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残疾人李成松奋发图强的事迹
残疾人李成松奋发图强的事迹
他一出生就严重残疾:双膝以下无腿,只靠膝盖行走;右臂萎缩,左手也只剩两个手指,就是这样一个四肢全残的淮安小伙子,3次参加高考,每次都超过一本分数线不少于40分,但都因重度残疾而被大学屡拒,最后在2002年终于被盐城工学院破格录取。
2003年,他又拿到了律师职业资格证书,成为全国第一位四肢全残的律师考试合格者。
2006年年初,他又参加了苏州大学法学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考试,又取得380分的好成绩,比去年的分数线高出了30分。
但是,由于重度残疾,这位叫李成松的小伙子依然忧虑不已———纵然分数再高,几年前高考时众多大学拒绝录取的一幕是否又会重演?李成松希望快报能够向全社会呼吁一下,高等学府的招生能否更加人性化一些,“我不需要任何人照顾生活,完全自立。高校在招生时能否不要把我们这样肢体残疾,但心理、智慧都健全的人拒之门外呢?”
据了解,在快报记者采访之后,此事已引起苏州大学的重视。该校有关人士表示,李成松很让人感动,只要他复试没问题,就有希望读研。
他是“高考杀手”但大学就是不收他
1996年,603分,钦工中学理科状元 1997年,571分,钦工中学文科状元
第一眼见到李成松,着实让记者吃了一惊———记者敲门之后,李成松用两只膝盖走了过来,打开门。
“我就是天天这样行走的,裤子坏得很快,妈妈会说我太耗裤子了。可我会告诉她,因为我没有两只脚,长这么大,省了多少双鞋子啊。”李成松的性格很开朗,这是一位坚强、乐观的小伙子,所有的事情几乎都不用别人帮忙,“我就是要证明自己。”
可是,为了证明自己,谁又知道他背后的艰辛和尴尬呢?
1977年3月,李成松出生于淮安市楚州区席桥镇李席居委会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里。由于先天残疾,幼年的他只能整天一个人孤零零地呆在床上。可是他生性倔强,有一次趁父母都不在家时,他一个人使出吃奶的力气从床上蹦到了地上———从此,开始了他以膝盖行走的艰难的人生之路。
8岁那年,在李席小学校长纪兆龙的帮助下,李成松第一次用膝盖走进了课堂。课桌不好坐,校长请人给他特制了一张。写字写不好,语文老师一遍又一遍地教他握笔和写字的技巧。经过几个月的勤学苦练,他左手的二指居然能像常人一样书写了。随后在漫长的学习过程中,他还不断地加快写字的速度,琢磨写字的艺术。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人们难以相信:眼前那么清秀的字体居然是出自一位残疾人用左手仅有的两指所写的。
“我最感谢的人就是纪校长,没有他的帮助,不可能有我的今天。”如今已经就读大学并且成
绩优秀的李成松仍然不时地和小学校长发短信联系着。
1990年,李成松小学考初中时以全乡总分第一的成绩考入席桥中学。3年后,又以全市第二名的成绩被淮安市钦工中学录取。进入高中后,小李更加刻苦学习,门门功课都名列前茅。1996年,他以603分———高出当年一本分数线50分的成绩夺得钦工中学的理科状元。可是由于残疾的原因,他没有被高校录取。
出于关心和同情,江苏省残联建议他改学文科。又经过一年坚韧不拔的努力,第二年,李成松不负众望,以571分———高出一本分数线47分的成绩摘取了钦工中学文科高考榜首的桂冠。然而这一次,李成松依旧因为体检不合格被拒于高校大门之外。
今后的人生道路该往哪里走?自学。1999年6月,李成松的南京师范大学英语专科自考毕业,同年被全国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表彰为“全国自学成才奖励基金首届优秀自学应考者”。后来,李成松又拿到了南京大学法律本科的自考毕业文凭,他的毕业论文“结合《残疾人保障法》试论残疾人高等教育与法律保障”被评为优秀论文。
这期间,他还有相当一部分时间在做家教,“我自立了,能挣钱了,每月四五百,不比四肢全的人差”,他说。
“跪”爬四楼仍遭拒却打动盐城工学院
2002年,612分,被科大(合肥)拒之门外 同年,盐城工学院破格录取
2002年,恰好给一群高三学生补习,于是他又萌生了再次参加高考的念头。恰好,这年高考年龄放开,更加坚定了他争取上大学的信心。
但事实仍不轻松,虽然他又考了612分,超过一本省控线60分,超过当年第一志愿中国科技大学29分,但他的体检结论仍为不合格。理由是教育部制定的高考体检标准:“双下肢或双上肢不能运用者不得被录取”。
他们到江苏省教委申辩,他和省教委的一些老师一起从底楼爬到四楼,以表明其双下肢并非“不能运用”;而他自己独立答完试卷,也足以表明双上肢并非“不能运用”。
但对方声称,体检结论是医学专家所下,教育行政部门无权干预,当然也不负责任;而他们要求复议时,医学专家又不是行政组织。李成松虽然学过法律,却也搞不明白其中的关系,再回头审视高考体检标准本身,认为该标准的制定有违宪法、残疾人保障法的原则与精神。于是李成松针对体检标准提出了行政复议与诉讼,但也不知是哪种形式要件没有完成,最终竟连“驳回”后通知都没有收到。
又回到求爷爷告奶奶的老路上来,于是又出现了类似的情况:江苏省招生办说,如果科大书面同意录取,他们就投档;而科大声称,按规定,江苏招生办不投档,他们就根本不必考虑是否录取的问题。在南京、合肥之间的往复中,李成松终于明白:在现实中,残疾人还是没有上大学的充分保障。
最终社会还是关注到了李成松。盐城工学院听说之后,校领导专门去淮安了解李成松的情况,决定破格录取进入盐城工学院外语系读大学。
考研考出380分高分苏州大学称他有希望
2003年,拿到律师职业资格证书 2006年,苏大法学硕士考试380分
2003年10月11日,2003年国家司法考试江苏盐城考点,四肢全残的李成松又来了。
学院的老师得知李成松报考国家司法考试,抢着为李成松支付了全部报名费用。李成松非常乐观地说:“一定要把自己能量发挥到极限,争取考出好成绩。”为不影响考试,李成松考试的两天中午都没有离开考场,吃住在轮椅上。
“我要做一个能维护残疾人权益的律师。”他说。这样的考试同样对他不算太难,2003年,他又拿到了律师职业资格证书,成为全国第一位四肢全残的律师考试合格者。
“我还要再学,我能学得更多,要专门研究残疾人权益的法律,”2005年年底,李成松又报考了2006年硕士研究生考试,目标:苏州大学法学硕士。一考,又是380分的好成绩。“可是,苏州大学能接受我吗?”他在忧虑着。
目前,李成松考研体检难通过的情况也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记者在“自强人论坛”上看到,已经有不少人在发帖支持他。
就此,记者昨日与苏州大学取得了联系。该校有关人士说,这件事学校已经知道了,对于李成松的事迹也很有感触,他身上的精神确实值得学习。其实苏州大学也曾经录取过一些身体不方便的学生,譬如“玻璃男孩”秋建麒,他也是靠着轮椅行走的,他一出生就患上“先天性成骨发育不良症”;还有一位女生类风湿很严重,也是被照顾安排在一楼住宿,当然他们的成绩都很优秀。所以,只要李成松成绩优秀,复试通过的话还是有希望的。
记者在与苏州大学法学院取得联系时,学院负责人表示,目前对这位学生的情况还不了解,现在还没有见到学生档案,而且录取工作也不是一个学院就能说了算的,因此还是要看学校和江苏省教育部门的决定。但是该学院也曾录取过身体残疾的学生,一位法学本科生就是拄着双拐完成学业的。
李成松的数字人生
一 他是全国第一位四肢全残的律师考试合格者
二 两份自考文凭:南京师范大学英语专科自考毕业,南京大学法律本科自考毕业
三 先后三次参加高考,每次都超过一本分数线不少于40分
四 四肢全残:双膝以下无腿,只靠膝盖行走;右臂萎缩,左手也只剩两个手指
李成松语录
“我不需要任何人照顾生活,完全自立。高校在招生时能否不要把我们这样肢体残疾,但心理、智慧都健全的人拒之门外呢?”
“我就要证明自己。”
“我自立了,能挣钱了,每月四五百,不比四肢全的人差”
“我要做一个能维护残疾人权益的律师”
“我还要再学,我能学得更多,要专门研究残疾人权益的法律”
“可是,苏州大学能接受我吗?”
(李成松同学现在已经在苏州大学就读,我好几次都在学校看到过他,他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
第二篇:李成松主要事迹
附件:
“寻访好青年 分享微故事”青年档案 建档单位:
主要事迹
李成松,男,1977年3月出生,研究生学历,重度残疾(双腿膝盖以下缺失,右手残缺,左手仅存两根手指)。他出生在淮安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由于重度残疾让他比同龄人多了一份顽强和坚韧。10年前,曾2次获得所在中学高考状元的他,因重度残疾差点与大学生活失之交臂;5年前,他以研究生考试笔试面试分别第一名的好成绩被苏州大学法学院录取;两年前,他创办了属于自己的法律咨询服务社。8岁那年,李成松第一次用膝盖走进了课堂,经过几个月的勤学苦练,他左手的二指就能像常人一样书写了。1996年,李成松作为应届高中毕业生参加了他人生中第一次高考,他以高出当年本一分数线50分的成绩夺得了所在高中的理科状元。可是由于残疾他没有被高校录取。第二年,李成松改学文科,又以高出本一分数线47分的成绩成为了所在学校的文科状元。然而这一次,上天依旧没有眷顾这个特殊的青年,李成松再次因为体检不合格被拒之高校门外。两次高考失利后,看着同班同学纷纷坐进大学的课堂,一直乐观自信的他也开始害怕起会与同学的距离越拉越远。高中毕业后,他一直没有间断过学习的脚步,1998年起开始全力备战南京师范大学英语专科自学考试。每天看十七八个小时的英语,16门课程考了三次就全部通过。后来,李成松又拿到了南京大学法律本科的自考毕业文凭。
2002年,他第三次参加高考,分数超出了本一60分,他的事迹打动了盐城工学院的领导,招生办老师主动上门找到李成松,最终被破格录取到外语系。
刚进大学,他就给自己立下目标,要用最优异成绩回报这次来之不易的求学机会。以一辆电动轮椅车代步,以膝盖作为“走路”的双腿,一条打满了补丁的裤子,让李成松穿梭在教室、图书馆、食堂和宿舍之间。
由于英语成绩优异,又有过开办英语辅导班的经验,他就在学校组建了英语学习社团,他还创办了翻译协会、英语角活动,组织了英语口语比赛。社团人气最旺的时候达300多人。大学四年里让李成松最高兴的事情要数2003年,他报考了国家司法统一考试,并以优异的成绩一次性通过考试,拿到了律师职业资格证书,成为全国第一个四肢全残的律师考试合格者。2006年,他又以笔试和面试均为第一名的成绩,被苏州大学法学院录取。
当李成松硕士毕业了,却再次遭遇了困境――没有一个律师事务所愿意接纳他。这时,李成松的同学、已是一家律师事务所律师的孙正彤提出和他合作,创办自己的法律咨询服务社。2008年11月,当李成松还在犹豫和徘徊时,沧浪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建设的沧浪区大学生创业联盟孵化基地正式成立,李成松和他的团队率先报名入驻。在创业初期,从租金、门面装修、网络、企业开户、办理营业执照、提供就业指导等方面沧浪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以及双塔街道给
予了他们很大的支持和帮助。在众人的努力下,2008年12月,李成松位于定慧寺巷社区叶家弄22号的“圣克尔法律咨询社”正式挂牌成立。为了让更多人了解自己的团队,为更多市民提供更为方便和快捷的咨询平台,2009年3月李成松利用网络平台开设了“李成松律师团队”网,为广大劳动者提供专业法律服务。然而李成松创业以来,为很多外来民工、残疾人追讨赔偿、处理劳动纠纷、代理过婚姻继承等案例,让人敬佩的是很多案例都是在李成松得知情况后,主动提出为当事人免费提供法律援助的。
李成松职业生涯
1999—2002年,家教与高考复习班。
2003年,获得律师职业资格证书。
2003年,代理“艾滋病患儿”案。
2007年至2009年,代理多起劳动争议案、婚姻家庭纠纷案、经济纠纷案件。
2008年10月,代理苏州第一例“三鹿奶粉”案。
2008年11月,李成松现担任苏州“就业时报”的法律顾问 2008年12月,李成松成立“圣克尔法律咨询社”。2009年3月,正式加盟江苏司剑律师事务所。
2009年3月,开设“李成松律师团队”网,为广大劳动者提供专业法律服务。
第三篇:残疾人李丽的事迹
残疾人李丽的事迹
李丽,2007年感动中国入选人之一,湖南省衡阳市第十一届人大代表、市海外联谊会理事、省侨联委员、市致公党党员、市政协蒸湘区常委。1962年10月16日晚上9点多,湖南省桃林铅锌矿职工医院妇产房,一声清亮的啼哭,刺破了寂静的夜晚,李丽来到这个充满传奇色彩的世界。据说‚丽‛这个名字是一位参加接生叫陈姓护士给取的。她说‚这个丫头又白又胖又漂亮,将来长大一定是个美人胚子。‛
那时李丽她父亲在湖南桃林铅锌矿是负责采矿区工作,母亲是矿区话务员。可是,‚天有不测风云‛。1963年底,李丽因可恶的小儿麻痹症吞噬了她的肌体,使她变成了一名双腿瘫痪的肢残儿。从此,不要说站与走,就连坐也只能坐在家人为她特别设计制作的一张围椅上。特制的围椅左右扶手各钻一个圆洞,用一根小圆木穿过其间,紧紧地横卡住她的胸部,以防止她坐不稳而摔倒。有时身旁无人照应,她想独自完成坐的程序,都因支撑力不够而摔得鼻青脸肿,头破血流。平时的运动,她只能用整个身子爬在地上,靠双手的力量,左右移动椅子,身子才能随着向前挪动……就这样靠‚爬‛和‚卡坐‛,她熬过了六个年头。1971年经过吉林省长春市驻军‚二O八‛医院二年多的住院治疗,她接受了针灸、火罐、手术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几十次埋‚羊肠线‛手术,每次手术前,她请妈妈将小毛巾打湿后塞入她嘴里,手术中,伤痛的眼泪沾湿枕巾,豆粒大的汗珠浸透衣裳;做完手术后,她妈妈从她口中取出毛巾。看到毛巾上一道道牙咬的血痕,妈妈和医师、护士无不被她的韧劲和毅力感动得泪流满面、泣不成声。就连正在医院采访的八一电影制片厂闻讯后也特地赶到手术室拍下了这令人动容的手术场面。由于医务人员高尚的医德、精湛的技术、悉心的护理和她自己的勇敢地配合、顽强的锻炼,终于有一天,她能够不用搀扶,在病床与病床之间的过道里,第一次真正象个‚人‛一样地站起来,并挪上几步。九岁的李丽终于能拄着一根由医生为她特制的小拐杖,告别‚二O八‛,回到湖南的家门。也正是这一年,她在哥哥、姐姐的陪护下,终于用残足跨入了渴慕已久的校园,亲吻了书籍课本的墨香,接受了文化和智力的启迪。也正是在雷锋精神的感召下,老师们、同学们怀揣春天般的爱心,纷纷向她伸出了互助友爱的夏天般的双手,扶助她在漫漫的学海中遨游、书山上攀登。许多的大哥哥、大姐姐们都抢着轮流护送她上学、回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让她从小就能生活在集体的温暖怀抱中,真切地感受到人世间的真诚与善良,真切地感受到知识的博大与魔力,真切地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她也要学会关心集体、关心他人。当班里的同学去慰问‚五保户‛时,她就一个人拄着拐杖默默无闻地打扫好教室卫生。当学校组织同学们去参加修建水利工程等公益劳动时,她就拿着铁皮喇叭筒,当起了‚战地广播宣传员‛……而每个学期给父母的最大宽慰便是一张学校颁发的‚优秀学生‛的奖状,直到高中毕业。
1980年,由于身残的原因,她没能参加高考,只有在家待业了。她不甘消极沉沦,一刻也没放松各类文化知识的学习,练习诗歌、散文、随笔、读后感、议论文的写作,还学会了缝纫、绣花、织毛衣、做盘扣、剪纸贴、纳鞋底,做棉鞋等一系列女工绝活。这样,既为家人作一份贡献,也为今后的自食其力奠定基础。1982年10月8日李丽正式成为了冶金汽车改装厂技术科的描图员。在这期间,她先后担任了描图员、打字员、团支部宣传委员、女工会宣传委员、厂广播室和衡阳日报通讯员。1984年还被借调到市322国道改建工程指挥部任打字员兼会计。虽身兼数职,但她热爱这每一项工作,她认真地做好这每一项工作,她乐此不疲,力求锦上添花,而且还利用业余时间,发挥自己的女工绝活特长,不辞辛劳、不计任何报酬地广泛热情地服务于他人、服务于社会。由于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和出类拔萃的工作表现,她曾多次被厂里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团干部‛、‚工会积极分子‛。1984年,她参加了全省总工会组织的‚全省青年振兴中华读书知识‛竞赛,荣获了一等奖。这一年在全国开展‚学习张海迪‛的活动中,她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由衷感受,撰文参加了由团市委组织的征文演讲比赛,荣获了一等奖;并受到了市团委、市总工会、省总工会、省冶金厅的多次表彰,还荣幸地受到了时任省委书记毛致用同志及其他领导的亲切接见。毛致用同志深情地赞扬她说:‚你就是我们湖南的张海迪!‛1987年,经人介绍,李丽与市一建公司职工小蔡结婚,这为她的人生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1988年7月8日,他们那健康、漂亮、聪慧、活泼的儿子也降临人世,为这温馨的小家庭增添了新的幸福和欢乐。
1991年初,她与丈夫小蔡双双下岗,开始了‚自负盈亏‛、自食其力的人生旅程……
为了生存,她把打字、描图、制图的业务承接到家里来做。她与丈夫卖过水饺、摆过烟摊,干过机械编织毛衣等。后来做起了石化燃料生意,李丽经历过商界许多的风风雨雨,她办过加油站、房地产开发公司,园林园艺公司,成功过,也惨败过。但热心公益,永不言败是她无悔人生主题。1996年衡阳市侨联鉴于她在抗洪救灾中的特殊表现,授予她‚侨界楷模‛的光荣称号,1997年还被选为衡阳市第十一届人大代表、衡阳市海外联谊会理事,多次被邀请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并被批准加入了致公党。1998年,中国侨联出版了《我爱你,中国》一书,其中还收录了她的成长历程。1999年,她出席了省外事办、侨联联合举行的表彰大会…… 近年来,她经常坐着轮椅到湖南、陕西等省的监狱去给服刑人员讲述了自己的苦难人生和奋斗不息的经历,听众达4万多人次,收到服刑人员来信1000余封,接听电话800多个。
2005年她耗资8万多元,千里迢迢上北京师范大学求学,参加了著名的人间远景文化传播公司的心理咨询师课程培训。在将近1年的学习培训中,她认真学习了家庭教育、儿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犯罪心理学等课程,通过了相关考试,取得了心理咨询师的资格。
从北京回来,她创办了‚李丽家庭教育工作室‛,面向全社会那些一时失意、失足需要帮助的人,开通了24小时心理疏导热线。同时还定期开展家长联谊会、家长培训班、学习交流沙龙等活动,普及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提高家长群体的教育素养和能力,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以及道德思想,综合素质的提升做出贡献,得到了当地一些学校、职高和部分大学、家长们的热烈响应。
2006年李丽先后获得了由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表彰的:‚湖南省饯行‘八荣八耻’先进个人‛;‚湖南省未成年人道德素质教育标兵‛;被湖南省禁毒委表彰为:‚湖南省‘6.26十大公益禁毒先进个人‛;2007年她被中央电视台评为感动中国人物。
第四篇:学习李成环事迹心得体会(推荐)
学习李成环事迹心得体会
12月4日下午,仅仅做了两个月新娘的兰州二十四中代课教师---被称“最美新娘”的李成环永远地离开了人世。上个月,她和丈夫龚大锬在婚宴上得知几个好心人要为玉树结石镇孤儿院的孩子们捐赠过冬物品时,这对新婚夫妇也毅然放弃了去南方度蜜月的机会,不远千里赶赴玉树县结石镇孤儿院的藏族孩子们送去爱心棉鞋,加入了这场爱心公益行动……没想到,在返兰途中,他们乘坐的汽车因雪天路滑发生了车祸,二人被送往海南州人民医院医治,12月4日下午,由于李成环肺部感染,需要转院治疗在转院过程中,由于李成环伤情突然恶化,并发纵膈气肿,导致心脏骤停,虽经青海省人民医院全力抢救,但还是没能挽回这位美丽新娘的生命。
这对新婚夫妇放弃蜜月之旅,毅然加入公益行动的爱心义举感动了甘肃,也感动了青海、感动了中国!
李成环夫妇放弃度蜜月时间,为玉树地震灾区孩子献爱心义举和不幸遭遇引起青海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强卫的高度重视,并作出重要批示,要求省卫生厅、省红十字会对“最美夫妇”给予最大帮助。
尽管李成环已经撒手人寰,但款款爱心仍在人间流淌,穿越了这个冬天,穿越了甘青两地。12月4日下午,青海省卫生厅厅长马海莉专程前往医院看望“最美夫妇”,在要求全省卫生系统向“最美夫妇”学习的同时,决定免去两人在海南州和西宁两地治疗的所有费用,并送去1万元的慰问金,以感谢两人对青海人民的恩情。
长期从事青年志愿服务工作的团省委志愿者指导中心副主任于晓霞则认为,“最美新娘”就是传递“正能量”最好的实践者,她这种高尚行为反映了社会对真善美的呼唤。于晓霞说,他们发出向李成环学习的倡议书后,短短几天,已经有一些青年志愿者主动接过了他们夫妻的爱心“接力棒”,她相信,这股社会正能量一定会越传越广。
“一个李成环,折射出的是更多青年志愿者高尚朴素的情操。”共青团甘肃省委统战部部长张小平说,“ 我们通过一个李成环看到了整个社会的希望,青年志愿者活动就是这样纯粹,它需要每一个社会成员的用心参与,我们这个社会也需要更多的李成环,将这种精神辐射到每个群体。”
大灾面前,也许一些专业性组织的力量显得更强大,但是,再小的一个志愿者也会形成一股“暖流”,“我们也坚信,只有更多的“暖流”汇聚在一起,才能形成更强大的力量,促进这个社会前进的步伐。”
龚大锬夫妇的爱心事迹感动了青海各族人民,众多兰州市民也纷纷踊跃捐款慰问。
龚大锬夫妇的爱心事迹太让人感动了,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第五篇:学习李成环事迹演讲稿
学习李成环事迹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一个普通的农家女子,一名敬业的代课教师,一位善良的美丽新娘,用年仅25岁的生命温暖了青藏高原寒冷的冬天,将最后的美丽身影留在异地他乡。她用无私的大爱感动了雪域高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间真情。她的一生是短暂的,但她的爱心早已汇入三江源头,她甜美的笑声仍回荡在青藏高原。
12月4日下午,仅仅做了两个月新娘的兰州二十四中代课教师---被称“最美新娘”的李成环永远地离开了人世。上个月,她和丈夫龚大锬在婚宴上得知几个好心人要为玉树结石镇孤儿院的孩子们捐赠过冬物品时,这对新婚夫妇也毅然放弃了去南方度蜜月的机会,不远千里赶赴玉树县结石镇孤儿院的藏族孩子们送去爱心棉鞋,加入了这场爱心公益行动……没想到,在返兰途中,他们乘坐的汽车因雪天路滑发生了车祸,二人被送往海南州人民医院医治,12月4日下午,由于李成环肺部感染,需要转院治疗在转院过程中,由于李成环伤情突然恶化,并发纵膈气肿,导致心脏骤停,虽经青海省人民医院全力抢救,但还是没能挽回这位美丽新娘的生命。
这对新婚夫妇放弃蜜月之旅,毅然加入公益行动的爱心义举感动了甘肃,也感动了青海、感动了中国!
李成环夫妇放弃度蜜月时间,为玉树地震灾区孩子献爱心义举和不幸遭遇引起青海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强卫的高度重视,并作出重要批示,要求省卫生厅、省红十字会对“最美夫妇”给予最大帮助。
她用年轻的生命,承载着爱心、责任与担当,抒写了人性中最绚丽的光芒。在她身上所展现出来的博爱光辉、对理想和生活意义的不懈追寻、昂扬向上的理想价值观念,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无不闪烁着当代青年真善美的时代光彩。她用25岁的生命,划出了一条理想追求者的人生轨迹,是当代青年的楷模。在此学院团委向全院师生发出倡议,让我们学习她这种不畏艰辛,不图名利,用全身心的爱和实际行动,去关心帮助他人的大爱精神。她的爱心,是发自内心的爱,朴实而真诚,平凡而伟大。
她,就这样走了,甘肃人感动了,青海人感动了,全国各地无数的人感动了!她是我们学院的骄傲,是陇原人民的骄傲,更是全国人民的骄傲。我们不但要学习她这种大爱无疆的奉献精神,还要将它发扬光大,用爱心的接力棒为美丽的女孩照亮通往天堂的路。
李成环走完了自己的人生,但她的故事却没有完结。“生如春花之绚丽,逝如秋叶之静美”,她的品德和精神是一种财富,对所有人也是一种激励。她的形象,会永远留在每一个人的心中!
我的演讲结束了,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