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公文写作的八种方法
学习公文写作的八种方法
如何学习公文写作,可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来说。从广义的角度说,它涉及到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包括思想素质、理论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等等;从狭义的角度说,则是就写作谈写作,重点指提高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能力。前者是一个大话题,需要从多角度、多层次去研究,本文不拟讨论:后者则相对集中而单纯,本文主要从这个角度谈八种具体方法,目的是帮助初涉写作的人尽快入门。
一、循序渐进
任何事物都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学习公文写作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倘若想一锨掘出口深井,一锤打成把镰刀,一口吃成个胖子,那是绝不现实的。正确的态度和策略应该是循序渐进,由易到难,慢慢积累,逐步实现由不会写到会写的转变。一是可以先从通知、公告、大事记等相对来说内容单
一、结构简单、篇幅短小的文体学起,逐步向工作意见、工作规划、工作汇报等相对复杂的文体拓展。在这方面,不要好高骛远,更不要幻想一鸣惊人。二是可以先从办法、规定、条例等相对来说规范性较强、模式化程度较高的文体学起,逐步向领导讲话、调查报告、经验材料等非规范化、模式化的文体拓展。因为前者便于借鉴成例,有较多可以省劲的地方,不像后者那样综合性较强,难以把握。三是可以先从自己熟悉的领域写起,逐步向其他领域拓展。这样可以发挥自己知识和业务方面的优势,避免陷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窘境。要是一开始就涉足陌生的领域,即使搜肠刮肚,也会无话可说,不仅于学习无益,反而可能会动摇学习写作的信心。
二、照猫画虎
所谓照猫画虎,就是套写和模仿。小学生学写毛笔字,一般从临摹字帖开始,初学公文写作的人,也可以找范文来套写和模仿,在模仿中体会奥妙,摸索门道。模仿多了,就会逐步掌握一些写作的基本规律,就可以扔掉拐棍,自己行走了。套写和模仿主要适用于三种情况:一是适用于相对简单和模式化程度较高的文体。如起草一个会议通知,往往就可以找一个原有的通知来套写,因为它只要把会议时间、地点、期限、内容和参加人员、注意事项交代清楚就可以了,一般没有更多、更复杂、更深层次的内容。二是适用于相同的文体。三是适用于相同或相近内容的文稿。套用和模仿,通常情况下主要着眼于文章的体例和结构,有时也套用文中的一些观点、素材和语言。但这种方法只能作为初学者的入门之道或特殊情况下的应急写作。一个立志在公文写作上长出息、有作为的人,必须练就一手锤炼文稿的真本领、硬功夫,千万不能总是套用和模仿。
三、熟中取巧
俗话说:“一回生、两回熟”,“熟能生巧”。这是千百年来的经验之谈,也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普遍规律。就公文写作而言,由生而熟、由熟而巧的媒介和桥梁就是多写多练。写作的规律,只有在多写多练中才能不断加深认识;写作的能力,只有在多写多练中才能逐步提高。不通过多写多练的长期积累,写作理论懂得再多也无济于事,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但是,多写多练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数量问题,必须把数量和质量、效益结合起来、统—起来,每写一篇都要有相应的收获和长进。为此,要注意四点:一要有计划地练,不要盲目地练。对先练什么文体、后练什么文体,什么时候练什么文体,要有安排、有路数,不能随心所欲。二要集中地练,不要分散地练。采取各个击破的策略,在一定时期相对集中地练习一两种文体,力求在较短时间内实现突破,然后再转入新的文体,这比同时交叉、分散地练习多种文体效果会好一些。三要思考着练,不要无所用心地练。每篇文章,从立意到结构,从选材到语言,都要认真思考,反复斟酌,力求最佳,不能胡乱挥洒,潦草从事。四要有目标地练,不要单纯地为练而练。比如,信息类、经验类、调研类的材料,可以把目标定在供内部刊物选用或向新闻媒体投稿上,这目标本身就是一种压力和动力。文稿一旦被选用,会进一步激发学习写作的热情。这比漫无目的的练习,效果往往会好得多。
四,改中求精
学习公文写作,修改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文章是反映客观事物的,人们认识客观事物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通过文章来完美地反映客观事物更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谁也不可能做到一稿写下来就什么毛病都没有了。有毛病就得修改,改一次不行,还要改多次。只有在不断的修改中,才能出成品、出上品、出精品。正所谓“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吕叔湘《学文杂感》),“不经过改,写的能力不会提高”(谢觉哉《不惑集·写文章的关》)。学习公文写作,必须具有“一诗千改始心安。(袁枚《遣兴》)的耐性、毅力和行动。
修改,改什么?如果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构成一篇文章的所有要素都在修改的范围之内。重点有四个方面:一是斟酌主题,看是否正确、深刻和突出:二是研究结构,看前后是否衔接,整体是否协调,层次是否清楚,段落是否分明,照应是否紧密,过渡是否自然;三是检查素材,看是否真实、典型、新鲜、生动,是否恰到好处地说明了主题;四是推敲文字,看每个段落、每句话、每个词、每个标点是否得当。一旦发现毛病,无论大小,都要严肃对待,认真修改。修改的方法大致有三种:一是静思默改法。就是初稿写成后,自己平心静气地坐下来,让整个文稿从头至尾、从大到小在头脑中过过“电影”,细细品味,从中发现毛病。二是边读边改法。就是对写成的文稿,从头至尾读上一遍甚至几遍,边读边思考,边读边修改。这对发现不妥当的词、不通顺的句子极其有效。三是冷却修改法。就是把写成的文稿先放一放,自己则先读一些有关的文章,翻一些相关的资料,开阔一下思路,冷静一下头脑,然后回过头来再对文稿进行思考和修改。这样,即使比较成熟的文稿,也会发现毛病。
五、比较鉴别
俗话说:“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是知好坏、晓优劣、见长短的有效方法。学习公文写作,也要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一是拿自己写的初稿同领导修改后或报刊发表后的定稿进行比较,看一看领导和编辑都做了哪些修改,琢磨一下为什么这样修改,修改后的高明之处在哪儿,从中体会出—些门道,以供今后借鉴。二是拿自己的习作同别人起草的大家公认比较成熟的相同内容、相同体裁的文稿进行比较,看一看人家高明在什么地方、为什么高明,自己的差距在哪里,为什么有这样的差距,思考一下怎样学习人家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三是找一些不同人起草的内容和体裁相同的文稿进行比较,看一看各有什么特色和长短,找出哪些是可供自己学习借鉴的,哪些是自己应该注意避免的,以博采众家之长。四是把自己所在单位的文稿同上级单位的同类文稿进行比较,看一看上级的文稿在站位上、在角度选择上、在问题的阐述上有什么高明之处,以便从中受益。
六、虚心请教
在学习公文写作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百思而不得其解的问题或苦苦探索而解不开的疙瘩,这时,如果有人帮助捅破这层窗户纸,就会产生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所以,苦思苦练是重要的,虚心请教也是不可缺少的。中国人历来把虚心视为美德,学习公文写作同样要讲究“三人行,必有我师”。
虚心请教可以有多个层面、多种方式。一是带着问题求解。在学习写作的过程中,遇到什么想不明白的事情或解决不了的矛盾,要主动向高手请教,也可以请身边的同事一起研究讨论。有的时候,高手的几句话就可以点拨清楚:在同事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中,也常会受到深刻的启发。正所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千万不要把自己封闭起来。二是带着文章求改。就是自己写了文章以后,要多请高手帮助修改。有的时候,人家改动几句关键的话,可以使文章上—个档次;提出几条修改意见,可以使你受益匪浅,甚至受益终生。除此以外,也可以向同事们征求修改意见;如果是以基层工作情况为素材的文章,还可以再回到基层,听听一线干部和群众的反映。在这个过程中,自己要特别注意从大家七嘴八舌的议论中抓取有用的信息。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千万不要忽视向并非写作高手的人们求教。三是向书本求知。书本是知识的载体,是无言的老师。特别是一些有关公文写作的专业性刊物,常常发表充满真知灼见的文章,推介来源于实践的经验和体会,经常读一读,会大有好处,有些文章甚至会使你眼前一亮、茅塞顿开。
七、参与其中
在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有时重要的文稿并不只交给一人起草,而是成立一个写作班子来集体起草。如果能够参与其中,则是学习公文写作的极好机会。因为写作班子的人必定是本机关、本单位的写作高手,至少要由高手来领衔,参与其中,便自然成为向高手学习的极好机会。所以,凡有这样的机会,就要积极主动地挤进去,即使不能成为写作班子的正式成员,也要尽可能参与(哪怕是列席或旁听也好)他们的一些集体活动。
一要参与正式起草前的集体讨论。这时的讨论一般侧重于研究写作背景、弄清领导意图、确定文章主题、理顺文章思路、搭起文章框架、选好文章角度。参加这样的讨论,对于开阔眼界、拓宽思路、提高构思文章的能力和水平极有好处。二要参与文章的写作。一般来说,集体讨论中明确了文章的思路和框架以后,写作班子成员就要分块来写,然后由一人主笔,把分写的各部分串联在一起,组合成一篇文章。在这一过程中,要尽可能全程、深入地参与其中。即使不是写作班子的正式成员,不承担正式的写作任务,自己也要选择其中的一部分或几部分写一写,用以同其他人员起草的文稿相比较,看人家好在哪里,自己差在何处,以便有针对性地学习和提高。三要参与集体修改。初稿写成后,往往还要集体讨论修改,有时一个稿子要讨论修改若干次。这也是一个极好的学习机会,它既有助于提高发现问题的能力,又有助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既有助于丰富知识,又有助于活跃思维,千万不要轻易放过,八、勤于总结
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有其自身的规律,公文写作也是如此。无论在语言和素材的运用上,还是在整体结构和格式上,公文明显有自己的特点和规律,同时,不同体裁的公文还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和规律,讲话与条例、通知与总结、决议与大事记、批复与调查报告,差别很大。因此,不论是公文的总体规律还是不同体裁公文的个体规律,都要努力去掌握。只有掌握了这些规律,写起公文来才能得心应手,至少可以做到写什么像什么。而要真正掌握这些规律,就要勤于实践,勤于总结。每写一篇文章要总结,每看一篇文章也要总结,还要经常把一些相同体裁的文章收集起来进行集中研究和总结。只有不断研究,不断总结,日积月累,孜孜以求,才能逐步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看到本质。这时,也只有这时,才能由公文写作的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第二篇:公文写作八讲
公文写作八讲
孔子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句话反过来说,就是在其位,必须谋其政,而且必须谋好,不然就是失职。古人讲“尸位素餐”,就是就是指好像死人只享受祭品而无所事事,汉代王充在《论衡·量知》中说:“无道艺之业,不晓政治,默坐朝廷,不能言事,与尸无异,故曰尸位。”民间也有“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买红薯”的说法。孙中山说过,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不管是做官还是做事,只要从政,就离不开公文写作。这是因为,虽然公文属于“艺文之末品”,好像是不入流,不成器的东西,但它又是“政事之先务”。例如,在对法轮功的斗争中,最关键的是三个文件:中共中央关于共产党员不准修炼法轮大法的通知,民政部关于取缔法轮功研究会的决定,公安部关于取缔法轮功组织禁止活动的通告,这三个文件从党、政、法吹响了对法轮功斗争的号角,奠定了整个斗争的基础。实际上,这个过程中远远不是三个文件,像各个政府部门,各个系统,都要下发类似的通知、规定、制定细则办法,要举行各级各类会议传达贯彻,要写讲话稿、会议记录、会议纪要,对好的和坏的要发通报,具体情况要及时请示汇报,对本地区本部门的情况要做认真的研究调查,写作调查报告,要及时的总结经验教训,以此为契机,要作出决定,发出通知,写出意见,怎样做好新时期的政治思想工作,做好老干部和退离休干部的工作,做好下岗职工的工作,以及加强新闻出版、市场管理、网上管理等一系列工作,制定有关的计划。从这里可以看出,公文写作实际上是机关工作的物化形式,确实称得上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指出的:“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一、怎样学习公文?
态度?认真阅读,仔细揣摩,吃透每种文体的内在精髓,写出其本质特点。
(一)写得象:强调文体感——给谁看?为何事?如何说?啥
(二)写得快:三段推选法、顺序结构法、快速叙事法、快速
议论法、快速说明法
(三)写得好:寻找焦点法,巧用军语法,巧读范文,巧读军
报
二、小知识复习
(一)文面规范
1. 八项标准
① 标题用字标准化,不用异体繁体字,修改标题应从哪些方面入手
1.题文符不符:文章没有的内容决不能出现在标题上。如《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是我们事业无往而不胜的根本保证》帽子太大;《**一篇论文在国际上获奖》,文章中提到优秀论文评比,并未设奖,应改为“获好评”。
2.揭示准不准:要区别报道与公文的区别:“错批一人,误增三亿”——《党组织为马寅初彻底平反恢复名誉》
3.语法通不通:《**连续五年无瘫痪(党支部)》《立足建设(意识),(积极)面向群众》
4.用字妥不妥:《奉化收回四百亩国土(国有土地)使用权》
5.修辞好不好:《发展新党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应认真加以解决——发展党员工作中的问题应认真解决》
6.逻辑合不合:《后进干部挑起大梁——昔日后进干部,今天挑起大梁》
② 语言文字使用标准化,不出现错别字语病等,成语:弄清褒义贬义——凤毛麟角、天作之合、倾巢而出;
区别易混的词语——“不孚(负)众望”意近而不同的——“食而不化”“食古不化”“事半功倍”“事倍功半”,防止出现错别字——“一筹(愁)莫展”“明活执仗(杖)”,不要随意变更——“骨肉相连(联)”“凯旋而归”“明媒(门)正娶”“严丝(实)合缝”“不尽(如)人意”“山清(青)水秀”“实(事)不相瞒”“疯疯癫癫(颠颠)”“时(失)不再来”“功亏一篑(溃)”“轻歌曼(漫)舞”②搭配:庸才,蠢材,高才生,空挡,倒挡,冬夏常青,万古长青,叮当,砂糖,钓竿,横杆,橘黄色,桔梗,黄粱梦,迫不及待,一刹那,霎时,不能用“霎那”,20个出错最多的字:
象、像
叠、迭
州、洲
彩、采:无精打采,丰富多彩
渡、度
份、分
拔、拨
作、做
即、既
二、两
其他如:宣泄(渲),寒暄(喧),启示(启事),振动(震动),截止(截至),以致(以至)
③ 专用名词标准化,特别是科技少数民族及地名,如“心肌梗死(塞)”毛南(难)族“格林尼(威)志”,“内蒙古”“国有”“树阴”“林阴道”“真相”“假象”:祝辞—祝词(邓选用祝词)
④ 标点符号标准化,如删节号用“六个点”段落删节用十二个点,不允许用“?!”,标点符号(“行末无左号,两格不折断”
不滥用顿号:表示概数的两个邻近数字之间不加顿号,由四个单音词组成的四字词组(如琴棋书画)中间不加顿号,引号连用时引号之间不加顿号,句子中有两个层次并列成份时上层次之间使用逗号,并列的分句之间和词组之间使用逗号,并列词语之间宜用“和”字的地方不用顿号。
果断用句号。
怎样用分号、问号要用对、连接号与间隔号的使用、标题中标点符号的运用:多数标题无须加标点符号,凡能省略的,以不加为好。标题中的冒号、引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和间隔号,都不能随意省略,使用时位置要放正确,排列须整齐。
十分间隔点:要具体写明,如8时40分,需要简写时要将点写在下方8:40分,不能写在中间,或写一个点。如不秒,要写5:10。5,因为秒后的小数是十进位。
事件月日间隔号:凡含有月日简称表事件的,如果涉及一月、十一月、十二月,要用间隔号隔开,如“一二·九”,不能使用下脚点;这类专用名词的月与日,如果写在一起不产生歧义,可不必加间隔号,如“五二0”声明,“九一三”事件,而如果知名度很高,不加引号也不会引起误解的,就不用加引号,如五四运动,五卅运动、七七事变、五一国际劳动节。
文稿内的小数点,应是齐底线的黑圆点,不要写在中间,如
5.8级地震,不能写在中间。
缩写年符号,只有’99可用,其他不可用。
⑤ 数字用法标准化,如必须写全70%~90%,-8(度)—4,要用~字线,数字使用(汉字数字的使用、年代番号用全称、概数中间不加顿号、整个体例要统一)
⑥ 计量单位名称标准化,如(尺)—英尺,瓦(瓦)—千瓦,如一张表格一份表格都可以,但不能一个表格,⑦ 汉语拼音标准化,一是以“语委”公布的审音表为准,二是规范字典为准,如拼音的连排断开等,(如一字不落(拉)⑧ 最后是注释参考文献写法的规范化。
(二)校对技巧:
1. 校对重要性
2. 常用校对方法
3. 校对技巧(分类校、眼到心到手到、折校)校对无窍门,“点点看清,字字落实”,增加校次
4.常见错误:数字、比率等要认真读算:1098—1908,400万万,习惯性错误:象—像、作—做、5、校对符号
防止政治错误:①“哪想世上(有心存险恶着人)人心险恶”“台湾早日回归祖国(已是祖国一部分)”“西藏是中国邻土”“从„„到解放(军)战士”“人犯、罪犯、犯罪分子”——“犯罪嫌疑人”“华人(外籍)华侨(华籍侨居)共庆回归”(不对)“高薪养廉”(提法不对)其他的如“非国有——非公有制经济“”“搞活—搞好(国有企业)”“多种成份——多种所有制成份”“南韩—韩国)不能称“中国最高检察院”“国家新闻署”“全国人大委员长(错!)”“他到过中国和西藏”
第三篇:如何学习公文写作
如何学习公文写作
如何学习公文写作,可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来说。从广义的角度说,它涉及到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包括思想素质、理论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等等;从狭义的角度说,则是就写作谈写作,重点指提高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能力。前者是一个大话题,需要从多角度、多层次去研究,本文不拟讨论;后者则相对集中而单纯,本文主要从这个角度谈八种具体方法,目的是帮助初涉写作的人尽快入门。
一、循序渐进
任何事物都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学习公文写作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倘若想一锨掘出口深井,一锤打成把镰刀,一口吃成个胖子,那是绝不现实的。正确的态度和策略应该是循序渐进,由易到难,慢慢积累,逐步实现由不会写到会写的转变。一是可以先从通知、公告、大事记等相对来说内容单
一、结构简单、篇幅短小的文体学起,逐步向工作意见、工作规划、工作汇报等相对复杂的文体拓展。在这方面,不要好高骛远,更不要幻想一鸣惊人。二是可以先从办法、规定、条例等相对来说规范性较强、模式化程度较高的文体学起,逐步向领导讲话、调查报告、经验材料等非规范化、模式化的文体拓展。因为前者便于借鉴成例,有较多可以省劲的地方,不像后者那样综合性较强,难以把握。三是可以先从自己熟悉的领域写起,逐步向其他领域拓展。这样可以发挥自己知识和业务方面的优势,避免陷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窘境。要是一开始就涉足陌生的领域,即使搜肠刮肚,也会无话可说,不仅于学习无益,反而可能会动摇学习写作的信心。
二、照猫画虎
所谓照猫画虎,就是套写和模仿。小学生学写毛笔字,一般从临摹字帖开始,初学公文写作的人,也可以找范文来套写和模仿,在模仿中体会奥妙,摸索门道。模仿多了,就会逐步掌握一些写作的基本规律,就可以扔掉拐棍,自己行走了。套写和模仿主要适用于三种情况:一是适用于相对简单和模式化程度较高的文体。如起草一个会议通知,往往就可以找一个原有的通知来套写,因为它只要把会议时间、地点、期限、内容和参加人员、注意事项交代清楚就可以了,一般没有更多、更复杂、更深层次的内容。二是适用于相同的文体。三是适用于相同或相近内容的文稿。套用和模仿,通常情况下主要着眼于文章的体例和结构,有时也套用文中的一些观点、素材和语言。但这种方法只能作为初学者的入门之道或特殊情况下的应急写作。
三、熟中取巧
俗话说:“一回生、两回熟”,“熟能生巧”。这是千百年来的经验之谈,也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普遍规律。就公文写作而言,由生而熟、由熟而巧的媒介和桥梁就是多写多练。写作的规律,只有在多写多练中才能不断加深认识;写作的能力,只有在多写多练中才能逐步提高。不通过多写多练的长期积累,写作理论懂得再多也无济于事,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但是,多写多练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数量问题,必须把数量和质量、效益结合起来、统一起来,每写一篇都要有相应的收获和长进。为此,要注意四点:一要有计划地练,不要盲目地练。对先练什么文体、后练什么文体,什么时候练什么文体,要有安排、有路数,不能随心所欲。二要集中地练,不要分散地练。采取各个击破的策略,在一定时期相对集中地练习一两种文体,力求在较短时间内实现突破,然后再转入新的文体,这比同时交叉、分散地练习多种文体效果会好一些。三要思考着练,不要无所用心地练。每篇文章,从立意到结构,从选材到语言,都要认真思考,反复斟酌,力求最佳,不能胡乱挥洒,潦草从事。四要有目标地练,不要单纯地为练而练。比如,信息类、经验类、调研类的材料,可以把目标定在供内部刊物选用或向新闻媒体投稿上,这目标本身就是一种压力和动力。文稿一旦被选用,会进一步激发学习写作的热情。这比漫无目的的练习,效果往往会好得多。
四、改中求精
学习公文写作,修改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文章是反映客观事物的,人们认识客观事物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通过文章来完美地反映客观事物更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谁也不可能做到一稿写下来就什么毛病都没有了。有毛病就得修改,改一次不行,还要改多次。只有在不断的修改中,才能出成品、出上品、出精品。正所谓“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吕叔湘学文杂感》),“不经过改,写的能力不会提高”(谢觉哉《不惑集"写文章的关》)。学习公文写作,必须具有“一诗千改始心安”(袁枚遣兴》)的耐性、毅力和行动。
修改,改什么?如果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构成一篇文章的所有要素都在修改的范围之内。重点有四个方面:一是斟酌主题,看是否正确、深刻和突出;二是研究结构,看前后是否衔接,整体是否协调,层次是否清楚,段落是否分明,照应是否紧密,过渡是否自然;三是检查素材,看是否真实、典型、新鲜、生动,是否恰到好处地说明了主题;四是推敲文字,看每个段落、每句话、每个词、每个标点是否得当。一旦发现毛病,无论大小,都要严肃对待,认真修改。修改的方法大致有三种:一是静思默改法。就是初稿写成后,自己平心静气地坐下来,让整个文稿从头至尾、从大到小在头脑中过过“电影”,细细品味,从中发现毛病。二是边读边改法。就是对写成的文稿,从头至尾读上一遍甚至几遍,边读边思考,边读边修
改。这对发现不妥当的词、不通顺的句子极其有效。三是冷却修改法。就是把写成的文稿先放一放,自己则先读一些有关的文章,翻一些相关的资料,开阔一下思路,冷静一下头脑,然后回过头来再对文稿进行思考和修改。这样,即使比较成熟的文稿,也会发现毛病。
五、比较鉴别
俗话说:“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是知好坏、晓优劣、见长短的有效方法。学习公文写作,也要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一是拿自己写的初稿同领导修改后或报刊发表后的定稿进行比较,看一看领导和编辑都做了哪些修改,琢磨一下为什么这样修改,修改后的高明之处在哪儿,从中体会出一些门道,以供今后借鉴。二是拿自己的习作同别人起草的大家公认比较成熟的相同内容、相同体裁的文稿进行比较,看一看人家高明在什么地方、为什么高明,自己的差距在哪里,为什么有这样的差距,思考一下怎样学习人家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三是找一些不同人起草的内容和体裁相同的文稿进行比较,看一看各有什么特色和长短,找出哪些是可供自己学习借鉴的,哪些是自己应该注意避免的,以博采众家之长。四是把自己所在单位的文稿同上级单位的同类文稿进行比较,看一看上级的文稿在站位上、在角度选择上、在问题的阐述上有什么高明之处,以便从中受益。
六、虚心请教
在学习公文写作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百思而不得其解的问题或苦苦探索而解不开的疙瘩,这时,如果有人帮助捅破这层窗户纸,就会产生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所以,苦思苦练是重要的,虚心请教也是不可缺少的。中国人历来把虚心视为美德,学习公文写作同样要讲究“三人行,必有我师”。
虚心请教可以有多个层面、多种方式。一是带着问题求解。在学习写作的过程中,遇到什么想不明白的事情或解决不了的矛盾,要主动向高手请教,也可以请身边的同事一起研究讨论。有的时候,高手的几句话就可以点拨清楚;在同事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中,也常会受到深刻的启发。正所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千万不要把自己封闭起来。二是带着文章求改。就是自己写了文章以后,要多请高手帮助修改。有的时候,人家改动几句关键的话,可以使文章上一个档次;提出几条修改意见,可以使你受益匪浅,甚至受益终生。除此以外,也可以向同事们征求修改意见;如果是以基层工作情况为素材的文章,还可以再回到基层,听听一线干部和群众的反映。在这个过程中,自己要特别注意从大家七嘴八舌的议论中抓取有用的信息。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千万不要忽视向并非写作高手的人们求教。三是向书本求知。书本是知识的载体,是无言的老师。特别是一些有关公文写作的专业性刊物,常常发表充满真知灼见的文章,推介来源于实践的经验和体会,经常读
一读,会大有好处,有些文章甚至会使你眼前一亮、茅塞顿开。
七、勤于总结
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有其自身的规律,公文写作也是如此。无论在语言和素材的运用上,还是在整体结构和格式上,公文明显有自己的特点和规律,同时,不同体裁的公文还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和规律,讲话与条例、通知与总结、决议与大事记、批复与调查报告,差别很大。因此,不论是公文的总体规律还是不同体裁公文的个体规律,都要努力去掌握。只有掌握了这些规律,写起公文来才能得心应手,至少可以做到写什么像什么。而要真正掌握这些规律,就要勤于实践,勤于总结。每写一篇文章要总结,每看一篇文章也要总结,还要经常把一些相同体裁的文章收集起来进行集中研究和总结。只有不断研究,不断总结,日积月累,孜孜以求,才能逐步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看到本质。这时,也只有这时,才能由公文写作的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第四篇:如何学习公文写作
如何学习公文写作范文
(一)如何学习公文写作,可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来说。从广义的角度说,它涉及到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包括思想素质、理论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等等;从狭义的角度说,则是就写作谈写作,重点指提高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能力。前者是一个大话题,需要从多角度、多层次去研究,本文不拟讨论;后者则相对集中而单纯,本文主要从这个角度谈八种具体方法,目的是帮助初涉写作的人尽快入门。
一、循序渐进
任何事物都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学习公文写作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倘若想一锨掘出口深井,一锤打成把镰刀,一口吃成个胖子,那是绝不现实的。正确的态度和策略应该是循序渐进,由易到难,慢慢积累,逐步实现由不会写到会写的转变。一是可以先从通知、公告、大事记等相对来说内容单
一、结构简单、篇幅短小的文体学起,逐步向工作意见、工作规划、工作汇报等相对复杂的文体拓展。在这方面,不要好高骛远,更不要幻想一鸣惊人。二是可以先从办法、规定、条例等相对来说规范性较强、模式化程度较高的文体学起,逐步向领导讲话、调查报告、经验材料等非规范化、模式化的文体拓展。因为前者便于借鉴成例,有较多可以省劲的地方,不像后者那样综合性较强,难以把握。三是可以先从自己熟悉的领域写起,逐步向其他领域拓展。这样可以发挥自己知识和业务方面的优势,避免陷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窘境。要是一开始就涉足陌生的领域,即使搜肠刮肚,也会无话可说,不仅于学习无益,反而可能会动摇学习写作的信心。
二、照猫画虎
所谓照猫画虎,就是套写和模仿。小学生学写毛笔字,一般从临摹字帖开始,初学公文写作的人,也可以找范文来套写和模仿,在模仿中体会奥妙,摸索门道。模仿多了,就会逐步掌握一些写作的基本规律,就可以扔掉拐棍,自己行走了。套写和模仿主要适用于三种情况:一是适用于相对简单和模式化程度较高的文体。如起草一个会议通知,往往就可以找一个原有的通知来套写,因为它只要把会议时间、地点、期限、内容和参加人员、注意事项交代清楚就可以了,一般没有更多、更复杂、更深层次的内容。二是适用于相同的文体。三是适用于相同或相近内容的文稿。套用和模仿,通常情况下主要着眼于文章的体例和结构,有时也套用文中的一些观点、素材和语言。但这种方法只能作为初学者的入门之道或特殊情况下的应急写作。一个立志在公文写作上长出息、有作为的人,必须练就一手锤炼文稿的真本领、硬功夫,千万不能总是套用和模仿。
三、熟中取巧
俗话说:“一回生、两回熟”,“熟能生巧”。这是千百年来的经验之谈,也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普遍规律。就公文写作而言,由生而熟、由熟而巧的媒介和桥梁就是多写多练。写作的规律,只有在多写多练中才能不断加深认识;写作的能力,只有在多写多练中才能逐步提高。不通过多写多练的长期积累,写作理论懂得再多也无济于事,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但是,多写多练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数量问题,必须把数量和质量、效益结合起来、统一起来,每写一篇都要有相应的收获和长进。为此,要注意四点:一要有计划地练,不要盲目地练。对先练什么文体、后练什么文体,什么时候练什么文体,要有安排、有路数,不能随心所欲。二要集中地练,不要分散地练。采取各个击破的策略,在一定时期相对集中地练习一两种文体,力求在较短时间内实现突破,然后再转入新的文体,这比同时交叉、分散地练习多种文体效果会好一些。三要思考着练,不要无所用心地练。每篇文章,从立意到结构,从选材到语言,都要认真思考,反复斟酌,力求最佳,不能胡乱挥洒,潦草从事。四要有目标地练,不要单纯地为练而练。比如,信息类、经验类、调研类的材料,可以把目标定在供内部刊物选用或向新闻媒体投稿上,这目标本身就是一种压力和动力。文稿一旦被选用,会进一步激发学习写作的热情。这比漫无目的的练习,效果往往会好得多。
四、改中求精
学习公文写作,修改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文章是反映客观事物的,人们认识客观事物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通过文章来完美地反映客观事物更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谁也不可能做到一稿写下来就什么毛病都没有了。有毛病就得修改,改一次不行,还要改多次。只有在不断的修改中,才能出成品、出上品、出精品。正所谓“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吕叔湘学文杂感》),“不经过改,写的能力不会提高”(谢觉哉《不惑集》)。学习公文写作,必须具有“一诗千改始心安”(袁枚遣兴》)的耐性、毅力和行动。改,改什么?如果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构成一篇文章的所有要素都在修改的范围之内。重点有四个方面:一是斟酌主题,看是否正确、深刻和突出;二是研究结构,看前后是否衔接,整体是否协调,层次是否清楚,段落是否分明,照应是否紧密,过渡是否自然;三是检查素材,看是否真实、典型、新鲜、生动,是否恰到好处地说明了主题;四是推敲文字,看每个段落、每句话、每个词、每个标点是否得当。一旦发现毛病,无论大小,都要严肃对待,认真修改。修改的方法大致有三种:一是静思默改法。就是初稿写成后,自己平心静气地坐下来,让整个文稿从头至尾、从大到小在头脑中过过“电影”,细细品味,从中发现毛病。二是边读边改法。就是对写成的文稿,从头至尾读上一遍甚至几遍,边读边思考,边读边修改。这对发现不妥当的词、不通顺的句子极其有效。三是冷却修改法。就是把写成的文稿先放一放,自己则先读一些有关的文章,翻一些相关的资料,开阔一下思路,冷静一下头脑,然后回过头来再对文稿进行思考和修改。这样,即使比较成熟的文稿,也会发现毛病。
如何学习公文写作范文
(二)五、比较鉴别
俗话说:“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是知好坏、晓优劣、见长短的有效方法。学习公文写作,也要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一是拿自己写的初稿同领导修改后或报刊发表后的定稿进行比较,看一看领导和编辑都做了哪些修改,琢磨一下为什么这样修改,修改后的高明之处在哪儿,从中体会出一些门道,以供今后借鉴。二是拿自己的习作同别人起草的大家公认比较成熟的相同内容、相同体裁的文稿进行比较,看一看人家高明在什么地方、为什么高明,自己的差距在哪里,为什么有这样的差距,思考一下怎样学习人家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三是找一些不同人起草的内容和体裁相同的文稿进行比较,看一看各有什么特色和长短,找出哪些是可供自己学习借鉴的,哪些是自己应该注意避免的,以博采众家之长。四是把自己所在单位的文稿同上级单位的同类文稿进行比较,看一看上级的文稿在站位上、在角度选择上、在问题的阐述上有什么高明之处,以便从中受益。
六、虚心请教 在学习公文写作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百思而不得其解的问题或苦苦探索而解不开的疙瘩,这时,如果有人帮助捅破这层窗户纸,就会产生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所以,苦思苦练是重要的,虚心请教也是不可缺少的。中国ABC人历来把虚心视为美德,学习公文写作同样要讲究“三人行,必有我师”。
虚心请教可以有多个层面、多种方式。一是带着问题求解。在学习写作的过程中,遇到什么想不明白的事情或解决不了的矛盾,要主动向高手请教,也可以请身边的同事一起研究讨论。有的时候,高手的几句话就可以点拨清楚;在同事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中,也常会受到深刻的启发。正所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千万不要把自己封闭起来。二是带着文章求改。就是自己写了文章以后,要多请高手帮助修改。有的时候,人家改动几句关键的话,可以使文章上一个档次;提出几条修改意见,可以使你受益匪浅,甚至受益终生。除此以外,也可以向同事们征求修改意见;如果是以基层工作情况为素材的文章,还可以再回到基层,听听一线干部和群众的反映。在这个过程中,自己要特别注意从大家七嘴八舌的议论中抓取有用的信息。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千万不要忽视向并非写作高手的人们求教。三是向书本求知。书本是知识的载体,是无言的老师。特别是一些有关公文写作的专业性刊物,常常发表充满真知灼见的文章,推介来源于实践的经验和体会,经常读一读,会大有好处,有些文章甚至会使你眼前一亮、茅塞顿开。
七、参与其中
在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有时重要的文稿并不只交给一人起草,而是成立一个写作班子来集体起草。如果能够参与其中,则是学习公文写作的极好机会。因为写作班子的人必定是本机关、本单位的写作高手,至少要由高手来领衔,参与其中,便自然成为向高手学习的极好机会。所以,凡有这样的机会,就要积极主动地挤进去,即使不能成为写作班子的正式成员,也要尽可能参与(哪怕是列席或旁听也好)他们的一些集体活动。
一要参与正式起草前的集体讨论。这时的讨论一般侧重于研究写作背景、弄清领导意图、确定文章主题、理顺文章思路、搭起文章框架、选好文章角度。参加这样的讨论,对于开阔眼界、拓宽思路、提高构思文章的能力和水平极有好处。二要参与文章的写作。一般来说,集体讨论中明确了文章的思路和框架以后,写作班子成员就要分块来写,然后由一人主笔,把分写的各部分串联在一起,组合成一篇文章。在这一过程中,要尽可能全程、深入地参与其中。即使不是写作班子的正式成员,不承担正式的写作任务,自己也要选择其中的一部分或几部分写一写,用以同其他人员起草的文稿相比较,看人家好在哪里,自己差在何处,以便有针对性地学习和提高。三要参与集体修改。初稿写成后,往往还要集体讨论修改,有时一个稿子要讨论修改若干次。这也是一个极好的学习机会,它既有助于提高发现问题的能力,又有助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既有助于丰富知识,又有助于活跃思维,千万不要轻易放过。
八、勤于总结
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有其自身的规律,公文写作也是如此。无论在语言和素材的运用上,还是在整体结构和格式上,公文明显有自己的特点和规律,同时,不同体裁的公文还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和规律,讲话与条例、通知与总结、决议与大事记、批复与调查报告,差别很大。因此,不论是公文的总体规律还是不同体裁公文的个体规律,都要努力去掌握。只有掌握了这些规律,写起公文来才能得心应手,至少可以做到写什么像什么。而要真正掌握这些规律,就要勤于实践,勤于总结。每写一篇文章要总结,每看一篇文章也要总结,还要经常把一些相同体裁的文章收集起来进行集中研究和总结。只有不断研究,不断总结,日积月累,孜孜以求,才能逐步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看到本质。这时,也只有这时,才能由公文写作的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第五篇:公文写作学习
公文规范的基础知识
公文的行文方向
请示是在某单位或个人超出自己的权限做某事时向上级部门发布的公文文种。
下行文:
即上级向下级发送的公文,包括的文种有命令、决定、通知、通报、批复。上行文:
即下级向上级呈报的公文。它包括议案、意见、报告、请示。
平行文:
即用于不相隶属单位之间相互往来的公文。如函。
泛行文:
是指没有固定行文方向的行文,如公告和通告。
公文的文种不能随意发明编造
行政机关的公文有13种:
1.命令 2.议案 3.决定 4.指示 5公告 6通告 7通知 8.通报 9报告 10.请示 11.批复 12.函 13.会议纪要
公司级10类:
1.公司发文
2.情况通报
3.党工团发文
4.公司请示
5.公司通知
6.公司会议通知
7.公司实物收文
8.公司函件
9.公司会议纪要
10.公司公告
部门级5类:
1.2.3.4.5.部门请示 部门通知 部门联系单 部门会议通知 部门实物收文
常用公文的行文原则
公司发文:
向省公司、市政府的请求、报告工作:向全公司布置全面性工作:向全公司转发上级公司重要文件:安排全公司综合性会议、活动等,必须统一为公司发文。
公司函件:
主要用于对外单位行文即向不相隶属机关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
公司请示:
以部门名义向公司作请示,请求公司分管领导给予明确解释或审批意见。
部门通知:
由部门领导签发。部门内部传达上级的指示,下达指示、要求下办理或共同执行的事项;需要部门内部周知的事项,都可以用部门通知。
部门联系单:
公司内各部门间的工作联系,统一用”部门联系单”,由拟稿部门领导签发。
文写作中的热点问题
原则1—以最高签发领导为准
1.公司级公文应由公司领导签发,其代表了公司的意愿。
2.部门级公文应由部门领导签发,代表了部门级的意愿。
原则2—就低不就高
1.必发才发即不发文则不发文,能发普通文种的则不发公司级公文。
2.能低不高。即部门领导就能决定的事就应该由部门领导签发而不必要由公司领导签。
3.一事不发二文。即有请示在前,也就是说领导已经表态过了的公文就没有必要再请示一
次了。
4.全员周知型文件使用公告栏告知;时效性强的文件使用邮件、电话通知。
注意的小细节:
简:内容要简洁凝练,原则上正文不超过1500字。
要:要求主题鲜明,重点突出,条理清晰。
备:需详细阐述的具体事项安排等应作为附件
注:注意公司的规范简称为“深圳分公司”,不可使用“深圳公司”。
细:发送给所有部门的公文,称谓应为:“各部门、工会、各分公司、客房服务(深圳)中心”。
名:各部门的简称要规范化,并需书写准确。
公文附件要注意到的事项:
1. 需详细阐述的具体事项安排等应作为附件,公文的“附件”是用以辅助说明
文件内容的资料,属于文件组成部分。
2. 正确地标注附件,是公文格式规范化和结构完整的客观要求。
1. 应在公文的正文中写出附件的名称。
2. 附件的文件名应当与正文中所写的名称严格一致。
3. 附件写法的格式:
单个附件的写:附件:XXXXX
多个附件的写法:
附件:
1. XXXXX
2. XXXXX
公文流转注意事项
一、发文件环节:1.要坚持“必发才发”和“相关性”原则。
2.注意主送单位为省公司及省公司各部门的公文,不得同时抄送深圳分公
司内部部门和个人。
二、流转环节:1.要设定合理时限要求,需其他部门办理的,一般应提前3个工作日以上送
达;工作台量较大的,应适当增加时限。
2.会签,必要才会签,会签部门有权否决的相关事项方可提交会签;会签
部门原则上不超过3个;发文部门应主动与会签部门协商,以提高效率。
三、批转环节:1.公文处理。应“日事日毕、日清日高”,原则上应在收文后1个工作日内
将公文处理完毕。
2.处理方法。需要相关单位或个人输的,批为“待办工作”,只需要相关单
位或个人知悉,批为“待阅文件”。
具体公文文种的写作
公文的组成:
标题:
一般为关于XXXX的通知,关于XXXX的请示,关于XXXX的涵等等
正文:
1.起因。2主体事项。3.结尾。
结尾:
通常也为特此通知,特此请示,特此涵达,与标题相对应。
重要公文——请示
1. 应用领域:
请求上级领导机关指示意见和批准事项。凡超出本单位或本人职权范围以外的事项,都要请示后才能执行。
2. 注意事项:
请示为上行公文,它必须写出在事前,必须在被批准后才能执行相应事项。
3. 具体写法:
(1)它的标题通常为:“关于XX请示“
(2)正文包括请示缘由;请示事项——要求简洁扼要。
(3)结尾通常为:“妥否、请批示”,或“以上意见妥否、请批示”
重要公文——报告
1. 应用领域:
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2. 注意事项
报告为上行公文;在回答上级机关的询问时,一般均使用报告;只有在上级机关用“涵”的形式询问情况时,下级机关才可以使用“复涵”
3. 具体写法:
(1)它的标题通常为“关于XX的报告”
(2)正文用来概括说明事件的动态、点明事件中发生的总是和倾向,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样,报告的内容也要求简洁扼要。
(3)报告的结尾通常为“特此报告”、“以上报告,请审阅”
请示与报告团的区别
请示的运用和规定
1. 请示是请求上级答复的;
2. 是向上级请示批准、指示的公文,具有请示性质;
3. 请示必须事前行文,只有上级答复后才可贯彻实施;
4. 请示要求一文一事。
报告的运用和规定
1. 报告则是让上级了解情况,不必答复;
2. 是向上级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询问,具有陈述性质;
3. 是事后或事中行文,一般不在事前行文,写报告时,工作已经开展,情况已经发生,总
是已经存在;
4. 报告可一文一事,也可一文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