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法律职业道德
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李庄案折射出的法律职业道德
“律师/神圣之门又是地狱之门/但你视一切险阻诱惑为无物/你的格言/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惟有客观事实才是最高的权威/„„”
——《律师颂》
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李庄案的案情: 2009年6月3日凌晨,龚刚模、樊奇杭黑社会性质组织为争夺“龙头”地位、扩展势力范围,在重庆江北区爱丁堡小区制造了一场血腥的黑道杀戮。在重庆扫黑除恶过程中,龚刚模被指控涉嫌犯有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罪,故意杀人罪,非法贩卖、运输枪支、弹药罪,贩卖、运输毒品等重罪。在重庆市民看来龚刚模涉案累累,但即使是一个“罪大恶极”的人,仍然有权利聘请律师为其提供法律服务。这不仅是对人权的保护,也是对国家公权力的制衡;况且,无论他是如何“罪大恶极”,只有在法院依法判决后他才是法律上的“罪犯”,在法院没有判决前,他只能是“犯罪嫌疑人”。
于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龚刚模委托了北京康达律师事务所律师李庄为其辩护,李庄接受委托并火速赶到重庆查阅资料,准备上庭,但奇怪的是,就在即将开庭的前几天,犯罪嫌疑人举报了为其提供法律帮助的律师,即龚刚模本人主动检举,并经公安机关初步查明,李庄在渝行使辩护人职责时,违反法律规定,帮助被告与他人串证,教唆龚刚模编造被公安机关刑讯逼供,“吊了八天八夜、打得大小便失禁”等谎言,并唆使其向法庭提供虚假供述予以翻供。12月12日,北京康达律师事务所律师李庄,因涉嫌伪造证据、妨害作证罪,被重庆市公安机关刑事拘留。
以上就是李庄案的大体情形。本来,作为一个律师,即使是为黑社会的成员辩护,也纯属职业的需要,并不应该受到公民的无端指责。然而“李庄”利用法律给予犯罪嫌疑人辩护的机会,不顾事实真相,编造伪证,企图逃脱罪责的行为实在不能为大家所容忍。
“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以委托人为中心”说明了当事人和律师之间是委托人与被委托,并以委托人为轴心的关系。但委托关系必须建立在合法的框架下,委托的事项不得与法律相悖,委托事项的履行也应当依法办事。在刑事案件中,律师有着普通人没有的权力,比如,律师可以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可以查阅、摘抄、复制本案所指控犯罪事实的证据材料,有权从事实和法律方面为被告人做无罪或者罪轻的辩护等。律师这些诸多权力,来自法律的授权;而法律的授权,源于对律师群体的信任。律师作为法律人,应当恪守法律,珍惜法律的授权,而不应当滥用法律赋予的权力。李庄作为一名从业多年的律师,深知法律规定,却采用不正当手段为犯罪嫌疑人洗脱罪名。这不论是对当事人或律师本人,甚至整个社会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首先,对于当事人,在律师的错误领导下,将无法通过正确与合法的方式申张自己的权利,当然也就得不到法律的宽恕。其次,对于律师本人,就来李庄案件来说。如果李庄罪名成立,将面临《刑法》第306条规定的制裁,即“在刑事诉讼中,辩护、诉讼代理人毁灭、伪造证据,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威胁、利诱证人违背事实改变证言或者作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吊销律师资格证。而律师执业需要多年的法律学习、高淘汰率的司法考试、更要接受激烈的案源市场竞争,一旦被吊销律师资格证,以上经历的一切努
力都将白费。
最后,对于整个社会,将动摇司法机关的威信,导致老百姓将不再相信司法与法治„„这一切最终的结果就是司法体系不稳定,社会**。
出现以上律师“非道德”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律师集团缺少职业荣誉感。律师业本身是一个道德自治的行业,同时也具有相对垄断性,只有经过了严格的考试并拿到了从业资格的人才有机会进入这一团体。但由于我国法制建设的不完善,公众对律师职业的偏见和误解,以及律师自身对荣誉认识的缺乏导致了我国律师业整体没有一种作为律师的个人身份荣誉感和集体职业荣誉感(律师在工作和生活中往往认为自己是一个单独打拼的个体,没有军人等职业那样的鲜明集体观念)这一情感缺失的后果使得许多律师在追逐个人利益的同时不择手段,不在意个人荣誉的丢弃,不在意职业道德的约束,同时更不在意律师集体荣誉的保持,在律师和律师间形成了竞争的恶性循环,而循环的结果就是律师集团整体道德水平降低。因此,没有了对荣誉的追求,道德的沦丧也成为了必然。
第二,价值取向上,利益重于责任。律师在法律运行环节中是完全不同于其他角色的特殊类。因为他具有法律人和经济人的双重身份。一方面作为法律人,从事法律工作体现了一定的公益性;另一方面,作为作为一个经济人,律师运用自己的法律知识为当事人解决法律问题,并为自己获得经济利益,体现出了他的逐利性。值得注意的是,律师的工作来源于当事人的委托,双方的关系是一种契约关系,标的就是律师为当事人提供的“商品式”的法律服务和高超的法律技术的运用。律师的工作性质就是在这两种性质种选择,选择的结果就代表了其价值取向,价值偏重时逐利性就体现得较为明显,逐利性的突出会表现出两种情况:(1)极端的单极主义。当事人是律师的经济来源,胜诉又是案源的保障,为了获得更多的案源和胜诉的机会,个别律师往往会违反法律和相关规定私下和司法人员接触,拉拢、贿赂法官,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这些律师此时关心的只有己方的利益。(2)律师个人乐趣的丧失和道德的退步。因为沉重的负担与责任,使得律师变得疲惫,这样就不会把他人的利益放在心上,只有短期的的利益才能让他们的神经有所促动。而且大部分公众都不会认为律师的道德是善良的,正义的。正如西方法彦所语云:“诉讼孕育了律师,律师滋长了诉讼”:“辩护律师不会成为好法官,他们习惯于为钱工作”。
第三,法律制度的漏洞给律师违法提供了可能。在多年计划经济的统筹影响下,我们的司法系统也有一种领导批示的不成文惯例。例如,判决书成文以后主审法官还没有权力把它送达到当事人的手中,当这份判决书有了庭长和主管院长的签字以后,它才有可能产生法律效力。所以,为了赢得案件的胜诉,律师往往和当事人一起找领导批示,在领导身上做文章。此外,法律的保底性条款赋予了法官巨大的“自由裁量权”,争取这种权力的向己方倾斜也是律师不断违法活动的目的所在。我国没有规定陪审团制,这也使法官行使权力受律师不当影响的风险相对大。加之三大诉讼法中,一系列的回避规定却忽视了法官和律师关系的规制,让这种关系处于依法回避的盲区和边缘地带,这不能不说是立法中的重大缺陷。诸多因素综合在一起,律师为了打赢官司不惜用各种方法和法官做钱和权这种低成本高收益的交易,道德的败坏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
要加强律师职业道德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培养荣誉意识。经过前文的论述,本人认为荣誉意识建设对建设律师职业道德是有帮助的。西方律师业的早期,同样是由于社会民众对律师业的讥讽刺激了律师们,让他们意识到了职业荣誉的重要性。为了改变人们的评价,律师们开始为穷人提供免费的服务,有时这种服务完全不计成本,此后经过多年的发展,这种为打不起官司的人进行援助的服务演变成了今天的法律援助制度;不仅如此,律师还剔除在职业队伍中的道德败坏者来提高自身的纯洁性。这是我国所缺少的。
第二,加大法律普及力度,让法制理念深入大众。如果说对抗制诉讼模式是律师的价值体现,那么现代法制环境的建立和大众对法律的理解就是律师存在的土壤,没有土壤的包容,任何存在都是不现实的。而我国法制现代化刚刚起步,可以说法制的环境还没有完全形成,对律师职业道德的错误认识不可避免。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间的矛盾纠纷也日渐增多,任何人都无法避免和法律打交道,这正是律师业发展的大好时机。只有让更多人真正的认识法律、了解法律,才会对律师职业道德的独特性做出正确的判断,律师执业的环境和前景才会更好。第三,摆正利益与责任的关系,遵守律师职业道德。何为律师职业道德是一个道德领域的问题,法律无法对此作出细致的规定。从现在理论界认为有三条基本原则可以作为律师执业道德的最低评价标准:(1)良好的形象和声誉。(2)职业的独立性。(3)保持廉洁和清廉。实践中,这只能作为律师执业的大体方针,在操作时缺乏实践性,律师的职业道德应该和三种有密切关系的人相联系:司法机关、当事人、同行。具体来讲:(1)律师在处理与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仲裁机关的相互关系时应遵守的执业纪律——严格遵守审判庭、仲裁庭纪律,不得进行损害审判机关和仲裁机关的威信和名誉的行为,尊重法院是各国律师道德普遍要求律师所要履行的义务;律师不得为了有利于自己承办的案件而与法官、检察官进行非正常接触,该规则是世界多数国家和地区对律师的一项普遍性的要求。(2)律师在处理与委托人的相互关系时应遵守的执业纪律——律师应当尽职尽责地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委托人将自己的生命、自由、财产等权利委托于律师,律师当然应当热情勤勉、诚实信用、尽职尽责地为委托人提供法律服务,努力满足委托人的正当要求,不得对委托人授权代理的法律事务无故拖延,玩忽职守,草率处理。(3)律师在处理与同行关系时应遵守的执业纪律——律师不能做任何有损于律师职业整体利益的事,尊重同行,维护律师的集体荣誉,以正派、正直的态度处理与同行间的关系。
李庄案件虽然还存在诸多疑点,我们也无从确定他是否真的教唆当事人作了伪证,但不论事实如何,这件事情带给我们的思考是深刻的。作为律师,并不是只要尽到自己的职责就够了的,律师行业需要一片纯净的天空,而法律职业道德就是撑起这片天的支柱。由职业道德服务于这一职业,相信前景必会更加美好。因为谁都希望公平竞争,一个正直的律师比谁都更期盼一场干净的辩论。营造这一片纯净的天空,需要法律人去做的还有太多,需要我们去做的还有很多。
第二篇:职业道德与法律
职业道德与法律
第四单元 自觉依法律己,避免违法犯罪
第十课 避免误入犯罪歧途
二、同犯罪行为作斗争
一、教学目标
1.认知
(1)了解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观原因,自觉预防犯罪;
(2)懂得职业活动中的各种腐败现象可能构成犯罪,树立自觉防范意识。
(3)培养见义勇为、见义智为的品质,与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公共利益及贪污腐败等犯罪行为作斗争。
2.情感态度观念
要认同法律、自觉守法;树立以守法为荣、以违法可耻的观念,增强未成年人预防犯罪的意识和廉洁自律意识,做守法的劳动者。培养见义勇为、见义智为的品质,同犯罪行为作斗争。
3.运用
全面地、辩证地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学会廉洁自律,做守法的劳动者。自觉依法律己,见义勇为、见义智为,同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二、教材分析
1.教学重点 加强未成年人预防犯罪的意识
未成年人犯罪是全世界的共同问题。当今,未成年人犯罪已在世界范围内被列为继环境污染、吸毒贩毒之后的第三大社会公害。只有加强未成年人预防犯罪的意识,才能自觉依法律己,也才能在此基础上,谈到同犯罪行为作斗争的问题,以及怎样同犯罪行为作斗争,所以这是教学重点。
2.教学难点
培养见义勇为、见义智为的品质
见义勇为、见义智为这是两个道德概念,不属于法律用语。培养见义勇为、见义智为的品质,是本课道德方面的要求。因为特定群体中小学生一般是18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自我保护的能力还很差,见义勇为的后果很可能是以付出生命为代价,所以对未成年人不提倡见义勇为,而是把它作为公民的义务。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优良传统,“不提倡”并不等于反对,而是要让学生认同这是一种高尚的行为的同时,强调见义勇为的方式方法,要见义智为。换句话说,要求未成年人懂得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条件下见义勇为,要教育学生依靠自己的智慧使用有效手段,结合自己的身心特点进行见义勇为;要避免蛮干,以免导致不必要的伤害和死亡。所以是教学难点。
3.结构线索
本课时的主题是同犯罪行为作斗争。教材首先从加强未成年人自觉预防犯罪意识入手,通过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观原因,帮助学生增强法制观念,自觉预防犯罪;其次提出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要廉洁自律,做守法的劳动者。最后,培养学生见义勇为、见义智为的品质,引导学生提高与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的自觉性,在将来走向社会后,见义勇为、见义智为,积极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三、学情分析
由于中职学生是未成年人,进入中职学校学习时间不长,文化知识薄弱,认知水平相对较低,心智还不成熟;还因为思想意识、心理发展不成熟,看问题容易偏激,爱钻牛角尖,加上生活经验的欠缺,容易受到不良诱惑和意外灾害的侵害,个别中职学生误入犯罪歧途。所以对学生而言,需要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同时中职学生思想活跃,个性活泼,对事物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开始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独立性,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有较强的求知欲,有学习法律知识的积极性,能够增强法律意识,认同法律,自觉守法,培养见义勇为、见义智为的品质,同犯罪行为作斗争。
四、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小组协作活动法、讲授法、任务驱动法等。
五、教学过程
【创境激趣】
[情境创设]
因盗窃罪判刑3年的小华在上小学时,就曾多次有过小偷小摸的行为,逐渐养成了只要是自己喜欢的东西就想尽办法据为己有的不良品性。初中二年级的一天,他从居民家的窗户爬进室内,将钱和首饰偷出,结果被判刑。[问题思考]
●结合上述案例,分析说明未成年人小华犯罪的主观原因是什么?
同学们,未成年人犯罪是全世界共同的话题,它已经被列为继环境污染、吸毒贩毒之后的世界第三大公害。为什么未成年人犯罪如此猖獗呢?隐藏在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要想弄懂这些问题,我们就要学习有关的法律知识,也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内容,第十课第二个大问题,同犯罪行为作斗争。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16页,看一看教材首先提到什么观点?
一、同犯罪行为作斗争
1.加强未成年人预防犯罪的意识
人的行为是在一定思想的支配下做出的,大家来说一说小华走上犯罪的道路的原因是什么?
很显然,小华之所以走上犯罪的道路,是因为他有小偷小摸的坏习惯,而且认为只要是自己喜欢的东西就据为己有。概括地说,就是贪婪自私,价值观扭曲。那么,未成年人犯罪还有其他原因吗?
学生观察体会,思考讨论,总结归纳。【引思明理】
<设置问题>
1.对未成年人进行预防犯罪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2.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有哪些?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观原因是什么? 请同学们看课本116—117页,我们阅读课本上的案例,再继续总结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
我们先找一位同学来读一读。(略)
读得不错!下面大家一起来分析这个案例,思考以下几个问题。老师把每个问题布置给我们几个学习小组,由各组派代表来总结发言好不好?
①龙某为什么打伤医生李某?
②龙某故意伤害他人受到了什么法律处罚?
③我们青少年应该从中汲取什么教训?
教师结合案例引导学生思考,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归纳为什么要加强未成年人预防犯罪的意识。进一步探讨总结影响未成年人犯罪的因素。找出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大致情形。层层推进,深入探究,及时拓展。
学生认真听讲,阅读教材,交流研讨案例,进行思维整合,解决问题:对未成年人进行预防犯罪的目的是什么?
学生据教材内容回答对未成年人预防犯罪的教育,并结合课本上的案例讨论,分析说明龙某走上犯罪道路的原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由学生总结发言。
(1)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意义
总结:增强未成年人的法制观念,使未成年人懂得违法和犯罪行为对个人、家庭、社会造成的危害,懂得违法和犯罪行为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树立遵纪守法和防范违法犯罪的意识。
(2)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观原因及常见情形
(材料)片刀的“用途”
北京市某中学三个初一的学生,上课传递“片刀已买好”的纸条,被老师发现,经过耐心的开导教育,三个学生说出片刀的用途。其中一个学生的邻居是私营企业主,买片刀是想将其杀死,他们享用企业主的钱财;另一个说他母亲爱唠叨,买刀想趁母亲熟睡时将其杀死,这样就不会有人烦他了。当问及三个学生杀人的后果时,他们都摇头说:“不知道。”一张纸条被及时发现,避免了血案的发生,挽救了三个孩子。
(讨论)上述案例中的三个学生差点误入犯罪的歧途。简要说明他们差点误入犯罪的原因。
总结:三个学生差点误入犯罪的歧途,就是因为认知水平低,法律意识淡薄,价值观念扭曲,不能正确对待父母、邻居和金钱。
归纳:青少年法律意识淡漠,自控力差,认知能力低,价值观念扭曲,缺乏正确的交友观。比如龙某就是因法律意识淡漠,自控力差,价值观念扭曲而走上犯罪的道路,给他人、家庭和自己带来严重的损害。由学生叙述: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大致情形。(略)
(3)中职学生如何自觉预防犯罪
讨论总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社会公共规范,树立自尊、自律、自强的意识,增强辨别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充分运用法律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同学们,我们不仅要在中学阶段预防犯罪的发生,健康成长,还要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
2.廉洁自律,做守法的劳动者
看书第118页中间的案例,思考下列问题。
<设置问题>
1.程某是怎样一步步走上犯罪道路的?
由学生据教材相关内容总结回答。(略)
阅读课本118--119页相关链接的内容,归纳总结刑法中规定的职务犯罪都有哪些。由学生讲述。(略)
生活中有阳光就有阴影,有光明就有黑暗。说一说: 2.我们在职业生涯中怎样防范犯罪?
学生分组交流研讨,自主合作,探究问题。
(试一试)写出一个小贴士:预防犯罪的小提示
同学们,我们不仅要自觉预防犯罪,还要同犯罪行为作斗争。怎样同犯罪行为作斗争呢?首先要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具体地讲就是—— 3.培养见义勇为、见义智为的品质
(小组活动)看书119页下方的案例和图片,讨论回答书上的两个问题:
①结合案例说明面对违法犯罪现象,做到见义勇为的必要性。
②公民还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和方式依法同各种犯罪行为作斗争?
要回答这两个问题,首先要知道什么是见义勇为、见义智为。看课本120页第1自然段。比一比,看谁找得快,看谁找得准。
(1)见义勇为的内涵及其重要意义
见义勇为,就是公民为保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的人身、财产利益,面对各种违法犯罪行为、自然灾害或者意外事故,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所实施的救助行为。
分析归纳见义勇为的构成要件:一是以保护国家、集体的利益和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为目的;二是具有不顾个人安危的情节;三是实施了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或者抢险、救灾、救人的行为。这三个要件必须同时具备才构成见义勇为行为。
举例:2008年抗震救灾小英雄事迹介绍。(略)2008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介绍。由这些感人的事迹,我们可以看到见义勇为之所以代代相传,生生不息,就是因为见义勇为有着重要意义。哪位同学来总结一下见义勇为的意义?
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有利于弘扬社会正气,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同学们,同犯罪行为作斗争,不仅有高尚的见义勇为行为,也有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看书120页相关链接内容。
比较: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
(思考)未成年人如何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要想回答好这个问题,我们先来做一个活动,P120[互动在线],回答问题:
①结合上述案例,说明如何做到见义智为?
②假如在公交车上遇到小偷行窃,应如何智为?
师生共同讨论回答问题。(略)
(2)见义智为,积极同犯罪行为做斗争
见义智为的内涵就是,面对不法侵害,要依靠自己的智慧作出判断,要采取机智灵活的方法与其斗争,以避免造成更大悲剧和更多不必要的伤害。
如:在公交车上遇到小偷,可采取认亲戚的方式提醒受害者,而不是贸然与小偷打斗;或者打110报警„„等。
因本节课学习的目的是让学生增强预防犯罪意识,认同法律,自觉守法,培养见义勇为、见义智为的品质,同犯罪行为作斗争。为达到此意图,在教学中设置“交流研讨”环节。【体验导行】 [生活感悟]
下面我们来分析材料中主人公是怎样走上犯罪道路的?(材料)无影“杀手”
2008年7月14号下午五点多,上海浦东曹飞在家中服毒自杀,年仅27岁。在留给家人的遗书上,第一句话是“别碰纸杯,剧毒氰化物”。氰化物毒性很强,摄入几秒钟就使人致死且无救,对其生产、销售、运输都受到严密监控。随后一个多月里,河南的小亮、宁波的李某也因服用氰化钠自杀死亡。为什么受严密监控的氰化钠会落入三个普通自杀者手中呢?经警方侦察发现,它来自哈尔滨杨海东手中。审讯中交代,他从网上查阅信息并从网上邮购过来,然后再加价倒卖给三位自杀者,从中牟利2万元。而且他还有准备寄往全国各地的快递单20多份——危险在扩散。2009年2月13号,杨海东因非法买卖危险物质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七年。
<设置问题>交流研讨,共同提高
(1)私自买卖剧毒氰化物触犯了什么法律?会受到什么处罚?(2)谈一谈杨海东为什么走上犯罪道路?
学生在教师引领下,再次交流研讨、分析案例,结合课件的动态演示,形象理解认同法律、自觉守法的深刻内涵,增强预防犯罪的意识。
在教学中,通过问题的引导,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的案例,边分析案例,边解决设置问题,以此加深学生对重点问题和难点问题的理解掌握,进行预防犯罪的教育。
所设置问题需要学生在观察案例,学习本课知识的基础上,深入思考,找到答案。教师可予以讲解并补充介绍预防犯罪教育的目的和例子,及培养见义勇为品质、见义智为品质,让学生真正懂得违法犯罪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要积极预防犯罪行为,同犯罪作斗争。
[课堂小结]
本课我们学习了解预防犯罪的重要意义,理解掌握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观原因,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廉洁自律,做守法的劳动者,同时要培养见义勇为、见义智为的品质,积极同犯罪行为作斗争。
对照板书总结。利用板书,引导学生就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以便把握法律知识,深化德育主题。
学生参与小结,实现对知识的再掌握,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果。
[课堂练习]
1.2005年4月份一天中午,贵阳市17岁的小蕾在西餐厅为客人服务时,发现客人落下一部价值6000多元的手机,随手装入自己的口袋中,同时还用客人手机给贵州老家打了一个长途电话。在客人返回寻找时,她拒不承认自己拿走手机。在警方调查时,依然拒绝交出客人手机。
(1)你认为小蕾是否构成犯罪?如果构成犯罪,属于什么犯罪?
(2)说一说当我们捡到物品时应该怎么做?
2.2003年3月22日下午4时左右,广州市初二女生小苏坐公交车回家时,无意发现一个男子正盯着一名60多岁用手机与人通话的老太太。突然该男子夺过老太太的手机跳下车,跑出十几米远。小苏见状把书包抛在地上,跳下车追歹徒。曾是足球队员的她飞起一脚踹了过去,歹徒像足球一样在地上翻滚,挥手一刀划过了小苏的腋间。随后歹徒抛下抢来的手机,穿过数十个围观者扬长而去。当时没有一人上前助见义勇为的小姑娘一把,而老太太拿回被抢的手机,仅说了一声“谢谢”后就不见了人影。一名摩的司机则称赞小苏:“好样的!”晚上小苏洗澡时才发现伤口,被送到医院缝了六针。
(1)谈谈怎样看待小苏的见义勇为?
(2)面对歹徒时,我们该怎么做?
运用上述两个案例材料进行课堂练习,利用案例强化认识,通过解决设置问题的活动渗透德育教育,进行能力升华。学生学以致用,结合本节课所学知识分组交流讨论、分析案例,深入思考,强化守法意识,提升德育主题。
[课后作业]
1.完成学生用书[素质演练]部分练习题。
2.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以“见义勇为”为题,写一篇演讲稿。(不少于500字)
学生通过实践性作业,分层次巩固知识,提高认识。
[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思路:创设案例情境——设疑探究——启迪思维——激趣导思——引导学习——巩固提高——能力升华——学以致用。
在教法学法上,以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为主,用案例作教学主线贯穿本课知识,精心设置问题,步步深入,激趣导学,根据案例从不同角度设计分析问题,通过学习案例让学生掌握教材知识。同时,进行多种活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在知识教学中渗透品德教育。整体思路清晰,线索明朗,理论与实际契合度高,课堂教学效果较好。不足之处,还需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拓展知识、创新能力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第三篇:职业道德与法律
甘肃省山丹培黎学校2012—2013学年
A 道德品质
B 道德理想
C 道德原则
D 道德规范
10.即使在个人单处,无人监督,也坚守自己的道德信念,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这种道德修养方法是
名姓《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一次月考试卷
()
A 养性
B 内省
C 慎独
D 顿悟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6分)
四、多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16分)
密封装订_1.职业礼仪 1.下列关于自尊的理解,正确的是()____2.职业道德 A.自尊的表现是受到赞扬时高兴,受到批评时难过、伤心 ____3.内省
B.平凡并不代表没有自尊,关键的是必须做最好的自己 ___
二、填空(每空1分,共11分)
C.自尊的人有着较强的荣辱观,能够自觉地约束自己
____1.认识自我是人生的起点。一个人正确________自己、接受自己的程度高低,决定着他适应 D.自尊的人善于自我解剖、自我反省、敢于正视并改正自己的短处 _号_______能力的强弱。
2.健康人格的基本特征有()
学2.自尊即_______________,是在接受自己_______________的一种积极心态。A.有良好的身体素质 B.有良好的情绪状态 3.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是,,C.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D.有良好的外表形象,3、从个人发展的层面上看,良好的道德有助于()____
4、职场最大的礼仪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A.塑造正面的道德形象 B.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___
三、单项选择(共10道,每题2分,共20分)C.激发人的工作潜能 D.促进事业发展 ____1.下列自我认识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4、从小事做起,涵养职业道德,必须()
____A.自我认识要建立在客观分析自己的基础上 B.不必向别人学习A.立足岗位,脚踏实地 B.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__级 C.每个人身上都有优点,也有各自的不足之处 D.人人都有自己的观点 C.从点滴小事做起,把细做好 D.凡事都要亲力亲为.班 2.“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体现了公民基本道德的()
五、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A.明礼 B.勤俭 C.自强 D.敬业
1.正确认识自己,就是自我欣赏、自我评价。
3.“爱岗敬业”是对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2.个人的自尊自信高于国家和民族的自尊自信。
_ _ A.工作态度 B.职业技能 C.事业意识 D.职业理想 3.个人礼仪修养的核心是养成高超的沟通技巧。
_ _4.文明礼仪要从小培养。从严要求,才能形成良好习惯。
_ _ 4.职业礼仪的最高境界是()
__5.交往礼仪在不同的场合的要求是相同的。
______ A.敬业 B.守业 C.奉献 D.牺牲 接受礼仪约束的人,被认为是符合社会要求的人。
(______5.()是企业形象的最好代言
7.自省就是只又在需要的时候自省就可以了,没必要经常去自省
________ A、广告宣传 B、员工的良好形象 8 在人际交往中,要容纳不同的观点、看法和行为,做到求同存异。
____9.在交往中,对于自己不喜欢的对象要疏远排斥。
别__ C、企业的良好管理 D、低廉的产品价格
10.人格魅力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在实践中通过不断磨炼而提升。
_级__
6、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是()、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六、简答题
A.爱国爱企、明礼诚信 B.爱国守法、明礼诚信 1.简述良好道德的作用。(6分)C.爱岗敬业、诚实守信 D.遵纪守法、诚实信用
7、职业道德的核心是()
A.为人民服务 B.顾客是上帝 C.爱岗敬业 D.公私兼顾
8.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是()
A.爱国主义 B.为人民服务 C.集体主义 D.诚实和守信
2.如何养成讲文明、有礼仪的好习惯?(5分)9.一种道德行为多次重复出现,就会成为一种习惯,这种习惯即成为
()))))
()6.自觉地)
()()))
((((((3.谈谈你对慎独的认识和理解(5分)
材料分析
1.童杰从走进公司的第一天起,就牢牢记着老师的那句话:“每天多做一点点,便是成功的开始;每天改进一点点,便是卓越的开始。”他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晚上都要问自己三个问题:(1)今天我多做了什么?(2)今天我改进了什么?(3)明天还有什么可改进的?
十几年后。他成了公司研发部首席工程师。当人们问到他成功的秘诀时,他轻松一笑:“每天20分钟的冷静反思,胜过一堆豪言壮语。”
结合所学的知识,将自己的感悟写下来(5分)
2.小何毕业后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可是没几个月他就干不下去了,原来是她不能适应那里的工作环境和人际关系。她不喜欢在那个上司的手下做事,同事之间的摩擦也让她十分烦恼,她感到郁闷、烦躁,有时忍不住发火,结果人际关系更加紧张最后丢到了这份工作。
你从小何的工作经历中获得了什么启示?(5分)
1.(1)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是什么?(3分)(2)遵守交往礼仪有什么作用和意义?(3分)
(3)自觉践行交往礼仪规范,首先要养成遵守交往礼仪的习惯。请结合实际,谈谈中职生应从哪些方面做到这一点。(5分)
第四篇:职业道德法律题库)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林业学校文科教研室《职业道德与法律》题库
题库编撰人: 宋春雪 题库录入人: 宋春雪 科室负责人: 冯文
前言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 分)
1.人们心中的法律是(),外在强制的道德是()。
二、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 分)1.如何学好职业道德与法律这门课程?
第一单元 塑造良好形象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 分)
1.个人礼仪是()、()、()等方面的个体规定。2.仪容仪表要求我们做到()()()的统一。3对仪表的修饰要做到适合身体、适应场合()()。4.交往礼仪的核心是()()。
5.职业礼仪表现出来的是善良的人性()()奉献的精神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 分)
1.当我们的某些长处受到他人肯定时,会感到格外高兴;当做了好事受到集体和他人称赞时,心情十分舒畅。这是因为什么()
A.我们获得了他人的看法和评价 B.他人对我们的评价总是肯定的 C.我们的自尊心受到了肯定,得到了满足 D.我们的虚荣心得到了满足
2.由于人与人的个性不同,生活的环境与阅历不同,不同的同学形成了不同的为人处世的风格。对于同学对你无关紧要的议论和批评,应采取的正确态度是()A.让别人去议论吧,照样我行我素 B.不惜一切代价维护自己的尊严 C.以牙还牙,予以回击,捍卫自尊 D.冷静分析,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3.个人礼仪是以()为基础,以文明礼仪为标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本要素
A 行为习惯 B 文化素养 C 社会公德 D 物质文明
4.在全班讨论会上,大家一致认为“士可杀不可辱”说明的道理是()
A.自尊的人最看重自己的人格 B.自尊必然要冒杀头的危险 C.自尊的人最看重自己的生命 D.自尊的人永远不会受侮辱 5.下列行为符合网络礼仪的是()
A.诚实友好交友 B.迷恋、沉溺于网吧 C.随意约会网友 D.偶尔浏览网上的各种信息
6、“一个人可以犯几个可以改正的错误,但不能有失礼的行为。”这句话用于求职过程,它告诫我们()
A 求职应聘过程,要重视求职礼仪 B 技能突出就可以求职成功 C 求职应聘过程中要做到大才和开朗 D 求职应聘时有错即改
7、()是企业形象的最好代言。
A 广告宣传 B 员工的良好形象 C 企业的良好管理 D低廉的企业产品
8.登门拜访他人时,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A 未经主人邀请和许可,自由出入各个房间 B 入座之后不能走动 C 随意改动主人家里的摆设 尊重主人,做到客随主便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 分)1 我们对仪容的修饰要()
A 扬长避短 B 整洁 C卫生 D 美观 2 关于仪表修饰,我们要做到()
A 适合身体 B 适应场合 C 整体协调 D 适度 3 关于形体姿态,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形体姿态是以动作、表情等为媒介来传递信息、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无声的语言 B 形体姿态美是从内心散发出来的
C 合乎礼仪的形体姿态展示的是人内在的尊严、美德和魅力。D 形体姿态就是指人的站姿、坐姿。4 善于与他人交谈,要讲究()
A 不同场合、不同对象、不同性质交往中的不同礼仪要求 B 倾听的艺术,要聚精会神,C 使用礼貌用语 D注意提问的内容和方式 5 我们的职业形象等于下列哪些方面()之和。
A 简单的修饰 B 得体的着装 C 优雅的仪态 D 岗位的职能 6 下列行为中体现了“良好礼仪之美”的是()
A 与人谈话时不停地查看或编发短信 B 与人握手时目光注视对方,以表示对对方的尊重 C 与人握手时,同时与多人交叉握手 D 穿西装时先将西装袖口上的商标拆除。
四、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 分)交往礼仪 2职业礼仪
五简答题(每题6分,共 分)
1如何养成文明礼貌的语言习惯?
第二单元知荣辱,有道德
一.填空题(每题2分 共 分)1 道德是善与恶()()等作为评价标准的。2道德是以社会舆论()()来维系的。
3《 》提出了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二、单选题(每题2分 共 分)
1.孙中山说:“有了良好的道德,国家才能长治久安。”这段话强调的是()。A.道德的内涵 B.道德的标准 C.道德的功能 D.道德的形象 2.“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这句话充分说明()。A幸福的生活,必然是道德的生活
B养成良好的道德,有助于发挥我们的潜能 C养成良好的道德,有助于我们塑完美的人格
D人离不开别人的帮助,良好的道德有助于我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3.“金利来”的创立者曾宪梓在艰难的创业阶段曾经与客户在交易前达成过口头协议,但交易之际商品的价格上涨了。此时他仍按照当初口头协议的价格交货。他的做法体现了()。
A勤俭自强 B明礼诚信 C爱国守法 D办事公道
4.下列哪一项没有违反诚实守信的要求()A保守企业秘密
B为了牟取暴利,制造伪劣商品
C根据服务对象来决定是否遵守承诺 D派人打进竞争对手内部,增强竞争优势 5.办事公道的具体要求是()A诚实劳动,合法经营,信守承诺,讲求信誉 B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敬重自己所从事的职业
C公平正义,不计个人得失,明确是非标准,不屈从各种权势
D具有奉献意识,通过兢兢业业的工作,全心全意为社会和他人作贡献 6.职业道德的核心是()A为人民服务 B顾客是上帝 C集体主意 D公私兼顾 7.恪守职业道德的最高境界是()A爱岗敬业 B诚实守信 C办事公道 D奉献社会 8.下列哪一项不符合奉献社会的要求()A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
B积极参加各类公益活动,助人为乐、扶贫济困
C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在岗位上服务人民,奉献社会
D小慧嫌老人身体的气味难闻,不愿参加学校组织的去敬老院的义务服务活动 9.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好坏是()A天生的
B由文化水平决定的 C由社会环境决定的 D环境与自我选择的结果
10.“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这句话告诉我们()A生活中,犯错误不可怕 B要想不犯错误是很难的
C犯了错误不可怕,有过而不改才是真正的错误 D同样的错误一次又一次地重犯没有多大关系 11.在学习道德榜样过程中,有的人是“听时感动,说时激动,事后不动”。这是因为()A道德榜样都是高不可攀的,我们无法学习
B道德榜样于自己从事的职业不同,我们无法学 C道德榜样只是在某个方面表现优秀,不是完人 D没有用道德榜样的精神实质指导自己的工作与生活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 共 分)1.下面关于道德的说法,正确的有()A道德规范的调节手段是强制性的 B道德的内容因时代不同会有所变化 C道德是以善恶为判断标准的社会准则
D道德主要是以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内心信念来维系的 2.下列行为中,属于“有道德的行为”的是()
A无论什么考试都不作弊 B爱护环境,不乱扔杂物 C不说脏话,不参与打架斗殴 D穿着俭朴,但不失落落大方 3.社会公德的内容涉及()
A文明礼貌、助人为乐 B爱护公物、保护环境 C男女平等、夫妻和睦 D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4.“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这句话告诉我们()
A社会的发展离不开道德 B人生之路离不开道德
C道德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 D良好的道德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条件 5.下列行为中,违背职业道德的有()
A服务中以貌取人 B单位会计做假账 C产品以次充好,以假充真 D以权谋私,收受贿赂 6.下面关于诚实守信的说法中,错误的有()
A注意维护企业信誉 B不做对不起朋友的事才是诚信
C诚信的前提是看对方是不是诚信 D诚信仅以我企业的利益最大化为准则 7.以下对办事公道的认识错误的有()
A办事公道强调职业活动应遵循公平与公正原则
B对当事人各打五十大板,利益平均分配,才是办事公道 C在工作中关照亲友乃人之常情,与办事公道的要求不矛盾 D办事公道是对有权人而言的,我们基层从业者不存在这个问题
8.21世纪的今天,在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各种服务性行业应运而生,“保洁公司”、“净菜公司”、“快餐公司”、“速递公司”、“家政公司”等数不胜数、这些公司以“为您服务、为您排忧解难”为宗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这说明()
A市场经济呼唤服务精神 B市场竞争与服务精神无关 C“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文明需要服务精神
D只有从服务对象的利益出发,才能让服务对象感到满意 9.良好职业道德的养成()
A不能靠突击来实现 B不能通过空想来完成
C靠对不良道德意识的改变 D靠对良好行为习惯的改变 10.我们在职业道德中需要省察的内容很多,例如()
A自己是不是真正喜欢这个职业 B自己在职业活动中还存在那些缺陷
C自己的职业技术水平还能不能提高 D自己是不是真正做到了职业道德的要求 11.在职业道德修养过程中,我们之所以要从小处着手,是因为()
A小事好做 B细节决定成败 C青年人只能做小事 D大事业是由许多小事业构成的
四、名词解释(每题4分 共 分)1道德 2职业道德
3职业道德养成
五、简答题(每题 分 共 分)
1职业活动中恪守诚实守信的准则,有哪些表现?(5分)2职业道德养成的要求是什么?(4分)
3.职业道德养成的方法和途径有哪些?(5分)六 理解说明(每题10分)河南中医院硕士研究生王一硕,靠国家助学贷款完成学业。毕业时他响应国家号召加入志愿服务西部的队伍。临行前,他带着一封感谢信来到银行表示感谢,并对行长说:“母校教会了我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我已被批准为一名西部志愿者,请你们记下我的联系方式,我保证尽早还清贷款。”他表示:“作为一名大学生,应该以诚信为本,以守信为荣。”2005年底,他虽然离还贷期限还有10个月,但他坚决履行诺言,尽早还贷,把辛辛苦苦、省吃俭用积攒的26770元钱交还到银行。
1.请你就王一硕的行为属于什么道德?(2分)谈谈个人对王一硕行为的看法。(3分)2.你如何理解诚信,诚信对个人成长有什么作用?(5分)
2.某同学上课玩手机游戏,被班主任从后面窗户中抓了个“现行”。该同学一方面抱怨自己运气不好玩游戏被抓,一方面对老师从后窗户“监视”学生的做法表示强烈不满。为此,老师召开了一个专门的主题班会。班会围绕“自律与他律”展开讨论,一部分同学认为:要自律自治,老师不能监视学生;另一部分同学认为:学生有时管不住自己,老师监视学生,管理学生天经地义,无可厚非。
①请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②慎独在职业道德养成中的作用是什么?
第三单元 弘扬法治精神 当好国家公民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 分)
1,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包括()执法为民、公平正义、()()五个方面。
2.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 共 分)
1.席东匆匆骑上自行车往学校赶,可是却总是遇红灯,席东想:反正不迟到是大事,没有车就闯过去吧。于是他就这样一路闯着红灯迅速赶往学校。你认为席东的做法是()A、合情合理又合法 B、合情合理不合法
C、是违反纪律的行为 D、是违法行为
2、穆勒说:“个人的自由,以不侵犯他人的自由为自由。”对此我们应该这样理解()A、他人自由了,我们也就都获得了自由
B、自己的权利和自由与他人的权利和自由是密切相连的,侵犯他人的合法权利就会失去自由
C、只要自己享受了自由,他人也就享受了自由
D、自己的自由就是他人的自由
3、中秋节出租车司机张某和家人团聚时耐不住亲人的劝酒,喝了几杯。晚上在出车时因精神恍惚而追尾,被交通警察批评、罚款并没收驾驶执照。这个案例说明()A、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则 B、法律是一种社会行为规则 C、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并认可的社会规则 D、法律是对社会成员具有约束力的社会规则
4.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有权向()。A.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B.公安机关提起诉讼 C.政府部门提起诉讼 D.行政机关提起诉讼
5.根据宪法规定,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A.民主集中制 B.人民代表大会制 C.按劳分配制 D.多党合作制度
6.任何公民只要违反了法律,都必须受到追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说明的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基本要求中()。A.有法可依的含义 B.有法必依的含义 C.执法必严的含义 D.违法必究的含义
7.诉讼的起点是()。A.侦查 B.立案 C.审理 D.受理
8某法院法官赵某在审理一起共同犯罪案件中,因其弟是犯罪嫌疑人之一而退出审判活动。这体现了()A.回避原则 B.合议制原则 C.公开审判原则 D.两审终审原则
9.收集证据要做到客观、合理、合法,与案件有关联。甲公司与乙公司因一份买卖合同的履行发生纠纷,并提起诉讼。在诉讼过程中,甲公司提供了一盒能证明两公司买卖合同内容的录音带,但法院认为该录音带不是按法律程序收集的,不予认定为案件的证据。这体现了诉讼证据的()。
A.客观性特征 B.关联性特征 C.合理性特征 D.合法性特征 10.民事诉讼中一般实行的举证原则是()。A.谁主张、谁举证 B.由律师举证 C.由被告举证 D.由检察院举证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 共 分)
1.青少年要在法治社会里生存和发展,使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要()A、认真学习法律知识 B、对侵害自己合法权益的人进行加倍的报复
C、树立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观念 D、提高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
2、中职学生要避免违法犯罪的发生必须()
A、不做法律禁止的事情 B、自觉纠正严重不良行为
C、远离有不良行为的同学 D、不与社会上的人往来
3、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轻微不良行为对我们影响不大 B、我不偷不抢,有一点违法行为不要紧 C、小华认为同桌曾经偷过别人的东西,应该离他远远的,防止自己受影响 D、我们要认真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制观念,不做法律禁止的事情 4.法的规范作用表现为对人们行为的()。
A.指引 B.评价 C.预测 D.强制 4.法的规范作用表现为对人们行为的(ABCD)。A.指引 B.评价 C.预测 D.强制
5.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除了依法治国外,还包括()。A.执法为民 B.公平正义 C.服务大局 D.党的领导 6.下列行为体现了人民主权原则的有()。A.某区政府欲引进一大型化工项目,举行环境影响听证会,在各方代表的反对下取消该项目
B.某人大代表损公肥私,被选民依法罢免
C.张某为某国有企业的职工监事,对企业的不规范经营提出了整改意见
D.某乡政府欲将一小学部分校舍租给一私企,影响孩子的学习,当地村民联合上访
7.实施宪法,需要做到()。A.经常修改宪法 B.崇尚与尊重宪法
C.以宪法为行为的根本准则,自觉维护宪法
D.根据宪法规定的原则和精神制定各方面的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 8.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体现在()。
A.宪法规定了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制度和原则
B.宪法是制定其他一切法律、法规的基础,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C.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D.其他法律、法规没涉及的内容,宪法都有 9.下列关于人权的阐述正确的有()。A.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B.人权的保障和国家的富强是分不开的
C.公民既要增强权利观念,又不能抛弃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和义务 D.选举权、受教育权、言论自由等都是人权的内容 10.法律实现正义的方式主要有()。
A.社会正义 B.实体正义 C.自我救济正义 D.程序正义 11.下列属于非诉讼解决纠纷的方式的有()。
A.黄某因工伤赔偿数额与所在单位发生争议,经企业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和解协议 B.甲乙两单位因履行经济合同发生纠纷,后提交仲裁,仲裁庭裁决由乙单位负主要责任
C.王某到县法院起诉秦某借钱不还,法院查明事实后判决秦某在一个月内归还欠款 D.李某经营的超市里一批货物被镇工商所查封,原因是涉嫌经销假货,李某不服 12.下列属于证据的是()。
A.李某杀人用的尖刀 B.达某保存的借条
C.某银行保存的葛某潜入该行的录像带 D.吉某持有的八级伤残鉴定书 三简答题
1.法律与纪律的区别是什么?(4分)
2.程序正义的积极作用体现是什么?(4分)3.程序正义实现的标准有是什么?(4分)
四、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 分)1诉讼 2证据
五、理解说明(15分)1保安员张某,中专毕业后来到南方某城市打工。当他在保安公司找到工作后,经同事指点,带上相关证件去某派出所办理《暂住证》,派出所工作人员推诿、拖延、态度不好。他前后共去了四次都没有办下《暂住证》。而没有暂住证,张某出门工作、生活、办事等都不方便。张某想尽快办下暂住证,有人告诉他可以去投诉。
(1)张某应该向哪个机关投诉?(2分)如果起诉,张某应该怎样书写起诉状?(8 分)(写出诉状要求或直接写出诉状均为正确答案)
(2)如果公民在生活、工作中发生纠纷,只能去法院进行诉讼吗?(1分)可以选择哪些常用的非诉讼途径?(4分)
答:
第四单元 自觉依法律己,避免违法犯罪
一、填空题(每空1分 共 分)
1.违法行为根据违反的是哪类法律法规可以分为()()()2治安管理处罚的方式有()()()()()3我国的刑罚分为()和()
4主刑包括()()()()()五种 5附加刑包括()()()()四种 二单选题(每题2分)
1.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其中()是我国有关治安行政管理的最重要的一项法律,在维护社会治安、保护公民合法权益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守护神。
A《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2.下列行为不属于治安管理处罚法处罚范围的是()
A职高学生王某喜爱音乐,经常深更半夜将家中的音响调至最高,影响了周围居民的正常休息
B2009年春节期间,张某携带大量鞭炮乘坐火车,被乘警发现
C3名职高学生双休日结伴去公园游玩,高兴之余,在景点文物上刻下“某某到此一游” D职高学生张某,不想学习,夜不归宿,屡教不改,后来竟发展到持刀抢劫,致人重伤
3.根据治安违法行为的性质和轻重程度,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了不同的处罚方式,其中最轻的处罚方式是()
A警告 B罚款 C行政拘留 D限期出境 4.行政拘留处罚合并执行的,最长不超过()A15 B20 C30 D60 5.收留夜不归宿的未成年人的,应当征得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同意,或者在()小时内及时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所在学校或者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A.12 B.24 C.48 D.8 5.收留夜不归宿的未成年人的,应当征得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同意,或者在(B)小时内及时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所在学校或者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A.12 B.24 C.48 D.8 6.王某是一名职高学生,2008年刚入校不久就迷恋上了赌博游戏机。2009年5月,王某为了获得足够的赌资,持刀抢劫下晚班的谢女士,被判有期徒刑。王某的事例说明()。A赌博危害人的身心健康 B赌博会诱使人走上犯罪的道路
C赌博会破坏家庭的幸福 D赌博游戏机的存在必定会引发犯罪 7.犯罪是最严重的违法行为,它的本质特征是()
A行为的社会危害性 B刑事违法性 C应受刑罚处罚性 D社会危害性和刑事违法性 8.区分犯罪与其他违法行为的法律界线是()
A社会危害性和刑事违法性 B刑事违法性 C应受刑罚处罚性 D社会危害性
9.我国刑法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处罚。A从轻 B从轻或者减轻 C减轻 D减轻或者免除 10.我国刑法规定负刑事责任的最低年龄是()
A已满14周岁 B已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 C已满16周岁 D已满18周岁 11.我国刑罚体系中最严厉的一种刑罚是()
A拘役 B管制 C死刑 D剥夺政治权利
12.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的行为,即使有社会危害性也不得定罪处罚,这体现了刑法的()
A罪刑法定原则 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C罪刑相适应原则 D保障人权原则 13.魏某是某校在读学生,15周岁,不思学业,经常和社会上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混在一起。一天放学后,他伙同他人持刀抢劫,被公安机关抓获。()A由于魏某是未成年人,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B由于魏某才15周岁,没有达到完全刑事责任年龄,所以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C由于魏某已满14周岁,而且持刀抢劫行为属于暴力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D由于魏某是学生,应对其进行批评教育
14.正当防卫的必要条件之一,必须是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实行防卫。这里“正在进行”是指()行为
A主观想象或者推测的 B正在发生的、进行的 C即将来临的危险 D已经结束的三、多项选择 每题3分,共分
1.根据违法法律的种类不同,违法行为可以分为()
A刑事违法行为 B民事违法行为 C行政违法行为 D一般违法行为
2.高职学生李某无视学校规定,在教学楼内踢足球,讲教学楼的玻璃窗打碎,受到学校的教育和处理。第二天,他故意将马路两边的路灯打坏了十多只。对李某的行为认识正确的有()
A李某前后两种行为均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 B李某在教学大楼内踢足球违反了校纪校规
C李某故意损坏路灯属于违法行为,应受治安管理处罚 D违纪行为如不及时改正,容易发展成违法行为
3.根据违法行为的性质、情节和社会危害程度,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的处罚种类有()A警告 B罚款 C行政拘留 D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
4.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下列属于未成年人不该实施的不良行为有()A旷课、夜不归宿 B辱骂他人、打架斗殴、携带管制刀具 C收听(看)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和读物 D偷窃、故意毁坏财物 5.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任何经营场所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
A吸烟 B迟到 C打工 D酗酒 6.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的“严重不良行为”,主要包括()
A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 B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传播淫 秽的读物或者音像制品等
C进行淫乱或者色情、卖淫活动 D多次偷窃;参与赌博、屡教不改;吸食、注射毒品 7.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的诸多不良行为中,有三种行为对人们的危害尤为突出,它们是()
A旷课、夜不归宿 B传播淫秽的读物或者音像制品等 C参与赌博、屡教不改; D吸食、注射毒品 8.犯罪与刑罚之间的关系表现在()
A两者紧密联系、相互依存 B犯罪是刑罚的前提 C刑罚是犯罪的结局 D两者没有什么联系
9.在我国刑罚体系中,下列属于附加刑的有()
A罚款 B剥夺政治权利 C没收财产 D驱逐出境 10.根据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未成年人对下列行为负刑事责任的有()
A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 B抢劫、强奸、爆炸、投毒 C贩卖毒品、防火 D盗窃、寻衅滋事
四、简答题(每题4分)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为保护合法权益而实施正当防卫必须具备的条件是什么?
2.治安管理处罚法将日常生活中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分为哪四种? 3.刑法在打击各类犯罪,维护社会秩序等方面起到了哪些积极的作用?
五、名词解释(每题4分)1违法行为 2不良行为 3犯罪 4刑罚 5正当防卫
六、理解说明(每题10分)
1.2005年4月份一天中午,贵阳市17岁的小蕾在西餐厅为客人服务时,发现客人落下一部价值6 000多元的手机,随手装入自己的口袋中,同时还用客人手机给贵州老家打了一个长途电话。在客人返回寻找时,她拒不承认自己拿走手机。在警方调查时,依然拒绝交出客人手机。
(1)你认为小蕾是否构成犯罪?(2分)如果构成犯罪,属于什么犯罪?(3分)
(2)说一说当我们捡到物品时应该怎么做?(5分)2、14岁的小夏,其父亲因犯罪而被判刑5年的判决书刚刚下达,其母亲又当即提起了离婚诉讼。双重打击,使小夏感到无脸见人。更令他痛心的是,人们用复杂的眼光看他,不少同学也在家长的怂恿下远离了他。在这种隔绝与寂寞的环境里,小夏很快陷入自卑、消沉的情绪里,学习成绩一落千丈。不久,他被社会上的几个“混混”拖下了水,参与抢劫1次,盗窃3次。
(1)谈谈小夏抢劫、盗窃犯罪有什么危害?(5分)
(2)说一说应该怎样面对生活中不幸?(5分)
第五单元依法从事民事经济活动 维护公平正义
一 填空题(每空1分)1.民事法律关系包含()()()三个要素 2.合同法将合同的效力分为()()()()四种。3()是夫妻关系的核心 4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的原则。5解决劳动争议的方式有()()()()四种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
1.王某系某中职学校高一年级学生,在校期间因与同学刘某发生口角,追打刘某,致使刘某摔伤。此事涉及的民事关系是()
A.财产关系 B.人身关系 C.公民关系 D.法人关系 2.下列各项中,违反民法自愿原则的是()
A.赵某在服装市场上询问一件衣服的价格之后,摊主强要其购买的行为 B.钱某与孙某自愿达成的,将其邮票卖与孙某
C.李某申请安装电话被要求在一份已经拟好的格式合同上签字
D.周某(老烟民、熟知烟的价格)花10元钱从小贩胡某的手中购得红塔山香烟一条,经查,该烟为假烟;
2.甲购买一辆汽车,在开回家的路上,因刹车失灵而翻车受伤。在此情形下,他可以()
A.请求商家承担违约责任 B.请求厂家同时承担违约和侵权责任
C.请求厂家承担违约责任 D.请求厂家承担侵权责任,同时请求商家承担违约责任
3.刘某在女儿刘英2周岁生日时到甲照相馆为女儿拍照纪念,摄影师乙偷偷留下刘英的照片,将其卖给丙出版社用作挂历。后来乙又将该照片送给丁厂作沐浴露的包装。在本案中侵害刘英肖像权的侵权人是:()
A、乙和丙出版社,不包括丁厂 B、丙出版社和丁厂,不包括乙 C、乙和丁厂,不包括丙出版社 D、乙、丙出版社和丁厂
4.小张长得矮胖,同学小孙给他起了个“武大郎”的外号。对此,小张心里很难受。但小孙却认为,起外号是件很平常的事,无可指责。小孙的言行错在他不懂得给人起侮辱性外号属于()
A、侵害公民人格尊严的行为 B、侵害公民姓名权的行为
C、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行为 D、侵犯公民肖像权的行为
5.甲乙双方签订购货合同,双方约定:甲方于2007年10月11日交货,乙应于同年10月18日付款。9月底,甲发现乙财产状况恶化,没有付货款之能力,并有确切证据,遂提出终止合同,但乙未允。基于上述因素,甲于10月11日未按约定交货,下列关于该案的正确表述是()、A.甲有权不按合同约定交货,除非乙提供可相应的担保 B.甲无权不按合同约定交货,但可以要求乙提供相应的担保 C.甲无权不按合同约定交货,但可以仅先交付部分货物
D.甲应按合同约定交货,如乙不交付货款可追究其违约责任。
6.王亮参军前是个勤奋学习的学生,复员后到电厂工作,由于工作努力,又被评为劳动模范。他每月寄100元钱给乡下年迈的父母,并自觉缴纳个人收入调节税。请根据所学知识,指出王亮履行了哪些义务()
①受教育 ②抚养教育 ③赡养扶助父母 ④教育未成年子女
A ① ② B ③ ④ C ① ③ D ② ④
7.中学生刘某在初中一年级上学,其父认为她学习不好,她便不上了。老师找到她谈话,她却说:“受教育是公民的一切权利,属于个人私事,我可以放弃。”这段材料说明了()A.刘某父亲的做法侵犯了宪法赋予刘某受教育的权利 B.刘某父亲的做法符合家庭实际,因而是正确的 C.刘某的言行是坚持了公民享有的权利 D.刘某的言行违背了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作为义务时必须履行的
8.刘某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下列各项中最可能没有在劳动合同中出现条款的是()
A.劳动报酬 B.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 C.保守秘密条款 D.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
9.某大型超市以年节工作紧张为由,要求员工必须每天工作12小时。这种做法侵犯了员工的()
A.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权 B休息休假权
C取得劳动报酬权 D接受职业技能培训权
10.在解决劳动报酬纠纷的基本形式中,最简单方便、不伤感情。有利团结的劳动争议解决方式是()
A 协商解决 B 申请调解 C申请仲裁 D提起诉讼 11.下列单位中属于企业的是().①中国社会科学院 ②教育部 ③安徽美菱公司 ④北京百货大楼股份有限公司 ⑤一汽集团 ⑥东航安徽分公司 ⑦宋庆龄基金会
A、①③⑤⑦ B、②③⑤⑥ C、①④⑥⑦ D、③④⑤⑥
12.旅客丁某临上火车前欲购“全聚德”真空包装烤鸭,匆忙间误购商标不同而外包装十分近似的“仝聚德”烤鸭,价格仅为“全聚德”烤鸭的1/3.那么,“仝聚德”公司的行为属于().A、虚假宣传行为 B、诋毁商誉行为 C、商业贿赂行为 D、假冒仿冒行为
13.周某花1200元在市电器商场购买了一台家用录像机,使用不到一个月,录像机出现故障,周某找到商场要求退还或者维修,可商场经理声称:“商场与生产厂家订有合同,商场只是代销单位,不承担任何质量责任。”对此正确的看法是()。
A、销售者对产品质量不负责任 B、只有生产者对产品质量负责任
C、生产者和销售者都应对产品质量负责
D、在销售者和生产者之间有合同约定时可以对产品质量不负责任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
1、下列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有()
A、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 B、已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的人
C、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D、80岁的老人
2.下列案例中,适用返还财产的是()
A、张某借了王某的手表并把它卖给刘某,刘某以为是张某自己的手表而买之,王某要求刘某返还
B、宋某偷了李某的金项链送给女友王某,王某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收下,李某要求王某返还
C、贺某借给宋某一支金笔,宋某谎称丢失,贺某要求宋某返还
D、赵某向钱某购羊两只,钱某将羊交给赵某后,赵某又将羊卖给孙某,赵某得款后迟迟不付钱某的羊款,钱某无奈要求赵某返还两只羊 3.基于下列事实,可以取得荣誉权()A、劳动模范 B、优秀教师 C、重合同守信用企业 D、三八红旗手
4、某医院在一次优生优育的图片展览中,展出了一性病患者的照片,并在说明中用推 断性语言表述该患者系性生活不检点所致。虽然患者眼部被遮挡,也未署名,但有些观众仍能辨认出该患者。患者得知此事后精神压力过大而自杀。医院这一行为侵害了患者的()
A 生命权 B 肖像权 C 名誉权 D 隐私权 5.下列权利中属于身份权的是()
A、配偶权 B、名誉权 C、荣誉权 D、监护权 6.下列民事行为中,那些不属于意思表示不真实的民事行为()
A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利益的行为 B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行为 C误将赝品作为真品出卖的行为 D与他人合伙开设赌场的行为
7.只有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才具有法律约束力。下列关于劳动合同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一经建立劳动关系就可以视为订立了劳动合同
B.订立劳动合同必须遵循合法、平等、自愿、协商一致和诚实信用的原则 C.劳动合同可以用书面形式和口头形式订立
D.劳动报酬和社会保险都属于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
8.某外企业员工黄文怀孕三个月了,沉浸在准妈妈喜悦中的她却接到了用人单位人事部门的辞退书。黄文可以选择的解决方式有()。
A、与单位协商解决 B、申请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给予调解 C、申请劳动仲裁委员会予以裁决 D、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9.下列四家企业存在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有()。
A、某商场进行家电有奖销售,设置的最高奖金为3千元 B、某服装厂因清偿债务,特价处理衣服,产品低于成本价格 C、向本市大型商场的采购人员行贿,使他们只购买本厂产品
D、某公司派出员工黄某潜入当地著名医药生产企业,切得对方医药专利生产配方 10.下列产品的包装中不符合《产品质量法》要求的是()。
A、某商场销售的“三星”彩电只有韩文和英文的说明书 B、某厂生产的火腿肠没有标明厂址
C、某厂生产的香烟上没有标明“吸烟有害身体健康” D、某厂生产的瓶装葡萄酒没有标明酒精度 四名词解释(每题4分)1民事法律关系 2所有权 3合同 4劳动合同
五简答题(每题4分)
1.民法调整的人身关系具有什么特点? 2.企业设立必须具备的条件有哪些? 六理解说明(每题10分)
1.王先生有一套临街一层住房,以月租6000元的价格租给金某做服装生意,在签订租赁合同时添加了特殊约定,双方约定将房屋转租必须经过房东王先生同意。金某的生意一直没有起色,并且不断出现亏本的情况。只好将店铺以月租7000元的价格转租给丁先生。而对转租之事,金某并没有告诉王先生。丁先生重新对店铺进行了改造装修,改为专营西点的店铺。
后来,房东王先生来到店铺,发现店铺已经面目全非,才知道金某已经将铺面转租给丁先生。王先生要求立即解除同金某签订的合同,并要求丁先生立即搬走。然而,金某与丁先生均不同意王先生的要求,并与其争吵不休。(1)金某将店铺转租给丁先生属于合同的变更还是合同的转让?(2分)他这样做是否符合合同法的规定?(2分)请说明理由
(2)王先生能否解除同金某签订的合同?说明理由(3分)
(3)金某如果要承担违约责任,采取哪些承担方式?(3分)
第五篇:职业道德与法律
<<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考核标准
一.考核目的。
通过教学考核,了解教学目标是否达到、教学方法是否有效。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水平,反思学习方法是否科学有效,以便发扬成绩、找到差距、明确方向;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由此产生成就感,激励自己更好地学习、更快地进步。使教师透过教学效果反思自己的教,以便发扬成绩,改正不足,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
二.考核原则。
教学考核应遵循以下原则:客观、公正;激励学生进步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全面考核。
其中的全面考核,要求对学生从知、信、行三个维度予以考核,尤其重视考核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日常行为表现和良好习惯的养成;要求既考核学生的学又考核教师的教。
三.考核方式。
考核的主体包括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实践单位的相关人员。考核学生的学,包括教师对学生的考核考核、学生的自评互评、家庭和社会的考核。其中,教师对学生的考核考核,包括日常表现考核、学习成果鉴定、纸笔测验、学期评语等方式;学生的自评互评,包括学生的自我反思、收获和进步的总结、学生之间的相互考核等方式。考核教师的教,包括听取学生反映、教师自我反思、征求其他教师意见、教学督导评估等方式。
四.考核标准。
学习考核分为认知考核、情感态度观念方面的考核、行为表现考核。
认知考核分为“了解”、“理解”和“运用”三个层次。“了解”指知道有关的知识和原理,能够再认或再现;“理解”指对有关知识和原理能较全面、较深入地把握;“运用”指在理解的基础上,能恰当地举例说明所学的知识和原理,运用知识对具体问题做出分析和判断,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观念方面的考核,以与具体情境相适应的正确情感、态度和观念为标准,考核学生不良情感、态度和观念的变化情况,正确情感观念的体验和内化情况,以引导学生积极进步。
行为表现考核分为课内外学习表现和日常生活践行道德和法律的实际表现。以道德、学校纪律和法律为标准,实事求是地考核学生的学习表现和日常行为表现。发现学生的优点并激励其进步;指出存在的问题,使之明确努力方向。
教师“教”的考核,包括教师对课程定位的把握、教学原则的贯彻、教学内容的理解、教学资源的开发、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教学过程的驾驭,以及学生积极性是否调动起来、教学效果是否良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