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留守儿童的精准扶贫研究
农村留守儿童的精准扶贫研究
在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由此产生了大量的农村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作为农村弱势地位与留守现象叠加效应的综合体现,是教育扶贫的重要对象。目前农村留守儿童已经受到了广泛关注与重视,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与帮扶工作,目前已取得了一定进展,如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和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建立留守儿童强制报告机制等,但是留守儿童在健康、学习、心理、安全等方面问题依然长期存在,其贫困状态尚未得到根本改善。精准扶贫理念自2013年提出以来,在解决贫困问题上已取得阶段性进展,积累了成功经验,这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帮扶和关爱工作提供了契机和参考。精准扶贫要求对留守儿童的帮扶要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走出模糊化、碎片化的初级帮扶阶段,进入常态化、长效化、有针对性的精准帮扶阶段,根据留守儿童的不同特征给予“精准关爱”,实现面向农村留守儿童的精准扶贫。农村留守儿童帮扶存在的突出问题
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帮扶要以儿童的需求为基础和前提。当前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帮扶措施存在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帮扶对象、帮扶过程和帮扶效果三个方面。
第一,帮扶对象的模糊化。农村留守儿童具有不同的特征和多样需求。农村留守儿童群体并不是抽象的数字,而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针对不同特征和需求的留守儿童,要有不同的帮扶措施。如有的留守儿童家庭十分困难,面临辍学危险,需要得到物质资助;有的留守儿童长期感到孤独、寂寞,需要对其进行心理辅导;还有的留守儿童出现学业表现较差、学习兴趣下降等问题,需要对其进行学业辅导;同时还有的留守儿童出现说谎、打架、抽烟、欺负同学等问题行为,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对于这类留守儿童需要加强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目前对留守儿童的帮扶存在帮扶对象模糊化的问题,笼统地针对所有留守儿童,掩盖了留守儿童群体的内部差异,导致帮扶措施缺乏针对性。主要表现为:一方面没有针对不同特征的留守儿童开展帮扶,已开展的对留守儿童的帮扶往往以学校为单位进行,“一刀切”式地开展“所有留守儿童都参加”的帮扶;另一方面,没有针对留守儿童的不同需求开展帮扶,已开展的对留守儿童的帮扶往往以物质资助为主,如为留守儿童捐献书包、文具等学习用品,而对留守儿童的陪伴、心理关爱的帮扶较少。第二,帮扶措施的碎片化。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关爱工作应形成制度化、系统化的帮扶措施,这样才能充分提升帮扶措施的有效性与可持续性。当前对留守儿童开展帮扶的主体众多但尚未形成有效的协同机制。2013年《关于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教育工作的意见》要求教育部、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央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共青团中央、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5个部门共同参与留守儿童关爱行动。2016年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要求民政部、中央综治办、中央农办、中央网信办、国家发改委、教育部、公安部等27个部门联合建立,众多部门参与留守儿童帮扶工作,一方面体现出对留守儿童的重视程度,另一方面也会出现多部门“齐抓共管”,结果容易陷入权责不明、“九龙治水”的困局,使帮扶工作无法聚焦,缺乏合力,帮扶措施具有随机性。按照相关政策规定,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和帮扶主要包括教育部门和学校通过加强控辍保学、心理健康教育、法治和安全教育、亲子沟通等方式加大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力度,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关工委等群团组织通过留守儿童之家等场所对留守儿童提供关爱服务,社会上的公益慈善、志愿服务组织等积极参与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这些活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留守儿童的问题,保证了留守儿童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加强了对留守儿童的关爱。但是在政策执行中存在对留守儿童的帮扶不够系统等问题,如政府部门只有逢年过节才看望慰问留守儿童,缺少日常化的关爱;公益组织开展帮扶活动时间太短,还没熟悉情况就草草收场,对留守儿童的帮扶容易陷入“节日化”“交叉化”、流于形式等误区。有的帮扶活动甚至成为完成政治任务或者商业炒作的工具,出现虚假关爱,这可能会对留守儿童造成二次伤害。第三,帮扶效果考核机制的缺失。对留守儿童帮扶效果的考核是提升帮扶成效的重要助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开展留守儿童帮扶考核能够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尤其是对农村有限的教育资源而言,提升留守儿童帮扶效果显得更为重要。二是我国精准扶贫的经验证明了考核机制的重要性。精准考核是精准扶贫的重要环节,能够督促贫困地区的地方政府将精准扶贫作为工作的重点,改变扶贫形式化的问题,并提升扶贫的积极性。三是缺乏考核机制容易导致帮扶重投入和规模、轻结果的倾向。目前对留守儿童进行帮扶的项目和活动较多,在缺少有效考核机制的情况下,项目成效往往通过投入来体现,如建设了几个留守儿童关爱机构、投入了多少资金等等,但这不是对留守儿童发展和受益程度的考核,忽视了结果倾向的考核,容易造成留守儿童帮扶工作没有真正产生实效。目前对留守儿童的帮扶仍缺少系统的考核机制。2015年教育部下文要求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关爱的相关制度和工作内容开展自查工作,自查体现了教育部对留守儿童帮扶考核的重视,有利于农村中小学校反思留守儿童帮扶工作,但是这种方式缺乏外部考核,并缺乏系统性,同时并未形成明确的与之相对应的激励问责机制,无法对留守儿童帮扶工作的效果进行有效的监督和反馈,不利于促进留守儿童帮扶工作的持续开展。农村留守儿童精准扶贫的基本原则
经过初级阶段的留守儿童帮扶,农村留守儿童的状况有所改善。为更好地提升帮扶实效,对留守儿童的帮扶策略也应有所调整,坚持精准扶贫的原则,基于留守儿童的具体特征进行针对性帮扶。
1精准识别帮扶对象
精准识别帮扶对象是对留守儿童进行精准扶贫的前提和基础。精准识别应坚持分类化和动态化的原则。
其一,分类识别留守儿童。只有将留守儿童群体进行细化和分类,分析不同类型留守儿童的共性和个性,才能结合留守儿童的不同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学术研究发现,不同个体特征的留守儿童呈现出显著差异。就监护类型而言,祖辈监护和上代监护儿童的问题行为显著高于单亲监护,同辈或无看护的留守儿童健康状况较差,单亲监护中,母亲外出对留守儿童的负向影响更大。在各种监护类型中,祖辈监护是留守儿童的主要监护类型,这类群体要注意隔代监护对留守儿童产生的影响,无人监护尤其需要得到重点帮扶。就留守学段而言,学龄越低,其心理问题越突出,表现为更加焦虑、孤独、自责等情绪。说明早期形成的亲子依恋对留守儿童具有重要作用。还有研究发现初中阶段的留守儿童处于青春期,在自卑、自尊等情绪上更加敏感,也更加冲动,是教育问题爆发的重要时间点,叛逆叠加留守,初中阶段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更需要得到关注。对留守儿童的帮扶需要结合不同年龄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对学前教育阶段的留守儿童需主要关注其卫生、健康成长、平等入园、亲子关系等问题。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留守儿童占留守儿童群体的大部分,需着重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等问题。处于高中阶段的留守儿童需要重点关注其终止学业转变为新生代农民工的问题。同时还需关注父母一方外出学生的状况,这类学生属于广义上的留守儿童。父母单独一方监护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单亲”教育,且由于在家的父亲或母亲,需要承担农活、家务等工作,缺乏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影响对儿童的教育效果。留守儿童的精准识别工作不应忽视这一群体,尤其需关注母亲外出的儿童状况。
其二,动态识别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身份并非一成不变,要用变化的视角看待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动态性主要体现为:年龄的增长导致留守儿童的变化。一是当留守儿童超过16岁之后,进入成人阶段,自动退出留守儿童群体。二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留守儿童面临的问题与主要矛盾也不断发生变化。按照发展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儿童的发展包括婴儿期、学步期、学前期、儿童中期和青春期,个体在每个阶段都要应对和解决一种危机和冲突,面临的冲突分别是信任对不信任、自主对羞愧怀疑、主动对内疚、勤奋对自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没有父母的陪伴对留守儿童应对这些危机提出了更大的挑战。父母外出或者返乡也会造成留守儿童身份的变更。父母首次外出务工使子女的身份转变为留守儿童;父母返乡使子女留守状态结束,成为曾留守儿童;父母返乡后再次外出务工,其子女也再次成为留守儿童。同时父母的返乡次数和联系频率也会对留守儿童造成不同的影响。有研究发现:与父母见面或者联系次数较多的留守儿童,能够从父母那里获得充分的支持和肯定。留守时间具有动态性,是预测留守儿童问题的重要因素,6岁以前与父母分离,无论留守时间长短,都将对儿童的行为和情绪发展造成消极影响;而6岁以后与父母分离,分离时间越长,对行为和情绪发展的消极影响越严重。留守时间对留守儿童的情绪和行为有调节作用,要给予留守年龄较小或留守时间较长的儿童更多的关爱。2精准制订帮扶措施
精准制订帮扶措施是指明确相关主体的权责范围,针对留守儿童可能面临的重点问题,对留守儿童进行精准帮扶。
其一,精准界定帮扶主体,区分校内和校外空间,界定不同帮扶主体的职责和范围。留守儿童大部分时间是在幼儿园和学校里度过的,对于寄宿制留守儿童尤其如此,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和帮扶工作应从教育层面主动作为,形成以教育部门为主导,以农村学校、幼儿园为主体,政府、学校和教师共同参与的、立体化的帮扶关爱体系。学校要承担校内留守儿童教育关爱的主要职责,通过课程教学、德育活动、学校管理等多种措施,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爱与帮扶。对于群团组织、社会组织等在校内组织的关爱帮扶活动要由教育部门和学校审核筛选和统筹安排,以服务于留守儿童的全面发展为标准,真正为帮扶留守儿童发挥作用。对于在校外的留守儿童,形成由政府领导、民政部门牵头、各级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关爱体系,加强日常性的帮扶与关爱,对留守儿童进行学业辅导、亲情陪护和心理疏导。对于寒暑假期、非寄宿制留守儿童放学后的校外时间,教育部门与学校要做到心中有数,与相关部门和组织互通留守儿童的信息,定期家访,发挥学校对留守儿童教育的辐射作用。父母的陪伴是任何人都无法替代的,强化留守儿童父母的监护责任是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重要方面,也是留守儿童问题解决的根本所在。父母在尽可能的条件下多返乡与儿童团聚、假期接儿童进城、通过电话加强与留守儿童的沟通等方式,能使其感受到父母的亲情关爱,拉近亲子关系。
其二,精准定位重点问题。精准扶贫要突出重点,将有限的教育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用。留守儿童面临的最突出问题,也是所有留守儿童面临的共性问题,是儿童与父母长期分离、缺乏关爱和有效监护可能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这些问题具有隐蔽性和长期性,甚至会对留守儿童产生显著的、终身影响。已有研究充分说明了留守状态对儿童心理产生的影响,包括压力、孤独、焦虑、抑郁等情绪体验,同时还要注意到,留守状态一定程度上也会产生明理感恩、自立顽强、自信进取等心理资本,从而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在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中,要注意激发和培养留守儿童的积极情绪,提升儿童对留守状态的适应能力,促进其健康成长。3精准考核帮扶效果
精准考核帮扶效果是提升留守儿童帮扶工作成效的关键,是落实帮扶效果的重要环节。一方面,精准考核帮扶效果。建立并完善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之家的标准,依据标准开展农村寄宿制学校和农村留守儿童之家的考核。这方面在实践领域已有相关探索,如安徽省出台了《校内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和管理考核办法》,要求“留守儿童之家”活动用房面积应不低于20平方米,要配备电视和一定数量的图书、期刊、报纸和文体器材,严格按照要求实施亲情电话项目等。考核办法为留守儿童帮扶设施的配备提供了参考和依据。另一方面,强化考核结果的使用。完善留守儿童帮扶的激励和问责机制。将留守儿童帮扶考核结果与政府评价、学校评价、相关组织评价和个人绩效挂钩,对留守儿童帮扶过程中成效显著的组织或个人进行表扬和激励,并将成功经验予以推广,对留守儿童重视程度不够、帮扶措施不实的组织或个人,要精准落实到相关责任主体,追究其责任。面向农村留守儿童的精准扶贫策略 动态管理留守儿童信息档案
准确掌握留守儿童的信息是精准扶贫的前提和基础,国家在相关政策中强调要建立留守儿童信息台账,坚持一人一档案,动态管理留守儿童信息,以对留守儿童进行精准施测。校内留守儿童的信息档案建设可以依托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这一平台。已经建成的学籍信息系统已经实现了1.93亿学生信息入库,在教育管理信息化方面实现了突破,依托学籍信息系统建立留守儿童信息档案,具有可操作性和高效性。当前学籍信息系统上没有区分监护人信息,无法有效识别留守儿童。可以在家庭成员管理界面上,增加父母外出情况(包括外出人员、外出时间等)、受委托监护人信息、返乡情况等标签,通过父母外出情况能判断出其是否属于留守儿童及其留守的类型和时间等信息,从受委托监护人信息能判断出其监护类型,通过外出时间、返乡情况等结合其他学籍信息能分析留守儿童的具体情况。同时在基本信息之外,有条件的话可以链接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测试、学习成绩、主要困难等信息,使留守儿童的识别更加精准。校外留守儿童的信息,由政府主导、民政部牵头,建立留守儿童信息库,通过定期走访、全面排查等方式,掌握留守儿童的基本信息,重点关注辍学留守儿童和无人监护留守儿童的状况。通过留守儿童信息系统的建立,充分发挥信息化、大数据的作用,实现对留守儿童的动态、实时监测。重点聚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问题是农村留守儿童精准扶贫的重点与难点,对留守儿童需要重点聚焦其心理健康问题。
其一,大力推广留守儿童帮扶工作的成功经验,并加大支持力度。当前对留守儿童的帮扶工作已经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对这些办法要立即推广,并通过政策倾斜、财政支持、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加大支持力度,如开设亲情热线,通过手机、电话与父母加强沟通和交流是留守儿童的共同需求,也是帮助留守儿童感受亲情的重要手段。亲情热线对于加强留守儿童和父母的沟通起到了重要作用。接下来应在精准扶贫的理念下,加大支持力度,政府可设置专项经费,拨款到留守儿童个人,专款专用,为亲情热线买单。依托学校、留守儿童之家等,加强留守儿童与父母的沟通和交流。结对帮扶机制是目前已被证实有效的工作机制,开设一对一结对帮扶机制,校内由教师担任,校外由志愿者和爱心人士担任留守儿童的“爱心妈妈”或者“代理家长”,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留守儿童的亲情缺失。要加大支持力度,一方面,将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纳入教师的工作量,作为绩效考核内容;另一方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支持社会慈善组织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工作,建立长效机制。
其二,探索留守儿童精准帮扶工作新的举措。通过赏识教育提升留守儿童的自信,赏识教育不仅是一种促进个体能力发展的方法,更蕴含了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根据罗森塔尔效应,赏识教育能够让儿童感受到教师对其的关爱和期待,从而提升自信和自强水平。在日常的教育中,教师或监护人对留守儿童进行赏识教育,发掘留守儿童的闪光点,能够对留守儿童产生积极的心理暗示,提升留守儿童的自信。通过家长培训助力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发挥父母对留守儿童能起到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教育部门和学校可以抓住留守儿童父母春节返乡的机会,以召开家长会等方式,就父母对留守儿童的重要作用、不同阶段儿童的心理特点、亲子沟通的技巧等内容开展家长培训,转变父母的观念,提升其对留守儿童教育的重视程度。
着力开展对留守儿童帮扶效果的精准考核
精准考核是对留守儿童进行精准扶贫的效果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为更好地开展留守儿童帮扶工作提供依据。对留守儿童帮扶效果的精准考核可以从过程和结果两个方面展开。首先,过程性考核是对留守儿童帮扶的过程进行监控,包括政府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政策执行状况,农村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一对一帮扶机制等的实施状况,妇联、共青团等群团组织对留守儿童帮扶的活动时间、活动频率和活动效果等,社会组织帮扶留守儿童的公益项目的时长、持续性和效果等。通过帮扶过程记录等方式,保证帮扶的长期性和持续性,防止留守儿童帮扶的形式主义。其次,结果性考核主要体现为对留守儿童帮扶的结果进行评价。在学校中对学生身体健康状况、心理发展状况和学业发展状况的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不同类型的留守儿童的考核结果,整体把握留守儿童的状况,同时通过追踪研究分析留守状态对儿童的隐性影响和长期影响。
第二篇:如何把握住留守儿童精准扶贫的关键
如何把握住留守儿童精准扶贫的关键
一、政府和经济上:
1、帮助其父母亲学到或者掌握一技之能,并且能够在家乡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
2、发展农村特色种植、养殖业在政策、资金上给予留守儿童家庭更多扶持。
3、发展乡村工厂、纺织厂、公司,并且为留守儿童的父母亲开放工作。
4、备案各个村的留守儿童家庭经济等情况并且做好跟踪。
5、在资金、政策上大力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
6、发展乡村特色旅游、民族文化旅游。
7、鼓励和建立村里的特色手工制作、农产品等的销售网络和销售渠道。
8、多进行下乡宣传和对家长们的教育
二、家长思想教育上:
1、教育家长,孩子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不管任何困难,尽量陪伴在孩子的身边,陪伴他们成长。
2、鼓励家长多与子女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关注心理变化。
三、学校层面上:
1、做好留守儿童子女情况的调查,做好备案,并且跟踪他们的成长。
2、特殊关照性格孤僻的留守儿童,重点关注,避免他们参与赌博、沉迷网络游戏等
3、多给予留守儿童学费、书本费、生活费上的减免资助等。
4、观察和发现他们的兴趣爱好,并且发展。
5、周末定期可以开设兴趣爱好班,比如绘画、体育运动、民族舞蹈、折纸、民族艺术等的学习班。
6、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变化
7、宣传优秀事迹,先进事迹,鼓励孩子们认真学习
四、社会层面:
1、鼓励志愿者进村的支教活动。
2、建设支教网站,接受社会的捐助。
3、组织留守儿童进城市的博物馆、大学等教育场所参观活动,勉励他们认真学习报效祖国
第三篇: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范文模版]
浅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摘 要: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业、品德、人格、心理等方面。制度与体制的共同作用、政策实施的乏力、父母思想观念的影响、学校与社会努力的缺位是问题的主要成因。发展农村经济社会事业,推进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完善农村社区教育,提高父母对孩子教育问题的认识,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功能是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根本对策。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农村留守儿童问题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不断推进而进入人们的视野。城乡发展的现实差距及社会管理体制的变革让更多的农民从农村走向城市。与此相对应,留守儿童也主要分布在农村地区。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留守学生”问题已经发展到比较严重的程度。正视社会发展中出现的留守儿童问题,洞察其产生的深刻动因,探寻问题的解决路径,对于实现农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城乡统筹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留守儿童在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一)留守儿童教育与成长中存在的问题
1.学业方面。
(1)部分留守儿童学习动机不明确或不端正
不少留守儿童把父母的奖励作为自己学习的动力。还有一些留守儿童因为家里只有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代沟的存在使他们倍感孤独,而学校里有很多同龄儿童和伙伴,他们希望在学校老师和同学那里得到温暖和关怀。总之,对于留守儿童来说外在动机往往多于提高自身的内在动机,而且儿童的学习动机往往难以持久,因此部分留守儿童往往因缺少父母经常性的监督指导,会因为贪玩或畏惧学习困难而失去学习的动机、信心和兴趣。
(2)部分留守儿童所受的学习督导不力
部分留守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差,学习自觉性不强,有些儿童还有各种学习困难,因此,除了需要学校老师的教育引导外,家长或亲人的督导对其学习也十分重要。但是,留守儿童所能受到的这方面的督导比较少。一方面父母外出务工后,除了偶尔电话、书信联系外,无法对子女进行经常性的督导;另一方面,由于不同监护人的文化水平、教育观念、时间安排、行为方式的不同,学习督导的方式、力度和效果也完全不同。隔代监护人往往年龄太大,身体虚弱,没有精力管理孩子的学习,无法对孩子进行学习监督和指导。
(3)部分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差
在农村,留守儿童委托监护人或者因文化水平低,或者因事务繁忙,往往无法给予留守儿童学习上的帮助,留守儿童在学习上遇到了困难,向委托监护人求得帮助的比例很低。这使得部分留守儿童的学习问题比较严重,学习成绩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父母外出务工尤其对年幼儿童的学习有明显的不利影响。
2.品德方面。
留守儿童正处于树立理想、认识人生的关键时期,如果不能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上的帮助,由于父母长期远离,无法感受父母在情感上的关爱和呵护,在价值观念、道德规范以及行为示范方面缺乏应有的指导,加上隔代教育本身存在的许多弊端,如纵容溺爱,重物质满足轻道德教育,留守儿童在道德评价、行为习惯上极易发生消极变化,产生人生观、价值观念上的偏离。主要表现在放任自流,违反校纪,小偷小摸,沉湎于网络游戏之中,或者与社会上的问题青年纠合在一起抽烟、酗酒、赌博、抢劫等。
[1]有些孩子由于失去父母的监管,甚至走上罪恶的深渊。
3.心理方面。
良好的家庭氛围、和谐的亲子互动对健康心理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由于缺乏父母关爱,交流渠道不畅,留守儿童难以向外界表达自己真实的思想,容易形成自闭
[2]的心理。长期得不到亲人关爱的留守儿童渐渐淡漠了对亲情的渴望。再加上留守儿童过早过多地体会了生活的艰辛,认识到父母外出打工是生计所迫,容易产生社会不公的意识。使得他们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时容易产生偏狭的认识和过激行为。
(二)留守儿童教育与成长中的问题分析
1.社会环境因素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价值多元化的冲击下,社会上的“金钱至上”、“黄、赌、毒”等丑恶现象己开始由城市向农村地区蔓延。对于自制力弱、学习成绩又不理想的孩子们来说,网吧、游戏厅等场所无疑是他们消遣时光的最佳去处。一些原来在学习、思想品德等各方面都还不错的学生,由于长期没有父母的监督,就自觉不自觉地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他们开始逃学、旷课、不交作业,以至于沾染打架、赌博、酗酒等不良习气。
2.学校因素
“留守儿童”缺乏家庭教育,他们在学校表现出好动、调皮,大胆放肆,在受管理时,容易产生逆反心理,与教师顶撞,有些调皮的孩子在学校欺骗老师,在家里又蒙骗父母委托的监护人,学校在教育无效时只能采取劝其退学的办法或干脆对调皮捣蛋的“留守儿童”放任不管,有的或严厉管理,迫使其自动提出退学的要求,使“留守儿童”流入社会,成为“街角青少年”。另一类学生产生失落心理不爱说话,不爱交流,自卑、孤僻,给教师带来相当大的困难。
3.家庭内部因素
家庭教育缺失是留守儿童受教育权缺损的重要因素。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任期最长的老师,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情感的培养、性格的养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的不完整或者缺失,使留守儿童的成长受到了很大的负面影响。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亲情
在留守家庭中,父母长期在外,平时与子女缺少沟通,造成亲情淡漠,导致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相对疏远,亲情的教育功能几乎丧失,这样缺乏沟通和亲情的关爱,亲情关系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行为习惯、心理健康、人格与智力发展。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长期间缺乏亲情的抚慰与关怀,往往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能力较差。
(2)隔代监护的不妥之处
隔代监护即由祖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抚养的监护方式。这种监护方式对孩子的发展存在较多的弊端。隔代家庭祖辈对孙辈的抚养溺爱大于教育,感情大于理智,对孩子的心理缺乏了解和认知,习惯用自己陈旧的观念和经验去教化孩子,加之农村大多老人受教育程度不高,不懂得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方法的指导,并且有时家中农活繁忙,根本没有时间对孩子的学习进行指导。
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思路与对策
(一)发展农村经济社会事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产生,从根源上来讲,因为长期的城乡发展差距的结果。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出发,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必须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统筹城乡发展。为此,要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工业化,提高城镇化水平。这样,更多的农民就可以就地就业,使更多的孩子可以享受家庭的温暖与关爱。
(二)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是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重要保证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存在,某种程度上是由于“不为”,而非不能。2003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教育部等六部委《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文件中明确规定“农民工子女就学应该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学校为主”。为了全面贯彻国务院文件精神,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应该从实际出发,在制度机制上不断创新[3],创造条件,充分利用城市中小学的教育资源,让更多的学校愿意接收农村儿童。
(三)提高父母对孩子教育问题的认识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对于孩子的影响是最大的。因此,父母应有开阔的眼界和长远的打算,在物质条件基本满足的情况下,应该多为下一代考虑,多关心他们的成长与发展。4因为亲子关系直接影响着儿童的人格发展。许多人人认为,除智力低[]下和受教育机会缺乏外,儿童由于家庭环境和亲子关系不良均可导致学习困难。
1、要求家长努力承担起教子之责
目前多数农民文化程度不高,他们误以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家长只要给钱给物当好“后勤部长”就可以了。家长应该改变这些不正确的思想,树立“子不教,父之过”的教育责任观,明确教育子女是自己的应尽之责。即使在外地务工,也要把教育孩子的那份责任承担起来,与学校、社会形成合力,把教育孩子的工作做好。应主动与子女的班主任加强沟通。了解子女的发展变化,共同商讨教育孩子的策略和方法,这样才不致于使“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方面出现盲区。
2、应采取多种方式,注意与孩子的沟通交流。
沟通的时间间隔越短越好,保证熟悉孩子的生活、教育情况以及孩子的心理变化;沟通中父母要明示他们对孩子的爱与厚望,希望孩子能理解他们的家境与现状,通过沟通以了解孩子的生活、学习、情感变化。
(四)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功能,关爱留守儿童
(1)是在留守子女较多的农村地区,开办寄宿制学校。
农村中小学普遍寄宿条件很差,甚至很多没有寄宿条件,这使得农村留守学生在家庭教育缺失的情况下,学校和教师的教育功能不能更有效的发挥。因此,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投入和建设力度,不断完善其基础设施,让留守儿童在群体中成长,让留守儿童受到更多照顾与关爱,减少留守儿童受教育的断层与真空。
(2)组织各种集体活动,使留守儿童对班集体产生归宿感
除了家庭之外,班集体是留守儿童重要的生活学习场所。除睡觉时间之外,他们约有60%以上的时间都是在学校中度过。所以,有一个温暖团结的班集体对于留守儿童非常重要。学校应该针对留守儿童的具体情况,引导他们积极参与集体生活,这样既可以转移他们思念家长的注意力,又可以让他们在集体中成长进步,养成团结同学,热爱集体的良好作风。
(3)充分发挥老师特别是班主任的作用,用爱点亮留守学生的心灵
班主任和代课教师是学生在校园中接触最频繁也是最重要的人。让他们感到学校就是他们的家。对于父母不在身边的学生,作为教师,一定要给他们送去慈母般的温暖。留守学生在师爱的沐浴下轻松愉快地学习、生活。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发现,教师就是他们的父母,学校就是他们的家。[5]鼓励他们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多和同学一起玩,让他们能够感受到老师学校带给他们的温暖,幼小的心灵不再迷茫孤独,这样便有利于他们正常或是更好地完成学业。
我们相信通过国家、社会、家庭和学校各方面的努力,互相配合,积极应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中的突出问题,方法措施得当,这些问题是一定能够得到有效解决的,留守儿童也能和非留守儿童一样健康、快乐、幸福的成长。
参考文献:
[1] 方铭琳.留守儿童的关爱教育机制[J].中国农村教育,2007(10):32.
[2] 常青.农村留守儿童人格特征研究——以江西玉山县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17-23.
[3] 王璠.统筹城乡发展与体制创新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5):19-24.
[4] 田景正.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6(5):52.
[5]周宗奎、孙晓军、刘亚、周东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71-79.
第四篇: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课题
(2008-10-19 19:38:40)转载杂谈 ▼
标签:
分类: 学生家长的体会文章
龙山县兴隆街乡小学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课题
开题报告
一.研究的背景
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工作,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
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形成了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儿童。父母外出打工后,孩子留在了家中(主要在农村),他们被称为留守儿童。
由于地理和历史等原因,我国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农村人地矛盾尖锐。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推动下,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为改变生存状况外出务工,其中大部分为夫妻一同外出,因经济等原因无法将子女带在身边,由此引发“留守儿童”问题。由于留守儿童多由祖辈照顾,父母监护教育角色的缺失,对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隔代教育”问题在“留守儿童”群体中最为突出。
据调查显示,父母外出打工后,与留守儿童聚少离多,沟通少,远远达不到其作为监护人的角色要求,而占绝对大比例的隔代教育又有诸多不尽人意处,这种状况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亲情饥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现偏差,学习受到影响。
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近2000万人。有专家推算和保守估计,近年14岁以下的留守儿童至少在4390万以上。在一些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留守儿童在当地儿童总数中所占比例高达18-22%。父母双方都外出流动,儿童不能与父母在一起生活的情况在全部留守儿童中超过了半数,比例高达56.17%。因人口流动引发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
一是监护不力,九年义务教育难以保证。据统计,80%以上的留守儿童是由祖父母隔代监护和亲友临时监护,年事已高、文化素质较低的祖辈监护人基本没有能力辅导和监督孩子学习。农村学校受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学理念的局限与制约,针对留守儿童的需求提供特殊有效的教育和关爱力不从心,学校与家庭之间缺乏沟通。家庭和学校监护不力,导致相当数量的留守儿童产生厌学、逃学、辍学现象。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及初中教育的在学率都低于正常家庭儿童,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显示,进入初中阶段以后,留守儿童在校率大幅度下降,14周岁留守儿童的在校率仅为88%。
二是缺乏抚慰,身心健康令人堪忧。据西部某劳务输出大省在一县域内的调查显示:70%的父母年均回家不足3次,有的甚至几年才回家1次;近30%的留守儿童与父母通话、通信频率月均不足1次。由于父母长期外出,留守儿童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遇到心理问题得不到正常疏导,极大地影响了其身心健康形成人格扭曲的隐患,导致一部分儿童行为习惯较差,并且极易产生心理失衡、道德失范、行为失控甚至犯罪的倾向。南方沿海某省一项调查显示,19.6%的留守儿童觉得自己不如人,11.4%觉得自己受歧视,9.5%有过被遗弃的感觉。北方某省的一项调查显示,在青少年犯罪中留守儿童所占比例已高达20%。三是疏于照顾,人身安全不容忽视。监护责任不落实,监护人缺乏防范意识,儿童防护能力弱,农村留守儿童容易受到意外伤害,甚至成为不法分子侵害的对象。公安部门统计数据显示,被拐卖儿童群体中,第一位是流动儿童,第二位是留守儿童。女孩受到性侵害又不能及时得到父母帮助,极易酿成严重后果。
留守儿童问题是伴随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和劳动力转移产生,并将长时期存在的社会问题,解决好这个问题,关系到未来人口素质和劳动力的培育,关系到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也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我校作为一所规模较大的农村寄宿制学校,接纳的留守儿童比例较大,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明显感觉到问题较多。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全面掌握我校留守儿童教育现状,找准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我们计划对龙山县兴隆街乡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作出专题研究。
二、国内外相近课题研究情况:
由于国外国情的差异,留守儿童比例较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并不十分突出,所以相关的课题研究基本没有。
国内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关注,主要是近几年才有的。中央教科所和部分市县教育部门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逐渐增多,大多正在课题研究过程当中。
三、研究目的: 课题研究、实施的主要目的在于将留守儿童的这一特殊群体的问题与社会转型期少年儿童发展中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区别开来,真实、全面地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学习、生活状态,了解留守儿童的教育状况、分析留守儿童长远发展趋势和中国社会的长远发展趋势,探索有效推进留守儿童教育、发展的方法和手段,为学校和政府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背景资料和学术支持。
四、研究的内容:
1、龙山县兴隆街乡留守儿童基本情况调查研究
2、龙山县兴隆街乡留守儿童生存现状分析
3、龙山县兴隆街乡留守儿童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
4、龙山县兴隆街乡小学留守儿童个案研究
5、龙山县兴隆街乡留守儿童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五、研究的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搜集、整理与课题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为课题研究提供充实可行的理论依据.2、问卷调查法
了解我校、周边部分学校留守儿童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3、教育实验法
对我校留守儿童与其他学生进行比较实验研究,以便发现、验证因果规律。4、经验总结法
对收集的资料和实验研究结果主要运用经验总结法,探求留守儿童的教育方法和手段。5、案例研究法
选择恰当的学生样本,通过跟踪调查、教育引导,摸索留守儿童教育的一般规律。
六、研究的组织实施
1、研究的组织
学校教科室负责课题有关理论的组织学习,学校教导处负责课题的总体规划、研究方法引导,督促指导以及课题有关开展工作。研究过程中课题组在课题负责人的具体指导下收集有关研究资料,开展有关实验研究并共同进行分析总结,最后由课题负责人撰写课题结题报告。
课题理论指导专家:王学万(县教科所副所长 中学高级教师)
何孝清(县教科所教研员 中学高级教师)
杨光胜(城郊联合学区业务专干 小学高级教师)课题组组长:
卢桂荣(兴隆小学校长,小学一级教师,全面负责课题的各项工作)课题组成员:
马如果(副校长,小学高级教师,负责资料的收集和课题研究的理论指导)
张清宏、张 毅(教导主任、教科室主任,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负责资料的分析整理工作)
李勇祥(小学高级教师,主要负责周边学校留守儿童资料的收集)
周冬梅、向春亚(小学一级教师,负责收集本校六年级学生资料,开展个案研究)
肖慧玲、鲁小艳、吴艳艳(小学高级/小学高级/小学一级教师,主要负责收集本校五年级学生资料,开展个案研究)
滕树英、周萍(小学一级教师,主要负责收集本校四年级学生资料,开展个案研究)田华、张桂花(小学一级教师,主要负责收集本校三年级学生资料,开展个案研究)
杨仕萍、全蓉燕(小学高级教师/小学一级教师,主要负责收集本校二年级学生资料,开展个案研究)
欧冬秀、周桂珍(小学一级教师,主要负责收集本校一年级学生资料,开展个案研究)2、研究的实施阶段
(1)第一阶段:2007年9月——2008年1月为课题申报和理论建构阶段
主要目标:召开课题组活动预备会议,开题论证会议,进行职责分工和研究预设,在课题立项之后寻求理论的指导与帮助。
(2)第二阶段:2008年2月——2008年6月为全面铺开阶段
主要目标:各种资料的收集、各项研究实验、案例的开展,摸索积累留守儿童教育的方法与手段。
(3)第三阶段:2008年7月——2009年1月为验收结题阶段
主要目标:摸清我校留守儿童现状,总结出留守儿童教育的模式或有效方法,反思、完善实验研究,完成课题的结题。
七、研究的成果预期:
1、龙山县兴隆街乡留守儿童现状的第一手调查研究资料一套
2、有关留守儿童教育的实验论文、案例研究成果
3、给学校的有关教育教学建议
4、给政府有关部门的调查报告
5、我校留守儿童教育状况的明显好转
八、开题结论: 专 家 论 证
签名:
年 月 日 自 我 论 证
签名:
年 月 日
九、开题论证专家数据表:
姓 名 职 称 任 务 签 名 卢桂荣 小学一级教师 全面负责课题的各项工作
马如果 小学高级教师 负责资料的收集和课题研究的理论指导 张清宏
张 毅 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 负责资料的分析整理工作
李勇祥 小学高级教师 主要负责周边学校留守儿童资料的收集 周冬梅
向春亚 小学一级教师 负责收集本校六年级学生资料,开展个案研究 肖慧玲 鲁小艳
吴艳艳 小学高级 小学高级
小学一级教师 主要负责收集本校五年级学生资料,开展个案研究 滕树英
周 萍 小学一级教师 主要负责收集本校四年级学生资料,开展个案研究 田 华
张桂花 小学一级教师 主要负责收集本校三年级学生资料,开展个案研究
杨仕萍
全蓉燕 小学高级教师小学一级教师 主要负责收集本校二年级学生资料,开展个案研究 欧冬秀
周桂珍 小学一级教师 主要负责收集本校一年级学生资料,开展个案研究 龙山县兴隆街乡小学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课题组
第五篇: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提纲
学校教育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中的主导作用提纲
一、选题依据
在我国存在着庞大的农村人口,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现代化、城镇化的发展,农村中的剩余劳动力,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大规模地向城镇迁移,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移民浪潮,但由于各种现实条件的限制,进城务工人员其子女无法随同进城学习,留在了农村,于是出现了一个新的群体——农村留守儿童,据调查,这一群体数量已达千万以上,并将继续扩大。这些儿童正处在成长的关键期,但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和学校教育的滞后,生活、学习、心理、道德、安全等一系列问题出现,并逐步上升为全社会问题。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能否妥善解决关系到下一代的发展,是关系社会安定的重要问题,因而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对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的制度,已成为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同时也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面临的一项长期任务。笔者认为在家庭教育缺失的情况下,学校教育无可置疑的将承担教育过程的主要职责,因此学校教育在留守儿童教育中起着主导作用。本文意在针对留守儿童产生的问题来具体论述学校应在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二、文章基本思路
前言:对以往农村留守儿童研究的简单综述
(一)农村留守儿童新群体产生的时代背景概述
1、城镇化、现代化洪流下的人口迁移
2、农村儿童“留守”的原因概述
(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概述
1、生活问题:身体健康没有保障
2、学习问题:成绩下降、厌学、逃学等
3、心理问题:孤僻、抑郁、自卑等症状
4、道德问题:道德品行不高、违纪违法现象发生
5、安全问题:没有家长庇护下的人身安全问题
(三)学校教育在留守儿童教育发展中的主导作用论述
1、儿童家长代理人的角色
2、儿童学习过程中的设计者与引导者的角色
3、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观察与辅导者的角色
4、儿童道德品质的说教和榜样的角色
5、儿童安全保护者和矛盾调解人的角色
(三)针对留守儿童教育发展问题的对策简述
1、家庭系统职责
2、政府系统职责
3、社会系统职责
4、教育系统职责
结束语
参考文献
三、研究目标
本文意在通过对学校教育重要作用的讨论,进而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发展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四、资料搜集
1、王秋香《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的困境与对策》西南交大出版社,2008年5月版
2、史柏年等《城市边缘人——进城农民工家庭及其子女问题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3、叶敬忠、[美]詹姆斯·莫瑞《关注留守儿童——中国西部农村地区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的影响》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9月版
4、《弱势群体子女教育问题研究》成果公报
8、廖其发等《中国农村教育问题研究》四川出版社,2006年4月版
9、叶敬忠等《别样童年(中国农村留守儿童)》(中国农村留守人口研究系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6月第1版
10、阮梅《世纪之痛(中国农村留守儿童调查)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5月第1版
11、叶敬忠、杨照《关爱留守儿童——行动与对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3月第1版
12、朱卫红《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研究》云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6月第1版
13、任运昌《窝巢乡村的守望:西部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社会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6月第1版
14、叶敬忠等《留守中国(中国农村留守人口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9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