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卫生部《全国学生常见病防治方案》

时间:2019-05-13 16:11: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1992年卫生部《全国学生常见病防治方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1992年卫生部《全国学生常见病防治方案》》。

第一篇:1992年卫生部《全国学生常见病防治方案》

全国学生常见病防治方案

卫生部国家教委全国爱卫会文件卫监发(1992)第49号 关于印发有关学生常见病防治方案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教委、教育厅(局)、高教局,爱卫会:

现将有关学生常见病防治方案印发给你们。请你们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订实施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请把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或建议及时反馈给全国学生常见病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附件:

一、中小学生健康教育基本要求(试行)

二、全国学生贫血综合防治方案(试行)

三、全国学生龋齿与牙周疾病综合防治方案(试行)

四、全国学生营养不良综合防治方案(试行)

五、全国学生沙眼综合防治方案(试行)

六、全国学生常见肠道蠕虫感染综合防治方案(试行)卫生部国家教委

全国爱卫会 一九九二年九月一日

中小学生健康教育基本要求(试行)

一、健康教育的目标

二、健康教育的要求

三、基本要求的适用范围及对象

四、健康教育的内容

一、目标

健康教育是以传授健康知识、建立卫生行为、改善环境为核心内容的教育。在中小学校中,以处于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儿童青少年作为主要受教育者,开展适宜、适时的健康教育,其总目标为:

1·增进儿童青少年的卫生知识,明了健康的价值和意义,提高儿童青少年自我保健、预防疾病的意识。

2·使儿童青少年逐步建立、形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自觉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促进身心健康,改善生活质量。

二、要求

1·使儿童青少年掌握一定的卫生知识,认识个人卫生习惯、营养、体育锻炼、防病保健、环境卫生、心理卫生、安全措施等诸因素与个体健康的相互关系及影响作用。逐步 自觉地形成对自己健康负责的卫生观念。

2.培养儿童青少年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的心理状态,正确了解自身生长发育不同阶段,特别是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变化特点及影响因素,改变不良行为,建立健康行为,改善环境,促进身心健康发育。

三、适用范围

本基本要求以国家教委制定的九年义务教育教学计划(试行草案)以及对健康教育(包括青春期教育)的要求为依据,在全日制6年制小学l-_6年级5年制小学1—5年级和普通中学初一至初三年级开设健康教育课。在目前已经具备师资等条件的省、地市各级中小学校开设每周至少一学时的健康教育课,而尚无条件者,鼓励可由不定期的健康教育讲座逐步过渡到定期的健康教育课。

四、内容

健康教育的内容按小学和中学不同年龄阶段划分为小学生健康教育大纲和中学生健康教育大纲。

从总体内容上看,根据受教育者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均分别分为八大部分:

小学阶段:

第一部分:人体的主要解剖生理知识

第二部分:个人卫生习惯与健康

第三部分:合理营养与健康

第四部分:环境卫生与健康

第五部分:体育运动与健康

第六部分:常见疾病的预防(含常见地方病)

第七部分:安全与意外事故伤害的预防

第八部分:心理卫生

中学阶段:

第一部分:人体的解剖生理特点

第二部分:青春期生理卫生

第三部分:个人卫生习惯与健康

第四部分:合理营养与健康

第五部分:学校生活卫生(含教学卫生与环境卫生)第六部分:常见疾病的预防 第七部分:心理卫生

第八部分:体育锻炼与健康

在编排中小学各年级的健康教育内容时,要以各阶段健康教育大纲的规定要求为依据,贯彻反映各阶段健康教育的总体内容,同时,还要参照教育学的原则,体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学生参与等项基本原则。小学生健康教育大纲

第一部分人体的解剖生理知识

1.从人体的外部形态了解人体头、颈、胸、腹、四肢等部位的作用,了解眼、耳、口、鼻的基本功能。

2.初步了解人体内部心、肺、胃肠、大脑等主要器官的所在位置和基本生理功能,懂得如何爱护人体这些器官的基础知识。

3.学会身高、体重、脉博的正确测量方法,懂得其测量的意义。

4.在小学高级年(5、6年级)时,适当加入有关青春期生理变化特点和可能面临的一些问题(女孩月经来潮、乳房发育、男孩变声等)。第二部分个人卫生习惯与健康

1.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勤洗澡、勤换衣、常剪指甲、早晚洗脸、睡前洗脚,不与他人共用毛巾、水杯;不吸烟,不吸烟的标志,吸烟危害健康;生活作息要有规律,睡眠充足,坚持午睡,劳逸结合。

2.口腔卫生:早晚刷牙,刷牙的正确方法,怎样选择牙刷、牙膏。

3.用眼卫生:保护眼睛、预防近视,如何做眼保健操,养成正确的读写姿势,注意看电视的卫生。

4.正确的坐、立、行姿势,讲究仪表美。第三部分合理营养与健康

1.初步认识人体需要的七大营养素一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无机盐与微量无素、维生素、纤维素和水。

2.食物是提供各类营养素的主要来源。

3.合理营养的基本要求,良好饮食习惯的重要性,不偏食、不挑食、定时定量进餐,暴饮暴食的危害,吃早餐的必要性,少吃零食。

4.预防食物中毒,不吃变质腐烂的食品。

5.生吃瓜果要洗净,不吃不洁食品,防止病从口入。

6.水与生命:注意饮水卫生,不喝生水。第四部分环境卫生与健康

1.健康的三要素:日光、空气、水。

2.保持环境卫生的重要,环境污染(废水、废气、废物、噪声)的危害。

3.保护环境的美化,爱护益虫、益鸟和花草。

4.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室、家庭居室的采光和通风。

5.自觉维护公共场所卫生,不乱扔废弃物,不随地吐痰,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讲究公共卫生的重要性。

6.消灭蚊、蝇、虱、蟑螂、臭虫、老鼠。

第五部体育运动与健康

1.体育锻炼有益身体健康,充分利用阳光、空气和水,锻炼身体、坚持做广播操。

2.户外活动的好处,课间活动的作用与方法。

3.营逸结合,如何安排一天的学习,锻炼与休息,怎样度过休假日。第六部分常见疾病的预防

1.呼吸道、消化道传染病的一般传播途径,怎样预防这些传染病。

2.计划免疫的意义,小学阶段应该完成的预防注射。

3.小学阶段常见病的预防:沙眼、近视、龋齿、脊柱异常弯曲、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肥胖。

4.常见肠道寄生虫病的预防:蛔虫、蛲虫、钩虫、鞭虫。

5.常见肠道传染病的预防:肝炎、菌痢。

6.常见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流感。

7.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确定对某些常见地方病的预防。如血吸虫病、地方性甲状腺肿、氟中毒、克山病、流行性出血热等以及疥疮、头虱、冻疮的预防、中暑的预防。第七部分安全与意外事故伤害的预防

1.交通安全:识别交通标志,遵守交通规则。

2.游戏和锻炼中的安全:不做危险游戏,燃放鞭炮注意安全,体育课的衣着要求,运动前做准备活动,游泳注意安全,溺水的预防。

3.劳动中的卫生和安全,预防砸伤。

4。预防触电、烫烧伤、煤气中毒、气管异物。

5.一般外伤的简易处理:止血、包扎。发生意外伤害要及时求医。1.人体健康包括身体和心理两部分心理健康有益于身体健康。

2.保持心理健康,良好的情绪,与父母、同伴、教师和睦相处,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

3.团结互助、尊重他人、正确对待身体残疾的同伴。中学生健康教育大纲

第一部分人体的解剖生理知识

一、对人体的九大系统建立全面的认识。

1.运动系统:骨骼、关节、肌肉的发育特点和生理功能。

2.循环系统:血液的成份及功能,心脏和血管的构造与功能,儿童青少年心脏、血管的发育特点,心率、脉博、血压与成人的差异,学会血压和脉博的正确测量方法。

3.呼吸系统:呼吸系统的构成与功能,儿童青少年呼吸系统,尤其是肺腑的发育特点,如何判定肺功能的强弱,学会肺活量的测量方法。

4.消化系统:消化系统的构成与功能,食物在体内的消化与吸收过程,肝脏的作用。

5.神经系统:脑的发育特点,眼、耳、鼻、舌等感觉器官的主要作用。

6.泌尿系统:构成与功能,尿的形成和排出。

7.内分泌系统:构成与功能,甲状腺、胰腺腺、垂体的主要作用。

8.免疫系统;构成与功能,扁桃体、淋巴结的作用。

9.生殖系统:男性生殖器官的构成,睾丸的主要功能。女性生殖器官的构成,卵巢、子宫的主要作用。什么叫第一性征和第二性征。

二、了解人体生长发育的一般过程及规律。

1.生长、发育的概念,人体生长发育的主要阶段和一般规律。

2.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个体因素一年龄、性别、遗传等作用;环境因素——营养、体育锻炼、疾病。

第二部分青春期生理卫生

1.青春期的概念,一般年龄范围,男女少年在青春发育期的差异。

2.青春期男女少年生理发育特点:身高、体重、胸围、肩宽、皮下脂肪、肌肉等方面的变化,男女差异。

3.青春期男女少年在生殖系统的发育特点:生殖器官的发育,第二性征的出现,女性月经的形成,男性遗精的形成。

第三部分个人卫生习惯

1.青春期卫生:女生如何注意经期卫生,男生注意外阴部卫生,正确对待处理第二性征的出现(不束胸、不穿紧身衣裤、不乱拔胡须、保护嗓音)。

2.注意睡眠卫生,生活要有规律。

3.建立良好的行为生活方式:吸烟、酗酒对生长发育和健康的危害,不吸烟、不酗酒,不良生活行为方式与疾病的关系。

4.劳动卫生和安全,预防职业中毒。第四部分合理营养与健康

1.营养素对人体的主要作用

三大热能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

无机盐和微量元素:钙、铁、碘、锌

维生素:Vi认、Bl、B2、PP、C、D

纤维素、水

2.食物的营养价值:粮谷类、豆类、禽肉类、蔬菜水果类等食物中的一般营养的构成。

3.营养缺乏与健康:常见的营养缺乏症——维生素A不足、维生素B2不足、维生素C不足、贫血、甲状腺肿。

4.营养过剩与健康:常见的营养过剩表现——肥胖,肥胖对心血管疾病形成的意义。

5.营养卫生指导:合理膳食的构成。

6.考试、运动、劳动等过程中的饮食营养卫生。第五部分学校生活卫生

1.学习过程中的大脑皮层的活动特点,功能区与休息区相互镶嵌,学习疲劳的主观感觉和客观表现。

2.注意用脑卫生,培养学习兴趣,合理安排学习方式,利用好人体“生物节律”,建立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3.如何合理安排一日生活制度,睡眠的重要意义,中学生一天睡眠的需要。第六部分常见疾病的预防

1.健康的定义。

2.与学习生活相关疾病的预防:近视眼、脊柱异常弯曲、神经衰弱。

3.青春期常见病的预防:青春期高血压、肺结核、痤疮、女性月经异常。

4.了解青少年期预防成年期疾病(如心血管病、糖尿病)的意义。

5.性病:淋病、梅毒、尖锐湿疣、艾滋病。

第七部分心理卫生

1.青春期心理特点,由与性发育相伴的性识产生独立意向的发展,成人感的形成。

2.如何顺利地渡过青春期:青春期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3.性道德教育。

第八部分体育锻炼与健康

1.体育锻炼时运动系统的作用。

2.体育锻炼时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3.体育锻炼时呼吸系统的作用。

4.注意体育锻炼的卫生与安全,体育锻炼的基本原则,锻炼项目的安排适合年龄、性别、健康状况,坚持循序渐进、全面锻炼,在运动前后安排作准备活动和恢复活动,预 防常见的运动损伤(肌肉撕拉伤、扭伤、骨折等)。

全国学生贫血综合防治方案

一、背景:

缺铁性贫血是我国学生的常见病。

1988年14省(市)学生健康监测结果表明:中小学生贫血患病率(以低血红蛋白检出率为指标)平均为44.3%,城市学生平均为38.4%,农村学生平均为45.3%,部分地区高达70%,1991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省会片)结果显示:中小学生贫血患病率,城市男生为33.24%,女生为37.56%;农村男生为36.07%,女生为38.64%,以轻度贫血为主。与发达国家贫血患病率不到10%相比,我们的防治任务还是十分艰巨的。

贫血患病与年龄有一定关系。8~9岁之前,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青春期因生长发育加速,女生月经来潮,故11~13岁又出现一个发病小高峰。导致我国学生缺铁性贫血高发的原因很多,除一些社会、经济因素外,不合理的饮食结构和不良的饮食习惯是重要原因。由于我国的膳食中植物性铁摄入占70%~90%,而人体对植物性铁的吸收率较低,且维生素C的缺乏也会影响植物性铁的吸收。儿童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高峰期,对铁的需求不断增加,再加上偏食、挑食等不良行为,因此使学生的缺铁性贫血患病率较高。尤其是青春期女孩的经期失血使其对铁的需求量增加,若忽视了膳食铁的补充,很易造成缺铁性贫血。

目前全国学生的贫血防治工作缺乏统一规划和综合防治,也是影响防治效果的重要因素。

二、目标:

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单位,以学生贫血患病率为指标。

第一阶段(1992~1995年)

以1992年当地贫血患病率为基数(有近两年来能代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学生贫血患病状况监测数据的,可作为基线资料,否则,应进行基线资料调查),贫血患病率在50%以上的地区,到1995年,在原有基础上下降15%;50%以下的地区在原有基础上下降10%。

第二阶段(1996~2000年)

以1995年底当地学生贫血患病率为基数,贫血患病率在50%以上的地区,到2000年,都要控制在50%以下,已低于50%的地区,应在原有基础上下降15%。

有条件的地区,应积极采取措施,到2000年力争使贫血患病率控制在10%以下。

三、策略与措施:

⒈策略

以农村为重点,普及营养知识,改善膳食结构,进行营养干预;

在患病率较高的地区,实行学校组织的集体与个体相结合的指导、治疗原则。在患病率较低的地区以预防为主,采取个体治疗。有计划,有步骤地改善学生的贫血状况。

⒉措施

⑴健康教育

将有关贫血的内容纳入健康教育工作计划。要针对学生、家长、老师和炊管人员进行宣传、指导。在现有饮食水平的基础上,加强平衡膳食的意识。

⑵查找病因 各地区首先查清造成本地区学生贫血的主要原因,针对病因,采取有效措施(如:控制寄生虫感染),尽可能消除病因。

⑶膳食指导

对集体就餐的学生要逐步实行营养午餐,非集体就餐的学生要提倡课间加餐,强化食品。指导学生平衡膳食,合理调整饮食结构。

⑷治疗

定期查治患病学生,观察疗效,对患病学生的查治频率不得少于每年一次,有条件的地区应每年查二次以上。

学校应将学生,特别是患病学生的体检结果及时通知家长,以取得家长对健康监测的理解和配合。

有条件的地区提倡普查,轻度贫血的学生以膳食调整为主,血红蛋白在10~11g/dl的学生,学校应与家长合作,使用以改善膳食为主的治疗原则,辅以维生素C、铁剂等医生推荐的药物。对于中度贫血以上的学生以药物治疗为主,血红蛋白在10g/dl以下的学生,学校应通知家长去医院诊治,并重点观察。

不能开展普查的地区,要设立能代表本地区情况的监测点,对于患病率高于40%的,要采取切合实际的普治方法,可选用铁剂和强化食品等。

⑸监测

各地区应有基线资料。方案实施过程中,设立监测点观察效果及动态变化。

监测指标为贫血患病率,有条件的地区可增设其他监测项目。

四、本方案的有关技术问题见技术规范,考核问题见考核细则。(以上来源于教育卫生部)

全国学生龋病与牙周疾病综合防治方案(试行)

一、背景:

龋病、牙周疾病是影响儿童青少年健康和生长发育最常见的口腔疾病。

1982年全国中小学生龋齿和牙周病调查资料表明,7和9岁学生乳牙患龋率城市为79.6%,农村为58.5%,乳牙龋均城市为3.8,农村为2.2,7岁学生恒牙患龋率达21%,12岁城市学生患龋率为45.9%,龋均1.04,农村学生患龋率为31.6%,龋均0.65。17岁学生恒牙患龋率为41%,1991年全国学生健康监测数据(省会片)表明,7岁学生乳牙患龋率为80.76%,乳牙龋均为4.06。17岁学生恒牙患龋率为42.22%,龋均为1.26。

学生龋齿充填率城市为4.40%,农村为0.37%。

学生牙龈炎患病率随年龄逐渐升高,11~12岁时逐渐成为重要问题,15岁学生可达70%~90%,有的地区甚至达100%。牙结石检出率为50%~90%。

在学生口腔卫生状况方面,城市小学生刷牙率为30%~50%,农村不足10%;口腔卫生不良率城市学生为65%~85%,农村学生为70%~90%。

以上情况表明,我国学生的龋齿患病情况严重,而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学生牙周疾病患病尤为突出,特别是各地学生口腔卫生保健工作发展不平衡,经济不发达的农村学校防治工作比较薄弱,许多地区在学生口腔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口腔保健意识、普及有效刷牙方法等方面开展不够。因此,有计划地开展学生龋齿与牙周疾病的综合防治工作,加强学生口腔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使我国学生的口腔健康状况得到改善,提高学生口腔健康水平是十分必要的。

二、目标:

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单位,以学生恒牙龋均、学生牙龈炎患病率和学生龋齿充填率为指标。以1992年监测资料为基数(有近两年来能代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学生有关监测数据的,可作为基线资料,否则,应进行基线资料调查。)

⒈12岁学生恒牙龋均(DMFT)

以基线资料为基础,至2000年

1.1以上者,降至并控制在1.1以下;

0.5至1.1者,在原有基础上下降20%;

0.5以下者,保持原有水平。

⒉15岁学生牙龈炎患病率

至1995年,在基线的基础上,城市下降30%,农村下降15%;

至2000年,在1995年的基础上,城市下降20%,农村下降10%。

⒊中小学生龋齿充填率

在基线资料基础上

至1995年,城市提高30%(已达40%的地区,提高10%),农村提高15%;

至2000年,城市提高15%,农村提高10%。

三、略与措施:

⒈策略

从学生口腔健康教育入手,提高学生口腔健康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针对学生群体,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改善口腔预防保健服务。

⒉措施

⑴健康教育

将学生口腔保健内容纳入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向学生传授龋齿病与牙周疾病的危害、预防等口腔保健知识,采取干预措施,培养学生良好口腔卫生习惯。

⑵提高学生的有效刷牙率

至2000年,农村达50%,城市达80%;

⑶推广使用保健牙刷

至2000年,农村达60%以上,城市达80%以上;

⑷在低氟与适氟地区推广使用含氟牙膏等氟防龋措施

至2000年,农村达60%以上,城市达80%以上。

⑸龋齿充填

各级口腔医院及综合医院口腔科要分片包干承担学生口腔保健任务,可以采取定期到学校查治口腔疾病(特别是进行龋齿充填)等措施。

⑹除以上各项基本措施外,各地可根据具体条件,选择以下措施:

①小学逐步开展集体刷牙,力争使覆盖面(以小学校计,以低年级学生为重点)农村达40%,城市达80%。

②有条件的地区采用窝沟封闭方法,预防牙齿咬合面龋。

③在低氟与适氟地区开展其它氟防龋措施,如饮水氟化、氟化食盐、口服氟片等。

④采用机械去除牙菌斑的方法,如牙线等辅助用品。

⑤有条件的地区在医疗卫生机构和学校中配备和培养口腔初级卫生保健专业人员,分片承担学生口腔保健任务。

⑺监测

各地区应有基线资料并建立监测点;

监测指标为12岁学生恒牙龋均、15岁学生牙龈炎患病率、学生龋齿充填率。

有条件的地区可增设其他监测项目。

四、本方案的有关技术问题见技术规范,考核问题见考核细则。(以上来源:教育卫生部)

全国学生营养不良综合防治方案(试行)

一、背景:

营养不良有多种,各种营养素的缺乏都会导致营养不良。蛋白质—能量缺乏型营养不良(以下简称营养不良)是常见的营养不良之一,主要表现为低体重。我国学生中出现的营养不良以轻型为主。

1985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监测资料表明,营养不良患病率(以低体重检出率为指标):男学生为29.0%;女学生为36.2%。近年来部分大、中城市营养不良仍有上升趋势,1991年全国学生健康监测资料(省会片)与1985年资料相比,中小学男、女学生营养不良患病率分别上升了4个百分点和8个百分点。

营养不良的危害很多,除使学生的学习能力降低外,还降低身体的其他功能。学生时期正是身体的生长发育高峰期,若出现营养不良,会严重阻碍学生的正常生长发育,甚至影响一生的身体健康。

导致学生营养不良的原因,在城市主要为缺乏有关的营养知识,膳食结构不合理,偏食、挑食及吃零食过多。另外部分女学生中的心理障碍,过度节食现象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在农村主要为经济条件差,动物性食品摄入过少。另外也存在着缺乏有关的营养知识,现有资源(如豆制品)利用不足等原因。

当进食热量多于人体消耗量而以脂肪形式储存体内并超过标准体重20%时,称为肥胖症。如无明显病因可寻者称单纯性肥胖症。我国学生中的肥胖多是单纯性肥胖症。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学生单纯性肥胖症的患病率不是很高,但上升趋势很快,1985年的资料表明,男学生中肥胖检出率为2.66%,女学生中肥胖检出率为3.39%,其中90%以上属轻度肥胖。而1991年资料与1985年资料相比,中小学男生肥胖检出率约上升了8个百分点;女生肥胖检出率约上升了2个百分点。学生肥胖使身体笨重、动作不灵活,影响心理的健康发展,它也是造成成年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潜在因素。

肥胖以城市学生多见,主要由于缺乏合理营养的知识,热量摄入过多,尤其是甜食摄入过多。同时课业负担过重,体育锻炼时间过少,降低了热量的消耗,也是原因之一。

因此,我们的防治重点是营养不良,同时也应充分认识到单纯性肥胖症对学生健康的危害,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

二、目标:

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单位,学生营养不良患病率为指标。

第一阶段(1992~1995年)

以1992年学生营养不良患病率为基数(有近两年来能代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学生营养不良患病状况监测数据的,可作为基线资料,否则,应进行基线资料调查),到1995年,城市下降15%,农村下降10%;

第二阶段(1996~2000年)

以1995年底学生营养不良患病率为基数,城市下降20%,农村下降15%。

与此同时大、中城市应积极采取措施努力控制学生肥胖发生上升趋势,肥胖检出率力争控制在5%以下。

三、策略与措施

⒈策略

以宣传、普及营养知识为主要手段,采用群体宣传教育等多种形式,改善学生的不良的饮食行为,提高学生的自我保健能力;

大、中城市在防治营养不良的同时,应开展肥胖的防治工作,在群体宣传教育的基础上,加强个体指导;

学生营养状况与经济发展及社会各界的支持是分不开的,因此,应动员社会各界力量给予支持。

⒉措施

⑴健康教育

将合理营养的知识纳入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对象应包括家长、炊管人员、老师和学生。

⑵合理安排膳食

凡有集体就餐的学校应逐步开展营养午餐,无集体就餐的学生要逐步开展课间餐。有条件的地区,应开展学生集体营养午餐试点工作,并逐步推广。学校还应安排有专业知识的人员对学生的膳食进行营养卫生指导。

⑶提倡校园经济

在农村或有条件的城市郊区,可根据学校本身的条件和周围环境,结合劳动课,组织学生开展种植蔬菜,磨制豆腐,圈养家禽等学校农、副业经济,以改善在学校就餐学生的膳食。

⑷防治指导

定期查治患病学生,观察疗效,对患病学生的检查频率不得少于每年一次。

体检结果应及时通知家长,以取得家长的理解和配合。

对患有轻度营养不良的学生,学校应与家长合作,进行膳食指导,对患有重度营养不良的学生,学校应通知家长,去医院就诊。

对患有肥胖的学生要进行个体膳食指导,鼓励其多参加体育活动。

⑸监测

各地区应有基线资料。监测指标为营养不良患病率。

大、中城市应同时加强肥胖的监测工作。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增加监测项目。

四、本方案的有关技术问题见技术规范,考核问题见考核细则。

全国学生沙眼综合防治方案(试行)

一、背景:

沙眼是由沙眼衣原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眼病。

解放前,沙眼患病率平均在60%,农村高达75%以上,成为致盲的第一位原因。解放后,由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沙眼的防治工作,提出各种防治沙眼的要求,落实各项措施,使沙眼患病率不断下降。成为防治效果最为显著的学生常见病之一。

1985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资料表明,我国学生沙眼患病率平均为21.28%,农村高于城市,少数民族高于汉族,且90%以上的患者属Ⅰ期沙眼。目前,在我国致盲原因中,沙眼已列于第三位。

虽然我国在沙眼防治工作中已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我国学生的沙眼患病率距基本控制仍有较大差距。

沙眼感染在卫生条件差的地区较易流行、蔓延,造成危害。沙眼晚期由于受累的睑结膜发生瘢痕,以致眼睑内翻畸形,加重角膜的损害,可严重影响视力,甚至失明。

感染沙眼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不良的卫生习惯引起病原体的传播。特别是农村学校缺乏必要的卫生设施,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家庭内无必要的卫生保障,使得农村学生沙眼的患病率较高。因此,沙眼防治重点应放在农村。

二、目标:

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单位,以沙眼患病率为指标。

第一阶段(1992~1995年)

城市学生沙眼患病率下降并控制在15%以下,对于已达到15%水平的地区要力争控制在10%以下;

农村学生沙眼患病率要在原有基础上下降25%。

第二阶段(1996~2000年)

城市学生患病率要下降并控制在10%以下,对于已降到10%水平的地区力争控制在5%以下;

农村学生沙眼患病率要在1995年基础上下降25%,完成上述目标且仍有条件的地区力争降在10%以下。

三、策略与措施:

⒈策略

以农村为重点,以健康教育为主要手段,向学生传授沙眼防治知识,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有计划地逐步改善学校卫生设施和条件;

根据当地情况有针对性的采取治疗措施。

⒉措施

⑴健康教育

开展对学生、家长的沙眼防治知识宣传,采取干预措施改变学生的不卫生行为。提高家庭卫生水平,提倡一人一巾一盆,有条件的要用流动水洗脸,避免交叉感染,以配合学生的沙眼防治工作。

⑵改善卫生条件

按照《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要求,建立和完善学校卫生设施,改善学生住宿条件,在城市、乡(镇)等有条件的学校,要做到学生在校有流动水洗手,其他学校应解决洗手设施。

⑶治疗

定期查治学生,观察疗效,对患病学生检查频率不得少于每年一次。

体检结果应及时通知家长,以取得家长的理解和配合。

有条件的地区在普查基础上,针对沙眼患者,组织集体指导治疗;感染率在20%以上的地区,要积极创造条件,开展普查普治。

中度以上沙眼的,要通知学生家长去医院治疗。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实际情况,有效地选择药物进行治疗。

⑷监测

各地区应有基线资料(有近两年来能代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学生沙眼患病状况监测数据的,可作为第一阶段基线资料,否则,应进行基线资料调查)。防治过程中设立监测点,观察疗效及动态变化。

全国学生常见肠道蠕虫感染综合防治方案(试行)

1.背景:

我国有近1.8亿学生,其中85万余所中、小学校,在校中、小学生1.75亿,占全国总人口的六分之一,其中县镇和农村小学生约占90%,中学生占82%。做好在校学生,特别是广大农村学生的卫生保健工作,对我国实现“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是极其重要的。

肠道寄生虫感染是我国中、小学生,特别是农村学生普遍存在的健康问题,尤以肠道蠕虫感染率极高,据部分地区调查:城市中、小学生平均感染率约40%,农村约60—80%,个别地区高达90%。

多年来,学校卫生工作者,在防治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方面做了许多工作。1988年以来,在全国19个省20个县开展了农村学校卫生试点工作,把学生蛔虫病作为学生主要常见病之一来抓,经过两年的努力,蛔虫感染率有了明显降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获得了开展学生常见肠道蠕虫感染综合防治的经验。

长期以来,尽管在学生肠道蠕虫感染防治上做了大量工作,但是,以往的防治工作缺乏统一领导、统一规划,加之肠道蠕虫重复感染严重,尤其是一些经济不发达的农村,学校缺乏必要的卫生设施,学生未建立良好的卫生行为,肠道蠕虫感染率仍未得到应有的控制。因而,在全国范围内有计划地开展学生常见肠道蠕虫感染的综合防治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2.目的:

2.1 培养学生建立良好卫生行为,提高学生自我保健能力;

2.2 大幅度降低并控制学生常见肠道蠕虫感染,改善学生营养状况,促进学生生长发育,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

3.目标:

以蛔虫感染率作指标,到2000年,以省为单位中、小学生感染率,城市降至5%以下,农村降至15%以下。这一总目标分两步实施:

3.1 第一阶段(1991年至1995年):城市:降至25%以下,目前已低于25%的,降至并控制在15%以下;农村:降至35%以下,目前已低于35%的,降至并控制在25%以下;

目前已低于15%的城市和农村地区,降至并控制在10%以下。

3.2 第二阶段(1996年至2000年):城市:降至5%以下;农村:降至15%以下,1995年末已低于15%的,降至5%以下。

4.策略及措施:

4.1 策略:

4.1.1 在感染率较低的大、中城市学校采取以加强健康教育、纠正不卫生行为及逐步改善学校环境卫生为主,辅以加强检测、药物治疗的综合防治措施;

4.1.2 在感染率较高的农村学校,则采取加强健康教育和有组织的集体服药驱虫、定点监测,以及有计划的逐步改善学校环境卫生和卫生设施,使感染率在较短时间内有较大幅度下降。

4.2 措施:

4.2.1 健康教育(有关方案另发):

4.2.1.1 将有关健康教育内容纳入学校卫生工作计划;

4.2.1.2 利用多种形式开展防治学生常见肠道蠕虫感染的健康教育活动,如课堂讲授、黑板报、知识竞赛、幻灯、录相、广播、展览、编印宣传画册;

4.2.1.3 卫生部、国家教委统一组织编制部分宣传资料,以省为单位分发。

4.2.2 改善学校卫生设施(有关方案另发):

改善学校卫生设施,防止病从口入。

4.2.2.1 新建、改建、扩建校舍时,应按国家标准设置相应的卫生设施;

4.2.2.2 针对现有校舍,各地教育部门应因地制宜,为学生提供安全卫生饮用水,设置洗手设施(提倡流动水)及符合卫生要求的厕所;

4.2.2.3 卫生部门应加强学校卫生监督和技术指导。

4.2.3 集体服药:

在我国目前卫生状况下,在重点人群中开展集体驱虫工作,不仅是对驱治者的一项治疗措施,而且可以减少感染机会,对整个社区人群起到预防的作用。

4.2.3.1 坚持安全、广谱、高效、服用方便、价格适宜的原则,选择驱虫药物;

4.2.3.2 根据药物选择原则,以省为单位制定计划,统一组织实施。

4.2.3.3 感染率高于40%的地区,每年2次(间隔至少3个月)在中、小学校集体服药驱虫;

感染率低于40%的地区,如普遍存在重复、多重感染或感染度较高;仍可进行集体服药(各地可根据当地情况,适当延长服药间隔);

感染率降低至15%以下时,应积极创造条件,逐步过渡到给粪检阳性者服药,或再延长服药间隔、减少服药剂量。

4.2.3.4 开展集体服药工作应做到:

*学校指定专人负责学生的集体服药工作;

*服药前广泛开展宣传活动,取得家长、班主任老师的支持和协助;

*学生个人负担的药费应低于市场零售价格;

*劣质、污染、破碎或超过有效期的药物不得服用;

*在集体驱虫中曾出现过严重不良反应的药物慎用;

*严格按规定剂量服药,凡有服药禁忌和既往服药有明显不良反应的学生不得给药;

*在集体服药过程中,应加强疗效及对反应的观察;

*各地对服药学生出现的严重不良反应应详细记录,并给予及时处理;

*学生集体服药期间,对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原因有争议的,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专家鉴定组进行鉴定。

5.培训:

采取分级培训的原则,对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进行业务培训。

5.1 卫生部、国家教委负责对各省的培训;

5.2 各省根据本省情况,组织对省内管理人员及卫生专业人员、校医、保健教师的培训,培训内容应包括专业知识和组织管理。

6.监测(详见技术规范):

6.1 学生集体服药地区,须建立监测点;

6.2 方案实施前应进行基线资料调查;

6.3 每年定期于服药前对中小学生进行1次蛔虫感染率的监测,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增设感染度、营养状况等其它监测项目。

6.4 选部分区(县)监测鞭虫、钩虫及蛲虫感染状况。

7.实施及有关要求:

7.1 组织工作:

7.1.1 以县(区)为基本防治单位;

7.1.2 成立领导小组;

7.1.2.1 卫生部、国家教委成立“全国学生常见病防治领导小组”,以加强对全国包括肠道寄生虫在内的学生常见病防治工作的领导、协调;

7.1.2.2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成立相应领导小组。

7.1.2.3 领导小组应加强组织领导,制定本地区规划和目标,负责本地区的方案实施、考核和验收。

7.1.3 在实施过程中,卫生和教育两部门要密切配合、合理分工。

7.1.3.1 教育部门负责学校师生的组织发动和管理工作;

7.1.3.2 卫生防疫部门负责技术指导和监测的组织工作。

7.2 成立专家技术指导小组:

国家和省聘请学校卫生、寄生虫防治等有关专家组成相应的“全国学生常见肠道蠕虫感染综合防治专家指导小组”,负责方案的修订及实施过程中的有关技术问题。

7.3 考核与验收:

采取分级考核原则。

7.3.1 由卫生部、国家教委共同制定考核细则并组织对省级的考核、验收;

7.3.2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负责本地区的考核、验收。

7.4 科研与成果:

在方案实施过程中应加强科学研究,并以科研指导防治。

7.4.1 各级卫生、教育部门应对有关本方案的科学研究给予重视,将此项工作纳入当地卫生、教育科技规划。

7.4.2 达到目标的地区,可作为一项防病科技成果,报请有关部门审批。

8.时间安排:

1991年

制订方案;

1992年上半年

完成人员培训,并开始实施方案;

1993年下半年

第一阶段抽查;

1995年下半年

第一阶段考评、总结;

1998年

第二阶段抽查;

2000年

终考评、总结。

9.本方案的技术规范及考核、验收细则由卫生部、国家教委另行制定。

第二篇:学生常见病防治工作总结

2015年-2016年第二学期磨头镇场北幼儿园常见病防治工作总结

我园在贯彻《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基础上,着重对沙眼、视力不良、贫血、营养不良及肥胖、龋齿和健康教育等方面进行防治,取得了一定成绩。

一、健康教育

要防治学生常见病,首先必须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所以对学生的健康教育纳入学校卫生工作中去,每学期对学生进行一次健康教育的测试,以了解学生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每学期开学初对学生进行一次课桌椅的调整,使学生坐到更合适的课桌椅,学校还有专门的黑板报进行宣传,定期出版,每个教室都有“卫生角”来宣传健康知识。

二、学生常见病防治

1、沙眼

沙眼虽然近年来学生不太多,但在中学生中也有少数患者。为确实保障学生学习生活,不让沙眼有所抬头,要求学校采取综合方法进行沙眼防治。坚持检查个人卫生,让学生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经多次到学校监督,只发现极少数沙眼及疑沙,每年由眼科医生对学生逐一翻眼检查,有滤泡充血、血管模糊者为沙眼,并告家长书让患者回家进行积极的治疗。

2、视力不良

坚持开展保护视力预防近视的健康教育,保护视力关键在于预防,所以做好宣传教育工作是非常重要的,要使学生了解近视发展原理及其危害性使他们知道不良的用眼卫生习惯是造成近视的根本原因之一,还利用健康教育宣传栏、信息、视频、黑板栏等多种形式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及认识做好眼保健操的重要性,对新发病及边缘视力,我们采取综合措施,告学生用珍视明眼药水及增规明近视仪进行治疗,但是还不够,还需加强宣传,要全社会都重视起来,才能真正做到保护视力,预防近视。

3、贫血、营养不良与肥胖

贫血、营养不良与肥胖是学生中较为常见的疾病,其发病率不断提高,这将严重影响学生的健康,为有效控制各类发病率,全面提高学生健康水平,一方面要求学校加强合理营养、平衡膳食知识宣传,另一方面发告家长书,指导37中食堂加强学生的营养午餐以提高学生的营养,保证学生有健康的身体。

4、龋齿

我们通过健康教育,由牙科医生 对全校的学生进行口腔卫生及龋齿预防知识的宣传,使学生的龋齿发病率逐年减低。

以上是我园在幼儿常见病防治中所做的工作,通过总结找出差距,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继续坚持以预防为主的方针,做到防、治结合,宣传教育与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相结合,把学校的六病防治工作进一步搞好。

第三篇:学生常见病防治计划

学生常见病防治计划

平阳中心学校

2011年3月1日

学生常见病防治计划

儿童少年年龄小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及对某些致病微生物的免疫能力较差。往往由于某些诱因,而容易感染某些传染病或发生疾病。一贯以来学校领导认真贯彻执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重视学生常见病的综合防治工作,建立了由校长任组长,专职保健教师及兼职卫生课教师为成员的一个防治机构,开展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

一、预防近视:

学生患近视有内因和外因多种因素。遗传因素是内因,环境因素是外因。慢性疾病以及其他眼病也可使视力减退,而学生负担过重,读写姿势不端正,忽视用眼卫生,采光不良以及体质衰弱,不合理饮食是学生近视发病的主要因素,根据学生的患病特点。几年来,我校采取了如下预防措施:

1、大力开展卫生健康教育:利用各种形式,如广播、墙报,健康教育录相、卫生课进行保护视力的卫生宣传,提高认识。

2、结合教学改革,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板书工整、清晰,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控制学生课外作业,力争做到上课不拖课,保证课间10分钟休息,学生一天在校学习时间不超过6小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读写姿势要端正,教师经常利用早会时间对学生进行用眼卫生“三个一”“三要三不要”教育。

4、坚持做好眼保健操,每天二次,上下午各一次。眼操时间,加强督促,组织纠察队进行巡视,及时纠正不正确姿势,要求学生在做眼操时做到“五个要”,保证眼操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做好一年新生的入学训练工作。

5、学校重视学生的视力保护工作,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几年来,学校不断美化、绿化环境,教室采光均符合防疫站卫生监测要求,班班配有日光灯。教室墙壁年年刷白,玻璃保持干净,以保证教室的照明度。教室均采用平正、无裂缝、不反光、墨绿色的黑板,力争合理使用课桌椅。

6、每学期定期检查学生视力,并做好统计工作,对视力较差的学生,组织到医院进行矫治,收到一定效果。

二、龋齿是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引起疼痛,影响食欲,咀嚼消化功能。影响生长发育。严重导致牙髓炎,颌骨骨髓炎等。

致病因素 主要由细菌,糖类食物和机体的抗龋能力三者作用。预防措施:

①加强宣教,注意口腔卫生,学生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或睡前不吃零食的习惯。正确刷牙方法——竖刷法,时间不宜少于3分钟,刷牙最佳时间是饭后3分钟,定期更新牙刷;

②合理营养,增加机体和牙齿的抗龋能力

多吃豆类、乳、蛋类、芝麻、鱼虾及含钙质较多藻类、限量饮用糖类食物饮水;

③药物防龋 主要指氟化物防龋(例:用含氟牙膏刷牙); ④其它 窝沟封闭 激光防龋等;

⑤定期进行口腔检查。

三、沙眼防治

沙眼是慢性传染性眼病

致病因素:通过接触传染,凡被沙眼衣原体污染了的手、毛巾、手帕、脸盆、水及其他专用物品都可传播。

预防措施:

①做好健康教育:教育学生养成爱清洁讲卫生习惯,使用的手帕、毛巾要干净,勤洗手,不用手衣服或不净手帕擦眼睛;

②治疗沙眼患者;

③定期检查。

四、贫血

易导致学生体力、智力免疫力降低,严重引起呼吸循环系统症状。(常见缺铁性 贫血)

缺铁原因:

①膳食中易吸收的铁较少

②人体对铁需要量增多

学生与成人吃相同的膳食,未加以特殊补充,加上偏食挑食,易引起铁缺乏。在青春发育期的青少年,体重身高突增,血容量增多,需额外吸收大量的铁才能满足需要。

③其它因素如

胃肠道疾病,如长期腹泻肠道吸收不良和胃酸分泌减少等,引起食物铁吸收障碍。此外,肠道寄生虫病(钩,蛔虫等)痔疮,息肉,等引起长期慢性铁丢失过多也会导致缺铁性贫血。

预防措施:

①多食含铁丰富食物,如动物内脏、瘦肉、鱼禽等

②合理营养学生养成良好饮食习惯,按时就餐不挑食不偏食 ③定期进行贫血监测

五、营养不良与肥胖

均因饮食不当引起

预防措施:

①合理营养

②加强体育锻炼

③定期检查

六、蛔虫病

常见的肠道寄生虫病。

症状:一般有轻度消化不良及神经症状,如食欲不振、瘦弱、易受刺激等。围绕脐部轻微腹痛,按之无压痛也无抵抗。

并发症:胆道蛔虫病、肠梗阻、阑尾炎、肠穿孔等,可以危及生命。预防措施:

①预防感染,教育学生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不喝生水,勤剪指甲、生吃瓜果时,必须用清水洗净,去皮在开水中烫后在吃,不随地大便等;学校做好环境卫生饮用水及粪便管理。

②驱蛔(开展学校集体驱蛔)

七、脊柱弯曲异常

可致胸部畸形,影响心肺血液循环及呼吸消化功能,使肺活量减少。预防措施:

①培养学生良好读写习惯及正确坐力行姿势,课桌椅符合学生身高; ②读写光线左侧采光;

③学生携带书包不宜过重,提倡双肩背书包 ;

④坚持体育锻炼,合理营养;

⑤定期检查。

八、其他常见病,传染病的防治:

通过全校性卫生系列讲座,对学生进行常见病,传染病的卫生宣传。在县教委和卫生局的发文知道下,配合县防疫站,开展学生计划免疫和传染病的预防接种工作。如:“风疹”、“麻疹”、“流感”、“水

痘”等传染病的预防注射,也鼓励学生参加“甲肝”、“乙肝”的预防接种。有效控制传染病在校内传播。

第四篇:学生常见病防治制度

学生常见病防治制度

为使危害广大学生健康的常见病得到有效控制,提高我校学生的整体健康水平,根据《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规定,做好群体预防和矫治几种学生常见病,按《传染病防治法》要求,重视对肝炎、结核病等学校常见传染病的群体预防工作。

一、建立校保健工作组织,健全网络,明确各自职责。班主任全面关心学生的生活与健康状况,积极配合校医务室做好学生的各项卫生保健工作。

二、首先对九种常见病及四种传染病要采取各种形式进行宣传教育及知识普及,健康教育要加强对这些疾病的宣传力度。

三、通过每年一次的学生体检,在统计研究的基础上对近视、沙眼、龋齿、寄生虫进行群体防治,发放药品,对脊柱异常的学生指导进行做矫正操,或平时指导保养工作。

四、积极防治传染性疾病,建立传染病报告登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根据各种传染病发病季节,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预防接种、服预防药即是重要环节。

五、根据防疫站计划发放驱肠虫药,提倡保健牙膏牙刷用于防治龋齿,对营养不良、鼻血、神经衰弱者,劝其服用效果好的保健药品。

六、健全学生健康及发育监测资料,分析研究疾病动态,监测学生保健工作的运行状况,及时采取对策。

第五篇:学校学生常见病防治措施

江孜高级中学学生常见病防治措施

根据《全国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方案》,加大学生常见病防治力度,采取积极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个别学生身体有异常反应要及时同家长联系,动员家长带学生去医院诊治,不可耽误。

1、视力低下:每天第二节和三节课间组织学生进行眼保健操,每学期开展“保护视力宣传”活动,对假性近视及边缘视力进行药物治疗,真性近视应合理配镜。力争近视眼年发病率稳中有降。

2、肠道蠕虫: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防止病从口入。积极引导学生家长定期给学生服驱虫药。力争肠蠕虫感染率控制在标准之内。

3、沙眼:搞好个人及集体卫生,控制沙眼传播途径的各个环节,学校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适宜的治疗。要求沙眼矫治率为100%。

4、龋齿:注意培养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提高学生有效刷牙率及龋齿充填率,定期进行口腔检查。

5、贫血:向学生传授平衡膳食营养知识,纠正偏食、挑食等不良饮食习惯,督促学生及时进行治疗。

6、营养不良、肥胖:向学校应逐步推广营养午餐,广泛宣传营养知识,对肥胖学生应进行膳食指导,注意合理营养,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督促学生加强体育锻炼。要求营养不良和肥胖率控制在标准内。

学校常见病、传染病防治知识

一、预防近视眼

凡裸眼视力低于5.0的,一般称为视力低下。近视是指眼睛辨认远方(5米以上)目标的视力低于正常,但视近正常,近视眼是由于眼对光的曲折力同眼轴长度不相适应造成的。包括:眼轴长度正常,晶状体的曲折力过强;晶状体的曲折力正常,而眼轴长度过长。用眼卫生习惯不良及遗传因素是造成近视的主要原因。

预防近视的措施

锻炼身体,增强体制;注意营养、不挑食;改善照明、端正坐姿;节制看电视、用电脑;经常望远,做眼保健操。

二、预防沙眼

沙眼是由沙眼衣原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结膜角膜炎,是致盲眼病之一。因其在睑结膜表面形成粗糙不平的外观,形似沙粒,故名沙眼。

怎样预防沙眼

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

被褥、毛巾、手帕、枕巾等物品常常洗晒,保持干燥;

不能共用洗脸、洗澡的毛巾、脸盆;

积极锻炼身体,注意饮食营养,以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三、预防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传染源:病人及带菌者。

传播途径:粪口途径传播。

易感人群:普遍易感。细菌性痢疾的预防

对病人要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

对餐饮人员及儿少机构的相关人员应定期体检,发现带菌者应调离岗位。

搞好饮食饮水卫生及个人和环境卫生,做好三管一灭,即管水、管粪、管饮食及消灭苍蝇。

四、感冒和流行性感冒

人的鼻腔、咽、喉部是肺呼吸前端通道,称做上呼吸道。发生在这些部位的急性炎症称之为感冒,多数是由于病毒引起,是最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感冒的一种,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预防措施:

经常开窗透光,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根据季节变化增减衣服,注意防寒保暖;

均衡饮食,充分休息,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流行季节,避免到空气流通不畅、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减少集会; 注意个人健康卫生习惯,打喷嚏、咳嗽和擤鼻子后要洗手; 每年于夏末秋初接种流感疫苗。

五、预防肺结核

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如身体出现低热、盗汗、疲倦、体重下降、长期咳嗽和痰中带血(连续三周以上)应怀疑自己是否患上了肺结核。

肺结核主要是通过肺结核患者和带菌者传染。肺结核通常经空气中带菌的飞沫传播 预防措施:

控制传染源,早发现,早隔离; 切断传播途径; 接种卡介苗。

六、急性胃肠炎

急性胃肠炎是夏秋季的常见病、多发病。多由于细菌及病毒等感染所致。主要表现为上消化道病状及程度不等的腹泻和腹部不适。预防措施

食品和饮水卫生是预防急性胃肠炎的首要措施; 不吃病死的家禽肉;

不吃腐败和不新鲜的海产品,隔餐食物要充分加热; 隔离带菌者,切断传染源。

七、狂犬病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俗称恐水症。人感染后病死率几乎100%。带狂犬病毒的狗、猫等家养或野生动物是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如何预防狂犬病

以犬类管理为主。捕杀野犬,对家犬进行登记和疫苗接种,对病死动物要焚毁或深埋处理。

狂犬病目前尚无特殊疗法。当人被咬伤后,应立即用肥皂水反复冲洗伤口至少半小时,挤出污血,并及时到疾控中心注射狂犬疫苗。建议养狗者进行预防接种。

八、预防伤寒病

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和副伤寒杆菌所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多发于夏末秋初。它主要是通过病人粪便污染水源和食物传播。以持续高热、咽峡炎,全身小皮疹为主要症状;可引起肠出血、肠穿孔 预防伤寒病,我们应做到:

饭前便后要洗手;生吃瓜果要洗净;不喝生水;不吃腐败不洁的食物;不随地大小便;搞好环境卫生,消灭苍蝇;接种伤寒疫苗。

九、预防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的分类:

细菌性食物中毒:指因摄人被致病菌或其毒素污染的食物引起的急性或亚急性疾病,是食物中毒中最常见的一类。发病率较高而病死率较低,有明显的季节性。

有毒动植物中毒:指误食有毒动植物或摄入因加工、烹调方法不当未除去有毒成分的动植物食物引起的中毒。发病率较高,病死率因动植物种类而异。化学性食物中毒:指误食有毒化学物质或食入被其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中毒,发病率和病死率均比较高。

真菌毒素和霉变食物中毒:食用被产毒真菌及其毒素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急性疾病。发病率较高,病死率因菌种及其毒素种类而异 食物中毒的预防: 不吃变质、腐烂的食品;

不吃被有害化学物质或放射性物质污染的食品; 不生吃鲜、河鲜、肉类等; 生、熟食品应分开放置;

切过生食的菜刀、菜板不能用来切熟食; 不食用病死的禽畜肉;

不吃毒磨菇、河豚鱼、生的四季豆、发芽土豆、霉变甘蔗等。

下载1992年卫生部《全国学生常见病防治方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1992年卫生部《全国学生常见病防治方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校学生常见病防治措施

    学校学生常见病防治措施 根据《全国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方案》,加大学生常见病防治力度,采取积极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个别学生身体有异常反应要及时同家长联系,动员家长带学生去......

    0601学生常见病防治工作总结

    石寺二中学生常见病防治工作总结 我校在贯彻《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基础上,着重对沙眼、视力不良、贫血、营养不良及肥胖、龋齿和健康教育等方面进行防治,取得了一定成绩。一......

    学生常见病防治总结(5篇可选)

    2018常见病的群体预防和矫治工作总结 本年度严格按照计划实施,加强对视力不良、龋齿、沙眼、上呼吸道感染等多种常见病的防治工作,各种常见病的防治均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有效地......

    学生常见的六病防治

    学生常见的六病防治 一、 什么是龋齿?怎样防止龋齿? 龋齿称蛀牙,是指牙体硬组织发生破坏、变软,形成龋洞,最后导致牙冠缺损。 防止:①坚持早晚刷牙,饭后漱口,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②使......

    常见病防治方案2(5篇)

    潞城职业高中 常见病防治工作计划为有效推进我校学生常见病防止工作的顺利开展,保护学校学生的健康发展,保证学校工作的顺利进行,现制定潞城职业高中常见病防治工作方案: 一、近......

    学生常见病防治计划与措施

    学生常见病防治计划与措施 为了预防、控制常见病的发生,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特针对一些常见病的情况落实有关防治措施与计划。 1、营养不良和肥胖 学生营养不良和肥胖评定方......

    XX年中学生常见病防治计划(本站推荐)

    XX年中学生常见病防治计划 XX年中学生常见病防治计划怎么写,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XX年中学生常见病防治计划为了保障师生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

    学生常见病防治工作(共5篇)

    学生常见病防治工作1、 巢湖市二中学生体检存在问题学生签名表 2、 巢湖市二中学生体检合格学生签字表 3、 巢湖市二中2012年学生健康档案数据统计汇总表 4、 巢湖市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