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会计(审计)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办法
中国烟草总公司文件
中烟办„2008‟231号
中国烟草总公司关于印发烟草行业会计(审计)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办法的通知
行业各直属单位,中国烟草机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烟草实业发展中心,中国烟草国际有限公司:
现将《烟草行业会计(审计)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八年七月二十五日(此件不上网)
主题词:烟草 人事 职称 办法 通知
分送:国家局、总公司领导,机关各部门、各单位。
中国烟草总公司办公室 2008年7月28日印发
烟草行业会计(审计)系列 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烟草行业会计(审计)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工作,制订本办法。
第二章 组 织
第二条 中国烟草总公司会计(审计)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以下简称评委会)在中国烟草总公司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总公司职改领导小组)领导下,负责行业高级会计(审计)师资格评审工作。
第三条 总公司职改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职改办)负责与评审有关的组织协调等工作。
第四条 评委会由12—17人组成,由总公司职改领导小组指定主任委员1人,其他委员由职改办与驻国家局监察局在评审前从评委会专家库中随机抽取产生。
第三章 基本条件与评审条件
第五条 基本条件
(一)政治条件:
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祖国,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奉献精神。
(二)学历、资历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获得博士学位,取得中级专业技术资格后,从事本专业工作2年以上;
2.大学本科以上,取得中级专业技术资格后,从事本专业工作5年以上。
(三)外语条件:
符合中国烟草总公司有关外语条件要求。
(四)考核条件:
近5年考核为“称职”以上。
(五)专业条件:
申请者须参加国家统一组织的高级会计(审计)师资格考试并持有考试成绩合格证。
第六条 评审条件
(一)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
1.全面、系统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具有解决复杂和重大疑难问题的能力;
2.熟悉本学科国内外发展趋势并能根据行业和学科发展需要提出开拓性的研究课题;
3.具有组织和指导本部门及下属单位会计(审计)工作、培训和指导会计(审计)师工作的能力。
(二)取得中级专业技术资格以来,工作业绩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获得省部级三等奖或省级公司一等奖以上的主要完成人;
2.作为主要参加者完成省部级重大项目1项或省级公司重大项目2项以上并取得显著效益;
3.作为主要参加者制订省级公司以上重要制度、规章、办法等并正式实施;
4.有创新举措或先进经验总结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显著效益;
5.获得省部级以上荣誉称号、业务工作奖励1次或省级公司荣誉称号、业务工作奖励2次以上。
(三)取得中级专业技术资格以来,论文论著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在有国内统一刊号(CN)的省部级以上或有国际统一刊号(ISSN)的专业期刊上发表本专业论文2篇以上;
2.在公开出版的专业论文集上发表本专业论文2篇以上; 3.上述两项中的各1篇;
4.担任公开出版的本专业著作(或译著)或省部级以上单位范围推广使用的本专业教材、报告的撰稿人,撰稿2万字以上。
第四章 破格评审条件
第七条 申请人学历、资历不符合上述第五条第二款之规定的,又确有真才实学、成绩显著、贡献突出并符合第六条要求,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破格评审高级会计(审计)师:
(一)获得省部级二等奖以上的主要完成人;
(二)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有国内统一刊号(CN)的核心期刊上发表或在国际、全国学术会议上正式交流本专业学术论文2篇以上;
(三)担任公开出版的本专业著作(或译著)或省部级以上单位范围推广使用的本专业教材撰稿人,撰稿10万字以上;
(四)获得省部级以上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或享受省部级以上人民政府特殊津贴人员。
第五章 评审程序
第八条 评审程序
(一)职改办在评审会议前将评审材料分送各评委。
(二)职改办向评委会通报上一年度评审总体情况、有关政策性文件、当年申报情况以及评审工作任务等。
(三)评委会主任委员提出评审工作要求,主持评审。
(四)对申请者进行评议。
(五)进行无记名投票表决。
(六)职改办向评委会公布投票结果,赞成票在出席会议评委总数的2/3以上为评审通过。
第六章 工作纪律
第九条 评审要遵循“客观、公正、保密”的原则,严格掌握标准条件,保证评审质量。
(一)职改办和评委会对申报、推荐、评审、意见反馈等情况以及相关材料负有保密责任。
(二)职改办和评委会不得接收申请人直接送审的申报材料。
(三)除政策性咨询、材料审查和材料咨询外,职改办不得对申请人发表评价意见或介入评委评议过程。
(四)评委会不得进行二次投票;缺席的评委不得提前投票、委托投票、补充投票和口头投票。
第十条 评委会要建立会议记录制度。记录内容包括开会日期、出席评委、会议议程、评审对象、投票结果等,职改办负责做好归档、保密工作。
第七章 附 则
第十一条 本办法由中国烟草总公司负责解释。第十二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第二篇:研究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办法
中国烟草总公司文件
中烟办„2008‟228号
中国烟草总公司关于印发烟草行业研究(自然科学)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办法的通知
行业各直属单位,中国烟草机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烟草实业发展中心,中国烟草国际有限公司:
现将《烟草行业研究(自然科学)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八年七月二十五日
(此件不上网)
主题词:烟草 人事 职称 办法 通知
分送:国家局、总公司领导,机关各部门、各单位。
中国烟草总公司办公室 2008年7月28日印发
烟草行业研究(自然科学)系列 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烟草行业研究(自然科学)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工作,制订本办法。
第二章 组 织
第二条 中国烟草总公司研究(自然科学)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以下简称评委会)在中国烟草总公司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总公司职改领导小组)领导下,负责行业研究员、副研究员资格评审工作。
第三条 总公司职改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职改办)负责与评审有关的组织协调等工作。
第四条 评委会由12—17人组成,由总公司职改领导小组指定主任委员1人,其他委员由职改办与驻国家局监察局在评审前从评委会专家库中随机抽取产生。
第三章 基本条件与评审条件
第五条
研究员基本条件
(一)政治条件:
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祖国,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奉献精神。
(二)学历、资历条件:
大学本科以上,取得副研究员(高级工程师、高级农艺师)资格后,从事本专业工作5年以上。
(三)外语条件:
符合中国烟草总公司有关外语条件要求。
(四)考核条件:
近5年考核为“称职”以上。第六条 研究员评审条件
(一)科研、开发、推广方面: 1.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
(1)掌握本学科国内外发展的趋势并根据行业发展和学科发展的需要提出开拓性的研究开发课题;
(2)创造性地解决重大、关键的科学技术问题;(3)培养出高水平的科技人员。
2.取得副研究员(高级工程师、高级农艺师)资格以来,工作业绩符合下列第一项或第二至第五项中至少2项:
(1)获得国家级二等奖以上的主要完成人;
(2)获得省部级一等奖1项或二等奖2项以上的主要完成人;
(3)获得发明专利3项以上,至少1项付诸实施并取得显著效益;
(4)作为主要起草人参加起草行业标准5项或国家标准2项以上并正式发布实施;
(5)本学科带头人,主持省部级以上重大项目并作出重要贡献。
3.取得副研究员(高级工程师、高级农艺师)资格以来,论文论著符合下列第一项或第二至第五项中至少2项:
(1)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SCI或EI源期刊上发表本专业论文2篇以上;
(2)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有国内统一刊号(CN)的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3篇以上;
(3)担任公开出版的本专业著作(或译著)或省部级以上单位范围推广使用的本专业教材、报告的撰稿人,撰稿10万字以上;
(4)在国际学术大会或全国学术会议上正式交流本专业学术论文3篇以上;
(5)以主编或副主编出版本专业著作(或译著)1部(本人撰写2万字)以上。
(二)科技管理方面: 1.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
(1)熟悉本学科的国内外现状和动态;
(2)根据行业发展和学科发展的需要提出学科规划和发展战略并组织实施;
(3)培养出高水平的科技管理人员。2.取得副研究员(高级工程师、高级农艺师)资格以来,工作业绩符合下列条件:
(1)承担省部级3项以上重大项目的全过程管理并为其中1项获重大科技成果作出了显著贡献;
(2)独立负责或组织起草2项以上重大项目的立项并组织科技人员争取到了重大项目。
3.取得副研究员(高级工程师、高级农艺师)资格以来,论文与论著符合下列第一项或第二至第五项中至少2项:
(1)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SCI或EI源期刊上发表本专业论文2篇以上;
(2)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有国内统一刊号(CN)的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3篇以上;
(3)担任公开出版的本专业著作(或译著)或省部级以上单位范围推广使用的本专业教材、报告的撰稿人,撰稿10万字以上;
(4)在国际学术大会或全国学术会议上正式交流本专业学术论文3篇以上;
(5)以主编或副主编出版本专业著作(或译著)1部(本人撰写2万字)以上。
第七条 副研究员基本条件
(一)政治条件:
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祖国,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奉献精神。
(二)学历、资历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获得博士学位,取得助理研究员(工程师、农艺师)资格后,从事本专业工作2年以上;
2.大学本科以上,取得助理研究员(工程师、农艺师)资格后,从事本专业工作5年以上。
(三)外语条件:
符合中国烟草总公司有关外语条件要求。
(四)考核条件:
近5年考核为“称职”以上。第八条 副研究员评审条件
(一)科研、开发、推广方面: 1.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
(1)基本掌握本学科国内外发展的趋势并根据行业发展和学科发展的需要提出有意义的研究开发课题;
(2)创造性地解决科学技术问题;(3)培养出较高水平的科技人员。
2.取得中级专业技术资格以来,工作业绩符合下列条件2项以上:
(1)获得省部级二等奖以上的主要完成人;(2)获得省部级三等奖2项以上的主要完成人;(3)获得发明专利2项以上;(4)作为主要起草人参加起草行业标准3项或国家标准1项以上并正式发布实施;
(5)作为主要参加者完成省部级重大项目1项或省级公司重大项目2项以上并取得显著效益。
3.取得中级专业技术资格以来,论文与论著符合下列第一项或第二至第四项中至少2项:
(1)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SCI或EI源期刊上发表本专业论文1篇以上;
(2)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有国内统一刊号(CN)的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2篇以上;
(3)担任公开出版的本专业著作(或译著)或省部级以上单位范围推广使用的本专业教材、报告的撰稿人,撰稿5万字以上;
(4)在国际学术大会或全国学术会议上正式交流本专业学术论文2篇以上。
(二)科技管理方面: 1.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
(1)熟悉本学科的国内外现状和动态;
(2)根据行业发展和学科发展的需要提出学科规划和发展战略并能组织实施;
(3)具有创造性的管理工作业绩。
2.取得中级专业技术资格以来,工作业绩符合下列条件:(1)承担省部级2项以上重大项目的全过程管理并为其中1项获重大科技成果作出了显著贡献;
(2)独立负责或组织起草重大项目的立项并组织科技人员争取到了重大项目。
3.取得中级专业技术资格以来,论文论著符合下列第一项或第二至第四项中至少2项:
(1)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SCI或EI源期刊上发表本专业论文1篇以上;
(2)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有国内统一刊号(CN)的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2篇以上;
(3)担任公开出版的本专业著作(或译著)或省部级以上单位范围推广使用的本专业教材、报告的撰稿人,撰稿5万字以上;
(4)在国际学术大会上或全国学术会议上正式交流本专业学术论文2篇以上。
第四章 破格评审条件
第九条
研究员破格评审条件
对申请人学历、资历等不符合上述第五条第二款之规定的,又确有真才实学、成绩显著、贡献突出并符合第六条要求,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破格评审研究员:
(一)取得发明专利5项以上,至少3项付诸实施并取得显著效益;
(二)获得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
(三)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nature、science等国际一流刊物上发表本专业论文1篇以上。
第十条 副研究员破格评审条件
对申请人学历、资历等不符合上述第七条第二款之规定的,又确有真才实学、成绩显著、贡献突出并符合第八条要求,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破格评审副研究员:
(一)取得发明专利3项以上,至少1项付诸实施并取得显著效益;
(二)获得省部级以上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或享受省部级以上人民政府特殊津贴人员。
第五章 评审程序
第十一条 评审程序
(一)职改办在评审会议前将评审材料分送各评委。
(二)职改办向评委会通报上一评审情况、有关政策性文件、当年申报情况以及评审工作任务等。
(三)评委会主任委员提出评审工作要求,主持评审。
(四)研究员申请者进行答辩,评委对申请者的答辩部分和学术部分进行打分。
(五)统计研究员申请者的得分情况,排名后10%不进入投票表决程序。
(六)对进入投票表决程序的研究员申请者和所有副研究员申请者进行评议。
(七)进行无记名投票表决。
(八)职改办向评委会公布投票结果,赞成票在出席会议评委总数的2/3以上为评审通过。
第六章 工作纪律
第十二条
评审要遵循“客观、公正、保密”的原则,严格掌握标准条件,保证评审质量。
(一)职改办和评委会对申报、推荐、评审、意见反馈等情况以及相关材料负有保密责任。
(二)职改办和评委会不得接收申请人直接送审的申报材料。
(三)除政策性咨询、材料审查和材料咨询外,职改办不得对申请人发表评价意见或介入评委评议过程。
(四)评委会不得进行二次投票;缺席的评委不得提前投票、委托投票、补充投票和口头投票。
第十三条 评委会要建立会议记录制度。记录内容包括开会日期、出席评委、会议议程、评审对象、投票结果等,职改办负责做好归档、保密工作。
第七章 附 则
第十四条 本办法由中国烟草总公司负责解释。第十五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第三篇:政工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办法
中国烟草总公司文件
中烟办„2008‟230号
中国烟草总公司关于印发烟草行业政工 系列高级专业资格评审办法的通知
行业各直属单位,中国烟草机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烟草实业发展中心,中国烟草国际有限公司:
现将《烟草行业政工系列高级专业资格评审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八年七月二十五日(此件不上网)
主题词:烟草 人事 职称 办法 通知
分送:国家局、总公司领导,机关各部门、各单位。
中国烟草总公司办公室 2008年7月28日印发
烟草行业政工系列高级专业资格评审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烟草行业政工系列高级专业资格评审工作,制订本办法。
第二章 组 织
第二条 中国烟草总公司政工系列高级专业资格评审委员会(以下简称评委会)在中国烟草总公司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总公司职改领导小组)领导下,负责行业高级政工师资格评审工作。
第三条 总公司职改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职改办)负责与评审有关的组织协调等工作。
第四条 评委会由12—17人组成,由总公司职改领导小组指定主任委员1人,其他委员由职改办与驻国家局监察局在评审前从评委会专家库中随机抽取产生。
第三章 基本条件与评审条件
第五条 基本条件
(一)政治条件:
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祖国,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奉献精神。
(二)学历、资历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获得博士学位,取得中级专业(技术)资格后,从事本专业工作2年以上;
2.大学本科以上,取得中级专业(技术)资格后,从事本专业工作5年以上;
3.大学本科以上,从事本专业工作10年以上。
(三)外语条件:
符合中国烟草总公司有关外语条件要求。
(四)考核条件:
近5年考核为“称职”以上。第六条 评审条件
(一)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
1.全面、系统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具有解决复杂和重大疑难问题的能力;
2.能根据行业发展需要提出开拓性的研究课题; 3.具有组织和指导本部门及下属单位思想政治工作、培训和指导政工师工作的能力。
(二)取得中级专业(技术)资格以来,工作业绩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获得省部级三等奖或省级公司一等奖以上的主要完成人; 2.作为主要参加者完成省部级重大项目1项或省级公司重大项目2项以上并取得显著效益;
3.作为主要参加者制订省级公司以上重要制度、规章、办法等并正式实施;
4.有创新举措或先进经验总结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显著效益;
5.获得省部级以上荣誉称号、表彰奖励1次或省级公司荣誉称号、表彰奖励2次以上。
(三)取得中级专业(技术)资格以来,论文论著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在有国内统一刊号(CN)的省部级以上或有国际统一刊号(ISSN)的专业期刊上发表本专业论文2篇以上;
2.在公开出版的专业论文集上发表本专业论文2篇以上; 3.上述两项中的各1篇;
4.担任公开出版的本专业著作(或译著)或省部级以上单位范围推广使用的本专业教材、报告的撰稿人,撰稿2万字以上。
第四章 破格评审条件
第七条 申请人学历、资历不符合上述第五条第二款之规定的,又确有真才实学、成绩显著、贡献突出并符合第六条要求,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破格评审高级政工师:
(一)获得省部级二等奖以上的主要完成人;
(二)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有国内统一刊号(CN)的核心期刊上发表或在国际、全国学术会议上正式交流本专业论文2篇以上;
(三)担任公开出版的本专业著作(或译著)或省部级以上单位范围推广使用的本专业教材撰稿人,撰稿10万字以上;
(四)获得省部级以上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或享受省部级以上人民政府特殊津贴人员。
第五章 评审程序
第八条 评审程序
(一)职改办在评审会议前将评审材料分送各评委。
(二)职改办向评委会通报上一评审总体情况、有关政策性文件、当年申报情况以及评审工作任务等。
(三)评委会主任委员提出评审工作要求,主持评审。
(四)对申请者进行评议。
(五)进行无记名投票表决。
(六)职改办向评委会公布投票结果,赞成票在9票以上为评审通过。
第六章 工作纪律 第九条 评审要遵循“客观、公正、保密”的原则,严格掌握标准条件,保证评审质量。
(一)职改办和评委会对申报、推荐、评审、意见反馈等情况以及相关材料负有保密责任。
(二)职改办和评委会不得接收申请人直接送审的申报材料。
(三)除政策性咨询、材料审查和材料咨询外,职改办不得对申请人发表评价意见或介入评委评议过程。
(四)评委会不得进行二次投票;缺席的评委不得提前投票、委托投票、补充投票和口头投票。
第十条 评委会要建立会议记录制度。记录内容包括开会日期、出席评委、会议议程、评审对象、投票结果等,职改办负责做好归档、保密工作。
第七章 附 则
第十一条 本办法由中国烟草总公司负责解释。第十二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第四篇:推荐评审2012年中、高级职称积分办法
推荐评审2012年中、高级职称积分办法(修订稿)
一、学历资历
1.教龄有一年积0.5分,凡教龄男满35年、女满30年(申报职称前二年必须满负荷工作),超过年限有一年积2.5分。
2.任现职以来,满一年积1分。
3.中师、大专、本科、研究生学历分别积1、2、5、10分。
4.中共党员积1分。
二、管理工作量(任现职以来)
1.担任中心小学语、数、英、技能常识四个教研组长积1分/年;技能科教师担任兴趣小组辅导员积1分/年;担任毕业班教学积1分/年;班主任1分/年;中层干部副职1.5分/年;中层干部正职(含副职主持工作)2分/年;副校级干部2.5分/年;校级干部3分/年。(兼职者可累计)
2.2011年9月1日至2012年5月31,事假每天扣0.25分(迟到、早退每5次累计为1天事假),病假一天扣0.1分(癌症患者除外),负分制,下不保底。
三、工作实绩
1.任现职以来考核优秀一次加1分。受国家、省、市、县、局、镇表彰的优秀工作者、十佳园丁、优秀党员、优秀校长等综合表彰的有一次积10、8、6、4、2、1.5分。各类“先进班集体”(班主任)、“教科研先进工作者”、“辅导员”等单项表彰折半计分。颁奖单位指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其他单位折半计分。
2.近三学年,在我镇教学积分居本年级、本学科一至十名分别积6分、5分、4分、3.5分、3分、1.5分、0.8分、0.6分、0.4分、0.2分,2011年秋学期按上述比例折半计分;技能常识学科,根据实绩由学校和推荐小组认定分值。
3.校级干部分管工作获得县表彰先进集体、团体奖、组织奖等,分别得2分/项、1分/项、0.5分/项,市级以上分别为县级2、2.5、3倍计分。中层正职(含主持处室工作的副职)按二分之一积分,中层副职按三分之一积分。
4.参加镇、县、市、省、国家级课堂教学、基本功、素养大赛一等奖积1.5、2、4、6、8分,市、省、国家级二等奖积3、4、5分,省、国家级三等奖积3、4分,非教育行政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举办的按三分之一计分.录像课、说课等课堂教学竞赛获奖折半计分(送教、观摩等同于组织单位评比的同级一等奖);由镇组织推荐参加的现场演讲、卡拉ok等比赛的折半计分、教师集体节目四分之一得分。
5.辅导学生参加现场竞赛县级一等奖积0.25分/人(五人以上参加同一项目获一个个人奖可2倍积分),团体奖、组织奖积1分;市级竞赛一、二等奖积0.5、0.25分/人次,团体奖、组织奖2分;省级及以上竞赛一、二、三等奖积1、0.5、0.25分/人次,团体奖、组织奖3分,凭辅导证件。(指导学生在各级刊物上发表作品等同于同级一等奖计分,多人指导,按比例得分。)非现场按现场三分之一积分。
6.1500字以上的论文发表,国家、省、市、县级分别加3、2、1、0.5分/篇。认定刊物级别主要看主管单位级别。)正规出版社出版的教育专著每本加10分。《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发表每篇6分,《江苏教育》每篇5分。
7.论文获奖,省教海探航一、二、三等奖积5、3、2分,省师陶杯“新世纪园丁大赛”一、二、三等奖积3、2、1分。
8.主持课题结题,县、市、省、国家以上分别积1、2、3、4分,成员折半;立项研究而暂未结题的主持和成员按结题分值的一半计分(无课题阶段性实绩、未参加课题研究达4次的、主持人分配工作未完成的不予计分;增补课题成员,未经校长室同意,该课题组全部成员不予计分。)。
9.市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县学科带头人、市教坛新秀、县教学能手分别加6、5、4、3.5、3分(有多个称号的按高级别计分)。
四、其它条件
1.凡推荐参加评审人员因职称考试未过关的,下一不得参加职称评审积分。
2.2011年至今,因个人原因,导致集体被县通报批评的,排名直接定为最后一名。
3.凡没有注明时间,均指任现职以来至2011年12月31日。所有“至今”均指至2011年12月31日。
4.未尽事宜,由镇小教职称工作领导小组解释。
第五篇:安徽省卫生系列高级职称评审条件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客观、公正、科学地评价我省卫生机构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和水平,建立以临床实践能力、公共卫生服务技能、岗位工作业绩和医德医风为导向,更切合医疗卫生工作实际、更科学客观反映医疗卫生人员实际岗位工作能力和业绩水平的评价机制。坚持分类指导,强化临床导向,突出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强化防病治病能力导向,相对淡化科研和论文要求,引导医疗卫生人员钻研业务,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促进卫生专业技术队伍整体素质和实际工作水平的提高。根据国家和我省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卫生工作实际和岗位要求,制定本标准条件。
第二条 安徽省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名称为主任医(药、护、技)师和副主任医(药、护、技)师。
第三条
对符合本规定条件的人员,通过考试与评审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取得相应专业技术资格。
第四条
对在卫生专业技术岗位上做出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员,可不受学历、资历、职称等条件限制,直接申报评审相应专业技术资格。
第二章
适用范围
第五条
本标准条件适用于经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登记注册的各类卫生机构中已取得相应的执业资格和专业技术资格,并从事与执业资格或专业技术资格类别相同的医疗、公共卫生、妇幼保健、药学、护理、医技等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与用人单位签订聘用合同仍从事卫生专业技术工作的退休专业技术人员和在皖工作1年以上的省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民营医疗卫生机构适用本条件。第六条
已取得非卫生系列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符合本标准条件的,可根据工作需要申报评审卫生系列同级别专业技术资格。
第三章
基本条件
第七条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热爱本专业工作,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身体健康,能坚持正常工作。
第八条
积极承担医疗、公共卫生、妇幼保健、教学、科研等工作任务,团结协作,学风端正,任期内考核或任职考核为合格以上等次。
第九条 申报评审医疗、公共卫生、妇幼保健、护理等专业的人员应取得相关专业执业资格证书并按要求注册。在卫生系列二级学科范围内转专业晋升的人员,除必须符合正常晋升任职年限外,须在拟晋升岗位工作满3年;跨二级学科转专业晋升的人员,转岗满一年后参加同一级别的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或评审,取得拟晋升专业同一级别的专业技术资格满3年方可继续申报晋升,其任职时间的计算可按转专业前后实际受聘担任相应职务专业技术工作的年限累加计算,如拟晋升专业有执业资格要求,还需提供该专业3个的执业注册记录。
第四章
申报条件 第十条
学历资历条件
(一)主任医(药、护、技)师
取得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和副主任医(药、护、技)师资格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5年。
(二)副主任医(药、护、技)师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取得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和主治(管)医(药、护、技)师资格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5年。
(2)取得博士学位和主治(管)医(药、护、技)师资格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3年。
(3)取得大学专科学历(含符合省卫生厅、省人事局卫人„1992‟206号文件规定的中医药师承人员)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20年,取得主管医(药、护、技)师资格满7年。
第五章 能力业绩条件
第十一条 主任医(药、护、技)师 具备下列两项条件:
(一)任现职期间的知识、能力与业绩
⑴专业理论水平:精通本专业基础理论及相关学科基础理论知识,熟悉本专业领域相关学科的新进展。深入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并能用于实践与科学研究。
⑵岗位工作能力:有丰富的本专业疾病预防诊治工作经验和较强的业务能力,能正确熟练地组织指导危重病人的抢救治疗或公共卫生、妇幼保健事件调查处理,能承担院内外疑难复杂疾病会诊,能规范书写实际专业技术工作有关的医学文书及资料(如病历、诊断报告、治疗方案、健康管理档案、公共卫生、妇幼保健事件或疫情处理报告、分析或讨论报告、技术工作总结等),并有效指导、带教下级人员完成专业工作,能解决本专业复杂疑难罕见病例的重大技术问题,医疗卫生技术水平达到省内先进水平。内科系统:具有全面承担、指导本专业各项业务工作的能力,并在本专业范围内有专长和特长。具有精湛的技术操作能力,能熟练正确地抢救危急重症,并能主持、指导本专业复杂疑难病症的诊治及技术难题攻关,承担院内、外会诊,主管或主治病例的确诊率、治愈率或有效率、抢救成功率等医疗技术达到省内先进水平。
外科系统:具有深厚、扎实的基础理论,有全面承担、指导本专业各项业务工作的能力,并在本专业范围内有专长和特长。能独立完成或指导下级医师完成本专业大型、复杂疑难手术或急症急救,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广博的学识和较强的应变能力,能独立完成较困难的、复杂的院内外会诊。
中医:全面掌握中医基础理论、中医经典著作及与本专业相关学科的进展。熟练运用中医理、法、方、药进行辩证论治,对本专科领域内较复杂的疾病、危急重症和较疑难的病症有较深的理解,并能正确的诊断和熟练地处理;熟练掌握与本专业有关的现代医学临床知识及技能,在中医临床某一方面有所特长和专长,能承担院内外会诊。具有较强的病房及门诊医疗组织管理能力。中医内科系统主管或负责主治病例的确诊率、治愈率或有效率、抢救成功率等医疗技术水平达到省内先进水平。中医外科系统熟悉本专业手术指征,并在手术前、后能运用中医中药进行辩证论治。
公共卫生:在全面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熟练掌握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及技术规范的基础上,对本专业某一方面有深入研究。能指导或制定公共卫生中长期规划并组织实施和评价,指导下级医师进行公共卫生有关业务技术方案的设计及数据的收集、处理;能正确处理复杂的、突发性的公共卫生事件,能引进开发新的评价方法和标准。从事疾病控制的人员能组织制定本地区本专业范围内的疾病控制工作计划,具有组织实施、评价和总结的能力。能组织开展疾病预测并作出重点疾病的预测预报;能掌握和解决流行病预防控制工作中的技术难点,对常见的疾病防治、计划免疫、紧急疫情、不明原因的群体病能提出处理原则和防治方案。具有指导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现场调查和紧急处理能力。
妇幼保健:在全面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熟练掌握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及技术规范的基础上,对本专业某一方面有深入研究。具有制定和组织实施本地区本专业某一方面发展长期和中期规划能力,能完成本专业计划制定、督导和评价全过程的组织工作;能独立设计专题监测、调查、干预工作,具有独立解决复杂疑难问题的能力;能掌握本地区生殖健康、妇女儿童健康的状况、变化趋势及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药学:全面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及本专业的学术规范和规章制度,熟悉药事法规,根据所从事岗位特点,精通本专业某一领域的基本理论和专业技术知识,能熟练解决本专业复杂疑难问题。
从事医院药学(调剂及药事管理)的人员要全面掌握药剂科各项日常工作的操作规程与技术;具备指导下级药师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具有药物评价能力。掌握药物发展动态。对新药临床应用具有推荐和指导能力,对临床用药能提出合理性建议。
从事医院药学(制剂与药检)的人员要全面掌握医院制剂技术和设计原理;具有组织、指导下级药师解决制剂生产过程中疑难问题的能力;具备参与建立和维护医院制剂生产质量保证体系的经验,具备新制剂研制能力。
从事临床药学的人员要全面掌握所用药品的特点;能独立设计临床药物治疗方案;全面掌握血液浓度监测和主要疾病诊断治疗指标,有效地指导临床科室合理用药;具备组织下级药师开展合理用药咨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药物治疗方案设计的能力。对新药及药品有一定的分析评价能力,能开展药物利用及安全性研究。中药人员还应全面系统掌握中药的加工炮制、制剂和配方等各种技术操作,并在某一方面有所特长和专长,能掌握500种以上中药的性味、功能、鉴别、质量检查、配伍禁忌等全面技术。
护理:全面掌握护理专业的基础理论与专科知识,精通护理学某一专科领域的基础理论和技能,并有所专长。在本专科护理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及高深的造诣;能正确、熟练地组织、指导护理及配合医生抢救危重病人。具有较高的解决护理工作中复杂疑难问题的综合能力,能承担院内外的护理会诊。能全面负责管理范围日常工作的质量监督、控制。
医技类:熟练掌握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动态,具有发展、提高本专业所必需的系统的专业基础知识,并在本专业某一领域具有较高的基础知识和专业能力,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熟练的技术操作能力,能熟练解决本专业复杂疑难问题,对本专业的临床工作具有全面的领导、组织、管理能力。
从事诊断工作的,能及时吸收最新技术应用于本专业,积极参与有关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工作并承担院内外会诊。从事检验工作的人员,能为临床在检验学方面提供咨询服务特别在实验选择、结果解释上提出指导性意见,为临床合理解释试验结果提供正确的信息。
从事影像工作的人员能熟练、正确解决各系统疑难、复杂病例的影像诊断问题。
从事技术操作的,能指导下级掌握本专业仪器设备的原理、性能、使用及其保养和维护,能分析其结果及其误差原因,能解决本专业较复杂疑难问题。
⑶工作业绩:任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期间,平均每年参加本专业技术工作不少于35周,并能完成规定的工作量,对不同级别医疗卫生机构的专业技术人员有不同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工作业绩要求。具体指标分专业另行印发。
⑷运用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主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填补本单位、本地区空白,社会效益显著。
(二)任现职期内的科研、带教与论文要求
对有科研教学工作任务的医疗卫生机构,其工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科研和教学能力。
⑴科研水平要求
具有跟踪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及独立承担科研工作的能力,广泛阅读国内外专业期刊,能撰写高水平的综述;并能根据本专业的发展提出课题,并有课题的设计、组织和总结能力;具有主持和指导下级卫生技术人员开展科研工作的能力。能吸收、引用新技术、新方法应用于临床工作,并能进行总结。
⑵带教能力要求
具有培养本专业中、高级人才的能力,其中,对下级卫生技术人员及进修人员的病案、专题、诊断报告等能进行指导与修改,有良好的教学组织和领导能力;每年为下级卫生技术人员讲授专题课至少3次;有培养下级卫生技术人员和进修人员经历。
⑶论文著作要求
①三级医院和省级公共卫生、妇幼保健机构:任现职期内,有2篇本专业、质量较高的论著、经验交流学术文章在“中文核心期刊”、“SCI”或“统计源核心期刊”发表(其中三甲医院和省级公共卫生、妇幼保健机构要求至少1篇在“中文核心期刊”或“SCI”刊物上发表);或在省级以上出版社正式出版独著或合著(本人撰写部分不少于10万字)的本专业有学术价值的著作或译著1部。
②市级公共卫生、妇幼保健机构:任现职期内,有2篇本专业、质量较高的论著、经验交流学术文章在“中文核心期刊”、“SCI”或“统计源核心期刊”发表;或在省级以上出版社正式出版独著或合著(本人撰写部分不少于8万字)的本专业有学术价值的著作或译著1部。
③二级医院、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任现职期内,有1篇本专业、质量较高的论著、经验交流学术文章在国家统一出版发行的医学类期刊上发表;或在省级以上出版社正式出版独著或合著(本人撰写部分不少于6万字)的本专业有学术价值的著作或译著1部。
④县级公共卫生机构:任现职期内,有2篇本专业、质量较高的论著、经验交流学术文章在国家公开出版发行的医学类期刊上发表;或在省级以上出版社正式出版独著或合著(本人撰写部分不少于6万字)的本专业有学术价值的著作或译著1部。
⑤一级医院:不做要求。
第十二条 副主任医(药、护、技)师 具备下列两项条件:
(一)任现职期间的知识、能力与业绩
⑴专业工作水平:熟练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及相关学科基础理论知识。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并能用于实践中。
⑵岗位工作能力:有较丰富的本专业疾病诊治经验或较高的技术操作能力,对本专业的业务工作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能正确诊断和独立处理本专业较复杂的疑难问题,能参与疑难病例的诊断、抢救、治疗或公共卫生、妇幼保健事件调查处理等工作,能够规范书写实际专业技术工作有关的医学文书及资料(如病历、诊断报告、治疗方案、健康管理档案、突发公共卫生、妇幼保健事件或疫情处理报告、分析或讨论报告、技术工作总结等),医疗卫生技术水平达到本地区先进水平。
内科系统:在内科常见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等方面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并能熟练地掌握与内科有关的专业技术;具有娴熟的技术操作能力,能熟练掌握本专业常用诊疗技术及相关技能,能熟练正确地救治各类内科的危急重症,能独立解决较复杂疑难病症的诊断与治疗问题;具有一定的病房及门诊医疗组织和管理能力,能承担二线值班、门诊咨询及院内会诊工作;主管或主治病例的确诊率、治愈率或有效率、抢救成功率等医疗技术达到本地区先进水平。
外科系统:对外科领域内较复杂的疾病、危急重症和较疑难的疾病有深入的了解,并能作出正确地诊断和独立地处理。熟练掌握并独立完成本专业较大中型常规或急诊手术,并具有较强的临床应变能力。熟练掌握本专业一些大中型手术的指征、手术操作技术、手术前后处理等,具有一定的病房及门诊医疗组织和管理能力,能承担二线值班、门诊咨询及院内会诊工作。
中医:熟练掌握中医基础理论、中医经典著作及与本专业有关的各家学说。能熟练运用中医理、法、方、药进行辩证论治,对本专科领域内较复杂的疾病、危急重症和较疑难的病症有一定的了解,并能正确的诊断和处理;掌握与本专业有关的现代医学临床知识及技能。能承担二线值班、门诊咨询及院内会诊,具有一定的病房及门诊医疗组织管理能力。中医内科系统主管或负责主治病例的确诊率、治愈率或有效率、抢救成功率等医疗技术水平达到本地区先进水平;中医外科系统掌握本专业手术指征,并在手术前、后能运用中医中药进行辩证论治。
公共卫生:能全面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熟悉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及技术规范,能进行公共卫生有关业务活动的设计及数据的收集、处理工作;能独立从事常见及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并作出卫生学评价,能熟练掌握所从事专业工作常用的现场监测仪器操作、卫生学检验采样、卫生质量感官评价等技能。从事疾病控制的人员能独立拟定并具有组织实施传染病、慢病防治及地方病、寄生虫病防治方案,并能承担流行病学调查任务;能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独立的现场调查和紧急处理能力。
妇幼保健:能全面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熟悉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及技术规范,能参与本专业中短期和工作计划的制定、协调、实施和效果评价;能独立开展妇女或儿童保健专科门诊,并能解决较复杂问题;参与组织面向人群的健康教育活动;能较全面系统地开展本专业妇幼保健咨询,能完成本专业调查、监测、干预项目的设计、组织实施,分析评价。具有指导基层组织或下级医师的能力。
药学:能全面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较丰富的药学工作经验,并在某一领域有所专长,具备解决日常工作中复杂疑难问题的能力。
从事医院药学(调剂及药事管理)的人员能熟悉掌握药品供应、调配及管理等各项工作的技术要求和操作规范;熟练掌握毒、麻、精神药品等特殊药品的管理规定并能指导下级药师。能熟练地掌握临床用药的作用特点、机理,不良反应相互作用及药物应用趋势和经济学评价、储备学原则、保管要求,能指导或参与临床合理用药工作,熟悉医院药学管理及法规的基本内容。从事医院药学(制剂与药检)工作的人员能掌握制剂管理规定及制剂各环节应注意的关健技术和工艺学原理;具有解决制剂生产过程中疑难问题的能力;熟悉医院制剂的质量保证体系。具有控制药检工作质量的能力,能根据检验结果发现制剂过程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具备一定的新制剂研制能力。
从事临床药学的人员能熟悉临床所用药品的药理作用、疗效、不良反应,治疗方案。深入临床参与会诊,进行治疗药物监测,设计个体化治疗方案。了解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程序与监测方法;开展药学情报研究,提供药物咨询,积极参与并有效指导临床科室合理用药。
中药人员还应熟练掌握中药的加工炮制、制剂和配方等各种技术操作,并在某一方面有所专长,能掌握400种以上中药的性味、功能、鉴别、质量检查、配伍禁忌等全面技术。
护理:熟练掌握护理专业的基础理论与专科知识,具有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并在护理学某一专科领域有所专长。熟练掌握本专科疾病的护理要点、治疗原则,能综合运用理论知识指导临床护理工作,具有娴熟的技术操作能力,能熟练掌握本专科护理技能。能独立解决本专科疑难重症病例的护理问题,能参与完成急危重症病人的抢救。具有护理管理及培养专科护理技术骨干的能力;掌握本专科常用药物的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掌握本专科临床常用检验标本的采集方法、检验目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医技类: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动态,较熟练掌握本专业各项技术操作及相关技能,有丰富的管理实验室的经验和能力。
从事诊断工作的,能及时吸收最新技术应用于本专业,为相关学科提供较准确的诊断、检查报告,积极参与有关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工作并承担院内外会诊。从事检验工作的人员,能为临床在某一检验学科方面提供咨询服务,在实验选择、结果解释上提出指导性意见,为临床合理解释试验结果,提供正确的信息。从事影像诊断工作的人员,能熟练掌握复杂、疑难病例的诊断。
从事技术操作的,能熟练掌握本专业仪器设备的原理、性能、使用及其安装、保养和维护,能分析其结果及其误差原因,能解决本专业较复杂疑难问题。从事检验技术工作的,能熟练掌握本专业各项检验的原理,检测方法、临床意义和质控程序以及1-2种检验仪器的操作、日常保养和维护。
⑶实际工作量:任中级专业技术职务期间,平均每年参加本专业技术工作不少于40周,并能完成规定的工作量。
对不同级别、类型医疗卫生机构的专业技术人员有不同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工作业绩要求。具体指标分专业另行印发。
(二)任现职期内的科研与论文要求
对有科研教学工作任务的医疗卫生机构,其工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科研和教学能力。
⑴科研
掌握科研选题、课题设计及研究方法;能结合临床实践提出课题,开展科研工作,并进行课题总结;具有独立进行和指导下级卫生技术人员开展科研工作的能力。广泛阅读专业期刊,掌握文献检索的功能与方法,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能撰写较高质量的文献综述。
⑵带教能力要求
具有指导下级卫生技术人员和进修人员经历,其中,对下级卫生技术人员及进修人员的病案、专题、诊断报告等能进行指导与修改,能主持病房查房讨论,承担本专业专题讲座或讲课,任期内平均每年为下级卫生技术人员讲授专题课至少3次。
⑶论文著作要求
①三级医院和省级公共卫生、妇幼保健机构:任现职期内,有1篇本专业、质量较高的论著、经验交流学术文章在“中文核心期刊”、“SCI”刊物或“统计源核心期刊”上发表;或在省级以上出版社正式出版独著或合著(本人撰写部分不少于5万字)的本专业有学术价值的著作或译著1部。
②市级、县级公共卫生机构:任现职期内,有1篇本专业、质量较高的论著、经验交流学术文章在国家公开出版发行的医学类期刊上发表;或在省级以上出版社正式出版独著或合著(本人撰写部分不少于5万字)的本专业有学术价值的著作或译著1部。
③一级、二级医院:不做要求。
第十三条
外语(医古文)、计算机、继续教育
(一)市级以上(含市级)医疗卫生机构专业技术人员按照规定参加国家或省统一组织的职称外语(医古文)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并取得合格证书,或符合有关免试条件。
县级以下(含县级)医疗卫生机构专业技术人员按照规定参加国家统一组织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并取得合格证书,或符合有关免试条件;职称外语等级(医古文)不作为申报评审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的必要条件。
(二)按照规定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取得安徽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统一印发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并验证合格。第六章 直接申报条件
第十四条 直接申报主任医(药、护、技)师
直接申报主任医(药、护、技)师资格,除符合本标准条件第七、八、九、十一条外,还须具备下列两项条件之一:
(一)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励一等奖前6位、二等奖前5位的主要完成人;获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前2位、二等奖第1位主要完成人;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三等奖第1位主要完成人2项。(以奖励证书为准)
(二)个人获国家级技能大赛二等奖以上或省级技能大赛一等奖。
第十五条 直接申报副主任医(药、护、技)师
直接申报副主任医(药、护、技)师资格,除符合本标准条件第七、八、九、十二条外,还须具备下列两项条件之一:
(一)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前3位、二等奖前2位、三等奖第1位主要完成人;市(厅)级科学技术一等奖第1位主要完成人。(以奖励证书为准)
(二)个人获国家级技能大赛三等奖以上或省级技能大赛二等奖以上。
第七章 支援基层条件
第十六条 城市医疗机构和公共卫生、妇幼保健机构的医师在晋升副高级、正高级专业技术资格前,必须分别在任期内到下级医疗卫生机构连续服务满半年,具有明确的服务或指导成效。省级医疗卫生机构医师可到市、县级及以下公立医疗卫生机构服务;市级医疗卫生机构医师可到县级及以下公立医疗卫生机构服务;县、区级医疗卫生机构医师到政府举办的乡镇、社区卫生机构服务。
第八章 申报材料要求
第十七条 申报参与评审的专业技术材料要求如下:
(一)病案
设病床的临床科室专业技术人员须填报任现职以来近5年的《主持危急重症抢救和疑难病症处理或主刀(指导)手术病例50例一览表》,每年病例数不少于10%。申报者个人提交4份原始病案(近5年,至少含3个),评审专家从《一览表》中随机抽取4份原始病案,共8份病案提交评审,被抽取到的病案不得更换。《50例一览表》及提交病案必须为申报人本人主治或主刀的病例资料。
(二)专题报告
不设病床的临床科室、非临床科室以及其它医疗卫生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提供反映本人专业技术工作能力与水平并在实际工作中解决本专业复杂疑难问题的专题报告6份参加评审。提交评审的专题报告需附复制比检测报告,复制比不得超过30%。专题报告须包括题目、申报者姓名、单位、材料、方法、结果和讨论等内容,并需附能证实专题报告真实性、有效性、准确性的《原始资料一览表》,评审专家在《一览表》中随机抽取3份原始病案或资料提交评审。
(三)论文著作
论文要求为任现职以来发表,内容与所申报专业一致,字数在2000字以上,需附论文资料来源或临床资料一览表,并提交至少1份原始资料参加评审;申报副高职称,须提交临床研究型论文;申报正高职称,基础性研究论文和硕士博士学习期间发表论文仅限1篇;论文仅认可第一作者,通讯作者不予认可;论文一律以杂志正刊原件为依据,对增刊、手抄稿、征稿通知、单个印刷体、清样稿、复印件等不作为评审依据;提交评审的学术论文须附论文检索审验信息表、论文复制比检测证明,复制比不得超过30%。
(四)综述
提交评审的反映本专业国内外技术发展动态的1份综述材料,应符合综述书写和标注规范,提供所有参考文献原文复印件,参考文献要求20篇以上,其中近3年不少于10篇。提交评审的综述须附复制比检测证明,复制比不得超过30%。
(五)三新专题
申报正高及直接晋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者须提交本人本专业运用国内外新知识、新技术、新成果开展某项业务工作的专题报告1份。三新专题报告须包括新技术项目的名称、开展该项目的背景、项目的主要内容和项目的讨论与结论等内容。要求该项目为本单位三新技术项目,需附单位项目批件和能证实专题报告真实性、有效性、准确性的《原始资料一览表》,评审专家在《一览表》中随机抽取3份原始病案或资料提交评审。
(六)业务工作总结:
一、二级医院和县级妇幼保健机构申报副高人员需提交任期内业务工作总结一份,重点是对本专业工作的实践经验总结和心得体会,不能少于3000字。
第十八条 申报人员所提交的晋升材料必须真实、完整,须经科室负责人和单位领导审核、签署意见。申报人所在单位要对申报者的材料、证件逐项核实,报送材料前应将申报者所有申报材料在单位内公示5个工作日,对公示有异议的,应及时调查核实,确保上报的材料和人选不存在争议。第九章 附
则
第十九条
本标准条件规定的基本条件、申报条件和能力业绩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直接申报除外),申报人员工作、业绩和论文从取得现任专业技术资格后开始计算。判定是否具备的依据是个人提供的各类有效材料原件。
第二十条
先取得专业技术资格,后取得《卫生技术人员职务试行条例》规定学历的专业技术人员,在申报高一级专业技术资格时,须从取得规定学历之日起,任满一个原岗位基本年限。先取得专业技术资格(有规定学历),继续研修拟晋升专业学历的专业技术人员,在申报高一级专业技术资格时,其研修学历时间可计算为专业技术资格聘任时间。
第二十一条
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的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在申报高一级专业技术资格时,须被单位聘任相应专业技术职务,并任满基本任职年限。
第二十二条 各级医疗、公共卫生、妇幼保健机构人员按机构级别分级准备申报材料,评审通过获取的专业技术资格在本级别机构内适用。如专业技术人员向上一级机构流动,或所在医疗卫生机构规格等级发生变化,其原专业技术资格需报评委会重新认定,认定办法另行制定。
第二十三条
任期内,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得申报:
(一)因涉嫌经济或其它重大问题,被立案审查尚未结案者;
(二)受到记过以上处分的,在受处分期间;
(三)申报材料中经查实有抄袭、剽窃他人论著、科研成果或伪造学历、资历、记录、证件、报告及提供非原始病案等弄虚作假行为者,除取消当年的申报资格,在以后的5年内;
(四)医疗事故主要责任者3年内(均含评审当年,下同);
(五)经查实有开单提成、收受药品回扣、病人“红包”等医德医风差者,自处理之日起3年内;
(六)申报当年考核被确定为基本合格及以下等次者;
(七)考核被确定为基本合格及以下等次者,任期顺延。第二十四条
本条件所称“以上”、“以下”,均含本级或本数量。
第二十五条
本条件所称“学历”指国家承认的医学及相关专业学历,申报晋升专业须与学历专业一致。
第二十六条
本条件所述“中文核心期刊”以北京大学图书馆发布目录为准、“统计源核心期刊”(又称为科技核心期刊)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目录为准。在申报材料时请附该期刊被收录的“中文核心期刊”或“统计源核心期刊”目录,“SCI”文章需附检索证明。
第二十七条 本条件所要求的各类申报材料的内容不得重复。第二十八条
本条件由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二十九条 本条件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2006年发布的“评审标准”(皖卫人„2006‟93号)同时废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