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优秀村支书个人先进事迹-事迹材料
优秀村支书个人先进事迹-事迹材料
一、勇于开拓,创经济强村
15年前,民丰村是个穷得出名的穷村。1987年4月村委会换届改选时,村民一致推荐某担任村委会。此时,他陷入了激烈的思想斗争之中:接受吧,这个穷家不好当;再说自己不愁吃、不愁穿,家里办的作坊式纸盒厂,少说每年利润在万把元以上,何必去“自讨苦吃”?不接受吧,如何对得起村民的信任。
某不负众望,最终他还是走马上任了。他向党支部、村民会提出了“以工兴村、强工富民”的思路。在他的建议下,村里将原先的化纤造粒厂改造成现在的富利嘉纺织和富星无纺布两家股份制,仅4年时间,就累计创税利400万元。与时同时,他和村班子成员又大胆开拓,解放思想,积极为民营个私经济发展提供条件和服务,放水养鱼,倾力营造“村里搭台,个企唱戏”的大上、快上发展个私经济的氛围,使一批上规模、上档次、有市场竞争力的企业脱颖而出。97年,民丰村的个私企业还不到20家,如今,全村除了3家中外合资、两家股份制企业外,个私企业已达176家,其中年产值1000万元以上就有6家,出口企业3家,并初步形成了以毛纺为龙头,纸盒、皮件、标准件协调发展的工业格局。个私经济的迅速崛起,为全村经济注入了勃勃生机,97年工业产值仅1亿元的民丰村,去年全村工业产值已达3.57亿元,实现税利1188万元。并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目前全村85%以上的劳动力进厂务工,仅此一项,每年为农民增加收入1500万元。
某牢固树立“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集中力量把经济拉上去,增强本村的综合经济实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积极鼓励农民办企业发展经济。经过几年的励精图治,艰苦创业,民丰村跻入了“浙江省致富脱贫先进村”、“**市农村经济百强村”、“**区农村经济十强村”、“**市文明单位”先进行列。某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向群众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二、因地制宜,引村民致富
1997年4月,民丰村先后合并毗邻的渔业、繁劳动、荣跃三个后进村。面对全村党员、群众和上级党组织的信任,某别无选择,一次次打消了卸任的念头,还忍痛割爱放弃了外地一家年薪6万元办厂聘请机会,义无反顾挑起了村党总支书记的担子。
“让村民富裕,是我的最大愿望!”某任村党支部书记后,想的第一件事,就是要让全村925户农户,户户奔小康,人人住新楼。
为了尽快改变合并后进村的面貌,他深入群众,搞,找到了村上交款拖欠、电费、自来水费等外债累累的“症结”,其原因在于基础设施及农业生产条件改善未到位,群众有意见,致使人心焕散,经济发展滞后,找准切入点,因地制宜,提出了实施“发展统一制订,公共事业统一建设,各项投入统一安排,村民的福利逐步到位”致富新略。他与全村党员干部齐心合力。仅化一年多时间,就对原繁荣村投入20多万元,用于改造、整治道路、桥梁及排灌渠道水利设施建设;对原荣跃村投入30多万元,新筑道路2公里,打通了东台浜、周安港、北长埭三个组交通“瓶颈”,解决了150户农户行路难。搬迁改造华家桥机埠,扩大灌区面积100亩。同时还顺利解决了农电、自来水及部分渔民建房等遗留问题。使原先的三个后进村很快由弱变强,共亨富裕。
去年,他又通过村、区、镇三级携手投资100万元,启动建设2500亩基础设施配套、农机化操作、装备于一体的高标准现代化农业综合园区,引导农户以效益农业带动传统农业。现在全村以大棚蔬菜、果木、特种水产养殖为主的块状特色效益农业已明显凸现,仅大棚蔬菜面积达到210亩,占了全镇“半壁江山”。去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达到4.13亿元,其中农业产值达到5560万元,人均收入达到6125元。
村子富裕了,某又把为群众办实事作为一件硬指标完成。现在,农民饮用自来水、有线电视入户已经普及,康庄公路贯通村、组,95%以上农户能通上汽车。今年又投入60万元,浇筑2.5公里村、组柏油路面主干道,使村组公路达到等级公路标准。出资5万元,委托上海同济大学设计规划3.5公顷90幢“民丰别墅区”,目前已有80户农户乔迁新居。一个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城镇工业化、住宅别墅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美好社会主义新农村景象已经展现。
三、真心为民,让群众实惠
某深知,党支部威信高不高,关键要看老百姓能不能得到实惠。因此,它除了始终把增强实力作为村党总支各项工作的第一要务外,还千方百计为民谋利益、办实事。
为了丰富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村里办起了图书室、乒乓室、阅览室等活动场所。还建立了村干部联系制度,要求每个村干部至少联系5户农户,其中1户为示范户,2户困难户,2户种养大户,经常到这些农户家中走访,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和思想动态,为他们提供信息和服务。
为了村民共享城乡一体化成果,近年来,某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下,积极筹措资金为村民做好事、办实事:投资40多万元进行农网改造,实现了城乡同网同价,农民得到了实惠;率先实行费改税的政策,把应退的统筹款百分之百全部退到农民手里,使农民偿到了实行税费改革的甜头;改善村容村貌,着力为村民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投资47万元疏浚河道4.9公里,土方59250,通过省、市、区验收;推行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78%,为广大群众撑起了大病的保护伞;在村里配备了电脑,连上了宽带,村民只要到村里一上网,就可以很方便地查到要找的信息了;家家户户按装了电话,实现了电话村。
在精神文明建设上,某在全村广泛开展创建星级文明户活动,全村现有星级文明户785户,并通过了市级文明单位的复查验收。还出资5000元,购买了彩电、DVD和学习资历料等送到2户党员家里,挂上了电教化教育点、党员文化示范户的牌子,在分片开展党员电化教育的同时,让党员文化示范户成为科技知识的传播者,先进文化的者、为村民提供了活动空间,有效的扼止了赌博等不良风气的蔓延。同时,建立健全了联防联网络体系,组织青年志愿者进行夜间巡逻,为村民创造平安生活环境。
四、严于律己,做党员表率
某不但牢记宗旨,办事公道,心里始终装着人民群众,还廉洁奉公,严于律己,乐做党员表率。
他在中认识到,农村各项工作要发展,班子是关键。作为村党总支班子“一把手”,他非常注重自身素质提高,对村里的重大事情,都经过村民代表讨论再实施。为做好党员发展工作,他认真培养,拓宽渠道,把村里最优秀的人才吸收到党内来,严格按《党章》规定把好入口关,做到公开公正上墙公示,做到成熟一名,发展一名。仅去年以来,就有2名预备党员转为正式党员,并吸收了3名预备党员,为村党员队伍增添新鲜血液。
为了使干部长期受教育,老百姓长期得实惠。某经常组织村班子全体成员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在工作中自觉做到“三心”和“三情”,即:公心、责任心、事业心,对党有感情、对群众有亲情、对工作有热情。并每月组织全体干部进行义务值班巡逻、义务劳动:如去年8月25日,他带领村党员干部维修村级道路3公里;9月份,又2次清扫村级道路;10月8日,还组织人员疏浚河道,村干部带头打捞漂浮物。今年5月20日至6月5日,村里修筑一条2。5公里的村级柏油公路时,他连续半个月日夜坚守在工地上,一步不离。在“双整治”中,他第一个拆除自家的坟墓,为村民作表率,使全村300多只坟墓一个月内全部清除完毕,实现了全镇第一个无建筑性坟墓的村。
在建立基层党组织规范运作机制上,他先后落实了一系列村级重大事项决策制度、民主听证会制度、规范决策程序、制定了村民自治章程,提高村民参与的积极性。村务公开力求“四规范”,即:公开时间规范,收支每月公开,村干部工作目标和年度计划等在年初上墙;公开阵地规范,并在方便群众阅览的位置设立公开栏;公开程序规范,公开的内容全部通过村民代表会讨论;公开管理体制规范,建立村务公开档案,除了在村里设立村务公开栏,还在党员家庭设立了村务公开便民阅看点,便于群众查询、。健全村民代表会议制,从每10—15户农户中推选出一名村民代表,参加村民代表大会听取村民委员会的工作汇报,享有村级重大事件表决权,对村民委的工作进行监督。去年9月25日召开的村民代表会议时,某把准备自筹20万元资金疏浚3.5公里河道的事项交给村民讨论,热心征求村民意见,结果41名村民代表在听取村委会意见后一致同意后,又在村务公开栏内公示,受到村民称赞。不久前,村里又经过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出台了《民丰村村民自治章程》,进一步规范了村民自治工作,保障村民的自治权。
第二篇:优秀村支书个人先进事迹
优秀村支书个人先进事迹
X,男,汉族,现年X岁,中共党员,现任X乡X村党支部书记。自X年任支部书记以来,他始终牢记党的宗旨,严格要求自己,模范遵守党的纪律,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多年党务工作中始终坚持把群众放在心上。
——以产业助推脱贫攻坚,决心要为村民找到一条生财之道。X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大力调整全村产业结构,在他的带领下,在全面分析了产业发展的人力、地利、资金状况等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以X为主,药材、果蔬等产业多点开花”的产业发展思路。
X书记说,X亩X产业园不能放弃,一定要加大管护力度,让它成为我们村的一大特色,将X打造成为X一个响亮的品牌。“X是一个好东西,它全身都是宝,大力发展X产业是X聘请专家多方论证做出的一项战略,我们村不能落后”,在参加完全县产业推进会后,X耐心细致地为村民制定X栽植规划。目前,该村核桃产业园区管护有序,今年村新种植X芦笋亩,“在X书记的指导下,X家有劳力,今年又新植了X亩药材”,该村文书X一边介绍一边指向不远处的几块田地,“看那长势,保守估计,今年他们家X能够买X万元。”X书记还重视水果产业培育,全村拥有猕猴桃X亩,其他特色水果也有X亩。“这只是一个开始,后面的路还很长,我们村的产业结构将会越来越合理,产业发展将会越来越兴旺”。显然,X并没有满足已取得的成绩。
——不论是谁,都要自觉加快知识更新,强学习,树新风,这样才不会被时代淘汰。X村辖X个村民小组,有X户X人,是全乡最大的一个行政村。要当好这个大家庭的“家长”并不容易,X明白,只有自己强大起来,才能给他人带来正能量。“当前,目前X村党支部共有X名党员”,X自豪地说,“我作为支部书记,要做好表率,这样才能引导其他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才能提高党支部的战斗堡垒能力”。
“他平时喜欢苦钻研党务、农业科技相关知识,时不时都钻进农家书屋翻阅党务读物,如果没有工作任务,没有半天时间是出不来的”,和他一起搭班子的村主任张怀寿这样说,“无论是在大会小会上,还是在走家串户时,都要鼓励他人要‘多读书’、‘读好书’,遇到问题讲科学、不迷信”。
“文明建设绝对不能丢,越是发展越是要讲学习、讲文明”。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每年他都自己出钱订几份报纸,和村民一起看,一起讨论。“现在村里邻里团结,家庭和睦,惹事生非的少了,骂街吵架的不见了,村民有空就走进阅览室,学知识,学技术,娱乐就到娱乐中心,文明娱乐”。该村一名老大爷边说边向X竖起了大拇指。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X的影响和号召下,如今X村村风文明,其乐融融,村里无邪事、无怪事,村干部也不再为东家长、西家短一些锁碎事而劳力费神,全村上下出现了争相发展经济,争做文明村民的良好风气。
——路修好了,还要创新机制,才能为乡村公路管护注入活力。X年,X村利用X脱贫摘帽契机,将X公里村道路按宽X米的标准进行了拓宽改造。家门口的路变好了,但是X书记却高兴不起来。他发现了很多令人头疼的问题:一些村民觉得路面平整,占用来打场、晒粮,还有村民在路边堆放柴堆、垃圾,甚至乱搭乱建、贩卖副食。
农村公路,关系着农村居民生活条件的改善,更影响着农村产业发展的前景。如何才能调动群众参与积极性,破解资金难题,把建好的农村公路管理好?X一遍又一遍地地拷问自己。
于是X便开始走家串户,一个一个地询问并收集群众意见。通过对群众意见进行综合分析,X认为,为了更好地管护道路,就要成立村养护队,聘请公路保洁。于是就找来村“两委”成员和一部分党员群众代表一起讨论,最终草拟了“八不准”公路管护公约。
“X书记提出的‘八不准’对村道路管护很有帮助,村道路两边X米内不能随意堆放物品是‘八不准’的内容之一,我们老百姓都很认同”,该村村民X大心说。X年X月,X日报报道了X村这一道路管护经验,为其他很多地方公路管护提供了借鉴。
作为一名农村党支部书记,X书记始终把群众的愿望和心声当作出发点和落脚点,竭诚奉献、辛勤工作,深受党员群众的好评。这种不为名利的高贵品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客观公道的处事原则,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持之以恒的奉献精神,倾入党务工作的满腔热情,深深打动着他身边的每一个党员干部。时间证明,X同志在多年的工作中,各方面都是经得起考验的,是一名“党性强、作风正、工作出色”的优秀党务工作者。
第三篇:优秀村支书个人先进事迹
一、勇于开拓,创经济强村15年前,民丰村是个穷得出名的穷村。1987年4月村委会换届改选时,村民一致推荐某担任村委会。此时,他陷入了激烈的思想斗争之中:接受吧,这个穷家不好当;再说自己不愁吃、不愁穿,家里办的作坊式纸盒厂,少说每年利润在万把元以上,何必去“自讨苦吃”?不接受吧,如何对得起村民的信任。
某不负众望,最终他还是走马上任了。他向党支部、村民会提出了“以工兴村、强工富民”的思路。在他的建议下,村里将原先的化纤造粒厂改造成现在的富利嘉纺织和富星无纺布两家股份制,仅4年时间,就累计创税利400万元。与时同时,他和村班子成员又大胆开拓,解放思想,积极为民营个私经济发展提供条件和服务,放水养鱼,倾力营造“村里搭台,个企唱戏”的大上、快上发展个私经济的氛围,使一批上规模、上档次、有市场竞争力的企业脱颖而出。97年,民丰村的个私企业还不到20家,如今,全村除了3家中外合资、两家股份制企业外,个私企业已达176家,其中年产值1000万元以上就有6家,出口企业3家,并初步形成了以毛纺为龙头,纸盒、皮件、标准件协调发展的工业格局。个私经济的迅速崛起,为全村经济注入了勃勃生机,97年工业产值仅1亿元的民丰村,去年全村工业产值已达3.57亿元,实现税利1188万元。并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目前全村85%以上的劳动力进厂务工,仅此一项,每年为农民增加收入1500万元。某牢固树立“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集中力量把经济拉上去,增强本村的综合经济实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积极鼓励农民办企业发展经济。经过几年的励精图治,艰苦创业,民丰村跻入了“浙江省致富脱贫先进村”、“**市农村经济百强村”、“**区农村经济十强村”、“**市文明单位”先进行列。某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向群众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二、因地制宜,引村民致富1997年4月,民丰村先后合并毗邻的渔业、繁劳动、荣跃三个后进村。面对全村党员、群众和上级党组织的信任,某别无选择,一次次打消了卸任的念头,还忍痛割爱放弃了外地一家年薪6万元办厂聘请机会,义无反顾挑起了村党总支书记的担子。“让村民富裕,是我的最大愿望!”某任村党支部书记后,想的第一件事,就是要让全村925户农户,户户奔小康,人人住新楼。为了尽快改变合并后进村的面貌,他深入群众,搞,找到了村上交款拖欠、电费、自来水费等外债累累的“症结”,其原因在于基础设施及农业生产条件改善未到位,群众有意见,致使人心焕散,经济发展滞后,找准切入点,因地制宜,提出了实施“发展统一制订,公共事业统一建设,各项投入统一安排,村民的福利逐步到位”致富新略。他与全村党员干部齐心合力。仅化一年多时间,就对原繁荣村投入20多万元,用于改造、整治道路、桥梁及排灌渠道水利设施建设;对原荣跃村投入30多万元,新筑道路2公里,打通了东台浜、周安港、北长埭三个组交通“瓶颈”,解决了150户农户行路难。搬迁改造华家桥机埠,扩大灌区面积100亩。同时还顺利解决了农电、自来水及部分渔民建房等遗留问题。使原先的三个后进村很快由弱变强,共亨富裕。
村子富裕了,某又把为群众办实事作为一件硬指标完成。现在,农民饮用自来水、有线电视入户已经普及,康庄公路贯通村、组,95%以上农户能通上汽车。今年又投入60万元,浇筑2.5公里村、组柏油路面主干道,使村组公路达到等级公路标准。出资5万元,委托上海同济大学设计规划3.5公顷90幢“民丰别墅区”,目前已有80户农户乔迁新居。一个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城镇工业化、住宅别墅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美好社会主义新农村景象已经展现。
三、真心为民,让群众实惠某深知,党支部威信高不高,关键要看老百姓能不能得到实惠。因此,它除了始终把增强实力作为村党总支各项工作的第一要务外,还千方百计为民谋利益、办实事。为了村民共享城乡一体化成果,近年来,某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下,积极筹措资金为村民做好事、办实事:投资40多万元进行农网改造,实现了城乡同网同价,农民得到了实惠;率先实行费改税的政策,把应退的统筹款百分之百全部退到农民手里,使农民偿到了实行税费改革的甜头;改善村容村貌,着力为村民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投资47万元疏浚河道4.9公里,土方59250,通过省、市、区验收;推行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78%,为广大群众撑起了大病的保护伞;在村里配备了电脑,连上了宽带,村民只要到村里一上网,就可以很方便地查到要找的信息了;家家户户按装了电话,实现了电话村。在精神文明建设上,某在全村广泛开展创建星级文明户活动,全村现有星级文明户785户,并通过了市级文明单位的复查验收。还出资5000元,购买了彩电、DVD和学习资历料等送到2户党员家里,挂上了电教化教育点、党员文化示范户的牌子,在分片开展党员电化教育的同时,让党员文化示范户成为科技知识的传播者,先进文化的者、为村民提供了活动空间,有效的扼止了赌博等不良风气的蔓延。同时,建立健全了联防联网络体系,组织青年志愿者进行夜间巡逻,为村民创造平安生活环境。
www.xiexiebang.com【xiexiebang.com范文网】
第四篇:优秀村支书个人先进事迹汇报材料
优秀村支书个人先进事迹汇报材料
兴办事业,我在前
多年来,村干部的旧观念是“税费收好了,矛盾不上交,工作就做到家了”。但张支书的思维并不局限于此,早在1986年,他就想到,这样的工作是被动的,他认为应该把心思放在如何帮助和带领全体居民致富上,而这单凭开开广播会、做做他人的思想工作是没有说服力的,他觉得自己应该做创业的带头人。由于资金不足,他就和村民陈均合作,从创办预制场入手,以作坊起家,当时租地2.95亩,建了一个800平方米的场地,年产值达到50万元,当年就收回了全部投资,为今后的发展积累了原始资金。1999年初,四安镇了民营园区,张支书瞄准这个机会,又与村民王建中合伙承包了镇纺织厂下设的一个车间,由于他经营有方,车间获得了可观的利润,更增添了他兴办民营企业的信心以及将企业做大做强的。
带民致富,我来干
张季明同志先富了起来,同时他也不忘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他清楚知道群众的具体困难和疾苦,用自己的真心、爱心去对待每一位群众,去温暖居里的每一户家庭,通过点滴小事,把党对农民的关怀渗透到群众的心里。他常这样讲,作为一名村支书,每一个村民都应该是自己的亲人一样,尤其是贫困户,不管他们是出于什么原因致贫的,我们都有责任、有义务去拉他们一把,不让任何一个掉队。凭借自己办企业走南闯北的胆气和见识,他想到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为居民提供就业机会。一方面利用镇区在居委会的优势,千方百计引进工业项目,鼓励有资金、有能力的居民大胆办企业,为农村劳动力的就地创业创造条件;一方面去南通、走上海、奔京广,根据本居现有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现在,80%的村(居)劳动力都走上了经商务工的道路,其中有近100名成了大小不等的老板,全居老百姓已经彻底摆脱了贫困。
在四安街道,提起张支书的好,每个人都能说出一段故事来。不把路修好,干啥都不行。他在老沿防村任村支书的时候就寻思着要修路,测量了一年又一年,就是没钱。2001年道路建设一炮打响,这回,修路所需的资金,张季明全掏了;出工出力,乡亲们全包了。环村4公里的黑色路、至户5公里的砂石路,把家家户户与外部世界紧密相连,解决了村民行路难的问题。在镇成立工业园区之初,他积极响应,与村民一起动手备土打坝,为园区的开辟打了前哨。现如今,全居已实现道路通达化、灌溉防渗化、住居楼房化、厂企园林化、主要干道路灯化,为富民强居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关键时候,我来上
俗话说,无工不强,无商不富。张支书也深深明白这个道理,为了招商引资,他想尽了办法,为投资者铺平道路。办企业,学校教学管理制度,需要厂区,而千百年来,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要从农民手上征用土地,难度可想而知,工业园区里的十几位企业家对此都深有感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工作总结范文,张支书挨家挨户帮他们上门做工作,将一分分土地征集起来变成了厂区,白天农户没人在家,张支书就晚上过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不和农户签好字、订好就不回去睡觉,就凭着这股“犟”劲,不少农户就这样被他打动了,同意出让承包的土地。在张支书的带动和努力下,全居近40家民营个体企业如雨后春笋纷纷建立,其中有达1000万元的定报企业,也有几个人的家庭作坊,同时也为全居提供了1000多人的就业机会,老百姓有了稳定工作,纯收入逐年提高,居经济也逐步好转,成了零债务村,且有盈余。
开展,我领先
平日的工作他总能处理得游刃有余,将老百姓的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税费征收期间,他是全村起得最早、睡得最迟的人,广播会开到喉咙沙哑……为了努力改变居委会的面貌,也为了创设招商引资和扩大商贸成果,张支书带领着居委会在各项工作上都争先创优。开展多种形式的思想和精神创建活动,是统一农民群众思想,树立共同理想的必要载体,是农民进行自我教育的有效办法,也是引导村民形成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有效途径。张季明与两委班子成员围绕居委会创建文明街道,广泛开展农民素质教育。在农民素质教育中,他组织居民开展“双思”教育,采取算账对比的方法,引导居民从农村改革20年来的变化中深刻领悟致富思源“源”在党的富民政策。与此同时,他把居党支部、居委会下一步交由居民代表讨论,使居民看到了富而思进的前进方向。平时居里的工作,无论是农业税费征收、民事纠纷调解还是道路桥梁建设都走在全镇前列,居党支部连续多年获先进党支部称号,全居七星级以上的文明户占总户数的90%以上,劳动力转移达85%以上,科普示范户达12%。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去年,社区居委会一举夺得江苏省唯一的科普文明街道荣誉称号。
多年来,他一直都是早上5点钟起床、晚上12点以后才休息,从来不知道啥叫累。白天,张支书尽可能地在村里工作,夜里,他开始在厂里办公,既管生产业务,又抓企业,通宵达旦是常事。如有需要,他还亲自走南闯北,进原料、销产品。日子虽然苦,但苦中有甜。正是由于张季明的吃苦精神,他实现了人生的“双赢”。面对飞跃发展的形势,一向不甘落后、勇于进取的张支书又有什么新的打算呢?且看他的行动和计划:年底前全居再新办3家民营企业,产值1.5个亿,居民人均收入突破6000元。个人企业在现有基础上,再投入150万元,新建厂房1400平方米,力争实现产值、利税翻番。
每每谈及这些,淳朴的张季明总是淡然一笑。用他的话讲,“如果这也能算得上的话,那么这成功的诀窍只有一个字,那就是„想‟。凡事只要认真地去想,反来复去、设身处地地去想,疏漏就会少了,办法就会多了,成功的把握就大了”。看似很普通的一席话,而其中所蕴含的朴素而深刻的哲理却是每一个村干部都应该思考和借鉴的经验之谈。
第五篇:优秀村支书个人先进事迹-事迹材料
韩建中个人先进事迹-事迹材料
韩建中,男,39岁,中共党员,莲池镇韩营行政村党支部书记,任职7年多来,他严格要求自己,在镇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村领导和同事的指导下,始终牢固树立全心全意服务农村,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了解农村和适应农村,努力做到与农民群众融为一体,充分发挥所学之长,为农民群众服务,以顽强的精神和坚韧的意志艰苦奋斗、扎根基层;同时积极认真地做好镇、村交代的各项工作,努力做到不辜负领导的支持和信任,得到了镇、村领导和村民们的认可。
一、勇于开拓,创经济强村
韩营村是个穷得出名的行政村。2007年4月村委会换届改选时,村民一致推韩建中担任村委会支部书记。此时,他陷入了激烈的思想斗争之中:接受吧,这个穷家不好当;再说自己不愁吃、不愁穿,家里办的矿山配机厂,少说每年利润在几十万把元以上,何必去“自讨苦吃”?不接受吧,如何对得起村民的信任。
韩建中不负众望,最终他还是走马上任了。他向党支部、村民会提出了“以工兴村、强工富民”的思路。在他的建议下,村里大兴矿山配件厂,仅4年时间,就累计创税利400万元。与时同时,他和村班子成员又大胆开拓,解放思想,积极为民营个私经济发展提供条件和服务,发展养殖业、苗圃基地800亩,倾力营造“村里搭台,个企唱戏”的大上、快上发展个私经济的氛围,使一批上规模、上档次、有市场竞争力的企业脱颖而出。2007年,韩营村的个私企业还不到2家,如今,全村除了1家中外合资企业外,个私企业已达20家,其中年产值500万元以上就有6家,并初步形成了以矿山配件为龙头的发展工业格局。个私经济的迅速崛起,为全村经济注入了勃勃生机,2007年工业产值仅10万元的韩营村,去年全村工业产值已达1500万元,实现税利100万元。并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目前全村85%以上的劳动力进厂务工,仅此一项,每年为农民增加收入60万元。
韩建中牢固树立“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集中力量把经济拉上去,增强本村的综合经济实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积极鼓励农民办企业发展经济。经过几年的励精图治,艰苦创业,韩营村跻入了“百强支部”的行列。
二、因地制宜,引村民致富
“让村民富裕,是我的最大愿望!”韩建中任村党支部书记后,想的第一件事,就是要让全村424户农户,户户奔小康,人人住新楼。
为了尽快改变合并后进村的面貌,他深入群众,搞,找到了村上交款拖欠、电费、自来水费等外债累累的“症结”,其原因在于基础设施及农业生产条件改善未到位,群众有意见,致使人心焕散,经济发展滞后,找准切入点,因地制宜,提出了实施“发展统一制订,公共事业统一建设,各项投入统一安排,村民的福利逐步到位”致富新略。他与全村党员干部齐心合力。仅化一年多时间,就对本行政村投入28多万元,用于改造、整治道路、桥梁及排灌渠道水利设施建设。
三、真心为民,让群众实惠
韩建中深知,党支部威信高不高,关键要看老百姓能不能得到实惠。因此,它除了始终把增强实力作为村党总支各项工作的第一要务外,还千方百计为民谋利益、办实事。
在精神文明建设上,某在全村广泛开展创建星级文明户活动,全村现有星级文明户271户,并通过了市级文明单位的复查验收。还出资5000元,购买了彩电、DVD和学习资历料等送到2户党员家里,挂上了电教化教育点、党员文化示范户的牌子,在分片开展党员电化教育的同时,让党员文化示范户成为科技知识的传播者,先进文化的者、为村民提供了活动空间,有效的扼止了赌博等不良风气的蔓延。同时,建立健全了联防联网络体系,组织青年志愿者进行夜间巡逻,为村民创造平安生活环境。
四、严于律己,做党员表率
韩建中不但牢记宗旨,办事公道,心里始终装着人民群众,还廉洁奉公,严于律己,乐做党员表率。
他在中认识到,农村各项工作要发展,班子是关键。作为村党总支班子“一把手”,他非常注重自身素质提高,对村里的重大事情,都经过村民代表讨论再实施。为做好党员发展工作,他认真培养,拓宽渠道,把村里最优秀的人才吸收到党内来,严格按《党章》规定把好入口关,做到公开公正上墙公示,做到成熟一名,发展一名。仅去年以来,就有10名预备党员转为正式党员,并吸收了5名预备党员,为村党员队伍增添新鲜血液。
为了使干部长期受教育,老百姓长期得实惠。韩建中经常组织村班子全体成员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工作中自觉做到“三心”和“三情”,即:公心、责任心、事业心,对党有感情、对群众有亲情、对工作有热情。并每月组织全体干部进行义务值班巡逻、义务劳动:如去年8月25日,他带领村党员干部维修村级道路3公里;9月份,又2次清扫村级道路;10月8日,还组织人员疏浚河道,村干部带头打捞漂浮物。
在建立基层党组织规范运作机制上,韩建中先后落实了一系列村级重大事项决策制度、民主听证会制度、规范决策程序、制定了村民自治章程,提高村民参与的积极性。村务公开力求“四规范”,即:公开时间规范,收支每月公开,村干部工作目标和计划等在年初上墙;公开阵地规范,并在方便群众阅览的位置设立公开栏;公开程序规范,公开的内容全部通过村民代表会讨论;公开管理体制规范,建立村务公开档案,除了在村里设立村务公开栏,还在党员家庭设立了村务公开便民阅看点,便于群众查询、。健全村民代表会议制,从每10—15户农户中推选出一名村民代表,参加村民代表大会听取村民委员会的工作汇报,享有村级重大事件表决权,对村民委的工作进行监督。去年9月25日召开的村民代表会议时,某把准备自筹20万元资金疏浚3.5公里河道的事项交给村民讨论,热心征求村民意见,结果41名村民代表在听取村委会意见后一致同意后,又在村务公开栏内公示,受到村民称赞。不久前,村里又经过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出台了《韩营村村民自治章程》,进一步规范了村民自治工作,保障村民的自治权。
莲池镇人民政府
2104年9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