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广西壮族自治区节能减排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广西壮族自治区节能减排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支持我区节能减排工作,自治区本级财政设立节能减排专项资金,为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预算法》、《广西壮族自治区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以桂政发[2007]26号、《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自治区本级大额专项建设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桂政发[2005]53号)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节能减排资金由自治区财政厅商有关业务主管部,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厅关于成立自治区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桂政办发[2007]117号)确定的职责共同管理。
第二章 资金来源
第三条 节能减排资金来源:
(一)中央财政下达我区的各项节能减排资金。
(二)自治区本级预算内专项资金。包括自治区本级财政列入年度预算安排的节能减排专项资金。
(三)历年结转或取消的项目收回的节能减排资金。
(四)按规定其他可用于节能减排的资金。
第三章 资金使用原则
第四条 能减排资金的使用遵循如下原则:
(一)统筹兼顾,保证重点。节能减排资金在对各行业、各领域统筹兼顾适当支持的基础上,重点支持工业企业技改节能、淘汰落后产能、建筑节能、二氧化硫减排、COD减排以及节能减排监测能力建设等。
(二)整合资金,倾斜安排。整合现有涉及节能减排的企业技术改造、基本建
设、环境保护、城镇建设、墙改节能、科技成果转化等专项资金,将资金倾斜安排用于支持节能减排项目,使资金形成合力,进一步提高节能减排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考核确认,以奖代补为主。实行财政补助资金量与节能减排量挂钩,节能减排量按国家有关规定由自治区有关部门予以考核确认,并主要采取“以奖代补”方式拨付财政补助资金。对部分节能减排项目,采取贷款贴息或前期经费补助方式予以支持,提高项目单位开展节能减排的积极性和资金使用效益。
(四)公开透明,加强监督。节能减排资金的分配,严格按照公平、公开、公正、透明的原则进行。
第四章 资金支持范围和重点
第五条 减排资金的支持范围:
(一)中央财政下达我区各项节能减排资金明确的支持范围;
(二)《广西壮族自治区节能减排实施方案》明确的支持范围;
(三)自治区人民政府确定的其他支持范围。
第六条 节能减排资金的支持重点 :
(一)重点行业节能减排;
(二)重点企业节能减排;
(三)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和关闭污染小企业;
(四)建筑领域节能减排;
(五)主要污染物减排;
(六)节能减排监测能为建设。
第五章 资金管理
第七条 节能减排专项资金试行专户管理。即节能减排专项资金由自治区财政厅商自治区有关业务主管部门提出分配方案,报自治区人民政府审定后,通过专户将资金拨付到各市财政部门及自治区本级项目实施单位。部分以奖代补资金
可采取提前预拨、年度清算的方式支持各市开展节能减排工作。
第八条 根据节能减排的具体内容,自治区财政厅将会同各有关业务主管部门,制定具体项目资金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具体项目资金的管理和使用。
第九条 各级财政部门要加强对节能减排资金的管理,并将专项资金纳入地方同级财政预算管理。
第十条 减排资金项目建设内容和预算一经确定,原则上不得调整。如确需调整的,必须按照规定程序经有关部门批准后方可执行。
第十一条 财政部门应督促项目建设单位做好项目财务管理工作,加强资金管理,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第十二条 减排资金必须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挤占、截留和挪用,也不得用于平衡本级预算。
第六章 监督检查
第十三条 自治区财政厅及有关业务主管部门将不定期开展检查和考核,对节能减排资金项目预算执行情况和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十四条 各级财政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健全监管制度,重点对资金到位及使用、实际节能减排效果等情况进行监督 检查。
第十五条 各级财政部门要汇总上一年度节能减排资金的收支和结余情况以及项目建设情况、节能减排效果情况等,于每年6月底前报自治区财政厅备案。
第十六条 对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自治区财政厅会同有关业务主管部门根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有关规定,采取通报批评、取消申报资格、停止拨付资金或追缴已拨付资金等措予以处理,并追究有关人员责任;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 附则
第十七条 本办法由自治区财政厅附则解释。
第十八条 各市财政部门可根据本办法,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并报自治区财
政厅备案。
第十九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第二篇:节能减排资金申请报告
资 金 申 请 报 告
关于申请节能改造” 专项资金的报告
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项目背景及情况分析
“十一五”期间,国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落实节约资源基本国策,围绕实现“十一五”GDP能耗降低20%左右的目标,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企事业单位为实施主体,大力调整和优化结构,加快推进节能技术进步,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有效的激励机制,加大政策及资金的引导力度,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调动市场主体节约能源资源的自觉性,尽快形成稳定可靠的节能能力,为实现国家节能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和“十一五” 政府工作报告中《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的要求以及武钢集团公司节能减排工作的相关安排,我们对武钢高、中压电机用电情况和武钢照明系统用电情况进行了普查摸底,并对相关节能措施和技术进行了反复调研。武钢各生产单位的大量变工况高压风机普遍存在“大马拉小车”、电能浪费等现象,大量循环水系统水泵(电机)存在各种管网不利因素、水泵运行在低效率区、严重偏离最佳工作点、输送效率低等现象。照明系统仍然存在大量类似高压钠灯、汞灯等高 2
耗能、低光效照明灯具。经过详细的技术分析和节能潜力评估,我们得出结论:如果对武钢数目庞大的电机系统(主要指风机、水泵系统)和照明系统进行节能改造,将取得相当可观的节能效益和社会效益。
通过前期的技术调研和成本核算,其中电机系统的全面节能改造投入的节能设备成本约1.3亿元左右,其中适宜改造的风机系统约60-70台(套)左右,可采用高压变频技术进行改造,投资额6000—8000万元;适宜改造的循环水系统约90个,含700-800台水泵的节能改造,投资额一个亿以上;照明系统含高耗能灯40000套以上,投资额6000万以上,如果对以上几个部分全面进行改造,年节电量能达到2亿度以上,节能效益是非常明显的,但投资额也是非常大的。因此,针对此种情况,武钢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EMC)实施该项目,即武钢通过和节能投资公司合作,企业本身对全部节能设备不投入资金,这样能够减少武钢的投资压力和投资风险,项目投资由专业EMC公司(中国节能投资公司、泰通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承担,节能投资公司提供全部节能设备给武钢使用,项目投入运行后,节能公司每月按双方确定的回收年限和分成比例从项目产生的节能效益中回收成本,回收期到期后,设备商提供的全部节能设备无偿转变为武钢的固定资产,今后产生的全部节能效益归武钢所有。在项目合同能源管理年限内,由节能公司对节能设备负责全免费维护。
三、项目内容和方案
该合同包括三个方面的项目改造: 项目
一、高压变频节能改造
高压变频调速技术是90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电力传动调速技术,应用了先进的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现代通信技术和高压电气、电机拖动等综合性领域的学科技术,其技术和性能胜过其他任何一种调速方式,变频调速以其调速效率高,启动能耗低,调速范围宽,可实现无级调速,动态响应速度快,调速精度高,操作简便,工频变频切换灵活,保护功能完善,易于实现生产工艺控制自动化,维修维护方便,应用范围广泛,使之成为企业采用电机节能方式的首选。
本项目采用高压变频调速技术,针对武钢各生产单位的大量变工况高压风机、泵类设备对存在节能空间的大型电机进行节能改造。武钢炼铁总厂、烧结厂、炼钢厂、能源动力总厂等单位,列入改造范围的设备60台,改造总容量为30000KW,改造后每年能节约电能1亿度以上,折合节约标准煤3.5万吨/每年。项目进展及成效
项目于2009年2月份启动,项目进展及节能成效如下:
1、高压变频节能项目:武钢总共列入改造计划的数量为58台。截至2010年7月初,目前改造完成验收的有22台。节能指标完成情况:(总投运时间按6个月计算:因22台设备是陆续投运,最长9个月,最短仅两个月,另有两台没进入计量)。
1)完成总节能量:21458413.8 kW·h 实现碳减排:16887771.67kg
实现经济效益:12875048.28元 2)月平均完成节能量:4291682.76 kW·h 3)实现总节能率:(已改造22台统计数据)
改造前小时总耗电量:28145.86 kW·h 改造后小时总耗电量:20410.56 kW·h 节能率:(28145.86-20410.56)/28145.86*100%=27.5% 目前我们只完成了整个高压变频改造项目计划的34%左右,如果全部完成68台,将会每月实现节电量12622594 kW·h,产生经济效益757.3556万元。
项目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该项目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显著,对推动节能改造、减少能源消耗、增加社会就业有明显的示范作用,能为完成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节能降耗总体目标,做出相应贡献。因投资巨大,技术、程序复杂,周期较长,为此特申请中央预算内投资节能备选项目资金1000万元整(一仟万元整)。
特此请求,恳请支持。
第三篇:中欧中小企业节能减排科研合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财政部 科技部关于印发《中欧中小企业节能减排 科研合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财企〔2011〕22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科技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科技局:
为规范和加强中欧中小企业节能减排科研合作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财政部、科技部研究制定了《中欧中小企业节能减排科研合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财 政 部
科 技 部
二○一一年八月八日
中欧中小企业节能减排科研合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和加强中欧中小企业节能减排科研合作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中欧中小企业节能减排科研合作资金(以下简称中欧节能资金)是指由中央财政预算安排的,专门用于支持国内中小企业与欧盟企业、研究单位等(以下简称欧方合作机构)在节能减排相关领域开展联合研发、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成果转化等科研合作,推动我国节能减排技术加快发展的资金。
第三条 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按照国家现行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条 中欧节能资金的管理应当遵循公开透明、定向使用、科学管理、加强监督的原则,确保资金使用规范、安全和高效。
第五条 财政部负责中欧节能资金的预算管理、项目资金分配和资金拨付,并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科技部负责编制中欧节能减排技术合作发展规划,与欧盟委员会所属相关机构的合作谈判,确定中欧节能资金的支持方向和支持重点,会同财政部拟定工作指南,下发申报通知,对申报的项目进行评审,并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章 支持内容和方式
第六条 中欧节能资金支持内容主要包括:
(一)支持国内中小企业与欧方合作机构联合研究开发国际尖端节能减排技术。重点支持有利于国内中小企业追踪国际技术发展方向,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填补国内技术空白的研发项目。
(二)引导国内中小企业转化中欧节能减排先进技术合作成果。重点支持国内中小企业应用中欧联合研发成果,开展技术延伸研究及小试、中试等活动,推动技术成果产业化的研发项目。
(三)鼓励国内中小企业从欧方合作机构引进消化吸收国际先进节能减排技术。重点支持国内中小企业引进适合我国国情的先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或本土化改造,提升我国技术研发水平与推广应用能力的研发项目。
(四)促进国内中小企业与欧方合作机构加强节能减排技术交流与合作。重点支持国内中小企业参加欧方合作机构组织的与节能减排技术相关的国际会议、考察、访问等交流项目。
第七条 中欧节能资金采取无偿资助方式。同一,每个项目单位只能选择本办法第六条规定的一项内容申请支持。
研发项目按不超过项目投资额40%的比例给予资助,每个项目最高资助额不超过300万元。
交流项目按照不超过实际发生的国际差旅费(仅包括国际交通费、会议费)50%的比例给予资助,每个中小企业最高资助额不超过30万元。
第三章 项目资金的申请
第八条 申请中欧节能资金的中小企业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在境内依法登记注册,具有企业法人资格;
(二)财务管理制度健全,会计信息准确完整,纳税信用和银行信用良好;
(三)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科技主管部门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或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科研人员占企业职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30%的企业;
(四)主要从事节能减排相关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和服务,其业务收入占企业年营业收入的比例不低于50%;
(五)已与欧方合作机构在节能减排技术方面建立正式合作关系,申报项目符合本办法的支持内容及支持方向和重点,且同期未获得其他财政资金支持;
(六)经营业绩良好,管理团队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较高的市场开拓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
第九条 中小企业申请中欧节能资金应当提供如下材料:
(一)资金申请文件;
(二)项目可行性报告;
(三)研发项目资金筹措方案及投资完成情况或交流项目国际差旅费支出情况;
(四)生产经营情况或业务开展情况;
(五)经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上一会计报表和审计报告(复印件并加盖单位公章);
(六)承担项目的企业法人执照副本及章程(复印件并加盖单位公章);
(七)与欧方合作机构签署的合作协议书(复印件并加盖单位公章);
(八)其他需提供的资料。
第四章 项目的审批与执行
第十条 科技部聘请有关领域专家组成专家咨询委员会,研究提出中欧节能减排技术合作发展规划建议。
第十一条 科技部会同财政部根据专家咨询委员会的建议,结合中欧合作谈判结果,确定中欧节能资金支持方向和支持重点,下发申报工作文件。
第十二条 省级科技主管部门会同省级财政部门在本地区范围内公开组织项目资金的申请工作,并根据本办法的规定及申报工作文件的要求,对申请企业的资格条件及相关资料进行初审。
第十三条 省级财政部门会同省级科技主管部门在规定时间内,将初审合格的项目及相关资料上报财政部和科技部。
第十四条 科技部会同财政部建立专家评审制度,组织专家对申请项目进行评审,并根据专家评审意见和当年预算安排情况提出项目计划和资金支持建议,经两部批准后在科技部和财政部网站向社会公示两周。
第十五条 对项目公示期内提出异议的项目,科技部应会同财政部及时组织调查核实。
项目公示期结束后,科技部将公示期内没有异议的项目和经调查核实没有问题的项目列为立项项目,向财政部提出资金使用计划。
第十六条 财政部对资金使用计划进行审定,将项目支出预算指标下达到省级财政部门,并根据预算管理规定及时拨付中欧节能资金。
第十七条 企业收到中欧节能资金后,按照《企业财务通则》(财政部令第41号)第二十条等相关规定进行财务处理。
第十八条 中欧节能资金研发项目承担单位在项目执行期内每年1月底前,及项目完成后1个月内向省级科技主管部门和省级财政部门报送项目进展情况及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不能按期完成的项目,需及时书面说明不能按期完成的理由和预计完成日期。
第五章 监督检查
第十九条 各级财政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对中欧节能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必要时可委托社会中介机构进行审计或评估。各级科技主管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管理和监督。
第二十条 省级科技主管部门应会同省级财政部门每年对本地区项目进展情况和中小企业使用中欧节能资金的总体情况进行总结,并于终了2个月内上报科技部、财政部。
第二十一条 中欧节能资金必须专款专用,对于违反规定使用、骗取资金的行为,财政部将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进行处理。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由财政部会同科技部负责解释。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四篇:江苏省省级节能减排专项引导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江苏省财政厅 江苏省经济贸易委员会
苏财企[08]179号 苏经贸环资[08]326号
江苏省财政厅 江苏省经济贸易委员会 关于印发《江苏省省级节能减排(节能与循环 经济)专项引导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各市县财政局、经贸委,省各有关单位:
《江苏省省级节能减排(节能与循环经济)专项引导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已经省政府批准,现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
附件:《江苏省省级节能减排(节能与循环经济)专项引导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2008年10月27日 附件:
江苏省省级节能减排(节能与循环经济)专项引导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意见》和《江苏省节约能源条例》、江苏省人民政府《加强节能工作的意见》(苏政发〔2006〕152号),省购政设立江苏省省级节能减排(节能与发展循环经济)专项引导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支持节能降耗和发展循环经济。为加强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绩效,充分发挥专项资金对节能降耗和循环经济发展的导向和激励作用,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遵循公开透明、公正合理、定向使用、科学监管的原则。
第二章 支持范围
第三条 节能项目
专项资金围绕重点领域节能,以冶金、化工、建材、电力纺织等高耗能行业和重点耗能企业为重点,推广节能技术、产品,实施节能改造工程。专项资金支持的工业节能改造项目,年节能量不低于500吨标准煤。(一)工业节能
1.工业锅炉(窑炉)节能改造:采用新型高效锅炉更新、替代低效锅炉,集成先进技术改造观有锅炉系统等节能改造,综合利用生产废弃物替代锅炉燃煤改造;淘汰落后工业窑炉,对现有工业窑炉进行综合节能改造。锅炉改造项目应使锅炉热效率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或节能量不低于1,000吨标准煤。2.区域热电联产:热电厂为扩大供热范围、淘汰集中供热范围内小锅炉实施的改造;为提高效率,实施的抽凝机组改背压机组;利用低热值燃料和秸秆等综合利用示范热电厂。热电联产改造项目节能量不低于1,000吨标准煤。3.余热余压利用:冶金、建材、化工、纺织、轻工等行业,改造和建设纯余热发电、压差发电、副产可燃气体和低热值气体回收利用等余热余压的余能利用装置和设备。
4.节约和替代石油:电力行业燃煤锅炉采用等离子无油、小油枪微油点火技术和低负荷稳燃技术的节油改造;化工、建材、冶金等行业工业窑炉以洁净煤、天然气、煤制气等替代燃料油,以及采用窑炉保温、富氧燃烧、余热回收等新技术、新工艺,实施的节约和替代石油改造。节约和替代石油项目的节约(替代)石油量不低于1,000吨标准煤。
5.电机系统节能改造:以高效节能中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高压电动机、交直流永磁电动机、通风机、水泵、空气压缩机等产品更新改造低效电动机等用能设备;实施以推广电机系统变频调速、软启动装置、无功补偿装置、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等先进技术和设备的节电改造。电机系统节能改造项目节电量应不低于100万千瓦时。
6.能量系统优化改造:冶金、化工、电力、纺织等重点行业和重点耗能企业实施的整体能量系统优化、梯级利用等改造项目。
7.高耗能行业工艺节能改造示范:高耗能生产工艺通过技术创新,简化生产工艺流程、减少耗能环节等,使能耗大幅降低的工艺节能改造,改造后工序能耗达到省内同行业领先水平。
8.节能产品规模化生产:技术在省内处于领先水平,节能效果明显,有较大推广价值的高效用能设备(如高效电机、风机、水泵、变压器、锅炉、绿色照明产品等)、余热余能回收技术和设备(如热管、热棒等)、能量梯级利用技术、高效节能保温材料、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和装备的开发和产业化示范项目。产品及技术应用后,社会节能量不低于5万吨标准煤。
9.淘汰水泥机立窑及电机、风机、水泵、变压器、锅炉等落后用能设备。10.重点耗能企业为挖掘节能潜力,组织节能改造,提高能源效率,委托节能服务中介机构实施的能源审计。(二)绿色照明
党政机关、学校、宾馆饭店、商场超市、大型工矿企业、医院、城市道路、景观照明及城市居民小区等推广紧凑型荧光灯、T5及T8荧光灯、金属卤化物灯、高压钠灯和半导体照明(LED)等高效照明产品的示范改造项目。(三)交通节能
1.交通运输企业加快更新淘汰落后运输工具,推广应用环保节能型交通运输工具。
2.交通运输企业推广高效节油装置和产品。
3.交通运输企业优化道路运输组织管理,提高运输集约化水平等节能示范工程。
(四)节能监测和技术服务体系建设
1.节能监测(察)机构加强监察执法能力建设。
2.节能技术服务中介机构面向企业、机关和事业单位开展合同能源管理等节能技术服务。
第四条 循环经济项目
(一)节水示范:重点围绕电力、冶金、建材、化工、造纸、纺织等高用水行业节水改造,单耗达到行业用水定额标准,节水量须达到10万吨以上;矿井水利用、海水淡化、中水回用等废水资源化项目等。
(二)资源综合开发:对矿产资源的采、选、冶工艺进行完善,提高综合回收率,回收率要达到国内同类型矿产的先进水平;推进尾矿、共伴生矿的综合利用,综合利用率要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重点支持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海洋能、地热能和氢能等开发利用项目。
(三)资源综合利用:工业废水(液)、废气和废渣的回收和综合利用项目,其中企业自身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利用率要达到90%以上,其它废物利用率要达到行业先进水平;废有色金属、废塑料、废纸、废旧纺织品的回收利用项目,其资源化方式的工艺先进性、产品高端化、规模化水平要在国内具有独创性;废旧轮胎、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废旧机电产品及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和循环利用项目;
“三剩物”和次小新材加工利用、稀贵金属再生利用、装备再制造、废旧电池及秸秆资源化、产业化、规模化等有典型示范意义的项目。
(四)清洁生产示范:在太湖、淮河等重点流域的化工、印染、酿造等重点行业,支持资源合理利用、节能清洁生产示范项目。企业规范实施清洁生产审核并通过验收,采用先进的工艺和技术实施改造项目,达到国家公告的24个行业清洁生产评价体系(国家发改委2005年第28号等相关公告)规定的先进指标。(五)重大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资源节约和替代技术、区域生态产业链延伸和链接技术、可回收利用生态材料和回收处理技术、再生水回用技术、“零”排放技术、绿色再制造技术、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以及节水器具推广示范项目等。
第三章 支持方式及标准
第五条 支持方式及标准
对列入节能和发展循环经济的项目,在项目竣工投产或主体设备到位后,按照不超过实际到位的技术设备投资额的20%,给予单个项目最高不超过300万元的补助。
对列入淘汰落后的项目,根据淘汰规模给予单个项目不超过50万元的奖励。
对列入执法能力建设的项目,给予不超过实际发生费用的30%、单个项目不超过100万元的补助。
对交通节能、绿色照明示范工程项目,给予不超过项目总投资的10%、单个项目不超过100万元的补助。
第四章 专项资金申报条件和程序
第六条 申报条件和要求:
(一)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依法登记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单位)。(二)正常运营一年以上,具备健全的财务管理体系。(三)申报工业项目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省有关规定。
(四)同一项目不得重复申报省级财政专项资金,对上已安排的项目不再支持。
(五)无不良诚信记录。
第七条 项目申报及审核程序:
(一)每年三月底前各市县经贸、财政部门在辖区内公开组织项目的申报工
作。
(二)各市县经贸、财政部门联合对申报项目进行审核、汇总,并于四月底前正式行文上报省经贸委、省财政厅。
(三)省直企业(单位)申报的项目,经其主管部门审核后,直接向省经贸委和省财政厅申报。
(四)省经贸委、省财政厅组织有关专家对申报的项目进行评审,必要时进行实地核查。依据专家评审结果确定项目,经公示后,省财政厅于六月底前下达专项资金。
(五)企业收到专项资金后,根据《企业财务通则》(财政部令第41号)的规定进行账务处理。
第四章 部门分工与职责
第八条 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由省财政厅和省经贸委共同负责。
省财政厅负责专项资金的预算安排拨付管理,对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省经贸委负责确定专项资金的使用方向,提出支持节能降耗和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会同省财政厅组织专项资金项目的申报、审核和工作总结和绩效考核。
各市县经贸部门和财政部门共同负责对申报专项资金项目初审、上报,对所确定的扶持项目进行检查、验收,并对项目实施效果进行总结评价。
第五章 监督检查和绩效评价
第九条 省财政厅、省经贸委分别对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和项目进行管理和监督,并对已实施项目进行绩效评价(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一)建立项目定期报告制度。各项目单位应按规定要求向所在地经贸和财政部门报送项目实施情况。
(二)建立项目跟踪问效管理制度。省经贸委会同省财政厅在终了后对上专项资金的总体情况、项目完成情况、资金使用效果进行总结和绩效评价。
第十条 项目单位应按有关财务规定妥善保存有关原始票据及凭证备查,对主管部门组织的专项检查,应主动配合做好相关工作,并提供相应的文件资料。
第十一条 项目单位在专项资金使用过程中存在违法行为的,一经查实将追回已经拨付的专项资金,并依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法律法规予以处理处罚。
第六章附则
第十二条 本办法由省财政厅和省经贸委负责解释。
第十三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同时停止执行《江苏省节能及发展循环经济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苏财企[2007]24号、苏经贸环资[2007]233号)。
第五篇:交通运输节能减排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交通运输节能减排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来源:国家财政部 时间:2011-7-7 21:40:57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交通运输节能减排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工作的顺利开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和国家现行财政财务法规制度,结合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交通运输节能减排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是指中央财政从一般预算资金(含车辆购置税交通专项资金)中安排用于支持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节能减排项目实施的资金。
第三条 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应坚持以下原则:
(一)科学定位。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初期投资效益不明显,但社会效益明显、公益性较强或国家发展战略重点支持的节能减排项目;
(二)统筹安排。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和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节能减排专项规划的总体要求,循序渐进,突出重点,确保实效,逐步有序推进项目的实施;
(三)合理使用。符合公开、公平、公正的办事程序,保证专款专用,资金使用情况和效果以适当形式予以公开,接受国家有关部门和社会监督。
第四条 专项资金纳入财政预算管理。
第二章 专项资金支持范围和方式
第五条 专项资金支持的对象是开展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工作的企事业单位,重点是国务院文件和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节能减排专项规划确定的重点项目实施单位和参加“车、船、路、港”千家企业低碳交通运输专项行动的企事业单位。
第六条 专项资金重点用于支持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行业推广应用节能减排新机制、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开发和应用,确保完成国家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节能减排规划安排的重点任务和重点工程。
第七条 专项资金的使用原则上采取以奖代补方式,由财政部、交通运输部根据项目性质、投资总额、实际节能减排量以及产生的社会效益等综合测算确定补助额度。
(一)对节能减排量可以量化的项目,奖励资金原则上与节能减排量挂钩,对完成节能减排量目标的项目承担单位给予一次性奖励。根据年节能量按每吨标准煤不超过600元或采用替代燃料的按被替代燃料每吨标准油不超过2000元给予奖励,对单个项目的补助原则上不超过1000万元。
节能减排量的核定采取单位报告、经第三方机构审核、交通运输部、财政部核定的方式。
(二)对于节能减排量难以量化的项目,可按投资额的一定比例核定补助额度,补助比例原则上不超过设备购置费或项目建筑安装费的20%;对单个项目的补助额度原则上不超过1000万元;
第八条 对已享受中央财政其他节能减排资金支持的项目,专项资金原则上不再安排补助。
第九条 交通运输部所需的工作经费从专项资金中安排,用于有关的项目评审、审核备案、监督检查等工作,工作经费不超过当年专项资金总额的1%,列入交通运输部部门预算。
第三章 专项资金的申请、审核与拨付
第十条 交通运输部、财政部根据国务院统一部署和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节能减排专项规划确定的重点任务、重点工程以及交通运输部节能减排重点工作,发布节能减排重点支持项目申请指南。
第十一条 专项资金的申请条件:
(一)申请单位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二)申请单位管理规范,具有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
(三)申请单位能源管理机构健全,具有完善的能源计量、统计和管理体系;
(四)申请项目符合节能减排重点支持项目申请指南明确的支持范围;
(五)项目实施完成后,具有明显的节能减排效果或对交通运输节能减排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六)申请项目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第十二条 节能减排量作为专项资金安排的重要依据,须经第三方机构进行节能减排量审核。由交通运输部根据国家有关要求制定第三方机构认定办法并依据办法规定公布机构名单,项目承担单位在公布的第三方机构名单中选择审核机构。
第十三条 符合申请条件的项目,项目承担单位按照项目指南的有关要求填报材料,连同第三方机构出具的项目节能减排量审核意见,报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以下简称:省(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进行初审。各省(市)交通运输部门审核汇总后,会同同级财政主管部门报交通运输部、财政部。
第十四条 交通运输部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提出专项资金支持项目建议,报财政部审核。
第十五条 财政部对专项资金项目进行审核后,将专项资金下达有关省(市)财政主管部门,同时抄送交通运输部。各省(市)财政主管部门应及时将专项资金拨付到项目承担单位,具体资金支付按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章 专项资金的监督管理
第十六条 各级财政、交通运输部门要切实加强对专项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制度,并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专项资金安排的重要依据。
第十七条 第三方机构对出具的节能减排量审核报告负责,对出具虚假节能减排量审核报告的第三方机构,将取消其审核资格,情节严重的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第十八条
对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由财政部、交通运输部组织重点抽查,对违反规定截留、挪用、骗取资金的,将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和《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及相关法规予以处理。
第五章 附 则
第十九条 中央直属企业单位资金申请程序参照本办法执行;交通运输部直属事业单位资金申请程序按照部门预算管理规定执行。
第二十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由财政部会同交通运输部负责解释。
财政部 交通运输部 二○一一年六月二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