经济社会发展条件整体较适应内需型经济发展的需要,这也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我市经济发展依然能逆势而上、成为全国亮点的重要原因。利用这一自身内需型经济特征优势,与未来发展趋势相祸合,将加速我市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
4、新一轮经济上升周期为我市加速发展带来新机遇。“十二五”时期,我国在内需的扩大上将保持较高水平,这为武汉等以内需为主的城市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同时,投资、出口拉动的作用不会减弱,这为包括我市在内的中西部地区,继续推进工业化所需要的资本积累提供了重要的机遇期。
5、绿色产业革命给武汉产业跨越式发展带来新契机。当前,以绿色能源和环保技术为主体的“低碳经济”正方兴未艾。我市在绿色产业技术上的现有基础、科技教育资源优势,将为我市依托自主创新,促进创新能力与产业化能力同步、技术创新机制与产业转化机制匹配,加快实现“弯道超越”、跨越式发展。
(二)“十二五”时期武汉面临的挑战
1、国内市场竞争压力将进一步加剧。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十二五”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将从生产主导型向消费主导型转变、从过度依赖外需向扩大内需方向转型。这将使武汉等内陆城市占得发展先机,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但东部沿海地区也会主动利用新的发展趋势,在继续保持外向型经济优势的同时,加快发展内需型经济,带来更大的区域竞争压力。
2、资源供求矛盾和环境约束力将进一步加剧。“十二五”时期,我市能源、土地等重要资源将面临长期偏紧的严峻局面,同时,我市经济社会加快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矛盾口益突出,两型社会建没的任务更加艰巨。
3、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的压力将进一步加剧受金融危机等因素影响,我市劳动力供需矛盾将加剧。社保基金仍存在较大收支缺口,部分失地农民、困难企业下岗人员仍然游离在社保之外:教育医疗卫生资源分布不够合理,优质教育资源缺少等,将给我市“十二五”日寸期就业和社会保障增添新的压力。
4、在区域发展上的压力将进一步加剧。“十二五”时期我市有可能成为中西部地区的要索集聚地,形成具有区域带动能力的新增长极。但我市与中西部地区城市的合作和产业关联带动不强,与自身周边城市群间的合作还没有形成体化,在区域发展竞争上面临新的压力。
三、发展新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为动力,以深层次推进创新武汉、和谐武汉建设为目标,深入实施工业强市、科教兴市、开放先导战略,坚持利学发展,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坚持和谐发展,注重以人为本,着力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坚持走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道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生态环境,着力提升城市功能,不断增强城市竟争力,为我市在中部地区率先崛起,进而建设现代化大都市奠定坚实基础。
(二)发展目标
抢抓国家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和省“两圈一带”发展战略的重大机遇,进一步解放思想,乘势而上,在两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突破,着力打造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中心、现代服务业中心和综合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综合交通枢纽基地,努力把武汉建设成为中部地区崛起的龙头城市、全国重要的中心城市,成为全国两型社会会建设和自主创新典型示范区
(三)主要指标
经济总量跃上新台阶。全市生产总值突破1万亿元,年均增长12%以上,进入“万亿元GDP俱乐部”,综合经济实力在全国副省级以卜城市中争取进人前9强。人均生产总值超过10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达到2万亿元,财政收人过2000亿元,与经济保持同步增长。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第三产业比重进一步提升。中心城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占中心城区生产总值的比乖超过50%。物流业、金融业增加值占全市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明显提升,打造全国重要的现代物流从地和区域性金融中心。工业增加值到2015年突破4000亿元,占到GDP的4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加值年均增长20%以上。
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建设创新型、外向型、多功能的现代化大都市。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知识竞争力位居全国前列,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到2015年R&D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3%以上,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上升、外向型经济发展取得突破,打造一批国家级出口基地地,大幅提升外贸出口率。城市核心服务功能进一步提升,城市软实力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
社会发展全而进步。教育水平明显提升,市民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2年以上。人人享有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城镇化水平提高到70%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下.城市人均可支配收人、农民人均纯收人持续增加,基本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节能减排有新的进展,单位GDP能耗在“十一五”基础上再降低20%,环境质量进一步提高。
四、发展新任务
(一)把结构大调整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主线。
推进增长结构大调整。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在稳步提高投资需求和出口需求的基础上,努力增强居民消费能力,着力培育消费新热点,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构建内需型经济重要支点。
推进产业结构大调整加快建没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收为支撑,现代都市农业相协调的现代产业体系。坚持实施工业强市战略,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增强产业核心竟争力,构建中部地区产业整合中心,实现现绿色增长。
推进布局结构大调整。科学确定区域主体功能定位和产业分工,坚持错位发展、差异竞争,优化生产力布局,建设中心城仄服务业聚集区、远城区新型工业化发展区,进一步强化少「发区产业集聚和配套服务功能。
(二)把城乡大建设作为功能提升的重要支撑。
加大城乡规划力度。坚持用现代化大都市的理念指导城乡规划,谋划城市的功能定位、空间框架、产业布局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发展品位。坚持建管并重,改变传统的城乡建设模式,努力增加城乡建设管理中的创新元素,组织实施好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建设一批交通枢纽性工程,加快建设环形放射状路网和大运量轨道交通系统,积极推进武汉城市圈城际铁路建设,进一步强化交通枢纽功能。加强信息、能源、环卫等基础设施建设,拓展公共服务功能,提升现代商务服务功能,彰显生态宜居功能,努力把我市建成“生态、文明、宜居、特色”的现代化大都市。
加大重点功能区建设和旧城改造力度。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推动各类功能区尽快形成城市发展新空间和经济发展新增长极。以惠民、安民、便民为根本,有序推进旧城改造,改善城市面貌。
(三)把改革大推进作为率先崛起的强大动力。
坚持用科学发展观引领思想大解放,进一步增强改革意识、拓宽改革思路,发动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积极支持和参与两型社会建设,形成全市上下共谋改革发展的良好氛围。
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创新.开拓创新,先行先试,增强改革的开拓性与示范性,尽快推出一批具有全国影响的改革举措,力争成为两型社会建设先行先试和体制创新的示范区、改革模式的输出地。
充分利用金融危机后区域经济格局调整的有利时机,扩大对内刘外开放,着力推进制度创新,配套实施各项改革措施,积极承接境内外产业转移,促进我市在中部地区率先崛起。
(四)把民生大改善作为和谐社会的基础保障。
着力打造中部公共服务中心。加快全国重要的利,技研发、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业和科一技人才聚集、高等教育等“四个中心”建设。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统筹城乡教育均衡协调发展,积极创建学习型城市。整合优化医疗巨生资源,努力建设中部地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
切实保障群众切身利益。大力推进个民创业,多方开辟就业渠道。加快形成合理有序的收人分配结构,较大幅度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人水平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使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持续推进安居工程,加强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逐步扩大住房保障范围。严格落实维护社会稳定工作责任制,切实抓好食品、药品、交通、消防安全工作,泛开展平安创建活动。
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子少取放活的力一针,以工业化致富农民、产业化提升农业、城镇化带动农村,着力推进远城区新刑工业化、农业产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对“三农”的投入,保证各级财政对农业投人增长幅度高于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努力形成城乡区域一体化协调发展新格局。
五、发展新举措
(一)按照转变发展方式的新理念,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1、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互动发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坚持服务业与制造业配套发展,规模扩张与结构调整紧密结合,打造一批千亿元规模的支柱产业,培育一批具有战略意义的新型产业,构建具有强大竟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重点发展钢铁、汽车、石化、电子信息、船舶及装备制造等支机产业,支持轻工纺织、烟草食品业等传统优势产业优化发展,突破发展半导体及大规模集成电路、新型显示、节能环保装备、新一代移动通
信、新能源、生物医药、激光、新动力汽车、数控机床、新材料、现代物流、金融服务、创意产业、软件及服务外包、地球空间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大做强商贸业,打造亚要的全国性商贸中心。稳步发展房地产业。大力发展总部经济、会展业、旅游业、文化创意等产业。
2、推进自主创新和产业融合发展,提升城城市核心竟争力。整合以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主的区域知识创新体系,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合作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实现知识创新体系与技术创新体系的顺利对接,加快建没练合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国家白主创新示范区。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发展多种模式的产学研合作创新组织,提升各类孵化器、加速器功能,健全技术市场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快发展创业投资和风险基金,建立多元化科技投资体系加快建设国家光电子于信息产业基地、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武汉软件产业基地、武汉动漫产业基地等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完善产业园问的互动发展
机制,加快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医药、先进环保与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化发展、无促进投资与消费协调拉动,提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做好项目策划,积极争取更多的重大项目纳入国家和省规划,继续加大投资力度。
3、加大对民生工程、自主创新、城市基础没施、新农村建没、生态环境等领域项目的推进力度,逐步提高工业投资比重,不断优化投资结构逐步扩大消费需求,努力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切实改善消费环境,加快推进消费结构升级,稳定发展住房、汽车、通信消费,加快培育文化、旅游、健身等新的消费热点。
4、坚持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相结合,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按照区域集中、企业聚居、开发集约的发展原则,推进全市产业结构升级和空问布局调整。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加快远城区新型工业化步伐,促进中心城区产业结构提档升级加快重点功能区建没,推动国家级开发区优势产业的集聚,推动各类功能区尽快形成城市发展新空间和经济发展新增长极
(二)按照城市空间发展的新架构,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
1、注重城市功能分区,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等四类主体功能区的划分要求,推进重点功能区与城市中心区在主导功能土的有机融合、在空间特色上的适当区分、在基础设施上的密切配套衔接。主城区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区域辐射能力;主城区外围集中建设六大新城组群,促进产业经济发展和人口聚集。利用长江、汉水交汇,河湖密布的自然地理特征和城市空间相对均衡的拓展趋势,依托
区域性交通干道,通过生态绿地分隔,由主城向外沿阳逻、豹懈、纸坊、常福、汉水、盘龙等方向构筑6条城市空间发展轴。
2、加快交通网络建设,增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功能。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大力建设城市轨道交通,加快建设汉孝、武咸、武黄等城际铁路建设,加快汉口站改扩建、武汉新港、武汉天河机场三期建设工程等项目建设。构建“环形+放射状”城市路网主骨架体系。打通新一环、建设二环、贯通三环、畅通原一环,新建和提升放射线,完善区域路网,加密支路网。实施二环线以内“30分钟畅通工程”,加强过江通道和重要交通节点的立体交通建设,拓宽、疏通次干道和支路,完善城区道路系统,加强慢行交通和静态交通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城市综合交通承载能力、辐射能力和服务质量,完善综合交通管理体制,打造畅通武汉。
3、加强市政设施建设,提高城市基础设施承载能力。逐步完善城市给水管网设施,不断扩大城市集中给水服务范围,形成多源联网、安个可靠的给水系统。加强骨十排水工程的更新改造及其配套工程建设,对新拓展地区同步建设相应排水系统,提高排水设施的能力。建立以雨污分流为主的城镇污水系统,加快主城区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和雨污分流管道改造,提高污水处理厂运行效率。实现主城污水处理率达到85%以上,新城基本达到50%以上的污水处理率,中心镇和一般镇实现污水处理零的突破。加强电网、通信网、燃气管网等网络建设。
4,重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实施重点区域提升改造,建立名城保护协调机制,不断丰富城市内涵,保护武汉城市历史文化风貌,提升城市品位。切实推进城市历史遗存保护与旧城改造相结合,不断改善市民居住条件,完善城市功能,优化城市而貌。
(三)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新趋势,加快城乡一体化主迁程。
1、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收人持续较快增长。夯实政策增收基础,切实做好各项惠农补贴政策的落实工作。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依托东西湖国家级食品加工园、黄破武湖、新洲双柳、汉南卓尔等农产品加工园区,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重点培植一批大型农产品加上龙头企业,大力发展订单农业。提高农民非农产业收人促增收,加快培育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新的增长点。
2、继续坚持都市农业取向,全而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继续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不断拓展农业功能,大力推进农业利一技和体制创新,努力提高农业科技应用水平,加快农业产业升级步伐,基本形成装备现代化、生产集约化、管理科学化、服务社会化的现代都市农业产业体系,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3、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加快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进程,推进农村通湾公路建设,促进农村“_三网融合”,实施村湾环境整治和农村清洁工程,大力抓好农田水利建设。进一步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优先发展农村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提升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完善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办法,全面提升农村社会救助水平。
4、深化城乡要素市场改革,促进农村个面发展。积极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户籍制度改革、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促进家庭经营向采用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的方向转变,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经营体系。
(四)按照生态宜居的新内涵,优化城市生态环境。
1、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塑造城市特色魅力。以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为中心,进一步加强和巩固“国家园林城市”成果,建设总量适宜、分布合理、植物多样、景观优美的城市绿地系统,加强对区域和城市生态具有重大影响的生态绿地、沿湖绿地、河流水系、各类湿地的保护和绿化建设,加快构建宜居的生态格局,实现由山“园林城市”到“生态园林城市”的跨越
2、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节能减排。以青山和东西湖国家级循环经济试验区为从础平台,继续深化循环经济体制机制创新,探索具有武汉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创新节能减排实施机制,建立健全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发展的市场化新机制,推进节能减排重点项目实施,逐步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共同推进的节能减排新格局
3、加强环境保护,构建生态宜居环境。加强水污染防治,建立一批以河流、湖泊、水库和湿地为核心的生态保护区,加快大东湖水网修复,深入推进“清水人湖工程”,加快汉阳“六湖连通”和武昌“大东湖”生态水网建设。加强大气环境整治,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严格加强环境监管及对重点地区的环境整治。加强噪声污染治理,控制交通噪声污染,加强对商业网点、娱乐场所、社区生活等主要生活噪声源的监管。加强固体废物处理,大力提高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提高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水平。
(五)按照改革开放的新要求,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动力。
1、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建设好服务型政府。继续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适时推进大部制机构改革,完善城市管理体制,推动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政务公开,深化和完善预算管理制度改革。不断深化经济领域改革,加大国有经济改革力度,完善鼓励中小企业加快发展的体制和机制,深化价格、财税、投融资等专项体制改革,继续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收支两条线和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全面建设服务型政府。
2、坚持开放先导战略,赢取市场发展空间。全面推进对外开放,切实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深人实施科技兴贸和品牌兴贸战略,加大技术贸易和服务贸易的培植和发展,积极开拓新兴国际市场。继续加强对内合作,高起点承接产业、资金、技术转移,把武汉建设成为国内产业与资本的重要聚集地。积极融入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加快推进武汉城市圈五个一体化建设,大力培育各类区域性组织。统筹主城区、远城区发展,全面拓宽有利于发挥优势、互利共赢的市场发展空间。
(六)按照全市人民的新期待,全面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1、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全力化解就业压力。深入推进全民创业,大力培育台创业主体,全面提升创业能力,完善创业服务体系,营造创业社会氛围,完善政策扶持、创业培训、创业服务.“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努力打造全国创业型城市积极拓展就业空间,建立统一高效的就饮服务新体系,积聚发展就业容量大的主导产业促进就业,鼓励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吸纳就业,支持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扩大就业,鼓励劳动者通过灵活就业形式实规就业。努力破解就业难题。做好改制、关闭破产和裁员企业职工安置再就业,安置好移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引导农民工有序外出就业、就近转移就业和返乡再就业,完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帮助高校毕业生尽快就业。
2、合理调节收入分配,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在促进发展的同时,要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放在更突出的位置,使全体人民朝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提高城乡居民收人,扩大中等收八者比重,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逐步改善贫富贫差别。加大对农民和其他低收入者、弱势群体的保护、保障及援助力度。有效调节过高收人,取缔各种非法法收人,缩小行业间收人差距,使社会各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控制在社会可承受范内,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3、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实现养老保险、基木医疗保险全市全覆盖,并不断提高保障水平。完善失业、_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将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休及民办非企价中位的职工纳入工伤保险制度覆盖范围,建立健全就业冉就业、失业预防与失业保险制度的联功机制,探索建立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的生育津贴贴制度。建没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完善专项救助制度与基础性救助制度、紧急性救助制度以及社会保险制度的衔接配配措施,进一步健全自然灾害应急机制促进社会福利、慈善事业和商业保险发展,建立健个以川有社会福利机构为基础、其他所有制形式社会福利机构为骨干、社区福利服务为依托的社会福利服务体系,努力实现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使改革发展成果最大限度惠及全市人民。
4、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增强公共服务能力。
推进各类各级教育均衡协调优质发展,巩固提升义务教育,大力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重视发展职业教育、学前教育,支持在汉高等院校加快发展,进一步提升科教在全国的竞争优势,努力建设全国重要的科教墓地。整合优化医疗卫生资源,培养名医、名科、名院,努力建设中部地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加快推进辛亥首义、汉口租界等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建设历史文化名城。着力引进高层次人才、高科技人才以及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紧缺人才,打造全国重要的人才密集高地和人才聚集洼地。大力发展文体事业,加强博物馆、群艺馆、图书馆和城乡社区体育设施建
设,积极探索大型社会公益设施市场化管理,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文体服务设施网络。推进平安武汉建设。切实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抓好人民群众关心的社会治安、食品药品、安全生产等突出问题,妥善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理群体性、突发性事件,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第二篇:武汉市十二五规划概要
一、“十一五”回顾总结及“十二五”面临的形势
(1)“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2)实施“十一五”规划积累的宝贵经验
——解放思想,不谢探索特大中心城市发展规律
——发挥优势,努力推动武汉跨越式发展
——改革创新,用于破解制约科学发展的难题
——民生为本,着力建设人民幸福城市
——从严治党,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3)“十二五”期间面临的新形势
二、“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基本要求
(4)“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
(5)“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
(6)“十二五”时期需要完成的八个方面的重要工作
经济发展
结构调整
改革创新
城乡统筹
居民收入
城市建设
社会建设
生态文明
(7)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坚持把积极承担国家发展战略任务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任务 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攻方向 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支撑
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强大动力
三、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8)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9)着力改造提升制造业
(10)加快发展服务业
(11)全面提升信息化水平
(12)积极扩大内需
(13)加快推进功能区建设
四、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实现城乡融合式发展
(14)加快推进远城区新型工业化
(15)加快发展现代都市农业
(16)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农村新社区建设
(17)保持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18)加快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19)完善城乡共建、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
五、加快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深入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
(20)推进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
(21)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
(22)加快教育事业改革发展
(23)深入推进人才强市战略
六、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深入推进综合配套改革
(24)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25)扎实推进节能减排
(26)加强环境治理保护与生态建设
(27)深入推进综合配套改革
七、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提高经济外向度
(28)提高利用外资质量
(29)扩大对外贸易规模
(30)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
(31)改善城市国际化条件
(32)加强对内开放合作
八、加强城市建设管理,提升和完善城市功能
(33)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34)提升城市建设水平
(35)加强城市综合管理
九、加强社会建设,构筑人民幸福城市
(36)促进就业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37)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
(38)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39)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
(40)全面做好人口工作
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
(41)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42)大力发展文化事业
(43)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44)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十一、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45)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46)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49)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50)大力弘扬党的优良作风
环境
社会保障
收入
浏览一下一年一度各地的政府工作报告,其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内容就是在新的一年当中,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要实现某一目标。这个指标看上去“很美”,如果每年一度大家都能享受到可支配收入增长带来的实惠,那“人民的生活水平”改善的速度应当是相当地快了。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人却又感到口袋里的钱并没像指标承诺的那样如期增加,这是不是“人们对金钱的追求永无止境”的一种感觉呢?当然,我们并不能完全排除这种心理因素,但是,这并不是问题的关键。
所谓可居民支配收入,用理论术语来讲,就是经过初次分配与再分配之后的收入;说得通俗一些,就是居民家庭或个人收入当中扣除了相应税费之后的余额。换言之,就是可以直接用于改善生活条件的那部分收入。
从经济学原理上讲,一国的生产总值代表着总产品,而收入代表着人们所得,生产总值越大,所得也应该越多,但实际上,二者并不能全等(注:这里不去分析经济学当中总产品等于总收入那个恒等式,因为那个恒等关系对百姓而言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因为在分配环节要进行必要的扣除,这种扣除是社会正常运行之必需,也是社会发展之必需。
故此,要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首先是要尽可能缩短总产品与可支配收入之间的差距,这个距离越小,说明被扣除的部分使用效率越高,也就是政府的效率很高,真正做到了“为民谋利”。
政府站在发展经济角度,追求一定的GDP增长速度是必要的,因为只有“蛋糕”大了,切给老百姓的那部分才可能多。但是,“蛋糕”如何切也是很重要的,如果GDP增长速度很快,老百姓的可支配收入增长得比较慢,这个增长速度的实际意义就打了折扣。
在收入当中,还有名义收入与实际上入之分。所谓名义收入就是可见的货币收入,而实际收入是指扣除了物价上涨因素之后的收入,也就是收入包含的实际购买力,拿到这笔钱之后能卖多少商品,能得到多少服务,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这钱是耐用还是不耐用。
在一年当中,如果收入增加了不少,但物价同时也增加了不少,此时,真正的可支配收入可能是没增加甚至是负增长。因此,提高可支配收入的一个前提条件就是要稳定物价、稳定币值。
收入分配,总量与结构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的。如果一定时期当中,可支配收入的总量增加很快,但这个总量是向着高收入群体倾斜的,这个增长速度就很容易迷惑人,因为我们看到的数字都是“平均值”,只有收入结构比较合理,这个可支配收入才能使最需要增加收入的那部分社会群体得到实惠。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政府在做大“蛋糕”这方面付出了很多努力,这种能力连整个世界都不可小视,即便是在遇到全球性金融危机的情况下,我国依然取得了百分之八点七的增长速度。但是,在构造一个合理的分配制度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很多是由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的摩擦所导致的。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是可以直接控制所有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的,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就完全变了,政府可以直接控制收入的群体,只是吃“财政饭”的,也就是政府可以通过左右公务员的工资收入来影响这部分人的可支配收入,对于其他的群体,只能间接的加以影响。更为麻烦的是,一些带着“国字号”的垄断群体以“劫贫济富”的方式来获得垄断高收入,在这种情况下,要“一碗水端平”,形成一个合理的收入分配结构,对政府的执政能力是一个不小的考量。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发表重要讲话,其中的强调了要“改革分配制度,逐步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这着实令人感到高兴。
温家宝指出,我们不仅要通过发展,做大社会财富这个“蛋糕”,也要通过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把“蛋糕”分好,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要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改革分配制度,逐步扭转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一是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关键是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特别是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特别要抓紧解决农民和农民工两个群体收入增长较慢的问题。二是加大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深化垄断行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三是对城乡低收入困难群众给予更多关爱,保障好他们的基本生活和基本权益。
我们期望在新的一个年代里,随着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老百姓口袋里的可支配收入能实实在在的提高,这是真正的民心所向。
商业重组
第三篇:职业学院十二五规划(院内征求意见)
*****学院“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
(院内征求意见稿)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发〔2010〕12号)、《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重庆市人民政府建设国家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战略合作协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重庆市中长期城乡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等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快学院建设和发展,更好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根据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编制教育事业“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渝教计〔2010〕11号)的有关工作部署,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基础与背景
自2007年11月升格为高职学院以来,我院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各项事业取得了可喜成绩,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质量工程实现突破,专业建设取得进展,校企合作深度推进,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学院获得了较高的市场认可度和良好的社会声誉。
(一)主要成就
1.转变观念,明晰办学思路
学院深入组织学习贯彻教育部16号文件精神,不断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先后邀请教育部、重庆市教委、兄弟院校的多位专家学者来校作报告、开讲座,进行了12场次的各级各类科技工作培训会、学习交流会、专题报告会、课程建设、教研室建设研讨会,使得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强化能力培养的职业教育办学理念更加深入人心。通过学习,进一步明确了高职院校要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不断深化专业改革、深化课程改革和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通过学习,学院上下进一步统一了思想,这就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举全院之力,创造性地开展学院教育教学工作,促进办学水平不断提升。
2.创新机制,启动质量工程
“质量工程”是教育部、财政部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把高等教育的工作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的战略部署,经国务院批准实施的重大高校教学改革项目,是新时期深化高校教学改革,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重大举措。实施质量工程是促进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全面协调发展,构建和谐发展的高等教育新体系的需要,是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的需要,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学院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根本、以加强内涵建设为重点,先后出台了精品课程建设、教学研究、教学改革等多项管理办法,启动了质量工程,开展了教研教改立项工作。到目前为止,已立项建设了重庆市精品课程1门、院级精品课程6门、市级教学团队1个,立项研究了20个市级自然科学项目和16个校级教学研究项目,进一步激发了广大教师参与质量工程和教学研究、教学改革的积极性。
3.能力为本,优化培养方案
学院紧密结合社会需求和学院实际,围绕学院定位和人才培养目 标,开展了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为了进一步规范我院人才培养方案,学院颁发了《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原则》。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中,各专业采取到各高校、企业进行调研,召开专题研讨会,聘请行业专家为人才培养方案提建议、出点子等方式,将行业的技能特色引入到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使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既具有一定特色又保证了相对的规范性和实践性,突出了能力为本。修订后的人才培养方案,通过严格控制课内理论学时,增加实践环节,强化素质类和技能类的课程开设,使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能够更好的满足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4.资源共享,校企深度合作
校企合作,既能发挥学校和企业的各自优势,又能共同培养社会与市场需要的人才,是高校与企业双赢的模式之一。学院十分注重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教学与生产的结合,积极推进校企双方互相支持、互相渗透、双向介入、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按照“校企双方共商培养目标,共议专业课程,共建师资队伍,共管培养过程,共享教育资源,共融校企文化”的基本思路,近一年来,学院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上取得了历史性突破,与多家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特别是与重庆交通大学开展“专衔本”模式,与新龙湖物业公司实施订单式培养,与重庆市建科院共办专业,充分激发和增强了学院的办学活力。
5.内培外引,加快队伍建设
一所合格的学校必须有一支合格的教师队伍。在教学工作中教师 是主导,是关键,加强师资培养,加快师资队伍建设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学院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学院制定出台了《专业带头人遴选及管理办法》、《中青年骨干教师选拔和培养管理办法》、《学院教师培训管理暂行办法》以及《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博士学历(学位)管理办法》等规定,开展了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选拔,遴选出首批专业带头人7名,首批院级骨干教师4名,新引进人员17名。为强化青年教师的培养,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学院实施了教师教学技能提升计划,开展了系列教学竞赛活动,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许多青年教师已成为学院的教学骨干,为满足教学需要,确保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6.规范管理,强化制度建设
规范管理是实现学院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要实行规范管理,必须强化制度建设。学院在严格遵守高等教育、教学规律的同时,根据学院教学管理中出现的实际问题不断进行研究和探讨,先后制定了“教学事故认定和处理办法”等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成立了教学督导组,实施课堂督导和领导干部听课等制度,从学期初到学期末进行不间断的检查督导,较好的实现了教学过程的有效监控。通过学生信息反馈制度,院长信箱、院长公开接待日等多种方式,搭建了师生信息交流的平台,为稳定教学、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构建和谐校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基本经验
1.坚持党的领导,是学院持续健康发展的保证 学院坚持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和集体领导下的个人分工负责制,加强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的制度建设,实行党内情况通报制度、情况反馈制度和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坚持院务公开制度,充分发扬民主,鼓励师生员工为学院的发展建言献策。按照重大事情“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
2.坚持高职教育办学方针,是学院持续健康发展的前提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主动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围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促进了学院的持续健康发展。
3.坚持改革创新,是学院持续健康发展的动力
改革是学院发展的内在动力,是解决学院发展问题的根本方法,是保证学院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学院始终坚持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大胆探索目标管理制度,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创新办学体制机制,为学院的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4.坚持艰苦奋斗,是学院持续健康发展的传家宝
坚持艰苦奋斗,弘扬“万众一心、紧跟党走、朴诚勇毅、不胜不休”的红岩精神是学院办学的传家宝。全院师生员工艰苦奋斗、顽强拼搏、苦干实干,形成了学院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局面。(三)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十二五”期间学院面临的机遇
“十二五”时期,学院面临的将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 5 战的发展环境。
(1)未来五年将是我国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发展新的机遇期。《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必须把发展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通过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沟通,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有效衔接,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完善职业学校毕业生直接升学制度等一系列政策,将进一步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2)职业教育的市场需求将更加旺盛,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全国高职在校生规模将由2009年的1280万人发展到2015年的1390万人,为职业院校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3)重庆“314”部署、城乡统筹综合改革实验区为我院的发展带来良好机遇。这是认真贯彻“314”总体部署、落实国务院3号文件,推进城乡统筹改革和发展、促进重庆大开放大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建设重庆作为西部教育高地,有效地促进我院大发展的极好时期。
2.“十二五”期间学院面临的主要问题
(1)建设一支适应学院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将更加迫切。随着高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素质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建设将是高职院校彰显特色、提高整体办学水平的最重要的基础工作。加快专兼职教师梯队的培养和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将是学院“十二五”期间的一项紧迫任务。
(2)校企合作还需要从政策、机制等方面得到根本改善。由于 缺乏政策层面的“校企互动”激励、保障机制,学院同行业、企业的深层联系和合作还存在许多障碍。探索适应学院实际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模式,在人才培养、技术研究、成果转化等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将是学院“十二五”期间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3)新校区建设需大力推进、办学条件有待进一步优化。学院基本办学条件比较薄弱,距离市教委的合格评估还有很大差距。新校区建设需大力推进,进一步优化办学基本条件,这将是学院“十二五”期间重要工作任务。
(4)适应新的形式要求,社会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为贯彻落实重庆“314”部署,及重庆市城乡统筹的逐步推开,学院需进一步提高服务当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从而更好地服务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接受优质教育的需求。
二、指导思想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合格评估建设为引领,创新体制机制,大力推进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开放性,增强办学活力,实施“树品牌、创特色、建示范”的办学战略,全面提升学院整体办学水平,不断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着力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学生就业、创业和成人、成才创造条件,办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
2.坚持科学发展
逐步扩大办学规模,注重基础建设和内涵建设,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之间的关系,努力使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协调发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3.坚持改革创新
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立校企合作的协调机制、激励机制、引导机制和驱动机制;加强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推进各项管理制度创新。
4.坚持开放办学
以政府为主导,积极整合社会、行业企业资源;积极开展校际合作与对口支援,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增强学院社会影响力。
三、发展目标与主要任务
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市场急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创新办学体制机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基本建设,全面提高办学综合实力,增强服务能力,力争把学院建设成为理念先进、特色鲜明、水平较高的市级示范性高职院校。2015年以前,在校学生规模达到8000人,其中全 8 日制普通高职在校生达到5000人;各类成人教育在册生达到3000人。
(一)师资队伍与领导能力建设
到2015年,按生师比18:1的比例,配备专兼职教师总数328人,其中专任246人。
建立完善教师准入、评聘、考核评价、分配激励等制度,创新教师管理机制。实施“师德师风建设工程”、“专业带头人培养工程”、“骨干教师培养工程”、“双师素质教师培养工程”、“兼职教师建设工程”、“优秀教学团队建设工程”等六大师资培养工程,与企业联合培养专业教师,提高专业教师的双师素质,使具有“双师素质”专业教师比例达到80%以上;选拔、培养、聘用专业带头人30名和骨干教师60名;提高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水平,组建跨专业、跨系部、校内外实训基地共同参与的课程教学团队。力争建成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市级教学团队3-5个,院级教学团队30个以上。
通过选拔、培养和引进(聘用),充实师资队伍。不断完善专任教师职称、学历结构,争取高级职称教师比例达30%以上,青年教师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达70%以上。
严把新进教师录用关,力争新进专业教师具有一定企业工作经历;加强现有校内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培养,鼓励教师下企业挂职锻炼,积极参与企业技术革新,五年内每位专任专业教师下企业锻炼或参与技术革新累计达到1年以上。
建立“校企互通,人才共用”机制,通过紧密合作企业计划安排、向社会定期发布兼职教师招聘信息、完善兼职教师管理制度、建立兼 职教师资源库等措施,吸引企业一线专业技术人才、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参与教学工作。常年聘请兼职教师100人左右。
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要求,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专兼职结合的辅导员队伍。按师生比不低于l:200的比例配备专职辅导员。把辅导员队伍建设列入学院教师队伍建设和党政管理干部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构建有利于辅导员干事业、求发展的选聘机制和培养、培训机制,充分调动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使学院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理论功底扎实、知识结构科学、专业结构合理、智能结构互补、气质结构和谐,具有较高思想政治素质和办学治校能力,以及科学决策、战略规划和资源整合的能力。进一步完善院、系二级管理模式,增强教学部门自我发展和管理的自主性。
(二)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企业的需要,积极拓展新专业,2015年专业设置达到30个,进一步拓展专衔本工作、打造第二专业建设。力争建成市级特色专业3个,院级特色专业6个。
实施以建设类专业为特色,土木工程技术、房地产经济、市政工程、轨道交通等多专业群协调发展。建成15个左右基础理论扎实、产学研结合紧密、特色鲜明、就业率高的校级品牌专业。参照职业岗位任职要求继续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根据职业成长规律和学生学习认知规律,依据专业特点和企业生产要求,进一步完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进实施订单、冠名式培养、工学交 替等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继续抓好“专衔本”联合办学,注重学生学历提升,积极拓展多个高校实施联合办学。至2015年,我院“专衔本”专业争取涵盖我院所设大部分专业。以道桥专业为突破口,积极打造高职第二专业建设工作,全面搭建起人才培养的立交桥。
加强课程建设,基于职业岗位工作分析,引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与企业合作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将行业的高技能人才职业资格标准融入教学内容;实施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做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力争2015年,建成市级精品课程6门以上,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加强精品教材、规划教材、校本教材建设,力争出版教材50部。加强图书资料建设,确保生均图书资料达到60册以上。
积极开展“双证”教育,重视大学生职前培训。切实落实教育部要求高等职业院校实施的毕业证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为学生创造就业上岗条件,力争95%以上在校学生毕业生同时获得职业资格上岗证书。
探索构建适合于能力递进工学交替等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柔性化教学管理运行机制;吸纳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及人才培养质量的监控与评价,将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指标;逐步建立“全员、全程、全面”的质量保障体系,促进学生能力递进、素质提升,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创新教研管理与激励机制,引导教师积极参与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培养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十二五”期间,力争获得市高等学校 教学成果奖1-2项、国家级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1项。
(三)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通过新建、重组、充实相结合,继续大力推进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建成与专业设置相适应的必要的基础技能实训室,与行业、工种相对接的院内、外实习实训基地。
按照“全面规划、分期建设、突出重点、办出特色”的原则建成与教学需要相配套、专业门类较全、仪器设备先进、具有真实或仿真职业氛围的院内实训场所。至2015年学院将完成2400万元仪器设备投资,建成涵盖各专业、工种在内的实验实训室共60个,1个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1个建筑职业技能鉴定站,1个校内综合实训基地。力争各专业实验实训开出率达到90%,仪器设备利用率达到90%,实现专业主干课程与工作岗位的“零距离”对接。
广泛与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以学院无形资产的投入和技术投入为主、物质投入为辅,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对实习单位和学校双方应是互惠互利的实习实训教学基地。至2015年学院将建成长期的、稳定的,集教学、培训、研发、生产于一体的30个以上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四)科研能力与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以教育教学研究为重点,加大产学研工作力度,注重与企业合作开展技术研究与开发、科研攻关。努力使课题立项和科研经费有重大突破。学院成立科学技术服务小组,提高科技研发及服务能力。力争获得市级以上科研及教研教改项目立项100个以上,创办《重庆建 筑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持续稳定地抓好专科层次的成人继续教育。计划在2015年以前完成继续教育学院的组建。
组建职业教育培训中心,开展各种职业技能培训。初步规划2012年完成组建工作。一是开展农民工技能培训,培养初、中、高级技能建筑工人。二是开展职业岗位培训,更多地培养从事建筑行业施工现场基层技术管理岗位人员。三是起步开办各种执业资格师培训。四是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展各种中短期培训。五是开展建设行业职业岗位继续教育培训。力争在2011年内年培训人次达2000人,到2016年时年培训人次达5000人。
实时组建建筑职业技能鉴定站,主动实施对学生的技能鉴定,同时服务社会,积极开展建筑行业技能鉴定工作。
加强学院检测中心建设,在满足我院学生实习实训前提下广泛拓展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服务。
(五)学生工作创新与发展
以素质教育为重点,强化学生教育与管理。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红岩文化、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拓展学生素质平台建设,全面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素质、人文素质、身心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坚持以服务学生发展为宗旨,做好日常教育和管理服务工作。规范学生管理、评优表彰、学生资助、勤工助学和生源地助学贷款等工作程序。积极探索学生教育、管理、服务有效结合的新模式,强化学生工作目标责任管理,不断完善院系两级学生工作体制机制。科学 编制招生计划,使招生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和透明化。加强就业工作环境软、硬件建设,开拓就业新市场,提升就业水平。重点抓好宣传教育服务平台、信息服务平台、组织引导服务平台、自主创业服务平台、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服务平台等五大平台建设。
2.围绕“第一课堂抓校园文化、专业发展抓素质拓展”的工作思路,持续推进学生素质拓展工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加强学生社团文化建设,构建“学院活动精品化、班级活动精彩化、社团活动经常化”的社团文化活动格局。
3.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新形势下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职业能力教育和身心健康教育,强化学生的职业养成教育,注重培养大学生的专业技能、钻研精神、务实精神、创新精神。
(六)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
建立健全校企合作管理机构。在现有合作基础上,建立合作契约,细化分类合作,加强实质性紧密合作。发挥各自在产业规划、经费筹措、先进技术应用、兼职教师聘任(聘用)、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和吸纳学生就业等方面的优势,在新型校企合作框架下,每个专业至少与业内一家主流企业深度合作,力争“建成一个专业,办好一个实体,创出一个品牌”。
加强校企合作机制建设。强化合作过程中的督导、反馈、监管机制,建立深度、全程、紧密、持久的战略合作关系。加强合作保障机制建设,建立校企合作专业委员会议事制度。完善项目合作跟踪服务机制,进一步与企业、政府职能部门取更广泛的联系,争取更多的优惠扶持政策,不断研究和解决校企合作过程中遇到的理论和实践问 题。深化内部人事管理制度改革,落实教师密切联系企业的责任,引导和激励教师主动为企业和社会服务,开展技术研发,促进成果转化,实现互利共赢。进一步规范实践教学和学生顶岗实习的管理,促进校企深度合作,增强办学活力。
开发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校企合作平台。强化与建科院、新龙湖物业的专业共建、订单培养的示范作用,拓展校企合作办学空间。力争建成校企合作基地30个以上。
(七)新校区建设
1.加快推进新校区建设。按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的合格标准,满足8000—10000人在校生的使用。
2.科学规划校区功能。把拟建校区建设成为布局合理、功能齐全、设施先进、绿色环保的新校区。妥善处置现有校区。
3.按照总体设计、分步实施的原则,扎实推进新校区五个校园建设工作。2011—2013年基本完成新校区建设,包括12万平米建筑物、环境绿化、教学设施设备购置及学生运动场所,确保学生整体入驻;2014—2015年完成二期工程,满足学院远期办学需求。
(八)五个校园建设
把“五个校园”建设作为我院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深入推进实施素质教育、积极参与和推动“五个重庆”建设的重要抓手,全面落实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建设“五个校园”的意见》和平安校园、健康校园、绿色校园、数字校园、人文校园建设五个实施方案,扎实开展“五个校园”建设工作。加强部门协作,强化部门职责,积极开展五个校园建设工作,认真做好创建评估工作。在创建合格平安校园创的基础上,力争2011年创建合格健康校园、2012年创建合格绿色、数字、人文校园。
(九)后勤服务建设
推行后勤服务社会化。按照“市场提供服务,学校自主选择,政府宏观调控,行业自律管理,职能部门监管”的改革目标,进一步开放校内市场,引进社会优质资源,参与学院后勤服务,从而逐步建立健全适合我院后勤服务的保障体系。
一是组建后勤服务公司,将学院物业管理交由后勤服务公司经营,作为后勤服务公司的起步业务。二是组建学校印刷厂,对内对外开展印刷业务;三是适时开展检测外包业务。四是积极创造条件,采取股份制的形式,创办宾馆等第三产业。五是最大限度地发挥学院固定资产效益。特别是充分挖掘临街商业设施的价值,使物尽其用,物尽其效。六是紧扣学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走好产学研结合的路子逐步提高后勤产业的科技含量。
通过3年左右的时间,达到后勤服务质量居于全市高职学院的中上水平,服务成本居于中下水平,师生普遍满意,上级部门肯定,在业内有较大知名度的后勤服务品牌。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规划任务按期完成
成立规划实施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学院规划以及规划检查监督工作,实现对学院工作的全面指导。各相关处室要在学院总体的前提下,制定建设发展规划、师资队伍规划、科研工作规划等详细规划;各系部要制定系部发展规划,并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实施方案。
(二)健全工作机制,为规划实施提供制度层面的保障。健全学院政治学习和理论学习制度,提高学院领导班子 科学发展的能力,提升全体师生员工的思想政治水平。定期开展中心组学习、党校培训、理论征文、专题研讨、学术报告、外出培训、参观考察等学习活动,系统全面地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增强全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教育方针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引导广大教职工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学习探索高职教育规律,进一步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高职教育的人才观、教育观和质量观,增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快发展的使命感和紧迫感。
(三)积极筹措资金,为规划实施提供财力保障
充分依托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及“成渝两地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建设”的有关政策,争取国家、行业及地方政府的投入和支持;完善产学研合作办学机制,扩大合作办学领域,拓宽融资渠道;积极拓展校办产业,增加办学收入;改革财务管理运行机制,强化监管,依法理财,厉行节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确保教学和各项重点工作的资金投入。
(四)发挥资源优势,为规划实施提供行业依托保障。充分利用主管部门的隶属体制,加强同主管部门、建设类行业协会、企业的联系,争取主管部门对学院在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实训基地建设、科研推广项目、毕业生就业等方面指导、支持和帮助。积极利用校友资源,在奖学金设置、实训基地、顶岗实习、毕业生就业等方面大力开发合作领域,为规划的顺利实施提 供良好的行业依托保障。
(五)加强科学民主制度建设,为规划实施提供体制保障。坚持学院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进一步完善党委会议和院务会议等议事决策制度;坚持和完善各部门规章制度;实行政务公开,发扬民主,建立健全科学的决策机制。坚决禁止“长官主义”式的决策,实行决策失误追究制;尊重客观、尊重科学;对集体作出的重大决策,加强跟踪,督促落实;在执行过程中,要善于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为规划实施提供体制保障。
第四篇:武汉市网络“十二五”规划纲要5
武汉市国土规划计算机网络系统
“十二五”规划纲要要点
(草稿)
1.总体思路与战略目标
1.1 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1)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国家信息化发展思路为指导,围绕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十二五”信息化发展规划,综合考虑其信息化发展的中长期需求,应用当前成熟的网络技术,解决计算机网络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其信息化发展和建设,提升网络面向武汉市地理信息服务的能力,满足信息共享、数据更新等国土资源管理工作需要。在未来5~10年内,网络应具备先进性、可靠性、稳定性及扩展性的特点,支撑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信息中心在全国GIS领域保持领先示范的地位和作用,为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信息化和电子政务建设提供支持和保障。
(2)基本原则
网络是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十二五”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基石。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信息中心正面临新的挑战、竞争和发展。要实现其新跨越,必须突破传统思维,谋划在先,把握机遇,发展创新。
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加强规划的领导,协调部门之间的需求,根据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的“十二五”规划,结合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信息中心的实际情况,确定各的阶段计划,规划审批后,在预定的期限内逐步组织实施。既立足长远,又顾及当前;既要全面推进,又要分步实施,充分考虑信息化推进的阶段特征和可持续发展。按照时代性发展需求,进行信息化建设顶层设计,高点起步,积极稳妥分步推进。
突出重点、平衡协调:坚持面向应用和面向需求的指导原则,以应用促发展,根据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信息中心实际发展的战略需求,寻找切入点和突破口,力争在重点领域和重点工程方面取得突破。与此同时,也要综合考虑网络应用和发展的薄弱环节,做好平衡协调工作,避免系统出现瓶颈现象。政府指导,多方筹资:作为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的下属事业单位,其网络“十二五”规划离不开政府的领导和支持。武汉市国土规划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十二五”规划,不仅要有政府政策层面的指导,也需要武汉市财政的投入。与此同时,还需考虑其他渠道的资金筹集,以便加快网络改造和升级的步伐,比如,国家863计划、国土资源部,自筹资金等方式。
保持领先,应用示范:作为国内国土规划GIS应用的领先单位,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信息中心的网络“十二五”规划要立足确保其在全国GIS领先地位,为其GIS的发展和应用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平台,也为其示范提供必要的条件和环境。
1.2 总体思路
武汉市国土规划计算机网络系统“十二五”规划的总体思路定位于立足先进的网络服务,改造和提升原有的网络体系,加快发展和融合现代网络技术,使其自动化、智能化和管理水平,都有较明显地提高。
具体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确定发展思路:
(1)跨越发展:“十二五”是我国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阶段,武汉市国土规划计算机网络系统正面临着跨越式发展的机会。与此同时,也对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信息中心的网络发展提出了挑战和战略需求。
(2)创新发展:创新是我国“十二五”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信息中心面临着创新发展的良机。一方面,其网络快速发展必须以创新为基准,另一方面,网络创新会将促进武汉市国土规划工作的全面创新。
(3)安全发展: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网络安全,特别是政府信息安全的问题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作为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下属的信息中心,其网络的安全问题将是“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
1.3战略目标
战略目标是一个单位发展战略的核心,它规定了其发展战略的总体方向,影响和决定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信息中心发展的战略重点、战略阶段、战略对策等要素,对行业信息化发展有着导向和推动作用。
(1)构架网络发展的新体系
网络正迎来高速发展的良好时机。万兆以太网不仅是未来5年的应用趋势,2 也为全光网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构架万兆以太网体系,必须进行新的网络设计和网络再构工程,为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机关电子政务和地理信息服务提供高速便捷的网络服务。
(2)打造行业领先的网络结构和应用模式
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信息中心在全国GIS领域一直保持领先示范的地位,其网络规划和改造,理应立足打造行业领先网络结构的创新理念,与此同时,也要考虑该平台必须面向全国GIS应用领先示范的服务模式。
(3)形成多层立体的安全网络
网络安全是目前一个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信息中心作为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下属的一个事业单位,其网络安全是“十二五”网络规划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形成多层立体的安全网络体系,保证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机关电子政务和地理信息服务的安全。
2.整体规划
2.1建设以“万兆网”为核心的基础设施,为全光网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 重点发展以“万兆网”为目标、以机房改造为龙头、以网络设备改造为核心的基础设施建设。升级和改造现在的网络拓扑结构,实施全光纤的结构化布线、升级服务器和存储设备,为语音、数据、视频等提供基础性服务,提升网络服务质量和传输速度,同时也为全光网的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
重点项目
(1)网络机房改造项目:包括机房面积扩大,服务器机柜优化,UPS不间断供电系统改造,隔断和防静电地板装修,精密空调系统,换气和消防系统,接地、防雷和屏蔽系统,机房环境及动力设备监控系统。
(2)网络结构化布线项目:包括局机关楼层的万兆光纤结构化布线和信息插座的六类千兆结构化布线。开通多方式连接分局、区局和乡镇所的网络物理连接。为网端设备的端接做好准备。
(3)服务器升级换代项目:逐步用刀片式服务器,代替塔式服务器和机架式服务器。虚拟化服务器,为云管理平台服务器虚拟化软件提供硬件基础。以便实现对于服务器虚拟化的管理,包括虚拟机和硬件资源池的管理。
(4)存储设备升级换代项目:重构SAN网络数据存储系统,系统数据集中 备份,实现自动化的备份、文件归档、数据分级存储以及灾难恢复等功能。
2.2构建云计算网络体系,为政府和地理信息服务提供先进的网络平台 重点发展以“云计算、云安全、云软件、云网络、云存储”为目标网络体系。建设网络视频会议系统,实施移动接入网络项目,构建云计算网络应用体系,为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网上办公和地理信息服务提供先进的网络平台。
重点项目
(1)视频会议系统项目:要实现多媒体会议系统与中央网络控制系统的无缝连接,必须扩展和整合包括音响扩声系统、会议讨论系统、投票表决系统、自动跟踪摄像系统、多媒体视频系统以及网络视频会议系统等子系统。
(2)移动接入网络项目:一方面要保证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便捷地移动接入方式网上办公和地理信息对外服务,另一方面,也要满足部分员工移动办公的需求。同时,要保证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政府上网的信息安全保密,以及地理信息的安全保密。
(3)网络云项目:在内网中实施私有云、在VPN网络中实施社区云、在互联网中实施共有云,使整个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信息中心网络按需自助服务,有泛在的网络访问方式和动态的资源池,具有快速可伸缩性和计量服务。为其地理信息服务云提供网络支撑。
2.3 建立安全网络运行机制,为方便快捷的网络服务提供可信的管理模式 重点发展以“信息安全”为目标、以安全存储为龙头、以安全管理为核心。升级和改造现机房安全监控系统,实施异地灾难备份系统项目,加强信息安全管理方面的研究,为方便快捷的网络服务提供可信的管理模式和应用模式。
重点项目
(1)机房安全监控项目:建立视频监控与门禁系统,机房环境及动力设备监控系统,以保证机房高效管理和安全运行。
(2)异地灾难备份系统项目:建立两套或多套功能相同的IT系统,互相之间可以进行健康状态监视和功能切换,当一处系统因意外(如火灾、地震等)停止工作时,整个应用系统可以切换到另一处,使得该系统功能可以继续正常工作。
(3)信息安全管理项目:建立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环境与风险评估,实施并运行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监视并评审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改进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3.保障体系
为保证网络“十二五”规划的落实,根据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信息中心的现状和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重点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务实推进
网络建设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要求建立健全有关组织,一把手要亲自抓信息化工作,直接决策,系统推进和组织实施网络建设。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做到机构落实,人员落实,经费落实,工作任务落实。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体人员的信息化意识。
2.完善各项制度
建立健全网络建设的管理制度,加强网络建设的监督、管理、经费控制;建立健全采购信息公开制度,加快推进政务信息公开制度。
3.加强网络标准体系建设
建立网络技术应用标准体系,理顺、整合已有网络应用标准,规范网络建设工作。对已有业务管理流程的规范化、标准化,有针对性地出台网络建设亟需的指导性技术文件。
4.加大网络建设的资金投入
网络是一项投资大、见效慢的事业。积极筹措资金必须纳入每年的计划。统筹网络建设专项经费,纳入预算管理,做到专款专用,保障工作落实。
5.加强网络人才队伍建设
为保障网络建设的顺利开展,应加强网络人才队伍建设,建立一支既懂信息技术,又懂建设业务,热爱信息工作,富于创新精神的工作队伍。
6.坚持科技创新,不断开拓新思路、新技术、新方法
坚持科技创新,不断开拓新思路,研究学习新技术、新方法。对行业共性、基础性的关键技术,统一组织有关单位联合攻关。通过一批高水平项目的实施,引导和推动网络工作的发展。
第五篇:大河乡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征求意见稿)
大河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
(征求意见稿)
“十二五”时期(二0一一年至二0一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深刻认识乡情民意、资源优势,准确定位发展方向和支柱产业,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对于抓住和用好支持我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机遇、促进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新牧区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制定“十二五”规划,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产业政策新导向,顺应农牧民的新期待,围绕工业经济强县、绿色畜牧名县、旅游文化特色县、生态文明示范县、民族团结进步县发展战略,以增加农牧民经济收入、改善农牧民生产条件、提高农牧民生活质量为重点,立足大河地处县城周边的区位优势、地处祁连山生态保护重点区域的生态优势、甘肃高山细毛羊主产区的资源优势、裕固族传统民俗文化底蕴深厚的人文优势,着力实施甘细羊设施养殖业、牛羊肉加工返销业、农家旅游餐饮业、祁连玉石加工业和劳务输转服务业“五业工程”,促进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大河。
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基本原则。
1、完善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立足乡村实际,科学规划,统筹安排,立足资源布局调整产业布局,确定“五业工程”发展规划,大力提高整个乡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协作程度,分区域、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2、产业带动,增收先行的原则。注重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按照“五业工程”发展方向调优调强产业发展布局,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注重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注重促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促进农牧业稳步发展,农牧民持续增收,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改善。
3、因地制宜,统筹推进的原则。
从城郊村禁牧和全乡农牧民群众陆续进城的实际出发,进一步深化乡情、村情和发展优势认识,围绕“四大优势”和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统筹考虑。抓好示范,树立典型,善于总结,积极推广,多形式、多层次推进城乡一体化,利用产业特色优势的扩散效应带动整个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4、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原则。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提高农牧民群众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摆在第一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抢抓祁连山北麓生态保护和牧民集中定居工程建设项目,高度重视和认真解决城乡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协调发展。
5、政府主导,群众参与的原则。坚持群众为主体,问计于民,集智于民,宣传引导广大农牧民参与改革,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牧民根本利益作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调动广大农牧民投身经济、社会建设的积极性、创造性,动员群众广泛参与,使之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使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成为全乡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行动。
“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在2010年的基础上农牧村经济总收入年均增长16%,到2015年达到1.046亿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2%,到2015年达到13876元;全乡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加强对农牧民的科技培训力度,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劳动力技能培训2500人,覆盖面达到60%;农牧村义务教育入学率和巩固率达到100%。医疗卫生条件大幅改善,文化、广播电视事业全面发展,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到95%以上。
围绕上述目标,着重规划好以下八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创新学习教育方式,在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上求突破。领导班子成员要充分利用“下村入户访民情”、“包村、包项、包重点”、政策法律进村入户“百日行”活动、下村入户搞调研和工作指导督查等方式,广泛开展调研、座谈、交流、征求意见等学习教育活动,进一步强化对乡情、村情认识,以事实为依据,以科学为指导,准确谋划农牧村目前和未来的发展思路,提升农牧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速度。特别是要深刻领会科学发展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增强落实科学发展的自觉性,以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带动学习型机关和学习型干部队伍建设,拓展思想解放的深度和广度,坚持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在更新观念中转变观念,在改革创新中促进发展,引导全乡干部群众努力克服“等、靠、要”、求稳怕乱以及老传统、***惯等思想观念的束缚,树立科学发展的新理念,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转变片面发展的观念,增强统筹协调的理念;转变因循守旧的观念,增强改革创新的理念;发扬敢闯敢干的精神,增强探索求异的本领,树立“百姓创家业、干部创事业”的全民创业意识,不给自己留遗憾,不给他人留隐患,不给后人留包袱。深入开展各类争创活动,用思想观念的转变和提升来引领跨越式发展,用体制机制的改革和创新来推动跨越式发展,用工作作风的改进和加强来保障跨越式发展。
二、坚持外引内举,在提高农牧民生活质量上求突破。
1、人畜饮水有所改善。以牧区人畜安全饮水项目为突破口,围绕塘尕尔工程延伸改造,积极争取牧区人畜安全饮水项目,实施“一片一个水池,一户一眼水窖”工程,利用5年时间,以塘尕尔工程为主线,辐射至榆木山水窖网,以线带面,最终形成四季草场人畜安全饮水网络,逐步改善韭菜沟片牧业点冬春场严重缺水的恶劣条件,不断提高牧区人畜饮水安全和质量,使60%的牧民喝上清洁安全的饮用水,缓解人畜饮水困难。在全力抓好黑河流域治理工程实施的同时,重点抓好牧区生态水资源保护、农村安全饮水、小型农田水利、山洪灾害防治、小水电开发建设等项目的争取建设工作,切实强化水资源的优化配臵,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体水利建设项目:营盘村农田引水渠道8公里;白庄子村农田引水渠道4.6公里;韭菜沟农田引水渠道2公里;西河村农田引水渠道两条4.6公里;西岔河村农田引水渠道两条12公里;西岔河村一排松人畜饮水工程24公里;改造塘尕尔引水管道延伸西沟至宽沟9公里,塘尕尔至管家圈4公里,水渠15公里。
2、通村道路逐年延伸。积极争取牧区“通达工程”项目,认真实施牧区“村村通”工程,完善乡村交通网络,在配合抓好大水等级公路建设的同时,多方争取资金,在5年内以甘青省道(207线或肃黑公路)为轴线辐射抓好县城—老虎沟—大岔、县城—松木滩、县城—天营等城郊通村公路建设;以塘尕尔滩(野马泉)主干线为轴线辐射抓好韭菜沟—红湾、韭菜沟—大滩(大滩河)、韭菜沟—光华(榆木山)等通村公路建设;以大水公路铺油建设为轴线辐射抓好韭菜沟—东岭(塘尕尔)、韭菜沟—西岭(黑石头河)等通村公路建设;以新西公路建设为轴线辐射抓好红崖子村—西河通村公路建设;以10条通村公路建设带动30条牧道建设,形成“十纵一横”的通村路网建设,彻底解决牧民行路难的问题,创建集转场、运输为一体的生活给养线,构建“通畅、安全、高效、舒适”的交通运输网络。具体通村道路建设项目:大水公路铺油(或水泥优化)18公里;西新公路铺油(或水泥硬化)8公里;西河村通村道路铺油(或水泥硬化)5.2公里;县城至天营公路硬化5公里;新建牧道桥梁10座;新建牧道吊桥20座;牧道建设20条、100公里。
3、生活用电全面覆盖。积极争取实施农电网改造工程、风电开发项目和太阳能光伏电站项目建设,在完成西岔河、东岭、西岭、大滩、光华、红湾、大岔和老虎沟等村定居点农网改造的基础上,利用榆木山风能资源,立项对榆木山进行风能勘测、评估,加快风能开发步伐,力争5年内实施风电开发项目,在榆木山冬春场实现风电和太阳能全覆盖;利用黑藏等区域海拔高、日照时间长、辐射量大的有利条件,积极争取立项,加大太阳能开发基础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太阳能开发利用评估工作力度,力争早日争取实施太阳能光伏电站项目。通过优化乡村电力资源配臵,使90%以上的牧业点通过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和清洁能源,逐步在解决照明难的同时享受到“家电下乡”的实惠。具体农电建设项目:韭菜沟5村冬季牧业点照明电架设工程;老虎沟村农网改造;大岔村白泉至黑藏30公里农电线路架设工程;配备太阳能光伏电板1000台套。
4、通讯电视进村入户。认真实施卫星接收“村村通”工程,以元白光缆主干线为依托,以农牧村现代远程教育宽带网为基础,结合实施农村“三通”工程,加快全乡农牧村通讯设施建设步伐,立项争取光缆宽带和3G宽带进村入户项目,利用5年时间,实现光缆宽带进村,电话入户,3G宽带进村覆盖100%,入户达到60%,数字化电视入户率达到60%。积极争取实施移动信号无盲区工程,在黑藏、榆木山等边远牧业点实现通讯信号全覆盖。以通讯建设为重点,构筑现代通讯平台,使农牧村信息传递、有线电视及卫星接收得到全面普及。乡政府新建主体二层,砖混结构机房、办公室及配套设施220.2平方米,概算总投资369.24万元的广播电视站一座。
5、生态环境有效保护。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抢抓祁连山北麓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项目机遇,积极谋划在更高层次上转变农牧民生产生活方式、遏止林草退化趋势,促进生态有效修复,积极争取祁连山生态补偿,农牧民退牧补助,大力发展畜牧业舍饲养殖模式,使农牧民变牧羊为护草。以祁连山水源涵养林保护与建设为重点,加大退牧还草、黑河流域综合治理等工程的实施力度,认真落实以草定畜、草畜平衡各项政策措施,扩大退牧还草工程的实施范围,合理有效的利用草原,努力遏制草原植被退化。积极争取实施大河乡草原(场)建设项目,每年完成草场改良1万亩,利用5年时间,补播改良5万亩以上。在小泉河、九个泉石滩、芨芨泉、西台子、九个台子和喇嘛坪规划20万亩人工饲草料基地建设,重点争取草固城饲草料基地建设,为大力发展甘细羊设施养殖业和祁连山北麓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项目实施后舍饲育肥打好饲草料基础。加大草原虫鼠害、毒草治理力度,每年完成草原毒草治理0.5万亩,培训项目区干部群众200人(次),5年完成2.5万亩毒草治理;重点做好野马川、张肃路两侧鼠害治理,做好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工作,坚决禁止乱捕滥猎和乱挖滥采行为,尤其抓好大岔等地虫草乱挖滥采治理,切实维护生态的多样性,增强草原可持续发展能力,发展生态农牧业、生态旅游业和生态服务业,全面推进生态文明村建设,5年内生态文明村达到60%,5年内生态文明村达到100%,最大限度地减少生态破坏,实现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具体生态建设项目:黑河流域二期工程;退牧还草二期工程;退耕还林500亩工程;250万亩草原灭鼠、防蝗、毒草治理。
三、转变发展方式,在做大经济总量和推动经济快速发展上求突破。
以“产业发展,规划先行”的发展思路,认真分析、研究、筛选全乡资源分布,科学调整产业布局,确定科学的产业发展规划,紧紧围绕工业经济强县、绿色畜牧名县、旅游文化特色县、生态文明示范县、民族团结进步县发展战略,推进我乡“五业工程”发展进程,每年保持16%的发展速度,加快膨胀经济总量促量变,切实转变发展方式促质变,努力构筑产业发展新优势。
依托乡扩繁场,加大对规模养殖户、养殖小区、合作社的培育扶持力度。把大岔、老虎沟、松木滩、西河3000米以上高海拔牧业区域确定为牦牛、藏西羊养殖区;把韭菜沟片红湾、西岭、大滩、光华、东岭确定为细毛羊优势区;把天桥湾、营盘、红边子、旧寺湾、西柳沟、喇嘛湾、白庄子确定为劳务输转发展区和舍饲养殖区;把围绕县城的天桥湾、营盘、红边子、西柳沟、喇嘛湾等城郊村作为饲草料基地,在项目和优惠政策给予大力扶持;确定天桥湾、营盘、红边子、旧寺湾、西柳沟、喇嘛湾、白庄子城郊村及城乡结合部发展农家餐饮业和祁连山玉石加工产业,充分发挥城郊优势,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
1、大力发展设施养殖业。把发展细毛羊产业作为促进农牧民增收的优势产业和主导产业,持之以恒地抓紧抓好、做大做强。立足韭菜沟片丰富的草畜资源优势,不断调整优化种养结构,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划片定点,扩大优势产业基地规模。加大以乡扩繁场为中心的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和标准化生产推广力度,加强科技培训和服务体系建设,增强畜牧业整体竞争力。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按照优质标准组织加工,按照效益理念组织营销,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鼓励农牧民和社会各界以牲畜、草场、资金、技术等要素入股,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共同体,把市场理念、质量理念、标准化理念等现代农牧业运行理念贯穿于细毛羊生产全过程,创建地域声誉,提升产品品位,不断提高细毛羊及其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培育我乡细毛羊畜产品品牌,力争做强享誉县内外的红湾细毛羊肉品牌。坚持以科技为动力,大力推进以澳血导入为主的绵改育种技术,以绵羊穿衣、机械剪毛为主的科学化管理技术,以暖棚养殖为主的高效养殖技术,稳步提高细毛羊个体质量,整村推进良种繁育、上站配种、科学养殖、免疫接种、绵羊穿衣、机械剪毛、统一销售。围绕畜种改良、结构调整、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等生产环节,进一步加大配种站、药浴池、暖棚羊舍、剪毛棚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为细毛羊产业发展提供基础条件。力争通过5年的努力,全乡细毛羊基础母羊达到8万只,扩繁能力达到10万只,年产优质细羊毛300吨以上、羊肉1800吨以上,产值达到5700万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8%以上,使优质细毛羊产业实现四季草原围栏化、饲草生产基地化、牲畜品种优良化、畜群越冬暖棚化、舍饲养殖规模化、疫病防治科学化、畜牧产品标准化,构筑现代畜牧业生产格局。具体细毛羊扩繁建设项目:新建高标准暧棚羊舍100座,其中:集中连片50座、分散50座;新建简易暧棚羊舍100座;新建药浴池10座;新建配种站10座;新建配种站放牧员宿舍110间、110O平方米;引进优质种公羊250只;新建高标准机械剪毛棚8座;购入机械剪毛机80套。
2、大力实施牛羊育肥、返销、加工业。以扩建天桥湾牛羊育肥基地为基础,加大养殖小区、饲草料基地建设,动员群众上喇嘛坪发展设施养殖,挖掘加工大河干肉、大岔奶制品等精深产品,引导带动县城周边群众做大做强育肥贩销、牛羊肉加工业。羊产业开发以发展优质肉毛兼用细毛羊产业为主,以天桥湾、营盘、松木滩、老虎沟、大岔为重点进行集中连片开发辐射至韭菜沟7个牧业村、康乐乡部分牧业村,甚至可辐射至与青海省祁连县毗邻的部分牧业乡及高台、临泽、甘州等县区畜禽资源。牛产业以发展高原牦牛为主,以大岔、老虎沟、松木滩为重点区域可辐射至与青海省祁连县毗邻的部分牧业乡。以促进牛、羊“夏秋山上放牧、冬春养殖小区集中反季节育肥”模式的优势互补,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加工转化增值,推进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和优势产业带建设为着眼点,加快推进优势产业向优势产区集中,努力建设具有较大产出规模的牛羊产业优势产区。到2012年,出栏牛羊占全县牛羊出栏总量的40%以上,初加工品牌包装占80%。以百万只甘肃高山细毛羊扩繁行动计划为契机,依托我乡已建的细毛羊扩繁场,配套完善人工授精站(点)建设,提升杂交改良速度,在重点村配套建设细毛羊常温人工授精站(点)10个,基本覆盖重点养殖区域。大力推进高原牦牛复壮改良和品种保护。通过5年努力,高原牦牛改良率达到70%以上,细毛羊人工授精达到95%以上,良种肉羊本交授配率达到80%以上,牛羊良种化程度分别达到70%和80%以上,乡扩繁场成为康乐、大河、祁丰优质细毛羊重点养殖村的优质种源基地。具体建设项目:新组建专业合作社4个;天桥湾、大岔牛羊屠宰返销市场2座,包括冷库、风干设备;扶持育肥养羊户100户,其中:养殖200只以上规模育肥户50户;扶持牛羊屠宰户50户;引进1/4野血统种牦牛20头;积极争取立项投资扶持大岔高原牦牛配套建设。
3、大力发展祁连玉石加工业。立足乡域特点和资源优势,广泛吸纳乡内外藏石、赏石爱好者,以及玉石、奇石加工、销售人员,组建大河乡祁连玉石加工合作社,激发广大农牧民群众捡石、赏石和参与石产业开发的热情,抢抓全县祁连玉产业发展的机遇,充分挖掘我乡丰富的祁连玉石资源,以政府为主导,以市场为导向,以合作社为依托,以农牧民增收为目标,加快资源开发,把发展祁连玉石产业作为拓宽农牧民转移就业渠道、增加农牧民收入的新兴产业。通过5年努力,使我乡松木滩、老虎沟、西柳沟、喇嘛湾等城郊村成为全县祁连玉石原料集散地、雕刻加工基地及产品营销的主要市场,通过祁连玉石产业基地建设,不断培育壮大产业基地,打造一个既能创造税收、增加就业,又能拉动经济发展的综合性祁连玉石新型产业,力争5以后,使祁连玉石产业年产值占农牧村经济总收入的10%以上、达到1000万元以上,带动200名以上农牧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就业或转移就业。
4、大力实施牧家乐饮食旅游业。做好长沟寺旅游景区和西柳沟农家旅游餐饮一条街初步规划,加大长沟寺旅游景区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积极为旅游业的发展创造基础条件。立足城郊资源、山水文化、牧区风光和牧家乐美食等优势资源,不断延伸旅游产业链条,发展乡村旅游,挖掘城郊经济,拓展牧家特色服务,把发展旅游经济作为牧民群众增收致富的主要举措来抓。以创建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管理规范的饮食娱乐农家生活为目标,采取内投外引、资源入股等多种投资渠道,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力争建成西柳沟生态休闲园、牧家乐美食娱乐一条街,精心打造成“乡村旅游休闲名街”,以沟养沟,形成“一户牧家乐,十户种养业”的发展模式,以乡村旅游带动他类种养业发展,做活县城旅游饮食业。以项目资金整合等手段,突出民族特色和农家风格,加大对西柳沟农家院改造力度;制定规范标准,实行西柳沟农家院服务人员统一着装,精心打造一家一景、一户一特色,提升西柳沟旅游餐饮业服务水平和档次。深入挖掘裕固族民间艺人,鼓励民间艺人组建小型文艺演出组织,以机动灵活的方式,积极参与到旅游服务当中,丰富城郊旅游项目,积极培育旅游品牌。及早谋划,创新方式,继续举办好传统民俗文化艺术节,进一步提高大河丰富的人文、旅游、畜牧等资源优势的宣传效应。坚持经济与饮食、休闲、文化互动的发展理念,以规划建设县城“后花园”“餐厅”为目标,不断挖掘牧家美食文化资源,推动特色牧家特色饮食文化产业的大发展,经过5年的努力,浓郁的牧区文化特色元素基本凸显到位,特色牧家美食文化品牌知名度明显提高、城郊乡村旅游经济效益明显、成为城郊第三产业发展和城郊群众增收的支柱产业。突出“旅游饮食”地位,将其功能定位在体验牧民生活、探究牧区文化、享受森林氧吧、探险幽谷深邃、近赏丹霞奇观等方面,使西柳沟农家园、牧家乐一条街不仅仅是吃饭就餐的好地方,而且成为阳春踏青、夏季避暑、深秋观叶、冬季赏雪、旅游休闲的最佳去处,以创新的理念、求新的思维,研究特色、挖掘特色、突出特色,培育乡村特色旅游精品。坚持“一园一景一特色”,按照有楼房,有帐篷;可固定,可活动;既有生态园,又有裕固帐;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小桥流水错综分布的规划布局,切实打造生态旅游美食文化一条街,成为县城“美食休闲步行街”。同时,围绕雪泉片10个村充分发挥临城靠县的优势,做好“借城发展、依城兴村”的文章,走为城市服务、与城市接轨、参与城市分工、策应城市发展和经营城市运作的路子,精心打造“南肉架、北菜篮、西餐厅、中服务”的城乡共赢格局。以隆畅河沿岸和元白公路周边原生态草地资源为纽带,以鄂博台子和长沟寺为原生态风情优势区,充分利用该旅游资源区内的藏传佛教寺院—长沟寺人文旅游景点、鄂博台子祭祀、垒山观岩画、鹿场赏鹿和周边的原始森林、峡谷彩林、高山流水等自然风光。5年内形成集宗教文化旅游、裕固族民风民俗和自然风光为一体的复合型旅游带。具体乡村旅游建设项目:鹿场至垒山至鄂博台子至长沟寺旅游景区和线路开发;大岔黑藏天池至雪大阪冰川探险旅游线路开发;冰沟丹霞影视及旅游基地建设工程;高标准新建改建农家园、牧家乐20户。
5、大力实施劳务产业。依托城郊优势,把农畜产品加工返销、旅游餐饮服务、建筑工地务工、祁连玉石加工作为引导农牧民转移就业的主攻方向,加大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力度,切实提高劳动力的素质。按照政府推动、市场牵动、能人带动、有序流动的总体要求,把劳务经济作为农牧民增收的重要渠道,整合劳动力资源,联合天桥湾、喇嘛湾等村劳务输出队、工程队,依托已建立的大河乡劳务输转协会,提高组织化程度,力争每年有组织输出劳动力1000人以上。同时,组织城郊村、城乡结合部、牧民新村居住的农牧民大力发展二三产业,以拓展家政服务、驾驶、维修等其他产业发展带动群众增收致富。5年之后,建成以大河乡劳务输转协会为中心围绕县城服务的综合服务中心。利用市县30万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有针对性地开展城乡富余劳动力技能培训,全面推行“培训、就业、维权”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建立劳务基地,发展劳务经纪人,不断拓宽农牧村劳动力转移和劳务输出渠道,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引导和组织农牧民就地输转,实现劳务输出由体力型向技术型、雇工型向经营型、季节型向常年型转变。鼓励和引导更多的农牧民广泛利用各类资源,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和类型多样的服务业、农畜产品加工业,通过延伸产业链条,扩大就业容量,培育新的增收点。具体劳务产业建设项目:乡劳动力技能培训中心配套建设;劳动力技能实训基地6处(九个台子、天桥湾养殖小区、西柳沟旅游饮食一条街、西台子扩繁场、乡劳务实训基地、大岔高原牦牛改良扩繁基地)。
四、统筹城乡发展,在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求突破。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围绕城郊,大力实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行动计划,全力做好发展利民、创业富民、保障安民、服务惠民文章,推进财富共创、成果共享、和谐共建。
——推进城乡规划一体化。以围绕县城、服务县城、经营县城、依城发展的理念,把大河牧民新村、农牧村社区和中心村在县城整体规划内同步规划、同步统筹、同步整合、同步提升。在提升整体服务功能的基础上,科学规划,积极扶持大河牧民新村、农牧村社区发展,在县城已建的7幢牧民定居楼区域内建立大河牧民新村,在城乡结合部建立农牧村社区,在乡政府驻地和西岔河建立中心村,构筑以县城为中心、连接城乡结合部农牧村社区和中心村,功能互补的网络型集镇框架,强化新牧区规划建设,鼓励城郊村和韭菜沟片农牧民举家进城入住大河牧民新村,实现集中定居。同时,在进城农牧民集中定居小区修建社区管理服务中心,推动农牧村人口向大河牧民住宅小区和城郊农牧村社区集聚,努力打造容量大、环境好、配套完备、功能完善的大河牧民新村。打破地域界限限制,逐步将雪泉片天桥湾、营盘、老虎沟、松木滩、大岔城郊接合部的散居户发展为农牧村社区,实行社区化管理;把喇嘛湾等条件成熟的部分村并村发展为城郊农牧村社区,为实现牧民集中定居、产业优化布局创造条件,最终实现草地放牧、城市生活、农牧村发展、社区管理的模式。具体建设项目:新建大河乡政府农牧民社区管理服务中心办公楼2000平方米(牧民住宅小区);1000户牧民定居工程建设;新建牧家超市1处600平方米。
——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加快大河牧民新村、城郊结合部社区、农牧村社区和中心村交通、供水、供暖、排污等配套设施建设,加强牧民新村建设,实施美化、绿化、净化、亮化工程,创造优美人居环境;不断完善农牧村社区、中心村基础设施,加快水、电、暖、路等设施配套建设,使之尽快完善配套功能,发挥农牧村地域性经济和文化中心的作用。到2015年,农牧民在大河牧民新村、城郊接合部社区、农牧村社区和中心村集中定居率达到70%以上,城镇化水平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具体建设项目:大河街道6公里排洪渠道工程;大河3公里街道美化亮化工程。
——推进城乡社会事业一体化。加大对农牧村社会事业政策的落实,构建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平台,使城乡居民平等享受公共服务。依托县城教育资源,鼓励全乡农牧村适龄儿童进城上学,实行教育集中办学,共享县城教育资源;整合乡村卫生资源,健全乡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实行乡村医生巡诊制度,加大村卫生室设施投入,形成城乡资源共享、疾病共防的公共卫生网络体系;整合社会文体资源,健全乡村文化服务网络,抓好以乡综合文化中心为重点,辐射带动村文化室和农家书屋的农牧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规范开展每的民俗文化节和“比、学、赶、帮、超”表彰活动暨创先争优活动并形成长效机制,广泛开展群众性民族传统文化体育运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扎实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高城乡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完善乡村农牧技术推广服务网络,大力发展各类专业技术协会,构建适应市场、面向群众的科技推广体系。具体建设项目:新建畜牧站综合楼400平方米;新建计生综合楼400平方米;新建卫生院住院部楼500平方米;新建10个村级卫生室1500平方米;新建10个村委会办公室(红边子、旧寺湾、西柳沟、喇嘛湾、白庄子、西岔河、西河);新建韭菜沟文化体育活动中心300平方米;新建文化体育综合活动场地2个。
——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
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覆盖城乡的就业政策扶持体系和各类就业群体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健全完善医疗保障、养老保险、困难救助、社会救济等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做好、做实“一册明、一折通”工作,切实把上级党委、政府的各项惠民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实现社会保险健全完善,社会救助全面协调,社会关系和谐稳定,管理服务规范高效,城乡居民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目标。围绕上述任务,重点推进以下工作:
1、建立健全城乡一体的就业服务体系。利用县乡党校,县农科教培训中心,结合实施市里30万技能培训工程,重点加强对农牧村劳动力的就业创业培训,建立面向城乡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重点开展针对农牧村劳动者的引导培训、技能培训、订单培训和创业培训,切实提高就业创业技能。健全完善乡社保所各项工作规范,建立健全城乡劳动力就业、失业登记与管理制度,围绕我乡“五业工程”的实施,大力扶持创业带动就业,引导农牧民有序外出就业,鼓励农牧民就近转移就业,做好就业困难人员的援助就业,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和组织起来就业的政策体系。进一步规范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劳动关系,签订劳动合同,加强劳动用工管理与维权,维护城乡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2、完善一体化、多层次、全覆盖的社会保险制度。推进养老保险城乡一体化建设,完善城镇养老保险制度和农牧村养老保险制度,全面落实各项政策,全面推进城乡养老保险工作,加快推进新型农牧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健全养老保险各险种间转换衔接制度,做好外出务工人员的社会养老保险征缴工作,实现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全覆盖。建立健全一体化、多层次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提升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牧村合作医疗保险接轨后的管理服务水平。
3、健全城乡新型社会救助体系。着力构建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以灾民救助、五保供养、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等为重要内容,与住房、教育、司法等救助衔接配套,系统完善、制度健全、运行高效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好提标扩面工作,做到应保尽保,加快低保制度、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衔接,提高保障水平,加强城乡医疗救助,把我乡五保户、孤寡人员分别纳入县老年公寓或养老院管理。完善以集中供养为主、分散供养为辅的供养体系,建立健全农牧村“五保”、城镇“三无”人员集中供养的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优抚对象生活保障制度。
4、加强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完善以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和村务公开、财务公开为重点的农牧村自治制度,促进村民自治活动的规范化和程序化。
五、维护社会稳定,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上求突破。推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需要一个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我们要立足当前形势,顾大局、保稳定、促和谐,切实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和谐,努力理顺各种关系,拥有一个和谐、融洽、协调的发展环境。一是加强与毗邻乡镇的睦邻友好合作,依法调处涉及边界及其它生产生活方面的矛盾纠纷,妥善解决各种遗留问题,确保边界稳定。二是妥善解决好与广大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实际问题和群众反映较多的遗留问题,不断加强社会管理,拓展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切实把矛盾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充分发挥好人民调解在维护稳定工作中的作用。三是强化安全生产,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畜产品及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四是加强民族团结,大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县建设,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的思想,发挥宗教在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凝聚人心、服务社会的作用,营造宗教和顺的良好环境。把稳定问题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矛盾纠纷联调联动调处机制,全力以赴、扎实有效地做好维护稳定的各项工作,确保农牧村长治久安,为促进全乡科学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政治环境。
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在提高干部群众思想政治素质上求突破。一是用科学理论、先进文化教育和武装广大农牧民。持续开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教育,社会主义优越性教育;党的基本路线、基本方针、基本纲领、基本知识和现阶段党在农牧村的方针政策教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集体主义教育;法律、文化和科技、艰苦奋斗与移风易俗、无神论教育等等,通过教育,增强广大干部群众对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的热爱和对改革开放的认同感,对祖国、对家乡的自豪感,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综合素质和文明程度,提升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准。
二是广泛普及二十字基本道德规范,引导广大农牧民群众增强道德意识,提高道德素质。要在农牧村大力普及道德知识,特别是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引导广大农牧民群众分清是非、善恶、美丑,懂得为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文明素养。不断改变传统的封闭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各种陈规陋习,自觉追求科学文明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是切实加强诚信建设,逐步推进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要在农牧村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和实践活动,引导农牧民群众充分认识讲诚信与自身利益的密切关系,牢固树立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信用意识和道德观念。
七、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在提高为民服务能力上求突破。
一是强化班子建设。进一步把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坚强领导集体,增强运用科学发展观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坚持走群众路线,加强调查研究,提高科学决策水平,让决策更好地反映民意、顺应民心、为群众所拥护支持。
二是强化党组织建设。要坚定不移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理念,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积极落实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决策部署。加强“五个基本建设”,实施“强基创先”工程,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建立与统筹发展相适应的党建工作机制,实现基层党组织统筹管理,探索开创党组织领办新兴产业发展的新路子。
三是强化作风建设。坚决破除形式主义、摆花架子,坚决杜绝说一套做一套、欺上瞒下,多为百姓办好事、办实事,切实转变工作方式和工作作风,力争把各项工作抓细、抓实、抓到位,不断提高执政水平和效率。
四是强化队伍建设。切实抓好班子带强队伍,把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农牧村配班子、选干部、用人才的重要标准,让善于科学发展的人上、不善于科学发展的人让、阻碍科学发展的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