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人物事迹材料(共5则)

时间:2019-05-13 15:00: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榜样人物事迹材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榜样人物事迹材料》。

第一篇:榜样人物事迹材料

榜 样 人 物 事 迹 材 料

一、以德为首做讲道德的中学生

儿时起,父母就教她做一个懂道德的孩子。上学后,在老师的精心教导下,她更是懂得了无论做什么事,都应把“德”放在首位。在学校,她乐于助人,哪位同学需要帮助,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她都抢在前面;在家里,她除了做好自己的事,还帮母亲做饭,帮父亲整理资料,奶奶的生日,也总忘不了为她画一张贺卡;因此,她总是受到大家的好评,同时也带动了不少同学加入了“讲道德”的队伍中。

二、努力学习做爱学习的中学生

小学时她的成绩就一直名列前茅,上中学后,她又积极调整学习态度,努力探索出了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很快地投入到了紧张的中学学习中。无论是主科还是副科,她都能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提出问题。有时候,她感觉到自己稍有退步,就认真总结近期学习情况、方法,并与老师交流,听取老师的建议。面对现在学习生活中的激烈竞争,她并不畏惧,她还总是笑着说:“受过压力的弹簧才能弹得更高,竞争给我们压力,我们要把压力化为动力,努力学习才是呀!”正是积极的学习态度,使她在各科各项考试中都名列前茅,还多次被评为“学习标兵”。

三、认真工作做负责任的中学生

从小学开始,她就担任班长,副大队长等多项职务。上初一后,她又以出色的表现赢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信任担任起了班长。她团结同学,热爱班级,带领同学们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比赛,她所编排的班级节目,多次在年级和学校荣获一等奖。期末评比时,她全票当选为“优秀班级干部”。

初二年级下半学期,由于工作突出,她被同学们推选为第一批团员,在加入团组织后,她又承担起了团支书的工作。每周的会议,她无一次缺席,团要求上交的材料,她都保质保量地上交。在班里,她每周都组织团员上团课,学习团的知识。学期末,他们团支部被评为了“校级优秀团支部”,她本人也被评为了“优秀团支部书记”。

同时她还负责校园广播站的工作。接到工作后,她精心的计划了一项措施,就是充分发挥广播站的功能,将单一的广播通知扩展到广播一些受同学们喜爱的文章、音乐,以起到真正丰富校园生活的作用。这项计划得到了老师的认可,她便认真制定起了细则,并配合老师开展“广播员选拔”和“校园小记者选拔”等多项活动。每天中午,她早早地来到学校将好文章、文明礼仪知识、生活常识通过广播送到各班,使同学们的见识更广了。一学期下来,中午的广播栏目成了校园生活的一个新亮点,宣传部的工作受到了各位老师的认可和同学们的好评。

她不仅将宣传部的工作做好,而且还很配合其他的学生会成员工作。每周的卫生大检查,她就协助卫生委员,从室内到室外,一处一处仔细检查,从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学习部分发报纸杂志,人手不够,她就主动帮助分发。下课后,她总是到各处巡查,协助纪律部检查,制止同学们的不文明行为。

学校内经常能够看到她忙碌的身影。进入校学生会的半年来,她

对工作一直认真负责,态度积极,深受各位同学和老师们的信任,成为了他们得力的帮手。

四、兴趣广泛做有特长的中学生

从小学一直到现在,在老师、同学的眼里,无论是品行、学业、文体还是与人交往相处,都堪称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和好孩子。她热爱祖国、热爱科学、热爱集体,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她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乐于助人;她虚心好学,刻苦钻研,成绩优异,有一颗“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雄心,是一个有思想、有主见、有理想、有抱负的有志少年。由于各方面表现突出,于鑫同学多次荣获“三好学生”、“学习标兵”、“优秀团员”等荣誉称号。正是因为她喜欢独立思考,因此培养了对数学的浓厚兴趣,并在学校组织的数学竞赛中荣获一等奖。

老师的教育、家长的引导使她明白:当今社会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优秀人才。作为新世纪的青少年,她很深刻地意识到仅仅拥有书本上的知识是不够的。她还很喜欢英语,从上课什么都不明白,到懵懵懂懂,再到清清楚楚,她付出了比别人更多的努力,不但上课时仔细听,课下更是自己对着书练习。很快,她的口语就相当好了。上中学后,由于她在学习、活动、工作方面的卓越表现,取得了不少骄人的成绩,相信她能够保持她一贯的优良作风,并把它带到同学中去,做一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中学生。人正因为有了坚定的梦想,才会收获硕果累累,正因为有了执着的追求,才会更加相信自己。荣誉只代表过去,如今,于鑫同学正凭着自己顽强的毅

力,凭着自己踏踏实实的努力,在浩瀚的学海中奋力遨游。她用她的正直与善良为歌,以阳光和快乐为曲,弹奏着一曲质朴的暖人心扉青春乐章;她用理想和追求做笔,进取和奋发为墨,书写着一张多彩的人生画卷。篇二:校园榜样人物个人事迹材料

校园榜样人物个人事迹材料

为在师生中树立文明典型,充分发挥身边优秀人物的榜样作用,学校自今年4月在全校广大学生中开展“2012年争创安徽大学校园人物”活动,通过争创、宣传、评选和表彰等4个阶段,最终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朱东海等十人获得本年度“校园十大人物”称号,在2012年12月31日的迎新年晚会上,校党委书记黄德宽和校长程桦亲自为获奖者颁奖。

在学术与创新之路上永不停歇的朱东海,为保护江豚而四处呼吁奔走的卓建勋,凭借优异成绩被保送中山大学的岳琳铷,努力追求学术梦想的杨文志,体育健将章晗,28天徒步700公里完成围绕皖北大地进行的实践活动的潘晟,第十届华东地区“21世纪·华澳杯”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特等奖得主崔婧娥,能力与学业俱佳的校学生会主席李柱石,执著追逐音乐梦想的“钢琴王子”孟南和致力学术、兢兢业业的生命科学学院2010级生命科学类一班,这些闪亮的名字在2012年感动着安大,感动着你我。

活动自开展以来,通过选树、宣传一批优秀学生(团体)典型,为我校学生搭建了一个属于其自身领域、表达其独特个性与视角的优秀人物争创评比与展现的舞台,“感人、和谐、奋进”的校园文化氛围在活动的推动中日益浓厚。“幸福和动力并存,责任与斗志迸发。”获奖者李柱石说,“这个荣誉是对安大学子们努力奋斗的肯定,也是对我极大的鞭策。我们要做好每一件小事,将小事汇集成有意义的大事,在奉献中不断实现个人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榜样企业〃十大敬业楷模提名奖—张** 张** 思维敏捷,独具慧眼,善于捕捉一个个创新点,是选煤行业技术创新的行家里手。

张**,男,1984年8月出生,江苏省昆山县人,中共党员,现为**厂生产技术科科长。

张**自2007年从中国矿业大学毕业后进入**厂,8年来,他在生产、技术、质量管理和节能环保等工作领域,主持和参与多项技术创新改造,荣获河南省科技进步奖、河南能源科技进步奖、永煤集团科技进步奖、国家实用型专利等二十余项创新成果,迅速成为选煤行业一名生产技术专家。

2011年被授予永煤集团“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2012年被永煤集团评为“新桥杯”第四届创业先锋十大电视新闻人物;2013年被授予河南煤化集团 “科技创新先进个人”称号;2014年被授予永煤集团工会职工技能大赛组织工作“优秀工作者”;2015年被永煤集团授予“劳动模范”称号。

坚守质量防线 大力开展创新

——记**厂生产技术科科长 张** 在**厂的生产厂房,你总能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时而在浮选机旁舀起一勺精煤,抓在手里仔细观察粒度;时而在火车装运时盯看末原煤质量情况。进厂工作8年来,他从一名技术员做起,一步一个脚印逐渐成长为煤质管理行家,他

用自己的青春与坚持捍卫着煤质防线,他就是该厂生产技术科科长——张**。

虚心求教学本领

进厂后,张**被分在调度室当实习技术员,第一周便接到工作任务,校对核子称数据,很快,他就写出了校对方案:在4小时内,组织3人在运行的皮带上采出煤样计算小时过载量,根据结果调校核子称。

“冷主任看到我的方案后,只说了一句话,这是个笨办法。我还辩论说书上就这样教的。”当时的调度室主任冷耀领他到原煤车间的101#皮带机尾,指着主井提煤的斗勺说,你在这数一个小时,提了多少斗,算出提煤量,再和核子称数据比对,是不是更简单、准确。每当回忆起那时候的经历他总是笑着说。“工人师傅们的工作方法都是根据丰富的实操经验化繁为简,对我也是倾囊相受,使我在很短时间内就能把理论和实践很好结合在一起服务生产。”

在那段时间里,他虚心向有经验的员工学习,掌握了解生产工艺控制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主持、参与了粗煤泥分选新工艺、二次流预先浓缩分级等多项大型技改项目,创出了一条具有**厂特色的生产技术之路。

一丝不苟抓质量

2013年3月份,张**担任了生产技术科科长,正值煤炭价格一路跌跌不休,客户对煤炭质量开始挑三拣四。“块煤的色泽为什么不如以前亮?末原煤上怎么有水碱?这些不

是质量问题的问题,也成了客户挑剔的理由”。他举例说着当时煤炭销售的不易。

稳定煤质成为**厂生产组织的重中之重。

在生产过程中,张**严格执行“质量不合格就是无效生产”的理念,重点关注各品种煤在生产过程的质量波动情况。末原煤是该厂的主要煤种之一,装运时需按要求掺配一定比例精煤或末矸以达到客户质量要求。

如何保证掺配后的末原煤均匀达标成为装车时的难题。他经过实地观察,一个环节一个环节的试验,最终提出了解决方案:一是从源头抓管理,严格末精、末矸掺配比例;二是在末原煤入仓皮带机头加设均煤器,使掺配后末原煤能均匀入装车仓;三是装运时对前5节车进行采样化验,按结果调控整批车次末原煤质量。

“宁愿多花点时间检测质量,也不能出现质量超标的问题,在严峻的市场形势下,我们的末原煤销售一直保持零纠纷。”该厂生产技术科主任助理刘玲告诉笔者。

选煤厂采制化工作作为一项常规工作,每一次操作,每一个步骤都要严格遵循国家标准,但真正做到这些,不仅需要对本职工作热爱,还需要细心、思考和持之以恒的信念。“不放过任何细节,不畏惧任何麻烦。”这是采样工和化验员对张**的评价。2014年的一次落地粒煤返装火车,生产技术科技术员到现场查看,认为落地检测时限下率不超标,才刚落地两天,直接装没问题,于是就通知车队开始装车。张**知道后,认为凡是落地返装的必须要重新检测合格后才能

销售,当即要求每一铲都要进行限下率检测才行。张**带领采制样人员坚守在现场,他在车皮上紧盯,采制样人员在现场检测,原本计划一个半小时的装运任务,最终用了6个小时才装运完毕,期间共测出3批限下率不合格粒煤,彻底消除了煤质纠纷隐患。

严抓质量,还体现提高块煤率上,从矿井提出的原煤落到选厂皮带的那一刻起,所经过的14个转载点,全部都根据煤块的撞击程度、落差距离进行过改造,比如坚持与矿井同步开停机,减少原煤缓存的破碎;对各块煤装载落料点增设橡胶缓冲皮子,减少块煤的撞击破碎和落差;块煤装车时,尽量放低放料斗的高度,降低铁牛运行速度,放缓装车速度尽可能防止块煤破碎,用心自然有回报,2014年,**厂的块煤率实际完成14.5%,比计划高0.45个百分点。稳定的产品质量提高了该厂的产品声誉,连续多年实现煤质零纠纷,提起他,同事无不竖起大拇指。

兢兢业业搞创新

8年来,张**在创新路上硕果累累,2012年粗煤泥分选新工艺的研究与应用获商丘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12年主持松散物料自动采样器, 获实用新型专利;二次流预先浓缩分级、二次流插板和自动适时跟踪伺服气动控制技术及尾矿排料系统,使得精煤回收率提高了8%,年创效益1624万元……

**厂煤泥水系统改造前,煤泥外排需用汽车拉至200米外的煤泥场地进行落地储存,途经火车道口,还经常因装运

火车挡道不能通行,一直是该厂煤质管控的瓶颈,张**创造性的提出在煤泥外排场地建造简易厂房,将压滤机整体搬迁过去,煤泥直接落地,然后在原压滤机场地上安装快开精煤压滤机。此举除解决了主洗处理能力制约问题,同时每年可提高末精煤回收率8%,增加产品效益560余万元,当年就回收了改造成本。

张**还积极响应公司节能降耗工作部署,在厂领导的大力支持下,进行多方考评,建议引进操作简单、维护方便的快开隔膜压滤机工艺,替代传统的操作复杂、运行成本高的加压过滤精煤洗选脱水工艺,以达到降本增效的效果。

他对快开隔膜压滤脱水机设备结构、操作方法、粒度组成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以单侧入料,解决积料问题,用单丝滤布解决粘煤问题,针对生产设备陆续进行了十几项大的技术改造和管理完善,使精煤综合水分逐年降低,最终实现了浮精水分可降至18.5%,满足了市场要求。

经过技术升级过后的快开压滤机发挥的效果日益凸显,可实现减本260.18万元/年,增加末精煤产品效益560.32万元/年,同时解决了加压过滤机系统处理能力不足制约主洗处理能力和经济效益提升的难题。该项目被评为河南能源2014年第三届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张**不但对现场生产技术管理尽职尽责,对节能减排工作也尽心尽力。为使该厂的节能考核更为科学,他通过充分的调研,对近几年的节能数据进行重新核算,提出以“基准煤”替代原煤作为单位产品,以“基准煤”耗能量来对选煤篇四:公益榜样事迹材料:在奉献中享受快乐

公益榜样事迹材料:在奉献中享受快乐

在奉献中享受快乐

——山东理工大学公益榜样刘功起事迹材料

心怀仁爱责任为先

“最初加入慈善公益组织完全是为了充实大学生活,培养一个爱好,正如其他同学一样,想加入一个团队实实在在锻炼一下自己,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但在一次次组织参与慈善公益活动中,尤其是接触社会上一些优秀青年志愿者、感动人物、道德模范及优秀慈善公益组织后,我心中隐隐约约产生一种力量引领我坚持我的慈善公益道路,不懈努力,后来有人告诉我这种力量就是责任。”这是刘功起在谈及他从事慈善公益事业的最初想法,大一到大三,他从未间断慈善公益活动,思想上从把慈善公益当做爱好到责任,规模上从校内到校外,形式上从单纯参与到自己组织,这里面他自己有太多的感触。可

以说,慈善公益主宰了他的大学生活,也成为他人生中的一笔宝贵财富。

他的大学因慈善而精彩,因公益而丰富,大学三年来,他的大部分课余时间都参与了慈善公益活动,带领山东理工大学慈善义工在校内外长期开展慈善活动150余次,个人累计工时多达900小时。奉献爱心无怨无悔

除了带队参与公益活动,刘功起在平时时间深入开展调研活动。

三年的公益经历让他的大学生活丰富且充实,也培养了他踏实做事,真诚做人的人生态度。刘功起同学平时学习成绩优异,工作认真积极,作为班长,他带领班级率先在全校范围内实施“无人监考”制度,践行诚信考试的理念,在全校范围内引起很大反响,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高度赞扬。

梦在远方路在脚下

做义工已然成为刘功起的一种生活方式。他知道人与人之间简单的问候、友好的伸手,都可以弹奏出和谐的音符。只要你愿意向前迈出一步,张开爱的怀抱,你就会因此而快乐,世界就会因你而美好。他很庆幸现在越来越多的同学积极参与关爱老人、关爱特殊儿童、社区服务等各种校内外义工活动,还有那些奔赴边远地区支教、传递爱心的同学们,他们让大家看到了人与人之间爱的涌动、连接和交汇,形成快乐和爱的河流,而这条快乐与爱的河流

必将源远流长、生生不息。

获奖情况:

2013年5月在当代大学生成长体验公益计划“公益齐鲁,爱行天下”公益活动中,荣获“公益之星”学习标兵;

大学公益榜样事迹材料

在奉献中享受快乐

——山东理工大学公益榜样刘功起>事迹材料

心怀仁爱 责任为先

“最初加入慈善公益组织完全是为了充实大学生活,培养一个爱好,正如其他同学一样,想加入一个团队实实在在锻炼一下自己,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但在一次次组织参与慈善公益活动中,尤其是接触社会上一些优秀青年志愿者、感动人物、道德模范及优秀慈善公益组织后,我心中隐隐约约产生一种力量引领我坚持我的慈善公益道路,不懈努力,后来有人告诉我这种力量就是责任。”这是刘功起在谈及他从事慈善公益事业的最初想法,大一到大三,他从未间断慈善公益活动,思想上从把慈善公益当做爱好到责任,规模上从校内到校外,形式上从单纯参与到自己组织,这里面他自己有太多的感触。可以说,慈善公益主宰了他的大学生活,也成为他人生中的一笔宝贵财富。他的大学因慈善而精彩,因公益而丰富,大学三年来,他的大部分课余时间都参与了慈善公益活动,带领山东理工大学慈善义工在校内外长期开展慈善活动150余次,个人累计工时多达900小时。

奉献爱心 无怨无悔

三年的公益经历让他的大学生活丰富且充实,也培养了他踏实做事,真诚做人的人生态度。刘功起同学平时学习成绩优异,工作认真积极,作为班长,他带领班级率先在全校范围内实施“无人监考”制度,践行诚信考试的理念,在全校范围内引起很大反响,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高度赞扬。

梦在远方 路在脚下

做义工已然成为刘功起的一种生活方式。他知道人与人之间简单的问候、友好的伸手,都可以弹奏出和谐的音符。只要你愿意向前迈出一步,张开爱的怀抱,你就会因此而快乐,世界就会因你而美好。他很庆幸现在越来越多的同学积极参与关爱老人、关爱特殊儿童、社区服务等各种校内外义工活动,还有那些奔赴边远地区支教、传递爱心的同学们,他们让大家看到了人与人之间爱的涌动、连接和交汇,形成快乐和爱的河流,而这条快乐与爱的河流必将源远流长、生生不息。

第二篇:榜样人物演讲稿

耿允堂:电子与信息工程系,09级应用电子技术专业,院社团理事会主席团成员,电子与信息工程系社团部和社会实践部部长、09电子班班长、刘子政导师团队团队长,榜样人物演讲稿。

2010年九月底,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北京武搏会安保志愿者活动,在为期半个月的安保志愿者活动中积极配合带队老师和同学的安排,热情高涨的参加北京武搏会安保工作,为武搏会的安保工作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十月初开始担任系社团部和社会实践部部长职务,发挥自己的带头作用,以身作则,多次组织和参加社会实践和志愿者及培训活动。

为响应潍坊市的号召,学院开展在潍坊市69路公交路线从生建南门到人民公园路段的维持交通志愿者活动,十一月二十和二十一日,带着系里的维持交通志愿者来到市里参加了本次志愿者活动,不畏严寒不怕辛苦走上站牌、路口协助警察维持交通秩序,为市民指明方向,为潍坊市的文明交通、和谐交通贡献了一份力量。

寒假回来后,继续组织开展同学们社会实践交流工作,组织召开电子与信息工程系社会实践交流报告会,并被评为社会实践先进个人。

2011年,3月5日是中国青年志愿服务日,为响应国家和学院的号召,加入到青年志愿者的队伍中来,服务社会服务祖国,为此,他带着系里的同学们组织了敬老院义务劳动和维持交通志愿者服务活动,演讲稿《榜样人物演讲稿》。

3月4日上午,与敬老院联系,中午他和系里的同学们一起来到敬老院开始了义务劳动,同学们热情高涨,积极参加劳动,圆满完成任务。

3月5日,早晨,带着二十余名学生干部组成维持交通志愿者队伍踏上“维持交通,文明出行”志愿服务活动之行。

上午志愿者队伍不畏寒冷,早早来到学校南门开始了维持交通志愿服务活动,同学们积极协助公交司机维持乘客上车秩序,让乘客们更加文明有序的乘车。

中午乘车来到市里,在中亚商贸城至人民公园路段继续维持交通志愿服务活动。在志愿服务活动中积极维护交通文明行走及热情回答了行人的问路,为潍坊市的文明交通建设贡献了一份力量。

也许,这次维持交通志愿者活动不能够为我市的文明交通建设贡献多少力量,但是热情与爱心可以让市民感受到温暖,在此,呼吁大家都加入到建设文明交通的队伍中来,我相信,志愿服务活动做得不是无用功。

我校示范院校验收期间,他和其他院学生会成员一起维持学校的文明行走秩序,为学院的示范验收出了自己的一份力。

为了让同学们学到更多的课外的知识学会做人的道理,他和社团部的其他同学一起在系里开展了“看艺术人生,品人生艺术”主题教育,让同学们通过教育影片感悟生活,对于以后的规划和发展进行交流。

五月份,被评为2010院十佳青年志愿者,优秀学生干部。

在学院开展的创业实践活动过程中,组织系里的同学积极参与,锻炼了自己的能力。

五月中旬,未响应潍坊市和学院的号召,继续组织系里的同学参加了创建文明城市志愿者活动。

志愿者,这是一个最广大的的群体,如果说一名志愿者是一滴水,那它可以汇聚成大海,一个人的力量虽然有限,但志愿者群体的力量是无限的。“2010年感动中国”把特别奖献给了中国志愿者,中国志愿者互不相识,但因为共同的志愿精神走到了一起,我相信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他一定会继续组织和参加更多的志愿者活动,让大家一起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手手相传。

第三篇:榜样人物演讲稿

黄凤:13岁女孩撑起一个家

2010-12-15 04:08:00 来源: 中安在线(合肥)跟贴 57 条 手机看新闻

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交流活动在蚌埠举行前夕,五河县申集镇黄李村13岁的小女孩黄凤,成为参会者中年龄最小的“中国好人”。她的故事感动了无数中国人,成为敬老孝老的楷模。

8年前,小黄凤还只有5岁,正是父宠母爱、无忧无虑的年龄,谁曾想一场突如其来的灾祸,改变了整个家,也改变了小黄凤整个童年。2001年12月22日,小黄凤的父亲黄志仁在江苏打工时,不慎摔落导致高位截瘫。几个月后,小黄凤的母亲看不到生活的希望,便提出离婚,一走了之。此时,家中只剩下年幼的小黄凤、患有眼疾几乎失明的奶奶、卧病在床无法自理的黄志仁。黄志仁整整两天没有吃饭,他不知道接下来的生活该如何继续。凭着记忆,小黄凤模仿母亲的样子照顾起父亲。就这样,不谙世事的她用瘦弱的肩膀挑起了这个家。

小黄凤踩着小板凳在灶台炒菜、煮饭、下面条,摸索着给爸爸喂饭、擦拭、按摩、翻身,跟奶奶和邻居学着打理菜园,种菜、腌菜。在给爸爸翻身时,小黄凤力气不够,她就用头顶,用牙咬着衣服拽。冰冷的冬天,在刺骨的寒风中小黄凤还要在水井旁一遍又一遍地搓洗衣服,冻得实在受不了就甩甩手、哈哈气再接着洗,小手肿得像红萝卜一样。黄志仁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实在是太对不起孩子了。”

开始的时候,小黄凤常常炒不熟菜,给爸爸喂饭喂水都弄到了脖子里。几年过去,小黄凤已经俨然是个干活伶俐的小大人。黄志仁心疼女儿,偶尔会给小黄凤几块钱零花。可懂事的小黄凤,知道爸爸领来的低保要省着用,就把零花钱全部贴到了家用里。爸爸问起,小黄凤就说是买菜的钱剩下来的。“虽然累,我已经习惯了。有爸爸在,我就有个家。”她说。

渐渐长大的小黄凤,一直有个愿望,她想治好爸爸的病,让爸爸带她去黄山,那是课本上描绘过的最美丽的地方。2008年3月9日,小黄凤带着爸爸和年已76岁的奶奶搭上了去上海的顺风车。由于家中全部的积蓄只有27元,祖孙三代便在上海边乞讨边求医。她推着爸爸的铁床,栖息在上海的天桥下,一天只吃一个馒头,但最终没有找到能够给爸爸治病的医院。小黄凤不放弃,第二年暑假,她又央求同乡把他们捎带去了北京。一下汽车,小黄凤便自己拼了个带轮子的木板床,她用一条布带,拉着板床,载着父亲在北京大街小巷求医问诊一个多月,还是没有找到。回来后,小黄凤开始去离家20里的镇上读初中,天天都要起早贪黑。

今年4月30日,小黄凤再次北上,如果这次还是找不到能够治病的医院,小黄凤很可能就要辍学在家照顾爸爸了。幸运的是,小黄凤的孝举引来了社会的关注,北京武警总医院破例收治了黄志仁,为他做了一个疗程的4次神经干细胞移植手术。当黄志仁在术后胳膊和腿开始有了知觉能够做少许的活动时,小黄凤觉得那是她最幸福的时刻,“真希望爸爸能早一日站起来。”“小黄凤现在开朗多了,有时候,还能听到她唱上一两句。”黄志仁告诉记者,手术后,看到女儿秀气的脸上露出越来越多的笑容,他也觉得舒心了。

为了不耽误小黄凤的学习,申集镇帮助小黄凤一家在学校对面租了两间房子,利用课间十分钟,小黄凤还会跑回家,给父亲翻翻身,“有时候,同学们也会来家里帮我一起照顾爸爸。”小黄凤告诉记者,爸爸的手术还有三个疗程,明年1月10日,他们一家又要再次进京。“长大了,我想上医学院,成为医生或护士,可以照顾爸爸,也可以照顾别人。”(郭耀华、丰静)和讯科技消息 5月13日,优酷打造的“榜样盛典”评选在京揭晓,陈州、陈贤妹、郑心意、徐斌、黄凤、何平、王化安父子,随着一个个普通但不平凡的榜样人物的评出。

优酷总编辑朱向阳表示,正是在优酷拍客和媒体的共同努力下,才有了这样的榜样,才有了这样的影响力,这些“小人物”做出的“大事迹”得以广泛传播,社会正气得以发扬光大。

榜样人物合影

北川轮椅乐队 无腿歌手 齐声唱响励志歌

“有一种平凡 阐释了崇高的内涵;有一种平淡 书写了人性的典范;有一种榜样 蕴含了无穷的力量。点滴积攒,寸毫传递,2012 优酷榜样盛典——见证人性的力量。“

5月11日晚7时,随着优酷榜样盛典大幕徐徐拉开,半身歌手陈州以手为足,缓缓移动到观众面前。陈州是一位残疾歌手。2008年汶川地震后,他毅然驾驶三轮摩托千里赴川,为灾区人民唱歌励志。陈州说,想通过歌声让灾区人民知道,“我这样的身体依然可以追求梦想,所以不要对生活失去希望”。

当晚,曾与陈州在地震灾区同唱一首歌的退役战士陈亚及北川中学因地震致残的学生轮椅乐队也来到盛典现场,与陈州合唱一曲《壮志在我胸》,赢得了全场掌声。

拾道德之荒的陈阿婆

2012年10月13日,十八路人见死不救“小悦悦”的事件拷问着国人心灵,见义勇为、伸出援手的拾荒老太陈贤妹亦成为众所周知的新闻人物。

当陈阿婆步入2012优酷榜样盛典会场,全场观众为之肃然起敬,全场起立鼓掌迎接这位瘦弱矮小的老人,人们被陈贤妹平凡的举动所折射出的高尚的品格所感动。陈阿婆表示,再遇到这样的事情,“还会一直坚持做下去”。

自强不息 身残志坚的中国阿甘

“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不一样,但是每个人要坚强!” 5月11日晚的榜样盛典颁奖现场,当“中国阿甘”郑心意用了半分钟的时间一字一顿艰难地说完这句话时,台下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来自湖北的郑心意身体严重残疾,面对困难他通过自学学会了识字、电脑,自食其力养活自己。他的事迹被优酷拍客“芝麻拍客”发现后,将其拍成了4集视频《中国阿甘的故事》上传至优酷。有一位女孩身患重病后曾几度轻生,但看到郑心意的视频后,她重新鼓起了活下去的勇气。

当晚,女孩也出现在榜样盛典现场,和芝麻拍客一起为郑心意颁奖,并表示会像郑心意一样,勇敢面对人生。

为女儿造飞机 12年终圆飞天梦

一个从来没坐过飞机的农民,居然造出了一架飞机。2012榜样盛典的大屏幕上,看到徐斌驾自制飞机在天际翱翔,台下的观众们沸腾了。

徐斌是浙江一个普通的农民,经过12年的努力,徐斌制造的自动旋翼机终于在2008年7月8日飞上了蓝天。

徐斌说,这12年间他一共造了3架飞机,经历过无数的失败与挫折,自己不是没有想过放弃,但为了脑瘫的女儿,他想搏一把,让女儿知道“坚持梦想就能胜利”。

勇挑生活重担 90后孝女树立新一代榜样

“百善孝为先”。2012优酷榜样盛典现场的两位获奖“90后”黄凤和何平都是名符其实的孝女。

来自安徽的15岁女孩黄凤,是优酷榜样盛典中年龄最小的“中国榜样”。她身材单薄,多次用板车拉着父亲到上海、北京等地求医,被人称为“板车女孩”。

而湖南女大学生何平,为了照顾瘫痪在床的父亲、患间歇性精神病的母亲和先天性心脏病的弟弟,同时打七份工养家,仍对生活满怀向往,人称“向日葵女孩”。她们的故事感动了无数中国人,成为敬老孝老的楷模。

面对困难重重的人生,她们选择坚强。何平说:当自己内心有苦闷、特别烦的时候,就去唱歌、跑步,“有一种力量让你觉得自己在站立着,而不是无能为力。这种感觉告诉我,我还在努力,还有希望。”

旭日阳刚 民办教师师生高唱国歌

“我将来想做一名教师。”榜样盛典上,一个稚嫩的童音说出了对未来的希望,她的老师——民办教师王元举、王化安父子露出了舒心的微笑。在革命老区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的大山深处,父子俩一扎根就是一辈子,56年来,俩人薪火相传,点燃了无数山里孩子的求知梦想。困苦条件下,他们依然坚持每天升旗,尽管连旗杆都是用香椿树枝做的。升旗场景被优酷网友拍到并上传后,王化安和他国旗的故事才被世人知晓,并被誉为“最牛的高山小学国旗旗杆”。

优酷“榜样盛典”5月11日在京举行

5月11日,中国第一视频网站优酷(NYSE:YOKU)倾力打造的“榜样盛典”将于北京国安剧院举行,届时,勇救小悦悦的陈贤妹阿婆,中国“阿甘”郑心意,等亿万网友评出的“中国榜样”人物将亲临现场,接受亿万网民评出的荣誉。

小人物谱写大感动 优酷榜样盛典盘点中国榜样

过去五年,是网络视频快速发展的五年,网络视频直接影响了传播的变革。过去的5年里,南方冰灾、汶川地震、舟曲泥石流等大事件经由网络视频传播,深深镌刻在每个人的心底。在这些大事件中,涌现出一批有勇气、敢担当、舍己为人的“小人物”,作为普通人的他们参与到大事件中,用他们的平凡成就了不平凡。此外,越来越多的普通人也开始成为镜头的主角,他们中或与命运不懈搏斗,或勇于向他人伸出援手,或奋力追求自己的梦想,这些默默坚持的身影经由视频被大众认知,成为新时代的榜样。

优酷“榜样盛典”正是在五年来涌现出的众多榜样故事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结合广大网友和媒体评审团意见而选出的最具榜样影响力人物,评选以 “真善美”为主要传播导向,强调朴素的人性与关怀,挖掘每个人物身上的精神力量,弘扬优酷价值观。

据了解,本次“榜样盛典”中备选的榜样人物均是来自社会各行各业的平凡人,但正是这些“小人物”却做出了令人感奋的“大事迹”。例如在汶川地震后,驾驶三轮摩托,千里赴川,沿途唱歌为灾区加油的半身歌者——陈州,拉着铁板车,载着爸爸,带着奶奶千里求医的孝女黄凤,两代扎根深山做民办教师的王化安父子,面对路人冷漠、勇救小悦悦的陈贤妹阿婆,身残志坚的中国“阿甘”郑心意,打七份工养家的向日葵女孩何平等“榜样人物”。榜样盛典将从“灾难中感恩、危险中出手、希望中寂寞、梦想中坚持、传递爱的力量”等五个维度,去寻找、追问这些“小人物”所带来的“大榜样”的感动。

优酷总编辑朱向阳表示,优酷有责任深度挖掘这些“小人物”中的“大榜样”,赋予这些平凡的榜样更多新时代的内涵,让榜样的力量深入人心。“优酷榜样盛典就是要为这个时代留下普通的平凡人榜样,让平凡的榜样感受尊重,体味光荣。”

小拍客 大影响 优酷鼎力支持社会公益事业 今年也是优酷拍客五周年,五年来,拍客与优酷一起成长,优酷在重大事件面前从不缺席,很多热点事件发生后,优酷都是视频资料的首发地,现已拥有中国互联网最大的视频拍客阵营。同时,优酷积极践行社会责任,不仅第一时间报道了“老人与狗”等感人故事,还发起“不做看客做侠客,记录身边好心人”、“榜样季”等公益视频征集与展示活动,并开创了视频媒体中惟一的公益频道,旨在倡导大家拒绝冷漠、选择责任、救人于危难,提倡通过视频记录身边见义勇为、扶危救难等感人事件及瞬间。目前,优酷已成为视频公益的策源地和先行者。

优酷总编辑朱向阳表示,这些公益事件经优酷在网络上传开后,通过媒体联动引起了巨大反响,不仅在网络世界中涌动起一股股爱的暖流,也在现实生活中积聚起强大力量,更多的人了解到身边的正义,感受榜样的力量。今后优酷将继续紧扣时代脉搏,鼎力支持社会公益事业,播出更多引导社会正气与正确价值观的社会热点视频,彰显优酷媒体平台的价值——“让视频充满爱”。本报讯 5月11日,优酷(NYSE:YOKU)倾力打造的“榜样盛典”在北京国安剧院举行,勇救小悦悦的陈贤妹阿婆,中国“阿甘”郑心意等亿万网友评出的“中国榜样”人物亲临现场,共同弘扬真善美。据悉,优酷创建了视频媒体中惟一的公益频道,旨在倡导人们拒绝冷漠、选择责任、救人于危难,通过视频记录身边见义勇为、扶危救难等感人事件,现已成为民间公益的重要策源地。(何 军)

回望这些年,哪些人曾经挑动过我们的神经?哪些人曾经打动过我们的心灵?是什么让我们潸然泪下,又是什么让我们内心充满前进的力量?

灾难中他们感恩社会、生活中他们坚强乐观、工作中他们敬业执着„„他们的事迹不仅在网络中涌起一股股爱的暖流,更在现实生活中积聚起强大力量,使更多人认识身边的榜样。

今晚,由优酷网发起,近亿网友及媒体评审团参与评出的“中国榜样人物”将在京颁奖。本次评选活动的征集范围为近五年来,通过视频拍客涌现出的平凡榜样人物。

黄凤

柔弱的肩膀撑起挚诚孝心

我是爸爸惟一的女儿,我不照顾他,就没有人照顾他了。

安徽小姑娘黄凤,5岁时就承担起照顾瘫痪父亲的责任。她踩着小板凳在灶台前炒菜、煮饭,摸索着给爸爸喂饭、翻身、擦拭、按摩。

黄凤12岁时,她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就是带着爸爸到大城市去看病。她拉着板车载着爸爸,开始了求医之路。

“长期瘫痪卧床的患者极易出现褥疮、下肢血液栓塞等并发症,但他统统没有,身体的各项检查结果都正常。这往往需要3个人24小时轮流照顾才能实现。”北京武警总医院干细胞移植科主任安沂华见到黄凤爸爸时连称奇迹。原来,在照顾爸爸的这些年,黄凤每天以用头顶,用牙拽衣服的方式给爸爸翻身、擦洗。冬天,在刺骨的冰水中她还要一遍又一遍地搓洗衣服,小手肿得像胡萝卜。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黄凤做了一件别人看起来无法完成的大事,但让我们看到人性深处那可贵的品质、力量和潜能。

王化安

承父业点燃山里孩子求知梦

只要姚峰界还有一个学生,我就要坚守在这里,做他的老师。

他们是一对白族父子,父亲王元举73岁,儿子王化安49岁。父子工作在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的大山深处。从1956年起,父子俩薪火相传,点燃了无数山里孩子的求知梦想。

姚峰界小学地处革命老区桑植县的偏远山区,办学条件十分艰苦,几十年前盖的大瓦房已破旧不堪,孩子们甚至从未亲眼见过国旗和旗杆。为了让孩子们了解国旗及升旗仪式的意义,王化安跑到山上砍来一根竹子,将一面志愿者捐赠的国旗套在竹竿上,然后把学校前面的一棵香椿树进行了修剪,当作旗杆。他举着套着国旗的竹竿顺着梯子爬上树梢,再用绳子将其固定在树枝上。

从此,每周一和周五,王化安都组织班里的学生举行这种特殊的升旗仪式。而这棵香椿树也被誉为“最牛小学国旗杆”。

一个人认真做一件事不难,但持续56年做一件事并还在继续,这不是一时地冲动,而是一种执着的信念。

郑心意

身残志坚的中国阿甘

身体有疾病不要紧,只要有理想,坚持下去,一定会成功!

郑心意是湖北省罗田的一位残疾青年。他2岁患扭转痉挛型脑病,上肢痉挛并向身体一侧反转,嘴巴歪斜,说话困难,生活艰辛,但乐观坚强。

由于身体严重残疾,对他而言,即使完成一个简单的动作,都需要忍着剧烈的疼痛。

郑心意没有上过一天学,可是通过看电视上的字幕,他学会了认字和说普通话,还用脚学会了写字、发手机短信。

郑心意家十分贫困,但他谢绝别人的救助。为了贴补家用,他到镇子上摆摊赚钱。当他得知汶川地震发生后,主动将辛苦攒下的500元钱捐给了灾区。他用含混不清的口齿艰难地对记者说:“我身体不像个样子,但活得一定要像个样子!”

有多少人在困难和疑问中退缩不前,有多少人在批评中灰心丧志。小郑的故事告诉我们理想和坚强的意志完全可以赢得尊重。

何平

为家庭打7份工的女孩

虽然辛苦,但要像向日葵一样迎着太阳生活。

她是一名在校大学生,最多时一周做7份兼职。她是一个家庭的“顶梁柱”,不仅要照顾生病的父母,还要带着患先天性心脏病的弟弟一起读大学。

懂事的何平从五六岁开始,就利用课余时间插引线、卷筒子为家里赚钱。如今,她利用课余时间带了5个学生的家教,还要勤工俭学打扫校园。她早上6点起床,自习一小时,早餐后送弟弟上学,中午接弟弟吃饭,之后打扫校园卫生,晚上陪弟弟去图书馆学习,最后帮弟弟洗完澡、洗完衣服后,自己再看书,一般凌晨1点左右睡觉。

何平基本不回家,因为路费太贵。除姐弟二人的基本生活开支,何平每月都要寄钱回家给父母看病、生活。

笑容,是何平的名片。乐观,是何平的本性。何平最喜欢向日葵,而向日葵就代表一种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来源:北京日报)

无腿歌者陈州:用歌声“行走”中国

新华网济南5月19日电(记者韩淼 张志龙 刘宝森)29岁的陈州,一位没有双腿的歌者,却用歌声代替双腿,自由地行走在人生的旅途。中国600多个城市曾留下他的足迹与歌声。

支撑残肢的小木箱和极其普通的音响就是陈州所有的舞台装备,简易却不影响他深情的演唱,一曲《水手》道出陈州内心的声音:“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怕至少我们还有梦。”

12岁时的一场意外,陈州的双腿被火车压断,但不完整的身体并没有束缚他开朗乐观的性格与爱旅行的天性。他从16岁成为街头艺人,一直演唱至今。

“特别想去拉萨,戴上墨镜,背上相机。我喜欢旷野那种感觉。”陈州说。但这个想法可能要与他的很多计划一样,被暂时搁浅。

已经娶妻并育有子女的陈州,刚在老家山东临沂买了房子,同时背负40多万元的债务。在巨大的经济压力下,陈州不得不暂时与妻儿分别。

习惯微笑的陈州,只有在谈到孩子时才会露出无奈的表情。“我从小就缺少父爱母爱,我特别想把爱给孩子。但我不能把他们带在身边,他们跟着我就没办法上学。而我不能停止唱歌,如果不唱歌,我们就没有收入,家庭就支撑不下去。”

陈州的一切都与唱歌有关,唱歌也成为陈州的一切。在唱歌的过程中,他去了想去的地方,结交了各行各业的朋友,认识了美丽的妻子,唱响了自己的名声„„

“我是一个为歌而歌的歌者,唱歌是我的事业。”陈州说,他喜欢站在自己的舞台上,因为这是一个不被人拒绝的舞台,是充满爱和感动的舞台。听他唱歌的是普通老百姓,听众的眼光是真实的,而这最令人感动。

陈州说,自己是一个用歌声走路的人,在“960万平方公里的舞台”上,他可以自由地行走。虽然只上过两个月的学,但陈州的言辞谈吐却印证了一句话: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

“我个子不高,但内心有自己的高度。”陈州内心的高度大概一般人难以企及。他11次徒手爬泰山。今年的全国助残日,他要再次登泰山,并将之作为他攀爬五岳的首站。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他开着一辆残疾三轮摩托车,从山东一路开往四川。只因当初陈州在四川流浪时,当地人曾给过他饭吃。他想通过歌声抚慰那些和他一样遭遇不幸的人。

这其中有很多人因为地震而残疾。陈州说这都是“自己人”,“我们建立友谊,比健全的人要快得多。我们有种特殊的亲切感。”

陈州说:“其实残疾人没什么,就是有一点点不方便。残疾人不需要可怜、同情,大家在我们不方便时给一些帮助,我们就会走得很好。”

新华网友热议:时代呼唤更多“陈贤妹”

2011年11月28日 14:08:37 来源: 新华网

11月28日,“最美婆婆”陈贤妹受邀做客新华网,与网友分享“小悦悦”事件发生以来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访谈前后,广大网友通过新华网发展论坛和新华微博等多种形式发表感言,在向陈阿婆致敬的同时,也表达了对社会道德建设的美好期待。

对话“最美婆婆”陈贤妹:做一个不冷漠的好人

点击浏览访谈实录文字图片 视频论坛微博

狮垴山:大娘您好,平凡人没有过多的语言对你表达,只有出之内心的赞美;出于本能也可能当时没想许多,事情做得简单但是心境无比高尚,如果说好心有好报一生平安佛祖也会给您添寿,那么这样的好人是不是该得到政府的资助以改变她的困境?这恐怕也是弘扬正气的举措之一。

益都楷模:不应该让善良寒心。

走过天堂:“小人物”,大道德!

网鹰:总有一种感动让人泪流满面,总有一种善良让人心底生暖。只要每个人都默默坚守善,假恶丑生存的空间就会越来越少。只要我们通过不同的方式,一砖一瓦地建筑道德大厦,我们每个人生存的空间就会越来越亮堂。

吴定平:陈贤妹,即便救了小悦悦,她依然是凡人,算不上英雄。在阴暗的小屋里,微弱的火花也会格外显目。朗朗乾坤中,类似火花其实遍地都是。当下,我们真正缺少的不是这点点火花,而是照亮大众的耀眼亮光。

请告还怎么填写:她本能的行为却为人们树立了崇高的道德典范,她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而且已经见效。希望通过小悦悦事件,社会道德有一个大的变化,越来越好。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我关心人,人关心我。多好啊!

伴儿:坐而论道,不如起而前行。时代呼唤更多“陈贤妹”,期待涌现更多“最美”。让我们行动起来,从自己做起,以捍卫道德和人性的名义,拒绝冷漠,见义勇为,乐于助人。

一眼瞬间:救起两岁女童“小悦悦”的拾荒阿姨陈贤妹的善举让人们心生感动。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不乏这样平凡的善良与感动。徒手接住坠楼女童的“最美妈妈”吴菊萍;“板凳妈妈”许月华、“最美妻子”周红霞、„„善良是一种本能,无私可以成为习惯,而向善向美之心是人性之中最亮丽的奇葩。

若是蒲公英:做一个不冷漠的好人!

昨晚,鲁炜在祝贺十位获奖人物的同时表示说,“有人说,我们这个时代是道德滑坡的时代,今天这些获奖人物的先进事迹再次告诉我们,这个时代不缺少英雄,不缺少爱心,不缺少感动。平凡最美,爱心最贵,在我们这个不平凡的时代,正是一颗颗平凡的爱心彰显着道德的力量。”

鲁炜指出,新闻媒体应该自觉承担起宣传先进文化、弘扬社会正气的历史使命,深入挖掘身边的凡人善举,敏锐捕捉普通人身上的闪光点,要用身边的感动彰显伟大的道德力量,用身边的感动引领社会风尚,要让身边的感动

有爱的回报。

“中国阿甘”郑心意

没上过一天学,但会写几千个汉字;脖颈和双手不听使唤,但能自食其力;自己缺钱治病,却对地震灾区的同胞倾囊相助;凭借自立自强的信念,用脚趾头敲键盘开起网店„„自幼脑瘫的湖北省罗田县青年郑心意的事迹被拍成视频发到网上,感动中国数以成计的网民,被誉为“中国阿甘”。如今,他每天都坚持去路旁的运动器械上健身。每逢周末,他还要到汉口江滩去踢一两个小时的足球。“身体不像个样子,但活得一定要像个样子!”郑心意说。

第四篇:人物事迹

2015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

1、中国氢弹之父于敏事迹:

于敏,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89岁,核物理学家,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

在中国核物理的几位开创者中,于敏是唯一一位没有留学背景的人。在氢弹的理论探索中,于敏几乎从一张白纸开始,依靠自己的勤奋,举一反三。克服重重困难,自主研发,解决了氢弹研制中的一系列基础问题。1967年,中国完成了氢弹核爆实验。从原子弹到氢弹,中国只用了两年零八个月,这是世界上最快的速度。在氢弹研制过程中,于敏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成为中国氢弹研制中的关键人物。

从60年代开始,于敏放弃了个人热爱的基础物理专业,此后30年一直隐姓埋名,于敏一生只有两次公开露面,一次是1999年,国家为两弹一星元勋授奖,另外一次是2015年1月9日,国家科技奖颁奖,于敏成为最高科技奖的唯一获得者。

颁奖词:离乱中寻觅一张安静的书桌,未曾向洋已经砺就了锋锷。受命之日,寝不安席,当年吴钩,申城淬火,十月出塞,大器初成。一句嘱托,许下了一生;一声巨响,惊诧了世界;一个名字,荡涤了人心。他是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他是89岁高龄的于敏。

2、最美乡村教师朱敏才、孙丽娜事迹:

10年前,退休的外交官夫妇朱敏才、孙丽娜并没有选择在北京的安逸生活,而是来到贵州偏远山区义务支教。

他们将义务支教作为新生活的支点,也是圆了自己未圆的梦——1965年从贵州大学英语系毕业时,朱敏才填写的志愿是到贵州山区当一名英语老师,而国家的统一分配让他成了一名外交官。本来是小学教师的孙丽娜,因为跟随丈夫常驻外国使馆而不得不放弃心爱的工作,她总觉得当老师还没当够。

把光鲜靓丽的西装和礼服留在北京,背上简单的行囊,他们来到了偏僻的尖山苗寨。寨里有200多个孩子,在他们之前,这儿只有一名代课老师。

尽管做好了吃苦的准备,但条件之艰苦还是超出了他们的预料。他们的卧室跟男厕所共用一面墙,夏天臭气熏天,孙丽娜晚上要戴着两层口罩才能睡觉。高原强烈的紫外线照射让孙丽娜的右眼全部失明,左眼视力只剩下0.03。朱敏才患有高血糖、高血脂、呼吸暂停综合征等危险疾病,山区湿冷的气候又让他得上了风湿病。这里缺医少药,朱敏才干脆硬扛着。为省下钱购买教学器材和孩子的学习用品,那条大窟窿连着小窟窿的秋裤,他们都不舍得扔,缝缝补补接着穿。

这些年,夫妇俩行了上万公里,支教了5所乡村小学,不仅为学校新开设了外语、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程,还募集善款350多万元,为孩子们建了电脑教室和学生食堂。偏远的山寨因为他们的出现而看到了希望,他们也因为孩子们的面貌一新而感到莫大满足,“整个寨子都飘着他们朗读的读书声,那声音太美了。”

2014年9月,在支教的第9年,扎根贵州山区的朱敏才第一次回到北京,他和孙丽娜一起,接受“最美乡村教师”的颁奖。谈起未来的打算,年逾古稀的他表示“只要还能动,就在那里教下去”。但让孙丽娜没有想到的是,仅仅一个月 之后,丈夫就因突发脑溢血被送进了遵义县人民医院。突然见不到朝夕相处的朱老师了,孩子们总是问:“朱老师什么时候回来呀?朱老师您快点好起来吧!”

颁奖词:

3、“移民第一责任人”赵久富事迹:

为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湖北省有18.2万移民离别故土,赵久富是中线一期工程40多万移民的杰出代表。50年前,为修建丹江口水库,7岁的赵久富随父母搬迁到了郧县安阳镇余嘴村。2008年,该省试点移民开始,在余嘴村当了26年村支书的赵久富主动选择外迁,积极配合库区、安置区工作。于2010年4月,与61户村民一道,由十堰市郧县迁往黄冈市团风县。

赵久富是移民搬迁的带头人。2010年,南水北调移民工作正式开始,湖北十堰市郧县余嘴村被定为首批搬迁的移民试点村。家园难舍,故土难离,乡亲们户看户、村看村、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谁也不愿意主动搬迁。村支书赵久富是党员,又是村干部,还是一名退伍军人,尽管他的家没有被划进移民版图,但他必须带好这个头。他说服自己的爱人:“说话办事乡亲们都看着咱,为了国家南水北调工程我不能拖后腿。”

2010年4月30日,搬迁的这天,赵久富含泪告别80岁高堂,带61户村民前往600公里外的黄冈。赵久富本打算把新家安顿好之后就接父母过来一起住,然而这却成了他一生的遗憾。2013年,老父亲突发疾病,当赵久富从黄冈赶回老家时,父亲已经永远闭上了眼睛。

搬迁后,赵久富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领乡亲们积极进取,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经历了从不适应,到逐渐融入当地;从依赖依靠政府,到主动参与、主动建设的巨大转变,移民的主人翁意识越来越浓,建设新家的热情越来越高,涌现了一大批带头致富、带头创业的先进典型。由于工作出色、贡献突出,赵久富被任命为黄湖新区党总支书记,也是该省7.7万外迁移民中唯一的省人大代表。

颁奖词:

4、好心人“炎黄”张纪清事迹:

在“感动中国”的历史上,出现过两个代表城市良心的符号,一是2006青岛的“微尘”,二是这一届的“炎黄”。

1987年,江阴祝塘镇政府收到一笔用于敬老院建设的捐款,捐款人署名“炎黄”,1000元的捐款金额几近于当时一个人一年的工资。此后27年间,贫困学生、希望小学、敬老院、地震灾区都陆续收到了署名“炎黄”的捐款。

“炎黄”到底是谁呢?当人们在大街上举着“寻找‘炎黄’”的牌子,当“炎黄”渐渐成为江阴的慈善符号,当代表爱心的“炎黄陈列馆”落成,“炎黄”本人却千呼万唤不出来。

2014年11月,有位叫张纪清的老人在邮局汇款时突然晕倒。散落的汇款单暴露了他的秘密。人们发现,他就是江阴人寻找了27年的“炎黄”!

今年74岁的张纪清出身清苦,曾是改革开放后镇上的首个万元户。这些年,为了多做善事,他的房子越换越小,从3间变成2间,又从2间变成1间。“一不小心”暴露了身份,他还有点苦恼,“唉!没有隐藏好。”当别人为他的善举点赞时,他摇摇头:“这都是小事,能帮就帮一把吧。”

颁奖词:

5、做儿子的耳朵和向导、陶艳波事迹:

在“感动中国”的舞台上,即使是出于天性的母爱,也会因为她的非凡坚韧及创造的奇迹而深深震撼观众的心灵。继往年割肝救子的暴走妈妈陈玉蓉和为儿女留下巨幅十字绣作为未来学费的癌症母亲姚厚芝之后,这回,陶艳波母子的故事,再次成为全场的泪点。

儿子杨乃彬8个月大的时候因病失聪,从此,这个黑龙江的三口之家,为儿子的明天,走上了一条异常艰辛的路。

陶艳波本不敢眺望太遥远的未来。她先是去北京学习唇语,回来后不厌其烦训练儿子。整整3年,当那一句含混不清的“妈——”从儿子嘴里说出时,陶艳波和丈夫相拥而泣。儿子7岁那年,她毅然辞掉工作,随儿子一起走进了小学校园。她决心以自己的陪读,为儿子赢得与健全孩子同样的教育。从小学一年级到大学四年级,整整16年,陶艳波成了杨乃彬的“同桌的你”。

小学的课程相对容易,陶艳波面临的考验在于体力。课间,她得陪着孩子们蹦蹦跳跳。上课时,为了不影响后面的孩子听讲,她坐在一张很矮的凳子上,一堂课下来,累得腰酸背痛。乃彬看不清老师的口型,急得满头大汗。为了让儿子跟上进度,陶艳波必须把上课的内容全部记下来,课后,放慢速度再给儿子讲一遍。

乃彬小学六年级时,陶艳波和丈夫倾尽家财,为他做了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初中三年,陶艳波既要学习越来越难的功课,还要给儿子进行声音训练。2008年,乃彬收到重点高中录取通知书的那天,陶艳波笑了,班主任却抱着她哭了:“这3年你太不容易了!”

更不容易的是接下来的高中三年。复杂的方程和定律,让年过40岁的陶艳波学得异常吃力。“如果我不懂,他就更不懂了。”为了让儿子考上大学,陶艳波成了全班最用功的学生,“一下课就缠着老师问问题,有些题目一想就是一宿。”

2011年,失聪的杨乃彬终于走进了大学校门。“别家的孩子19岁考入大学,我家的孩子也是19岁考入大学。”说起自己的儿子,陶艳波充满自豪。

如今,乃彬已经是个懂事的男子汉,为减轻家庭经济负担,他勤工俭学,为同学提供快递服务。他那青春的脸庞,洋溢着自信的微笑。

当道路越走越宽,48岁的陶艳波会在今后的日子里,给自己订立什么规划么?“感动中国”的采访环节,主持人敬一丹提醒陶艳波:“比如旅游啊,美容啊„„”陶艳波并不接茬,又把话题回到儿子身上:“我的希望就是,他以后能够融入社会。儿子的幸福就是我的幸福。”母子俩一起唱起了《世上只有妈妈好》,听力受限的乃斌无法找准音调,但这依然是最让人动容的演唱。在舞台上唱歌,这是乃彬打小的心愿,也是妈妈帮他圆了又一个梦想。

母子俩能收获今天的成功和荣誉,离不开一个人——乃彬父亲的全力支持,“感动中国”也把他请到了现场。“既然生下他,就要对他一辈子负责。”陶艳波和丈夫的坚定共识,支持着他家走过风雨,走向阳光。

颁奖词:

6、大漠“猎鹰”木拉提•西日甫江事迹:

木拉提·西日甫江是新疆和田地区一名公安民警。和田是暴力恐怖斗争的前沿阵地,面对艰巨繁重和复杂危险的维稳任务,木拉提·西日甫江与犯罪分子机智周旋、斗智斗勇,先后数十次将暴恐犯罪活动粉碎在预谋之中,他也因此被当地群众誉为“猎鹰”(维吾尔语的尊称,传说中老百姓的守护者)。

2014年4月,木拉提获得重要情报,一伙隐藏在和田农村的暴恐分子,正在秘密制造大批炸弹,准备实施多点连环袭击。秘密侦查发现,暴恐分子有很强的反侦查意识,布置了大量机关,还在制爆窝点的内部和周边预埋了遥控启爆的炸药,事情一旦败露,就打算和警察同归于尽。情况紧急,木拉提和战友们没有犹豫,在摸清位置、确定时机后,果断行动,击毙了歹徒。当场搜出了200多枚自制炸弹的成品和半成品,其中包括杀伤力巨大的汽油炸弹和人体炸弹。

“你当时怕不怕?”“感动中国”主持人白岩松问木拉提·西日甫江。“也怕。”

“那你为什么冲在前面?”

“因为我已经有老婆有孩子了,可很多年轻人还没有成家,还没有自己的孩子。”这个38岁汉子的朴实回答,令全场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木拉提”在维语中是“梦想”的意思。木拉提·西日甫江的梦想有两个:一是当一名优秀的警察,这是他一生要追求的目标;二是让和田更加祥和,大家都去那里旅游。

2014年4月,木拉提获得重要情报,一伙隐藏在和田农村的暴恐分子,正在秘密制造大批炸弹,准备实施多点连环袭击。秘密侦查发现,暴恐分子有很强的反侦查意识,布置了大量机关,还在制爆窝点的内部和周边预埋了遥控启爆的炸药,事情一旦败露,就打算和警察同归于尽。情况紧急,木拉提和战友们没有犹豫,在摸清位置、确定时机后,果断行动,击毙了歹徒。当场搜出了200多枚的自制炸弹的成品和半成品,其中包括杀伤力巨大的汽油炸弹和人体炸弹。

和田是暴力恐怖斗争的前沿阵地,面对艰巨繁重和复杂危险的维稳任务,木拉提•西日甫江与犯罪分子机智周旋、斗智斗勇,先后数十次将暴恐犯罪活动打击在预谋之中。

颁奖词:

7、麻风病医生肖卿福事迹:

肖卿福,男,66岁,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皮防所支部书记、皮防科科长,一位麻风病医生。

一说到极具传染性的麻风病,许多人都会心生畏惧。42年前,当他第一次走进了江西唯一一个麻风病康复村——于都县安背村时,他一夜没睡,连床都不敢碰,蹲在地上一直到天亮。

但医生的职责让他留了下来。42年间,他独立确诊、治疗麻风病新发、复发患者300多人,矫正康复手术100多例,从未出过医疗事故。经过肖卿福和他的同行的共同努力,麻风病患病率从1966年的每10万人中23.5人下降到2009年 4 的十万分之0.5。2010年,贡献突出的肖卿福荣获了麻风病防治领域的最高奖——马海德奖。

退休后,肖卿福依然闲不下来。他坚持每周到镇上出诊一次。“只要病人需要,我就要帮他们。”

颁奖词:

8、守护父亲朱晓晖事迹:

刚过40岁就头发灰白、十几年没买过新衣服、整日洗洗涮涮„„这样的朱晓晖很难让人将她和诗联系在一起。

但她又确实是诗人,16岁起发表诗歌,大学毕业后在报社工作。2002年,父亲突患脑梗瘫痪在床,从此改变了她的生活轨迹。

“父亲最疼我,我一定要让父亲活下去。”为了悉心照料父亲,朱晓晖辞职、借债、卖房卖车。不堪重负的丈夫带着孩子离开了这个家。生活的苦难全压在了朱晓晖的肩上。

父女俩在社区的一个车库里安了家,一住就是13年。女儿天天给父亲擦身、翻身,父亲从未得过褥疮。两人生活的唯一来源是父亲每月1000多元的养老保险,除去治病的开销所剩无几。为维持生活,朱晓晖放下面子去菜市场捡拾别人不要的菜。

“刚开始也有一点点委屈的感觉,但是一看见我爸活着,每天还能跟我爸爸聊聊天,我就觉得很快乐。”夜深人静时,朱晓晖会在灯下铺开一张纸,写写诗,一年也能写个百十首,父亲常常是诗中的主角。

“每天看着东升西落的太阳在守望着父亲让我明白这样的日子会久久的存在不能让坚强的身体倒下要勇敢的寻找生命的活力”诗歌赐予她力量,让她抬头面对生活的所有赠予。

在“感动中国”之前,朱晓晖的孝心故事感动了当地一家孔子学堂的师生。每个周末,朱晓晖在这里当志愿者老师。师生们随她来到那间车库,孩子们背着《三字经》,唱唱跳跳表演节目,还排着队,仰着一张张稚嫩的小脸,凑到病榻前亲一亲爷爷那张沟壑纵横的脸。当一老一少两张脸庞在短片中定格时,其带来的心灵冲击胜过任何言语和教材。

颁奖词:

9、科学先驱师昌绪事迹:

两位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被评为同一“感动中国”人物,这在“感动中国”长达13年的历史上还是头一回。

其一是2010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材料科学先驱师昌绪。

在“感动中国”颁奖典礼现场,属于他的那尊奖杯被放在烛光和白玫瑰花前——于2014年11月10日仙逝、享年96岁的他,将在天堂里接过这份荣誉。“这让我觉得很欣慰。”师昌绪的夫人通过短片替老伴儿发来获奖感言,“我们每个人,能够一心为国,兢兢业业做好自己的事,将来都可以感动中国。”

“一心为国,兢兢业业”,这是师昌绪一生的写照。2011年1月12日,本报记者曾来到他的居所,记录下这位耄耋老人的音容笑貌。坐在一幅“九旬创得千秋业,百岁更庆万世功”的书法对联前面,他目光如炬,中气十足:“哪里需要发展,怎么发展对中国有利,我就敢干!”

正是这样的赤子情怀,他于上个世纪50年代不畏艰辛,从大洋彼岸的美国留学归国,于60年代立下军令状研制出航空发动机最关键的空心涡轮叶片,成为中国高温合金的开拓者。他于2000年组织两院论证,将制造大飞机列入中长期规划。九十多岁了,他还天天去自然科学基金委上班,编辑《材料大词典》,并为国家新材料的开发和利用献计献策。

那天,他好几次强调:“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需要,生来就得为国家作贡献,这是我唯一的目的。”他把最后的光和热全部奉献,不折不扣达成了他唯一的目的,尽管没有等来那副对联所说的“百岁更庆万世功”,但他的人生同样因为纯粹而没有遗憾。

颁奖词:

10、埃博拉医疗队事迹:

2014年3月,爱博拉疫情突然在西非爆发。这是一种人类束手无策的病毒,感染性强,死亡率极高。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等三个国家成为重灾区。而且疫情正在不断蔓延,威胁着周边国家的安全。

疫情最早出现在几内亚,第一例埃博拉患者就是由中国医生曹广亲自接诊的,曹广曾徒手翻开患者的眼皮检查瞳孔,他也成为距离埃博拉最近的中国人。这名患者在入院后第二天死亡。随后20天,医院接诊了12名感染者,有9名几内亚医护人员被感染,六名死亡。

一时间,世界各国谈埃色变。

中几友好医院的中国医生选择了坚守,他们借鉴抗非典的经验,制定出一套疫情应急方案,并向几内亚工作人员和当地华侨华人广泛宣传,普及防控知识。

很快中国的后援医疗队抵达这里,一场国际人道主义救援大接力开始了。2014年8月8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声明,宣布西非埃博拉出血热疫情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建议疫情发生国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严格落实防控措施。有些援非国家开始撤走本国医生,召回驻疫区国外交官。

在声明发布的第二天,中国政府决定派出3支专家组分赴西非三国,对当地防控埃博拉疫情进行技术援助。同时,紧急人道主义援助物资于当地时间11日分别运抵三个国家。

9月,塞拉利昂的疫情严重起来,中国增援的医疗队和检测队,共59人在9月中旬抵达塞拉利昂。

11月,又一支队伍从中国出发,远赴千里之外的利比里亚,他们很快新建一所100张床位的埃博拉出血热诊疗中心。

2015年1月12日,在这里就诊的三名埃博拉患者康复出院。疫情虽然并没有过去,但正在出现转机。

两天之后,新一批援助利比亚和塞拉利利昂的医疗队从北京首都机场出发,奔赴疫区一线。

病毒是全人类的敌人,应对埃博拉疫情不仅是西非三国的事情,也是国际社会共同的责任。迄今,中国在当地支持并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的中国医务人员累计有近600名,并已向13个非洲国家提供了4轮价值约7.5亿元人民币的紧急援助。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卫生领域最大一次援外行动。

在最危难的时刻,中国医生和非洲人民站在一起,患难与共、风雨同舟。这是中非友谊的真情体现。在埃博拉疫情中,世界看到了中国医生的使命,也看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

颁奖词:

11、陇海大院事迹:

陇海大院精神被发现有些偶然。2008年,一位下基层采访的记者无意中得知高新海的故事,在挖掘这个故事时,陇海大院的爱心事迹方为外人所知。

陇海大院原本称作陇海院。据《郑县(注,郑州以前叫郑县)志》记载,陇海院建于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是为了分段修筑陇海铁路而筹建的办公大院。

院内环境优美,青砖铺设的一条条甬道通向一座座小楼,每幢楼房周围都种植有整齐的冬青和常青的松柏、翠竹。幢幢典雅的楼房全是西式的,木质结构和红砖、红瓦或红灰相间的砖瓦搭配,相得益彰。

解放后,陇海院被改为铁路老干部宿舍,之后成为陇海院社区、陇海宾馆所在地和铁路职工集中居住的楼房大院。

一位老人回忆多年前的陇海大院,“夏季,陇海院内培植的花木争奇斗艳,特别是满院里到处都是一片片、一丛丛的丁香花木。”

就是这个充满传奇色彩的陇海大院,近年来以另一个传奇—“陇海大院精神”再次引起关注。

2014年5月16日,电影《好好的活着》在郑州市奥斯卡升龙国际影城举行了首映式。

影片就是以陇海大院的大量真实故事改编,再现了获得“感动中原十大新闻人物”、“中国好人榜”的“陇海大院爱心集体”数十年接力照顾高位截瘫者高新海的感人事迹。

著名编剧孟宪明谈电影剧本创作时感慨,他在陇海大院看到了中国传统美德的影子,他要以这部片子向陇海大院致敬。

陇海大院精神是什么?“邻里互助、扶残助残、扶危济困。”

颁奖词:

2、朱敏才、孙丽娜夫妇:他们走过半个地球,最后在小山村驻足,他们要开一扇窗,让孩子发现新的世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夕阳最美,晚照情浓。信念比生命还重要的一代,请接受我们的敬礼!

3、赵久富:清水即将漫过家园,最后一次,把红旗在墙上摩平。你带领乡亲们启程,车轮移动的瞬间,心间隐痛。不敢回望,怕牵动一路哭声。五十年间,两度背井离乡,我们的老支书,一生放不下的,不只是白发高堂。他是湖北黄湖移民新村党支部书记赵久富,带领村民重找致富路。

4、张纪清:一个善良的背影,汇入茫茫人海。他用中国人熟悉的两个字,掩盖半生的秘密。他是红尘中的隐者,平凡的老人,朴素的心愿,清贫的生活,高贵的心灵。炎黄不是一个名字,是一脉香火,为我们点燃。他是江苏江阴市民张纪清,27年署名“炎黄”捐款,建敬老院、希望小学。

5、陶艳波:“他的四周寂静下来,你的心完全沉没。除了母爱你一无所有,但也要横下心和命运争夺。十六年陪读,你是他的同桌,你作他的耳朵,让他听见这世界的轻盈,也听见无声的爱。”48岁的陶艳波,辞职陪着失去听说能力的儿子一起上学,12年苦读,儿子如愿考上了大学。

6、木拉提〃西日甫江:钢的意志,铁的臂膀,每天都在与死亡的狂沙较量。危险无处不在,他用胸膛作盾牌;为了同胞的安宁,他选择了翱翔。高飞的猎鹰,他绝不孤独,因为身后是人民!他是新疆和田地区公安局民警木拉提•西日甫江,数十次将暴恐犯罪活动打击在预谋之中。

7、肖卿福:偏见如同夜幕,和大山一起把村庄围困。他来的时候,心里装着使命,衣襟上沾满晨光。像一名战士,在自己的阵地上顽强抵抗;像一位天使,用温暖驱赶绝望。医者之大,不仅治人,更在医心,他让阳光重新照进村庄。他是江西赣州于都县皮防所支部书记、皮防科科长肖卿福。

8、朱晓晖:十三年相守,有多少日子,就有多少道沟坎。命运百般挤兑,她总咬紧牙关。寒风带着雪花,围攻最北方的一角。这小小的车库,是冬天里最温暖的宫殿。她病中的老父亲,是那幸福的王。她是朱晓晖,为给父亲治病,她辞掉报社的工作,欠下一身债务,周末还给“债主”的孩子补习。

9、师昌绪:忧国不谋生。八载隔洋同对月,一心挫霸誓归国,归来是你的梦,盈满对祖国的情,有胆识,敢担当,空心涡轮叶片,是你送给祖国的翅膀,两院元勋,三世书香,一介书生,国之栋梁。

10、特别致敬抗击埃博拉病毒中国援非医疗队:这些都是远渡重洋到非洲大陆上抗击埃博拉的中国医生,他们在那里以勇气和科学铸铜墙铁壁,我们以这座奖杯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11、陇海大院:和风春满园。一场爱的马拉松,长跑三十九年,没有终点,一座爱的大院,满是善良的人,温暖的手,真诚的心,春去春回的接力,不离不弃的深情,鸽子飞走了还会回来,人们聚在一起,就不再离开。

第五篇:人物事迹

学习先进人物的感想

不久前学习了杨善洲先生和贺先知先生的英雄事迹,通过学习他们的先进事迹,使我深受感触。

1988年4月,杨善洲同志从保山地委书记的岗位上退下来后,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施甸大亮山艰苦创业,义务植树造林,一干就是22年,建成了面积8万亩、价值1亿多元、完全成材后价值可达3亿元的林场,并将林场无偿移交国家。杨善洲同志曾先后被评为省、市优秀共产党员、全国老干部先进个人、全国老有所为先进个人,被授予“全国十大绿化标兵提名奖”、“环境保护杰出贡献奖”、“中华环境奖提名奖”等荣誉称号。杨善洲同志一生爱国爱党,无私奉献,事迹感人。杨善洲同志的事迹告诉我们,我们必须要有顽强的意志,必须只争朝夕,从点滴做起,不能好高骛远,立足岗位,脚踏实地,端正心态,勤勉敬业。学习杨善洲同志,就要学习他永葆本色、矢志不移的坚定信念。杨善洲同志入党六十年来,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把“随时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牺牲一切”作为自己的铮铮誓言,时时处处以共产党员的标准来衡量和要求自己。他坚信共产主义,牢记党的宗旨,立场坚定、意志坚强,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向杨善洲同志学习,就是要像他那样,树立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理念,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宗旨,始终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以坚定的信念展示共产党员的风采。始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爱岗敬业。学习杨善洲,就要学习他检以养德,知行一致的革命精神,自觉地把个人理想与祖国和人民的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甘于清贫,乐于奉献,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坚持以德立身、以公处事、以廉树威,永葆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学习杨善洲同志信以立业、矢志不渝的无私奉献精神,在创先争优中坚定政治信念。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员的立身之本、成事之基、动力之源。杨善洲30岁担任县级领导,39岁担任地委副书记,50岁担任地委书记,在地方党委部门工作的40多年间,牢记党的宗旨,保持平民干部本色,带草帽,穿草鞋,当地群众亲切地称呼他为“草帽书记”;他60岁退休又毅然奔赴深山植树造林20余年,克服常人难以想像的困难,到收获劳动成果的时候,把价值超过3亿元的大亮山林场无偿移交给当地政府,自己不要任何报酬,这就是一位年逾八旬的老共产党员矢志不渝的无私奉献精神,是广大党员干部学习的楷模。学习杨善洲,就是要学习他信以立业,矢志不渝的实践精神,既要有坚定的政治信仰,又要做一个让群众信得过的人,忠诚党的事业,不断校正人生目标,不断清除身心污点,排除干扰和诱惑,用干事创业的实践精神推动党的事业向前发展。

贺先知,男,重庆潼南人,1958年9月出生,1979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生前系潼南县委组织部副部长。从事组织工作24年,几乎没有休息过节假日,长期拼命干事,透支身体,该住院不住院,该吃药不吃药,头脑中装的除了工作还是工作,积劳成疾,于2010年10月21日倒在了组织工作岗位上。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种红薯。作为党的组织部门干部,肩负基层组织建设和干部选用重任。他经常深入乡镇和村社,倾听民意,调研实情,解决问题。贺先知同志的事迹告诉我们学习检以养德、知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在创先争优中树立高尚情操。杨善洲甘于清贫,一生清正廉洁、生活简朴,从不以职务之便为家人和身边人员谋取任何私利。他身居简陋的住所,工作在寂寞的深山,始终以苦为乐、以苦为荣,为了人民和自己心中崇高的事业无怨无悔地奉献,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和人格力量鼓舞和激励着广大干部群众,感召和引领着人们为建设美好家园而不懈奋斗,充分体现了一个优秀共产党员忠于使命的优秀品质。

通过对他们优秀事迹的学习,更加坚定了我要入党的决心,我要时时督促自己,努力向身边的优秀党员看齐。

陈悦

6月12号

下载榜样人物事迹材料(共5则)word格式文档
下载榜样人物事迹材料(共5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人物事迹

    人物事迹 == 危急时刻 他把生的希望留给学生 == 吴忠洪 四川省崇州怀远中学英语老师 前日(5月12日)下午,崇州怀远中学教学楼发生垮塌事件,在突如其来的灾害面前,该校700多名师生......

    看榜样5汪勇人物事迹观后感

    看榜样5汪勇人物事迹观后感4篇榜样5人物故事事迹:汪勇“80后”汪勇曾是武汉的一名“快递小哥”。2020年,在武汉疫情最严重期间,他组织志愿者队伍免费接送医护人员上下班,解决医......

    榜样人物自荐表(共五则范文)

    电信学院榜样人物自荐表 年 月 日 姓 名 班 级 照片 自荐榜样类别 自 荐 理由初选意 盖章 时间 备 注 附 “书香贤士”、“ 竞赛达人”、“学术精英”、“五道杠”、“爱心......

    关于无私奉献人物事迹(共5则范文)

    xx,现任xx海洋学院公共实验中心计算机中心主任,高级实验师,兼任校工会委员、机关四分工会主席。他主要从事计算机维修和维护工作,获得多项荣誉。他于19xx年获原xx水产学院十佳优秀教......

    关羽人物事迹(推荐)

    关羽的人物事迹 关羽 过五关斩六将败走麦城刮骨疗毒千里走单骑单刀赴会水淹七军华容道义释曹操温酒斩华雄斩颜良诛文丑挂印封金 桃园三结义 三英战吕布 大意失荆州......

    名人传人物主要事迹范文合集

     《名人传》,又称《伟人三传》,名人堂.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出名批判实际主义作家罗曼·罗兰创作的传记作品,它包括《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三部传记......

    人物事迹(精选五篇)

    焦裕禄 一个冬天的黄昏,风越刮越紧,雪越下越大。焦裕禄同志望着风雪,心里惦记着群众:住的怎样?吃的烧的有没有困难?生产队的牲口咋样?他让办公室立即通知各公社做好雪天六项工作:......

    双百人物事迹

    全国“双百”人物事迹读后感新中国60华诞前夕,“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评选结果中。雷锋、时传祥、王进喜、焦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