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梅县雁洋镇南福村党支部先进事迹
梅州市梅县雁洋镇南福村党支部事迹材料
梅县雁洋镇南福村共有15个村民小组,450户1720人,党员63人。全村金柚种植面积达2789亩,其中金柚小庄园330多个。改革开放以来,村党支部历届班子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抓住机遇,全面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努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努力增加农民收入。2010年全村集体经济总收入8万多元,人均年纯收入8234元,党支部多年被市、县评为“五好党支部”、“先进村”。2011年全国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一、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推进新农村建设
村党支部带领群众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不断完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全部自然村道水泥硬底化,村容整洁,环境优美。近10多年间,村党支部充分发挥家乡乡贤老板热爱家乡建设的优势,大办公益事业,投资80多万元,兴建了占地面积600平方米的村委大楼,投资30多万元,建了占地面积1000多平方米的露天舞台、蓝球场,极大地丰富了农村的文化生活,加强了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建设。根据新农村建设发展需要,支部一班人通过召开各类型座谈会,走访群众,听取外出乡贤和有关专家的意见,采取“三进村”的做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首先是规划进村。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做好新村规划。聘请了市城建规划设计院对村庄进行总体规划修编,为新农村建设绘好蓝图。第一期规划建设21栋现代化民居,建筑面积6000多平方米,每 1
栋面积300平方米,现已建好2栋,其余19栋“三通一平”已完成,逐户进入地基施工阶段。其次是设施进村。启动设施进村工程,以农村城市化的标准,抓好公共设施建设,改变过去那种封闭式、单功能、布局混乱、无序的农村社会生活模式,形成集山、水、田、林、路综合统筹考虑的基础设施新布局。一是全面完成村内主干道及通各村民小组的水泥硬底化道路。二是加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改善小型灌区、非灌区的耕作条件。三是努力解决群众饮水难的问题。去冬今春,争取市、县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修筑陂头,安装设备,铺设管道,改造自来水设施。目前,全村自来水普及率达100%。四是加强村环境整治。建立健全卫生管理制度和清扫保洁制度,在村民居住集中点规划建45个垃圾池,规划新建1个垃圾场,落实兼职清扫人员5人,定期清运生活垃圾,彻底改变了农村“脏乱差”的现象,形成村容整洁,环境优美的农村新貌。五是建设村级文化公园。以村址为中心,在现有篮球场、舞台等设施的基础上,投入20多万元,增加群众健身的体育器材、科学规划种植花草树木,把它建成集群众娱乐、休闲、健身于一体的村级文化公园。第三是绿色进村。以创建“生态村”为目标,抓好生态公益林体系建设,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积极发动群众开展“四旁”植树造林(路旁、水旁、宅旁、村旁),提高绿化栽植率和村庄林木覆盖率,目前全村森林覆盖率达65.8%。开展“全封闭”式的封山育林工作,把各项防火措施落到实处。
二、抓好金柚种植,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改革开放以来,村党支部积极带领全村群众耕山种果,2
勤劳致富,大种金柚及其它经济作物,早在1984年,全村种下金柚2000多亩,成功地为当时全省山区工作会议提供了参观现场。2002年,南福村再次被省农业厅评为金柚基地示范点。近几年来,村党支部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发动党员、群众种果,培育了330个专业户,其中小庄园100多户。至2010年,全村金柚基地发展到5000亩,年产金柚上千万斤,单柚类收入800万元。2005年12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同志到南福村考察时,给予村党支部高度赞扬。2008年1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纪委书记贺国强到南福村考察时,也对村党支部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三、抓好文明建设,积极构建和谐农村
南福村党支部坚持 “两手抓”。在一手抓好经济发展,加强基础设施硬件建设的同时,另一手抓好文明新农村的软件建设,构建和谐文明新农村。一是不断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村内已实现通电话、通广播电视、通信息网络。村党支部为满足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建立了文化活动室、党员活动室、老人活动室、篮球场、舞台等文体活动场所,并定期组织播放电影,邀请市、县山歌剧团、镇文艺宣传队等文艺团体进村演出,同时,还组织客家山歌对唱、舞狮等民俗表演,丰富山村群众文化生活。二是积极倡导农村的文明新风。为全面提升村民素质,培育新农民,树立新风尚,村党支部充分利用现有活动场所,发挥村卫生协会、妇女禁赌会、水果流通协会等群众自治自律组织的作用,大力开展“爱国、守法、知礼、诚信”的公民道德教育、组织 3
农民开展“除陋习、树新风”活动,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积极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倡导优生优育,实施“少生快富扶贫”工程。三是着力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结合“十项民心工程”的实施,该村党支部着力解决“一保五难”的问题,对农村贫困人口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全村农民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覆盖率达95 %以上。此外,村党支部还深入开展了农村普法教育,帮助农民学法、知法、守法,提高法律意识,维护社会的稳定。
第二篇:XX镇XX村党支部先进事迹
钟鸣镇东陵村,位于铜南公路边,距县城近40余公里,现有1873口人,耕地面积1067亩。村党支部现有党员46名,积极分子11名。去年以来,这个全县有名的后进村,在以党支部第一书记徐承佑为班长的党支部带领下,紧紧围绕省委提出的“加强组织,发展经济,富裕农民,维护稳定,锻炼干部,促进农村全面进步”的目标,和市委领导“一年要变样,两年变大样,三年大变样”的要求,在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以建设“五个好”支部为目标,突出党建工作重点,不断加强党支部的自身建设,在发展经济中找准切入点,使全村经济和各项事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一、建强支部是村各项事业和工作长足发展的保证
党支部是党在农村工作的战斗堡垒。农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东陵村过去也曾创造过辉煌,但是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特别2000年以来,村级集体经济急剧下滑,债务日益增多,农民增收渠道非常狭窄,正因为此,村里许多急待解决的问题得不到解决,迫切需要兴办的公益事业因缺乏资金欠帐很多,支部在群众眼里缺乏威信,2003年原支部书记不得不辞职外出打工,村干部人心涣散,工作很难打开局面。2004年,经多方争取,全省第二批下派干部,市委办秘书徐承佑同志来到了东陵村任支部第一书记。徐承佑同志是有着7年党龄、三年市委工作经验的优秀年轻党员干部,出身农村,具有开拓创新精神。他的到来,为东陵村班子注
入了新的活力。
一上任,徐承佑就抓住关键,规范班子建设。面对东陵村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村党支部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做法,组织班子成员先后四次到先进党组织学习请教,学习外地经验。党支部从整章建制入手,建立和完善了党建工作制度。制定的完善了各项制度,如村“两委”自身建设制度、村干部廉政自律的规定、村务公开制度、两委联席议事制度、财务制度、考勤制度、工作记录制度等,这些制度的实施,有效地促进了东陵村工作的规范化。
注重党员队伍建设,着眼于改变现有党员结构不合理的情况,重视发展党员工作。东陵村现有党员46名,年龄结构上老党员多、青壮年党员少,文化层次结构上文盲半文盲多、有知识有发展头脑的少,性别结构上男党员多、女党员特别是年轻有知识的女党员少,这样一个“三多三少”,这样的党员队伍很难体现党的先进性。为此,在发展党员上,他们强化“数量和素质相比,以素质为主,看思想认识、看发展能力、看年龄性别,重在培养,慎重发展,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意识。结合“双培双带”先锋工程和“无职党员建岗争先”活动,采取定向、定人培养的方式,把符合条件的群众经全程联名推荐出来,分别上门谈心做工作,先后有六名群众向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是历年来最多的一年,其中为2男4女,均为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其中还有一名中专生,把他们全部作为积极分子来重点培养。2004年有两名建党对象经考验合格,作为预备党员人选报镇党委。在抓发展的同时,对现有党员加强教育管理,2003年发展的一名预备党员因群众意见大,支部做出了不予按期转正再考验半年的决定,让其定期向组织写出思想汇报。随着组织建设的加强,各项制度的规范,东陵村两委班子和党员干部队伍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了加强。
二、找准思路是破解各项工作停步不前的关键
思路决定工作方向。找准思路就要深入吃透村情。徐承佑同志到村以后,用了整整一个星期的时间,带领支部一班人走遍了全村的各个角落,访贫问苦,寻计问策。了解到东陵村2003年人均纯收入2300元,低于全镇平均水平,集体经济尤其薄弱,特别是缺少稳定的集体经济收入渠道,同时尚有外债近20余万元。但是,从另一方面看,东陵村又有着较好的发展潜力,既有丰富的铁矿、沸石矿、石灰石矿等矿产资源,又有比较多的山林资源,自然生态环境良好,而且距镇政府所在地钟鸣镇仅两公里,省道铜南公路和拟建中的铜宣高速公路都穿村而过,因此交通区位优势也十分明显。在全面把握该村形势的基础上,支部理出了东陵村“以科学的发展观为统领,围绕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和促进农民增收两个重点,充分发挥东陵村现有生态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迅速壮大集体经济实力,为民多办实事,全面改善东陵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的发展思路,并经过认真分析,结合东陵产业特点,提出了“板床加工做强、经济林业拓展、现有企业增效、招商引资支撑、务工经商稳定”这五句确保集体经济增加和农民收入增加的具体思路。
围绕确定的发展思路,村党支部认真组织党员学习市场经济知识和外地经验,总结经济发展滞后的教训。为大力推广农业先进技术,党支部在村里办起了农民科技培训学校,聘请市、县有关技术人员、专家,举办农业技术培训班,以及播放科技知识电视录像,定期向群众传输农业技术,课按季节走,让科技走在前。
长期以来,东陵村农民群众种植结构单一,农业经常增产不增收。为使群众改变传统农业思维的束缚,第一书记千方百计地引进来一家高档次、标准化的农业产业化项目——东陵种(肉)羊基地,该养殖基地是现代农业的一种尝试和探索,采取循环生态系统运作模式,前期总投资100多万元,该项目从2005年起每年平均为村将带来数万元的收入,将成为村集体和村民增加收入的稳定支柱和来源。
为带领群众致富,村党支部充分发挥党组织优势,积极开展奔小康竞赛活动,引导党员发挥表率作用。一是党支部制定了奔小康规划和近期目标都要干部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按总体规划和目标要求,分别制定了奔小康计划。二是党支部按照目标要求村干部都要逐个落实经济发展项目,做到能发展什么就发展什么,能发展多快就发展多快。
在抓好农业生产的同时,党支部鼓励农民发展多种经营。目前,全村发展了花木园艺业、养殖、木材加工等项目,每年累计创产值1000多万元。
三、真抓实干是树立威信、赢取民心的法宝
对于农民群众来说,喊十句口号,不如做一件实事。在为群众办实事上,不能轻易承诺,而一旦作出了承诺,就一定要实现。东陵村支部在为民办实事方面,首先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同时根据现有财力并通过找结合点解决部分资金,制定了2004六大为民办实事工程,并且在实施过程中采取了灵活的方式方法,较全面地完成了对群众所作的承诺。一是采取“四两拨千斤”的方法,掀起了全村兴修水利的热潮。到2004年春耕生产前,全村共兴修大小水利工程20多处,清理干道水渠2000多米。二是积极主动,全面开始村级道路建设工程。东陵村全村约有10公里左右的村级道路,路基硬化率高,但由于多年来失于维修,破坏严重,群众出行十分不便。为此我们想方设法筹措了几万元资金和一些物资,把全村的近8公里的循环路全面铺平,现在全村十个自然村基本实现了村村通石子路,群众出行方便了,对村干部的怨气也没有了,干群关系得到了较大改善。三是积极协调建成了村民活动中心。该中心面积为375平方米,总造价为15万余元,配有70平方米的会议室,同时党员活动室、阅览室、计生室等一应俱全。中心的建成,不仅改变了东陵村形象,改善了两委办公条件,更显示出了其作为团结全村村民、凝聚村民人心、为民便民服务载体的作用。过去群众无事从来不到村部与村干部交流,干群关系比较淡薄,现在到村来的群众多了,大家的交流和沟通也多了,就是一些远在外地务工的村民,也为村里有了这样一个他们外出务工培训基地而感到由衷的高兴。四是加强农电管理,使全村用电正常化。对村电工加强了管理,重新签订了合同,提高了工资待遇,明确了权利义务和奖惩措施,这样两个电工的工作积极性被充分调动了起来,群众的用电正常了。五是千方百计为东陵小学协调了近300多套价值2万余元的课桌椅和一批电脑,改善了学校办学条件。六是关注弱势群体的生产生活,对全村困难户进行了摸底,积极为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出资3000元为五保户缪运池建好了两间住房,并购置了一些必备的生活用品,把党的温暖送到五保户身边。8月份,支部还为全村五保户购买了500元的大米,解决了他们吃饭问题。随着这些实事的落实,支部在群众心中的形象变了,群众都说在支部的领导下,2004年是东陵村公益事业兴办得最多的一年,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最大的一年,老百姓得到实惠最多的一年,这样的支部,我们没话说。
一年来,东陵村党支部围绕“三个文明”建设这一中心,注重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使党支部成为全村“三个文明”建设的核心,党建工作成绩显著。使全村党建工作和其他各项事业迈出了一大步。2004年,农民人均收入由2003年的2300元提高到现在的305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0万元,村容村貌得到了很大改善,村民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由于工作突出,市、县领导多次到村检查工作,并对该支部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在成绩面前,东陵村党支部一班人永不满足。他们在新的一年里又有了新的更大的目标,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这样一个坚强、团结,有凝聚力、战斗力集体的带领下,东陵村在今后“三个文明”建设中会取得更丰硕的成果。
第三篇:xx镇xx村党支部先进事迹
xx河畔党旗红
——xx镇xx村党支部先进事迹
xx村位于xx镇以南20公里处。全村辖9个村民小组,450户1596人,耕地2000亩。人均纯收入8200元,有党员58名。主导产业以农业、种植业和外出务工为主。近年来,该村以“升级晋档、科学发展”统揽全局,凝心聚力谋发展,全力以赴促和谐,理思路、促落实,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群众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先后被镇党委评为“先进党支部”等荣誉称号。
一、强化阵地固根基,保持组织创造力。
当车行至xx村xx河地区,一栋整齐漂亮的建筑映入人们的眼帘,而更加引人注目的是,建筑楼顶那一面飘扬的党旗格外鲜艳……这就是新建的xx村党员活动室。xx村原党员活动室地处偏僻,房屋破旧,给党员活动开展带来了很多不便。为了更好服务群众和开展支部活动,村两委筹集80万元,于2012年开始在该村xx河地区动工新建新的党员活动室。经过2013年一年的奋战,这栋5层2500个平方的党员活动室拔地而起,成为当地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活动室建成入住后,村党支部又配备了一套标准的会议桌椅;布臵了一个标准化的党员会议室;建成一间藏书1000册的图书室;配备了一套完整的电教设备;购臵了一批必需的办公用品。
在不断完善的硬件建设的同时,该村支部也十分注重 软件建设和制度建设。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村“两委”议事、决策、执行、监督机制和一套易行、管用的村干部教育、管理、监督和考核激励机制。一是严格遵守党的组织生活会制度,做到加强教育,健全制度,注重效果,督促检查。二是用党章规范支部工作,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和学习制度等。三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严格遵守民主集中制制度,完善领导班子议事日程,自觉做到集体领导、集体决策、团结一致,共谋发展,使村党支部的“三力”作用不断得到增强,“火车头”的作用得到彰显。
二、齐心合力修道路,提高组织凝聚力。
xx村山大沟深,虽然村主干道早已打通,但是群众居住分散,特别是偏僻地方的群众出行很是不便,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同时,也对该村发展农业经济、对农产品进行外销形成了很大的制约。面对居民不断高涨的呼声和出行需求,村党支部一班人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经过反复研究,支部班子认为无论有多大困难,都要把连户路搞起来。
开始前,村党支部组织人员深入村组、农户,逐户调查摸底,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坚持科学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精心制定实施方案,把连户路政策宣传到家家户户。召开院落会,统一农民群众的思想,最大限度调动群众的积极性,迅速掀起连户路建设热潮。
在筹集建设资金的过程中,该村根据劳务大村务工能人 多的特点,党支部负责人远赴西安、山西等外出务工能人集中之地,广泛开展“化缘”活动,筹集道路建设资金。党支部的工作得到了以张xx、李xx为代表的在外务工老板的大力支持,在他们的积极号召和影响下,该村通过务工老板捐助的方式就筹措资金200余万元。仅今年4月17号在西安的活动现场就收到捐助130万元,张xx老板个人更是捐助了20万。这些钱筹集后将为本村建设12公里的联户路。
三、狠抓建设改面貌,增强组织战斗力。
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替群众排忧解难,是该村党支部班子的最大心愿。全村目前有青壮年劳力700余人,大多数劳动力从事耕种、农副产品种植业,还有少数从事养殖和其它行业。为了使该村的土地资源及自然资源充分有效利用,村党支部一班人通过召开党员大会,走村入户了解民意,征求意见,建立民情台帐,组织本村党员、经济发展能手外出参观取经,针对村情立足实际,以发挥最大优势,村委会积极寻求各方信息资源,主动外出招商引资。目前,已初步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未来拟在对土鸡、土猪、山羊等养殖方面;在核桃、烟草等种植方面;在林业、其他适合本地种植的经济作物的引进方面将下大功夫进行资源整合和技术、资金等引进,以帮助村民利用现有的自然资源,充分发挥原生态的优势,实现创收和增收。
劳务输出给本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成为本村农民 致富的主要渠道。但对于本土经济而言,劳务输出不是长久之计。为了提高村民在本地的就业率,加强本土经济的发展,促进村民持续增收,村党支部一班人一方面努力帮助解决资金负担,鼓励能者创业。申请项目,筹集资金,根据本地实际,整合各方信息,提供有力的创业途径;另一方面加强引导和技能培训,培养村民的自我创新能力,提高村民的素质和各种技能,以此保证村里的劳动力随时随地实现就业。目前以实现有组织的劳务输出300余人,村上板石厂安排就业劳动力60余人。
在过去的工作中,xx村党支部始终树立“为民解困、为民解忧、为民服务”的理念,充分发挥了党组织的先锋带头作用。而说起未来的工作,该村党支部书记阮家兵同志充满信心,他说:“我们还将建一所学校,以解决村上的学龄儿童就学难的问题;建一所养老院,加强对五保人群的关爱,让他们实现老有所居,老有所养……”
党支部是村内各种活动的领导核心,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xx村党支部更是一支充满着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队伍,相信在村党支部一班人的带领下,该村党支部“三力”作用将得到更好的发挥,人民群众将得到更多实惠,穿塘河畔的党旗也必将更加鲜艳。
第四篇:寻乌县留车镇雁洋村党支部“三培两带”事迹材料
寻乌县留车镇雁洋村党支部“三培两带”事迹材料
留车镇雁洋村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贫困村,全村22个村民小组,393户农户,总人口1650人,党员40人,种果面积1350多亩,村民人均纯收入从三年前不足800元发展到1500多元。近年来,村党支部按照上级党组织的要求,结合实际扎实抓好“三培两带”工作,在发挥党员作用,促进村域经济发展和强堡固垒等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健全组织领导,明确“三培两带”职责 该村及时成立了“三培两带”工作领导小组,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多数党员的意见,结合该村发展实际,制定具体的实施意见。支部委员及领导小组内部进行了明确的分工,如村支书邝胜负责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党员村干部邝先伟负责技术指导和培训。通过发挥领导小组成员各自的职能和任务,积极引导广大党员、群众共同参与到“三培两带”工作中来,并把它列入支部工作的重要目标,认真组织实施。
二、做好调查摸底,确立“三培两带”对象 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该村组织专门力量采取逐户、逐人的办法,对全村“三培两带”对象进行调查摸底,并把全体村干部列入相应的“三培两带”对象。根据调查摸底情况,确定三年内把20名以上的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占党员总数的50%以上,村干部致富能手达80%以上,带动并帮助150户以上群众致富,培植一批户年均收入4万元以上,能带动20户以上群众致富的“双带”致富标兵,目前,全村已确定“三培两带”对象68人,并建立了管理档案。
三、发挥党员作用,培养致富能手
全村经济要发展,党员首先要起带头作用,支部书记邝胜带头调整产业结构,在荒山和高排田地上种植脐橙和温柑10多亩,而且还结对帮扶2户困难党员和联系2名入党积极分子,指导他们发展生产,帮助解决信贷资金,寻找农产品订单。村干部邝明昌在家庭劳力相对困难的情况下,按照村“三培两带”的要求,带头发展果业和种植西瓜,取得了较好的效益,带动了全村群众发展果业1000多亩。村干部邝先芹不但自己开山种果,而且还带动全组村民发展养猪业,目前他家年出栏生猪150头以上,家庭年收入达4万元以上。由于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雁洋村广大群众从中看到了希望,如今,只要党员说发展什么,群众就放心地跟着干,雁洋村成了全镇瓜果种植的示范村,并涌现了一大批收入3万元以上的种果大户。
四、创新组织生活方式,增强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 雁洋村是全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先进村,而多数党员又是带头示范户,为此,党支部因势利导,把平时在会议室召开的党员会,结合农时搬到田间地头或果园内召开,收到了明显的效果。一是好的技术经验得以迅速推广;二是一些错误的认识和说法得以现场纠正;三是党员在群众中的威信得以提高。原来开党员会学政策理论多,如今最新的技术、最好的农作物种植经验,都是从瓜田菜地党员会上传出来,群众既信服又羡慕,党支部在群众中的威信也越来越高,据统计,近两年来,雁洋村结合开展“三培两带”活动,党支部每年都要培养4—5名致富带头人为入党积极分子,并发展了2名条件成熟的致富能人入党,3名致富能人党员还被选配到村组干部队伍中,另有11名党员村组干部培养成致富标兵,有效地增添了支部的活力和战斗力。
第五篇:村党支部先进事迹
村党支部先进事迹
村党支部先进事迹
镇双河村现有***个村民组,2***人,贫困户***户。村党总支下设三个支部,党员***名,其中女党员***名,党员平均年龄 47 岁,大专以上文化 5 人。2008 年7月被镇党委评为优秀党支部称号。2009年7月县委授予“五个好党支部”称号。
一、以党总支为核心,以“五个好”为目标,加强村组两级班子自身建设
俗话说:“火车跑地快,全靠车头带。”要想把各项工作搞上去,必须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加强班子自身建设,必须从党总支和基层党支部的一班人做起。双河村领导班子主要成员都已经五十岁了,但这非但丝毫不影响他们从本地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热情,相反,长期农村基层工作的锤炼,使得他们工作驾轻就熟,经验老到,思路清晰,措施得力。臧玉林,老人大代表,作为双河的当家人,长期以来,在他的影响和带领下,村两委大事民主商决,小事个人分工,注重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班子成员间团结协作,班子整体功能发挥得好,从每个周一到周六,村部都坚持做到有人值班,随时接待群众,处理村务。
二、以“小学教”活动和开展学习科学发展观为契机,抓好基层队伍建设
村两委班子把抓好组织队伍建设放在首位,同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每季度召开一次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会,每半年召开一次专题工作会。制定了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工作规划,确定了组织实施目标和措施,建立健全了工作目标责任制,并注重培养村级后备干部,加强对他们必要的理论知识培训,使后备干部队伍不断优化、年青化,去年换届选举时将 1 位年青的党员列为对象选入村党委。
村党总支在抓好队伍建设的过程中,着重加强了党员队伍建设。制定了党员培训中长期规划和计划,保质保量做好发展党员工作。总支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根据上级党组织的要求,不使一名党员掉队,在外出务工党员返乡之际,该总支还坚持做到送教上门。在“小学教”活动中,从 2008 年到现在村里党员参学比率达 100﹪,举办各类培训班 5 期,党员干部走访农户***户,对***名无职党员实行了设岗定职工作,收集到意见和建议18条,目前已落实17条,党员服务承诺 3 项,目前已落实 3 项。
在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村党总支为了不使一名党员掉队,将学习材料和任务要求邮寄给外出务工党员并落实了回访制度。对老党员和体弱有病的党员村干部上门宣讲,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好学习调研活动,让群众了解我村在边学习边整改。对群众提出建议和要办的实事进行了归纳和落实。
党员电教活动也做的有声有色,有阵地,有计划,有设备,有制度,结合工作,突出重点,具有针对性,真正从人员、时间、内容上得到落实,滤布达到预期目的。电教内容涉及农村政策、种养科技知识、法律法规知识、致富典型等。通过“电教+网络”的模式,**%的党员学会了 1-2 门科技知识,带动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带动了当地群众的创业。
三、以制度建设为抓手,建立一个好的工作制度
村党总支在做好各项工作的同时,还建立了一整套的管理制度,制定了党员学习制度、“三会一课”制度、百分考核制度、村务公开制度、村委会工作制度和“十星党员评选制度”等。每季度召开一次党员大会,每半年召开一次村民代表大会,学习党的理论和新农村建设的使党员干部在群众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如财务问题,村民建房、计划生育指标分配、救灾物质发放、承包项目、村干部报酬等,每季度上墙公布一次,以利于群众监督,增加透
明度,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建立一个好的经济发展路子,好的经营体制
为了加快村户经济发展,村党总支注重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科技生产为依托,以专业协会为纽带,为农民提供了更快捷、更有效的服务,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找出路,千方百计增加农民的收入。
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现状及特点,村两委着力发展一村一品,引导并主打“蚕桑”品牌。近年来,双河村加强与县农委蚕桑部门的交流合作,并积极争取他们的支持,率先在全县实行“农民蚕校”挂牌,为桑农实行一条龙全程服务。从育种到购苗,从沟渠整理到桑苗栽种,从防虫治病到鲜蚕收购,到处都能看到蚕桑专业协会人员的身影。2008 年春,全村新增桑田 100 余亩,全年仅蚕桑产业一项预计可创产值近百万元。
在打好蚕桑牌的同时,工业滤布该村根据自身的自然条件和优势,积极号召群众多方位发展个体经济,到去年止,在荒山滩涂垦荒 300 余亩,栽种易杨、外松、毛竹等 260 亩;个体运输业有大小车辆 38 辆,另有个体餐饮业、建筑业、加工业、手工业和其他种养业有 50 余户,这些个体户在村干部的帮助下,每年利用信用贷款近百万元,创利润约***万元。
筑巢引凤,为招商引资创设优越平台,是双河总支工作的又一个重点。继2007 年无锡玩具厂在该村落户外,2008 年,凤还巢工程投资***万元的食用菌又从福建引入榔桥。成功的招商引资既解决了剩余劳力的就业问题,又拉动该村经济发展。在引“凤”的同时,村两委还积极扶持落户企业做大做强。
五、在抓好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力度,努力营造一个农民群众满意的新双河
在促进双河经济发展的同时,村两委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全力构建群众
满意的“和谐富裕新双河”。
在随着村民们的钱袋子不断鼓起来,村民赌博之风,封建迷信活动和一些不健康的生活习俗也乘虚而入,使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多,治安案件时有发生。为了让先进文化占领农村阵地,村党总支以“五好文明家庭”评比、“十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和文明村创建活动为载体,从群众的文化生活需要出发,积极组织,广泛吸引群众参与到活动中来,以不同的方式传播精神文明,让群众在参与中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营造出文明向上的社会风气,在全村掀起了精神文明建设的热潮。为了使活动持久、有序、健康地发展,村党总支成立了领导小组,制定了评比条件,建立了监督机制,保证了活动扎实有效的开展。
评比、创建活动深入人心。在双河村,有**%的农户参与到评比、创建活动中。通过开展文明创建活动,现在的双河村打麻将的人少了,打架斗殴的人少了。尊老扶幼、助人为乐的好人好事多了,邻里间、婆媳间友好相处、互帮互助蔚然成风。去年共评出“五好家庭”***户,“十星级文明标兵户”3 户。
同时,为了丰富农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村里举办了许多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竞赛活动,在丰富农民文化生活的同时,使村民逐步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争做新型劳动者的风气日益高涨。
由于精神文明建设的持续开展,使村里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井然有序,降低了治安案件的发案率。同时,九年制义务教育普及率均达到规定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