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税收清理报告
关于XXXX涉税咨询报告
编号:明捷税师咨[2013]001 XXXX:
我们接受委托,对贵公司2013年度申请注销税务登记相关纳税事宜进行审核。贵公司的责任是对所提供的会计资料及纳税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完整性负责。我们的责任是:恪守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依据相关税收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及财税(2009)60号《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清算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若干问题的通知》,对涉税事项及其有关资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在进行职业判断和必要的鉴证程序的基础上,出具真实、合法的鉴证报告。
一、企业基本情况
(一)成立日期:XXXX;
(二)纳税人识别号:XXXX;
(三)地址:XXXX;
(四)法人代表:XXX;
(五)注册资本:人民币一千三百三十一万元;
(六)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
(七)经营范围:承接500KV以下变电工程测量、土建、安装检修、220KV及以下输变电架设维护、检修、电气自动化安装。低压电气安装、修试,电力器材的销售,可承担12层以下、21米跨度以下的房屋建筑物,高度50米以下的构筑物的建筑施工。
二、申报纳税情况
该单位2006年至2012年度在荆州市沙市区地方税务局共申报缴纳2006年至2012年期间地方各项税收11786475.02元,其中营业税8643883.16元、城建税605057.81元、
(四)城镇土地使用税
该公司2006年11月取得应税国有三类土地面积26352.18平方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第二条、第三条、第四条和鄂政办发[2007]37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省城镇土地使用税适用税额标准的通知》之规定,2006-2012年度应申报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283875.88元,已申报缴纳234008.49元,欠缴城镇土地使用税49867.39元。
(五)个人所得税
通过对该单位2006年6月至2012年12月应付职工薪酬、应付福利费和工资发放明细进行检查核实,从2006年6月至2012年12月应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93129.18元,实际缴纳88362.30元,少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4766.88元。
(六)教育费附加
该公司2006-2012年应缴纳营业税8729714.56元。根据《征收教育费附加的暂行规定》第二条和第三条之规定,应申报缴纳教育费附加261885.34元,已申报缴纳259310.40元,欠缴教育费附加2574.94元。
(七)堤防费
该公司2006-2012年度应缴纳营业税8729714.56元。根据《湖北省河道堤防工程修建维护管理费征收管理实施办法》(鄂政发[1994]165号)第二条和第三条之规定,应申报缴纳堤防费174590.24元,已申报缴纳172873.61元,欠缴堤防费1716.63元。
(八)地方教育附加
该公司2006-2012年度应缴纳营业税8729714.56元。根据湖北省人民政府鄂政发〔2009〕14号文第一条、第九条之规定,应申报缴纳地方教育附加160825.29元,已申报缴纳159108.66元,欠缴地方教育附加1716.63元。
(九)土地增值税
该公司2007年度开发 “香格里拉·丽舍” 取得商品房销售收入173425863.20元,其中:销售普通住宅收入153421689.20元,销售非普通住宅收入11631512.00元,销售
第二篇:清理报告
清理“小金库”专项治理自查报告
为严肃财务管理纪律,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的财务制度,堵塞财务管理上的漏洞,根据宁公管通知【2009】139号文件及宁公管吴通知【2009】45号文件精神,我站认真开展清理“小金库”工作,对资金规范化管理情况进行严格的自查和清查,切实将清理工作摆上重要位置。
一、5月 27日站领导组织站务会成员召开“小金库”专项治理自查会议,会议明确清理检查“小金库”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加强廉政建设,从源头上遏制和防止腐败,规范财务收支活动的重要举措,是教育和保护干部职工的需要。并认真开展清理“小金库”工作,成立了由站长庄严牵头,财务人员负责,副站长及各班长协助的清理工作小组,认真扎实地开展了清理工作。
二、按照《关于深入开展 “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的要求,通过深入自查,我站财务管理均按照国家有关财经法规执行,收入、支出全部纳入本单位财务部门法定帐目统一核算,未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没有单独帐户,未设任何形式的“小金库”。
三、按照清理范围要求,重点围绕“清理内容”中的八大项指标开展清查活动,对2006年1月1日以来的经济业务所有收入及各类帐户、帐据进行了认真细致的清查,通过清查,没有发现上述违规违纪问题,清查结果已在站务会上进行了通报,并在站公开栏予以公示。在认真清查的基础上,按照规定,认真填报相关表格。
虽然我站目前尚未发现违规违纪现象,但通过清理检查“小金库”,进一步严肃了财经纪律,加强了法制教育,强化了财政、财务管理,确保了各项收入应收尽收,确保了资金合理使用。我站决定在前期自查自纠的基础上,重点完善相关财务制度,力争做到清理工作不留死角,反腐败工作能有更大提高。
地三收费站 2009年6月2日
第三篇:国家税务总局严格督察清理税收优惠政策
国家税务总局严格督察清理税收优惠政策 国家税务总局日前发出通知,决定对清理检查开发区税收优惠等政策工作进行督察,并要求认真规范旅行社费用税前扣除工作。关于开发区督察内容包括:
一、开发区税收优惠政策的适用情况。包括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经济开放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其他国家级园区、省级及省级以下政府批准设立的各类开发区税收优惠政策的适用情况。
二、开发区税收优惠政策的执行情况。国家级开发区是否存在区外企业享受区内税收优惠政策的问题;是否存在区内注册区外经营企业享受开发区税收优惠政策的问题;是否存在不严格审查新办企业资质,给予其税收优惠的问题;是否存在自行扩大税收优惠政策适用范围、提高优惠比例、延长优惠期限的问题。省级及省级以下开发区是否存在超越税收管理权限制定开发区税收优惠政策和比照享受国家级开发区税收优惠政策的问题。
针对近年来一些地方在开发区的建设上,出现了越权制定和违规执行税收优惠政策,乱开减免税口子的问题,国家税务总局今年初开始进行清理检查开发区税收优惠政策。清理检查的范围包括: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经济开放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其他国家级园区;省级政府批准设立的各类开发区;省以下各级政府自行设立的各类开发区。
国家税务总局要求,严格执行国家统一的开发区税收优惠政策。各级税务机关对地方越权制定的开发区税收优惠政策,应当立即停止执行,并建议越权机关予以纠正,暂时得不到纠正的,要逐级上报国家税务总局;对违规执行的开发区税收优惠政策,必须坚决纠正,并追补2003少缴的税款;对利用开发区税收优惠政策偷、骗税的企业,要依法立案查处;对税务机关不严格执行税法,徇私舞弊、失职渎职的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要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第四篇:税收报告
前段工作进展情况
1、结合国地税摸清集聚区企业09年纳税情况,由集聚区提供企业名单,国地提供数据查
清共55家企业,国税2115.14万元,其中中央收入1533.97,县级收入520.17万;地税810.61万,其中中央收入102.68万,县级收入707.92万
2、摸清区内企业情况,区内企业分3类进行摸底,通过调查摸底:本县搬迁入驻企业19
家,新增投资企业14家,招商引资企业12家。部分企业在建设当中,种类不明。
3、按省市要求,做好09年集聚区企业三税申报工作,由于时间紧,由局领导协调,在国
地两税档案室,带上复印机,把09年国地两税票据翻一遍,给省市报09年三税基数,营业税18.09万,增值税2004.04万,所得税232.83万.。
4、配合集聚区做好土地收储,地面附着物清点工作。
5、做好10年区内企业纳税情况统计工作,做到分月,分税种,分企业,分乡镇 下阶段工作计划
1、继续做好区内企业纳税统计工作。
2、按照省市要求做好三税统计、上报、税票收集存档工作。
3、配合集聚区做好土地收储附着物清点工作。
4、做到应收尽收。
5、做好局领导和集聚区安排的其他工作。
6、等财政体制重新确定后,按局里要求,做好
① 申报基数要及时准确;
② 专项资金管理。
第五篇:三资清理报告
关于“三资”清理工作的报告
为了进一步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和资源管理,依据县站的安排部署,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站周密组织,认真安排,及时下发相关文件通知,利用四个多月时间对全镇14个行政村的村集体“三资”进行了一次全面摸底核查,现将清理工作汇报如下:
一、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工作的进展情况
(一)组织实施情况。
为保证“三资”清理工作顺利推进,按照县发清理方案要求,一是成立了“三资”核查领导小组,负责对全镇14个行政村的集体“三资”清理工作进行业务指导,明确个人工作职责,切实负起责任;二是加强业务指导力度,我镇结合本地实际先后对各村举办了三期培训班,通过讲解制度条例、财务流程等有效的手段加强业务运行能力;三是把握关键,严格控制清理时间段及内容,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二)清理核查农村集体“三资”情况。
我镇清查小组按照清理要求全面进行核查,如实填报核查结果,安排专人及时把核查数据上传至“农村三资清理平台”系统,并对各村的“三资”情况进行分类汇总,登记造册,建立台帐。到目前,全镇14个行政村已全面完成了“三资”核查工作任务,且全部实现“三资”计算机系统管理。据统计,全镇村集体债权总额为754265.05元,村集体债务总额为370741.9元(其中账面债务224207.2元,账外债务146534.7元),村集体资金总额为1665975.96元,固定资产总额为4543429元,资源总量为135224.78亩(其中:耕地75425.4亩,建设用地40269.22亩,集体荒滩18210.66亩,水面928.5亩,林地391亩)。
(三)建立健全农村集体资金财务管理制度。各村都建立了《出纳岗位职责》、《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收支审批制度》、《村集体组织“三资”管理流程图》、《代理会计岗位职责》等制度,规范了农村集体财务监督管理业务流程。
二、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规范了财务管理,有效杜绝了管理上的漏洞,加强了会计基础工作。村级财务和村级资产、资源管理有序,收支清晰,杜绝了暗箱操作和违规操作,控制了乱报销、乱开支行为,控制了集体资产的流失,特别是村上的固定资产得到了全面的清理。
二是摸清了农村集体“三资”现状。通过核实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摸清了村集体家底,进一步理顺了村级财务关系,各村根据“三资”清理核实结果建立健全的“三资”台账,为规范管理村级财务,按程序发包村集体资产资源,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是化解了社会矛盾。对资金进行有效监管和对资产、资源的透明处置、阳光操作,不仅减少了集体“三资”的流失,还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干群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少,一些历史遗留的问题也逐步得到解决,农村的信访量有所下降,进一步促进了农村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三、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工作存在问题
一是“三资”制度落实还留有死角。个别村过去签订的土地承包合同期限不准确、租金低,有些合同未能及时履约,合同管理不完善。
二是费用开支控制不严。个别村出现“收不抵支”现象。三是业务素质欠缺。村级报账人员缺乏专业的财务知识,对报账审批流程不熟悉,对制度落实有遗漏,且存在使用票据不规范现象。
四、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工作整改意见
1、完善制度,规范操作。针对存在问题进一步完善原有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财务岗位职责等相关制度,充分利用农村“三资”计算机网络监管平台,切实加强对村级“三资”管理工作的监督和指导。
2、加强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定期对各村开展业务培训,将财会、招投标、公有资产监管等制度、操作规程等作为主要学习内容,不断更新知识,熟悉业务流程,提高财会人员整体素质和业务技能。
3、严明纪律,加大查处。严把合同签订关口,严查合同履行情况,确保合同行为的正常性和合法性;同时加强财务制度落实,加大村级开支审批力度,严格控制村级资金的合理流向。
总之,村级“三资”监理涉及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三资”管理工作任重道远,我们将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以上级要求为准则,扎实做好“三资”管理工作,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促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确保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