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生干部问责条例
XXXXXXXXX学院学生会
学生干部问责条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本条例的制定依据《XXXXXXXXX学院章程》和《XXXXXXXXX学院学生会管理条例》。
第二条 制定本条例旨在顺应院学生会的发展需要,提高各部门的办事效率,规范学生干部的行为,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加强学生干部的管理并使之接受广大同学的监督,特制定本办法。
第三条 应用于XXXXXXXXX学院院学生会的副部长级别以上者。
第二章 学生干部的责任
第四条 学生干部需要承担以下责任
(一)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二)及时反映广大同学的意见和呼声。
(三)团结广大同学,成为同学的知心朋友。
(四)认真组织各项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课外活动。
(五)做好本职工作, 完成组织交办的任务,不断改进工作方法。
(六)努力提高自己的组织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宣传鼓动能力以及社会活动能力。
(七)正确处理好工作与学习的关系,做到工作、学习两不误。
(八)模范遵守国家法令和校规校纪。
(九)各级党团组织必须重视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完善学生干部管理,提高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提高学生干部素质。
(十)学生干部要热心为同学服务,关心和维护广大同学的利益,不应脱离学生,凌驾于学生之上。
(十一)学生干部是学生中的先进分子和骨干,必须在各方面成为学生的表率。
第三章 学生干部的问责事项
第五条 学生干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必须自动辞职:
(一)言行违反四项基本原则, 在政治上不能与党保持一致者。
(二)违反国家法令、法规和校规校纪, 造成不良影响, 受到院级通报批评(含通报批评)以上处理处分者。
(三)闹不团结, 意气用事, 使工作不能顺利开展或集体利益及声誉受到损害者。
(四)以职权谋取私利, 经教育不改, 或从事其他与学生干部身份不符合的活动, 严重损害集体利益或者声誉者。
(五)个人素养和道德水准非常低下, 在学生中影响不良者。
(六)不能胜任所担任职务者。
第六条 学生干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实行问责:
(一)有令不行、有禁不止;
(二)独断专行、决策失误;
(三)滥用职权、违法行事;
(四)办事拖拉、推诿扯皮;
(五)不求进取、平庸无为;
(六)欺上瞒下、弄虚作假;
(七)态度冷漠、作风粗暴;
(八)工作失职、重大失误;
第四章 问责方式
第七条 问责方式
(一)诫勉谈话;
(二)取消当年评优评先资格;
(三)责令作出书面检讨;
(四)责令公开道歉;
(五)劝其引咎辞职;
(六)责令辞职;
(七)建议免职;
(八)辞退。
第八条 根据被问责情形的情节、损害和影响,决定问责方式。
(一)情节轻微,损害和影响较小的,对部门负责人采用“诫勉谈话”、“取消当年评优评先资格”、“责令作出书面检查”的方式问责;
(二)情节严重,损害和 “停职检查”的方式问责;
(三)情节特别严重,损害和影响重大的,对部门负责人采用“劝其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建议免职”、“辞退”的方式问责。
第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从重问责:
(一)1年内出现2次以上被问责的;
(二)在问责过程中,干扰、阻碍、不配合调查的;
(三)打击、报复、陷害检举人、控告人、证人及其他有关人员;
(四)采取不正当行为,拉拢、收买问责调查人员,影响公正实施问责的。
第十条 发现并及时主动纠正错误、未造成重大损害和影响的,可从轻、减轻问责。
第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免予问责:
(一)因有关人员弄虚作假,致使难以作出正确判断,造成未能正确履行职责的;
(二)因适用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有关内部管理制度未作出具体、详细、明确规定或要求,无法认定责任的;
(三)因不可抗拒因素难以履行职责的。
第五章 问责程序
第十二条
通过以下渠道反映有本办法第三章规定情形的,由问责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进行初步核实。
(一)学校领导在平时的工作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
(二)师生反映的突出问题;
(三)上级领导的工作检查或工作目标考核中发现的问题、意见和建议;
(四)其他渠道反映的情况。
第十三条 经初步核实,如反映的情况存在,院学生会启动问责调查。
第十四条 调查组应当听取被调查的部门负责人或直接责任人的陈述和申辩,并进行核实,如其成立,应当采纳。不得因被调查人申辩而从重问责。
第十五条 调查组一般应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调查工作,并向学院团委书记提交书面调查报告。情况复杂的,经过院团委书记批准,可延长3个工作日。
调查报告包括问责情形的具体事实、基本结论和问责建议。
第十六条
调查终结后,由学校行政作出问责决定。
第十七条
问责决定书应当自作出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送达,并告知被问责人享有的权利。被问责人享有对所问责问题向学校行政进行申辩、申诉的权利。问责情况应及时告知提出问责批示、建议的有关部门或个人。
第十八条
被问责的部门负责人对问责决定不服的,可自收到决定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向学院团委提出申诉。申诉期间,问责决定不停止执行。
第十九条
学院团委收到被问责人的申诉,应当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复议、复查,在10个工作日内作出决定。
(一)问责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凿、问责方式适当的,维持原决定。
(二)问责认定事实基本清楚,但问责方式不当的,变更原决定。
(三)问责认定事实不清楚、证据不确凿的,撤消原决定,并在一定范围内澄清事实、恢复名誉。
第二十条 调查组成员与被调查的部门负责人有利害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的,应当依法回避。调查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作出的调查结论与事实出现重大偏差,致使学校行政作出错误的问责决定,应当依照有关规定追究其责任。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一条 本条例解释权归XXXXXXXXX学院学生会所有,并与发布之日起执行
XXXXXXXXX学院学生会
二0一一年八月二十一日
第二篇:问责考核制度
浙江先锋彩印包装有限公司
【问责考核标准制度】
一目的、通过考核标准规范化提高员工综合素质、提高员工的成本、质量意识,激发员工的自我修正错误、自我反省不足、自我比较他人、自我提升技能、自我体现个人价值;从而各负其责打造公司内部竞争体制,特制订以下问责管控体系标准,各流程工序操作员工必须严格执行。
二:质量事故的界定
质量事故是指:
从业务接单、物料采购开始到仓库、生产(含印前、印刷、印后)品检、运输出货到客户的过程中出现失误的严重后果。例:造成返工、欠数、补印。2:因交期原因给客户扣罚。3:产品交货后客户投诉或退货。4:QC漏检或错检的、批量出错被下工序投诉或客户投诉等等。
三:质量事故责任的划分:
造成质量事故的责任可划分为:岗位职责责任、管理连带责任、工序连带责任 1:岗位职责责任:员工或管理人员在岗位职责范围内履行自己实际操作的事务出现错误,导致质量事故的属于岗位职责责任。
2:管理连带责任:管理人员在岗位职责范围内履行自己实际操作的事务并没有出现错误,而是在管理范畴内属下的员工在工作中出现错误导致质量事故的,管理人员应负事故的管理连带责任,员工应负质量事故岗位职责责任。3:工序连带责任:上道工序没有履行好岗位职责造成质量事故并没有发现,在转工序后若下工序在工作中延续或放大损失,上工序除应负本岗位责任外,还应对所有下工序延续或放大的损失承担工序连带责任;若下工序在工作中没有岗位职责而延续或放大损失,就必须同时对延续或放大的损失承担岗位职责责任。
四.下列情况属岗位职责责任:
1:承接订单资料不清不全不明确造成质量事故或影响生产交期的。
2:没按客户的明确要求设计制作、打印彩稿、打样或出现行业低级错误造成内部重做或被客户要求重做影响交期的。
3:因下错生产工单、工单不够明确、样品资料不全不正确或安排生产不当等造成质量事故或影响生产交期的。
4:采购错误的原、辅料造成质量事故或影响生产交期的。
5:因采购原、辅料存在质量问题,经质检或生产领料后检查发现不符合产品用料要求或不能做到适合生产印刷,已向采购部提出,但采购部坚持使用造成质量事故或影响生产交期的。
6:没按工单生产或没按工序岗位职责要求生产造成质量事故或影响生产交期的。7:没按正确样稿检查或检查不出错误造成质量事故或影响生产交期的。8:管理人员签错首件造成质量事故或影响生产交期的。
9:机组人员没按主管签样生产或没签发首件而私自生产造成质量事故或影响生产交期的。
10:主管拒签而私自生产造成的质量事故按销售价加重处理。11:发错,领错物料造成质量事故或影响生产交期的。
12:在接上工序半成品进行加工时,没对上工序半成品实行手续上和数量上的验收而造成质量事故或影响生产交期的。
13:产品质量全数检验时出现漏检,不良品混入良品中进行下工序加工,或将良
品当作不良品报废的。
14:打包、装箱、标签及数量不符合要求,产品张冠李戴或发错货给客户的。15:其它没有履行好岗位职责出现质量事故影响生产的事故。
五.下列情况属管理连带责任:
1:签对首件,下属员工没按首件生产而造成质量事故或影响生产。
2:管理人员在岗位职责范围内履行自己实际操作的事务中并无出错,但管辖范围内员工在工作上造成质量事故或影响生产的。
3:下属反映问题不作处理或处理不及时,造成或放大损失的。
六.下列情况属工序连带责任:
1:将本工序出错导致质量问题的产品转入下工序再生产,导致下工序延续或放大损失。
2:因本工序质量问题造成下工序不能正常生产而需修补的。
七.问责考核标准.1.岗位职责责任负原材料纸张加上机成本的40%并全厂通报。
2.管理连带责任.直接部门主管负原材料纸张加上机成本的6%,生产经理负原材料纸张加上机成本的3%,生产副总负原材料纸张加上机成本的3%,并全厂通报。3.工序连带责任负责原材料加上机成本的10%,例一些特殊性的事故【例:色差、材料错误、工单开错、客户下错单等等】跟后工序本职工作无关的异常,后工序不能按连带责任承担。
4.为鼓励大家主动上报质量问题.凡主动上报的质量事故,其本人在事故中责任可从轻按此【问责考核标准】的80%进行考核。
5.异常产品经过管理确认出货后的质量问题遭退货或遭投诉扣款的损失,管理人员所承担的责任加重上调2%,直接部门主管负原材料纸张加上机成本8%,品质检验员、组长50元一次,品质经理负原材料纸张加上机成本5%,生产经理负原材料纸张加上机成本5%,生产副总负原材料纸张加上机成本5%,并全厂通报。
6.异常产品主要岗位责任人强烈要求管理人员内部特采放行出货,经管理人员同意后出货的质量损失,主要岗位责任人的承担责任上调20%,管理人员考核不变
7.达不到品质要求印刷主管拒签机台自行生产造成质量事故按总成本的80%进行考核并全厂通报。
8.经过印刷主管签样的质量事故损失印刷主管承担原材料纸张加上机成本的30%,机台人员承担10%,并全厂通报。
9.部门主管每月在资料齐全不能把握自行签样的每次考核10分并全厂通报。10.不合格产品经质检部标识提示、或有标示卡明确标明停止加工作业的半成品,仍然继续进行作业的事故按总成本80%进行考核并全厂通报。
11.公司内部管理会议研究确定不良品需要冒险出货的,客户接受的情况按原纸张成本6%考核责任部门并全厂通报,并要求作出整改措施,交品质部、生产副总批准后交总经办备档。
12.对于采购弄错材料的如果可以采用的给予直接责任人考核10元/每次,若不可使用报废的按此【问责考核标准】进行考核,采购物料不及时造成停工待料延长交货遭投诉无经济损失的给予直接责任人考核10元/次。影响交期遭客户扣款的要按此【问责考核标准】进行考核并全厂通报。
13.对于计划部工作技能失误无经济损失按【计划部管控制度】执行,对造成经济成本损失的按此【问责考核标准】执行并全厂通报。
14.对于客户有关信息未及时传达到相关部门,造成经济损失的直接责任人按以上【问责考核标准】执行,投诉无扣款的10元/次并全厂通报批评。
15.对于漏单或压单未完成遭客户投诉造成经济损失的按此【问责考核标准】执行并全厂通报。
16.对于工艺评审、流程制作工艺问题损失按【工艺考核标准】执行并全厂通报。17.对于印刷车间切纸机台工作技能失误无经济损失按【切纸管控制度】执行,对造成经济成本损失的按此【问责考核标准】执行并全厂通报。
18.对于印前版房工作技能失误无经济损失按【版房管控制度】执行,对造成经济成本损失的按此【问责考核标准】执行并全厂通报。
19.对于印刷车间各机台工作技能失误无经济损失按【印刷车间管控制度】执行,对造成经济成本损失的按此【问责考核标准】执行并全厂通报。
20.资料员的工作失误按【资料袋管控制度】执行并全厂通报。
21.对于品管QC选页组工作失误放大经济损失的按【选页组管控制度】连带责任承担。
22.对于印后表面处理工作技能失误无经济损失按【印后表面处理管控制度】执行,对造成经济成本损失的按此【问责考核标准】执行并全厂通报。
23.对于裱纸工作技能失误无经济损失按【裱纸管控制度】执行,对造成经济成本损失的按此【问责考核标准】执行并全厂通报。
24.对于模切工作技能失误无经济损失按【模切管控制度】执行,对造成经济成本损失的按此【问责考核标准】执行并全厂通报。
25.对于打废纸边工作技能失误无经济损失按【打废纸边管控制度】执行,对造成经济成本损失的按此【问责考核标准】执行并全厂通报。
26.对于粘盒工作技能失误无经济损失按【粘盒管控制度】执行,对造成经济成本损失的按此【问责考核标准】执行并全厂通报。
27.对于打包装工作技能失误无经济损失按【包装管控制度】执行,对造成经济成本损失的按此【问责考核标准】执行并全厂通报。
28.对于司机送货员工作失误无经济损失按【包装管控制度】执行,对造成经济成本损失的按此【问责考核标准】执行并全厂通报。
29.每道工序必须做到仔细阅读工程单并核对样板检查上道工序的来料,如有异常立即反馈,否则造成张冠李戴的低级质量事故按此工序【连带责任标准】进行考核。
30.对于发错料无造成损失给予直接责任人考核10元/次,造成经济损失的按此【问责考核标准】执行并全厂通报。
31.对于仓库过期物料未能及时提前处理的考核10元一项,帐目与实物不符的处罚50元一项并全厂通报。
32.对于每月仓库发料员一个月内无异常情况奖励50元并全厂通报奖励。33.各工序必须严格按签样流程生产,否则每次处罚主管、机长、工序组长10元/次,造成补单损失的按此【问责考核标准】执行并全厂通报。
34.生产部门无样生产的,部门所有干部各考核10元/次,直接责任人10元一次,重复出现的加倍处理。造成补单损失的按此【问责考核标准】执行并全厂通报。
35.生产工序作业人为因素超损导致不够数补印按此【问责考核标准】执行,没有直
接责任人的,由当次工序所有人员[包括管理]人员共同按此【问责考核标准】承担并全厂通报。
36.全厂每月生产所有部门评比选出一个机台当月内产能最高、品质最好、配合度最好5S最好、机器保养最好的机台进行当月大会现金奖励机长100元、二手30元、三手20元、学徒10元,并总结当月度产能、品质情况,连续3个月最差的给予全厂通报批评,连续6个月最差的给予降职降薪并全厂通报批评。37.连续6个月评为优秀员工或优秀干部给予加薪100元或升职。
38.对于评比机台机长产能最高、品质最好、配合度最好5S最好、机器保养最好的机长进行奖励机长800元并全厂通报。
39.生产各工序不按流程工艺操作要求作业的补单按此【问责考核标准】考核,重犯加倍处罚并全厂通报。
40.生产工序数量统计不准、标识不清不楚导致交接异常欠数的按【数据交接控制标准】执行,对干部及责任人作出相应处罚10元/次,造成补印的损失按此【问责考核标准】执行并全厂通报。
41.生产设备未按保养制度维护的初次对直接责任机长、机修通报批评,重复出现机长、机修、当班干部各考核10元/次并全厂通报。
42.损坏公物设备或未经机长或管理人员允许开机所造成经济损失和工伤事故的一切责任由当事人负责总费用50% 43.对5S现场检查中未能及格的区域,对部门区域直接责任人初次通报批评,要求期限未能改善的考核10/次并全厂通报批评。
44.包装数量不准,写错、粘错合格证、混料、送错货或客户ROHS标识不清楚无经济损失的,对直接责任人30元一次,负责人处罚10元/次并全厂通报批评。
45.对于品质部发出的异常单超过时间未及时处理(18小时内)给予考核10元/次,不见单的考核20元/次。
46.本工序所生产的异常产品超出部门所规定范围需要其他部门投入修补的按个人8元一小时计算,从直接责任机组或个人中扣除。
47.质量事故的相关工序处理时若有条款上冲突.则按最高罚金方式进行处罚【或者金额太小的】
八.产品质量奖罚执行由生产部负责执行行政部、财务部配合于监督 1.所有质量事故部门负责人必须在两个工作日做出质量事故检讨报告两份,经总经办审核后,一份交由行政由员工签名公告张贴【员工拒签名不影响处理】,一份交财务。
2.对于一些比较大的质量事故,部门主任负责组织员工接受纠正教育培训课1次,此类培训由生产部执行,行政部必须参与监督、联合责任单位共同落实,无执行者相关人员一律纳入月工资考核中。
3.对个人处罚金额相对大时,生产部管理人员必须做好下属责任人员思想工作分月扣除,财务应建立员工个人扣罚帐户,分月扣除,每月扣除额不超过个人当月工资总额的30%,奖励则时一次性奖给员工。
全厂员工签名
本制度从
****年**月**日开始执行
本制度解释权属公司所有
第三篇:问责汇报材料
太局纪委关于党政领导
干部监督问责执行情况工作汇报 总局纪委:
根据总局关于开展监督问责执行情况调研的有关通知,现结合太局实际,将我局自2009年7月以来落实中纪委《暂行规定》的执行情况汇报如下:
一、积极落实,完善制度
管局党委对落实《暂行规定》十分重视,责成管局纪委从增强全局党政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提高执政能力和管理水平的角度入手,结合太局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依据太局对党政领导干部管理和监督现状的调研结果,借鉴各地方的先进的经验,按照实事求是、权责一致、惩教结合、依靠群众、依法有序的原则,制定出台了《太尔滨分局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暂行办法》(太垦文[2009]11号),此办法主要针对管局机关各部门、农场、直属单位的主要领导及班子成员,同时要求各农场及直属单位依此制定本单位的监督问责实施办法,根据干部管理权限对所管干部实行监督问责机制,局场两级党委都将此列入对干部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围绕中心工作,加强监督问责
2011年,为保障管局党委确定的重点工作、重点项目的推进落实,加强领导干部特别是全局各项重点工作、重点项目的责任单位、部门的主要领导和相关责任人执行意识和大局意识,依据管理局与相关工作、项目责任人鉴定的《目标责任状》及《太局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暂行办法》的相关规定,出台
了《太局重点工作、重点项目监督问责暂行办法》(太发[2011]8号),有针对性的对项目进行阶段性的分解,明确责任,从项目进度、工程质量、安全生产、内控管理、资金使用、工程招投标、合同管理、工程监理、决算验收等各环节进行监督考核,时时公布考核结果并依此对干部执行力进行打分,对考核低于7分的干部进行行政问责。
三、上情下达,强化教育效果
根据中纪委及省、总局有关监督问责的通知要求,我局第一时间组织全局党员领导干部进行了学习,采取分层施教,有针对性的对各部门、各单位的主要领导进行了专题辅导讲座,并要求各基层单位将其列入党员领导干部学习计划中,通过层层的传达学习,系统的组织、准确的理解,确保《暂行规定》的内容深入到每位党员干部心中,强化认识,提高警示效果,同时,在学习讨论过程中,提出了对完善太局监督问责机制的建议和意见,在增强领导干部执行意识的同时,积极参与管局及农场的问责制度建设,关注细节,根据实际状况确定问责的标准和应采取的措施,符合实际,使问责制度的可操作性大大提高,也真正达到教育预防的效果。
四、加强组织领导,完善考核监督程序。
管局党委主要领导对监督问责工作十分重视,将其作为管理监督干部,促进实现全局经济发展目标的有力保障措施,2011年,在对重点工作、重点项目实行考核监督问责工作中,组成了由管局党委书记、局长任组长,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任副组长,管局机关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重点工作和重
点项目监督问责工作领导小组,进行全面的组织实施,管局纪委监察局、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根据领导小组确定的应当问责的事项履行问责程序。从2011年4季度起,领导小组积极组织实施监督工作,由纪检、组织、人事等部门密切配合,针对落实重点工作、重点项目业绩及干部在责任、能力、执行力等情况进行全面的考评,根据行业主管部门的专项业务考核打分、职工群众的民主评议、深入基层的调查走访谈话等多种形式,对每个干部都给予了一个公正测评结果,到目前为止,未出现总考核分低于7分的场处级以上的领导干部和项目责任人。
五、拓宽渠道,加大监督问责力度。
监督问责制度执行近三年来,对转变领导干部工作作风,增强领导干部发展意识、管理意识、效能意识、执行意识、廉政意识、安全意识、群众意识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但我们也深知,在发挥查办问责案件的治本功能方面还存在很大差距,在今后工作中,我们要拓宽监督渠道,转变思路,提高问责效果。一是要将问责机制作为惩防体系建设的有力保障,确保每个细节、每个环节监督不缺失。二是拓宽监督渠道,除了加大对国家扩内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小金库等专项检查力度外,针对群众反映大的领导干部进行彻底核查,对有问题干部加大查办的力度。三是强化立案、办案的质量和能力。克服困难,积极学习借鉴先进的办案经验,找准切入点,突出惩戒效果。
以上是我局的汇报,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2012年4月20日
第四篇:问责条例
第一条 为全面从严治党,规范和强化党的问责工作,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制定本条例。
解读:
本条规定了“目的和依据”。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而深化为全面从严治党,并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从严治党是各级党组织的职责所在。《条例》以党章为根本遵循,以全面从严治党为目标方向,总结实践经验,健全问责机制,扎紧问责的制度笼子。颁布实施《条例》,就是要规范和强化党的问责工作,释放全面从严治党的强烈政治信号,唤醒责任意识、激发担当精神,推动党组织和党的领导干部切实把责任扛起来,保证党的领导坚强有力。
第二条 党的问责工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做到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失责必追究,落实党组织管党治党政治责任,督促党的领导干部践行忠诚干净担当。
解读:
本条规定了“指导思想”。党章总纲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开展党的问责工作,必须以此为指导。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指明了党的问责工作的方向,必须贯彻到问责工作的各方面和全过程。
“四个全面”是我们党引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战略布局。加强党的领导是根本目的,加强党的建设是根本途径,全面从严治党是根本保障。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失责必追究,是总书记关于问责工作的核心思想。通过规范和强化问责工作,一方面要落实党组织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另一方面要督促党的领导干部践行忠诚干净担当。
第三条 党的问责工作应当坚持的原则:依规依纪、实事求是,失责必问、问责必严,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分级负责、层层落实责任。
解读:
本条规定了“问责原则”。
(一)依规依纪,实事求是。依规治党,必然要求依规依纪开展问责。党章是党的根本大法,问责工作必须以党章为根本遵循。《条例》是对党章规定的细化延伸,是对党内其他问责规定的归纳提炼,是问责工作的基础性法规。党内法规中对有关处置措施已有明确规定的,如申诉方式、问责影响期等,《条例》未作重复,在实践中仍然依照这些法规执行。党的问责工作是严肃的政治任务,实事求是是党的问责工作一贯坚持的原则。要坚持求真务实,是哪一级责任就追究到哪一级,该采取什么问责方式就采取什么方式,不应当问责的就决不能追究责任,做到宽严适度、不枉不纵。
(二)失责必问,问责必严。2015年6月26日,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四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明确提出“坚持有责必问、问责必严”。《条例》落实总书记讲话精神,将“失责必问、问责必严”作为一条重要原则明确下来,是对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的细化具体化,体现了我们党强化责任追究的坚定意志。在问责工作中,必须始终坚持“失责必问、问责必严”,把该打的板子狠狠打下去,不搞下不为例、网开一面,不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使问责的利剑生锈,形成“破窗效应”。
(三)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讲话中指出:“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是我们党的一贯方针,也是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历史经验。日常工作中发现了问题就要真管真严。惩治,治是根本,惩是为了治。”在问责工作中,要贯彻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通过强化问责,使干部真正扛起责任,不犯或少犯错误特别是严重错误,这才是党组织对党员、干部最大的关心和爱护。
(四)分级负责,层层落实责任。权力和责任是对等的,管党治党不能有权力无责任。每一级党组织都有自己的责任,这个责任不能替代。对我们这样一个拥有8800多万党员、440多万个党组织的执政党来说,全面从严治党,必须靠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来支撑,按照管理权限,落实分级负责原则,层层传导压力。党中央从中央部委和省一级抓起,把责任让党委(党组)书记扛上。省委书记再把责任传导给所有班子成员、压给市委书记,市委书记压给县委书记,一直压到基层,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局面。这是落实“两个责任”的成功经验,也是压实问责责任的必由之路。
第四条 党的问责工作是由党组织按照职责权限,追究在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中失职失责党组织和党的领导干部的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和领导责任。
问责对象是各级党委(党组)、党的工作部门及其领导成员,各级纪委(纪检组)及其领导成员,重点是主要负责人。
解读:
本条规定了“问责主体和对象”。根据本条规定,问责主体是有管理权限的党组织,追究的是在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中失职失责党组织和党的领导干部的政治责任,包括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和领导责任。问责对象是各级党委(党组)、党的工作部门及其领导成员,各级纪委(纪检组)及其领导成员,重点是主要负责人,突出了“关键少数”。特别是对于一把手这个“关键少数中的关键少数”,更是问责的重中之重。
第五条 问责应当分清责任。党组织领导班子在职责范围内负有全面领导责任,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和直接主管的班子成员承担主要领导责任,参与决策和工作的班子其他成员承担重要领导责任。
解读:
本条规定了“责任划分”。在追究党组织领导班子集体责任时,必须分清领导班子和班子成员的责任。根据《条例》规定,领导班子负有全面领导责任,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和直接主管的班子成员承担主要领导责任,参与决策和工作的班子其他成员承担重要领导责任,体现了“权责对等”精神,不管是党组织还是党的领导干部,有多大的权力就有多大的责任,就得有多大的担当,不担当、乱担当就要被追究相应的责任。
第六条 党组织和党的领导干部违反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予以问责:
(一)党的领导弱化,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没有得到有效贯彻落实,在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中,或者在处置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发生的重大问题中领导不力,出现重大失误,给党的事业和人民利益造成严重损失,产生恶劣影响的;
(二)党的建设缺失,党内政治生活不正常,组织生活不健全,党组织软弱涣散,党性教育特别是理想信念宗旨教育薄弱,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落实,作风建设流于形式,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问题突出,党内和群众反映强烈,损害党的形象,削弱党执政的政治基础的;
(三)全面从严治党不力,主体责任、监督责任落实不到位,管党治党失之于宽松软,好人主义盛行、搞一团和气,不负责、不担当,党内监督乏力,该发现的问题没有发现,发现问题不报告不处置、不整改不问责,造成严重后果的;
(四)维护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不力,导致违规违纪行为多发,特别是维护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失职,管辖范围内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团团伙伙、拉帮结派问题严重,造成恶劣影响的;
(五)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不坚决、不扎实,管辖范围内腐败蔓延势头没有得到有效遏制,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突出的;
(六)其他应当问责的失职失责情形。解读:
本条规定了“问责情形”。党章第42条明确规定,“党组织如果在维护党的纪律方面失职,必须受到追究。”这是党章对问责情形作出的重要规定。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纪委在监督执纪问责实践中深化了对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认识,深刻体会到:“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集中体现为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必须毫不动摇地贯穿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之中。坚持党的领导关键在加强党的建设,推进党的建设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当前,人民群众对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的作风和廉洁问题反映最突出,必须坚定不移正风肃纪、反腐惩恶,回应广大人民群众的期盼,巩固党的执政之基。党的建设有着丰富的内涵,全面从严治党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全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也不是全部。”这一体会写入了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工作报告。党中央从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现实需要出发,遵循党章规定,总结理论和实践创新成果,在《条例》中规定对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监督责任落实不到位、维护党的纪律不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不坚决不扎实等6个方面失职失责行为,造成严重后果或者恶劣影响的,进行严肃问责。其中前5条是主体内容,第6条是兜底条款。
第七条 对党组织的问责方式包括:
(一)检查。对履行职责不力、情节较轻的,应当责令其作出书面检查并切实整改。
(二)通报。对履行职责不力、情节较重的,应当责令整改,并在一定范围内通报。
(三)改组。对失职失责,严重违反党的纪律、本身又不能纠正的,应当予以改组。对党的领导干部的问责方式包括:
(一)通报。对履行职责不力的,应当严肃批评,依规整改,并在一定范围内通报。
(二)诫勉。对失职失责、情节较轻的,应当以谈话或者书面方式进行诫勉。
(三)组织调整或者组织处理。对失职失责、情节较重,不适宜担任现职的,应当根据情况采取停职检查、调整职务、责令辞职、降职、免职等措施。
(四)纪律处分。对失职失责应当给予纪律处分的,依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追究纪律责任。
上述问责方式,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合并使用。解读:
本条规定了“问责方式”。现有各类问责规定中,共有14种问责方式,包括批评教育、作出书面检查、给予通报批评、公开道歉、诫勉谈话、组织处理、调离岗位、停职检查、引咎辞职、辞职、免职、降职、党纪军纪政纪处分、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等。《条例》将这些问责方式规范为对党组织的检查、通报、改组3种方式,对党的领导干部的通报、诫勉、组织调整或者组织处理、纪律处分4种方式。这些方式均在党内法规中有明确规定、在实践中经常使用。其中,诫勉既包括谈话诫勉,也包括书面诫勉;组织调整或者组织处理包括停职检查、调整职务、责令辞职、降职免职等。规定问责方式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合并使用,主要考虑到,在问责实践中,有时要进行组织处理,也要给予纪律处分,这时就要将两种方式合并使用。
第八条 问责决定应当由党中央或者有管理权限的党组织作出。其中对党的领导干部,纪委(纪检组)、党的工作部门有权采取通报、诫勉方式进行问责;提出组织调整或者组织处理的建议;采取纪律处分方式问责,按照党章和有关党内法规规定的权限和程序执行。
解读:
本条规定了“问责决定”。根据《条例》规定,党中央或者有管理权限的党组织,有权对失职失责党组织和党的领导干部作出问责决定。明确规定对党的领导干部,纪委(纪检组)、党的工作部门有通报、诫勉的决定权,提出组织调整或者组织处理的建议权,这就把问责的责任不仅落实到党委(党组)、纪委(纪检组),也分解到组织、宣传、统战、政法等工作部门,这是问责制度的一个重要创新,体现了全面从严治党要细化落实责任、层层传导压力的鲜明态度。
第九条 问责决定作出后,应当及时向被问责党组织或者党的领导干部及其所在党组织宣布并督促执行。有关问责情况应当向组织部门通报,组织部门应当将问责决定材料归入被问责领导干部个人档案,并报上一级组织部门备案;涉及组织调整或者组织处理的,应当在一个月内办理完毕相应手续。
受到问责的党的领导干部应当向问责决定机关写出书面检讨,并在民主生活会或者其他党的会议上作出深刻检查。建立健全问责典型问题通报曝光制度,采取组织调整或者组织处理、纪律处分方式问责的,一般应当向社会公开。
解读:
本条规定了“问责执行”。对党组织问责的,应当向该党组织宣布并督促执行;对党的领导干部问责的,应当向该领导干部及其所在党组织宣布并督促执行。为做好衔接,便于组织部门将问责决定材料归入被问责领导干部个人档案,有关问责情况应当向组织部门通报,并按要求报上级组织部门备案。《条例》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成果,规定受到问责的党的领导干部应当写出书面检讨,在有关会议上作出深刻检查,建立健全问责典型问题通报曝光制度。这既体现了“严”和“实”的精神,也可以通过一个个具体鲜活的案例,发挥警示作用,唤醒责任意识,激发担当精神,真正做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第十条 实行终身问责,对失职失责性质恶劣、后果严重的,不论其责任人是否调离转岗、提拔或者退休,都应当严肃问责。
解读:
本条规定了“终身问责”。《条例》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坚持“失责必问、问责必严”原则,确立了“终身问责”制度,规定“对失职失责性质恶劣、后果严重的,不论其责任人是否调离转岗、提拔或者退休,都应当严肃问责”。这是落实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关于“要实行责任制,而且要终身追究”等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举措,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关于“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等要求的具体体现,也与《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关于“已退休但按照本规定应当追究责任的,仍须进行相应的责任追究”的精神一脉相承,是我们党作出的政治宣誓。
第十一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中央各部委,中央国家机关各部委党组(党委),可以根据本条例制定实施办法。
中央军事委员会可以根据本条例制定相关规定。解读:
本条规定了“授权规定”。《条例》从中央的角度提出了原则性、方向性要求,对其他党内法规中的问责内容不重复、不替代,为各级党组织结合实际贯彻执行留下空间,体现了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只有把中央精神同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制定针对性强、便于操作的实施办法,把问责事项、方式、程序具体化,才能推动问责制度落地生根。
第十二条 本条例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负责解释。解读:
本条规定了“解释机关”。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是《条例》的解释机关。根据《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党内法规的解释同党内法规具有同等效力。
第十三条 本条例自2016年7月8日起施行。此前发布的有关问责的规定,凡与本条例不一致的,按照本条例执行。
解读:
本条规定了“施行日期和法规效力”。《条例》是关于党的问责工作的基础性党内法规,囊括而不替代此前发布的其他有关问责的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其他有关问责的规定与本条例不一致的,按照本条例执行,这是由《条例》在问责法规中的地位决定的。[3]
制定背景
编辑
2013年11月,《中央党内法规制定工作五年规划纲要(2013-2017年)》明确提出:“适时修订《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进一步明确问责情形、规范问责方式。抓紧制定严格做好被问责干部工作安排的有关规定,严格被问责干部复出条件、程序和职务安排等,保证问责制度与党纪政纪处分、法律责任追究制度有效衔接”。但从严格意义上说,2009年6月30日印发的《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相当于一个党内文件,并非一部更具有权威性、系统性的党内法规。[1]
制定过程
编辑
2016年1月,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工作报告提出,要把问责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研究制定《中国共产党党内问责条例》。
2016年6月,王岐山在北京主持召开部分中央部委负责同志座谈会,并到辽宁省召开座谈会,就制定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征求意见。
2016年6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
问责情形
编辑
党的领导弱化,在推进各项建设中,或者处置重大问题中领导不力,出现重大失误等情形;
党的建设缺失,党组织软弱涣散,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落实,作风建设流于形式等削弱党执政的政治基础的问题;
全面从严治党不力,主体责任、监督责任落实不到位,管党治党失之于宽松软等情形;维护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不力,特别是维护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失职等情形;
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不坚决、不扎实,管辖范围内腐败蔓延势头没有得到有效遏制等情形;
其他应当问责的失职失责情形等。[2]
问责方式
编辑
对党组织的问责方式有3种,包括检查、通报、改组。
对党的领导干部的问责方式有4种,包括通报、诫勉、组织调整或者组织处理、纪律处分,其中诫勉既包括谈话诫勉,也包括书面诫勉;组织调整或组织处理包括停职检查、调整职务、责令辞职、降职、免职等。[2]
制定意义
编辑
问责条例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利器。条例贯彻党章,坚持问题导向,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维护党的纪律、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开展问责。对于失职失责造成严重后果、人民群众反映强烈、损害党执政的政治基础的都要严肃追究责任,既追究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又追究领导责任。要把责任压给各级党组织,分解到组织、宣传、统战、政法等党的工作部门,释放有责必问、问责必严的强烈信号。
问责条例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制度,制度的生命在于执行。全面从严治党、推进标本兼治,最根本的就在于各级领导干部要把管党治党的责任担当起来。各级党组织都要把自己摆进去,联系实际、以上率下,敢于较真碰硬、层层传导压力,让失责必问成为常态。要紧紧围绕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强化问责,倒逼责任落实,确保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党中央政令畅通,确保党的团结统一。[4]
条例全文
编辑
《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全文如下:
第一条 为全面从严治党,规范和强化党的问责工作,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党的问责工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做到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失责必追究,落实党组织管党治党政治责任,督促党的领导干部践行忠诚干净担当。
第三条 党的问责工作应当坚持的原则:依规依纪、实事求是,失责必问、问责必严,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分级负责、层层落实责任。
第四条 党的问责工作是由党组织按照职责权限,追究在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中失职失责党组织和党的领导干部的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和领导责任。
问责对象是各级党委(党组)、党的工作部门及其领导成员,各级纪委(纪检组)及其领导成员,重点是主要负责人。
第五条 问责应当分清责任。党组织领导班子在职责范围内负有全面领导责任,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和直接主管的班子成员承担主要领导责任,参与决策和工作的班子其他成员承担重要领导责任。
第六条 党组织和党的领导干部违反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予以问责:
(一)党的领导弱化,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没有得到有效贯彻落实,在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中,或者在处置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发生的重大问题中领导不力,出现重大失误,给党的事业和人民利益造成严重损失,产生恶劣影响的;
(二)党的建设缺失,党内政治生活不正常,组织生活不健全,党组织软弱涣散,党性教育特别是理想信念宗旨教育薄弱,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落实,作风建设流于形式,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问题突出,党内和群众反映强烈,损害党的形象,削弱党执政的政治基础的;
(三)全面从严治党不力,主体责任、监督责任落实不到位,管党治党失之于宽松软,好人主义盛行、搞一团和气,不负责、不担当,党内监督乏力,该发现的问题没有发现,发现问题不报告不处置、不整改不问责,造成严重后果的;
(四)维护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不力,导致违规违纪行为多发,特别是维护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失职,管辖范围内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团团伙伙、拉帮结派问题严重,造成恶劣影响的;
(五)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不坚决、不扎实,管辖范围内腐败蔓延势头没有得到有效遏制,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突出的;
(六)其他应当问责的失职失责情形。
第七条 对党组织的问责方式包括:
(一)检查。对履行职责不力、情节较轻的,应当责令其作出书面检查并切实整改。
(二)通报。对履行职责不力、情节较重的,应当责令整改,并在一定范围内通报。
(三)改组。对失职失责,严重违反党的纪律、本身又不能纠正的,应当予以改组。
对党的领导干部的问责方式包括:
(一)通报。对履行职责不力的,应当严肃批评,依规整改,并在一定范围内通报。
(二)诫勉。对失职失责、情节较轻的,应当以谈话或者书面方式进行诫勉。
(三)组织调整或者组织处理。对失职失责、情节较重,不适宜担任现职的,应当根据情况采取停职检查、调整职务、责令辞职、降职、免职等措施。
(四)纪律处分。对失职失责应当给予纪律处分的,依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追究纪律责任。
上述问责方式,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合并使用。
第八条 问责决定应当由党中央或者有管理权限的党组织作出。其中对党的领导干部,纪委(纪检组)、党的工作部门有权采取通报、诫勉方式进行问责;提出组织调整或者组织处理的建议;采取纪律处分方式问责,按照党章和有关党内法规规定的权限和程序执行。
第九条 问责决定作出后,应当及时向被问责党组织或者党的领导干部及其所在党组织宣布并督促执行。有关问责情况应当向组织部门通报,组织部门应当将问责决定材料归入被问责领导干部个人档案,并报上一级组织部门备案;涉及组织调整或者组织处理的,应当在一个月内办理完毕相应手续。
受到问责的党的领导干部应当向问责决定机关写出书面检讨,并在民主生活会或者其他党的会议上作出深刻检查。建立健全问责典型问题通报曝光制度,采取组织调整或者组织处理、纪律处分方式问责的,一般应当向社会公开。
第十条 实行终身问责,对失职失责性质恶劣、后果严重的,不论其责任人是否调离转岗、提拔或者退休,都应当严肃问责。
第十一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中央各部委,中央国家机关各部委党组(党委),可以根据本条例制定实施办法。
中央军事委员会可以根据本条例制定相关规定。
第十二条 本条例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十三条 本条例自2016年7月8日起施行。此前发布的有关问责的规定,凡与本条例不一致的,按照本条例执行。
第五篇:行政问责
哈尔滨市行政问责规定学习心得
备案科 刘欢
通过对《哈尔滨市行政问责规定》的学习,我的感触颇深,对我市下一步的发展策略,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学习心得有以下几点:
一、学习《哈尔滨市行政问责规定》的重要意义
行政问责制度是我市政府提速增效、提高信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市提高行政效率的一项重要举措。有权必有责,政府应为其所有行为负责,对因不作为(有权不用)、乱作为(滥用权力)或不当作为(工作过失)而造成不良后果的,必须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问责制度不仅是法治政府必不可少的重要制度,而且也是法治国家、法治社会、法治党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制度。同样,作为工程质量监督这样一个重要的工程环节,肩负着全市的工程质量安全任务。更要认真遵守《哈尔滨市行政问责规定》以防出现行政不作为或乱作为的情况.二、目前工作中的不足之处
(一)对于新形势下的行政问责办法,不能及时融会贯通于具体实际工作之中,思想观念需要进一步更新。工作循规蹈矩、按部就班、不力求全面发展,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满足于应付本职工作,不精益求精。
(二)知识能力的培养再造,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不强。没挤出时间学,给自己找客观原因,自己放宽自己,轻视理论学习,致使理论素养跟不上形势发展,了解大局不够透彻。
(三)业务知识须进一步增强.现有的知识已不适应当前日新月异的工作形势。新方法、新情况层出不穷,学习与本职工作相关的业务知识尚有所欠缺。工作方式、方法上创新不够。干工作时放不开、敢吃苦、的精神不强,抓落实的劲头相对不足。
三、具体整改措施
(一)在深刻学习、领悟行政问责制的基础上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认真学习行政问责规定。与现在的业务工作相结合,在不违法违纪的基础上,再加强自律,即也不违反行政问责规定。
(二)增强工作创新意识,工作争强当先,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进一步更新观念、大胆工作、工作中勤于思考、多发现问题、多找路子、扎实工作、优质高效地完成好今年的目标任务。(三)加强道德素质修养,树立文明安全企业形象。敬业爱岗、甘于奉献、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勤奋工作,做实践职业道德的模范。
(四)勇于竞争、不怕挑战、奋发进取、认真执行各项工程备案规章制度,提高工作效率,灵活掌握方针政策,创造性的开展工程备案工作。
在今后的工作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把学习行政问责规定所得到的心得与体会,融会贯通于本职工作之中,杜绝行政不作为与乱作为的发生,为全市工程建筑事业的发展作出最大的贡献
学习哈尔滨市行政问责规定学习心得
备案科 张艳杰
2012年2月12日市人民政府第2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哈尔滨市行政问责规定》,3月15日起实施。我对行政问责规定进行了认真学习,通过学习,有以下几点认识与体会。
一、“行政问责规定”督促各级领导干部认真履行职责,强化行政责任,促进行政负责人依法行政、恪尽职守,提高执行力和公信力。行政问责办法规定了十种应当进行问责的情形: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独断专行、决策失误;滥用职权、违法行政;办事拖拉、推诿扯皮;不求进取、平庸无为;欺上瞒下、弄虚作假;态度冷漠、作风粗暴;铺张浪费、攀比享受;暗箱操作、逃避监督;监管不力、处置不当。对有这些情形的各级行政负责人实施问责,对依法行政、恪尽职守,勤政廉洁,提高执行力和公信力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问责规定致力于提高行政机关的公共服务水平、效率和公众满意程度。行政机关根据工作职能要求,对行政服务的内容、办事程序、办理时限等相关具体事项,通过媒体向社会和公众作出公开承诺,接受社会监督,承担违诺责任。对转变机关作风、提高办事效率、建立服务型政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问责规定促进行政机关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实行首问负责制度,能有效促进转变机关干部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提高干部自身素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要熟悉业务,认真履行职责,对服务对象要求办理事项的,第一个接待服务对象来电、来访者(即首问者),要热情接待,周到服务。接听电话应文明、礼貌、热情,做好记录,并负责落实所问、所办之事。热情为到访者、来电者提供准确的信息。对到服务对象要热情、主动,属在本人职责内的事要及时处理,首先接受办理的人员要负责到底,能当场办结的要当场办结,不能当场办结的要告知办结时间,并负责该事项的跟踪督办,对申办材料不符合要求的,必须当场验明和明确告知申办者,并进行详细指导和说明。对不属于本部门职责范围受理的事项,应当向当事人说明理由,并告知该事项的具体承办部门的有关联系电话,必要时亲自引领前往,引导其找到相关部门或个人办理,直到让服务对象满意为止。对把握不准的事宜或者特别重大和紧急的事项,及时请示领导。做到这些,才能成为一名称职的机关工作人员。
四、限时办结防止办事拖拉,提高工作效率。各级行政机关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单位,依据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遵循准时、规范、高效、负责的原则,按照规定的时间、程序和要求,对各类行政审批(包括行政许可项目和非行政许可项目)和备案事项;行政职能部门通过理顺内部关系,优化工作流程,科学设置程序,规定办结时间,杜绝久拖不办、办而不结的现象。
通过学习我认为,首问负责制是开始,限时办结制是核心,行政问责和服务承诺是保障,这四项制度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环环相扣。建立和严格执行这四项制度,将形成强有力的约束机制,促使各部门特别是具有审批职能的部门和工作岗位的工作人员改进服务态度,优化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间,严格办结时限,提高办事效率,从而建立起加强机关行政效能的长效机制。有了制度,就有行动的依据。关键在怎么落实在具体操作中,这是最为关键的问题。这对于加强干部建设,提高干部素质,提高机关行政效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又一重大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