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罕坝林场事迹(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3 15:20: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塞罕坝林场事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塞罕坝林场事迹》。

第一篇:塞罕坝林场事迹

塞罕坝林场感人事迹

河北承德塞罕坝机械林场进入防火紧要期。刘海莹是林场的党委书记,一想到百万亩松林的生命安全,他和同事们的心不由得紧绷起来。

塞罕坝,白雪皑皑,呼呼的寒风在松树之间撞来撞去,发出沙沙的声响。

这里平均海拔1500米,年均气温-1.5℃,极端最低气温-43.3℃,年均积雪日数169天,年均6级以上的大风日数47天,年均无霜期仅72天。

但是,人类在这里创造了奇迹:塞罕坝的人工林,按一米的株距排开,可以绕地球赤道12圈。

“高、远、冷”,是以往塞罕坝给外人留下的普遍印象。如今,这3个字被置换成了“美、绿、香”。几代塞罕坝人肩扛家国使命,在高寒的沙地上用“硬措施”完成“硬任务”,谱写了一曲绿色的欢歌。

“塞罕坝人享受着历史的光荣,更感受到沉甸甸的责任。我们造林、护林的步伐要更加有力。”刘海莹说。

塞罕坝,一部浸透艰苦奋斗精神的传奇。

“老天虽无情,也怕铁打汉。满地栽上树,看你变不变”

——为了固沙源、捍水源,王尚海、“坝上六女”、曹国刚、孟继芝誓向沙地要绿色

历史上,塞罕坝曾是“美丽高岭”,林木茂盛,郁郁葱葱,“落叶松万株成林”。但是,由于过载、过牧、匪灾、火灾,塞罕坝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新中国成立初期已是一片荒漠。

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库布其沙漠和毛乌素、浑善达克、科尔沁沙地,呈扇形聚拢,形成3000多公里风沙线,对新中国的首都“虎视眈眈”。

警钟敲响!与北京直线距离只有180公里的浑善达克沙地海拔1400米左右,而北京海拔仅40米左右。

“有人形容,如果这个离北京最近的沙源堵不住,那就是站在屋顶上向院里扬沙。”作家李春雷在报告文学《塞罕坝祭》中写道。

首都告急!

1962年,原林业部紧急从全国18个省市的24所大中专院校调配127名毕业生,和当地242名干部工人一起,组建塞罕坝林场,号令向沙地进军。

“改变当地自然面貌,保持水土,为减少京津地带风沙危害创造条件。”原国家计委在批准建场方案时,以共和国的名义发出这27字号召。

这27个字,是期许,更是方向。塞罕坝人铭刻于心,开始了感天动地的创业之旅。

林场首任党委书记王尚海之前在承德市区工作。接到调令,他二话不说,毅然带领一家人上山,不给自己留任何后路。

然而,第一年造林失败,成活率不足两成。

“不是树的问题,而是人的问题!”在这片土地上打过游击的王尚海不信邪,重新搬出“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方针,第二年4月,率领精兵强将,在一个叫马蹄坑的地方连续奋战3天。

天太冷了,气温在冰点以下,“每个人的雨衣外面都溅满了泥浆,冻成了冰甲,走起路来,咣咣直响,像一个威武的将军”。

被窝成了“冰雪窝”,硬如铁,怎么睡?王尚海和同伴有的是办法:把砖头和石头扔到火堆里,烧一阵子,再搬进被窝。

仅仅过去20天,马蹄坑“活”了过来,遍地一片嫩嫩的绿色。

塞罕坝再度燃起了希望。王尚海来不及抹一把幸福的泪,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战略部署”。

如今,遵从他生前的意愿,马蹄坑成了他的长眠之地,一片茂密的“尚海林”镌刻着他的钢铁意志。

王尚海成了塞罕坝的一面旗帜。在他的周围,汇聚着一群可爱的战友。

几个女娃娃志愿加入了他们的队伍。

1964年,承德二中一个宿舍的6位女学生,晚上在寝室卧谈,畅想如何奉献自己的热血青春。19岁的陈彦娴想起,自己的邻居就在塞罕坝林场工作,干得热火朝天。众姐妹来了兴致,集体给林场写了一封请愿信,誓言将青春献给塞罕坝的壮丽事业。

林场郑重地向她们招手。姐妹六个欢呼雀跃,放弃高考,奔赴坝上,书写了“六女上坝”的传奇。

陈彦娴依然记得,从承德到塞罕坝,200公里的路程,她们整整颠簸了两天。到了目的地,发现这里没有几间房子,到处都是半人多高的野草。

环境的艰辛超乎想象。比如,10月份挑选树苗,苗棚四面透风,还要在泥潭里作业,“我们穿着棉袄,冻得一个个直打冷战,手都冻肿了,裂了口子,钻心地疼。就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在选苗棚里一坐就是一天,每人平均每天都选上万棵苗子。收工时,腿都不听使唤了,站不起来,腰也直不起来,整个人就像僵住了一样,好半天才能动”。陈彦娴发现,当时跟自己一起在苗圃里工作的人,后来不是罗圈腿就是风湿病。

对于自己当初选择扎根塞罕坝,如今在家享受天伦之乐的陈彦娴并不后悔,“因为这里是我梦想开始的地方”。

曹国刚也将自己的梦想托付给了塞罕坝。

生于1940年7月的他,是辽宁沈阳辽中县血性汉子。既来之,则安之,塞罕坝就是家了。

曹国刚平生最大的心愿是把油松引上塞罕坝,丰富林场的树种结构。于是,他半辈子的心血就花在这件事上。善于借助“外脑”的他,还邀请北京林业大学的专家一道联合攻关。

可惜,身体不由人。他咬紧牙关攻克技术难题,疾病却紧紧“咬”住他不放——他患上了肺心病,呼吸困难,心肺衰竭。

说话都成了问题。他就用笔写,写自己获取的经验,写进一步的设想,写内心的愿望,写到满头大汗还是不肯停歇。

“我不服气。这是我最大的心事,最大的遗憾!”没有亲眼看见油松在塞罕坝上扎根,他心有不甘,泪水浸透了纸张。

弥留之际,他喘息沉重,脸色发紫,眼睛却依然瞪着。妻子了解他的脾性,哭着喊:“你放心吧,我还让孩子搞林,把油松引上塞罕坝!”

七尺男儿这才缓缓地合上了双眼,年仅50岁……

想起自己的这些老伙计,孟继芝觉得自己是庆幸的。

1963年冬,他负责次生林的越冬防火瞭望工作。12月14日,大雪纷飞,地面上的积雪已经超过一尺,火警解除,可以回家过个安稳年了。

但是,下山途中,暴雪肆虐,狂风乍起,他迷路了。被救起时,双腿发黑,已经坏死,不得不马上截肢。19岁的他开始了与轮椅相伴的漫漫人生。

如今,年届七旬的他笑言自己运气不错,因为一同上山的战友,去世时平均年龄只有52岁。

笑声戛然而止,泪水默默地流。

这一代人,秉承“先治坡、后治窝,先生产、后生活”的原则——住的是草窝棚、地窨子;吃的是黑莜面窝窝头,就着咸菜;喝的是雪水,脏不脏顾不上……但是,他们没有却步。

“渴饮沟河水,饥食黑莜面。白天忙作业,夜宿草窝间。雨雪来查铺,鸟兽绕我眠。劲风扬飞沙,严霜镶被边。老天虽无情,也怕铁打汉。满地栽上树,看你变不变。”

平易的诗行,盛满了一代人的壮志豪情。

英雄的故事在塞罕坝处处传扬,成为后来者的人生指引。“这里的每一棵树都浸染着上辈人的心血,来之不易。他们的精神永不磨灭,值得我们学习。”塞罕坝林场下属的第三乡林场场长张利民说。

李建林、孙占林、李大林、钱森森、刘时塞……如今,塞罕坝人在给孩子取名字时,喜欢融入“林”“树”和“塞罕坝”的元素,希望给他们的人生盖上一个重重的戳印。

接力棒,稳稳传递。

“走在大街上,平时喊你一声哥哥的,这时候不自觉地喊叔叔了”

——赵福洲夫妇、邓宝珠、朱凤恩艰苦奋斗底色犹存

灭赢得了时间。

其实,这里留下过他的辛酸记忆。1984年冬,大雪封山,怀孕7个月的妻子陈秀玲在刷洗水缸时,肚子不小心被重重地硌了一下,瘫倒在地。他当即向场部求救,但是风雪太猛烈了,直到15个小时后陈秀玲才被送到医院。孩子只活了一天半,夭亡了。

哭过,痛过,两口子依然坚守。有时难免拌上几句嘴,但很快就和好了。“找不到人说话,还生个啥气。”陈秀玲笑道。

“闹啥不是个闹呀!这辈子就跟大火干上了。”54岁的赵福洲说得轻松。

“闹”,是塞罕坝人的口头禅,干脆,豪气。但他们不是“瞎闹”“胡闹”,而是有自己的章法。

经过几代人的艰辛劳作,塞罕坝上能植树的地方基本上都有树木安家。“肉都吃光了”,好一点的“骨头”也啃完了。哪里还有空间?塞罕坝人说:“那就啃硬骨头!”

石头之间也可以种树!一身农民装束的技术员邓宝珠一手拿铁锹,一手拿树苗,“见缝插针”,逮着机会就上。不 8 过,他“有勇有谋”,拉起一根线,在一条直线上找空隙,“便于后期的管护”。这就是“干插缝造林法”,石质山地从此也开始披上绿衣。

对塞罕坝而言,造林要紧,病虫害的防治也是天大的事。

“防虫得抓最佳时机,”塞罕坝第三乡林场森保股股长朱凤恩说,“太早的话,虫子没孵出来,效果不好;太晚的话,虫子长成了,耐药性强,防治难度也很大。”

把握时机,对有35年防虫经验的朱凤恩来说并不是难事。通过无数次试验,他已经将坝上常见害虫的习性摸了个底朝天。

他捕来不同种类、不同成长期的害虫,用不同品种、不同浓度的农药分别喷洒,记录其死亡时间,由此找出了适用于不同虫害的最佳防治时机、最佳防虫药品,计算出了不同强度虫害下的用药浓度和喷药频率。

2002年,松毛虫大举来袭,坝上局部地区受灾严重,虫吃树叶发出的声音颇有些“得意”,似乎在向人类下战表。

朱凤恩领命上山灭虫。为抓住清晨四点这个最有效的防虫时机,他带领技术人员和喷药工人,每天凌晨一点半就开始忙碌。

这场“战役”持续了两个月的时间,最终松毛虫败下阵来。

厚重的防护服、双层口罩和防毒面具让人行动迟缓、呼吸困难,却也不能完全隔离伤害。“战事”结束时,朱凤恩和同事脱了一层皮。

后来,河北省在制定有关喷烟机防治病虫害的地方标准时,主要经验数据大多都由塞罕坝提供。

“没事我就琢磨呗,老一辈辛辛苦苦留下来的家业,怎么也不能毁在我们手中吧?”朱凤恩咧着嘴笑。

同样,在谈及为何有那么多个独到“发明”时,曾荣获“全国绿化奖章”的邓宝珠直言:“上对得起老同志,下对得起小家伙。”

而“小家伙”们也不敢怠慢。

每年的3月15日至6月15日,塞罕坝人要造林,要防火,要防虫,工作如千钧重。尹海龙是“林二代”,他发现这时候好多同事身穿迷彩服,头发上挂着松叶,脸是铁青色的,嘴唇开裂,裤腿的褶子里藏着土,鞋上都是泥。再看看自己,也是如此——“走在大街上,平时喊你一声哥哥的,这时候不自觉地喊叔叔了。”

这个“80后”和其他塞罕坝人一样,通宵达旦地扑在工作上,也顾不得什么形象了。其实,这正是塞罕坝最动人的模样。

俗话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但新一代塞罕坝人没有躺在前人的功劳簿上睡大觉。

“三分造,七分管”的理念在塞罕坝深入人心。其中,防火被视为关乎全场存亡的生命线,这里的孩子看到一个燃烧着的烟头都会抢着去踩灭。

天桥梁望火楼好比一个边防哨所,人迹罕至,几乎与世隔绝。放眼望去,整个世界除了白白的雪,就是高高的树,门口红红的对联平添了一抹色彩。

看到记者来,瞭望员赵福洲先是一愣,随之笑容漾在脸上——整个春节,他和妻子陈秀玲都是在山上度过的,难得有人登门。

这是一栋5层的小阁楼,单层面积不到10平方米。一部手机搁在窗户边,“捕捉”微弱的通讯信号。窗外支着太阳能板,用电要看太阳的“脸色”。晴天还好,可以看看电视;如果是阴天,只能干坐着,偶尔的惊喜是听到野生小动物路过的声音。

望火楼的顶层宛如一个天然的大冰柜,窗户被冰雪罩得严严实实。赵福洲手持小铁棒,奋力刮去窗玻璃上的冰层,拿起高倍望远镜四处观察。

他的工作就是每15分钟登高瞭望一次,看看是否有哪里冒烟了。就是没有情况,也要用固定电话向场部报个平安,这叫“零报告”。多年的锤炼,使他一眼就能区别是烟还是雾,也知道四周远近的各个方位是哪座山哪道岭,俨然一台“人工定位仪”。

2013年4月30日,赵福洲及时报告了火情,并确定起火地点在围场县西山。整套的应急机制旋即启动,为火灾的快速

“要求于人的甚少,给予人的甚多,这就是松树的风格”

——塞罕坝人张启恩夫妇、于士涛夫妇如一棵棵松树,傲然挺立于天地间

塞罕坝到底价值几许?2007年,中国林科院有过初步的评估:这里不仅有效承担了阻挡风沙的任务,而且每年为京津地区输送清洁淡水1.37亿立方米,吸收二氧化碳74.7万吨,释放氧气54.5万吨,每年提供的生态服务价值超过120亿元……

塞罕坝的这份“成绩单”,主要树种落叶松和樟子松功不可没。

松树,是崇高品质的象征。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陶铸写道:“要求于人的甚少,给予人的甚多,这就是松树的风格。”塞罕坝人,如一棵棵松树,在历史的长河里绽放生命的绿色。决定坚守塞罕坝的人,内心都与塞罕坝的精神内核相吻合,与秀丽挺拔的松树气质相呼应。

张启恩,194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林学系,新中国成立后在原林业部造林司从事技术工作,妻子张国秀在中国林科院搞科研,一家五口生活其乐融融。1962年,一纸调令,让他举家迁往塞罕坝。尽管“文革”期间,他遭受折磨,一条腿残疾了,但直至逝世,他依然不后悔当初的选择。他们夫妇,成为连绵大山里最受欢迎的专家。

新世纪,面临类似的“选择题”,新一代的塞罕坝人给出了同样响亮的答案。

“80后”于士涛是保定人,微胖,一看就是个好脾气。他开口闭口都是“林子”,说时透着几分得意。2005年大学毕业,他一头扎进塞罕坝,吃了蜜一般。而女友付立华考入中国林科院,攻读硕士研究生。2008年,她毕业留在北京,有一份不错的工作。到底谁“投靠”谁,出现了一场拉锯战。

节日期间,付立华多次来到塞罕坝,“走进林子里,每一次都感觉不一样,每一次都很新鲜”。在一股力量的感召下,2011年,她终于融入了塞罕坝。

“我们林业有个说法,叫‘适地适树’,意思是环境条件要跟树种特性相适应。我们俩之所以选择了塞罕坝,或许也是因为符合这项原则吧。”于士涛说。

如今,孩子已经两岁多了,他也开始担任塞罕坝林场下属的千层板林场场长。工作太忙了,孩子跟他不亲,“完全把我当陌生人”。说话间,于士涛有些落寞。

但是,在国家林业局国际竹藤网络中心牟少华的眼里,于士涛是一个充满力量的人。2012年6月,牟少华来到塞罕坝,参加中央国家机关青年“根在基层,走进一线”基层调研实践活动。于士涛的一席话让他印象深刻:“干林业的都默默无闻,也高调不起来。因为你做的事情,40年以后才能看到结果。”

“朴素的话语,让我们看到在新一代务林人身上传承的塞罕坝精神。”在总结报告中,牟少华写道。

塞罕坝人,以汗水与热血铸就万顷松涛,给人间送上一片绿洲,给人心捧来一丝绿意。

这就是塞罕坝的写照,一首响遏行云的歌。

把塞罕坝的精神传播到每个行业

能让一项事业薪火相传的,必是一种真精神;能让几代人前仆后继的,必是一个大理想。

塞罕坝林场几代人艰苦创业,将沙地变成林海的故事,展现的正是这样的理想和精神。面对年均积雪日数169天、年均6级以上大风日数47天的恶劣环境,经历过住草窝棚、吃黑莜面的艰难生活,塞罕坝人将“高、远、冷”的荒漠变成了“美、绿、香”的林海。京津的生态安全、大量的氧气和清洁淡水、每年120亿元的生态服务价值——几代塞罕坝人,在大地上写就传奇。

在塞罕坝,老一辈人在此长眠,新一代人拿起接力棒;“尚海林”写入历史,80后续写传奇。半个世纪过去了,愚公移山的理想犹在,铁杵磨针的气魄不减。没有为中国梦艰苦创业的精神,就没有塞罕坝今天的奇迹;没有担当国家使命的责任感,就不会在如此艰苦的岗位上前仆后继。50多年来,由开路人高擎的旗帜,胸怀家国、艰苦创业变为一代又一代后继者心中的指针,最终升华为塞罕坝人的精神和气质,沉淀为塞罕坝造林防沙工作的操守和纪律。

半个多世纪以来,神州大地上多少荒山变成了良田,多少贫穷地方已是物阜民丰,多少凋敝事业而今发达兴旺,多少天堑险滩现在高桥飞架……一个后发国家用60多年时间,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一巨大跨越背后,是无数移山填海的创业人,是无数聚沙成塔的劳动者。

年代不同了,但艰苦创业仍是时代主题。浑善达克沙地南沿已经变成了百万亩林海,但“美丽中国”的梦想仍需塞罕坝精神托举。每一个塞罕坝故事的聆听者,每一个被塞罕坝精神震撼的人,请不要忘了从塞罕坝的松林里取一粒种子,把理想和精神传播到自己的行业和人生中去。

第二篇:关于塞罕坝林场建设未来设想

关于塞罕坝林场建设未来设想

【摘要】:塞罕坝机械林场是人类进行环境优化和大自然防治的重要范例,在建设过程中,会引申出许多建设实在性问题,对未来的林场建设充满了机遇与挑战。为此在塞罕坝未来建设规划中主要考虑并解决环境优化问题、人文协调问题和经济效益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着力入手这三大方面时需要相互联系并创造性地提升塞罕坝机械林场建设的综合价值,做到对塞罕坝未来林场建设的全面设想。

【关键词】:建设实在性问题;未来建设规划;三大方面;全面设想

一、建设初期阶段:高效育苗改善土地贫瘠问题

面对着早期经连年开围放垦以及后来侵略者掠夺采伐和连年山火,塞罕坝地区的原始森林已当然无存,从而退化为高原荒丘,带来了土地贫瘠问题。为此在建设初期应着力改善土地贫瘠问题。其中对症下药的解决方法就是在育苗圃中高效培育耐旱植株苗,培育完成之后,要进行当地地质考察,并且在塞罕坝地区地表设置一系列苗坑,并添加客土来解决沙层无土培养问题。基础耐旱苗于苗坑成长到一定程度并增强了区域土壤植被可适性后,便可增大绿化规模,引进绿草等物种在该区域培养并增强土壤蓄水能力。以上述方式逐渐在不同区域开始实施并以实施区域为圆心向四周普及,来高效改善土地贫瘠问题。

二、建设中期阶段:深化林场优化以及人文协调问题

在塞罕坝基础建设完善之后,便可进入深化改造阶段。由于物种多样性的不足而造成环境抵御及自我调节能力低下,在这薄弱的生态环境下,急需提高物种的丰富度来涵养塞罕坝的环境调节能力。为此首先要根据生态系统基本分区来对塞罕坝进行区域划分,在不同的区域针对该区域地形、土壤等特征来引进特定的物种,并在物种协调过程中加大植株护理。在区域划分完毕并且生态系统稳定性有一定提高的基础上,便可以通过设立森林保护景区、自然种植科考地或学生教育实践基地等措施来促进人文协调,借此弘扬塞罕坝精神来创造社会精神财富,并让塞罕坝工程建设成为人类对自然环境优化问题的成功典例。

三、建设后期阶段:经济效益与可持续发展问题

塞罕坝工程在各方面措施完善后便可考虑科学地联合产业来创造经济效益,生态稳定性高的塞罕坝区域可周期性地提供木材等资源条件,为此各产业可在条件允许的前提进行资源采伐。相对于提供稳定型经济效益的塞罕坝来讲,最具价值潜力的更是其对环境的优化能力及对城市的保护,其体现于以下方面:

①阻沙源,保水源,维护京津生态安全 ②调节气候,改善区域生态环境 ③增加碳汇,释放氧气,净化空气 ④保护生物多样性,丰富景观多样性 关于此次塞罕坝林场建设的未来设想的实现,这需要层次性地一步一步地解决在建设过程中所出现的实在性问题,面对各种问题需相互协调相互联系,至于塞罕坝区域如何进一步提升其综合价值,这将会是以后的学习研究中需要重点研究并完善的问题。

广东省佛山二中 学生: 黄彦琳 指导老师:吴琼娇 2018年6月30日

第三篇:学习塞罕坝机械林场先进群体有感

学习塞罕坝机械林场先进群体有感

塞罕坝机械林场位于河北省最北部,总经营面积140万亩,其中有林地面积112万亩,森林覆盖率80%,林木总蓄积1012万立方米,是华北地区规模最大的人工林林场。

1962年,林业部在塞罕坝建立了直属塞罕坝机械林场。并将来自全国17个省市的127名大中专毕业生分配到了塞罕坝,与当地242名干部工人组成了一支369人的创业队伍,开始了‚变荒原成林海、让沙地成绿洲‛的创业之路。50年来,塞罕坝务林人用汗水和智慧浇灌出的百万亩林海,使塞罕坝长成了华北地区人工林规模最大、长势最好、生态环境最优、经济效益较高的绿色明珠。塞罕坝成为林业史上人工治理改善生态环境的典范。

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科学求实、开拓创新、爱岗敬业、使命至上的‘塞罕坝精神’,是塞罕坝三代人投身生态文明建设的理想追求和壮志豪情生动诠释,他们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巨大困难,将青春、汗水、智慧甚至血肉之躯同土地沙化顽强抗争。他们创业实践是是中国林业蓬勃发展的有力见证,更是几代中国人矢志不渝追逐中国梦的爱国史、奋斗史、光荣史。塞罕坝务林人几十年如一日地扎根基层,无怨无悔,矢志不渝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完善和传承,还需要我们不断地弘扬、丰富和发展。

我们作为街道工作者,工作在基层第一线,难免会有感到工作乏味的时候。但是,在学习了‘塞罕坝精神’后我重新感受到平凡工作的伟大,深刻领悟到勤俭建场、艰苦创业、科学求实、无私奉献的精神实质,我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发挥出‘塞罕坝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

我们敬佩所有奋战在林业人身上体现的‘塞罕坝精神’,在感到在物质生活极大满足的时候,人们更要有信仰、有精神、有追求。这种信仰和追求应该体现在所有普通劳动者的身上,我们应该发扬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立足岗位、坚守实干、创新奋进,让‘塞罕坝精神’永久的传承下去。‛

第四篇:浅谈塞罕坝机械林场森林生态旅游的发展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浅谈塞罕坝机械林场森林生态旅游的发展

浅谈塞罕坝机械林场森林生态旅游的发展

摘要:塞罕坝机械林场于1962年建立,50余年在塞罕坝人的努力下从曾经的荒漠变成了广袤的森林,为地区环境的改善做出了重要贡献。1993年塞罕坝机械林场在被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的机遇下,大力发展现代森林生态旅游,在保证林场生态价值的前提下实现了林场的综合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关键词:塞罕坝机械林场;国家森林公园;生态价值;旅游开发

Abstract: Saihanba mechanical forest farm was established in 1962, 50 years in Saihanba's efforts from the desert into a lush forest, made important contribution to the regional environment.Saihanba in 1993 was approved as a National Forest Park opportunity, vigorously develop modern ecological forest tourism, in the premise of forest ecological value to achieve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forest farm, and achieved good economic and ecological benefits.Keywords: Saihanba;National Forest Park;ecological value;tourism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TU985.1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塞罕坝机械林场位于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最北部,毗邻京、津、内蒙,地处内蒙古高原南缘和坝上山地,是京北地区的生态屏障,50余年间林场建立了80万亩人工林,现有林地72400公顷,森林覆盖率76%。在成为国家级森林公园的契机下,塞罕坝机械林场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塞罕坝机械林场概况

1、林场的破坏与重生

塞罕坝在蒙语里的意思是“美丽的高原”,历史上这里水草丰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美,土壤肥沃。但从清末开始,持续的战乱使塞罕坝遭受了大肆的掠夺和破坏,原始森林荡然无存,草原逐步退化成荒丘,寒风裹挟着流沙直扑承德,并威胁京、津地区。

1962年,127名大、中专毕业生和242名工人从全国19个省(市)来到了荒无人烟的塞外高原,开始了塞罕坝机械林场的生态性恢复工程。他们克服重重困难,摸索出适合当地自然条件的育苗和造林技术。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完成了塞罕坝森林植被的恢复,林场如今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现有动植物近千种。在阻滞浑善达克沙地的南侵,涵养水源,维持生态平衡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国家森林公园创建

1993年,在有关部门的批准下,塞罕坝机械林场正式更名为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这在肯定了林场在生态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时也给了林场全新的发展机遇,进入到了森林资源保护与旅游开发相结合的阶段,林场全体职工抓住契机开始了林场生态旅游建设的新探索。国家级森林公园的作用主要包括自然景观资源的保存与保护、资源环境的考察与科学研究和旅游观光业的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林场在旅游综合开发方面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使新的塞罕坝国家级森林公园得到全面科学和可持续发展。

二、塞罕坝的生态价值

塞罕坝机械林场位于华北平原与内蒙古高原交界地带,作为华北平原的重要生态屏障肩负着重大的生态责任,在几十年的历程中产生了巨大的生态价值:

防风固沙,华北平原由于春季干旱,再加上西伯利亚冷湿气流的影响导致华北春季沙尘暴天气时常发生,对华北地区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塞罕坝机械林场位于内蒙古高原与华北平原交界处,正好处于高原沙漠的南缘,有效保护了河北省东北部、辽宁省西南部、北京和天津等地区;

固碳释氧,华北地区经济尤其是石油、机械等重化工业发达,能源消耗与碳排放量巨大,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损害,塞罕坝机械林场每年吸收二氧化碳能力约为每年660万吨,产生660万吨氧气,对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维持地区的碳平衡发挥了重要作用;

涵养水源,华北地区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的匮乏难以满足经济建设的需要,制约了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塞罕坝机械林场像一个巨大的水库涵养了宝贵的水源,对维持地区土壤水含量和水循环,满足当地经济建设和人们的生活用水需求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保持生态多样性,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由于部分地区在经济建设中发展失当,对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林场的建设与保护不仅仅局限在植树造林这个层面上,在实践中林场职工们在努力构造一个良性的生态系统,现在林场有野生植物659种,有野生动物100余种,其中包括鹿、野猪、袍子、野鸡、细鳞鱼等珍稀动物。

三、塞罕坝旅游价值的开发

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是目前华北地区面积最大,兼具森林草原景观的国家级森林公园。享有“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摄影家的画廊”等美誉,具有极强的旅游开发价值。建园20年来公园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突出绿色、生态、、民俗这三大优势品牌,精心规划,科学管理,化资源优势为资本优势。通过自筹资金与招商引资相结合的路子对林场旅游资源进行了大力开发,实现了园区社会、生态、经济三大效益的协调发展。

景区基础建设

塞罕坝国家级森林公园在建设景区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进行了全面的基础设施建设与服务质量的提高工作,经过努力景区的接待档次和市场美誉度均得到了较大提升。

(1)道路建设,塞罕坝紧邻环渤海广阔的市场,道路的建设有助于充分发挥公园在市场空间的优势。林场目前基本建成了较完备的道路体系,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景区的旅游资源的开发潜力;

(2)景区服务设施建设,林场加大了服务设施的建设力度,景区服务设施得到了完善,住宿、餐饮、购物等服务设施得到了较大改善,并加强了对这些服务设施的管理,保证了景区运行的有序;

(3)提升服务水平,塞罕坝真正的旅游价值在于其能提供返璞归真的游览体验,而这有赖于林场服务人员的素质,林场大力加强对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景区工作人员、导游等旅游服务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着力提升服务品质;

(4)旅游宣传,公园紧靠京津等经济发达地区,市场广阔,公园着重加强在这些地区的旅游宣传力度,提高公园的知名度,并主动与旅行社进行合作,打造森林公园旅游精品线路。

2、旅游产品的开发

(1)景观游的开发,林场旅游开发的基础是广袤的森林和美丽的自然风光,这也是目前林场旅游开发的重点和林场最响亮的名片,通过丰富多彩的诸如探险,观光,与动物亲密接触等精品项目的推出化林场资源优势为资本优势;

(2)民俗旅游的开发,林场认识到单纯的观光难以满足如今越来越多样化的市场需求,而林场境内及附近地区有着丰富的民俗旅游等资源。林场在旅游品牌与线路的设计时精选了蒙古风情游项目,丰富了旅游的价值;

(3)地区组合,林场周围存在着大量零散的旅游点,它们具有一定旅游价值但还不足以单独成为一个景点,形成了一定的资源浪费,林场将来旅游开发的方向就是整合这些零散的资源,推出大塞罕坝旅游区,这将在进一步扩大林场旅游竞争力的同时拉动周边旅游经济的发展,帮助周边人民脱贫致富。

2、景区保护

公园上下深知林场恢复建设的不易,因此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十分重视保护森林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在林场建设中尽量做到建设风格与环境相协调,做到了公园的可持续发展。

坚持适度开发,每一个景区都有其环境承载力的极限,塞罕坝作为干旱地区建立的森林公园本身就比较脆弱,森林公园在开发中充分考虑到自然的承载力,通过建立环境监测站、控制游客数量等方法尽量避免旅游对林场生态环境的干扰;

污染治理,旅游资源的开发带来的环境污染是每一个景区都无法避免的问题。林场对环境保护予以充分重视。倡导生态游、环保游,并与旅行社和当地餐馆、旅店等达成环保协议,同时加大向游客的宣传力度,坚决惩处破坏环境的行为以证了林场环境,进一步增强了景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区的吸引力。

野生动植物保护,塞罕坝国家级森林公园现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4种,重点保护动物47种,为林场及周边野生动植物提供了宝贵的栖息地,维持了生态圈平衡。

4、结论

塞罕坝机械林场对维持华北北部地区生态平衡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保护了京津地区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同时林场充分利用自身森林资源优势,发展休闲观光林业,合理开发旅游资源,充分挖掘林场森林草原、乡风民俗等旅游资源,并加大与周边旅游资源的合作。实现了生态与经济价值的双丰收。

参考文献

[1]冯贺.弘扬生态文化促进森林旅游开发[J].生态开发,2010.06.[2]王金叶、赖晓华.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专业建设与发展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7年第12期

[3]白音查干.草原文化与旅游开发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6,(6).------------最新【精品】范文

第五篇:塞罕坝林场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绿色奇迹 可贵范例

—— 塞罕坝林场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核心要点:

■塞罕坝林场的巨大成就,生动诠释了发展与保护的内在统一,是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的有力印证,为广大人民群众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积极投身美丽中国建设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

■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必须从国家发展方式上找根源,从宏观战略规划中寻出路。塞罕坝林场的成功,正是贵在一张蓝图绘到底,成在集中力量办大事。

■建设生态文明,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革命性变革,技术要求高、见效周期长,因此离不开严格的制度法治、稳定的管理体制、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等。塞罕坝林场的成功,正是贵在严格的制度,成在稳定的体制。

■建设生态文明,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人类必须尊重科学、顺应自然规律。塞罕坝的成功,正是贵在科技兴林、矢志创新的坚守,成在钻研技术、永不言败的担当。

■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一定要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不能因小失大、顾此失彼、寅吃卯粮、急功近利。塞罕坝的成功,正是贵在“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功成不必在我”的大胸怀、大气魄,成在“咬定青山不放松”“一代接着一代干”的大战略、大格局。

河北省承德市北部,内蒙古高原浑善达克沙地南缘,有112万亩壮美的绿色海洋。这里就是河北省塞罕坝林场。这片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海,是人类改造自然,建设生态文明的伟大创举!

一、“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生动写照

塞罕坝,历史上有“美丽高岭”的盛誉,曾经水草丰美、森林茂密,是清朝皇家猎苑“木兰围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清朝末年开围放垦后,由于乱砍滥伐,过度放牧,加之山火不断,到上世纪中叶,原始森林已经荡然无存,成了林木稀疏、气候恶劣、人烟稀少、风沙肆虐的荒原沙地。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高度重视国土绿化。1962年,为改善当地自然环境,为京津阻沙源、涵水源,建设首都北部的生态屏障,原国家林业部决定建立塞罕坝林场。在物质和技术极度匮乏的情况下,在几代塞罕坝人的不懈努力下,如今的塞罕坝林场总经营面积140万亩,其中有林地面积11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80%,林木总蓄积量达到1012万立方米。

早在2003年,习近平同志就深刻洞察人类文明发展规律,在《求是》杂志发表署名文章,提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重要论断。从300年前的皇家猎苑,到55年前的荒原沙地,再到眼前这片绿色林海,塞罕坝的历史沧桑,正是这一科学论断的生动写照。

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有力印证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塞罕坝人把个人理想与林业事业、个人追求与国家利益紧密结合起来,恪尽职守、无私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和不可替代的绿色财富,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多的绿色福利、生态福祉,实现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巨大的生态效益。塞罕坝林场的奇迹正是“绿色富国、绿色惠民”的真实写照。据中国林科院评估,塞罕坝的森林生态系统,每年提供超过120亿元的生态服务价值,泽被京津、造福地方,被誉为“华北的绿宝石”。塞罕坝森林覆盖率由建场前的12%增加到现在的80%,有效阻滞了浑善达克沙地南侵,每年为滦河、辽河涵养水源、净化水质1.37亿立方米。

显著的社会效益。塞罕坝林场助推区域发展,创造就业机会,带动群众致富,促进地方发展,推进苗木生产、生态旅游、交通运输、养殖业等产业发展,每年可实现社会总收入6亿多元。2010年,林场荣获国家林业局“国有林场建设标兵”称号;2014年,荣获中宣部“时代楷模”称号。

可观的经济效益。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塞罕坝林场有林地面积由建场前的24万亩增加到112万亩;林木总蓄积由建场前的33万立方米增加到1012万立方米,累计为国家提供中小径级木材192万立方米。据中国林科院核算评估,林场森林资产总价值为202亿元。

强大的精神力量。塞罕坝林场的成功已经在全国树立起一面旗帜、一座丰碑。塞罕坝精神已经超越地域和行业界限,成为全国人民建设生态文明的精神动力和宝贵财富。塞罕坝林场的巨大成就,生动诠释了发展与保护的内在统一,是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的有力印证,为广大人民群众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积极投身美丽中国建设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道路的可贵探索

塞罕坝人扎根坝上高原,战风沙、斗严寒、抗干旱,从茫茫荒原上的“一棵松”到今天的百万亩人工林海,为京津冀及华北地区筑起防风固沙、涵养水源的绿色长城,扎扎实实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之路,创造了生态文明建设史上的奇迹,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道路做出了可贵探索。

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必须从国家发展方式上找根源,从宏观战略规划中寻出路。塞罕坝林场的成功,正是贵在一张蓝图绘到底,成在集中力量办大事。众所周知,人类在经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之后,正处在工业文明逐渐进入生态文明的阶段。在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对立的,强调人对自然的利用和索取。西方传统工业化的迅猛发展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付出了十分沉重的生态环境代价。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制度优势,我们的后发优势,决定了我们完全可以走一条人与自然和谐的、能够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关系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新路。塞罕坝就是可贵的范例!

党的十八大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总书记讲过,我国生态环境矛盾有一个历史积累过程,不是一天变坏的,但不能在我们手里变得越来越坏,共产党人应该有这样的胸怀和意志。中国共产党人,也只有中国共产党人,才能有这样的决心、胸怀和意志,才能担当起这样的历史使命和重任,才能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了国家和人民的长远利益,统一谋划、统一部署、统一推进,做到一张蓝图绘到底,集中力量办大事。上世纪60年代初,党和国家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和担当,下决心建设塞罕坝林场,并且一直在政策、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和真情关怀。正是在党和国家的关怀支持下,在巨大的理想信念支撑下,林场的创业者们没有被寒冷和荒凉所击垮,没有因物质匮乏和生态脆弱而退却,破釜沉舟、迎难而上,艰苦奋斗、追梦不止,攻克了一个又一个自然挑战和技术难关,书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绿色赞歌。

严格的制度和稳定的体制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建设生态文明,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革命性变革,技术要求高、见效周期长,因此离不开严格的制度法治、稳定的管理体制、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等。塞罕坝林场的成功,正是贵在严格的制度,成在稳定的体制。多年来,塞罕坝林场因地制宜,坚持探索在生态脆弱地区林场建设和管理的模式,坚持加强森林资源管护等制度建设,在护林防火、有害生物防治、经营管理、质量考核等方面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成果,为林场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塞罕坝林场建立初期隶属于原国家林业部,1968年归河北省林业厅管理。这种稳定的高层直管体制为林场提供了足额的资金保障、有力的技术支撑和稳定的人才队伍。林场因此步入良性循环,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科技创新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支撑。建设生态文明,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人类必须尊重科学、顺应自然规律。塞罕坝的成功,正是贵在科技兴林、矢志创新的坚守,成在钻研技术、永不言败的担当。55年来,塞罕坝人始终依靠科学技术,充分发挥知识分子作用,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巨大艰辛,与高寒、干旱、风沙、贫瘠做着顽强抗争。他们将林学理论同塞罕坝实际相结合,不断开展科技攻关、技术引导,摸索总结出全光育苗、“三锹半”植苗、困难立地造林等一套在高寒地区科学造林育林、改善生态环境的成功经验和先进理念,造林成活率达到98%以上。如果没有科技创新的有力支撑,这一切都是不可想象的。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代塞罕坝人响应中央号召,在土壤贫瘠、岩石裸露的石质山坡开始二次创业,启动了攻坚造林工程。5年来,在石质山坡新造林15.3万亩,在基本没有补植的情况下,成活率和3年保存率分别高达98.9%和92.2%,实现了一次造林、一次成活、一次成林的目标。这5年来攻坚造林的科研创新,在塞罕坝不胜枚举。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说,一部塞罕坝林场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国高寒荒漠造林的科技进步史。

塞罕坝精神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力量。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一定要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不能因小失大、顾此失彼、寅吃卯粮、急功近利。塞罕坝的成功,正是贵在“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功成不必在我”的大胸怀、大气魄,成在“咬定青山不放松”“一代接着一代干”的大战略、大格局。塞罕坝林场建立的初衷,就是要改变京津地区风沙危害,积累高寒地区造林经验。塞罕坝人的视野和胸怀从来就没有停留在塞罕坝,没有停留在承德地区,而是京津冀、华北乃至整个中国高寒荒漠地区。他们用青春、汗水、心血和智慧铸就了伟大的塞罕坝精神,创造了生态文明建设史上的奇迹,谱写出绿色发展的华美乐章。一棵棵高大挺拔的落叶松,昂首屹立于塞罕坝的土地上,正是塞罕坝精神的生动写照,更是塞罕坝感天动地发展史的真实见证。塞罕坝,是一曲集体力量的颂歌!一个无私奉献的典范!它为京津冀乃至整个华北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不可磨灭的贡献。

塞罕坝的实践雄辩地证明,只要认真贯彻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艰苦奋斗、久久为功,就一定能够走出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新发展道路。

四、在塞罕坝精神鼓舞下,努力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几代塞罕坝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锨一镐、一坑一苗,像养育孩子一样辛勤植树,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塞罕坝,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这片林海。塞罕坝人凭着“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的高尚情怀,“绿色发展,科学求实”的矢志追求,“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奉献精神,“愚公移山,再造山河”的坚定信念和“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务实作风,探索出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为实现美丽中国的梦想迈出坚实的步伐。

党的十八大吹响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号角,一场关乎亿万人民福祉、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绿色变革,已经开启征程。在全国上下都在努力探索绿色发展道路的历史进程中,弘扬塞罕坝精神,有利于我们振奋精神、鼓舞斗志,凝聚力量、推动发展。当年,荒原上昂扬挺拔的一棵树,坚定了塞罕坝林场建设的信心;如今,荒原变林海的绿色奇迹,坚定了我们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信心。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2017年6月,总书记强调指出:“要广泛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每人植几棵,每年植几片,年年岁岁,日积月累,祖国大地绿色就会不断多起来,山川面貌就会不断美起来,人民生活质量就会不断高起来。”让我们在塞罕坝精神的鼓舞下,在塞罕坝奇迹引发的热潮中,坚守生态文明建设,献身祖国绿色发展,把塞罕坝的精神火种传播到神州大地生态文明建设的火热实践中,努力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作者:秋 石)

下载塞罕坝林场事迹(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塞罕坝林场事迹(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习资料塞罕坝机械林场先进群体(合集五篇)

    塞罕坝机械林场先进群体为京津筑起绿色屏障 塞罕坝机械林场职工正在进行春季造林。三代塞罕坝人同土地沙化顽强抗争,将荒漠变为绿洲,把风沙挡在塞外,构筑了一道为京津阻沙源、......

    试分析塞罕坝机械林场森林资源保护现状

    试分析塞罕坝机械林场森林资源保护现状 孙萍 赵明阳 孙鹏程 (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总场 河北承德 068466) 塞罕坝机械林场于1962年由国家计委批复建场,直属原国家林业部,1969年......

    塞罕坝机械林场先进事迹给我们的启示

    塞罕坝机械林场先进事迹给我们的启示 首先,塞罕坝林场告诉我们科学是第一位的,我们要学习他们科学求实、争创一流的拼搏精神。塞罕坝机械林场几代人在物质和技术几乎一片空......

    国营林场党支部书记事迹

    国营林场党支部书记事迹心系群众的好支书──县国营林场党支部书记同志年参加工作,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部队转业参加工作一直从事林业工作,年调到国营林场,曾担任过场长,从事支部......

    国营林场党支部书记事迹

    心系群众的好支书s0100──--县国营林场党支部书记------同志1974年参加工作,197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部队转业参加工作一直从事林业工作,1987年调到国营林场,曾担任过场长,从事......

    教师学习塞罕坝精神(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塞罕坝机械林场先进群体”事迹 心得体会 **小学教师:*** 近日,上级部门要求学校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塞罕坝机械林场先进群体”的先进事迹,通过观看相关资料,我被他们5......

    塞罕坝机械林场立足科学经营构筑绿色屏障

    塞罕坝机械林场立足科学经营构筑绿色屏障 (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总场龙双红王立军) (河北承德068466) 塞罕坝机械林场坚持保护与发展并重,在大力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的基础上,立足......

    塞罕坝机械林场低质林改造现状及分析

    塞罕坝机械林场低质林改造现状及分析 宋彦文 摘要:根据塞罕坝低质林分生长情况,阐述了低质林改造的措施,并阐述了相应的施工作业方法,仅供同行业者参考。 关键字:塞罕坝 低质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