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退休老人优秀事迹
退休老人优秀事迹:她用爱温暖邻里心
XXX,高新区宁海街道的一名退休教师,已年过60,仍坚持大爱情怀,默默奉献。说起XXX为人,周围邻居没有不竖大拇指的。大家都说:“她可是个好人,热情、善良、有爱心!”
既是舞迷,也是奉献者
年轻时XXX就非常喜爱舞蹈,并鼓励村里妇女跟她一起跳。这几年,她还一直义务教村民跳舞,从未间断,即便是自己有事,也是先给大家放好音乐。一到傍晚她就在老时间,推着音箱来到社区广场播放音乐兼领舞。先是跳一个小时的适合老年人跳的有氧健身操,然后跳一个小时的适合年轻人跳的广场舞。XXX说,一般最少一个星期教大家跳一曲新舞,到现在已经教了26支曲子。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今年以来,凤山数十位老人在XXX的指导下已学会了《大刀进行曲》《松花江上》《黄河大合唱》《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等10多首抗红歌。在问到这些健身舞都是从何学来的,XXX笑着说:“都是从网上学的。”她告诉记者,是子女帮着从网上下载下来视频,一点点照着学习。
最让大伙感动也最让舞友们敬佩的是,舞友原来提供的那套音响因为经常发生故障,几次找人修理也没有解决。前不久,XXX干脆就到商场自费为大家购买了一大一小两台音箱和平板电脑,共花费1500多元。保障了大伙跳舞的顺畅进行。
每晚七点至九点,一般至少二十人,多则达到五十人。他们伴随着音乐边跳舞边交流,成为和谐社会的一个缩影。“这个跳得好。”“队形整齐,队员精神面貌真喜庆。”围观群众边看边议论,并用相机、手机拍下她们的精彩表演。
“小老人”帮助 “老老人”
2011年XXX退休后,带头加入了社区志愿者队伍。在社区里,XXX是出了名的热心肠。哪家有个大事小情,总有她忙前忙后的身影。XXX笑称自己是一个“快乐的小老人”,以帮助老老人为乐,以为邻里做好事为乐。邻居徐老太不幸丧偶,XXX数次登门,如亲人般伴其左右,问冷暖、解心结,并千方百计动员她参加社区活动,让老人重焕活力、绽放笑容;邻里 83岁空巢老人吴老爷爷身患重病行动不便,XXX主动了解情况,嘘寒问暖,还成为了他的“编外”子女,小到跑腿买菜,大到看病取钱,无论刮风下雨,都能尽自己的能力满足。最令人敬佩的事,XXX悉心照料八旬老母亲,用自己的行动诠释孝道,受到了村民的点赞。
今年5月,老母股骨头骨折住院动手术,XXX几天几夜不眠不休,在医院陪伴老人,给她喂汤喂药。出院后老人行动不便,XXX每天骑车3里多路为老人煲汤送菜,从不间断。夏天高温连连,酷热难耐,XXX还将“每日一探”改为“每日两探”。XXX把社区当做自己的家一样看待,桩桩小事都温暖着邻里的心。
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老师奶奶”
从教36年的XXX,退休后与老伴搭档创办了“留守儿童家庭辅导站”,开设“四点半学校”,坚持每天下午放学后,将无人接送与管理的留守儿童召集起来,主动担任他们的“代理家长”,进行作业辅导,游戏活动。暑假期间,她不仅组织学生看书看报、讲故事、做游戏,还邀请回乡度假大学生为孩子们辅导功课,并通过远程教育视频下载一些视频资料,让孩子们掌握许多生活小常识。她引领孩子们到“知识宫”、“动脑筋王国”里遨游远航,和他们一起探索宇宙的奥秘;给他们传授防水、防火、防电的安全知识;组织他们参加《周报》《阳光少年》举办的征文竞赛。她对留守儿童实施“十个一”关爱法:一张亲情联系卡、一本代理工作记录、每月一次亲情交流活动、每月一次学习检查指导、每月一次家访活动、每月一封亲人家书、每月一次与父母视频对话、每月一次主题教育、每人一本成长记录册、每人教会一门实用技术。在她心目中,关心下一代是自己的责任所在、价值所在、快乐所在,她倾注一”片爱心,把村里的留守儿童当作自己的孩子带,村里的孩子都称她为“老师奶奶”。近3年,她无偿辅导学生3000多人次,其中还包括父子两代人。
近年来,XXX先后被评为“海安好人”“社会妈妈” “南通市十佳巾帼志愿者”。在荣誉面前,XXX一直保持着平常心态。她挂在嘴边常说的一句话是:“是党培养了我,我应该为党工作,为人民服务。”
第二篇:退休老人优秀事迹:她用爱温暖邻里心
退休老人优秀事迹:她用爱温暖邻里心
退休老人优秀事迹:她用爱温暖邻里心
XXX,高新区宁海街道的一名退休教师,已年过60,仍坚持大爱情怀,默默奉献。说起XXX为人,周围邻居没有不竖大拇指的。大家都说:“她可是个好人,热情、善良、有爱心!”
既是舞迷,也是奉献者
年轻时XXX就非常喜爱舞蹈,并鼓励村里妇女跟她一起跳。这几年,她还一直义务教村民跳舞,从未间断,即便是自己有事,也是先给大家放好音乐。一到傍晚她就在老时间,推着音箱来到社区广场播放音乐兼领舞。先是跳一个小时的适合老年人跳的有氧健身操,然后跳一个小时的适合年轻人跳的广场舞。XXX说,一般最少一个星期教大家跳一曲新舞,到现在已经教了26支曲子。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今年以来,凤山数十位老人在XXX的指导下已学会了《大刀进行曲》《松花江上》《黄河大合唱》《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等10多首抗红歌。在问到这些健身舞都是从何学来的,XXX笑着说:“都是从网上学的。”她告诉记者,是子女帮着从网上下载下来视频,一点点照着学习。
最让大伙感动也最让舞友们敬佩的是,舞友原来提供的那套音响因为经常发生故障,几次找人修理也没有解决。前不久,XXX干脆就到商场自费为大家购买了一大一小两台音箱和平板电脑,共花费1500多元。保障了大伙跳舞的顺畅进行。
每晚七点至九点,一般至少二十人,多则达到五十人。他们伴随着音乐边跳舞边交流,成为和谐社会的一个缩影。“这个跳得好。”“队形整齐,队员精神面貌真喜庆。”围观群众边看边议论,并用相机、手机拍下她们的精彩表演。
“小老人”帮助 “老老人”
2011年XXX退休后,带头加入了社区志愿者队伍。在社区里,XXX是出了名的热心肠。哪家有个大事小情,总有她忙前忙后的身影。XXX笑称自己是一个“快乐的小老人”,以帮助老老人为乐,以为邻里做好事为乐。邻居徐老太不幸丧偶,XXX数次登门,如亲人般伴其左右,问冷暖、解心结,并千方百计动员她参加社区活动,让老人重焕活力、绽放笑容;邻里 83岁空巢老人吴老爷爷身患重病行动不便,XXX主动了解情况,嘘寒问暖,还成为了他的“编外”子女,小到跑腿买菜,大到看病取钱,无论刮风下雨,都能尽自己的能力满足。最令人敬佩的事,XXX悉心照料八旬老母亲,用自己的行动诠释孝道,受到了村民的点赞。
今年5月,老母股骨头骨折住院动手术,XXX几天几夜不眠不休,在医院陪伴老人,给她喂汤喂药。出院后老人行动不便,XXX每天骑车3里多路为老人煲汤送菜,从不间断。夏天高温连连,酷热难耐,XXX还将“每日一探”改为“每日两探”。XXX把社区当做自己的家一样看待,桩桩小事都温暖着邻里的心。
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老师奶奶”
从教36年的XXX,退休后与老伴搭档创办了“留守儿童家庭辅导站”,开设“四点半学校”,坚持每天下午放学后,将无人接送与管理的留守儿童召集起来,主动担任他们的“代理家长”,进行作业辅导,游戏活动。暑假期间,她不仅组织学生看书看报、讲故事、做游戏,还邀请回乡度假大学生为孩子们辅导功课,并通过远程教育视频下载一些视频资料,让孩子们掌握许多生活小常识。她引领孩子们到“知识宫”、“动脑筋王国”里遨游远航,和他们一起探索宇宙的奥秘;给他们传授防水、防火、防电的安全知识;组织他们参加《周报》《阳光少年》举办的征文竞赛。她对留守儿童实施“十个一”关爱法:一张亲情联系卡、一本代理工作记录、每月一次亲情交流活动、每月一次学习检查指导、每月一次家访活动、每月一封亲人家书、每月一次与父母视频对话、每月一次主题教育、每人一本成长记录册、每人教会一门实用技术。在她心目中,关心下一代是自己的责任所在、价值所在、快乐所在,她倾注一”片爱心,把村里的留守儿童当作自己的孩子带,村里的孩子都称她为“老师奶奶”。近3年,她无偿辅导学生3000多人次,其中还包括父子两代人。
近年来,XXX先后被评为“海安好人”“社会妈妈” “南通市十佳巾帼志愿者”。在荣誉面前,XXX一直保持着平常心态。她挂在嘴边常说的一句话是:“是党培养了我,我应该为党工作,为人民服务。”
第三篇:仅供参考——社区(街道)退休党员优秀事迹
退而不休 无私奉献
丁昆源,一个年近77岁的古稀老者,本可安享清闲与舒适,可他却不甘寂寞,当起了夏阳社区讲师团的成员。社区居民们都特别爱听丁昆源的宣讲,他们都说,老丁的宣讲,知识面广,信息量大,并且声情并茂、激情澎湃,特别能打动人,听了一回,就想听下一回。
丁昆源是夏阳街道桂花园社区的居民。他的人生有着不平凡的经历。1950年参军入伍,1955年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驻军西藏20年,先后任空军飞行大队副政委、政委等职。30多年的军旅生涯,他曾荣立三等功3次、嘉奖多次。1968年在中南海受到毛主席亲自接见,并获得有毛主席头像的像章及荣誉证书。退休后他居住在桂花园小区,并将一个老党员、老军人的优良作风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作为街道讲师团特聘讲师,丁昆源不顾年事已高,在各社区讲党课、讲世情,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足迹遍及街道各个角落。世博期间,为了让党员群众了解世博、参与世博,他深入辖区20多个村居以“上海世博,百年梦圆”、“钓鱼岛是中国的神圣领土”为题开展义务宣讲112次,听众5000余人。听过他讲课的居民都会翘起大拇指,夸他的宣讲风趣幽默、贴近生活、听得懂、听得进,让人受益匪浅。
2011年4月中旬的一个下午,在夏阳街道党员服务中心的活动室里,丁昆源为50多位社区党员开展“遵义会议放光芒”的讲座。为了这次的讲座,他已经准备了一个多月,主要是通过阅读《求是》、《国际瞭望》等报纸杂志来完成的。“阅读广、思考深、讲‘情’话,大家爱听我的讲座,我想这是其中最重要的三个方面”,丁昆源自己总结道。准备的充分了,讲起来自然如鱼得水,讲得好,听众就不会“善罢甘休”,“下次再给我们讲讲红军长征的内容吧”,大家都意犹未尽。
丁昆源书桌上堆着密密麻麻的各类学习材料,原来为了更好地备课,他常常要翻阅40多份报纸、杂志和书籍,付出了大量的心血。丁昆源的两个儿子都不在身边,妻子身体欠佳,需要照顾。每次讲课前,他总是先把家里安顿好,再出去讲课,风雨无阻,从不缺席。尽管家里的经济不太宽裕,可他对外宣讲从不拿报酬。居委干部找到他,提出至少帮他解决一点交通费。但丁昆源说,“没关系,我有老人卡,乘公交车去讲课,免费又方便。”他的这种执着与真诚,感动了社区里许许多多的人。
除了在社区宣讲,丁昆源还是小区的楼组长,调解邻里纠纷、解决家庭矛盾这类别人看来出力不讨好的事情,他却做得津津有味。有一次,一位居民的脱排油烟机需要清洗,于是叫来了一个外来务工人员帮忙。当拆下来的油烟机放在过道里时,一位居民开车经过不小心压坏了油烟机,车主想强行离开。老丁正好看到,走上前问清楚缘由,就与车主交涉,最后车主同意赔偿。可油烟机的主人又要价过高,双方怎么谈也谈不拢,这时候丁昆源又做起这位居民的思想工作。在他近一个小时苦口婆心的劝说之后,双方终于就赔偿问题达成了一致意见,闲事就这样被他“管定”了。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丁昆源,这名义务为社区居民巡回讲课、热心公益、无私奉献的老人,正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创先争优”的永恒主题,他犹如一面耀眼的旗帜,引领激励着我们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真正的共产党人。
第四篇:献给退休老人诗朗诵
老牛伏枥志昂扬
——献给“老黄牛”的歌
十月金秋,蟹肥菊黄,越州大地,丹桂飘香。
“**师傅他要退休了”![1]
一个震动人心的消息,在稽山鉴水间回响……
牛哥啊,您是我们这班人的兄长,曾经一同上山下乡;
您是我们这班人的大哥,多年来亲密无间无话不讲。
您吃苦耐劳精神,一直是我们的榜样,每当我们遇到困难,您总是热情相帮。
人们叫您牛哥,那是因为您有挑千斤重担的力量,人们叫您牛哥,那是因为您性情温和,心胸宽广。
想当年,**烟草初创,您驾驶大蓬车日夜送烟忙,您不畏山高路险,您不怕雨急风狂。
想当年,打击不法烟贩,深夜共同执勤公路旁,为了维护专卖法的尊严,我们并肩携手打豺狼!
您是家里的五把手,您是公司的车队长;
您是革命的老黄牛,您是烟草公司车队的擎天梁。
您做好事一声不吭,平常事显出高尚,您从点滴小事做起,高尚精神贯串在平常。
如此壮实的汉子要退休了,凄惶的感觉在我们心头荡漾;
感叹岁月无情,人生易老,感叹光阴如箭,世事沧桑。
送别的琴声幽怨悲凉,绵绵的离愁如秋水悠长。
送别的琴声慷慨激昂,激励我们把老黄牛精神发扬!
那是谁来送您了?
是聪明绝顶的阿董,是身体发福的小张,眼眶里有了过多的水份,笑脸上隐含着淡淡的忧伤。
那是谁来送您了?
陈师傅拄着拐杖,小孙把汽车喇叭按响,喇叭声也有些鸣咽啊,仿佛是在惜别车队老队长。
那是谁来送您了?
是淳厚壮实的陶科,是瘦高精神的阿旺,当年一起开车的小伙子,今日也两鬓如霜。
那是谁来送您了?
是财务处的两“章”,还有绍生和建江,在后面还跟着老毛,近视眼里流露出无奈和迷茫。
那是谁来送您了?
是和善潇洒的陈经理,是高大英武的戴局长,领导的关爱象和煦的春风,声声珍重温暖心房。
往事如潮心头涌,岁月峥嵘不能忘,多少亲切的呼唤,诉不尽同志情谊长!
亲爱的牛哥,再不能看到您结实身影,和蔼的脸庞,再不能乘坐您平稳的大蓬车,再不能一起出差彻夜长谈共诉衷肠。
春蚕到老丝不尽,一颗红心永向党,满目青山夕照明,老牛伏枥志昂扬!
革命人永远年轻,劳动者一生健康,退休继续当好老婆的洗衣机,还要把小孙子的坐骑担当。
还要教育好下一代,谨慎刻苦,奋发向上,懂得做人要忍耐,默默奉献,不事张扬。
更要继续好好学习,不坠青云志,老当益壮。
在人生的道路上,
第五篇:老人如何正确面对退休后烦恼
老人如何正确面对退休后烦恼
一、主要表现有以下几方面:
怀旧、依恋 由于突然离开工作岗位,离开了熟悉的环境和相处的同志,从而产生了一种难以言状的怀旧、依恋感。
失落、惆怅 有些老同志在职时具有一定的身份和地位,一旦从社会生活的中心位置上退下来,说话没有过去灵了,办事没有过去顺了,失落与惆怅感油然而生。在他们卸下繁重的工作担子时,同以前的忙忙碌碌相比,还会产生无所事事的感觉。加之,与外界交往减少,“门前冷落车马稀”,更使其“平日里又添一层愁”。
多疑、敏感 有些老同志,自尊心极强。可同时又很敏感和多疑。别人稍有不同意见或遇有生活中的一点点不愉快,就认为别人对自己不尊重或自己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已下降等,因而变得心神不宁,疑虑重重。
焦虑、不安 随着年龄增高,体质减弱,时时感到力不从心,觉得“衰老了”、“不中用了”,发出风烛残年的感叹,甚至产生万念俱灰、精神空虚及死亡临近的焦虑和恐惧感。但是,另一方面又认为自己身体还好,精力旺盛,从内心深处不愿意承认自己衰老,并过高要求自己,产生争强好胜、急躁不安的情绪。
二、要健康幸福安度晚年,须建立新的生活模式,做到以下几点:
消除消极心理 要消除“树老根枯”、“日暮途穷”的消极心理。要认识到退休只是人生另一阶段的开始,是一种具有成熟美好新生活的开端。“莫道桑榆晚,晚霞尚满天”,在每个退休者面前,还有很长的生活路程,要自觉地安排好自己的夕阳生活。
树立积极生活方式 应坚持早睡早起,常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多走出家门,积极参加适合自己的各种活动,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丰富个人生活。李岚清副总理退休后,写出了“教育访谈录”、“音乐笔谈”,71岁时还学习篆刻,并举办讲座谈人生,堪为全国人民尤其是老年人的楷模。
三、克服不良情绪,注意心理平衡。
忌沉缅于往昔 在闲暇时,偶尔追溯往事,怀故忆旧,一般无碍健康。如果沉缅于往昔、叹息感伤,势必增加寂寞、孤独和抑郁情绪。久之,可使心身疾病发病率成倍增长。
忌孤僻 老年人交往圈子相对缩小,容易与社会生活脱节。研究发现那些与外界隔绝、自我封闭,既无配偶、又缺少朋友的老同志,其心脏病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因此,老年人应特别注意积极地进行人际交往,不断扩大交往范围,结识新朋友,获得新知识,了解新信息。尤其应多交年轻朋友,感受青年的活力,使自己充满活力及创新精神。
忌消沉 那种认为年龄大了就应该颐养天年、坐享清福的想法并不全对。图清闲,往往带来倦怠和消沉。倦怠则不思进取,大脑少用或不用就会萎缩,加速老化。专家指出,成千上万的人过早地死于机体的衰败和神经活动的破坏,其原因只是他们过早地认为自己老了,该松弛了,以至于懒于活动,加速了衰老进程。“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那些离退休后又到群众中搞调研的老干部,那些不怕日晒雨淋的义务交通员,那些穿梭于巷尾街头的义务宣传员,他们热爱生活,退而不休,虽然少享了一点清福,却少了几分沉闷与老态,多了快乐和健康。
忌多疑 有些老同志常对某种没有根据的事实偏信不疑,甚至会偏执到丧失理智的地步。“多疑则病”,它可使神经内分泌紊乱,会引发多种疾病。
人的一生要经过少年,青年,中年到老年,按照我国劳动法目前规定,男性工作到60岁退休,特殊工种55岁退休,女性55岁岁退休。每个人都有退休后面对如何适应新的生活问题。因为在工作岗位上大家辛勤奋斗了几十年,养成了良好的工作习惯和人际关系,一下子从繁忙的工作岗位上退下来,离开了熟悉的工作环境和相识相知的熟人朋友,工薪减少一大截,有的人一下子不能适应,产生苦恼,心情郁闷,久而久之,患上疾病,甚至不幸去世。
如何面对退休后的现实,我认为要做到三个适应,三个学习,三个注意,三个不要,三个多做。
三个适应是,首先要适应社会,让心态平和,去享受老年人的乐趣。其次要适应环境,熟悉社区,安排好生活,三是要适应家庭,过去同老婆是白天不见晚上见,各忙各的工作,现在是二十四小时相守,必然会产生一些矛盾,日本老人离婚率高这是一个主要原因,因此要处理好同老婆的关系,多尊重夫人,减少一些不必要的矛盾,老两口相敬如宾,家庭就会幸福美满。
三个学习是,首先要学会做饭,这是非常重要的,可以享受生活的乐趣。改善生活。其次要学会做卫生,把屋子打扫干净,享受美好生活环境。三是学习带好孙伙计。多点教育,共享天伦之乐,让自己享受儿童的乐趣。
三个注意是,首先要注意科学饮食,清淡荤素搭配,这是健康长寿的基本要求,其次要注意适量运动,根据自己身体条件开展点运动,加强点锻炼,对身体百利而无害。可以使自己精力充沛。三是要注意安全,人不能不服老,要注意方方面面的安全,包括交通安全,运动安全等等。否则出点事不仅自己痛苦,也给家庭带来麻烦。必须注意安全。
三个不要是,首先是原单位不叫就不要再去了,其次是原单位和同志们不请就不要再去吃了,三是原单位不给的东西就不要再要了,逐步淡化做到心理平和,与世无争。这三个不要主要是对当过大大小小领导讲的。
三个多做是,首先要多做点善事,好事,与人为善天地宽,好人一生平安。其次要多尽点义务,多参加点志愿者活动,其乐无穷。三是要多有点爱好,琴棋书画,吹拉弹唱,花鸟鱼虫,可以增加点乐趣。
总之,工作了一辈子,退休以后要好好善待自己,适应新的生活,好好享受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的实惠。幸福每一天。
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