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招标管理效能监察操作指引
招标管理效能监察操作指引
第一部分、基本概念
(1)招标投标概念。招标是一种有序的市场竞争交易方式,也是选择交易主体、订立交易合同的法律程序。
(2)招标投标原则。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
(3)招标投标特性。竞争性、程序性、规范性、一次性、技术经济性。
(4)招标方式。公开招标(非限制性竞争招标)、邀请招标(有限竞争招标)
(5)工程建设项目招标内容。一包括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新建、改建、扩建及其相关的装修、拆除、修缮等;二包括与工程建设有关的货物,是指构成工程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且为实现工程基本功能所必需的设备、材料等;三包括与工程建设有关的服务,是指为完成工程所需的勘察、设计、监理等服务。
(6)行政监督职责分工(发改委牵头;工信、住建、交通、铁道、水利、商务等部门分工负责;财政部负责政府采购;监察机关对有关监察对象实施监察。)
第二部分,招投标管理效能监察业务流程和方法
“五步”、“四查”、“三纠”、“一建”:
——“五步”——一查项目来源、二查前期准备、三查投标开标活动、四查评标过程、五查定标及合同谈判。
——“四查”——查合法性、合规性、合理性、时效性。合法性检查包括:包括项目的合法性,招标方、投标方和评标三方的合法性;合规检查包括:对招标投标活动的招标、投标、开标、评标、定标活动过程的检查;合理性检查是对招标文件公平、公正和公开性检查;时效性检查是对招标法规定的六个时限进行检查。
——“三纠”——纠正招标过程中存在的不作为、违规作为和拖延作为。
——“一建”——促进企业改进和完善招标管理方式。
一、审查项目招标申请批复
(一)审招标项目合法性
1。查批准条件——原则是谁批准(审批或核准)的项目,由谁批复招标(招标范围、方式、组织形式)。2。查必须招标范围——两大类,五小类; 3。查四个规模标准——金额四档; 4。查批准权限——分中央和地方;
目的是——防止规避公开招标。
(二)分清三种形式,查规避招标 1.邀请招标的条件
2.免于招标的条件和范围:
一是可以不招标的建设项目(4种情形)
二是可以不进行招标的工程施工项目(6个方面)
3.重新招标的条件和范围
重新招标:是一个招标项目发生法定情况,无法继续进行评标、推荐中标候选人,当次招标结束后,如何开展项目采购的一种选择。所谓法定情况,包括于投标截止时间到达时投标人少于3个、评标中所有投标被否决或其他法定情况。
原则上:投标人少于三个,或者所有投标被否决的,招标人应当依法重新招标。
二、招标前准备环节的监督检查
(一)招标方条件(分清招标组织方式,查招标人资格)
总的要求是查:资格来源、范围、事项、大小 招标人是依法成立的法人和其他组织,包括处主招标和代理招标。
主要工作程序:一是制定招标工作计划。明确招标内容、范围、时间、资金额度等。二是确定招标组织形式。招标人自行组织招标或委托代理机构招标。三是落实招标的基本条件。包括招标人、项目有关审批(核准、备案)、资金、土地、技术设计资料等。四是编制招标方案。
1.招标代理机构(四查)
一查资格:是依法由有关政府部门认定资格、资质。同时具备两个能力:一是编制招标文件能力;二是组织评标能力(具有专业技术力量、类似招标经验、3名招标人员、熟悉法规)二查范围事项:从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工信部、住建部条条管理查发证代理资格范围和事项。
三查资质等级标准:分甲级、乙级和暂定级三级 甲级工程招标代理机构可以承担各类工程的招标代理业务。
乙级工程招标代理机构只能承担工程总投资1亿元人民币以下的工程招标代理业务。
暂定级工程招标代理机构,只能承担工程总投资6000万元人民币以下的工程招标代理业务。
招标代理机构不得无权代理、越权代理和违法代理;不得接受同一招标项目的投标咨询服务。不得涂改、出租、出借、转让资格证书。
四查代理合同,看有无非法干涉指定代理机构。查合同约定的收费标准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防输送利益、铁路工程事件)
(二)查招标文件的公正性(资格预审文件和招标文件)
1.查文件的编制和发布是否规范(使用三种标准文本),防止信息不完整。
《标准施工招标资格预审文件》、《标准施工招标文件》、《标准设计施工总承包招标文件》
2.查文件内容有无不公正。如无地方保护、行业垄断、企业封闭现象。(提供不同样信息;设臵不合理商务、技术、资格条件;设臵不合理的加分指标)
3.查发布媒体是否规范(“三报一网”,不同媒体内容要一致)
4.查招标公告发布时间是否满足(不少于20天);资格预审文件或者招标文件的发售期不得少于5日;
提交资格预审申请文件的时间,自资格预审文件停止发售之日起不得少于5日。
(三)查资格预审委员会(评委)的合法性。——与审查评标委员会及其成员组成的标准一样。
1.评委的产生方式是否合规(专家库、随机抽取); 2.人员构成是否符合要求(单数,取少5人;三分之二专业人员,从事相关领域工作满8年并具有高级职称或者具有同等专业水平)。
3.是否回避。
1)投标人或者投标人主要负责人的近亲属;
2)项目主管部门或者行政监督部门的人员;
3)与投标人有经济利益关系,可能影响对投标公正评审的;
4)曾因在招标、评标以及其他与招标投标有关活动中从事违法行为而受过行政处罚或刑事处罚的。
4.抽取时间:《进一步规范机电产品国际招标投标活动有关规定》第21条规定:“抽取评标所需的评审专家的时间不得早于开标时间48小时,如抽取外省专家的,不得早于开标时间72小时,遇节假日向前顺延;同一项目评标中,来自同一法人单位的评审专家不得超过评标委员会总数的1/3。”
五5.审是否公正合理(资格审查有排斥、限制;评标不公正)
资格后审的应当在开标后由评标委员会按照招标文件规定的标准和方法对投标人的资格进行审查。
(四)文件澄清与修改(招标人)
1.主动澄清与修改。招标人应当在提交资格预审申请文件截止时间至少3日前,或者投标截止时间至少15日前,以书面形式通知所有获取资格预审文件或者招标文件的潜在投标人;不足3日或者15日的,招标人应当顺延提交资格预审申请文件或者投标文件的截止时间。
2.异议与答复(潜在投标人或者其他利害关系人)
一是对资格预审文件有异议的,应当在提交资格预审申请文件截止时间2日前提出;
二是对招标文件有异议的,应当在投标截止时间10日前提出。招标人应当自收到异议之日起3日内作出答复;
三是作出答复前,应当暂停招标投标活动。
(五)查标底编制(要点是封闭、保密)
1、工作地点封闭条件及安全性是否符合要求。
2、手机是否全部集中寄存,住房电话及网线是否拆除。
3、是否学习编制纪律有关规定并签订《承诺书》。
4、对外通讯联系是否执行“批准、登记、监听”规定。
5、编制人员是否发生离开工作现场外出的情况。
6、是否发生除公司分管领导、招标部门负责人及编制人员以外的人员进入驻地的情况。
7、审定后的标底方案是否经双方领导签字。
8、密封存放的方案是否确认即是审定方案,编制单位负责人及监督人员是否都在密封处签字。
9、编制人员是否在开标后才取到手机并离开驻地。
接受委托编制标底的中介机构不得参加受托编制标底项目的投标,也不得为该项目的投标人编制投标文件或者提供咨询。
(六)查踏勘项目现场
1.查单独行动。招标人不得组织单个或者部分潜在投标人踏勘项目现场。
2.查保密情况。组织踏勘项目现场应当注意保密各潜在投标人身份。
(七)查投标人资格(见资格审查)
查对投标人的限制是否公正 1.投标不受地区或部门限制
2.与招标人存在利害关系可能影响招标公正性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参加投标。
3.单位负责人为同一人或者存在控股、管理关系的不同单位,不得参加同一标段投标或者未划分标段的同一招标项目投标。(违反前两款规定的,相关投标均无效)
三、开标过程监督
监察人员应重点监督招标单位的各项活动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招标投标活动的一般原则,过程是否规范。(步骤全不全、顺序对不对、标准够不够)
(一)投标过程。监察人员应检查投标箱,并需同招标单位一起对该投标箱加封。在投标方投递标书时,监察人员应查验招标单位委派的接标人的身份和投递标书人的身份,对投递标书人所送标书的密封情况进行检查,并做出记录。如果标书是通过邮寄方式投送的,则应记录收到标书的时间。监督投标人将符合规定条件的标书投入投标箱,在投标箱投标口密封并加贴条。
(二)开标过程。
一是提前到场,查看现场是否满足开标条件; 二是与监督人员见面,做好衔接和分工; 三是提醒会议准时进行。(《招标投标法》第三十四条规定,开标应当在招标文件确定的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的同一时间公开进行;开标地点应当为招标文件中预先确定的地点)。
四是检查投标商到场情况;在开标会议中,监察人员应当查验投标方代表的资格证件和身份证明,对现场参加投标最终少于三家的标段,采取三种处理方式:
(1)不对该标段唱标,密封退回投标商,下次重新组织招标;
(2)不对该标段公开唱标,改走议标程序;(经批准后)
再次检查投标箱的密封情况,监督投标箱的启封,检查标书份数和密封情况,并宣布检查结果。
五是宣读招投标纪律; 六是监标程序:
①监督投标商抽签(或按投标时间先后)决定开标顺序。
②监察人员检查投标文件是否密封完好并宣读检查结果、当众拆封。
③监督人员对投标人的身份进行审查,看他的法人授权与其出示的身份证是否相符,宣布法人授权是否有效。
④唱标人员宣读投标人名称、投标保证金、投标价格等。
⑤记录人员填写“开标记录”,请投标方代表和监督人员签字确认。
6.填写监标情况表,并签字。七是对无效投标文件的处理。
根据我国有关招标投标的规定和招标投标活动的一般原则,投标方所投标书,如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属无效:
(1)逾期送达的或者未送达指定地点的;(2)投标方不具备投标资格;(3)投标书没有报价;(4)投标书未密封;
(5)投标书未加盖单位公章及法定代表人未签字;
(6)投标书未按规定的格式、内容和要求填写;
(7)投标书书写潦草,字迹模糊不清难以辨认;(8)在一个招标项目中,投标方投报两个或多个标书,或有两个或多个报价,又未书面声明哪一个有效;
(9)未按招标文件要求提交投标保证金的;(10)其他不符合招标文件要求的情况。主要是未按招标文件的要求提交投标保函或担保文件。
四、监督评标过程 一查人员组成; 二查封闭环境; 三查保密制度; 四查评标情形; 五查独立评审; 六查评审结果与记录。
《招标投标法》第四十条规定,评标委员会应当按照招标文件确定的评标标准和方法,对投标文件进行评审和比较。国务院对特定招标项目的评标有特别规定的,从其规定。通常运用的评标方法主要有三种,即价格评标法、综合评标法和打分法。
监察人员应查验评标组织成员的资格,核实其身份。对与投标方有利害关系的评标组成员,应让其回
避。监督标底的开启,公布标底。监督评标委员会按照招标文件规定的原则、标准、程序和方法进行评标、定标。
(一)监督召开评标委员会会议
1、参与讲解《评标大纲》。
2、强调评标纪律。
3、对评委进行通讯和住宿上的限制。《招标投标法》第三十八条规定,招标人应当采取必要的措施,保证评标在严格保密的情况下进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影响评标的过程和结果。
(1)在住宿上进行限制。(2)在通讯工具上进行限制。
(二)对评审的监督
1、商务与技术评标是否分开。
2、澄清和答疑的方式是否规范。
3、是否有干扰评标的现象。
4、评委是否履行职责。(1)评委到场情况。(2)态度是否端正。
(3)打分是否合规。①在形式上是否符合要求;②是否有倾向性打分。③是否有抄袭现象。④对于明
显未响应标书的投标文件是否仍进行评标。⑤是否按照《评标大纲》进行评审。
5、打分的统计、汇总。
(1)是否按事先确定的评标公式进行计算;(2)计算结果是否准确。排名顺序
检查评标的原则和办法是否存在与招标文件中的评标原则不一致的情况。
五、监督定标和合同谈判
(一)监督定标
1.督促招标领导小组会议是否及时召开; 2.检查是否根据评标委员会提出的评标报告及推荐的中标候选人顺序确定中标人;
3.如与评标委员会推荐意见不一致的,是否有充足的理由并形成书面意见。
(二)监督合同谈判 1.监督内容
一是招标人与中标人是否存在不按照招标文件和中标人的投标文件订立合同,或者招标人与中标人订立背离合同实质性内容协议的情况;
二是参加合同谈判的公司人员是否符合规定人数(不得少于3人);
三是中标价是否与合同价一致;
四是50万元以上的合同项目,在签订合同的同时,是否一并签订规范的廉政合同。
——监督的方法及手段
1、监督人员参加合同谈判会议,就合同谈判过程及有关内容进行现场监督,不参与谈判工作;
2、做好监督记录。
六、时效性检查
招标法规定的时限不得任意突破。
(一)15天 《招标投标法》第23条规定:招标人对已发的招标文件进行必要的澄清或修改的,应当在招标文件要求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至少15日前,以书面形式通知所有招标文件接受人。
(二)20天 《招标投标法》第24条规定:招标人应当确定投标人编制投标文件所需合理时间。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自招标文件开始发出之日起至投标人提交投标文件截止之日止,最短不得少于20日。
(三)30天 《招标投标法》第46条规定:招标人和中标人应当自中标通知书发出之日 起30日内,按照招标文件和中标人的投标文件订立书面合同。
(四)5天
国家经贸委等七部委制定的《评标委员会和评标方法暂行规定》第52条规定:招标与中标人签订合同后5个工作日内,应当向中标人和未中标人退还投标保证金。
(五)30天 国家经贸委等七部委制定的《评标委员会和评标方法暂行规定》第40条规定:评标和定标应当在投标有效期结束日30个工作日前完成。不能在投标有效期结束日30个工作日前完成评标和定标的,招标人应当通知所有投标人延长投标有效期。
(六)15天 《招标投标法》第47条规定: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招标人应当自确 定中标人之日起15日内,向有关行政监督部门提交招标投标情况的书面报告。
第二篇:物资管理效能监察
物资管理效能监察操作规程
第一条对物资管理制度的监察:
1、对制度建立、完善情况的监察
(l)检查是否按照集团公司、分公司物资管理规定,结合本企业实际制订了物资管理办法,对物资的计划、采购、验收、入库、仓储、出库、结算、废旧物资处理等环节做了详细规定。
(2)检查是否制订了物资计划管理办法,对物资计划的编制、执行和核查环节的指标体系、业务程序、异常情况的处理等作了详细规定。
(3)检查是否制订了物资采购管理办法,是否严格按照国家、集团公司、分公司的有关规定制定了招标管理办法。
(4)检查是否制订了物资验收及仓储管理制度、进出库制度、交接制度、对账制度、盘库制度等。
(5)检查是否建立废旧物资管理制度,是否有完善的废旧物资的确认、回收、处理程序等。
(6)是否制订了计划、采购、仓储等工作岗位规范、工作标准、作业流程、管理考核办法和轮岗制度。
2、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察
(1)检查在物资计划、采购、验收、仓储、废旧物资处理等环节中是否存在有制度不执行或执行不到位的情况。
(2)检查是否存在因不执行相关制度或执行制度不到位而损害企业利益的情况。
第二条 对物资计量设备的监察:
1、检查是否按物资管理要求配备了计量设备,计量设备是否为国家认定的合格产品。
2、检查计量设备的维护台账、运行日志和报表、误差检验记录.、定期校验记录是否完备,校验单位是否具有国家认定的计量资质。
第三条 对物资管理人员及部门的监察:
1、检查物资管理工作人员是否具备相关业务知识,是否严格按照岗位规范、工作标准和作业流程开展工作,是否存在失职、读职、营私舞弊等损害企业利益的行为。
2、检查物资管理部门是否认真履行管理职能,定期对内部工作人员进行廉洁从业教育、业务培训和考试。
3、检查物资管理部门和工作人员是否存在工作中不愿接受或不配合监察部门和其他监督的行为。
4、检查物资管理部门是否建立了市场分析制度、供应商档案库和信誉评估制度。
第四条 对物资计划环节的监察:
1、检查编制物资备品备件计划时是否进行了平衡利库工作,是否贯彻了厉行节约、统筹兼顾的原则。
2、检查采.购计划是否符合生产需求和预算要求,是否履行了审批手续,手续是否齐备并且符合相关制度要求,是否保证合理库存量。
3、检查物资使用计划填写项目是否齐全,计划的提出是否及时和准确。
第五条 对物资采购环节的监察:
1、检查采购人员是否按照采购计划进行采购,所采购的物资名称、型号、数量、价格和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2、检查采购人员是否调查市场综合信息的情况,是否货比三家,是否签订购货合同。
3、检查采购人员对定点供应商是否审查了供应商的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经营许可证等,是否调查了供应商的资质、信誉等情况,是否进行了招标及价格谈判,合同签订是否规范。检查是否对定点供应商建立考核体系。
4、检查物资采购符合招标规定的是否进行了招标工作,招标程序是否公开、公平、公正。检查有无将达到招标规定的项目拆分肢解、规避招标的行为。
第六条 对物资采购招标工作的监察:
检查物资采购招标工作是否按照分公司招标管理办法的要求进行。
第七条 对物资入库环节的监察:
1、检查物资入库是否按规定经过验收,物资名称、型号.、数量、价格和质量是否与采购计划相符,是否及时入库,验收人员是否严格执行“‘以单为主、以单核货、逐项核对.、件件过目”的操作规则,并签名确认,对验收存在的问题是否及时登录、上报。
2、检查仓库保管人员是否做好验收记录,是否开具入库凭证,及时进行入库账务处理。
第八条 对仓储环节的监察:
1、检查仓库货物编号、保管卡.、物资账、是否齐全,账、卡、物是否相符,字迹清楚无涂改痕迹。
2、检查仓库布局是否合理,内外清洁,作业道畅通。物资分类存放是否合理、标志明显,堆垛牢固整齐。库存物资的保管及实物防护措施是否完善。
3、检查仓库保管人员是否定期进行货物盘点、执行盘库和对账制度,记录是否清晰。
第九条 对出库环节的监察:
1、检查领料人的领料单项目填写是否齐全、是否经领用材料部门负责人审核签字,主管领导批准。
2、检查仓库保管人员是否严格按照领料单发货,所发货物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质量等是否与领料单相符c 3,检查是否存在未办理人库手续而直接出库、超计划或超定额、白条、便条出库,领料单涂改或印章不全现象。
4、检查仓库保管人员发料后是否登记材料台账,记录完整。
5、检查出库物资有无以领代耗、领用后疏于管理、损失浪费等现象发生。
第十条 对稽核环节的监察:
1、稽核人员是否定期核对材料明细账与仓库材料台账,是否核对总账与明细账,账目是否核对准确、清晰。
2、甲稽核人员是否审核领料单,核对收发凭证和材料账卡,是否检查收发记录和结存余额,是否察看材料领存情况和核算手续。
第十一条 对结算环节的监察:
1、检查是否按照购货合同、验收证明等与供应商进行结算,结算价格是否严格按照合同执行,质保金是否扣除,对未达到合同标准的物资是否拒付或索赔。一质保到期后,退款手续是否完备。
2、检查大宗物资订购过程的合同、凭证.、账簿记录是否完整、正确。
3、检查财务部门是否按规定及时进行账务处理。
第十二条 对废旧物资环节的监察:
1、检查是否建立废旧物资仓库及台账。
2、检查是否严格执行废旧物资管理制度,废旧物资的确认是否经有关部门鉴定和领导审批。确认的废旧物资是否及时人库,有无擅自处理废旧物资的现象。
3、检查废旧物资人库计量、登记,入库手续是否完一备,对回收的废旧物资是否根据品种、等级重新分类,定置存放,妥善保管。
4、检查废旧物资的再利用和拍卖是否履行审批手续,对废旧物资的拍卖是否按规定进行招标,废旧物资拍卖货款是否人单位财务账,有无截留现象。
5、废旧物资出库是否办理出库手续。
第十三条 对统计环节的监察:
1、检查统计人员是否按要求进行分类统计。使用计算机管理情况下,统计资料信息是否定期备份。
2、检查统计报表的项目完整性、准确性和及时性。所有的统计数据原始记录是否真实,是否存在隐瞒虚报的现象。
第十四条 对物资经济活动分析环节的监察:
1、检查物资管理部门是否定期组织召开物资经济活动分析会,对当月库存量、采购计划、采购成本、物资周转速度、采购价格等进行分析,查找存在的问题,落实责任和制定整改措施。
2、检查物资管理部门是否采纳了监察部门提出的物资管理监察建议书是否落实了限期整改通知书。
第三篇:发票管理操作指引(范文模版)
发票管理操作指引
一、基本要求
第一条 公司经营所需发票由财务部向主管税务局申请购买。第二条 财务部购买发票后,指定发票专管员(会计)负责保存,业务部门(公司)需要使用时领取,并进行领取登记。
第三条 严格按要求保管好发票,做到账实相符。
第四条 发票拆封、使用前应先清点发票的套数及起止号码,如发现缺漏,错乱和掉页现象,应整本退回税务机关;填写开具发票时各联必须盖“发票专用章”后才可使用。
第五条 按顺号开具发票,已开具的发票需妥善保管,未开具的发票需及时收回保管,如有作废发票要剪角处理防止再次流通,定期装订成册确保完整无损;如发现遗失发票或有违反发票管理行为的情况要及时向公司财务部及税务机关反映,以便及时处理,免遭损失。
第六条 严禁代开、虚开发票;转让、转售发票;未经税务机关批准,不得拆本使用发票,不得自行扩大专业发票使用范围;严禁将公司领购的发票向他人提供使用。不准随意满足顾客要求开“卖甲开乙”发票,帮助他人弄虚作假;不准向个人或税务机关以外的单位买取发票;不准盗用发票;不准以收据、白纸条代替发票使用;严禁开“大头小尾”的发票;严禁携带空白发票外出使用。
二、购销管理
第七条 根据已填开发票数量和实际需要,需要部门业务公司告知发票专管员(会计)购买备存。
第八条 已由税局核销的发票,需要部门业务公司登记核销、专人保管,以便存查。
第九条 不得擅自损毁发票,必须按照税务机关的规定存放和保管发票,已开具的发票存根联和发票登记簿,应当按照会计档案管理规定的要求保存。保存期满,报经税务机关核查后销毁。
第十条 更换发票专管员(会计)必须办理好相关人员交接手续,由监交人签名后生效。
第十一条 应自觉遵守发票管理规定,接受税务机关对发票管理情况的指导、监督和检查;发现错误的,应及时改正,如发现违规违法行为,依《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有关规定,追究连带法律责任。
三、发票的开具
第十二条 发票开具由需要部门业务部门(公司)进行开具,开具发票应当按照规定的时限、顺序,逐栏、全部联次一次性如实开具,并加盖单位发票专用章。
第十三条 开具发票时,客户名称必须写全称,不能简写;避免以后检查时分不清楚。第十四条 开票日期,必须是经济业务发生时的实际日期(在线开票系统是按开票当日为准),不能提前或退后,做到当天开取。
第十五条 开具收入(收费)项目,应该是什么就填开什么,有多少项写多少栏,不能只写大类或主要项目。
第十六条 开具规格、计量单位、数量、单价时,必须按实际或标准填写。严禁填开“大头小尾”发票。
四、具体要求
第十七条 增值税发票
《增值税发票》适用各种增值税应税收入、劳务收入的单位和个人使用。
1.开具《增值税发票》时必须按税局规定填开。
2.必须由发票专管员(会计)保管好开票IC卡、使用密码和增值税发票(包括普通发票)。
3.发票专管员(会计)每月对《增值税发票》的使用清单进行整理并核对。
4、增值税进项税抵扣联按期装订成册。
5、对不符合规定的专用发票,不得抵扣进项税额。
6、不丢失、损(撕)毁发票,不擅自销毁专用发票的基本联次。
7、丢失专用发票,必须按规定程序及时向当地税务机关、公安机关报告。
第十八条 广东省地方税收通用发票(电子)
《广东省地方税收通用发票(电子)》适用各种服务收入、劳务收入、租赁收入、其他服务收入的单位和个人使用。
1.开具《广东省地方税收通用发票(电子)》时必须按税局规定填开。
2.必须由开票员保管好开票使用密码和广东省地方税收通用发票(电子)。
3.发票专管员(会计)每月对《广东省地方税收通用发票(电子)》的使用清单进行整理并核对。
第十九条 销售不动产统一发票(电子)(自2010年12月起,原《销售不动产统一发票(电子)》统一换版使用《广东省地方税收通用发票(电子)》),并由营销公司下属收银部门领用、保管、开具等。
第一联为发票联、第二联为报房地产登记管理部门办证联(此联由开票方保管,再由开票方交给办理产权证代理人);(具体操作根据营销公司营销方法变动)。
1.在收取《认购书》或销售合同时,应对《认购书》或销售合同进行审核,核对认购房号是否重复,尤其在交款的日期与金额方面应特别加以注意,杜绝无计划交款日期现象的发生,对于填写不符要求的《认购书》或销售合同应要求售楼人员予以更正,否则不予接受并报告财务部长。收到房款预售款(包括按揭款)时开具《销售不动产统一发票(电子)》;
2.当期开出的发票(包括分期收款)必须注明客户名称、组织机构代码或个人身份证件号码、不动产项目名称、不动产项目编号、销售的不动产楼牌号、面积、单价、金额、款项性质、备注项目、主管税务机关及代码、开票人;
3.如遇客户遗失发票联时,由客户在当地报纸登报遗失声明,并向税务管理机关提供相应资料,经核实同意,开票方向交款方提供发票复印件,并加盖开票方公章,不得重新开具电子发票;
4.当发生挞定、退房时,应将原发票联收回并开具红字发票,将收回的原发票联、办证联以及红字发票两联一起保管,以备检查;
5.纳税人使用发票在线应用系统正常开具发票后再作废的,应先在发票在线应用系统中作“作废发票”的操作,然后在纸质的发票上加盖作废章,或在票面手写“作废”字样。如果纳税人因为系统或打印机原因,在系统中已经成功开出并保存发票,但没有成功打印的情况下,同样要先在发票在线应用系统作废该发票,然后在对应的空白纸质发票上加盖作废章或在票面手写“作废”字样,并在该空白发票的右上角,按照系统分派的发票代码和发票号码,手工填写上去再拿到税局前台验销; 6.收银员到发票专管员(会计)处领用并负责开具《广东省地方税收通用发票(电子)》,注意保密开票使用密码,开票员凭电子发票记账清单统计销售情况,统计完毕后将电子发票记账清单交回发票专管员(会计)保管。
第二十条 涉及其他需要开具发票的事项,按其使用规定开具;如需开具《代开发票》和付外汇证明等,应提供付款方付款证明、合同、双方的营业执照复印件(加盖公章),由财务部派专人到税局办理。
五、附则
第二十一条 本制度由集团财务总部负责解释和修订。第二十二条 公司下属业务公司参照执行。
第四篇:效能监察
浅谈国有企业效能监察工作
姓 名:许琲
单 位:焦作煤业(集团)辉县张屯煤矿有限公司 邮 编:454000 摘 要:国有企业效能监察工作是对企业生产和经营管理的质量、效益、效率、及效果等方面实施的一种监督监察活动,也是国企纪检监察组织融入企业经营管理中心和改革发展大局,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有效途径。关键词:效能监察 提高效益 监督管理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正文:
国有企业效能监察工作是对企业生产和经营管理的质量、效益、效率、及效果等方面实施的一种监督监察活动,也是国企纪检监察组织融入企业经营管理中心和改革发展大局,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有效途径。目前,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已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企业经济成分、组织形成、利益关系、分配方式等日趋多样化,这就要求在开展企业效能监察工作过程中,要不断提高认识,准确把握国企效能监察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国有企业实施效能监察的有效途径。
一、正确认识国企效能监察作用
国有企业效能监察是监察部门对企业管理职能部门的管理效能,具有企业管理的再管理,监督的再监督功能,功能主要是保护和服务,两者具有统一性,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六点作用:一是服务性。它是围绕企业行政管理中心工作,为完成某项工作任务而进行的监察工作,具有服务性;二是制约性。它在企业各职能部门实现某一工作目标的全过程进行检查监督,规范其行为,纠正其偏差,保证正确的经营手段,使其沿着最经济的经营轨道运作;三是参与性。效能监察工作人员在某项工作运作的同时积极参与其各种活动,在参与中实施监督检查,保证其有效性;四是预防性。通过效能监察,可以及时发现对工作可能带来不利的因素,以便预防和阻止某一程序的运作,减少企业的经济损失;五是规范性。通过效能监察,可以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可以使企业内各项工作目标、计划、决定等各方面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六是保护性。通过效能监察,可以使一部分领导干部摆正位置,提高自律意识,廉洁从业,进而保护好我们的党员干部。
二、国有企业效能监察存在的问题
国有企业以效能监察为手段,强化对经营管理全过程的监控,规范各种经营管理行为,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影响着效能监察职能作用的发挥。
(一)、思想认识存在偏差。存在重视廉政监督、忽视效能监督的现象,或有将效能监察等同于纪检监察的认识,这 是对效能监察工作的意义和重要性理解不深,对开展效能监察的作用了解不透。
(二)、把握不了效能监察的方法和途径。有些部门把对暴露问题的追究和处理看成效能监察,也有的把纪检监察混同于效能监察,这都是片面和错误的,它忽视了效能监察“事前监察、事中监察、事后监察”的功效。
(三)、效能监察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运行机制尚不完善。国有企业效能监察工作专业性强,工作内容涉及生产、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强有力的领导体制和科学的工作运行机制是有效实施效能监察的前提。有的国有企业虽然也成立了专门的工作领导小组,但领导小组尤其是行政主要领导重视不够,不能结合本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重点和关键环节,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导致效能监察流于形式,这些都制约着效能监察综合作用的发挥。
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对效能监察工作的作用理解不深,忽视了效能监察对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效能监察工作不是单纯的防止违规违纪行为,效能监察工作也是生产力。通过完善的效能监察可以节约投资,降低运营成本,减少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效益,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可以提高安全生产和服务质量,可以凝聚职工人心,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发展内在的生产力。
三、强化国有企业效能监察新思路
为适应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新要求,与时俱进开展国有企业效能监察,实现廉洁与效能的统一,必须根据现代企业 的管理特点,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积极探索效能监察工作新思路。
(一)、抓好宣传教育,提高对效能监察工作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认为,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不可能一次完成,是逐步深化的。从国有企业效能监察的对象来讲,对开展效能监察工作的认识也有一个过程。因此,要搞好国有企业的效能监察工作,必须要加强对效能监察工作的宣传,并联系实际采取多种形式对企业领导干部和职工群众进行效能监察专题教育,使他们对效能监察工作有一个比较全面的理解。使企业各级领导干部及广大职工群众都能够充分认识到,开展效能监察是增强各级领导干部廉洁高效的自觉性,是加强企业内部监督管理必不可少的手段,是新形势下企业纪检监察部门全面履行职能的重要途径。在企业上下尤其是企业领导干部逐步形成人人都来关心和支持效能监察工作的良好氛围,进而推动效能监察工作的深入扎实开展,不断提升企业效益,促进企业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工作的落实。
(二)、将效能监察融入企业的经营管理,维护企业利益 国有企业有业务范围广、资金量大、经济实体多等特点,如果在生产流通领域、财经管理等环节一旦出现问题,很容易引发腐败,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国家的利益受损。特别是在深化改革,业务不断扩展的进程中,工程建设、招投标、物资采购、资金投入等环节较容易出现问题。效能监察要以此为工作重点,按照项目审批制度、企业内部审计制度、预 算费用制度等制度,认真开展效能监察,监督落实有关规章制度,防止出现偏差,避免出现不规范行为。由于在改革过程中监管不严而出现问题、造成腐败或国有资产流失的例子很多。效能监察就是要防止此类事件的发生,严格监督和保护干部,避免国有资产流失,有效的维护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
(三)、坚持创新制度建设与监督检查相结合,强化监督制衡
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规范性和长期性的特点。强化国有企业效能监察必须创新制度建设。一方面,企业须借助于系统管理的作用,建立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用制度来保证执行力的提升,用制度统一员工与组织的执行行为,用制度建立一个执行力的奖罚机制,使制度保持它的权威性与严肃性。另一方面,效能监察要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结合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新形势以及企业效能监察的性质、特点、规律、任务,与时俱进,大胆创新制度,完善操作规程,规范监察行为。围绕企业制度创新,进一步规范和深化效能监察。着力从完善风险防范机制、减少腐败机会、提高有效预防腐败能力的角度,深刻分析经营管理中的漏洞及原因,促进制度建设和整改措施的落实,加强企业内部机制建设,发挥效能监察在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和风险防范方面的监督作用,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
(四)、加强监督检查与完善管理制度相结合
国有企业改进管理,提高效能,是开展效能监察的目的所在。由于企业监察部门可以进行别的部门不能进行的调查,效能监察有它特有的观察问题的角度,所以它在促进企业改进管理,提高效能方面具有其它职能部门与工作人员所不具有的功能。这就要求在效能监察的最后一个环节上,企业纪检监察机关以及执行监察任务的人员,必须在研究改进企业经营管理,提出合理化建议上下功夫。要综合全部调查结果、考核资料以及掌握到的各方面情况,有针对性地对监察对象提出改进工作,完善管理的措施和建议。纪检监察组织要对执行情况进行跟踪监督,落实和巩固效能监察成果。被监察企业(部门)要按照《效能监察决定(建议)通知书》的要求,将执行情况通报给纪检监察组织,切实做到堵塞漏洞,建章立制,强化管理,改进工作。
总之,在企业改革、改制、利益关系多样化等新情况下,效能监察要做到方法、措施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效能监察的作用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才能使其与企业追求的最大经济效益相统一。
作者简介:1981年5月16日 男 河南焦作 焦作煤业(集团)辉县张屯煤矿有限公司政工科副科长 经济师 本科 ***
第五篇:效能监察
什么是效能监察?
效能监察以“提高管理效率、增加效益”为目的,对经营管理者和所辖部门(单位)履行职责和职能的情况,包括管理现状、管理要求、管理行为的过程及结果、管理者勤政、能政进行监督考察和优化提高。旨在克服管理中的薄弱环节、纠正行为偏差,发现管理缺陷,实现管理目标,并获得适宜管理模式或先进管理经验的一种企业自我监察和提升管理效能的行政监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