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年XX市公务员法律知识考试试卷
2013年XX市公务员法律知识考试试卷
(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单选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前的英文字母填入答题卡中相应题号后的空格内。每小题2分,共40分。)
1.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基本内涵的理解错误的是: A.公平正义是法的价值追求,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
B.党的领导可以对社会主义法治起到根本保证作用 C.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
D.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特征
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公平正义的首要内涵。关于它的具体内容,下列哪一选项是不准确的? A.社会成员享有相同的立法表决权 B.法律以同样的标准对待所有社会成员 C.反对任何在宪法和法律之外的特殊权利
D.禁止歧视任何在社会关系中处于弱势的社会成员
3.下列关于“服务大局”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 B.服务大局理念的依据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C.服务大局理念揭示了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民主性与开放性
D.法治实践活动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4.关于法律权威和党的领导的关系,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哪一项?
A.法律权威是党的权威的体现和党执政的法律形式 B.党的领导与法律权威的一致性在于,党不仅要领导人民制定法律,而且要领导人民遵守法律
C.党的领导与法律权威的一致性意味着二者之间不存在差别
D.在现实中,造成党的领导与法律权威矛盾的因素都发生在操作层面,是党的领导体制和决策机制不完善,民主化程度不高和个别领导人执政能力不强的表现
5.到目前为止,我国对现行宪法进行了()次修改: A.1 B.2 C.3 D.4 6.关于宪法的效力,下列哪个选项的说法是正确的? A.对于在美国居住的华裔也要适用我国宪法 B.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才能适用我国宪法 C.宪法同等的适用于居住在我国境内的美国人 D.我国宪法的效力及于包括台湾在内的所有中国领土
7.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全体()。A.公民 B.人民 C.劳动者 D.爱国者
8.在行政复议中被申请人应当自收到申请书副本之日起()内提出书面答复,并提交当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依据和其他有关材料。A.15日 B.5日 C.7日 D.10日
9.国家赔偿的主要方式是()。A.赔礼道歉 B.恢复原状 C.支付赔偿金 D.返还财产
10.以行政机关是否具有自由裁量权为标准,行政行为可分为自由裁量行政行为和()。A、抽象行政行为 B、内部行政行为 C、作为行政行为 D、羁束行政行为
11.行政处罚法对行政处罚的时效作出了明确规定,违法行为在()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A.1 B.2 C.3 D.4
12.下面所列选项中的哪一个在行政法上不具备行政主体资格? A.海淀区税务局 B.行政机关委托的治安联防队 C.花岗区街道办事处
D.法律授权颁发注册会计师资格证书的注册会计师协会
13.北京市朝阳区公安分局七里营派出所因某甲赌博对其处以100元的罚款,某甲不服,他应向什么机构申请复议? A.七里营派出所
B.北京市朝阳区公安分局 C.北京市公安局 D.朝阳区人民法院
14.因同一侵权行为造成多人死亡的,可以以相同数额确定死亡赔偿金。这条规定的是著名的()。A.一赔偿金原则 B.同命不同价原则 C.同命同价原则 D.同时死亡原则
15.甲、乙二人共有房屋一幢,甲长期在外地,由乙实际居住,并付给甲若干补偿。一日房屋因地基不牢倒塌,对邻房造成一定损害。该损害如何承担? A.应由乙承担赔偿责任 B.应由甲、乙承担连带责任
C.应由甲、乙分担责任,并由乙适当多负担 D.应由甲承担赔偿责任
16.有关民事诉讼和人民调解的关系,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调解行为如有违法,当事人可向法院提起诉讼予以纠正
B.当事人经调解达成协议后不能向法院提起诉讼 C.人民调解不是民事诉讼的必经程序
D.人民调解委员会制作的调解书不具有强制执行力
17.甲和乙对婚姻财产未进行约定,下列财产中,不属于夫妻共有财产的是:
A.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妻子所获得的工资 B.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夫妻共同财产购买的,但仅登记于丈夫名下的住房
C.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丈夫的父母指定由丈夫继承且为丈夫所有的财产
D.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丈夫所取得的承包收益 18.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者有下列哪种情况时,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合同?
A.李某患病不能继续工作,尚在试用期内 B.陈某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C.黄某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
D.尚某严重失职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
19.《环境保护法》规定,对造成环境严重污染的企业事业单位,限期治理。中央直接管辖的企业的限期治理,由()决定。A.国务院
B.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C.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D.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20.关于不作为犯罪的认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消防员甲某因着急赶约会在救完一处火灾后下班回家时没有脱掉制服,路过某地时,恰遇火灾,甲某想自己已经下班了,就没有参加火灾的救助工作,甲某的行为构成不作为的渎职犯罪 B.扳道工乙某在值班时被抢匪捆绑,这时一辆火车经过,因没有将岔路扳开而导致火车出轨倾覆,扳道工乙某构成不作为犯罪
C.起重机操作工丙某在起运工件时,因旧患突发而休克,致使起重机失去控制,造成九人伤亡的严重事故,丙某的行为属于意外事件,不构成不作为犯罪
D.扳道工丁某收到一封恐吓信,上面称下午经过的某次列车不允许丁某按时进行扳道工作,否则其家人性命就不保,丁某迫于压力而未按时扳道,导致火车相撞的事故发生,丁某属于被胁迫,其行为不构成不作为犯罪
二、多选题:(下列各题有二个以上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前的英文字母填入答题卡中相应题号后的空格内,每小题2分,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共20分。)
1.根据我国宪法和选举法规定,下列不需要设立选举委员会的包括: A.不设区的市 B.县、自治区 C.直辖市 D.设区的市 2.下列哪些活动形成的关系属于行政法律关系? A.县计划生育委员会给予所属工作人员警告的纪律处分 B.县计划生育委员会的工作人员上街宣传计划生育政策 C.交管局取消不合法的收费项目
D.市中级人民法院审查市公安局的行政处罚决定
3.《行政强制法》第8条第1款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强制,享有陈述权、申辩权;有权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因行政机关违法实施行政强制受到损害的,有权依法要求赔偿。”这体现了哪些行政法基本原则? A.程序正当 B.高效便民 C.诚实守信 D.权责统一
4.关于行政处罚和行政许可行为,下列哪些说法是不正确的?
A.行政处罚和行政许可的设定机关均应定期对其设定的行政处罚和行政许可进行评价
B.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可依授权形式行政处罚权和行政许可权 C.行政机关委托实施行政处罚和行政许可的组织应当是依法成立的管理公共事务的事业组织
D.行政机关依法举行听证的,应当根据听证笔录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和行政许可决定
5.张某是甲地人,在乙地制作盗版光碟,经过丙地运输到丁地进行销售。对张某的违法行为要进行处罚,谁有管辖权?
A.甲地依法享有处罚权的行政机关 B.乙地依法享有处罚权的行政机关 C.丙地依法享有处罚权的行政机关 D.丁地依法享有处罚权的行政机关
6.以下哪些信息是政府应当主动公开的信息? A.因修建高速公路对某地区进行拆迁的补偿费用的发放情况
B.国有企业员工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数额
C.有关部门对某食品企业产品质量监督检查的情况 D.某公司对灾区捐助款项的实用情况
7.下列不属于对公务员的处分的是: A.县环保局副局长田某因工作失误引咎辞职 B.财政局科长金某被免职 C.市政府法制办主任因违纪被撤职 D.财政部某司司长因受刑罚处罚被开除
8.以下哪些情形依据《公务员法》的规定而应当执行回避? A.张某为河北唐山市林业局局长,其子则担任该局纪检组长
B.田某是河北省司法厅公律处副处长,其妻为该司法厅基层司科员
C.刘某为邯郸市丛台区交通局局长,其儿媳担任该局会计
D.王某担任石家庄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长,其外甥担任该局党组秘书
9.以下对于土地的利用符合法律规定的是:
A.某县政府设立一机构专门负责本县传染病防治的监督管理,但是县政府办公场所紧张,遂与该县某乡政府协商,将该乡某村村民集体所有的一块土地无偿划拨给该机构
B.某省政府将一块国有土地无偿划拨给某海军部队用于营区建设 C.某省政府将一块国有土地物产划拨给某房地产开发公司用于经济适用房的开发
D.某省政府贯彻国家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政策,为尽快解决本省电力不足的问题,将一块国有土地无偿划拨给某水电公司修建基础设施进行水电开发
10.下列行为构成贪污罪的有:
A.郭某是村民小组长,在管理本村行政事务时,将村集体财产30万元均为己有
B.裴某是某市外事局的局长,其在接见外国来访客人的时候,收到客人送给该市的价值5000美金的纪念品一件,裴某见该纪念品做工精美,价格不菲,于是据为已有
C.王某是政府的行政人员,其利用自己办公室靠近财务科的便利,从财务科窃取现金2万元
D.张某是某国有保险公司委派到其他保险公司从事公务的人员,其利用职务之便伪造保险事故,骗取保险理赔金30万元
三、判断题:(请将对的打“√”,错的打“×”,并填入答题卡中相应题号后的空格内。每小题1分,共10分。)1.维护宪法、法律尊严必须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2.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
3.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法律解释同法律具有同等效力。4.公民通过言论自由表达的内容受法律的保护,不受非法干预,所以公民享有的言论自由是绝对的。5.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有监督宪法的权力。
6.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
7.对于申请执行的具体行政行为,人民法院应当进行合法性审查。
8.我国民法规定的享有民事权利能力的主体只有自然人和法人两种。
9.被宣告死亡的自然人即使事实上没有死亡,其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也终止。
10.诉讼时效届满后,权利人不得起诉义务人履行义务。
四、简答题(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中相应题号后的空白处。每小题5分,共15分。)1.简述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涵。
2.依法行政和建设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
3.政府信息公开的意义。
五、论述题(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中相应题号后的空白处,不少于400字。每小题15分,共15分。)1.请围绕新区建设大局,结合你所在的部门工作实际,谈谈如何更好地推进“法治新区”建设。
第二篇:海安县2010公务员法律知识考试试卷
海安县2010公务员法律知识考试试卷
单位: 姓名: 得分:
一、判断题(10ⅹ1′=10′)
()
1、民事诉讼规定:人民检察院有权对民事审判活动实行法律监督。
()
2、在民事诉讼中,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合同签订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
3、离婚案件有诉讼代理人的,本人除不能表达意志的以外,仍应出庭;确因特殊情况无法出庭的,必须向人民法院提交书面意见。
()
4、在行政诉讼过程中,被告可以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
()
5、在民事、行政诉讼中,原告、被告举证责任分配原则是一样的。
()
6、在刑事程序中,国家安全机关依照法律规定,办理危害国家安全的刑事案件,行使与公安机关相同的职权。()
7、刑事诉讼法规定: 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
()
8、仲裁法规定: 当事人达成仲裁协议,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可以受理,但仲裁协议无效的除外。()
9、仲裁实行级别管辖和地域管辖。
()
10、仲裁实行一裁终局的制度。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再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二、选择题(30ⅹ2′=60′)
1、下列民事诉讼,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原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原告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A.对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居住的人提起的有关身份关系的诉讼;
B.对下落不明或者宣告失踪的人提起的有关身份关系的诉讼;
C.对被劳动教养的人提起的诉讼;
D.对被监禁的人提起的诉讼。
2、民事诉讼中,审判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必须回避,当事人有权用口头或者书面方式申请他们回避:
(一)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近亲属;
(二)与本案有利害关系;
(三)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公正审理的。
前款规定,适用于:。()
A.书记员 B.翻译人员 C.鉴定人 D.勘验人
3、民事诉讼中,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者用民诉法规定的其他方式无法送达的,公告送达。自发出公告之日起,经过(),即视为送达。
公告送达,应当在案卷中记明原因和经过。
A.30 日 B.三个月 C.60 日 D.45日
4、第九十条 下列案件调解达成协议,人民法院可以不制作调解书:()对不需要制作调解书的协议,应当记入笔录,由双方当事人、审判人员、书记员签名或者盖章后,即具有法律效力。
A.调解和好的离婚案件;
B.调解维持收养关系的案件;
C.能够即时履行的案件;
D.其他不需要制作调解书的案件。
5、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对下列案件,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可以裁定先予执行:
(一)追索抚恤金、()的;
(二)追索劳动报酬的;
(三)因情况紧急需要先予执行的。
A.赡养费 B.抚育费 C.医疗费用 D.扶养费
6、民事诉讼中,有义务协助调查、执行的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人民法院除责令其履行协助义务外,并可以予以罚款:(),人民法院对有前款规定的行为之一的单位,可以对其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对仍不履行协助义务的,可以予以拘留;并可以向监察机关或者有关机关提出予以纪律处分的司法建议。
A.有关单位拒绝或者妨碍人民法院调查取证的;B.银行、信用合作社和其他有储蓄业务的单位接到人民法院协助执行通知书后,拒不协助查询、冻结或者划拨存款的;
C.有关单位接到人民法院协助执行通知书后,拒不协助扣留被执行人的收入、办理有关财产权证照转移手续、转交有关票证、证照或者其他财产的;D.其他拒绝协助执行的。
7、民事诉讼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延期开庭审理:
()
A.必须到庭的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有正当理由没有到庭的;
B.当事人临时提出回避申请的;
C.需要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证据,重新鉴定、勘验,或者需要补充调查的;
D.其他应当延期的情形。
8、民事诉讼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终结诉讼:()A.原告死亡,没有继承人,或者继承人放弃诉讼权利的;
B.被告死亡,没有遗产,也没有应当承担义务的人的;
C.离婚案件一方当事人死亡的; D.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以及解除收养关系案件的一方当事人死亡的。
9、民事诉讼中,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A.15、15; B.10、10; C.15、10; D.15、7。
10、在民事诉讼(执行程序)中,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请执行书之日起超过()未执行的,申请执行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上一级人民法院经审查,可以责令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内执行,也可以决定由本院执行或者指令其他人民法院执行。()
A.三个月 B.60天 C.90天 D.六个月
11、民事诉讼法规定:申请执行的期间为()。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
前款规定的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
A.六个月 B.一年 C.一年六个月 D.二年
12、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下列事项提起的诉讼:()
A.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
B.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
C.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 D.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
13、在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经过审理,认为具体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判决撤销或者部分撤销,并可以判决被告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 主要证据不足的;()
A.适用法律、法规错误的; B.违反法定程序的;
C.超越职权的; D.滥用职权的。
14、刑事程序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A.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B.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C.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D.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15、对于不满()岁的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在讯问和审判时,可以通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到场。
A.14 B.16 C.18 D.20
16、刑事诉讼法规定: 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刑事案件:()
A.反革命案件、危害国家安全案件;
B.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普通刑事案件; C.外国人犯罪的刑事案件。
17、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除自己行使辩护权以外,还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辩护人。下列的人可以被委托为辩护人:(),正在被执行刑罚或者依法被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人,不得担任辩护人。
A.律师; B.人民团体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单位推荐的人; C.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监护人、亲友。
18、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应当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保证人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A.与本案无牵连; B.有能力履行保证义务; C.享有政治权利,人身自由未受到限制; D.有固定的住处和收入。
19、刑事诉讼法规定: 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前款规定,已交纳保证金的,没收保证金,并且区别情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结悔过,重新交纳保证金、提出保证人或者监视居住、予以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未违反前款规定的,取保候审结束的时候,应当退还保证金。
A.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B.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C.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D.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20、刑事诉讼法规定: 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前款规定,情节严重的,予以逮捕。
A.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住处,无固定住处的,未经批准不得离开指定的居所;B.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会见他人;C.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D.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21、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
A.十二个月、六个月 B.十二个月、十二个月 C.六个月、六个月 D.六个月、十二个月
22、在刑事诉讼中,对于不需要逮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可以传唤到犯罪嫌疑人所在市、县内的指定地点或者到他的住处进行讯问,但是应当出示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的证明文件。传唤、拘传持续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不得以连续传唤、拘传的形式变相拘禁犯罪嫌疑人。
A.四十八小时; B.二十四小时; C.三十六小时; D.十二小时;
23、在刑事诉讼中,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应当公开进行。但是有关国家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案件,不公开审理。十四岁以上不满十六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十六岁以上不满十八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也不公开审理。对于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应当当庭宣布不公开审理的理由。
A.可以; B.应当; C.一律; D.一般;
24、在法庭刑事审判过程中,如果诉讼参与人或者旁听人员违反法庭秩序,审判长应当警告制止。对不听制止的,可以强行带出法庭;情节严重的,处以()以下的罚款或者十五日以下的拘留。罚款、拘留必须经院长批准。被处罚人对罚款、拘留的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复议期间不停止执行。对聚众哄闹、冲击法庭或者侮辱、诽谤、威胁、殴打司法工作人员或者诉讼参与人,严重扰乱法庭秩序,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A.500元; B.1000元; C.2000元;D.5000元。
25、刑事诉讼法规定: 对于有被害人的案件,决定不起诉的,人民检察院()将不起诉决定书送达被害人。被害人如果不服,可以自收到决定书后七日以内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申诉,请求提起公诉。人民检察院应当将复查决定告知被害人。对人民检察院维持不起诉决定的,被害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被害人也可以不经申诉,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人民检察院应当将有关案件材料移送人民法院。
A.可以 B.必须 C.应当 D.视情况
26、执行死刑()公布,不应示众。执行死刑后,在场书记员应当写成笔录。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应当将执行死刑情况报告最高人民法院。执行死刑后,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应当通知罪犯家属。A.可以 B.应当 C.必须 D.视情况
27、仲裁法规定: 下列纠纷不能仲裁:
(一)()、监护纠纷;
(二)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
A.婚姻; B.收养; C.扶养; D.继承。
28、仲裁法规定: 仲裁协议独立存在,合同的(),不影响仲裁协议的效力。仲裁庭有权确认合同的效力。
A.变更 B.解除 C.终止 D.无效
29、仲裁法规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仲裁协议无效:
()
A.约定的仲裁事项超出法律规定的仲裁范围的;
B.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仲裁协议;
C.一方采取协迫手段,迫使对方订立仲裁协议的。
30、仲裁法规定: 当事人申请撤销裁决的,应当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内提出。
A.二个月 B.三个月 C.六个月 D.十二个月
三、简答题(4ⅹ5′=20′)
1、民事诉讼法规定:起诉必须符合哪些条件?
2、行政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哪些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提起的诉讼?
3、仲裁法规定: 仲裁委员会应当从公道正派的人员中聘任仲裁员。仲裁员应当符合哪些条件?
4、仲裁法规定:当事人提出证据证明裁决有哪些情形之一的,可以向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
四、案例分析题(1ⅹ10′=10′)
A市(地级)B县农民向东2003年经B县建委、县国土局、县政府批准,在政府规划的河道内建房。B县水利局认为该房的
修建严重危及河流行洪排涝,多次阻止向东施工无效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的有关规定,于2003年11月10日作出责令向东在30日内拆除违法建筑的行政决定。向东不服,向A市水利局申请复议。
A市水利局经复议,维持B县水利局的决定,向东认为:B县建委、县国土局、县政府应当对其做出的决定负责;A市水利局维持B县水利局的复议决定没有法律依据;B县水利局限期拆除的行政决定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权益。遂以县建委、县政府、县国土局、县水利局和A市水利局为共同被告,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请求人民法院纠正和制止不法侵害行为,允许其在河道内继续建房。
试分析:
1、法院应如何处理此案(受理与否及如何受理)?请说明理由
2、如果受理,该案应由哪个人民法院管辖,理由是什么?
3、原告向东指控的五个行政机关是否都是行政诉讼参加人,其法律地位应如何确定?
第三篇:XX区公务员法律知识考试试卷
2015年XX区公务员法律知识考试试卷 姓名 成绩
一、单项选择(共20题,每题1分,合计20 分)
1、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农村村民委员会的性质是()A、国家行政机关
B、乡政府的派出机关 C、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D、集体经济组织
2、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名额分配到选区,按选区进行选举。选区的大小,按照每一选区选()代表划分。A、一名至三名 B、一名至五名 C、二名至三名 D、一至二名
3、县、自治县的人民政府在必要的时候,经()批准,可以设立若干区公所,作为它的派出机关。
A、上一级人民政府 B、省级人民政府 C、上一级人大常委会 D、本级人大常委会
4、县级以上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资格的终止,由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报(),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予以公告。
A、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B、本级人民代表大会 C、上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D、上级人民代表大会
5、当事人对可以上诉的人民法院一审裁定不服,应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A、10日 B、15日 C、1个月 D、2个月
6、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地方各级法院第一审判决不服的,可以在法定期限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下列人员中具有独立上诉权的是()。A、被告人的辩护人 B、被告人的配偶和亲友 C、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
D、被告人、自诉人,以及他们的法定代理人
7、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A、公民
B、人民
C、居民
D、国民
8、在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省、设区的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可以补充任命本级人大专门委员会的个别副主任委员和部分委员,()。A、由主任会议提名并通过
B、由主任会议提名,常务委员会会议通过 C、由常务委员会提名并通过
D、由常务委员会提名,专门委员会通过
9、对有证据证明犯罪事实存在,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限制人身自由等强制措施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应依法实行()A、拘传
B、行政拘留
C、取保候审
D、逮捕
10、以下()人员不适用回避。A、审判员
B、书记员
C、鉴定人
D、证人
11、公务员申请辞职,任免机关在收到申请之日起()内予以审批。A、三十日 B、六十日
C、九十日
D、半年
12、法律如果规定()属于集体所有,就将构成违反宪法。A、城市郊区的土地 B、森林和草原 C、矿藏、水流 D、农村宅基地
13、公民的()不受侵犯。
A、财产 B、私有财产 C、合法的私有财产 D、一切财产
14、根据选举法,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在选举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时,由各()主持。
A、该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B、该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会议 C、该级的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D、该级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
15、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每届任期同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相同,它行使职权到()为止。
A、下届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第一次会议时 B、下届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闭会时 C、下届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选出新的常务委员会 D、下届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
16、根据选举法,县乡两级人大代表的罢免必须由原选区选民以()通过。A、参会选民的过半数
B、参会选民的三分之二以上 C、全体选民的过半数
D、全体选民的三分之二以上
17、根据宪法,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的支配。A、国家行政机关
B、社会团体
C、个人
D、外国势力
18、乡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是()。
A、3年
B、4年
C、5年
D、无限制
19、代表在人民代表大会各种会议上的发言和表决()。A、不得触犯国家法律,否则应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B、不得与代表团多数意见相抵触 C、不受法律追究 D、不受任何限制
20、代表按照代表法的规定执行代表职务,其所在单位应当(A、按事假对待,享受其他工资待遇
B、按借调对待,享受正常工资待遇,但不享受其他福利 C、按正常出勤对待,享受所在单位的工资和其他待遇 D、按正常出勤对待,并给予一定奖励
二、多项选择(共10题,每题2分,合计20分))。
1、既属于公民的权利又属于公民的义务的有()。A、休息 B、纳税 C、受教育 D、选举 E、劳动
2、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A、申诉 B、检举 C、控告
3、根据地方组织法规定,以下选项中,是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的职权有()
A、在本行政区域内,保证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上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决议的遵守和执行,保证国家计划和国家预算的执行
B、讨论、决定本行政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环境和资源保护、民政、民族等工作的重大事项
C、审查和批准本行政区域内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预算以及它们执行情况的报告 D、听取和审查本级人民政府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 E、撤销本级人民政府的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
F、选举本级人民政府领导人员,人民法院院长和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4、根据代表法规定,代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其代表资格终止。()A、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迁出或者调离本行政区域的 B、辞职被接受的 C、未经批准两次不出席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的 D、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正在服刑的 E、被罢免的
5、根据地方组织法规定,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每次会议举行预备会议,()。
A、通过本次大会的副秘书长名单 B、选举本次会议的主席团 C、选举本次会议的秘书长
D、表决通过本次会议的列席人员名单 E、通过本次会议的议程。
6、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包括()。
A、自治区 B、自治州 C、自治县 D、自治乡
7、()的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五年。
A、自治区 B、自治州 C、自治县 D、民族乡
8、代表有下列哪些情形,其代表资格终止:()。A、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迁出或者调离本行政区域的 B、提出辞职的
C、未经批准两次不出席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的 D、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
9、公务员的管理,坚持()的原则。A、公开 B、平等 C、竞争 D、择优
10、北京市海淀区的律师李某在海南省海口市处理经济纠纷时,被海口市甲区公安分局以涉嫌诈骗为由违法限制人身自由5天。则李某可向以下哪个法院提起行政诉讼()。A、海淀区人民法院 B、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 C、甲区人民法院 D、海口市中级人民法院
三、简答题(共6题,每题5分,合计30分)
1、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2、行政诉讼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3、国家公务员应当履行哪些义务?
4、简述合同解除与合同撤销的异同。
5、受贿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6、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有哪些?
四、论述题(共2题,每题15分,合计30分)
1、请结合我国宪法的规定,谈谈你对法治的理解。
2、简述我国刑事诉讼制度中的“上诉不加刑原则”。XX区公务员法律知识考试答案
一、单项选择
1-5 CABAA 6-10 DABDD 11-15 ACCDC 16-20 CDCCC
二、多项选择
1-5 CE、ABC、ABCDEF、ABCE、BCE 6-10 ABC、ABCD、ACD、ABCD、AC
三、简答题
1、答: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 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 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 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
2、答:在我国,行政诉讼案件的构成应当具备以下五个要件:
(1)原告是认为行政机关及法律、法规授权组织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行使行政职权的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不能充当原告。(2)被告是作出被原告认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及法律、法规授权组织。(3)原告提起行政诉讼必须是针对法律、法规规定属于法院受案范围内及属于受诉法院管辖的行政争议。(4)原告必须在法定期限内起诉。(5)法律、法规规定起诉前必须经过行政复议的,已进行了行政复议;自行选择行政复议的,复议机关已作出复议决定或者逾期未作出复议决定。
3、答:(1)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2)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认真履行职责,努力提高工作效率;(3)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接受人民监督;(4)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5)忠于职守,勤勉尽责,服从和执行上级依法作出的决定和命令;(6)保守国家秘密和工作秘密;(7)遵守纪律,恪守职业道德、模范遵守社会公德;(8)清正廉洁,公道正派;(9)法律规定的其他义务。
4、答:撤销合同:主要涉及意思表示不真实的问题。据此,法律将是否主张撤销的权利留给撤销权人,由其决定是否撤销合同。是通过撤销行为而使生效的合同归与无效。合同解除是指在合同有效成立之后,当事人双方通过协议或者一方行使约定或法定解除权的方式,使当事人设定权利与义务关系终止的行为。双方当事人以协议方式解除合同或者一方行使约定解除权而解除合同称为合意解除。一方行使法定解除权而解除合同称为单方解除,如甲方严重违约,乙方通知甲方解除合同就是单方解除的一种情况。法定解除权是一种形成权。
5、答: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客体侵犯时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客观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主观故意。
6、答:对违反治安管理的处罚分为下列三种:
一、警告;
二、罚款:1元以上,200元以下。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三十条、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二条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三、拘留:1日以上,15日以下。
四、论述题
1、答:《宪法》第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2、答:《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条 公诉人、辩护人应当向法庭出示物证,让当事人辨认,对未到庭的证人的证言笔录、鉴定人的鉴定意见、勘验笔录和其他作为证据的文书,应当当庭宣读。审判人员应当听取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意见。
第四篇:公务员法律知识考试试题库
公务员法律知识考试试题库
《邓小平法制理论与依法治国》部分
一、判断题
1.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
2.邓小平同志一再强调:“法治是我们的目标”。╳
3.我们的民主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领导的人民民主制度。╳4.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5.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6.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位置。√7.民主法制代替个人专断行政是现代化在政治领域的界碑。√8.人民政协是国家立法组织。╳
9.邓小平提出了中央立法与地方立法并举的战略。√
10.维护宪法、的法律尊严必须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11.立法工作要坚持把调整政治活动的法律作为立法的重点。╳12.改革最终能否成功决定于经济体制改革。╳13.遏制腐败,监督是关键。√
14.坚持依法治国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
15.依法治国作为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伴随农业文明的兴起而出现的。╳16.社会主义法治的最基本价值原则是发展。╳17.法律是具有内在联系、的协调统一的有机体。╳18.中国最大的实际就是发展生产力。╳19.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20.我国有权制定法律的是中共中央。╳
21.配套法律是指有一个法律颁布以后,还需要一个或一些与之相关的法律的颁布,才能具体实施。√
22.实施细则是指一个法律颁布以后,为了便于实施和具体操作,由国家行政机关和地方权力机关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对此作出详细规定的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
23.我国数量最大的法律渊源是法律。╳
24.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制体系首先应当考虑的因素是立法权统一。╳
25.体现和维护人民民主就必须树立法律的权威。√26.党的政策是社会稳定的基石和社会矛盾的调节器。╳27.法治的特征植根于民主政治的一般原则。√
28.法治的核心部分是针对国家权力本身,要求权利监督与制约。╳29.程序公正是指法院正确地依据法律规定的具体次序、的方式和手续来处理案件。√
30.市场经济是自主性的经济,即承认和尊重市场主体的意志自主性。√
31.市场经济要求统一开放的国内市场,也要求市场国际化。√32.法制是法治的基础和精髓。╳
33.改革党的领导体制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与依法办事的统一。√34.精神文明分为思想道德方面和教育科学文化方面。√
35.精神文明是指为了满足人的精神需要在精神活动过程中产生的文明成果。√
36.社会主义法制的唯一要求是:违法必究。╳
二、选择题
1.社会主义本质规定和必然要求是(A)。
A.民主法制 B.无产阶级专政 C.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D.政治协商制度2.发展民主政治,健全(C)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历史命运与前途。
A.政策 B.习惯 C.法制 D.伦理
3.社会主义法制的根本出发点是确认和保障(C)
A.中国共产党领导 B.公民义务履行 C.人民的民主权利 D.改革开放4.社会主义法制要求的核心是(D)。
A.制定法律 B.公正审判 C.强化仲裁的作用 D.严格依法办事5.加强法制重点是进行(C)。A.制裁 B.挽救 C.教育 D.改造
6.深化政府机构改革,以(A)为突破口。
A.精简机构 B.高薪养廉 C.强化监督 D.重视服务
7.市场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在于它的经济秩序是通过(B)来形成和维持的。
A.法制 B.法治 C.民主 D.道德
8.只有在(C)条件下,才产生了对法治的社会需求。A.商品经济 B.自然经济 C.市场经济 D.计划经济
9.在法治国家中,法律要实现其社会功能就要首先形成独立合理的(B)。
A.主体设计 B.运行机制 C.社会保障 D.宏观调控10.军事法规的制定机关是(C)。
A.全国人大 B.国务院 C.中央军委 D.国防部
11.树立法律的权威就必须首先树立(A)的权威。A.宪法 B.法律 C.行政法规 D.部门规章12.法治的功能在于(D)。
A.强化统治基础 B.发展国民经济 C.建设精神文明 D.保障公民的自由权利
13.我国国家的权力属于(B)。
A.公民 B.人民 C.国家主席 D.全国人大14.市场的法律原型是(B)。A.物权凭证 B.契约 C.侵权 D.亲权 15.市场经济的命脉是(D)。
A.政治统一 B.市场统一 C.社会保障完善 D.竞争16.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A)
A.中国共产党 B.政治协商会议 C.全国人大 D.人民17.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是(B)。
A.社会主义法制 B.社会主义民主 C.人民民主专政 D.无产阶级专政18.党的政策的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C)A.守法上 B.执法上 C.立法上 D.法律监督上
19.社会主义制度是(ABCD)等方面构成的统一体。A.经济 B.政治 C.法律 D.文化
20.党的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应当有(ABC)
A.高度的民主 B.完备的法制 C.安定的社会环境 D.不断增长的经济21.社会主义的本质是:(ABCD)
A.解放生产力 B.发展生产力 C.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D.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22.法律队伍建设要求法律工作者有较高的(CD)。A.经济素质 B.道德素质 C.政治素质 D.法律业务素质23.按照国家权力运作形态,国家可以分为(AB)。A.人治国家 B.法治国家 C.民主国家 D.独裁国家
24.自治法规分为(CD)。
A.法律 B.行政规章 C.自治条例 D.单行条例25.司法公正包括(AB)。
A.实体公正 B.程序公正 C.证据公正 D.立法公正26.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是(BD)。
A.公民委员会 B.居民委员会 C.乡民委员会 D.村民委员会27.法律对市场经济的保障作用体现在(AB)。A.利益保障 B.秩序保障 C.义务保障 D.社会保障
28.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要以培育(ABCD)的公民为目标。
A.有理想 B.有道德 C.有文化 D.有纪律29.我国占统治地位的道德分为(CD)。
A.资产阶级道德 B.地主阶级道德 C.社会主义道德 D.共产主义道德30.我国要发展面向(ABC)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A.现代化 B.世界 C.未来 D.传统31.法律与党的政策的区别在于:(ABCD)。
A.制定的机关和程序 B.实施的方式和手段 C.表现形式与基本要求D.调整社会关系的范围和对人的效力32.法律是(ABC)的党的政策。
A.定型化 B.规范化 C.条文化 D.教条化33.党的政策可以分为:(ABD)。
A.总政策 B.基本政策 C.分政策 D.具体政策34.党的领导包括:(ABC)。
A.政治领导 B.思想领导 C.组织领导 D.经济领导
35.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关系处理上坚持(ABCD)的方针。A.长期共存 B.互相监督 C.肝胆相照 D.荣辱与共36.法律权威的特征包括:(ABCD)。
A.法律的至高无上性 B.普遍实施性 C.本源性 D.崇高威望性37.建立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要考虑的因素有:(ABCD)A.层次分明 B.体系完整 C.结构合理 D.规范协调
《中国刑事法律制度》部分
一、判断题
1.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的和故意杀人、的强奸、的放火、的爆炸、的抢劫等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分子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2.没收财产在判决指定的期限内一次或分期缴纳,期满不缴纳的,分期缴纳。╳3.判处死缓的,在二年的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且有立功表现的,二年期满后减为无期徒刑。╳4.在执行期间,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每月可以回家一至二天,参加劳动的,应当酌量发给报酬。√5.对于犯罪分子减刑,由执行机关向中级法院提出减刑建议书,人民法院应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
6.死缓是我国刑罚中主刑的一种。╳
7.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内如果未犯新罪× 8.对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和累犯不适用缓刑。√9.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比照共同犯罪论处。╳
10.犯罪既遂和犯罪未遂的区别在于行为人实施的行为是否发生了预期的犯罪结果。╳
11.首要分子肯定是主犯,主犯不一定是首要分子。√
12.在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的集体企业和人民团体管理、的使用、的运输中的私人财产,以公共财产论。√13.犯罪的追溯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犯罪行为有连续或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14.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是自首。对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15.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
16.假释考验期内没有犯罪,就认为原判刑罚已执行完毕。√
17.民族自治地方不能全部适用刑法的规定的,可以由自治区、的自治州、的自治县等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根据当地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特点及刑法的基本原则制定变通或补充的规定。╳18.我国现行刑法是在1997年修订的。√
19.减轻处罚是由司法机关根据刑法的规定,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
20.犯罪后自首又有立功表现的,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21.刑法是有关犯罪和刑事责任的法律。╳
22.只有犯罪结果发生在我国领域内才适用我国刑法。╳
23.刑法的属人管辖是指外国人在外国对中国国家或中国公民犯罪,中国刑法有权管辖。√
24.刑法的保护管辖是指中国人在中国领域外犯刑法规定之罪,适用中国刑法。╳
25.我国刑法在溯及力问题上采用从旧原则。╳
26.我国刑法在溯及力问题上采用从新兼从轻原则。╳27.我国刑法在溯及力问题上采用从新原则。╳28.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本质特征。╳
29.应受刑罚惩罚性是犯罪的本质特征。╳
30.犯罪的客体是犯罪行为直接作用的具体人和物。╳
31.危害行为、的危害结果、的犯罪方法、的时间、的地点是所有犯罪必备的构成要件。╳
32.犯罪构成的四个要件是犯罪主体、的犯罪对象、的犯罪客观方面和犯罪主观方面。╳
33.犯罪的直接客体是一切犯罪共同侵害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34.犯罪主体只包括实施危害行为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自然人,不包括单位。╳
35.犯罪的对象在犯罪中必然会受到损害。╳36.犯罪对象决定着犯罪的性质。╳
37.刑事责任能力是行为人构成犯罪并承担刑事责任所必需的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38.单位可以成为所有犯罪的主体。╳
39.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的共同点为都预见到了危害结果发生的必然性。√
40.正当防卫在限度上不能超过必要限度且造成重大损害。√41.紧急避险在限度上不能超过必要限度且造成重大损害。╳
42.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43.刑事责任能力中控制能力是基础,辨认能力是关键。√44.完全负刑事责任的年龄是年满18周岁。╳
45.故意分为疏忽大意的故意和过于自信的故意。╳46.犯罪的着手前和着手后都可能发生未遂。╳47.犯罪的预备只能发生在着手以后。╳
48.对于预备犯应当比照既遂犯从轻、的减轻或免除处罚。√49.对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的减轻或免除处罚。╳50.共同犯罪既包括故意也包括过失。╳
51.刑法的三个原则是罪刑法定原则、的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和罪责自负反对株连原则。╳
52.审判时不满18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53.犯罪时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
54.犯罪主体的特殊身份,是影响行为人刑事责任的特定资格地位和状态,刑法中对自然人和单位都有特殊身份规定。╳
55.正当防卫过当的,应当从轻、的减轻或免除处罚。√56.紧急避险过当的,应当从轻、的减轻或免除处罚。√
57.犯罪的停止形态,既存在于直接故意也存在于间接故意犯罪中。╳58.犯罪的停止形态既存在于故意也存在于过失犯罪之中。╳59.对从犯应当比照主犯从轻、的减轻或免除处罚。√60.对胁从犯应当比照从犯减轻或免除处罚。╳
61.主刑包括管制、的拘役、的有期徒刑、的无期徒刑、的死缓和死刑。╳
62.附加刑包括罚款、的剥夺政治权利和没收财产。√63.管制判决前先期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64.拘役判决前先期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二日。√
65.管制是剥夺犯罪分子短期自由,就近关押并实行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
二、选择题
1.我国刑法规定,对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A)。
A.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B.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C.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D.可以从轻或免除处罚
2.我国刑法对效力范围的规定以(A)为基础。A.属地原则 B.属人原则 C.保护原则 D.普遍原则3.犯罪未得逞是指(ACD)。
A.未完成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 B.未发生任何结果 C.未发生行为追求的结果 D.未达到犯罪目的4.管制适用于那些(BD)的犯罪分子。
A.罪行不必关押 B.罪行较轻不需要关押 C.罪行不重,需要惩办D.罪行较轻,但需要判处刑罚
5.我国刑法规定的时效是指(B)。
A.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的期限 B.司法机关对犯罪分子追究刑事责任的有效期限
C.检察机关提起公诉的期限 D.人民法院审判案件的期限
6.犯罪行为有连续或继续状态的,追溯时效的计算从(B)计算。A.犯罪行为停止之日 B.犯罪终了之日 C.犯罪完成之日 D.危害结果产生之日
7.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同时被判处附加刑的,附加刑(B)。A.免于执行 B.仍须执行 C.暂缓执行 D.可以执行8.依照刑法的规定,故意犯罪(B)。
A.可以负刑事责任 B.应当负刑事责任 C.刑法分则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D.必然负刑事责任
9.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经减刑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B)。A.20年 B.10年 C.15年 D.15年以上20年以下10.对预备犯比照既遂犯(B)。
A.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B.可以从轻、的减轻或免除处罚C.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 D.应当从轻、的减轻或免除处罚11.拘役的期限为(C)。
A.6个月以上1年以下 B.3个月以上2年以下 C.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 D.3个月以上1年以下
12.我国刑法第13条的“但书”中规定的“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应理解为(B)。
A.是犯罪不以犯罪论处 B.不构成犯罪 C.是犯罪不判处刑罚D.是缩小打击面的特殊刑罚策略
13.一切犯罪都必须具备的犯罪构成的客观要件是(B)。A.犯罪工具 B.危害行为 C.危害结果 D.犯罪手段
14.刑法规定,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的,对教唆犯(B)。A.不以犯罪论 B.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C.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 D.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15.我国现行刑法是(D)。
A.79年刑法 B.79年刑法以及以后制定的单行刑法
C.79年刑法以及以后的附属刑事法规 D.97年修订后的刑法16.犯罪分子被法院判处剥夺政治权利3年,执行机关是(B)。A.人民法院 B.公安机关 C.人民检察院 D.劳改机关17.下列罪犯,依法应被剥夺政治权利的是(C)。A.故意犯罪的罪犯 B.故意犯罪的主犯
C.危害国家安全及被判处死刑、的无期徒刑的罪犯 D.严重的经济犯罪的罪犯
18.教唆不满(C)的人犯罪,应当从重处罚。A.14周岁 B.16周岁 C.18周岁 D.20周岁19.数罪并罚中的“限制加重”是指(D)。
A.重刑吸收轻刑 B.将所犯数罪分别宣告的刑罚合并执行
C.以数罪中最重的刑罚为基础,再加重一定的刑罚作为执行的刑罚 D.一行为触犯数个罪名在总和刑以下处罚20.拘役的缓刑考验期为(B)。
A.原判刑期以上,3年以下不得少于1个月 B.原判刑期以上,1年以下不得少于2个月
C.原判刑期以上,1年以下不得少于2个月 D.原判刑期以上,1年以下不得少于6个月
21.不属于犯罪客体种类的是(C)。
A.直接客体 B.同类客体 C.间接客体 D.一般客体22.刑法规定,下列人员不适用死刑(CD)。
A.审判时已满16岁不满18岁的人 B.犯罪时怀孕的妇女
C.审判时怀孕的妇女 D.羁押期间怀孕而审判时自然流产的妇女23.刑法上的减刑指(C)。
A.减轻处罚 B.对原判刑罚改判 C.减轻原判刑罚 D.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
24.(C)人犯罪,可以从轻、的减轻或免除处罚。A.聋人 B.哑巴 C.盲人 D.14-18岁的人25.我国刑法在时间效力上,采用的是(D)。
A.从旧原则 B.从新原则 C.从新兼从轻原则 D.从旧兼从轻原则26.犯罪行为最本质特征是(ABC)。
A.刑事违法性 B.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C.应受刑罚惩罚性 D.行为人的主观恶性
27.犯罪客体体现的是一种(D)。A.物质关系 B.思想关系 C.人际关系 D.社会关系
28.一切犯罪构成在客观方面的必备要件是(A)。
A.危害行为 B.危害结果 C.犯罪的时间、的地点、的方法、的手段 D.犯罪的因果关系
29.我国刑法规定的完全负刑事责任的年龄是(B)。A.14周岁 B.16周岁 C.18周岁 D.20周岁
30.外国人在中国领域外侵害中国国家或者中国公民利益,仍然可以依照中国法律追究,但在外国已受过刑罚处罚的(A)。A.可以免除或者减轻处罚 B.应当免除或减轻处罚
C.可以从轻、的减轻或免除处罚 D.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31.不是犯罪构成要件的是(A)。
A.犯罪对象 B.犯罪客观方面 C.犯罪主体 D.犯罪主观方面32.犯罪的罪过包括(A)。
A.犯罪故意和犯罪过失 B.犯罪动机 C.犯罪目的 D.犯罪意识33.一切犯罪共同侵犯的客体是(A)。
A.一般客体 B.同类客体 C.直接客体 D.复杂客体34.完全不负刑事责任的年龄是(A)。
A.不满14周岁 B.已满14周岁不满 16周岁C.已满18周岁 D.已满20周岁
35.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A)。
A.应当负刑事责任 B.可以负刑事责任 C.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D.由直接责任人负刑事责任
36.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放任结果发生是(B)。A.直接故意 B.间接故意 C.疏忽大意的过失 D.过于自信的过失37.犯罪集团必须在(B)以上。A.10人 B.3人 C.15人 D.20人38.犯罪的未遂可能发生在(B)。
A.犯罪着手以前 B.犯罪着手以后 C.犯罪预备阶段 D.犯罪中止以后39.下列人员不适用死刑(A)。
A.犯罪时不满18周岁和审判时怀孕的妇女 B.审判时不满18周岁和审判时怀孕的妇女
C.审判时不满18周岁和犯罪时怀孕的妇女 D.犯罪时不满18周岁和犯罪时怀孕的妇女
40.拘役的期限是(A)。
A.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 B.15日以上6个月以下B.C.1个月以上3个月以下 D.6个月以上1年以下41.管制的期限是(A)。
A.3个月以上2年以下 B.3个月以上1年以下 C.6个月以上2年以下D.1个月以上1年以下42.有期徒刑的期限是(A)。
A.6个月以上15年以下 B.6个月以上20年以下 C.1年以上15年以下D.1年以上20年以下
43.犯罪的主观方面的必备要件包括(ABC)。
A.罪过 B.犯罪动机 C.犯罪目的 D.犯罪意识和犯罪意志
44.被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在缓期执行期间,有重大立功表现的,2年期满后减为(A)。
A.15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 B.15年以上18年以下有期徒刑C.13年以上18年以下有期徒刑 D.13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45.独立适用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为(A)。
A.1年以上5年以下 B.3年以上10年以下 C.1年以上15年以下 D.6个月以上5年以下
46.死缓、的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减为(A)。
A.3年以上10年以下 B.1年以上5年以下 C.3年以上15年以下 D.1年以上3年以下
47.驱逐出境适用于(A)。
A.外国人 B.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
C.有中国籍的但在外国有居住权的中国人 D.与外国人有婚姻关系的中国人
48.相对无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包括(A)。
A.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 B.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C.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 D.已满10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49.对未遂犯,比照既遂犯(A)。
A.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B.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C.可以从轻、的减轻或免除处罚 D.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50.犯罪的已完成形态包括(A)。
A.犯罪既遂 B.犯罪预备 C.犯罪未遂 D.犯罪中止51.共同犯罪不包括(A)共同实施的犯罪。
A.有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和一个无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B.两个以上有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C.两个以上单位 D.有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和单位52.对从犯的处罚是(A)。
A.应当从轻、的减轻或免除处罚 B.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
C.应当比照主犯从轻、的减轻或免除处罚 D.可以从轻、的减轻或免除处罚
53.对胁从犯的处罚是根据犯罪情节(A)。
A.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 B.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C.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D.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
54.管制数罪并罚最高不能超过(A)。A.3年 B.2年 C.1年 D.5年55.拘役数罪并罚不能超过(A)。A.1年 B.2年 C.3年 D.5年
56.有期徒刑数罪并罚不能超过(A)。A.20年 B.15年 C.18年 D.16年
57.死缓执行的期间应当从(A)起计算。
A.判决确定之日 B.判决执行之日 C.判决决定之日 D.判决核准之日58.一般累犯是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后(B)内再犯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犯罪分子。A.3年 B.5年 C.2年 D.8年59.对自首的犯罪分子(B)。
A.可以从轻、的减轻或免除处罚 B.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C.应当从轻、的减轻或免除处罚 D.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60.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B)。A.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 B.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
C.应当从轻、的减轻或免除处罚 D.可以从轻、的减轻或免除处罚61.剥夺政治权利的执行机关是(B)。
A.人民法院 B.公安机关 C.所在单位或基层组织 D.基层组织62.刑罚的适用机关是(B)。
A.人民检察院 B.人民法院 C.公安机关 D.所有政法机关
63.管制的执行机关是(B)。
A.人民法院 B.公安机关 C.所在单位或基层组织 D.基层组织64.缓刑由(B)负责考察。
A.基层组织 B.公安机关 C.所在单位 D.基层组织或所在单位65.刑法78条所称的减刑不包括(B)。A.管制 B.死缓 C.有期徒刑 D.无期徒刑66.根据刑法81条和有关司法解释,对死缓犯减刑后假释的实际执行的刑期不得少于(B)年。
A.10年 B.12年 C.15年 D.20年67.被判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B)以上,才可以假释。A.15年 B.10年 C.12年 D.20年
68.减刑由执行机关向(A)提出减刑建议书。
A.中级以上人民法院 B.中级人民法院 C.执行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 D.原审人民法院
69.无期徒刑假释后的考验期是(A)。A.10年 B.12年 C.15年 D.20年70.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是(A)
A.人民检察院 B.纪律检查委员会 C.监察部门 D.纪检、的监察部门71.不属于审判管辖的有(A)。
A.职能管辖 B.级别管辖 C.地区管辖 D.专门管辖72.逮捕的决定权在(AB)。
A.人民法院 B.人民检察院 C.公安机关 D.国家安全机关73.在刑事诉讼中,不服判决的上诉期是(A)。A.10日 B.3日 C.15日 D.7日74.逮捕的执行权在(C)。
A.人民检察院 B.人民法院 C.公安机关 D.所有政法机关75.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A)。
A.12个月 B.6个月 C.18个月 D.3个月76.传唤、的拘传的时间最长不能超过(A)。
A.12个小时 B.8个小时 C.24个小时 D.48个小时77.无刑事管辖权的是(A)
A.海事法院 B.军事法院 C.铁路运输法院 D.基层法院78.犯罪既遂包括的类型有(ABCD)A.结果犯 B.举动犯 C.行为犯 D.危险犯79.共同犯罪人分为(ABCD)。A.主犯 B.从犯 C.胁从犯 D.教唆犯80.假释适用于(AB)的犯罪分子。A.有期徒刑 B.无期徒刑 C.管制 D.拘役
81.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具备(ABCD)的情况下,可以有条件地提前释放。
A.有期徒刑执行1/2以上刑期 B.有悔改表现 C.遵守监规 D.不致危害社会82.对(ABC)等暴力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A.累犯 B.爆炸 C.抢劫 D.抢夺
83.根据刑法78条的规定,被判处(ABC)的犯罪分子可以被减刑。A.拘役 B.有期徒刑 C.无期徒刑 D.死缓84.量刑时常见的酌定情节有(AB)。
A.犯罪时的动机和手段 B.一贯表现和认罪态度B.C.犯罪造成的损害后果 D.犯罪时的环境和条件85.被剥夺政治权利期间的下列行为非法(ABD)。A.选举居民楼内楼长 B.在国家机关担任局长的秘书
C.在广场跳集体舞 D.与他人合著一本股票方面的书籍并出版
86.对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下列行为需经执行机关批准(ABC)。A.北京一日游 B.参加北京大学百年校庆并演讲
C.接受记者采访声讨美英入侵伊拉克 D.对自己的发明申请专利87.附加刑包括(ABCD)。
A.罚金 B.剥夺政治权利 C.没收财产 D.驱逐出境88.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ABC)。
A.罪刑法定原则 B.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 C.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D.罪责自负反对株连原则89.自由刑包括(ABCD)。
A.无期徒刑 B.有期徒刑 C.管制 D.拘役90.我国不适用死刑的是(AB)。
A.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人 B.审判时怀孕的妇女C.审判时不满18周岁的人 D.犯罪时怀孕的妇女91.根据刑法规定,下列情节属于酌定情节(AB)。
A.犯罪的时间地点 B.犯罪分子的一贯表现 C.犯罪后自首 D.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
92.缓刑的适用条件是(ABC)。
A.适用对象只能是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B.不是累犯 C.根据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 D.主观上只能是过失93.对于(ABCD)等暴力性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A.累犯 B.绑架 C.爆炸 D.抢劫
94.犯罪故意表现为行为人明知其行为有引起某种危害结果的(BC)。A.现实性 B.必然性 C.可能性 D.偶然性95.减轻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包括(ABCD)。
A.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 B.又聋又哑的人
C.盲人 D.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96.正当行为包括(AB)。
A.正当防卫 B.紧急避险 C.正当业务行为 D.正当职务行为97.事实认识错误包括(ABC)。
A.对象错误 B.行为认识错误 C.因果关系错误 D.法律认识错误
《中国行政法律制度》部分
一、判断题
1.行政法的重心是控制和规范行政权,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2.行政主体必须是行政职权的享有者。╳3.我国已制定出统一完整的实体行政法典。╳
4.作为行政法律关系调节器的行政法律规范具有很强的稳定性。╳5.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具有同等效力。╳6.部门规章只能由国务院各组成部门制定。╳
7.依法行政原则和合理行政原则是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8.有关犯罪和刑罚的事项也可以由法律授权行政机关作出规定。╳9.行政法律关系是指经过行政法规所调整,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行政关系。╳
10.行政主体必须是行政责任的承担者。╳11.所有的行政机关都能成为行政主体。√
12.行政机关在所有场合都以行政主体的身份出现。╳13.并非所有成为行政主体的组织都是行政机关。√14.行政主体就是行政法律关系主体。╳
15.国务院直属机构和办事机构由国务院根据工作需要和精简的原则设立,并经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批准。╳
16.公务员在上班期间的行为是公务行为。√
17.公安干警在下班期间制止犯罪的行为是公务行为。√
18.内部行政行为可以适用行政复议,但不得提起行政诉讼。╳19.并非所有的行政行为都有强制执行的效力。√
20.行政立法是国家机关制定有关行政管理方面规范性文件的行为。╳21.听证由行政机关指定的本案调查人员主持。╳22.法律可以设定各种处罚。√
23.公民、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所给予的行政处罚,享有陈述权、的申辩权。√
24.行为人具有责任能力是行政处罚的法定条件之一。√
25.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有权撤销同级人民政府的抽象行政行为。√
26.行政机关无权撤销自己作出的行政行为。╳
27.罚款主要适用于以牟取非法经济利益为目的的行政违法行为。√28.刑事拘留是公安机关限制违反治安管理秩序的行为人短期人身自由的一种处罚。╳
29.除法律、的行政法规外,其他规范性文件不得设定行政处罚。╳30.法律、的法规授权的组织必须具有管理公共事务的职能。√31.行为人违反规章以下的其他规范性文件规定的行为不应属于违法行为。√
32.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
33.违法行为在三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
34.如当事人有申辩行为,行政机关可因其认错态度而加重处罚。╳35.行政处罚适用简易程序时可对违法行为当场进行处罚。√
36.在行政处罚的调查阶段,调查或检查时的执法人员不得少于两人。√
37.对情节复杂或者重大违法行为给予较重的行政处罚的,行政机关的负责人应当集体讨论决定。√
38.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当场收缴罚款的,必须向当事人出具县级以上财政部门统一制发的罚款收据。╳
39.对当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40.执行罚在程序上必须预先告诫。√
41.行政机关采取行政强制措施,必须有法律、的法规的明确授权,并严格依照法律规定实施。√
42.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目的在于预防、的制止或控制危害社会的行为产生。√
43.即时强制一般都是在紧急情况下采取的。√
44.行政复议既审查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又审查行政行为的合理性。√45.凡是侵犯公民、的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具体行政行为,均属于行政复议的受理范围。√
46.行政相对人对规章以下的规定不服,可就该规定单独申请行政复议。√
47.对国务院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不服,不可以申请行政复议。√48.公民、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三个月内提起行政复议申请。╳49.对实行垂直领导的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复议。√
50.对政府工作部门的派出机构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只能向设立该机构的部门申请复议。√
51.具体行政行为发生地的县级地方政府应当将不属自己管辖的复议申请,转送有关行政复议机关,并告知当事人。√52.行政复议机关接到复议申请后,应当在5日内进行受理与否的审查。√
53.在行政复议期间,申请人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具体行政行为可以停止执行。╳
54.行政复议申请人已就申请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向人民法院起诉并且已被受理的,复议机关不予受理。√ 55.行政复议原则上采取书面审理。√
56.申请人在申请行政复议时不可以同时提起行政赔偿请求。╳
二、选择题
1.国家职务关系的保障,意味着国家对公务员违反职业纪律和职务要求的行为的惩戒。以下不属于国家职务关系保护的选项有哪些?(C)A.行政机关对公务员记大过的行政处分 B.行政机关要求公务员承担部分赔偿费用
C.公务员因退休而与行政机关解除职务关系
D.公务员因在执行职务中暴力殴打致人伤害而被判处刑罚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规定,工程设施建设严重影响防洪,逾期不拆除的,水利行政主管部门强行拆除,所需费用由建设单位承担。行政机关的这种做法属于下列哪个选项的行为?(C)A.行政处罚 B.行政收费 C.代执行 D.直接强制
3.税务机关依法强制行政相对方缴纳滞纳金的行为是(B)A.行政处罚 B.执行罚 C.行政处分 D.行政裁定
4.行政处罚是针对公民、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何种行为的处理?(B)A.违反民事法律规范 B.违反行政法律规范 C.违反刑事法律规范 D.违反一切法律规范
5.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B)A.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的行政拘留 B.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的罚款
C.不得给予一次行政拘留,一次罚款 D.不得给予一次警告,同时吊销许可证
6.我国行政处罚法对当事人权利的保护表现在:(A)A.赋予相对人处罚决定过程中的陈述、的申辩权
B.没有规定相对人对处罚不服可以申请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C.规定相对人对违法的行政处罚决定可以不予执行
D.没有规定相对人对行政处罚给予造成的损害可以请求国家赔偿7.地方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可以设定警告或者一定数额的罚款,罚款的限额如何确定:(C)
A.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规定 B.由国务院规定
C.由省、的自治区、的直辖市人大常委会规定 D.由省、的自治区、的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8.对偷、的漏关税尚未构成犯罪的,由何机关给予处罚:(A)A.海关 B.税务机关 C.财政机关 D.工商行政管理机关
9.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由于非生理缺陷的原因而违反治安管理的,(C)
A.可以处罚 B.不可处罚 C.应当处罚 D.不应处罚
10.下列关于行政处罚听证程序的表述,正确的是哪项?(D)A.听证程序由行政机关决定是否启动,与当事人无关B.当事人承担行政机关举行听证的费用C.听证由行政机关指定的本案调查人员主持
D.可适用于吊销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的行政处罚11.法律、的法规未规定行政复议是提起行政诉讼的必经程序的,公民、的法人或其他组织既申请行政复议,又提起行政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如何处理?(C)
A.由复议机关先行处理,因为先复议后诉讼是复议与诉讼关系的一般原则
B.由法院处理,因为复议与诉讼之间的关系遵循的是司法最终裁决原则
C.按照管辖的先占原则处理,由最先收到诉状的机关管辖D.应当由复议机关与法院双方协商解决
12.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未告知公民、的法人或其他组织诉权或起诉期限的,应如何处理?(A)
A.起诉期限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诉权或者起诉期限之日起计算,但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之日起最长不得超过2年
B.起诉期限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计算,但从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之日起最长不得超过5年
C.起诉期限从具体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计算,但应延长至5年
D.如果已过3个月的诉讼时效,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不予受理,因为诉讼时效已过,将引起诉权丧失的后果
13.下列关于行政诉讼中的调解问题的表述中哪个是正确的:(B)A.行政诉讼不适用调解是指人民法院不得以调解的方式审理行政案件B.行政诉讼不适用调解是指人民法院不得以调解的方式结案C.行政诉讼不适用调解是指对诉讼中任何问题均不得进行调解D.行政诉讼不适用调解是指对涉及民事争议同样不可调解
14.关于被告在行政诉讼中改变所作具体行政行为问题,下列表述哪些是正确的?(B)
A.被告行政机关在诉讼期间不得改变其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
B.被告行政机关在行政诉讼中可以改变被诉的具体行政行为,但其改变要取得原告的同意
C.被告在一审期间可以改变被诉的具体行政行为,但在二审期间不得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
D.被告在诉讼中改变被诉的具体行政行为,已满足了原告的诉讼请求,原告不撤诉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终结诉讼15.行政法律关系中不可缺少的一方主体是(C)A.行政机关 B.行政相对方 C.行政主体 D.授权组织
16.下列各项中的何项不属于行政权相对于其他国家权而所具有的特点(B)
A.主动性 B.优益性 C.广泛性 D.自由裁量性17.行政职务关系(公务员法律关系)属于(B)
A.内部行政法律关系 B.外部行政法律关系 C.劳动法律关系 D.监督行政法律关系
18.行政行为的不可变更力是指行政行为具有(B)A.公定力 B.确定力 C.拘束力 D.执行力
19.下列各项中属于行政立法与其他抽象行政行为划分标准的是(C)A.以抽象行政行为的制定依据、的内容和目的为标准 B.以抽象行政行为的权力来源为标准
C.以抽象行政行为的规范程度和效力等级为标准 D.以抽象行政行为的制定主体为标准
20.行政复议机关在下列哪种情形下应当撤销或变更具体行政行为(D)A.具体行政行为程序不足 B.具体行政行为不当
B.C.具体行政行为不公正、的不合理 D.具体行政行为明显不当21.根据《行政诉讼法》关于级别管辖的规定,其基本精神是要把大多数案件交由(D)
A.最高人民法院管辖 B.高级人民法院管辖 C.中级人民法院管辖 D.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22.行政诉讼中由被告负举证责任,这一规定的理论基础是行政机关在做出具体行政行为时应当(B)
A.先裁决,后取证 B.先取证,后裁决 C.边裁决,边取证
D.裁决与取证在行政执法过程中没有必然的联系,只是在行政诉讼过程中才有程序的价值
23.下列何种行为被认为从来就不具有法律效力(B)
A.被废止的行政行为 B.无效的行政行为 C.被撤销的行政行为 D.被解除的行政行为
24.经国务院批准、的由国务院主管部门发布的法律规范文件属于(A)A.行政法规 B.法律 C.部门规章 D.其他规范性文件25.下列人员中不属于国务院组成人员的是(D)
A.国务院秘书长 B.审计长 C.各部部长 D.各直属机构的正职行政首长2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地方人民政府设立的派出机关的是(D)A.行政公署 B.街道办事处 C.区公所 D.居民委员会27.行政法的核心是规范(C)
A.行政机关 B.行政相对方 C.行政权 D.行政行为28.行政程序就是(D)
A.司法机关审查行政行为时所遵循的程序
B.行政相对方在配合行政行为过程中所遵循的程序C.立法机关在制定行政法律文件过程中所遵循的程序D.行政机关在实施行政行为过程中所遵循的程序29.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D)
A.行政机关的违法行政,由行政机关自身承担行政责任B.公务员的违法行政,由其所属行政机关承担行政责任C.被授权组织的违法行政,由该组织承担行政责任D.被委托组织的违法行政,由该组织承担行政责任30.行政复议的当事人不包括下列各项中的(D)A.申请人 B.被申请人 C.复议机关 D.第三人
31.行政诉讼俗称“民告官”诉讼,而此处所谓“民”的正确理解是(D)A.公民 B.农民 C.老百姓 D.公民、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32.对于具有共同原告资格的人,法院在通知其参加诉讼后,其仍不愿参加诉讼,法院(B)
A.强行追加为共同原告 B.不能强行追加为共同原告
C.可以强行追加为共同原告 D.视情况不同而决定是否强行追加为共同原告
33.决定行政职权具有不可抛弃性的因素是(B)
A.行政主体享有自由裁量权 B.行政主体的职权与职责的双重性C.行政权的单方性与强制性 D.行政权的优益性34.下列何项不是行政处分(A)A.降职 B.降级 C.警告 D.撤职
35.下列何项属于行政行为效力自终止之日起向后失去法律效力,但不溯及行政行为已发生过的效力作用(C)
A.行政行为的无效 B.行政行为的撤销 C.行政行为的废止 D.行政行为的解除
36.行政立法的主体是(C)
A.国家机关 B.国家权力机关 C.国家行政机关 D.中央国家机关37.下列各项中不是行政法律行为的是(D)
A.行政立法 B.行政命令 C.行政裁决 D.行政指导38.下列各项中属于抽象行政行为程序的是(C)
A.行政机关为制定规章而进行的调查、的论证过程 B.行政机关处分其公务员的程序
C.行政机关发布关于加强本工商企业年检工作的若干规定的程序D.行政机关检查税收物价违法情况的行为程序
39.我国《行政处罚法》规定,行政机关在调查或者进行检查时,执法人员不得少于(B)
A.一人 B.二人 C.三人 D.无限制
40.公务员承担行政追偿责任的法定情形为(D)
A.公务员无过错 B.公务员有过错C.公务员有故意违法 D.公务员有故意违法或重大过失
41.赔偿请求人请求国家赔偿的二年时效,自下列何项之日起计算(D)A.行使职权行为做出之日 B.行使职权行为生效之日
C.行使职权行为侵害他人权益之日 D.行使职权行为被依法确定为违法之日
42.行政复议的被申请人不可能是(C)
A.人民政府 B.公安派出所 C.公务员 D.法律法规授权组织
43.在行政复议过程中,被申请人不得自行收集证据。此处所谓自行应当理解为(D)
A.未经被申请人机关负责人同意 B.未经申请人同意C.未经复议机关同意 D.未经法律授权44.属于行政复议范围的事项有(A)
A.行政处分 B.行政机关对民事纠纷的调解
C.行政机关对其工作人员做出的岗位轮换的决定 D.行政机关做出的发放最低生活保障费的决定
45.下列表述中,哪一项是正确的(D)
A.行政复议申请人对规章不明的,也可以在申请复议时一并提出对该规章的审查申请
B.公民、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乡、的镇人民政府的规定不服或认为违法的,也可以单独对该规定提出行政复议申请
C.所有经过了行政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申请人对此复议决定不服的,均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D.行政复议机关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具体办理行政复议事项46.根据《行政复议法》规定,下列做法正确的是(B)
A.除《复议法》规定以外,其他法律规定申请复议期限为5天的,应以5天为准
B.除《复议法》规定以外,其他法律规定申请复议期限为90天的,应以90天为准
C.复议申请期限全部以60天为准
D.《复议法》与其他法律对申请复议期限规定不一致的,以其他法律的规定为准
47.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C)
A.海关行政复议由上一级主管部门管辖 B.公安行政复议由上一级主管部门管辖
C.计生行政复议由上一级主管部门管辖 D.税务行政复议由上一级主管部门管辖
48.做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自己复议的情形是(B)A.国务院做出具体行政行为引起的行政复议
B.国务院各部、的委做出具体行政行为引起的行政复议
C.行政最终裁决行为引起的行政复议 D.专业性较强的行政行为引起的行政复议
49.《行政诉讼法》规定,有权提起诉讼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承受其权利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提起诉讼。此处所谓法人或其他组织终止,不包括(C)
A.被行政机关处罚停产停业整顿 B.企业的破产 C.企业的兼并 D.企业的撤销
50.行政诉讼的被告是行政主体,该行政主体不是(A)
A.人民法院 B.人民政府 C.法律法规授权的事业单位 D.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
51.所谓法律法规授权组织有(D)
A.人民政府 B.人民政府职能部门 C.中国共产党的机构 D.卫生防疫站52.经复议维持了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被告应当是(B)A.复议机关 B.做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
A.复议机关和做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 D.复议机关和原具体行政行为机关的共同上级机关
53.下列有关我国公务员概念的正确表述是指(B)A.行使行政权、的执行国家公务的工作人员
B.在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中行使行政权、的执行国家公务的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
C.通过公开考试择优录用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
D.在各个国家机关中行使职权、的执行国家公务的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
54.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的关于行政管理的规范性文件被总称为(B)
A.法律 B.行政法规 C.地方性法规 D.行政规章55.下列行政法渊源中效力层级最高的是(A)
A.行政法规 B.地方性法规 C.部门规章 D.地方规章56.下列各项中有关行政法中的行政的正确认识是(A)
A.行政法领域的行政是指国家行政 B.我国行政法领域的行政仅指“动态”行政即行政活动
C.美国行政学家古德诺认为行政是指除立法、的司法以外的一切国家职能
D.只有国家行政机关的活动才是行政法领域的行政57.行政法的调整对象是(A)
A.行政法律关系 B.社会关系 C.行政法律规范 D.行政关系与监督行政关系
58.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行政法律关系构成要素的是(D)
A.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 B.行政法律关系的内容C.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D.行政法律关系的变动
中国宪法制度
判断题
1.公民和人民都是法律概念。╳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权力属于全体公民。╳3.人民检察院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从性质上属于司法行政机关。╳4.在我国,成立非营利性社会团体不必履行登记手续。╳5.在我国,人民检察院实行的领导体制是双重从属原则。╳6.人民法院上下级之间的关系是指导关系。╳
7.在我国,行使司法权的国家机关是人民法院。╳
8.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改变或者撤销同宪法和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
9.全国人大有权改变或者撤销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不适当的法律。√10.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法律解释同法律具有同等效力。√11.根据宪法和立法法的规定,行使国家立法权的国家机关是全国人大。╳
12.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是我国最低的一级国家政权机构。╳13.在我国的中央国家机关中,中央军委不受连选连任的限制。╳14.全国人大的常设性委员会是独立行使职权的国家机关。╳15.精神病患者不享有选举权。√
16.全国性的法律亦适用于特别行政区。√
17.民族自治地方的国家机关都是自治机关。╳
18.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类似于西方国家的议会,是行使立法权的国家机关。╳
19.《共同纲领》是建国初期起临时宪法作用的一部宪法性文件。√20.人大代表在各种会议上的发言不受法律追究。╳
21.任何单位或者个人都不得侵入、的搜查、的查封公民的住宅。╳22.受教育权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23.劳动权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
24.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25.自治州、的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的自治区、的直辖市的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
26.居民委员会主任是由政府指派的。╳
27.在中国,宪法一词只是到了近代才出现。√28.依法治国就是依宪治国。√
29.在我国,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
30.公民在年老、的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31.社会保险和社会救济都是针对年老、的疾病和丧失劳动能力的公民的。╳
32.在我国,任何公民都享有通讯自由和通讯秘密。╳33.宗教信仰自由属于精神自由的范畴。╳
34.设立特别行政区的法律依据是宪法序言。╳35.各国宪法一般对政治性结社都有严格的限制。√
36.公民通过言论自由表达的内容受法律的保护,不受非法干预,所以公民享有的言论自由是绝对的。╳37.公民的范畴大于人民。╳38.人民检察院上下级之间的关系是监督关系。╳39.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由全国人大常委会任免。╳
40.公民认为行政法规、的地方性法规、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同宪法相抵触的,可以向全国人大书面提出进行审查的建议。╳
41.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有监督宪法的权力。√42.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决定省、的自治区、的直辖市范围内部分地区的戒严。╳
43.中央军委每届任期与全国人大相同,但不受连选连任的限制。√44.解释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机关是全国人大常委会。╳45.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人大、的人民政府和行使司法权的机关。╳
46.以美国为例,在联邦制国家中,联邦有联邦宪法,各州又有自己的宪法。√
47.我国的最高立法机关采取的是一院制。╳
48.联邦制国家中的最高立法机关通常采用两院制。√49.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就是无产阶级专政。√50.现阶段的爱国统一战线是政治联盟。√51.现行宪法的指导思想是四项基本原则。╳
52.私营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补充。╳ 53.我国实行的是市场经济。√
54.宅基地、的自留地、的自留山属于公民个人所有。╳55.宪法的修改应由到会人大代表的2/3以上多数通过。╳
56.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改变同宪法和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57.居民委员会是我国的最低一级国家政权机关的派出机关。╳58.我国是个人元首制,国家主席行使国家元首的职权。╳
59.自治区人民政府在必要的时候可以设立派出机关,区公所就是自治区设立的派出机构。╳60.在国务院的任职人员中,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的是总理和副总理。╳
61.1954年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62.现行宪法规定,全国人大的选举如果遇到不能选举的非常情况,经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2以上多数通过,可以推迟选举。╳63.根据宪法的规定,全国人大有权解释宪法。╳
64.我国采取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原因是历史和地理的原因。╳65.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所以特别行政区是一个独立的政治实体。╳
66.特别行政区法院有终审权。√
67.代表候选人的名单应该在选举日的20日以前公布。╳
68.在选民直接选举人大代表时,选区全体选民过半数参加投票,选举有效。√
69.选举法规定,代表候选人获得参加选举的选民过半数的选票,始得当选。√
70.国家机构与社会团体的最主要的区别在于组织功能方面的差异。╳71.我国国家机构遵循的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72.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全权性国家机关。╳73.有权制定和修改宪法的主体是全体人民。╳74.在我国,人大代表都是专职的。╳
75.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之间的关系是领导、的监督关系。╳76.总理负责制实际上就是总理对其主管的工作有完全决定权。╳77.现行宪法规定的,对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的财政收支进行监督的专门机关是监察机关。╳
78.民族自治地方,即自治区、的自治州、的自治县的人民政府的主席、的州长、的县长应当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79.在我国中央国家机关中,实行个人负责制的是国务院。╳
80.各级人民政府派出机关的职责是领导、的督促、的检查下级人民政府的工作。╳
81.根据法律规定,各级人民法院院长、的副院长、的庭长、的副庭长、的审判员和助理审判员必须是具有政治权利,年满25周岁的中国公民。╳
82.我国实行的审级制度是四级两审终审制。╳83.中央军委实行集体负责制。╳
84.言论自由在公民的各项自由权利中居于首要地位。╳
85.宗教、的慈善、的文化艺术等团体属于非政治性的、的非营利性的社会团体。╳
86.批评权和建议权的区别是前者针对的是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的缺点和错误,后者针对的是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的工作。√
87.到目前为止,我国对现行宪法采用宪法修正案的方式进行了3次修改。√
88.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决定,或者非经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
89.对人大代表的逮捕程序和普通公民适用的程序相同。╳90.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形成了27条宪法修正案。╳
91.人格权主要是指姓名、的名誉、的肖像和人身等权利。√
92.根据宪法,任何国家机关、的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或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93.华侨是居住在外国的中国公民,国家保护华侨的正当的权利和利益。√
94.社会主义国家的政体基本上都是共和政体。√
95.人民代表大会制是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形式。√
96.在民族自治地方,对于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的决定、的命令和指示,如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自治机关可以报经该上级国家机关批准不予执行。╳
97.地方各级人大由代表组成,省、的自治区、的直辖市、的自治州、的设区的市的人大代表,由下一级人大选举产生。√
第五篇:全市公务员法律知识考试复习题
《宪法》100题
一、单项选择(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国家立法和对国家重大问题的决定权。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国务院 C、中央军事委员会 D全国政协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省、直辖市、县、市、市辖区的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年。
A、5 B、4 C、3 D、2
3、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对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实行()。
A、有计划控制数量和规模 B、鼓励、支持和引导 C、取消任何形式的监督管理 D、鼓励发展
4、受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委托,()可以代行主席的部分职权。
A、国家副主席 B、国务院总理 C、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D、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5、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制条例和单行条例。自制州、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批准后生效。
A、省、自治区人大常委会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省、自治区人民政府 D、国家主席
6、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光荣义务。
A、警察组织 B、民兵组织 C、拥军优属活动 D、志愿者组织
7、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国务院 C、人民 D、工农联盟
8、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多数通过。
A、五分之三以上 B、五分之四以上 C、三分之二以上 D、四分之三以上
9、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年。A、5 B、4 C、3 D、6
10、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由()选举。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党的全国代表大会 D、全国政协
11、一个国家有关社会制度和国家制度的一些最基本的问题,由()来规定。
A、宪法 B、刑法
C、行政法 D、公务员法
12、按照宪法规定,()行使解释宪法的职权。A、全国人大常委会 B、最高人民法院 C、最高人民检察院 D、国务院
1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疾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A、丧偶 B、无子女 C、年老 D、离异
14、()连续任职不得超过()。
A、国家主席,15年 B、国家总理,5年 C、国务委员,10年 D、人大代表,2届
15、()行使批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建制的职权。A、国家主席 B、国务院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总理
16、我国现行宪法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于()年通过的。A、1954 B、1975 C、1978 D、1982
17、我国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已经确立,并将继续加强。A、平等、包容、尊重 B、包容、团结、尊重 C、平等、团结、互助 D、尊重、互助、团结
18、我国宪法规定的政党制度是()。A、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 B、多党制
C、多党合作制 D、一党制
19、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民主集中制 B、人民民主专政制 C、社会主义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0、我国宪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国家推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相适应。
A、社会发展 B、社会资源的增长 C、生态环境 D、社会发展计划
2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的原则。A、单一制 B、议行合一 C、民主集中制 D、三权分立
22、国家()植树造林,保护林木。
A、支持和引导 B、鼓励和引导 C、支持和组织 D、组织和鼓励
23、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A、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B、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的分配制度 C、坚持以全民所有制为主体,集体和其他经济成分共同发展
D、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24、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的分配制度。A、按劳分配
B、按需分配
C、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D、按资分配
25、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A、家庭承包经营 B、个人承包经营 C、分田到户 D、个体经营
26、国家举办各种学校,普及()、发展中等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并且发展学前教育。
A、初级义务教育 B、中级义务教育 C、初等义务教育 D、初等教育
27、一切国家机关实行()的原则,实行工作责任制,实行工作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制度,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A、效能 B、精简 C、考试 D、轮岗
28、宪法规定,我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人是()。A、18周岁以上有政治权利的公民 B、全体人民 C、18周岁以上的公民 D、全体公民
29、下列()矿藏不属于集体所有。A、流水 B、草原 C、荒地 D、滩涂
30、宪法规定“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 A、子女有赡养父母的义务
B、成人子女有赡养扶助年老父母的义务 C、子女有赡养扶助丧失劳动能力的父母的义务 D、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31、行使国家立法权的国家机关是()。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
3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
A、制定宪法 B、修改宪法 C、废除宪法 D、停止执行宪法
33、宪法规定,我国的人民法院是()。
A、国家的司法机关 B、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 C、国家的仲裁机关 D、国家的审判机关
34、国务院实行()负责制。
A、国务院全体会议 B、国务院常务会议 C、总理 D、集体负责制
35、决定战争和和平的问题的国家机关是()。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国家主席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D、国务院
36、国家提倡(),奖励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A、社会主义劳动比赛 B、社会主义劳动竞赛 C、从事义务劳动 D、以热爱劳动为荣
37、根据我国宪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A、生态平衡 B、生存环境 C、自然环境 D、生态环境
38、()组成委员长会议。A、委员长、秘书长 B、秘书长、副秘书长
C、委员长、副委员长、秘书长、副秘书长 D、委员长、副委员长、秘书长
39、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土地的()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A、所有权 B、使用权 C、占有权 D、收益权
40、任何公民,非经()批准或者决定或者()决定,并由()执行,不受逮捕。
A、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公安机关 B、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 C、人民法院,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
D、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
4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任期届满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必须完成下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A、两个月以前 B、两个月以内 C、一个月以前 D、一个月以内
42、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A、街道办事处任命 B、居民选举
C、选民选举 D、群众推荐上级任命
4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周围是()。
A、镰刀和斧头 B、锤子和斧头 C、镰刀和齿轮 D、谷穗和齿轮
44、国务院总理人选由()提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中共中央总书记 D、国家主席
4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重要日常工作由()处理。
A、委员长 B、委员长会议 C、秘书长 D、各专门委员会
46、各民族公民都有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的权利。A、申诉 B、诉讼 C、保护 D、解释说明
47、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基层政权的相互关系由()规定。
A、宪法 B、法律 C、行政法规 D、民政部门
48、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在()的指导下,自主地安排和管理地方性的经济建设事业。
A、国家计划 B、国家规划 C、地方政府规划 D、省级计划
49、上下级人民法院之间是()的关系。A、指导与被指导 B、监督与被监督 C、领导与被领导 D、隶属
50、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应当同()和人民保持密切的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A、原选区选民 B、原选举单位 C、所在单位 D、人民群众
51、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照国家的军事制度和当地的实际需要,经()批准,可以组织本地方维护社会治安的公安部队。A、国家主席
B、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人民代表大会 D、国务院
52、全国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都是()统一领导下的国家机关。A、国家主席 B、国家总理
C、国务院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53、()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设立常务委员会。A、乡镇 B、省级 C、县级 D、民族乡
54、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应当有实行区域自治的公民担任()。
A、主任 B、副主任 C、主任或副主任 D、科长
55、下列选项中有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议程的法律案的表述正确的是()。
A、列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议程的法律案,由大会主席团进行审议
B、列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议程的法律案,在交付表决后,提案人可以随时撤回
C、法律草案修改稿经各代表团审议,由大会主席团根据各代表团的审议意见进行修改
D、列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议程的法律案,由各代表团进行审议
56、调查委员会进行调查的时候,一切有关的()都有义务向它提供必要的材料。A、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群众 B、行政机关、国有企业和公民 C、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公民 D、国家机关、国有企业和群众
57、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A、公安机关 B、人民检察院 C、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 D、人民法院
58、国家保障()的巩固和发展。
A、私有经济 B、国营企业 C、国有经济 D、民营企业
59、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
A、本行政区域特别重大事项的地方性法规,应当由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
B、地方政府规章公布后,应及时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和在本行政区域范围内发行的报纸上刊登 C、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可以依照当地民族的特点,对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作出变通规定,但不得违背法律或者行政法规的基本原则
D、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后生效
60、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都缺位的时候,()。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补选 B、全国人民政协补选 C、国家总理 D、国家副总理 61、国家发展各种教育设施,扫除文盲,对工人、农民、国家工作人员和其他劳动者进行政治、文化、科学、技术、业务的教育,()。
A、鼓励终身学习B、普及义务教育 C、鼓励自学成才 D、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62、()编制和执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国家预算。A、国务院 B、国家总理
C、国家主席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6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非经()许可,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非经()许可,不受()或者()。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主席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逮捕,刑事审判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主席团,逮捕,刑事审判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主席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刑事审判,逮捕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
主席团,刑事审判,逮捕
6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宪法所规定的公民的文化权利? A、科学研究自由 B、出版自由
C、文艺艺术创作自由 D、其他文化活动自由 65、()可以决定全国或者个别省、自治区、直辖市进入紧急状态。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国务院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 D、国家军事主席 66、()决定驻外全权代表的任免。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国务院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D、国家总理 67、国家和社会(),抚恤烈士家属,优待军人家属。A、为转业军人提供生活所需 B、保障残废军人的生活 C、为残废军人提供生活所需 D、保障转业军人的生活68、以下()不属于集体所有。
A、宅基地 B、城市土地 C、自留山 D、自留地 69、全国人大常委会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之间是()。A、指导关系 B、监督关系 C、平行关系 D、隶属关系
70、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举行会议的时候,选举()主持会议。A、人大常委会 B、主席团
C、专门委员会 D、法制办公室
二、多项选择题(有2个以上正确答案)
1、国家加强武装力量的()、()、()的建设,增强国防力量。
A、革命化 B、正规化 C、现代化 D、专业化
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
A、侮辱 B、诽谤 C、伤害 D、诬告陷害
3、宪法规定着一个国家社会制度和国家制度的一些最基本的问题,()是必须由宪法规定的。
A、国家性质 B、政治制度 C、国家公务员的奖励与惩罚 D、社会经济制度
4、国务院常务会议由下列哪些人员组成()。A、总理 B、副总理 C、国务委员 D、秘书长
5、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
A、人民代表大会 B、人民法院 C、人民检察院 D、人民政府
6、一切国家机关和()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
A、各政党 B、武装力量 C、各社会团体 D、各企业事业组织
7、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行政区域划分为()。A、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
B、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 C、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 D、特别行政区
8、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罢免下列()人员。A、国家主席 B、国家总理
C、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D、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9、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公民有权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的权利,有关国家机关必须查清事实,负责处理。
A、申诉 B、控告 C、检举 D、请求国家赔偿
10、我国现阶段的爱国统一战线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由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参加的,包括()的广泛的政治联盟。
A、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 B、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
C、拥护国家统一的爱国者 D、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11、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的活动。
A、破坏社会秩序 B、损害公民身体健康 C、妨碍国家教育制度 D、封建迷信
12、按照我国现行宪法的规定,下列属于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职权的有()。A、解释宪法和法律
B、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
C、决定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部分地区进入紧急状态 D、监督宪法的实施
13、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A、国家的利益 B、集体的利益 C、其他公民的合法自由和权利 D、社会的利益
14、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组成人员不得兼任()。A、国家行政机关职务 B、民主党派的领导职务 C、国家审判机关的职务 D、国家检察机关的职务
15、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A、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
B、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政府
D、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
16、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享有不受法律追究的权利是指其在()。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各种会议上的发言 B、各种会议上的发言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各种会议上的表决 D、进行视察活动时的一切行为
17、宪法规定,公民有()的自由。A、言论 B、出版 C、集会、结社 D、游行、示威
18、国家通过普及()教育,通过在城乡不同范围的群众中制定和执行各种守则、公约,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A、理想 B、文化 C、道德 D、纪律和法制
19、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各专门委员会在()领导下,研究、审议和拟订有关议案。
A、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0、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的权限内,发布()。A、命令 B、指示 C、规章 D、决定
21、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设()等委员会,办理本居住地区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并且向人民政府反映群众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A、人民调解 B、社会事务 C、治安保卫 D、公共卫生
22、根据宪法规定,国家审计机关可以对()行使审计监督权。
A、省人民政府的财政收支 B、国家农业开发银行的财务收支 C、中国电信公司的财务收支 D、卫生部的财务收支
23、()受国家的保护。
A、母亲 B、家庭 C、婚姻 D、儿童
24、国家保护城乡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和()集体经济的发展。A、鼓励 B、指导 C、支持
D、帮助
25、在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期间,代表参加(),审议列入会议议程的各项议案和报告。
A、大会全体会议 B、主席团会议 C、代表团全体会议 D、小组会议
26、常委会执法检查组的组成人员,包括()。A、本级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
B、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有关专门委员会组成人员 C、本级人大代表 D、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
27、当代宪法呈现出多种发展趋势,下列()体现了宪法在配置国家权力方面的发展趋势?
A、行政权力扩大 B、中央权力扩大 C、议会主权 D、地方自治
28、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或者()并给予()。A、征收 B、征用 C、赔偿 D、补偿
29、在中国境内的()和()以及(),都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它们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保护。A、驻华企业
B、中外合资经营的企业 C、其他外国经济组织 D、外国企业
30、常务委员会对决算草案和预算执行情况报告,()是重点审查的内容。A、预算收支平衡情况
B、重点支出的安排和资金到位情况 C、预算超收收入的安排和使用情况 D、向下级财政转移支付情况
《公务员法》100题
一、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自()起施行。A、2005年4月27日 B、2005年7月1日 C、2006年1月1日 D、2006年7月1日
2、国家为提高管理效能和科学化水平,对公务员实行()管理。
A、级别 B、行政 C、特殊 D、分类
3、下列哪些人员属于公务员法所称人员?()A、在国家机关中工作的人员
B、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C、履行公职的人员 D、行政工作人员
4、下列人员符合公务员条件的是哪个?()A、张三,28周岁,研究生学历,患精神分裂症 B、李四,17周岁,身体健康,具有良好品行 C、王五为美籍华人,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赵六,22周岁,身体健康,大专毕业
5、对于公务员职位,国家实行()。
A、公务员职位分类制度 B、公务员职位津贴制度 C、公务员级别制度 D、公务员职位补贴制度
6、根据公务员法,()有权对具有职位特殊性,需要单独管理的,可以增设其他职位类别? A、国务院 B、全国人大 C、省级政府 D、地方政府
7、国家根据()设置公务员职务序列。A、公务员等级 B、公务员职位类别 C、公务员工资级别 D、公务员津贴
8、公务员法所称领导成员,是指()。A、机关内设机构担任领导职务的人 B、机关外设机构担任领导职务的人员 C、机关的领导人员
D、机关隶属机构担任领导职务的人员
9、非领导职务层次在()以下设置? A、省部级 B、厅局级 C、县处级 D、乡科级
10、公务员的职务应当对应相应的级别。公务员职务与级别的对应关系,由()规定。
A、全国人大 B、国务院
C、省级政府 D、地方人大
11、民族自治地方依照前款规定录用公务员时,依照法律和有关规定对少数民族报考者予以()。A、统一对待 B、降分录取 C、适当照顾 D、优先录取
12、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务员的录用,由()负责组织。
A、全国人大 B、国务院
C、省级公务员主管部门 D、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
13、新录用的公务员试用期为()。A、3个月 B、6个月 C、12个月 D、24个月
14、招录机关根据()对报考申请进行审查。A、希望的招录标准 B、编制限额 C、人数 D、报考资格条件
15、体检的项目和标准根据()确定。A、职位要求 B、健康人标准 C、本人情况 D、所有拟录用人情况
16、录用特殊职位的公务员,经()批准,可以简化程序或者采用其他测评办法。
A、省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 B、省级政府 C、全国人大常委会 D、国务院
17、非领导成员公务员的定期考核采取()的方式。A、半考核 B、季度考核 C、两考核 D、考核
18、考核的结果应当以()形式通知公务员本人。A、口头 B、书面 C、谈话 D、公示
19、调整公务员职务、级别、工资以及公务员奖励、培训、辞退的依据是()。
A、平时考核的结果 B、年终考核的结果 C、定期考核的结果 D、不定期考核的结果 20、领导成员职务按照国家规定实行()。A、退休制 B、选举制 C、轮换制 D、任期制
21、下列哪种公务员在选举结果生效时即任当选职务;任期届满不再连任,或者任期内辞职、被罢免、被撤职的,其所任职务即终止?()
A、选任制 B、委任制 C、聘任制 D、合同制
22、下列哪种公务员遇有试用期满考核合格、职务发生变化、不再担任公务员职务以及其他情形需要任免职务的,应当按照管理权限和规定的程序任免其职务?()A、选任制 B、委任制
C、聘任制 D、合同制
23、公务员晋升职务,应当逐级晋升。符合什么情况的,可以按照规定破格或者越一级晋升职务?()A、德才兼备 B、表现优秀 C、立功 D、工作特殊需要
24、机关内设机构()以下领导职务出现空缺时,可以在本机关或者本系统内通过竞争上岗的方式,产生任职人选。A、乡科级正职 B、县处级正职 C、厅局级正职 D、厅局级副职
25、公务员在考核中,连续两年被确定为不称职的应该()。
A、予以辞退 B、降级使用 C、降两级工资 D、撤职
26、公务员在定期考核中被确定为不称职的,按照规定程序如何处理?()
A、撤职 B、降低一个职务层次任职 C、免职 D、不予录用
27、公务员旷工或者外出、请假期满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连续超过()天,或者一年内累计超过()天的,予以辞退。()
A、20 30. B、15 45 C、15 30 D、20 45
28、公务员执行公务时,认为上级的决定或者命令有错误的,可以()。
A、向上级提出改正或者撤销该决定或者命令的意见 B、向上级提出复议
C、要求上级立即改正 D、不能提出改正意见
29、公务员()的,依照本法给予处分。A、执行上级错误决定或命令 B、因违法违纪应当承担纪律责任
C、违法违纪但情节轻微,经批评教育后改正 D、意见与上级发生抵触
30、公务员违纪的,应当由()决定对公务员违纪的情况进行调查,并将调查认定的事实及拟给予处分的依据告知公务员本人。
A、上级机关 B、监察机关 C、处分决定机关 D、纪检机关
31、机关根据公务员工作职责的要求和提高公务员素质的需要,对公务员进行()培训。A、业务 B、心理 C、素质 D、分级分类
32、公务员的培训实行()管理。A、智能 B、登记
C、职能 D、任职
33、公务员在不同职位之间转任应当具备拟任职位所要求的资格条件,在规定的()内进行。A、职位 B、人数范围 C、编制限额和职数 D、编制
34、对()以下的领导成员应当有计划、有重点地实行跨地区、跨部门转任。
A、省部级正职 B、厅局级正职 C、县处级正职 D、乡科级正职
35、对机关的交流决定,公务员()。A、应当服从 B、可提出异议 C、可申请复议 D、可拒绝执行
36、因地域或者工作性质特殊,需要变通执行任职回避的,由()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A、国务院 B、市县级 C、县级 D、省级
37、公务员实行国家统一的()相结合的工资制度。A、等级与工资 B、职务与级别 C、津贴与基本工资 D、职务与待遇
38、公务员工资制度贯彻()的原则。A、平均分配 B、综合考虑 C、按劳分配 D、按需分配
39、公务员在定期考核中被确定为优秀、称职的,按照国家规定享受()。
A、升职奖励 B、医疗补助 C、住房补贴 D、年终奖金
40、国家实行(),定期进行公务员和企业相当人员工资水平的调查比较,并将工资调查比较结果作为调整公务员工资水平的依据。
A、工资调查制度 B、工资评定制度 C、工资调整制度 D、工资制定制度
41、公务员()的,享受国家规定的伤残待遇。A、自伤 B、在休假途中致残 C、在家突发事件致残 D、因公致残
42、公务员晋升领导职务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实行()。A、任职前公示制度 B、任职试用期制度
C、任职前公示制度和任职试用期制度 D、公开选拔制度
43、公务员工资、福利、保险、退休金以及录用、培训、奖励、辞退等所需经费,应当(),予以保障。A、机关经费自行解决 B、列入财政预算 C、尽量节省
D、机关营利保障
44、公务员辞去公职,应当向任免机关提出()申请。A、备案 B、公开 C、书面 D、口头
45、公务员向任免机关提出书面申请后,任免机关应当自接到申请之日起()日内予以审批,其中对领导成员辞去公职的申请,应当自接到申请之日起()日内予以审批。A、15 30 B、30 90 C、30 60 D、60 120
46、领导成员因工作严重失误、失职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社会影响的,或者对重大事故负有领导责任的,应当()。A、被要求免去领导职务 B、引咎辞去领导职务 C、停职反省 D、不准辞职,等候处理
47、对有下列哪些情形的公务员,不得辞退?()A、因私事自杀未遂,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工作能力的 B、患病
C、女性公务员在孕期、产假、哺乳期内 D、负伤
48、公务员辞职或者被辞退,离职前应当办理公务交接手续,必要时按照规定接受()。A、审查 B、检查 C、审计 D、调查
49、公务员对涉及本人的处分不服的,可以自知道处分之日起()日内向原处理机关申请复核。A、15日 B、30日 C、60日 D、90日
50、公务员对涉及本人的人事处理不服申请复核;对复核结果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复核决定之日起()日内,按照规定向同级公务员主管部门或者作出该人事处理的机关的上一级机关提出申诉;也可以不经复核,自知道该人事处理之日起()日内直接提出申诉。
A、15 30 B、30 45 C、30 60 D、15 45
51、对省级以下机关作出的申诉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向()提出再申诉。
A、作出处理决定的机关 B、同级公务员管理机关
C、作出处理决定的机关的上一级机关 D、上级公务员管理机关
52、公务员对人事处理决定的复核、申诉期间,()人事处理的执行。
A、暂停 B、暂缓 C、不停止 D、停止
53、公务员申诉的受理机关审查认定人事处理有错误的,()应当及时予以纠正。
A、监察机关 B、原处理机关 C、受理机关 D、公务员管理机关
54、机关根据工作需要,经()批准,可以对专业性较强的职位和辅助性职位实行聘任制。A、国务院
B、省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 C、市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 D、县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
55、下列哪些职位不实行聘任制?()
A、涉及国家秘密的 B、因工作需要的 C、涉及技术性的 D、涉及专业性较强的
56、国家根据人民警察的工作特点设置与其职务相对应的()。
A、级别 B、衔级 C、职位 D、职能
57、机关聘任公务员,应当按照()的原则,签订书面的聘任合同,确定机关与所聘公务员双方的权利、义务。A、自由平等 B、权利平等 C、平等自愿、协商一致 D、权责统一
58、公务员职务实行()。
A、委任制和聘任制 B、选任制和聘任制 C、选任制和委任制 D、试用期制
59、聘任制公务员聘任合同期限为()。聘任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试用期为()。
A、1-5年 1-6个月 B、2-4年 6-12个月 C、1-3年 1-3个月 D、2-3年 1年 60、聘任制公务员按照国家规定实行()。A、位阶工资制 B、聘用工资制
C、协议工资制 D、固定工资制
61、聘任制公务员实行的工资制,具体办法由()规定。A、省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 B、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 C、聘任部门 D、国务院
62、聘任制公务员与所在机关之间因履行聘任合同发生争议的,可以自争议发生之日起()日内向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接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A、60 15 B、30 30 C、15 60 D、15 30 63、关于公务员兼职,下列哪项说法是错误的?()A、公务员可以兼职,但必须作出适当限制 B、公务员不得在企业或者其他营利性组织中兼职 C、为保证公务员廉洁勤政,公务员不得在机关外兼职
D、公务员因工作需要可以在机关外兼职
64、公务员辞去公职或者退休后从事与原工作业务直接相关的营利性活动的,由()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由()管理部门没收该人员从业期间的违法所得,责令接收单位将该人员予以清退,并根据情节轻重,对接收单位处以被处罚人员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A、其原所在机关的上级公务员 省级以上工商行政 B、其原所在机关的同级公务员 县级以上工商行政 C、其原所在机关的上级公务员 省级以上税收 D、其原所在机关的同级公务员 县级以上税收 65、公务员的管理,坚持()原则。A、监督约束与激励保障并重 B、公开透明 C、平等 D、下级服从上级
66、为了规范公务员的管理,保障公务员的合法权益,加强对公务员的监督,建设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促进勤政廉政,提高工作效能,根据(),制定公务员法。A、婚姻法 B、宪法 C、司法 D、劳动法 67、公务员的任用,坚持()的原则。A、考试成绩好、工作效率高 B、任人唯贤、德才兼备 C、选贤举能
D、公平、公正、公开
68、公务员因工作需要在机关外兼职,应当()。A、自行处理
B、经有关机关批准,可领取兼职报酬 C、不用经由机关批准,不得领取兼职报酬 D、经有关机关批准,不得领取兼职报酬
69、受理公务员申诉的机关应当自受理之日起()日内作出处理决定;案情复杂的,可以适当延长,但是延长时间不得超过()日。
A、六十、三十 B、三十、三十 C、十五、三十 D、三十、十五
70、根据公务员法规定的几项义务,下面哪项不属于公务员的义务()。
A、《法官法》中规定法官必须维护司法公正 B、公务员要模范遵守社会公德 C、保持“政治中立” D、保守工作秘密
二、多项选择题(有2个以上正确答案)
1、《公务员法》所称公务员指()。A、依法履行公职 B、纳入国家行政编制 C、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
D、在机关单位工作
2、公务员的管理,坚持()原则。A、公开 B、竞争 C、择优 D、平等
3、公务员应当具备()条件。A、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B、年满20周岁
C、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文化程度和工作能力 D、法律规定的其他条件
4、公务员应当履行下列()义务。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接受人民监督 B、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C、保守国家秘密和机密 D、模范遵守公务员法
5、公务员享有下列()权利。A、参加培训 B、申请辞职
C、对机关工作和领导人员提出意见和建议 D、获得工资报酬,享有福利、保险待遇
6、公务员职位类别按照公务员职位的性质、特点和管理需要,划分为()等类别。
A、综合服务类 B、综合管理类
C、专业技术类 D、行政执法类
7、录用担任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公务员,采取()的方法。A、公开考试 B、平等竞争 C、择优录取 D、严格考察 8、下列()人员不得录用为公务员。A、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 B、曾被开除公职的
C、有法律规定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其他情形的 D、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 9、公务员职位实行()制度。A、选任制 B、世袭制 C、禅让制 D、委任制
10、公务员晋升领导职务,按照下列()程序办理。A、毛遂自荐 B、组织考察
C、按照管理权限讨论决定 D、按照规定履行任职手续
11、奖励分为()。
A、嘉奖 B、记二等功 C、记三等功 D、记四等功
12、公务员或者公务员集体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奖励()。
A、弄虚作假,骗取奖励的
B、申报奖励时隐瞒严重错误或者严重违反规定程序的 C、违反职业道德、社会道德
D、有法律、法规规定应当撤销奖励的其他情形的
13、处分分为()。
A、警告 B、开除 C、记大过 D、降级
14、公务员在受处分期间不得晋升职务和级别,其中()不得晋升工资档次。
A、受记过 B、降级 C、撤职处分 D、记大过
15、公务员交流方式包括()。A、调任 B、挂职 C、调职 D、转任
16、公务员执行公务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回避。()A、涉及本人利害关系的
B、涉及与本人有本法第三十八条第一款所列亲属关系人员的利害关系的 C、涉及同一住宅区的
D、其他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
17、公务员之间有()关系的,不得在同一机关担任双方直接隶属于同一领导人员的职务或者有直接上下级领导关系 的职务,也不得在其中一方担任领导职务的机关从事组织、人事、纪检、监察、审计和财务工作。
A、夫妻关系 B、直系血亲关系 C、三代以内旁系血亲 D、近姻亲关系
18、公务员工资制度贯彻按劳分配的原则,体现()等因素,保持不同职务、级别之间的合力工资差距。A、工作职责 B、工作能力 C、工作实绩 D、资历
19、公务员工资包括()。
A、基本工资 B、奖金 C、津贴 D、补贴
20、公务员按照国家规定享受地区()等补贴。A、地区附加补贴 B、岗位津贴 C、单位津贴 D、艰苦边远地区津贴
21、国家建立公务员保险制度,保障公务员在()等情况下获得帮助和补偿。
A、退休 B、生育 C、失业 D、工伤
22、公务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辞去公职()。A、未满国家规定的最低服务年限的
B、正在接受审计、纪律审查,或者涉嫌犯罪,司法程序尚未终结的
C、重要公务尚未处理完毕,且须由本人继续处理的 D、在涉及国家秘密等特殊职位任职或者离开上述职位不满国家规定的脱密期限的
23、对下列 情形之一的公务员,不得辞退。()A、因公致残,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工作能力的 B、患病或者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C、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不得辞退的情形 D、女性公务员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
24、公务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予以辞退。()A、联系两年考核被确定为不称职的
B、机关调整、撤销、合并或者缩减编制需要调整工作,本人拒绝合理安排的 C、旷工
D、不履行公务员义务,不遵守公务员纪律,经教育仍无转变,不适合继续机关工作又不宜开除处分的
25、公务员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本人自愿提出申请,经任免机关批准,可以提前退休。()A、工作年限满30年的
B、据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不足5年,且工作年限满20年的 C、身体条件不好,工作年限满15年的 D、符合国家规定的可以提前退休的其他情形的
26、聘任合同的(),应当报同级公务员主管部门备案。
A、签订 B、变更 C、开除 D、解除
27、公务员辞去公职或者退休的,要遵守以下()规定? A、原系领导成员的公务员在离职三年内,不得到与原工作业务直接相关的企业或者其他营利性组织任职
B、原系领导成员的公务员在离职三年内,不得从事与原工作业务直接相关的营利性活动
C、其他公务员在离职两年内,不得到与原工作业务直接相关的企业或者其他营利性组织任职
D、其他公务员在离职两年内,不得从事与原工作业务直接相关的营利性活动
28、公务员提出申诉、控告,不得有以下()行为 A、捏造事实 B、诬告他人 C、陷害他人 D、辱骂他人
29、公务员必须遵守纪律,不得有下列行为。()A、散布有损国家声誉的言论,组织或者参加旨在反对国家的集会、游行、示威等活动。
B、组织或者参加非法组织,组织或者参加罢工。C、玩忽职守,贻误工作。
D、拒绝执行上级依法作出的决定和命令。
30、对有下列()违反本法规定情形的,由县级以上领导机关或者公务员主管部门按照管理权限,区别不同情况,分
别予以责令纠正或者宣布无效;对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根据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或者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A、不按编制限额、职数或者任职资格条件进行公务员录用、调任、转任、聘任和晋升的。
B、不按规定程序进行公务员录用、调任、转任、聘任、晋升、竞争上岗、公开选拔以及考核、奖惩的。
C、违反国家规定,更改公务员工资、福利、保险待遇标准的。
D、在录用、竞争上岗、公开选拔中发生泄露试题、违反考场纪律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开、公正的。
《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100题
一、单项选择(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行政机关公务员依法履行职务的行为受法律保护,非因法定事由,非经(),不受处分。A、上级行政机关 B、法定程序 C、法院审理 D、仲裁
2、给予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应当坚持()和教育与惩处相结合的原则。
A、公开、公平 B、公开、公正
C、公正、透明
D、公正、公平
3、根据《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的处分形式不包括()。A、记大过 B、降级 C、降职 D、撤职
4、警告受处分的期间为()。
A、六个月 B、十二个月 C、十八个月 D、二十四个月
5、公务员受记过处分期间,()不得晋升职务和级别。A、六个月 B、十二个月 C、十八个月 D、二十四个月
6、受撤职处分的期间为()。
A、六个月 B、十二个月 C、十八个月 D、二十四个月
7、受撤职处分的,按照规定()。A、降低级别 B、停职 C、留党查看 D、不予录用
8、行政机关公务员受开除处分的,自()之日起,解除其与单位的人事关系,不得再担任公务员职务。A、处分决定生效 B、处分决定作出 C、处分决定
D、处分下达
9、行政机关公务员在受处分期间不得晋升职务和级别,其中,受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处分的,不得晋升工资档次;受撤职处分的,应当按照规定降低()。A、职务
B、级别
C、工资
D、工资档次
10、行政机关公务员同时有两种以上需要给予处分的行为的,应当分别确定其处分。应当给予的处分种类不同的,执行其中()的处分;应当给予撤职以下多个相同种类处分的,执行该处分,并在一个(),决定处分期。A、最重;处分期以上、多个处分期之和以下 B、最轻;多个处分期之和以上 C、最重;处分期以上
D、最轻;处分期以上、多个处分期之和以下
11、行政机关公务员在受处分期间受到新的处分的,其处分期为原处分期尚未执行的期限与新处分期限之和。但是,处分期最长不得超过()个月。
A、12 B、18 C、36 D、48
12、行政机关公务员主动交代违法违纪行为,并主动采取措施有效避免或者挽回损失的,应当()。A、减轻处分 B、从轻处分 C、免于处分 D、给予处分
13、散布有损国家声誉的言论,组织或者旨在反对国家的集会、游行、示威等活动的,应给予()处分。A、降级 B、开除 C、记大过 D、警告
14、行政机关公务员以暴力、威胁、贿赂、欺骗等手段,破坏选举,情节严重的,给予()处分。A、记大过 B、降级 C、撤职 D、开除
15、根据《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十七条规定,行政机关公务员依法被判处刑罚的,()。
A、刑期满可以重新安排工作 B、给予降级处分 C、给予开除处分 D、给予警告处分
16、行政机关公务员不依法履行职责,致使可以避免的爆炸、火灾、传染病传播流行、严重污染环境、严重人员伤亡等重大事故或者群体性事件发生,情节较重的,给予()处分。A、警告或者记过
B、记过或者降级
C、降级或者撤职
D、撤职或者开除
17、行政机关公务员违法设定或者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情节严重的,给予()处分。
A、记大过
B、降级
C、撤职 D、开除
18、行政机关公务员违反法律、法规规定进行行政委托,情节较重的,给予()处分。
A、警告或者记过
B、记大过或者降级
C、降级或者撤职
D、撤职或者开除
19、行政机关公务员受记过处分的期间为()个月。A、6
B、1
2C、18
D、24 20、发生重大事故、灾害、事件或者重大刑事案件、治安案件,行政机关公务员不按规定报告、处理,情节严重的,给予()处分。
A、记大过
B、降级
C、撤职 D、开除
21、行政机关公务员违反财政纪律,挥霍浪费国家资财的,给予()处分。
A、警告
B、记过 C、记大过
D、降级
22、行政机关公务员吸食、注射毒品或者组织、支持参与卖淫、嫖娼、色情淫乱活动的,给予()处分。A、警告或者记过 B、降级或者撤职 C、记过或者降级 D、撤职或者开除
23、行政机关公务员拒不承担赡养、抚养、扶养义务,情节较重的,给予()处分。
A、警告或者记过
B、记过或者降级
C、降级或者撤职
D、撤职或者开除
24、行政机关公务员组织或者参加非法组织,组织或者参加罢工,情节严重的,给予()处分。
A、记大过 B、降级
C、撤职
D、开除
25、行政机关公务员旷工或者因工外出、请假期满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造成不良影响,情节较重的,给予()处分。A、警告或者记过
B、记过或者降级
C、降级或者撤职
D、撤职或者开除
26、行政机关公务员包养情人的,给予()处分。A、警告或者记过
B、记大过或者降级
C、降级或者撤职
D、撤职或者开除
27、行政机关公务员参与赌博的,给予()处分。A、警告或者记过
B、记大过或者降级 C、降级或者撤职
D、撤职或者开除
28、根据《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违反规定超计划生育,情节严重的,()。
A、给予开除处分 B、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
C、给予记大过处分
D、给予记过处分
29、行政机关公务员违法设定或者实施行政处罚,情节较重的,给予()处分。
A、警告或者记过
B、记大过或者降级 C、降级或者撤职
D、撤职或者开除 30、行政机关公务员在行政许可工作中违反法定权限、条件和程序设定或者实施行政许可,情节严重的,给予()处分。
A、记大过
B、降级
C、撤职 D、开除
31、某公务员在特定的情形之下,由于情绪不稳定、心情不好,拒不执行上级依法做出的决定和命令,他并没有造成任何的负面后果,对其处理意见正确的是()。A、可以不受处分
B、可以从轻处理 C、看其态度进行处理
D、必须处理,因为他破坏了行政机关内部管理秩序
32、负有领导责任的公务员违反议事规则,个人或者少数人决定重大事项,或者改变集体作出的重大决定,情节严重的,给予()处分。
A、记大过
B、降级
C、撤职
D、开除
33、行政机关公务员违反规定应当回避而不回避,影响公正执行公务,造成不良后果,情节严重的,给予()处分。A、记大过 B、降级 C、撤职
D、开除
34、行政机关公务员离任、辞职或者被辞退时,拒不办理公务交接手续或者拒不接受审计,情节较重的,给予()处分。
A、警告或者记过
B、记过或者降级
C、降级或者撤职
D、撤职或者开除
35、公务员非法出境,或者违反规定滞留境外不归的。情节较重的,给予()处分。
A、记大过 B、警告 C、降级或撤职 D、开除
36、公务员弄虚作假,误导、欺骗领导和公众,情节较重的,给予()处分。
A、警告 B、开除 C、降级或者撤职 D、记过
37、公务员有贪污、索贿、受贿、行贿、介绍贿赂、挪用公款、利用职务之便为自己或者他人谋取私利、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等违反廉政纪律行为的,给予()处分。A、记过或者记大过 B、警告 C、降级或者撤职 D、开除
38、以殴打、体罚、非法拘禁等方式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给予()处分。
A、记过或者记大过 B、警告 C、降级或者撤职 D、开除
39、公务员压制批评,打击报复,扣压、销毁举报信件,或者向被举报人透露举报情况的,情节较重的,给予()处分。
A、记过 B、记大过 C、降级或者撤职 D、开除
40、公务员违反规定向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摊派或者收取财物的;情节严重的,给予()处分。A、记过 B、记大过 C、降级或者撤职 D、开除
41、公务员妨碍执行公务或者违反规定干预执行公务的;情节严重的,给予()处分。
A、记过 B、记大过 C、降级或者撤职 D、开除
42、公务员泄露国家秘密、工作秘密,或者泄露因履行职责掌握的商业秘密、个人隐私,造成不良后果的,给予()处分。
A、降级 B、撤职
C、开除 D、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
43、公务员从事或者参与营利性活动,在企业或者其他营利性组织中兼任职务的,情节较重的,给予()处分。A、记过或者记大过 B、警告 C、降级或者撤职 D、开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