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以十八大精神引领运城地税持续发展(市局)
凝聚正能量 实现新跨越
以十八大精神引领运城地税持续发展
文/郭建国
十八大报告是我们党迈向新征程的政治宣言和行动指南,描绘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光辉前景,对税收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地税部门要深刻领会十八大的精神实质,把干部职工的思想认识统一到十八大精神上来,把工作热情凝聚到实现十八大确定的宏伟蓝图上来,把实际行动落实到各项工作上来,努力推动运城地税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为建设“美丽河东、大美运城”做出新贡献、实现新跨越。
一、领会精神,在壮大收入规模上下功夫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总任务,需要强大的财力支持和社会协调稳定的发展。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要牢记为国聚财、为民收税的神圣使命,坚持正确的经济税收观,牢牢抓住组织收入这个第一要务不动摇,抢抓机遇,积极作为,努力壮大地方收入规模。一要科学组织收入。切实把握经济税收规律,坚持组织收入原则,建立科学、稳定的收入目标管理机制,认真分析研判和准确把握宏观经济形势,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强化重点税源监控,紧盯全市重点建设项目,着力推
升干部队伍的业务技能。积极探索开展分级分类培训,切实组织全市地税系统业务大比武,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提倡在岗自学、在线学习、岗位练兵、学习竞赛,着力培养一批政治理论强、法律意识强、业务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三要关心基层干部职工。关心基层、服务基层、建设基层,真心实意为基层干部解忧排难,切实做到政策、待遇、经费和工作重点向基层倾斜。坚持和完善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与机制,加大干部竞争力度,最大限度的调动每位税干的积极性,激发活力。开展“幸福地税、和谐家园”摄影书画比赛,举办全市地税系统职工运动会,进一步丰富干部职工的文化生活,形成合力,凝聚正能量。
三、创优环境,在服务转型跨越上下功夫
十八大报告指出,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税收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杠杆,是调节利益分配的重要经济手段,服务民生、服务转型跨越也是税务机关的职责所在,我们要抓住服务转型跨越这个第一目标不松劲,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一要落实优惠政策。加大对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和个体业户有关政策的宣传力度,帮助纳税人及时了解和掌握政策规定,确保各项优惠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应免则免,该减则减。深入开展经济税收调研,积极跟进转型综改试验区
个第一保障不松手,确保地税事业健康发展。一要狠抓廉政教育,继续发挥廉政教育基地和网上廉政教育平台的作用,进一步改进教育方法,创新教育形式,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让广大税干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二要加强行风建设,继续巩固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建设的成果,牢固树立岗位就是责任、党员就是旗帜、领导要做表率的观念,形成比干劲、比工作、比实效的良好风气。特别是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着力整治慵懒散奢等作风方面存在的不良习气。三要强化监督制约,继续深入开展述职述廉、访企查廉、群众评廉活动,畅通监督渠道,建立以“两权”监督为重点的权力监督网络,全方位约束税务人员行为,保证做到依法用权、公正用权、为税清廉。四要加大惩处力度,继续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责任制,认真落实第一责任人“一岗双责”的责任,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认真查处违法违纪案件,最大限度地防止职务犯罪发生。
五、狠抓落实,在坚持改革创新上下功夫
始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是十八大提出的基本要求之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新形势,对地税部门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各项工作提出了新挑战。我们要把改革创新作为第一推动力,做到谋势要有新视野、布局要有新思维、跨越要有新发展、赶超要有新举措,更好地服务广
第二篇:以智慧带队引领地税事业健康发展(市局)
以智慧带队引领地税事业健康发展
文/郭建国
地税组建以来,经过十几年的拼搏努力,各项工作基础扎实、科学推进、成效卓著,但依然存在着制约事业继续开拓进取的不利因素。针对运城税源底子薄、干部结构复杂、队伍活力不足的实际,市局党组一班人顺时应势,提出要紧紧依托运城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传承优良传统,挖掘人力潜能,探索出一条务实创新、和谐发展的智慧带队之路。几年来,运城市地税局积极创新载体和方式,坚持以读书“启智”、教育“夯基”、交流“蓄势”、文化“铸魂”、情感“聚力”、科技“筑堤”,不断在文化建设上做文章,在业务建设上下功夫,在干部素质提高上求突破,始终使地税事业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让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种子在运城地税这块园圃里发芽、生根、开花、结果。
一、全员读书“启智”
求木之长,必固其本。运城自古人杰地灵,人才辈出,生活在这片热土上的地税人汲取了丰厚的文化营养,博学多才,勤学上进。运城市地税局紧紧抓住干部职工的兴奋点,以读书活动为抓手,陶冶税干情操,提高税干修养,增长队伍才智。
业的兴衰成败。为适应现代化税收工作的需要,2007年以来,运城市地税局乘着省局“大教育、大培训”的东风,采取“市局抓骨干、县局抓全员”的办法,通过“一周一题”、“一季一考”、“业务大比武”等措施,分批、分期组织培训490余次,在全系统大张旗鼓地开展了干部素质教育。2009年,在全省业务能手选拔、稽查业务考试、优秀征收管理员评选、税收执法资格考试等六项考试或比赛中,连续夺得六个第一。2011年,在全系统开展了A、B、C全员分类培训,采取了季度业务抽考、业务能手封闭培训等措施。同时,按照“重长远、打基础”的思路,对重点对象进行重点培养,每月征期过后,利用一周时间,对近年来新招录的公务员、35岁以下未取得省级业务能手称号的人员及费改税人员,进行集中封闭式培训,逐步培养业务能手后备力量,以点带面促进全员素质提高。针对因投入不足造成干部信息管税能力偏低的问题,市局又统一组织师资力量,在全系统开展20期轮回培训,极大提升了全系统信息化应用水平。此外,市局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与高等院校联合举办专题培训班20多期,培训人员700余人次,更新了知识结构,拓宽了干部视野。目前,全系统涌现出省级业务能手120名,具有“三师”资格的干部达到50余人,地税事业健康发展的基石更加稳固。
蓬勃发展的不竭动力。2008年以来,运城市地税局不断深化文化建设,提升地税部门的“软实力”,坚持一年一个主题,围绕“我爱地税、我爱我家”、“与祖国同辉,与地税同行”、“感恩地税、奉献自我”、“创先争优、成就自我”等主题实践活动,组织开展了征文、摄影比赛、楹联及书法作品征集、建局15周年图片展等活动,开展了“爱岗敬业、奉献地税”王大宝事迹报告会,弘扬地税文化,展示地税形象,极大增强了税干的归属感和自豪感。2012年,市局又以“和谐聚力、文化铸魂”为主题,先后开展了“一局一品,一人一铭”机关文化展示、“孝感天地,德润生活”美德传承等十项活动,通过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四个层面将文化建设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融化于境。特别是在廉政文化建设上,运城市地税局在全省率先建立了廉政教育基地,建成了廉政文化长廊、镜鉴室、励志室、践行室、诫勉室、感悟室、图书室等“一廊六室”;综合运用版面、展柜、书刊和多媒体等载体,并借助信息技术建成“网上廉政教育基地”,让税干足不出户,即可身临其境实时接受网上廉政教育。生动的地税文化建设,凝聚了人心,鼓舞了士气,为地税科学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和精神支撑。
五、情感投入“聚力”
部拒腐防变的篱笆仅靠思想教育、文化熏陶、情感暖化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需从体制和机制上加以保障。为此,运城市地税局借助科技手段尝试从源头上进行控管,创造了促收入、强征管、降风险的多赢局面。2007年,市局以全省税收预警工作试点为契机,工作前移,大胆探索,通过制定工作流程,搭建管理平台,建立考核机制等办法,成功探索出“五位一体”的税收预警工作体系,为组织收入和税收执法架设了灵敏的“感应器”。特别是2010年以来,市地税局创新税收执法考核方式,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对税收执法行为全过程、全方位的监控,定期与工商、公安、国税、房产、文化等有关部门的第三方信息进行分析、比对,发现执法风险点,发出预警信息,督促执法人员及时纠改问题,走出了一条信息化执法监督的新路子。此外,市地税局积极探索“五税一费”平台建设、加强“人控+技控”内控风险机制建设等等,从源头和机制上筑牢了防范税干权力滥用和执法随意的坝堤。
智慧带队思路的提出与实践,源自于市局党组一班人对以人为本理念的准确把握、对本地实际的科学把脉以及实际工作中的经验积累。运城市地税局依靠智慧带队有力地推动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组织收入稳步攀升,信息管税全面铺开,征管质量显著提高,依法治税稳步推进,税收环境日益优化,也因此取得了一些引以为荣的成绩,全省税收预警工作现场会、
第三篇:以十八大精神为引领全面提高边防部队党的建设
以十八大精神为引领全面提高边防部队党的建设
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新时期、新起点、新目标、新任务,对边防部队各项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挑战。我们必须以全面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树立“五种意识”、搞好“四个结合”、按照“三型建设”,抓好学习促提高。
一、树立“五种意识”,提升党员官兵综合素质
(一)要树立学习意识。要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思想境界,带着浓厚的感情学,带着执著的信念学,带着实践的要求学,力求学得主动、学得认真、学得深入。重点加强对十八大报告原文、新修订的《党章》等最新理论成果学习,用十八大报告精神和新《党章》指导党的工作,使十八大报告精神、新《党章》真正成为各级组织党建工作的行动准则和工作指南。
(二)要树立责任意识。各级党组织负责人要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本职、抓不好党建是失职”的思想,自觉把党建工作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岗位职责要求,认真履行党建工作责任,扎实抓好党建工作落实,努力推进党建工作创新,以党建工作的积极成效推进西藏边防部队整体党建工作再上新台阶、再出新水平。
(三)要树立大局意识。突破发展、和谐建设是大局、是主题,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有大局的观念,有维护大局的行动,有服从大局的体现。要围绕稳定、和谐的大局,找准位置,明确职责,充分发挥党建工作的政治优势和保障作用,支持和协助行政领导完成所担负的工作,促进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成绩。
(四)要树立忧患意识。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新形势下,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西藏边防部队长期处于反分裂斗争的前沿,各种糖衣炮弹也随之而来,通过文化育警、警示教育等多种方式,进一步增强官兵忧患意识,创新意识、宗旨意识、使命意识,不断提高官兵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
(五)要树立服务意识。要把“三个第一”观念植根于党建工作之中,努力探索党建工作新形式、新办法和新途径,强化服务意识,寻找服务载体,扩大服务内涵,拓展服务渠道,把“服务在机关、满意在基层”的理念叫响,用务实的工作赢得广大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二、搞好“四个结合”,推进边防工作全面建设
(一)要把学习精神与狠抓业务结合起来。爱民固边是边防部队主业,要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与和谐建设这个大局和中心,在推动科学发展中创先争优,在推进和谐建设中创先争优,在完成工作目标任务中创先争优,努力在深化推进爱民固边战略活动中创造一流业绩。
(二)要把学习精神与转变作风结合起来。边防官兵的形象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边防部队的形象,社会影响比较大,群众关注度比较高。全体边防官兵要把树立良好的形象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教育和培养广大官兵树立忠于职守、乐于奉献的卫士形象,真正把边防部队严格执法、热情服务的办事形象,着装整齐、举止端正的文明形象,作风过硬、表里如一的务实形象树立好、维护好、展示好。
(三)要把学习精神与绩效考评结合起来。实施量化考核是推动工作落实,提升工作水平,促进边防部队又好又快发展的一个重要抓手。要把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与量化考核结合起来,通盘考虑、统筹安排,同部署、同检查、同评比,以十八大精神学习贯彻推动各项边防业务工作目标完成,以边防业务工作成果检验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成效。
(四)要把学习精神与队伍建设结合起来。做好部队政治工作,关键在于培养一支思想解放、德才兼备、善抓机遇、勇于开拓的高素质政工干部队伍。要注重培养干部追求一流、追求卓越的拼搏精神和进取意识,高标准、高质量、精细化地做好工作;要注重在具体实践中培养锻炼干部,多给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交任务、压担子、提要求,让每名年轻干部每年都要独立承担一些工作任务的筹划和组织;要注重在基层一线提高干部,组织干部深入基层一线,通过在条件艰苦、环境复杂的地方接受磨练,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努力造就一支作风正、业务精、能力强、形象好的干部队伍。
三、按照“三型建设”,锤炼各级班子领导能力
十八大报告明确要求,全党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一)要建设学习型班子。学习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阶梯。西藏边防部队地处信息相对落后的西南边陲,广大官兵常年坚守人烟稀少的执勤一线,接受外界信息的渠道十分有限,自我学习、主动学习的氛围不浓,且在一部分官兵思维认识上觉得学习是务虚的工作,学不学都一样,重具体工作轻理论学习的风气还较多的存在。近年来我们边防部队领导班子带头加强学习、高度重视学习、主动抓学风建设,在党内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如今,党的十八大把“学习型”作为政党建设的目标,建立完善自我学习机制,倡导终身学习、全警学习,通过学习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同志更加自觉的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的不变军魂。
(二)要建设服务型班子。服务是党的根本价值取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党的神圣使命,完成这个使命的唯一途径就是“服务”。我们边防部队在基层群众工作中始终要把人民群众放在最高位置来对待、把群众利益作为最大利益来维护、把民生疾苦作为最大问题来解决,把群众的呼声当做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当做第一考虑,把群众利益当做第一选择,通过不断完善便民利民为民措施,让人民群众生活的更有安全感、更有幸福感、更加有尊严。
(三)要建设创新型班子。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当前,我国既处在发展机遇期,也迎来了矛盾多发期,面对民众对改革的强烈期盼、对公平的热切呼应、对民生的高标预期、对环境的美好向往,加之国际对路线的“颜色主义”制肘、隐形的经济战略制约、多发的领土主权争纷。在这矛盾交集、困难重叠的关键时刻,十八大提出建设“创新型”政党,就是要求全党的各级组织和所有成员不墨守成规、不抱残守缺、不固步自封、不僵化止步。我们边防部队处于各种矛盾集中凸显的前沿阵地,面对纷繁复杂的局势,处理化解社会矛盾、创新社会管理,是对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工作能力和水平的检验和考验,解决新问题就需要一些新方法、新手段,创新型班子建设的课题已经摆在我们面前,值得我们去探索。
(责任编辑: 夏亮
第四篇:贯彻十八大精神 推动地税发展
贯彻十八大精神,推动地税发展
党的十八大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一次高举旗帜、继往开来、团结奋进的大会,对于我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胡锦涛同志的报告全面回顾总结了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明确提出了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深刻回答了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加强党的建设等各项工作做了全面部署。主题鲜明、思想深刻、内容丰富、博大精深,体现了党心所向、民心所向,代表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是一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辉的纲领性文献,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远发展,对于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满怀信心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而奋斗,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地税系统首要的政治任务就是要学习好、宣传好、贯彻落实好党的十八大精神。要把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作为头等重要的大事来抓,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和良好的工作作风,切实抓好十八大精神的学习宣传工作,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热潮,使十八大精神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把广大地税党员干部的思想统一到十八大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实现十八大提出的各项战略任务上来,切实提高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众所周知,税收作为经济杠杆之一,它具有调节收入分配,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加快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税收这一概念遍及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国家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税收,人民收入的稳定增长离不开税制,社会的和谐有序同样离不开税收。在改革开放形势良好的今天,在党的十八大精神感染下的今天,地税局应将十八大理论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做十八大精神的领悟者,做十八大要求的先行者,做服务于人民群众的带领者。
现如今,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体系中,党的十八大对税收工作也提出了更为具体的新要求:一是充分发挥组织收入的基本职能,依法治税,创新征管,为国聚财,促进发展;二是遵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目的,创新服务理念,增强服务职能,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三是充分发挥调控职能,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调控经济增长,调节收入分配,调整利益格局;四是统筹兼顾,税收工作要按照推动科学发展的要求,放眼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中,积极服务好生态环境改善、民生福利拓展、公平正义实现、产业结构调整等。
在新形势、新任务面前,地税系统应进一步统一思想,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大精神,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坚定性,主动把握实践要求,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税收工作全局,作为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重要着力点。具体到地税工作实践当中,我们将做到“五个争当”。
一、科学定位,履职尽责,争当服务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先锋。
始终坚持“为国聚财、为民收税”的工作理念,紧紧围绕地税局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始终自觉地把定好位作为做好地税各项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自觉把地税工作放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去思考、去把握、去实践,主动围绕大局、站位大局、服务大局,履职尽责、务实创新。要注重发挥税收筹集财政收入职能,严格依法组织收入,不断提升收入质量,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财力保障;要注重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着力于服务科学发展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充分发挥税收作用直接、运用灵活、定点调控的优势,支持发展高新技术、节能环保、循环经济,助推地方经济转型升级,实现税收与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创新服务,阳光办税,争当服务纳税人的典范。党的十八大对建设服务型政党提出了明确要求,地税部门作为窗口单位,要先试先行,创新服务理念,力做服务纳税人的贴心人。要强化服务意识,始终牢记“始于纳税人需求,基于纳税人满意,终于纳税人遵从”的服务宗旨,寓管理与服务之中,在服务中文明执法,让纳税人放心、称心、省心、顺心、舒心;要优化服务环境,规范基层建设和办税服务厅建设,做到标识统一、设施齐全、环境优美、管理有序,努力为纳税人提供舒心的办税环境;要丰富服务载体,利用科技手段拓宽服务渠道,提升服务效能,完善12366热线管理制度,加强税务网站建设,拓展办税方式,强化网上互动,办好“在线答疑”栏目,深化文明办税公开,提高公众参与度和税法透明度;要创新服务内容,开展三亮三比三评,亮标准、亮身份、亮承诺,主动接受纳税人监督,使纳税服务窗口更亮,服务更优,要创新税法宣传手段,提高纳税人的参与性。
三、依法治税,规范执法,争当优化环境的表率。依法治税是依法治国方略在税收工作领域的具体体现,是税收工作的灵魂。税务部门要坚持“依法征税、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坚决防止和制止越权减免税”的组织收入原则,维护好广大纳税人的合法权益,营造良好的税收征纳关系,促进和谐社会、法治社会建设。首先,要公开、公正、公正规范执法。在税收执法中确保纳税人合法权益,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收人情税、关系税;严格按照法律实体和程序要求规范执法,充分体现地税队伍的高素质、好形象。其次,要严格把握好执法与服务的关系和尺度,始终坚持做到在规范执法中优化服务,在优化服务中规范执法,不顾此失彼,使二者相悖。第三,要严厉打击涉税违法行为。积极整顿规范税收秩序,加大涉税违法案件的打击力度,增加不法纳税人税收违法成本,保护守法纳税人的合法权益和依法纳税的积极性,为纳税人营造公平竞争的税收环境,充分体现税法的权威性、公正性。
四、主动融入,敢于担当,争当富民惠民的楷模。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是要服务民生,还富于民。作为税收部门,就要努力践行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这一理念,全面落实好税收政策,持续深化企业服务活动,同时要关注民生,主动承担服务社会的责任。严格落实国家促进下岗职工失业人员再就业、福利企业、技术创新等各项税收优惠扶持政策,不因收入形势的好坏影响税收优惠政策的落实,确保纳税人合法权益,凡是能让纳税人享受的优惠政策一定让纳税人及早、完全的享受。坚持以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为宗旨,关注民生发展,关心社会公益事业,以实际行动展示地税机关改善民生、服务社会的积极态度和奉献精神。
五、以人为本,改进作风,争当人民满意公务员集体的榜样。党的十八大把作风建设提高了事关党的命运的高度,对作风建设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十八大之后,党中央下发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要贯彻落实好十八大精神,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切实改进作风建设,提高服务能力,提升服务效能。围绕队伍建设和作风建设,地税系统将进一步通过干部素质提高弘扬好作风,通过领导示范带动好作风,通过完善制度、科学管理形成好作风,通过监督制约、赏罚分明保障好作风,切实培养以公道正派、忠诚敬业、和睦共事、坦诚守信、清廉自守、勤俭节约为主要内容的地税良好风气,形成团结好、是非少、风清气正、一心一意干工作的良好氛围,为地税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环境。着重抓好班子建设,积极开展学习型、团结型、创新型、务实型、清廉型为主要内容的“五型班子”建设,不断加大对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素质的培养、能力的锤炼,提升各级班子的凝聚力、引领力和整体合力。持续加强税务文化建设,注重先进文化引领,加强干部队伍思想和道德操守建设,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增强队伍的集体荣誉感,激发队伍活力,强化执行力。不断优化政风行风。深化领导干部党性修养、税务人员岗位廉政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强化廉洁自律意识,保持队伍清正廉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内控机制建设,坚持将廉政制度建设覆盖税收征管、税务稽查、行政管理等各个环节,加强对税收执法权和行政管理权的监督制约。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熟练、作风优良、执法公正、服务规范的税务干部队伍,实现治税与治队同步推进。
十八大的内容是广泛的,思想是深刻的,理论是精辟的,精神是丰富的。在十八大思想的鼓舞下,精神的感染下,地税局势必会抓住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好时机,努力发挥好税收的杠杆作用,为国家,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第五篇:以十八大精神引领社团建设 - 中国工程项目管理网--首页
以十八大精神引领社团建设 为创新社会管理推波助澜
敖 军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一章中提出,“要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制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这段重要论述,体现了党中央引导我国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的改革思路,更坚定了我们做好行业协会工作的信心。
社会管理是政府及社会组织对各类社会公共事务实行的管理活动。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管理体制,重在建设服务型政府,推进政府职能重心由经济管理向社会服务转变;充分发挥包括社会组织在内的各类主体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实现管理主体的多元化;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经济、道德、科技等多种手段,实现社会管理方式的多样化;以法治创新社会管理,将其纳入依法治国的轨道。同时,十八大报告将“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建设,作为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组织部分,昭示了党中央推动社会组织改革的决心。我们通过学习,深刻领会到这
项改革将由政府“双重”管理社会组织转向“政社分开、依法自治”,意味着重新构建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关系,完善社会组织规范发展的法律体系,在明确责任的前提下转移更多的资源与权利。今年全国两会提出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又明确提出了“更好地发挥社会力量在管理社会事务中的作用”,一是逐步推进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二是重点培育、优先发展行业协会商会等四类社会组织;三是一手抓积极引导发展,一手抓严格依法管理。重在建立健全“统一登记、各司其职、协调配合、分级负责、依法监管”的社会组织管理体制。这个方案凸显了推进社会组织改革的路线图:即简政(逐步脱钩、直接注册)、放权(鼓励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公共服务供给)、监管(形成覆盖社会组织活动、人员、资金的完整监管链条)。党和政府这一系列新目标、新举措,不仅仅为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打开了通道,激发了社会组织的活力,更重要的是使广大人民群众依法通过社会组织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管理社会事务,有利于表达群体愿望和个体诉求,更好地发挥主人翁精神,推动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我们行业协会是社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职责是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在行业管理层面,作为行业群体利益的代表,发挥着密切政府与企业之间联系、维护市场竞争秩序、规范企业行为、保持行业稳定的积极作用;在社会公共事务管理层面,承担着提供服务产品、协调利益矛盾、应对社会风险、促
进社会和谐的重任。“打铁还需自身硬”,如何进一步认清使命、更好地履行职责、为创新社会管理提供坚实载体,落实完成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的战略任务与要求,是我们每一名行业协会工作者必须思考研究的重大课题。
工程项目管理专业委员会是始终秉持“依靠企业办会、服务会员兴会、发展行业强会”办会理念,始终致力于推动工程项目管理创新发展的中国建筑业协会的一个分支机构。在投身参与社会组织体制改革的历史进程中,结合我们的发展经验与自身实际,我们首先要思考什么是“铁”?打什么样的“铁”?从历史的传承、现实的选择角度,我们所打的“铁”无疑是:工程项目管理的引领推动,这是我们的工作领域;行业发展的支撑促进,这是我们的历史责任;社会管理的协同配合,这是我们的时代使命。与此同时,更关键的是自身要“硬”。“硬”是完成历史责任、时代任务的必然要求,只有“硬”,才能心中有底,脚下踩实。那么“硬”在那些方面呢?我们认为要硬在依规运作、硬在为行业企业创造价值、硬在自身职业化水准、硬在建设学习型组织。
一、以自律求自强,以制度求规范,在强化自身建设上有举措
我们要要紧抓党建核心,为实现科学发展提供政治保障;紧抓民主管理,健全治理机制;紧抓服务中心,建立起系统、高效的服务体系;紧抓机制创新,保持自身发展的不竭动力;紧抓自律重点,不懈推进思想、组织、制度与作风建设;紧抓规范运作,不断提高凝聚力与公信力。以此推动自我服务、自我监督、自我改进、自我发展。
二、服务行业发展大局,在以工程项目管理科学理论方法支撑建筑业发展方式转变上有作为
建筑业变革生产方式、推进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实现节能减排目标,都需要依靠先进的管理来实现。为此我们要借势推进、顺势而为,促进工程项目管理创新与国家实施的创新驱动战略相同步、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与生态文明建设总体布局相匹配,切实在项目管理理论研究、政策指导、经验推广、路径探索上做更多的工作,见更大实效,助推建筑业向主要依靠劳动者素质提高、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转变。
三、立足发展,面向未来,在提升服务质量上再加力 随着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环境、提供优质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转变,政府将加大公共服务产品购买力度,社会组织提供服务的范畴也将发生深刻的变化。诸如行业规划、行业标准与行规行约的制定、行业资格认定与准入审核、处理行业纠纷投诉等管理协调性事项,法律服务、宣传教育、专业培训等管理服务性事项,课题研究、政策调研、业务咨询、行业统计分析等技术服务性事项等等,政府将逐步通过授权、委托与购买服务等方式转移给社会组织。服务是行业协会的立身之本、发展之基。我们依规开展的一切业务活动都可视为服务。适应新形势、新需求,提升服务质量是工程项目管理委员会当务之急。在强化服务理念、拓宽服务领域、深化服务内涵的基础上,我们应当强调不断提高服务质量。要努力做到理论创新有高度、经验总结有厚度、调查研究有精度、反映诉求有实度、服务会员有热度、激发参与有力度、行业宣传有宽度、对外交流有张度。以此为目标,实现提供服务有深度,进而在未来能有作为、大有所为。
四、积极推进自身转型升级,为承担时代重任夯实基础 行业协会转型升级,就是按照现代社会组织建设目标要求,通过组织结构的调整、运作模式的进化、服务功能的优化,培育自身适应环境变化的自主创新与组织变革能力,以塑造竞争优势,提升社会价值。这也是一个顺应时代要求进行组织再造的过程。结合行业协会转型升级,为了能够在创新社会管理中贡献力量,工程项目管理委员会应主动做好四方面工作。首先,确立“法人地位明确、治理结构完善、制约机制健全、管理运行科学”的社团建设目标。倾力打造服务功能完善、运作透明规范、作用显著突出、具有公信力与代表性的中国建筑业协会先进分支机构。其次,积极培育以专业化为核心的竞争力。作为公共服务产品的提供者之一,必须找准自身定位、牢固树立竞争意识。要清醒地认识到,工程项目管理委员会成立二十年来的深厚积淀、服务行业企业所形成的一定凝聚力、影响力,仅仅是发展事业的良好基础与优势,而不是核心竞争力。政府在购买服务时,不仅会考虑社会组织创造产品的能力,更会关注其为利益相关方创造价值的理念、组织运作方式、社会责任、公信力等因素(即整个价值链的
集成竞争能力)。也就是说,公共服务产品的竞争实质上是社会组织内部文化、制度、管理、人才、创新等活动的竞争。这就启示我们,必须培育应对变革和外部竞争所特有的、可持续的核心竞争能力。从委员会发展历程看,专业化是最宝贵的财富,也是能够赢得竞争、赢得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团结凝聚广大专家学者与业内有识之士,健全完善产学研一体的工程项目管理创新架构,紧扣中心、把握脉动、研究规律、推陈出新、彰显专业特色,强化在工程项目管理专业领域的引领推动作用,为建筑业改革发展奉献更多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成果,为委员会发挥自身优势、提供优质服务加大推力。其三,着力加速委员会职业化进程。社会组织的职业化,包括专业化发展、软实力建设与社会责任承担,其功能在于使组织的发展方向更加明确、路径更加清晰、运作更加高效,从而突破单纯依靠专业化发展所遇到的瓶颈。对于工程项目管理委员会而言,一方面,我们要抓好组织的职业化。重在以满足行业企业需求为念,以专业化为依托,以制度化为基石,以规范化为标尺,以标准化为手段,以科学化为目标,进而着力提高专业服务水准、大力推进软实力建设、模范履行社会责任。另一方面,加强委员会工作人员队伍职业化建设。行业协会人员队伍的职业化,包括其职业道德、知识技能、工作行为的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其关键在于组织指导规范工作人员队伍运用专门技能为社会服务的力度。我们要倡导员工与委员会共同成长、共同进步,以探索建立工作人员职业规范与
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为切入点,完善创新引才、育才、评才、用才、励才各项机制,培养建设对服务工作有胜任能力、对社团事业有坚守追求、对行业发展有担当奉献的职业化社团工作者群体,为承担好社会组织的重任奠定坚实基础。其四,持续加强学习型组织建设。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政党的要求,尤其是要在学习的制度化、实效性和大众化上下功夫。那么相应工程项目管理委员会也必须进一步推动学习型组织建设,积极培育学习型人才。对此,我们要倡导一个理念——终身学习理念。告诉每位干部员工,我们所面临最大的挑战是能力的挑战,最大的危机是本领的危机,最大的恐慌是知识的恐慌,而学习是解决所有问题的最根本出路。形成一种氛围——全员学习、团队学习、全程学习。努力做到学习工作化,把学习作为工作责任,作为精神追求;形成工作学习化,即把做好每一项工作都视为持续学习的过程。夯实制度基础——健全完善党支部和秘书处学习制度,注重党员学习与群众学习结合、重要活动与业务学习结合、理论知识学习与工作实践结合,强调学习对解决历史课题与现实矛盾的指导作用。提供成才机会——为重视学习的每一名同志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以学习促成长,以实践促成熟,以创新促成才。明确学习效果——达到秘书处领导干部能研能讲、业务骨干能写能干、普通工作人员能学能做的学习目的,把员工学习有动力、过程有变化、能力有提升作为衡量学习实效的重要标尺。
当前,改革发展方兴未艾,行业协会任重道远。唯有奋发有
为、励精图治,才能抓住机遇、直面挑战。我们行业协会工作者要将十八大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解放思想,固本强基,不懈进取,转型升级,为实现建筑业发展规划目标贡献智慧与力量,在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建功立业。
(作者:敖军 中国建筑业协会工程项目管理
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党支部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