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规范干部选拔任用问题的调研与思考(范文)
规范干部选拔任用问题的调研与思考
近几年来,我县在干部选拔任用全过程监督工作中,不断扩大民主,立足机制创新,从建立制度和健全机制入手,把认真贯彻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对干部的考察、提拔、使用和监督等有机结合起来,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过程进行严格把关,使干部选拔任用全过程监督工作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初步形成了严格依照法律和规章制度实施监督的良好氛围和比较完备的干部选拔任用全过程工作监督机制。但是,随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入,面对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干部选拔任用全过程监督工作的难度不断加大、工作效力不高和效果不明显等成为干部选拔任用全过程监督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干部选拔过程及任用监督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和探索,在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全过程工作的监督方面,各级党委、组织人事部门进行了不懈地努力,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但是,由于多种因素,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从根本上还存在监督缺失和监督不到位的情况。
(一)思想认识滞后,观念陈旧。一些单位和部门领导干部对新形势下干部选拔任用全过程监督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把干部选拔任用监督工作摆到应有的位臵和提上议事日程,思想观念还停留在领导干部“自觉接受监督”的老框条里,认为考察任免干部是组织部门的职责,监督是组织、纪检监察部门的事,抓不抓问题不大,从而影响了监督的整体效能。
(二)监督不够到位,力度不够大。由于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本身的特殊性,使其在组织部门系统外以及广大干部群众中具有神秘的一面,特别是一些关键的程序和环节,例如民主推荐结果的使用、考察对象的确定等,是“保密的”。这种“在一定范围内”的操作,就是监督的真空。而知情干部选拔任用的工作者,有铁的纪律要求,对相关情况往往讳莫如深,局外人则道听途说,议论纷纷,导致外界有一种“公认”:干部人选早就定了,推荐、考察只是搞形式、走过场,履行程序而已。为此,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在部分人心中失去了严肃性,不愿监督和没必要监督成了大家的惯性认识。
(三)监督方法不够多,针对性不够强。近年来,虽然一些监督方式,如经济责任审计、任前公示、政绩公示、诫勉谈话、绩效考核等都取得一定的成效。但对于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和改进干部监督工作,研究探讨得不够,手段不新,措施不多,难以及时准确地了解掌握各种信息,从根本上扭转干部监督信息来源窄、途径少、管理分散、监督滞后的被动局面。对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领导干部如何实行符合其特点的监督,仍缺乏行之有效的办法。如在对双重管理干部的监督上,作为主管的上级领导机关来讲,平时接触比较少,对其工作情况,特别是生活圈、社交圈了解的比较少;而作为协管的组织部门来讲,平时掌握了解的情况比较多,但缺少有效的制约措施。
(四)监督的内容与方法不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和要求。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目前建立的监督制度,有的已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规定和措施相对滞后;有的过于原则和笼统,缺乏全面性、规范性和系统性,还有的对干部提出正面要求的多,具体实施细则少,与制度配套的相应的奖惩措施跟不上,以至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执行效果难以进行评判。可见,现有的制度执行不力,已成为影响干部选拔任用全过程监督工作不力的客观原因和关键所在。
(五)监督主体的作用发挥不够理想。经过多年的努力和探索,我县已建立起一整套对领导干部进行监督、较为完善的网络,既有党内监督,又有党外监督;既有人大、纪检监察、统战等专门监督机关的监督,又有干部群众、新闻舆论的监督;既有上级、同级的监督,又有下级的监督,党员干部已处在全方位的监督之中。这些监督,较为有效地防止了党政领导干部滥用职权和贪污腐败行为的发生。但是,目前这个监督网络中各监督主体的作用还未得到充分发挥,监督主体之间在工作上的联系和联合还不够紧密,影响了监督网络整体的发挥。
(六)监督的大环境、大气候还没有形成。对于干部选拔任用全过程监督工作,少数一些主要领导主动接受监督的意识还不够强,一提监督就认为“跟自己过不去”,是有意找毛病,甚至采取不正当手段逃避监督。作为一般干部群众来讲,有的碍于情面,不愿监督;有的害怕打击报复,不敢监督;有的知情较少或不知情,无法监督。尤其是单位的主要领导,集人权、财权、物权于一身,权力太大了,群众不愿监督、更不敢监督。
(七)监督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贯彻党纪条规的严肃性不够。经过多年的实践摸索和完善补充,对领导干部监督管理的体系和制度己经比较健全,任期审计制度、个人收入申报制度、民主评议制度等均有较强的针对性。但实际工作中,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造成了一些不该有的“漏洞”。在党纪条规贯彻执行中,一支敢叫真、敢碰硬的执纪队伍还不强大,遇到权力、人情关系等干扰时,党纪条规常会偏离正常轨道,严肃性被大打折扣,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党员干部的整体形象。
二、干部选拔任用全过程监督工作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及根源
造成干部选拔任用全过程工作监督缺失和不到位的原因有多方面,表现形式多种多样,究其根本,还在于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意识不强、体制不合理、机制不健全、制度不完善等。
(一)监督意识不强,民主集中制的原则贯彻不够到位。当前,有少数领导干部对干部选拔任用全过程监督理解不够、政治责任感和自觉监督意识不强,认为监督是组织、纪检监察部门的职责,导致监督意识有偏差;有个别领导班子民主集中制的原则贯彻不够到位,班子成员之间、成员与“一把手”之间,构不成强有力的内部约束。
(二)监督机制不健全,监督机制不畅。领导干部能上能下特别是“下”的机制还不健全,如领导干部责任追究制、干部失察失误责任追究制、领导干部引咎辞职制等,职能部门还没有形成高效联动的全程监督运行机制,有时监督没有到位。群众监督条件不完备,渠道不通畅,监督保障体系还不能有效保护群众监督的合法权益。
(三)协作不到位,监督合力发挥不充分。从干部管理监督的体系来看,有党内监督、法律监督、民主监督、舆论监督等,组织部门作为干部管理监督的主体力量,与各有关监督部门普遍建立了工作联系制度。但在实际运做过程中效果并不十分明显。往往是单打独斗,信息成果不能共享。
(四)平时监督与任前监督不协调。对选拔任用的干部考察往往时间短、任务重而难以深入,组织部门平时掌握情况偏少,特别是对干部“八小时以外”情况、对社交圈、生活圈了解不多,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监督约束力发挥。
(五)制度落实不够,监督氛围不浓。目前干部监督的制度规定措施已经不少,但缺乏后续措施。在调研中,有的同志甚至提出:制度不落实关键在党政一把手,“没人愿意往自己头上戴紧箍咒”!不利于对领导干部的监督。群众监督、民主监督、社会舆论监督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够高。
三、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全过程监督的对策及建议
通过学习《四项监督制》和本次的专题调研,我局认为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全过程的监督,既要达到促进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程序规范化、制度化的要求,又保证干部队伍肌体纯洁的有效手段。因此,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全过程的监督应重点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从坚持标准和条件入手,强化学习宣传,提高思想认识。
1、要加强对《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四项监督制》的学习。一是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干部监督的有关文件规定,使广大干部群众真正了解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有关规定、程序和要求,营造一种全员参与监督的氛围。二是要始终坚持把反复学习,以贯彻《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四项监督制》作为各级党委、组织部门中心组学习和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的重要内容,并定期监督考核,紧密结合干部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对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四项监督制》的要求,查找问题和不足,制定改进措施。三要以党校、党员活动室、会议室等为主阵地,开办专题讲座,坚持把《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四项监督制》列入对领导干部进行培训和组工干部学习的重要内容,采取专门培训、开设专题讲座、以会代训等形式进行学习,强化学习培训。四要利用班子考核和干部考察的机会,向干部群众宣传干部监督的有关规定和知识。要通过强化宣传学习教育,切实增强党政领导干部主动监督、接受监督的自觉性,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监督的意识。
2、要始终不渝地把《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四项监督制》规定作为工作的基本准则。坚持按标准选人、按程序和规定办事,选贤任能,从根本上说,要靠制度。因此,我们要通过加强制度建设,形成一整套符合干部工作实际情况和活动规律,使干部工作按照一定的程序和规则运转。要健全完善干部管理监督制度。抓职位变动监督,实行领导干部任前公示制、重要部门和岗位定期交流轮岗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对领导干部实行全程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决策责任追究制度,使领导干部在任职的全过程中都受到有效监督;要实行谈心谈话诫勉制度,对新提拔的领导干部进行任前廉政谈话,对有轻微问题的干部进行提醒谈话;要实行考核结果反馈制度和领导干部诫勉谈话制度,下发诫勉通知书,促其限期改正错误,克服缺点;要坚持干部监督联系通报制度,做到有规必依执规必严。
3、要以推进干部规范化为途径,加强程序的监督。在干部选拔任用全过程监督工作中,一方面要高标准要求加强组织部门自身建设,坚持不折不扣地遵循《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四项监督制》规定的原则和条件,以严密程序、强化监督为根本,把监督的关口前移,树立全过程监督的意识。必须牢固树立严格按程序办事的观念,对干部选任的每个环节都要严格把关,原原本本、不折不扣地按《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四项监督制》规定的程序执行,以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使其公道正派,照章办事。另一方面要坚持凡没有经过规定程序的,一律不考察,不研究,不呈报,真正做到履行程序环环紧扣,一步不缺,一步不错,使程序成为不正之风不可逾越的屏障,以保证干部工作的正确方向,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
(二)坚持从完善监督体系入手,努力推进选拔任用全过程监督工作规范化。
1、要进一步完善干部考察制度和方法。干部工作如果没有规范和程序,制度就等于虚设。从这个意义上讲,一要坚持把考核政治理论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同考核工作实绩结合起来,不仅考察干部本人是否清正廉洁,还要考察其家属子女有无利用干部职权违法违纪问题。二要不仅了解干部在本单位的表现,也了解干部社会生活方面的情况;不仅了解同事和上级的意见,也注意倾听少数知情人的意见。通过多方面、多层次、多渠道、多角度的考察,切实做到考察符合实际,集中体现公开的原则和群众公认的原则,能够准确反映干部的德才情况和工作实绩。
2、要在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上下功夫。一是要做到领导干部的任用都要有规范的推荐程序,从根本上杜绝一些领导干部口头推荐、临时动议和点名推荐的不良现象。二是要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考察,每一个程序、每一项考察工作都要有详细的记录,每一个结论都必须签署考察责任人及考察组成员的姓名,以便实行责任核实和责任追究,做到环环有人把关、事事有人负责。三是对干部的任免,要严格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的程序办事,切实做到个别酝酿、集体讨论、民主集中、会议决定,不搞个人或者少数人说了算。四是要做到谁推荐谁负责,谁考察谁负责,谁决策谁负责,对用人失察失误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追究主要责任人以及其他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对违反《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四项监督制》规定的原则、条件、程序和纪律选拔任用干部的,要严肃查处,问题严重的要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3、要切实发挥组织部门的监督职能。强化组织部门的监督,应突出自身特点,切实在以下几个环节上下功夫。一是要加强组织部门干部监督机构建设,选准配强力量,要进一步细化组织部门干部监督职责分工的规定。二是要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提高工作效率。要紧紧抓住信息运用这一关键环节,发挥信息网络在干部监督工作中的作用,信息收集的途径主要是从来信来访、群众举报、干部考察、执纪执法部门提供和干部公示等渠道,因此在收集整理、调查核实的基础上,要认真进行整理归纳综合。三是要把组织部门的干部管理方面的丰富经验,转化为组织监督的优势。重点要根据干部的表现和工作需要,通过对干部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干部职务的升降,实施对领导干部更有力、更有效的监督。
(三)从保障群众“四权”入手,努力提高监督实效。
1、要充分发挥群众监督制约作用。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一要认真落实群众对干部任用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使广大群众真正明确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推荐、考察、决定等各个环节的责任主体和责任内容,为有针对性地进行监督提供标准和武器。二要大力构建群众实施有效监督的“平台”。要建立完善有利于实施民主监督的好制度好做法,完善民主推荐、民意调查和民主测评等制度,积极推进领导干部任前公示制、政绩公示、试用期制等,为群众监督经常化、全程化、制度化提供保障,使广大干部群众深入了解掌握党的干部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具体规定、纪律,引导人们关心和积极参与干部选拔任用及其监督工作。三要把群众监督贯穿干部推荐、考察、任用的全过程。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部门举报和案件查处工作。对群众举报反映的问题一定要有说法,凡是多数群众不赞成的,不作为考察对象,凡是多数党委成员不同意的,坚决不予任用,使群众感到他们说的话、提供的情况“管了用”,受到了重视,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同时要注意对群众举报的情况一定要做认真分析,防止对干部的诬告陷害行为。
2、要切实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一要将监督的着力点放在对领导干部选人用人的权力上,以保证用《四项监督制》规定来规范选拔任用干部工作行为。二要把对领导干部特别是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的监督和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作为干部监督的重点。三要重点抓好民主集中制和民主生活会制度的贯彻执行。特别是要加强对乡镇、县属各单位和部门“一把手”选人用人工作监督。重点要会同纪检监察机关认真做好巡视工作,通过有效监督,弱化、制约“一把手”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过于集中的权力。四要重视群众信访举报反映的问题,注意发挥舆论监督在干部监督中的作用。五要提高干部选拔任用工作透明度,拓宽识人、用人渠道,创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用人环境,避免在干部问题上少数人说了算或“暗箱操作”问题,使选拔任用干部全过程工作处于群众监督之下。
3、要从提高监督质量入手,提高监督工作的实效。一要在增强各个环节的公开性、规范性和合理性上有所创新。对一些不够明确、细致的方面做出规定,完善各项监督管理制度,着重在科学性、准确性上下功夫,缩小弹性,强化刚性约束。要注重其适用范围和操作程序上的严密性、合理性、规范性,避免形式的单一化、简单化;二是要注重静态监督与动态监督相结合,侧重于平时监督,对适用于量化的监督的事项,尽量分析评价,尽量扩大干部群众知情内容、范畴等;三是要注意处理监督领域的拓宽与监督内容扩展之间的关系,在认真总结工作经验的同时要善于引进、借鉴兄弟县市的成功经验和好的做法,增强干部选拔任用全过程监督工作的科学化和系统化。
(四)从理顺监督体制入手,正确把握和处理好三个重要关系。一是要正确把握和处理好扩大民主与党管干部的关系。既要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不动摇,始终把握扩大民主的正确方向,以党委的提名权、考察权、决定权和监督权的落实来保证和促进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的落实。既不能将扩大民主绝对化,用群众意见去取代干部标准,取代组织结论;又要注重群众公论,尊重民意,让群众尽可能多地参与干部的选拔任用工作,防止把发扬民主当摆设、走过场。二是要正确处理依靠群众与引导群众的关系。各级党委、组织人事部门必须立足群众、面向群众,充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切实尊重民意,注重群众公论。必须加强对群众的引导,广泛深入地向群众宣传、解释党的干部政策和《四项监督制》规定,让群众充分了解这项工作,并帮助广大群众正确理解和认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三是要正确把握和处理好扩大民主与依法办事的关系。一方面,各级党委和组织人事部门要强化群众观念和民主意识,充分扩大民主,尊重民意,将扩大民主贯穿于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全过程;另一方面,又要强化干部和群众的法规意识,严格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四项监督制》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办事,严格遵守组织人事工作纪律,依法发扬和扩大民主,把民主意志体现于程序、法规之中,在严格依法办事中把握扩大民主的正确方向,将扩大干部选拔任用全过程工作中的民主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
(南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供稿)
第二篇:规范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问题的调研与思考[定稿]
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第一道关口,也是提高选人用人质量的关键。谁拥有初始提名权,谁就有提拔干部的权力。在这个阶段出现问题,就会直接导致最后选人用人的失败。如何从理性上扩大干部任用初始提名**,将提名决策权前移?带着这一问题,我们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和工作实践,对部分前沿问题进行了粗浅的思考和探索。存在的主要问题近年来,各地在扩大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问题上进行了大胆的、有益的探索,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也存在着许多问题亟待研究和解决。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程度难把握,衡量标准不够明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确定考察对象时,应把**推荐的结果作为重要依据之一,同时防止简单地以票取人。**推荐的结果作为干部初始提名的重要依据。但最后“得票数”不能作为干部初始提名的唯一依据,必须结合多方面的情况综合考虑。组织部门在综合分析时,很难把握好这个尺度。例如,评价一个干部究竟要有多少群众认同,才算得上群众公认;得票数是否真实地反映了干部的群众认可程度和实际能力等。对某一岗位应该选用什么人,不该选用什么人,没有限制性规定,具体操作时不好把握。此外,按照什么比例产生提名人选没有硬性规定,没有操作依据。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程序不够规范,提名环节缺乏强有力的制度约束。《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必须经过**推荐提出考察对象。也就是先**后提名。现行的提名推荐方式有组织行为,也有个人行为;有正式的书面形式,也有个别领导口头推荐等等。对哪些“组织和人员参与”无具体规定,不同地方的提名方式各不相同。即使同一个地方不同的领导之间、同一个领导对不同的职位,甚至同一个领导在不同时期对有关职位的启动方式也会有所不同。实际上是先提名后**,即先提出建议人选,再去征求意见,缺乏强有力的制度约束和可供操作的行为规范。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责任主体不够明确,失察失误责任难追究。提名的多样化和复杂性导致了提名权的责任主体很难确定,使得推荐者只行使提名权力,却不承担提名责任。对于推荐造成的失察失误责任也很难追究。少数领导干部在干部任用中掺杂个人意志,通过“走程序”的形式实现个人目的,造成“程序上看似中规中矩,实质上体现个人意志”的现象。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制度体系还不够健全。在深化干部任用初始提名权工作的实践中,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规范,但从总体上看,制度体系还没有完全形成,如:如何提名、怎样提名、提名范围如何界定,在操作层面上还没有制度可循,在操作过程中不好掌握等。没有建立比较完善的**推荐反馈机制,群众只参与了测评、推荐过程,而不知道推荐结果,对**测评和**推荐结果缺欠认真的研究分析。个别地方党委领导干部对**推荐结果,合意的就强调“必须尊重民意”,不合意的就强调“不能简单以票取人”,**推荐结果运用的权威性不足。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社会氛围还不够浓。职位空缺调配信息尚欠明朗化。就传统做法而言,领导职位出现空缺后,组织上考虑进行配备时,对外公开一般都是到**推荐阶段时在目标推荐单位进行小范围公开,其他主体很能难获取信息,限制了其他主体参与的机会,不利于调动其他主体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干部选拔任用群众公认原则没有真正落到实处,群众提名权不明确,导致群众参与选择的积极性不高,影响了干部选任的准确度,增加了干部选任的风险成本。完善干部任用初始提名办法的建议规范干部任用初始提名权,必须深入贯彻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扩大**,完善程序,加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公开透明度,有效避免少数人选人,实现干部选拔任用的科学化、**化、规范化。
第三篇:规范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问题的调研与思考
规范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问题的调研与思考
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第一道关口,也是提高选人用人质量的关键。谁拥有初始提名权,谁就有提拔干部的权力。在这个阶段出现问题,就会直接导致最后选人用人的失败。如何从理性上扩大干部任用初始提名民主,将提名决策权前移?带着这一问题,我们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和工作实践,对部分前沿问题进行了粗浅的思考和探索。
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各地在扩大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民主问题上进行了大胆的、有益的探索,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也存在着许多问题亟待研究和解决。
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民主程度难把握,衡量标准不够明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确定考察对象时,应把民主推荐的结果作为重要依据之一,同时防止简单地以票取人。民主推荐的结果作为干部初始提名的重要依据。但最后“得票数”不能作为干部初始提名的唯一依据,必须结合多方面的情况综合考虑。组织部门在综合分析时,很难把握好这个尺度。例如,评价一个干部究竟要有多少群众认同,才算得上群众公认;得票数是否真实地反映了干部的群众认可程度和实际能力等。对某一岗位应该选用什么人,不该选用什么人,没有限制性规定,具体操作时不好把握。此外,按照什么比例产生提名人选没有硬性规定,没有操作依据。
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程序不够规范,提名环节缺乏强有力的制度约束。《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必须经过民主推荐提出考察对象。也就是先民主后提名。现行的提名推荐方式有组织行为,也有个人行为;有正式的书面形式,也有个别领导口头推荐等等。对哪些“组织和人员参与”无具体规定,不同地方的提名方式各不相同。即使同一个地方不同的领导之间、同一个领导对不同的职位,甚至同一个领导在不同时期对有关职位的启动方式也会有所不同。实际上是先提名后民主,即先提出建议人选,再去征求意见,缺乏强有力的制度约束和可供操作的行为规范。
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责任主体不够明确,失察失误责任难追究。提名的多样化和复杂性导致了提名权的责任主体很难确定,使得推荐者只行使提名权力,却不承担提名责任。对于推荐造成的失察失误责任也很难追究。少数领导干部在干部任用中掺杂个人意志,通过“走程序”的形式实现个人目的,造成“程序上看似中规中矩,实质上体现个人意志”的现象。
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制度体系还不够健全。在深化干部任用初始提名权工作的实践中,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规范,但从总体上看,制度体系还没有完全形成,如:如何提名、怎样提名、提名范围如何界定,在操作层面上还没有制度可循,在操作过程中不好掌握等。没有建立比较完善的民主推荐反馈机制,群众只参与了测评、推荐过程,而不知道推荐结果,对民主测评和民主推荐结果缺欠认真的研究分析。个别地方党委领导干部对民主推荐结果,合意的就强调“必须尊重民意”,不合意的就强调“不能简单以票取人”,民主推荐结果运用的权威性不足。
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社会氛围还不够浓。职位空缺调配信息尚欠明朗化。就传统做法
而言,领导职位出现空缺后,组织上考虑进行配备时,对外公开一般都是到民主推荐阶段时在目标推荐单位进行小范围公开,其他主体很能难获取信息,限制了其他主体参与的机会,不利于调动其他主体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干部选拔任用群众公认原则没有真正落到实处,群众提名权不明确,导致群众参与选择的积极性不高,影响了干部选任的准确度,增加了干部选任的风险成本。
完善干部任用初始提名办法的建议
规范干部任用初始提名权,必须深入贯彻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扩大民主,完善程序,加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公开透明度,有效避免少数人选人,实现干部选拔任用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
加大宣传,提高干部群众的参与意识。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对初始提名方法、程序及其重要意义的宣传力度,让广大干部群众充分了解初始提名,增强广大党员群众的民主意识和主人翁责任感,提高参与初始提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干部选任中,更广泛地运用民意,把群众意愿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主要标准之一,真正在干部选拔任用的各个环节加大公开力度,切实营造干部选任群众参与、群众监督的良好氛围。
完善制度,建立科学、完备的民主提名机制。一是建立空岗预告制度。在民主推荐之前,对所有拟选任的岗位进行描述,把空缺职位、任职资格和条件、选拔方式和程序等提前向群众公开,给群众充分的酝酿时间,允许其作必要的调查或讨论,让广大干部群众充分掌握必要的信息。二是建立推荐提名责任制。任何单位党组织或领导干部个人向组织部门推荐干部提名人选时,要实事求是地填写推荐表,并附上署名的推荐材料,推荐材料要包括推荐人选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的情况和民意情况。要如实地反映推荐人选的优缺点,对推荐失真失实、造成用人失误的,要追究推荐人的责任。提名乡镇和重要职能部门正职干部,实行全委会成员民主推荐提名制度。“一把手”应有的用人建议权在确定参考人员名单的过程同步得到体现,又受到全委会委员民主提名的合理制约,有效防止用干部问题上少数人或个人说了算的现象,把提名上的失误控制在最小程度。三是探索试行差额提名制度。采取明确推荐职位、任职条件,召开领导干部大会进行定向“海推”,县委常委会二次提名,确定考察对象进行差额考察,县委全委会或县委常委会差额票决。四是建立符合条件参加推荐人选公示制度。对经审查符合参加推荐条件的人选,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让群众进一步审查。五是建立定期民主推荐干部制度。结合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实绩考核、换届考核和后备干部推荐,在全委会或更大范围内定期推荐干部,丰富干部工作的信息,为组织部门提供推荐参考人选打好基础。
严密程序,扩大提名工作民主程度。为确保个人、组织和民主推荐提名权利的均衡性和有效性,扩大提名工作的民主程度,必须在初始提名的准备程序上下功夫。民主推荐是初始提名的基础,民主推荐的范围越广,程序越规范,初始提名的质量就越高,就越能体现初始提名的民主程度。一要科学界定提名主体的范围。单位规模不是很大,领导与干部职工之间相互比较了解,人员容易集中的,应实行全员推荐;对规模比较大,或者所属单位比较分散,人员不易集中的单位,在确定推荐人员时,除了让全体领导干部、机关干部、所属下级单位负责人参加外,还应到部分基层单位推荐或由部分群众代表、服务对象参加推荐,尽可能让多数群众参加,使广大群众都享有民主权利。二要创造好民主推荐的环境。要提前向群众公开推荐职务和条件,给群众充分的酝酿时间,允许其作必要的调查以至讨论酝酿。要作好充
分的动员,消除群众的顾虑,明确推荐的具体事项,减少群众推荐的盲目性,提高推荐的针对性和准确性。三要科学分析推荐结果。推荐结果虽然可以反映一定的民意,但不能简单地以票取人。在工作中要多做考察了解工作,多方面听取意见,在辨别意见真伪的基础上,正确分析个别人的意见与大多数人的看法的关系,干部小节与主流的关系,从而对推荐结果作科学的判断。四要适当公开推荐结果。为落实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推荐结果可在参加推荐人员范围内公开,既能够将干部选任工作置于广大干部群众的监督之下,也可以增加广大群众参与干部选任工作的积极性和自觉性。确定初始提名考察对象。在充分酝酿、征求所在单位主要领导意见,并经组织部部务会议研究提出初始考察对象初步人选后,向常委会汇报,确定初始提名考察对象,进行差额考察。
规范提名方式,增强民主参与的广泛性和代表性。在个人推荐提名上,要明确权利,严密程序,完善制度,规范地进行推荐,而且必须向组织部门推荐,按要求填写推荐表。如果所推人选得不到所在单位大多数群众拥护就不列入提名考察对象。在组织推荐提名上,要绝对体现党管干部的原则,在提名时,必须充分体现公正性,避免照顾安排。在民主提名推荐上,要实现“三个转变”。一是实现推荐数量由等额推荐向差额推荐转变,扩大群众和组织选择的空间。二是实现推荐方式从集中推荐向分层次分散推荐转变,把各个层次干部、群众的意见分开来,综合分析。三是实现推荐结果从封闭运行向适度公开运行转变,提高民主推荐的可信度和干部群众的参与热情。
第四篇:规范干部选拔任用提名程序的探索与思考
规范干部选拔任用提名程序的探索与思考
2010-05-25 08:41:15 来源: 中共甘肃省委组织部
甘肃省临泽县委组织部
提名是干部选拔任用的基础程序,也是决定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质量的重要环节。干部工作的实践表明,干部一旦被提名,就基本意味着要被推荐、考察甚至任用。针对目前干部任用提名缺乏规范的制度措施、缺少详细的程序规定和有效的监督制约,存在具体操作不好把握、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个人权力运作空间较大、容易产生用人上不正之风等问题,为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干部选任提名程序,提高干部选拔任用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程度,增强选人用人的公信度,临泽县认真组织开展规范干部提名程序试点工作,研究制定《临泽县科级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办法(试行)》,在规范干部选拔任用提名机制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一、主要做法
我们在严格遵循《干部任用条例》的基础上,坚持以扩大民主为基本方向,以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和群众满意度为主要目的,采取“两公开四推荐四差额”的做法,着力增强干部选拔任用的透明度和公开性,推进提名工作的规范化。
(一)以“两公开”保障群众知情权。我们坚持以“公开”增强透明度,突出“群众希望了解的”和“需要群众了解的”这个重点,只要能公开的内容,都及时公之于众,切实扩大群众知情范围,以“公开”促规范。一是公开职位和任职条件,使干部群众清楚“要选哪些职位”和“要选什么样的人”。按照“提出动议建议――拟定动议方案――公布动议方案”的程序,县委组织部根据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实际需要,综合考核、平时考核情况和相关领导、有关单位的意见建议,在核定的干部编制职数范围内提出动议建议,经由县委书记主持,县委副书记、组织部长、纪委书记参加的干部选任提名酝酿会议讨论审定并征求相关领导意见后,拟定干部动议方案,采取召开会议、发布公告等方式,将动议职位和任职条件资格面向社会进行公开,使干部群众清楚选任职位所要求的级别、任职年限、学历层次、熟悉领域等要求。二是公开程序方法,使干部群众清楚“怎样选人”和“选了什么样的人”。坚持把扩大选任程序的透明度作为落实群众“四权”的重要前提,采取多种方式,向干部群众反复宣传提名工作办法,在试点单位召开动员大会、领导班子会议、支部会议等形式组织干部职工多层面学习宣传,使群众深入了解和掌握干部选拔任用提名的程序方法。在具体环节中公开干部调配原则,明确选人用人的政策导向;公开干部调整范围,提高干部任用的透明度;公开任职条件资格,增强推荐提名的针对性;公开任用提名程序,要求在推荐环节将推荐提名的方式和符合职位条件人选公开,在考察环节将考察人选基本情况公开,在表决环节将票决结果当场公开,让群众真正了解干部选拔任用的全过程,积极参与到干部选拔任用中来。
(二)通过“四推荐”扩大提名民主。在县委作出干部调整动议决定后,我们采取“四方联推”方式,打破以往由少数人提名、在少数人中提名的局限性,把干部的提名权交给群众,把群众公认体现在“源头”上。一是干部群众广泛推。具体包括单位内推荐、系统内推荐和全县干部大会推荐,由组织部门按照动议职位资格条件组织参会人员采取无记名填写推荐表的方式进行。单位内推荐时,要求单位人数30人以上的,由领导班子成员、内设机构负责人和部分干部职工代表参加,人数不少于30人;单位人数在30人以下的,单位全体干部职工参加;群团组织等单位,还应由相关委员和有关人员参加。系统内推荐时,对综合性或专业性较强的职位,按照业务相近相关原则,可以扩大参加推荐人员的范围。全县干部大会推荐时,还邀请离退休老干部代表、部分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参加。同时,规定干部群众民主推荐时参加人员达不到应到会人数80%的不召开推荐会,确保干部群众最广泛地参与。二是领导干部署名推。制作领导干部个人署名推荐干部表,在干部调整动议方案公布后,向县委委员和不是县委委员的县级领导干部发放,明确推荐时限,由提名人负责任地填写推荐表并署名。要求推荐材料要全面介绍被推荐人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的情况,提出推荐理由和使用建议,并申明与推荐人选的关系。三是部门单位集体推。由乡镇党委、县直部门单位召开党委(总支、支部)会议或领导班子会议集体讨论确定推荐对象,并做好会议记录。推荐人选产生后,以正式文件上报县委组织部,要求报告必须写明推荐人选的基本情况、主要工作实绩、拟推荐职务、推荐理由等。四是干部个人自荐推。制作干部个人自我推荐任职登记表,凡符合提名资格条件的干部都可以自荐。同时,根据拟调整职位的不同情况,为了提高民主推荐的针对性,我们还规定乡镇党政正职及部门重要岗位人选一般在全县干部大会上进行推荐,同时进行部门单位推荐、领导干部署名推荐及个人自荐;副职领导干部和内设机构中层科级干部人选,一般先进行部门单位推荐和领导干部署名推荐,之后由县委组织部根据推荐人选情况组织进行干部群众推荐,推荐可在拟调整职位所在单位、系统进行,可在职能业务相近、相关的单位、系统进行,也可在部门单位或领导干部推荐人选比较集中的单位、系统进行。通过明确推荐主体和推荐方式,切实扩大了推荐范围,让更多的人参与到了干部推荐工作中,为提高干部选任质量提供了根本保证。
(三)采取“四差额”确保提名质量。为了确保把最优秀、最适合的干部选拔上来,我们在干部选任的推荐、提名、考察、表决等关键环节,均采取差额方式,切实增加了组织上和群众比较取舍的机会,实现了全方位、多途径了解、掌握和甄别干部各方面的情况,有效提高了选人用人质量。一是差额推荐,扩大范围选人。县委组织部制定推荐方案,按照班子结构及职位需要、业务职能相近等原则确定推荐范围。规定干部群众推荐、领导干部署名推荐、部门单位推荐拟调整职位人选时,均按职位与人选1∶2的比例进行差额推荐,且同一干部只能被推荐一个职位,确保更多的优秀人才纳入组织视野。二是差额提名,尊重民意取人。根据各层次推荐得票结果,县委组织部对照拟调整职位任职资格条件进行综合分析,并征求有关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意见,按同一职位多于1-4人的差额比例研究提出考察对象初步人选。然后召开由县委书记主持、县委副书记、组织部长、纪委书记参加的干部选任提名酝酿会议,听取县委组织部关于考察初步人选情况的汇报,并进行充分酝酿,综合考虑各方面情况意见,按同一职位多于1-3人的差额比例确定考察人选。坚持把民主推荐结果作为重要依据,对单位内干部群众推荐得票未超过三分之一的坚决不列为考察人选。三是差额考察,比较分析识人。县委组织部制定考察方案,发布考察预告,派出考察组采取民主测评、个别谈话、发放征求意见表、走访调查、实地考察、查阅资料、与考察对象面谈等方式,对确定的人选展开全面考察,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着重了解考察人选的思想素质和工作实绩、适岗性和发展潜力。同时,对确定的考察对象以书面形式分别征求纪检(监察)、检察、计生、审计等部门的意见,为干部“把脉问诊”,防止干部“带病上岗”或“带病提拔”。县委组织部综合考察组意见和征求意见情况,按同一职位多于1-2人的差额比例研究提出拟任用职位初步人选。任职初步人选经由县委书记主持、县委副书记、组织部长、纪委书记参加的干部选任提名酝酿会议讨论酝酿后,原则上按同一职位党政正职1:
1、副职多于1人的比例向县委常委会提名任职建议人选。四是差额票决,民主决策用人。制定县委研究干部选任工作差额票决制实施办法,召开县委常委会,由组织部门负责人对提名任职人选的初始提名、推荐、考察和任免理由等情况进行介绍,常委会成员对差额票决人选进行充分酝酿,然后无记名投票表决。最后,依据差额表决结果,由县委书记当场宣布票决决定。常委会票决决定后,对新任职人选进行任前公示时,我们除对新提拔的6名干部进行了公示外,还对由一般岗位交流到重要岗位的18名干部进行了公示,在更大范围内听取各方面的意见,确保更加全面、准确地了解干部。通过差额票决和扩大任前公示人选范围,切实扩大了干部选拔任用决策中的民主,增强了干部任用决定的公正性,确保了人选的最优化。
二、初步成效
通过“两公开四推荐四差额”提名选任干部,打破了以往干部工作相对神秘化的做法,将权力运行在 “阳光”之下,营造了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环境,真正做到了靠公论选干部、凭实绩用干部,提高了干部选任的社会公信度。
(一)变“少数人在少数人中选人”为“多数人在多数人中选人”。由于缺少具体的程序规定,以往干部选任初始提名权只由少数人掌握,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干部选任成为少数人在少数人中选人,影响了选任质量。通过干部群众推荐、领导干部署名推荐、部门单位推荐、干部个人自荐的“四方联推”方式,促进了推荐人选渠道从单一推荐向多方推荐转变,推荐范围以内部推荐提名为主向内外推荐相结合转变,扩大了干部群众参与范围,让更多的干部有机会参与竞争,实现了让多数人在多数人中选人,切实扩大了干部选用民主。
(二)变等额选择为差额比较。以往用等额方式选人,由于人选单一,可能就会出现“用了的不是最优秀”的现象,使个别干部对选出的干部不服气,甚至产生组织选人用人不公正的误解。通过实行差额推荐、差额提名、差额考察、差额票决的全程差额做法,引入竞争机制,变伯乐相马为赛场选马,为符合条件的干部搭建了在同一标准下接受组织和群众挑选的平台,使以往一旦被提名后基本上就“一路绿灯”的干部选任过程为步步有取舍,竞争择优确定,既确保了选用人选的最优化,又使落选的干部认清了自己的差距,对选出的人选更认同。
(三)变“被动”挑选为“主动”参与。过去干部选任大都是由组织部门根据干部特点和班子配备的需要,结合平时考核和日常掌握的情况选择合适人选,对干部个人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很难全面兼顾;在组织推荐时,大多不公开具体职位;组织考察时,也只是让群众对任用人选是否同意表达意见,职位的针对性不够强。试点中,我们积极鼓励干部根据自身特点自主择岗、自我推荐,这对于干部来说是一个展示自我、挑战自我的机会。同时,通过明确具体职位,实行定向推荐,更加突出了不同职位对干部的个性要求,群众可以根据职位特点,量才推荐,确保了组织部门在确定人选时,最大限度地做到人岗相适。
(四)变封闭运行为“阳光操作”。以往的干部选任工作相对封闭,特别是初始提名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仅靠领导对政策的领悟和个人的党性觉悟来约束和规范,提名的责任主体模糊,使提名程序得不到有效监督。我们坚持以程序的公正透明确保选任过程的公平公正,采取“两公开”方式,让广大群众亲身参与干部选任实践,全程进行监督,打破了干部任用提名环节的神秘感和隐蔽性,使隐形权力显性化,显性权力规范化,防止了执行者在具体工作中随意变通,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干扰和影响,特别是有效约束和规范了主要领导的用人权,使干部任用提名从提名主体的“内心”公正走向了制度公正,为提高干部的公信度提供了制度保障。
三、体会认识
在试点中,我们坚持边开展工作,边进行总结,有几点体会比较深刻:
(一)干部群众积极参与是做好提名工作的基础。规范干部选任提名,就是要在干部选任环节中增加群众的话语权,前提必须是群众积极参与。因此,要加大对提名方法、程序及其重要意义的宣传力度,让干部群众充分了解提名,熟悉提名,澄清 “与己无关和推荐只是走程序”等错误模糊认识,提高参与提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强化思想教育,积极正确引导,努力提高干部群众的公正意识和责任意识,自觉克服个人主义思想,坚绝抵制不良的小团体活动和不正常的拉“票”行为,负责地向组织推荐人选;要以民主、公开、规范的操作程序为落实群众“四权”营造良好环境,吸引群众积极参与,切实提高提名工作质量。
(二)规范操作程序是做好提名工作的核心。程序的规范性不仅是权力行使的过程,而且是确保权力公正的重要保证。试点中,针对县委换届后酝酿环节书记办公会 “缺位”的情况,我们按照相关规定,增加了由县委书记、副书记、组织部长、纪委书记和有关常委参加的干部选任提名酝酿会议进行“补位”,规定动议建议的酝酿审定、考察对象的酝酿确定、拟任用职位人选的酝酿提名均由干部选任提名酝酿会议讨论审定,切实加强了选任工作的集体领导。同时,在具体操作中,我们严把“六个主要关口”(人选范围关、资格条件关、公示公开关、参会人员范围和人数关、民意认可关、差额决定关),抓好“六个关键环节”(提出动议、民主推荐、初始提名、考察公示、酝酿讨论、集体表决),确保了试点工作的正确方向。
(三)明确动议提名主体是做好提名工作的重点。规范干部选任提名,重点就是要结合新的提名方法科学合理地确定动议提名的主体。我们提出主体权统一原则和决定权唯一原则,即无论是调整的时机还是调整的数量和范围,都必须由组织部门统筹考虑和安排,提出动议建议,其他单位和个人只有向组织部门建议的权力,没有提起动议的权力;动议建议必须经干部选任提名酝酿会议酝酿审定后,才能启动实施,任何个人或组织都无权做出启动决定,切实加强了对干部选任动议环节的集体领导。
(四)加强约束监督是做好提名工作的关键。规范干部选任提名,使更多的人参与干部选任工作,进一步提高了干部选任工作的社会关注度,因此,必须把强化监督贯穿于提名全过程,让提名更公正、更公开,才能让群众更满意。我们在确保程序公正透明、主动接受群众监督的基础上,邀请纪检部门全程参与、全程监督,并严格干部考察工作责任制、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制、用人失察失误责任追究制、考察考核失误责任追究制、干部监督工作责任制等制度,实行民意否决制,从机制上有效防止了选人用人上不正之风的产生。
四、几点思考
规范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对组织部门来说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实践,就全市、全省乃至全国而言,也都处于探索阶段,我们尽管在试点中进行了积极创新,但在具体操作中也还有一些环节需要进一步思考和完善。
(一)制度的适用对象。综合分析试点情况,我们认为除了新提拔干部外,由于受区域经济、岗位性质职能等因素影响,各部门单位之间岗位差异性很大,群众对干部平职交流的关注度往往不亚于提任。因此,我们将提名制度的适用范围扩大为县委直接管理的科级职位干部的提任或交流,这样将更有利于人才合理使用。但在干部因任期、回避等原因正常交流和调整不称职、不胜任现职干部时,如何运用好这一制度,还需进一步思考和探索。同时,实行新的提名制度后,原则上交流干部也要进行推荐和考察,且差额推荐和差额考察成为了干部选任的常态方式,工作量增加了数倍,导致每次干部调整所用时间较长,这个问题也应当高度重视,慎重对待。
(二)人选推荐的范围。我们在确定符合条件人选范围时规定,提名人选范围按照班子结构及职位需要、业务职能相近等原则确定。但在针对某一具体职位制定人选资格条件时,若限制性因素过多,符合条件的人选就会较少,一些干部会有组织内定人选的想法,也不利于拓宽选人用人视野,若条件适用范围过宽,则有可能推荐人选会过多,即不利于干部队伍思想稳定,又会造成组织部门工作量过大,不便操作,存在标准难把握和因人为因素而产生随意性的问题。因此,能否对符合条件人选的数量做出明确规定,以利于实际操作。
(三)推荐结果的应用。《干部任用条例》规定,要把民主推荐的结果作为重要依据之一,同时要防止简单地以票取人。试点中,我们采取了四种推荐方式,明确提出凡单位内干部群众推荐得票未超过三分之一的坚决不列为考察人选,对其他三种方式的推荐结果也积极进行综合考虑,但没有予以量化,在确定人选时也并不是完全依据得票高低。一些地方在试点中提出了加权积分、权重积分等方式,对各种推荐结果进行量化合计,我们认为这样做过于机械,不符合干部选任工作实际。但是,如果在推行提名制度的时候,对各种推荐结果的应用做出相应规定,将更有利于组织部门具体操作。
(四)民主的推进程度。试点中,我们以扩大民主为基本方向,坚持公示公开,透明操作,其中对民主推荐和考察测评、个别谈话结果在组织部部务会、干部选任提名酝酿会、县委常委会成员范围内进行了公开,但试点单位个别干部还是认为推荐、考察结果公开得不够及时,范围不够广泛。结合干部选任工作实践,我们认为一方面要加强宣传,引导干部转变“票高就一定会当选”的错误认识;另一方面建议能否在民主推荐环节,将单位内推荐得票达不到规定要求的人选当场公布(只公布名单,不公布具体票数,名单以姓氏笔画排序),同时,对正式考察人选和最终任职人选的推荐、考察结果分别在考察前和任职后向干部所在单位公开,进一步扩大群众的知情权。
(五)配套制度的建设。实行干部选任提名改革,只有建立完善的配套制度体系,才能产生改革的放大效应,促进工作的规范化,实现机制的长效化。近年来以及在试点中,我们先后制定了后备干部公开选拔制度、考察预告制、差额考察制、常委会研究干部选任差额票决制、全委会研究干部选任表决办法等制度,近期以及在今后,还需进一步加强探索,总结建立干部空缺职位公告制、初始推荐提名责任追究制等制度,进一步规范程序,完善机制,从而使干部提名程序更加规范和完善。
第五篇:关于高校党外干部选拔任用问题的思考[定稿]
关于高校党外干部选拔任用问题的思考
【摘要】在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之后,国家教育部发布了《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进一步加强直属高等学校领导班子建设的若干意见》。文中就进一步加强直属高等学校领导班子建设、深化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等工作提出意见。对于高校统一战线工作来说,加强党外干部选拔任用机制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是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现阶段,高校党外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存在哪些问题?有何破解之道?作为高校统战工作者,如何立足于基层建言献策?这些都是需要高校统战工作者思考和面对的问题。
【关键词】高校;党外干部选拔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4-124-02
一、党外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是高校进行深化改革,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工作
在当今改革发展的新阶段,深化改革、科学发展,是每一个高校想要立足于当前新形势而需要深刻思考的问题。在各项改革发展工作中,各大高校把学校统战工作作为加强党的建设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只有充分发挥学校人才、凝心聚力、最广泛地凝聚和发挥全校党外知识分子的智慧和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才能不断开创高校统战工作的新局面,实现高校大发展。由此可见,党外干部队伍建设,是高校进行深化改革、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工作。
在中国长期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形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也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它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共同创造。大力发展党外干部人才储备工作,充分调动党外人士参政议政积极性,不仅是巩固和发展多党合作的基本工作,也是凝心聚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工作。
总书记在同各民主党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的领导机构成员进行座谈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全体中华儿女携手努力。中共中央将坚定不移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定不移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加强同民主党派合作共事,支持民主党派更好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各民主党派人才荟萃、各具优势。希望各民主党派弘扬优良传统,团结带领广大成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贡献。
可见,建立健全党外干部培养选拔机制,可以推进高校深化改革,实现高校科学发展。同时,通过选拔任命更多的优秀高校党外人才,建设一支素质过硬、技术过硬、知识过硬,能够党中央思想保持一致,能够与共产党合作共事的党外干部队伍,就进一步巩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有效途径,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工作。
二、现阶段高校党外干部选拔任用机制主要存在哪些问题
一直以来,高校统战队伍人才济济,更是培养和选拔党外干部的摇篮。随着高校人才引进制度的完善和加强,各大高校民主党派和无党派知识分子占教职工总数的比例也不断增加,其中不少人是学术上有较深造诣的专家学者和有一定社会影响的民主党派领导、无党派代表人士,他们的数量、知识结构、学术专长、社会交往等己成为高校建设发展的资源和财富。然而,随着社会大环境的不断变化,教育改革步伐不断加大,各大高校的人事制度及改革方向也随之发生明显变化,高校党外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出现了不少新情况,面临着一些新问题。
第一,因为收到经济环境和社会改革制度的影响,国家教育体制改革也渗透到各大高校。人事制度的调整,机构的精简,使得干部队伍人数上也有明显的减少。如此一来,就为加强党外干部队伍建设的工作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第二,一些地区合作办学的模式日益增多,干部“超员”问题凸显,更增加了党外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难度。
第三,为了实现高校卓越发展,教学和科研任务大幅提升。如果参加干部选拔竞争,就会在无形中增了的工作量,这也从客观上打消了一部分人的积极性。
第四,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步伐加大,高校党外知识分子队伍人员的流动性增加,一旦培养的党外干部缺少相对的稳定性,流失过大,就会严重影响高校党外干部队伍建设工作。
三、如何科学有效地完善和改进高校党外干部选拔任用机制
为了在新形势下建立健全高校党外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加强高校党外干部队伍建设,深化高校统战工作改革,从而实现高校科学发展,高校党委要将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工作纳入干部人才工作整体范畴,制定总体工作思路,采取相应有效的措施,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第一,扩宽选用渠道,着力干部储备。高校是知识分子云集的摇篮,也是党外人才储备的重要来源,注意从高层次人才、教学科研骨干、海外留学归国人员中发现党外代表人士,注重物色年轻人才,及时发现,及早培养,就能避免因人事制度调整、机构精简而使党外干部队伍人数减少的问题。高校还可以建立党外代表人士人才库,建立储纳党外人士的电子档案,有针对性地予以培养。同时,在高校引进的高端人才中,可以有意向的加大党外知识分子的人数,纳入重点培养范畴。
第二,建立健全选用机制,提升党外干部人数比例。高校可以根据党中央及教育部的方针政策,制定一些列强而有效的高校党外干部选拔任命体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要问题。可以将高校党外代表人士参加大型会议人数比例形成制度。可以定期召开党外知识分子建言献策座谈会、教学科研专题研讨会、重要决策咨询会等方式,保证了各党派、党外知识分子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有效途径。
第三,加强党外干部的储备培养,提升综合实力。高校可以通过学习培训、考察调研、社会服务多种方式和途径,大力加强对党外代表人士的教育和培养,着力提高党外代表人士的政治把握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参政议政能力、合作共事能力。可以选派党外代表人士进行理论培训,组织他们到基层考察进行社会实践,使他们进一步提高了思想认识,增强了他们立足本岗搞建设、凝心聚力促发展的共识。充分发挥党外代表人士高层次人才多、智力密集的优势,为他们创造参与公众事务的机会,着力发现典型,树立典型,以点带面。
第四,多搭台促发展,为党外干部发展助力。一是高校要发展统一战线工作,就要搭建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平台。着重吸纳党外代表人士进入高校核心组织和部门,让他们在重大问题决策上发挥重用作用。二是高校制定更多激励政策,支持党外知识分子充分发挥自身专长和优势,在教学、科研、学科建设方面取得高层次成果。化压力为动力,减轻党外知识分子的负担,让他们能有跟更多的精力投入到高校统战工作中,投入到高校党外干部队伍建设中来。三是高校要加强管理搞好配合,搭建和谐校园建设平台。培养选拔党外干部工作涉及许多部门,需要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共同努力。必须建立健全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各部门各司其职,协调配合,规范有序,各有关单位积极支持和参与的培养选拔党外干部工作的机制。
第五,真抓实干,力争取得明显成效。高校要在党外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坚持坚持选用“德才兼备”的原则,侧重储备干部的公信度和群众基础,在思想要积极进步,坚定不移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同时从实际工作角度出发,要不断优化党外干部队伍的结构,施行民主选拔,坚持走群众路线,礼贤纳士,在更大范围选拔党外于部。同时积极创造条件,改进工作方式,优化选拔方法,逐步形成有利于党外干部脱颖而出的机制。
在中国改革发展的新的历史阶段,高校统战工作也进入了新的时期。建立健全高校党外干部选拔任命机制、大力推进党外干部培养选拔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是进一步巩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根本要求,是推进统一战线工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迫切需要。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工作是统一战线的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任务,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我们体会到做好这项工作的关键是真心实意、重才重用、事业凝聚。我们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认清差距和不足,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探索新思路,使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参政议政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
参考文献:
[1]完善直属高校干部选拔任用机制选好领导班子[DB/OL].中国新闻网,http://hebei.ifeng.com/edu/zhonggaokao/detail_2014_02/19/1870739_ l.shtml.[2]习近平:坚持和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为实现中共十八大确定的目标任务而奋斗[DBIOL].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2-12/25/c_1141562 66.htm.[3]新世纪新阶段党外干部培养选拔工作机制初探[DBIOL]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