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被审计单位拒不接受检查或者拖延提供与审计事项有关的资料
1、被审计单位拒不接受检查或者拖延提供与审计事项有关的资料
常见表现形式
被审计单位违反审计法的规定,拒绝或者拖延提供与审计事项有关的资料的;拒绝、阻碍检查
定性依据
1994年8月31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 第三十—条 审计机关有权要求被审计单位按照规定报送预算或者财务收支计划、预算执行情况、决算、财务报告,社会审计机构出具的审计报告,以及其他与财政收支或者财务收支有关的资料,被审计单位不得拒绝、拖延、谎报。
第三十二条 审计机关进行审计时,有权检查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会计报表以及其他与财政收支或者财务收支有关的资料和资产,被审计单位不得拒绝。
第三十三条 审计机关进行审计时,有权就审计事项的有关问题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进行调查,并取得有关证明材料。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支持、协助审计机关工作,如实向审计机关反映情况,提供有关证明材料。
处理、处罚依据 1、1997年10月21日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 第四十九条 被审计单位违反审计法的规定,拒绝或者拖延提供与审计事项有关的资料的,或者拒绝、阻碍检查的,由审计机关责令改正,可以通报批评,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按照下列规定追究责任:
(一)对被审计单位处以5万元以下的罚款;
(二)对被审计单位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审计机关认为应当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的,向有关部门、单位提出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的建议;
(三)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2004年11月30日国务院颁布的《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 第二十一条 财政部门、审计机关、监察机关依法进行调查或者检查时,被调查、检查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配合,如实反映情况,不得拒绝、阻挠、拖延。
违反前款规定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属于国家公务员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
第二篇:被审计单位提供资料承诺书
承 诺 书
XX审计局:
按照 要求,我单位向审计组提供了此次审计所需财务会计资料及相关资料,并对下列情况做出承诺:
一、所提供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银行开户账号等会计资料是真实的、完整的;
二、所提供的与财政、财务收支有关的资料和其他资料是真实的、完整的;
三、如果所提供的资料存在不真实、不完整情况,愿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单位负责人签字: 财务负责人签字: 被审计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第三篇:浅谈与被审计单位交换意见的方法
浅谈与被审计单位交换意见的方法
与被审计单位交换意见是审计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一般情况下,财政、社保、农业等以财政专项资金为审计对象的审计项目涉及的被审计单位层级较多,很多需要延伸至管理和使用财政资金的基层部门。在与被审计单位交换意见过程中,如何既能及时取得反馈意见,缓解审计报告征求意见阶段时间紧、工作量大的矛盾,保证审计报告按时上报,又能确保审计查出的问题事实清楚、定性准确,提高审计质量,防范审计风险,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笔者结合近几年的审计实践,总结出一种自下而上的“四层次交换意见法”。
一是与取证事项的直接经办人员交换意见。这一交换意见过程重点关注取证事项的真实性、客观性,数据是否准确,相关证据是否适当、充分,适用法律法规和标准是否适当。审计人员在查出问题取证完毕后,将对问题的表述、初步的定性及处理处罚意见等先行与直接经办人员交换意见,给他们讲背景、说原因、作解释、写说明的机会。审计人员对其提出的异议要认真听取,正确的要采纳,有分歧的要认真查证、仔细核对,做到准确无误并做出适当的解释。对处理处罚提出的不同意见,充分考虑其合理性,以作出恰当的处理处罚。
二是与取证事项的经办、审批部门负责人交换意见。这一交换意见过程重点关注处理、处罚的合法性和公正性。审计人员要认真听取经办、审批部门对审计查出的问题、作出的评价、定性、处理处罚意见是否持有异议,进一步深入征求被审计单位的意见。交换意见前,审计人员要在审计证据和法律依据方面做好充分准备,对相关的法律法规胸有成竹。经过前期与直接经办人员的沟通,审计人员对问题要定性准确、依据充分,以增强被审计单位对审计问题的理解。对分歧较大的问题要认真研究,反复沟通,并及时修正错误,补充相关审计证据。
三是与取证事项经办、审批部门的主管部门交换意见。这一交换意见过程重点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以便在正式报告中提出有价值的解决思路和方法建议。财政专项资金的基层经办部门多有上级主管部门,审计过程中也要注意与主管部门进行意见交换,以便全面、深入地核实审计事项的客观事实和违纪违规行为的事实,把问题深层次的原因分析清楚,同时也要积极地与其探讨完善内部控制、加强内部管理的具体措施。
四是以书面形式正式与被审计单位交换意见。这一交换意见过程是法定程序,要求被审计单位(多为各级人民政府)在规定的时间内对审计报告的内容逐一回复,书面反馈意见。经过前面三个层次的沟通,审计人员就问题的定性、处理处罚、原因分析与被审计单位基本达成共识,此次交换意见,既讲明了审计查出的违纪违规问题,又指出了其内部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充分发挥了审计的建设性作用,使审计报告反映的问题得到被审计单位的认可,有力地促进了其规范管理,也便于审计决定的落实和审计建议的采纳。(刘晶)
第四篇:会计报表审计被审计单位应提供或复印的资料
会计报表审计被审计单位应提供或复印的资料
1、截至12月31日的银行对账单及调节表原件及复印件;
2、截至12月31日的各往来帐款明细表(包括应收账款、预收账款、预付帐款、其他应收账款、其他应付款)、并分别列示各明细帐户的账龄(一年以下、1-3年、3年以上);
3、年末存货盘点表(包括数量、单价、金额、亏损及原因;
4、年末固定资产盘点表(包括原值、使用日期、年限、净残值率、本年折旧、累计折旧、净值);
5、会计决算报表(含会计报表附注)、纳税申报表复印件;
6、总账、各类明细账及日记帐、记账凭证、发票及收据存根;
7、关联企业情况说明;
8、验资报告、上审计报告原件;
9、政府批文、批准证书、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10、章程、合同复印件;
11、有关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复印件;
12、董事会有关财务问题会议纪要原件及复印件;
13、重要经济合同(协议)原件及复印件;
14、有关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资产产权证明原件及复印件;
15、有关对外投资的合同、协议及股权证明原件及复印件;
16、有关贷款的合同、协议、借据、贷款证等原件及复印件;
17、其它需提供的有关会计资料(对外提供担保、抵押情况,未决诉情况);
18、注册会计师认为有必要提供的其他资料。
第五篇:是指审计机关依法独立检查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凭证
是指审计机关依法独立检查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以及其他与财政收支、财务收支有关的资料和资产,监督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真实、合法和效益的行为
审计机关对本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具体组织本级预算执行的情况,本级预算收入征收部门征收预算收入的情况,与本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直接发生预算缴款、拨款关系的部门、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下级人民政府的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以及其他财政收支情况,依法进行审计监督。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审计机关对其他取得财政资金的单位和项目接受、运用财政资金的真实、合法和效益情况,依法进行审计监督.审计机关对前款规定的建设项目的总预算或者概算的执行情况、预算的执行情况和决算、单项工程结算、项目竣工决算,依法进行审计监督;对前款规定的建设项目进行审计时,可以对直接有关的设计、施工、供货等单位取得建设项目资金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调查。
被审计单位违反审计法和本条例的规定,拒绝、拖延提供与审计事项有关的资料,或者提供的资料不真实、不完整,或者拒绝、阻碍检查的,由审计机关责令改正,可以通报批评 审计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或者泄露所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