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名医大家” 吴孟超院士观后感(精选)
“名医大家” 吴孟超院士观后感
前不久,党委组织我们观看学习了纪录片“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院士。看完吴孟超院士的先进事迹,感动之余,不禁为他高尚的人格、无私的胸怀、崇高的境界所折服,他为医学界起了标杆。
吴孟超院士是一个信念坚定的共产党员,一个深爱着祖国的忠诚赤子,一个心里永远装着患者的医生,一个至今仍然在科学道路上冲锋不止的老兵!他是一位平凡的老人,普通衣食,寻常住行,每日忙碌,其乐融融;他又是一位不平凡的老人,思维敏捷,精神矍铄,87岁仍每天在手术台上做1至3台手术。他在长达50多年的肝胆外科职业生涯中,几乎每天在动手术刀,一双手曾为13600多名肝病患者解除病痛。由于对祖国怀着深深的爱,17岁的吴孟超放弃了去英国读书,回到战火纷飞、灾难深重的祖国,他几十年如一日,把毕生精力和智慧献给了祖国。他用精湛医术护佑百姓健康,以高尚医德温暖病人心灵,他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痛病人之所痛的朴素情怀和感人事迹让我深受感动。为了给病人省钱,他做了三条规定:只要确保疗效,用药能用便宜的不用贵的,能用国产的不用进口的;不准给病人过度检查等。我们医护人员应当像吴孟超那样,坚持站在患者的角度想问题,以让患者得实惠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去做事情,自觉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作为一名神经外科的年轻护士,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更应该学习吴老那种事事为患者想,处处以患者先,心里永远装着患者的精神。吴老身上焕发出来的精神之光,仿佛是照亮我前进之路上的灯塔,吴老身上蕴含的道德力量,可以净化我们每个人的心灵。人的一生,是悠悠岁月中的一瞬间,护士这职业在现实生活中并不神圣,平常到几乎不能平常的地步,每当病人一个个的痛苦的来,又一个个健康的走,虽然每天留下的是一身疲惫,换来的确是病人身心的健康和灿烂的笑容,对病人我更是倍加予以悉心照料,每一次的吸痰,我都做到轻柔快;每一次的翻身,都将病人的肢体处于功能位;每一次的护理操作,都是在呼唤病人名字中进行,当我与病人同呼吸、共命运时,当我向病人倾注自己一片至诚时,我看到了病人眼中闪动的晶莹,我听到了病人心中满意的赞许,我更感觉到了肩膀上沉甸甸的重量„„看到这些,我就更能体会到那句话:病人的微笑是我们心中永远的财富。
我们的先辈南丁格尔女士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能够成为护士是因为上帝的召唤,因为人是最宝贵的,能够照顾人,使他康复,是一件神圣的工作,只有发自内心的热爱,才能够做好。如今,我们也正在用我们的满腔热情、博爱之心,延续着先辈救死扶伤的方式,修补着每一个缺失健康的人的人生。
时光就在平凡、忙碌、辛苦中悄悄的流逝,这是一个需要奋斗才能成功的时代,也是一个催人奋进的时代,做为神经外科的护士,面对的是一个个走在死亡边缘的患者,我们只有时刻准备,敢于拼搏,在与时间不断的赛跑中,才能驱走病魔,延续生命。当每个人发自内心的原动力汇集成一股合力时,我们的工作必将会在巨大的推力下,向着更快、更高、更强的方向蓬勃发展。新时代的号角召唤着我们前行,让我们携手与共,在名医大家崇高精神的指引下,以良好的道德,优质的服务,为构建和谐医院贡献出所有的力量。
2011-11-13
第二篇:“名医大家”观后感
“名医大家”观后感
前不久,上海市卫生局等联合拍摄了15集纪录片《名医大家》,全方位记录顾玉东、沈自尹、戴尅戎等15名在国内外影响广泛的医学大家的精湛医术和高尚医德。最近交大附三院党委及教办组织我们观看学习了这部倍受好评的纪录片,作为一名正处于临床实习阶段的一学生来说,此时能够接受到这样的教育真是受益匪浅、获益终生!
“所谓名医、大家,都是病人培养出来的,任何医生离开病人将一无所获。”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山医院手外科专家顾玉东教授这样说,他认为,医生应该牢记这一点并随时将自己的知识“奉还给病人”。
清楚的记得我们都曾庄严宣誓:“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当我步入神圣医学学府的时刻,谨庄严宣誓:我志愿献身医学,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恪守医德,尊师守纪,刻苦钻研,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全面发展。我决心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救死扶伤,不辞艰辛,执着追求,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这不仅仅是几句话,更多的是督促我们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医学知识的动力,更多的是我们日后行医的准则,我们必须永远将病人放在第一位!
古语云“德不近圣者不可以为医,才不近仙者不可以为医”!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必须要有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医生担负的是救死扶伤的义务,人命关天,容不得半点马虎,必须才德高尚之人才能为之!片中所记录的15位名医、大家无一例外的都具有着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
戴尅戎,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骨科创始人,他一流的骨科技术,被誉为“中国骨科第一人”。戴尅戎教授每次为骨肿瘤患者做完手术后,内心深处总会感到隐隐的不安:因为这些大面积骨头切除的病人,尽管可能保住生命,但却落下了终身残疾,甚至有的永远只能与病床为伴。于是他思考是否能用人工骨骼和人工关节替换那些被切除的骨头,从而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有了这一想法他立即申请成立了国内第一家设立在医院内的生物力学研究室,聘请了理工科方面的工程师,请他们一起研制人工假体,不久,医学与工程学、材料学甚至更前沿的学科一次次实现了成功联姻,一个个身处绝境的病人因此获得重生!
手是创造一切的法宝,它一旦造成损伤,必将给伤者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和
困扰。尤其是一个人如果失去了拇指,则意味着丧失了一半的手部功能。曾任上海华山医院手外科主任的顾玉东教授一生与手结缘,在手外科领域创造了诸多“第一”:他是世界上第一位用“膈神经”移位治疗臂丛神经损伤的医生;他是世界上第一位用“第二套供血系统”手术法使足趾游离移植再造拇指手术的成功率达到百分之百的医生;他是第一位突破医学禁区,用伤者健侧的颈7神经来修复瘫痪手臂获得成功,开创了该领域奇迹的医生。顾教授是一位追求精益求精的医生,尽管当时他的足趾游离移植再造拇指手术的成功率已达到93%,但另外7%的失败率仍让他寝食难安,为此,顾教授一头埋进解剖室,经过5年对数百例手术的分析总结,终于首创出他的“第二套供血系统”手术方案,即在保证足趾移植手术中找出一根直径在1毫米以上的血管,使得足趾移植后的供血系统万无一失。此后,华山医院手外科的足趾游离移植再造拇指手术达到100%的成功率。
......
他们都拥有高超的医术,他们也都有着高尚的医德,面对荣誉、成就,他们没有自满,没有固步自封,而是更加投入到对医学的钻研,向医学禁区的不断迈步,向新的医学高峰的不断攀登,为解除病人之疾苦而不懈努力,这就是“大家”,一切为了病人,始终为解除病人之疾痛而奋斗!
我们要以“大家”为榜样,作为医学生首先要学好基本理论知识,实习期间在老师的指导下多动手实践,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提高自己的诊疗水平,将自己培养成一名合格的医生,此外在提高医疗技术的同时我们还应该学会与病人沟通,在医生心目中,疾病的很多未知领域,现代医学并不能解释和解决,但在患者心中,将自己交给医生,就是要换回健康,认知上的差异,让医患双方有时难以沟通,这就需要我们有好的沟通技巧和耐心,有理由相信如果我们都能够做到像“大家”那样从病人的利益出发,处处为病人着想,耐心沟通、细心治疗,那么社会中种种医患不和谐的现象将不复存在!
学生:卞庆平2010年11月4日
第三篇:名医大家读后感
《名医大家》读后感
最近,怀着崇敬的心情读完了《名医大家》一书,深有感触。书中以访问形式介绍了多位中国上海近代名医,图文并茂,一位位医师的传记像画面般呈现眼前,仿佛亲临其跟前,与其交谈,感受各位大家的医德修养和行医风范,无论从医者还是患者的角度,都颇有感触,甚而感为精神上的一次洗礼。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这本书给我们提供了一本非常好的医德教育读本。
中国肝脏外科之父—吴孟超老先生为了报效祖国,毅然放弃了去新加坡或英文学校深造的机会,挥别母亲,投入祖**亲的怀抱,89岁高龄,仍坚持主刀做手术,坚持查房看门诊,坚持倾其所有教授弟子,肝胆春秋50载,吴孟超为国为民乐此不疲,89岁,又是一个新的起点,一轮新的超越!
血液学专家,瑞金医院王振义院士从事研究血栓和止血,在国内首先建立血友病A与B以及轻型血友病的诊断方法,在国际上首先应用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分化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获得很高的缓解率,给白血病乃至恶性肿瘤病人带来了生的希望。他不问功名,只求贡献,他的眼里只有医学,他的心里只有病人。一个医生,应该始终把病人的需要放在首位,最大的动力就是如何为病人服务。
郭迪医生能把一个凳子坐破,足够说明他在案头所花的时间;邱蔚六医生为了测试针麻能否起到镇痛作用而决心“以身试针”;陈赛娟医生为了开展研究,几乎每天都要工作12个小时以上,最终从一名纺织女工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领导起世界一流的研究机构;顾玉东医生为了给病人开刀竟然顾不上自己的儿子,最终导致儿子的手永远伸不直,有一点角度,但对自己的选择他从不后悔;中国现代整复外科之父—张涤生老先生虽然已经95岁高龄了,依然每天上午坚持去医院上班。
他们都拥有高超的医术,他们也都有着高尚的医德,为解除病人之疾苦而不懈努力,这就是“大家”,一切为了病人,始终为解除病人之疾痛而奋斗!我要以“大家”为榜样,作为门诊护士,首先要学好本学科的理论知识,在平时实践中积累丰富的经验,善于总结,开展研究,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技术水平。对工作认真负责,谦虚谨慎,帮助医生更好的诊治患者。最后,要有很好的沟通技巧及耐心,对待病人要耐心,要一视同仁,和蔼热情,病人有不理解的地方要耐心解释,语言亲切。
面对这些名医,我想我更应该充满勇气,无所畏忌地锐意进取。锐气藏于胸,和气浮于面,才气见于事,义气施于人,我将以此勉励自己,在医学的荆棘道路上奋斗不止。
熊洁
2012-3
第四篇:读吴孟超院士先进事迹有感
读吴孟超院士先进事迹有感
最近在观看了吴孟超院士的很多先进事迹之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下来。几十年来,吴老用他高超的医技和高尚的品德赢得了无数人的敬仰和钦佩。作为一名肝胆外科医生,他数十年如一日地奋斗在手术台的第一线,时至今日已累计做了14000多例肝脏手术,成功率达到98.5%,把一个个垂死的病人从鬼门关挽救回来;作为一名老师,他自编教材,亲自示范,把他独创的先进技术毫无保留地教给每一个进修学生,带出了1000多名“吴氏刀法”的传人;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一心向党、立志报国,他一生都忠诚着自己的信仰、并用自己的行动忠实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如此一位技术高超、成就卓著的名医,怎能不让人敬仰呢?然而吴老最令我钦佩和感动的不是他的高超的医技和伟大的成就,而是他的认真、负责、虚心上进,更是他对病人无微不至的关怀与高尚医德。吴老曾说过:“一个好医生,眼里看的是病,心里装的是人。”他每次接诊,都对病人亲切地微笑,聊聊家常,拉近与病人的距离。冬天查房,他总是先把自己的手焐热,再去触摸病人的身体,还常常用额头去感觉病人的体温。做完检查,他也不忘顺手为病人拉好衣服,掖好被角,还摆好床下的鞋子。不为名,不为利,只为病人有个好身体,他把患者的生命看得比天还大,把老百姓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他用自己的行动向天下的所有医务工作者诠释了“医者仁心”这四个字的真正含义。一个真正的名医首先要具备的基本素质便是“仁心”,医生不仅要治病人的病,更要治病人的心,这才算得上是真正的名医。吴老正式这样一位名医,他高超的医技和无微的关怀,不仅治好了病人的病,更治好了病人心里上的疮口。作为一名医学生,这些是最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在经济利益高于一切,拜金主义盛行的今天,保持一种平静的心态,不浮躁,不唯利是图,把病人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这是每一个医学生最应该做到的事。让我们深刻地领悟吴老的精神,学习吴老的负责敬业,处处为病人着想,真正做到以“救死扶伤”为己任,这才不失为一名合格的医学生,才能保证将来成为一名对社会、对国家、对人民有益的医生。
第五篇:向吴孟超院士学习倡议书
向吴孟超院士学习倡议书
医学院全体学生:
连日来,全校师生掀起向全国著名肝胆外科专家吴孟超院士学习的热潮。吴孟超院士在68年的肝胆外科生涯中,他坚守信念,敬业奉献;他勇闯禁区、不断创新;他医德高尚、大医仁心,创造了中国肝脏外科的无数个第一,被患者誉为“白求恩式的好大夫”,被中央军委授予“模范医学专家”;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荣获国际组织授予的“吴孟超星”小行星命名;胡锦涛总书记特别批示向吴孟超院士学习。
这些成就和褒奖,饱含着吴孟超院士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真切情怀,承载了吴孟超院士为祖国争光、为民族争气、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理想和不懈追求。吴孟超院士是我们医学生的楷模,今天,我代表医学院团总支学生分会向全体学生发出倡议:积极行动起来,树立远大抱负,深入学习吴孟超院士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
学习吴孟超院士追求理想,爱党报国的坚定信念。吴孟超院士从17岁辞别双亲回到祖国,他把为党增光作为最高的荣誉,把为国争气作为毕生的追求,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的幸福,始终以赤子之心满腔热忱地为党工作、为国争光、为民解难。他说,为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是他入党和从医时作出的承诺,他要用一生履行这个承诺!我们要像吴孟超院士那样,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始终充满信心、充满激情,始终重信践诺、奋发向上,把个人的价值追求融入到党的事业中、体现在学习工作中。
学习吴孟超院士勇攀高峰、大胆创新的进取精神。面对中国肝癌防治的重任,他登高望远,攻坚克难,成功实施了我国第一例肝脏肿瘤切除手术,实现了中国外科在这一领域零的突破;实施了世界上第一例中肝叶肿瘤切除手术,闯进了肝脏手术“禁区中的禁区”,在肝
脏外科史上树起了一个新的里程碑;他鼓励创新,促进了肝脏手术技术一次再一次地得到发展。我们要像吴孟超院士那样,在学习和工作中立足本职,与时俱进,大胆质疑,敢为人先,把握科学规律,勇敢攀登医学高峰,努力创造一流的学习和工作成绩。
学习吴孟超院士崇尚医德、倾心为民的高尚品德。吴孟超说 “一个好医生,眼里看的是病,心里装的是人。”他微笑着接诊病人,聊家常,问寒暖,拉近与病人的距离;冬天查房,先把自己的手捂热,再去触摸病人的身体;做完检查,不忘为病人拉好衣服,掖好被角;每年大年初一,坚持给住院病人拜年。这些涓滴的情怀,是他对患者的仁心仁爱。我们要像吴孟超院士那样,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关爱他人,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用自己的言行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和谐校园关系、和谐社会关系,尽力、奉献。
学习吴孟超院士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奋斗精神。功成名就的吴孟超院士,本可以选择尊荣,选择享受,选择超脱,但他却选择了继续前行。他说:“如果有一天我真的倒下,就让我倒在手术室里,那将是我一生最大的幸福!”他是那么地热爱他的事业,那样地不知疲倦。我们要像吴孟超院士那样,爱岗敬业、忘我工作,理想永存,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同学们,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以吴孟超院士为标杆,树理想,明职责,立言行,勤奋学习、刻苦努力、发奋图强,为西藏医疗卫生事业和人民健康的协调发展而努力奋斗!
党校医学院分校
二〇一一年十月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