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医院等级评审医务准备工作要点
医院等级评审医务准备工作要点
一、评审特点
1、参与评审专家多、分工细、时间长、要求高
2、追综检查:模拟案例检查、涉及多学科、多部门、多环节配合协调的整体技术水平、??救治与管理能力。
3、临床日常运行工作检查:从早交班、三级查房、门诊、住院、转科、转院(会诊)、出院、随访均有实地查看。
4、反向检查:注重现场又不乏平时。先从医护人员的询问了解(诊疗规范、制度、规定、规章……)查验实际执行痕迹(问病人);科、院二级资料反映全面完整要求、缺一不可。
5、医疗服务质量管理突出重点科室与环节且要求持续改进。
6、注重依法依纪执业,维护患者的权益。
二、医务重点准备内容:
(一)依法依纪执业:
1、《执业医师法》、《献血法》、《传染病防治法》、《药品管理法》、《母婴保健法》、《侵权责任法》等,医师应当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医疗执业水平,履行《执业医师法》五项义务。
2、《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技术处理条例》、《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处方管理办法》、《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等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
3、医务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执业
4、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活动,必须遵循相关诊疗规范和指南。各科各 专业要制定各自疾病的诊疗常规和操作规程,并要了解基本内容。
5、医疗技术准入管理
第二、三类医疗技术、重点检查是否超范围执业(核对医师、技师、执业注册证、通过病程记录、手术记录、麻醉单、报告单等检查)第一类医疗技术(医院管理)(1)技术目录
(2)手术医疗资格准入制度、分级授权、手术审批(3)高风险诊疗技术管理 ICU实行授权的高风险技术操作(1)深静脉穿刺术(2)经皮气管切开术
(3)脉波指示剂连续心排出量监测(PTCCO)导管放置术(4)动脉穿刺置管术(5)临时心脏起搏术(6)紧急气管插管术(7)Swan—Qanz导管放置术(4)新技术新项目的准入管理
准入程序、风险防范、知晓(医生、患方)(5)巨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制度
重点:医疗及护理缺陷、输血反应及输血感染性疾病、药物不良反应、医疗器械所致不良事件等监测报告、登记和处理制度。
(二)、患者的权利保障
1、患者的权利:治疗权、知情权、选择权(诊疗方案、高值耗材、放弃治疗)、隐私保密权、安全保障权、投诉权、获得信息权、宗教信仰、民族风俗习惯尊重权等。
2、知情告知:手术、特殊检查、特殊治疗、书面告知:72小时内谈话、手术前、化疗、放疗、输血(血制品)、疾病变化、激素使用、重大诊疗措施等。自费项>200元耗材、新方法等。
3、隐私保护
4、患者安全
(1)、准确识别患者身份 唯一的标识管理:住院号、腕带使用。(2)、口头医嘱正确使用(3)手术安全 ① 统一标记
② 围手术期病人安全管理。术前、完善检查、评估。施术者、麻醉师亲自查看术中、检查、改变术式谈话,术后复苏,主刀开具医嘱,术后管理,手术记录。术后48小时术者查房。③ 手术风险评估
(4)完善值人?管理:项目、范围、报告、接获、处理流程。(5)患者意外防范:压疮、坠床、跌倒、走失、自杀等。(6)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非?惩罚,自愿?报告、具体措施。
(7)鼓励患者参与医疗安全活动。
(三)、医疗质量管理 1.管理组织
明确管理第一责任人:院长、科主任 各管理组织活动、记录。2.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1)改进方案与考核体系及管理流程。
(2)重点医疗质量关键环节:危重病、围手术、输血、有创诊疗、药物不良反应等。
(3)重点部门:急诊科、手术室、内镜室、重症医学科、产房、新生儿病房、供应室管理标准与措施。
(4)完善质量管理制度:临床技术操作规范、临床诊疗指南及常规,并组织培训考核。医院组织、核心制度、人文沟通、心肺复苏、医院风险防范、医院质量与安全教育、应用医院质量管理方法与工具PDCA、QCC等。
(5)临床路径:病种、科室、路径、表单、疗效?评估,信息化程度。
(6)单病种质量控制:上板?、质量、指标分析。
(7)住院病人管理:病房管理架构,各人员岗位职责技能要求、诊疗计划的制度(住院病人的管理流程)三级查房、请示(汇报)会诊、讨论制度;出院病人:出院小结,出院健康、康复指导,预约随访,出院病人登记。(8)手术治疗管理 ① 资格准入与分级授权 ② 术前准备与评估 ③ 术前讨论与审批 ④ 规范围手术期抗生素使用 ⑤ 手术并发症预防控制措施
三、督促科室做好标准学习、资料准备、知识掌握和应用。
四、对临床科室早交班、三级查房检查点评。
五、组织模拟病例的演练增进各临床科室讨论?协调。
第二篇:迎接等级医院评审准备工作
临床科主任迎接等级医院评审准备工作说明
一、思想准备:
1、要高度重视本次评审。我院成为新一轮三级甲等医院势在必 行,因此,科主任要熟知和领会“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中 第三章和第四章等相关内容,逐条对照本科室工作,找出差距,提出 计划,明确工作目标,做到心中有数。
2、做好随时迎接评审的准备。虽然具体评审时间未定,但根据 上级领导讲话精神得知,一旦确定评审时间后可能就是急的,没有较 多时间去准备,因此要只争朝夕、紧锣密鼓做好迎检准备,对影响评 审成绩而本科室不能解决的问题要及时报告。
二、资料准备:
1、相关工作制度、岗位职责、诊疗规范、操作规范和流程。共 性的制度、规范和流程由医务部主持制定,专科的由相关科主任组织 完成。
2、医疗文书。
3、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工作记录(质量控制活动记录)
三、工作准备
1、适应本次评审方式,有的放矢做好准备。
根据卫生部医管司 2011 年版 “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指南” 可以看出,本次评审方式有:查资料、追踪患者、访谈工作人员并回 答各类相关问题(考核)、检查病历、调查住院患者或家属及工作人 员、巡视医院环境、设施等,总之,评审组将通过各种方式获得相关 信息。本次评审不是“纸上谈兵” 而是从提供的资料中切入,以追,踪的方式进行检查评审,包括:住院患者追踪、特定病种(单病种质 量监测规定的病种)追踪、医院感染管理追踪、临床用药追踪(重点 是合理使用抗菌素)、危重症管理追踪。例如住院患者追踪:评审员 从住院一览表中,选择住院一周以上的患者,追踪检查对该患者从入 院到出院的整个治疗服务过程,其中涉及到哪个临床、医技部门就检 查到哪里,追踪内容包括:
(1)、与相关工作人员一起回顾病历。
(2)、回顾该患者评估、诊断、治疗计划制订与审核的过程,了 解如何为患者制定最佳的诊疗计划∕方案,包括:①患者评估与再评 估;②选择患者进入“临床路径”的过程;③落实医院现行临床诊疗 指南、疾病诊疗规范、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临床路径的情况;④诊疗 行为是否规范; ⑤对疑难、危重、恶性肿瘤患者实行多学科综合诊疗)。
(3)、直接观察对病人的服务。
(4)、观察医技检查项目应用适宜性、计划执行过程。
(5)、观察给药流程(抗菌药物规范使用、肠道外营养额规范使 用、激素类药物与血液制剂的规范使用、肿瘤化学诊疗等特殊药物的 规范使用)。
(6)、观察感染控制问题。(7)、观察诊治计划执行过程。
(8)、讨论质量监测数据是如何形成和使用,从质量监测数据中 学到了什么,做了什么,如基于监测数据的质量改进活动。
(9)、如何形成和使用单病种过程质量等质控指标,监控临床诊 疗质量。(10)、观察影响安全的问题及工作人员在减少风险中所承担的角 色。(11)、访谈病人或家属。关注治疗服务的进程,如核实、确认在 追踪检查中发现的问题。(12)、检查急诊管理和考察患者流动问题。患者流动问题同样在 辅助科室及其他患者服务单元可能被追踪。如患者需要输血,检查者 可访问血库。
(13)、检查者还可能抽查 2-3 份其他额外病历,以确认已经确定 的问题。检查者可能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协助其回顾病历。根据情况下 列标准可能被使用于指导病历的选择:
①、相似或同一诊断或检查。②、病人即将出院。
③、同一诊断但不同主管医生。④、同一检查但不同地方。⑤、同年龄或同性别。⑥、住院时间长短。(14)、访谈工作人员。
(15)、检查者到达某一病房服务区域,想要访谈的工作人员正好 在忙而需要等待时,检查者可能会巡查病房,追踪某一项目,观察治 疗、服务等。
2、认真扎实做好迎检准备,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狠抓相关规章制度、规范、流程和质量标准的落实。目前,虽然已建立和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诊疗规范和流程等,但评审时不 仅检查有没有这方面文字资料,更重要的是检查是否落实到位。评审 员将在个案追踪过程中,以提问、观察、甚至具体操作等各种方式检 查相关制度、规范等的实际运用情况,如不能熟练掌握并落实在医疗 工作中,很容易被评审员发现,从而给医院造成不良影响,因此科主 任要组织好本科室人员对相关制度、规定、规范、流程和预案等的学习、培训和考核,要人人过关,并重点做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发 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相关制度、规定、规范、流程和质量管理标准 落实到位。
(2)、严格按规范使用抗菌素、激素类药物和血液制剂,并按规 范记录于病历中。
(3)、认真做好临床路径工作。相关科室有临床路径实施小组,并履行相应职责,有临床路径实施病种目录、路径文本,医护人员知 晓本科室相关临床路径工作流程。使符合临床路径标准的患者入组率 ≥50%,入组完成率≥70%
(4)、做好单病种质量管理。有单病种目录和质量管理标准,单 病种管理达标(评审员通过单病种个案追踪检查落实情况)。
(5)、严格把住病历质量关。本次评审除了通过患者追踪检查方 式对病历的内涵质量进行深层次评价外,再由评审员从选定病种 ICD10 编码的顺序,随机抽取病历 20 份,其中出院 10 份、死亡 5 份、运行 5 份,“单病种质量监测”规定的病例中选择住院一周以上的患 者病历。因此,科主任要加强对本科室病历质量的检查,保证运行和 出科病历本本达标,绝不能有侥幸心理。病历检查重点是:
①、卫生部《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落实情况。
②、医院核心制度落实情况。重点检查以下几方面:a.制度落实 的时限性,病历中所反映出的各项核心制度情况是否符合有关制度的 时限性要求。b.病历形式的规范性。病历中体现医院核心制度落实的 部分是否符合有关制度的规范性要求。c.病历内容的完整性。涉及核 心制度落实相关内容的书写是否按照有关制度的要求详尽、完整、表 述清楚。
③、对应用适宜性临床诊疗技术和合理用药的检查。重点检查以 下几个方面:a.针对病历中记载的各种临床诊疗技术的应用情况,病 程记录中应当有选择该项诊疗技术的理由和对相关病情的分析、讨 论。b.病历中应当记录相关临床诊疗技术应用后所取得的效果(病情 转归、不良反应、意外情况等)以及相应级别医务人员的分析、讨论 和评估。c.针对病历中记载的各种药物的使用情况,病程记录中应当 有医生选择使用该类药物的理由和对药物治疗效果、病情变化的分 析、讨论和评估。d.重点加强对病历中反映抗菌药物分级使用管理制 度落实情况,以及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合理使用情况的检查力 度。
病历评价方式:可能由医院、临床科室病历质控相关医师和护士 在评审员指导下进行自查和拟定病历等级,再由评审员与医院、临床 科室病历质控相关医师和护士共同复合,认定病历评价等级,并 逐份提出改进意见。
(6)、加强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持续改进医疗工作。科主任要加 强对本科室医疗质量、核心制度及诊疗规范等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对存在的问题有反馈、分析、改进措施和效果评价;要落实患者安全 目标,对医疗缺陷及不良事件有记录、分析和积极应对措施;要做好 本科室人员的培训及考核(“三基三严”、核心制度、诊疗规范、预案、质量与安全目标等,可根据情况每周或每月一次),持续改进本科室 医疗工作,保证医疗安全。
(7)有完善的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等工作记录。今年新建立的 “科室质量控制管理工作记录”符合“评审标准”中的 4.5.7.1 和 4.1.1.3 等条款,如能按要求做好质量管理工作,并将所做的工作记 录下来,将使医疗管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与此同时,医生交接班 记录、危重病人记录和术前讨论记录等(几大本),既是保证医疗质 量的有力措施,又是落实核心制度的真实体现,故应认真做好记录。(8)、尽早组织本科室人员学习和掌握“评审标准实施细则”中 要求医务人员应知应会的内容(具体内容近日下发),并不断地督促 和考核,力争达标。
等级办 2012.4.6
第三篇:医院等级评审要点
一、全院需要掌握的内容
1、科室主任~护士长及感控医生、护士掌握科室院感质控小组制度、职责。院感委员会成员掌握院感委员会工作制度及职责。
2、科室主任、护士长需熟知本科室院感预防与控制的相关制度、工作流程及所管辖部门院感特点。
3、全体员工熟知本部门、岗位院感相关制度及要求。
4、院感科近三年所培训的院感相关知识重点内容。
5、临床科室医生、护士及检验科、手术室、供应室人员掌握医院感染暴发报告流程和处置预案。
6、全院所有医护人员、后勤人员、医技人员、行政及管理人员掌握手卫生相关知识(手卫生定义、六步或七步洗手法、卫生手消毒方法、洗手指证、洗手原则等)。
7、手术科室医生、助产士、手术室护士掌握外科手消毒操作及相关知识。
8、医生知晓抗菌药物分级使用的原则,手术科室医生掌握Ⅰ类手术病人抗菌药物使用原则。
9、全院医护人员、清洁工人掌握消毒与隔离制度(常规清洁、消毒方法,分级防护制度)。
10、全院清洁工人掌握医疗废物分类收集、怎么储存、包装、运送、称重、交接签字及七步法洗手、个人防护措施,掌握病房消毒液配制浓度及正确处置环境。
11、全院临床、医技人员掌握医疗废物分类、怎么放置及交接。
12、全院临床、医技人员掌握职业暴露定义、预防措施、暴露后处置及报告。
13、全院临床医生掌握常见院感诊断标准及怎么报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手术切口等)。
14、临床科室医护及工人、检验科微生物实验室、药剂科、医务科、达标办、护理部、院感科掌握多重耐药菌病人隔离措施、报告流程及处置办法。掌握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的控制措施,15、临床科室医护人员掌握下呼吸道、手术部位、导尿管相关尿路、血管导管相关血流、皮肤软组织等主要部位感染的预防控制的相关制度与措施,并落实。
二、重点部门增加内容(在全院知晓的基础上增加)
1、新生儿室
新生儿室医务人员知晓院感预防与控制制度与工作规范、流程,严格执行手卫生和无菌技术操作技术。
2、外科系列、手术室、麻醉科
掌握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
3、重症医学科
工作人员知晓重症医学科工作制度、岗位职责和技术规范、操作规程。熟悉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导管所致血行性感染、留置导尿管所致泌尿系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掌握ICU目标性监测内容。
掌握ICU院感高风险危险因素评估及感控措施。
4、感染科
工作人员知晓传染病防治与医院感染管理相关制度。掌握职业防护(标准防护、分级防护等知识)和职业暴露处置流程。
掌握医疗废物废水处理的相关规范(如医疗废物分类、处置流程等)。
掌握传染病处置流程。
5、检验科
工作人员知晓各种传染病职业暴露的应急措施与处置流程。
工作人员知晓化学危险品的管理制度、化学品溢出与暴露的的应急处置预案。
6、供应室
重点掌握供应室的“两规一标”(《医院消毒中心管理规范》、《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
7、病理科
掌握《病理科建设指南》 掌握废物、废液处理制度及回收流程,职业暴露制度与暴露后处置报告。
8、口腔科
掌握《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实施细则》。
掌握职业防护制度、医疗废物处置制度、用后器械处理要求。
9、胃镜室
掌握《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年版)》 掌握职业防护制度、医疗废物处置制度
第四篇:等级医院评审讲课要点
医院评审讲课要点
卫生部评价出陈虎副处长讲课要点:
一、看框架、要通读、悟理念、抓重点、学方法、先知后行、持续改进。
二、以前的重点是质量控制,新一轮医院评审重点关注质量改进。
三、新的关注点:
医院系统管理和整体服务水平
强调科室质量管理的作用
质量监控指标数据的应用
持续质量改进
四、方法:
追踪检查法、逐项检查、文档审查、数据分析、人员访谈、明查与暗访。
五、追踪方法学的操作:
追踪患者、专项管理系统
员工参与为主
以开放式的问题发问
了解制度、流程与实际操作过程
确认矛盾处、标准符合程度、写与做的一致程度
六、系统追踪
评估组织系统、而非单一部门
评估医院内的团队协作
深入一线工作人员,了解每一台一线人员如何照护患者,以及他们所处的管理环境。
七、追踪过程
住院患者中,医疗服务横跨多科/多单元者
选择一位患者,透过病历,形成一个路线图访谈实际提供服务的人员或提供此类服务的人员,对照实际标准规范如遵从度存在问题,会扩大追查,以确定是个别问题还是组织系统问题,在追踪过程中,会随时要求看相关制度、程序或相关文件,同时要求提供该服务人员的证件资料,以审核其能力及资格。
浙江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质控办戴晓娜副主任讲课要点:
一、追踪评价方法学就是对患者在整个医疗过程中获得诊疗护理及后勤支持等服务的经历进行追踪。该方法可以让评价者从患者视角“看”医疗服务,并进行分析,提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
追踪的重点在于质量和安全,核心是“以病人为中心”,强调患者安全及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
对某些特定的管理标准进行专项追踪检查,如质量指标应用、药物管理、感染控制等,考察在这些领域中医院管理的整个过程。
如药物管理的系统追踪:特殊药物的选择、采购、储存、开立处方、准备、调剂、转运、给药及药物反应监测等。
二、重点实地部门访视
重症医学科、外科病房、新生儿病房、手术室、导管室、内镜室、感染性疾病科、口腔科、消毒供应中心、检验科、洗衣房、医疗废弃物处理中心、污水处理中心 手卫生(依从性、正确率)
院感委员会计划的执行
感染监测指标体系
环境(无菌、清洁、污染、普通区域)
消毒与隔离程序
应急程序
抗菌药物与耐药警示管理
人员培训
追踪法与传统检查法的区别:
新的病人系统焦点:
面谈焦点在系统及过程
质量改进
过去的部分功能焦点:
以问题及回答方式而谈
质量控制
追踪方法学应用的意义
病人:改善病人安全、改善病人照护质量、改善就医流程
医疗机构员工:凝聚团队共识与默契、改善团队沟通与运作模式
医疗机构:降低风险、持续提升医疗质量与病人满意度、有机联动维持高标准状态 中国医院协会评价部王吉善解读评审细则:
追踪检查法检查内容如下:
结合使用评审检查申请书中提供的信息。
追踪一点数量患者对医疗机构整个医疗流程的体验。
允许检查员检查医疗流程中一个或多个环节,或环节衔接处的表现。
对单个患者的追踪活动:
对单个患者的追踪活动室现场检查时使用的一种方法,旨在追踪某患者在医院的治疗体验。
追踪法是利用真实患者来分析医院医护服务系统的一种方法,并作为遵守国际标准方面的评估框架。在进行单个追踪时,检查员将会:
利用当时可能的记录,追踪由医院或在医院里向患者提供护理、治疗或服务的过程;评估各学科、各科室、各项目、各服务或各单元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在所提供的治疗和服务中的重要职能;
评价各相关环节的表现,特别强调不同而又相互关联的各环节间的结合与协调;找出各相关环节中的潜在问题。
单个追踪目标患者的选择标准:
1、处于该医疗机构诊治的前五大类患者;
2、与系统追踪如感染预防控制和用药管理相关的患者;
3、跨治疗项目的患者,从医院转为家庭医疗的患者;
4、从其他医院来的转院患者;
5、当天或第二天即将出院的患者;
6、跨治疗项目的患者如从医院到长期医疗
检查员将追踪患者体验,查看医疗机构中不同人员和部门提供的服务,以及他们之间的“交接”。这类评估旨在发现系统性问题,既考察医疗机构的各个组成部分,又考察这些部
分如何配合共同提供安全和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检查员可能从患者当前所在位置开始追踪检查。之后可能去患者第一次进入该医疗机构的地方进行检查,然后可能去该医疗机构的服务强项,或者去患者接受质量和其他服务的任何地方,检查顺序可以变更。
案例:
追踪检查法-----用每一个细节确保医疗安全
“给病人量血压,那块布直接接触了不同人的皮肤,就有可能发生相互感染,我建议你们使用一次性的塑料套。”
“住院病人用的热水瓶,原则上讲,也是会传播疾病的,应该注意更换瓶盖和瓶塞。”“血糖仪,应该一周校正一次。这是预防性的维修,包括CT、磁共振都需要这样。”
“磁共振检查室应该放置不含金属的灭火器,大楼的屋顶有烟蒂,希望不要有人在上面吸烟了。”
“你们的窗帘非常好,保护病人的隐私,即使在病人很多时,也能让病人有想要的私密空间。”
上周,邵逸夫医院被4个老外“考官”从里到外来了一次地毯式检查。这是一次严格的JCI复评,即全球评估医院质量的权威认证。“我们3年前通过了首次认证,现在是复评。”邵逸夫医院何超院长拿着老外“考官”汇总的复评“成绩单”激动地向记者介绍:“你要知道,这是按照1033项高标准考察出来的,包括医院的管理、医疗、护理、设施安全等,除了17项管理方面的部分符合,其他全部达到满分,1000多项满分啊,连老外都竖起大拇指。”
用细节确保医疗安全
4个老外,一周的时间,几乎上天入地把医院的角角落落翻了个遍。“他们走路,看地板会不会让人滑倒,看有没有走廊扶手和残疾人通道,甚至翻看垃圾桶里有没有烟头,以此判断无烟医院是否名副其实。有个官员爬到了病房楼的房顶天台上,在那里发现了一个烟蒂,马上记录在案。天台上吸烟虽然不会影响病人的健康,但有防火的隐患。”一位陪同检查的翻译不得不佩服老外专家的顶真。
以往,病人入院会使用病房里提供的热水瓶,或者自带热水瓶。“这样会有交叉感染的风险,最好是一个病人换一次热水瓶。”检查官员的要求比较高。可换热水瓶的费用谁来出?最终沟通协商以后,医院给新住院病人的热水瓶换一个新盖子,这一做法得到了“考官”的认可。
检查人员看到10%的氯化钠放在护士站,大的包装上明确写着“高危药物”,但内部的小瓶子上,没有类似的提示。“最好,每个小瓶子也有这样的提示,因为这是在病人区域。”老外一边提醒,一边记录。
这些在普通医院看似再平常不过的现象,到了检查专家的法眼里,几乎是吹毛求疵地提高了标准。但医院的工作人员很理解:“JCI的标准每年都在提高,都是为了保证病人的安全。”
访病人查医疗程序
JCI认证专家用“追踪检查法”查看医院的就医流程,从住院病人名单中随便挑选几个病人,追踪病人住院就诊的整个流程,从急诊、门诊、住院、检查科室、检验科甚至到手术,完全从病人的视角看医院的每个环节。
检查组成员Richard先生随即访问了一个刚刚做过胆囊切除手术的患者。这位19岁的男生胆囊切除手术以后发烧,比正常出院时间迟了2天。“医生向你解释发烧的原因了吗?”Richard问。“医生说我是术后有感染,主要是抵抗力下降了。”男生说。其实,这个问题是考察医生有没有及时进行患者教育,与患者及时沟通。
“那你觉得自己在这里就医有什么感觉?”又一个问题。“这里环境好啊,护士穿的花衣服很像在家里,很亲切。在这里治疗很放心,有安全感。”男生说着自己笑起来。Richard最后一个问题,“你有没有留意到,医生在跟你接触的时候,之前和之后有没有洗手?”男生想了一下说,“医生查房时,进来以后都会先洗手,查完以后再洗手再查下一个病人。”
随后Richard又追访了给男生诊治、手术的各个医生,看他们的手术流程、会诊等工作如何衔接。
第五篇:等级医院评审修改版
北京市卫生局关于印发《北京市医院评审方案》的通知
【字号来源:北京市卫生局网站日期:2012-01-31大
中
小】京卫医字〔2011〕193号
各区县卫生局、海淀区公共委,各三级、二级医院:
现将《北京市医院评审方案》印发给你们,请各有关单位结合实际,统筹安排,积极准备,认真落实有关要求,做好医院评审相关工作。
联系人:齐士明,姜凤梅
联系电话:83970633,83970641
传真电话:83560322 电子邮箱:bjyyps@163.com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二十日
附件:
北京市医院评审方案
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1994年2月26日国务院令第149号)、《卫生部关于印发〈医院评审暂行办法〉的通知》(卫医管发〔2011〕75号)要求,结合北京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机构
(一)成立北京市医院评审委员会
1、北京市医院评审委员会的组成主任委员:
市卫生局党委书记、局长 方来英
常务副主任委员:
市卫生局副局长 毛羽
副主任委员:
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 刘印春
市财政局副巡视员 师淑英
市人力与社会保障局副巡视员 张大发
市卫生局纪委书记 何群
市中医管理局局长 赵静
委员由下列部门主要负责人担任:
(1)市卫生局:医政处、办公室、应急办、疾病控制处、法制监督处、监察处、科教处、基层卫生处、妇幼与精神卫生处、药械处、发展计划处、安全保卫处、组织处、宣传处、财务处、审计处、人事处、工会、信息中心。
(2)市中医管理局医政处。
(3)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管处室。
各区县卫生局成立本辖区的医院评审委员会。
2、北京市医院评审委员会主要职能
(1)北京市医院评审的领导、组织、指导、质量控制及监督管理工作。
(2)审定北京市医院评审标准及实施细则。
(3)审定北京市医院评审专家委员会专家组成。
(4)审定北京市医院评审专家库管理办法。
(5)审定全市三级甲等、三级乙等和二级甲等医院的医院评审工作报告(包括评审工作概况;书面评价、医疗信息统计评价、现场评价和社会评价;被评审医院的总分和评审结论建议;被评审医院存在的主要问题、整改意见及期限;应当说明的其他问题等)。
(6)开展北京市医院评审的纪律检查工作。
各区县医院评审委员会负责辖区医院评审的领导、组织、指导、质量控制及监督管理;审定辖区医院评审专家委员会专家组成,审定辖区内二级乙等、一级医院评审工作报告。
(二)成立北京市医院评审工作办公室
1、市医院评审工作办公室组成第一办公室:负责北京市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的评审。
办公室设在市卫生局医政处,办公室主任由医政处处长兼任。
第二办公室:负责北京市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医院的评审。
办公室设在市中医管理局医政处,办公室主任由医政处处长兼任。
2、医院评审工作办公室主要职能
(1)负责贯彻执行市卫生局和市医院评审委员会部署的各项工作任务。
(2)负责北京市医院评审工作的组织协调、统筹安排、指导实施。
(3)负责组织制定北京市医院评审有关工作制度。
(4)负责研究确定被评审医院提交的医院评审申请书内容。
(5)负责研究制定北京市医院评审工作流程。
(6)负责组建北京市医院评审专家组。
(7)负责审查、核实、修改北京市医院评审工作报告,并报市卫生局局长办公会审议。
(三)成立北京市医院评审专家委员会
1、专家委员会组成专家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市医院评审委员会研究确定。专家委员会由四部分人员组成:
(1)专业专家:由各三级医院按照医院管理、医务管理、医疗管理、医技管理、护理管理、院感管理、病案管理、后勤管理、财务管理、信息管理(DRG)等10个方面进行推荐,报市卫生局和市中医管理局审定、选聘。
(2)医疗保险机构专家。由医疗保险机构的行政管理部门推荐,市卫生局和市中医管理局审定、选聘。
(3)社会评估方面专家。由相关管理部门推荐,市卫生局审定、选聘。
(4)群众代表。由市卫生局审定、选聘群众代表。
推荐条件详见《北京市医院评审专家推荐条件》(附件1)。各专业组组长由该专业组专家全体成员选举产生。
各区县卫生局成立辖区相应的医院评审专家委员会。
2、专家委员会主要职能
(1)根据卫生部各级各类医院评审标准,结合北京市医疗卫生工作重点、医院管理实际和特点,遵循“内容只增不减,标准只升不降”的原则,进行适当调整,制定北京市医院评审标准及实施细则。
(2)按照医院评审办公室安排,作为评审专家组成员开展医院评审工作。
(3)完成市卫生局、市医院评审委员会交办的其他任务。
二、医院评审组织
市卫生局委托第三方作为北京市医院评审组织。
(一)受委托第三方单位
北京医院协会。
(二)医院评审组织主要职责
1、在市卫生局和市医院评审委员会领导下,具体负责北京市医院评审的技术性工作,提出医院评审结论建议。
2、在市卫生局领导下,参与组建医院评审专家库,参与制定医院评审专家库办法,参与组织医院评审专家的培训工作。
3、审核医院评审专家组提交的医院评审工作报告,必要时可提出对医院评审中的某些内容进行重新审议或评审的意见,报送市医院评审办公室。
4、完成市卫生局、北京市医院评审委员会交办的其他任务。
三、总体安排
(一)准备阶段(2011年9月-2012年3月)
1、市卫生局制定印发北京市医院评审方案。
2、市卫生局根据卫生部《医院评审暂行办法》,制定《北京市医院评审办法》。
3、根据卫生部统一制定的各级各类医院评审标准和实施细则,结合本市实际,遵循“内容只增不减,标准只升不降”的原则,制定北京市各级各类医院评审标准。
4、建立医院评审专家库。请各二级甲等及以上医院按照《北京市医院评审专家推荐条件》,填写《推荐医院评审专家名单一览表》,加盖医院公章,于2012年1月20日前报送市卫生局医政处,同时将电子版上报指定邮箱。
5、成立北京市医院评审专家委员会。
6、印刷北京市医院评审文件汇编及相关材料。
7、开发研制北京市医院评审管理软件。
8、召开有关会议部署北京市医院评审工作。
9、培训医院评审专家。培训主要内容为医院评审标准和实施细则、医院评审申请书、医院评审方法和相关要求。市医院评审工作办公室确认培训、考核合格名单,由市卫生局统一颁发医院评审专家聘书。
(二)自评上报阶段(2012年1月-2012年6月)
1、各三级综合医院、三级专科医院和区域医疗中心根据市卫生局印发的医院评审标准和医院评审申请书的要求,准备相关文档材料,开展医院自评工作,并做好自评报告和接受北京市医院评审的各项准备工作。其他医院自评工作时间另行安排。
2、上报医院评审材料。各三级综合医院、三级专科医院和区域医疗中心应向市卫生局提出医院评审申请,具体上报时间和医院评审申请书内容另行通知。
3、各三级综合医院、三级专科医院和区域医疗中心在提交医院评审申请书前,应当开展不少于6个月的自评工作,并做好工作记录。
(三)现场评审阶段(2012年7月开始)
1、先行评审。市医院评审工作办公室组织医院评审专家对1-3家三级综合医院先行评审。
2、统一评审。在总结先行医院评审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医院评审流程,优化医院评审方式,改进医院评审工作。市卫生局统一下达当进行医院评审的医院名单及评审时间安排。
3、评审顺序。医院评审基本顺序先为三级医院(含专科医院),后为规划设置的区域医疗中心,再为二级甲等综合和专科医院。遇有情况变化时,以市卫生局的安排为准。各区县卫生局负责辖区内二级乙等、一级医院的评审工作安排。
(四)医院评审结论公布阶段
1、报告评审情况。北京市医院协会对医院评审专家组提交的医院评审工作报告审核同意后,将其报送市医院评审办公室。
2、确定评审结论。市医院评审办公室将被评审医院的评审工作报告提交市医院评审委员会讨论同意后,报市卫生局局长办公会审议。
3、评审结论公示。市卫生局局长办公会审议通过被评审医院工作报告后,由市卫生局向社会公示医院评审结论15天。
4、发放等级证书及标识。根据医院评审结论,由市卫生局向被评审的医院颁发卫生部统一格式的等级证书及标识。
5、各区县卫生局参照市卫生局的上述方式公布辖区内医院评审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