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税税务稽查方法与案例练习(扬州)

时间:2019-05-13 16:31: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国税税务稽查方法与案例练习(扬州)》,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国税税务稽查方法与案例练习(扬州)》。

第一篇:国税税务稽查方法与案例练习(扬州)

税务稽查方法与案例(国税)

一、判断题并改错

1.以白酒和酒精为酒基,加入果汁、香料、色素、药材、补品、糖、调料等配制或泡制的酒,按“其他酒”子目中的“复制酒”征税,税率为10%。()

2.如果白酒生产企业将包装由原来的每瓶500毫升,改为每瓶500克,该公司销售1瓶白酒的定额税率仍为0.50元。()确。

3.化妆品税目征收范围包括各类美容、修饰类化妆品、高档护肤类化妆品和成套化妆品。舞台、戏剧、影视演员化妆用的上妆油、卸装油、油彩、不属于本税目的征收范围。()

4.子午线轮胎免征消费税,免征消费税的子午线轮胎仅指内胎。子午线轮胎的内胎与外胎成套销售的,一律按成套消费品的不含税销售额征税。()

5.为经营单位以外的单位和个人加工金银首饰应当由提供加工劳务的单位和个人缴纳消费税。加工包括带料加工、翻新改制、以旧换新、修理等业务。()

6.纳税人采取预收货款结算方式销售应税消费品的,其纳税义务的发生时间,为取得预收款的当天。()

7.纳税人销售的应税消费品,以外汇计算销售额的,其销售额的人民币折合率可以选择结算的当天或者当月最后一天的国家外汇牌价(原价上为中间价)。纳税人应在事先确定采取何种折合率,确定后一年内不得变更。()

8.白酒生产企业向商业销售单位收取的品牌使用费应当缴纳营业税,不征增值税和消费税。()

9.某化工企业外购粮食作为原材料,生产酒精,酒精进一步加工成醋酸,醋酸再合成为醋酸醋(一种工业用溶剂)。该公司的中间产品酒精应当缴纳消费税。()

10.允许抵扣的已税消费品,必须是从工业企业购进,从商业企业购进的应税消费品一律不得抵扣。()

11.金、银和金基、银基合金首饰,以及金、银和金基、银基合金的镶嵌首饰,适用税率为5%,不在上述范围内的应税首饰及珠宝玉石按10%的税率征收消费税。()

12.鞭炮、焰火征收范围包括各种鞭炮、焰火。体育上用的发令纸,鞭炮药引线,不征消费税。()13.成品油包括汽油、柴油、石脑油、溶剂油、航空煤油、润滑油、燃料油七个子目。石脑油、溶剂油、润滑油、燃料油暂按应纳消费税额减征30%;航空煤油暂缓征收消费税。()

14.润滑油分为矿物性润滑油、植物性润滑油、动物性润滑油和化工原料合成润滑油。植物性润滑油、动物性润滑油和化工原料合成润滑油不属于润滑油的征收范围。()

15.摩托车轮胎以及农用拖拉机、收割机、手扶拖拉机的专用轮胎,均属于汽车轮胎税目的征税范围。()

16.摩托车税率按排量分档设置:气缸容量在250毫升(含)以下的,税率为3%;气缸容量在250毫升以上的,税率为10%。()

17.对纳税人委托个体经营者加工的应税消费品(金银首饰除外),一律于委托方收回后在委托方所在地缴纳消费税。()

18.以外购或委托加工收回的已税石脑油为原料生产的汽油,可以扣除原料已纳消费税税款。()

19.实行从价定率办法计算应纳税额的,当期准予扣除外购应税消费品买价=期初库存外购应税消费品买价+当期购进的外购应税消费品买价-期末库存的外购应税消费品买价。根据该公式,非生产领用以及发生非常损失的外购应税消费品,也允许扣除。()

20.固定业户到外县(市)临时销售金银首饰,应当向其机构所在地主管国家税务局申请开具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回其机构所在地向主管国家税务局申报纳税。未持有其机构所在地主管国家税务局核发的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的,销售地主管国家税务局一律按规定征收消费税。其在销售地发生的销售额,回机构所在地后仍应按规定申报纳税,在销售地缴纳的消费税款不得从应纳税额中扣减。()

二、单项选择题

1.关于烟及烟丝的适用税率,错误的是()A.卷烟比例税率为每标准条(200支)调拨价格在50元(含50元,不含增值税)以下的,税率为30%;每标准条调拨价在50元(不含增值税)以上的,税率为45%。

B.进口卷烟、白包卷烟、手工卷烟;自产自用、委托加工没有同牌号、规格调拨价格的卷烟;以及个人生产的卷烟,也采用复合计税方式,其中比例税率为45%。C.雪茄烟、烟丝采用从价计征方式,比例税率分别为40%、30%。

D.卷烟定额税率为:每标准箱(50000支,折合为250条)150元。

2.对啤酒征收消费税,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啤酒集团内部企业间销售(调拨)啤酒液,购入方使用啤酒液连续灌装生产并对外销售的啤酒,应依据其销售价格确定适用单位税额计算缴纳消费税,但其外购啤酒液已纳的消费税额,可以从其当期应纳消费税额中抵减。()

B.甲啤酒生产企业以每吨2900元的价格将产品转让给子公司(销售公司),销售公司对外售价为每吨3400元。则甲公司适用单位税额为220元/吨。()

C.啤酒消费税单位税额按照出厂价格(含包装物及包装物押金)划分档次,包装物押金不包括供重复使用的塑料周转箱的押金。()

3.关于消费税反避税的规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纳税人兼营不同税率的应税消费品,应当分别核算不同税率应税消费品的销售额、销售数量。未分别核算销售额、销售数量,或者将不同税率的应税消费品组成成套消费品销售的,从高适用税率。

B.《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第十条规定:“纳税人应税消费品的计税价格明显偏低又无正当理由的,由主管税务机关核定其计税价格。”此规定仅适用于关联交易。

C.母公司委托子公司加工应税消费品,收回后直接对外销售。如果子公司无同类产品,则应按组成计税价格计算消费税。如果组成计税价明显偏低,税务机关有权对加工费进行合理调整。

4.关于应税消费品包装物的征税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行从价定率办法计算应纳税额的应税消费品连同包装销售的,如果包装单独计价,并且在财务上单独核算,则包装物的销售额不征消费税。

B.对从价计征或复合计征方式的酒类产品生产企业销售酒类产品而收取的包装物押金,无论押金是否返还和在会计上如何核算,均需并入酒类产品销售额中,依据酒类产品的适用税率计征增值税和消费税。

C.如果包装物不作价随同产品销售,而是收取押金,此项押金则不应并入应税消费品的销售额中征税。但对因逾期未收回的包装物不再退还的和已收取一年以上的押金,应并入应税消费品的销售额,按照应税消费品的适用税率征收消费税。实际退还押金的,相应退还消费税。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用外购或委托加工的已税汽车轮胎生产的汽车不得抵扣轮胎已纳消费税。

B.外购或委托加工的已税酒及酒精、金银首饰、汽车、游艇、汽油、柴油、溶剂油、航空煤油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的,不得抵扣已纳消费税款。

C.金银首饰消费税改变纳税环节以后,用已税珠宝玉石生产的金、银和金基、银基合金的镶嵌首饰,在计税时一律不得扣除买价或已纳的消费税税款。

D.外购应税消费品的抵扣凭证可以是增值税专用发票(含销货清单),也可以是增值税普通发票。

6.关于出口应税消费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有出口经营权的生产企业出口应税消费品,免征消费税。无出口经营权的生产企业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应税消费品,采用“先征后退”办法。

B.生产企业将产品卖给外贸企业由外贸企业自营出口的,所退税款归外贸企业所有。C.外贸企业出口货物应退消费税税款计算退税的公式为:应退消费税税款=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数量)×税率(单位税额)。

D.出口的应税消费品办理退税后,发生退关,或者国外退货进口时予以免税的,报送出口者必须及时向其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补缴已退的消费税税款。

E.外贸公司自营出口应税消费品,应在应税消费品报关出口后申请出口退税时,借记“应收出口退税”科目,贷记“补贴收入”科目。

7.关于消费税计税依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按加权平均法计算计税价格时,销售的应税消费品销售价格明显偏低又无正当理由的或者无销售价格的,不得列入加权平均计算。

B.纳税人用于换取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投资入股和抵偿债务等方面的应税消费品,应当以纳税人同期同类应税消费品的加权平均价格作为计税依据计算消费税。

C.对金银首饰以旧换新业务,可以按销售方实际收取不含增值税的全部价款征收消费税,但需按照同期同类新首饰的售价计算增值税。

8.实行从价定率办法计算应纳税额的,当期准予扣除外购应税消费品买价的计算公式正确的是()

A.当期准予扣除外购应税消费品买价=期初库存外购应税消费品买价+当期购进的外购应税消费品买价-期末库存的外购应税消费品买价。

B.当期准予扣除外购应税消费品买价=期初库存外购应税消费品买价+当期购进的外购应税消费品买价-期末库存的外购应税消费品买价-本期非生产部门领用外购应税消费品买价

C.当期准予扣除外购应税消费品买价=期初库存外购应税消费品买价+当期购进的外购应税消费品买价-期末库存的外购应税消费品买价-本期非生产部门领用外购应税消费品买价-本期发生非常损失的应税消费品买价。

9.纳税人自产自用应税消费品,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的()

A.视同销售纳税

B.于移送使用时纳税 C.按组成计税价格纳税 D.不纳税

10.应税消费品的全国平均成本利润率由()确定。A.国家税务总局 B.财政部 C.国务院

D.省、自治区、直辖市税务局

三、多项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黄酒实行从量定额征收方式,单位税额为240元/吨。

B.啤酒可分为熟啤酒和生啤酒或鲜啤酒。啤酒的征收范围包括各种包装和散装的啤酒。无醇啤酒、啤酒源和菠萝啤酒均应比照啤酒征税。

C.娱乐业、饮食业自制啤酒用于销售给客人时,除需缴纳营业税外,还需缴纳消费税。单位税额为220元/吨。

D.土甜酒按“其他酒”征税,但如果酒度超过12度的应按“黄酒”征税。

E.酒精的征收范围包括用蒸馏法和合成方法生产的各种工业酒精、医药酒精、食用酒精。

2.下列应税消费品适用税率正确的有()A.高尔夫球及球具税目的征收范围包括高尔夫球、高尔夫球杆、高尔夫球包(袋)。高尔夫球杆的杆头、杆身和握把属于本税目的征收范围。高尔夫球及球具税率为8%。

B.凡出厂价在每只10000元(含10000元,不含增值税)以上的各类手表均属于高档手表税目的征税范围,税率为20%。

C.游艇税率为10%。木制一次性筷子税率为5%。D.实木地板税目征收范围包括各类规格的实木地板、实木指接地板、实木复合地板及用于装饰墙壁、天棚的侧端面无榫、槽的实木装饰板。实木地板税率为5%。

3.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甲鞭炮焰火生产企业从乙鞭炮焰火生产企业购进鞭炮焰火,未经加工直接对外销售,不征消费税。

B.M鞭炮焰火生产企业从N商店购进鞭炮焰火,未经加工直接对外销售,不征消费税。

C.X花生油生产企业向Y酒精生产厂家购进酒精,销售给Z酒厂作为原材料,X公司应当缴纳消费税。

D.甲花生油生产企业向乙商店购进酒销,销售给丙酒厂作为原材料,甲公司应当缴纳消费税。

E.S花生油生产企业向T酒厂购进白酒一批,转让给某宾馆用于招待客人,S公司不征消费税。4.关于消费税反避税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纳税人通过自设非独立核算门市部销售的自产应税消费品,应当按照门市部对外销售额或者销售数量征收消费税。

B.商业企业从酒厂外购散酒装瓶出售,不征消费税。

C.纳税人将自产的应税消费品与外购或自产的非应税消费品组成套装销售的,以套装产品的销售额(不含增值税)为计税依据。

5.关于金银首饰消费税,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在零售环节征收消费税的金银首饰范围仅限于:金、银和金基、银基合金首饰,以及金、银和金基、银基合金的镶嵌首饰。不属于上述范围的应征消费税的首饰,仍在生产销售环节征收消费税。

B.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总局批准经营金银首饰加工业务的单位,应当征收消费税。反之,不征消费税。

C.对出国人员免税商店销售的金银首饰免征消费税。

D.经营单位进口金银首饰的消费税,由进口环节征收改为在零售环节征收;出口金银首饰由出口退税改为出口不退消费税。

6.下列应税消费品准予从消费税应纳税额中扣除原料已纳的消费税税款的有():

A.以外购或委托加工收回的已税杆头、杆身和握把为原料生产的高尔夫球杆;

B.以外购或委托加工收回的已税木制一次性筷子为原料生产的木制一次性筷子;

C.以外购或委托加工收回的已税实木地板为原料生产的实木地板;

D.以外购或委托加工收回的已税酒精为原料生产的粮食白酒。

7.下列应税消费品准予从消费税应纳税额中扣除原料已纳的消费税税款的有():

A.以外购或委托加工收回的已税柴油为原料生产的汽油;

B.以外购或委托加工收回的已税石脑油为原料生产的应税消费品;

C.以外购或委托加工收回的已税润滑油为原料生产的润滑油;

D.用外购或委托加工的已税烟丝生产的卷烟; 8.下列应税消费品准予从消费税应纳税额中扣除原料已纳的消费税税款的有(): A.用外购或委托加工的已税化妆品生产的化妆品;

B.用外购或委托加工的汽车轮胎为原料生产的小汽车

C.用外购或委托加工的已税珠宝玉石生产的珠宝玉石;

D.用外购和委托加工的已税鞭炮焰火生产的鞭炮焰火;

E.用外购和委托加工的已税汽车轮胎生产的汽车轮胎;

F.用外购和委托加工的已税摩托车生产的摩托车;

9.I消费税组成计税价格公式正确的有()A.委托加工业务从价定率方式

组成计税价格=(材料成本+加工费)÷(1-消费税比例税率)

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消费税比例税率 B.委托加工业务复合计税方式

组成计税价格=(材料成本+加工费)÷(1-消费税比例税率)+消费税定额税

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消费税比例税率+消费税定额税 C.进口应税消费品从价定率方式

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1-消费税比例税率)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消费税比例税率 D.进口应税消费品复合计税方式 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消费税定额税)/(1-消费税比例税率)

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消费税比例税率+消费税定额税

10.纳税人将自产应税消费品用于下列用途时,应视同销售计征消费税的有()

A.固定资产 B.无偿赠送

C.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 D.连续生产非应税消费品

四、计算题

1.某白酒生产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06年11月份发生如下经济业务:

(1)11月3日,销售甲种粮食白酒10吨,每吨含税单价24570元;销售乙种粮食白酒5吨,每吨含税单价22230元;销售丙种粮食白酒20吨,每吨含税单价21060元,款项全部存入银行。

(2)11月8日,销售薯类白酒3吨,每吨含税单价4680元,收取包装物押金2340元,款项全部存入银行。

(3)11月14日,销售以外购薯类白酒和自产糠麸白酒勾兑的散装白酒6吨,每吨含税单价2340元,其中外购薯类白酒3吨,每吨含税价1170元,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全部用于勾兑并销售,货款存入银行。

(4)11月15日,用自产甲种粮食白酒9吨,从农民手中换玉米,已经验收入库,开出农副产品收购凭据。

(5)本月份委托某酒厂为其加工酒精6吨,粮食由委托方提供,发出粮食成本51000元,支付加工费6000元,增值税1020元,用银行存款支付。受托方无同类酒精销售价。收回的酒精全部用于连续生产套装礼品白酒10吨,每吨含税单位售价35100元,当月全部销售。

(6)11月28日,将自已生产的甲种粮食白酒8吨,3吨用于用于馈赠,5吨用于职工福利。

请根据以上资料计算该公司本月应纳消费税以及受托方应代收代缴消费税额。

五、思考题:

一、企业隐瞒收入通常对哪些财务指标产生影响?

二、制造业隐瞒主营业务收入主要有哪些手段?如何检查?

三、商业企业隐瞒收入主要有哪些手段?

四、制造业成本核算通常会有哪些会计差错或舞弊问题?

五、期间费用通常有出现哪些会计差错或舞弊问题?

六、实务题

(一)要求:(1)根据下列资料的先后顺序作相关的帐务处理(2)计算当期应纳的各流转税及附加,并作相关计提、缴纳税金的帐务处理。(计算结果以元为单位,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资料:滨海酒厂系某市中型国有企业,被主管税务机关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05年3月份生产一种类型的滋补药酒,当期有关的增值税抵扣凭证全部经税务机关认证。有关经济业务资料如下:

1、从A农场收购薯干一批,开具主管税务机关核准使用的收购凭证上注明收购金额为100,000元,数量为100吨。取得承运部门开具的运费发票上注明运费8000元,装卸费,保险费为2000元。上述款项均付,薯干已验收入库。

2、从A农场收购的40吨薯干发往本市甲酒厂,委托加工成薯类白酒,双方签署委托加工合同一份,载明由滨海酒厂提供主要原料薯干40吨,成本价为38576元;由甲酒厂,代垫部分辅料,收取加工费(含辅料款)30,000元,税金5100元,并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已经甲酒厂无同类产品价格可供参考。

3、将委托甲酒加工完的5吨薯类白酒全部收回,已全部支付加工费及相关税费,薯类白酒期初无库存,收回后60%用于勾兑生产药酒,10%销售给某个体餐厅,取得含税收入12500元已送存银行,其余30%待发后生产药酒。

4、当月制成的4吨药酒生产成本为160,000元,又验收入库,其中70%对外销售,取得含税收入198,900元,已送存银行。

5、本月将300公斤生产成本为12,000 药酒分别赠送给本市各药店

6、本月外购包装物,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价款100,000元,税金17,000元,包装物已验收入库,但款项尚未支付

7、“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2005年2月28日贷方余额为20,000元,系企业2004年12月份所属增值税欠税款,已报经税务机关批准延缓纳税。

(二)要求:(1)根据下列资料,简述相关税收政策规定(2)计算当年度应补缴的各项税额(计算结果以万元为单位,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资料:ABC公司系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于1995年开业,1999年开始获利并享受“两免三减半”政策,该公司2004年会计利润总额100万元,已预缴企业所得税30万元,预缴地方所得税3万元,(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0%,地方所得税税率为3%)。假定2003年度所得税已经汇算清缴,并按当年帐面记录作正确的纳税调整;2004年工资福利费的税前扣除均按要求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有关资料;职工的“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纳税情况:每个职工每月工资收入均超过费用扣除标准,并均按实际发放的应付工资代扣代缴了个人所得税。2005年3月份诚信税务师事务所受托对该公司2004年度纳税情况进行审核,获得如下资料。

1、审核“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帐户,发现:“应付工资”帐户年初贷方余额400万元,本期提取工资600万元,实际发放550万元,年末余额450万元。“应付福利费”帐户余额贷方余额100万元,本期提取职工福利费84万元,实际支出60万元,年末124万元。

当年无职工教育经费及工会经费发生额

2、支付境外特许权使用费800万元。

经进一步审核发现:ABC公司与某外国公司签订商标特许使用协议,按协议规定,以ABC公司年销售额的10%支付给外方特许权使用费。本年度因资金紧张,经与外方协商,同意推延至2005年支付,但ABC公司按权责发生制原则,在2004年12月份作如下帐务处理:借方“管理费用――其他”800万元,贷记“预提费用”800万元。

3、支付装修费用180万元。

经进一步审核系公司为改善办公环境,本年度对新购置的办公楼进行装修,12月份装修完毕,并投入使用,管理费用列支装修费用180万元,年末“生产成本”、“产成品”帐户均无余额

4、“投资收益”帐户核算内容中包括:国库券转让收益35万元;从其境内投资的企业分得利润20万元。(被投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15%,地方所得税税率为3%)

5、“营业外支出”帐户核算内容中包括:直接向社区游泳馆捐赠6万元;通过中国红十字会向东南亚海啸捐赠100万元;支付交通违规罚款0.2万元。

6、“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帐户的借方发生额“公司于2004年5月接受主管地税机关稽查,因2003年未足额扣缴个人所得税而被税收处罚25万元,税收滞纳金1万元。

7公司于2004年6月份接受货币捐赠20万元,企业全部计入“资本公积“帐户的贷方,2004年12月,接受外单位捐赠设备一台,金额45万元,年末未作任何帐务处理。

8、2004年6月经董事会决议,从已提取的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中拿出50万元用于奖励在产品开发、市场开拓和经营管理方面取得成就的员工,具体奖励办法为:对作出突出贡献的2名科研人员每人奖励价值20万元的国产汽车1辆,对其他10名有功人员奖励价值1万元的笔记本电脑1台。企业发放时,借记“盈余公积“科目50万元,贷记“银行存款”科目50万元。

(三)2009年6月,税务机关对某制造企业进行纳税检查,发现该公司于2008年12月多转产品销售成本50万元,通过查阅所得税年度申报表发现,该企业在办理所得税汇缴时已主动进行纳税调整。请思考:该公司的做法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现在应如何处理?

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并改错

1.错。以白酒和酒精为酒基,加入果汁、香料、色素、药材、补品、糖、调料等配制或泡制的酒,应按“粮食白酒”征收消费税。

2.对 3.对

4.错。子午线轮胎免征消费税,免征消费税的子午线轮胎仅指外胎。免税的子午线轮胎外胎与内胎成套销售的,一律按成套消费品的不含税销售额征税。

5.错。为经营单位以外的单位和个人加工金银首饰,应当由提供加工劳务的单位和个人缴纳消费税。加工包括带料加工、翻新改制、以旧换新等业务,不包括修理、清洗业务。

6.错。纳税人采取预收货款结算方式销售应税消费品的,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货物发出的当天。

7.错。纳税人销售的应税消费品,以外汇计算销售额的,其销售额的人民币折合率可以选择结算的当天或者当月1日的国家外汇牌价(原价上为中间价)。纳税人应在事先确定采取何种折合率,确定后一年内不得变更。

8.错。白酒生产企业向商业销售单位收取的品牌使用费,属于价外性质的费用,应当并入销售额计征增值税和消费税。

9.对 10.错。从商业企业购进应税消费品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符合抵扣条件的,准予扣除外购应税消费品已纳消费税税款。

11.对 12.对 13.对 14.对 15.对 16.对 17.对 18.对 19.错 20.对

二、单项选择题

1.A 2.B 3.B 4.B 5.D 6.E 7.A 8.C 9.D 10.A

三、多项选择题

1.(A、B、D、E)2.(B、C、D)3.(C、D、E)4.(A、C)5.(A、B、D)6.(A、B、C)7.(B、C、D)8.(A、C、D、E、F)9.(A、C、D)10.(A、B、D)

四、计算题

参考答案:

(1)应纳税额=销售数量×定额税率+销售额×比例税率

=(10+5+20+3+6+9+10+8)×2000斤/吨×0.5元/斤+[(10+9+8)×24570+5×22230+20×21060+6×2340+10×35100]÷(1+17%)×20%+(3×4680+2340)÷(1+17%)×20% =71000+(663390+111150+421200+14040+351000)÷(1+17%)×20%+16380÷(1+17%)×20%=71000+266800+2800=340600(元)

(2受托方代收代缴消费税=(51000+6000)÷(1-5%)×5%=3000(元)

五、简答题(参见教材第十章)

六、实务题

(一)账务处理:

1、借:原材料 9644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00000*13%+8000*7%=13560 贷:银行存款 110000

2、借:委托加工材料

38576 贷:原材料

38576 借:委托加工材料 3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5100 贷:应付账款 35100

3、①收回材料

受托方应代扣代缴的消费税:(38576+30000)/(1-15%)*15%+5000*2*0.5=17101.65 受托方应代扣代缴的城建税:17101.65*7%=1197.12

受托方应代扣代缴的教育费附加:17101.65*3%=513.05 借:委托加工材料 17101.65+1197.12+513.05=18811.82 应付账款 35100 贷:银行存款 53911.82 ②收回的薯类白酒入库 借:库存商品 38576+30000+18811.82=87387.82 贷:委托加工材料 87387.82 ③收回的薯类白酒60%用于勾兑 借:生产成本 87387.82*60%=52432.69 贷:库存商品 52432.69 ④10%销售给个体餐厅

借:银行存款

125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683.76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816.24 借:主营业务成本

8738.78 贷:库存商品 8738.78

4、借:库存商品

160000 贷:生产成本

160000 借:银行存款 1989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7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8900 销售单价=198900/1.17/4000*70%=60.71元/公斤

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170000*10%=17000 贷:应交税金-应交消费税

17000 借:主营业务成本

160000*70%=112000 贷:库存商品

112000

5、借:营业外支出 16917.51

贷:库存商品

12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60.71*300*17%=3096.21 应交税金-应交消费税

60.71*300*10%=1821.3

6、借:包装物

10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7000 贷:应付账款

117000

7、本月增值税销项税额=1816.24+28900+3096.21=33812.45 本月增值税进项税额=13560+5100+17000=35660 本月应交增值税=33812.45-35660=-1847.55(留抵税额)

本月应交消费税=17000+1821.3=18821.3 本有应交城建税=18821.3*7%=1317.49 本月应交教育费附加=18821.3*3%=564.64 按税法规定:纳税人既欠缴增值税,又有增值税留抵税额的,按国税发[2004]112号文件先用纳税人的留抵税额抵减增值税欠税。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847.55 贷: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1847.55 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1882.13 贷:应交税金-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 1317.49 其他应交款-应交教育费附加 564.64 借:应交税金-应交消费税 18821.3 -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

1317.49 其他应交款-应交教育费附加

564.64 贷:银行存款

20703.43

(二)1、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支付给职工的工资和福利费,应将其支付标准和所依据的文件及资料,报当地税务机关备案。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为其雇员提存的医疗保险基金、住房公积金、退休保险金等基金(以下简称三项基金),可以在计算外资企业所得税前列支。为其雇员提存三项基金

外,可根据现行财务会计制度规定的标准,计提职工教育经费、工会经费。除此之外,企业不得在税前预提其他职工福利类费用。企业实际发生的不属于上述五项基金或经费开支范围内的其他职工福利类费用,可按实际发生数在当年度税前扣除,但当年税前扣除的此类费用不得超过企业全年职工(包括中、外籍员工)工资总额的14%,其超过部分也不得在以后年度扣除。ABC公司已按要求向税务机关报备,工资可按实发数列支。职工福利费的列支标准为550*14%=77万元>60万元,所以实际支付的60万元可以全部据实列支。ABC公司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600-550)+(84-60)=74万元

2、国内支付单位付给境外的特许权使用费,凡已计入企业本期成本费用的,无论是否实际支付,均认同已支付,并应按税法的规定代扣代缴外国企业预提所得税、营业税。

ABC公司应代扣代缴的营业税800*5%=40万元 ABC公司应代扣代缴的预提所得税(800-40)*10%=76万元。

3、固定资产的装修费用,应按装修间隔期和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孰短单独计提折旧。不得一次性进入费用。因为是12月才完工,所以本年不提折旧。

ABC公司的支付装修费180万元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180万元。

4、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购买国库券所取得的国库券利息收入免于征收企业所得税。但国库券转让收益应依法缴纳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在中国境内投资于其他企业,从接受投资的企业取得的利润(股息),可不计入本企业应纳税所得额,但该投资所发生的费用和损失,也不得冲减本企业应纳税所得额。

ABC公司应调减应纳税所得额20万元。

5、直接捐赠不得税前扣除。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用于中国境内的公益、救济性捐赠允许在税前列支,但用于中国境内公益、救济性质以外的捐赠款不准列支。通过红十字会向东南亚的捐赠因为是用于境外的捐赠,所以不得在税前扣除。违规罚款不得税前扣除。

ABC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106.2万元。

6、税收处罚及滞纳金不得税前扣除。

ABC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26万元。

7、企业接受捐赠应并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ABC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65万元。

8、综上所述,ABC公司应补缴、代扣代缴的各项税金如下:

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74+180-20+106.2+26+65=431.2万元

应补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431.2*30%=129.36万元

应补外商投资企业地方所得税=431.2*3%=12.936万元

(三)多转成本应当调整账务,而不是纳税调整。通过调整会计利润正确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如果仅作纳税调整势必造成账面产成品不实。

第二篇:国税税务稽查注意事项

国 税 税 务 稽 查 注 意 事 项

近年来,国家增值税转型改革以及各种减税新规的出台,为纳税人减负提供了有效的政策保障,但是税收作为政府运转、国防、教育等支出的资金来源,不能减少,于是税务稽查力度不断加大,不少企业在稽查局栽了跟头。

在两家税务局中,国税被普遍认为稽查力度偏大。其实这也不能怪国税狠,毕竟国税的税收压力比地税要大得多。指望国税稽查局能网开一面,现在恐怕不好办了,不像是以前,走走关系、送送礼、吃吃饭,别得罪人,糊弄着就过去了。现在稽查局都是有任务的,季度、都有任务指标,跟企业送的那点小小的好处比起来,工作丢了可是没法再找回来的。

企业只能从自身做起,加强财务力量,规范做账,严格遵守税法相关规定,才能独善其身。

加强财务力量,主要指的是人员力量和知识力量。

企业需要有水平的财务人员。有水平的财务人员,能够为企业合理避税出谋划策,会为企业考虑长远规划,会把账务做的规规矩矩,就算进了稽查局,小小不然罚点就算了,绝对不会让企业蒙受巨大损失。这里要说明一点,把账做得一点问题没有当然更好了,但是说句实话,哪个企业没有点事儿呀?水平再高的财务人员也会有疏忽的时候,但是疏忽千万不要太大了。再者,给稽查局的税务人员留点空间,别让人家白忙活一场,一旦你把账做的自认为天衣无缝的时候,更大的灾难会在前面等着你。我一直坚信一句话,不想被查的话,只有一个办法,不做假账。但是这种企业太少了,广大的财务人员都是在假账中混日子的,都是为了吃口饭,稽查局的税务人员也是在工作,给他们点空间,以后见面好说话。一旦你把账做绝了,稽查人员在领导那里无法交差的话,你的事就来了。认为你以前有相关问题需要追查,查你从成立以来的所有账务,难道你从成立以来所有账务都滴水不漏?查你的所有供应商,要求你的供应商所在地的稽查局协查,谁愿意稽查局天天在企业靠着呀,就算你做的没问题,你的供应商不一定没有呀,三天五天还能抗,时间长了一定就能把你卖了。而且供应商以后和你公司之间的合作会更加小心,相关的合同,汇款形式,都会严格起来,甚至直接拒绝和你做无票交易,怕被你牵连进去。客户也是一样,他们更不愿意惹这个麻烦,有稽查局找上门,几句话就招了。给稽查局的人留台阶,需要有过硬的知识基础。

加强知识力量指的是财务人员和企业领导的税务知识。没有过硬的知识基础,不用说给稽查局的留台阶了,即使你用尽全力做的账,在稽查局那里根本经不起简单的推敲。财务人员加强知识学习,途径很多,每年注册会计师的书,至少要把涉及本行业的搞明白。社会培训学校的行业财务知识培训,虽说他们是为了挣钱,但是多听听专家的说法想法,同时多接触一些同行业的企业,建立起适度的业务交流肯定是有益无害的。多关注税务局新法规和公告,尤其是涉及本行业的,有些可能会关系企业的切身利益呢。税务杂志、税务局网站,没事儿的时候多看看,开卷有益,不会有啥坏处的。财务人员加强税务知识学习那是必须的,企业领导加强税务知识学也是很有必要的。你财务人员忙忙活活的顶不上上面领导一句话。有些企业领导对财务工作不重视,认为我找了财务人员就行了,不就是税务局要求必须配备专职财务人员吗?我就当雇个司机了。领导说什么,财务人员就得照办,哪里管什么税法呀?有的企业转型,从服务型行业或是建筑类企业等主缴营业税的企业,转型为主缴增值税的生产型或是批发型企业,原来缴纳营业税的观念根深蒂固,对增值税没有充分的认识。稽查局抓住了,不就一百万没做账收入吗?能交几个税呀?3%营业税加上附加,还知道有附加的就算不错的了,不才三万多吗?还有所得税呢?让你认定个20%的利润率,再交5万的所得税,不就八万多块钱吗?还有罚金呢?按100%,不就十几万吗?我交了!很牛是吧?可这是增值税不是营业税,增值税一旦被抓住那就是全额增值税。100万的合同额的话,增值税就得14.5万多,加上所得税,将近20万,再罚上100%,40万!你100万的合同,利润率再高,能挣40万吗?现在恐怕这种行业不多吧?这时候领导就会软了,不是按行业税负吗?我们行业才不到3%呢?正常交税你可能不到3%,但是你现在是违反税法了,就是需要全额缴税。不懂装懂,一知半解,自己把自己绕进去了。财务人员经常给企业领导灌输财务知识很重要,同时也是在领导那里留下好的印象,为将来加薪升职做好准备,而且一旦被稽查局弄住了,财务人员可以说我曾经提过建议了,领导就无话可说了。

再说说规范做账,规范做账是为了税务局不能从账务中找到问题,并不仅仅指的是那几本凭证和账簿,账上找不出问题仅仅是第一步,也是一个财务人员最基本的责任,但是只做到这一点是远远不够的。稽查局查账会围绕与账务相关的方面入手,比如,公司网站,现在很多企业为了加强企业宣传,建立了企业网站,稽查局的人也可以看,从上面了解你的部门设置,确定哪些与财务部门有关,稽查财务部门的同时这些部门也会被检查、供应、生产、销售是重点检查的部门。了解企业的销售网络,产品销路,确定销售收入来源。公司的主要能源消耗,电费、水费、煤炭、天然气等等,这些数据稽查局可以去相关的职能部门调取,以确定公司的生产情况。只要是与企业有关的数据,稽查局都会想尽办法取得,作为对公司进行稽查的证据。这就要求财务人员做账的时候不能仅仅盯在账面上,而是要把所有相关数据之间的勾稽关系做好,出一批产品会引起哪些方面的变化,凡是有变化的都需要想办法解释清楚。小的数据波动属于正常,但是大幅的波动就会引起注意,作为重点检查的突破口。而要想做到这些,一个小小的财务人员是办不到的,各部门的大哥不会听个小会计招呼的。所以你就看到,现在越来越多的公司把财务的位置提得很高,甚至排在各主要部门的首位。要求各部门,在财务需要的时候积极配合,有些部门就开始怨声载道,觉得财务在处处刁难,这时候财务要积极和各部门沟通好,讲解税法的规范,讲明白大家都是为了公司的前途,说到小处都是为了自己的钱途。争取各部门的积极配合,大家一起努力才能把工作做好。

最后再说说严格遵守税法相关规定,以前经常听人说合理避税,税务筹划,好像非常深奥似的,说白了就是钻税法的空子。税法也是人定的,漏洞肯定是有的,但是税法也在不断地完善之中,空子只会越来越少。除了法规,税务局也在不断的更新各种数据采集系统,运费抵扣明细,现金流量表,增值税补充申报等等,最后反映在税收分析预警系统。一旦出现异常,就会预警,先是税管员,查不出问题来或是不主动交代问题,一旦无异常取消预警,下一步就会成为稽查局重点稽查对象。说句实话吧,只要进了稽查局,想不掏钱出来,可能性不大呀。努力学习税法,如果有可能的话钻点空子也可以,如果发现空子实在不好钻,那就老老实实的遵守法规,别弄得老老实实办企业还被稽查局抓到,那就是笑话了。

我还是那个观点,要想不被查,就别做假账。自己做的心中无鬼,管他半夜来的是什么鬼呢!

第三篇:国税稽查案例

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稽查案例

一、案件来源及企业基本情况

2010年盘锦市局对辖区内石化炼制企业进行专项检查,检查所属期间为2008、2009、2010年1-8月。

(一)企业概况

盘锦北方沥青燃料有限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以原油为主要原材料炼制生产燃料油、化工轻油、润滑油、沥青等系列产品,每年均有国家计划内原油指标,来源为辽河油田。该企业于2003年11月成立。国税机关所辖税种:增值税、企业所得税、消费税。

(二)纳税情况

该纳税人2008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55,092,327.27元,主营业务成本1,450,399,480.80元,其他业务收入235,521,219.58元,其他业务支出234,097,590.48元,应缴已缴增值税额97,993,486.06元,税负5.18%。2008营业收入1,891,093,546.85元,营业成本1,641,069,567.84元,管理费用36,083,174.64元,应纳税所得额113,441,882.54元,应纳已纳企业所得税28,360,470.64元。

该纳税人2009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51,904,491.69元,主营业务成本1,087,488,693.95元,其他业务收入1,285,168,932.37元,其他业务支出1,243,571,049.75元,应缴已缴增值税额22,486,196.99元,税负0.89%。2009年营业收入2,537,073,424.06元,营业成本2,330,248,747.70元,管理费用 40,506,899.50元, 应纳税所得额71,746,762.79元,应纳已纳企业所得税17,936,690.70元。

该纳税人20101-8月份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62,643,625.32元,主营业务成本1,368,832,344.43元。

二、检查过程与检查方法

(一)收集静态资料,查前预案做足。

接到检查任务伊始,为了不肓目实施检查,检查人员没有急于进户,而是借助于辽宁国税现有的CTAIS系统和辽宁国税综合数据查询平台查询了该纳税人大量的财务数据及纳税数据,并根据企业情况表,全面收集涉案企业的静态资料,了解其纳税申报、业务经营情况,通过各方面分析,初步制定一连串的检查实施方案:

1通过对被查企业进行查前税负分析,发现该企业2009年税负与2008年相比下降幅度较大,从5.18%降至0.89%,税负变动率为-482.02%,应查明原因,是否存在不计少计收入,或多抵扣进项税的情况。

2经查询CTAIS系统发现该企业2008年8月末存货余额15934万元、2009年8月末存货余额36309万元,变动率为227.87%,2010年8月末存货余额为109417万元,变动率为201.34%。很明显2010年存货余额较前两个变动率相差较大,分析2010年可能存在不计少计收入情况。决定做好对该企业采取突击盘点的库存的准备。

3经查该企业增值税申报表数据,企业2008、2009两年的进项税额均较大,且变动率为82.98%。2010年1-8月增值税税负为 0,截止8月末仍有留抵85,721,591.11元。且2008年进项税额与应税销售收入比为11.82%,2009年进项税额与销售收入比为16.11%,变动率为36%,2010年1-8月进项税额与销售收入比为18.24%。变动率为13.22%,三个统计期间变动率波动原因有待进一步查明,可能存在多抵扣进项税额情况或不计少计收入情况,从而初步确定将核对收入完整性作为检查的主要方向。

4通过查询该企业2008、2009企业所得税申报表,发现2009营业收入比2008年增长了645,979,877.21元,收入变动率34%,然而应纳已纳企业所得税却减少了10,230,117.04元,变动率为-36.32%。两个指标变动率不同步,且2009年所得税变动率出现了负增长,分析2008年是否存在不计少计收入情况,2009年是否存在多列支成本费用情况。通过查询该企业2008、2009企业所得税申报表,发现该企业2009年发生管理费用40,506,899.50元,比2008年多4,423,724.86元,是什么原因造成?是不是多列支了不该列支的费用呢?应查实。

6经查询资产负债表发现往来账户余额均较大应当给与关注。

7经CATIS查询得知该企业这两年均有其他业务收入及支出,各年发生额较大,且变动率为446.67%,应关注是否有营业税收入,是否有应做进项税转出的项目。

通过以上各项分析制订了具体的实施方案

第一步:实施方案中为提高稽查效率列明了具体的人员分工,每人负责一个方面,坚持多管齐下,齐头并进,各负其责,各个击破。大致分工如下:

一、收入与存货循环;

二、成本、费用与支出循环;

三、往来帐项、资金类科目与采购循环;

四、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循环;

五、工资与三费循环。对所负责的方面可能出现的问题逐一列明,并相应提供大致的政策支持。

六、具体的分工按照实际情况及检查人员的业务特长来进行。只有充分发挥个体的特长才能形成团队的优势。做到事半功倍。

第二步:确定重点检查账户。根据稽查预案所确定的疑点,我们确定了重点的检查账户。“收入与存货循环”所确定的重点检查账户是“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库存商品”、“原材料”。“成本、费用与支出循环” 所确定的重点检查账户是“主营业务成本”、“三项费用”、“营业外支出”、“其他业务支出”。“往来帐项、资金类科目与采购循环” 所确定的重点检查账户是“应收账款”、“应付账款”、“银行存款”、“物资采购”。“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循环” 所确定的重点检查账户是“固定资产”、“累计折旧”、“无形资产”。“职工薪酬与三费循环” 所确定的重点检查账户是“应付职工薪酬”、“应付福利费”。

第三步:根据企业的经营特点、销售期间确定了重点的凭证抽查月份。包括收入较高8月、9月、和收入较低的2月、3月;费用发生较集中的1月、12月,及留抵数额较大2010年8月。

第四步:为提高稽查效率,强调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所负责的工作。确定发现涉税问题及时取证,及时固定证据的原则。避免走回头路,浪费有效的稽查时间。取证要“准确”、“全面”、“合法”,“及时”要形成完整的证据链条。与企业交锋时强调技巧、方法,做到有张有弛,内紧外松。

(二)点库恐徒劳,初战未告捷

进户之后检查人员准备对该企业的存货进行突击盘点。但是,经初步了解该企业由于的生产经营场地有限,原料及产成品共分十几个品种且数量巨大,储油罐绝大部分是从其他单位租用,分布在远近不同的十几处地点。当企业财务人员得知检查人员打算点库时,并没有半点心虚的表情,而且还很积极的配合说没有问题,并可以提供一名专业检尺的员工与我们一起对库存进行盘点。在盘锦市本地的储罐均没有自动计量装臵,全部靠人工爬到罐顶手工来计量,既便克服所有困难,费时费力完成点库的准确性也值得商榷,最终结果不一定是百分之百真实。因为储油罐是外单位的,里面存的油品很可能是借来充数的,无法分清哪些是外单位哪些是该企业的,只要彼此间做好数量记载,想制造账面库存与实际库存相符的假象并不是件很难的事,与其浪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最终徒劳无功,还不如重整思路,寻求新的切入点。检查人员又开始根据其生产规模、耗用原材料、动力、辅助材料以及人工成本等多项指标进行成本与产出的比率分析,最终测算投入产出率基本正常。检查人员又对该公司主要原材料—原油的供应单位销售情况进行了协查,核实了解到供应单位提供的原油销售数量及金额均公司账上相符,说明该企业未有账外生产的情况。初步检查给检查人员留下的印象是该企业各类帐簿凭证健全,账务处理清晰,申报及各项税款计提比较准确。几天检查下来,屡战未果,稽查 实施陷入瓶颈阶段。

(三)查磅单,不放过哪怕蛛丝马迹的线索。

虽然检查没有实质性突破,但检查组人员并没有恢心,进行到第四天的时候,检查人员发现场区外每天来来往往运油的油罐车不断,一时想到正常油品出库都应该有检斤或过磅的环节,于是找到一个司机,以聊天的语气问他拉油在什么地方过磅,那个司机就随手指向场区的一处办公地点。经进一步了解得知,原来每个储油点都有本单位的人员负责检斤,虽然储油点众多,有的分布在较远的地方,检查人员还是决定前去查实,财务人员一听说要去查磅单,顿时眉头皱了一下,说“那磅单可老多了,有的过完磅就直接拉走了,磅单有很多都不留,咋查呀?”。即便他们一再找理由阻止,检查人员认为磅单所记载数量,也是企业内部监控重要手段和避免丢失的必要环节,保管人正常应当完整保存,而且该企业的销售部门一定掌握产品及原材料出库的具体情况。于是检查组长提议由两人成一组专门到销售部门了解情况,详细询问后终于了解到各个储油点负责过磅人员每隔一段时间都要将磅单统一送存销售部门保管,固定期间统一销毁。经过与销售部门主管一再交涉,终于同意提供2010年的磅单。面对几大摞的过磅单,如何在短时间内理出头绪实在是一个棘手的问题,这时充分发挥了集体的力量与智慧,将这些磅单按照、月份、品种、销售对象进行了制表统计,然后与财务账簿上登记的销售品种、销售对象、发票开具时间逐一核对,虽然数据繁多,统计工作量巨大,检查人员 仍利用一切有效工作时间,共制作各种统计口径的表格67张。

(四)柳暗花明,巧得第三方信息

一天在无意间检查人员听到企业的员工在议论辽滨分公司试生产登上报纸的事情,于是检查组长马上找到当天的报纸,看到了一则醒目的信息,主题是“盘锦北方沥青燃料有限公司分立出盘锦北方沥青燃料有限公司辽滨分公司,为推动盘锦地方经济……”我们询问了财务人员关于辽滨分公司的具体情况,得知辽滨分公司是刚刚成立的独立核算的单位,从2010年8月28日才开始试生产。此时从核查磅单的统计数据也得出,2010年8月底辽滨分公司运走了大量原料油,检查人员立即反应到2010年8份销项中并没有开给辽滨分公司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于是检查人员顺藤摸瓜,又找到财务人员询问他们分公司试生产所用的原料是从哪购买的?财务人员一时吱唔之词,在掌握2010年8月份磅单记载的领购单位为盘锦北方沥青燃料有限公司辽滨分公司铁的证据的情况下,经过检查人员一再追问下,他不得不承认分公司试生产所耗用的原料油是从这边拉走的,虽然该部分原料油已出库,但由于分公司2010年8月28日开始试生产,双方在产品质量、出率方面存在不确定性,原料定价一直处在争议阶段,合同未签订,所以发出产品后还没来得及记收入,也未计提销项税。检查人员随后详细统计了该企业于2010年8月28至31日,先后出库原料油26,086.72吨,均销售给盘锦北方沥青燃料有限公司辽滨分公司,于是检查人员立即复印了相关的磅单,及时固 定了证据。同时向财务人员说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一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货物的单位和个人,为增值税的纳税人,应当依照本条例缴纳增值税。”之规定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九条“ 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收讫销售款或者取得索取销售款项凭据的当天;先开具发票的,为开具发票的当天。《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十六条“ 纳税人有条例第七条所称价格明显偏低并无正当理由或者有本细则第四条所列视同销售货物行为而无销售额者,按下列顺序确定销售额:

(一)按纳税人最近时期同类货物的平均销售价格确定”之规定,该业务应计收入并计提销项税,该纳税人同类产成品2010年9月销售价格(不含税)3,495.13元/吨,应补缴增值税26,086.72 ×3495.13 x 17%=15,500,001.20元。检查人员成功的利用了第三方信息加上足够的耐心核查数百张磅单获取了企业的真实数据。检查人员解释道对此业务虽然会计上无法确认收入,但按照税法规定已符合纳税义务发生的条件,应当计提销项税额。对此企业也是心悦诚服。

(五)账面部分全面检查

1经查该企业“原材料”账发现其2008年列支原油运输保险费438,204.78元, 凭证后所附的单据为保险单附联,而非正规发票,但保险费却全部记入了原材料的成本。经询问财务人员解释,此种情况他知道,在2008年一直未取得正规发票,到2009 8 年10月份才取得正规的发票

2、经查,该企业2009年 “其他应付款-安全生产经费”账户,2009年计提安全生产经费7,068,551.37元,同年使用96,594.16元,截止2009年末该账户仍有余额6,971,957.21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十条第七款规定,未经核定的准备金支出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得扣除。根据辽宁省财政厅、辽宁省国家税务局关于《辽宁省企业安全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辽财企[2004]713号)第八条“企业提取的未使用的安全生产经费按照税法的有关规定进行纳税调整”之规定。该企业提取的安全生产经费不得税前扣除,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6,971,957.21元,补缴企业所得税1,742,989.30元。2008、2009合计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7,624,683.83元。

三、违法事实的处理结果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三十二条之规定,该纳税人除2008年应补企业所得税109,551.20元、2009年应补企业所得税1,796,619.76元、2010年应补增值税15,500,001.20元之外,从滞纳税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税款万分之五的滞纳金。

四、综合分析及建议

该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员工素质较高、内部规范制度健全。上述问题的存在,主要原因是由于企业自身没有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和税收政策的规定,以及对税收政策的了解不够、理解不深以及纳税遵从度不高造成的。对所存在的问题不存在明显的主 观故意性。同时也有税务机关日常监管不到位、审核评估不深入等方面的问题。为减少和杜绝此类问题的发生,要从多方面入手,采取多种措施,形成征管的强大合力加以解决。通过此案对征管工作有如下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税法宣传和政策辅导力度,提高纳税人的自觉纳税意识和对税法的遵从度。目前,我们的税收宣传还停留在浅层面上,内容和形式比较单一,宣传工作也多是阶段性和暂时性的,政策不能很好的深入企业,建议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多深入企业,把新政策、新文件传达贯彻落实到位,以满足纳税人了解税收知识的需求,减少税款流失。要形成长效机制,督促纳税人主动学习税法,提高执行税收政策的质量。

二、要熟练掌握纳税人的生产经营状况与动态变化趋势,以及纳税人财务核算的方式和特点。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三、要加强对纳税人各种生产经营信息和征管数据资料的审核、评估与分析,时刻把握住纳税人生产、效益与税收发展的最新变化,及时做到五个“早”,早一步分析、早一步预测、早一点发现、早一点控制、早一点解决。

五、稽查过程中的工作启示

一、面对一个如此规模的企业稽查人员仅用两周的有效工作日时间便完成稽查任务,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稽查工作始终是围绕前期的预案准备工作来完成的。在检查进户前调取大量的企业涉税信息,并制订出科学而实用的实施方案。也就是将我们的 检查工作前臵,使我们在进户之前已经对企业的大体情况做到了心中有数。对这种上规模的企业如果查前思路不清、重点不明,将会使我们的稽查工作陷入被动。

二、灵活运用稽查策略。预案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检查过程中需灵活运用各种策略、方式、方法。随时根据预料不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来调整工作的部署、思路和安排。不能一味的莽打莽撞,应主动思考,积极寻求新思路、新信息、新线索,力求事半功倍,利用一切机会找寻新的突破口。

第四篇:税务稽查案例

库尔勒市大华纺织机械股份公司于2003年1月注册成立,主要从事纺织机械设备制造销售,该企业采用企业会计准则进行会计核算,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税率17%,购货都取得了增值税专用发票。XX市国家税务局稽查局于2009年6月25日对该公司2008年企业所得税核算、申报、缴纳情况进行了检查,检查中发现该公司2008有关资料如下:

1、该公司2008年发生职工工资支出1800万元,其中生产工人工资1200万元,销售人员工资280万元,管理人员工资200万元,在建工程人员工资120万元。

2、2008年管理费用1200万元,其中列支公司职工教育经费36万元,列支购货运输费用274万元,列支业务招待费200万元。

3、2008年底有关账户余额:原材料200万元,生产成本:500万元,库存商品:750万元,投资性房地产:0万元。

4、2008年营业收入18000万元,营业成本12000万元。

5、2008年8月份在建工程项目领用生产用原材料200万元(该种材料计价中已含运输费用),该项目2008年9月投产。

6、该公司存货采用先进先出法核算,2008年12月产成品明细账如下:

库存商品单位:台、万元

7、财务费用中列支流动资金借款手续费100万元,发行股票费用200万元,支付职工股利25万元。

8、2008年资本公积-其它资本公积明细账中余额有10万元,经查是2008年5月投资性房地产由成本计量模式转为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所产生。

9、2008年销售费用中列支销售机构业务招待费60万元,列支计提的产品保修费用5万元。

10、2008年12月21日,大华公司采取分期收款方式(5年)销售10台设备,约定每月21日收款5万元,该产品同期市场价格25万元/台(不含税价格),生产成本20万元/台,增值税税款在销售时一次性收取,本期已收款5万元,未确认融资费用按直线法摊销。

假定上述问题都未作纳税调整,除上述资料的有关问题外,该企业不存在其它问题。税法规定该公司2008年9月投产的项目净残值率为0,采用直线法折旧,折旧年限10年。为简化计算,对于查补的需进行分配的费用,只进行一次分配,不考虑其第一次分配后的进一步影响。做调整分录时不考虑结转利润及利润分配和补交所得税的调账分录。

要求:

(1)扼要指出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税收的影响;

(2)汇总计算应补企业所得税额;

(3)作出有关调账分录。

答案及分析;

一、存在的问题及影响:

1、资料6中多结转营业成本,审增应纳税所得额50×20-750=250万元。

多转成本250是这样计算的:采用先进先出法,期初结存产品的单位成本是1200÷80=15万元,12月12日销售产品70台,成本应该是70×15=1050万元。而该企业转了1260万元。故12月12日多转1260-1050=210万元,12月21日销售210台,成本应该是10×15+50×18+150×20=4050万元,多转4090-4050=40万元,共多转销售成本:210+40=2502、资料2中职工教育经费未按职工提供服务的对象进行分配,根据生产工人和在建工程人员工资计提的职工教育经费应计入生产成本和在建工程,不应计入管理费用。多计扣除,审增应纳税所得额36/1800*(1200+120)=26.4万元。

3、资料2中购货运输费用未计入原材料成本,不应当计入管理费用,多计扣除,审增应纳税所得额274/(200+500+1000+12000)*(200+500+1000)=34万元。需要说明的是库存商品企业结存金额750万元,由于采用先进先出法所计算的发出商品的成本多计250万元,所以实际库存商品的结存金额应该是750+250=1000万元。

4、资料2和资料9中业务招待费超标列支,审增应纳税所得额(200+60)-18000*0.005 =170万元。

5、资料5中领用生产用原材料未作进项税额转出,影响固定资产计价,少提折旧,审减应纳税所得额200*17%/10*3/12=0.85万元。

6、资料7中发行股票费用未计入资本公积,审增应纳税所得额200万元。

7、资料7中支付职工股利未计入利润分配,审增应纳税所得额25万元。

8、资料8中处置投资性房地产时,其对应的资本公积未转入损益,审增应纳税所得额10万元。

9、资料9中计提的产品保修费用不能税前扣除,审增应纳税所得额5万元。

10、资料10中,分期收款销售未按规定进行调整,审减应纳税所得额(25-20)*10-(5*5*12-20*10)/5*12-(5*5*12-25*10)/5*12=47.5万元。

分析:分期付款会计作帐

借:长期应收款5*5*12=300+

51贷:未实现融资收益 50

主营业务收入 25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51

同时结转成本200,形成利润50

税法按合同确认收入5,同时结转成本200/5*12=3.33,税法利润为1.667

会计在本期收款5万元时,按直线法摊销“未实现融资收益”50/5*12=0.833作帐:

借:未实现融资收益 0.833

3贷:财务费用0.8333

这样会计应调整0.8333

所以税会差异:50-0.8333(会计利润)-1.667(税法利润)=47.5

二、应补企业所得税:

(250+26.4+34+170+200+25+10+5-0.85-47.5)*25%=672.05*25%=168.01万元。

三、账务调整:

1、对第1项,借:库存商品 250万元贷:以前损益调整 250万元

2、对第2项,借:生产成本 24万元在建工程 2.4万元贷:以前损益调整 26.4万元

3、对第3项,借:原材料 4万元生产成本 10万元库存商品 20万元贷:以前损益调整 34万元

4、对第4 项不需账务处理。

5、对第5 项,借:固定资产 34万元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34万元 借:以前损益调整 0.85万元贷:累计折旧 0.85万元

6、对第6 项,借:资本公积 200万元贷:以前损益调整 200万元

7、对第7项,借:利润分配-应付股利 25万元贷:以前损益调整 25万元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25万元贷:利润分配-应付股利 25万元

8、对第8项,借:资本公积 10万元贷:以前损益调整 10万元

9、对第9项不需账务处理。

10、对第10项不需账务处理。

第五篇:税务稽查方法 前言范文

前言

为满足广大税务稽查人员业务培训和税务检查工作的需要,在国家税务总局教育中心的协助下,国家税务总局稽查局组织全国部分省、市稽查局和有关税务院、校,编写了《税务检查方法》一书。

在编写过程中,按照规范、实用、易读的宗旨,力求将本书编成一本有用、管用、好用的稽查培训教材和检查指南。在编写内容上,通过对税务检查基础知识的归纳整理和稽查实践的总结提炼,较为系统、深入地介绍了税务检查基本方法及各税种、行业、特殊业务的检查方法。在编写体例上,按照由基本到具体、从一般到特殊的逻辑关系编写。在文字表述上,配以题表、列表、流程图,简练直观,通俗易懂。

本书共有11章,可划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税务检查的基础方法,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税务检查基本方法、税务稽查证据);第二部分为各税种检查方法,包括第三章至第九章(增值税、消费税、出口退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和其他地方税等税种的检查方法);第三部分为行业和特殊业务检查方法,包括第十章和第十一章(行业检查方法、特殊业务检查方法)。

税务稽查工作是不断发展、税收政策是不断完善的过程。本书只提供了一些税务检查的方法和启示,广大稽查人 1

员在实践中应灵活运用、举一反三。本书中所涉及的所得税政策以新所得税法为主、新旧对比内容为辅,其他税收政策截止到2007年12月31日。

在本书编写过程中,山东、江苏、湖南、江西省国家税务局稽查局和青岛、大连市国家税务局稽查局,江苏省国家税务局无锡税务学校,山东、浙江省地方税务局稽查局等单位参与了具体编写工作。在本书审稿过程中,北京、广东、广西、福建省(市)国家税务局稽查局和青岛市国家税务局稽查局,北京市地方税务局稽查局和浙江省地方税务局稽查局,扬州税务学院给予了大力支持协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由于编写时间不足半年、编写人员水平有限,书中难免错漏,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税务检查方法》编委会

二00八年六月十三日

下载国税税务稽查方法与案例练习(扬州)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国税税务稽查方法与案例练习(扬州).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议税务稽查的方式与方法

    摘 要:现在犯罪分子的手段恶劣,偷逃税金额之巨大,令人触目惊心,使国家的税款大量流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我国目前税务稽查工作中存在着稽查手段、方式、方法落后问题,使稽查......

    税务稽查案例分析

    税务稽查案例分析一、基本情况某企业,登记注册类型:国有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税率17%,企业所得是适用税率33%;现有职工942人。主营业务是制造销售变压器、风机。二、基本案......

    税务稽查案例5篇

    税稽 查二00八年六月 例 务 案 前言 为贯彻落实2007年7月召开的全国税务系统教育培训工作会议和2008年1月召开的全国税务稽查工作会议精神,国家税务总局稽查局决定在全国国......

    税务稽查培训班试题及答案(国税A)

    国家税务总局扬州税务进修学院 税务稽查业务考试试题(国税A) 特别提示:考试时间为2小时,请在配发的《答题纸》上答题,否则视为零分) 一、 单项选择(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

    企业所得税税务稽查方法

    《企业所得税税务稽查方法》《特殊业务稽查方法》辅导 邯郸市地方税务局稽查局 杨 芳2009年3月14日 注册税务师, 邯郸市地税局稽查局检查三科副科长。联系电话:0310-3018303......

    税务稽查案例精讲

    案例一:某食品公司隐匿收入偷税案 一、案件背景情况 (一)某省国税局稽查局接到国家税务总局稽查局转来举报信,举报某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涉嫌巨额偷税。 (二)纳税人基本情况......

    税务稽查风险预警案例

    稽查风险预警案例 税务稽查工作如何作好预警工作同日常管理、纳税评估、发票专项整治、税收专项检查等工作紧密结合;如何开展打击虚假发票“买方市场”整治工作;如何做到“查......

    商业企业典型税务稽查案例

    商业企业典型税务稽查案例 课程介绍: 税务稽查是国家税收管理的重要部分,企业在生产经营中不可避免地接受稽查的“洗礼”。而稽查中出现的税务风险点,往往就是企业在日常经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