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峡大学目标管理办法
三峡大学目标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适应学校发展的需要,大力推进管理改革和创新,进一步促进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确保学校党委、行政提出的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和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目标管理是以既定目标任务为导向,运用系统科学的管理手段,以实现目标任务为目的的管理方法。实行目标管理是为了强化“规划、协调、监督、服务”等管理职能,要充分发挥目标的导向作用、组织作用、激励作用和调控作用,建立健全相应的竞争机制、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使全校各单位目标明确,任务具体,责任清楚,奖惩分明。
第三条
目标管理包括目标体系的构成与制定、目标任务的组织实施、目标考核、奖惩等。考核结果与单位及个人的奖惩挂钩。
第四条
学校成立目标管理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目标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目标办”),负责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目标办设在发展规划处。
第五条
目标管理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在学校党政的领导下,负责组织领导和推行目标管理工作,研究确定目标管理体系,审核有关职能部门对学院目标任务的考核办法,审核拟提交学校研究确定的年度目标考核情况报告和奖惩方案。
目标办主要职责:负责处理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组织有关职能部门制定目标管理体系和学校年度工作目标,监测各责任单位目标运行情况,审核各单位年度目标完成情况自评报告,组织有关职能部门对学院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对各单位的考核情况进行汇总,起草年度目标考核情况报告和奖惩方案。
相关职能部门职责: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负责目标管理工作与学校其它工作的统筹,协调党群部门制订学校党群系统年度工作目标;纪委(监察处)负责对各单位领导班子勤政廉政情况进行认定,并对目标管理工作中的相关责任问题进行认定和追究;保卫处负责对各单位安全稳定情况进行认定;人事处、教务处、科技处、研究生处、学生处分别负责制订学校年度队伍建设工作目标、教学工作目标、科技工作目标、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工作目标、学生管理工作目标,并对学院相关工作目标进行审核和考核;组织部、招生及就业指导处、基建与后勤管理处、国际合作与交流处、财务处、设备及国有资产管理处、审计处等部门协助有关单位进行目标制订和考核工作。
第二章
目标体系的构成与制定 第六条
本办法所指目标为学院、机关各部门的年度工作目标。
第七条
机关的目标体系由共性目标和业务目标两大部分组成。共性目标主要是指各单位都必须完成的共同性工作任务,主要包括领导班子建设、队伍建设、廉政建设、工作作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等。业务目标是体现单位工作性质和特点的工作任务及要求,是根据各单位职能确定的年度重点工作。
第八条
学院的目标体系包括队伍建设、教学工作、科技工作、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学生管理与服务工作、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安全与稳定工作等方面的内容(学院年度目标体系由目标办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制订,经目标管理领导小组研究确定)。
第九条
目标体系制定的原则
(一)与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相一致;与学校确定的目标任务相衔接;依据学校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以及相应的学科建设规划、队伍建设规划、校园建设与信息化建设规划,结合各单位实际制定。
(二)紧紧围绕学校年度工作计划明确的重点工作,实事求是,突出重点,目标明确,科学规范,便于操作。一般性、经常性业务工作不纳入目标体系。
(三)各单位年度目标按照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的民主决策程序制定。
第十条
目标制定程序
(一)每年暑期学校党委(扩大)会议研究确定下一年度学校工作目标基本框架。
(二)每年10月下旬至11月 上旬,主要职能部门根据学校目标框架制订各系统的工作目标,发展规划处统筹制订并发布学校下一年度重点工作目标,作为各单位制订下一年度目标的依据。同时印发学院年度目标考核体系。
(三)每年11月中旬各单位制订下一年度工作目标。
机关各部门根据职能和业务工作特点,按照学校总体工作任务,提出下一年度业务目标,经主管校长审核后报目标办。各学院对照目标体系和学校总体工作任务,制定本学院下一年度目标任务报目标办。
(四)每年11月下旬,学校组织召开校长办公会议,对机关的下一年度目标进行审定。目标办组织有关职能部门对各学院报送的下一年度工作目标进行归口协调,有关职能部门提出协调意见,经主要负责人签字、盖章后报目标办。
(五)每年12月上旬,学校召开目标管理领导小组会议,对各学院下一年度工作目标和职能部门的协调意见进行集中评议。
目标办按照有关会议决议和学校年度工作计划,结合各单位上报的年度目标计划,制定各单位年度目标任务。
(六)每年12月中旬,学校召开校长办公会议审定各学院下一年度工作目标,并发文公布全校各单位下一年度工作目标。
第十一条
为保证目标任务重点突出,机关的业务目标一般为3—5项。机关的共性目标和完成标准由目标办协调有关部门制订后,经目标管理领导小组研究确定。学院年度目标的完成标准由相关职能部门确定。
第十二条
单位年度工作目标一经确定,必须维护其严肃性和权威性。因客观情况变化,个别目标项目或完成标准确实需要调整的,报经目标办批准后,按照目标制定的程序办理。
第三章目标任务的实施
第十三条
目标实施实行学校统一管理,单位分级负责,目标办和相关职能部门督促指导。
学校目标管理领导小组在学校党政的直接领导下,负责全校目标管理工作的组织和实施。
单位主要负责人为目标管理的直接责任人,经审定的单位年度目标任务由单位主要负责人组织实施。单位主要负责人变动时,由继任的主要负责人组织实施。
目标办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对各单位目标任务落实情况进行督查。
第十四条
目标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对各单位目标的制定、实施情况进行全程跟踪,保证目标管理工作正常、有序地进行。
第十五条
对涉及其它单位协办的工作目标,主办单位要主动协调,协办单位要积极配合。对无故拖延、推诿造成工作损失的,要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第十六条
机关各职能部门应主动支持、配合学院开展目标实施工作,各学院分目标的综合完成情况作为对相关职能部门考核的依据。
第四章
目标任务的考评
第十七条
目标考评是按照标准对各单位工作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评价(考核办法另定),考评坚持分级负责、实事求是、民主公开、以实绩为主的原则。目标考评工作在下一年度1月进行。
第十八条
机关的目标考核分为自查自评、校领导评价、学校考核组考核。考核工作由目标办牵头组织实施。
第十九条
学院的目标考核分为自查自评和学校考核组考核,考核工作由目标办牵头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实施。
第二十条
目标办对各方面的考核意见进行汇总,提出各单位的综合考评意见。
各单位考核结果按照不同考核体系分类确定考核等次。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次。
第二十一条
各单位考评结果经目标管理领导小组审核后由校长办公会研究确定。
第五章 奖
惩
第二十二条 目标任务考评结果与干部考核、单位评优、个人年终考核挂钩。目标任务考评结果由组织人事部门记录存档,作为单位负责人任用的重要依据。
第二十三条
对全面高质量完成目标任务、创造性开展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授予完成目标任务先进单位称号,并在职工年度考核中增加优秀等次比例。
第二十四条
目标任务考评不合格单位,单位集体和领导班子成员当年不能评优,学校在安排职工年度考核中减少该单位职工优秀等次比例;考评不合格单位主要负责人应认真组织查找原因,提出本单位的整改措施,并限期完成整改。对连续两年目标任务考评不合格的单位,其第二年职工考核优秀等次比例按照全校平均比例50%计算,并由目标管理领导小组向干部管理部门提出建议,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对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谈话、诫勉,直至给予必要的组织处理。
第二十五条
单位考评结果与单位年度预算、职工个人收入挂钩。独立发放业绩津贴的单位,学校对其业绩津贴预算总额按照一定比例预留,单位考评结果达到合格及以上的,学校全额补拨。其它由学校直接发放业绩津贴的单位,单位考评结果为不合格的,对不合格单位人员按照一定比例扣发业绩津贴。
第二十六条
学校设立年度突出业绩奖励基金,用于对目标考评获得优秀等次单位进行奖励。年度突出业绩奖励基金在学校财务年度预算中安排,奖励标准由目标管理领导小组提出建议方案,校长办公会研究确定。
第六章附则
第二十七条
直属单位(不含成人教育学院)的目标体系的构成、目标任务的制定、考核、奖惩等参照机关执行,有关工作与机关同步安排。成人教育学院、科技学院、仁和医院和附属单位的目标责任及奖惩办法按照与学校签订的目标责任书执行。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由目标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自发文之日起施行。
主题词:目标管理
办法
通知
三峡大学校长办公室
2006年11月24日印发
三峡大学目标管理考核办法(试行)
为了有效推进目标管理的考核工作,根据《三峡大学目标管理试行办法》,特制定目标管理考核办法。
一、目标考核工作的分类 学院目标体系包括队伍建设、教学工作、科技工作、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学生管理与服务工作、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安全与稳定工作等方面,其考核分为自评和学校考核组考核两部分。
机关的目标体系包括共性目标和业务目标,其考核分为自评、校领导评价和学校考核组考核三部分。直属单位(不含成人教育学院)的目标考核按照机关的考核要求同步进行。
学校成立专门的考核组,对成人教育学院、科技学院、仁和医院和附属单位完成年度目标情况进行考核。
二、目标考核的权重分配 各单位自评仅供校领导、职能部门和考核组参考,不计入单位考核最终得分。学院按照分目标进行考核,各分目标权重相同。
机关考核体系的权重分配分别为:业务目标权重70%,共性目标权重30%;校领导评价权重50%,考核组评价权重50%。对各单位的业务目标项目分别确定相应的权重(各单位在制订目标任务时根据目标的重要程度提出具体权重,目标管理领导小组审定)。
三、考核记分办法
学院目标考核体系的各分目标考核实行百分制,在年度内完成目标任务的记原分值,对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和未完成目标任务的进行加分或减分(分目标的具体考核办法每年由相关职能部门制订,并经目标管理领导小组审核批准)。考核组对学院分目标的考核按照平均分进行计算。学院各分目标考核实际得分之和为学院目标考核最终得分。
机关的目标考核根据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和目标任务的权重进行记分。记分(F)分为五个区间:单位能够充分履行工作职责,在全面完成工作任务的基础上,超额完成10%以上的,记分区间为10≤F≤12;单位能够较好地履行工作职责,全面完成工作任务,记分区间在8≤F﹤10;单位基本能够履行工作职责,完成工作任务90%以上,而且未影响其它工作的进行或造成损失的,记分区间为6≤F﹤8;单位不能够履行工作职责,完成工作任务90%以下的,或因未完成工作影响其它工作的开展,或造成一定损失的,记分区间为4≤F﹤6;单位不能够履行工作职责,完成工作任务80%以下的,或因未完成工作严重影响其它工作的开展,或造成重大损失的,记分区间为0≤F﹤4。校领导评价、考核组考核均按照平均分进行计算。校领导考核和考核组考核实际得分加权之和为单位考核最终得分。
四、目标考核工作的实施
(一)每年1月学校组织对各单位上一年度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二)学院目标考核由目标办牵头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实施。
1、自查自评。各学院按照目标办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对照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写出书面自查报告,并填写自评表报目标办。
2、学校考核组评价。相关职能部门根据目标管理领导小组审核批准的分目标考核办法,组织考核组对各学院有关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经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盖章后报目标办。
(三)机关的目标考核由目标办组织实施,相关单位协助实施。
1、自查自评。各单位对照目标任务,写出书面自查报告交目标办。
2、校领导评价。校领导根据各单位的自查报告和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对各单位进行评价,填写考核表交目标办。
3、考核组考核。学校考核组对单位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填写考核表交目标办。
(四)由于学校工作需要,单位目标任务按照规定程序进行调整的,按照调整后的目标任务进行考核。因不可抗力和政策调整导致单位目标任务不能完成的,按照实际情况进行考核。
(五)目标办对各单位考核结果进行汇总。
五、目标考核结果的认定
各单位考核结果按照不同考核体系分类排序并确定考核等次。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次。
学院考核结果根据最终得分进行排序。学院考核结果最终得分达到标准总分的120%及以上,且各分目标得分达到标准分85%及以上的,确定为优秀等次;最终得分达到标准总分的100%以上,且各分目标得分达到标准分80%及以上的,确定为合格等次;最终得分低于标准总分,或分目标得分有低于标准分80%的,确定为不合格等次。
机关和直属单位(不含成人教育学院)根据考核最终得分一起排序,最终得分达到标准总分的100%以上的单位参与优秀等次评选,优秀等次控制在参加考核单位总数的20-25%以内;单位考核最终得分低于标准总分80%的,确定为不合格等次。
成人教育学院、科技学院、仁和医院和附属单位的考核等次根据目标责任书的约定进行认定。
单位考核存在廉政建设、安全稳定及计划生育等工作一票否决情况的,最终考核结果认定不能为优秀等次。单位因工作任务未完成给学校造成重大损失的,最终考核结果认定为不合格等次。各单位考核结果经目标管理领导小组审核后提交校长办公会研究确定。
六、目标考核工作要求
为了使考核工作真正达到对业绩优秀者进行激励,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归因分析,提高绩效的作用,目标考核工作必须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客观准确的原则,必须按照程序,精心组织,规范运作,周密实施。对在考核过程中弄虚作假、营私舞弊的单位和个人,学校将按照有关规定追究相关责任。
主题词:目标管理
办法
通知
三峡大学校长办公室
2006年11月24日印发
2008年学院目标考核体系
一、队伍建设目标
(一)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高层次人才范围与口径按学校2008年人才引进政策执行。
(二)培养培训与稳定工作
1、学校培养的博士、博士后回校人数;
2、晋升教授职称人数;
3、选派骨干教师进修人数;
(1)选派青年教师出国进修人数;
(2)选派骨干教师参加国内访问学者人数;(3)岗前培训情况。
4、高层次人才稳定情况。
(三)教师队伍结构优化工作
1、教师队伍中博士、硕士的比例;
2、教师队伍中教授、副教授的比例; 3、35岁以下青年教师本科学历的比例。
(四)专家与学术团队工作
1、制定人才梯队的培养、建设计划;
2、各类专家申报、评选人数;
3、学术团队组建情况。
(五)借智工作
1、楚天学者特聘教授工作;
2、计划双聘博导、院士等高级专家数。
二、教学工作目标
(一)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
1、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建设与运行情况(相关管理文件建设与实施、视导组开展视导情况、学院领导听课、教师听课等);
2、教授为本科生上课率。
(二)教学建设
1、专业建设情况(含青年教师培养、教学团队建设、精品课程建设与验收、品牌专业建设与验收、新专业建设等);
2、网络教学与多媒体辅助教学情况(含使用“求索”学堂、课程网络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效果好的课程占当学期开设课程比例);
3、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使用效益情况;
4、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程占实验课程总数比例;
5、毕业设计(论文)获省优秀学士论文一、二、三等奖数;
6、学院举办学科竞赛情况。
(三)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
1、省级、校级教学质量与改革工程项目申报与立项情况;
2、省级、校级教学研究项目立项数;
3、教学项目、教学改革项目到期结题情况;
4、校级、省级教学成果奖申报及获奖情况;
(四)毕业与学位授予情况
(五)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加分)
1、学校素质教育讲座申报与举办情况;
2、学校组织参加的各类学科竞赛获奖数;
3、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通过率;
4、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率。
三、科技发展目标
(一)科研基地和团队建设
1、省(部)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申报立项及评估验收情况;
2、校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立项申报和评估验收情况;
3、科研基地(研究所)的建设情况;
4、科技团队建设情况。
(二)科技项目业绩
1、科研总经费;
2、纵向项目经费;
3、纵向项目申报、获准数。
(三)科技成果业绩
1、省(部)以上奖励申报、获奖等次及数目;
2、专利年授权数(以发明专利为主,含发明专利所占比例);
3、成果鉴定情况;
4、核心期刊及以上论文数(按第一完成单位计,国际学术会议的外文期刊视同核心期刊,权威期刊加权重);
5、论文被 SCI、SSCI、A&HCI、EI、ISTP、ISSTP收录数、被《人大复印资料》、《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及《新华文摘》转载数、被其它国际性收录工具收录数;
6、出版学术专(编)著、译著及全日制本科层次以上教材数。
(四)学术交流业绩
1、主(承)办国际学术会议、国内省级以上学会学术会议情况;
2、教师科技人员参加国内省级以上学会学术会议、国际学术会议情况(人次/年);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讲学情况(人次/年);接纳国内外访问学者合作科研情况(人次/年)。
(五)学术影响力
1、教师科技人员在全省及省际区域性学术组织、全国性学术组织、国际学术组织任理事以上职务情况;
2、教师科技人员担任一般公开发行学术期刊、核心及以上学术期刊编委情况。
(六)科技创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七)关于科技目标考核体系的说明
1、科技目标考核体系各项指标依据各学院的省重点学科、硕士学位点及立项建设博(硕)士点情况以及师资状况加以区别对待;
2、对于挂靠学院的研究机构,其考核指标应包含在挂靠学院的指标体系中,但需单列;
3、学校独立建制的研究机构的目标任务根据其研究人员规模及质量单独确定;
4、立项建设博士点及硕士点的学院,指标体系中省(部)级奖励、国家级项目、发明专利、三大检索论文或人大复印资料转载论文、学术著作等指标不能为空;
5、挂靠有学校专职科研机构的学院,其主(承)办学术会议、三大检索论文及人大复印资料转载论文、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讲学、接纳国内外访问学者合作科研等指标不能为空。
四、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目标
(一)学位点建设
1、博士点建设、申报及评审情况;
2、一级学科硕士点建设、申报及评审情况;
3、二级学科硕士点建设、申报及评审情况;
4、现有硕士点建设情况。
(二)研究生教育与管理情况
1、研究生教育管理规范化情况;
2、研究生招生及就业情况(主要考核指标为:第一志愿报考率;完成招生计划率;毕业生就业率);
3、培养与学位工作。对学院研究生教育重点环节的实施情况(含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论文开题、中期检查及论文答辩等)进行考核;对学院研究生课程建设、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培优基金项目立项情况、校级及省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情况进行考核;
4、研究生教育创新工作;
5、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对学院协助研究生处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情况进行考核。
(有工程硕士教育工作的学院,本部分还需要考核其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相关内容)
(三)重点学科建设与培育情况
1、省级重点学科建设情况。是否按照学科建设规划进行建设,重点学科建设的具体措施及成效;
2、其他学科建设情况。是否按照规划完成分年度建设任务,是否进一步落实学科建设规划,凝练学科方向。
(各学院学科建设起点和基础不一致,因此各学院上述两点的权重各不一样)
五、学生管理与服务工作目标
(一)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活动(含社会实践)、竞赛和科技创新情况
1、校级及以上活动(含社会实践)参与率;
2、校级以上文化艺术、学术科技、社会实践、创新创业竞赛获奖(含表彰)数量;
3、学生公开发表论文(作品)、获得国家专利数。
(二)学生考研参考率(以应届毕业生人数为基数);
(三)毕业生就业率和签约率;
(四)在校生历年学费缴清额度;
(五)学生常规管理情况
1、重大违纪率(留校察看及以上);
2、重大责任事故率。
(六)工作作风及队伍建设情况
1、思政编制落实比率;
2、学生对学院学生工作及学工人员投诉率(不含恶意投诉)。
第二篇:三峡大学文明单位管理办法(修订稿)
三峡大学文明单位管理办法(修订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文明单位的创建和管理工作,不断提高文明单位的质量,充分发挥文明单位在学校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建设中的示范作用,使创建文明单位活动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文明单位建设活动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切实加强师生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着力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新风,进一步提高师生文明素质和校园文明程度,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校园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以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可靠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充分调动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大学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再上新台阶,为实现水电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地方综合性大学的目标,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营造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
第三条
凡学校的党政机关、直属单位、附属单位、学院、系、教研室(实验室)、研究中心(所),学生班集体、学生社团以及社区、家庭、楼栋等均属于创建文明单位的范围。
第四条
文明单位创建要坚持重在建设的方针,紧紧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开展创建活动,实现四个文明统一领导、统一管理,使之互相促进,协调发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要注重社会的辐射作用。
第五条
三峡大学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分教职工、学生、社区三块进行。
第二章 条 件 第六条
文明单位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一起抓的战略方针,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
2.领导班子能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3.领导班子思想解放,改革创新,勤政廉政,是学术型、和谐型、节约型的典范。
4.领导班子“政治素质好、工作业绩好、团结协作好、作风形象好、群众反映好”,在师生中有较高威信。
5.文明单位创建活动领导有力,目标明确,措施具体,富有成效。
6.采取多种形式经常性地对师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民主法制教育,以及形势政策教育,引导师生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
7.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建设扎实有效,师生员工道德素质不断提高,教风、学风和工作作风良好。
8.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八荣八耻”。
9.重视科教文化建设,积极进行专业技能和科学文化知识的培训,使教职工知识结构能适应本学科或本岗位的需要。
10.创建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经常组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艺体育活动。
11.模范地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无计划外生育,无重大政治责任、安全责任事故,无重大刑事案件,治安秩序良好。
12.重视环境的综合治理,学习、工作、生活环境及卫生面貌良好。
13.重视基层单位建设,结合单位特点加强文明科室、文明班级、文明寝室、文明楼栋、文明社区等基础建设。
14.坚持科学管理,制度健全、职责明确,具有良好的单位声誉和整体形象。
第三章 命 名
第七条
本办法第三条规定的各单位,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取得明显成绩,经过认真自评,均可申报三峡大学文明单位。
第八条
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组成专门班子对申报单位的上报材料进行审查,审查合格的单位按有关程序组织专人进行检查、验收、答辩,检查中必须坚持标准,严格考核,在广泛征求有关部门和群众意见的基础上,上报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审核,由学校党委、行政审定、命名。
第九条
文明单位实行届期制,一般每两年评选命名一次。
第四章 管 理
第十条
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负责校内文明单位的日常管理,要建立监督机制,加强过程管理。
第十一条
各文明单位要加强自身管理,不断提高创建水平,建立定期自查制度,每年向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汇报一次工作。
第十二条
各文明单位要建立文明创建活动档案,并按照档案管理的有关要求立卷归档,做到程序化、规范化、科学化。
第十三条
学校文明单位在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分三块进行评比和管理:学生创建活动由学生工作处(团委)负责,教职工创建活动由宣传部负责,社区和生活小区由工会负责。
第十四条
文明单位名称变更、合并或分解,应及时向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报告备案,对新单位,要重新考核命名。
第五章 奖励和处罚
第十五条
文明单位的奖励实行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重在精神奖励的原则。文明单位由校党委和行政授予荣誉称号,颁发奖牌和奖金。
第十六条
连续两届被评为文明单位,可申报最佳文明单位。
第十七条
文明单位被取消,其相应的待遇随之取消。第十八条
学校将把创建文明单位的成效,作为考核单位领导干部政绩的一项重要内容。
第十九条
文明单位在届期内发生严重问题,造成重大影响的,要根据情节轻重,给予批评、警告、限期整改、撤消其荣誉称号等处理。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撤消文明单位称号:
1.领导班子成员有违纪违规行为的;
2.没有完成本职工作或学校下达的目标管理任务的; 3.发生重大政治责任事故的;
4.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或人员伤亡的;
5.单位综合治理不合格,出现严重问题的; 6.未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发现腐败案件的; 7.违背计划生育政策的;
8.因工作失误、失职以及其它情形给学校形象带来严重不良影响的。
第二十条
被撤消荣誉称号的单位,经两年以上时间的创建达到标准的,可以重新申报文明单位。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一条
各单位可根据本办法的规定,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具体实施办法。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由三峡大学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会室负责解释。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二
O O八年四月十一日
第三篇:《三峡》教学目标
《三峡》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整体感悟课文内容,用生动精练的语言描述三峡的四季景色。过程与方法:查寻《水经注》和郦道元的有关资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祖国河山壮丽奇伟的景色和作者热爱祖国河山的深厚感情。
教学重点
作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四季不同的景色的描绘。
教学难点
从不同的角度去欣赏景色。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四篇:三峡大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管理办法(暂行)
三峡大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管理办法(暂行)
一、评审范围
表现优异的全日制(全脱产学习)研究生
二、奖励标准与名额分配
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的奖励标准为博士研究生每生每年3万元,硕士研究生每生每年2万元。学校研究生奖助学金评审发放领导小组根据湖北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下达的指标,结合各研究生培养单位研究生规模、培养质量、特色创新等情况进行名额分配。
三、评审条件
(一)基本申请条件: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学校规章制度;诚实守信,道德品质优良;综合表现良好。
3.学习成绩优异,各科学习成绩达到学位授予标准,总成绩在本专业、本年级排名为前30%。
4.科研能力显著,发展潜力突出。
(二)国家奖学金申请者应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1.科研成果显著: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学术刊物公开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或获得高水平科研成果奖励;或作为主要成员参与重大科研项目且贡献突出;或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或出版学术专著;或取得同行认可的其它高水平学术成果。成果完成单位须是三峡大学为第一单位,申请者为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申请者为第二作者。
2.在学科竞赛、文体竞赛、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等某一方面有突出表现,获得省级及以上表彰,为学校赢得荣誉。
3.学校认定科研发展潜力突出或其他特殊先进事迹,为学校或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
(三)研究生出现以下任一情况,不具备当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参评资格: 1.参评学年已毕业的研究生;
2.参评学年违反国家法律、校纪校规受到纪律处分者;
3.参评学年有抄袭剽窃、弄虚作假等学术不端行为经查证属实的; 4.参评学年学籍状态处于休学、保留学籍者;
5.参评学年由于因私出国留学、疾病、创业等原因未在校学习的。
四、评审程序 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的评审采取学生个人自主申报、各培养单位评审委员会根据学校下达的推荐指标进行初评推荐、学校评审领导小组审定的方式进行,具体程序如下:
1.各培养单位应成立研究生奖助学金评审发放工作委员会,由本单位主要领导任主任委员,研究生导师代表、研究生管理人员、研究生辅导员以及研究生代表任委员,负责本单位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的申请组织、初步评审等工作。
2.各培养单位应根据自身情况,以研究生的综合表现和学习成绩为基本条件,科学合理地制订本单位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审指标体系。对学术型研究生,评审标准应偏重考察其科研创新能力和体现创新能力的科研成果;对专业学位研究生,评审标准应偏重考察其专业实践能力和适应专业岗位的综合素质。
3.研究生本人提交《2015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申请审批表》及相关证明材料,研究生指导教师签署推荐意见后,向所在培养单位研究生奖助学金评审发放工作委员会提出申请。
4.各培养单位研究生奖助学金评审发放工作委员会审核研究生课程成绩、科研成果、培养环节、参加社会活动等情况,并采取一定方式进行初步评审。评审过程中应充分尊重本单位基层学术组织、研究生导师的推荐意见,评审工作可增加有助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竞赛、公开答辩等环节,实行差额评选。
5.各培养单位研究生奖助学金评审发放工作委员会确定本单位获奖学生名单后,填写《2015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拟推荐人员情况公示表》,并在本单位内进行不少于5个工作日的公示。公示无异议后,填写《2015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拟推荐学生汇总表》。
6.研究生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对各评审发放工作委员会提交的初步评审结果进行审查后,报学校研究生奖助学金评审发放领导小组审定,审定结果在全校范围内进行不少于5个工作日的公示。公示无异议后,学校将评审结果报送湖北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发放奖金和荣誉证书。
五、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是国家面向优秀研究生设立的最高荣誉奖项;是全面提高研究生教育培养质量,大力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有效手段;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培养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举措。各培养单位要高度重视,广泛宣传,精心组织,在认真落实学校有关要求的基础上,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评审实施细则,将本单位的评审发放工作委员会成员名单及评审细则加盖单位公章之后报送研究生工作办公室。2.加强引导,广泛宣传。各培养单位要在评审过程中引导广大同学充分认识到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的设立是党和国家重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要广泛宣传获奖学生成长成才的典型事例,激励广大在读研究生勤奋学习、专心科研、积极向上、追求卓越。
3.严格程序,公平公正。各培养单位在评奖过程中要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科学的评审标准,细化评审要求,按照规定程序组织实施评审工作,确保获奖学生的优秀质量。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择优的原则,有关文件精神要宣传到所有研究生和每一个参加评审的老师,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教育法规,杜绝弄虚作假。若发现培养单位或研究生个人在奖学金评比过程中出现违纪行为,经查证属实,学校将予以严肃处理,并取消个人当年各类评奖评优资格。
第五篇:三峡大学简介(2008)
三峡大学简介
历史沿革
三峡大学(英文全称China Three Gorges University)是经教育部批准,于2000年6月29日由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宜昌)和原湖北三峡学院合并组建而成。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宜昌)的前身是于1978年成立的葛洲坝水电工程学院,直属水利电力部,1996年与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合并,组成新的武汉水利电力大学,1998年11月通过教育部立项审查,成为“211工程”建设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原湖北三峡学院是由原宜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宜昌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宜昌职业大学于1996年合并而成。学校具有61年的办学历史,其中举办本科教育30年,硕士研究生教育12年,面向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学校具有学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和留学生及港澳学生招生资格,具有推荐本科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及工程硕士培养资格。2005年学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目前,学校已成为水电特色与优势比较明显、综合办学实力较强、享有一定社会声誉的地方综合性大学。
学科专业
学校现有21个学院,55个本科专业,涵盖理、工、文、医、经、管、法、教育等8大学科门类,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省级本科品牌专业8个;现有32个硕士点,5个工程硕士领域,35个湖北省立项建设博士、硕士点,有3个一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9个二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4个湖北省优势与特色学科。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普通本科生18259人,硕士研究生1488人,留学生432人,高职高专学生5224人,成人教育学生12000余人,本科自学考试助学班学生1342人。
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在职教职员工2939人,其中专任教师1735人(含临床医学院),教授212人,副教授594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64人;有楚天学者特聘教授岗位13个,已聘请楚天学者特聘教授6人,三峡学者特聘教授2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8人,享受省政府专项津贴专家13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3人,省级跨世纪学科带头人16人,湖北名师1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8人,湖北省新世纪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才人选14人;有博士生导师23人,硕士生导师354人;学校聘请了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蒙代尔及11位院士在内的271名专家担任兼职教授。
基础设施
学校占地面积3787亩,校舍总建筑面积132.3万平方米,固定资产17亿元。建有3个标准田径运动场,1座体育馆,1座综合训练馆;建有5个学生公寓小区,5个标准化食堂,有各类教学实验中心(实验室)63个,大中型教学科研仪器设备2万台(件),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2.14亿元;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218万册,各类电子图书42万册(件);建有158个校内外实践教学基 地和产学研合作基地。校园网连通全校教学楼、办公楼、实验楼、教师公寓、学生公寓,网络设施先进、性能稳定,现代信息技术及网络技术应用范围不断拓展。
科学研究
学校建有长江三峡滑坡国家级野外科学观测研究试验站,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原国家电力公司重点实验室(211工程建设项目),3个湖北省重点实验室,2个湖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湖北省重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建有水电科学研究院、地质灾害防治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所、武陵民族研究院、建筑设计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中心、分子生物学研究所、软件工程研究中心、再生能源研究所、智能视觉与图像信息研究所、危急安全管理研究所、肿瘤研究所、新型能源材料实验室等60余个校级科研机构。学校具有建筑工程设计甲级资质,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监理、勘测甲级资质,水利工程设计、电力工程设计乙级资质,是国家电力公司授予的水电工程建设甲级监理单位,是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确认的电气设备检测中心、土木水电工程质量检测中心。
学校近5年来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679项,其中国家攻关课题、“973计划”项目、“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科技攻关等重点科研项目近100项,累计项目经费近4亿元;有64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及以上奖励,其中,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4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一等奖3项,获中国爆破工程学会特等奖1项;获湖北省科技进步奖特等奖2项、一等奖7项、二等奖13项、三等奖22项;获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3项、三等奖8项;获授权发明专利100余项;公开出版学术专著、译著、教材250余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累计10000余篇,其中被三大检索收录、人大复印资料转载的论文达980余篇;有600多项技术开发成果被应用于水电工程建设、灾害防治、大坝监测、边坡绿化、工程管理、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化工、医药卫生、旅游规划等行业领域。近3年,学校教师共承担各级各类教学研究课题245项,其中省部级项目56项;在近两届优秀教学成果奖评选中,共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6项,其中一等奖5项。学校主办有《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实用医学进修杂志》、《水电工程进展》、《灾害与防治工程杂志》等学术期刊。
人才培养
学校贯彻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方针,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确立“高素质、强能力、应用型”培养目标,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学分制教学改革,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大力组织开展学科竞赛和文体竞赛活动。近5年来,本科毕业生考取研究生比例、英语四级通过率稳步上升;本科毕业生的一次性就业率均在95%以上,居省属高校前列;在校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取得了可喜成绩。近5年,在全国电子设计大赛、全国数学建模竞赛、结构设计大赛、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挑战杯”创新设计 大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共获得全国一等奖10项,二等奖22项,三等奖39项;获得湖北省各类学科创新竞赛一等奖36项,二等奖50项,三等奖69项。学校高水平足球队连续两次获得中国大学生足球联赛总决赛冠军,武术队、龙舟队、篮球队、体育舞蹈队、大学生艺术团等在各级各类文体竞赛中均取得优异成绩,为学校争得了荣誉。
开放办学
学校贯彻开放办学方针,广泛开展国际国内合作与交流。先后与亚洲、欧洲、美洲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多所高校建立了教学、科研和互派留学生等合作关系。现有外籍教师30余人。2007年我校第一所孔子学院在美国德州大学达拉斯分校挂牌成立。学校与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等兄弟院和科研院所签定了“支持与合作协议”,开展了广泛的教学、科研合作与交流。
近5年,学校主办或承办了欧亚高校联盟第五次年会、全国合并院校经验交流暨发展战略研讨会、首届中国水电论坛、第二十二届中国控制会议、全国第九届岩石动力学学术研讨会、第四届全国环境化学中青年学者研讨会、中国计算力学大会2008暨第七届南方计算力学学术会、第三届全国电力人才网络联盟论坛等国际国内学术会议200余次。
学校成立了由中国长江三峡开发公司、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长江水利委员会、香港方树福堂基金会、湖北宜化集团等94家企事业单位、地方政府等组成的董事会;学校在全国40多个大中城市、地区以及美国成立有校友分会,参会校友达6万余人。
党建与精神文明建设
学校广泛开展以“围绕中心、把握方向、促进和谐”为特色的党建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广泛开展师德师风、校风和学风建设,为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学校以培育“爱国、自强、求真、创新”为主旨的“求索”精神为主线,着力营造科学与人文精神相融合的校园文化,逐步形成了具有三峡大学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创造出宽严结合、规范有序、富有活力的教育教学管理体制,构筑起团结、和谐、创新的育人生态环境。学校先后被授予“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湖北省城市园林式单位”等荣誉称号。
目前,全校上下正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学科立校、人才强校、科技兴校、质量固本和特色发展”战略,推进内涵建设与发展,着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不断增强为水利电力行业和三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正朝着把学校建设成为“水电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地方综合性大学”的目标迈进!
(截止2008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