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妇女调查报告

时间:2019-05-14 11:08: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留守妇女调查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留守妇女调查报告》。

第一篇:留守妇女调查报告

留守妇女调查报告

近年来,随着大量农民工外出打工,给经济社会带来发展的同时,也导致农民家庭夫妻分居,留守妇女生产生活困难的一系列问题。最近,我利用暑期时间对我们村留守妇女的生存状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我深深地体会到留守妇女的艰辛和不易,她们柔弱的双肩既承担赡养老人、照顾小孩的重任,又承担着家庭生产的艰辛,为了一家人的生计和希望,默默地支承家庭的负荷。

一、留守妇女的基本情况

2011年.全村总人口数人,其中:外出务工人员人,留守妇女人,女劳动力人。

1、在文化程度方面,大部分留守妇女文化偏低。从调查的情况看,85%以上的留守妇女为初中及以下学历,30岁以下的留守妇女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较多,31—40岁的具有初中和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较多,40岁以上的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较多。

2、从年龄结构上来看,留守妇女主要分布在30岁以上。30岁以下的留守妇女主要是因为生育、照顾幼小子女而暂时没有出门打工,占总数的15%左右,40岁以上的占到15%,30-40岁的留守妇女是较为集中的年龄段,这一阶段的妇女上有日益年迈的父母,下有正在成长的孩子。

3、从留守妇女的留守原因来看,主要原因是大部分的留守妇女因为家庭不支持其外出打工或者自身不愿意外出打工,客观原因是需要她们留守家里照顾家庭、抚育孩子、照顾农业生产。双重原因使得她们既向往外出打工又自我回避的矛盾心态,这一现象在30岁以下的留守妇女身上表现得更加为明显。

二、留守妇女生存的现状及问题

1、劳动强度大,身体受损。留守妇女既要承担繁重的农业生产劳动,又要料理家庭琐事,有时还要照顾年迈的老人,教育未成年的孩子,留守妇女的体力大幅度透支。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留守妇女”需要每人独立承担将近5亩地左右的农业生产和养鸡望过上稳定的家庭生活,而其中又有半数以上的妇女表示“一个人难以单独承担农活”,“希望过上安稳的家庭生活”。而那些身体不好的留守妇女,遇到的困难则更大。如我们村留守妇女沈某,家里有5口人,有两个孩子上学,一个读高中,一个幼儿,有一位体弱多病的婆婆,还有4亩责任田的耕种,全部由她一人承担。由于多年辛劳,积劳成疾,还患上了腰椎病,用她自己的话说“有时累得鞋都不想脱,就想爬到床上睡觉,可是家里小孩还要自己照顾”。而问到腰椎病治疗的情况时,她说丈夫打工挣的钱,要给孩子买奶粉和交学费,还有婆婆需要照顾,所剩不多,自己的病只能支撑下去。说着说着,她已泣不成声。

2、精神负担重,安全感下降。由于丈夫常年在外,留守妇女精神负担明显加重,安全感下降。主要表现:一是出现婚姻危机。留守妇女大多是中青年,一些长期分居的留守妇女因为丈夫长期在他乡打工,夫妻之间缺乏沟通,双方互相猜疑,再加上自我精神生活空虚,自我控制力不强,易导致感情危机。在调查中,我发现“打工婚姻”不稳定,聚少离多。二是财产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男性劳动力外出后,农村只剩下老人、儿童和妇女,在这种人口结构的变化,致使农村治安防范力量减弱,使农村社会治安隐患增加,农村留守家庭的小偷小摸现象增多,留守妇女的安全感大大降低。70%的留守妇女面临着巨大的生存的压力和心理压力,并且无人倾诉,既要操心孩子,又要担心在外的丈夫,还害怕流言蜚语。其中一位妇女告诉我,她家鸡子常常被偷,小狗也被偷走。

3、婆媳关系难处理,对子女疏于教育。自古以来,婆媳关系都不好处理,尤其现在的丈夫不在家的情况下,处理好婆媳关系更是难上加难。调查中我们发现多例存在婆媳关系没有处理好导致家庭矛盾激化的现象。不少留守妇女本身文化水平比较低,除了在经济、生活上能为子女提供一定的支持外,无力在子女学习上、做人做事上给予有效教育与监管,只能

听之任之,只是希望子女不要惹麻烦。由与80%左右的留守妇女认为对子女的教育就是拿钱给他们上学,只要他们在学校听老师话,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就行。有近50%的妇女几乎从未同子女谈理想与抱负,有近65%的妇女不知道平时孩子想什么、干什么,对于孩子的教育和培养主要表现在吃饭穿衣上。我还发现有的妇女由于自身只有小学文化水平,子女上初中后不能对其进行辅导和监管。

三、留守妇女问题的解决建议

留守妇女是目前农村最大的劳动力资源,是新农村建设主力军,关系到家庭的稳定和社会的安定,针对留守妇女面临的压力和困难,需要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措施,开展帮扶活动,营造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密切配合,共同关爱留守妇女的社会氛围。

1、高度重视,创造关爱留守妇女的良好环境。关爱农村留守妇女是一项重要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高度重视,需要社会发挥各方优势,做到资源共享、优势 互补、协调配合、共同推进。要提高思想认识,形成各部们齐抓共管、共同关心的局面。要出台相应的硬性帮扶政策和措施。如相关部门要深入基层传授技术、以村为单位建立“农家书屋”、定期或巡回开展“三下乡”活动、建立“妇女健康之家”、帮助有条件的农村妇女给予信贷扶持和项目扶持等。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妇女的思想道德素质。利用农闲时节或“三八”妇女节等,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丰富留守妇女的精神生活,提高生活质量。以“平安活动”建设为载体,以评选“平安家庭”、“好婆婆”、“好媳妇”、“好妯娌”、“好邻居”、“五好文明家庭”等形式,大力弘扬尊老爱幼、夫妻和睦、邻里团结的家庭美德;大力宣传知法守法、做合发公民的重要意义;引导妇女相信科学,发对迷信,崇尚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社会的安定和谐。严厉打击侵害妇女合法权益的犯罪活动,打造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加强对留守妇女的法制教育和安全教育,加大对《妇女权益保障法》的宣传教育,提高妇女的法制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2、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有志青年回乡创业。要多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让青壮年劳动力在本地就业,从根本上解决劳动力大量外出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要拓展农村致富渠道,制定优惠政策,动员和鼓励外出务工青年积累经验,更新观念,帮扶他们回乡创业,推动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3、加强对留守妇女的技能培训和资金扶持,鼓励留守妇女自主创业。继续大力加强妇女技术培训,举办留守妇女技术培训班,让留守妇女懂得更多的农业生产技术,科学种田,科学致富,提高依靠科技增收致富的能力;继续创办示范家长学校,深入开展“争当合格父母,培养合格人才”活动,引导更多的家长特别是留守妇女为国教子、以德育人;劳动、妇联等部门要继续坚持积极为留守妇女提供项目信息和 致富门路,推广科技含量高、覆盖面广、投资少见效快的增收致富项目;要大力扶持留守妇女创业项目,在用地、资金、技术等方面给及政策优惠,使其能够敢创业、会创业、创成业。同时、政府要尽快建立土地流转机制,在农村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合理流转土地,使农村留守妇女从繁重的土地劳务中解脱出来。

4、积极探索有特色的农村妇女协会组织,充分发挥妇女群体自身互帮互助的作用。在“政府支持”的前提下,成立乡镇农村妇女协会或农村妇女合作小组,“生产联合互助组”以减轻劳动强度;“生活联合互助组”以相互关心实现情感上得诉求;“文化活动联合组”以共同分享娱乐等。同时,鼓励她们利用协会或互助组定期或不定期地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亲情之旅”等亲情互动活动,加强留守妇女夫妻间的情感交流。

但是,通过上述途径来解决留守妇女的问题,在短期内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我认为目前最为重要的、能切实起到作用的时为留守妇女提供所需的援助和支持。在流出地,要充分发挥村委会功能,开展针对留守妇女所需要的村委公共服务,增强她们的社会参与意识。子女的教育问题是她们面临最大的困难,村委可以建立家教咨询站,由寒暑假大学生提供服

务。这样,农村留守妇女的问题可以逐一改善甚至解决,加快新农村的建设。

第二篇:关于农村留守妇女的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2012年3月

调查地点:北部分村镇

调查内容:农村留守妇女的调查

调查方式:记者调查

有课题报告称,目前我国有近5000万留守妇女。劳动强度高、精神负担重、生活压力大,是压在留守妇女头上的“三座大山”。一位长期研究中国留守人口的学者认为,“当代中国留守妇女的数量之大、承受负担之重,不仅在中国历史上,就是在世界的现代化进程中,都是少见的。”

而与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相比,留守妇女的心理状况与精神负担,更容易被忽视。近日,本报记者来到湖北部分村镇,探访不同年龄段留守妇女的生活状态。她们的生活追求或许不同,但都不得不在“更好的经济收入”和“正常的家庭生活”中做取舍。她们并不算奢侈的心理期待,实际是在呼唤更合理的制度安排。

还是少女时,她们也曾驻足过多彩的城市;

嫁为人妻后,她们也曾与丈夫一起在城里打拼;

然而,当她们成为母亲后,为了孩子,却不得不回到乡村,忍受“牛郎织女”的分居生活。

离别,从最初的难过,慢慢变成一种习惯……

“三八”妇女节前夕,记者走进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的村湾角落,听村里的留守妇女讲述她们的故事。

故事 出国打工村的“全职妈妈”

“我们结婚才几个月,他就出国了,那时非常想他,现在也只好习惯了”

邬家湾距离黄陂城区约一个小时车程,是当地有名的打工村,青壮年男子有出国“打洋工”传统。

“80后”媳妇张娟,丈夫在伊拉克打工,一签约就是两年。她独自带着5岁的孩子,偌大一个家,里里外外都靠她一个人。

张娟说:“最难的就是换煤气罐之类的体力活,最担心的是孩子的安全。我的孩子上幼儿园,学校的小面包车管接送,听说好多地方校车都出事了。可就算我骑摩托车自己接送,照样不安全。”

比繁重的家务更难以承受的,是心理上的煎熬。张娟的好姐妹沈丽,丈夫也曾在利比亚打工。2011年初,从电视上看到利比亚局势紧张,沈丽的心一直悬在嗓子眼,“电话打不通,网络连不上,把我急死了。等了半个月,老公总算安全回家了。直到现在我都后怕,不敢再让他出国了,现在他在银川打工。”

丈夫回国打工了,回家的次数却没变。一年到头,也就春节回家一次。平时沈丽一个人在家带俩孩子。“刚开始一个人住挺害怕的,每天晚上首先要把门窗都关好。不过时间长了,慢慢也就适应了,没以前那么害怕了。”

25岁的石艳艳说:“我们结婚才几个月,他就出国了,那时非常想他,现在也只好习惯了。”

其实,在结婚前,她们中的好多人也曾在外面打工。可为了照顾孩子,只好回乡留守。在村里,除了干活、带孩子,就只能看电视、搓麻将,她们也心有不甘。“我也想找点工作,可我就算去镇上上班,离家也挺远,赶不及接孩子、给孩子做饭,怎么办?”张娟说。

故事 “水土不服”的返乡妇女

“过去在厦门,我还常常去听一些教育讲座,可这里没有啊,原来听过的也忘了”

今年春节刚刚回家留守的彭惠玲,“水土不服”的感觉很强烈。彭惠玲家住刘家寨村彭家田湾,之前一直和丈夫在厦门打工,她做超市促销员,丈夫做木工活。

“厦门真是好,气候好,景色好,人文环境也好,我在那朋友也多,可回到家,生活太单调了。”彭惠玲语气里充满了对厦门的想念:“不过为了小孩,我只能回来,让老公一个人出去打拼!”

彭惠玲30岁出头,女儿5岁,马上要上小学了。“过去我们把孩子丢给爷爷奶奶带,老人‘隔代亲’,特别溺爱。现在孩子习惯很不好,我必须得回来好好管着她。希望她将来比我们强,能在外面的世界立足。”

彭惠玲最希望的,还是一家三口能一起待在厦门。他们去年也曾经把女儿接过去,“小孩可高兴了,可惜我们没能力,过了两个月,就发现厦门养孩子太贵了,幼儿园一个月要600元学费加200元伙食费,我一个月工资才1500元,孩子他爸工资高点儿,但做装修有季节性,收入也不稳定。孩子也真懂事,一看我们没存到钱,马上自己说要回农村去。”

说起这些,开朗的彭惠玲多了几分感伤。“孩子哪是真愿意离开我们呢?每年过完年要出去时,女儿都抱着我们哭。她任性耍脾气时,我们只要威胁一句‘再不听话我们就走’,她马上就听话了……”

在外面闯荡过的彭惠玲,对农村的生活很有看法:“现在村里留守孩子多,一放学就没人管,过去还有人教他们跳跳舞,现在也没有了。” 她觉得自己教育孩子的方法也有问题,可就是不知道怎么教才好。“过去在厦门,我还常常去听一些教育讲座,可这里没有啊,原来听过的也忘了。”

故事 守了半辈子的孤单

“等孩子大学毕业,我老公也干不动了,就让他回来,我们一起养老”有的留守妇女过了20多年的孤单日子,直到50多岁还在坚守着。六家砦村的村委会副主任彭凤兰就是这样。彭凤兰原本和丈夫一起在外打工,女儿1岁时因摔伤落下腰椎骨结核,为了照顾孩子,她只能回到农村。从女儿4岁到19岁,他们花了10多万元给女儿做了4次手术,现在女儿总算痊愈了,正在上大学。

为了筹集两个孩子的学费、女儿的医疗费、父母的赡养费,夫妻俩一个在城市、一个在农村,拼命工作。“农忙的时候,我白天种田,晚上加班做村委会的工作。幸亏现在农业生产基本都机械化了,老人也有了养老金,入了新农合,要不然真是应付不过来。等孩子大学毕业,我老公也干不动了,就让他回来,我们一起养老。”

心愿 离团圆还有多远

张娟的梦想是,等存够了一点本钱,让老公回来和自己一起,在镇上开个小服装店。彭惠玲的梦想是,丈夫在外打拼,自己在农村搞点能赚钱又不耽误照顾孩子的养殖业,一起奋斗,将来在城市立足。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村庄附近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工厂,工作机会越来越多。打工从“长途”变为“短途”,夫妻见面也从一年一会缩短为一月一会。

横店街新春村里有个小工厂——武汉市泽华塑料制品有限公司,吸收了60多名当地农村留守妇女就业。50岁的王巧珍一边麻利地缝着塑料雨衣,一边告诉记者:“我们附近在搞工业园开发,机会比较多。我丈夫在附近做小生意,一般一星期到一个月回来一次。我种亩把水稻田,在这里打工一个月还可以挣一两千块,挺好的。两个儿子都在外地打工,一个在武汉市区、一个在合肥,节假日才回来。”

通过对张娟的生活调查,我们了解到了留守妇女生活的艰辛与困难。希望她们这个群体能引起社会和政府的更多关注。让她们的基本生活能像一般人那样正常进行。

第三篇:留守妇女生存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伴随着大批农村劳动力转移城市务工的浪潮,农村留守妇女的队伍逐步扩大,她们在生产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日益凸显,她们的生存状况直接影响着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关系到农村社会的稳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必须引起注意和切实加以解决的问题.为全面掌握了解我县留守妇女的现状,为留守妇女生存发展研究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县妇联于2008年9月,对全县留守妇女相对集中的深渡镇,小川乡,上丰乡,新溪口乡,璜田乡,富堨镇,森村乡等7个乡镇的181名留守妇女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对全县农村留守妇女生存发展状况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具体情况如下:

一,基本情况

农村留守妇女的现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2,留守妇女文化程度低.调查中发现,小学以下文化的留守妇女占32.6%,初中文化的占60.4%,高中文化的仅占7%.因为文化程度不高,接受新知识,新技术能力较弱,没有一技之长,这成为她们留守在家的主要原因之一.3,留守妇女劳动强度大.调查对象中,近52.5%的留守妇女除了要赡养老人,照顾孩子外,还要担负起家庭的各项生产,生活重任.面对烦锁的家务和繁重的农活,她们身心疲惫.有妇女说:“有时上山干活回来,脚都懒得洗,饭也懒得吃,就想好好睡一觉.”

4,留守妇女与丈夫沟通交流少.调查中发现,为了节省开支,长期外的丈夫一年回家次数屈指可数,甚至有的几年都不回家,电话也是少之又少,很多家庭只有遇到子女教育,老人赡养,修建房屋等重大问题时才会与丈夫电话沟通.长期的缺乏感情的交流,36.7%的留守妇女认为长期的远离已经影响

了夫妻间的感情,其中20%的妇女感觉与丈夫的感情明显变淡了.

xiexiebang.com范文网[CHAZIDIAN.COM]

5,留守妇女对小孩培养教育不够.由于留守妇女的年龄偏大,知识层次较低,家务事繁重等原因,36%的留守妇女对孩子培养教育倍感吃力.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2,夫妻长期两地分居造成情感缺失,婚姻呈现危机.由于跟丈夫长期分居,联系较少,造成双方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差距越来越大,夫妻双方的情感也随之发生变化.如璜田乡一妇女说丈夫在外打工,经不起外面的诱惑,有了第三者却又不离婚,对家庭,孩子不管不问,不再承担“养家”义务,把苦难留给她一人承受.三,对策建议

1,提高妇女综合素质.各有关部门要多层次,多形式开展技能培训,让留守妇女基本都能参加免费的技能培训和创业咨询服务,使之掌握必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增强她们自我发展的能力.2,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建议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各部门在制定出台政策及工作措施时,充分考虑农村留守妇女的利益需求,加大政策倾斜力度.把对农村留守妇女的教育培训纳入农村劳动力培训的整体规划,在培训指标和经费上向女性倾斜.3,大力发展女性经济.许多留守妇女心灵手巧,吃苦耐劳,脏活累活都不怕,针对她们这些特点,要因地制宜地发展符合女性特点的副业生产,如养殖,瓜果蔬菜种植,手工业等;要积极为留守妇女提供项目信息和致富门路,推广投资少见效快的增收致富项目;另外,要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大力培养妇女科技致富带头人,女经纪人等,引导妇女走联合致富之路.这样,她们的非农收入增加了,经济情况改善了,生活状况自然就会得到改善.4,创新开展文娱活动.健康的文化活动是减轻精神压力的良方,各级地方政府要加大投入,在农村建立文化站,图书室等文化场所,让她们通过读书等活动培养良好的道德

意识,增强她们的法律观念.要培养乡土文化队伍,挖掘地方传统娱乐资源,丰富留守妇女的精神文化生活.

第四篇:留守妇女

为她们撑起一蓝天

内容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大批农村劳动力流进城市,农村社会出现了一个独特的群体——留守妇女。本文透过对农村留守妇女的婚姻家庭,身心健康,宗教信仰等状况及我们面对无奈的“留守”所需要采取的措施的角度围绕这一社会现象写的,为探索促进留守妇女和谐发展

关键词:留守妇女生存现状如何解决

参考文献: 《农民视角的新农村建设》 《阡陌独舞》:》;『中国农业新闻网』三农在线

自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向城市流动。大量的农村已婚男性劳动力外出到城市务工,农村留守妇女现象随之出现。留守妇女肩负着本应由夫妻双方共同承担的生产劳动和家庭抚养、赡养责任,承受着多重生活压力。“劳动强度高”、“精神负担重”、“缺乏安全感”是留守妇女生活的真实写照。沉重的劳动负担和家庭负担使留守妇女不堪重负,身体健康受到严重影响。同时,由于夫妻二人拥有不同的生活世界,因此在知识、信息、观念、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逐渐显现。对于长期分离的夫妻来说,婚姻应有的一些功能也很难实现,因此存在很多潜在的问题。

一、丈夫务工收入成为留守妇女家庭主要收入来源,大部分留守妇女仍继续从事农业生产,在生产中面临劳动力不足和生产技术等难题,丈夫外出务工对留守家庭的经济贡献很大,九成多的留守妇女家庭最主要收入来自于务工收入。丈夫外出务工后,绝大部分留守妇女从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模式下主要负责家务劳动和家庭养殖活动,转变为“男工女耕”模式下一人承担家务劳动、家庭养殖和农业种植活动,留守妇女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据调查统计,留守妇女反映劳动负担重,身体不太好。

况且丈夫外出务工是子女教育的经济保障,但留守妇女在独自抚育子女过程中力不从心,影响留守儿童的健康发展,子女教育是75.0%的留守妇女家庭经济活动的最主要目的,且29.1%的家庭最大支出项目为子女上学费用,排在第一位。

35.5%的留守妇女抚育有2个孩子。但由于文化程度偏低,留守妇女在抚育子女过程中遇到了子女学习辅导和管教的困难。农村社区中,23.0%的留守妇女为文盲,44.5%的留守妇女只上过小学。在子女抚育过程中,59.3%的留守妇女认为自己没有能力辅导子女学习,19.5%的留守妇女认为自己管不住孩子,17.7%的留守妇女没有时间辅导子女学习。

在这种情况下,训斥和体罚是留守妇女常用的教育子女的方式,有时留守妇女在身体过度劳累、心理压力过大时,甚至将子女当作“出气筒”,从而使其教育方式演变为严重的身体虐待和语言虐待,影响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沉重的劳动负担和精神负担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留守妇女与子女的沟通。留守妇女普遍表示在教育男童方面遇到的困难更多。

二.沉重的劳动负担和心理压力导致留守妇女疾患增加,健康状况堪忧,农村医疗无法满足妇女的就医需求,长期的辛苦劳作,再加上丈夫每个月寄回家的微薄工资(有的甚至没有寄钱回家),使一大部分留守妇女生活艰难,没有营养,健康状况恶化。无论是农业生产劳动还是家务劳动,留守妇女承担的比例都在85%以上。同时,在丈夫外出务工后,55.0%的留守妇女做农活时间增加了,50.0%的留守妇女家务劳动时间增加。另一方面,沉重的劳动负担也增加了留守妇女的心理负担,尤其在农忙时节,她们常因无法完成耕作劳动而焦虑、烦躁,进而引起生理疾病。另外,妇科疾病在留守妇女中也很常见,这主要与农村卫生条件及农村妇女的卫生习惯有关,也与农村妇科保健条件有很大关系。尽管目前农村计划生育工作系统定期对农村妇女进行孕检和妇科检查,但陈旧而简陋的设施条件无法满足其他的妇科疾病检查。调查发现,31.3%的留守妇女的身体状况较差。

三、长期分居、聚少离多的婚姻生活,导致留守妇女情感满足等婚姻功能难以实现,留守妇女有强烈的孤独感,常常以哭泣缓解负面情绪,大部分的留守妇女,其丈夫每年外出务工时间为9至12个月,丈夫务工地点在外省(市),丈夫外出务工后,留守妇女和丈夫通过电话进行联系,但部分的留守妇女和丈夫每次通话时间不超过3分钟。电话联系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夫妻分离的距离感,但远远不能满足留守妇女和丈夫的情感需求。除此之外,大多数留守妇女因交通、费用和务工地的居住问题从未去看望过在外务工的丈夫。留守妇女的“孤独”情绪最为显著,这种“孤独”的感觉中不仅包含着留守自身的苦楚情绪,而

且体现了留守妇女独自承担的家庭责任和压力。

四、哺乳期留守妇女现象折射出女性农民工在城市务工过程中合法权益的缺失,在留守妇女群体中,哺乳期妇女是一个比较特别的亚群体,占总体的12.8%。她们中有84.3%曾经在外务工,84.1%的年龄在35岁以下,怀孕生子是她们留守的主要原因。年轻化的特点和务工经验使她们成为留守妇女群体中最不稳定的一个亚群体。调查显示,有64.7%的哺乳期留守妇女打算待孩子断奶后,将孩子交给公公婆婆照顾,自己再次外出务工。她们的选择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将产生深刻的影响。哺乳期留守妇女现象反映出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下农村劳动力在外务工中的不平等待遇。农村女性务工者很少能与雇用单位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所以既不能享受合理的劳动保障、生育医疗保障等,也因为怀孕而不得不丢掉工作、返回家乡。

五、部分留守妇女表现出明显的宗教信仰行为,且迷信色彩浓厚调查发现,7.3%的农村留守妇女信仰宗教,其中,河南省调查地区有22.5%的留守妇女信仰宗教。留守妇女的宗教信仰动机具有明显的功利性。现实生活给留守妇女带来了许多无奈,她们缺乏安全感、稳定感,家庭收入没有保障,身患疾病又没有能力治疗等,这些使得她们在自己现有的社会资源条件下无力改变这种无奈又无助的生活状况,只能转而向神秘力量寻求安慰和寄托。宗教信仰为留守妇女带来了心理调节、教友互助、行为约束和娱乐消遣等帮助。然而,留守妇女的宗教信仰行为并不理性。在求助无门的情况下,留守妇女把希望寄托在神灵身上,试图用精神方法来解决现实的难题,是一种被动的无奈选择,尤其是把治病救人这样的愿望寄托于宗教信仰中,带有明显的迷信色彩。这也折射出目前农民宗教信仰行为的一些特点。

对于出现的留守妇女的诸多问题,这样复杂的社会问题,应该引起全社会、尤其是各级领导层的高度重视,把关注留守妇女群体作为农村工作的一个重点。但从实际情况看,各级领导对留守妇女问题还没有进行认真地研究,没有一个解决留守妇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这也是留守妇女生产生活逐步陷入困境的原因之

一。根据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分析,留守妇女是个越来越庞大的群体,她们将要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又是今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留守妇女问题如果得不到很好地解决,整个社会就不会和谐,还将引发出更大更多的社会问题。

留守妇女问题的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农村经济的落后;留守妇女问题较为严重的地区,大多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在经济发达的苏南地区农村,几乎不存在留守妇女问题;那里的农村,不是劳动力大量向外地城市转移,而是在大量地吸收外地的劳动力,外地劳动力成了苏南地区新农村建设中“生产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加快发展农村经济,无论对于改变农村面貌,还是解决留守妇女问题,都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当务之急。

当前加快发展农村经济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组织留守妇女参加技术培训,提高就业技能。

发展现代农业是建设新农村的主要内容和物质支撑,现代农业是以相对完善的生产条件和物质装备为基础,有效运用现代化的生产手段、科学知识和管理方式等要素组织生产经营的农业,需要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高素质的农业劳动者是建设现代农业、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建设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只有大力提高农民群众科技文化素质,培育造就一大批掌握现代农业科技的新型农民,才能为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提供创新经营主体。正如胡锦涛同志指出:“亿万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保证。”在多数农村男性劳力被城市吸引的情况下,广大妇女成了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她们中的大部分缺少发展现代农业的技能,因此,必须组织她们参加技术培训。培训经费可以由政府买单,以便调动妇女们参加学习的积极性,可以采取送出去培训和请进来培训的办法,根据市场的需求、妇女的文化层次、接受程度,因人制宜地选择培训项目,保证她们学得进,输得出,用得上。

(2)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兴办各类企业,拓宽就业门路。

必须发展工业经济,只有工业经济发展了,农村的富余劳动力才能就地消化,留守妇女家庭也就会减少。发展工业经济要利用本地的资源优势,一方面积极吸引国内外的客商前来投资兴业,另一方面还要鼓励和引导本地农民创业,走全民创业之路,让外出的农民回家就业。政府主要通过规划、协调、服务、政策等宏观手段,正确引导乡镇创办工业集中区。一是创新管理模式。工业集中区可在经济上与政府分离,独立承担经营责任和收益风险。按照“标准化建设、公司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社会化服务”的模式,加强对工业集中区建设的引导,使集中区管委会逐步由履行行政职能过渡到社会化运作、规范化服务。二是创新投资主体。按照市场化运作的要求,吸引多元投入,解决集中区建设资金问题。在集中区建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投资公司,主持和经营管理工业开发园区和集中区的建设。投资公司实行多元化的资本结构,按照自主经营、滚动发展、自我壮大的要求,进行独立运作、自负盈亏式的运营。坚持“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多渠道筹措集中区建设资金。鼓励和吸纳各类企业和投资主体参与工业集中区的投资建设,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出资在集中区内建造多层标准厂房。三是创新发展空间。对一些不具备工业发展条件的乡镇,可从整合资源

入手,鼓励其引资在县城创办工业,借助县城工业集中区寻求新的发展空间,工业发展了,男劳力回家了,留守妇女问题迎刃而解。

(3)依法流转农民承包的土地,促进农村经济良性发展。

农村土地的分散性阻碍了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七十年代末实行土地承包政策时,为求平均,往往将土地好差搭配,远近搭配,使土地被分割得七零八落,每户农民的承包地也分散成东一片西一块,无法实行机械化耕作,高强度的农业劳动更是给留守妇女增加了困难。为改变这一状况,我们可以在继续执行农村土地30年不变的承包政策、暂不改变土地的所有人承包权的前提下,通过土地合法流转,让接收土地的人有合法的使用权。也可实行土地的有偿流转,农民可在转让的合法期限结束时,有收回自己承包土地的权利,以解决后顾之忧。也可以让种田大户出资,从有固定职业和进城落户农民那里收购其土地承包权。不管采取何种办法,都必须坚持依法流转,政府要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建立好土地的流转档案,依法有据,减少土地纠纷的发生,保证农村土地和农民劳力转移工作的有序进行。土地合法流转后,分散到各个农户的土地又会重新得到优化集中,原来小农经济的生产模式将不复存在,促进农业的投资主体发生变化,从事土地规模经营的农场主也应运而生,有可能实现劳动机械化、种植科学化、管理企业化、产品市场化,农业的产出效益会大大提高,有助于使农村经济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4)实施家庭创业行动

“家庭创业”行动作为农村妇女增收致富和解决留守妇女问题的有效载体,并取得了实效。通洋镇居委会留守妇女徐伟芳的丈夫在常熟市一家服装企业当裁剪师多年,“留守妇女家庭创业”活动开展后,在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丈夫回家开办了服装厂,专做童装和护袖,所使用的原料全部是从常熟那家服装企业买回来的下脚料,成本小,价格低,薄利多销,供不应求,因此利润可观,她家的年收入达到10万多元;20多名留守妇女在她的家庭服装厂上班,每月工资都在1500元以上。实践证明,凡是“家庭创业”开展好的地方,夫妻闹矛盾、邻里闹纠纷的少了,人心思进、互助致富的多了,乐于学习、勤劳致富、创造美好生活已经成为家庭创业妇女实实在在的行动。

农村留守妇女问题关乎整个社会发展的进程与速度,我们应该对此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来维护她们的切身利益,以促进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

第五篇:留守妇女

留守妇女,给她们一个支点

据了解,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劳动力大规模的外移,在我国农村社会出现了一个独特的留守妇女群体。由于丈夫长期外出打工,妻子留守家庭,她们肩负着本应由夫妻双方共同承担的生产劳动和家庭抚养赡养责任,这些妇女就是所谓的“留守妇女”。

作为高中生的我,以前竟然从未听说过这个名词,对于她们的付出与牺牲,痛苦与挣扎,我们不应该视若无睹,心安理得。仔细想想,我们口口声声说把男女平等放在口边,其实真正做到的人是不多的,包括像“好男不和女斗”的啊云云,其实这是男性对于女性的忍让而已,并不是真正的尊重,包容。这样的社会现实让人很无奈,彻底实现男女平等不知要到何年何月。

留守妇女的压力越来越大,带给留守妇女自身发展空间越少,沉重的家庭和劳动负担对留守妇女闲暇的挤压,加重了两性之间发展的不平等,受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思想影响,很多农村妇女已经习惯在家庭中处理日常家务活。出于农村实际生活的需要,农村妇女要照顾老人、孩子,操持家务。解决农民工从个体到家庭式的转移问题,单靠农民工自身的力量很难完成,需要政府和社会加快针对农民工的政策和制度建设。对于留守妇女,农村基层组织要有针对性的政策,在劳动、子女抚养、教育等方面给予支持。同时,根据留守妇女的现实需求,在农业生产的种、收、管理等环节中,通过农村合作社等集体力量帮助组织农业生产和生活,减轻留守妇女的生活负担。

随着农民工大量涌入城市,农村中一个特殊群体正在形成——她们忍受着与丈夫长年两地分居的孤寂,守着家中的一亩三分地,赡养老人,照顾孩子,一肩挑起全家的重担,她们被称为“留守妇女”。人们在颂扬“留守妇女”坚毅刚强,吃苦耐劳的同时,却不能对她们身上所承受的压力熟视无睹。有人说女人如花,留守妇女则没有享受到花样的生活,她们的生活有更多的辛酸和无奈„„

妇女作为家中比较弱势的一员,担任起了家庭中主要的工作,而妇女在家中的地位仍旧不及丈夫们。这样在比较落后的生产生活中起到了不好的作用。所以责任越大,压力越大,当然我们赋予妇女们的地位也要更上一层楼。

下载留守妇女调查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留守妇女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留守妇女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xx,女,现年49岁,任新堰村蔬菜营销合作社社长,全家三口人,年纯收入10万元,主要收入来源是种植蔬菜,是本村本社的致富带头人,是留守妇女的知心人,贴心人,致富引路人。主要先进事迹如下:......

    留守妇女情况调查

    8月中旬,立秋已过,暑气未退。河北魏县魏城镇东南温村。50岁的闫玉琴正在家里照看着未满周岁的大孙子。孩子待不住,一会儿要下地,一会儿又要抱,闫玉琴累得汗流浃背。两个儿媳去卫......

    留守妇女心理健康讲座

    通州市农村留守妇女身心健康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通州市妇幼保健所 孙淑娟近年来,随着我市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劳动力大部分外流,农村留守妇女比例日益增加,这一特殊群体面临......

    留守调查报告

    留守调查报告 留守调查报告1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乡经济的差距不断扩大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另外一方面,农村的劳动力却有着较大的剩余量,因此,在这种背景之下,......

    xx镇农村留守妇女及儿童情况调查报告

    xx镇农村留守妇女及儿童情况调查报告根据《湖北省妇女联合会关于开展农村留守妇女儿童调研的通知》(鄂妇通字[2011]5号)文件要求,结合我镇实际,对“留守妇女”、“留守儿童”进......

    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报告

    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感受 带着对妇女工作的热情和责任,我们走进社区、走进农村、走进每一户样本户家庭,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第三期妇女社会地位调查。尽管调查工作繁杂而辛苦,但基......

    法律援助调查报告妇女

    针对妇女法律援助的调查报告 一 、基本情况 针对妇女的刑事法律援助是维护妇女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和保障力量。妇女由于与生俱来的生理差异,在很多方面不能与男性抗衡。近几......

    暑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对农村留守妇女生活状况的调查

    2010暑期“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实践报告对农村留守妇女生活调研时间:调研地点:虞城县营郭镇孟楼村调查对象:村民调查主题:农村留守妇女生活调查人员:状况的调查2010年8月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