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市学校后勤管理工作先进个人事迹(最终定稿)

时间:2019-05-13 15:13: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襄阳市学校后勤管理工作先进个人事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襄阳市学校后勤管理工作先进个人事迹》。

第一篇:襄阳市学校后勤管理工作先进个人事迹

襄阳市学校后勤管理工作先进个人事迹

曾雪峰

作为一名杨威中学后勤保管员,我的主要工作职责是:对杨威中学

物品出入库的发行、月度库存盘点的统计;物品的废旧处理。以下是我对杨威中学主要工作成绩汇报:

一.认真抓好学校绿化管理改善学校环境。

为了能够让杨威中学绿化环境更加美好,降低请人工出钱的费用,我从自己的职责范围上入手,带动后勤人员对学校的空余土地进行了扩肯,学校空余土地面积大我们每天都按时分块挖,我自己并亲自监督落实动手,杨威中学土地盐碱化高、在学校经费短缺的情况下,我们自己拿着铁锹挖以顽强的毅力和拼搏的精神,对杨威中学空余土地进行绿化美化和植树,开辟了一片“春季有花、夏季有荫、、冬季有绿”的温馨优美的生活环境。

二.服务师生劳累自己勤奋工作

担任学校后勤工作中,我自己还负责教学维修这一块,对杨威中学前勤的课桌登办公桌损坏需要维修,今年3月中旬,学校后勤对每一个年级教室桌登进行了维修,利用下课业余时间将五年级一批旧课桌椅进行焊接维修,解决了教室缺少课桌椅的燃眉之急,同时,也为学校节约了维修经费。在维修之前,我进行了反复实验,确定了最佳的维修方案,工作之余加班加点,经过近一周的奋战,终于完成了五年级教室每套课桌椅的维修任务,我在焊接铁桌椅的过程中,眼睛都给弧光刺红了,但仍然坚持工作,无怨无悔,不辞辛劳。为了让学生能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值了!

三.抓安全提高学生住宿环境

为了进一步抓好落实学生寝室楼顶雨天漏雨问题,我对房顶进行了观察和研究,公用教学楼房顶长年累月的风化有多处裂痕,为了能够对房顶进行维修给学校日常开支减压,我和后勤处工人对房顶使用火烤油毡的方法维修,虽说有很多的困难但为了教学和学生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在热在辛苦也值了,学校还有寝室房顶漏水,因为有一栋是旧楼寝室上面的房顶大面积漏水,每一间寝室都有问题,每当遇到下雨天房顶就会有雨水渗入,难以解决学生在寝室就住休息,为了维修寝室房顶有所成效和质量的保证,我们要在太阳最热的时间去维修已达到最好的效果,在维修中我们分配工作两人一组,有运液化气一组的,有运油毡的,我主要负责烤油毡大家忙的汗水都流进了眼里,太阳的火热晒的大家脸都黑了,可是在苦在累大家也没发泄,因为在大家的眼里学生就是未来的希望。在这里我感谢领导给我一个平台让我走向成功的道路,感谢同事们对我的支持与鼓励。我将继续加强业务学习,认真履行职责,全方面提高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克服不足,以更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争取做得更好,为杨威中学服务一师生尽一份力!

第二篇:浅谈学校后勤管理工作

浅谈学校后勤管理工作

做好服务保障工作是后勤工作者的天职,是与生俱来的永恒课题。从职能分工看,后勤工作其实是机关工作的一部分,它服务于全所各项工作,以大局为先,以服务为重。后勤其实质就是为其他工作的开展提供“弹药”的后方战线,没有适时的物质保障和适宜的服务保证,基层、机关工作和活动就会失去基础和动力,一切都将无从谈起。为此如何提高后勤服务保障工作是每一位后勤人员都应该思考的问题。作为一名后勤工作者,在此本人以自己的理解结合工作实际谈谈如何做好后勤保障服务工作。

一、后勤工作的特点

1、广泛性。后勤工作涵盖面较广,具体地说,我所的后勤工作主要有以下几项内容:民警食堂管理、备勤用房管理、住房补贴管理、水电管理、通讯管理、车辆管理、服装管理、来宾接待、会议会务、政府采购、行政资产管理、办公用品管理、办公楼卫生、维护维修及其他日常性事务。业务项目繁杂,涉及范围广,与全所各项工作及每位民警、职工的工作、生活都息息相关。

2、服务性。后勤工作是服务工作,从后勤工作的内容来看都是为本所工作服务的,是保证我所其他工作顺利进行的服务性工作。比如,为生产顺利进行,需安装工场间空调,从购买、安装、维修等都需要服务;办公用品领用、车辆运输、发放服装、提供餐饮等都属于服务。为此我们后勤工作者都需要热情、主动、耐心,还需要有能力、有技能,把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做好服务工作,才能得到支持和理解。

3、和谐性。后勤管理工作事无巨细,头绪繁多,既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又有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人与物的关系处理不当,又会影响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基层、机关工作所需的交通、通讯、水电、被装等物资保障以及全体民警职工的生活样样都要细心考虑周全,精心安排,稍有疏漏,就会影响其他工作的正常开展和民警、职工工作的情绪。其次是上下左右,纵横交错,涉及面广,既要处理好本所内各科室、大队的关系,又要协调好本所与外部的诸多方面的关系。因此,后勤工作是打造和谐稳定劳教所的重要组成部分。

4、琐碎性。后勤管理工作常常是从一些不起眼的树枝落叶、芝麻小事做起,然而这些被称为小事的工作切不可小看。具体工作中,水电的维修、办公用品的领用、服装的发放、会议会务需要做的琐碎小事,如抬桌子、搬凳子、端杯子、倒茶水等,如果没有这些不起眼的准备工作,就无法保证大事的顺利进行;来宾的迎来送往,电话的接进拨出,是再小不过的事,但都代表着整个所的文明风貌,若有不慎,将会直接影响上下、内外关系;还有在接待和外事活动中,小事处理不当,也将会影响到劳教所的形象。

5、时效性。后勤管理工作是动态的活动,任何的工作都是在时间中进行的,任何工作的开始和结束都有合理的时效性,任何工作超出它合理的时效性都将变得毫无意义。后勤工作更是如此,每一项服务都有其即时性,如接待室需及时放好开水、茶叶,哪个单位没有水了需及时送,工场间灯坏了需要及时修,劳教人员突发病需要及时送等,为此每一个后勤人员都要有很强的时间观念,办事必须做到果断、及时、合理、科学。

二、我所后勤管理的现状

根据后勤管理工作的特点,可以看出后勤管理工作在全所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极为重要的,在此勿庸多言。但在现实工作中,仍面临着许多问题。一是工作任务繁杂,后勤人员兼职多,服务跟不上。目前我所后勤部门只有5名民警,6名职工,1名临时驾驶员。其中,科室领导1名,民警食堂管理人员2名,水电通讯管理2名,驾驶员5名,内勤1名,保洁员1名。但与后勤工作十几项的单项工作而言,就显得任务多,项目杂,上述人员除驾驶员工作较为单一外,其余每人都要身兼数职,许多事做起来力不从心,疲于应付,使服务保障跟不上。二是后勤部门与办公行政分离时间不长,工作管理、服务机制有待于进一步规范,制度也需进一步完备。后勤工作存在着管理方法不科学,制度落实不到位,服务机制不健全,凭经验办事,靠习惯动作,随意性大,工作中很容易出现漏洞。三是由于我所是女所,被服务的对象大多为女性,女性有其自身的特点。如气力、机器维护及对服装的要求等方面都与男性有明显的区别,这就对后勤部门的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做好后勤服务保障工作的几点想法

根据前面所谈的后勤服务工作的特点及本所现状,目前,本人认为必须从实际出发,以搞好服务保障为基础,以科学管理为手段,以提高效益为目的,突显以人为本,积极探索,大胆实践。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本所后勤管理工作:

1、加强制度建设,提高后勤管理能力。建立健全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各项规章制度,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健全部门职责、岗位职责、规章制度、工作规程等一系列具有科学性、规范性和长效性的后勤服务保障工作制度,明确职责,合理分工。如框定接待、办公用品领用的标准,规范物资采购等,这些都能够有效提高我所后勤的规范化管理。制度的功能在于规范和约束行为,为此加强制度建设将有利于规范和约束后勤工作,使后勤保障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也使今后的后勤保障工作更加程序化、规范化和法制化。

2、加强奉献意识,提高服务能力。由于我所各部门几乎都存在人员少的困难,后勤部门作为服务性部门,后勤工作者更需要强化奉献意识。这是由行政后勤工作性质决定的。“行政后勤工作是整个单位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做好其他各项工作的重要保障”,后勤工作不是中心,但要服务中心;后勤工作不是大局,但又牵动大局;后勤不是小事,但又必须从小事做起。和其他工作比较起来,后勤工作更需要强化奉献意识,努力提高服务力。因为后勤工作的价值和意义就在于为全所政务提供保障,为全所大局服务。我们必须既要强化奉献意识,提高服务能力。没有奉献意识,即使有一定的能力,也不会自觉主动去服务;仅有相关意识,如果缺乏服务能力,这样的意识也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因此,必须把两者结合起来,通过树立奉献意识并强化服务能力。

3、加强角色意识,提高专业能力。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有不同的分工,扮演着各种各样的角色,不同的角色意味着不同的责任。后勤工作根据不同的工作内容也有不同分,作为后勤工作者我们必须强化从事后勤管理、服务和保障的角色意识,准确定位,明确职责,始终牢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当前,社会的分工越来越细,每个人在明确自己角色的同时,应该努力提高专业能力,这是强化角色定位的前提和基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都有各自的专业特长。“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后勤工作也存在专业分工,比如有固定资产管理、接待服务、食堂管理、被装管理、政府采购、水电管理等等。每个人都应该按照专业化的要求做好自己的工作,提高工作水平和服务质量,这样才能更有效地为全所各项工作服务。

4、加强进取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如何有效履行和不断强化后勤管理的职能,如何提高服务质量,都需要我们保持进取意识,强化创新能力。如果总是因循守旧,不能突破原有的思维方式和习惯模式,那我们就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后勤工作由于工作面宽、领域多、战线长,涉及管理、服务、保障等方方面面。现如今服务的内容和要求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从原来的后勤服务、会议接待等一般性事务工作发展到资产管理、政府采购、后勤政策制定等事务工作。适应这个发展趋势,做好新形势下的后勤服务工作,就需要不断的总结、创新和提升。因此,每一名后勤人员必须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进取心态,在继承的基础上突破前人,超越自己,推动后勤事业持续的发展创新。

5、加强学习意识,提高思维能力。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包括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我们要坚决克服那种后勤工作主要是做事和服务,不需要学习,不需要理性思维的错误观念。

后勤工作者,必须强化学习意识,努力培养理性思维能力,这是推动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恩格斯曾指出,一个民族想要站上科学的各个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因此,我们既要学习后勤业务知识,增长实际工作的本领,更要注意理论的修养和锤炼,提高理性思维能力。事实上,后勤工作的发展,需要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比如,如何完善资产管理、如何规范政府采购工作、如何理顺接待消费等等,所有这些,都需要进一步学习和研究。后勤也需要理论指导,后勤也有业务学习。

第三篇:关于襄阳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研究

关于襄阳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研究

郝敬东

社会管理创新是新时期党和政府面临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在当前社会变革日新月异,新老矛盾叠加交织的形势下,深入研究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非常必要。近期,我们对襄阳市社会管理创新工作进行了调研,形成了以下研究报告。

一、襄阳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主要做法

近年来,襄阳市按照中央和省委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部署要求,切实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以解决民生问题为根本,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为目标,以全省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市为动力,抓住机遇,先行先试,积极推进社会管理的理念、体制、机制创新,取得突破性进展和良好效果。其创新四项机制、推进社会管理的做法,被中央综治办《综治动态》转发推广,中央、省多家媒体对襄阳市的社会管理创新进行了宣传报道,整体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一)创新领导决策机制,推进社会管理责任到位

襄阳市委、市政府切实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十分重要的软实力、软环境,作为党政一把手工程,多次召开市委常委会议和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建立了科学有效的决策推进机制。

一是高规格成立社会管理领导机构。成立“襄阳市社会管理委员会”,由市委书记任主任、市长任第一副主任、市直36个职能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任委员;并下设办公室,与市综治办合署办公,由市委副书记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按12人配备,落实办公用房5间,预算办公经费30万元。出台了《襄阳市社管办工作职责及工作制度》,明确了市社管办8项工作职责、内设机构职责任务、领导成员工作分工及工作例会、检查督办、信息报送、考核奖惩等制度,促进了办事机构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二是分层次研讨部署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举办全市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分三个层次组织全市党政领导干部、政法领导干部、综治办主任进行专题研讨,市委书记、市长进行动员部署。研讨班规格高、规模大,市“四大家”领导同志参加,各县(市)区和市直部门参加研讨人员共计800多人。

三是分项目落实社会管理创新责任。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关于襄阳市社会管理创新的实施意见》,提出构建社会管理八大体系;同时,出台《襄阳市社会管理创新项目及责任分工方案》,确定10大类、49个专题项目,分别明确牵头责任单位、协办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并将其纳入全市综合党政目标考核和综治考核重要内容。去年8月,根据工作需要,市社管委又新增13个社会管理创新项目,下发文件予以明确。目前,大部分项目己经完成。

四是建立社会管理形势分析研判制度。市委办、市政府办下发《关于建立社会管理及综治维稳形势分析研判制度的通知》,明确市、县两级党委常委会议每季度进行一次社会管理形势分析研判;市社管办定期进行分析研判,形成社会管理形势分析研判报告,提请市委常委会议研究,会议决定加强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建立社区公共服务站,实行网格化管理,新招聘1286名社区公共服务人员,增强了社区服务功能。

五是建立社会管理协调督办制度。市社管委建立每季度一次协调督办会、每季度一次全面检查督办、每月一次重点检查督办制度,检查督办情况及时予以通报。今年以来,己先后召开8次协调督办会。并组织10个督访组,深入11个县(市)区30个基层单位和市直8个重点部门进行了检查督办,开展暗访,下发暗访情况通报,促进了社会管理及创新措施的落实。

(二)创新社区公共服务机制,推进重心下移服务到位

按照“社会管理社区化、社区服务社会化”的要求,大力推进“一站四化”社区公共服务模式,着力夯实社会管理基础。

一是建立社区公共服务站。改革社区管理体制,下移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统一建立社区公共服务站,作为社区公共服务机构,在社区党组织和居委会统一领导和管理下,综合履行社区管理和服务职能。社区公共服务站设立便民服务大厅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计划生育与社区卫生、社会保障与社会救助、劳动就业与医疗保障、城市管理与环境保护、社区党务与综合事务6个便民服务窗口,招聘窗口服务人员540人,实行“一站式”服务。目前,全市已建立社区公共服务站194个,其中市区已建94个;市区招聘社区公共服务人员1286人,其中700多人担任网格管理员。

二是推进社区服务管理网格化。按照每400户左右居民划分1个网格的要求,将市区划分为近800个网格,每个网格配备一名网格管理员,按照社区公共服务站的统一安排,综合履行网格内信息采录、社会治安、劳动保障、民政服务、计划生育、城市管理等职责。同时,在每个网格内招募6至8名网格信息员,协助网格管理员开展社区管理服务工作,及时提供有关信息。樊城区建成了红光、襄江等一批网格管理示范社区。目前,市区社区网格化覆盖面达到85%以上。

三是推进社区服务管理信息化。依托市电子政务信息网络,建立社会管理综合信息平台,包括一个数据中心、三个数据库(人口基础数据库、空间地理数据库、法人单位数据库)和四个应用系统(社会矛盾联动化解信息系统、社区公共服务信息系统、社区公共服务在线网站、社会管理绩效考核信息系统),以及建立社区自助服务机、“社区通”专用手机2个应用子系统,形成市、区、街道、社区四级联网运行和系统完整、功能强大、全省领先的社会管理综合信息平台。目前,人口基础信息库已基本建立,市区已联网70个社区,到2011年底覆盖面可达95%;空间地理数据库已在市公安局警综平台建成使用,即将导入社会管理综合信息平台;社会矛盾联动化解信息系统、社区公共服务业务系统、社区公共服务在线网站实现了平稳运行;其他信息系统年底可全部建立。

四是推进社区服务管理多元化。着力构建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政府主导、社区居民自治、驻区单位共建、社会组织和社区志愿者队伍有效发挥作用的社区服务管理主体多元化格局。重点培育和发展社区社会组织,积极建立社区业主委员会、社区物业管理服务部、家政服务社、平安协会、出租房屋管理协会、社区志愿者协会等6个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社会组织。积极组建青年平安志愿者组织,建立市级平安志愿者总队,各县(市)区成立分队11个和专业服务大队8个,全市共招募青年平安志愿者25000多人,在社区服务、城市管理、交通管理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五是推进社区服务管理专业化。主要是分类推进流动人口、出租房屋、特殊人群、社区物业、社区家政等专业服务管理工作。推进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专业化,积极推行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推进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同时,对流动人口区分日常管理层、重点关注层、高危管理层三个层次,实行分层次管理。推进社区物业服务专业化,在襄城区10个社区试点建立社区物业服务公司,重点解决“老穷小”社区和一些破产改制企业生活区管理无序、环境恶化、治安混乱的问题,取得较好效果。《法制日报》以“居委会主任成了物业法定代表人”为题,报道了襄阳市的做法。推进社区家政亲情服务专业化,建立社区便民服务超市、家政服务社,实行上门服务、预约服务、呼叫服务等多样化服务模式。樊城区红光社区建立居家养老和日间照料中心,较好解决了社区留守老人和行动不便居民的生活问题,受到居民好评。

(三)创新大调解工作机制,推进社会矛盾化解到位

一是推进大调解组织网络化。按照“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要求,健全大调解工作组织网络。纵向,建立县级社会矛盾大调解中心10个,乡镇(街道)综治维稳信访联动中心107个、村综治工作室2672个,形成县、镇、村三级联动的大调解组织体系。同时,依托市、县两级司法局、政府法制办、人民法院,分别建立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个指导中心36个,加强调解工作指导。横向,建立医疗纠纷、交通事故、劳动人事争议、土地征收补偿、环境保护纠纷、学生意外伤害纠纷等6类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54个,建立行政机关调解中心(室)216个、企事业单位调解组织3100多个,形成了纵横结合的调解网络。

二是推进大调解管理层级化。市综治委出台《襄阳市社会矛盾化解层级管理办法》,根据矛盾发生地域、难易程度,将社会矛盾风险等级分为I、II、III级,明确了社会矛盾分级化解责任,III级社会矛盾主要由村一级化解,II级社会矛盾主要由乡镇一级化解,I级社会矛盾主要由县一级化解,解决了过去社会矛盾化解层级不清、责任不明、相互推诿扯皮的问题,强化了化解责任,方便了群众投诉,提高了化解效率。

三是推进大调解运行制度化。市、县两级党委、政府出台《重大决策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实施办法》,实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和意见书制度,防止在决策、审批等前端环节因工作不当产生社会矛盾。今年以来,全市共评估重大决策事项290项,对14项作出不实施决定。出台《襄阳市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衔接配合实施办法》、《乡镇(街道)综治维稳信访联动中心调解矛盾纠纷实施办法》、《襄阳市县级社会矛盾大调解中心建设指导规范》和《襄阳市行业性专业人民调解委员会建设指导规范》等,形成了多种调解手段相互衔接、相互补充的工作机制,促进了社会矛盾的及时有效化解。宜城市2010年10月建立县级“社会矛盾大调解中心”以来,设立人民调解室、行政调解室、司法调解室,落实专门调解人员10人,与市群众来访接待中心实现对接,先后调处各类矛盾纠纷641件,防止民转刑案件31件,防止群体性上访21件364人。襄阳市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2010年11月挂牌运行以来,共接待医疗纠纷咨询580多件,受理医疗纠纷103件,已调处86件,基本杜绝了因医疗纠纷围堵政府的现象。

(四)创新特殊人群管理机制,推进管理服务措施到位 一是建立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治疗管理制度。出台了《襄阳市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治疗管理实施办法》,规定了排查、鉴定、收治、监护、保障措施,明确了管理主体、管理责任、定点医疗机构、治疗费用结算办法,实行市、区两级财政保障,确保了应治尽治。

二是建立吸毒人员强制隔离戒毒中心。依托市劳教所,建立市强制隔离戒毒所,经过扩建升级,可一次性容纳戒毒人员800人。

三是建立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市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建成并投入运行,总建筑面积5270平米,床位200张,配有医务室、心理咨询室、活动娱乐室等,已救助少年儿童82人次。

四是建立留守人员关爱帮扶机制。市社管、妇联等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开展留守家庭及留守人员关爱帮扶活动的实施意见》,建立以家庭自助、邻里互助、结对帮助、社会救助等“四助”为主要内容的关爱帮扶机制。家庭互动,主要是印发致外出打工人员的一封公开信,开通亲情电话,建立外出人员与家庭和村(社区)每周定期电话联系机制。邻里互助,主要是建立互助小组,签订互助协议,开展生产、生活、子女教育、安全关照等互助活动。结对帮助,主要是建立家庭志愿者队伍,建立志愿者与留守家庭及人员的固定帮扶关系。社会救助,主要是按照政策落实低保、社会救济、大病救助及社会福利机构托管、代管等措施。据统计,全市共有留守家庭251728个,留守妇女162196人,留守儿童89532人。通过关爱帮扶,使他们感受到了党和政府及社会的温暖。

五是建立社区心理疏导机制。市社管办、市妇联联合出台《关于建立社区“阳光家园”心理疏导站的实施方案》,计划用三年时间,全面建立社区心理疏导站。8月上旬,全市社区心理疏导站建设启动仪式在樊城区水星台社区举行,今年启动15个社区的试点工作;目前,樊城区水星台、红光、铁路社区心理疏导站已建立并投入运行。

二、襄阳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突出成效

襄阳市始终坚持发展与稳定并重、富民与安民共进,全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各项工作,让广大群众成为社会管理创新最大的受益者,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其突出成效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创新社会管理理念,真正实现了三个转变

一是管理体制实现由部门分散管理向政府综合服务转变。确立了“党政领导、综治协调、公安为主、部门联动、社区承载”的管理新体制。实行政策统一实施、资源统一整合、信息统一共享。二是管理对象实现由“社会人”向“社区人”转变。针对大量“单位人”变成“社会人”的实际,襄阳市通过树立“管理与服务并重、以服务为先”的理念,转变管理服务方式,增强“社会人”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引导他们自觉融入社区,成为社区的主人。三是管理手段实现由传统手段管理向信息化管理转变。树立信息化管理新理念,通过建立信息平台,实现了资源共享和信息运用的最大化,使信息平台直接服务于政府公共管理和治安管理工作。

(二)完善管理机制,初步构建了三大平台

一是构建了社区公共服务平台。襄阳市大胆改革社区管理体制,统一建立社区公共服务站(社区综治工作站),与社区党组织、居民委员会合署办公,社区党组织书记(居委会主任)兼任社区公共服务站(综治工作站)站长,实行组织三位一体、工作整体推进。在公共服务站建设和管理上做到统一制作标牌、统一设置窗口、统一服务项目、统一制度建设、统一资源配置。共设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人口和计划生育、劳动保障和就业等6个公共服务窗口,实施“一站式”办公、“一站式”服务,同时实行“因事设岗、一岗多责、按岗定员”和“费随事转、统一管理”的人员与经费管理模式,提高了工作效率。二是构建了社区信息采集平台。依托社区公共服务站建立信息采集平台,每个公共服务站配备信息采集电脑,社区民警和工作人员配备信息采集箱。按照“以房管人、以房找人、查人知房”的要求,完成了街、巷命名和门楼牌号的编码工作,以社区为单位全面开展信息采集,信息采集率达到100%。建立了日巡查、周会审、月考评机制,对动态变化的信息及时更新,保证了信息的鲜活性、真实性和有效性。三是构建了公共信息交换平台。在公安机关建立了警用地理综合信息平台,实现了公安系统信息的统一录入、统一传输和统一查询,直接服务于治安管理工作。同时,依托政府政务信息网,设计研发了政府公共信息交换平台,把原来分散于各职能部门的相关信息全面整合、梳理、归并,形成全要素基础信息。政府有关职能部门按照规定人员和规定上网指令,可及时上网查询涉及本部门工作的有关信息,为实际工作服务。

(三)延伸社区服务功能,激发了基层工作活力

通过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理顺了社区组织机构和各种工作关系,合理配置、有效利用了社区资源优势,促进了社区民主自治与和谐建设,实现了政府职能向社区的延伸,形成了社区党组织、社区自治组织、政府公共服务组织三位一体的管理格局和良性互动,建立了“无缝隙管理、无差别服务”的新机制,使群众真正体会到社会管理创新带来的新变化。

(四)提升政府管理效能,增强了基层工作合力

通过整合有关政府职能部门在社区的人力财力资源,建立了社区公共服务平台,减少了部门在基层管理和服务中的各自为政、有事互相推诿扯皮的现象,形成了工作合力;同时,通过整合部门间数据资源,建立了资源共享数据库,拆除了部门间的信息壁垒,消除了管理脱节断档现象。相关单位及工作人员可根据工作需要和权限,查阅居民的基础信息和个性化信息,节约了社会管理成本,提高了管理服务的针对性和工作效率。

(五)准确掌握社情民意,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全市通过开展实有人口、实有房屋管理(简称“两实”管理)工作,探索社区管理的新模式,让社区公共服务站工作人员活跃在基层群众生活的第一线,可以在第一时间内随时随地掌握群众的所思所忧所盼,通过面对面做工作、心贴心讲道理、实打实解难题,使大批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得到解决,从源头上化解矛盾,有效地防止了小问题激化为大矛盾。“两实”管理为深化治安管理打下坚实基础,使治安管理工作做到了底数清、情况明、针对性强,不仅确保公安机关的信息搜集、阵地控制能力有了质的提升,也大大增强了政府工作透明度,提高了政府公信力,形成了干群共创和谐、共促发展的良好局面,对推进“四个襄阳”(产业襄阳、都市襄阳、文化襄阳、绿色襄阳)建设、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创造了坚实条件,提供了可靠保证。

三、进一步推进襄阳社会管理服务创新的建议

推进社会管理服务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管理的方方面面,关系到党和政府在基层的领导力、凝聚力和权威性,也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必须从战略上高度重视。从襄阳的实践看,尽管在社会管理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并从管理理念和机制上进行了改革、创新,社会管理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由于历史和社会原因,社会管理水平仍然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还不能很好满足社会事务发展变化需求,主要表现在:一是社会建设和管理主体还比较单一,无法满足社会需求;二是社会利益诉求机制不够健全,利益诉求渠道单一;三是重视上访、维稳等事后社会矛盾和问题调处工作,从源头上解决和满足社会成员权益维护机制不够健全,利益诉求机构和组织较少且未能充分发挥满足社会成员诉求职能;四是社会法治观念淡漠,依法管理社会事务水平不高。同时,还面临着四个方面的压力:一是社会矛盾多样多发,信访案件和群体性事件数量仍将在高位运行,维护社会稳定压力较大;二是刑事案件居高不下,有组织犯罪和侵财犯罪依然突出,公共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维护社会公共安全面临较大压力;三是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的服务管理工作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可能产生一些不稳定因素和社会治安问题;四是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服务管理相对滞后,信息网络建设管理机制尚不健全,管理任务异常艰巨。当前,我们正处于社会结构深刻变革并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襄阳全市上下更是处于围绕“四个襄阳”目标,全力推进省域副中心城市和鄂豫陕渝毗邻地区中心城市建设的攻坚时期,进一步加大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和制度创新力度,不断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们结合调查情况,就社会管理服务创新在“四个襄阳”建设中发挥支撑和保障作用提出以下建议。

(一)整合社会资源,建立健全新型社区公共服务体系

政府部门进入社区公共服务领域的主要包括劳动就业、民政低保、治安民调、残疾康复、计生、卫生、城管等工作,人员配置基本采取部门各自招聘协管人员,工作经费和生活补贴基本由部门支付。由于“条块分割”机制带来的部门归口差异,各协管人员各自为政,既不利于社区统一管理,又造成社区人力资源浪费,形成了社区管理空壳化,对基层政权建设和社会管理带来了较大隐患。因此,社会管理必须把各部门包括劳动、民政、治安、计生、卫生、城管等力量整合起来,实行“因事设岗、一岗多责、按岗定员”及“费随事转、统一管理”的人员与经费管理模式,有事大家一起干、一起抓,这样既形成了工作合力,避免出现各自为政、条块分割的问题,又有效杜绝了重复投入、资源浪费现象,提高了工作效率,有利于加强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在基层社区的贯彻落实。就襄阳而言,应抓紧落实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强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着力构建“一站四化”的社区公共服务体系,不断满足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需求。一是健全社区公共服务站,配齐配强社区公共服务人员,实行“一站式”便民服务和网格化管理。二是加快社会管理信息化建设,建立和完善全市社会管理综合信息平台,实现市、县(市)、街道(乡镇)、社区四级联网运行,提高信息化条件下的社会管理水平。三是扩大社区居民民主参与。组织社区居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及时回应各利益群体的合理诉求。积极推进阳光新政,置社会管理工作于群众的监督之下。加快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组织,加强驻区单位共驻共建,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社区服务管理的积极性,形成多元参与的社区服务管理格局。四是提高社区服务水平。对社区人口、房屋、就业、家政、心理疏导、文化体育等事项实行分类管理、规范管理,提高社区专业化管理服务水平,努力把社区建成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二)着力源头化解,建立健全社会矛盾大调解体系

从重信访、维稳等事后处理工作转变为重视从源头上统筹、化解社会不稳定因素,在有效整合大排查、大信访、大调解的工作制的基础上,构建以县(市)乡(镇)两级调处中心为主导、村居调处服务站为基础、司法调解和行政调解平台为辅助、行业性和区域性调解组织为节点的矛盾大调解体系,进一步完善群众利益协调机制、群众诉求表达机制、群众权益保障机制、社会矛盾调处机制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建立健全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化解行政争议互动联动和诉调、公调、检调、访调对接等工作机制,积极推动律师、保险业和公证参与矛盾纠纷化解,形成和解、人民调解、行政调处、民商事仲裁、司法裁决等相衔接的多元化格局,不断提高社会矛盾预防和化解能力。具体抓好五项工作:一是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养老、医疗、工伤保险制度,健全社会优抚、社会福利、社会救助制度,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需要。进一步完善保基本、广覆盖、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形成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的社会保障网络。二是严格执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完善评估程序,落实评估责任,严格追究责任。三是健全完善社会矛盾大调解工作体系。积极构建党政领导、综治协调,司法行政、政府法制部门和人民法院分别牵头,有关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大调解”工作格局。充分发挥三级综治维稳信访联动中心(室)的作用,健全重点领域“第三方”调解机制和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健全完善“三调对接”工作机制,最大限度地把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四是从制度层面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健全完善维稳情报信息的预警、收集、分析、研判机制,牢牢掌握工作主动权。对征地拆迁、辞退民师、复退军人、移民安置、城市困难群体、涉法涉诉信访等涉及的突出问题、复杂矛盾,坚持落实政策、思想工作与解决实际困难相结合,妥善予以解决。五是注重以法律途径解决社会矛盾。把依法治市、依法治理作为加强社会管理、实现社会长治久安的根本途径,把法治建设落实到社会管理各领域和全过程,突出法律权威,坚持依法行政,严格公正执法,引导人民群众通过法律手段解决矛盾、满足诉求。

(三)抓好“四个深入推进”,建立健全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体系

一是深入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加强应急管理委员会、各类应急组织和队伍建设,健全应急管理联动指挥系统和信息系统,加强应急演练,提高应对公共危机和突发事件的能力。二是深入推进安全生产管理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依法打击食品药品领域违法犯罪行为,建立健全有效的食品药品生产经营和使用的监管机制,建立健全食品药品质量追溯制度,切实保障食品药品安全。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从源头上预防和控制各类事故的发生。三是深入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依法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积极开展治安混乱地区及突出治安问题排查整治。进一步完善城市网格化巡逻防控机制,加强群防群治网络建设,加强以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为重点的技防建设,进一步增强治安防范能力。四是深入推进基层平安创建活动。以创建新一轮“全国综治优秀市”和“全省平安市”为目标,深入开展地区、单位、行业、细胞(家庭)等不同类型的基层平安创建活动,坚持基层平安指导员制度,加强基层基础建设,评选表彰“十佳人民调解员”,不断夯实平安基础。

(四)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建立健全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服务管理体系

随着“公民社会”理念的逐步深入,通过服务加强管理,依托加强管理促进有效服务,努力实现服务与管理的有机统一,已成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因此,社会管理创新必须把服务群众放在首位,必须是更好地服务群众,更好地满足群众的需求,树立服务为先的管理理念。襄阳当前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跃升时期,加之地处中部地区交通要道,流动人口量大,加强和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逐步使大多数流动人口稳定下来,在城镇和农村各得其所是一项极其重要的社会管理工作。因此,要积极稳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加快推进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融居住登记与就业、社保、住房、教育、计划生育等服务管理功能于一体,让符合一定条件、本人愿意的流动人口特别是农民工有序融入城镇,平等享有城镇的基本公共服务。针对刑释解教人员、社区矫正人员、吸毒人员、精神病患者、艾滋病患者、流浪儿童、留守人员等特殊人群的不同情况,制定和完善服务管理政策,分类建立关爱帮扶和管理机制,落实服务管理和保障措施,使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融入社区。要进一步建设好社区公共服务站,把社区的服务职能统筹起来,转变服务方式,不断满足居民多层次、多元化的需求。

(五)拓展综合信息平台,建立健全社会组织和信息网络管理体系

现代管理手段要求社会管理必须实现信息化。过去各部门都在强调信息化,各部门都建立了自己的信息库,但由于各自为政,信息之间存在壁垒,不能实现资源共享,既造成资源浪费,又导致效率低下。因此,在整合资源、搭建统一的社会管理服务平台后,必须建立综合的信息平台,把各部门的信息资源整合起来,形成信息资源合作共享的信息服务机制。这样既减少了社会管理成本,又提高了工作效率,方便了人民群众。同时,综合信息平台的建立,还为公安机关打击犯罪、维护治安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筑牢了社会治安的基础防线。因此,要充分发挥群团组织、行业协会等“枢纽型”社会组织的作用,重点培育和优先发展经济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依法加强对政治类、法律类、宗教类社会组织以及有境外复杂背景的社会组织的监管。推动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建立健全党组织和工会、共青团、妇女组织等群团组织,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积极落实社会责任。建立互联网新技术、新业务信息安全评估机制,积极推进网络实名制、手机实名制,落实信息网络管理责任,促进信息网络健康有序发展。加强网络信息掌控和舆情引导,加强对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有效监管,健全网络舆情监控、预防、引导、处置机制,及时有效应对新兴媒体负面和不实报道,防止舆论炒作引发不稳定问题。

(六)进一步深化改革,建立统一规范的领导体系 完善社会管理是转变政府职能、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与人民幸福安康和保持社会稳定息息相关,必须在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基础上,建立起统一规范的社会管理领导体系。就襄阳实际而言,我们建议:一要进一步加强领导机构建设,健全完善党政主要领导挂帅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负专责的社会管理委员会,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更名为社会管理委员会,确保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始终摆在党委、政府工作的突出位置。二要进一步加强社会管理办事机构建设,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更名为社会管理委员会办公室,重新界定机构编制“三定”方案和工作职能,理顺管理体制,增加内设机构,明确和新增人员编制,确保有效开展工作。三要进一步整合社区各部门协管员力量,解决好社区统一管理使用、公安机关与各部门之间协调配合问题,真正形成各部门分工合作、齐抓共管的格局。

第四篇:市先进教科研先进个人事迹

市先进教科研先进个人事迹

郎溪县新发中心学校施蔡娣

我,出生于1981年,本科学历,现小学一级数学教师,任

职于郎溪县新发中心学校小学部。

2000年9月,我宣城师范毕业参加教育工作。作为年青的教师,本人一贯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能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教育,热诚教学,热心教研,尊纪守法,作风正派,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克己奉公,爱心助人,事事处处能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在多年的教育教学中,我深感教育乃立国之本,而中国现行的教育教学思想和手段已落伍于当今社会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我放弃了许多很好的“跳槽”机会,不追名逐利,潜心研究教育,在积极做好本职工作,争创一流佳绩之余暇,著意从事教育科研与改革,为培养“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默默无闻地的甘作

园丁,乐为人梯。

古语云:林木茂盛,必先固其根。教师要出色地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尤其是教师要持久地进行教育科研工作,必须有扎实的功底。从踏上工作岗位的第一天开始,我连续参加了大专及本科的函授学习,自以为良好的基础,顽强的学习毅力再加上科学的学习方法,使我于2007年下半年获得了中国科技大

学本科文凭。为了更好地适应现代教育和现代管理的需要,我又

于参加了教师继续教育和Inter培训的学习等。

总之,本人教育思想端正,能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断研修现代教育科学理论,不断充实和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更新陈旧的教育教学概念,有独创性地发展学生的智商和情绪智慧,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指导作用,优化第一课堂教学,开设第二课堂活动,不仅传授学生知识,而且教会学生学习,注重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于此同时,也能严格要求自己,在教学中刻苦钻研教学业务,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能运用多种教学媒体,并创制有意义的教具和图文资料,不断提高自己施行教学的科学水平。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精心备课,认真上课,培育优等生,辅导后进生,争取全体学生、全面素质的整体提高和发展。本人从事数学教学的业绩历年来是名利前茅的,也有案可稽。2004年执教的《圆的认识》及2007年执教的《百分数的意义与写法》都在郎溪县小学数学优质课中分别获二等奖和一等奖。2008年在广德实验小学执教的《倍数和因数》也荣获宣城市小学数学优质课二等奖。“富有激情”是不少数学行家对我的课堂教学的一致评价。本人于2008年3月也有幸与教育局、教研室领导一同对东夏小学进行视导工作,所示范的《年月 日》课受到了教育局、教研室及东夏小学领导、教

师的一致好评。

为了及时掌握当前教育研究的动态信息,瞄准最新发展水平,本人长期自费订阅《小学青年教师》、《小学教学研究》等数学

报刊和资料。每年也阅读六七万字的教育理论著作和教学研究文章,并作了大量笔记。同时,结合本校、本人的教学实际,深入研读,以利创新中国化、本土化、可行性强、操作性强的现代教

育理论。

几年的自学,不仅给了我知识,更给了我种种启迪。在自学的日子里,我所撰写的《小学数学“体验和探索”的尝试》、《数感培养初探》、《让数学教学焕发人文色彩》分别获2004年郎溪县小学数学论文三等奖、2005年郎溪县小学数学论文二等奖、2007年郎溪县小学数学论文三等奖,《新课程理念下一年级数学课堂教学几点体会》、《数学教学因阅读而完整》分别获2006年宣城市小学数学论文的三等奖和2008年宣城市小学数学论文

二等奖。

当然除了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以外,我更注意教育理论及管理理论的学习,一直坚持自费订阅《学校管理》,了解前沿管理理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几年教苑耕耘,几年班级管理,我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在教育管理方面,我深知班主任是一班之魂,班主任的观念、学识、魄力决定了一个班级的水准。因此,在班级管理方面,我高举教育现代化及素质教育这两面大旗,抓教育观念的更新,抓教育设施的完善,抓班干部的建设,抓管理水平的提高。在我任期间,班级取得了一系列成绩:我班连续3年荣获新发镇优秀班级,2007年获郎溪县文

明班级等荣誉称号。

通过多年的教育实践和知识积累,锲而不舍地教研探索,自觉已基本具备了从事教育科研的基本理论素养和研究能力,正在逐渐形成一套自身特色的教育教学模式。

第五篇:市老干部工作先进个人事迹(定稿)

市老干部工作先进个人事迹

该同志从事老干部工作以来,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贯彻执行老干部工作的方针政策,政治坚定,作风务实,工作扎实,关心老干部,热爱老干部工作,深得老干部信任。

一、尊老为师,知其所长,工作上学习老干部。

老干部是党的宝贵财富,从事老干部工作最大的优势就是向老干部学习。一是向老干部学理论知识。在日常工作中,该同志善于学习老干部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独道见解,学习老干部对科学发展观的真知灼见,学习老干部对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刻诠释,通过与老干部的接触,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水平。二是向老干部学工作方法。很多老干部都有着丰富的工作经历和卓越的领导才能。在“三争一创”活动中,该同志积极征求老干部的意见,善于听取和采纳老干部好的建议和意见,对机关一些重大活动的圆满成功开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三是向老干部学做人处事。机关老干部背后都有着丰富多彩的人生经历,在与老干部的接触中,该同志能够学其所长,学习老干部崇高的人格魅力,学习老干部高尚的道德情操,在工作生活中处处彰显出老干部的好作风,与老干部的关系处理的很融洽。

二、敬老为宾,好其心智,思想上关心老干部。

该同志善于把握老干部退休后的心理,通过开展走访、慰问等活动,认真做好与老干部的思想交流工作。一是组织老干部开展经常性的党内组织生活。在部机关开展的各类学习讲座,邀请老干部参加,为老干部配发学习资料,组织老干部开展各类学习活动,积极组织老干部参加市委老干部局组织的各项活动和讲座,丰富了老干部的退休生活。二是坚持定期走访老干部。按照部领导的要求,在过年和重大节日,进行走访看望,把对老干部的关心体现在具体的行动中,让老干部倍感组织的关怀。三是每年定期组织老干部开展外出活动,深得老干部好评。

三、待老为友,帮其所需,生活上关爱老干部。

老干部是特殊的群体,生活中需要我们更多的关心和帮助。一是为老干部订阅报刊,协调用车,最大化的满足和保证了老干部在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需求。二是认真落实有关老干部的各项政治和生活待遇,保证了老干部各项待遇的落实。三是积极协调各处室,做好对老干部的服务工作。老干部工作涉及机关工作的方方面面,需要各职能处室的相互配合与密切协作,该同志能充分发挥老干部工作牵头的作用,为老干部及时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得到了老干部的普遍好评。

以上就是该同志作为老干部工作先进个人事迹材料,请上级部门审核。

下载襄阳市学校后勤管理工作先进个人事迹(最终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襄阳市学校后勤管理工作先进个人事迹(最终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市人民医院院长先进个人事迹

    市人民医院院长先进个人事迹 十几年如一日,每年平均参加献血1-2次,献血总量超过5000cc……。这就是**市卫生局副局长、**市中医院院长***的献血经历。***,男,汉族,47岁,中共党员,本......

    市德育工作先进个人事迹[5篇范文]

    投身教育工作十六年来,我连续担任了13年班主任、任***主任也有2年了。虽然教育岗位发生了变化,但始终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自觉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

    市残联扶贫先进个人事迹

    让爱心飞扬**,让贫困远离生活 -----**市残联理事长**帮扶贫困残疾人典型事迹 **市残联理事长、党组副书记***同志,2007年10月调任市残联主持工作。到残联后,他所面对的一项重点......

    市先进教科研先进个人事迹

    市先进教科研先进个人事迹 郎溪县新发中心学校 施蔡娣 我,出生于1981年,本科学历,现小学一级数学教师,任职于郎溪县新发中心学校小学部。 2000年9月,我宣城师范毕业参加教育工作......

    依法治市先进个人事迹

    卢爱玲同志长期从事政法工作,为中牟县法制建设、社会稳定及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为全县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高效的法律服务,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1、抓制度,建机制......

    学校后勤管理工作自查报告

    学校后勤管理工作自查报告 我校现有在职教职工123人,退休教职工52人,在校学生2038人。教辅、工勤岗位工作人员共计14人,其中财务人员2人,门卫2人,档案室、打字室、图书阅览室、仪......

    如何做好学校后勤管理工作

    如何做好学校后勤管理工作一、认识学校后勤管理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只有认识学校后勤工作在整个教学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才能对后勤管理工作给予应有的重视。必须改变“后勤工......

    学校后勤管理工作交流材料

    学校后勤管理工作交流材料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学校后勤服务工作主动先行,才能为学校的教学、教研、师生工作和生活提供良好的保障。所以说,学校后勤的管理育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