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汪鸿雁最美联通人事迹材料
最美联通人
加区维护部设备中心
汪洪艳
汪洪艳,提起这个名字,大家很陌生,因为在工作生活中,大家比较喜欢叫她的另一个名字--汪洋,一提起汪洋,大家就会想起08年6月份进入联通客服中心工作的那个女生,从她上岗的第一天起,客服中心的接待员中就多了一位声音悦耳、语气温和、百问不厌的客服人员,人们常说客服中心就是一条看不见的战线,它是我们唯一一个联通人与外界互不相见的沟通岗位,这就要求接待人员有良好的沟通技巧,耐心的服务,敏捷的思维,甜美的声音。由于是语音服务,不能面对客户,要求接待人员掌握更高的业务知识,更加广泛的熟悉公司的所有产品知识和公司政策,汪洋深知这个岗位的重要性,她努力学习业务知识,不懂就问,主动学习公司政策及动态,业余时间上网、查资料,很快做到有问必答,有求必应,使每一位客户带着问题打电话,解决问题后满意的放下电话。她在工作中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客户,都能用熟练的业务知识,充满爱心的语言去服务,让客户从内心感受到联通的客服才是一心一意真正为客户的服务热线,正是汪洋这样在看不见的岗位上,默默地奉献,用自己的爱心去温暖着每一位客户,让他们依赖联通,信任联通,成为我们联通的忠实客户。
转眼三年多过去了,在这个默默无闻的岗位上,汪洋凭借自己的努力,真诚的服务赢得了广大客户的赞许,但是由于刚刚生完宝宝,无人照顾孩子,无法值夜班,汪洋忍痛离开了这个她热爱的岗位,但是她告诉自己,最多照顾孩子一年,一年后,一定要回来,2013年的6月份,汪洋实现了自己的诺言,又一次回到了联通公司的工作岗位上,这次她踏上新的工作岗位,在维护部门设备中心负责光猫数据制作工作,汪洋是学俄语的,而光猫制作全是英文,对她来说,首先面临的就是要学习光猫数据制作所需要的英文,她不怕困难,从头开始,一个字母一个字母的记、背。每天吃饭想,睡觉想,甚至做梦都是光猫制作的一条条命令。。。在单位,她虚心请教其他同事,很快她就能独立完成工作了,外线线务员们只要听见是汪洋接听的电话,就知道很快线路就能通了,有一天,她做了七十条光猫数据,速度特别快,就像在客服岗位上一样,她又重新战胜了自己,赢得了领导、同事们好评,都说,汪洋就像一颗螺丝钉,拧到哪里都散发着她的光芒。现在,根据设备中心的工作调整,她又开始做起了全业务,一切又得从头学起,她对自己有信心。同时,她也非常享受这些学习的过程,感觉只要工作,就要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己,努力用心做好每一份工作。
在胜任新岗位过程中,汪洋也遇到过困难、挫折。由于家里孩子小,老人年纪也比较大了,工作起来难免无暇顾及他们,内心一直觉得愧对家人,就在前一段时间,公司进行FTTH的上线工作,她和设备维护中心的同事们一起,共同奋斗了七天七夜,回家最早的一天是凌晨12点半,最晚的一天是凌晨7点半,无论回家多晚,早上汪洋都坚持自己送孩子去幼儿园,属于她和孩子的时间只有早上这么几十分钟,那段时间,她只有晚上吃饭时抽时间给家里打个电话问候一下,孩子哭着要妈妈,她心疼了,真想回去看看孩子,可她知道她的岗位更加需要她,她的工作离不开她,只能含着眼泪安慰孩子说:妈妈在工作,干完工作就回去看你。她热爱自己的工作,也深深热爱着自己的家人,她用爱去温暖着他们,去完成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在生活中她关心社会,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去年春节,她跟随我区的53°户外运动俱乐部去加北乡小学帮扶贫困儿童,每年的世界禁毒日,她都跟随禁毒团体搞禁毒宣传活动,提倡健康、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向社会传递着正能量,同时,她也是无偿献血协会的一员,希望自己的血液能够挽救更多人的生命。以上活动均被电视台采访报道。汪洋以联通大家庭中的一员参加,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这就是我们联通人的品质,一种努力工作,健康生活,积极向上,用一颗美好的心灵温暖着身边每一个人,在平凡的岗位、平凡的生活中,活出一个不平凡自己的“联通人”!
第二篇:最美扶贫人事迹
3篇最美扶贫人事迹
一边是脱贫攻坚第一线,一边是瘫痪在床的女儿,家住**县**镇**村四组的**夫妇,用爱与担当撑起大家与小家的脊梁。他们是“扶贫伉俪”,更是女儿头上靓丽的天空。
搬砖、刷墙、砌墙,只要能挣到一份工钱,**几乎忘记了什么叫苦。夫妻俩每天坐在床头轮番给女儿喂饭,然后自己再吃,这习惯,他们已经保持了18年。
**夫妇有一个残疾女儿,叫**。2000年,**生下来以后,每天就是日夜的哭。“我们把她带到**去检查,拿到结果的一瞬间,我就崩溃了。”**说,孩子检查后确认是先天性的脑积水。从那时起,一定要把女儿的病治好,成了**夫妇最坚定的想法。
“为了给孩子整病,我们那个时候把房子卖了,反正只要能治好她,我们无论怎样都行。对孩子,我们绝不放弃。”**的妻子喻兴玲抹着眼泪说,为了给孩子治病,哪里能够挣到一块钱,他们夫妻俩就去哪里。
直到医生让孩子保守治疗了,**夫妇才终于将女儿接出院。但高烧、腹泻却时常折磨着**,家里木柜中放满了各种各样的药物,堪比一个家庭“小药房”。
“平时吃饭、喝水,**都要**夫妻俩喂,对于这个残疾姑娘,他们真的是尽心尽力的照顾她。”谈及这个破碎的家,邻居马青云感叹说。
因为给女儿治病,夫妻俩不仅卖掉了房子,还到处欠债,2002年,他的另一个孩子出生,家里的负担变得更重了。但即便如此,也阻挡不了**撑起这个家庭的决心。同一年,他用仅有的积蓄承包了**至**改扩建工程的一个小项目。妻子在家坐月子,**则背上患病的女儿,带上食物和水来到工地,既当工人又当奶爸。
后来,沪蓉西高速公路、宜万铁路相继开工,夫妻俩凭着东大线工程的好名声、村里的好口碑,接连承包了一批工程项目。**从一个小工逐渐变为包工头、小老板,后来,他去往武汉、**打工,并成立了自己的装潢施工队,经过不懈努力,终于还清了债务。
自己挣到了钱,**夫妇决定回乡发展,因为他们忘不了那些在女儿重病期间、在他们一家人最困难的时候帮助过他们的父老乡亲。夫妻俩决定把产业带回村里,带领乡亲们一道发家致富。
2015年,**成立**县坤鹏种植专业合作社。并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发动农户统一种植,保价收购。**走家串户,免费为社员发放蔬菜、药材种子和肥料,成了全村的产业发展领头羊。
2016年,**担任起村里的后备干部。2017年5月,他进入**村支“两委”班子,担任村支部副书记。妻子喻兴玲也不甘落后,她被村民推选为村妇联专职副主席。“要么不干,要干就要干好”,夫妻俩互相勉励着。
给聋哑孤寡老人当长辈;给帮扶对象送去衣物、棉被;帮贫困户修通公路……夫妻俩把村民当做自己的家人。为精准把脉村情,夫妻俩跑遍了村里的每个角落,提出了建立小水果采摘观光主题园,蔬菜、药材产业示范带的未来规划蓝图。
整日为村民奔波的**,被大家亲切地称为“铁杆支书”。2018年7月1日,他被县委县政府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家人全心全意地支持我,我一定要努力奋斗,把我们**发展得更好,让全村老百姓欢腾起来。”**说,只要心存一份感恩,就能用梦想之光照亮身边的每一个人。对于未来,他信心十足。
最美扶贫人事迹
“剪枝的时候,一定要将树修剪得矮一些,促进桃树向外生长,有利于获得最佳产量。”
“挂果后,一定要将枝头上多余的果子去掉,这样才不会把树拖垮,不会影响果树来年长势。”
……
4月4日,在**县**镇**园村紫薇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果园基地,合作社负责人**正在向社员讲解桃树日常管护注意事项。
朴实的着装,利落的寸头,坚毅的眼神,这是**留给大多数人的第一印象。
2014年之前,**一直在外跑运输业务,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积累了第一桶金。
“**园村是贫困村,致贫原因主要是老、弱、病、残居多,每当逢年过节回家,看着村里荒芜的山地和低矮简陋的房屋,总是让人高兴不起来。”**暗下决心要回家发展,带领村民共同发家致富。
说干就干!2014年初,**开始外出考察,结合**园村当地的地势和气候条件。最终,他将目光瞄向了小水果市场。
当年,**投资30多万元,成立了紫薇专业种植合作社。随后,他开始挨家挨户做宣传工作,准备流转土地,大干一番。
谁曾想,迎面而来的却是一盆“冷水”。**园村村民之前大多种植玉米、土豆,收入微薄,勉强能解决温饱问题。**流转土地发展小水果种植,在他们看来只是没有市场的“瞎折腾”。村民的不理解,让**的产业梦得到了很大的冲击。
“多年来,老百姓一直种植传统经济作物,对新鲜事物不容易接受,只有让他们看到收益,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给自己找到了坚持下去的理由。
最终,在亲朋好友的支持下,**总算流转到了50亩土地,种上了中桃9号、中桃10号,开启了谋划已久的创业之路。
据了解,中桃9号和中桃10号是优培果种,树势旺,第二年就可挂果,单果可重达200余克,可溶性固形物达18%~20%,且丰产性好,果树耐贮运极好,可留树1个月左右,采后常温下可存放7天左右,适合建大型生产基地,远距离运销。
万事开头难,好不容易流转到了土地,**又遇到了技术难题——桃树管护。
“那时候不懂得管护知识,在给桃树剪枝时,基本上是凭感觉,造成了桃树挂果率大幅度降低。”回想起当时的处境,**苦笑着说。
就在**为技术难题发愁时,**镇农业服务中心和林业站的技术人员主动找上了门,免费为他提供技术支持。
好事多磨,2016年,合作社的50亩桃林迎来了首次大丰收,亩产3000多斤。凭借果型优、果质良、耐储运等优势,合作社收获的桃子短短一个多月便销售一空。
2016年至2017年,大批农户看到了桃树种植的效益,开始陆续加入合作社。
目前,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共流转土地328亩,发展种植桃树288亩,李子树40亩。其中,流转贫困户土地130亩,带动74名贫困户实现就近务工。
针对贫困户和非贫困户,**制定了两套方案。一方面,对贫困户采取特殊优待措施,贫困户的秧苗费和肥料费全免,所有的收益都归贫困户自己所有,最大限度的帮助其脱贫致富;另一方面,合作社与非贫困户采取四六分成,秧苗费和肥料费以市场最低价抵扣。
“我们贫困户的秧苗费和肥料费全免,所有的收益都归自己所有,做梦都没想到,还有这样的好事。”村民李同纯感激地说。
“基本农田整治结束后,我准备再流转150亩土地,发展小水果种植,争取带动更多农户一起发展产业,只有形成内生动力,脱贫致富才有出路。”干劲十足的**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下一步,**准备由单一种植小水果向“种养结合”的发展模式转型,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绿色发展。
脱贫攻坚的号角已经吹响,桃李树下已是芬芳满园……
最美扶贫人事迹
“种香椿真划算,我今年又发展了两亩。”4月14日,**县**镇**村贫困户**告诉记者,他前年栽种了一亩地香椿,今年第一茬就收入500多元。
**村属深度贫困村,距**集镇25公里,全村15个村民小组388户1501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21户716人,由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结对帮扶。由于该村地处偏远,地形陡峭,土壤贫瘠,无支柱产业,村民长期依靠传统种养殖业和外出务工维持生计。
2015年10月,村民**返乡,开始寻找产业致富门路。起初,**发展花椒,但由于气候原因,花椒不生长,一下子亏损了好几万元。后来,**听说发展香椿产业很有前景,就想着试一试,可启动资金和发展基地缺乏,让他举步维艰。
驻村干部了解情况后,到各个小组开屋场院子会,动员村民积极加入香椿种植行业。**党委政府为**担保,贷了30万元的贴息贷款。资金、基地问题解决了,**便一头扎进基地,潜心带领村民发展香椿产业。
香椿被称为“树上蔬菜”,嫩芽可做成各种菜肴,受到城市居民的喜爱。为做大做强香椿产业,带领村民增收致富,**成立了“**县绿之源农业专业合作社”,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拓展香椿精加工,建立加工厂房,创办香椿酱厂,生产鲜香椿芽、香椿酱、干制香椿、香椿水饺,销往上海、深圳、武汉等大中城市,深受消费者的青睐。目前,合作社生产的香椿水饺已在**州内多家大型超市入驻,销量火爆,供不应求。
“香椿酱确实好吃,味道清香纯正,价格也很实惠。”**县城仁和诊所医生张纯红在品尝香椿酱后,啧啧称赞。
为带动更多贫困户依托发展香椿产业增收致富,**带动265户农户发展香椿产业,免费为162户贫困户发放香椿苗,提供技术指导,签订保底收购协议,全方面解决农户种苗、种植、销售环节中的难题,农户种植热情高涨。
“香椿树管理并不复杂,只是在冬闲时要除草、松土和施肥,然后就等来年春季采摘,比种粮食省力又来钱!”正在地里采摘椿芽的农户李词申看着满满一背篼的鲜椿芽,脸上写满了笑容。目前,绿之源农业专业合作社第一茬鲜春芽已收购2500多公斤,单价8元。
现如今,走进**镇**、河罗子、十二岭等村,田间地头,房前屋后,一排排栽植整齐的香椿树生机盎然,枝头的椿芽肥嫩暗红、密密匝匝,煞是喜人。农民正在抓紧采摘,**则忙着收购,香椿已成为老百姓名副其实的“摇钱树”。
第三篇:最美扶贫人事迹
最美扶贫人事迹五篇
最美扶贫人事迹五篇
“剪枝的时候,一定要将树修剪得矮一些,促进桃树向外生长,有利于获得最佳产量。”
“挂果后,一定要将枝头上多余的果子去掉,这样才不会把树拖垮,不会影响果树来年长势。”
……
4月4日,在**县**镇**园村紫薇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果园基地,合作社负责人**正在向社员讲解桃树日常管护注意事项。
朴实的着装,利落的寸头,坚毅的眼神,这是**留给大多数人的第一印象。
20**年之前,**一直在外跑运输业务,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积累了第一桶金。
“**园村是贫困村,致贫原因主要是老、弱、病、残居多,每当逢年过节回家,看着村里荒芜的山地和低矮简陋的房屋,总是让人高兴不起来。”**暗下决心要回家发展,带领村民共同发家致富。
说干就干!20**年初,**开始外出考察,结合**园村当地的地势和气候条件。最终,他将目光瞄向了小水果市场。
当年,**投资30多万元,成立了紫薇专业种植合作社。随后,他开始挨家挨户做宣传工作,准备流转土地,大干一番。
谁曾想,迎面而来的却是一盆“冷水”。**园村村民之前大多种植玉米、土豆,收入微薄,勉强能解决温饱问题。**流转土地发展小水果种植,在他们看来只是没有市场的“瞎折腾”。村民的不理解,让**的产业梦得到了很大的冲击。
“多年来,老百姓一直种植传统经济作物,对新鲜事物不容易接受,只有让他们看到收益,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给自己找到了坚持下去的理由。
最终,在亲朋好友的支持下,**总算流转到了50亩土地,种上了中桃9号、中桃10号,开启了谋划已久的创业之路。
据了解,中桃9号和中桃10号是优培果种,树势旺,第二年就可挂果,单果可重达200余克,可溶性固形物达XX%~XX%,且丰产性好,果树耐贮运极好,可留树1个月左右,采后常温下可存放7天左右,适合建大型生产基地,远距离运销。
万事开头难,好不容易流转到了土地,**又遇到了技术难题——桃树管护。
“那时候不懂得管护知识,在给桃树剪枝时,基本上是凭感觉,造成了桃树挂果率大幅度降低。”回想起当时的处境,**苦笑着说。
就在**为技术难题发愁时,**镇农业服务中心和林业站的技术人员主动找上了门,免费为他提供技术支持。
好事多磨,20**年,合作社的50亩桃林迎来了首次大丰收,亩产3000多斤。凭借果型优、果质良、耐储运等优势,合作社收获的桃子短短一个多月便销售一空。
20**年至20**年,大批农户看到了桃树种植的效益,开始陆续加入合作社。
目前,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共流转土地328亩,发展种植桃树288亩,李子树40亩。其中,流转贫困户土地130亩,带动XXX名贫困户实现就近务工。
针对贫困户和非贫困户,**制定了两套方案。一方面,对贫困户采取特殊优待措施,贫困户的秧苗费和肥料费全免,所有的收益都归贫困户自己所有,最大限度的帮助其脱贫致富;另一方面,合作社与非贫困户采取四六分成,秧苗费和肥料费以市场最低价抵扣。
“我们贫困户的秧苗费和肥料费全免,所有的收益都归自己所有,做梦都没想到,还有这样的好事。”村民李同纯感激地说。
“基本农田整治结束后,我准备再流转150亩土地,发展小水果种植,争取带动更多农户一起发展产业,只有形成内生动力,脱贫致富才有出路。”干劲十足的**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下一步,**准备由单一种植小水果向“种养结合”的发展模式转型,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绿色发展。
脱贫攻坚的号角已经吹响,桃李树下已是芬芳满园……
“种香椿真划算,我今年又发展了两亩。”4月14日,**县**镇**村贫困户**告诉记者,他前年栽种了一亩地香椿,今年第一茬就收入500多元。
**村属深度贫困村,距**集镇25公里,全村XXX个村民小组XXX户1XXX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XXX户XXX人,由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结对帮扶。由于该村地处偏远,地形陡峭,土壤贫瘠,无支柱产业,村民长期依靠传统种养殖业和外出务工维持生计。
20**年10月,村民**返乡,开始寻找产业致富门路。起初,**发展花椒,但由于气候原因,花椒不生长,一下子亏损了好几万元。后来,**听说发展香椿产业很有前景,就想着试一试,可启动资金和发展基地缺乏,让他举步维艰。
驻村干部了解情况后,到各个小组开屋场院子会,动员村民积极加入香椿种植行业。**党委政府为**担保,贷了XXX万元的贴息贷款。资金、基地问题解决了,**便一头扎进基地,潜心带领村民发展香椿产业。
香椿被称为“树上蔬菜”,嫩芽可做成各种菜肴,受到城市居民的喜爱。为做大做强香椿产业,带领村民增收致富,**成立了“**县绿之源农业专业合作社”,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拓展香椿精加工,建立加工厂房,创办香椿酱厂,生产鲜香椿芽、香椿酱、干制香椿、香椿水饺,销往上海、深圳、武汉等大中城市,深受消费者的青睐。目前,合作社生产的香椿水饺已在**州内多家大型超市入驻,销量火爆,供不应求。
“香椿酱确实好吃,味道清香纯正,价格也很实惠。”**县城仁和诊所医生张纯红在品尝香椿酱后,啧啧称赞。
为带动更多贫困户依托发展香椿产业增收致富,**带动XXX户农户发展香椿产业,免费为XXX户贫困户发放香椿苗,提供技术指导,签订保底收购协议,全方面解决农户种苗、种植、销售环节中的难题,农户种植热情高涨。
“香椿树管理并不复杂,只是在冬闲时要除草、松土和施肥,然后就等来年春季采摘,比种粮食省力又来钱!”正在地里采摘椿芽的农户李词申看着满满一背篼的鲜椿芽,脸上写满了笑容。目前,绿之源农业专业合作社第一茬鲜春芽已收购2500多公斤,单价8元。
现如今,走进**镇**、河罗子、十二岭等村,田间地头,房前屋后,一排排栽植整齐的香椿树生机盎然,枝头的椿芽肥嫩暗红、密密匝匝,煞是喜人。农民正在抓紧采摘,**则忙着收购,香椿已成为老百姓名副其实的“摇钱树”。
一边是脱贫攻坚第一线,一边是瘫痪在床的女儿,家住**县**镇**村四组的**夫妇,用爱与担当撑起大家与小家的脊梁。他们是“扶贫伉俪”,更是女儿头上靓丽的天空。
搬砖、刷墙、砌墙,只要能挣到一份工钱,**几乎忘记了什么叫苦。夫妻俩每天坐在床头轮番给女儿喂饭,然后自己再吃,这习惯,他们已经保持了18年。
**夫妇有一个残疾女儿,叫**。2000年,**生下来以后,每天就是日夜的哭。“我们把她带到**去检查,拿到结果的一瞬间,我就崩溃了。”**说,孩子检查后确认是先天性的脑积水。从那时起,一定要把女儿的病治好,成了**夫妇最坚定的想法。
“为了给孩子整病,我们那个时候把房子卖了,反正只要能治好她,我们无论怎样都行。对孩子,我们绝不放弃。”**的妻子喻兴玲抹着眼泪说,为了给孩子治病,哪里能够挣到一块钱,他们夫妻俩就去哪里。
直到医生让孩子保守治疗了,**夫妇才终于将女儿接出院。但高烧、腹泻却时常折磨着**,家里木柜中放满了各种各样的药物,堪比一个家庭“小药房”。
“平时吃饭、喝水,**都要**夫妻俩喂,对于这个残疾姑娘,他们真的是尽心尽力的照顾她。”谈及这个破碎的家,邻居马青云感叹说。
因为给女儿治病,夫妻俩不仅卖掉了房子,还到处欠债,2002年,他的另一个孩子出生,家里的负担变得更重了。但即便如此,也阻挡不了**撑起这个家庭的决心。同一年,他用仅有的积蓄承包了**至**改扩建工程的一个小项目。妻子在家坐月子,**则背上患病的女儿,带上食物和水来到工地,既当工人又当奶爸。
后来,沪蓉西高速公路、宜万铁路相继开工,夫妻俩凭着东大线工程的好名声、村里的好口碑,接连承包了一批工程项目。**从一个小工逐渐变为包工头、小老板,后来,他去往武汉、**打工,并成立了自己的装潢施工队,经过不懈努力,终于还清了债务。
自己挣到了钱,**夫妇决定回乡发展,因为他们忘不了那些在女儿重病期间、在他们一家人最困难的时候帮助过他们的父老乡亲。夫妻俩决定把产业带回村里,带领乡亲们一道发家致富。
20**年,**成立**县坤鹏种植专业合作社。并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发动农户统一种植,保价收购。**走家串户,免费为社员发放蔬菜、药材种子和肥料,成了全村的产业发展领头羊。
20**年,**担任起村里的后备干部。20**年5月,他进入**村支“两委”班子,担任村支部副书记。妻子喻兴玲也不甘落后,她被村民推选为村妇联专职副主席。“要么不干,要干就要干好”,夫妻俩互相勉励着。
给聋哑孤寡老人当长辈;给帮扶对象送去衣物、棉被;帮贫困户修通公路……夫妻俩把村民当做自己的家人。为精准把脉村情,夫妻俩跑遍了村里的每个角落,提出了建立小水果采摘观光主题园,蔬菜、药材产业示范带的未来规划蓝图。
整日为村民奔波的**,被大家亲切地称为“铁杆支书”。2018年7月1日,他被县委县政府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家人全心全意地支持我,我一定要努力奋斗,把我们**发展得更好,让全村老百姓欢腾起来。”**说,只要心存一份感恩,就能用梦想之光照亮身边的每一个人。对于未来,他信心十足。
“我们的黑猪吃草、散养,绝对保证原生态养殖。”1月21日,**县**镇**农牧开发有限公司生态农业基地,总经理**正在给顾客介绍黑猪的养殖方式。
去年腊月,每天都有大批顾客来到该生态农业基地,把订购已久的黑猪屠宰以后运回家去。
而在5年前,这个基地还是一片荒凉的山坡地,让这片土地发生神奇蜕变的,正是该公司总经理、**镇**村村民**。
十多年前,刚刚中专毕业的**,怀着跳出“农门”的梦想,只身离开山村到外面闯荡。通过开超市、开商场,他积累了人生“第一桶金”。
“返乡创业一直是我的梦想,我希望改变家乡的面貌。”20**年,**回到**村,投入全部积蓄,成立了**农牧开发有限公司和**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200余亩,开始养殖山羊、种植葛根,经济收入逐年递增。
“一个人富裕了算小富,和父老乡亲一起致富才算大富。”怀着这样的信念,**发动周边农户到公司就业,还采取入股分红的方式,带动村里150余户农户共同发展梨树种植。
“现在种梨树,我们夫妻俩一年可以赚8XX元,果树成熟后,我们还可以拿到百分之三十的收入。”2018年,**村四组村民张发财将土地全部入股合作社,一年下来,老两口收入增涨不少。
20**年,**又引进30头鄂西黑猪。在去年5月的**黑猪订购会上,**打造的“**黑猪”品牌一经推出便一炮打响,短短几个月时间,300余头黑猪被订购一空。
如何真正实现生态农业发展?这是**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他请来专家现场指导,并与省农科院畜牧所、果茶所签订技术合作协议,经过考察和试验,他建立起“种植的牧草和甜玉米秸秆喂养牲畜,牲畜的粪便用于肥田种植果树”的生态循环发展模式。
1000余只山羊、400余头鄂西黑猪、500亩梨树、2000余亩改良的天然草场……在发展基础农业生产的同时,**还相继建立了生态养殖园、绿色种植园、科普示范园。如今,**村已然变成了观光采摘、农旅融合的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全村共有XXX户XXX人实现了脱贫。
**表示,下一步,他还将投资XXX万元,在**村集中安置点建立产业培训中心,对贫困户进行定期技术培训,为全村村民脱贫致富打牢基础。
有她在,困难群众便有了贴心知己,乡亲们脱贫也有了主心骨。山寨庭院,田园地头,到处都留有她的足迹;寒来暑往,每一个贫困家庭都有她的关爱传递。她便是老百姓口中的“扶贫大姐”——**县接待办驻**镇**村“尖刀班”班长**。
2018年初,根据县脱贫攻坚1号令的指示,每个县直单位要派一名副职领导任“尖刀班”班长,**主动请缨。
事实上,**的女儿刚上初一,丈夫工作繁忙、又不精通家务,正是需要**的时候,但她表示可以克服困难,还是毅然决定驻村。
2018年2月26日,**正式驻村上岗。
初到**村,**对村里情况不了解,各项工作无从下手,她便一家一家的入户走访,全面摸排每户水、电、路、网、房及产业发展情况。
在**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记录着密密麻麻的工作日志,笔记本上记录的时间甚至精确到分钟。她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渐渐被大家熟知,村民们开始对这个城里来的女班长刮目相看。
在低保评定工作中,**带领“尖刀班”挨家挨户核算收入,通过民主评议,最终确定低保户XXX户,在此期间,没有发生任何因低保评定引起的信访矛盾。“低保从XXX户一下减少到XXX户,还实现了村内稳定,这是我没想到的。”村里的老支书高龙梓惊讶地说。
在走访中,**发现群众最关心的是道路的建设。于是,她带领驻村队员充分调研,制定了**村道路建设补短板实施方案。为确保按时完成建设任务,她组织“尖刀班”每周现场调度,倒排工期。目前,全村新修5.5公里硬化路,整修5.85公里砂石路,村级道路建设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2018年6月至7月,**村连续遭受两次冰雹灾害,部分农户种植的烟叶绝收。灾情发生后,**迅速带领“尖刀班”成员第一时间赶到受灾现场查灾核灾,组织灾民开展生产自救。同时,联系保险公司,为村民挽回了不少损失。
在走访一组村民张世明家时,**得知他的妻子患有精神病,两个孩子一个在外务工,一个在读初中,一家人还居住在老土坯房里,生活环境极为恶劣。得知情况后,**迅速与村镇办联系,为张世民家申请了贫困残疾户危房改造,并且争取到最大扶持额度。
“现在房子的主体已经完工,只等安装门窗了,现在国家的政策真是好,也真要感谢向班长他们呀!”张世明激动地说。
“心中有民,方知精准须实践;脚底沾泥,终觉扶贫要躬行。”**始终心怀这样的信念,把精准扶贫工作当作自己的使命,努力为村民谋福祉,为全村谋发展。
第四篇:张雷最美联通人事迹材料
最美联通人
他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没有掷地有声的豪言壮语,质朴的脸上永远闪烁着睿智的目光,他就是大兴安岭地区联通公司互联网职守班的一名普通员工张雷。
在此之前,他做了工程线务员,保卫干事、客户营销服务、测量员以及现在工作的机务员。由于“光进铜退”工作陆续开展,他在做测量工作的同时,学习了光猫装机及障碍处理业务,由于工作变动,被调到互联网专业工作。但他本人认为,在当今社会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无论工作和生活都要面对现实,对待眼前的一切要客观,不能盲目,一切都要重零做起。自从调入互联网专业工作以后,他每天都在提高思想觉悟和工作水平,在经历半年工作以后,现在的他能够胜任互联网专业的值守工作,能够完全配合基层线务员和大客户经理进行障碍处理,并且积极配合设备维护中心部门及班组工作。记得在全班组集中加班完成FTTH上线同时,他连续工作近半个月,每天面对各种障碍的处理,光纤宽带客户提速、配合线务员处理宽带障碍等繁杂工作,当时机房维修暖气,室内的桌椅摆放零乱,因为与楼上重设暖气管道,卫生较乱,他与班组新来的两名同事李兴雅、林茂盛,一起把室内卫生搞了一遍,班里其它成员,回到办公室,开着玩笑说“班的男人还真能干!”因为他家庭的变故,家里只有他和他爱人自己带管孩子,有一次,他爱人值班,需要他下班后接小孩,可是在他刚要离开公司时,查看客服系统,发现了一张客户投诉的工单,他想都没想就留了下来,把客户宽带障碍处理好,才去幼儿园接孩子。当到达幼儿园的时候,已经六点多了,孩子责怪他说:“爸爸,以后再来这么晚,我就跟老师回家,不跟你和妈妈好了。”听到儿子的话,他心里默默地对孩子讲:“爸爸也不想这么晚接你,可是工作不能不负责呀,我和妈妈都在尽最大的努力,为你创造最好的环境,让你接受最好的教育。”他深深地知道,现在对孩子说这些,毕竟太早。只有自己承受来自情感上的不理解。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特别重感情,讲义情的人。但面对公司工作,和客户需要时,他别无选择。
还有一次,也是在要下班的时候,接到客户的宽带费用不明的投诉,这时,他的班长刘晶,将工单接了过去,耐心细致的把宽带障碍处理流程以及宽带障碍期间费情况,对客户进行讲解,直到客户满意为止。在刘晶班长对客户做解释工作的同时,他没有选择离开,而是认真学习,把障碍处理的相关流程记了下来,他知道,他虽然做过营销服务工作,但互联网障碍与其不同,况且自己还是的新手,所以他和班长一起留了下来。当他俩下班时,已经七点多钟。他就是在这样一个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团结向上的班组中学习和工作,渐渐地从,不理解到被理解,从不会到领会,慢慢地融入到这个新的集体中。
竭成服务是企业经营发展的永恒主题。让客户满意是通信服务工作最基本的要求,也是企业在激烈地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有效手段。作为基层的通信服务工作,他觉得让客户满意就是他工作的成绩,为此在工作中达到服务工作无小事,要用心观察,用心体会。随时准确地掌握客户的语气、语调和情绪,不断提高和促进服务工作水平。正因为他本着“用心、用脑、用情”为工作的原则,得到了同事和客户充分的肯定和认可。
一分耕耘,一份收获。在互联网专业工作中,我虽然做出了一点点努力,但随着企业不断的发展,对基层服务人员的要求会越来越高,我感到差距还很大。只有通过不停地学习、总结、提高,才能适应现代化企业发展的步伐。我愿用毕生的精力投入到无限的企业发展中去,为我们联通辉煌的明天贡献出自己全部力量!
第五篇:刘晶最美联通人事迹材料
在联通公司的设备维护中心,人人都知道要想处理好客户投诉就找“刘姐”,她工作十多年来,并没有惊天动地,轰轰烈烈的事迹,总是默默无闻,兢兢业业的在自己的岗位辛勤的工作着,奉献着,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业来。她就是设备维护中心互联网数据班组的刘晶。
多年来,她一直战斗在处理客户投诉工作的第一线,作为互联网数据班组的班组长,她深知自己肩上的重任,她带领班组的成员负责加区设备维护中心的客户投诉工作以及大客户10010台席的工作,同时还要负责加区的个人互联网多业务制作。在工作中她时时处处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勤勤恳恳工作,在班组管理、客户服务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公司事业的发展发挥了自己的正能量。
在处理客户投诉工作中,对来电、来访的客户都以诚相待,热情服务。无论工作任务有多忙,都做到百问不烦,百讲不厌,耐心解释,热情答疑,用真情和笑容换来客户的理解。在对待疑难用户和刁钻用户时,都耐心的讲解,反复几次。有的用户还借着酒劲无理漫骂,她都默默的忍受一切,没有与用户争执。任委屈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往肚子里咽。为公司树立了优质服务的形象。还记得有一次,她在单位刚要下班,集响中心的商主任焦急地打来电话说要给邮政储蓄的VPN割接配合做数据,这时母亲也打电话来说儿子突然发高烧不退。她也很着急,可她要在单位配合做数据,必须要坚守自己的工作岗位。于是,她对母亲说,叫母亲带儿子去看病,病因很快就查出来了,是病毒性风疹,儿子要不断持续的发高烧几天后才能恢复。她就叫母亲连续的给孩子喝温水,继续着手里的工作,当忙完手里的工作时,已经是晚上21点了。她忙给母亲打电话,母亲说,孩子的烧刚刚退了。早上回到家里,儿子带着稚嫩的哭泣声问她为什么不回家看他,她的心痛了,她告诉儿子因为妈妈要工作,可儿子说妈妈要工作就不要她了吗,她告诉儿子不是的,因为妈妈是最爱他的,可同时妈妈也是个负责任的人,以后你也要做一个像妈妈这样的人。儿子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因为在她的心中,她的工作理念,就是她的一言一行,不仅仅代表她个人,更代表她们联通公司这这个大集体。有一次,用户投诉因为设备停电后,对自己的费用产生了质疑。于是她就耐心的和客户解释了一遍又一遍。当客户认可挂机后,发现已经和客户打了一个多小时的电话了。但是她感到为客户服务,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要认真的去做,负责任的去做。这样才能使客户满意。要想干出一番事业,总要付出过人的心血和汗水。
作为负责客户投诉工作的班长,她要以自己的行动积极影响带动新员工,经常与他们交流工作经验。她发现在处理一些疑难客户的时候,有的同事大都不敢和不知道如何和这种用户沟通。于是,她就教他们如何和这种客户沟通。使他们不再惧怕如何和这种客户沟通,有效的解决了客户反映的问题。在生活中,她关心并主动帮助一些有困难的同事,起到了模范带头的作用。班组里成员有琐事牵绊的时候,她也尽可能的去帮助他们。功夫不服有心人,她终于改变了她们班组的面貌,从原来的超时和投诉工单不断的居高,变成超时工单为零,投诉服务质量工单为零。同时,她还组织班组成员学习专业技术,从集体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到单独的进行专业技术培训,从不知道如何处理突发故障到熟练的掌握和解决故障的流程。从原来都不懂如何查看单口线路状态,到能够熟练的配合传输外线查看光电转换器状态。她们班组里的每一位成员都变成了技术能手,独当一面。在工作中她也不断的严格要求自己,分别在2008年全省维护规程竞赛中获到了个人三等奖和集体三等奖,2009年维护规程竞赛中获得了集体一等奖的好成绩。多次被公司评为星级宽带专家。但人的一生当中,是不能一直站在自己过去的成绩上沾沾自喜的,应该是不断的追求和奋斗的,做为联通公司的一名员工,她想,也愿意去为公司的前景和未来去迎接新的挑战,为之去努力和奋斗。
设备维护中心
刘晶
2013.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