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全面小康目标 建 设 规 划
“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全面小康目标
建 设 规 划
(××××─××××)
序 言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县委关于“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精神,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农业、农村工作,加快联系村脱贫致富步伐,推进小康建设进程,确保“双联”行动有计划、有步骤、有成效推进,我局通过深入实地调研走访、广泛听取干部群众意见,在全面详细了解全村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与镇村多次调研讨论,结合村情实际,特制订本规划。
第一章 ×××村情基本情况
×××镇×××村位于×××县西北部,属山区边缘村,距×××县城××公里,离×××镇××公里,有基层干部×名,党员×名。该村共辖××社×××户××××口人(其中:劳动力×××人,占总人口的××.××%;常年外出打工人数×××人,占总人口的××.××%,占劳动力人口×
实施部分小规模公共设施维护和村社道路硬化项目欠债较大。
第二章 发展思路和目标
第一节 总体思路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增收致富、实现全面小康为目标,立足村情,扬长避短,大力发展养牛、养猪、苹果等主导产业,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发展高效农业,稳定粮食生产,增加农民收入;不断改善耕作条件和路、电、讯、宅等基础设施条件,为加快发展提供保障;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创新社会管理,开展农民技术技能培训,提高发展能力和农民生活水平;实施 “产业扶贫,生态扶贫,基础扶贫,智力扶贫”四项工程,促进×××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第二节 发展目标
紧紧围绕到××××年与全国全省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在××××年××××元的基础上,年均增长××%,具体是:
——到××××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元,××个贫困户人均纯收入达到××××元以上,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村道全部硬化,农田改土全面到位,耕地平整,全面实现机械化作业,主导产业发展初具规模。
——到××××年,基本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元以上,形成以苹果产业为主、养猪产业为辅的产业体系,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村民综合素质大幅提高,精神文化活动丰富,社会公共服务能力显著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第三章 发展计划
第一节 ××××年发展计划
发展目标:重点培育苹果产业,为做大做强产业打好基础;新建文化广场,丰富农民文化生活内容;完成全村下剩的农田改土任务,实现所有农田×坡度,为实现农业机械化提供保障;加强宣传培训,引导农民发展产业,增强群众致富信心,人均纯收入达到××××元。
重点任务:
×.主导产业。引导群众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苹果产业,开展技术培训活动,提高农民管理果园的技术水平,切实落实各项果园管理措施;输转外出务工劳动力×××人
达水平、建筑风貌特色化水平和村庄环境管理水平。栽植行道树×××棵,疏导排水沟×公里,设立垃圾集中收集仓×处。
×.社会事业。进一步完善图书借阅制度,鼓励农民借阅各类图书,提高科技水平;建立农民技术培训中心,聘请专业技术人员讲解种植、养殖技术,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新增“和谐五星”×户。举办各类培训××场次,培训农民×××人以上,培养养殖技术员×人,农民果树技术员×名。
×.基层组织建设。建立健全村务公开制度,设置村务公示栏,及时对村务、财务、低保(五保)对象等涉及群众切实利益的事项及时公开,增强透明度,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年内发展党员×名。
第三节 ××××年发展计划
发展目标:继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强果园管理,培育产业典型、新建高标准示范园;鼓励农民种植高效经济作物,减少传统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提高经济收入;壮大养猪规模,培育养猪大户,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稳步提高村民收入,人均纯收入达到××××元。
重点任务:
×.主导产业。加强果园管理,逐步引导农民退出间作种植,推广运用肥水耦合管理技术和刻芽拉枝促花技术促进果树早成花、早挂果。新建温棚猪舍××户××间,新增养猪户××户,年出栏××头,实现收入×万元以上;发展林下养鸡户×户,年饲养量达到××××只,出栏×××只,实现收入××万元以上;继续扶持养牛户购买基础母牛××头;逐步引导外出务工劳动力回乡务果,输转劳动力减少到××人,季节性务工×××人;培育果产业运营商×户,从事农药、化肥和工具的销售。
×.环境整治。实施危房改造××户,新建小康屋××户;继续完善村庄环境整治,栽植行道树×××棵,疏导排水沟×.×公里,增设垃圾集中收集仓×处。配套实施水、电、路等基础设施。
×.社会事业。实施有线电视、电信宽带入户工程,力争有线电视、电信宽带主线路覆盖到社。进一步扩大农民技术培训中心,继续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农业专业技术,培养专业农民培训技师×人,提高农业技术推广质量;举办种植、养殖实用技术培训××场,培训农民×××人次以上。
×.基层组织建设。建立村务民主管理制度,筹建农民果树专业合作社×个。年内发展党员×名。
年饲养量达到××××只以上,出栏××××只以上,实现收入××万元以上;发挥专业合作社的作用,建办畜禽屠宰场一处,实现“饲养—屠宰—销售”一条龙的产业链条,带动群众扩大养殖规模;继续引导外出务工劳动力回乡创业,输转劳动力减少到××人,季节性务工××人。
×.人居环境改善。通村主干道安装节能路灯××盏。
×.社会事业。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 %,电脑及网络普及率达到××%,新增“和谐五星”评选×户,累计达到××户;举办各类培训××场次,培训农民×××人以上。
×.基层组织建设。村务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机制初步形成,培养村级后备干部。年内发展党员×名。
第六节 ××××年发展计划
发展目标:继续稳定苹果产业,苹果产业收入达到××万元,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要增收的主导产业模式基本形成,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人均纯收入达到××××元。
重点任务:
×.主导产业。加强果产业开发力度,培养苹果经销商×户,专业从事苹果销售,年生产苹果××吨;招商引资建
办饲料加工企业,带动养猪产业发展,年饲养量达到 ×××头以上,出栏×××头以上,实现收入××万元以上;养鸡户稳定在××户以上,年饲养量达到××××只以上,出栏××××只以上,实现收入××万元以上;稳定外出务工劳动力和输转劳动力人数,保持上年水平。
×.人居环境改善。通村主干道安装节能路灯××盏,栽植道旁树×××棵。
×.社会事业。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 %,电脑及网络普及率达到××%,新增“和谐五星”评选×户,累计达到××户;举办各类培训××场次,培训农民×××人以上。
×.基层组织建设。年内发展党员×名。
第七节 ××××年发展计划
发展目标:持续加大苹果产业管理,苹果产业收入达到×××万元,产业合作社带动效益明显,种植业和养殖业规模稳步扩大,真正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产业;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公共服务设施基本完备,村民综合素质显著提高,新风正气初步形成,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元。
重点任务:
×.主导产业。年生产优质苹果××吨,进一步提高果
314
×.主导产业。年生产优质苹果×××吨,苹果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养猪户稳定在××户以上,年饲养量达到×××头以上,出栏×××头以上,实现收入×××万元以上;规模以上养鸡户稳定在××户以上,年饲养量到××××只,出栏××××只,实现收入××万元以上;稳定外出务工劳动力和输转劳动力人数,保持上年水平。
×.人居环境改善。村庄全面实施“绿化”、“亮化”,基础设施配套集全,制作文化宣传长廊×××米,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社会事业。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 %以上,电脑普及率达到 ×× %以上,适龄儿童参学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及新型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新增“和谐五星”×户,累计达到 ××户,举办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场,培育新型农民 ×××人。
×.基层组织建设。村班子民主化管理水平全面提升,村务公开化程度达到×××%,群众对村级组织满意度达到××%以上。年内发展党员×名。
第四章 保障措施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局长任组长,×名班子成员任副
组长,×名名业务人员为成员的 “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领导小组,加强与×××村“两委”班子的协作配合,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细化工作责任分工,采取统一行动和分散行动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帮扶活动,真正把“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明确责任目标。制定详细的村域经济小康发展计划和个人五年帮扶计划,分年度确立帮扶活动实施项目,明确每个干部每年度要实施的帮扶内容和帮扶要到到得目标。按照县委关于开展双联活动的有关要求,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强党的惠民富民政策的宣传教育,提高群众的政策理论水平,帮助农民发展产业致富,深入联系村社特别是贫困农户,倾听民意,解决生产、生活困难,维护稳定,做好上情下传、下情上达工作,推动规划按照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注重技术指导。充分调动技术人员的积极性,以科技为先导,加大培训力度,组织实施培训规划,安排技术人员按照农民自身和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及时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活动,协助村两委班子组织农民按农时、按项目建设进度进行学习和培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说服教育示范引导,集中培训相结合的办法,使其掌握实际技能,增强村干部及广大农户的科技意识,提高知识水平和科技能力,提高自我
718-
第二篇:镇“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小康发展规划
“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小康发展规划
根据县“双联”行动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部署,我镇联系大路村。为了使我镇“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取得实效,确保大路村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奋斗目标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特制定三十里铺镇大路村脱贫致富奔小康发展规划。
一、大路村基本情况
大路村共有14个社,农业户486户,2248人,其中少数民族2065人,党员,34人,青壮劳力876人。55名干部联系69户,联系户占总户数的14.2%。养殖户11户,牛羊存栏量为500余头。全村耕地面积1360亩,2011年农业种植结构为:小麦320亩、玉米500亩,油菜340亩、洋芋200亩。2011年末人均纯收入2688元,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85.7%。
二、贫困现状及原因
通过认真研究分析,造成大路村长期贫困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自然灾害频繁,特别是今年连降暴雨,造成粮食大面积减产,农户房屋受损严重。
二是基础设施落后,道路设施相对薄弱。
三是产业结构单一,发展现代农业的制约因素多。四是农民素质普遍较低,农民受教育的程度整体偏低,农民适应市场经济的思想观念还有差距,等靠要思想仍比较严重,自力更生、自强不息精神有待形成。
五是技术型农民少。在发展种植、养殖业中,大多数农民仍依靠传统的耕作方式和养殖模式,缺乏有效的科技支撑。
六是技能型劳务输出少,外出务工群体中由于受教育和培训有限、技术型、技能型少、大多数从事劳力型工种,劳务收入较低。
三、奋斗目标
通过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 行动,力争到2020年大路村基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扭转发展差距扩大趋势。到2020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以上,年均增长10%以上。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彻底改善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小康指数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四、工作重点
(一)把“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与现阶段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立足当地实际,以改善基础设施、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劳动力素质为工作重点,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多取方争取投资,为大路村实施扶贫项目,通过项目建设,力争全村大路面貌得到彻底改变。
(二)依托项目促进发展,积极在项目争取上想办法、下功夫。围绕乡、村已申报和拟申报的项目,我镇积极配合,协调有关部门,帮助联系村多争取项目和资金,通过项目带动,早日实现脱贫。
(三)积极帮助帮扶村搞好村镇建设工程,使帮扶村实现文化活动中心建设工作目标,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改善群众生活、娱乐条件。联村联户工作中,通过多种形式向农民群众深入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法律法规和县委、县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使各项政策得到深入贯彻落实。同时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遵纪守法教育、道德教育、科技文化教育,教育农民,不断培育社会主义新型农民。
(四)部门帮扶与个人资助并举。有针对性的与所联系的贫困户确定发展目标和帮扶计划,把产业发展扶贫作为第一要务,有效解决贫困户生活中的实际困难,积极探索新的发展路子,在不断改善贫困户生产生活条件的基础上,逐步是贫困户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脱贫致富的路子。
(五)加强信贷扶贫。按照小额信用担保贷款的要求和小额妇女担保贴息贷款的要求,加大信贷协调力度,积极探索扶持产业发展的扶贫信贷模式,加大对养羊等畜牧产业的扶持,引导贫困农户走发展产业化扶贫路子,实现农民有效增收。积极帮助联系户解决在种植养殖环节存在的籽种、化肥、农药、种猪、种羊等农资产品及资金短缺的借贷问题。真正为群众“办实事,送温暖”,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六)充分发挥示范户带头引领示范作用。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加大对示范户致富先进经验的宣传,(七)开展强农惠农专题培训。积极组织我镇联系户学习培训,讲解强农惠农政策,让联系户了解掌握政策。
五、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为确保“连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扎实有效开展扶贫项目顺利实施,我镇成立“连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任组长,纪委书记任副组长,负责宣传动员、规划制定、资金争取、项目实施、监督检查和考评验收工作,坚持目标达不到,工作不脱钩。
2、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扶贫开发,发挥主力军作用。人民群众是扶贫开发的主体和中坚力量,要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扶贫开发,变“要我干”为“我要干”。要维护群众对扶贫开发的参与权、知情权、管理权和监督权,进一步激发群众自强自立,自我发展的热情。
3、积极探索帮扶工作新举措,开辟新途径。逐步改变捐钱捐物的帮扶方式,把帮扶工作的重点放在大路村的项目建设上,充分发挥行业特点和优势,兴建一批能够为贫困地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的扎根性项目。在落实好本单位帮扶项目资金的同时还要多方位、多渠道寻找机遇,牵线搭桥、积极为大路村引进更多的项目和资金。进一步建立健全帮扶工作责任制,做到责任到位、项目资金到位、帮扶工作到位。
4、加强村级班子建设,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村支部、村委会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坚强堡垒,是扶贫开发的基本单位。要采取得力措施,选好、配强、配齐扶贫开发重点村班子,为推进重点村的扶贫开发工作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第三篇:镇“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小康发展规划
“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小康发展规划
根据县“双联”行动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部署,我镇联系大路村。为了使我镇“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取得实效,确保大路村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奋斗目标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特制定三十里铺镇大路村脱贫致富奔小康发展规划。
一、大路村基本情况
大路村共有14个社,农业户486户,2248人,其中少数民族2065人,党员,34人,青壮劳力876人。55名干部联系69户,联系户占总户数的14.2%。养殖户11户,牛羊存栏量为500余头。全村耕地面积1360亩,2011年农业种植结构为:小麦320亩、玉米500亩,油菜340亩、洋芋200亩。2011年末人均纯收入2688元,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85.7%。
二、贫困现状及原因
通过认真研究分析,造成大路村长期贫困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自然灾害频繁,特别是今年连降暴雨,造成粮食大面积减产,农户房屋受损严重。
二是基础设施落后,道路设施相对薄弱。
三是产业结构单一,发展现代农业的制约因素多。四是农民素质普遍较低,农民受教育的程度整体偏低,农民适应市场经济的思想观念还有差距,等靠要思想仍比较严重,自力更生、自强不息精神有待形成。
五是技术型农民少。在发展种植、养殖业中,大多数农
民仍依靠传统的耕作方式和养殖模式,缺乏有效的科技支撑。
六是技能型劳务输出少,外出务工群体中由于受教育和
培训有限、技术型、技能型少、大多数从事劳力型工种,劳务收入较低。
三、奋斗目标
通过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 行动,力争到2020年大路村基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扭转发展差距扩大趋势。到2020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以上,年均增长10%以上。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彻底改善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小康指数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四、工作重点
(一)把“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与现阶段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立足当地实际,以改善基础设施、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劳动力素质为工作重点,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多取方争取投资,为大路村实施
扶贫项目,通过项目建设,力争全村大路面貌得到彻底改变。
(二)依托项目促进发展,积极在项目争取上想办法、下功夫。围绕乡、村已申报和拟申报的项目,我镇积极配合,协调有关部门,帮助联系村多争取项目和资金,通过项目带动,早日实现脱贫。
(三)积极帮助帮扶村搞好村镇建设工程,使帮扶村实
现文化活动中心建设工作目标,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改善群众生活、娱乐条件。联村联户工作中,通过多种形式向农民群众深入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法律法规和县委、县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使各项政策得到深入贯彻落实。同时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遵纪守法教育、道德教育、科技文化教育,教育农民,不断培育社会主义新型农民。
(四)部门帮扶与个人资助并举。有针对性的与所联系的贫困户确定发展目标和帮扶计划,把产业发展扶贫作为第一要务,有效解决贫困户生活中的实际困难,积极探索新的发展路子,在不断改善贫困户生产生活条件的基础上,逐步是贫困户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脱贫致富的路子。
(五)加强信贷扶贫。按照小额信用担保贷款的要求和
小额妇女担保贴息贷款的要求,加大信贷协调力度,积极探
索扶持产业发展的扶贫信贷模式,加大对养羊等畜牧产业的扶持,引导贫困农户走发展产业化扶贫路子,实现农民有效增收。积极帮助联系户解决在种植养殖环节存在的籽种、化肥、农药、种猪、种羊等农资产品及资金短缺的借贷问题。真正为群众“办实事,送温暖”,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六)充分发挥示范户带头引领示范作用。有计划、有
针对性的加大对示范户致富先进经验的宣传,(七)开展强农惠农专题培训。积极组织我镇联系户学习培训,讲解强农惠农政策,让联系户了解掌握政策。
五、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为确保“连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扎实有效开展扶贫项目顺利实施,我镇成立“连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任组长,纪委书记任副组长,负责宣传动员、规划制定、资金争取、项目实施、监督检查和考评验收工作,坚持目标达不到,工作不脱钩。
2、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扶贫开发,发挥主力军作用。人民群众是扶贫开发的主体和中坚力量,要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扶贫开发,变“要我干”为“我要干”。要维护群众对扶贫开发的参与权、知情权、管理权和监督权,进一步激发群众自强自立,自我发展的热情。
3、积极探索帮扶工作新举措,开辟新途径。逐步改变
捐钱捐物的帮扶方式,把帮扶工作的重点放在大路村的项目建设上,充分发挥行业特点和优势,兴建一批能够为贫困地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的扎根性项目。在落实好本单位帮扶项目资金的同时还要多方位、多渠道寻找机遇,牵线搭桥、积极为大路村引进更多的项目和资金。进一步建立健全帮扶工作责任制,做到责任到位、项目资金到位、帮扶工作到位。
4、加强村级班子建设,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村支部、村委会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坚强堡垒,是扶贫开发的基本单位。要采取得力措施,选好、配强、配齐扶贫开发重点村班子,为推进重点村的扶贫开发工作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第四篇: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帮扶规划
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五年帮扶规划
*****
为深入推进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开展,尽快帮助联系户发展生产,脱贫致富,确保“双联”活动见实效,本人对所联系的两户贫困户的家庭构成、种植结构,家庭收入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了全面的额了解和掌握,根据帮扶对象的基本情况,现制定如下五年帮扶规划:
一、帮扶对象基本情况:
1、家庭人员情况:***,家庭住址:******家庭共有6口人,老父亲已经77岁了,丧失了劳动能力,并且患有肺心病;老母亲也已经72岁了,同样丧失了劳动能力,也还患有高血压等疾病,老两口不仅生活都不能自理,常年疾病还要花费许多的医药费用;他和妻子也将近50岁了,由于常年超常规劳作,腿脚手都有点变形,身体状况也很一般,家里15.5亩耕地也全部由两劳力务做;家里还有一个女儿和一个儿子,女儿随已经21岁,但为了避免给家庭增加负担,她只能在外(新疆)打工,维持生计,儿子才15岁,还在县城三中就读初中,为了省钱不打觉父母劳作,也好几个星期才可以回一次家。
2、家庭收入情况:家庭年人均纯收入5000元,主要来源于两个劳动力务做的15.5亩耕地和政策性帮扶补贴补助。2011年家庭收入详细情况,种植小麦1亩,主要用于自己食用需要;种植棉花9.5亩棉花,产籽棉2350公斤,收入近20000元;种植5亩制种,包括菜心、玉米、瓜),合计收入13000元;养羊8只,基础母羊6只,年产羔羊10只,收入3500元。2011年购臵化肥、农药、地膜、饲料以及机械耕地务做用油花销合计4500元。
二、帮扶目标任务:
1、总体目标:家庭人均收入从今年起年均增长13%以上,由2011年的人均5000元提高到2015年的9000元以上,家庭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基本实现脱贫目标,力争再通过五年的时间,使其生活水平与当地农村农民的小康生活目标接近。
2、具体目标:2012年力争实现家庭总收入35000元,人均5830元,2013年力争实现家庭总收入40200元,人均6700元,2014年力争实现家庭总收入46500元,人均7600元,2015年力争实现家庭总收入52200元,人均8700元。
三、帮扶措施:
1、宣传政策变思想。按照活动要求,及时向农户宣传党的最新政策理论方正,及时了解宣传国家惠农政策和农业发展扶持方向和重点,引导联系户及时掌握产品市场行情信息,提高农户的思想意识水平,懂得在政府的帮之下,依靠自身的努力,寻求致富之路。
2、引导发展状产业。通过顺应党和政府扶持产业发展方向,让联系户及时调整种植业和养殖业结构,提高土地的产出收益,引导发展现代农业,规模养殖等产业,借助政府支持农业和农村的有力政策机遇,加强产业技术培训引导,不断提高种养技能,培育壮大产业发展。
3、定期帮扶解困难。定期不定期的深入联系户家中,及时掌握其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制定阶段性帮扶措施,每年至少对联系户进行一次实实在在物质帮扶,切实解决好他们生产生活中的具体困难,鼓励联系户早日脱贫致富,使其逐步赶上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同时积极鼓励农户增强其生产生活的信心,提高其幸福指数。
第五篇:中学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
麻家集中学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 发展规划(2012年——2020年)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完善社会主 义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的新阶段。是我省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战略部署的关键阶段,“十二五”规划是确保未来五年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是稳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基础,是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环节。为了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意见(方案)精神,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扶持发展特色产业,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助农增收脱贫致富,结合《渭源县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调研工作思路特制定本规划。
本规划规划期从2012年至2020年。
一、基本情况
麻家集镇位于渭源县西部山区,属丘陵沟壑区,辖区面积90.52平方公里,地势东高西低,地形复杂,坡陡沟深。海拔高度1800—2300米。属温凉半干旱农业气候区。田麻公路沿沟贯穿全境,距离县城80公里,属纯山区乡镇,经济发展历来以农业为主。无农贸集市。
全镇共辖8个行政村,17000多人,其中贫困人口9000人,占总人口的55%。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702元。
二、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麻家集镇是典型的山区乡镇,主要经济收入以种养植业和外出务工为主,经济结构以第一产业为主导。东西跨度大,人口较少,座落分布零散,资源匮乏,没有正规的商贸交易中心,且离临洮与会川两个经济商贸发达的交易中心较近,交通较为便利,是庄田麻路的穿越地,资源外流严重,难以形成合力,受自然条件的制约,生产力发展落后,经济总体发展缓慢。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处全县中下水平,与其他发展较快的乡镇相比,其区位、交通、经济都处于落后状态。制约我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利因素有:一是自然因素制约,生产力发展落后;二是产业结构单一,主要以种植业为主;三是农业科技含量不高、基本无特色优势;四是分布零散,交通阻塞,难以形成商贸交易中心。
三、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和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县“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线,以联村联户为载体,以为民富民为目的,以整村推进为抓手,结合我乡“适宜区发展果产业、局部发展畜牧产业、全面发展旱作农业”的总体思路,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发展条件,着力培育特色产业,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着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不断夯实发展基础,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推动整乡率先脱贫致富奔小康,实现我乡经济和社会协调、可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坚持规划先行,政策引导的原则。严格按照县委“十二五”规划的总体布局,结合我乡实际做好规划,通过规划引导全乡建设向新型、节能、可持续方向发展。
2.坚持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原则。围绕“十二五”发展目标,“双联”工作必须强化产业发展基础,围绕地域资源优势,突出发展特色产业,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支撑体系,推进农民持续增收。
3.坚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的原则。坚持根据我乡实际,紧密结合资源状况和经济基础,突出高标准、低成本、可承受和可操作的特点。正确处理阶段性目标和长远目标的关系,既要量力而行,又要尽力而为,打好基础,分步实施。
4.坚持全员参与,因地制宜原则。积极创造条件,搞好服务,组织和吸引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从解决农民最关心的具体问题入手,调动农民积极性,以农民自愿、村民自治为主,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
5.坚持整体推进和突出重点原则。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改善农民生活条件为重点,推动全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三)发展目标
通过8年努力,力争使全镇基本达到“经济社会发展,群众生活安康,环境整洁优美,思想道德良好,公共服务配套,人与自然和谐”的目标,缩小城乡农民收入差距,社会文明不断进步,各项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更加富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初步建立起和谐文明幸福的乡镇,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近期目标:到2020年底,力争实现“三通三覆盖”的目标,即:村村通网线,社社通田间路,村村通砂化路;通信设备实现全覆盖,村民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村民合作医疗实现全覆盖,使全乡基本实现信息畅通,产业结构调整基本到位,交通发达,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完成。
远期目标:到2020年底,全乡“水、电、路、气、房”等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助农增收的特色优势产业扩量提质增效,基层基础更加牢固,群众生活条件和生活质量显著提高,社会和谐稳定,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率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与全国基本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四、规划布局
根据地理条件和发展现状,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规划建设以下几个方面:
(一)特色产业
1.建设养殖区:根据局部发展畜牧业的总体思路,以个体户养殖为基点,辐射全乡其他基地,由养殖大户牵头,联合成立养殖、销售为一体的牛产业发展的经济合作组织。
2.旱作农业区:按照全乡“十二五”规划的总体布局,在全乡大范围内发展旱作农业,改变以往的耕种模式,实现全乡年年地膜全覆盖,调整由大规模种植小麦向种植全膜玉米、洋芋转型,保证农民经济收入稳定增长。
(二)小康住宅区:结合新农村建设,整合农村危旧房改造项目,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分期实施的原则,动员各村零散座落户到新村建房,集中连片建成村容整洁,居住条件大为改善,水、电、路等设施配套齐全的标准化住宅小区,将坐落较远的村社整村整社搬迁至交通便利、信息发达的集聚区,使全乡一般以上的村实施整村推进项目。
(三)公共服务区:对原有旧市场实施改造,建成占地50亩,上宅下店式门店100套,配合建成公共设施齐全、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的商贸经济交易中心一处;建成基础条件良好、设施齐全的乡级养老院1处,为保障全乡村60岁岁以上“三无”群众的养老生活打好基础。
(四)文化卫生事业:以改善农民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为目标,加强健身设施、幼儿园、敬老院等公共服务设施和农村基层卫生队伍建设力度;加大对小学、中学的资金支持力度,改善校园面貌,提高教学质量;大力发展农村文化卫生事业,繁荣农村文化,丰富农民文化体育活动,不断提高农村卫生人员专业知识和医疗水平,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普及卫生知识,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营造良好的卫生环境。巩固提高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成果,政府要积极引导,加强参保力度,加强医疗保健,提高救助水平,基本解决农民家庭看病难的问题。对于一些特殊群体,要组织卫生队对他们进行定期医疗服务,让每一位群众都看得起病,能够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到 2015 年,每个村都要建立文化活动场所、卫生所和阅览室。
(六)基层党组织建设:
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前一阶段的成果,全面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积极调动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和业务素质。定期举办干部培训班 和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加强党的后备力量建设,尤其是要加大对广大青少年的引导教育,提高他们对党的认识。争取把提高党的建设与各项工作紧密有效结合起来,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工作理念,认真学习体会上级会议精神,坚决贯彻执 行党的方针政策,争取建立起一批基层战斗堡垒,推动各项事业 稳步前进。
五、主要任务
(一)以发展特色产业为重点,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畜牧养殖。依据全乡自然经济发展现状和经济发展规律,以养殖为主,集饲养、贩运为一体,用养殖业带动农业发展。按照分户饲养,分户管理,统一销售的产供销模式,扩大饲养规模,改良品种,增加饲养量,鼓励发展养猪、鸡、兔等其他养殖业。
——马铃薯产业。按照扩大产业规模、优化品种结构、推行标准生产的基本思路,积极推广良种种植,以提高品质和产量,增加最大收益率为总目标,大力推广间作套种马铃薯,培育发展马铃薯仓储贩运等龙头企业。
(二)以满足群众需求为根本,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道路建设。坚持标准,量力而行,先易后难,先近后远,先主干道后支道,逐步推进,多方筹措资金,加强通村道路建设。配套基础排水渠及涵洞。
——水利建设。实施小流域治理工程,大力开展小沟道治理,修建排洪渠。实施劣质梯田改造工程,发展集雨水窖等防旱设施。——能源建设。大力推广农村新能源工程,建设农村沼气,配发太阳灶,并配套建设太阳能路灯。
——小康住宅工程。结合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危旧房改造,统一规划,统一设计,分期实施,动员各村有建房意愿的农户到新村建房,逐步取消零散居住户,建设集中连片、整洁美观的新农村,改善居住条件。
——各村整治绿化。全面推行“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工作,整治脏、乱、差现象,达到“环境整洁、道路畅通、功能齐全、管理规范”的基本要求。启动实施“四旁”(村旁、宅旁、水旁、路旁)植树绿化工程,绿化、美化村庄,改善农村人居生态环境,实现全乡绿化覆盖率达到50%以上。
(三)以加强教育培训为抓手,提高农民自我发展能力。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提高农民素质是新农村建设的手段,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目的。全乡17000人中,有将近50%的人口只有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大多数劳动力没有经过系统地农业实用技术和务工技能培训,劳动力素质低,直接制约着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和劳动力的有序转移。以先进实用农业技术、务工技能和三产服务技能培训为主要内容,以把农民培养成产业农民、产业工人和三产服务者为基本目标,对农民进行职业化、规范化、专业化、标准化的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致富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坚持突出重点、分类培训。在培训内容上,重点抓住农业主导产业的生产技术和有特色、有市场、能形成规模的职业技能专业进行培训;在培训对象上,重点抓好农村科技示范户和农业产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带头人,抓好农村未升学的高、初中毕业生的实用技术培训,使100%的农村劳动力接受培训,熟练掌握1—2门实用技术;在培训方法上,分类施教,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阶段性培训与系统学习相结合的办法进行培训。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打造劳务品牌。以市场为导向,开展“订单”培训,建立输出基地,通过加强培训,提高农民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促进劳动力由无序转移向有序转移,临时性转移向长期性转移的转变,真正使劳务经济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力争培养一批“致富能人”和“技术能人”,每村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1个,户均劳务输出1人。
(四)以加强公益事业为载体,推进农村和谐稳定发展。
——加强教育事业建设。重视适龄儿童的入学教育,小学入学率达到100%,在校生巩固率达到100%,不能让一个学生因贫而失学。
——加强村卫生所建设。每村争取新建村卫生所1处60平方米,配备一名合格的医生,农民就医基本实现小病不出村,不能让一个农民因贫看不起病。
——加强文化设施建设。每村争取新建村级文化舞台1座,新建农家书屋、小超市各1处,新建文化广场1处,并配套篮球架,乒乓球台等健身器材。
(五)以基层组织建设为保障,加强民主制度和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班子建设。按照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政、团结协调的要求,以建设新农村、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农民和塑造新风貌为实践平台,切实加强基层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的思想、组织、作风和能力建设,使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明显增强,着力培育和打造亲民、为民、富民的好班子。
—— 党员发展工作。按照“双培双带”和优化党员队伍结构的要求,把农村经济发展能手和有文化的优秀青年作为重点培养对象,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确保每村每年至少发展3名党员。同时,积极培养合格的继任人选,巩固和发展“五好”村党支部,打造一支强有力的党员队伍。
——村级活动阵地建设。每村新建村部1处,配备先进办公设施。——大力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建立健全村民自治运行机制,加大群众参与村级管理工作,切实维护村民的选举权和村民代表议会制度,村民代表参与村内重大事务的决策。抓好村务和党务公开工作,坚持定期向村民公开村级财务情况,全面落实“一事一议”制度,推进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利用电视、宣传栏、广泛开展道德、法律文化、科普“四进农家”活动,通过多渠道、多媒体传播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道德教育。大力弘扬先进文化和推崇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引导农民崇尚科学,移风易俗,重点打击歪风邪气,坚决杜绝赌博、吸毒、封建迷信等丑恶现象,培育农村新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