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首批全国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典型案例(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3 15:04: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安徽首批全国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典型案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安徽首批全国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典型案例》。

第一篇:安徽首批全国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典型案例

安徽省首批全国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典型案例

近日,农业部编辑出版《首批全国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典型案例汇编》,我省桐城市雪花池家庭农场主汪启航等4名优秀带头人入选。

今年以来,我省各地认真贯彻《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皖政办〔2017〕19号),立足当地农业农村实际,积极扶持引导农村创业创新。省农委举办首届全省农村创业创新项目创意大赛,遴选12名全省农村创业之星,牵头建立了农村创业创新协调推进机制,建立农村创业创新园区(基地)目录,协调各方面资源共同推进农村创业创新。目前,全省累计有36万名农民工返乡创业,创办各类实体16万个。农村创业经营方式由过去的个体经营、家族式管理逐步向以股份制、合伙制、股份合作制经营为主的现代经营方式转变,全省农民工返乡创业累计带动就业近200万人,创业带动就业效果明显。

附:典型案例

创业梦想在与农共舞中起航

创业名片:

汪启航,男,安徽桐城人,出生于1974年12月,高中学历,现任安徽省桐城市雪花池家庭农场主、桐城市誉毅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安徽农夫商城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董事长,桐城市第十四届党代表,桐城市第十三届政协委员,曾获全国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桐城市十佳创新型企业家等荣誉。

创业感言:

做一个有梦想、有情怀、有作为、有担当的现代农场主。

创业故事:

20多年前,高中刚毕业的我就随打工人潮外出闯荡。但家乡的贫困依然困扰着我,最终使我萌发回乡创业的念头。打开土地流转局面

我家在桐城市吕亭镇新店村,这里属于丘陵地带,土地资源有限,当时,我考虑先期可与邻近的连山村一起发动,集中连片进行土地流转,我的想法得到了村干部理解和支持。但一些村民有顾虑,只想把部分土地出租,还自留部分作为口粮田,自行耕种,这给连片流转耕作带来阻力。后来,通过我们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初步打开了土地流转局面。

做好农业产业规划

土地流转后的规模经营与农户零散经营有着本质区别。刚流转过来的土地,零星分散不规则,沟渠路水不配套。经多方筹资,先后投资80多万元建设水利排灌设施,投资60多万元修建硬化机耕道路。前期投入这么大,让我资金压力很大。但既然上马了,这条路就必须义无反顾地走下去!

我深知创业是不可能靠一个人可以搞成功的,于是注册成立了雪花池家庭农场,并带领经营管理人员到江浙地区和本地龙头企业学习取经。通过对标看齐、请教农技专家、走访有经验的农民,了解群众意见和学习科学的种植方法。因地制宜地制定出《雪花池农场建设规划方案》。终于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我们陆续建成了标准化蔬菜大棚、育秧工厂、有机水稻种植基地,油菜种植基地、葡萄种植基地,使一个现代化的生态农场初具雏形。

注重助农增收

古时候就有“徙木立信”的故事,做人做事诚信最为重要,虽然农场投资大,资金压力大,但在发放土地租金和农民工工资上我们从不含糊,体现契约精神,取信于民。

按照土地流转合同,农户每亩田年租金在400元左右,相当于农民自种一亩粮食(单季)的年利润,土地租金都能在每年底全额结清。雇用农民工工资已由当时80元/天上涨到现在的120元/天,始终做到依约兑现,从不拖欠,使周边农民都愿意到农场做工。农场雇用农民工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长期雇工,主要是经营管理和技术人员;二是季节性农事用工。长年带动就业人数在300人以上,其中妇女占70%,还有当地建档立卡贫困户15户、残疾人24人。

加强团队建设

我是个土生土长的农民,尽管有多年从事农业生产的实践经验,但面对现代农业生产的新技术、新理念,深感需要掌握和学习的知识很多,必须时时“充电”才不会落伍。农场成立伊始,我便狠抓人才引进,吸引和聘用有经验农技人员和农技专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加盟农场创业,与安徽铜陵学院合作,联合设立大学生实习就业培训基地。

推进产业融合发展

为适应“互联网+”发展大势,我于2014年9月自主开发“农夫商城”区域性电商平台,建立“农夫商城”电商运营服务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和218个村级(社区)电商服务站,贯通“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渠道,构建“公司+网络平台+生产基地(农户)+物流配送+电商服务站”农村电商运营模式,成为打通电子商务进农村“最后一公里”的有效载体,成为桐城市实施国家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主要龙头企业,取得较好业绩。

目前,雪花池家庭农场拥有4000亩粮油生产基地、500亩蔬菜瓜果生产基地,通过“公司+农场+基地+农户”,集种植、加工、技术研发、线上线下销售为一体的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带动周边农户1200多户,形成紧密利益联结关系。

2015年5月,根据合肥市农委《合肥都市圈合作共建供肥蔬菜基地和我市蔬菜产业发展规划》,雪花池家庭农场与桐城市蔬菜菜办公室签订当年实施共建供肥蔬菜设施蔬菜基地50亩。

2016年自建标准化钢构厂房1700平方米,购置年产2500吨优质大米加工生产线和菜籽油压榨设备,进一步完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链条。注册“誉毅”、“雪花池”商标,积极申报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体现生产、生活、生态的“三生一体”。以绿色生态生产和现代流通方式,构建“从餐桌到田头”的食品质量可追溯体系,确保城乡居民“舌尖上的安全”。同时以“三产融合”的经营理念,推动都市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的发展,先后举办蔬菜瓜果采摘节、摄影比赛、主题夏令营、农事体验等活动,使农场已成为城乡居民休闲观光的好去处。创业心得:

著名爱国诗人艾青《我爱这土地》中有句名言: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作为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一名普通党员,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家在农村,根在农村,对农村、对土地、对农民有着难以割舍、难以忘怀的情结。成年后虽多年在外打工,并小有成就,但总想为家乡干些实事,为乡村发展尽一己之力。一路走来,在创业过程中虽然没有自己想象和别人描绘的那样美好与浪漫,甚至是走上了一条艰辛曲折之路。但我深刻感到回乡创业非常充实,在农村也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真正体现农村是个广阔的天地,可以一试身手,大有作为,从企业每一步的发展中体会到前所未有的欣慰。我的感悟:一是做好规划、选好项目是关键;二是争取支持、聚合资源是保障;三是联合合作、互惠共赢是动力;四是产业融合、助农增收是前提;五是聚集人才、诚实互信是基础。惟有这样,才能走得更远、行得更稳、干得更好。

创业评析:

汪启航,一个在外闯荡多年仍不忘家乡的汉子,在党和政府政策的引导下,毅然返乡创业,从农产品规模经营入手,进行土地合理流转,创建家庭农场,实现农业现代化生产,构建“公司+网络平台+生产基地(农户)+物流配送+电商服务站”农村电商运营模式,解决电子商务进农村“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农民工返乡是一个潮流,也是一个必然规律。农民走出去又返回来,是一个进步。他们带回了技术、资金和市场经营的经验,这是农民回乡创业的成功之路。

老乡鸡,中式快餐全国领先品牌

创业名片:

束从轩,1962年生于安徽肥西,老乡鸡创始人及董事长,担任中国禽业协会理事、中国烹饪协会理事、中国饭店协会理事、安徽省餐饮协会会长、合肥市工商联执委、合肥市禽业协会会长。荣获“2013安徽年度经济人物”、“2016年安徽省杰出贡献企业家”、“全国饭店餐饮业优秀企业家”。

创业感言:

成功就是比别人多干一点。

创业故事:

创业历程 我是安徽老乡鸡餐饮有限公司董事长束从轩,我所创立的品牌——老乡鸡,全国400多家直营店,一年接待4000万人次。老乡鸡的菜品以安徽省著名土鸡品种“肥西老母鸡”为主要原料,深受广大顾客青睐。

老乡鸡在发展过程中,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做文章,不断创新探索经营机制、延伸产业链、拓展新业态,实现可持续发展。走出了一条以公司为主导、农民为主体、产业链齐全、利益链紧密、纵向一体化程度较高的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具体可概括为以生态化、规模化养殖的一产为基础;以活鸡专卖和快餐连锁的三产为龙头;以现代化加工冷链物流配送二产为中轴;以农业休闲与创意的四产为灵魂,由此打造出了养殖、加工、餐饮、旅游、文化互为一体、互为融合、互为促进的产业链。

1982年,我从部队退伍,在家乡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具焦婆乡大堰村开始1000只土鸡养殖;1998年,我创办了合肥市正旺畜禽有限责任公司。公司集种鸡繁育、孵化、饲养、生产、加工和销售为一体,培育的肥西土鸡和正旺牌土鸡蛋当年被评为国家无公害产品,年产苗鸡、成鸡和老鸡数千万只,产品销往省内外,成为安徽省最大的土鸡公司。公司采用公司+农户方式,带动肥西县数百家农户养鸡致富,使肥西县成为远近闻名的养鸡之乡。

我认为:家禽养殖业产业链条短,赢利模式不清晰,而且容易复制,市场风险大。而未来家禽养殖业发展,决胜在于终端,我们将“一体化”模式从养殖向产业链最末端环节推进。

品牌的飞跃

经过了20年艰苦创业,我进入了快餐领域,第一家快餐店“肥西老母鸡”于2003年10月在合肥市舒城路开业,顾客盈门。

2009年,我又成立了肥西老母鸡食品有限公司作为餐饮店的中心厨房,开始真正的全产业链模式。

2012年,我做出一个重大决策:把已经被众多消费者熟知的“肥西老母鸡”品牌升级为“老乡鸡”,并进行了整体形象的升级改造,使之成为安徽快餐领先品牌。2013年初,在创业真人秀《爱拼才会赢》栏目中,老乡鸡经过重重PK,最终荣获2013全球华人创业季第一期中国好项目,2014年初,我荣获“2013安徽年度经济人物”殊荣。

老乡鸡的成功,因为有自己的品牌特点:一是全产业链经营模式。老乡鸡采用180天正宗散养肥西老母鸡,自育自养自宰自烹一体化全产业链模式,中央厨房标准化精作,恒温冷链物流配送,全程监控确保食品安全和品质。二是规范标准的系统保障。老乡鸡通过外聘专家和内部业务骨干组成系统编审小组,编写了14本《营运管理系统》和14本《职能部门管理系统》,为规范人员操作、标准化各个流程,便于店面复制和标准化,针对经营管理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岗位,以人本为核心,制定细致化、科学化、数量化的标准,并严格按照标准实施管理,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使店面经营管理模式在扩张中不变样、不走味,以助企业化繁为简,实现利润最大化。三是传统行业在互联网时代的升级。面对互联网时代,老乡鸡及时作出了升级转型。先后使用HR软件、ERP软件、办公OA软件上线,实现信息化管理;2016年餐厅实现手机线上点餐、微信支付。四是围绕社区,打造百姓快餐。老乡鸡主要是社区型餐厅,鲜活的绿色,整齐的桌椅,24小时营业,免费无线WIFI、晴雨伞、手机加油站、宝宝椅、报纸、小件寄存等便民免费服务,并提供火车票的售卖,训练有素的工作人员以及干净整洁的后厨环境,成为广大消费者的家庭厨房。

展望未来

未来10年,“老乡鸡”计划在全国开设店面数达到2000家,基本覆盖全国80%中等以上城市,年营业额突破100亿元。全面推动机器人送餐服务,力争店面普及率达到70%以上,以大幅度提升劳动生产率。

创业心得:

从一介农民创业,到今天获得各项荣誉,将老乡鸡从一家小店发展到目前安徽甚至全国家喻户晓,解决近10000人就业,完成了从农民到企业家的转型。我的成功,全靠我始终坚信一句话:成功就是比别人多干一点。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不爱做饭,不会做饭,也没时间做饭,但他们去哪里吃呢?路边摊不卫生,天天下馆子,太贵。我们老乡鸡到处都是店,可以让他们不用为吃饭发愁。这就是我的目标。

创业评析:

束从轩曾是一名军人,从部队退伍后,回乡带领家乡的农户养鸡致富。具有战略眼光的他将家乡的土鸡养殖进行产业链延伸,从养殖、宰杀、低温配送、烹饪等各环节打造全产业链质量安全控制机制,确保食的安全和滋味新鲜,创建“老乡鸡”品牌快餐连锁。束从轩“成功就是比别人多干一点”这句很简单的话,说明了创新创业是要付出艰辛和代价的,没有不劳而获的成功。任何一个企业经营者,走的是成功之路,也是艰辛之路,农村创新创业更没有平坦之路。

甜蜜人生——执着 坚持 付出 收获

创业名片:

陈军,男,1984年10月出生,大学学历,现任安徽宿州市埇桥区群富甜叶菊专业合作社总经理及安徽鑫元甜叶菊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宿州市埇桥区党代表,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代表。荣获宿州市优秀双创青年、宿州市致富带头人、享受宿州市政府津贴、入选全国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典型案例等荣誉。

创业感言:

从事甜蜜事业,创造健康生活

创业故事:

回忆过去 我叫陈军,一个普普通通在农村长大的孩子,从小就经常跟随母亲,感受麦田乡土的味道,也深深理解粒粒皆辛苦的含义。农民在土地上耕种,付出很多的汗水,但得到的收益甚微。2008年我毕业于北京科技学院后就职于北京一家知名地产企业,工作还是非常顺心的。我是独子,每年过年回家看着父母慢慢老去,我毅然决然的选择了回家。当时回到家后也不知道自己做什么,离家近的地方找一份工作,考公务员等等想法,在我脑海里做斗争,可能是机缘巧合,让我发现并了解了甜叶菊这种神奇的植物,它是一个外来的侨民。从网上找资料去工厂谈合作,一步步从30亩试验田发展到现在3万亩的种植基地,带动3800多户农民从事甜叶菊育苗种植,使他们走上了富裕的道路。

科技先行

2011年我组织成立了甜叶菊研究所,为选育出“三高二抗一优”甜叶菊新品种,先后与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合作选育三个优质品种,与安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合作提纯二个品种,与安徽农业大学植保学院合作皖北甜叶菊高产示范田实验项目。由于甜叶菊高产示范田试验示范中注意病虫害及节水节肥管理步骤的建立,2016年使亩均产从以前的300公斤提高到400公斤,为农民增加收入1500元以上。我坚信农业的发展和壮大必须要有优质的种苗资源,这样才能完善中下游每个环节的基础。

延伸发展

2015年成立安徽鑫元甜叶菊科技公司,为了延伸事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企业先后与科研机构研发甜叶菊茶、甜叶菊调味料、甜叶菊糖、甜叶菊蜜新产品技术。建成1500平方产品生产、包装、检测等车间,使甜叶菊附加值提高了不少。

眺望未来

甜叶菊是一个非糖天然甜味剂,做为一种天然健康绿色的新型代糖,因为它具有零热量、高甜度、易溶水、不易分解的特性和优势,可以保证肥胖者、高血糖、糖尿病患者人群放心使用,它的市场空间会越来越大。我想在不久的将来,甜叶菊产品将充斥人们生活的每个方面。

创业心得:

1.相信自己的能力;

2.要有计划制度,要有应变能力和速度;

3.来则安,坚持努力奋斗;

4.不断学习,创新,稳步扩大;

5.不断思考自己所在的行业。

创业评析:

陈军曾有一份顺心的工作,为了陪伴父母,依然回乡创业,甜叶菊成了他“一见钟情”的选择。从育苗种植到试验田,再到种植基地,他积极与科研院所合作,不断研发新产品技术,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开拓了“甜叶菊”甜蜜的事业。陈军的创业成功有其自己的特点,就是“单一产品深开发”,这样,就降低了创业成本。但是,单一产品开发风险也大,一旦失败,全盘皆输。前提是要做好调查研究,决策要科学,要慎重也要大胆。

从天之骄子到草根商者的蜕变

创业名片:

李朝木,男,1973年11月出生,大学学历,中共党员。现任宣城木子禽业专业合作社社长、合作社党支部书记、宣州区政协委员、宣州区党代表、宣城市党代表、宣州区鸡业协会秘书长、宣城市禽业协会理事、宣州区工商副主席、安徽省饲料工业协会理事。先后被评为:宣城市宣州区农民致富带头人、宣城市宣州区农民创业带头人、宣州区优秀共产党员、宣城市2013年度十大经济人物、2016年宣城市劳动模范。

创业感言:

心系社员发展,专注食者健康

创业故事:

自主创业 带领农民走上致富路

李朝木原籍宣州区古泉镇富山村,是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1994年考入安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1996年毕业,在杨柳镇的一家企业任职农业技术员。在工作中,李朝木发现当地家禽养殖业发展相对落后,主要因为农民是技术弱势群体,对养殖技术服务有着很强的依赖性。2010年,李朝木毅然辞职,成立宣城木子禽业专业合作社,为广大农民提供系统的专业技术服务。经过10年的不懈努力,李朝木使自己真正成为了一名成功经营一条龙专业合作社得道商者。如今的木子禽业已跃居华东地区最大的肉鸡养殖专业合作社,成为安徽省大学生自主创业、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试点单位。

宣城木子禽业专业合作社成立之初社员不足200户,年出栏优质商品肉鸡不到800万羽。目前,合作社已发展社员940户,遍布杨柳等12个乡镇,并延伸到泾县等周边地区。产品远销江苏、浙江、上海、江西、河南等地,2016年出栏优质商品肉鸡1850万羽,年产优质饲料8万吨,总营业额5亿元,其中合作社2.6亿元、饲料厂2.4亿元,社员总利润2534万元,其中一次返利2139万元、二次返利395万元,带动2000多户农民发家致富,解决社会劳动力4000多人,创造社会效益7000多万元,成员收入高于当地同行非成员户30%。

心系社员 专注合作社发展

诚信为本,服务社员促增收。合作社以社员利益最大化为宗旨,始终坚持“诚信为本,让利与民”的办社路子,自身保持微利,关键让社员有适当的利润。我们尤其重视服务工作,注重搞好全方位技术服务,并已形成了完善的合作机制和规范的管理流程,实行“五统一”,即: 统一采购、统一供应、统一技术服务、统一品牌销售、统一效益分配,以批量规模优势获得收益。除此之外,李朝木还十分重视对社员培训,经常邀请农业专家为社员授课,加强他们的专业技能。这一机制真正实现资源共享,提高了合作社的凝聚力。

用心服务,着力破解三大难题。合作社“用心”帮助广大社员解决了最担心的技术、市场、资金三大难题。首先,技术服务问题。一方面,合作社成立了专业的服务团队,包括专业的防疫队伍等,为社员的养殖事业保驾护航。另一方面,合作社聘请了17名专业技术人员,平均每名技术人员定向服务40~60 户社员,定期上门服务,实行保姆式技术支持。从而形成统一管理、统一技术操作流程、统一质量标准,真正做到科学控制产品质量。其次,市场销售问题。合作社对社员所养殖的肉鸡实行保底回收,做到真正的产销一条龙,合作社组建了由社长带队的10人成鸡销售团队,让社员实现了无市场养殖风险,全年有钱赚。第三,资金问题。合作社采取资金集合互助方式,帮助更多的社员共同致富。合作社的社员以农户为主,投资建设鸡舍后,基本没有运转资金,合作社帮助承担70%以上的生产资金。合作社保证在成鸡销售后7个工作日内结算并兑现社员的养殖利润,这样既对社员做到绝对诚信,又通过资金的统一调度为社员提供了资金保障。

创新模式,坚持合作化道路。经探索,“社员+合作社+市场”的运行模式确实比较符合农村的实际,一是资金共享,投资成本不高。平均每户投资10 万~15万元,适合于在外务工,有一定资金积累,愿意回乡自主创业的新型农民。二是农民常年不用外出,在搞好养殖的同时,可以兼顾农业生产,并可以照顾家庭,做到了老有所养、幼有所教。三是由合作社提供统一技术服务,统一技术培训,采取保姆式服务和科学的管理模式。这些让农民加入合作社的热情高涨,去年高峰期1个月内入社农民达到20多户。

“小集体、大担当”同舟共济勇渡难关

2013年的禽流感疫情,给家禽养殖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灾难,在李朝木的带领下,宣城木子禽业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了“小集体、大担当”同舟共济勇渡难关的精神,全员行动,积极应对禽流感疫情。为了保证社员利益不受损失,稳定社员情绪,李朝木对于社员的合同鸡一律按照合同价格进行回收,尽管当时的市场平均价格还不到合同价格的50%,疫情让合作社不可避免的损失了近2000万元。

在木子禽业专业合作社的不断发展壮大中,李朝木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养殖户的信赖和爱戴。自合作社的经营步入正轨以来,基本上都是养殖户慕名而来,社员很多是上有老下有小,出去打工不太方便,于是跟他们合作,既解决了自我创业缺少技术和销售的难题,有能够解决照顾老人和孩子的问题。

就是这样,李朝木用自己的一技之长,用自己的科学知识,在基层、在一线十几年如一日的开展技术服务工作,带领农民自我创业、科技致富,赢得了当地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

创业心得: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求索”,是坚持的力量支撑着我走到了今天,是坚持让我不断的超越困难,是坚持让我不断的挑战自我,也是坚持让我执着的永不放弃,在坚持中不断总结,在坚持中不断提升。“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大浪淘沙始见金”。思路决定出路,胸怀决定格局。

创业评析:

思路决定出路,胸怀决定格局。这是李朝木最深刻的创业心得,也是他成功的秘诀。凭借着他掌握的专业技能和善经营的头脑,将分散的资源统一起来,形成一个良好的团队,为广大农民提供系统的专业技术服务。他胸怀大计,诚信服务,勇于担责,铸成了他事业的成功。创业者与追随者利益悠关,共损共荣。所以,创业者成功的秘诀之一就是要与同谋者同呼吸共患难。

第二篇:农村创业模范带头人典型材料

发挥党员创业先锋作用 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

--农村创业模范带头人典型材料

AA,男,岁,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专学历。年任村委主任,年任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县第六届、七届政协委员,镇第十三次、十四次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支部书记,他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己执政能力、决策能力,驾驭全局的能力,带领“两委”班子,不断提高政治思想觉悟,改进工作作风,增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性和坚定性,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群众致富奔小康出谋划策,逐步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壮大乡村集体经济,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和干部管理机制,促进干部队伍素质的整体提高,做了大量的工作,其典型事迹如下:

上任伊始,就着力思考 的发展大计,狠抓班子建设和党员队伍教育,突出重点,在提高班子执行政策水平和解决处理问题的能力上入手,结合“三级联创”活动的深入进行,认真按照镇党委的部署安排,逐步加大创建“五个好”党支部工作力度,不断提高认识,明确目标,完善责任,狠抓落实,村党支部按照“五个好”党支部的标准,积极开展“五个好”支部创活动,达到了很高的创建标准。该村共有党员20名,三年来共发展党员8名,中专以上学历7人,初中文化程度12人,平均年龄38岁,将年轻党员培养到两委班子中,增强了两委班子的活力,也为培养后备干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该村共有流出党员10名,全部实行造册登记,并做到了流出党员去向“三知”,并给每名党员配备电视机、VCD各一台,设立了“一区三户”3个责任区,9户示范户。与此同时严格实行党员承诺制度,党员承诺率达100%,承诺兑现率达95%。

年以来,他在党和国家各项涉农优惠政策的召唤下,开始发展“日光温棚”种菜项目,经过几年的努力,他的种菜项目初具规模,年,又创办了厂,年月份注册成立 产品公司。这是 唯一一家以加工小杂粮为主的农产品深加工企业,目前拥有员工30人,主要产品有糯玉米、小米、绿豆、杂粮四大系列12种产品。家庭人均纯收入达15万元,可带动致富户35户。

他在带头致富的同时,积极带领村民发展“日光温棚”种菜项目,历经8年时间,该村“日光温棚”种菜从无经验到有经验,人一户到二十多户,从小规模到大规模直至发展到现在的100多亩,蔬菜品种从普通的西红柿、黄瓜、青尖椒到引进棚植葡萄、西瓜等,年均一亩收入20000元。效益呈连年递增之势,蔬菜运销邻近乡镇和 城几大菜市场,深受人们的青睐,县上和镇上在肯定 “日光温棚”种菜取得成效的基础上,把该村作为全县范围内推广蔬菜大棚示范基地和科普示范基地。2007年又被确定为一村一品示范村,为了推进大棚蔬菜的种植、销售,该村随即成立了农民协会,负责蔬菜新品种的引进和科学种植,并拓宽了新鲜蔬菜的销售渠道。

二○○三年以 为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的“两委”班子选举产生后,村“两委”班子先后新建了占地面积为300多平方米的“两委”办公楼,拓宽、硬化了通村公路20公里,彻底打通蔬菜等农业产品外销**,新建了2处人畜供水工程。2006年该村被确定为县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该村着手了新建了农村沼气能源利用示范工程,主动与县农业局等单位争取,新建成沼气池45个;并配套实施大棚养鸡户3 户,池塘鱼户1户,养牛户1户,2007年在新农村建设“双百”工程中,争取帮扶资金30万元,用于该村中型淤地坝工程的建设。

该村大棚蔬菜生产的持续发展,不但调整了该村的种植结构,增加了农民收入,实现了户均一亩效益田的目标,而且解决了本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同时吸收周边邻村劳动力。蔬菜大棚生产已成为该村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这一主导产业对振兴该村经济,加快人人富裕步伐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为努力建设新农村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截止2007年底,该村的经济收入突破300万元,人均纯收入达4800元,较2005年增长25%。

富裕的 民,在村两委的带领下,积极开展村风民风建设,先后成立了妇女禁赌、毒会,红白理事会等组织,并认真开展了婚育新风进万家、尊师重教,孝亲敬老等活动,现在的 无宗派问题,无邪教参与者,无越级上访,合作医疗参与率达94%以上,并对考入重点大学的学生给于重点救济,真正形成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的迅速发展,离不开支部书记、创业带头人,他年轻有为,办事干练,待人真诚,工作扎实,具有较高的领导水平和创业能力,他始终把村经济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五年如一日,尽心尽力,尽职尽责,为 的新农村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与此同时,他也先后被评为 农村优秀乡土人才,省优秀青年农民,市农村优秀乡土人才,市劳模,县青年突击手,县先进政协委员等荣誉称号。

第三篇:创新创业典型案例集26-40

创新创业典型案例集26-40.txt31岩石下的小草教我们坚强,峭壁上的野百合教我们执著,山顶上的松树教我们拼搏风雨,严寒中的腊梅教我们笑迎冰雪。

案例26: “视美乐”的失败

清华大学视美乐公司的“多媒体超大屏幕投影电视”的创业曾获首届全国大学生科技创业大赛一等奖,并以此得到了上海第一百货公司250万元的风险投资。然而第二年视美乐公司并没有得到上海一百曾经许诺过的高达5000余万元的二期投资,最终公司将其技术以3000万元的价格卖给了澳柯玛集团。

在“视美乐”公司中负责管理的慕岩(清华创业者协会的创始人之一)认为,他们创办公司是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他说,改革开放以来的创业分为三个阶段:80年代是靠勇气创业,有胆子就去办企业;90年代是靠头脑创业,起步是靠炒得火热的“点子”创业,后来是依靠经营理念创业,靠贸、工、技模式发展起来的联想集团就是典型;现在是靠知识创业,需要真正的技术实力推动企业的发展。

清华大学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潘福祥认为,学生办公司有他们的优势,比如有闯劲,不怕吃苦,能够不计时间报酬拼命地干。但是,他们也有缺点。那就是不懂商业运作,没有这方面的经验。竞争对手不会因为你是学生就心慈手软,消费者也不会因为你是学生就买你的产品,我们虽然认为他们的产品有前途,但并不认为一定会成功,因此,经常告诫他们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他说:“我认为学生创业是一种方向,即使‘视美乐’失败了,这条路还是要走下去的。”(《光明日报》1999年8月23日)

“视美乐”的失败并非一个特例。在上海举行的一个“创业大奖赛”中获奖的20多名大学生,最终都遭遇创业“滑铁卢”。专家指出,好高骛远、资金渠道不畅通、缺乏财务税法和市场经济等相关知识及经验是学生创业的“软肋”所在。?大多数学生限于本专业知识之中,缺乏财务、税法和市场等相关知识和经验。如果创业的是理科生,在财务、企划、管理、文案等方面先天不足,而纯文科生创业则缺乏一定的技术背景,对事物的分析也可能相对表面化。

案例27: 易得方舟的沉没

易得方舟从头到尾都是定位于“教育娱乐IPC”,号称中国教育与科研网的网络门户,但是有关盈利这个所有.com 都面临的致命问题,它一样都没能解决好。首先在发展上没有核心技术,虽然他们的团队人数众多,但没有一个是信息技术领域相关专业的,也没有专门组织或并购强大的技术团队。其次,在于缺乏商业创新能力和市场拓展能力。虽然易得方舟的创业团队中也有MBA和经济专业的学生,但他们只是简单地克隆国外门户网站的商业模式,并没根据自身特色找出一条适合自己经营与盈利的模式,从而导致经营不善,难以为继。第三,缺乏系统的创业知识的支持。创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的不仅仅是知识和热情,更重要的是对公司的全面市场预测与商机把握,以及一些与创业相关的各种外界因素如社会发展、宏观经济、人文文化、传统习俗等的分析与把握。

案例28: 天行健公司的跌落

原华中理工大学学生李玲玲凭借其发明的高杆喷雾器和防撬锁专利被武汉世博公司看好,世博公司为她提供了10万元的创业风险金,李玲玲出任新成立的天行健公司的董事长,成为“中国女大学生创业第一人”。有了好的技术和项目,也得到了风险投资,学生创业公司是否就能一帆风顺呢?

天行健公司的创业更加体现出大学生创业者的经验不足问题,在公司的实际运作中,李玲玲与世博公司却是矛盾重重,从股权纠纷到融资渠道和产品开发的分歧,终于导致李玲玲和投资公司合作破裂。仅仅一年过去,天行健公司账面只剩100多元,最终公司宣告倒闭。

案例29: 文峰国际集团的创业

上海有一个文峰国际集团,老板姓陈名浩,是一个40多岁的男人。1995年,陈浩挟着20万块钱来到上海,从一个小小的美容店做起,现在已经在上海拥有了30多家大型美容院、一家生物制药厂、一家化妆品厂和一所美容美发职业培训学校,并在全国建立了300多家连锁加盟店,据说个人资产超过亿元。陈浩有一句话:“一个人的梦想有多大,他的事业就会有多大。”所谓梦想,不过是欲望的别名。你可以想象欲望对一个人的推动作用有多大。

《科学投资》研究发现,成功创业者的欲望,许多来自于现实生活的刺激,是在外力的作用下产生的,而且往往不是正面的鼓励型的。刺激的发出者经常让承受者感到屈辱、痛苦。这种刺激经常在被刺激者心中激起一种强烈的愤懑、愤恨与反抗精神,从而使他们做出一些“超常规”的行动,焕发起“超常规”的能力,这大概就是孟子说的“知耻而后勇”。一些创业者在创业成功后往往会说:“我自己也没有想到自己竟然还有这两下子。” 因为想得到,而凭自己现在的身份、地位、财富得不到,所以要去创业,要靠创业改变身份,提高地位,积累财富,这构成了许多创业者的人生“三部曲”。

案例30: 吉盛伟邦在上海打出一片天地

做家具生意的吉盛伟邦在上海有很大的名声,它的老板叫邹文龙。邹文龙来自北方冰雪之国的长春,在一向瞧不起“外地佬”,尤其是“北方佬”的上海打出了一片天地,身家要以若干个亿元计算。邹文龙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自己的创业动力来自“三大差别”。这“三大差别”不是他自己提的,是他现在的岳父给他提的。邹文龙说自己早恋,高二就开始谈恋爱,身体又不好,后来女朋友考上了大学,他却落了榜。他女朋友的父亲就对他说:你和我的女儿有三大差别。第一是城乡差别。女朋友是城市户口而邹文龙却来自贫穷的农村。第二是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邹文龙的女朋友已经考上了大学,而邹却不得不接一个亲戚的班,到一个小杂货店搬油盐酱醋出卖劳动力。第三是健康上的差别。邹文龙因为身体不好影响到大学都没考上,难以想像一个身体不好的人以后怎么靠体力活儿吃饭,你怎么能够养得活我的女儿?所以,你和我的女儿谈恋爱,坚决不成!要想不放弃自己的女朋友,那就只有一条路,就是消灭“三大差别”。在这样的情况下,邹文龙开始了创业,并且创业成功。现在,女朋友早已变成了老婆,邹文龙还是喜欢对老婆说:“我都是为你做的。”实际上,邹文龙说错了,他不是“为你做的”,而是“为了得到你做的。”这就是欲望的作用,再辅之以出色的行动力,邹文龙终于如愿以偿,“抱得美人归”。

案例31: 创业源于刻骨铭心

大名鼎鼎的张树新的创业亦是源于一种刺激。只不过,这种刺激比邹文龙的“女朋友”来得更为刻骨铭心,因为关系到父亲的生死。张树新回忆说:“我记得1989年我父亲患癌症来北京,到1992年去世,我们几乎倾其所有,最后想做很多的事情,却总是囊中羞涩做不了。那个时候社会上已经有很多人下海,大街上有很多不同的人的生活状态,你就会觉得你没有能力改变自己的生活状态,不用去讲那么多的大道理。”俗话说,哀莫大于心死。张树新就是在这样一种状态下,由报社记者而下海创业,成为一个创业者。创业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没有钱,想有钱,要赚钱。后来张因为创办瀛海威,第一个大张旗鼓将互联网引入中国而声名雀起。现在张是联和运通投资公司的老板,已经由一个成功的创业者,发展为一个用自己的钱投资的职业投资家。

案例32: 白手起家的梁亮胜

因为欲望,而不甘心,而创业,而行动,而成功,这是大多数白手起家的创业者走过的共同道路。丝宝集团的梁亮胜现在很有名,上了《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但寻究当年,梁也不过是一打工仔。只是这个打工仔有点与众不同。1982年,梁带着他的太太,和所在内地工厂的其他40多名青工一道被派往香港工作。当时“(梁胜亮)一家在香港只有四五平方米的住房。那是一间不到30平方米的房子,住了三家人,除去公用厨房、洗手间、走道,房间之小难以想像。他两口子住厅,另两家人各租了一间房,因为别人白天上班时要走厅,他就从厅里拉一块塑料布,留一个过道,他们夫妻两人只能挤在沙发上睡。那时,梁的梦想就是想有个楼花。”即使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梁还是每天晚上坚持去上学。在香港的3年时间里,梁系统学习了航运、英语、国际贸易和经济管理等课程。后来梁就依靠做国际贸易,向国内贩卖檀香木材淘到了第一桶金,再后来,就办起了丝宝集团,出品舒蕾、风影洗发水等。现在梁站在成功者的角度说:“回头来看,一起到香港的40多人现在都还在工厂里做工,因为他们满足现状,觉得现在做工比原来在国内做工好多了。”梁这话的意思就是说,是欲望促使了他的成功。因为他觉得自己可以做得更好,赚更多的钱,过更好的生活,他要给自己当老板,做自己的主人。而原来一起随他到香港做工的40多个工友,却没有他这样的欲望,所以他们20年前给别人做工友,20年后仍然只能给别人做工友,为别人赚钱。

案例33: 杉杉西服与创业者郑永刚

做杉杉西服的郑永刚与梁亮胜如出一辙。郑总是不满足,在部队里不满足,退伍之后仍不满足。从一个公司到一个公司,从一个工厂到一个工厂,他总是觉得自己能做更大的事,应该拥有更大的舞台。他就在这样的不满足中,将自己的事业一步一步推向前进。现在他终于使“杉杉西服”成为“中国西服第一品牌”,同时也使自己成为了一个亿万富翁。

关于人的欲望,地产商冯仑有一段很精辟的论述。他说:地主的生活最愉快,企业家的生活最有成就感,奴隶主的生活最有权威。“地主地里能打多少粮食,预期很清楚,一旦预期清楚,欲望就会被自然约束,也就用不着再努力,所以,会过得很愉快。企业家不同,企业家的预期和他的努力相互作用,预期越高努力越大,努力越大预期越高,这两个作用力交替起作用,逼着企业家往前冲。”如果用“创业家”代替冯仑这段话里的“企业家”,你会发现它同样贴切,或许我们可以套用一句伟人的话:“欲望是创业的最大推动力。”

案例34: 中关村百万富翁第一人

王江民40多岁到中关村创业,靠卖杀毒软件,几乎一夜间就变成了百万富翁,几年后又变成了亿万富翁,他曾被称为中关村百万富翁第一人。王江民的成功看起来很容易,不费吹灰之力。其实不然,王江民困难的时候,曾经一次被人骗走了500万元。王的成功,可以说是偶然之中蕴含着必然。王江民3岁的时候患过小儿麻痹症,落下终身残疾。他从来没有进过正规大学的校门,20多岁还在一个街道小厂当技术员,38岁之前不知道电脑为何物。王江民的成功,在于他对痛苦的忍受力,从上中学起,他就开始有意识地磨练意志,“比如说爬山。我经常去爬山,五百米高很快就爬上去了,慢慢地爬上去也就不感觉得累。再一个就是下海游泳,从不会游泳到喝海水,最后到会游泳,一直到很冷的天也要下水游泳,去锻炼自己在冰冻的海水里提高忍受力。比如:别人要游到一千米、二千米,那么我也要游到一千米、二千米,游到二三千米以后再上岸的时候都不会走路了,累得站不起来了。就这样锻炼自己,来磨炼自己的意志。”当他40多岁辞职来到中关村,面对欺骗,面对商业对手不计手段、不遗余力的打击,都能够坦然面对。所以,中关村能人虽多,倒让这样一个外来的残疾人拔了百万富翁的头筹。

案例35: 清华大学高材生的创业

中关村还有一个与王江民异曲同工的人,就是华旗的老总冯军。冯军是清华大学的高材生,读大学时就在北京秀水街给倒货的留学生当翻译赚外快。毕业后也有一个好工作,他却不愿干,宁愿跑到“村里”自己打江山。冯军在中关村又有“冯五块”的称号,意思是说,他每样东西只赚你五块钱。有媒体曾经这样描述冯军在村里的生活,“冯军一次用三轮车载四箱键盘和机箱去电子市场,但他一次只能搬两箱,他将两箱搬到他能看到的地方,折回头再搬另外两箱。就这样,他将四箱货从一楼搬到三楼,再从三楼搬到二楼,如此往复。”这样的生活,有时会让人累得瘫在地上坐不起来。冯军在中关村创业,一要丢掉清华大学高材生的面子。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中关村和冯军干一样活儿的人,大多数是来自安徽、河南的农民,如中关村的CPU批发生意,60%以上都由来自安徽霍邱县冯井镇的农民把持着。一个清华大学的高材生,要成天与这样一些人打交道,与这样一些人厮混,不是一件好受的事情,需要很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其次,为了让人家代理自己的产品,“村里”那些摊主儿不论大小都是自己的爷,见人就得点头哈腰,赔笑脸说好话。中关村那些摊主儿的素质尽人皆知,好听的话不会多。从“冯五块”这样一个绰号,可以看出冯军当时的江湖“地位”。

现在冯军又遇到了新的难题,就是与郎科的优盘专利权纷争。郎科的创始人邓国顺也是一个传奇人物,从一个打工仔成长为亿万富翁,邓国顺只用了短短几年时间,中间亦经受了无数的折磨。“那种煎熬是一般人不能承受的,可是我们没想过放弃。即使是累得快趴下,钱快花光的时候,我们也不过是想:没钱了,再回新加坡打工,赚了钱又继续搞。”邓国顺说的是他和创业伙伴成晓华几年前一起开发优盘时的情景。现在邓国顺的朗科拥有优盘的专利,冯军的华旗却想来分一杯羹。邓国顺不答应,两家就起了纷争。冯军息事宁人想和解,天天给邓国顺打电话,但是邓国顺一听是冯军的声音就撂电话,逼得冯军不得不换着号码给他打。冯军大小也是个老板,华旗在中关村不算出类拔萃,可也不是寂寂无名,这样低声下气地让人不待见,还不都是为了公司的生意。这是创业者需要忍受的另一种精神折磨。

案例36: 新东方的创始人

俞敏洪是国内英语培训的头牌学校新东方的创始人。对俞敏洪的创业经历,中国青年报记者卢跃刚在《东方马车——从北大到新东方的传奇》中,有详细记录。其中令人印象尤深的是对俞敏洪一次醉酒经历的描述,看了令人不禁地想落泪。俞敏洪那次醉酒,缘起于新东方的一位员工贴招生广告时被竞争对手用刀子捅伤。俞敏洪意识到自己在社会上混,应该结识几个警察,但又没有这样的门道。最后通过报案时仅有一面之缘的那个警察,将刑警大队的一个政委约出来“坐一坐”。卢跃刚是这样描述的: “他兜里揣了3000块钱,走进香港美食城。在中关村十几年,他第一次走进这么好的饭店。他在这种场面交流有问题,一是他那口江阴普通话,别别扭扭,跟北京警察对不上牙口;二是找不着话说。为了掩盖自己内心的尴尬和恐惧,劝别人喝,自己先喝。不会说话,只会喝酒。因为不从容,光喝酒不吃菜,喝着喝着,俞敏洪失去了知觉,钻到桌子底下去了。

“老师和警察把他送到医院,抢救了两个半小时才活过来。医生说,换一般人,喝成这样,回不来了。俞敏洪喝了一瓶半的高度‘五粮液’,差点喝死。“他醒过来喊的第一句话是:‘我不干了!’学校的人背他回家的路上,一个多小时,他一边哭,一边撕心裂肺地喊着:‘我不干了!——再也不干了!——把学校关了!——把学校关了!——我不干了!......’ “他说:‘那时,我感到特别痛苦,特别无助,四面漏风的破办公室,没有生源,没有老师,没有能力应付社会上的事情,同学都在国外,自己正在干着一个没有希望的事业.....’ “他不停地喊,喊得周围的人发怵。“哭够了,喊累了,睡着了,睡醒了,酒醒了,晚上7点还有课,又像往常一样,背上书包上课去了。”

实际上,酒醉了是很好对付的,但是精神上的痛苦就不那么容易忍了。当年“戊戌六君子”谭嗣同变法失败以后,被押到菜市口去砍头的前一夜,说自己乃“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有几个人能体会其中深沉的痛苦。醉了、哭了、喊了、不干了„„可是第二天醒来仍旧要硬着头皮接着干,仍旧要硬着头皮挟起皮包给学生上课去,眼角的泪痕可以不干,该干的事却不能不干。按卢跃刚的话说:“不办学校,干嘛去?”

俞敏洪还有一件下跪的事,在新东方学校也是尽人皆知。那是当着几十口子人,当着自己的同学、同事,当着在饭店吃饭的不相干的外人,俞敏洪“扑嗵”一声就给母亲跪下了。起因是,俞母将俞敏洪的姐夫招来新东方干事,先管食堂财务,后管发行部,但有人不愿意,不知谁偷偷把俞敏洪姐夫的办公设备搬走了。俞母大怒,也不管俞敏洪正和王强、徐小平两个新东方骨干在饭店包间里商量事,搬把凳子便堵在包间门口破口大骂。王强和徐小平看见俞敏洪站起来“大义凛然”向门外走去,还以为他是要去跟母亲做坚决的斗争呢,谁知这位新东方学校的校长,万人景仰的中国留学“教父”,“扑嗵”一声,当着大伙儿的面,给母亲跪下了。弄得王强和徐小平面面相觑,目瞪口呆。王强事后回忆说:“我们期待着俞敏洪能堂堂正正从母亲面前走过去,可是他跪下了。顿时让我崩溃了!人性崩溃了!尊严崩溃了!非常痛苦!”一个外人看见这样的场景尚且觉得“崩溃”,觉得“非常痛苦”,那么,作为当事人和下跪者的俞敏洪会是什么样的感觉呢?!现在大家都知道俞敏洪是千万富豪、亿万富翁,谁知道俞敏洪这样一类创业者是怎样成为千万富翁、亿万富翁的呢?他们在成为千万富翁、亿万富翁的道路上,付出了怎样的代价,付出了怎样的努力,忍受了多少别人不能够忍受的屈辱、憋闷、痛苦,有多少人愿意付出与他们一样的代价,获取与他们今天一样的财富?

案例37: 财富几度灰飞烟灭的启示

在财富道路上,梁伯强不是一个幸运儿。他曾经几次被命运打倒在地,但最后又倔犟地爬起来。他积累的财富几度灰飞烟灭,但又一次次在他“再来一次”的喊声中重新聚拢。1998年,或许是出于感动,命运改变了对梁伯强的态度,开始对他眷顾起来。这年4月的一天,梁伯强在一张别人用来包东西的旧报纸上,偶然读到一篇文章。这篇文章的名字叫做《话说指甲钳》。文章说,1997年10月27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朱基,在中南海会见全国轻工企业第五届职工代表时说:“(你们)要盯住市场缺口找活路,比如指甲钳,我们生产的指甲钳,剪了两天就剪不动指甲了,使大劲也剪不断。”文章说,当时朱总理还特意带来3把台湾朋友送给他的指甲钳,向与会代表展示其过硬的质量、美观的造型和实用的功能,并以此为例,激励大家要对产品质量高度重视,希望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开发更多更好的新产品,把产品档次、质量尽快提高上去。

梁伯强读到这篇文章,眼前一亮。他再一了解,得知这件事令当时国家轻工部压力很大,为此成立了专案小组。轻工部还联合五金制品协会在江浙开了几次会议,寻求突破这个问题的方案,但都没有根本解决。梁伯强得知这些情况后非常兴奋,因为他做了十多年的五金制品,这正是他擅长的事情。他知道机会来了。梁伯强的“非常小器?圣雅伦”指甲钳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现在,梁伯强号称“世界指甲钳大王”。一个一向不顺的创业者,在蹉跎了半辈子后,终于靠自己的一次敏悟改变了命运。梁伯强的成功,在于他长期的职业经历和积累,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懂得借势。他借的是朱基讲话之势,借的是轻工部“老房子着火”之势,因而一举成功,一鸣惊人。

案例38: 灵感与创业商机

比亚迪老总王传福的创业灵感来自一份国际电池行业动态,一份简报似的东西。1993年的一天,王传福在一份国际电池行业动态上读到,日本宣布本土将不再生产镍镉电池,王传福立刻意识这将引发镍镉电池生产基地的国际大转移,意识自己创业的机会来了。果然,随后的几年,王传福利用日本企业撤出留下的市场空隙,加之自己原先在电池行业多年的技术和人脉基础,做得顺风顺水,财富像涨水似地往上冒。他于2002年进入了《福布斯》中国富豪榜。名人老总佘德发是个非常有意思的人,据说这个人不管走到哪里,随身都会带着两样宝贝:一样是手提电脑,因为名人在全国设有许多的分部、分公司,佘德发带着电脑走到哪里,那里就是公司的总部;另一样是一个旅行箱,里面全是各种各样的报纸,佘德发走到哪里,读到哪里,将一箱一箱的报纸,当成了精神粮食。另一位财富英雄郑永刚,据说将企业做起来后,已经不太过问企业的事情,每天大多时间都花在读书、看报,思考企业战略上面。很多人将读书与休闲等同,对创业者来说,阅读就是工作,是工作的一部分,一定要有这样的意识。

案例39: “公关也能成为一种专门的行业”

在《科学投资》研究的案例中,有二成以上创业者最初的创业创意来自于他们在国外的旅行、参观、学习。像刘力1995年创立北京大众人拓展训练有限公司,将拓展训练当成自己创业的主要落脚点,灵感就来自于其在英国、瑞典等国考察时,对拓展训练的接触。“当初的震撼非文字所能够表达。”回国后刘力便照猫画虎弄了这么个东西,效果非常好。现在有空到哪儿上一堂拓展训练课,已经成了都市有产阶级的时尚玩意儿,北大等学校在帮助企业训练企业领袖时,拓展训练是其中一项重要手段。

还有西岸的黄勇。西岸是中国最好的几家公关公司之一,去年因为和奥美的合并闹得沸沸扬扬。西岸的创始人黄勇原来是一名比较成功的科技记者,有关媒体这样描述黄勇的创业:“1992年,黄勇在香港偶然参观了博雅公司在香港的分公司。这次香港之行最后改变了黄勇的命运。博雅的业务让黄勇感觉很有意思,他没想到公关也能成为一种专门的行业。”结果就是,黄勇利用自己做记者时积累的大量资源,先人一步在国内开办起了公关公司。西岸,大概是中国最早的完全市场化运作的公关公司之一,后来因为代理微软公司的“维纳斯”(一种机顶盒)在国内公关界一举成名。记者在北京西单时代广场看到,西岸在这个豪华写字楼租赁的办公场所不下千余平方米。

案例40: 行千里路取回真经

科宝整体厨房如今在国内非常有名,但是科宝在起步时,并不是做整体厨房的,专业是抽油烟机。后来科宝的创始人蔡明发现不少顾客在买了抽油烟机以后,还会向他们订做几格吊柜、厨柜,以便放置一些厨房用品甚至是冰箱等电器。这时候科宝才开始有意识地向整体厨房方面转型。“那时我们理解的整体厨柜就是做几个柜子,把燃气灶和其他厨房用具放在一块就行了。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1999年5月。我去德国科隆参加每两年举行一次的家具配件展,算是开了眼界。看了展会,我发现自己以前做的东西,那哪能叫整体厨房,简直就是垃圾。” 展会后,蔡明从德国直接去了意大利,雇了一个意大利司机,从北边的威尼斯出发一直南下。“我让那司机帮我安排好路线,一路上,只要门上写着Cucina(意大利语厨房),我就进去看。看了几十个厂家,每个厂家都有几十个甚至是上百个款式。古典的,现代的,大众的,前卫的,各种流派都看了个遍。到最后,看到Cucina我就想吐。” 这一路看了20多天,蔡明回到国内,下令把他们以前做的东西全部推倒重来。欧洲的各种流派、款式,融进自己的理念。科宝,或者说蔡明,在做整体厨房若干年后,一直到1999年的欧洲之行,才明白什么叫真正的整体厨房。这就是行千里路的作用。开阔眼界后的老板,将原本平庸的企业带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与此同时,老板自己也进入了一个新境界,发现了一个新天地。

第四篇:创业典型案例

创业典型案例 如今是个人人创业的时代,有人成功就必然有人失败,创业要想成功,优秀的创业点子非常重要,同时创业者要有敏锐眼光和创新意识,能从平凡的事情当中找出闪亮点处理,希望以下这几个成功或者失败的创业案例分析能对您有所启发。

案例一:“不安分者”眼中的商机

高中毕业后干起家电维修的小胡和小姜,每天都以修收录机、电视机为生,但前者是一个经营上的“不安分者”,后者则是一个循规蹈矩的“老实人”。不久前,小胡又突发奇想,寻找到新的商机:他发现当地的农民用上了自来水后,将来就有可能使用洗衣机,有洗衣机便会有维修洗衣机的业务。于是,他买回本地市场上常见品牌的洗衣机供周围的人使用,目的之一是让人们尝尝洗衣机的甜头,目的之二是学习洗衣机的结构,保养和维修。果不其然,一年后,一台台洗衣机进入农村,维修业务几乎全被小胡包揽了,而小姜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失去一次扩大维修范围的机会一般人总是等着机会从天而降,而不是通过努力工作来创造机会。

一般人总是等机会从天降,而不是通过努力工作来创造机会。殊不知,人们遇到的问题和未满足的需要总是不断提供新的商机。优秀创业者的一个基本素质,就是善于从他人的问题中发现机会,主动把握机会。对照一下你自己,又作何感想?

案例二:许小姐能做老板吗?

许小姐一门心思想做老板。经过7年的努力工作和省吃俭用积蓄了一笔资金,其中10万元做了注册资金,5万元用于流动资金。她认为,个人创业必须有丰富的工作经验。所以在过去的工作中,她总是分内分外的事全都抢着干,从不计报酬。尤其是经营方面的事,她更是竖着耳朵听,目的就是为了多学点本事,为自己开公司做准备。另外,她认为个人创业必须有一个好的项目。她选择了一个当时的朝阳项目——房地产租赁咨询。

在办齐所有手续后,她勤勤恳恳努力工作,但她怎么也没想到,最初的3个月几乎没有生意,直到第6个月才稍有收入,可生意很不稳定,半年来,她赔了3万元。她开始动摇了,觉得自己是在靠天吃饭,靠运气吃饭。她认为做生童不应该是赌博,肯定是哪儿弄错了。她不想再这样干下去了,她认为不能等到这15万元都赔光的时候才行动。她要去弄明白问题到底出在哪里。第7个月她关掉了公司。

导致许小姐失败的原因很复杂,但其中一条重要原因就在于没有一个完整的创业计划.小企业抗风险能力很低,不考虑成熟,一厢情愿,自然危机重重。要想创业成功,还要学会怎样避免“打水漂”。仔细分析许小姐的案例,你会终生受益!

案例三:不懂政策,怎能吃“螃蟹”

刚从学校毕业的小吴,是第一位从市工商局副局长手中接过“个人独资企业营业执照”的小老板。但是,就在他迈出第一步时,他几乎对国家大幅度放宽私营企业投资条件,降低投资门槛等等鼓励政策一无所知,这无疑对跃跃欲试的小吴来说,预示着一系列的创业风险。

充分了解国家的有关政策和法规,是对每一个创业者必不可少的要求。不懂规则,怎能行动,盲目出击,又那里有希望!

案例四:小王创业记

某校机械专业毕业的小王。毕业后盲目创业,学着别人倒菜、倒水果、倒服装,几经波折,没有一件事干成功,正当小王垂头丧气时,恰好社区组织个体经营者进行自我创业资源分析。经过分析,小王发现自己最大的长处还是所学的专业。在这之后,小王开了一家汽车修理店,他感到一下子有了广阔的空间。

创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了付出艰辛和努力外,还需要对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有一个正确的评价,只有这样,才能走向成功.小王的专业是机械,修理汽车是他的专长,在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后,小王及时调整方向,最终获得了成功。

案例五:没钱也可以开店

张大勇性格开朗,待人热情,头脑灵活,善于社交,有一定的管理能力。他既酷爱电脑又做着电脑的生意,兜里也有一些积蓄,而且身边又结识了众多的电脑爱好者们。由于当今的网络已成为年轻人生活的一部分,张大勇就瞄准了一个挣钱的机会——开一家网吧。但是,自己积蓄的钱又不够。经过仔细分析和市场调研后,在一个交通便利又比较热闹的地段,张大勇和几个朋友一起开了一家规模较大的网吧。一年后,张大勇不仅收回了本钱,自己又开了一家分店。

张大勇的成功归功于他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对市场需求有充分的了解,同时借助于和朋友合作,既解决了资金问题,又壮大了个人的实力,将自己的优势,有效地与外部条件结合起来,成为一个成功的创业者。

对于每一个创业者而言,永远要面对的困难,就是资源的匮乏,但是,成功的创业者总是能够利用自己仅有的资源,巧妙地与其他资源整合,张大勇不仅有“勇”,还有“谋”——资源整合的意识。

案例六:“敢”创业比“能”创业更重要

小张曾患有小儿麻痹症,技校毕业后,家人都担心她今后的路该如何走?经过深思熟虑.要强的小张决定自己当老板。她发现学校到现在还没有打字复印设备,而附近也只有一家打字复印社,于是就在学校门口开了一家打字复印社。

身患残疾的小张,选择了自己创业这条路,将自己的劳动贡献给社会,既给许多人带来了方便,也给自己带来了富足和快乐。

残疾的小张依然能够创业成功,令人深思!看来在许多情况下,不是你是否能够创业,而是你是否敢于创业,这也是创业者的一个基本素质。

案例七:与其追随潮流,不如另辟蹊径

19世纪末,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发现了黄金,出现了淘金热。有一位17岁的少年来到加州,也想加入淘金者的队伍,可看到金子没那么好淘,淘金的人很野蛮,他很害怕。这时,他看到淘金人在炎热的天气下干活口渴难熬,就挖了一条沟,将远处的河水引来,经过三次过滤变成清水,然后卖给淘金人喝。金子不一定能淘到,而且有一定危险,卖水却十分保险。他很快就赚到了6000美元,回到家乡办起了罐头厂。这人就是后来被称为美国食品大王的亚尔默。

成功者往往都是有独到见解的人,他们总是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从而能不断产生创意,发现新的需求。不仅要看到市场需求什么,还要注意事物间的联系。

案例八:市场就是“钱”

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到银行借贷创业资金,但他说不清产品的市场在哪里,也未曾接触任何可能的潜在客户。这位科学家认为做市场调查并不必要,只要产品功能优异,顾客自然就会上门。结果,尽管他有高明的创意和高科技产品,银行还是没有贷款给他。

孤芳自赏,是许多创业者的通病;不知道市场在哪里,是创业者的最大缺陷。一个创业者如果不能从市场的需求来客观地审视自己的成果和创意,如果不能客观地论证自己将遇到的风险因素,想到的只是成功,那么等待他的只能是市场的“惩罚”!如果你想创业,首先就要记住:想到的和遇到的一定会有距离!

第五篇:全国基层党建创新典型案例

全国基层党建创新典型案例

湖北省兴山:推广农村党建“两会两评”模式

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使党的基层组织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民心、促进和谐的作用,使广大党员牢记宗旨、心系群众”。近年来,特别是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兴山县委积极应对农村党建出现的新情况,以新农村建设为主题,以凝心聚力为突破口,以培养跟党走的新型农民为目标,大胆探索“两会两评”模式,着力构建党组织、党员联系服务群众新机制和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新机制,巩固和扩大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背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在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

包、综合配套改革、两免一补等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但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削弱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一、服务群众缺“配套”。服务人员、服务内容、服务手段与群众服务需求不配套。一是服务需求大。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转移,留守农村的大都是老弱病残愚人员,生产生活面临重重困难,种田缺劳力、发展缺技能、生活无人管、思想无人问,“年猪就杀不死”的现象普遍存在,急需组织的关怀和帮助。二是服务人员少。合村撤组后,村管理面越来越大,干部职数越来越少。兴山县古夫镇平水村,由原来的8个村合并而成,村干部却只有7人。一个村干部平均要服务几十家甚至上百家农户,精力不济。无职党员服务意识淡化,激励机制不健全,参与的少,坚持的少。三是服务内容少。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停留在盖章子、发票子上,停留在节日慰问、抢险救灾上。无职党员服务群众停留在“结

/ 14

对子”帮扶上。四是服务手段少。干部还能借助党的惠农政策,无职党员仅能凭借一张嘴、一双腿、一双手服务群众。

二、村民自治缺“实效”。一是自治内容未更新。现在真正体现村民自治的,就是依法选举产生了村民委员会。其他自治活动实际上很少开展。改革开放三十年,村集体成了“空壳”。除了公益事业,《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的应由村民会议讨论决定的事项大多不存在,群众的关注度降低。群众需要自治的新内容,无人组织,比如产业结构调整、集体文化活动开展等。二是自治程序难到位。无论是召开村民会议,还是召开村民代表会议,能议事的人都外出务工;即使有群众愿意参与自治,半天才走到村委会,屁股没坐热,就要急着往回赶,“一事一议”难“议”。村民自治过程中,党的领导未落实。三是自治主体不积极。现在的农民是“各种各的田、各挣各的钱”。普遍认为开展村民自治误工贴钱,还不如抓紧时间干自己的活,缺乏参与自治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三、组织建设缺“活力”。一是书记无责任。实行书记、主任“一肩挑”后,农村出现重“村务”轻“党务”、党建工作无人抓的现象。对书记主任“一肩挑”的考核,往往以主任岗位考核代替书记岗位考核,以经济指标考核代替党建工作考核,以党委政府考核代替群众考核,从导向上弱化了党建工作。二是党员无能力。农村党员队伍年龄老化、先锋模范作用弱化。兴山县6368名农村党员,55岁以上的占51%,35岁以下的仅占11%,且大多无一技之长。三是组织无财力。集体经济薄弱,村级组织无钱办事。兴山县92个村(居委会)中,有集体经济收入的只有32个。财政转移支付村级办公活动经费只有5000元左右,订报、交水电费后所剩无几。“这年头没把米,连鸡都唤不来。”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下降。四是评议无结果。民主评议党员走形式,你好我好大家好,“个别党员不像党员”,组织处理不硬,群众反映强烈。

四、农民思想缺“感恩”。一是农民思想多元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新兴媒体的兴起,农民的思想出现信仰危机、公德缺失、价值观倒置、是非观念模糊等问题,只知索取,不讲回报。现在的农民是“有田有粮不理你、不偷不抢不怕你、有了问题就找你、不给解决就

/ 14

骂你、解决不好就告你”,不稳定、不和谐因素大量存在,矛盾纠纷增多。二是工作方式简单化。对党的惠农资金,村干部一“发”了之,没有向群众讲明党的惠农政策实施的重大意义。尤其是实行惠农资金“一卡通”后,群众只领“钱”,不知“党”,导致农民一面享受党的惠民政策“吃奶”,一面“骂娘”,缺乏对党的感恩之心。三是教育手段政治化。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停留于开大会、读文件,内容空泛,脱离实际。邪教、宗教势力乘虚而入,进村入户,打着“治病行善”的旗号,反复做思想工作,竭力拉拢老弱病残愚等群众。

通过准确把脉,兴山县委认识到:这些问题长此以往,势必动摇党在农村的执政根基,必须尽快加以解决。

二、主要做法:

对症下药,兴山县委调研发现:2003年首创于榛子乡的“户联责任区”制度,在村民自治方面具有强大的生命力;2007年首创于水月寺镇南对河村的“党支部+关怀理事会”模式,无疑是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的有效途径。2009年春,在总结完善上述两项群众创造的基础上,兴山县委决定全面建立“两会两评”农村党建模式。两会即“党支部+关怀理事会”和“村委会+户联理事会”;两评即“书记、主任分岗评”和“党员、理事群众评”。“两会”是核心,“两评”和加快发展集体经济是保障。由此,强化服务,加强自治,凝聚民心,强基固本,推动新农村建设。

一、变党员“结对子”为组织“搭台子”,建立“党支部+关怀理事会”。村党组织牵头成立关怀理事会,积极搭建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平台。党组织书记兼任理事长。支部增选一名支委,担任关怀理事会常务理事,专门负责关怀理事会日常工作。县财政每年安排1000元的工作经费。按需设置理事岗位,以理事岗位分类成立党小组。根据群众需求,普遍设置生产关怀、生活关怀、思想关怀和文化关怀四个理事岗位,相应建立了四个党小组,组长由党员理事推选产生。每个理事岗位由数人承担,村干部、无职党员、致富能人、九佬十八匠、退休干部等自愿申报,村党组织确认后开始履行职责,任期不限。重点关怀三类对象,即老弱病残愚、鳏寡孤独、留守家庭等特困群众;农村进步青年;参与邪教、刑

/ 14

满释放等特殊人员。关怀理事会理事以党的惠农政策和个人特长为关怀手段,参与落实党的各项惠农政策和项目。县财政按1000元的标准,支持各村成立民间文化协会,添置必要的文化设施。按500元/场的标准,鼓励县昭君艺术团送戏下乡,带动民间文化协会开展活动。

二、变村域层面自治为农户联合自治,建立“村委会+户联理事会”。以屋场院子、自然村落为基本单元,兼顾考虑地域相近、产业趋同、利益共享、规模适度等因素,由农户自愿按25-30户的规模联合组成“户联理事会”,推选理事长1名、理事1-2名。户联理事会组织农户开展“四联”自治活动,即经济联合,推动产业化,形成一“会”一品;治安联防,开展平安创建,反邪教,把矛盾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好事联办,由公益事业建设、困难帮扶向人的精神关怀拓展;文化联学,老曲新唱,丰富群众集体文化生活。开展“五好”户联理事会创建活动(即产业发展好、社会风气好、党员作用发挥好、公益事业好、村庄面貌好),一年一评或一年多评,以奖代补,与惠农项目安排挂钩,充分调动群众参与自治和理事组织自治的积极性。

三、变“一肩挑”为责权重构,实行书记、主任分岗评。对村书记、主任“一肩挑”的村,细分村书记、村主任两个岗位的职责,将党的惠农政策落实事项明确为村书记岗位职责,村民自治事项明确为村主任岗位职责,进一步突出村书记的党建责任。村书记落实惠农政策事项,按“党支部形成初步方案→党支部召集“两会”理事商定最终方案→党支部落实→党务公开”的程序运行,改变传统上由村委会干部落实党的惠农政策的运作路径;村主任落实村民自治事项,按“村委会或户联理事会提出议案→党支部研究提出实施方案→村民代表大会表决→村委会组织实施或指导户联理事会实施→村务公开”的程序运行。对书记、主任“一肩挑”的实行分岗考核,作为村书记应向乡镇党委和本村全体党员述职,接受乡镇党委的考评;作为村主任应向村党组织和村民代表述职,接受村民代表的考评。运用分岗考核结果,书记、主任双岗考核均合格的,继续实行“一肩挑”;主任岗位考核合格但书记岗位考核不合格的,原则上可继续担任村主任,但书记应受到批评教育,严重者应免去其书记职

/ 14

务,另行选(派)村书记;书记岗位考核合格但主任岗位考核不合格的,或批评教育,或依法罢免主任职务。罢免主任职务的,原则上不能继续担任村书记。

四、变“一言堂”为扩大民主,实行党员、理事群众评。将群众评议引入党员民主评议、“五好户联理事会”评比和优秀关怀理事评比中,先由群众“背靠背”(党员、理事回避)评议党员或理事发挥作用情况,然后在党员会或理事会上通报群众评议结果,最后组织党员或理事“面对面”相互评议,始终把党员和理事置于群众监督之中,强化群众对党员和理事的舆论教育功能。依据评议结果,对党员和理事给予奖励或批评。对不合格党员,适时进行相应的组织处理。

五、变无钱办事为有钱办事,加快发展集体经济。出台《关于加快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意见》,盘活集体资产、资源、资金,实施“155 ”工程,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即盘活集体土地,建成100亩以上集体经济“高效经济林”;盘活集体山林,建成500亩以上集体经济“高效丰产林”;村平集体经济年纯收入过5万元。实行“两让一返”扶持政策,即让利、让权、返税。抢抓宜巴高速和十宜铁路建设机遇,将河道采砂权全部“让”给村集体;抢抓小水电建设机遇,把过去县、乡在电站中占有的利润按一定比例“让”给村集体。对烟叶种植村,按产值返还一定比例的税收作为集体经济收入;对以集体资产、资金、资源入股兴办的企业,返还地方留存部分税收,作为集体经济收入。开展城乡党组织结对共建活动,变“输血”为“造血”,从资金、信息、项目等方面扶持村发展集体经济。

三、初步成效:

“两会两评”模式推广以来,全县建立关怀理事会92个、户联理事会1001个、关怀理事党小组372个,共有关怀理事1908名,户联理事会理事2961人,网络农户42840家。机制一变天地宽。“两会两评”模式的运行,起到了“通一脉而活全身”的功效。

一是创新了联系服务群众方式,党群干群关系融洽。成立关怀理事会专门联系服务群众,在服务形式上实现了组织化,在服务内容上实现了具体化,在服务对象上实现了分类化,在服务时间上实现了经常化,5 / 14

在服务手段上实现了多元化,扩大了党员的参与面、群众的覆盖面,真正做到了“群众的困难在哪里,党组织的作用就发挥在哪里”。尤其是通过党组织“搭台子”,无职党员的个体“零散服务”已转变为有组织的配套“全面服务”,被动完成“政治任务”式服务已转变为主动“紧贴群众需求”式服务,真正做到了关怀有真感情,关怀有真措施,关怀有真成效。据调查,各村关怀理事会基本做到了“每月走访所有农户一次、帮困难群众办实事一件”。过去,外出务工的农民无人管;如今,水月寺镇南对河村村民简帮青在广州因工死亡后,关怀理事会理事长简锦带领3名理事与厂方交涉,使厂方在原定赔偿28万元的基础上追加了17万元精神抚慰金。死者家属感激地说:“村党支部是我们的主心骨,关怀理事会是我们共同的家!”

二是延伸了农村社会管理链条,村民自治水平提高。“两会两评”模式通过“户联理事会”这个小单元,搭建了“村委会——户联理事会——农户”这一新的村民自治链条,加强党的领导,方便村民自治,重组了民心、民智、民力,激发了农民联合起来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通过“四联”,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自治内容紧贴农民需求,逐步实现了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从虚到实的转变,村级组织的工作方式由管理型向服务型和指导型转变。据不完全统计,自户联理事会普遍建立以来,村民互换劳力21.2万人次,自发整修堰塘水渠11.8万人次,修路105公里。峡口镇泗湘溪村钟家槽有40多户不通公路,柑橘运输难。去年,村委会计划修通此路,却因“赔树还田”搁浅。今年,在户联理事会的牵头下,农户自愿集资,村适当补贴,三个月就修通了2.8公里路,解决了卖柑难。返乡农民工王江发展山鸡养殖,受场地限制,难于扩大养殖规模。今年,他当选户联理事会理事长后,联合群众走“基地+农户”的模式,规模迅速扩大5倍,年创产值达80万元。

三是健全了监督激励保障机制,农村基层党建激活。书记、主任分岗评和党员、理事群众评,既是监督机制,也是激励机制,更是保障机制。评出了党建责任和党员意识,评出了组织和群众的信任,评出了荣誉和价值,评出了党建活力。首创“关怀理事会”的南对河村党支部被省

/ 14

委表彰为先进党组织后,该村书记简锦感慨地说:“过去埋头抓经济,经济也没抓上去;现在一手抓党建,一手抓经济发展,党员活了、群众活了,经济也活了”。过去,老党员自身放弃服务群众,组织也未要求服务群众;如今,81岁的老党员林和玉,自觉参与思想关怀,帮助2名参与邪教的邻居改邪归正,她自豪地对群众说:“一颗红心向着党,海枯石烂不变心!”过去,少数党员不仅不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还拖群众后腿;如今,开展群众评议党员,党员争着带头,担心落后被群众批评。在高速公路建设房屋拆迁中,党员黄教明哭着做通妻子工作,按时完成搬迁。2009年底,兴山县可全部消灭集体经济“空壳村”,保证了村级组织有钱办事,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在集体经济年收入达20万元的昭君村,60岁以上的村民人人享有“养老金”,都说“托了共产党的福”!

四是占领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跟党走新型农民增多。党的惠农政策由党组织召集关怀理事会理事来落实,群众从党员干部、党员理事手中领取党的惠农资金,明白了党的惠农意义,真切地体会到党的温暖。群众自觉凝聚在党的周围,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也参与到关怀行动中来,政治上积极要求进步,主动向党组织靠拢,农村党组织后继乏人难题得到缓解。无职党员在关怀服务中参与惠农政策的落实,畅通了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途径,扩大了党内民主,突出了党员的主体地位,实现了履行义务与享受权利的统一。成立民间文化协会,遇有红白喜事,群众自娱自乐,说唱好人好事,宣传党的政策,在节目中展现了真、善、美,展现了人文关怀和道义力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正成为党员、群众思想的罗盘和坐标,成为心灵的寄托和归宿,赢得了群众。古洞村关怀理事会上门帮助参加邪教组织的郑明申办好低保手续,解决了生活困难,他逢人就说,“还是党组织能帮我解决实际问题”,最终改邪归正,自觉跟着共产党走。全县在关怀对象中已发展党员61人。安桥河村今年有50多名群众递交入党申请书。南对河村在外务工的万淼知、万忠婷受到关怀后,夫妻双双加入了党组织。

四、启示

/ 14

兴山县农村党建“两会两评”模式,切合村情民意,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创新之举。它给我们带来四个方面的启示:

一、农村党建必须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两会两评”模式成败的关键是支部作用能否充分发挥。“关怀理事会”关键在支部的主导;“户联理事会”关键在支部的领导;“两评”关键在支部的引导。因此,在“两会两评”模式的运行中,兴山县注重了支部班子建设和支部书记队伍建设。只有抓住了支部这个“龙头”,新农村建设才真正有了“领头雁”。

二、农村党建必须发挥党员、群众主体作用。“关怀理事会”主要是发挥了农村党员和农村能人的主体作用,让他们在关怀中感受到了自身的价值。“户联理事会”主要是激发了农民群众在村民自治中的主体意识,让他们意识到自治就是大家的事情大家办,自己的事情自己办。在“两评”中突出了群众的主体地位,好坏群众说了算。通过“两会两评”,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党员和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党在农村的领导真正落到了实处。

三、农村党建必须服务中心、紧贴群众需求。在“关怀理事会”中设置生产关怀、生活关怀、思想关怀、文化关怀等理事岗位,在“户联理事会”的“四联”中突出经济联合、好事联办,让“两会两评”模式始终围绕新农村建设、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围绕解决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来展开,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支部也通过“两会两评”的运行在群众中树立了威信。农村党建在服务群众、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充满着生机和活力。

四、农村党建必须着眼于凝聚民心。加强党对农村的领导,就是通过发挥党组织的作用,调动广大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关怀理事会”对农民生产、生活、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关怀,让群众感受到了党的温暖;通过“户联理事会”开展“四联”活动,让村民始终围绕建设新农村奔小康开展自治,让农民感受到党组织的领导作用;通过“两评”,让群众感受到了党员的为民宗旨和责任。农民通过切身的感受,增强了对党的信任,对新农村建设的信心,对实现小康生活

/ 14

目标的期盼。农民心齐了,气顺了,一心一意搞建设、聚精会神谋发展。农村党建自然而然显现出勃勃生机。

广东翁源:培育农村党员创业“领头雁”

广东省翁源县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探索创新农村党建工作机制,在全县农村实施了“农村党员创业示范工程”。经过近两年多的实践,全县共帮扶党员创业示范户152名,银行提供贷款512万元,政府贴息50多万元,拉动民间投资创业资金3000多万元,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对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增强农村党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全面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一、起初动因

一是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的迫切需要。农村党员处于在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一线,不仅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而且是发展农村经济、推动农村社会全面进步的骨干力量。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对于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号召力,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促进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农村党员队伍中存在年龄老化、思想僵化、能力弱化等“三化”问题,仍然是农村党员队伍建设的“瓶颈”,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迫切需要通过一项新的机制来加以解决,翁源县实施的“农村党员创业示范工程”,正是基于新形势下这一迫切需要进行的一项探索和实践。

二是增强和体现农村党员先进性的现实需要。农村党员处数量最多,分布最广,他们的形象如何,最直接、最具体、最生动的反映了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整体水平。农村群众看我们党的基层组织有没有执政能力,执政能力强不强,农村党员先进性能否体现出来,党员的“带头创业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双带”能力是一个重要标准。如何通过从资金、技术、物质等方面的扶持,有针对性地解决一些农村党员致富能力弱、发

/ 14

展没思路、种养没技术、创业缺资金等问题,提高他们创业致富能力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是新的历史时期增强和体现农村党员先进性的现实需要。翁源县实施“农村党员创业示范工程”,正是结合这一现实需要,顺应时代要求而采取的一项创新举措。

三是增强农村党组织凝聚力和吸引力的客观要求。由于现实中农村党员的权利和义务并不十分对等,义务强调的多,权利体现相对较少,很长一段时间里,农村党员就是修桥修路带个头,捐款捐物带个头,选举时投一下票,每个月交交党费而已,久而久之,党员在许多农民眼里变成了有奉献没实惠的苦差事,导致许多农村中青年骨干和致富能手不愿加入党组织。要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切实破解农村党员发展难问题,就必须建立健全农村党员关爱激励帮扶机制,进一步增强党员的自豪感和荣誉感。翁源县实施“农村党员创业示范工程”,让农村党员得到了资金、技术、物质等方面的扶持,使党员得到的实惠让广大群众看得见摸得着。这项工程,实质上是一项关爱帮扶机制,是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吸引更多年轻的、有经济头脑、善于经营、具有致富带富能力、思想政治品德好的人向党组织靠拢,从而进一步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的一个创新载体。

四是促进党内互助和推进全民创业的必然要求。农村党员作为农民中的先进分子,理应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上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因其与群众的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群众希望身边的党员既是党对农村政策的宣传者、贯彻者和执行者,也是致富奔康的引路人,渴望党员说给他们听,干给他们看,带着他们干。基于这种必然的要求,“农村党员创业示范工程”,要求被列为帮扶对象的农村党员要签订《帮扶承诺书》,积极履行相关义务,不仅要带头创业致富,还要发挥创业示范带动作用,主动积极地帮助群众创业致富,带领群众走共同致富的道路。同时,通过建立与困难党员、普通群众“一对一”“一对多”的结对帮扶制度,使之成为了一条促进党内互助和推进全民创业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

二、主要做法

/ 14

(一)结合产业发展,选准帮扶对象。翁源县实施的“农村党员创业示范工程”,帮扶对象主要是农村党员、建党对象和入党积极分子,选择标准和条件一是有发展生产的能力、有可行的创业致富项目,种养具有一定规模;二是有良好诚信度,诚信守信,遵纪守法,无违法违纪记录;三是能起到带头示范作用,群众信任,助人为乐,热心公益事业建设;四是优先选择农民专业合作社(协会)社员(会员)等。由农村党员个人申请,基层党组织推荐呈报,县领导小组组织专员实地考察和项目评估,符合条件并经公示无异议的确定为帮扶对象。目前全县已有种植13位种植兰花、72位种植九仙桃、三华李、柑桔等水果,以及27位养猪、18位养鱼、13位养鸡等共152位农村党员、建党对象和入党积极分子被确定为创业示范帮扶对象。

(二)设立专项资金,帮扶创业发展。由县统一筹集设立“农村党员创业示范工程”帮扶资金,从2008起,由政府贴息50多万元,银行贷款512万元,帮扶培养152名农村党员创业示范带头人。帮扶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制定帮扶资金管理办法,在县扶贫办设立专帐进行管理,做到专款专用,保证帮扶资金落到实处。县农信部门开辟贷款绿色通道,目前已为152位创业示范带头人发放了每人3至5万元的政府贴息贷款共512万元。

(三)建立教育基地,提供技术支持。按照“面向农村党员、强化党性锻炼、突出实用技术”的方针,翁源县整合全县教育培训资源,在创业示范带头人所在村建立相关产业发展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基地,使创业示范带头人得到实用技术的免费培训。同时,组织本县专业技术人员与创业示范带头人开展结对帮扶,提供项目和信息,现场解决技术难题,帮助分析市场前景。目前,全县已建立兰花、柑桔、九仙桃、水果种植等10个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基地。2007以来,在全县各镇共举办兰花、三华李、九仙桃种植和猪、鸡、鱼养殖等各类培训班53期,培训农村党员群众6000多人次。

(四)创业示范承诺,发挥带动作用。翁源县加强对农村党员创业示范带头人管理,要求帮扶对象签订承诺书,一是对帮扶资金做到专款专

/ 14

用,认真规划经营管理好发展项目,争当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二是带头学习农村先进实用技术,带头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成果,争当产业发展和科技致富带头人;三是带头遵纪守法,带头遵守村规民约,带头依法办事,争当文明兴村带头人;四是带头联系群众,带头服务群众,带头帮困解难,争当为民办事带头人。在实施过程中,采取多种形式对示范户的生产和带动群众情况进行跟踪检查,了解承诺执行情况,听取村民对示范带头人的评议和意见;年终,对创业示范带头人进行评估考核,对发挥作用好的示范带头人继续予以支持,对发挥作用不够的取消帮扶资格,不再享受帮扶待遇。

(五)加强组织领导,组建协会(合作社)带动。县委成立“农村党员创业示范工程”领导小组,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和组织协调,明确成员单位职责,建立考核奖惩机制,对每一创业示范带头人指定专人具体负责跟踪落实,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协调配合的工作格局。同时,根据产业发展成立各种类型专业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现已建立了兰花、糖蔗、蚕桑、蔬菜、水果种植及养殖行业等23个农业专业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并创新党组织的设置方式,把党组织建立在农业专业协会和合作社上,组织协会和合作社中的党员成立党支部,通过“支部抓协会(合作社)---协会(合作社)带产业”,为农村党员创业示范发挥作用搭建平台,带领农民群众共同致富,带动特色农业支柱产业的发展。

三、初步成效

翁源县实施的“农村党员创业示范工程”,积极培育农村党员创业“领头雁”,已成为体现农村党员先进性、促进农村基层党建和党内互助的重要载体,推进农民创业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有利于发展壮大农村党员队伍,有利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有利于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1、农村党员威信不断提高。翁源县通过实施“农村党员创业示范工程”,较好地解决了一些农村党员致富能力弱、发展没思路、种养没技术、创业缺资金等“瓶颈”问题,为农村党员创业致富提供了动力,激发

/ 14

起了他们的创业致富热情。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基地开展的一系列培训活动,使创业示范带头人拓宽视野、开阔思路、更新观念,提高了经营管理能力和创业致富本领,一批农村党员一跃成为当地创业致富带头人。如江尾镇仙北村党员陈求坤种植兰花15亩,年产值可达70多万元;九仙村党员王文坚种植九仙桃30多亩,挂果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20多万元;龙仙镇李洞村党员郑绍畅扩种柑橘30亩,水果种植面积达70多亩,全部挂果后年收入可达20多万元。随着农村党员创业致富能力的提高,使群众对党员刮目相看,农村党员在群众中进一步树立了形象,提高了的威信,在农民群众中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不断提升。

2、农村党员先进性不断凸显。帮扶对象在享受资金、技术、物质等方面的扶持优厚待遇的同时,进一步增强了党员意识和责任意识,他们积极履行帮扶承诺,怀着感恩的情怀,不忘回报社会,不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在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实现共同致富中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成为农村创业的“领头雁”,较好地彰显了党员的先进本色。如江尾镇仙南村兰花种植专业户陈现夫,不仅招聘当地农民务工,还牵头创办了全好兰花专业合作社,从技术和资金扶持了30多户农户种兰致富。联益村李达明养鸡致富后,毫无保留地传授知识和实践积累,带动了5户群众户均养鸡10000多只,每户年收入都超过5万元;南塘村沈成柱在发展综合养殖致富后,主动帮助村民建标准猪舍,无偿为村民养猪提供技术支持,为村民提供销售渠道,在他的带动下,有10多户群众走上了致富路,他还垫资25万元为村里建设食水工程,使全村和周边群众喝上了干净的山泉水。目前,通过开展农村党员创业示范带头人与一般党员群众“一对一”、“一对多”的结对帮扶活动,实行“党内互助”,全县逐渐形成了“先富带后富,齐奔致富路”的创业热潮,152位党员创业示范带头人,共带动全县1452户农民群众走上创业致富之路,为村民办好实事实事216件。

3、党的执政基础不断得到夯实。村级党组织在“农村党员创业示范工程”实施过程中,严格把关做好帮扶对象甄选,跟踪服务,组织评议等各项工作,在引领党员群众创业致富中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服务党员、服务群众

/ 14

的水平不断提高,使党组织的向心力和号召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如仙北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苏英明,九仙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王健南,积极带领群众发展兰花、九仙桃产业,成为带领群众创业致富的“领头雁”。农民的收入增多了,生活水平提高了,对基层党组织的信任增强了。苏英明、村委主任王健南在2008年村“两委”换届工作中,均再次当选支书、主任。此项工程的帮扶举措,使农村党员创业示范带头人成为党支部的中坚力量,还使广大党员群众充分认识到作为党员的自豪感和荣誉感,进一步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吸引了大批农村优秀青年向党组织靠拢,使入党成为了当前农村的新时尚,涌现了农民入党热潮。同时,在家乡新形势的变化下,村里外出打工的年轻人也纷纷回乡参与创业。如仙北村汤金龙去年主动回乡种植九仙桃30多亩,加入了九仙桃专业合作社,提交了入党申请书。今年上半年,翁源农村有入党积极分子1683人,发展农村党员428人,其中35岁以下的236人;而2007年,该县全年入党积极分子仅有710人,发展农村党员仅有264人,35岁以下的仅有86人。全县从致富能手中发展党员的人数占农村新发展党员总数的73%,为党组织注入了新的血液,发展壮大了农村党员队伍,进一夯实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4、党的执政能力不断得到加强。“农村党员创业示范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在组织组织实施过程中,县委组织部充分发挥了牵头部门作用,宣传部门采取多种形式努力营造氛围,财政部门做好帮扶资金的筹集和管理使用,农信部门加大支农力度,涉农单位加强指导和技术扶持,各镇村党组织认真组织实施,农村广大党员积极参与,社会各方都积极关心支持,使党的执政能力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在农村党员创业示范带头人的示范带动下,翁源县农业向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发展,大大地增加了农民收入,加快了特色产业发展和富民兴村进程。152位农村党员创业示范带头人,户均增收2.53万元。江尾镇兰花种植面积达6000多亩,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国兰生产基地,并被评为广东省唯一的兰花专业镇。

/ 14

下载安徽首批全国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典型案例(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安徽首批全国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典型案例(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