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妇女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时间:2019-05-13 15:23: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留守妇女先进个人事迹材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留守妇女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第一篇:留守妇女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xx,女,现年49岁,任新堰村蔬菜营销合作社社长,全家三口人,年纯收入10万元,主要收入来源是种植蔬菜,是本村本社的致富带头人,是留守妇女的知心人,贴心人,致富引路人。主要先进事迹如下:

xx同志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工作责任感,常年致力于农村经济发展,在群众中有良好形象。具有一定的科技、文化知识,能熟练地掌握和运用科学技术勤劳致富,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带头发展、推广农业先进适用技术,积极倡导村民热爱科学、依靠科技。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积极帮助和指导留守妇女运用农业科技发展经济,带领留守妇女致富,为所在村的留守妇女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

xx同志是一名留守妇女,她不但自己走上了富裕的道路,还带领本村留守妇女共同致富。她先后帮助了多户留守妇女走上致富之路,比如留守妇女张溪碧,由于丈夫常年在外打工,儿子女儿也不在家,家里的大小事情仅靠张溪碧一人处理,xx知道这个情况以后,主动上门为张溪碧指导种菜技术和帮助她搞好农业生产,以及为她出主意想办法解决生活困难。

第二篇:妇女工作先进个人事迹

***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同志,女,*****机关总支书记、妇联主任、统计站长,中共党员,从事妇女工作以来,她把全部的经历和满腔的热情投入到她钟爱的妇女事业上,认真落实上级妇联工作部署,紧紧围绕区党委中心工作,团结带领妇女干部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毫无怨言的为妇女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深得广大妇女群众的认可和支持。

一、学习主动,政治素养高

***同志有较强的学习自觉性。作为妇女工作的带头人,她深知只有勤奋学习,才能更好的围绕党政工作中心,引导妇女群众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所以她十分注重学习,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做勤奋学习、勤于思考的模范;做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的模范;做与时俱进、锐意进取的模范。通过不断学习,进一步提高了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更好地服务群众、引导群众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爱岗敬业,业绩突出

***同志热爱妇女工作,从担任妇联主任的那一天起,她就下定决心要把这份工作扎实做好,紧紧地和妇女群众团结在一起,将自己的满腔热情都奉献给了妇女事业。

(一)加强培训,提升妇女综合素质。农村妇女要想走出去,首先要解放思想,抛开旧观念的束缚。为此,***同志积极引导帮助农村妇女转变观念,加大科学培训力度,提高农村妇女的综合素质。每年定期开展典型经验交谈活动,1 让妇女致富能手向大家讲解自己的创业过程,成功经历。依托阳光工程,举办各类培训班10余场次,使我区80%的农村妇女劳动力平均接受了一次以上的各种专业类型培训。

(二)关心妇女实事,丰富精神文化生活。一是健全和完善了妇女学习、娱乐的永久性场所,新建了“妇女之家”活动室,露天舞台等;二是关注妇女健康,组织有关部门来我区开展“送健康”生殖系统检查、乳腺普查;三是组织妇女成立业余舞蹈队,在各大节日庆典时出演节目,丰富了广大妇女的业余文化生活;四是利用“三八”国际妇女节举办各类文艺演出和趣味运动会,做到娱乐和健身双管齐下、并蒂开花。

(三)实施维稳工程,保障合法权益。进一步健全维权网络,充分发挥各级维权站的作用,认真做好信访接待处理工作,为妇女儿童服好务、维好权,实施“绿色通道”工程。凭借“细心、诚心、耐心、恒心、信心”精神,树立“当好妇女需求的知情人、问题的报告人、发展的促进人、权益的维护人和党委政府各项政策的宣传人”的理念。依托区综治工作中心建立妇女儿童维权站,实现“五有”、“五纳入”的目标,将基层妇女儿童维权工作纳入综治工作平台;建立齐抓共管的横向维权合作网络,与司法所联合建立妇女法律援助中心;建立畅通的妇女诉求机制,坚持每周一至周五有人接待妇女群众来访,针对来访群众反映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深入基层系统调研,力争在根本上解决问题。

(四)关爱儿童健康,保护祖国花朵。关心下一代健康 2 成长,是每一位公民的权益和义务,区妇联与民政部门联手开展了“心手相牵、与爱同行”关注“留守儿童”活动。近两年儿童节、春节期间,区妇联深入基层、深入家庭走访慰问贫困儿童及家庭,共送出慰问资金2000余元,使这些留守儿童及家庭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心关注。区妇联还联合司法所,在“六五”普法期间组织专业人员到中心小学进行了一次法律知识讲座,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

(六)扩大宣传,营造氛围。联合其他部门开展各种法制宣传活动。组织法制宣传一条街和反家庭暴力“白丝带”签字活动,向广大妇女儿童宣传了《妇女权益保障法》、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婚姻法》、《关于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决定》、《计划生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劳动保障法律法规、防艾滋病和结核病知识等相关的法律法规,发放资料500余份,解答咨询人数30余人次,营造了尊重妇女、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良好法治环境。

***同志在妇女工作岗位上一干就是6年,该同志处处为群众着想、时时为群众操心,求真务实、真抓实干,谱下了一曲为妇女群众鞠躬尽瘁的光辉篇章,集中展示了妇联干部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时代风采。相信在其带领下,我区的妇女工作将会创造更加辉煌的成绩。

第三篇:关爱留守儿童先进个人主要事迹

“关爱留守流动儿童先进个人”主要事迹

灵璧县朝阳中心小学

陈 蓉

陈蓉,女,灵璧县朝阳中心小学教师,现任寄宿部五(3)班班主任。自2010年朝阳中心小学开办寄宿部以来,始终在寄宿部担任寄宿班级的班主任。该同志在教育教学业务上兢兢业业,精益求精;对留守儿童不仅在学习上精心辅导,生活上也关怀备至。

一、工作上 知难而上

勇挑重担

2010年秋,朝阳中心小学领导针对留守儿童越来越多的的现实情况,决定开办寄宿部,把留守儿童集中教育。正所谓万事开头难,老师们均知到寄宿部任务重、责任大,普遍不愿到寄宿部任教更不用说担任寄宿班主任。这个局面,让校领导头疼不已,当时陈蓉老师知难而上,毛遂自荐,主动要求到寄宿部任教数学,并担任六(3)班主任。

二、学习上 建立留守档案 细心辅导

在陈蓉老师的办公桌上,有一本“留守儿童”档案,上面除了登记着留守儿童的姓名、性别、年龄、住址和联系电话等情况以外,还清晰的注明了每个留守儿童的不同情况,如:一个家长在家的;父母皆不在家的;父母离婚的;家庭经济状况好的;家庭经济条件差的;现在谁是监护人等等。有了这本留守儿童档案,陈蓉老师在关爱留守儿童方面得心应手、面面俱到。

因为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学习上普遍缺少良好的习惯和学习信心。为了帮助他们找回自信心,陈老师常常与这样的学生进行情感交流,走进留守儿童的内心世界。例如学生郑某因父母双双外出打工,一段时间她无心学习,陈蓉老师发现后及时通过电话联系家长了解状况,然后与郑同学谈心,并且带她洗澡,先帮她洗衣服然后教会她学会洗衣服。“精诚所至,金 1 石为开”,通过一段时间细心呵护,郑同学的思绪恢复平静,学习成绩稳步上升。

三、生活上 和学生同吃同住无微不至

今年的冬天格外的寒冷,为了更好地照顾好自己的学生,入冬以来,陈老师始终和留守学生吃住在一起,尽管宿舍里都有宿舍管理员,陈蓉老师每天夜里仍要起来看看学生们的被子盖好了没有、有没有生病的。大课间时,她亲自带着学生到操场上活动,安排全班同学踢球、打篮球、转呼啦圈、打乒乓球„„让学生们动起来,既陶冶了情操,也暖和了身体。

冬天气温低,学生洗过的衣服、袜子不易干,陈蓉老师就把他们的湿衣服、袜子拿回自己家脱水;当她发现有的同学手冻肿了,马上买来冻疮膏给孩子们涂上„„

四、情感上 定期家访 重视心理疏导

为了孩子们能有一个更加稳定、和谐的学习环境,陈蓉老师经常利用双休日进行家访,给予孩子们更多的感情交流与沟通。在陈老师细心的关爱下,班里的孩子们的心情开朗起来了,性格活泼起来了,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虽然远离父母,但他们不再孤独,不再寂寞,他们和所有的同龄人一样,在温暖的阳光下一天天健康地成长。班上有一个叫李雷的学生,性格孤僻、自私,和同学相处不到一块儿。为了准确了解李雷的情况,陈蓉及时家访,了解到李雷的爸爸妈妈早已离婚,孩子判给父亲,但父亲常年在外打工,很少与家里联系,更不用说在学习、生活上关心孩子了。李雷被托付给姥姥家,由于李雷的姥姥一家在镇上做生意自身都忙不过来,仅仅能保证双休日有饭给他吃,其他事情一律没有时间管,导致李雷卫生习惯差,性格孤僻、自私。了解到这些情况,她更加同情这个单亲家庭的孩子,主动和李雷谈心,帮其 2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教会他叠被子、洗衣服;并教育他要好好学习,要与同学友好相处,多为别人着想,宽容待人,经过数次的心灵沟通后,李雷变了,能和同学一起聊天开玩笑了。陈蓉说,其实对留守儿童心理的辅导,比学习上的辅导更为重要,要诚恳的对待学生,与他们进行心灵的沟通,让老师走进这些留守孩子的内心世界,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到他们真正需要什么,这才是最重要的。

辛勤的付出,陈蓉老师在对留守儿童管理教育上取得了丰硕的收获:班上的学生没有一人辍学,班风良好、学风端正。在社会、学校都赢得了极佳的声誉。

第四篇:关爱留守儿童先进个人主要事迹

关爱留守儿童

焦滩乡中心校是一所边远的农村小学,条件不算优越,全校63%的学生是留守儿童,大部分年龄小,心理承受力差,性格内向、孤僻,行为习惯差等。2010年,焦滩乡中心校二年级二班的留守儿童达75%。谁也不想当该班的班主任,这个问题,让学校领导头疼不已。这个时候,王强老师主动申请,要求当这个班的班主任。

焦滩乡中心校校长回忆当时的情景:“当时我也很犹豫,那年,王强老师刚刚分配到中心校,又是个年轻的男教师,教学实践经验没有,他能承担如此重任,照顾好留守儿童吗?”正当校长犹豫不决的时候,王强老师诚恳的找到了校长,表示他不敢保证能做到最优秀,但他会用他的全部精力,照顾好学生。正是王强老师恳切的话语感动了校长,校长抱着试一试的心理答应了他的要求。从此,王强便走上了关爱留守儿童之路。

在王强的办公桌上,有一本班主任之“留守儿童”档案,这本档案放在他随手就能拿到的地方,一有空时,他就会拿来翻一翻。王强告诉我们,留守儿童数量很多,但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他不可能清清楚楚的记得每一个学生的情况,有了这本档案,他就可以掌握留守儿童的全部信息。在档案上,除了罗列着留守儿童的姓名、性别、年龄、住址等情况以外,还清晰的注明了每个留守儿童的不同情况,如父母皆不在家的,父母离婚的,一个家长在家的,平时表现好的,平时提问多的,家庭经济状况好的,家庭经济条件差的,现在的监护人等等。正是因为有了这本留守儿童档案,王强在关爱留守儿童方面才能得心应手、面面俱到。为了让“留守儿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树立良好的思想道德情操,王强对这一情况采取一系列措施,使得家庭、学校、社会齐抓共管,共同抓好留守儿童的管理。他用平日点点滴滴的爱,聚沙成塔,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爱的天空。

为了孩子们能有一个更加稳定、和谐的学习环境,王强老师经常利用逢场天、业余时间家访,给予孩子们更多的帮助。在王老师细心的关爱下,孩子们的心情开朗起来了,性格活泼起来了,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他们不再孤独,不再寂寞,他们和所有的孩子一样,在温暖的阳光下一天天健康地成长。王强班上,有一个叫税友强的学生,爸爸妈妈早已离婚,孩子判给父亲,但父亲常年在外打工,很少与家里联系,更不用说在学习、生活上关心孩子了。孩子被寄养在一个亲戚家,亲戚自身都忙不过来,平时几乎只管弄饭给他吃,其他事宜一律没有时间管,导致税友强卫生习惯差,性格极其暴躁、孤僻、自私,很难和同学相处。为了了解税友强的情况,王强首先想到了家访,当看到税友强寄居的家是陈旧失修的老土墙房子,到处一片狼藉时,王强柔弱的心被触动了,这哪里是家啊!连下脚的地方都难找。从此,他更加关爱这个经常饱一顿饿一顿的孩子。主动和税友强谈心,帮其树立起 1

对生活的信心,正确认识自己的家庭,并教育他要尊敬长辈,好好学习,要与同学友好相处,多为别人着想,宽容待人,经过数次的心灵沟通后,税友强变了,能和同学一起聊天开玩笑了。王强说,其实对留守儿童心理的辅导,比学习上的辅导更为重要,要诚恳的对待学生,与他们进行心灵的沟通,让老师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到他们真正需要什么,这才是最重要的。

每年敬老节前夕,王强老师都组织学生到学校附近的孤寡老人家里打扫卫生,收拾屋子等,及时教育学生要尊敬长辈,尊老爱幼。每年的六一儿童节,王强老师都自费给班上的孩子们买糖果,买学习用品,还亲手指导孩子们画画、办手抄报、写书法参加学校的评选活动,均取得很好的成绩。王强的付出,使留守儿童找到了在父母身边的感觉,使留守儿童不再寂寞,感觉学校就是家。”

焦滩乡中心校的其他教师说,王强每天从早到晚都关心着孩子们的生活、学习。留守儿童的家庭条件普遍不好,王强对他们的情况了如指掌,经常给他们送去“及时雨”,让他们解决了困难,安心学习、生活。

经过几年的辛勤付出,王强在对留守儿童管理教育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曾被评为焦滩乡中心校的优秀教师,在社会、学校、班级的口碑都好,所教科目的成绩年年是全乡前茅。

第五篇:留守妇女

为她们撑起一蓝天

内容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大批农村劳动力流进城市,农村社会出现了一个独特的群体——留守妇女。本文透过对农村留守妇女的婚姻家庭,身心健康,宗教信仰等状况及我们面对无奈的“留守”所需要采取的措施的角度围绕这一社会现象写的,为探索促进留守妇女和谐发展

关键词:留守妇女生存现状如何解决

参考文献: 《农民视角的新农村建设》 《阡陌独舞》:》;『中国农业新闻网』三农在线

自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向城市流动。大量的农村已婚男性劳动力外出到城市务工,农村留守妇女现象随之出现。留守妇女肩负着本应由夫妻双方共同承担的生产劳动和家庭抚养、赡养责任,承受着多重生活压力。“劳动强度高”、“精神负担重”、“缺乏安全感”是留守妇女生活的真实写照。沉重的劳动负担和家庭负担使留守妇女不堪重负,身体健康受到严重影响。同时,由于夫妻二人拥有不同的生活世界,因此在知识、信息、观念、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逐渐显现。对于长期分离的夫妻来说,婚姻应有的一些功能也很难实现,因此存在很多潜在的问题。

一、丈夫务工收入成为留守妇女家庭主要收入来源,大部分留守妇女仍继续从事农业生产,在生产中面临劳动力不足和生产技术等难题,丈夫外出务工对留守家庭的经济贡献很大,九成多的留守妇女家庭最主要收入来自于务工收入。丈夫外出务工后,绝大部分留守妇女从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模式下主要负责家务劳动和家庭养殖活动,转变为“男工女耕”模式下一人承担家务劳动、家庭养殖和农业种植活动,留守妇女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据调查统计,留守妇女反映劳动负担重,身体不太好。

况且丈夫外出务工是子女教育的经济保障,但留守妇女在独自抚育子女过程中力不从心,影响留守儿童的健康发展,子女教育是75.0%的留守妇女家庭经济活动的最主要目的,且29.1%的家庭最大支出项目为子女上学费用,排在第一位。

35.5%的留守妇女抚育有2个孩子。但由于文化程度偏低,留守妇女在抚育子女过程中遇到了子女学习辅导和管教的困难。农村社区中,23.0%的留守妇女为文盲,44.5%的留守妇女只上过小学。在子女抚育过程中,59.3%的留守妇女认为自己没有能力辅导子女学习,19.5%的留守妇女认为自己管不住孩子,17.7%的留守妇女没有时间辅导子女学习。

在这种情况下,训斥和体罚是留守妇女常用的教育子女的方式,有时留守妇女在身体过度劳累、心理压力过大时,甚至将子女当作“出气筒”,从而使其教育方式演变为严重的身体虐待和语言虐待,影响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沉重的劳动负担和精神负担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留守妇女与子女的沟通。留守妇女普遍表示在教育男童方面遇到的困难更多。

二.沉重的劳动负担和心理压力导致留守妇女疾患增加,健康状况堪忧,农村医疗无法满足妇女的就医需求,长期的辛苦劳作,再加上丈夫每个月寄回家的微薄工资(有的甚至没有寄钱回家),使一大部分留守妇女生活艰难,没有营养,健康状况恶化。无论是农业生产劳动还是家务劳动,留守妇女承担的比例都在85%以上。同时,在丈夫外出务工后,55.0%的留守妇女做农活时间增加了,50.0%的留守妇女家务劳动时间增加。另一方面,沉重的劳动负担也增加了留守妇女的心理负担,尤其在农忙时节,她们常因无法完成耕作劳动而焦虑、烦躁,进而引起生理疾病。另外,妇科疾病在留守妇女中也很常见,这主要与农村卫生条件及农村妇女的卫生习惯有关,也与农村妇科保健条件有很大关系。尽管目前农村计划生育工作系统定期对农村妇女进行孕检和妇科检查,但陈旧而简陋的设施条件无法满足其他的妇科疾病检查。调查发现,31.3%的留守妇女的身体状况较差。

三、长期分居、聚少离多的婚姻生活,导致留守妇女情感满足等婚姻功能难以实现,留守妇女有强烈的孤独感,常常以哭泣缓解负面情绪,大部分的留守妇女,其丈夫每年外出务工时间为9至12个月,丈夫务工地点在外省(市),丈夫外出务工后,留守妇女和丈夫通过电话进行联系,但部分的留守妇女和丈夫每次通话时间不超过3分钟。电话联系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夫妻分离的距离感,但远远不能满足留守妇女和丈夫的情感需求。除此之外,大多数留守妇女因交通、费用和务工地的居住问题从未去看望过在外务工的丈夫。留守妇女的“孤独”情绪最为显著,这种“孤独”的感觉中不仅包含着留守自身的苦楚情绪,而

且体现了留守妇女独自承担的家庭责任和压力。

四、哺乳期留守妇女现象折射出女性农民工在城市务工过程中合法权益的缺失,在留守妇女群体中,哺乳期妇女是一个比较特别的亚群体,占总体的12.8%。她们中有84.3%曾经在外务工,84.1%的年龄在35岁以下,怀孕生子是她们留守的主要原因。年轻化的特点和务工经验使她们成为留守妇女群体中最不稳定的一个亚群体。调查显示,有64.7%的哺乳期留守妇女打算待孩子断奶后,将孩子交给公公婆婆照顾,自己再次外出务工。她们的选择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将产生深刻的影响。哺乳期留守妇女现象反映出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下农村劳动力在外务工中的不平等待遇。农村女性务工者很少能与雇用单位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所以既不能享受合理的劳动保障、生育医疗保障等,也因为怀孕而不得不丢掉工作、返回家乡。

五、部分留守妇女表现出明显的宗教信仰行为,且迷信色彩浓厚调查发现,7.3%的农村留守妇女信仰宗教,其中,河南省调查地区有22.5%的留守妇女信仰宗教。留守妇女的宗教信仰动机具有明显的功利性。现实生活给留守妇女带来了许多无奈,她们缺乏安全感、稳定感,家庭收入没有保障,身患疾病又没有能力治疗等,这些使得她们在自己现有的社会资源条件下无力改变这种无奈又无助的生活状况,只能转而向神秘力量寻求安慰和寄托。宗教信仰为留守妇女带来了心理调节、教友互助、行为约束和娱乐消遣等帮助。然而,留守妇女的宗教信仰行为并不理性。在求助无门的情况下,留守妇女把希望寄托在神灵身上,试图用精神方法来解决现实的难题,是一种被动的无奈选择,尤其是把治病救人这样的愿望寄托于宗教信仰中,带有明显的迷信色彩。这也折射出目前农民宗教信仰行为的一些特点。

对于出现的留守妇女的诸多问题,这样复杂的社会问题,应该引起全社会、尤其是各级领导层的高度重视,把关注留守妇女群体作为农村工作的一个重点。但从实际情况看,各级领导对留守妇女问题还没有进行认真地研究,没有一个解决留守妇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这也是留守妇女生产生活逐步陷入困境的原因之

一。根据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分析,留守妇女是个越来越庞大的群体,她们将要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又是今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留守妇女问题如果得不到很好地解决,整个社会就不会和谐,还将引发出更大更多的社会问题。

留守妇女问题的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农村经济的落后;留守妇女问题较为严重的地区,大多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在经济发达的苏南地区农村,几乎不存在留守妇女问题;那里的农村,不是劳动力大量向外地城市转移,而是在大量地吸收外地的劳动力,外地劳动力成了苏南地区新农村建设中“生产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加快发展农村经济,无论对于改变农村面貌,还是解决留守妇女问题,都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当务之急。

当前加快发展农村经济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组织留守妇女参加技术培训,提高就业技能。

发展现代农业是建设新农村的主要内容和物质支撑,现代农业是以相对完善的生产条件和物质装备为基础,有效运用现代化的生产手段、科学知识和管理方式等要素组织生产经营的农业,需要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高素质的农业劳动者是建设现代农业、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建设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只有大力提高农民群众科技文化素质,培育造就一大批掌握现代农业科技的新型农民,才能为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提供创新经营主体。正如胡锦涛同志指出:“亿万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保证。”在多数农村男性劳力被城市吸引的情况下,广大妇女成了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她们中的大部分缺少发展现代农业的技能,因此,必须组织她们参加技术培训。培训经费可以由政府买单,以便调动妇女们参加学习的积极性,可以采取送出去培训和请进来培训的办法,根据市场的需求、妇女的文化层次、接受程度,因人制宜地选择培训项目,保证她们学得进,输得出,用得上。

(2)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兴办各类企业,拓宽就业门路。

必须发展工业经济,只有工业经济发展了,农村的富余劳动力才能就地消化,留守妇女家庭也就会减少。发展工业经济要利用本地的资源优势,一方面积极吸引国内外的客商前来投资兴业,另一方面还要鼓励和引导本地农民创业,走全民创业之路,让外出的农民回家就业。政府主要通过规划、协调、服务、政策等宏观手段,正确引导乡镇创办工业集中区。一是创新管理模式。工业集中区可在经济上与政府分离,独立承担经营责任和收益风险。按照“标准化建设、公司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社会化服务”的模式,加强对工业集中区建设的引导,使集中区管委会逐步由履行行政职能过渡到社会化运作、规范化服务。二是创新投资主体。按照市场化运作的要求,吸引多元投入,解决集中区建设资金问题。在集中区建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投资公司,主持和经营管理工业开发园区和集中区的建设。投资公司实行多元化的资本结构,按照自主经营、滚动发展、自我壮大的要求,进行独立运作、自负盈亏式的运营。坚持“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多渠道筹措集中区建设资金。鼓励和吸纳各类企业和投资主体参与工业集中区的投资建设,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出资在集中区内建造多层标准厂房。三是创新发展空间。对一些不具备工业发展条件的乡镇,可从整合资源

入手,鼓励其引资在县城创办工业,借助县城工业集中区寻求新的发展空间,工业发展了,男劳力回家了,留守妇女问题迎刃而解。

(3)依法流转农民承包的土地,促进农村经济良性发展。

农村土地的分散性阻碍了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七十年代末实行土地承包政策时,为求平均,往往将土地好差搭配,远近搭配,使土地被分割得七零八落,每户农民的承包地也分散成东一片西一块,无法实行机械化耕作,高强度的农业劳动更是给留守妇女增加了困难。为改变这一状况,我们可以在继续执行农村土地30年不变的承包政策、暂不改变土地的所有人承包权的前提下,通过土地合法流转,让接收土地的人有合法的使用权。也可实行土地的有偿流转,农民可在转让的合法期限结束时,有收回自己承包土地的权利,以解决后顾之忧。也可以让种田大户出资,从有固定职业和进城落户农民那里收购其土地承包权。不管采取何种办法,都必须坚持依法流转,政府要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建立好土地的流转档案,依法有据,减少土地纠纷的发生,保证农村土地和农民劳力转移工作的有序进行。土地合法流转后,分散到各个农户的土地又会重新得到优化集中,原来小农经济的生产模式将不复存在,促进农业的投资主体发生变化,从事土地规模经营的农场主也应运而生,有可能实现劳动机械化、种植科学化、管理企业化、产品市场化,农业的产出效益会大大提高,有助于使农村经济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4)实施家庭创业行动

“家庭创业”行动作为农村妇女增收致富和解决留守妇女问题的有效载体,并取得了实效。通洋镇居委会留守妇女徐伟芳的丈夫在常熟市一家服装企业当裁剪师多年,“留守妇女家庭创业”活动开展后,在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丈夫回家开办了服装厂,专做童装和护袖,所使用的原料全部是从常熟那家服装企业买回来的下脚料,成本小,价格低,薄利多销,供不应求,因此利润可观,她家的年收入达到10万多元;20多名留守妇女在她的家庭服装厂上班,每月工资都在1500元以上。实践证明,凡是“家庭创业”开展好的地方,夫妻闹矛盾、邻里闹纠纷的少了,人心思进、互助致富的多了,乐于学习、勤劳致富、创造美好生活已经成为家庭创业妇女实实在在的行动。

农村留守妇女问题关乎整个社会发展的进程与速度,我们应该对此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来维护她们的切身利益,以促进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

下载留守妇女先进个人事迹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留守妇女先进个人事迹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留守妇女

    留守妇女,给她们一个支点 据了解,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劳动力大规模的外移,在我国农村社会出现了一个独特的留守妇女群体。由于丈夫长期外出打工,妻子留守家庭,她们肩负着本应由......

    关爱留守儿童先进个人主要事迹(推荐5篇)

    “关爱留守儿童先进个人”主要事迹 安里中心学校 李孝珍老师 自动请缨 承担重担 安里中心校是一所边远的农村小学,条件极其艰苦,60%的学生是留守儿童,大部分存在生活不能自理,......

    大学生村官情系留守儿童先进个人事迹

    大学生村官情系留守儿童先进个人事迹 今年7月就要结束大学生“村官”聘期的**县**村“关爱留守儿童活动中心”常务主任**,心里始终舍不下村里的40多个留守儿童。今年初,她筹......

    留守妇女情况调查

    8月中旬,立秋已过,暑气未退。河北魏县魏城镇东南温村。50岁的闫玉琴正在家里照看着未满周岁的大孙子。孩子待不住,一会儿要下地,一会儿又要抱,闫玉琴累得汗流浃背。两个儿媳去卫......

    留守妇女调查报告

    留守妇女调查报告 近年来,随着大量农民工外出打工,给经济社会带来发展的同时,也导致农民家庭夫妻分居,留守妇女生产生活困难的一系列问题。最近,我利用暑期时间对我们村留守妇女......

    先进个人事迹

    先进个人事迹勤奋工作,甘心奉献从2000年9月份,我开始担任宝山寺小学的计算机教师,负责微机房的工作。这项工作在我校没有先例,要干好这个工作有很多困难,需要闯过几层关口。首先......

    先进个人事迹

    我认为我之所以被评优秀,主要是因为以下这几个方面: 在思想上: 首先,端正思想,提高思想觉悟水平,树立起作为共青团员应该起到带头和模范作用; 其次,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团员活动,......

    先进个人事迹

    先进个人事迹 XX,女,1986年5月出生,是XXX班学生,入校以来,严格遵守学院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踏实,学习勤奋,自觉性强,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在思想、学习、生活、个人实践等方面都取得了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