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园幼儿一日生活制度
幼儿园幼儿一日生活制度
为了科学合理的安排幼儿一日生活,使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使幼儿在体、智、德美全方面提高,特制定幼儿一日生活制度。
一、晨检
1、认真做好幼儿园的接待工作,检查幼儿有无发病,带药情况,有无外伤,有无携带危险物品等。
二、教育活动
1、教室要认真备课、刻苦钻研教材,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2、在活动中了解和发现幼儿的兴趣与要求,正确的启发和引导,做到因材施教,做好随机教育。
3、配课教师要按时配课。
三、喝水
1、教师要根据季节变化供应冷暖适度的开水,夏季凉,冬季要保温。
2、按时组织幼儿集体喝水,除此以外要求幼儿用自己的杯子随渴随喝。
3、不能阻止幼儿饮水,不催促幼儿快喝,对不爱喝水喝不敢要求喝水的幼儿要多加关照,经常提醒他们喝水。
四、课间操
1、按时做操,做操前教师要仔细检查每位幼儿的衣服、鞋帽,做好防寒、防暑及安全检查工作。
2、教师示范动作要准确,要求幼儿动作要到位。
3、严禁大声训斥或粗暴动作对待幼儿。
五、户外活动
1、保证幼儿每天户外活动时间在2小时以上,其中有组织的户外活动时间为:中班20分钟,大班30分钟。
2、注意幼儿安全,在活动中幼儿不能离开老师的视线。
3、教师要为幼儿创设活动条件,(如场地、器材等)游戏的内容丰富多彩。
4、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认真观察,严防意外事故的发生。
六、活动区活动:
1、保证幼儿活动区活动时间。
2、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活动空间喝丰富的活动区角,准备充足的活动材料。
3、在游戏活动中,教师要巡回指导,提供帮助,保证幼儿安全。
七、离园
1、做好离园前的准备工作(如整理衣物、洗手、洗脸等)教师做到对每名幼儿心中有数。
2、把每位幼儿亲自送到家长手中,如果不是本人家长接孩子,教师必须索取委托证,否则不能让其带走幼儿。
第二篇:幼儿园幼儿一日生活制度办法
幼儿园幼儿一日生活制度办法
为保证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增强体质,促进心理健康,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使幼儿在德、智、体、美方面全面发展,特制定此制度。
1.作息时间制定需保教、教师代表、保健医共同参与制定。
2.结合幼儿年龄特点,制定一日生活中饮食、活动、饮水、睡眠、入厕、盥洗等主要内容的时间顺序、次数和间隔。
1)合理的进餐,三餐两点,两餐间隔3.5~4小时,每次进餐时间为20~30分钟。餐后安静活动或散步时间10-15分钟。
2)教育活动时间小班15~20分钟,中班20分钟,大班30分钟。
3)每日户外活动时间不得少于2小时,上下午各1小时,活动时要求注意强度的掌握,并做到动静交替,集体活动与分散活动相结合,集体活动时间不少于30分钟。
4)每天饮水次数不少于4次,有两次固定的集体饮水时间,上下午各1-2次,并做到随渴随喝。3~6岁幼儿每次饮水量100-150ml左右,保证幼儿一日饮水量不少于600ml。
5)幼儿园要保证幼儿有充足的午睡时间(2-2.5小时/天)。
6)小班幼儿保证随时入厕,中、大班幼儿逐渐培养幼儿按时入厕的卫生习惯。中大班女童入厕后需要擦屁股。
7)餐前便后用肥皂和流动水按照“六步洗手法”洗手,摘取毛巾擦手。
8)小、中、大班幼儿每日早中餐后要刷牙(小班幼儿清水刷牙,中大班含氟牙膏刷牙,每次时间不少于3分钟),晚餐后漱口。
3.正常情况下幼儿要按时来园以保障幼儿一日生活的落实,若有特殊或请假情况,家长及时告知班级老师。
4.保健医每日巡视时应当检查一日生活作息制度的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予以纠正,并做好观察及处理记录,以保证儿童在幼儿园内生活的规律性和稳定性。
第三篇:金美育幼儿园幼儿一日生活制度
金美育幼儿园幼儿一日生活制度
为了科学合理的安排幼儿一日生活,使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使幼儿在体、智、德美全方面提高,特制定幼儿一日生活制度。
一、晨检
认真做好幼儿园的接待工作,检查幼儿有无发病,带药情况,有无外伤,有无携带危险物品等。
二、教育活动
1、教室要认真备课、刻苦钻研教材,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2、在活动中了解和发现幼儿的兴趣与要求,正确的启发和引导,做到因材施教,做好随机教育。
3、配课教师要按时配课。
三、喝水
1、教师要根据季节变化供应冷暖适度的开水,夏季凉,冬季要保温。
2、按时组织幼儿集体喝水,除此以外要求幼儿用自己的杯子随渴随喝。
3、不能阻止幼儿饮水,不催促幼儿快喝,对不爱喝水喝不敢要求喝水的幼儿要多加关照,经常提醒他们喝水。
四、课间操
1、按时做操,做操前教师要仔细检查每位幼儿的衣服、鞋帽,做好防寒、防暑及安全检查工作。
2、教师示范动作要准确,要求幼儿动作要到位。
3、严禁大声训斥或粗暴动作对待幼儿。
五、户外活动
1、保证幼儿每天户外活动时间在2小时以上,其中有组织的户外活动时间为:中班20分钟,大班30分钟。
2、注意幼儿安全,在活动中幼儿不能离开老师的视线。
3、教师要为幼儿创设活动条件,(如场地、器材等)游戏的内容丰富多彩。
4、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认真观察,严防意外事故的发生。
六、活动区活动:
1、保证幼儿活动区活动时间。
2、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活动空间和丰富的活动区角,准备充足的活动材料。
3、在游戏活动中,教师要巡回指导,提供帮助,保证幼儿安全。
七、离园
1、做好离园前的准备工作(如整理衣物、洗手、洗脸等)教师做到对每名幼儿心中有数。
2、把每位幼儿亲自送到家长手中,如果不是本人家长接孩子,教师必须电话求证,否则不能让其带走幼儿。
金美育幼儿园
第四篇:幼儿一日生活制度
幼儿一日生活制度
合理的生活制度是保证儿童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根据我园收的幼儿的生理特点,特定出我园幼儿的生活制度。
(一)、将儿童一日生活的主要内容如睡眠、进餐、活动、游戏和学习等每个生活环节的时间、顺序、次数和间隔给予合理的安排。
(二)、保证幼儿有充足的户外活动,正常情况下,儿童每天保证不少于2小时户外活动。其中有组织的体育锻炼不少于1小时。
(三)、进餐时间不少于20分钟,不提前和延迟开饭时间。
(四)、午睡保证不少于2个小时。
(五)、集体教育活动每日小班15—20分钟,大班30分钟左右。
(六)幼儿可根据需要随时喝水。
(七)、教师对各班儿童执行一日生活制度的情况进行有目的地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纠正
胡契山小学幼儿园健康检查制度
幼儿园所应建立和健全健康检查的制度。健康检查的对象应包括新人园的幼儿、在园的幼儿以及教师。
一、幼儿的健康检查
对幼儿进行定期的和不定期的健康检查,可以了解到每个幼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和健康状况,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更好地促进幼儿健康的成长,同时,对疾病也可以做到早发现、早隔离和早治疗。(一)人园前的健康检查
即将进入幼儿园所生活的幼儿,在入园前必须进行全面的健康检查,以鉴定该幼儿健康情况,预防将某些传染病带入到幼儿园中;而且,入园前的健康检查还能为幼儿园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每名幼儿生长发育的特点以及健康状况提供重要的资料。幼儿入园前健康检查的主要内容:
(1)了解幼儿的疾病史、传染病史、过敏史、家族疾病史等。(2)检查幼儿当前的生长发育与健康状况,如:身高、体重、胸围、头围、心肺功能、视力、听力、皮肤、牙齿的发育、脊柱的发育、血红蛋白、肝功能等。
(3)了解幼儿预防接种完成的情况等。
幼儿入园前的健康检查,通常是在当地卫生院所进行,幼儿入园前的健康检查,只在一个月内有效。入园晨检 晨检是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这一环节,不仅可以及早发现疾病,而且,对于一些不安全的因素,也可以及时加以处理。同时,也能了解到幼儿在家庭中的生活情况,有利于教师更好地做好当日的工作以及密切家园的联系。
幼儿晨检的主要内容概括起来是:一摸、二看、三问、四查。“一摸”是指摸摸幼儿的前额部位,粗知幼儿的体温是否正常,摸摸幼儿颈部淋巴结是否肿大;“二看”是指认真查看幼儿的咽喉部位是否发红,观察幼儿的皮肤、脸色以及精神状况等有无异常;“三问”是指询问一下家长,幼儿在家里饮食、睡眠、排便等生活情况;“四查”是指检查幼儿有无携带不安全的物品到园内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晨检中如果发现幼儿有身体不适或疾病迹象,应劝说家长带幼儿去医院检查,或暂时将该幼儿隔离,请卫生室医生进一步检查,然后再确定是否入班。
二、教师的健康检查
为了保证幼儿的健康,幼儿园的教师在进入幼儿园工作以前,都必须进行严格的健康检查,健康检查合格者方能进入到幼儿园中从事工作。每年还必须进行一次全面的健康检查。除了一般性健康检查以外,还包括胸部X光透视、肝功能、阴道霉菌和滴虫以及淋病、梅毒等项目的检查。健康检查不合格者,应立即调离或暂时离开工作岗位;有些疾病待痊愈后,持有关的健康诊断证明方可恢复工作。胡契山小学幼儿园家长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工作指针,严格遵循、贯彻《纲要》所提出的:“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进一步树立“服务第一、质量至上”的观念,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努力提高办园声誉,办好家长满意的幼儿教育。
二、工作目标:
1、努力营造家园合力的教育环境,提高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家园关系的亲密度和融洽度。
2、结合本园家长的实际,找准切入点,提高家长对幼儿园工作的参与度,丰富活动内容与参与方式,办好家长学校。
3、增强对家庭、社会的服务功能,明确服务意识,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水平。
三、具体措施:
(一)更新观念,转换角色,营造家园合力的教育环境
新的课程互换新的教育,我们教师必须用《纲要》的新理念引领我们反思过去的工作,尽快完成角色转换。第一,真正把家长工作作为幼儿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度重视,坚决抓好落实。要建立健全幼儿园家长工作制度,学期末将家长工作列入教师考核的重要内容,真正使家长工作做到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第二,要把家长和教师作为共同促进幼儿发展的主体来看待。在共同教育幼儿的问题上,双方要互相尊重、互相信任、平等合作,真诚沟通,同心同德完成育儿的使命。第三,在家园沟通问题上,教师要切实树立为家长服务的思想,把家长作为平等的合作伙伴,真心实意做家长的朋友,耐心倾听他们的意见,切实帮助家长解决在育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同时要换位思考,对家长产生的急躁情绪及冲动要冷静思考,学会体谅。只要我们态度诚恳,方法得当,就一定能赢得广大家长的拥护、支持。相信通过老师的努力,一定会营造出一种相互尊重、平等合作的家园共育新天地。
(二)注重家长工作的实效性
家长工作必须讲求实效,不搞形式主义,目前,家园合作尚不够深入,较多地停留在表面。表现在家长虽然每天进入幼儿园,进入班级,但来往的多、参与的少;间接参与较多、直接参与不够,尤其是很少深入到幼儿园教育过程的深层次紧密配合课程。为此,幼儿园的家长工作应让家长深入教育过程,并将之与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改善家庭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本学期,将充分利用家长学校、家长园地、家长开放日、家园路路通等途径,切实提高家长工作的实效性。
(三)善于做个别家长工作
由于遗传、环境和教育不同,孩子发展状况各不相同,家长的素质、教养水平也大相径庭,因此教师做家长工作,帮助家长提高教育水平也要象教育幼儿一样“因入而异”,根据家长不同的性格、不同的素质,采用不同措施。同时教师要具有敏锐的洞察力,能透过幼儿的情感、态度、言行,察觉到家长在教育上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个别化家长工作,继续做好家访工作,做好家访记录,特别是新生首次家访。
(四)开辟家园合作的有效途径
1、办好家长学校
幼儿园的家长学校是系统地开展幼儿家庭教育指导,提高家长家教能力和家教质量、树立正确成才观的有效途径。办好家长学校,首先要做好家长的工作,只有在全面调查了解,掌握家长的“所想、所需”的基础上方能有效地办好家长学校,在办学过程中,遵循尊重家长、区别对待、双向反馈的原则。本学期,我园将根据家庭与孩子的不同类型,根据家长的需要,以年级组为单位有针对性地开展家长授课活动。大、中、小班授课内容分别为:幼小衔接工作、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卫生保健知识。
2、家长开放日活动
家长开放日活动是我园的老传统。家长通过观摩可以从中具体了解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内容、方法;可亲眼看到自己孩子在各方面的表现,得知孩子的发展水平及与伙伴交往的状况,特别是可看到自己的孩子在与同龄幼儿相比较中显示出的优势与不足,从而有助于家长深入了解孩子,与教师合作有针对性地教育孩子。同时,家长在观摩与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还可以观察到教师教养态度、教养方法、技能。但是,对家长的参与活动,教师要作必要的引导,告诉家长活动看什么,怎么看。比如要着重看孩子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看孩子怎样与同伴相处,看孩子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不要总是把自己的孩子与别的孩子作横向的攀比,以免产生消极的后果。本学期将举行全园性开放活动。
3、家长助教
探索家长助教是我们利用家长资源,实现家园互动的又一项举措。我们要求教师就家长的兴趣、特长、工作性质等进行全面调查。根据家长的特点,邀请某些家长到幼儿园当“老师”,设计组织活动,使家长教育资源犹如新鲜血液源源不断地注入到幼儿园教育工作中。
4、家长园地
本学期,我们将重视各种宣传工作,拓展原有家长园地版面,鼓励教师根据班级、家长以及教学的需要设计新颖的家长园地,形式多样,突出新意,增加互动内容,办出特色和品位。其中“互动内容”主要是根据班级幼儿实际情况提出各种家庭教育热点问题,再有针对性地吸引家长积极参与讨论,并将好的文章张贴在联系栏中,实现家长教育家长的目的。
胡契山小学幼儿园家长工作总结
一转眼一个学年又过去了,在这一年里,我们在家长的热心帮助及大力支持下,班级工作得到顺利开展,结合一学年开展的家长工作情况,现将本学年家长工作总结如下:
一、办好家长园地,使家长清楚地了解幼儿园的教学工作。
为了使家长了解幼儿园教学工作及需家长配合的事项,共同搞好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
二、利用家长接送时间,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共同商讨教育方法。
我们充分利用家长接送时间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双方共同商讨教育方法,让家长与老师互相了解孩子在园在家的表现。为了提高幼儿的独立生活能力,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我们在园开设相应的课程,开设相应的活动。如放手让幼儿做一些自己能做的事情,有些对孩子来说虽然困难,但我们还是坚持让孩子自己动手,教师只在旁观察帮助。家长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在家也鼓励孩子做些自己能做的小事儿,同时也坚持了“放手” 的原则,尽力使自己 “做个旁观者”,让孩子自己动手。在培养责任心这一方面,家长也尽力配合幼儿园,什么事都引导孩子自己去完成,为了让孩子更健康的发展成长,我们还利用家长会,家长学校等形式,与家长协商,共同解决问题,并请个别家长将自己的教育经验介绍给大家,互相取经,共同教育好孩子,让孩子更健康的成长。
三、根据园、及个别幼儿的情况及时家访,了解原因。
每个班总有几个调皮的孩子或很难接近的家长,我班也不例外,碰到了这样的孩子,我们作为教师总是耐心的引导,教育不怕麻烦,及时地进行家访,向家长了解这些孩子在家地情况及家庭环境地影响,以便针对性地教育,使每一位孩子都能快乐地成长,有机会给孩子介绍在园的种种情况并请家长配合教育,同时让孩子感觉到家人和老师对她的爱,从中得到补偿。
这一年来,家长给予我们的帮助配合有无数,正因为有了这些家长热情的支持与帮助、配合,才使我们的工作取得了不少的进步。
家长学校工作制度
为全方位教育学生,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网络的功能,特成立家长学校。制定如下制度:
一、领导机构 家长学校校长:李改芹 组织委员:吕广从
授课教师:家教成功的典型家长
二、授课方式和授课内容
1、每学年3-4次
2、授课采取座谈方式进行。
3、授课内容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年龄段而不同,具体由园长及幼师协商而定,并组织实施。
4、每次授课以全园为单位。
三、纪律制度:
1、准时到校上课,不迟到、早退。
2、有事请假,不无故缺席。
3、专心听讲,不开小差。
家长会制度
一、每学期召开一到二次家长会,时间约选在开学初第一个月或学期末。
二、家长会由学校统一组织召开。
三、家长会前幼儿园园长及老师要备好课,把家长会上的发言提纲准备好,对各生的情况要向家长全面介绍。
四、教师要参加家长会。
五、黑板要布置好欢迎词。
胡契山小学及幼儿园传染病管理制度
学校入群聚集,流动性大,接触面广,是传染病的易发场所。青少年由于其免疫功能尚不完善,抵御各种传染病的能力较弱,是多种传染病的好发年龄,一旦发生,极易传播和流行,并可扩大到家庭和社会。必须高度戒备地重视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按照《中华入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要求,现将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有关要求规定如下:
一、落实组织领导,强化单位及一把手责任制
1、健全学校卫生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分工。学校主要领导负总责,确保认识到位、职责到位、检查到位、奖惩到位。
2、建立“群防群控、盖边沉底”的工作网络,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员工参与学校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工作的积极性。
二、落实健康教育,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3、学校要把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开设健康教育课。
4、充分利用板报、手抄报、红领巾广播站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传染病预防知识教育,切实增强学生的卫生防病意识和社会公共卫生的责任感。
5、教育学生做到“四勤”、“四不”、“一报告”。即:勤洗手脸、勤通风、勤晒衣被、勤锻炼;不随地吐痰、不喝酒抽烟、不共用毛巾、不要过度紧张和疲劳;发现传染病可疑者立即报告。
6、学校根据传染病流行季节的特点,每年至少集中开展两次以预防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染病为重点的卫生宣传教育。学校还应利用家长会、家长学校等形式,宣传传染病预防知识,以取得家长的配合与支持。
三、落实学校卫生制度,依法治校常抓不懈
7、学校健全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学生晨检及定期体检制度;重要场所定期消毒制度;课堂、公共场所卫生清扫制度;个入卫生清洁制度;学生健康管理制度。
四、落实“四早”措施,确保疫情预防和控制无漏洞、无死角
8、早发现。小学、幼儿园要坚持晨午检制度并保持经常化。由班主任对每个学生进行观察、询问,特别是请病假的学生应及时查明病因。
9、早隔离。对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可疑病例的早期症状者,应立即采取隔离措施,确保其他学生不与之接触。根据传染病类型和传染性强弱,必要时对与病入接触的入员进行相应隔离。
10、早报告。在确认疫情的第一时间内报当地疾病控制中心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并按照当地疾病控制中心的要求做好疫情的登记、分析和整理工作。
11、早治疗。对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可疑病例的早期症状者,应根据不同类型传染病,及时将病入送定点医院隔离治疗或在家隔离治疗,同时在当地疾病控制中心的指导下,对病入所在场所进行终末消毒。
五、改善学校卫生条件
12、学校卫生条件好坏,直接影响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
13、保证疫情发生时有足够的消毒、防护用品。
六、落实应急预案,确保突发事件处置有序高效
14、学校对疫情发生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一旦发生疫情,要有人指挥,有人值班,有隔离、消毒、防护、救护等具体措施,确保在第一时间内控制疫情的发展。确保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第五篇:幼儿园一日生活制度
幼儿园一日生活制度三篇
幼儿园一日生活制度1
幼儿园一日生活制度附作息时间表为保证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增强体质,促进心理健康,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使幼儿在德、智、体、美方面全面发展,特制定此制度。
1.作息时间制定需保教、教师代表、保健医共同参与制定。
2.结合幼儿年龄特点,制定一日生活中饮食、活动、饮水、睡眠、入厕、盥洗等主要内容的时间顺序、次数和间隔。
1)合理的进餐,三餐两点,两餐间隔3.5~4小时,每次进餐时间为20~30分钟。餐后安静活动或散步时间10-15分钟。
2)教育活动时间小班15~20分钟,中班20分钟,大班30分钟。
3)每日户外活动时间不得少于2小时,上下午各1小时,活动时要求注意强度的掌握,并做到动静交替,集体活动与分散活动相结合,集体活动时间不少于30分钟。
4)每天饮水次数不少于4次,有两次固定的集体饮水时间,上下午各1-2次,并做到随渴随喝。3~6岁幼儿每次饮水量100-150ml左右,保证幼儿一日饮水量不少于600ml。
5)幼儿园要保证幼儿有充足的午睡时间(2-2.5小时/天)。
6)小班幼儿保证随时入厕,中、大班幼儿逐渐培养幼儿按时入厕的卫生习惯。中大班女童入厕后需要擦屁股。
7)餐前便后用肥皂和流动水按照“六步洗手法”洗手,摘取毛巾擦手。
8)小、中、大班幼儿每日早中餐后要刷牙(小班幼儿清水刷牙,中大班含氟牙膏刷牙,每次时间不少于3分钟),晚餐后漱口。
3.正常情况下幼儿要按时来园以保障幼儿一日生活的落实,若有特殊或请假情况,家长及时告知班级老师。
4.保健医每日巡视时应当检查一日生活作息制度的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予以纠正,并做好观察及处理记录,以保证儿童在幼儿园内生活的规律性和稳定性。
大班春夏季作息时间表
7:30----8:00
接待来园、户外活动、集体舞8:00----8:30
幼儿早餐8:30----9:00
幼儿活动区活动9:00----9:50
室内教育活动9:50----10:00
过渡环节(盥洗、喝奶、喝水、如厕)10:00----11:00
间操、户外体育活动11:00----11:30
餐前准备(餐前游戏、幼儿值日生工作)11:30----12:00
进餐环节(幼儿进餐、餐后散步)12:00----14:00
幼儿午睡(生活老师在幼儿起床前15分钟准备好午点)。
14:00----14:30
幼儿起床、盥洗、午点、如厕14:30----15:00
室内教学活动15:00----15:10
过渡环节(盥洗、喝水、如厕)15:10----15:30
室内教学活动15:30----16:50
餐前准备(餐前游戏、幼儿值日生工作)16:50----17:20
进餐环节(幼儿晚餐)17:20----17:30
幼儿离园(检查幼儿仪表)17:30
教师整理好班级物品,关好门窗、水电,安全离园。
备注:幼儿喝水根据幼儿需要决定,要保证充足,满足需要。
中班春夏季作息时间表7:30----8:00
接待来园、户外活动、集体舞8:00----8:30
幼儿早餐8:30----9:00
幼儿活动区活动9:00----9:50
室内教育活动9:50----10:00
过渡环节(盥洗、喝奶、喝水、如厕)10:00----11:00
间操、户外体育活动11:00----11:30
餐前准备(餐前游戏、幼儿值日生工作)11:30----12:00
进餐环节(幼儿进餐、餐后散步)12:00----14:00
幼儿午睡(生活老师在幼儿起床前15分钟准备好午点)。
14:00----14:30
幼儿起床、盥洗、午点、如厕14:30----15:00
室内教学活动15:00----15:10
过渡环节(盥洗、喝水、如厕)15:10----15:40
室内角色游戏15:40----16:50
餐前准备(餐前游戏、幼儿值日生工作)16:50----17:20
进餐环节(幼儿晚餐)17:20----17:30
幼儿离园(检查幼儿仪表)17:30
教师整理好班级物品,关好门窗、水电,安全离园。
备注:幼儿喝水根据幼儿需要决定,要保证充足,满足需要。
小班春夏季作息时间表7:30----8:00
接待来园、户外活动、集体舞8:00----8:30
幼儿早餐8:30----9:00
幼儿活动区活动9:00----9:20
室内教育活动9:20----9:30
过渡环节(盥洗、喝奶、喝水、如厕)9:30----9:50
室内教育活动9:50----10:00
过渡环节(盥洗、喝奶、喝水、如厕)10:00----11:00
间操、户外体育活动11:00----11:30
餐前准备(餐前游戏、幼儿值日生工作)11:30----12:00
进餐环节(幼儿进餐、餐后散步)12:00----14:30
幼儿午睡(生活老师在幼儿起床前15分钟准备好午点)。
14:30----15:00
幼儿起床、盥洗、午点、如厕15:00----15:30
室内教学活动15:30----15:40
过渡环节(盥洗、喝水、如厕)15:40----16:30
集体舞、户外体育活动16:30----16:50
餐前准备(餐前游戏、幼儿值日生工作)16:50----17:20
进餐环节(幼儿晚餐)17:20----17:30
幼儿离园(检查幼儿仪表)17:30
教师整理好班级物品,关好门窗、水电,安全离园。
中大班秋冬季作息时间表7:30----8:00
接待来园、户外活动、集体舞8:00----8:30
幼儿早餐8:30----9:00
幼儿活动区活动9:00----9:10
过渡环节(盥洗、喝水、如厕)9:10----9:45
室内教学活动9:45----10:00
过渡环节(盥洗、喝奶、喝水、如厕)10:00----11:10
间操、户外体育活动11:10----11:30
餐前准备(餐前游戏、幼儿值日生工作)11:30----12:00
进餐环节(幼儿进餐、餐后散步)12:00----14:00
幼儿午睡(生活老师在幼儿起床前15分钟准备好午点)14:00----14:30
幼儿起床、盥洗、午点、如厕14:30----15:00
幼儿活动区活动15:00----15:10
过渡环节(盥洗、喝水、如厕)15:10----15:40
室内教学活动15:40----15:50
过渡环节(盥洗、喝水、如厕)15:50---16:40
集体舞、户外体育活动16:40---16:50
餐前准备(餐前游戏、幼儿值日生工作)16:50--16:20
进餐环节(幼儿晚餐)17:20—17:30
幼儿离园(检查幼儿仪表)17:30
教师整理好班级物品,关好门窗、水电,安全离园。
小班秋冬季作息时间表7:30----8:00
接待来园、户外活动、集体舞8:00----8:30
幼儿早餐8:30----8:55
幼儿活动区活动8:55----9:10
过渡环节(盥洗、喝水、如厕)9:10----9:40
室内教育活动9:40----10;30
过渡环节(盥洗、喝奶、喝水、如厕)10:00----11:00
间操、户外体育活动11:00—11:30
餐前准备(餐前游戏、幼儿值日生工作)11:30—12;00
进餐环节(幼儿进餐、餐后散步)12:00--2:30
幼儿午睡(生活老师在幼儿起床前15分
钟准备好午点)。
2:30—3:00
幼儿起床、盥洗、午点、如厕3:00—3:40
室内教学活动3:40—3:50
过渡环节(盥洗、喝奶、喝水、如厕)3:50—4:40
集体舞、户外体育活动4:40---4:50
餐前准备(餐前游戏、幼儿值日生工作)4:50--5:20
进餐环节(幼儿晚餐)5:20—5:30
幼儿离园(检查幼儿仪表)17:30
教师整理好班级物品,关好门窗、水电,安全离园。
备注:幼儿喝水根据幼儿需要决定,要保证充足,满足需要。
幼儿园一日生活制度21、全园工作人员必须遵守幼儿园作息时间,按一日生活各环节,准时开展各项活动。
2、保证幼儿每天至少两个小时的户外活动,其中包括体育活动和自由活动。
3、保证幼儿每天有充足的游戏(区域)活动时间。
4、除每日安排的饮水、如厕外,允许幼儿根据需要喝水和排便。
5、各项活动过渡自然,减少不必要的排队和等待。
幼儿园作息时间安排
7﹕40——8﹕30 入园、晨检、自主性活动
8﹕30——9﹕00 早操、晨间锻炼
9﹕00——9﹕30 学习活动
9﹕30——10﹕00 户外游戏活动
10﹕00——10﹕20 生活活动(饮水、如厕等)
10﹕20——10﹕50 学习活动
10﹕50——11﹕00 餐前活动
11﹕00——11﹕45 午餐
11﹕45——11﹕55 餐后散步
12﹕00——14﹕30 午睡
14﹕30——14﹕50 入园、午检
14﹕50——15﹕20 游戏、区域活动
15﹕20——15﹕50 生活活动(午点、饮水、盥洗等)
15﹕50——16﹕20 户外活动
16﹕20——16﹕50 学习活动
16﹕50——17﹕10 离园游戏活动
幼儿园一日生活制度31、科学安排幼儿的一日生活作息时间,保证每日游戏、户外活动、体锻等时间;保证幼儿有足够的午睡、午餐、休息的时间。
2、根据春、夏、秋、冬季节以及小、中、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合理安排作息。
3、幼儿一日作息的安排要注重动静交替、室内外交替、集体个别交替、正规与非正规交替的原则。
4、教师在执行一日作息过程中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适宜的调整:
1)根据天气及气候变化进行室内外的调整。
2)根据幼儿活动的实际需要适当延长或缩短活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