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炼钢厂氧气转炉安全管理措施
炼钢厂氧气转炉安全管理措施 1设备与相关设施
1.1150t以下的转炉,最大出钢量应不超过公称容量的120%;200t以上的转炉,按定量法操作。
1.2转炉的炉容比应合理。
1.3转炉氧枪与副枪升降装置,应配备钢绳张力测定、钢绳断裂防坠、事故驱动等安全装置;各枪位停靠点,应与转炉倾动、氧气开闭、冷却水流量和温度等联锁;当氧气压力小于规定值、冷却水流量低于规定值、出水温度超过规定值、进出水流量差大于规定值时,氧枪应自动升起,停止吹氧。转炉氧枪供水,应设置电动或气动快速切断阀。
1.4氧气阀门站至氧枪软管接头的氧气管,应采用不锈钢管,并应在软管接头前设置长1.5m以上的钢管。氧气软管应采用不锈钢体,氧枪软管接头应有防脱落装置。
1.5转炉宜采用铸铁盘管水冷炉口;若采用钢板焊接水箱形式的水冷炉口,应加强经常性检查,以防止焊缝漏水酿成爆炸事故。
1.6转炉传动机构应有足够的强度,应能承受正常操作最大合成力矩;不大于150t的转炉,按全正力矩设计,靠自重回复零位;150t以上的转炉,可采用正负力矩,但必须确保两路供电;若采用直流电机,可考虑设置备用蓄电池组,以便断电时强制低速复位。
1.7从转炉工作平台至上层平台之间,应设置转炉围护结构。炉前后应设活动挡火门,以保护操作人员安全。
1.8烟道上的氧枪孔与加料口,应设可靠的氮封。转炉炉子跨炉口以上的各层平台,宜设煤气检测与报警装置;上述各层平台,人员不应长时间停留,以防煤气中毒;确需长时间停留,应与有关方面协调,并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
1.9采用“未燃法”或“半燃法”烟气净化系统设计的转炉,应符合GB6222的规定;转炉煤气回收系统的设备、风机房、煤气柜以及可能泄漏煤气的其他设备,应位于车间常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转炉煤气回收时,风机房属乙类生产厂房、二级危险场所,其设计应采取防火、防爆措施,配备消防设备、火警信号、通讯及通风设施;风机房正常通风换气每小时应不少于7次,事故通风换气每小时应不少于20次。
1.10转炉煤气回收,应设一氧化碳和氧含量连续测定和自动控制系统;回收煤气的氧含量不应超过2%;煤气的回收与放散,应采用自动切换阀,若煤气不能回收而向大气排放,烟囱上部应设点火装置。
1.11转炉煤气回收系统,应合理设置泄爆、放散、吹扫等设施。
1.12转炉余热锅与汽化冷却装置的设计、安装、运行和维护,应遵守国家有关锅炉压力容器的规定。
2生产操作
2.1炉前、炉后平台不应堆放障碍物。转炉炉帽、炉壳、溜渣板和炉下挡渣板、基础墙上的粘渣,应经常清理,确保其厚度不超过0.1m。
2.2废钢配料,应防止带入爆炸物、有毒物或密闭容器。废钢料高不应超过料槽上口。转炉留渣操作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喷渣。
2.3兑铁水用的起重机,吊运重罐铁水之前应验证制动器是否可靠;不应在兑铁水作业开始之前先挂上倾翻铁水罐的小钩;兑铁水时炉口不应上倾,人员应处于安全位置,以防铁水罐脱钩伤人。
2.4新炉、停炉进行维修后开炉及停吹8h后的转炉,开始生产前均应按新炉开炉的要求进行准备;应认真检验各系统设备与联锁装置、仪表、介质参数是否符合工作要求,出现异常应及时处理。若需烘炉,应严格执行烘炉操作规程。
2.5炉下钢水罐车及渣车轨道区域(包括漏钢坑),不应有水和堆积物。转炉生产期间需到炉下区域作业时,应通知转炉控制室停止吹炼,并不得倾动转炉。无关人员不应在炉下通行或停留。
2.6转炉吹氧期间发生以下情况,应及时提枪停吹:氧枪冷却水流量、氧压低于规定值,出水温度高于规定值,氧枪漏水,水冷炉口、烟罩和加料溜槽口等水冷件漏水,停电。
2.7吹炼期间发现冷却水漏入炉内,应立即停吹,并切断漏水件的水源;转炉应停在原始位置不动,待确认漏入的冷却水完全蒸发,方可动炉。
2.8转炉修炉停炉时,各传动系统应断电,氧气、煤气、氮气管道应堵盲板隔离,煤气、重油管道应用蒸汽(或氮气)吹扫;更换吹氧管时,应预先检查氧气管道,如有油污,应清洗并脱脂干净方可使用。
2.9安装转炉小炉底时,接缝处泥料应铺垫均匀,炉底车顶紧力应足够,均匀挤出接缝处泥料;应认真检查接缝质量是否可靠,否则应予处理。
2.10倾动转炉时,操作人员应检查确认各相关系统与设备无误,并遵守下列规定:
——测温取样倒炉时,不应快速摇炉;
——倾动机械出现故障时,不应强行摇炉;
2.11倒炉测温取样和出钢时,人员应避免正对炉口;采用氧气烧出钢口时,手不应握在胶管接口处。
2.12火源不应接近氧气阀门站。进入氧气阀门站不应穿钉鞋。油污或其他易燃物不应接触氧气阀及管道。
2.13有窒息性气体的底吹阀门站,应加强检查,发现泄漏及时处理。进入阀门站应预先打开门窗与排风扇,确认安全后方可入内,维修设备时应始终打开门窗与排风扇。
第二篇:炼钢厂转炉车间16年安全工作计划
炼钢厂转炉车间2016年安全工作计
划
一、全年目标:
全年实现无死亡、无重伤、无重大生产设备事故,无重大险肇事股,无重大事故隐患,工伤事故发生率低于厂规定指标。
二、指导思想:
以国家领导人对安全工作指示为指导,以公司安全工作治理制度为标准,以安全工作总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为原则,以班组安全治理为基础,以预防转炉重大事故为重点,以纠正岗位违章操作和工人劳保品穿戴为突破口,落实各项制度,开展安全亲情教育,开创安全工作新局面,实现安全生产根本好转。
三、安全防护重点及部位:
转炉爆炸事故,喷火事故,钢包车漏钢事故,混铁炉洒铁事故,转炉炉役、道轨检修和lf炉检修砸伤事故。
四、主要工作措施和安排:
1、开展多种形式对职工进行安全培训教育,在安全教育的基础上,增设安全知识竞赛,安全谜语,安全演讲,班前提问等活动,同时抓好调入工人的教育。
2、加强易出事故岗位工的监护及职工的责任感,重点是操枪、摇炉、开车、炉前工等,不定时检验对突发事故的处理方法。
3、对各种施工、检修区进行重点防护,设立危险区域警示标志,天天有人监护现场,对煤气法门作好遮挡,提示检修、施工人员注重安全,教育工人不在危险物下站立,不随便向平台下仍东西。
4、加强安全治理,控制事故发生,真正将安全重心下移到基层小组,确保
全年做到安全生产,努力实现全年事故“0”的目标。经车间研究决定,制定2016年安全措施。
5、把握各非常时期的思想动向,重点是各节日期间的喝酒上岗,麦秋两季农村工人的疲惫上岗,青年工人的婚期上岗和受处分工人的带情绪上岗。
6、建立健全安全防护组织,对原有的班组安全员重新进行调整,不负责的撤换,对个大组、各炉座、各负责领导实行指标挂钩考核,要求跟班、值班人员,对生产、安全、环境卫生实行三位一体全面治理。
7、解决职工具体生活问题,及时联络各岗位空调修缮,炉前、精炼炉岗位配备微波炉,解决职工热饭问题,夏季增设冰糕、绿豆汤解决防暑降温问题,积极向上级反映除尘问题,希望得到解决。
8、对应急预案不断进行演练,至少每半年组织一次。
9、对各工长及全体工人实行风险
押金制度,签定安全合同,认真兑现。
10、认真抓好班组检查,不断抽查班组安全检查表,班组台帐记录,奖优罚劣。转炉车间
2016-01-05
第三篇:炼钢厂安全工作总结炼钢厂11月工作总结转炉炼钢工作总结
炼钢厂安全工作总结炼钢厂11月工作总结
转炉炼钢工作总结
炼钢厂11月工作总结转炉炼钢工作总结
炼钢厂安全工作总结2009 年炼钢厂以安全环境体系运行为平台,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思想,在公司生 产安全处和炼钢厂领导班子的正确指导下,从提高广大职工安全意识入手,狠抓基层基 础工作,加大安全隐患检查整改力度,强化安全管理的执行力度。
认真贯彻执行公司安 全生产方针和各项规章制度,通过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在 2009 年安全管理工作 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为炼钢厂各项工作和安全生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安全管理工作:
1、安全生产工作按照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原则,并加大了安全考核力度,做到思想到位、组织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及时调整修订健全安全生产网络。
管 理人员每天利用班前会传达公司和厂部有关安全生产的指示和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并落实到各班组和职工,对安全生产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2、加强现场安全生产的检查,全年自查隐患 132 项,除少数老设备、老厂房问题没整 改,上级公司有待解决外,其余全部解决,并坚持日常有巡检、月月定检、班中有点检,坚持以谁使用谁检查,谁负责的原则,发现隐患,及时处理,全年共更换灭火器 250 余 具。
加大现场三违检查力度,严格规范了劳动纪律,杜绝三违现象,特别是新区和老区 人员的频繁变动,新工人增加多,技术差,在短时间内根本达不到生产的要求。
还有就 是设备的老化,备件跟不上、质量差,维修频繁,事故率高,这一切因素都给炼钢厂安 全生产带来了极大的隐患。
3、加强职工安全教育培训,不断提高职工安全意识:全年 2-10 月份共召开各种安全
工作例会 85 场次,每月组织召开全体职工安全生产总结会,总结上月安全生产和事故 教训,教育职工遵章守纪,爱岗敬业,严格违章作业,精心操作,杜绝事故。
签定职工 互监互保责任书,各单位下发了安全生产工作禁令。
制定了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规程 19 项。月份组织全厂班组长以上干部和特殊工 124 名,参加公司生产安全处举办安全培 训学习班,并进行安全考试,共 3 场 9 小时,考试成绩全部合格。
特殊工办证培训 85 人、3 场 24 小时,办证 21 人全部合格取证。
老工人旁听学习考试有 5 人不合格,并进 行补考后合格。
组织全体天车工进行安全操作规程学习培训考试 85 人全部合格,共计 320 名。
发动职工开展查找身边隐患活动,共查找 123 项并及时进行整改。
组织全体职 工参加公司举行安全月知识试题考试,办宣传板栏和漫画条幅。
组织特殊工安全学习办 证,和老工人旁听学习考试,确保了安全月和安康杯活动开展。
进一步提高职工技术水平和操作水平。
组织新工人,东区实习,转岗返岗工安全学习教育培训 200 余名,学习事故案例教训,劳动纪律,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消防知识,安全操作等,签定导师带 徒责任书,为公司发展壮大和安全生产奠定了良好基础。
4、自从公司重组 2 年来,炼钢厂人身伤害事故大幅度下降。
从 2007 年前每年 10 起以 上,到 2008 年轻伤重伤事故为零。
2009 年发生 1 起轻伤。月 21 日 1#炉因烟道漏水 大,多次补焊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出钢过程中,炉体有块湿渣掉到钢包液体中放炮飞溅 到出钢工李海峰左眼,把眼膜烧伤。5、2009 年发生险肇事故 2 起,与去年下降 3 起,比 2007 年下降 27 起,交通和外协单 位事故为零。
二、存在问题和不足之处
1、备品备件跟不上,质量差、设备事故频率超标,部分设备需要更新:厂房需整改、天车超过大修年限、部分管道腐蚀严重需要大修和检验,都潜在安全隐患不易发现的特
第四篇:炼钢厂转炉车间安全工作计划
炼钢厂转炉车间安全工作计划
一、目标:
实现无死亡、无重伤、无重大生产设备事故,无重大险肇事股,无重大事故隐患,工伤事故发生率低于厂规定指标。
二、指导思想:
以公司对安全工作指示为指导,以厂部安全工作治理制度为标准,以安全工作总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为原则,以班组安全治理为基础,以预防转炉重大事故为重点,以纠正岗位违章操作和工人劳保品穿戴为突破口,落实各项制度,开展安全亲情教育,开创安全工作新局面,实现安全生产根本好转。
三、安全防护重点及部位:
转炉爆炸事故、喷火事故、钢包车漏钢事故、行车吊运铁水罐的避障、合金烘烤煤气中毒、道轨检修和lf炉检修砸伤事故。
四、主要工作措施和安排:
1、开展多种形式对职工进行安全培训教育,在安全教育的基础上,增设安全知识竞赛,安全谜语,安全演讲,班前提问等活动,同时抓好新员工的安全教育。
2、加强易出事故岗位工联保互保及职工的责任感,重点是操枪、摇炉、合金工、炉前工等,不定时检验对突发事故的处理方法。
3、对检修区进行重点防护,设立危险区域警示标志,有人监护现场,挂牌上锁提示检修、检修人员注重安全,教育工人不在危险物下站立,不随便向平台下仍东西。
4、加强安全治理,控制事故发生,真正将安全重心下移到基层小组,确保全年做到安全生产,努力实现全年事故“0”的目标。
5、把握各非常时期员工的思想动向,重点是各节日期间的喝酒上岗,员工的疲惫上岗,青年员工的婚期上岗和受处分工人的带情绪上岗。
6、建立健全安全防护组织,对个大组、各炉座、各负责领导实行指标挂钩考核,要求跟班、技术员、值班长,对生产、安全、环境卫生实行三位一体全面治理。
7、解决职工具体生活问题,及时联络各岗位空调修缮,夏季增设冰糕、绿豆汤解决防暑降温问题,积极向上级反映除尘问题,希望得到解决。
8、对应急预案不断进行演练,至少每半年组织一次。
9、认真抓好班组检查,不断抽查班组安全检查表,班组台帐记录,奖优罚劣。
转炉二车间(甲班)
2011年10月19日
------------------
朋 友 掏 心 交、父 母 拿 命 孝
第五篇:氧气安全管理规定
氧气安全管理规定 目的和范围
为规范公司氧气使用、管道安装、管道置换、氧气区域警示标识、管道脱脂等,提高氧气使用安全,保障生产、检修顺利进行,特制定本规定。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所有使用氧气的工序、外协单位、工程建设单位。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深度冷冻法生产氧气及相关气体安全技术规程》(GB 16912-2008)《脱脂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HG 20202-2000)
《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GB 7231-2003)《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公告六条规定》(安监总局令 第70号)3 职责 3.1安全环保部
3.1.1负责制定氧气安全管理规定,并监督落实。
3.1.2负责对氧气使用单位的安全标识、警示标识进行监督和检查。3.1.3负责组织各单位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普及氧气安全知识。3.2生产运行部
3.2.1负责对氧气生产、使用单位的生产、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
3.2.2负责对新增加的氧气管线进行使用登记和审批,对管道敷设和安装方案审核。3.3 设备管理部
3.3.1负责对氧气设备上的相关安全附件定期校验。3.3.2负责氧气设备设施的检维修工作。
3.3.3负责审核氧气设备设施脱脂施工方案进行审核。3.3.4负责组织对新建氧气管道、设施脱脂进行确认。3.4各使用车间
3.4.1负责氧气管道的置换、氧气区域警示标识悬挂。
3.4.2负责对使用氧气的设备及安全防护设施进行日常检查和维护。3.4.3负责对氧气使用岗位进行氧气安全培训。管理内容和要求 4.1氧气使用及维修要求
4.1.1氧气使用点应远离易燃易爆存放处(包括油库、废旧擦机布处理点等)。
4.1.2 凡与氧气接触的设备、管道、阀门、仪表及零部件严禁沾染油脂。氧气压力表必须设有禁油标志。
4.1.3操作、维护、检修氧气生产系统的人员所用工具、工作服、手套等用品,严禁沾染油脂。
4.1.4氧气阀门使用必须由专人负责,氧气阀门开启时必须缓慢进行,操作人员应站在阀门的侧面。
4.1.5对氧气管道或阀门等进行在检维修作业时应将氧气进行排空,确认压力降为零、吹扫置换分析合格后方可进行检维修作业,作业前必须将工具及备件等进行严格脱脂处理,以免发生燃烧爆炸。
4.1.6对氧气阀门及管道进行维修时,维修人员不得戴沾有油污的手套,维修工具必须是专用铜制工具,且进行严格的脱脂。
4.1.7氧气放散时,在放散口附近严禁烟火,氧气的各种放散管均应引出室外,并放散至安全处。维修人员及监护人员的通信工具必须处于关闭状态,工作外人员必须隔离到警戒范围之外。
4.2 氧气管道安全要求
4.2.1氧气管道在安装、检修后或长期停用后再投入使用前,应将管内残留的水分、铁屑、杂物等用无油干燥空气或氮气吹扫干净,吹扫压力不得超过容器和管道的设计压力,流速应不小于20m/s,直至无铁锈、尘埃及其他杂物为止。
4.2.2在吹扫前应把阀门等拆卸下来(包括已经校正的开孔和过滤器),防止受损。
4.2.3严禁用氧气吹扫管道。
4.2.4吹扫期间,同一回路上要进行数次吹扫,直到无异物排出。
4.2.5空气吹扫时,五分钟内检查用白布或白漆涂过的靶板,其上无铁锈、尘土、水份及其它脏物为合格。
4.2.6厂区架空氧气管道每隔80~100m应设有防雷、防静电接地措施;厂房内氧气管道应有防静电接地措施,氧气管道的法兰、螺纹接口两侧应用导线作跨接,其电阻应小于0.03Ω。
4.2.7与油质、有可能泄漏腐蚀性介质的管道共架时,应设在该类管道的上方或支架两侧。除为氧气管道服务的电控、仪控电缆(或共架敷设的为该类管道服务的专用电缆)外,其余电气线路不准与氧气管道共架敷设。
4.2.8氧气管道可沿生产氧气或使用氧气的建筑物构件上敷设,且该建筑物应为一、二级耐火等级。
4.2.9氧气管道安装前必须对管道、阀门、法兰、垫片等连接部件进行充分脱脂,脱脂合格后方可连接。
4.2.10焊接氧气管道必须用氩弧焊打底,具有专业焊接资格人员进行焊接。
4.2.11氧气管道安装完毕后,利用氮气或干燥无油压缩空气进行吹扫,反复吹扫分析合格后方可送氧。
4.2.12送氧时应注意缓慢送氧,逐渐提升氧气压力,升压应逐级进行,先升50%的试验压力,经检查后,再以10%的试验压力级差逐级升压,每级停留不小于3min,达到试验压力后稳定5min,以无变形,无渗漏为合格。
4.2.13对氧气管道进行动火作业,须按公司《动火作业安全管理规定》要求办理《动火安全作业证》和其他相关作业票证,并得到批准后方可作业。4.3氧气管道置换要求
4.3.1氧气管道置换由氧气使用单位编制置换方案。由生产运行部对置换方案进行审核,并协助氧气使用单位进行置换工作。
4.3.2 氧气管道置换以氮气为主,干燥无油压缩空气为辅助。
4.3.3氧气管道置换,必须做到不留死角,将支管上的放散点都打开,吹扫必须持续一段时间,分析合格为标准。具体时间根据管路的复杂程度和管路的长短来决定。
4.3.5氧气管道置换放散点周围应有人监护,防止使用氮气置换时,有非作业人员进入,造成人身伤害。放散点周围应拉设警戒线、设置安全警示牌,防止无关人员意外进入。4.3.6 置换结束后应该隔离置换气源,将置换管道内的残余气体排放干净后,检测氧气浓度合格后方可作业。
4.4氧气区域警示标识悬挂及管道安全色涂刷要求
4.4.1 氧气区域警示标识主要是指回避火源类,由火源弱到强的依次是,避免阳光直射、远离热源、远离火源、禁止使用产生火星的工具、禁止接触热源、禁止接触易燃易爆物。4.4.2 氧气出口阀门处应该悬挂“禁油”标识(禁油阀门除外)。
4.4.3氧气管道涂色应符合《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GB7231)及公司有关要求。
4.5 氧气管道组成件及仪表脱脂
4.5.1 已铺设的管道,宜拆卸成管段或用循环脱脂剂的方法进行脱脂。不能拆卸或循环脱脂有困难的管道,应在铺设前进行脱脂,脱脂后应保持不被污染。
4.5.2 有明显锈蚀的管子应经喷砂或采用其他方法清除铁锈后,再用脱脂剂脱脂。4.5.3 管子内表面脱脂,宜在管内注入脱脂剂,管端用木堵或用其他方法封闭。4.5.4 大口径管子宜用擦拭法擦洗,小口径管子宜整根放在脱脂剂内浸泡1~1.5h。4.5.5 预制好的管段宜在连接后用循环脱脂的方法进行脱脂,并应在保证脱脂剂能循环到需要脱脂的全部内表面。密封面应单独脱脂,脱脂循环的时间不少于30min。4.5.6 管子外表面的脱脂可用擦拭法擦洗。
4.5.7 阀门应在研磨试验合格后进行脱脂。脱脂前应将阀门拆成零件清除铁锈等杂物,侵入脱脂剂1~1.5h。螺栓与金属垫片可采用同样方法脱脂。阀门壳体,可用擦拭法进行脱脂。4.5.8 非金属垫片应选用适当脱脂剂进行脱脂,垫片侵入脱脂剂内1~1.5h,取出后应悬挂在空气流通处或通风装置内吹干,直至无脱脂剂气味为止。管道脱脂完成后应采取紫光灯照射和白滤纸擦拭法进行检查;脱脂完成后应采取气相防锈塑料膜进行封口保护。
4.5.9 易拆卸的仪表进行脱脂时,应拆下需脱脂的部件、附件及填料,放入脱脂剂中进行浸泡,浸泡时间应为1~2h。
4.5.10 不易拆卸的仪表进行脱脂时,宜采用灌注脱脂剂的方法,灌注后浸泡时间不应少于2h。
4.5.11脱脂剂使用前应进行含油量分析。含油量分析要求:油量<100mg/l用于净脱脂含油量,>100~500mg/l时仅用于粗脱脂,>500mg/l时不得使用,使用脱脂剂必须采用分析,含油量不超过0.03%。含油量检验:不定期取样送专检部门化验。
4.5.12 脱脂后的设备、管道,不得使用含油的介质进行压力试验及吹扫。4.5.13脱脂检验标准:
(1)凡经脱脂的管材及附件都要进行外观检查,不得有任何外来物或残余物粘在上面。(2)检验方法:
用清洁干燥的白色滤纸擦抹脱脂件表面,无油脂荧光为合格。(3)对检验不合格的脱脂件,必须重新脱脂。
(4)所有脱脂件必须经有关人员检验合格后,再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式,未经认证的,视不脱脂不合格,必须重新脱脂。
4.5.14除锈、脱脂后的管道应用塑料布将管端封好,防止再被污染。
4.5.15对已经脱脂的管道及管件存放时严禁与带油类物质放在一起。应设置已脱脂管道、管件区。
4.5.16酸洗脱脂之前不得将管子、管件与阀门开口端的盖帽拆除。5 考核
各部门、车间执行本规定的情况由安全环保部进行监督、检查,结果按公司相关安全管理考核办法进行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