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迎医疗质量万里行整改报告
朝阳区第二医院
迎质量万里行复查整改工作报告
“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是卫生系统进一步坚持以人为本、贯彻科学发展观、改进医疗质量管理、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是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的具体体现,是卫生系统全面开展的“三好一满意”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1年,医院先后接受了XX医管中心和北京市卫生局“医疗质量万里行暨三好一满意”活动督导专家组的全面检查。上级专家在充分肯定医院整体工作的基础上,对医院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整改建议。
医院高度重视此次检查结果,将专家组查出的问题作为全面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改善医疗服务,优化医疗环境,和谐医患关系的重点落实项目。
医院先后8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整改方案,督促整改落实。为了使自查整改过程达到不回避问题、不走过场的目的,五位院领导按照分管内容交叉督导的原则,带领相关职能部门组成整改工作自查小组。各组分别针对相应问题展开认真、细致的自查整改工作。现将整改过程做如下汇报。
一、宣传组:
(一)专家组提出的问题:
1.对于典型人物的宣传渠道较为单一。
2.健康宣教内容主要针对糖尿病,其他病种宣教材料较少。
(二)整改情况:
1.通过网络、电视、广播等多种宣教手段加强典型人物的宣传。2.丰富健康宣教内容。医院外科、心内科、神经内科等科室制作具有科室特色的展板,使患者了解医院各科的特色,扩大就医群体范围。
二、监察组:
(一)专家组提出的问题:
1.院务公开检查没有进行量化考核。
2.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应有A级 B级 C级权力的划分,并找出风险点,提出防控措施。
(二)整改情况:
1.制定院务公开检查表,进行量化考核。
2.按照廉政风险防范等级和重点划分A、B、C、D、E五个等级,根据风险等级分别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
三、医疗组:
(一)专家组提出的问题:
1.落实各项核心制度(如手术核查、手术风险评估等),保障患者安全目标
2.病历存在的拷贝现象,特别是首次病程记录、病例特点完全拷贝入院记录现病史、既往史、查体、辅助检查。
3.临床路径未按要求制定本院化的临床路径文本和表单,患者入组率较低。
(二)整改情况: 1.医院相关职能部门将医疗工作制度刊印成册,加强临床医师学习,平日运用医疗质控检查加强监督考核,加深医务人员对制度的理解。严格执行手术安全核查、手术风险评估、麻醉术后访视、危急值报告等制度。建立切实可行的医疗不良事件制度与报告流程,相关职能科室加强对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分析、总结与反馈,积极查找医疗环节中的风险点,切实保障患者的医疗安全。
2.(1)设立专人、加强管理。为了加强临床科室病案质控管理,进一步提高对病案质量检查的广度和深度,医务科特增设高级职称病案质控干事一名。每月运行病历检查率不少于全院的20%,终末病历检查率为100%。(2)完善制度、加强培训。进一步完善《朝阳区第二医院病历书写规范》,并新制订了《朝阳区第二医院病案处罚暂行管理办法》,其中针对病历复制粘贴错误等各类问题提出了具体处罚标准,对屡次书写病历不合格的科室进行经济效益处罚。同时医院选派病案质控医师参加协和医院举办的病历书写规范培训班,不断提高医院病历书写水平。
3.医院组织各相关临床科室进一步学习、理解临床路径内容,并依据本院实际情况,修订临床路径文本和标准,同时探索实施临床路径奖惩制度。
四、急诊组
(一)专家组提出的问题及建议:
1.急诊布局流程欠合理,急诊挂号、急诊分诊与急诊抢救室不在一起,对病人的分诊和抢救存在一定影响。2.急诊检验开展的生化指标相对少一些,对患者疾病的诊断相对不足。
(二)整改情况:
1.医院通过完善危重患者急救绿色通道,以及落实抢救患者先诊疗后结算等措施,在医院空间有限、患者数量激增的情况下,全力保证急危重症病人获得及时、有效的抢救治疗。2.目前急诊检验可开展的生化指标已增至43项。
五、护理管理
(一)专家组提出的问题及建议:
1.护理部未建立完整的管理体系,科室各项护理规章制度、岗位 职责、工作流程未充分体现专科特点。有些项目制定时间比较陈旧,(有2005年制定的制度,至今未修订),需要进一步修订,体现持续改进。
2.提问部分护士,对岗位职责、工作流程、病情观察及护理要点掌握不熟练。
3.未将本院细化的护理等级标准进行公示。
4.不良事件上报率低,截止到今年8月下旬,内、外科病房均无一例不良事件上报,全院仅两例。
5.护理安全措施落实有待改进,内、外科浴室内均无防跌倒标识。防跌倒、防坠床标识在病房内固定粘贴在所有病床上,未起到对每个病人个体安全防护措施的实施。
6.未采取多种形式的健康宣教,提问护士健康教育知识,均未能熟悉掌握。
7.医院后勤保障支持系统不太完善,口服药、静脉给药均由护士去药房领取。
8.医院、科室均有绩效考核制度、激励措施,但无具体落实。
(二)整改情况:
1.各临床科室常规、岗位职责已经完成,护理部已将制度、流程、预案完善。
2.要求护士长做好本科护士的专科知识培训工作,要求护士熟练掌握岗位职责、工作流程、患者病情,护理部定期检查。3.要求护士长、护士实事求是,主动上报护理不良事件。4.护理部已将分级护理标准公示上墙。5.内、外科浴室内防跌倒标识已贴。
6.医院提供多种方式的健康宣教材料(如印制的手册、张贴画、宣传板等),要求每位护士均具有健康宣教的能力,护士长、护理部定期进行督导检查。
7.各病区已经落实了绩效考核激励措施。未解决的问题:
病房的中心药房未做到下收下送,集中供应,医院将进一步协调解决。
六、医院感染管理
(一)专家组提出的问题与建议:
1.手术器械在手术室单独清洗,由于设备不到位,存在清洗不到位的 问题,如关节部位、腔隙的内壁等。2.ICU病房内洗手设施少,未达到卫生部相关规范要求(如单间一个洗手池、每2张床一个洗手池的标准),手消位置安排不合标准,病人的排泄物处理存在隐患。3.内窥镜室消毒清洗间未达到卫生部相关规范要求,未配备超声清洗设施。
(二)整改情况: 1.医院器械科与相关科室商讨购置硬式内镜专用超生清洗机及清洗槽,力争三个月内完成修建规范的硬式内镜清洗消毒间任务。2.护理部与手术室、供应室进一步协调、安排,根据科室需求,适当增加护理人员及备用手术包,逐步将手术器械送到供应室集中清洗消毒,实现手术器械的集中供应。3.对手术医师加强手卫生的管理、监测,护士在处理病人排泄物时做好个人防护。
4.仍未落实:配备超声清洗机。
七、血液透析室建设管理
(一)专家组提出的问题及建议:
1.布局需要改进(更衣室在透析中心以外); 2.无污物通道; 3.透析室空间略显拥挤;
4.建立肾科病房有助于解决危、重、急、难病例
(二)整改过程: 1.与医院感染科沟通,建立了在无污物通道情况下感染控制科的建议文档(已经存入血液透析室管理文档内)。
2.为了解决透析室医疗抢救通道不畅通的问题,满足透析病人快速增长的需求,医院已逐步更换现有透析用床。未解决的问题:
1.结合医院实际情况,目前不能建立肾科病房。
2.透析室患者更衣室的布局问题。(由于历史原因,在血液透析室无法迁移的情况下,患者更衣室的位置难以转移到血液透析中心内。)
八、实验室生物安全和质量控制
(一)专家组提出的问题及建议:
1.北京市检验结果互认飞行检查结果4项不合格。
2.实验室环境有改善,但实验室分区不明确,不符合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要求。
(二)整改情况:
1.已对生化仪和血球仪进行调试、保养,努力达到北京市检验结果互认飞行检查要求。
2.已将HIV初筛实验室搬离。(照片)
九、输血组
(一)专家组提出的问题:
1.血库选址与爱滋病实验室相邻,对储血安全存在较大安全隐患。2.输血管理文件存在欠缺:文件不全(未建立输血治疗知情同意签字制度)、因此在临床输血管理中临床医生应该履行的告知义务和如何填写和完善同意书的内容,没有依据文件制度的建立无可行性,缺乏可操作性:急诊紧急用血不进行交叉配血、Rh阳性病人紧急用血首选同型阴性血制度文件中输血相关文案名称与实际使用表单名称不符。
3.输血病历中存在问题:输血前相关检测报告中无标本采集时间标注,从病历中对急诊用血病人的输血缺乏时效性;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修改痕迹明显。
(二)整改情况:
1.现将HIV实验室与检验科值班室位置对换,血库现位于值班室与无菌室之间,相对远离污染源。
2.现已制定输血治疗知情同意签字制度,使临床医生填写及完善同意书的内容有所依据;急诊紧急用血对不合理的用血情况进行修改,仍然按照同型输注,交叉配血相合后发放血液的原则;制度文件中相关文案名称错误现已修正。
3.定期进行全院输血知识培训,规范输血病历及相关表格的填写;加强对输血病历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检验科报告单中病房化验单上计划盖章注明标本采集时间。
十、影像组
(一)专家组提出的问题:
1.科室内应设立质量控制小组或专人监管,加强辐射安全及仪器质量控制知识的学习及培训。
2.对各类病人检查的辐射剂量应有一定的数据记录。
(二)整改情况:
1.按照要求基本完成了质量控制小组的建设,并且由专人监管,积极参加及学习了质量控制相关知识。
2.申请了CT的PACS系统和诊疗机器的辐射剂量数据检测软件,逐步完成硬件及软件质量的双优。
十一、药事管理
(一)专家组提出的问题:
一、抗菌药物专项治理:
1.今年上半年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较高(101.18DDD)2.围术期I类切口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使用检查发现3个问题:部分病例预防用药,药物选择不当,如选择三代头孢、喹诺酮类等;多数病例抗生素用药时间偏长,近一半病人用药时间大于3天;用药时机不正确:术前不用术后给药。
3.进一步加强特殊使用抗菌药物审批程序的管理,简化流程,落到实处,记录可追溯。
二、药剂科人员和硬件
1.临床药师数量尚未达标,工作尚未常规化,希望进一步加强医药护的治疗团队建设。
2.药剂科硬件配备方面: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占全院卫生技术人员比例未达标,仅5.7%;高级职称人员比例不达标;药剂科工作用房面积不足,中心药房和药库面积不达标。
(二)整改情况: 1.针对抗菌药物使用强度高及围手术期I类切口预防用药物欠规范等涉及抗菌药物整治活动的相关问题。医院一方面科学调整抗菌药物目录,以满足临床用药需求,另一方面加强医师对相关知识、制度、规范的学习。同时医院加强监督与奖惩力度,逐步修订《朝阳区第二医院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奖惩办法》。截止到 2012年2月,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42.16%,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41.67%,接受抗菌药物治疗住院患者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85.47%,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最低达到58.3DDD。
2.特殊使用抗菌药物审批程序已进一步简化,患者病情需要应用特殊使用抗菌药物,应具有严格临床用药指征或确凿依据,需经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家组成员会诊同意后,由具有副主任医师及以上职称人员开具处方,方可使用。门诊医师不得开具特殊使用及抗菌药物处方。紧急情况下医师可以越级使用抗菌药物,处方量应当限于一天用量。
4.未解决的问题:
1.关于临床药师数量及药剂人员结构问题,医院正积极努力通过招聘相关人员。
2.关于工作用房面积等问题,暂时尚未解决。
总之,医疗质量、医疗服务、医疗安全是医院发展永恒的主题。按照“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要求,医院将会在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指导下、院领导班子的统一带领下,进一步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多措并举,加强医疗质量管理,确保医疗安全,推动医院全面工作稳步、持续的发展。
第二篇:医疗质量万里行
西中医发[2011]42号
关于印发《西吉县中医医院“医疗 质量万里行”活动方案》的通知
各科室:
现将《西吉县中医医院“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学习,严格贯彻落实。
附:《西吉县中医医院“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方案》
二O一一年七月七日
主题词:印发 医疗质量万里行 方案 通知 抄报:县卫生局 附:
西吉县中医医院“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方案
我院开展“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和“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以来,对进一步促进全院规范医疗行为,改善医疗服务,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总结去年“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和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区市县卫生厅(局)要求有关工作会议精神,根据本院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11主要工作安排》和《2011年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安排》有关部署,按照2011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及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精神和《2011年卫生工作要点》有关要求,紧密结合“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三好一满意”、“创先争优”和“抗菌药物专项整治”等活动,继续以“人民群众满意为目标”、“以病人为中心,以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为主题”,着力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提高医疗质量,改善服务态度,优化服务环境,规范服务行为,保障医疗安全,改进医德医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中医药服务。
二、活动范围及主题 全院各科室。
活动主题:“持续改进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三、活动内容和重点要求
“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重在制度建设和宣传教育,与 “三好一满意”、“创先争优”、“中医医院管理年”等活动以及“平安医院”创建工作相结合,以查促建、纠建并举。活动的目标是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改善医疗服务,优化医疗环境,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努力做到“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
(一)继续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宣传教育,强化医疗质量、医疗服务和医疗安全意识。
1.要继续加强对医务人员医疗质量、医疗安全教育和相关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医疗风险、医疗安全责任意识,强化医德医风教育,更新质量安全观念,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2.加大公众就医知识宣传教育力度。要充分利用相关科普读物和宣教材料,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常见药物的合理使用、非药物治疗等相关医疗技术为重点,采取现场讲座、网络视频、展览展示、专题报道等多种宣传形式,引导群众正确认识医学科学和医疗风险,正确择医、就医,提高群众医疗风险意识和甄别假医、假药、虚假宣传的能力,保障患者合法权益。
3.围绕“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主题,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报道活动。
(1)加强舆论引导,突出管理、突出质量、突出服务、突出安全。充分发挥网络、电视、展览展示、电子屏等媒体的作用。继续大力宣传医疗质量、医疗服务和医疗安全管理的新思路、新举措、新成绩,宣传开展本次活动的意义。要求结合好做法、好经验,宣传管理规范、质量可靠、群众满意的先进典型,营造有利于提高医疗质量、促进医疗安全、改善医患关系的良好舆论氛围。
(二)进一步加强医疗服务管理,强化服务意识,改进服务态度,优化服务流程,加强医患沟通,不断提高医疗服 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提高患者满意度。
1.继续贯彻落实中央文明委《关于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和中央文明办《<关于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的任务分工方案》,要积极推动志愿者服务,逐步完善志愿者服务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认真组织开展志愿者医院服务和医务人员志愿服务相关工作,促进医患关系和谐。
2.继续贯彻落实卫生部《关于进一步改善医疗机构医疗服务管理工作的通知》(卫医政发„2010‟12号),要继续将改善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感受作为加强医疗服务工作的创新点和突破点,落实便民、利民措施,逐步通过预约挂号、合理安排门急诊服务、简化门急诊和入、出院服务流程、推行“先诊疗,后结算”模式、提供方便快捷的检查结果查询服务等,积极探索、创新,有计划、有重点地推进各项改善医疗服务的措施,做到安排合理、服务热情、流程顺畅,不断促进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
(三)继续贯彻落实《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管理办法(试行)》(卫医政发„2009‟51号),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
1.进一步完善质控设臵规划,规范医疗质量控制的建设和管理,积极促进质控的建设和发展,逐步建立质控网络,开展各专业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
2.各相关职能科室和人员负责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按照相关规定定期向医院报送质控信息,并接受卫生局和质控中心的质控检查,并根据反馈信息组织整改,改进医疗质量。
3.按照有关规定,逐步开展临床路径、单病种质控,开展常见疾病、优势病种及重点病种的病例信息登记工作。
4.按照《综合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指标(2011年 版)》及《中医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08版)》、《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检查评估细则》要求加强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管理与评估,促进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持续改进。
(四)严格落实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推进临床合理检查、合理诊疗;规范科室建设,实施院务公开。重点要求:
1.严格落实首诊负责、三级医师查房、疑难病例讨论、危重患者抢救、会诊、术前讨论、死亡病例讨论、交接班等核心制度,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2.大力推行优势病种、重点病种,逐步推行临床路径,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推进合理检查、合理诊疗,促进医疗质量科学管理;开展同级医院构检查结果互认和单病种费用控制工作,减轻群众看病就医负担。
3.贯彻落实《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中医病历书写基本规范》(2010版),定期开展病历点评活动,规范病历书写行为,加强病历内涵建设,提高病历质量。
4.根据医院发展需要,逐步贯彻落实《电子病历基本规范》和《电子病历系统功能规范(试行)》,规范电子病历系统建设和电子病历的临床应用。
5.按照《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及《中医医院妇科等11个临床科室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等文件要求,进一步加强急诊科等重点特色专科和重点部门的建设和管理,做到人员、设备、设施配备与其功能、任务相适应,开展科学、合理、规范的医疗服务。
6.全面推行医院院务公开制度,进一步落实院务公开各项要求以及《医疗机构院务公开监督考核办法(试行)》,增强院务公开意识,逐步探索实行单病种医疗费用公开,推 动医院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和内部民主管理决策。
8.根据国家及自治区中医药管理局有关要求,按规定及时上报特色专科、重点专科相关信息。
(五)进一步加强护理工作,规范护理行为,改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
1.进一步贯彻落实《护士条例》。建立健全护理工作规章制度、疾病护理常规和护理服务规范、标准,建立护士岗位责任制,规范护士的执业行为;维护护士的合法权益,逐步推行合同制护士与编制护士同工同酬。
2.贯彻落实《卫生部关于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的通知》(卫医政发„2010‟7号)等相关规范性文件,改进护理服务,加强护理管理。
根据《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试行)》和《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试行)》、《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试行)》及《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等文件的要求,结合病房实际,细化分级护理的服务内涵、服务项目,并纳入院务公开,向患者和社会公布,并遵照落实。护理部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并落实加强临床护理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要调动各方面力量,为该项工作的有效落实提供便利条件和有力保障,逐步扭转由患者家属或者家属自聘护工承担患者生活护理的局面。
3.严格按照《医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标准(试行)》,扎实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改革临床护理工作模式,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护士全面落实护理职责。医院根据发展需要,临床一线护士,依据各病房(病区)护理工作量和患者病情配臵,使病房护士数与实际床位数的比例逐步达到≥0.4:1。每名责任护士平均负责患者数量不超过8个。逐步达到不依赖患者家属或 家属自聘护工护理患者。实施护士岗位管理,建立护士绩效考核制度,考核结果与护理服务的质量、数量、技术难度和患者满意度相结合,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医院将加大经费投入,提高护士待遇,建立激励机制,营造良好执业氛围。
(六)继续做好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认真贯彻实施《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心血管介入诊疗技术管理规范》、《妇科内镜诊疗技术管理规范》等规范性文件,建立医疗技术准入和管理制度,促进医学科学发展和医疗技术临床合理应用。重点要求:
1.院长是医院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建立健全医院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建立医疗技术管理档案。对开展的医疗技术进行技术审核,严格管理,严格按照规定开展相关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
2.建立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和管理办法,制定手术分级目录,严格按照规定对医师的专业技术能力进行审核并通过后,方可授予相应的手术权限,并实施动态管理。
3.建立医疗技术风险预警机制,制定和完善医疗技术损害处臵预案并组织实施。
(七)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处方管理办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关于加强全国合理用药监测工作的通知》、《中国国家处方集》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38号)等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积极推进临床合理用药。重点要求:
1.成立药事管理组织,完善相关工作与管理制度并认真落实。2.贯彻落实《中国国家处方集》,制定医院处方集,并认真组织培训、实施和评估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3.认真落实处方点评制度,对处方实施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对不合理用药及时予以干预。
4.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规定,建立健全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明确各级医师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权限,切实采取措施推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工作。
5.以严格控制I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管理。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细菌耐药预警机制。
6.认真做好合理用药监测工作,按照监测工作方案的要求,认真、及时、准确做好数据的收集和上报工作。
7.建立健全毒、麻、精、放等特殊药品的安全管理制度并认真落实。
8.逐步建立临床药师制,有明确的临床药师岗位职责和相应的临床药师工作与管理制度,明确其在医疗质量管理体系中的责任和任务并认真落实。
(八)进一步加强医疗服务重点环节的安全管理,保障医疗安全。
1.继续推进与落实“病人安全目标”。
2.贯彻实施《手术安全核查制度》,认真做好手术安全核查工作。
3.贯彻落实《医院工作制度》、《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和《医院手术部(室)管理规范(试行)》等规范性文件,落实查对制度,认真做好输血、用药、检验等医疗服务重点环节的安全核查工作。
(九)贯彻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相关技术规范和指南,加强重点科室、重点部门、重点环节的医院感染控 制工作。
1.建立和完善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职责明确,合理配备专兼职人员,制定并落实符合本院实际的相关规章制度。
2.积极开展医院感染监测、建立医院感染信息报告制度,做到出现问题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最大限度地降低医院感染对患者造成的危害。
3.贯彻落实《医院手术部(室)管理规范(试行)》等相关规范性文件,加强手术室、血液透析室、重症监护室、新生儿病房、消毒供应室等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防控。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等重点环节的医院感染防控符合规范。
4.贯彻落实《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和控制技术指南(试行)》、《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以及《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加强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等重点环节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手术及臵管前、中、后的各项操作技术应当符合医院感染防控要求。
5.贯彻落实《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落实医务人员手卫生、隔离、消毒灭菌、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等各项工作措施,认真做好重点部门、重点人群的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
6.开展医院感染管理专兼职人员和医院感染重点部门、重点环节医务人员的医院感染防控知识培训,强化医院感染防控意识,提高医院感染防控水平。
(十)根据《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人间传染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和实验活动生物安全 审批管理办法》、《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医疗机构临床基因扩增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对实验室生物安全、质量控制和管理进行全面检查,重点完善制度建设、硬件设施、人员管理、应急处臵、执行落实等方面情况。
(十一)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血液管理工作的通知》,进一步规范临床用血管理,促进临床科学、合理用血,保障临床用血安全。重点要求:
1.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严禁非法采集血液。
2.设立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做好临床用血的规范管理和技术指导工作,开展临床合理用血、科学用血的教育和培训工作。
3.临床科室根据《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和实际情况,科学合理使用血液,制订用血计划,并对医务人员用血情况进行评估。
4.根据医院实际情况,逐步设立输血科(血库)并合理配备技术人员、设备设施;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制订血液储备计划,保证合理有效库存,做好临床用血的储存、检测和发放。
5.建立科学有效的输血不良反应和紧急用血应对预案,并认真落实。
(十二)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做好后勤安全保障。建立安全生产组织管理体系,明确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建立安全生产相关部门领导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制度,完善安全生产工作制度,安全生产定期排查、整改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落实安全生产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形成安全生产长 效机制。确保安全生产资金落实到位。
1.建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足安全生产人员,规范安全生产管理程序和操作程序。
2.加强安全生产重要设施、装备、设备的日常管理和维护,确保安全正常运行,完善劳动保护用品的配臵和安全使用。
3.确保消防设施、设备配臵齐全,使用有效,确保消防通道畅通,消防标识醒目,确保消防预警系统功能正常运行。加强在建工程和装修改造工程的消防安全管理,严控违规使用不符合消防要求建筑材料的行为,确保建筑工程依法安全有序完成。
4.加强对放射源、危险化学品、压力容器、电力设施、电器设备的安全管理,加强安全生产人员的业务培训,全体员工安全意识的教育培训,加强应急处臵和逃生演练。
5.加强安全保卫工作,配齐治安监控设施,规范安保人员的履职行为,维护医院的正常医疗秩序,保障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
(十三)贯彻落实《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进一步做好放射诊疗防护工作。重点加强放射治疗、介入放射学的防护管理工作。
1.建立完善放射诊疗防护组织机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等,明确专(兼)职管理人员及其职责,并认真组织落实;
4.做好放射诊疗设备定期检测工作;
5.做好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职业健康监护工作;
6.配备并合理使用放射防护用品、自主检测设备。
四、活动步骤
(一)动员部署(2011年6月)。1.制订具体实施方案,明确工作重点、组织分工、活动安排,落实各项活动内容,对2011年“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进行部署。
2.结合工作实际,制订2011年“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方案。
(二)组织实施(2011年7月—10月)。
1.贯彻落实。各科室按照统一部署,全面开展2011年“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医院继续加强管理,进一步完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并组织媒体开展宣传报道活动。
2.自查自纠。各科室要在2011年7月底前完成自查工作。对自查中发现的问题要立即组织整改,对严重违反有关规定,或造成医疗质量、安全事件的人员医院将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及时总结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推广“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的好经验、好做法和好典型,有序推进,确保成效。
3.迎接区、市、县卫生厅(局)指导检查。时间:2011年9月至10月,医院组织对全院“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指导、检查,并做好迎接区、市、县卫生厅(局)指导检查的准备工作。
五、工作要求
(一)克服松懈情绪,加强组织领导。连续三年开展的“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是继“医院管理年”活动以来,医院进一步坚持以人为本、贯彻科学发展观、改进医疗质量管理、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是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的具体体现,是我院全面开展的“三好一满意”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是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完成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09-2011年重点改革任务的关键一年。全面实现“医疗质 量万里行”活动目标,需要全院各科室及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克服松懈情绪,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做好再宣传、再发动工作,进一步加大宣传、指导、培训和检查力度,不断强化医院全体工作人员的质量、安全意识,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二)动员社会参与,营造良好氛围。要继续主动协调、组织相关部门,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分层次、分类别、分项目地推动活动开展。要加强舆论宣传引导,动员新闻媒体支持和积极参与,宣传推广一批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的先进典型,采取多种方式推广交流,为医院的改革和发展营造良好社会氛围,为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奠定基础。
(三)建立长效机制,逐步转向常态。按照医疗卫生管理各项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卫生部及区市县卫生工作部署,建立医院管理和医疗质量管理相关制度、指标体系和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医院管理和医疗质量管理控制体系,将医院管理和医疗质量管理控制工作从阶段性活动逐步转入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的常态管理轨道,逐步形成持续改进质量、保障医疗安全的长效工作机制,促进“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向专业化、精细化、系统化纵深发展,不断提高医疗服务的水平和质量。
六、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李军义 院 长
副 组 长:许敏霞 党支部书记、副院长
陈 坚 副院长 马立贵 副院长
成 员:曹丽萍 办公室主任
王晓荣 财务科主任
宋继武 药械科主任兼医务科副主任 韩金兰 护理部主任 孟 宁 总务科主任 王红英 内儿科主任 齐金军 外骨科主任 窦海丽 妇产科主任 朱振华 急诊科主任
马汉君 针灸理疗康复科主任 田琴慧 针灸理疗康复科护士长 王 梅 妇产科护士长 崔晓燕 急诊科护士长 张瑞霞 外骨科护士长 杨春燕 内儿科护士长 杨森虎 麻醉科主任 王学升 口腔科主任 马文智 放射科主任 马秀兰 B超心电室主任 张有智 检验科主任 安玉梅 供应室护士长 司银香 麻醉科护士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曹丽萍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第三篇:医疗质量万里行
“医疗质量万里行—骨质疏松症”专题活动在我院圆满结束 7月底,由卫生部医政司与中国医师协会共同主办的“医疗质量万里行—骨质疏松症”专题活动在我院圆满结束。此次专题活动组织宣传人员和医院内的人员对高危人群进行骨质疏松症风险筛查活动,并推荐筛查结果为高危的人群前往骨质疏松症诊疗协作基地就诊,筛查活动为期40天,共计625人次,旨在加强我国中老年人预防骨质疏松症的意识,减少骨质疏松症所带来的危害,做到早预防早治疗,提高我国临床一线医务工作人员对骨质疏松的预防及治疗水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截止2010年,我院成为第一批全国50家三甲医院的“骨质疏松症诊疗技术协作基地”
卫生部医政司和中国医师协会根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09年“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方案》的通知》,决定开展骨质疏松专题活动,旨在加强我国中老年人预防骨质疏松症的意识,减少骨质疏松症所带来的危害,做到早预防早治疗,提高我国临床一线医务工作人员对骨质疏松的预防及治疗水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今年6月中旬,中国医师协会在我院开展了为期40天的“骨质疏松症高危人群筛查与推荐”项目,对所遇到的骨质疏松症高危人群进行OSTA筛查,并推荐筛查结果为阳性的患者前往“骨质疏松诊疗技术协作基地”就诊。我院骨质疏松科积极参与项目,并对参加此次OSTA筛查的625名患者逐一进行诊疗以及科普宣教。
2010年卫生部医政司拟在全国17个大城市50家三甲医院完成建设骨质疏松诊疗技术协作基地,目前,我院骨质疏松科成为中西北首家挂牌单位。
我院成为卫生部“骨质疏松诊疗技术协作基地”挂牌单位 七月底,我院成为卫生部“骨质疏松诊疗技术协作基地”挂牌单位,是中西部首家挂牌医院。
自2009年9月起,卫生部医政司和中国医师协会根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09年“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方案》的通知》,决定开展骨质疏松专题活动,旨在加强我国中老年人预防骨质疏松症的意识,减少骨质疏松症所带来的危害,做到早预防早治疗,提高我国临床一线医务工作人员对骨质疏松的预防及治疗水平,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树立医院以病患为中心的形象。该项目核心内容包括:建设骨质疏松诊疗技术协作基地、骨质疏松高危人群筛查和骨质疏松症患者临床观察项目等。
2010年卫生部医政司拟在全国17个大城市50家三甲医院完成建设骨质疏松诊疗技术协作基地,经中国医师协会来我院考察,认为我院骨质疏松科条件最为成熟,七月底已成为中西部首家挂牌医院。
为配合此项活动,中国医师协会在我院开展了为期40天的“骨质疏松症高危人群筛查与推荐”项目,对所遇到的骨质疏松症高危人群进行OSTA筛查,并推荐筛查结果为阳性的患者前往“骨质疏松诊疗技术协作基地”就诊,骨质疏松科对参加此次OSTA筛查的625名患者逐一进行诊疗及科普宣教,提升了中老年人预防骨质疏松的意识。,
第四篇:医疗质量万里行计划
县卫计局:
卫生院“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计划
为进一步加强我院医疗安全管理,按照上级统一部署,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全面开展“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结合本院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成立管理组织:院成立了“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 成 员:
二、指导思想
根据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相关文件精神和要求,结合“三好一满意”,继续以人民群众满意为目标,着力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提高医疗质量,改善服务态度,优化服务环境,规范服务行为,保障医疗安全,改进医德医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
三、活动范围及主题 全院临床、医技科室
活动主题:“持续改进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四、活动内容和重点要求
“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重在制度建设和宣传教育,与“三好一满意”、“平安医院”创建工作、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改善医疗服务,优化医疗环境,和谐医患关系,努力做到“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
(一)继续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宣传教育,强化医疗质量、医疗服务和医疗安全意识。
1.继续加强对医务人员医疗质量、医疗安全教育和相关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医疗风险、医疗安全责任意识,强化医德医风教育,更新质量安全观念,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2.本院以围绕“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主题,市场信息部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报道活动。突出管理、突出质量、突出服务、突出安全。大力宣传医疗质量、医疗服务和医疗安全管理的新思路、新举措、新成绩、好做法、好经验,营造有利于提高医疗质量、促进医疗安全、改善医患关系的良好舆论氛围。
(二)进一步加强医疗服务管理,强化服务意识,改进服务态度,优化服务流程,加强医患沟通,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提高患者满意度。
1.逐步完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促进医患关系和谐。2.简化门诊和入、出院服务流程、推行“先诊疗,后结算”模式、提供方便快捷的检查结果查询服务等,积极探索、创新,有计划、有重点地推进各项改善医疗服务的措施,做到安排合理、服务热情、流程顺畅,不断促进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
(三)加强医疗质量控制管理,建立质量安全信息上报制度。
1.进一步完善本院各专业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2.检验科按照相关规定报送质控信息,接受卫生行政部门和质控中心的质控检查,并根据反馈信息组织整改,改进医疗质量。
3.按照有关规定,开展临床路径、单病种质控、工作。4.加强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管理与评估,促进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持续改进。
(四)强化“三基三严”训练,严格落实医疗核心制度,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推进临床合理检查、合理诊疗;规范医疗机构相关科室建设,实施院务公开。重点要求:
1.强化“三基”训练,继续开展医务人员岗位基本技能训练,提高医务人员素质和水平。
2.严格落实首诊负责、三级医师查房、疑难病例讨论、危重患者抢救、会诊、术前讨论、死亡病例讨论、交接班等核心制度,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3.大力推行临床路径和单病种质量控制,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推进合理检查、合理诊疗,促进医疗质量科学管理;继续实行同级医疗机构检查结果互认,控制费用不合理增长,减轻群众看病就医负担。
4.定期开展门诊、住院病历检查、处方点评工作,规范病历书写行为,加强病历内涵建设,提高病历质量。
(五)进一步加强护理工作,规范护理行为,改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
1、加强护士在职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1).强化相关知识的学习掌握,定期组织护士授课,实行轮流主讲,进行规章制度及专业的培训。
2).重点加强对护士的考核,强化学习意识,护理部计划以强化“三基”护理知识及专科技能训练为主,由高年资的护士轮流出题,增加考核力度
3).随着护理水平与医疗技术发展不平衡的现状,有计划的选送部分护士外出学习,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优化护理队伍。不断的更新护理知识。
2、护理安全是护理管理的重点,安全工作长抓不懈
1).护理人员的环节监控:对新调入护士以及有思想情绪的护士加强管理,做到重点交待、重点跟班。切实做好护理安全管理工作,减少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隐患,保障病人就医安全。
2).病人的环节监控:新入院、新转入、急危重病人、有发生医疗纠纷潜在危险的病人要重点督促检查和监控。
3).时间的环节监控:节假日、双休日、工作繁忙、易疲劳时间、交接班时均要加强监督和管理。
4).护理操作的环节监控:输液、输血、注射、各种过敏试验等。虽然是日常工作,但如果一旦发生问题,都是人命关天的大事,作为护理管理中监控的重点之重点。
3、转变护理观念,提高服务质量
1).护理部继续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增强工作责任心。2).注重收集护理服务需求信息,护理部通过了解回访意见、与门诊和住院病人的交谈,发放满意度调查表等,获取病人的需求及反馈信息,经常听取医生 的意见及时的提出改进措施,3).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加强安全管理的责任,杜绝严重差错及事故的发生。
4、合理利用人力资源,避免人浮于事的局面
我院的医护比例搭配不合理,护士的人员少。工作繁重,护士长应根据科室病人情况和护理工作量合理分配人力资源,弹性排班,增加高峰期上班人数,全院护理人员做到工作需要时,随叫随到,以达到保质保量为病人提供满意的护理服务。
5、树立法律意识,规范护理文件书写
6、护理各项指标完成目标 1).基础护理合格率100%。2).急救物品完好率达100%。3).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90% 4).护理人员“三基考核合格率达100%。5).一人一针一管一用灭菌合格率达100%。6).常规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
7).一次性注射器、输液(血)器用后毁形率达100%。
(六)建立医疗技术准入和管理制度,促进医学科学发展和医疗技术临床合理应用。
1.建立健全本院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建立医疗技术管理档案。
2.医务部建立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制定本院手术分级目录。
(七)继续加强临床用药管理,规范用药行为。
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处方管理办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积极推进临床合理用药。
1.完善本院药事管理组织,落实相关工作与管理制度并认真落实。
2.贯彻落实《中国国家处方集》,制定本院处方目录,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3.认真落实处方点评制度,对处方实施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对不合理用药及时予以干预。
4.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规定,建立健全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推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工作。
5.以严格控制I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管理。
6.建立健全毒、麻、精、放等特殊药品的安全管理制度并认真落实。
(八)进一步加强医疗服务重点环节的安全管理,保障医疗安全。
1.继续推进与落实“病人安全目标”。
2.贯彻实施《手术安全核查制度》,认真做好手术安全核查和手术风险评估工作,确保手术安全。
3.贯彻落实《医院工作制度》、《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和《医院手术部(室)管理规范(试行)》等规范性文件,落实查对制度,认真做好输血、用药、检验等医疗服务重点环节的安全核查工作。
(九)贯彻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相关技术规范和指南,加强重点科室、重点部门、重点环节的医院感染控制工作。
1、加强领导,进一步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1)、进一步加强医院管理,强化院感控制意识,完善管理制度及措施,常规督促院感管理制度的落实。进一步修改和完善院感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并督促贯彻执行。
2)、每季度院感委员会召开一次例会,分析院感情况,提出控制和预防措施、总结经验、促进院感质控工作的开展。科室院感控制小组定期活动并作好记录。
2、做好院内感染监测;
1)、控制感染率并减少漏报:对临床科室强调医院感染监测的意义并对每一份病历都进行监测。
2)、每月对全院的环境、空气、物衣、医务人员手、消毒液、无菌物品等进行常规监测;
3)、按照卫生部的规定进一步规范特殊部门的操作、消毒。
3、输血管理:
1)、严格输血申请审查制度。
2)、严格执行临床输血指征,掌握输血适应症。3)、积极开展成份输血。
4)、严格执行输血同意书签字制度。
4、加强医疗废物的管理。
5、加大医院感染管理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职工对院感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1)、搞好在职职工院感管理知识的继续教育,全年举办院感管理知识培训班1—2次(消毒隔离、合理使用抗生素等)。
2)、做好新分配来院大中专生及其他工作人员的上岗前院感管理知识教育。
3)、对新分配来院的大中专毕业生及其他新上岗人员组织一次院感管理知识考试。
(十)对本院检验科生物安全、质量控制和管理进行全面检查,重点检查制度建设、硬件设施、人员管理、应急处置、执行落实等 7
方面情况。
(十一)继续加强临床用血管理,保障临床用血安全。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血液管理工作的通知》等规范性文件,进一步规范临床用血管理,促进临床科学、合理用血,保障临床用血安全。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严禁非法采集血液,确保临床用血来自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血站。
2、设立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做好临床用血的规范管理和技术指导工作,开展临床合理用血、科学用血。
3、加强临床用血管理,严格掌握适应症,输血适应症合格率≥90%,成分输血率≥85%。
(十二)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做好后勤安全保障。
1.各科建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生产人员,规范安全生产管理程序和操作程序。
2.各科加强医疗器械、设备的日常管理和维护,确保安全正常运行。
3.确保消防设施、设备配置齐全,使用有效,确保消防通道畅通,消防标识醒目,确保消防预警系统功能正常运行。加强在建工程和装修改造工程的消防安全管理,严控违规使用不符合消防材料。
4.加强对放射源、危险化学品、压力容器、电力设施、电器设备的安全管理,加强全体员工安全意识的教育培训,加强应急处置和逃生演练。
5.加强安全保卫工作,配齐治安监控设施,规范安保人员的履 8
职行为,维护医疗机构的正常医疗秩序,保障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
(十三)加强依法执业监管,规范执业行为。
严格进行自查自纠,规范本单位医务人员的执业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保证人民群众的就医安全,并对存在的问题及时上报。
(十四)贯彻落实《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进一步做好放射诊疗防护工作。
1.按照规定要求,到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办理《放射诊疗许可证》,严格规范行政许可程序。
2.建立完善放射诊疗防护组织机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等,明确专(兼)职管理人员及其职责。
3.做好放射人员个人剂量监测、职业健康监护工作。
(十五)迎接全市病历评比活动,加强《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学习培训。
(十六)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活动方案另行下发。
四、工作要求
(一)切实加强领导。“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的重要举措,各部门、各科室要高度重视,将其纳入重要的工作日程,院科两级领导、党团员要带头做好开展质量万里行的各项工作。
(二)突出活动重点。看重内涵建设,从人才、技术、管理等方面为抓手,培训、教育、检查相结合,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内部医疗质量管理和控制体系,从阶段性活动逐步转入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常态管理轨道,逐步形成持续改进质量、保障医疗安全的长效工作机制。
(三)要加大对重点部门、重点科室、重点环节和重点人员的管 9
理和检查力度,对医疗服务、医疗技术、建筑、设备、设施及要害部门中的安全隐患进行全面梳理排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消除安全隐患,防范医疗事故,杜绝医疗差错。
(四)明确活动目标。“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的目标是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和谐医患关系,核心是“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切入点是“万里行”。各科室要围绕活动核心,积极行动,主动协调,动员全院职工广泛参与,分层次、分类别、分项目地推动活动开展。
(五)加强督导检查。各职能部门要加大督导、检查与指导力度,采取综合检查与专项检查、全面检查与重点检查、定期检查与随时检查等多种方式,进行督导检查,全面掌握真实情况,不断改进和推动医院工作,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抄报:卫计局 乡政府 抄送:乡政府张书记 马乡长 10
第五篇:医疗质量万里行实施方案2011
**医院
“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实施方案2011
为进一步加强我院医疗安全管理,按照上级统一部署,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全面开展“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根据《2011年**市“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实施方案》,结合本院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成立管理组织:院成立了“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院长
副组长:**副院长、**副院长、**副书记
成员:
办公室设在医务科,具体负责医疗质量安全情况的日常工作。
二、指导思想
根据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相关文件精神和要求,结合“三好一满意”,继续以人民群众满意为目标,着力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提高医疗质量,改善服务态度,优化服务环境,规范服务行为,保障医疗安全,改进医德医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
三、活动范围及主题
全院临床、医技科室
活动主题:“持续改进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四、活动内容和重点要求
“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重在制度建设和宣传教育,与“三好一满意”、“平安医院”创建工作、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改善医疗服务,优化医疗环境,和谐医患关系,努力做到“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
(一)继续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宣传教育,强化医疗质量、医疗服务和医疗安全意识。
1.继续加强对医务人员医疗质量、医疗安全教育和相关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医疗风险、医疗安全责任意识,强化医德医风教育,更新质量安全观念,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2.本院以围绕“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主题,市场信息部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报道活动。突出管理、突出质量、突出服务、突出安全。大力宣传医疗质量、医疗服务和医疗安全管理的新思路、新举措、新成绩、好做法、好经验,营造有利于提高医疗质量、促进医疗安全、改善医患关系的良好舆论氛围。
(二)进一步加强医疗服务管理,强化服务意识,改进服务态度,优化服务流程,加强医患沟通,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提高患者满意度。
1.逐步完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促进医患关系和谐。
2.简化门诊和入、出院服务流程、推行“先诊疗,后结算”模式、提供方便快捷的检查结果查询服务等,积极探索、创新,有计划、有重点地推进各项改善医疗服务的措施,做到安排合理、服务热情、流程顺畅,不断促进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
(三)加强医疗质量控制管理,建立质量安全信息上报制度。
1.进一步完善本院各专业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
2.检验科按照相关规定报送质控信息,接受卫生行政部门和质控中心的质控检查,并根据反馈信息组织整改,改进医疗质量。
3.按照有关规定,开展临床路径、单病种质控、工作。
4.加强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管理与评估,促进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持续改进。
(四)强化“三基三严”训练,严格落实医疗核心制度,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推进临床合理检查、合理诊疗;规范医疗机构相关科室建设,实施院务公开。重点要求:
1.强化“三基”训练,继续开展医务人员岗位基本技能训练,提高医务人员素质和水平。
2.严格落实首诊负责、三级医师查房、疑难病例讨论、危重患者抢救、会诊、术前讨论、死亡病例讨论、交接班等核心制度,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3.大力推行临床路径和单病种质量控制,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推进合理检查、合理诊疗,促进医疗质量科学管理;继续实行同级医疗机构检查结果互认,控制费用不合理增长,减轻群众看病就医负担。
4.贯彻落实《河北省医疗机构病历书写规范细则》和《唐山市住院病历书写规范细则2010》,定期开展门诊、住院病历检查、处方点评工作,规范病历书写行为,加强病历内涵建设,提高病历质量。
(五)进一步加强护理工作,规范护理行为,改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
1、加强护士在职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1).强化相关知识的学习掌握,定期组织护士授课,实行轮流主讲,进行规章制度及专业的培训。
2).重点加强对护士的考核,强化学习意识,护理部计划以强化“三基”护理知识及专科技能训练为主,由高年资的护士轮流出题,增加考核力度
3).随着护理水平与医疗技术发展不平衡的现状,有计划的选送部分护士外出学习,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优化护理队伍。不断的更新护理知识。
2、护理安全是护理管理的重点,安全工作长抓不懈
1).护理人员的环节监控:对新调入护士以及有思想情绪的护士加强管理,做到重点交待、重点跟班。切实做好护理安全管理工作,减少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隐患,保障病人就医安全。
2).病人的环节监控:新入院、新转入、急危重病人、有发生医疗纠纷潜在危险的病人要重点督促检查和监控。
3).时间的环节监控:节假日、双休日、工作繁忙、易疲劳时间、交接班时均要加强监督和管理。
4).护理操作的环节监控:输液、输血、注射、各种过敏试验等。虽然是日常工作,但如果一旦发生问题,都是人命关天的大事,作为护理管理中监控的重点之重点。
3、转变护理观念,提高服务质量
1).护理部继续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增强工作责任心。
2).注重收集护理服务需求信息,护理部通过了解回访意见、与门诊和住院病人的交谈,发放满意度调查表等,获取病人的需求及反馈信息,经常听取医生 的意见及时的提出改进措施,3).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加强安全管理的责任,杜绝严重差错及事故的发生。
4、合理利用人力资源,避免人浮于事的局面
我院的医护比例搭配不合理,护士的人员少。工作繁重,护士长应根据科室病人情况和护理工作量合理分配人力资源,弹性排班,增加高峰期上班人数,全院护理人员做到工作需要时,随叫随到,以达到保质保量为病人提供满意的护理服务。
5、树立法律意识,规范护理文件书写
6、护理各项指标完成目标
1).基础护理合格率100%。
2).急救物品完好率达100%。
3).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90%
4).护理人员“三基考核合格率达100%。
5).一人一针一管一用灭菌合格率达100%。
6).常规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
7).一次性注射器、输液(血)器用后毁形率达100%。
(六)建立医疗技术准入和管理制度,促进医学科学发展和医疗技术临床合理应用。
1.建立健全本院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建立医疗技术管理档案。
2.医务部建立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制定本院手术分级目录。
(七)继续加强临床用药管理,规范用药行为。
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处方管理办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积极推进临床合理用药。
1.完善本院药事管理组织,落实相关工作与管理制度并认真落实。
2.贯彻落实《中国国家处方集》,制定本院处方目录,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3.认真落实处方点评制度,对处方实施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对不合理用药及时予以干预。
4.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规定,建立健全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推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工作。
5.以严格控制I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管理。
6.建立健全毒、麻、精、放等特殊药品的安全管理制度并认真落实。
(八)进一步加强医疗服务重点环节的安全管理,保障医疗安全。
1.继续推进与落实“病人安全目标”。
2.贯彻实施《手术安全核查制度》,认真做好手术安全核查和手术风险评估工作,确保手术安全。
3.贯彻落实《医院工作制度》、《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和《医院手术部(室)管理规范(试行)》等规范性文件,落实查对制度,认真做好输血、用药、检验等医疗服务重点环节的安全核查工作。
(九)贯彻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相关技术规范和指南,加强重点科室、重点部门、重点环节的医院感染控制工作。
1、加强领导,进一步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1)、进一步加强医院管理,强化院感控制意识,完善管理制度及措施,常规督促院感管理制度的落实。进一步修改和完善院感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并督促贯彻执行。
2)、每季度院感委员会召开一次例会,分析院感情况,提出控制和预防措施、总结经验、促进院感质控工作的开展。科室院感控制小组定期活动并作好记录。
2、做好院内感染监测;
1)、控制感染率并减少漏报:对临床科室强调医院感染监测的意义并对每一份病历都进行监测。
2)、每月对全院的环境、空气、物衣、医务人员手、消毒液、无菌物品等进行常规监测;
3)、按照卫生部的规定进一步规范特殊部门的操作、消毒。
3、输血管理:
1)、严格输血申请审查制度。
2)、严格执行临床输血指征,掌握输血适应症。
3)、积极开展成份输血。
4)、严格执行输血同意书签字制度。
4、加强医疗废物的管理。
5、加大医院感染管理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职工对院感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1)、搞好在职职工院感管理知识的继续教育,全年举办院感管理知识培训班1—2次(消毒隔离、合理使用抗生素等)。
2)、做好新分配来院大中专生及其他工作人员的上岗前院感管理知识教育。
3)、对新分配来院的大中专毕业生及其他新上岗人员组织一次院感管理知识考试。
(十)对本院检验科生物安全、质量控制和管理进行全面检查,重点检查制度建设、硬件设施、人员管理、应急处置、执行落实等方面情况。
(十一)继续加强临床用血管理,保障临床用血安全。
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血液管理工作的通知》等规范性文件,进一步规范临床用血管理,促进临床科学、合理用血,保障临床用血安全。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严禁非法采集血液,确保临床用血来自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血站。
2、设立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做好临床用血的规范管理和技术指导工作,开展临床合理用血、科学用血。
3、加强临床用血管理,严格掌握适应症,输血适应症合格率≥90%,成分输血率≥85%。
(十二)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做好后勤安全保障。
1.各科建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生产人员,规范安全生产管理程序和操作程序。
2.各科加强医疗器械、设备的日常管理和维护,确保安全正常运行。
3.确保消防设施、设备配置齐全,使用有效,确保消防通道畅通,消防标识醒目,确保消防预警系统功能正常运行。加强在建工程和装修改造工程的消防安全管理,严控违规使用不符合消防材料。
4.加强对放射源、危险化学品、压力容器、电力设施、电器设备的安全管理,加强全体员工安全意识的教育培训,加强应急处置和逃生演练。
5.加强安全保卫工作,配齐治安监控设施,规范安保人员的履职行为,维护医疗机构的正常医疗秩序,保障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
(十三)加强依法执业监管,规范执业行为。
严格进行自查自纠,规范本单位医务人员的执业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保证人民群众的就医安全,并对存在的问题及时上报。
(十四)贯彻落实《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进一步做好放射诊疗防护工作。
1.按照规定要求,到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办理《放射诊疗许可证》,严格规范行政许可程序。
2.建立完善放射诊疗防护组织机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等,明确专(兼)职管理人员及其职责。
3.做好放射人员个人剂量监测、职业健康监护工作。
(十五)迎接全市病历评比活动,加强《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学习培训。
(十六)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活动方案另行下发。
四、活动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2011年6月)。结合2009年和2010年“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开展情况,制定院内实施方案,明确工作重点、组织分工、活动安排,落实各项活动内容,对2011年“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进行部署。
(二)组织实施阶段(2011年6月~2011年10月)。
1.贯彻落实。各职能部门和各科室要按照医院的统一部署,认真开展“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进一步完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
2.自查自纠。各部门、科室要紧紧围绕“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的内容和要求,全面、客观地分析医院及本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现状,明确不足,查准问题,找出差距,认真开展自查自纠。
3.扎实整改。各部门、科室对自查中发现的突出问题,认真进行整改,对严重违反有关规定,或造成医疗质量、安全事件的人员要严肃处理。
4.整章建制。各部门要针对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对现行的有关规章制度、诊疗规范、操作规程、工作流程等及时进行补充修订和完善。
5.检查督导。活动领导小组要定期对 “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及时解决实际问题。职能部门每月结合质量安全重点考核,及时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进行通报。
(三)总结表彰阶段(2011年11月-12月)。
院、科要对“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情况进行“回头看”,认真系统的进行总结,写出文字总结材料。评选出先进个人和科室,结合评先进行表彰。
五、工作要求
(一)切实加强领导。“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的重要举措,各部门、各科室要高度重视,将其纳入重要的工作日程,院科两级领导、党团员要带头做好开展质量万里行的各项工作。
(二)突出活动重点。看重内涵建设,从人才、技术、管理等方面为抓手,培训、教育、检查相结合,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内部医疗质量管理和控制体系,从阶段性活动逐步转入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常态管理轨道,逐步形成持续改进质量、保障医疗安全的长效工作机制。
(三)要加大对重点部门、重点科室、重点环节和重点人员的管理和检查力度,对医疗服务、医疗技术、建筑、设备、设施及要害部门中的安全隐患进行全面梳理排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消除安全隐患,防范医疗事故,杜绝医疗差错。
(四)明确活动目标。“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的目标是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和谐医患关系,核心是“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切入点是“万里行”。各科室要围绕活动核心,积极行动,主动协调,动员全院职工广泛参与,分层次、分类别、分项目地推动活动开展。
(五)加强督导检查。各职能部门要加大督导、检查与指导力度,采取综合检查与专项检查、全面检查与重点检查、定期检查与随时检查等多种方式,进行督导检查,全面掌握真实情况,不断改进和推动医院工作,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2011-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