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让优秀成为习惯精神文明先进个人事迹
让优秀成为习惯
——江苏局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个人包兴华同志先进事迹
包兴华,2004年参加工作,2007年10担任孢子洲办事处担任副主任,2008年2月担任常州海事处指挥中心副主任兼执法支队副支队长,2009年7月至今担任督察处副处长。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包兴华同志文明热情服务,严格依法行政,工作成绩显著,他用点滴的工作业绩践行着他的座右铭:让优秀成为习惯。从2004年工作至今,被评为常州海事处先进个人五次,被评为江苏海事局优秀通讯员三次,2007年又被团常州市委授予“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并受到常州市委领导的接见,又被江苏海事局评为先进工作者,2008年被江苏海事局党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2009年,被江苏海事局授予“江苏海事十佳青年英才”荣誉称号,并被交通部海事局党组授予“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2010年分别被常州海事处、江苏海事局评为先进工作者、授予“2000-2010十佳青年英才”荣誉称号。
2008年,他撰写的论文被中国交通职工政治研究会和江苏海事局职工政治研究会评为一等奖,先后在《中国水运报》、《海事研究》、《江苏海事论坛》等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
包兴华同志无论是在什么岗位,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谦虚好学、勤奋务实。长期的刻苦钻研,不仅使他具备了较为扎实的专业
理论基础,同时也开阔了自己的视野。
一、加强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素质。能够坚定不移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积极组织、先后组织“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牢记党的宗旨,主动做好服务”等主题实践活动,较好的完成了每个阶段的工作,保质保量地完成每个规定动作。始终能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头脑,确保了自己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中共中央和各级党委保持高度一致,努力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全面提高自身业务技能,积极参加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着力提高自身政治素质,坚定了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又通过查文件、看录像、听录音的方式,熟悉各项业务技能,掌握工作方法和技巧。又利用现场工作的机会,多听、多问、多想,拓宽了视野,丰富了知识,切实提高了海事工作的感性和理性认识。工作中,时时处处以领导和老同志为榜样,不会就学,不懂就问,取人之长,补已之短,始终保持谦虚谨慎勤学好学的积极态度。
二、积极工作,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在办公室期间,参与组织了主题实践活动、“三个服务”理念和十七大精神等专项教育活动。配合做好党务、文明创建和团支部工作,严守机密,为处党组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文明创建的深度和广度履行了职责。加强党建工作的研讨,2007年5月份,包兴华同志撰写的调研论文被常州市机关工委评为优秀论文。同时按照工作程序,认真做好各类文件、通知、计划、总结及汇报材料的起草、打印、校对工作。做好全年的 2
政务信息报道和宣传报道工作,据统计,七年来共撰写和编辑政务信息已达千余篇。全方位为领导搞好服务,常请示、勤汇报,努力做好参谋助手。在他担任团支部书期间,带领团员青年参加各类活动,积极致力于中心工作和文明创建活动之中,使我处政务中心获得了市级青年文明号的荣誉称号,包兴华同志也被评为常州市青年岗位能手。在现场工作期间,他能准确把握工作的重点,强化了船舶签证工作,创下了人均征收港务费突破400万元的纪录。组织开展了小型船舶集中整治,进一步净化通航环境。致力于水源地保护工作,确保了常州数百万人饮用水安全,常州市孙国健副市长、韩九云副市长多次给予点名表扬。全面试行了海事管理体系,在做了宣贯、完善、运行的同时,根据要求建立了相应的工作台帐。不断强化船舶安检、行政处罚等工作,使常州海事处在这些具体的业务工作有了质的飞跃,在江苏海事局的评比中位列前茅。全面规范了执法支队的各类业务数据及报表的报送工作,使执法支队的基础性工作得到切实加强。在督察处期间,他又能根据单位实际,开创了“小切口、深挖掘、重整改、提实效”的督察模式,有效地将专门督察与职能督察相结合,提高内部督察质量,为全面提高海事业务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他主持督察处工作期间,全处专门督察次数和发现的不合规项与以往相比都翻了两翻。自2010年8月包兴华同志负责监管处工作以来,又使常州海事处在危管防污、水工管理、口岸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
三、严以律己,树立良好形象。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做到 3
不迟到、不早退,时时处处以工作为先,大局为重,遇有紧急任务,加班加点,毫元怨言。在办公室期间,草拟各类计划、总结、汇报材料方面,经常通宵达旦,夜以继日,力求写出精品,尽最大努力体现出领导意图。工作中,始终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听从领导、服从分配,对于领导和办公室安排的每一份工作,不论大小,都高度重视,总是尽职尽责,尽心尽力去完成。经常自省自励,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严格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维护办公室工作人员的良好形象。在执法支队和督察处期间,能吸取教训,带头严格遵守各项廉政规定,并教育和管理好部门的人员,积极维护好海事执法形象。以贯彻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为重点,要求部门全体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价值观、利益观,通过自己的模范行动和部门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从未发生违法违纪行为。
四、超越地界,奉献海事事业。2007年8月份,对包兴华同志来说是不幸的,远在南通的母亲不幸被摩托车撞倒,昏迷了一个星期,经医生诊断,属于重度脑溢血,随时都有生命危险!但此时单位也正好处于非常困难的时期,在这两难的选择时期,他毅然选择了后者。为了尽孝道,他晚出早归,奔波于常州与南通之间。包兴华虽然工作在常州,但家却在南京,尤其是2008年,家中的女儿才刚满两岁时,被查出患有胆总管囊肿!这对一个初为人父的人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但由于工作的需要,他也只能在愧疚老婆与女儿的同时,常年奔波于常州与南京之间,长时间以来,包兴华 4
同志就形成了三点一线的工作、生活轨迹:南通——常州——南京。为更好地致力于海事工作,2010年开始,他毅然将全家搬至常州。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作为一个海事青年,包兴华同志在组织的关心下,不待扬鞭自奋蹄,在自己的岗位上勇于进取,开拓创新,无私奉献,像灯塔一样默默闪光,他的先进事迹告诉我们:通过在岗位上的历炼,即使在平凡岗位上一样可以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也能用实际业绩印证着“让优秀成为习惯”。
第二篇:让优秀成为习惯
让优秀成为习惯
你一定熟悉这样的现象:骑自行车的时候,刚开始很费力气?而一旦骑起来以后,就会感到轻松多了。汽车在发动的时候很慢的,而后速度会越来越快……这就是“飞轮效应”。为了使静止的飞轮转动起来,一开始我们必须使很大的力气,一圈一圈反复地推,每转一圈都很费力,但是每一圈的努力都不会白费,飞轮会转动得越来越快。达到某一临界点后,你无须再费更大的力气,飞轮依旧会快速转动,而且不停地转动。
我们每个人都想出色,都想让自己发展得更好些,但却往往输在起点上。正如“飞轮效应”一样,一开始我们必须付出数倍的努力,而你一旦开始,就会有一定的惯性推动着你去行动。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优秀是一种习惯”,而要想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你需要通过下面三关:
第一关:是什么阻碍着我们?
飞轮一开始转动是很困难的,那么是什么阻碍着?看看下面的故事吧,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有个懒惰的年轻人,四处寻访能够克服凡事提不起劲的原因,最后终于找到一位大师。大师听完年轻人的来意后,便带着他来到一个火车头旁边。大师将一个木块卡住火车头的轮子,然后让年轻人启动火车。蒸汽火车头马力已全部开启了,可是火车头就是不动。接着,大师拿起了木块,火车头立即动了起来,缓缓加速前进。
大师笑着对年轻人说“就这个小小的木块,让这个时速可达一百公里以上的火车头寸步难行。年轻人,你内心的火车头被什么样的小木块阻挡住了呢?除了你自己之外,没有任何人能帮你拿掉你的惰性,当然也包括我在内。”
年轻人听了大师的话,内心大受震撼。从此以后,他不断地行动,决不让自己停顿下来,不仅克服了自己的惰性,更创造了无比惊人的庞大的事业。是呀,又是什么挡住了我们追求卓越的道路?是惰性,是缺乏勇气,还是不够自信?你把挡住自己的小木块拿掉了吗!
如果是这样,那么,恭喜你,你已通过了第一关!
第二关: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学习不会像转动飞轮那样简单,更需要智慧和毅力,你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一套方法。
听说过五步学习法吗?你不妨试试——第一步,课前自学,对于不理解的地方做好标记;第二步,课堂领悟,掌握基本原理的来龙去脉;第三步,课后回顾,加深课堂理解;第四步,检验巩固,做到定时训练,独立思考; 第五步,落实错题,经常总结,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所学的知识并加以运用.这也是学习的基本过程,问问自己,有没有做到?千万不要小看这几个步骤,也不要怕麻烦,这是无数成功学子的经验之谈。要知到,一旦你坚持这样做了,你就是已经在转动“飞轮”,接下来的学习就会变得高效而轻松。什么是学习?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习惯。找到令自己满意的方法,并且坚持下去,成为习惯。这样你就过了第二关。
第三关:你需要不断调整自己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在梦想中描绘着自己的将来的生活。开始时,我们会满腔热情。然而“事情永远不会百分之百地像我们预计的那样”,总会遇到种种问题,你一旦屈服、妥协,刚刚“旋转的飞轮”就会慢慢停止转动,直到有一天,你无奈地发现梦想和现实是那么的遥远。
每天,都有很多架飞机从我们头顶飞过,飞机上的乘客也坚信他们会到达自己的目的地。然而,你知道吗?在95﹪的飞行时间里,飞机都是偏离航道飞行的,也就是说,没有人控制,飞机几乎一起飞就偏离了航道。区别就在于飞机是由飞行员负责方向的。飞行员有预定的目标,他清楚飞机会被气流吹得偏离航道,所以他监控着飞机的飞行方向,不时地进行调整,最终到达他的目的地。我们也是这样,你所要做的不过是不断地调整自己——向着自己预定的方向努力。的确,优秀是一种习惯,但,首先,你必须习惯于优秀。
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每个人的人生定位不同,生活态度自然就不同。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打算把自己置于生活的哪个层次、何种境界,是每一个严肃生活的人都不得不考虑的现实问题,也决定了这个人基本的生活方式。鲁迅立志揭出劣根性,以引起疗救的注意,所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把别人用来喝咖啡的时间用于读书写作。哈佛大学集中了全美甚至世界最优秀的学生,他们的校训正是“追求卓越”。是的,雄鹰不甘宇下,骏马难守圈栏。一个志存高远的人,必定将追求优秀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作为一种近乎本能的习惯。
所谓习惯,是一种常态,一种下意识,一种自动化,一种经过长期培养历练而形成的自然而然的状态,一种无需思考即可再现的回忆。其程序好像早已置于大脑和肌肉中,成为一种特殊的记忆,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都是优秀的外化和证明,都会使人眼前一亮,为之折服和赞叹。
优秀习惯的养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可以有一个明确的起点,但肯定没有固定的终点。但只要不断追求,每一个阶段性的成果都会成为一个新的起点。即便生命个体终结,后来者依然可以从他倒下的地方起步,向着更高的境界跋涉。
优秀和勤勉是天然的盟友,是孪生兄弟。优秀的人无一不是勤勉的,而勤勉的人即便不是最优秀的,起码是比较优秀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勤勉本身就是优秀的代名词。所有天才无不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请千万不要轻易相信天才的神话,那种似乎不需练习就能演奏的神童,那种不费吹灰之力就品学兼优的学子,我们听说过,但没见过,不可太当真。即便有莫扎特那样的特例,于我等也毫无借鉴之可能,不可作为榜样盲目复制。道理很简单,你是你,你不是莫扎特。你我遍地都是,莫扎特只有一个。哲学常识告诉我们,特例不揭示必然性。聪明的人从来不把自己当特例,聪明人只知道下笨功夫。
因为追求优秀,做什么都必须有“争创一流”的意识。食人俸禄,尽其本分,是常人的标准,而在优秀的人看来,是起码的德性;考上名牌大学,获得全优成绩,将来有一份体面的工作,是一般人梦寐以求的理想境界,而
在优秀的头脑中,仅仅是一个通向优秀的起点而已。因为定位于优秀,别人可以睡的懒觉自己不能睡,别人可以敷衍的责任自己不能推,别人可以视而不见的工作自己不能躲,别人可以心安理得的生活自己不能忍。因为定位于优秀,装腔作势的表演、阿谀逢迎的丑态、追名逐利的争斗,统统不屑为之。不仅如此,还要敬鬼神而远之。
优秀作为一种品质,当然离不开客观环境。但真正优秀的人懂得:命运只有把握在自己手里,才是真正的命运。平庸的人总是把别人的成功归结为环境好、条件好、人缘好、运气好,而把自己所有的失败归结为外在原因。优秀的人心里明白成功离不开客观条件,但从不过分依赖客观条件。他们懂得: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他们成功的时候往往以感恩之心面对社会、面对所有帮助过他们的人,把成功的功劳归结于客观条件。他们失败的时候,往往把原因归结为自己努力不够。优秀的人总是说自己不行,认为自己无知;平庸的人总是利用各种机会表白、粉饰自己。在真正优秀的人看来,世界上没有比这更愚蠢的事情了。优秀的人做了好事总不忘共同工作的同事,总是把主要功劳归于大家;平庸的人恰恰相反,极力讳言别人的贡献,拼命夸大自己的作用,贪天之功归己有,成绩都是自己的,错误都是别人的,老子是一朵花,别人都是豆腐渣。
优秀是一种酵母,把它用到生活中会产生一种奇特的效果。套用一句诗人的话:优秀是优秀人的通行证,平庸是平庸者的墓志铭。
让优秀成为习惯
优秀是一种习惯。养成这种习惯对自己十分有好处,但不是所有人都能优秀。有的人向往优秀,但不付出实际行动,优秀不会光临与他;有的人很优秀,但是他不知道现在的优秀是为了将来干什么,所以他养不成这种习惯;有的人对一瞬间的稀奇不在意,看完红花热闹,便放过了,那样他永远不会优秀。
优秀属于把勤奋习惯化的人。只有勤奋,多用功,才有可能优秀。我国北宋的范仲淹,在进京赶考的前段时间,自己找了一间屋子,每天刻苦学习,努力钻研。每天早晨熬一锅粥,等到中午学习完时已结成硬块,他就用刀把粥一块块划下来,就着咸菜吃,这就是午饭,晚饭亦是如此。经过此番勤奋,他终于成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一个十分优秀的人。
“上帝永远不会把成果赠给那些妄图享受、不劳而获的人”请记住这句话。优秀属于把理想习惯化的人。向着理想进发,优秀会离你更近。爱迪生从小立志当一个小发明家。小时候的他已凸显其个性,稍大些,他在火车里千方百计搞到一小间屋子,边在火车上工作边搞发明。工作之余,他四处找些瓶瓶罐罐,来为他的试验服务。因一次意外,他制造了混乱,被人打坏了左耳,但他仍然不懈努力,经过许多次试验,终于做成了电灯,并为它找到最好的灯丝——钨。而且他一生的发明有1000余种。
理想是优秀的基石,为自己铺垫好基石,以后会跑得更快。
优秀属于把求知上进习惯化的人。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心,敢于去探索,才能有深层意义上的优秀。听说过英国工业革命时代的“蒸汽机”吗?它的改进人——瓦特本是一个平凡的孩子,一次妈妈浇水时,他看到壶盖往起蹦,问了妈妈才知到那是水开了。“为什么水开了壶盖会不停的动呢?”带着这个思考,瓦特对蒸气机进行了改进,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唐代诗人李白本是个淘气的孩子,不求上进,一日见一老婆婆在磨铁杵,便好奇的问道:“您在干什么呢?”老婆婆对李白回答说,她要把铁杵磨成绣花针,从而教化了李白,这便是“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典故。
若没有瓦特的求知,哪能扣蒸汽时代的大门?若没有李白的好奇,那能有浪漫主义“诗仙”的美誉?所以说,想要优秀,好奇心和求知的精神决不能少。
优秀是一种习惯,但它只属于把勤奋、理想、求知习惯化的人,让我们也做成这种人,养成一种优秀的习惯吧!
第三篇:精神文明先进个人事迹
精神文明先进个人事迹
巨野县气象局推荐
xx,巨野县气象局纪检员,兼会计、测报员。
工作以来,廉洁自律,以身作责,力争在局领导的支持下,抓好我局廉政工作。在财务工作上,信奉千年文化塑造勤劳之美德,悠久历史酝酿廉政之风尚。在基础业务中,爱岗敬业,争创一流是她个人对事业永恒的追求,认真细致、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外,还有较过硬的业务技术本领。
气象工作是一项很平凡的工作,“观云测天为人民”的执著追求中铸就着气象之魂,感动着她活泼跳跃的生命,坚定着“我为气象事业倾注一腔热血的初衷!”,无论是电闪雷鸣、大雨滂沱,还是大雪纷飞、寒风刺骨,无论是手把手的教授气象协管员技能,还是积极安排他们的学习培训;无论是老人生病,孩子入学入托不能照顾,都不能成为她影响工作的理由。因为她深刻认识到:无论是面对困难,还是面对成就,最要紧的是不能丢掉爱岗敬业的优良传统。不止一次地听到熟人和朋友对她说:你们的单位搬迁了一次又一次,位置也越来越偏远,上下班都提心吊胆的。有时她也曾无奈,但事业的责任感却又促使她自豪地说:为了空气新鲜,环境优美,还有城市建设。在单位xx是个好职工,在家也是个好儿媳、好媳妇、好母亲。结婚后,把公婆当作亲生父母,为了让老人能够安度晚年,尽可能多地承担成家务和照顾孩子。公公婆婆的生日,她记在心里,放在心上,二老的生日,她总会烧上一手父母喜欢的可口饭菜;逢年过节,她总是不忘给二老添些礼物;天寒了,她给老人装上空调,买来保暖衣,防滑鞋,让老人家心里暖烘烘的。在她个人的字典里没有“不孝”这个词。从小到大,她的父母是这样教导她的,自己的父母也是这样做的。所以她经常是这样说“谁的父母都是父母,哪个父母都不容易,待自己的公婆也要像亲爹娘一样,好好的孝顺”。作为妻子,处处体贴工作繁忙的丈夫,总是叮嘱他要好好工作,家里的一切你放心。儿子现在小学一年级,功课需要督促,她是忙了这头,忙那头。聪明的儿子不负众人所期望,学习成绩也很优秀。她用生活的点点滴滴诠释了家是爱的港湾的真谛,受到了单位邻居的一致好评。她没有惊天动地的伟大,但却汇聚成一个爱心之家。
爱如果仅停留在一家人之间,那么这份爱还只是一种狭隘,可xx一家却把这种爱、这份情延伸到亲朋邻里、单位同事甚至素不相识的人。她的父母是众人所知的热心人,一直乐于助人,关心邻里,只要大家有什么事,他们总会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人。
傍晚,路边又见一家老少五口散步的身影,有说有笑,其乐融融,映着傍晚的夕阳,很美,很美……
第四篇:十大优秀学生事迹: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十大优秀学生事迹: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成xx,法学院法学专业2010级1班,中共预备党员,曾任法学院学生会社团联合会秘书处干事、演讲与辩论协会副理事长等职务。她学习刻苦,成绩优异,学习成绩、综合测评连续两年均列年级第一,曾先后获得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聊城大学校长奖学金、聊城大学英才奖学金,连续两年获得聊城大学一等奖学金、聊城大学单项奖学金。她注重增强自身能力,曾在聊城大学第26届科技艺术节中带领团队获辩论赛三等奖。她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践社会之行,增实用之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不断创新,多次带领团队深入基层调研,走进律师事务所近距离与律师面对面,曾获得聊城大学优秀学生、聊城大学寒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她,被同学们亲切的称呼为“男姐”,以法学院一姐的姿态徜徉于学习和生活做人方面,获得老师、同学一致的称赞。她,就是聊城大学2012“十大优秀学生”之一法学院2010级学生成xx。
“学为天,习为地,学习乃吾之天地。”
很多人说,看到成xx的笔记,会立刻傻眼,然后“哇”一声由衷感到佩服。在她的笔记上,不仅可以清晰的看到她用红绿蓝三色笔做标记的重难点,而且更可以看出她对于学习的热诚。
自律可能是成xx学习的法宝之一。走进她的宿舍,在的书桌上、笔记本上,随处可见贴满了学习计划的便利贴,从早上6点半到晚上11点,无论时间段还是时间点,都被标识的一清二楚,学习、休息、吃饭、睡觉。
成xx曾戏言,如果要跟她借过笔记的人收版权费,或许生活费都不用愁了。在她宿舍总能看到这样的场景:陆续有不同年级的同学来借笔记、还笔记,请教法学问题。帮舍友整理学习重难点、背单词、看《今日说法》……她舍友笑称这就是她的生活状态,永远都在学习,不仅自己学习,更难能可贵的是,她总是愿意牺牲自己的时间帮助他人学习。
成xx成绩优异,学习成绩、综合测评连续两年均列年级第一,头顶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聊城大学校长奖学金、聊城大学英才奖学金等荣誉光环,依然能做到不骄不躁。
要比别人多知道一点
成长的背后总是要付出无言的汗水,毕竟生来优秀的人少之又少。“学习,在我看来,不能肤浅,就像做人一样,绝不能肤浅。”像是触及什么,她把“肤浅”两字咬的格外重。成xx把每一学期包括寒暑假在内分为六个月。开始,她利用前两个月把本学期所有的书梳理一遍。之后,为了建立二次复习的链条,她每天都要花3、4个小时的时间整理笔记,尤其善于将报纸、网络上的相关案进行记录分析,做到举一反三,最后每一阶段的巩固复习成为建立自己学习体系的一道坚固防线。“当别人忙着期末考的复习时,我可能会稍微轻松点。”讲到这里时,她稍微舒展了一下身子,唇角上扬,流露最轻松和最欢愉的表情。
“这个,我知道”,当在课堂上与老师讨论当下热点时,成xx最常说的一句话。在她看来,比别人多知道一点,便会觉得踏实、有安全感。在学习、生活中成xx总是会比别人多看一点,多关注一点。让多一点成为一种习惯,让习惯蜕变成一种享受,是成xx的信条。一条《今日说法》、一段《法制先锋》、一期《南方人物》周刊、一本《名人传记》,就成了她十多年来生活中的必须品。就这样每天知道的多一点、再多一点的汇聚,回首时已浩瀚成海。
或许因为“男姐”范儿,周围总是会朋友向她倾诉生活的不易、感情的挫折、学习的烦恼,甚至关于“要不要谈恋爱”的问题都会向她请教,仿佛她永远是最好的倾诉对象。“从小,妈妈就教育我要做有品质的人。”受家庭教育的影响,在她看来,帮助别人是一件幸福的事。相对于独居高岭,她更愿意与其他人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将从各方面辛苦收集的当今就业形势、考研资料等传达给她眼中的“迷途羔羊”。
年轻的魅力在于拼搏可以没有止境
日子太过风平浪静,也不是一种完美。“男姐”也曾被生活所烦恼,永远在校园里穿梭的直线条是不会体会到生存和生活的魅力的。尤其大二那年,一方面为了减轻家人的生活负担,另一方面为了过活自己的立体人生,她决定去跟别人一样经历一下打工生活,利用休息的时间去餐厅当服务员。有时,面对客人无理取闹,醉酒闹事,甚至被被客人呼来喝去,她也只能忍字当先,服务至上。在那个时候,尽管工作很累,也遭遇了一些人情冷暖,[莲~山 课件 ]但这样的经历她见识到了生活百态,明白到社会之大远不是之前所见到的,也更加坚定了自己以后要走的路。忆苦思甜,方能品到人生滋味。
“再不疯狂我们就老了”,年青人心中都有冒险的因子,一不小心它就会悄然滋长。成xx也一样,她有对这个世界探索的渴望。“趁着自己还年轻、还有激情、还有时间和机会,出去走走看看,就会有不一样的成长收获。”成xx永远记得大一暑假那年的上海之旅,她见证了表哥在3年时间内身价一跃为300多万的辉煌时刻。从一个只身闯荡上海懵懂少年蜕变为现在的意气风发,表哥的成功,在她看来,无疑是卓越的经济头脑和不畏艰险的执念使然,同时也让她深深懂得了不断学习,善于观察、体会生活的重要性。
恰如这种“别人家孩子”式身边榜样的激励或者说是“刺激”,让她萌生了也去上海闯荡一番的想法,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她决定考研去华东政法大学,去触摸只能出现在梦里的生活。
“每一段旅程都是一段生活,每一次体验都是一种成长。”她自己做到的同时,也影响着身边的人。受成xx鼓励,就连平常连聊城都不出的舍友也开始了第一次背上行囊去爬泰山的旅程。
好学,谦逊的品性,使她在“男姐”、知心好友等诸多角色之间转换自如,她永远以一种学习者的姿态行走于世上,简单而不平庸,低调而不失风采。学海扬帆,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第五篇: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湖北襄樊2010年)朱铁志
①每个人的人生定位不同,生活态度自然就不同。打算把自己置于生活的哪个层次、何种境界,是每一个严肃生活的人都不得不考虑的现实问题,也决定了这个人基本的生活方式。鲁迅立志揭出劣根性,以引起疗救的注意,所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把别人用来喝咖啡的时间用于读书写作。哈佛大学集中了全美甚至世界最优秀的学生,他们的校训正是“追求卓越”。是的,雄鹰不甘宇下,骏马难守圈栏。一个志存高远的人,必定将追求优秀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作为一种近乎本能的习惯。
②所谓习惯,是一种常态,一种下意识,一种自动化,一种经过长期培养历练而形成的自然而然的状态,一种无需思考即可再现的回忆。其程序好像早已置于大脑和肌肉中,成为一种特殊的记忆,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都是优秀的外化和证明,都会使人眼前一亮,为之折服和赞叹。
③优秀习惯的养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可以有一个明确的起点,但肯定没有固定的终点。但只要不断追求,每一个阶段性的成果都会成为一个新的起点。即便生命个体终结,后来者依然可以从他倒下的地方起步,向着更高的境界跋涉。
④优秀和勤勉是天然的盟友,是孪生兄弟。优秀的人无一不是勤勉的,而勤勉的人即便不是最优秀的,起码是比较优秀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勤勉本身就是优秀的代名词。所有天才无不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请千万不要轻易相信天才的神话,那种似乎不需练习就能演奏的神童,那种不费吹灰之力就品学兼优的学子,我们听说过,但没见过,不可太当真。即便有莫扎特那样的特例,于我等也毫无借鉴之可能,不可作为榜样盲目复制。道理很简单,你是你,你不是莫扎特。你我遍地都是,莫扎特只有一个。哲学常识告诉我们,特例不揭示必然性。聪明的人从来不把自己当特例,聪明人只知道下笨功夫。
⑤因为追求优秀,做什么都必须有“争创一流”的意识。食人俸禄,尽其本分,是常人的标准,而在优秀的人看来,是起码的德性;考上名牌大学,获得全优成绩,将来有一份体面的工作,是一般人梦寐以求的理想境界,而在优秀的头脑中,仅仅是一个通向优秀的起点而已。因为定位于优秀,别人可以睡的懒觉自己不能睡,别人可以敷衍的责任自己不能推,别人可以视而不见的工作自己不能躲,别人可以心安理得的生活自己不能忍。
⑥优秀作为一种品质,当然离不开客观环境。但真正优秀的人懂得:命运只有把握在自己手里,才是真正的命运。平庸的人总是把别人的成功归结为环境好、条件好、人缘好、运气好,而把自己所有的失败归结为外在原因。优秀的人心里明白成功离不开客观条件,但从不过分依赖客观条件。他们懂得: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他们成功的时候往往以感恩之心面对社会、面对所有帮助过他们的人,把成功的功劳归结于客观条件。他们失败的时候,往往把原因归结为自己努力不够。优秀的人总是说自己不行,认为自己无知;平庸的人总是利用各种机会表白、粉饰自己。在真正优秀的人看来,世界上没有比这更愚蠢的事情了。
⑦优秀是一种酵母,把它用到生活中会产生一种奇特的效果。套用一句诗人的话:优秀是优秀人的通行证,平庸是平庸者的墓志铭。
(摘自《人民日报》2010年4月19日,有改动)
1、认真阅读全文,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用原文语句回答。(3分)
2、文章首段引用鲁迅、哈佛大学的事例的作用是什么?(3分)
3、读文归纳填空:“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一是要不断追求;二是要勤勉;三是;四是。(2分)
4、文章第⑥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