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密三级标准(样例5)

时间:2019-05-13 16:15: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保密三级标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保密三级标准》。

第一篇:保密三级标准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三级保密资格标准(2009年新修订)

1适用范围

1.1本标准为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三级保密资格审查认证和复查的依据。2实施原则

2.1积极防范,突出重点,严格标准,严格管理。2.2业务工作谁主管,保密工作谁负责。3具体标准

3.1

保密责任

3.1.1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责任: 对本单位保密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

a)保证党和国家有关保密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在本单位的贯彻执行; b)保证本标准在本单位的实施,及时解决保密工作中的重要问题,监督检查领导责任制的落实;

c)为保密工作提供人力、财力、物力等条件保障。3.1.2分管保密工作负责人责任: 对本单位保密工作负具体领导责任。a)及时研究和部署保密工作;

b)对保密工作落实情况组织监督检查; c)为保密工作机构履行职责提供保障。3.1.3其他负责人责任:

对分管工作范围内的保密工作负领导责任。a)对分管工作中的保密工作进行研究和部署;

b)对分管工作中的保密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c)为分管工作中的保密工作开展提供保障。3.1.4涉密部门负责人或项目负责人责任:

对本部门或本项目的保密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a)掌握本部门或本项目的保密工作情况;

b)采取具体措施组织落实单位保密工作部署; c)对保密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3.1.5涉密人员责任:

对本职岗位的保密工作负直接责任。a)熟悉本职岗位的保密要求; b)按规定履行保密工作职责。3.2保密组织机构

3.2.1保密委员会或保密工作领导小组

3.2.1.1单位应当成立保密委员会或保密工作领导小组,保密委员会或保密工作领导小组为单位保密工作领导机构,应当有明确的职责。

3.2.1.2保密委员会或保密工作领导小组由单位负责人和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保密委员会主任或保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单位负责人担任;保密委员会或保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应当有明确的职责分工。3.2.1.3保密委员会或保密工作领导小组实行例会制度,对保密工作进行研究、部署和总结,及时解决保密工作中的重要问题。保密委员会或保密工作领导小组例会每年不少于2次。3.2.2保密工作机构

3.2.2.1单位应当设置负责保密管理工作的机构,在保密委员会或保密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独立行使保密管理职能。

3.2.2.2保密工作机构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a)向保密委员会或保密工作领导小组提出工作建议,组织落实保密委员会或保密工作领导小组的工作部署; b)组织指导制定保密制度;

c)组织指导涉密人员的审查界定和保密教育培训; d)组织保密检查工作; e)监督指导定密工作; f)组织协调保密审查工作;

g)监督指导重要涉密活动的保密管理工作; h)组织确定和调整保密要害部门、部位;

i)监督指导计算机和信息系统、通信及办公自动化设备的保密管理工作; j)监督指导保密防护措施的实施;

k)查处违反保密法律法规的行为和泄密事件; l)提出保密责任追究和奖惩建议。3.2.3保密工作机构人员配备

3.2.3.1涉密人员100人(含)以上的,专职保密工作人员配备不得少于1人;涉密人员100人以下的,应当配备兼职保密工作人员。单位应确定一部门负责人担任保密工作机构负责人。3.2.3.2保密工作机构人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a)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b)熟悉保密法律法规,掌握保密知识技能,具有一定的管理工作能力; c)熟悉本单位业务工作和保密工作情况;d)通过培训和考核,获得保密工作资格证书。3.3保密制度

保密制度健全、规范,具有可操作性。保密制度包括基本制度、二级制度和专项制度。

3.3.1基本制度

基本制度是单位依据国家保密法律法规和上级有关规定制定的日常保密管理总的工作规范,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a)保密教育;

b)涉密人员管理;

c)确定、变更和解除国家秘密管理; d)国家秘密载体管理; e)要害部门、部位管理; f)计算机和信息系统管理;

g)通信及办公自动化设备管理; h)宣传报道管理; i)涉密会议管理; j)协作配套管理; k)涉外活动管理; l)保密监督检查;

m)泄密事件报告和查处; n)责任考核与奖惩。

3.3.2 保密制度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修订完善。3.4保密监督管理 3.4.1定密管理

3.4.1.1对本单位产生的国家秘密事项及时确定密级和保密期限。3.4.1.2根据项目原定密级的变更情况,及时调整变更密级。3.4.2涉密人员管理

3.4.2.1单位应当按照涉密程度对涉密岗位和涉密人员的涉密等级做出界定。涉密岗位和涉密人员的涉密等级分为重要(机密级)和一般(秘密级)两个等级。3.4.2.2涉密人员的涉密等级,应当根据情况变化,及时进行调整。3.4.2.3进入涉密岗位的人员应当会同保密工作机构进行审查和培训。

3.4.2.4单位应当与涉密人员签订保密责任书。保密责任书包括涉密人员的保密义务和责任及享有的权利等基本内容。

3.4.2.5单位对在岗涉密人员应当进行保密教育培训,每人每年度不少于8学时。3.4.2.6建立涉密人员保密自查制度。对涉密人员的保密义务和责任情况,应当进行监督考核。涉密人员严重违反保密法律法规应当调离涉密岗位。3.4.2.7单位应当根据涉密人员涉密等级,给予相应的保密补贴。

3.4.2.8涉密人员脱离单位,应当与原单位签订保密承诺书。单位应当对其实行脱密期管理。重要涉密人员的脱密期为2年至3年,一般涉密人员的脱密期为1年至2年。

3.4.2.9单位应当及时将涉密人员名单在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登记备案。因私出国(境)的,应当按有关规定审批。出国(境)前应当对其进行保密教育。涉密人员擅自出国(境)的,单位应当立即向上级机关或有关部门报告。3.4.3涉密载体管理

3.4.3.1国家秘密载体应当按有关规定标明密级和保密期限。

3.4.3.2制作、收发、传递、使用、复制、保存、维修和销毁国家秘密载体(含纸介质、磁介质和光盘等各类物品)及其过程文件资料,应当符合国家有关保密管理规定。

(履行签收、登记、审批手续)3.4.3.3密品研制、生产、试验、运输、使用、保存、维修和销毁,应当符合国家有关保密管理规定。

(同上)3.4.3.4严格控制国家秘密载体的接触范围。

(同上)3.4.3.5国家秘密载体应当存放在密码文件柜中。

3.4.3.6涉密人员辞职、解聘、调离涉密岗位,应当在离岗前清退保管和使用的国家秘密载体。

3.4.4要害部门、部位管理

3.4.4.1单位日常工作中经常产生、传递、使用和管理国家秘密的内设机构,应当确定为保密要害部门。

单位集中制作、存放、保管国家秘密载体及重要密品研制、实验的专门场所,应当确定为保密要害部位。

3.4.4.2保密要害部门、部位的确定,应当按有关规定履行审批程序。3.4.4.3保密要害部门、部位应当采取严格的保密防护措施。根据有关规定安装防盗报警装置,配备安全值班人员。

3.4.4.4涉及保密要害部门、部位的新建、改建工程项目要符合安全保密要求,所采取的保密防护措施应当经单位保密工作机构组织的审核,与工程建设同计划、同设计、同建设、同验收。

3.4.5计算机和信息系统管理

3.4.5.1涉密信息系统投入运行前,应当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保密工作部门审批。

(需取得《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系统使用许可证》,采用单机除外)3.4.5.2涉密计算机和信息系统应当与国际互联网和其它公共信息网络实行物理隔离;禁止使用非涉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和存储介质存储和处理涉密信息;禁止将涉密计算机和信息系统接入内部非涉密信息系统;涉密信息的远程传输应当按国家有关部门要求采取密码保护措施;未经单位信息化管理部门审批,禁止对涉密计算机和信息系统格式化或重装操作系统,禁止删除涉密计算机和信息系统的移动存储介质及外部设备等日志记录。

3.4.5.3应当建立信息设备和存储介质台帐;涉密信息设备和存储介质的维修、报废应当符合国家有关保密管理规定。

3.4.5.4信息设备和存储介质应当具有标识,涉密的应当标明密级,非密的应当标明用途;涉密信息设备和存储介质中的涉密信息应当标明密级。

3.4.5.5涉密计算机和信息系统应当制定文档化的安全保密策略,并根据环境、系统和威胁变化情况及时调整更新;每3个月形成文档化的安全保密审计报告;每12个月根据系统综合日志,进行一次风险自评估,形成文档化的风险分析报告,对存在的风险应当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3.4.5.6涉密计算机和信息系统应当按照存储和处理信息的相应密级进行管理和防护;涉密计算机和信息系统应当选择通过国家相关主管部门授权测评机构检测的安全保密产品,并正确配置和使用;涉密计算机和信息系统应当采取身份鉴别、访问控制和安全审计等技术保护措施,及时升级病毒和恶意代码样本库,进行病毒和恶意代码查杀,及时安装操作系统、数据库和应用系统的补丁程序;涉密计算机和信息系统中的信息输出应当相对集中,有效控制;未经单位信息化管理部门审批,涉密计算机和信息系统用户终端禁止安装或拆卸硬件设备和软件。3.4.5.7应当拆除涉密便携式计算机中具有无线联网功能的硬件模块;涉密计算机和信息系统禁止使用具有无线功能的外部设备;未经单位保密工作机构审批,涉密便携式计算机不得存储涉密信息。

3.4.5.8在涉密计算机和信息系统内使用的存储介质应当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禁止使用无标识的存储介质;禁止在低密级计算机上使用高密级存储介质;禁止在低密级存储介质上存储高密级信息;信息交换应当符合国家有关保密管理规定,并配备中间转换机。

3.4.5.9涉密信息设备和传输线路的电磁泄漏发射防护措施应当符合国家有关保密管理规定。

(《涉密信息设备使用现场的电磁泄漏发射防护要求》涉密信

息设备、传输线的红黑隔离)

3.4.5.10涉密计算机和存储介质携带外出应当履行审批手续,确保仅存有与外出工作相关的涉密信息,带回时应当进行保密检查。

3.4.5.11涉密信息系统应当配备系统管理员、安全保密管理员、安全审计员,权限设置应当相互独立、相互制约,三员角色不得兼任;没有涉密信息系统的单位应当配备涉密计算机安全保密管理员;涉密计算机和信息系统安全保密管理人员应当通过安全保密培训,持证上岗,并按照重要涉密人员管理。

3.4.5.12要建立防止涉密信息上国际互联网和其它公共信息网络的控制措施,对外发布信息应当经过保密审查;从国际互联网和其它公共信息网络下载信息、程序和软件工具等到涉密计算机和信息系统中应当加强管理与控制。

3.4.6通信及办公自动化设备管理

3.4.6.1处理涉密信息的办公自动化设备禁止连接国际互联网和其它公共信息网络,禁止连接内部非涉密计算机和信息系统;禁止使用非涉密办公自动化设备存储和处理涉密信息。

3.4.6.2通信设备的使用应当符合国家有关保密管理规定,重要涉密场所禁止使用无线通信设备;办公自动化设备应当建立台帐,并指定专人管理;禁止使用具有无线互联功能的办公自动化设备处理涉密信息;涉密办公自动化设备的维修、报废应当符合国家有关保密管理规定。3.4.7宣传报道管理

3.4.7.1涉及军工科研生产事项的宣传报道、展览、公开发表著作和论文等,应当经单位业务主管部门保密审查和保密工作机构审核;需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的,应当履行报批手续。

3.4.7.2接受涉及军工科研生产事项的新闻媒体采访,应当履行审批手续,不得涉及国家秘密。3.4.8涉密会议管理

3.4.8.1 涉密会议应当在具备安全保密条件的场所召开。

3.4.8.2与会人员进行身份确认和涉密载体的发放、清退和销毁应当指定专人负责,使用和管理应当符合相关保密要求。

3.4.8.3会议使用的扩音等技术设备应当符合保密要求;会议场所禁止带入手机等移动通信工具,必要时应当设置手机信号干扰器;禁止带入具有无线上网功能的便携式计算机;未经批准禁止带入具有摄录功能的设备。3.4.9外场试验管理

3.4.9.1单位应当指定专人负责保密管理工作

3.4.9.2对无线通信设备和具有摄录功能的设备等应当采取严格控制措施。3.4.9.3对涉密载体和密品的管理应当采取安全保密防护措施。3.4.10协作配套管理

3.4.10.1承担涉密协作配套任务的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合同保密条款,遵守保密协议。

3.4.10.2在合同签订、合同履行和合同文本中,严格控制背景、用途等涉密内容,不得提供配套项目研制必需的技术要求以外的涉密信息。3.4.11涉外管理

3.4.11.1在对外交流、合作和谈判等外事活动中应当制定保密方案,明确保密事项,采取相应的保密措施,执行保密提醒制度。

3.4.11.2对外提供文件资料或物品的,应当经过保密审查;涉及国家秘密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审批。3.4.12保密检查

3.4.12.1单位应当每6个月组织保密检查,对发现的问题,提出书面整改要求,并督促整改。单位保密工作机构应当每3个月对涉密部门负责人进行保密检查,保密委员会或保密工作领导小组年度内应当组织对单位负责人的保密检查。涉密部门和涉密人员应当每月进行保密自查。

3.4.12.2发现泄密事件应当按有关规定及时报告和采取补救措施,并报告查处情况。

3.4.13考核与奖惩

3.4.13.1应当严格执行保密责任追究制度。

3.4.13.2保密责任落实情况应当纳入年度绩效考核内容。

3.4.13.3对保密工作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给予表彰和奖励。

3.4.13.4对违反保密法律法规的行为,应当视情给予处罚;泄露国家秘密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作出处理。3.4.14工作档案管理

3.4.14.1单位保密工作机构对保密工作开展情况应当有文字记载,内容完整详实,并进行分类归档,有条件的建立电子文档。

3.4.14.2涉密部门对保密工作开展情况应当有文字记载。3.5保密条件保障

3.5.1保密工作经费分为保密管理工作经费和专项保密工作经费。保密管理工作经费用于单位日常保密管理工作;专项保密工作经费用于保密防护设施的建设和设备的配备。

3.5.2保密管理工作经费应当单独列入单位年度财务预算,根据工作需要保证足额开支。

3.5.3 保密管理工作经费以5万元为保证基数,按照平均每人每年度重要涉密人员200元,一般涉密人员100元计算,不足部分按实际工作需要增补。3.5.4专项保密工作经费应当按实际需要予以保障。3.5.5具备满足工作需要的保密技术检查手段和能力。

第二篇: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三级保密资格标准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三级保密资格标准

1适用范围

1.1本标准为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三级保密资格审查认定的依据。

2实施要求

2.1积极防范,突出重点,严格标准,依法管理。2.2业务工作谁主管,保密工作谁负责,促进保密工作与业务工作相融合。

2.3规范定密,严格按照工作需要控制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

2.4健全保密管理体系,提升系统防范能力。

3保密责任

3.1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责任 3.1.1对本单位保密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

3.1.2贯彻党和国家有关保密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并提出明确落实要求;

3.1.3了解和掌握单位保密工作情况,及时研究解决保密工作重大问题;

3.1.4为保密工作提供人力、财力、物力等条件保障; 3.1.5监督保密工作责任制的落实。3.2分管保密工作负责人责任

3.2.1对本单位保密工作负具体领导责任; 3.2.2组织研究和部署落实保密工作;

3.2.3协调解决保密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3.2.4监督、检查保密工作落实情况; 3.2.5为保密工作机构履行职责提供保障。3.3其他负责人责任

3.3.1对分管业务范围内的保密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 3.3.2将保密管理要求融入分管业务工作;

3.3.3组织制定分管业务范围内的保密管理制度和措施,并督促检查落实;

3.3.4在分管业务范围内为保密工作开展提供保障。3.4涉密部门负责人或者涉密项目负责人责任

3.4.1对本部门或者本项目的保密工作负直接管理责任; 3.4.2明确部门或者项目内人员的保密职责,按照工作需要控制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

3.4.3将保密管理要求融入业务工作制度中; 3.4.4采取具体措施组织落实单位保密工作部署; 3.4.5开展日常保密教育和监督检查。3.5涉密人员责任

3.5.1对本职岗位保密工作负直接责任; 3.5.2掌握基本的保密知识、技能和要求; 3.5.3遵守保密法规制度,履行岗位保密职责; 3.5.4及时报告泄密隐患,制止违法违规行为。4归口管理

单位科研生产、人力资源、信息化、新闻宣传、外事等职能部门,应当明确职责,结合各自业务工作实际,归口负责业务工作范围内的保密管理工作和相关工作制度制定。

5保密组织机构

5.1保密委员会(保密工作领导小组)

5.1.1单位应当成立保密委员会(保密工作领导小组),保密委员会(保密工作领导小组)为单位保密工作领导机构,应当明确职责并制定工作规则。

5.1.2保密委员会(保密工作领导小组)由单位负责人和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并明确职责分工。保密委员会(保密工作领导小组)主任(组长)由单位负责人担任。

5.1.3保密委员会(保密工作领导小组)应当实行例会制度,对保密工作进行研究、部署和总结,重要问题应当及时研究解决。

5.1.4保密委员会(保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应当每年向保密委员会(保密工作领导小组)报告履职情况。

5.1.5保密委员会(保密工作领导小组)应当设立办公室,承办日常工作。

5.2保密工作机构

5.2.1单位应当确定负责保密管理工作的机构,在保密委员会(保密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独立行使保密管理职能。5.2.2保密工作机构主要职责

5.2.2.1组织落实保密委员会(保密工作领导小组)工作部署;

5.2.2.2组织制定保密基本制度,拟制保密工作计划,对落实保密工作提出意见建议;

5.2.2.3监督指导各部门保密工作;

5.2.2.4组织确定和调整保密要害部门部位; 5.2.2.5组织开展保密检查;

5.2.2.6组织查处违反保密法律法规的行为和泄密事件; 5.2.2.7提出保密责任追究和奖惩建议。5.3保密工作机构人员配备

5.3.1涉密人员100人(含)以上的,专职保密工作人员配备不得少于1人;涉密人员100人以下的,应当配备兼职保密工作人员。

单位应当确定一部门负责人担任保密工作机构负责人。5.3.2专职保密工作人员2人(含)以上的,应当配备1名保密技术管理人员。

5.3.3保密工作机构人员条件 5.3.3.1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

5.3.3.2熟悉保密法律法规,掌握保密知识技能,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

5.3.3.3熟悉本单位业务工作和保密工作情况; 5.3.3.4经过保密知识技能培训。

6保密制度

保密制度应当全面、规范,具有可操作性,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修订。内容应当包括保密责任(含归口管理责任),定密工作,涉密人员,保密教育培训,国家秘密载体,密品,保密要害部门部位,信息系统、信息设备和存储设备,新闻宣传,涉密会议,协作配套,涉外活动,外场试验,保密监督检查,泄密事件报告和查处,考核与奖惩等方面基本要求。

7保密管理

7.1定密管理

7.1.1单位应当根据定密权限依法开展定密工作。7.1.2单位应当明确定密程序,制定国家秘密事项范围细目,并根据情况变化及时调整。

7.1.3单位对产生的国家秘密事项应当及时确定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

7.1.4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对单位定密工作负总责。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可以根据工作需要指定定密责任人,明确定密权限。

7.1.5定密责任人应当接受定密培训,经考核具备上岗能力。

7.1.6定密责任人在职责范围内承担有关国家秘密确定、变更和解除工作。7.1.7单位应当每年组织对本单位产生的国家秘密事项进行审核,做好国家秘密变更和解除工作。

7.2涉密人员管理

7.2.1单位应当对岗位和人员的涉密等级作出界定。涉密岗位和人员的涉密等级分为重要和一般两个等级。7.2.2涉密人员的涉密等级,应当根据情况变化,及时进行调整。

7.2.3进入涉密岗位的人员应当通过审查和培训,签订保密承诺书,并定期组织复审。

7.2.4单位应当对在岗涉密人员进行保密教育培训,每人每不少于8学时。

7.2.5涉密人员严重违反保密制度的,应当及时调离涉密岗位。

7.2.6单位应当每年对涉密人员进行考核,考核不合格的,应当及时调离涉密岗位。

7.2.7单位应当根据涉密人员的涉密等级,给予相应的保密补贴。

7.2.8单位应当及时将涉密人员在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备案。涉密人员出国(境)应当履行审批程序,出国(境)前单位应当对其进行保密教育,返回后及时进行回访。擅自出国(境)或者逾期不归的,单位应当立即向上级机关、单位和有关部门报告。7.2.9单位应当对涉密人员的出入境证件实行统一管理。7.2.10挂职返聘借调、学习实习人员从事涉密工作以及临时参与涉密业务的,由用人单位按照涉密人员进行管理。

7.2.11涉密人员离岚离职,应当在离岗离职前清退保管和使用的国家秘密载体、涉密信息设备、涉密存储设备和密品等,并与单位签订保密承诺书,明确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和具体脱密期限。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对其实行脱密期管理。

7.3国家秘密载体管理

7.3.1国家秘密载体应当相对集中管理,建立台账,做到账物相符,追溯期限不少于3年。

7.3.2国家秘密载体应当按照有关规定作出国家秘密标志,标明密级和保密期限。

7.3.3制作、收发、传递、使用、复制、保存、维修和销毁国家秘密载体,应当符合有关规定。

7.3.4单位应当根据工作需要,严格控制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持有国家秘密载体或者知悉国家秘密,应当履行审批程序。

7.3.5国家秘密载体应当存放在密码文件柜中。7.3.6国家秘密载体的管理和使用,应当禁止以下行为: 7.3.6.1非法获取、持有国家秘密载体; 7.3.6.2非法复制、记录、存储国家秘密; 7.3.6.3买卖、转送或者私自销毁国家秘密载体; 7.3.6.4通过普通邮政、快递等无保密措施的渠道传递国家秘密载体;

7.3.6.5邮寄、托运国家秘密载体出境;

7.3.6.6未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携带、传递国家秘密载体出境。

7.4密品管理

7.4.1密品应当确定密级,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作出国家秘密标志,并在有关技术文件中注明。

7.4.2密品应当建立台账,做到账物相符。

7.4.3对外形和构造容易暴露国家秘密的密品,在研制、生产、试验、运输、保存、维修、使用过程中应当对其采取遮挡或者其他保护性措施。

7.4.4密品禁止通过普通邮政、快递等渠道传递。重要密品运输应当制定安全保密方案,落实安全保密措施,并做好记录。

7.4.5密品销毁应当履行审批程序,选择符合保密要求的部门、单位、场所进行,指定人员监销。

7.5保密要害部门部位管理

7.5.1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确定保密要害部门部位,并采取出入口控制、入侵报警、视频监控等技防措施。

7.5.2非授权人员进入保密要害部门部位应当履行审批程序、登记,并采取监督管理措施。

7.5.3未经批准,不得将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设备和具备拍摄、录音等功能的电子设备带入保密要害部门部位。严禁将手机带入保密要害部门部位。

7.5.4对进入保密要害部门部位的工勤服务人员应当采取相应的保密管理措施。

7.5.5涉及保密要害部门部位的工程建设项目要符合安全保密要求,所采取的保密防护措施应当经过单位保密工作机构审核,与工程建设同计划、同设计、同建设、同验收。

7.6信息系统、信息设备和存储设备管理

7.6.1信息系统、信息设备和存储设备包含各类应用系统、服务器、计算机、网络设备、外部设施设备、存储介质、办公自动化设备、声像设备和安全保密产品。

7.6.2涉密信息系统应当由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设立或者授权的保密测评机构进行系统测评或者风险评估,并经设区的市、自治州级以上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审查合格,取得《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系统使用许可证》。许可证涉及事项发生变化时,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及时报告。申请系统测评或者风险评估的拓扑结构应当与网络实际情况一致。

7.6.3信息系统、信息设备和存储设备的管理和使用应当符合国家有关保密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禁止以下行为:

7.6.3.1将涉密信息系统、涉密信息设备和涉密存储设备接入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

7.6.3.2在未采取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在涉密信息系统、涉密信息设备和涉密存储设备与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之间进行信息交换;

7.6.3.3使用非涉密信息系统、非涉密信息设备和非涉密存储设备存储、处理、传输国家秘密信息;

7.6.3.4在未采取保密措施的有线或者无线通信中传递国家秘密;

7.6.3.5未经安全技术处理,将退出使用的涉密信息设备、涉密存储设备赠送、出售、丢弃或者改作其他用途;

7.6.3.6擅自卸载、修改涉密信息系统、涉密信息设备和涉密存储设备的安全技术程序、管理程序;

7.6.3.7擅自访问、下载、存储、传输知悉范围以外的国家秘密;

7.6.3.8擅自扫描或者检测涉密信息系统的网络基础设施、安全保密产品以及应用系统等。

7.6.4单位应当明确部门或者具有相应资质的机构负责信息系统、信息设备和存储设备的安全保密管理和运行维护,根据工作实际组织制定信息安全策略、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落实信息系统、信息设备和存储设备的安全保密要求。

7.6.5涉密信息系统应当配备系统管理员、安全保密管理员和安全审计员(简称“三员”)。未建立涉密信息系统、仅使用涉密计算机的单位,至少应当配备涉密计算机安全保密管理员。

7.6.5.1“三员”的配备和权限设置应当相互独立、相互制约,安全审计员不得兼任系统管理员和安全保密管理员。

7.6.5.2单位应当组织“三员”参加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国防科技工业管理部门,或者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授权的其他部门组织的培训,具备岗位所要求的专业能力。

7.6.6信息设备和存储设备应当根据存储、处理、传输信息的最高密级确定涉密等级和责任人,并按规定程序进行变更和调整。

7.6.7应当建立信息系统、信息设备和存储设备台账,做到信息要素完整、账物相符。涉密信息系统、涉密信息设备和涉密存储设备应当实行全生命周期管理。

7.6.8信息设备、存储设备应当具有标识,标识的信息要素应当完整,涉密的标明密级,非涉密的标明用途并粘贴保密提醒;涉密信息设备和涉密存储设备中存储的涉密信息应当具有密级标志。

7.6.9测试、调试、仿真、工控、数控等专用系统或者设备应当明确涉密等级和保护要求,采取管控措施,保证信息流向安全可控。因特殊工作需要,涉密网络与非涉密网络、工业控制系统连接实时进行特定信息交换的,应当制定专门的安全保密方案报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审查。7.6.10外出携带的涉密信息设备和涉密存储设备,应当专人集中管理。携带外出应当履行审批程序,带出前和带回时应当进行保密检查,外出期间应当按照保密要求管理和使用。

7.6.11涉密信息系统、涉密信息设备和涉密存储设备应当按照规定程序进行维修和报废。维修中应当对存储过涉密信息的硬件和固件采取有效的管控措施,对外来维修人员履行审批程序并全程旁站陪同。

7.6.12涉密信息系统、涉密信息设备和涉密存储设备使用的安全保密产品、具有安全保密功能的信息设备、虚拟化产品,应当通过国家相关主管部门授权测评机构的检测。使用中应当按照安全保密要求设置相关策略。涉密信息系统、涉密信息设备、涉密存储设备和传输线路的电磁泄漏发射防护,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要求。

7.6.13涉密信息系统、涉密信息设备和涉密存储设备,不得具有无线通信功能,不得连接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设备。因特殊工作需要采用无线方式接入的,应当采用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检测合格的安全保密设施设备和国家密码管理部门检测合格的密码设备,并制定专门的安全保密方案报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审查。

7.6.14涉密服务器和涉密计算机重装操作系统、安装或者拆卸软硬件应当履行审批程序;涉密信息系统使用的各种软件应当统一管理。

7.6.15涉密信息系统和涉密信息设备的身份鉴别应当符合有关规定和标准要求,用于身份鉴别的物理装置应当严格管控。

7.6.16涉密信息系统和涉密信息设备应当建立符合有关规定和标准要求的访问控制措施。

7.6.16.1应当采取管理或者技术措施,防止信息设备、存储设备的非授权接入以及信息的非授权输入输出。

7.6.16.2多人共同使用一台涉密信息设备或者涉密存储设备时,应当控制每个用户的访问权限,确保涉密信息不被他人非授权访问或者获取。

7.6.17涉密信息系统、涉密信息设备和涉密存储设备的信息导入导出应当履行审批程序,指定人员负责。

7.6.18涉密信息系统机房应当确定为保密要害部位,采取符合有关规定和标准要求的安全控制措施。

7.6.19应当对涉密信患系统中关键业务数据采取备份措施;对数据库服务器、磁盘阵列中集中存储的涉密信息,应当采取管理和技术措施,实现安全可控。

7.6.20应当定期对涉密信息系统、涉密信息设备和涉密存储设备进行审计,并对审计内容进行综合安全分析,形成审计报告,报信息化管理部门和分管业务负责人。

7.6.21应当定期对涉密信息系统、涉密信息设备和涉密存储设备进行风险自评估,查找脆弱性和威胁,确定风险和隐患,及时采取整改措施,并报信息化管理部门和分管业务负责人。

7.6.22应当建立互联网接入审批和登记制度,严格控制互联网接入口数量,并采取符合有关规定和标准的监管技术措施。

7.7新闻宣传管理

7.7.1涉及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事项的宣传报道、展览、发表著作和论文等,应当经合同甲方单位审批。

7.7.2涉及涉密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事项的参观、采访,应当按照规定履行审批程序,提出保密要求。

7.8涉密会议管理

7.8.1涉密会议应当确定密级,在具备安全保密条件的场所召开。

7.8.2应当严格控制与会人员范围,对进入会场人员进行身份登记确认。

7.8.3会议涉密载体发放、清退、保管和销毁应当指定人员负责,履行相关手续。

7.8.4会议使用的音像等技术设备应当符合保密要求;会议场所禁止带入手机等移动通信工具。未经批准不得将具备拍摄、录音功能的设备带入会议场所。

7.9外场试验管理 7.9.1外场试验单位应当制定保密方案,指定保密负责人。试验现场的保密管理工作由牵头单位组织协调,参试人员应当遵守试验现场的保密管理规定。

7.9.2外场试验数据交换和通信应当采取保密措施。7.9.3对涉密载体和密品的管理应当符合安全保密要求。7.10协作配套管理

7.10.1分包涉密项目,应当选择具有相应保密资格的单位。《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目录》之外的应急或者短期生产秘密级项目,选择非保密资格单位的,分包单位应当按照有关保密规定和程序对承制方进行保密审查,签订保密协议,提出保密要求,履行保密监管责任。

7.10.2严格控制分包项目的涉密内容,不得提供项目研制必需之外的涉密信息。

7.10.3与协作配套单位签订的合同中,应当有保密条款或者签订保密协议,明确界定合同文本和项目的密级、保密要求和保密责任,并监督执行。

7.10.4涉及军工单位的涉密信息系统集成、国家秘密载体印制、军工涉密业务咨询服务等业务,应当从取得相关涉密资质的单位中选择。

7.10.5承担涉密协作配套任务的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合同保密条款,遵守保密协议。

7.11涉外管理 7.11.1对外交流、合作和谈判等外事活动应当制定保密方案,明确保密事项,采取相应的保密措施,执行保密提醒制度。

7.11.2接待境外人员来访,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履行审批程序,对来访人员进行身份确认,明确活动区域,采取必要的安全保密防范措施。

7.11.3对外交流内容、谈判口径、提供资料和产品应当经过保密审查;涉及国家秘密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履行审批程序。

8监督与保障

8.1保密检查

8.1.1单位应当每半年组织一次保密检查;对发现的问题提出书面整改要求,并督促整改。

8.1.2涉密部门应当每季度进行一次自查,自查及整改情况报单位保密工作机构。

8.1.3单位应当根据工作情况组织开展专项检查。8.1.4单位应当根据日常管理和检查情况,对单位存在的保密风险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并督促落实。

8.2泄密事件查处

发生泄密事件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及时报告和采取补救措施,并报告查处情况。

8.3考核与奖惩 8.3.1保密工作责任落实情况应当纳入绩效考核。8.3.2单位应当每年对保密工作成绩突出的部门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8.3.3单位应当严格执行保密工作责任追究制度,对违反保密规章制度或者不履行保密责任的给予处罚,并追究相关领导的责任。

8.4保密工作经费

8.4.1保密工作经费分为保密管理工作经费和专项保密工作经费。保密管理工作经费用于单位日常保密管理工作;专项保密工作经费用于保密防护设施的建设和设备的配备。保密管理工作经费应当列入单位财务预算。

8.4.2保密管理工作经费以5万元为保证基数,不足部分按实际工作需要增补。

8.5保密工作档案

8.5.1单位应当建立保密工作档案,档案内容应当完整真实,反映单位保密工作开展实际情况。

8.5.2保密工作档案应当按照规定保存,保存期限一般不少于3年。

第三篇:1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三级保密资格标准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 三级保密资格标准

1适用范围

1.1 本标准为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三级保密资格审查认证和复查的依

据。2实施原则

2.1 积极防范,突出重点,严格标准,严格管理。2.2 业务工作谁主管,保密工作谁负责。3具体标准 3.1保密责任

3.1.1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责任:

对本单位保密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

a)保证党和国家有关保密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在本单位的贯彻执行;

b)保证本标准在本单位的实施,及时解决保密工作中的重要问题,监督检查领导责任制的落实;

c)为保密工作提供人力、财力、物力等条件保障。3.1.2分管保密工作负责人责任:

对本单位保密工作负具体领导责任。a)及时研究和部署保密工作; b)对保密工作落实情况组织监督检查; c)为保密工作机构履行职责提供保障。3.1.3其他负责人责任:

对分管工作范围内的保密工作负领导责任。a)对分管工作中的保密工作进行研究和部署; b)对分管工作中的保密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c)为分管工作中的保密工作开展提供保障。3.1.4涉密部门负责人或项目负责人责任:

对本部门或本项目的保密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a)掌握本部门或本项目的保密工作情况; b)采取具体措施组织落实单位保密工作部署; c)对保密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3.1.5涉密人员责任:

对本职岗位的保密工作负直接责任。a)熟悉本职岗位的保密要求; b)按规定履行保密工作职责。3.2保密组织机构

3.2.1保密委员会或保密工作领导小组

3.2.1.1单位应当成立保密委员会或保密工作领导小组,保密委员会或保密工作领导小组为单位保密工作领导机构,应当有明确的职责。

3.2.1.2保密委员会或保密工作领导小组由单位负责人和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保密委员会主任或保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单位负责人担任;保密委员会或保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应当有明确的职责分工。3.2.1.3保密委员会或保密工作领导小组实行例会制度,对保密工作进行研究、部署和总结,及时解决保密工作中的重要问题。保密委员会或保密工作领导小组例会每年不少于2次。

3.2.2保密工作机构

3.2.2.1单位应当确定负责保密管理工作的机构,在保密委员会或保密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独立行使保密管理职能。

3.2.2.2保密工作机构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a)向保密委员会或保密工作领导小组提出工作建议,组织落实保密委员会或保密工作领导小组的工作部署; b)制定保密制度;

c)组织指导涉密人员的审查界定和保密教育培训; d)组织保密检查工作; e)监督指导定密工作; f)组织协调保密审查工作;

g)监督指导重要涉密活动的保密管理工作; h)组织确定和调整保密要害部门、部位;

i)监督指导计算机和信息系统、通信及办公自动化设备的保密管理工作;

j)监督指导保密防护措施的实施;

k)查处违反保密法律法规的行为和泄密事件; l)提出保密责任追究和奖惩建议。

3.2.3保密工作机构人员配备 3.2.3.1涉密人员100人(含)以上的,专职保密工作人员配备不得少于1人;涉密人员100人以下的,应该配备兼职保密工作人员。涉密部门应当配备兼职保密工作人员。

单位应确定一部门负责人担任保密工作机构负责人。

3.2.3.2保密工作机构人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a)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b)熟悉保密法律法规,掌握保密知识技能,具有一定的管理工作能力;

c)熟悉本单位业务工作和保密工作情况;d)通过培训和考核,获得保密工作资格证书。

3.3保密制度

保密制度包括基本制度、二级制度和专项制度。

3.3.1保密制度健全、规范,具有可操作性。保密制度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a)保密教育; b)涉密人员管理; c)定密管理; d)国家秘密载体管理; e)要害部门、部位管理; f)计算机和信息系统管理; g)通信及办公自动化设备管理; h)宣传报道管理; i)涉密会议管理; j)协作配套管理; k)涉外活动管理; l)保密监督检查; m)泄密事件报告和查处; n)责任考核与奖惩。

3.3.2保密制度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修订完善。3.4保密监督管理 3.4.1定密管理

3.4.1.1对本单位产生的国家秘密事项及时确定密级和保密期限。3.4.1.2根据项目原定密级的变更情况,及时调整变更密级。3.4.2涉密人员管理

3.4.2.1单位应当按照涉密程度对涉密岗位和涉密人员的涉密等级做出界定。

涉密岗位和涉密人员的涉密等级分为重要(机密级)和一般(秘密级)两个等级。

3.4.2.2涉密人员的涉密等级,应当根据情况变化,及时进行调整。3.4.2.3对进入涉密岗位的人员应当进行审查和培训。

3.4.2.4单位应当与涉密人员签订保密责任书。保密责任书包括涉密人员的保密义务和责任及享有的权利等基本内容。

3.4.2.5单位对在岗涉密人员应当进行保密教育培训,每人不少于8学时。

3.4.2.6建立涉密人员保密自查制度。对涉密人员的保密义务和责任情况,应当进行监督考核。涉密人员严重违反保密法律法规应当调离涉密岗位。

3.4.2.7单位应当根据涉密人员涉密等级,给予相应的保密补贴。3.4.2.8涉密人员脱离单位,应当与原单位签订保密承诺书。单位应当对其实行脱密期管理。重要涉密人员的脱密期为2年至3年,一般涉密人员的脱密期为1年至2年。

3.4.2.9单位应当及时将涉密人员名单在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登记备案。因私出国(境)的,应当按有关规定审批。出国(境)前应当对其进行保密教育。

涉密人员擅自出国(境)的,单位应当立即向上级机关或有关部门报告。

3.4.3涉密载体管理

3.4.3.1国家秘密载体应当按有关规定标明密级和保密期限。

3.4.3.2制作、收发、传递、使用、复制、保存、维修和销毁国家秘密载体(含纸介质、磁介质和光盘等各类物品)及其过程文件资料,应当符合国家有关保密管理规定。

3.4.3.3密品研制、生产、试验、运输、使用、保存、维修和销毁,应当符合国家有关保密管理规定。

3.4.3.4严格控制国家秘密载体的接触范围。3.4.3.5国家秘密载体应当存放在密码文件柜中。

3.4.3.6涉密人员辞职、解聘、调离涉密岗位,应当在离岗前清退保管和使用的国家秘密载体。3.4.4要害部门、部位管理

3.4.4.1单位日常工作中经常产生、传递、使用和管理国家秘密的内设机构,应当确定为保密要害部门。

单位集中制作、存放、保管国家秘密载体及重要密品研制、实验的专门场所,应当确定为保密要害部位。

3.4.4.2保密要害部门、部位的确定,应当按有关规定履行审批程序。3.4.4.3保密要害部门、部位应当采取严格的保密防护措施。根据有关规定安装防盗报警装置,设置安全值班人员。

3.4.4.4涉及保密要害部门、部位的新建、改建工程项目要符合安全保密要求,所采取的保密防护措施应当经单位保密工作机构组织的审核,与工程建设同计划、同设计、同建设、同验收。

3.4.5计算机和信息系统管理

3.4.5.1涉密信息系统投入运行前,应当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保密工作部门审批。

3.4.5.2涉密计算机和信息系统应当与国际互联网和其它公共信息网络实行物理隔离;禁止使用非涉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和存储介质存储和处理涉密信息;禁止将涉密计算机和信息系统接入内部非涉密信息系统;涉密信息的远程传输应当按国家有关部门要求采取密码保护措施;未经单位信息化管理部门审批,禁止对涉密计算机和信息系统格式化或重装操作系统,禁止删除涉密计算机和信息系统的移动存储介质及外部设备等日志记录。

3.4.5.3应当建立信息设备和存储介质台帐;涉密信息设备和存储介质的维 修、报废应当符合国家有关保密管理规定。

3.4.5.4信息设备和存储介质应当具有标识,涉密的应当标明密级,非密的应当标明用途;涉密信息设备和存储介质中的涉密信息应当标明密级。

3.4.5.5涉密计算机和信息系统应当制定文档化的安全保密策略,并根据环境、系统和威胁变化情况及时调整更新; 每3个月形成文档化的安全保密审计报告;每12个月根据系统综合日志,进行一次风险自评估,形成文档化的风险分析报告,对存在的风险应当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3.4.5.6涉密计算机和信息系统应当按照存储和处理信息的相应密级进行管理和防护;涉密计算机和信息系统应当选择通过国家相关主管部门授权测评机构检测的安全保密产品,并正确配置和使用;涉密计算机和信息系统应当采取身份鉴别、访问控制和安全审计等技术保护措施,及时升级病毒和恶意代码样本库,进行病毒和恶意代码查杀,及时安装操作系统、数据库和应用系统的补丁程序;涉密计算机和信息系统中的信息输出应当相对集中,有效控制;未经单位信息化管理部门审批,涉密计算机和信息系统用户终端禁止安装或拆卸硬件设备和软件。

3.4.5.7应当拆除涉密便携式计算机中具有无线联网功能的硬件模块;涉密计算机和信息系统禁止使用具有无线功能的外部设备;未经单位保密工作机构审批,涉密便携式计算机不得存储涉密信息。

3.4.5.8在涉密计算机和信息系统内使用的存储介质应当采取有效的控制 措施;禁止使用无标识的存储介质;禁止在低密级计算机上使用高密级存储介质;禁止在低密级存储介质上存储高密级信息;信息交换应当符合国家有关保密管理规定,并配备中间转换机。

3.4.5.9涉密信息设备和传输线路的电磁泄漏发射防护措施应当符合国家有关保密管理规定。

3.4.5.10涉密计算机和存储介质携带外出应当履行审批手续,确保仅存有与外出工作相关的涉密信息,带回时应当进行保密检查。

3.4.5.11涉密信息系统应当配备系统管理员、安全保密管理员、安全审计员,权限设置应当相互独立、相互制约,三员角色不得兼任;没有涉密信息系统的单位应当配备涉密计算机安全保密管理员;涉密计算机和信息系统安全保密管理人员应当通过安全保密培训,持证上岗,并按照重要涉密人员管理。

3.4.5.12要建立防止涉密信息上国际互联网和其它公共信息网络的控制措施,对外发布信息应当经过保密审查;从国际互联网和其它公共信息网络下载信息、程序和软件工具等到涉密计算机和信息系统中应当加强管理与控制。

3.4.6通信及办公自动化设备管理

3.4.6.1处理涉密信息的办公自动化设备禁止连接国际互联网和其它公共信息网络,禁止连接内部非涉密计算机和信息系统;禁止使用非涉密办公自动化设备存储和处理涉密信息。

3.4.6.2通信设备的使用应当符合国家有关保密管理规定,重要涉密场所禁止使用无线通信设备;办公自动化设备应当建立台帐,并指定专 人管理;禁止使用具有无线互联功能的办公自动化设备处理涉密信息;涉密办公自动化设备的维修、报废应当符合国家有关保密管理规定。

3.4.7宣传报道管理

3.4.7.1涉及军工科研生产事项的宣传报道、展览、公开发表著作和论文等,应当经过保密审查;需报主管部门审批的,应当履行报批手续。

3.4.7.2接受涉及军工科研生产事项的新闻媒体采访,应当履行审批手续,不得涉及国家秘密。

3.4.8涉密会议管理

3.4.8.1涉密会议应当在具备安全保密条件的场所召开。

3.4.8.2与会人员身份确认和涉密载体的发放、清退、销毁应当指定专人负责,使用和管理应当符合相关保密要求。

3.4.8.4会议使用的扩音等技术设备应当符合保密要求;会议场所禁止带入手机等移动通信工具,必要时设置手机信号干扰器;禁止带入具有无线上网功能的便携式计算机;未经批准禁止带入具有摄录功能的设备。

3.4.9外场试验管理

3.4.9.1单位应当指定专人负责保密管理工作。

3.4.9.2对无线通信设备和具有摄录功能的设备等应当采取控制措施。3.4.9.3对涉密载体和密品的管理应当采取安全保密防护措施。3.4.10协作配套管理

3.4.10.1承担涉密协作配套任务的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合同保密条款,遵 守保密协议。

3.4.10.2在合同签订、合同履行和合同文本中,严格控制背景、用途等涉密内容,不泄露配套项目研制必需的技术要求以外的涉密信息。

3.4.11涉外管理

3.4.11.1在对外交流、合作和谈判等外事活动中应当制定保密方案,明确保密事项,采取相应的保密措施,执行保密提醒制度。

3.4.11.2对外提供文件资料或物品的,应当经过保密审查;涉及国家秘密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审批。

3.4.12保密检查

3.4.12.1单位应当每6个月组织保密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

单位保密工作机构应当每3个月对涉密部门负责人进行保密检查,保密委员会或保密工作领导小组内应当组织对单位负责人的保密检查。

涉密部门和涉密人员应当每月进行保密自查。

3.4.12.2发现泄密事件应当按有关规定及时报告和采取补救措施,并报告查处情况。

3.4.13考核与奖惩

3.4.13.1应当严格执行保密责任追究制度。

3.4.13.2保密责任落实情况应当纳入绩效考核内容。

3.4.13.3对保密工作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给予表彰和奖励。3.4.13.4对违反保密法律法规的行为,应当视情给予处罚;泄露国家秘密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作出处理。3.4.14工作档案管理

3.4.14.1单位保密工作机构对保密工作开展情况应当有文字记载,内容完整详实,并进行分类归档,有条件的建立电子文档。

3.4.14.2涉密部门对保密工作开展情况应当有文字记载。3.5保密条件保障

3.5.1保密工作经费分为保密管理工作经费和专项保密工作经费。保密管理工作经费用于单位日常保密管理工作;专项保密工作经费用于保密防护设施的建设和设备的配备。

3.5.2保密管理工作经费应当单独列入单位财务预算,根据工作需要保证足额开支。

3.5.3保密管理工作经费以5万元为保证基数,按照平均每人每重要涉密人员200元,一般涉密人员100元计算,不足部分按实际工作需要增补。

3.5.4专项保密工作经费应当按实际需要予以保障。3.5.5具备满足工作需要的保密技术检查手段和能力。

第四篇:三级幼儿园标准.

三级幼儿园标准

一、办园条件

(一)园舍场地

1.园舍产权明晰、合法;有固定、安全的园舍,设置在安全区域内;日照充足,场地干燥,道路平整,排水通畅,清洁整齐。

2.幼儿园有户外活动场地,生均面积不少于2平方米;绿化面积生均不少于0.5平方米(垂直绿化面积按1/2计算)。

3.每班有专用的活动室和午睡室。若活动室和午睡室合用,则两者使用面积之和不低于生均2平方米,若两者分设,则活动室面积不得低于生均1.5平方米;有适合幼儿并符合卫生要求的午睡床铺设备,确保一人一床或一人一位;每班或每一楼层有幼儿盥洗室,流水洗手龙头4个以上,幼儿厕所骑槽2米以上或蹲位4个以上。寄宿制幼儿园(班)必须有幼儿专用、每人一床的独立寝室。

4.幼儿园有必需的各类服务用房。有保健室、园长室、教职工办公室、值班室、教职工厕所等;有规模适宜、符合卫生要求的厨房。寄宿制幼儿园必须有疾病隔离室、浴室、洗衣房(或适用的洗衣机)等。

(二)设施设备 5.活动室内配有幼儿生活和学习必需的设备和用品。有适合幼儿身高的桌椅、开架的玩具柜、饮水设备、茶杯箱等家具,确保每位幼儿一杯一巾;教具、玩具种类、数量基本能够满足幼儿游戏和学习活动的需要。

6.户外活动场地配备符合安全卫生要求和幼儿年龄特征的体育活动设施;投掷、跳绳、大小球类等小型器具人均2件以上。

7.能为教师提供基本的办公条件;全园拥有各类教育理论、教学参考书籍,达100册以上,幼儿教育杂志3种以上,有一定数量的音像资料及其它各类教学辅助资料,基本能满足教育教学活动需要;幼儿图书生均3册以上。

(三)办园经费

8.办园经费来源合法稳定;生均日常公用经费开支达到150元/年以上,并逐年稳步增长。

9.教职工待遇有保障。执行新《劳动合同法》,依法与在职非在编教职工签定劳动合同,其工资不低于本地区的最低工资标准,并为其办理医疗、养老、失业等保险;非在编合格专任教师的工资不低于幼儿园三级教师工资。

(四)人员配备

10.基本配齐管理人员、专任教师、保育员、保健人员和工勤人员。平均每个班级配专任教师1.5名以上(或专任教师 与幼儿的比例在1:15-1:20之间),保育员0.5名以上。寄宿制幼儿园(班)每班配备2名教师、2名保育员。

11.园长应具有中师或高中及以上学历,3年以上教育工作经验;持有适用的教师资格证,取得省级或市级教育行政部门核发的《幼儿园园长岗位培训合格证书》;具有一定的业务能力和管理能力。

12.幼儿园教师队伍结构基本合理。50%以上专任教师持有适用的教师资格证;30%以上专任教师具有学前教育专业大专以上学历;所有合格的专任教师都有机会参加职称评定。

13.保健人员具有高中毕业以上文化程度,经过卫生保健专业培训,并取得上岗证;保育员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55周岁以下、受过保育专业知识培训,并取得上岗证。

二、园务管理

(五)行政常规管理

14.有正确的办园指导思想和培养目标;坚持保教结合,为幼儿和家长服务;有一定办园水平,能得到家长、社会的认可。

15.幼儿园规模适宜;适当控制班额,小班不超过30人,中班不超过35人,大班不超过40人。

16.坚持依法办园,实行园长负责制和目标管理;组织机构精要;幼儿园章程和各项管理制度基本健全。17.领导班子重视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管理与指导。园长每周带班或兼课时间合计不少于半日;园长每学期跟班观摩及指导教育活动不少于10次,业务副园长不少于30次。

(六)教职工队伍管理

18.教职工岗位责任制、考核评价制度和奖惩制度基本健全并落实;重视教师继续教育和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培养工作;教师业务学习和培训工作基本能正常开展。

(七)后勤与财务管理工作

19.物品管理制度健全。分工明确,专人负责;财产造册,定期清点,账物相符;各种物品保存完好,使用率较高。

20.重视档案资料管理工作;各类文件、档案资料较为齐全,管理较为规范,查找方便。

21、财务制度健全。执行《会计法》的规定,核算行为规范,管理制度健全,无重大违反财经法律法规政策的行为。

22.幼儿园应按当地物价部门规定的项目和等级标准收费。民办幼儿园应执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制定的《民办教育收费管理办法》(发改价格[2005]309号),收费规范。

23.师生伙食帐目分开,每月幼儿伙食费盈亏不超过5%,每月向家长公布幼儿伙食账目;每学期向家长提供代管费使用清单。24.不以开设实验班、兴趣班、特色班和培养幼儿某种专项技能等为由收取费用;不收取与幼儿入园挂钩的各种形式的赞助费。

三、安全卫生保健

(八)安全工作

25.重视安全工作,安全管理制度基本健全,责任到人;按消防要求配齐消防设施,取得消防合格证;园内各种建筑、设施设备均有安全防护措施,教育活动所提供的场地、材料、教玩具等均能确保安全;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近1年内没有重大责任事故。

26.能够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帮助幼儿掌握必要的自我防护知识和方法。

(九)卫生保健工作

27.幼儿园保健室备有常用设备、器械、药品;班级的卫生保健和消毒设备较为安全、卫生并基本齐备,使用率较高。28.建立并执行健康检查、卫生消毒及卫生保健登记统计等各项卫生保健制度;做好入园检查、定期体检、晨检及全日健康观察等日常卫生保健工作,配合卫生部门做好计划免疫工作;注意做好卫生保健档案资料的保存和管理工作。

29.幼儿每年体检一次,受检率100%,预防接种率达100%;全园幼儿生长发育(主要指标包括:身高、体重、血色素)基本达到国家标准,达标率80%以上。

30.幼儿园所有工作人员必须持有健康证,无慢性传染病和精神疾病,并每年进行体检。

31.能够根据时令及幼儿特点制订定量食谱,为幼儿提供合理膳食。

32.食堂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和食品验收制度,做好饮食卫生管理,达到“浙江省学校食堂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C级以上;教职工与幼儿伙食严格分开;幼儿两餐间隔不少于3.5小时,按时开餐;不吃隔餐饭菜,无食物中毒事故发生。

四、教育工作

(十)教育教学常规工作

33.严格贯彻执行幼儿教育的方针、政策和《幼儿园工作规程》,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安排教学活动内容;不开设超越幼儿教育阶段的学科课程,没有小学化倾向;使用的教材经过省级以上教材审定部门审定。

34.合理安排幼儿一日生活,保证幼儿有充分的自主活动时间和休息时间;保证幼儿每天(雨雪等天气条件下除外)2小时的户外活动,其中体育活动1小时以上。

35.幼儿园和班级的环境美观,富有童趣,有教育意义。

36.以游戏为幼儿基本的活动形式,寓教育于各种活动之中;为幼儿开辟角色、建构等基本的游戏活动区域;游戏材料安全卫生、适宜幼儿使用,并有一定数量的师生自制教玩具及半成品游戏材料。

37.教师能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制定较规范、适宜的教育教学方案;能够规范地组织各类教育教学活动。

38.教师坚持积极鼓励、启发诱导;无体罚和变相体罚幼儿现象。

39.未经教育行政部门同意,不组织幼儿参加民间组织的各类竞赛、评奖活动和幼儿集体参加的社会活动。

40.能够开展幼儿发展评估工作。通过观察和记录评价班级幼儿的发展情况,并运用评价信息改进工作。

41.大部分幼儿生活、卫生习惯较好,有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愿意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发展较好;能够与人交谈,有一定的理解和表达能力;愿意参与各项活动,自信心较强,在活动中能与同伴友好相处;有好奇心,能够参与探究活动;愿意参加艺术活动,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能初步进行艺术表现活动。

(十一)教育改革与教科研工作

42.教科研活动能够正常开展,并取得一定成果。

五、家长和社区工作

(十二)家长工作

43.家长工作做到有计划、有落实、有记录、有总结;幼儿园与家庭经常联系,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家访、举行家长会和家长开放活动。

(十三)社区工作

44.争取社区的支持,利用社区资源,为幼儿提供教育活动的场所、材料及其他资源和条件;能为社区提供一定的服务。

六、示范辐射作用

(十四)示范辐射作用

45.乡镇中心幼儿园有比较健全的辅导网络,负责指导本乡镇内各类幼儿园(班)或村教学点的业务工作,管理基本规范,指导有一定成效;通过统一的业务培训、集体教研、教学观摩等形式,努力做好本乡镇各类幼儿园(班)的教师培训工作。

第五篇:三级资质标准

三级资质标准:

1、企业近5年承担过下列4项中的2项以上单项合同额300万元以上的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或主体工程承包,工程质量合格。

(1)城市道路、桥梁、隧道、公共广场工程;

(2)城市供水工程、排水工程或污水处理工程;

(3)城市燃气工程或热力工程;

(4)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程。

2、企业经理具有5年以上从事工程管理工作经历;技术负责人具有5年以上从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经历并具有本专业中级以上职称;财务负责人具有初级以上会计职称。企业有职称的工程技术和经济管理人员不少于50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不少于30人;工程技术人员中,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人员不少于8人。企业具有的三级资质以上项目经理不少于8人。

3、企业注册资本金500万元以上,企业净资产600万元以上。

4、企业近3年最高年工程结算收入1000万元以上。

5、企业具有与承包工程范围相适应的施工机械和质量检测设备。承包工程范围:

三级企业:可承担单项合同额不超过企业注册资本金5倍的下列市政公用工程的施工:

1、城市道路工程(不含快速路);单跨跨度20米以内桥梁工程;公共广场工程;

2、2万吨/日及以下给水厂;1万吨/日及以下污水处理工程;1立方米/秒及以下给水、污水泵站;5立方米/秒及以下雨水泵站;直径1米以内供水管道;直径1.5米以内污水管道;

3、总贮存容积500立方米及以下液化气贮罐场(站);供气规模5万立方米/日燃气工程;2公斤/平方厘米及以下中压、低压燃气管道、调压站;供热面积50万平方米及以下热力工程;直径0.2米以内热力管道;

4、生活垃圾转运站。

下载保密三级标准(样例5)word格式文档
下载保密三级标准(样例5).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保密协议(标准协议)

    保 密 协 议甲方: 乙方: 鉴于甲乙双方已经建立了劳动关系,按照劳动合同中的规定,甲乙双方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就乙方在任职期间及离职以后保守甲方秘密的有关事项,订立本......

    国家保密相关标准[本站推荐]

    国家保密标准 国家保密标准由国家保密局发布,强制执行,在涉密信息的产生、处理、传输、存储和载体销毁的全过程中都应严格执行。 国家保密标准适用于指导全国各行各业、各个......

    三级保密资质归口管理制度

    保密归口管理制度 为切实推动建立健全公司保密管理体系建设,落实“业务工作谁主管,保密工作谁负责”的原则,根据《军工保密资格认定工作指导手册》(2017年版)规定,结合本公司实际,......

    关于三级保密资格测评步骤[推荐]

    关于三级保密资格测评,主要工作内容与流程如下: 一、保密技术与设施: 1、最少一台台式机(不能为笔记本)作为涉密计算机,处理单位涉密业务,三级涉密单位最高只能处理秘密级业务;同时......

    三级眼科医院基本标准

    眼科医院基本标准 三级眼科医院一、床位:80张以上 二、科室设置: (一)临床科室:至少设置有白内障、青光眼、角膜病、眼底病、眼外科、屈光 三、人员: 四、房屋: 五、设备: 给氧装......

    三级精神病医院基本标准

    三级精神病医院基本标准三级精神病医院一、 床位:精神科住院床位总数300张以上。二、科室设置:(一) 临床科室:至少设有精神科门诊(含急诊、心理咨询),4个以上精神科病区,男女病区分开......

    三级建筑企业资质标准范文

    三级资质标准: (1) 《建筑业企业资质申请表》和相应的电子文档; (2) 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和验资报告或交、存入资金报告单; (3) 企业章程,改制企业还需要提供改制资料; (4)近年财务决算......

    物业管理三级服务标准

    物业管理服务标准(按省标三级) ※接待 佩戴统一标志,仪表端庄、大方,衣着整洁,表情自然和蔼、亲切;使用文明用语,不应使用服务忌语。 对业主(使用人)的报修与求助耐心细致,对收费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