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山东省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监督检查办法
山东省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监督检查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监督检查,保障学生饮食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规章,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全省范围内学校、托幼机构食堂和为学生供餐的集体用餐配送单位(以下简称学校食堂)食品安全自查以及监管部门对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的监督检查工作。
第三条 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按照“地方属地管理,部门监督管理,学校具体管理”的要求,落实学校主体责任、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监督责任。
第四条 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检查方式,包括学校月度自查、监管部门季度检查、飞行检查、督导检查。
季度检查、飞行检查、督导检查,应当列入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年度监督管理计划,明确监管频次、重点和责任人,向社会公布并组织实施。
第五条 月度自查要做好检查记录并留存。季度检查、飞行检查记录一式两份,督导检查记录一式三份,分别由学校和监管部门进行留存。第六条 被检查学校的负责人应当对季度检查、飞行检查、督导检查结果进行确认,并在记录上签字;拒绝签字的,应当在检查记录中注明。
第二章 学校自查
第七条 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实行校长(园长,下同)负责制,校长应当定期组织召开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专题会议,定期组织食堂食品安全检查,强化食品安全风险防控措施,及时解决重大食品安全隐患问题,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第八条 学校应当建立学校食堂月度自查制度。校长是月度自查的第一责任人。自查内容包括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从业人员管理、环境卫生、加工操作、原料贮存、进货查验、索证索票、台账记录、清洗消毒、食品添加剂管理、相关公示项目等。
第九条 学生在校期间,学校应当填写《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月度自查表》(见附件1)。
自查发现食品安全事故潜在风险的应当及时报告所在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及时整改,并作好记录。
第十条 学校应当建立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档案,《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月度自查表》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检查记录应当归档管理,以备检查。
自查情况应当在食堂餐厅醒目位置或学校网站公布。
第三章 监督检查 第十一条 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监管严格落实“四有两责”,实施网格化监管,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明确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监管责任机构和监管人员,监管机构和监管人员名单在学校食堂醒目位置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第十二条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实施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季度检查制度。每学期开学之初,开展全面检查;
二、四季度开展重点检查;每年检查不少于4次。季度检查由承担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日常监管的机构实施。
第十三条 季度检查内容包括食品安全制度落实、人员管理、环境卫生、加工操作、原料贮存、索证索票、食品添加剂管理、清洗消毒及上次检查问题整改、月度自查开展情况等。检查人员应当填写《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季度检查表》(见附件2)。
第十四条 省、市、县(市、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根据监管实际,对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开展飞行检查。飞行检查应当填写《学校食堂食品安全飞行检查表》(见附件3),如需打分,可增加赋分栏。
第十五条 季度检查、飞行检查采用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报告、直奔现场的方式,飞行检查应当建立“双随机”抽查机制,每年不得少于2次。
第十六条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及时在门户网站公布季度检查、飞行检查情况,并于每年一月、七月汇总公布半年及全年检查情况。
第四章 督导检查 第十七条 上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定期对下级部门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开展督导检查,督查重点包括下级部门的工作情况和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情况等,每年不少于1次。
第十八条 督查内容包括监管部门监管责任落实情况、学校主体责任落实情况及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情况等,督查应当填写《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督查表》(见附件4)。
第十九条 督查实行现场量化赋分方式,依据现场检查情况和提供及留存的材料进行打分。
第二十条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督查情况应当在门户网站、当地媒体进行公布。公布内容包括督查基本情况、监管责任落实情况、学校食堂管理情况以及检查分数、扣分原因等。
第五章 结果运用
第二十一条 季度检查、飞行检查结果应当及时纳入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信用档案,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据信用档案记录,适时调整学校食堂监督检查频次。
第二十二条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根据检查结果,可依法采取限期整改、约谈负责人、社会公示和行政处罚等措施。
第二十三条 督查中发现监管部门不作为等情况,依法进行处理;发现存在食品安全事故潜在风险的,应当责令整改,当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督促整改到位。第二十四条 监督检查应当严格遵守检查程序,检查人员应当严守工作纪律和廉政纪律。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至 2017年12月31日。
第二篇: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监督检查要点
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监督检查要点
餐饮经营监督管理过程中食品安全检查工作项目比较繁多,但每个细节都关系到消费人群的人身安全和健康,学校幼儿园食堂食品安全监管更要求执法人员耐心细致的工作,一定要做到面面俱到,每个环节都不可疏忽大意,现将学校幼儿园食堂食品安全工作要点总结如下,便于执法工作人员开展工作,有效防范工作疏漏,控制食品安全风险点。
一、是落实学校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各项食品安全制度。
落实食品安全校长负责制,健全学校食品安全采购、原料管理、食品加工操作规范、食品安全应急预案等各项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并监督遵照执行。加强学校食堂和承包、供餐单位管理,强化校园商店的食品安全管理。重点是落实校长陪餐制,推进落实校园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覆盖率,建设县级监管统一平台。要严查合法经营资格,确保学校食堂、对外承包或委托经营食堂、学生用餐配送单位100%持证经营。二、食品原料进购的监管
1.原料进购必须做好台账,台账中要体现出食品进购的时间、进购单位(执有合法食品生产许可证或食品经营许可证)、出厂日期、保质日期、到期日期。做好索证索票的留存工作。使用原则为先进先出的原则。
2、预包装食品必须有初验工作环节,必须审查外包装有无破损、涨袋、污染、过期等现象。
3、散装食品是否为持证食品生产企业生产、是否有出厂合格证、运输存放要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三、食品原料存储,1、原料库房不得堆放食品原料以外其他杂物及消杀用品,需经常通风,保持干净卫生。食品原料存储需离墙离地20厘米30厘米。
2、冰柜冷藏柜存储食品半成品需生熟荤素分区存放,带颜色及非食品级别塑料袋不得进入冰柜冷藏柜;外包装箱不得进入冰柜冷藏柜;未经清洗的禽蛋类,果蔬类不得进入冰柜冷藏柜。
3、食品添加剂实行“五专”制度。
四、食品加工操作规范及食品加工人员要求
1、餐饮具、食品加工工具需生熟荤素区分,以免引起交叉污染。
2、操作间设计需符合食品加工流程,尽量避免来回穿梭引起在加工食品的交叉污染。
3、操作间厨余垃圾桶必须使用加盖垃圾桶,不使用是应该关闭桶盖。
4、食品加工人员需持有效健康证着工作衣帽上岗,晨检发现食品加工人员有手部有溃烂伤口、腹泻、感冒、发热等症状不得上岗。食品加工人员不得染指甲、佩戴戒指、耳环等饰物。
5、强化食品加工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知识培训。
五、清洗消毒
1、操作间或就餐场所必须设置能满足消毒需求的消毒柜,餐饮具清洗干净后在消毒柜消毒,然后存放在保洁柜中。
2、无法放入消毒柜的餐饮具需物理消毒或者使用清洗消杀剂。物理消毒必须先清洗干净食物残渣后在90度以上热水中浸泡3-5分钟;使用清洗消杀剂消毒必须清洗干净消杀剂残留,自然沥干后存放入保洁柜中。
3、食品加工工具、机械使用后必须及时清洗干净,不得留存食物残渣。
六、食品留样
1、每餐每个食物品种都必须留样,样品重量要求不少于120克,存放留样柜中48小时。
2、留样柜需专人管理,每个样品需标注留样时间、重量、留样人。并做好详细的留样记录。
七、三防设施
1、操作间窗户,排风口应该加装能够防蚊蝇、防鼠的铁质窗纱。
2、操作间排水沟及时冲洗不得有食物残留,进出水口必须安装防鼠、蟑螂等其他害虫的铁网。
3、操作间出入口要能完全封闭防止老鼠进入。
4、操作间及就餐区域每20平米内加装一个粘捕式灭蝇灯。
八、其他禁止项
1、学校幼儿园禁止外购成品食品;不得制售凉菜、冷菜、生食类食品。
2、禁止制售高盐、高糖、高脂肪食品;不得使用亚硝酸盐,不得制售自制饮料;不得制售四季豆、鲜黄花菜、发芽土豆、野生蘑菇等容易引起群体性食物中毒的食品。
3、尽量使用非转基因食用油,使用转基因食用油必须在醒目位置予以公示。
第三篇: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专项监督检查工作总结
2017年春季
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监督检查工作总结
根据区局《关于开展2017年春季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监督检查工作的通知》(濮食药监餐函[2017]1号)文件的要求,我所精心组织,落实到位,有步骤分阶段的对辖区内学校食堂进行全面排查,消除食品安全隐患。现将整治情况总结如下:
一、精心组织,周密安排
为确保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严防食物中毒事件发生,我所高度重视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迅速召开了专题会议,明确了检查重点和检查对象,并和岳村镇中心校联合确定了检查内容、时间及有关要求。
二、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检查情况
本次重点检查学校食堂是否开展食品安全自查;是否取得餐饮服务许可;是否建立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食品安全领导小组,相关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及公示栏是否上墙;是否配备专职或兼职的食品安全管理人员;是否严格执行人员健康管理要求;是否严格执行原料采购索证制度;是否存在 违规加工制作凉菜、发芽土豆、四季豆、野生菌类等高风险食品及过期变质食品;是否存在违规采购和使用亚硝酸盐行为;是否规范使用食品添加剂;是否严格执行餐饮具清洗消毒规定;是否按规定实施食品留样;加工场所、设备设施布局是否按照量化分级管理评审达标要求进行设置,配备并规范使用;食堂内外是否环境整洁;餐厨废弃油脂和垃圾处理是否符合要求。
这次专项检查对我辖区内15个学校的15家食堂进行了拉网式检查。首先,检查发现学校食堂均建立了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的食品安全管理组织,配备了餐饮食品安全管理员,建立健全了食堂餐饮安全管理制度并上墙,未发现超许可范围制售凉拌菜情况、未发现使用发芽土豆、四季豆、野生菌类等高风险食品,未发现学校食堂采购、贮存、使用亚硝酸盐。其次,检查中也发现了个别学校食堂基础设施差、食堂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意识参差不齐、从业人员流动性大、更换频繁等问题,对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造成了一定的隐患。针对这些问题,我所积极会同岳村镇中心校不断加强跟踪督查,落实整改措施,努力提升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等级,营造让广大师生更加安全放心的饮食环境。本次检查共出动执法人员20人次,车辆4车次,检查覆盖率达100%。
三、存在的问题
1、在检查过程中发现有部分学校没有办学许可证和食品经营许可证,我所依法对其下达了责令整改通知书,责令限期改正未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从事食品经营的违法行为。
2、大部分学校都能较好的执行进货台账制度,但对索证索票环节执行不是很到位,不能提供一些产品的检验报告和生产许可证。我所依法对其下达了责令整改通知书,责令限期向供货商索要产品的生产许可证和质检报告。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1、针对存在的问题继续对学校食堂加强《食品安全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学习,提高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落实好各项措施,严防食物中毒的发生。
2、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落实人员和明确责任,强化校内食堂餐饮食品安全的自身管理工作,特别是要加强学校索证索票和进货台账的管理。
3、密切联系当地教育部门加强对学校食堂的监督检查,加大执法力度,从严查处违法行为,对整改仍不符合要求的将依法予以查处,以确保学校食堂食品安全。
**食药监所
二〇一七年二月二十七日
第四篇: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检查
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检查俞泽军
贺泽红登记本检查组成员:王团唐江南邓永安龙盛育
东华完小
0一三年九月 夏益安 刘杰二
第五篇:山东省燃气安全检查监督办法
山东省燃气安全检查监督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燃气安全检查监督工作,规范检查监督行为,依据《安全生产法》、《城镇燃气管理条例》和《山东省燃气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全省燃气经营企业安全生产和与燃气安全有关的燃气规划、燃气设施工程建设、燃气经营许可管理以及培训宣传、事故预防与抢险抢修、应急保障等的检查监督工作。
第三条
燃气安全检查监督必须贯彻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属地检查责任、分级督查督导责任。
第四条
省、设区的市燃气管理部门负责行政区域内燃气安全的检查督导工作;设区的市、县(市、区)燃气管理部门负责行政辖区内的燃气安全检查和燃气经营企业安全生产的日常检查监督工作。
第二章 职责范围
第五条
检查监督应当履行如下职责:
(一)贯彻执行国家、省和设区的市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要求。
(二)依法依规建立健全检查工作机制,落实检查、督导制度;
(三)监督燃气经营企业及其主要负责人依法落实燃气安全责任制度、完善燃气安全生产条件、对燃气设施实施安全监控、巡查和维护。
(四)依法查处燃气安全违法违规行为。
(五)督导责任单位实施燃气安全隐患排查整改。
(六)监督有关单位和企业健全完善燃气安全培训考核、持证上岗和燃气安全宣传工作制度;
(七)督促燃气经营企业依法完善燃气安全事故预防、抢险抢修、应急保障机制和措施,健全客户服务机构、业务办理流程、收费标准、收费依据、受理投诉和处理措施等。第六条
检查监督应遵循下列规定:
(一)燃气管理部门安全生产检查监督人员应当忠于职守、坚持原则、秉公执法。在执行检查监督任务时,必须出示行政执法证件。
(二)检查过程中不得越权、违反工作程序;
(三)检查人员必须严守被查单位和企业的技术和商业秘密,不得影响其正常生产经营活动。
第七条
燃气经营企业依法落实燃气安全主体责任,履行对其管理的燃气设施设备和安全用气进行检查的职责。
燃气经营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必须依法依规配备燃气安全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抢险抢修人员,健全安全管理机构,负责对燃气工程建设、设施设备运行安全进行定期检查、检测、检修、更新和维护,对其负责供气的燃气用户安全用气实行定期检查和宣传,指导用户正确使用燃气。
第三章
检查内容
第八条
上级燃气管理部门对下级燃气管理部门燃气安全管理的检查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城镇燃气发展规划编制执行、工程项目审查及燃气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等情况;
(二)对城镇燃气工程设计、施工、监理、检验检测、安全风险评价企业单位资质,燃气经营企业经营许可证,燃气器具气源适配性检测及安装维修企业资质的审查审批和监督管理情况;
(三)燃气安全管理文件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四)组织查处违法违规建设情况;
(五)组织开展燃气安全检查、隐患治理、燃气安全宣传、人员培训考核等工作情况;
(六)燃气安全应急救援预案制定实施和事故抢险抢修等的监督管理情况。包括:事故预案制定、演练、启动等管理制度,事故处理报告、统计分析及事故档案等。
第九条
燃气管理部门对燃气经营企业安全管理的检查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依法组织开展燃气工程建设和经营活动情况。
(二)安全生产组织保障体系建设情况。包括:健全安全管理网络,按规定配备专(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完善管理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等。
(三)落实安全培训、宣传情况。主要包括: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抢险抢修人员培训考核合格并持证上岗;向用户发放安全用气手册,宣传安全使用常识,指导用户安全使用燃气开展情况。(四)企业落实燃气设施设备的检查保护、检测检修、更新维护的情况。包括各类压力容器、阀门仪表等的检验检测等;
(五)燃气储存输配、调压计量、灌装以及经营场所的安全管理情况。包括:警示标识、通讯电力、安全监控、消防设备、防雷防静电等设施设备的配备管理等。
(六)企业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包括:隐患排查治理机制、机构、计划,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台账,编写重大安全隐患治理方案等。(七)落实燃气事故应急处置情况。包括:制定修订事故应急预案、建立专(兼)职应急队伍、应急物资、器材准备、事故应急演练和处置等。(八)开展燃气用户安全服务情况。包括:建立用户档案、开展安全宣传、定期入户安检、报修电话畅通及抢修及时、按与单位用户签订供应合同供气等。
(九)落实安全生产检查情况。包括:制定检查计划、检查记录完整、隐患处置及时等。
(十)依法依规提取使用安全生产费用及专门用于改善安全生产条件的情况。
第十条 对燃气储存输配场站、管道等设施设备的检查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依法依规履行建设程序、办理建设手续情况;
(二)依法对压力容器、阀门仪表等各类特种设备进行检测登记备案等情况;
(三)依法依规对各类人员培训并持证上岗情况;
(四)科学编制执行岗位操作规程情况;
(五)依法依规办理经营许可情况。
(六)安全监控设施设备和措施配备落实情况。第十一条
各级燃气主管部门及不同燃气经营企业安全检查的具体内容和标准,主要依据《城镇燃气安全评价标准》、《城镇燃气设施运行、维护和抢修安全技术规程》和《城镇燃气技术规范》、《城镇燃气设计规范》等规范标准要求,结合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确定。
第四章
检查方法
第十二条
燃气安全检查实行燃气经营企业自查为主,设区的市、县(市、区)燃气主管部门监督检查和省级抽查督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第十三条
每年的四月、九月和十二月为燃气安全日常检查月,由当地燃气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燃气管理部门要组织专业技术力量,对行政辖区内燃气储存输配场站和其他重要燃气设施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对企业检查用户设施设备情况进行督查。
燃气经营企业负责对所属设施设备进行全面排查,对燃气用户安全用气情况入户进行安全检查。对单位用户的检查每年不低于3次,对居民用户每年不低于1次。
第十四条
遇有国家和省组织的一系列安全生产活动或者存在影响安全生产的重大事项,如:安全生产月、重大活动开展前、国家和省紧急部署要求、极端天气和季节来临前等等,燃气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形势要求和燃气安全的特点,组织力量开展专项专题检查。第十五条
对需要了解燃气经营企业对重要设施设备日常安全管理和应急处置情况等,如:燃气经营企业对设施日常安全巡查情况、抢险抢修情况、应急处置情况、设施保护情况等,可以采取暗访的形式进行检查,各级燃气管理部门每年至少组织1次暗访。
第十六条 燃气管理部门安全检查人员必须是负有安全检查监督职责部门的正式在编人员,每次检查必须由2人以上参加,对检查的企业和内容签字负责。检查人员必须按规定佩戴安全防护用品。对涉及技术性较强的检查项目和内容,应当由负责组织检查的部门聘请燃气专家或具有资质的中介机构参加,并对专家遵守法律法规和检查纪律负责。检查结束后,检查表格资料应及时整理归档妥善保管。第十七条
燃气安全检查一般遵循如下程序:
1、确定检查内容,制定检查方案;
2、制发检查通知,准备检查材料和检查文书;
3、成立检查组,对检查人员统一培训,明确检查要求;
5、听取检查单位汇报,按照检查方案和检查内容逐项进行检查;
6、发现隐患和问题的,制发整改通知书,由检查组组长签字后交有关单位负责人签字接收。
7、向受检部门和企业负责人反馈检查结果和整改意见;
8、跟踪督导存在问题和隐患整改情况,落实整改责任,督促做好整改结果验收;
9、对检查成果进行分析运用,制定改进燃气安全管理工作。第十八条
省、设区的市燃气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管辖行政区域范围内的各级燃气管理部门和燃气经营企业开展燃气安全检查工作实施督查督导,督查督导次数不低于2次,不定期的抽查不低于1次。第十九条
检查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规范、法规规定、检查方案进行检查,确保监督检查质量。
第二十条
在实施安全监督检查工作中,检查人员必须做好资料、现场的书面记录(或按需进行录音、拍照、录像等),对检查的基本情况、发现的安全问题和隐患,由检查人员和受检单位负责人签字存档。第二十一条
依法建立健全第三方安全监督评价机制。燃气经营企业应当依法依规对可能存在隐患的燃气设施进行安全评价,评价的机构和人员必须具备法定的资质资格。政府及有关部门对可能影响公共安全的燃气设施工程,可以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聘请具备法定资格的评价机构对其进行安全评价,发现问题和隐患,及时督促相关企业和单位处理。
第五章 结果处理
第二十二条 检查结束后,必须对检查结果进行书面反馈或者通报,对发现的问题和隐患,责成当地燃气管理部门和有关责任企业、单位限期处理,对重大问题和隐患,由各级燃气管理部门分级实行挂牌督办,对燃气管理部门督办期限内仍未整改的隐患和问题,提请各级政府或者安委会挂牌督办。
第二十三条
下列燃气安全隐患由省级燃气管理部门挂牌督办:(一)省燃气管理部门在检查督导中发现的重大违法违规建设、严重违反强制性条文限期整改未完成的;
(二)所有违法违规经营问题和重大隐患限期整改期限内未完成整改,设区的市燃气管理部门认为需要由上级燃气管理部门挂牌督办的,应当书面报请省里挂牌督办;
(三)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措施不达标、有关责任单位不予整改的,按程序逐级报请省里挂牌督办。
第二十四条
燃气经营企业和有关单位对检查文书中列举的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违章行为和事故隐患内容,要严格落实整改措施,举一反三,及时纠正其他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排查和消除各类事故隐患。企业整改完后,燃气管理部门要组织复查验收,出具整改情况复查或验收意见书,并及时归档备案,确保形成安全监管闭合管理。第二十五条
发现违法建设、经营和重大隐患等问题的,必须应按照《安全生产法》《城镇燃气管理条例》《山东省燃气管理条例》等法规进行处罚。
第二十六条
各级燃气管理部门应建立举报制度,公开举报电话、信箱或者电子邮件地址,受理有关燃气安全的举报;受理的举报事项经调查核实后,应当形成书面材料;需要落实整改措施的,以书面通知责任单位,督促落实整改。
第二十七条
建立健全监督检查档案管理制度。各级燃气管理部门应当对辖区内燃气经营企业安全生产条件、重大危险源监控、重大事故隐患治理以及监督检查情况等,建立管理档案,做到一企一档,每次检查有记录,查处隐患有反馈,整改结果有验收,做到检查监督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第二十八条
建立燃气安全重要事项报告制度。燃气经营企业应当于每季度末,向所在县(市、区)燃气管理部门书面报送燃气安全生产检查情况,列出发现的问题和隐患清单;县(市、区)燃气管理部门分析汇总后,应在下一季度前5日内报送设区的市燃气管理部门;设区的市应在接到材料5日内将辖区内燃气安全生产监督检查情况分析汇总材料报从省燃气管理部门。
第二十九条 对问题和隐患发现不及时、处置措施不力、整改不到位的,应当约谈当地燃气管理部门和燃气经营企业(单位)负责人,拒不整改或者由此发生事故的,严厉追究责任。
第三十条
燃气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及处置,依据国务院《生产安全事故报告与调查处理条例》等法规和住房城乡建设部《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查处工作规程》(建质[2013]4号)等规范性文件要求进行。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由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解释。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自2016年5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