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长沙市开福区人民政府开福区被征地农民保障住房建设和申购暂行办法
长沙市开福区人民政府 开福区被征地农民保障住房
建设和申购暂行办法
开政发„2009‟15号
第一条
为做好征地拆迁安置工作,维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保障被征地农民居住条件,根据《长沙市征地补偿安置条例》、《长沙市征地补偿实施办法》(市政府令第103号)及长沙市人民政府《征地补偿安置若干问题暂行规定》(长政发[2008]30号)等法规和政策的规定,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区政府征地办公室负责全区被征地农民保障住房建设和申购工作的管理、指导和协调工作,办理保障住房建设用地指标,组织审定拟安置人口,协同相关单位做好保障住房小区的规划、保障住房设计方案的审定等工作。
各镇人民政府、相关街道办事处负责保障住房用地的具体选址,负责制定各保障住房小区的具体建设方案,对方案进行可行性研究,按区人民政府审定的方案组织办理报建手续,实施保障住房的建设,按统一规定进行分配并牵头办理产权手续,协助长沙市城北投资有限公司协调规划部门编制本辖区范围内保障住房小区规划。
长沙市城北投资有限公司负责协调规划部门编制本辖区范围内保障住房小区规划,负责办理保障住房建设用地手续,并对社保用地进行融资或开发,以筹措保障住房的建设资金和社保资金。
区国土分局协助各镇人民政府、相关街道办事处提供各项目被征地拆迁的人员名单(含独生子女、半边户及其非农配偶等),报区人民政府征地办公室组织认定。
区规划分局负责保障住房用地和建设有关规划手续的办理和协调。
区建设局负责对保障住房的建设质量和安全工作进行监督和管理。
区计生局负责审核拆迁安置对象独生子女证的合法有效性。区财政投资评审中心负责对各镇、街保障住房建设成本的审定。区民政局负责社会救助和村务公开等工作。
区农林水利局负责参与对拟提供保障住房的渔业人口的审定。区监察局负责对保障住房建设和分配工作进行监督。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社区居委会)负责召开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确定转为城镇居民的人员名单和安置(保障住房安置和进入城镇居民社保)对象,经镇、街会同国土、公安部门审核后报区政府征地办核准,协助各镇、街做好保障住房分配工作。
第三条
保障住房原则上按规划为小高层或高层住宅。基本户型为80m2、120 m2、160 m2三种,供购房人选择。各类户型产权面积与设计面积原则上正负偏差不超过2 m2,具体户型根据大多数被征地农民意见,按照规划要求,科学合理地进行优化设计。
保障住房小区内的基础设施配套项目、社区服务功能等按照规划要求配套到位,保障住房参照长沙市经济适用房的标准和惯例进行建设和交房。
第四条
建设单位代购房户办理《房屋所有权证》和《国有土地使用证》,办理两证的相关税费按政策规定执行。
管道燃气、通信、数字电视的建设费用列入建设成本,管道燃气的开户费和开通费、数字电视(含机顶盒)等的开通费按市场惯例由购房户承担。
第五条
保障住房的申购对象、购房面积及价格。
保障住房的申购对象为实行货币安置的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及其他经区人民政府征地办公室组织认定的人员。申购对象的确定,以征地方案公告规定的期限为准,之后新增加的人员不享受购房指标。
保障住房按建筑面积每人80m2由申购对象购买,另由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按建筑面积每人5m2购买非住宅房屋,其经营收入作为新社区的物业管理费用支出。保障住房的购买均价为1200元/ m2,5m2非住宅房屋均价为1500元/m2。
认定符合申购条件的几种特殊对象的申购办法:
对“半边户”中城镇居民一方,经市住房保障局确认其没有享受福利分房、货币分房或者没有购买经济适用房以及未享受其他住房补贴的,以产权户为单位,增加一人购房指标(每户最多增加一人)。购房价为区财政投资评审中心审定的保障住房建房成本价。
纯农户的独生子女及半边户的独生子女(本村农业户口)凭计生部门的“独生子女证”增加一人购房指标(每证增加一人)。“半边户”的独生子女是非农业人口或户口不在本地的,该子女不属安置对象,其独生子女证可以增加一人购房指标,购房价为区财政投资评审中心审定的保障住房建房成本价。离异夫妻的独生子女按半边户独生子女对待,由监护人所在地提供保障房源。世居本村,有合法建筑拆迁的非农户,经村、镇人民政府(相关街道办事处)、区征地办核实,市住房保障局确认,没有福利分房、货币分房或没有购买经济适用房及未享受其他住房补贴,他处确无住房的,可以按人平40m2申购保障住房,以户为单位,每户总购房面积不超过拆迁时户总合法面积,购房价格按审定的保障住房成本价予以确定。
原属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在校大、中专学生享受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同等购房待遇。
原属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现役军人属士兵、士官序列的,享受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同等购房待遇。
劳教、服刑人员在劳教、服刑前为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享受与其他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同等购房待遇。
大中专院校学生毕业回原籍,退伍军人回原籍,劳教、服刑人员回原籍三种类型迁入的农业人口,成为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履行村民义务,参与集体资产分配的,享受与其他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同等购房待遇。
因婚姻迁入的农业户口、因婚姻迁居而户口未迁出的农业人口,成为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参与集体资产分配,经村民代表大会或村民大会决议,在拆迁补偿时享受与其他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同等补偿和分配待遇的,享受同等购房待遇。
第六条
保障住房的申购对象按照以下程序审核确定:
(一)在项目征地时,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委员会申报申购保障住房的人员名单,镇人民政府、相关街道办事处初步审核后,报区人民政府征地办公室备案。
(二)审核名单在发布《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征求意见公告》时张榜公示,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
(三)公示完毕后,根据公示情况,由区人民政府征地办公室组织相关部门复核。
(四)区人民政府征地办公室在复核后,将名单报区人民政府确定。
第七条
由于规划、设计及户型组合等原因,以户为单位申购实际人均不得超过4m2。人均超出购房指标面积2m2以内的按成本价购买;人均超出购房指标面积2m2以上的按市场价购买;户购住房套数总面积少于户控总指标面积的,则差额面积按购房均价×差额面积兑现补贴给购房户。
第八条
保障住房的实际销售价格在办法确定的售房均价基础上按房屋标准楼层上下调整系数为±20元/m2〃层。购房时采取抽签确定购房顺序,再按顺序抽签确定房号。
第九条
愿意申购保障住房的,以户为单位在签订征地拆迁补偿协议的同时,一并向各镇人民政府、相关街道办事处提交《申购保障住房意向书》,所有达到16周岁的申购对象都必须在《申购保障住房意向书》上签定认可。建设单位根据审定的《申购保障住房意向书》中的户型进行组织设计,设计方案审批通过后,购房户与建设单位签订《申购保障住房合同》。未签订征地补偿安置协议和未腾地交房的,不能参与购房。
第十条
自愿放弃申购住房的,签订征地拆迁补偿协议的同时提出,并提交《自愿放弃申购保障住房报告》。选择放弃的,家庭16岁以上的所有家庭成员必须在报告上签名。镇、街对自愿放弃购买保障住房的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给予以下货币补贴(在签订征地拆迁补偿协议后30日内不提出申购意向的视同自动放弃):
货币补贴=(保障住房的成本价/m2-1200元/m2)×(1+10%)×审定的保障住房指标面积
货币补贴资金包含《长沙市征地补偿实施办法》中被征地的农业人口增加的2.53万元/人的购房补助费。
保障住房的成本价以区财政投资评审中心审定的价格为准,保障住房的成本价先按2300元/ m2计算,在被征地农民签订拆迁货币补贴安置协议后,先按预估成本价的70%支付补贴费用,待区财政投资评审中心审定价格后,由镇、街按多退少补的原则与被征地农民进行结算。
第十一条
申购保障住房的,以户为单位预缴购房款(1200元/ m2)的50%作为首付款,由相关镇、街在房屋拆迁补偿款中留存。余款按《申购保障住房合同》的约定按时缴交。不愿意预缴首付款或者逾期不缴交余款的,视同自动放弃购房。违反《申购保障住房合同》的,按合同约定的违约条款处理。
第十二条
由集体经济组织按建筑面积每人5 m2购买的非住宅房屋的建设在被征地农民保障住房建设中统筹设计和建设,非住宅房屋包括小区的物业用房和地下车库、门面等有收益的建筑设施。
集体经济组织购买非住宅房屋的购房款,由相关镇、街在征地拆迁土地补偿款和集体设施补偿款中留存。
第十三条 自愿购房的以户为单位将《申购住房意向书》填写好后由所在村统一报所在镇、街。由镇、街牵头,区政府征地办公室组 织区监察局、区国土分局、区公安分局、区房产局等单位对购房申请进行审定。
第十四条
全区按新政策实施征地补偿安置工作由区监察局和区人民政府征地办公室共同进行监督,定期进行检查。
保障住房的申购实施阳光工程,保障住房的各类户型、购房对象、优惠面积及价格等按“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全部予以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对违反本办法的有关规定不按程序办理、玩忽职守、营私舞弊、滥用职权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第十五条
本办法由开福区人民政府负责解释,如遇上级政策调整和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区人民政府再行制定相应的申购办法。
第十六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本办法实施前已发布的有关文件如与本办法相冲突,按本办法执行。
附件:本办法所涉及的相关解释 附件:
本办法所涉及的相关解释
1、集体经济组织成员
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五个条件:①在籍农业人口;②在本地范围内自有、共有住房或有与其他家庭成员共同生活的长期、固定的住房;③享有农村土地承包权的;④履行集体经济组织主要义务的;⑤享有集体经济组织各项权益分配的(包括拆迁补偿安置)。
2、半边户:指夫妻双方有一方是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另一方是城镇居民的住户。
3、世居非农户
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①在本地范围内自有、共有住房或有与其他家庭成员共同生活的长期、固定的住房;②原属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因就学、就业、入伍等其他原因户口转籍;③他处无房,常居本村。
世居非农户分两种类型区别对待:①全部为世居非农人口的纯非农户,原则上不能单独另行分户(一户分为几户),以户为单位每人40m2,无论多少人口每户最多不能超过拆迁时户总合法面积(即以面还面的原则);②有世居非农人口的家庭,非农人口不能单独分户,只能与共同生活的农业人口一起以户为单位进行申购,按照人口数每 人40m2,无论多少人口总计最多不能超过拆迁时非农人口的总合法面积。
4、成本价:是指区财政投资评审中心审定的保障住房建房成本价。
5、建设单位: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委托和指定的有资质的开发建设单位。
6、产权面积:市房屋产权管理局颁发的《房屋所有权证》所载明的房屋面积。
7、市场价:供房当时由市房产局发布的开福区上季度商品房均价。
8、应补差面积价格:
(80m2×户实际人数-户购总面积)×1200元
9、房屋契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契税暂行条例》第一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转移土地、房屋权属,承受的单位和个人为契税的纳税人;房屋维修基金根据《长沙市住宅区物业维修基金管理办法》规定由购房户承担。
10、供房标准(毛坯房)外墙:外墙砖、局部墙漆; 给水管:PPR给水管; 排水管:UPVC排水管; 户内墙及天花:普通抹灰; 地面:水泥砂浆找平; 楼梯间:地面水泥砂浆抹面压光、墙面天棚为888、型钢木扶手; 阳台:非封闭式阳台; 入户门:防盗门; 窗:塑钢窗;
电线:采用优质电线电缆;
电视、电话:客厅、主卧均设置电视、电话点各一个,开通费由购房户自理;
宽带:宽带网入户,布置在次卧室,开通费由购房户自理; 智能系统:电视监控、红外线防盗、电子巡更监控系统、背景音乐;
对讲系统:优质非可视对讲系统;
电梯:经质监部门检测合格的国产电梯;
煤气管道:煤气管道到户(每户设置一个点),燃气管网工程建设服务费由购房户自理。
第二篇: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妥善解决被征地农民的基本生活和长远生计问题,维护其合法权益,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做好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指导意见的通知》和《aa市城区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办法》的规定,结合自治县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指被征地农民,是指在自治县境内因政府统一征收农村集体土地而失去全部或大部分承包土地,且在征地时享有农村集体土地承包权的在册农业人口。
第三条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实行农民自愿、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的原则。
第四条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由自治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负责管理,财政、国土资源等部门和各乡镇人民政府协助组织实施。自治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所属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负责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的具体业务工作。
第二章保障对象范围及申报审批流程
第五条参加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年满16周岁,具有自治县常住户口;
(二)XX年1月1日以后因被征地家庭所承包的耕地全部丧失或剩余耕地人均在0.3亩以下(含0.3亩);
(三)在征地时享有农村集体土地承包权,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村干部养老保险。
第六条符合本办法规定参保条件的被征地农民应在2012年12月31日前办理参保手续,本办法公布实施后的被征地农民应在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批准之日起一年内办理参保缴费手续,符合条件但没有在规定时间范围内参保的,视为自动放弃。
第七条被征地农民参加基本生活保障,应由所在村(居)民委员会填写花名册并公示,经乡镇人民政府审查后,将人员名册、户籍证明和本人身份证(复印件),报自治县国土资源局审核,最后由自治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审定。
第三章缴费标准和待遇支付
第八条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费用实行一次性缴纳并建立个人账户。其基础标准分为三档,一档7000元,二档1XX元,三档17000元。被征地农民在参保时可选择其中一个档次标准缴纳。
参保时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以上的人员根据所选择的缴费档次和年龄段依次递减缴纳金额,具体为:男60—64岁、女55—64周岁的按选择缴费档次的95%缴纳;65—69周岁的按选择缴费档次的90%缴纳;70—74周岁的按选择缴费档次的85%缴纳;75—79周岁的按选择缴费档次的80%缴纳;80周岁以上的按选择缴费档次的75%缴纳。
第九条鼓励被征地农民在按本办法第八条规定的基础标准参保的前提下,补充缴纳基本生活保障个人账户资金,提高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其标准由被征地农民根据自身承受能力确定,但补充缴纳个人账户资金累计不得超过25000元。
第十条村(居)民委员会应当从被征收土地的集体土地补偿费中,为被征地农民参加基本生活保障给予资金补助。其补助标准为,XX年11月1日至2012年1月1日以前被征地农民不低于每人500元;2012年1月1日以后被征地农民,不低于一档基础标准的20%。
村(居)民委员会为被征地农民补助基本生活保障费,应当依照规定提交村(居)民大会或者村(居)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并报乡镇人民政府批准。
第十一条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基金的利息收入并入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基金。
第十二条基本生活保障年待遇标准以被征地农民缴费标准总额(不含利息)乘以12%确定,月标准按年标准总额除以12个月确定。
参保时未达到享受基本生活保障待遇年龄的,距享受基本生活保障待遇年龄每相差1年,其基本生活保障待遇以前款规定的月标准为基数,增加1%。
第十三条被征地农民参加基本生活保障,并按规定足额缴纳个人账户资金的,从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且办理待遇领取手续的次月开始,按月享受基本生活保障金直至身故。参保时已超过享受待遇年龄的,从参保缴费后且办理待遇领取手续的次月开始按月享受基本生活保障金直至身故。
第十四条被征地农民参加基本生活保障后,在享受基本生活保障待遇前身故的,其个人账户资金一次性支付给法定继承人;享受基本生活保障待遇后身故的,其个人账户资金余额一次性支付给法定继承人。同时从统筹账户中一次性发给身故时自治县上最低工资标准3个月的丧葬补助费,不再享受其它待遇。
第十五条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待遇标准,一般不作调整。根据经济发展状况,确需调整提高待遇标准的,由自治县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提出建议,报自治县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
第四章基金收缴、管理和发放
第十六条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费由自治县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核定,地税部门征收,财政专户储存管理,专款专用,接受审计、监察机关的审计和监督。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将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基金挪作他用。
第十七条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基金不计征税、费。
第十八条被征地农民参保缴费后,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发给《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手册》,为参保人员建立基本生活保障个人账户。被征地农民个人缴纳和村(居)委会集体补助资金均记入个人账户,政府补贴记入基本生活保障统筹账户。
个人账户资金主要用于被征地农民按月享受基本生活保障金;统筹账户资金主要用于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个人账户支付完毕后应继续支付的费用。
第十九条被征地农民达到享受基本生活保障待遇条件后,由自治县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核发《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待遇证》,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实行社会化发放。
第二十条被征地农民在领取基本生活保障待遇期间身故的,其亲属应当在其身故的当月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终止享受基本生活保障待遇的手续。对身故后隐瞒不报、冒领保障待遇的,由自治县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依法如数追缴。
第二十一条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基金实行单独管理、单独核算。自治县财政对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实行利息补助和建立“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风险准备金”,基本生活保障基金出现支付缺口时,由自治县财政兜底解决。
第五章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与其它社会保障的衔接
第二十二条被征地农民符合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条件的,鼓励以城镇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第二十三条被征地农民参加基本生活保障后,在城镇自谋职业且愿意比照城镇灵活就业人员缴纳保费的人员,其投保关系应转移到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经办机构,所缴的全部费用转移到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缴费总额按转移时上aa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基数折算缴费年限,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经办机构按历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比例重新记账。待其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符合按月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第三篇:六安市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障暂行办法
六安市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障暂行办法
六安市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障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切实做好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工作,维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等规定,结合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六安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被征地时年满16周岁且未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的被征地农民,均纳入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范围。
本办法所称被征地农民,是指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经依法批准征地后,失去全部土地或人均实际耕地面积不足0.3亩的农业人口。
第三条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主管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障工作。
财政、国土资源、农业、民政、公安等部门依据各自职责,协同做好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障工作。
第四条 鼓励被征地农民向城镇转移。被征地农民申请办理农业人口转为非农业人口登记的,由公安机关本着就近、属地管理的原则,及时为其办理手续,办理机关不得收取费用。
第五条 被征地农民转为非农业人口且生活困难,符合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依照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规定纳入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
第六条 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资金由统筹资金和个人账户资金两部分组成,按照以支定收、略有结余的原则确定具体标准。
第七条 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统筹资金来源:
(一)政府出资部分从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等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中列支;
(二)村(组)集体出资部分按照被征土地补偿费15%的标准缴纳。
第八条 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资金的个人账户资金由被征地农民自愿缴费资金及其利息组成。个人缴费标准分为三档,一档为3600元;二档为6600元;三档为10800元。
第九条 参加养老保险的被征地农民,从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的次月起,按月领取养老保险金。
被征地农民领取的养老保险金由基础养老保险金和补充养老保险金两部分组成。基础养老保险金从统筹资金中支付,补充养老保险金从个人账户资金中支付。个人账户资金支付完毕后,从统筹资金中支付。具体发放标准为:
(一)个人缴费3600元的,每人每月发给120元,其中基础养老保险金90元,补充养老保险金30元。
(二)个人缴费6600元的,每人每月发给155元,其中基础养老保险金100元,补充养老保险金55元。
(三)个人缴费10800元的,每人每月发给200元,其中基础养老保险金110元,补充养老保险金90元。
(四)本办法实施后对征地农民达到本条第一款规定的年龄的,个人未缴费的,从达到规定年龄的次月起,每人每月发给基础养老保险金80元。第十条 本办法实施前已达到或超过规定年龄的被征地农民,从本办法施行之月起享受基础养老保险金待遇。首期基础养老保险金在3个月内发放到位。
本办法实施前的被征地农民也可按照第八条规定的个人缴费标准自愿缴费并享受相应的待遇。
第十一条 对已转为非农业户口的被征地农民,符合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条件的,可以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被征地农民,不再享受本办法规定的养老保险待遇;已按本办法建立个人账户的,其个人账户资金可一次性退还给本人。
第十二条 参加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的农民死亡后,其个人账户的资金余额可一次性支付给法定继承人或指定受益人。
第十三条 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资金统一纳入市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专户存储,分账核算,专款专用,不得截留、挤占、调剂和挪用,确保资金的保值、增值。个人缴费和政府、集体的出资实行分账管理。
本办法第七条规定的政府出资部分从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等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中划入专户,村(组)集体出资部分由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代扣后划入专户。
本办法第八条规定的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资金的个人缴费,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分别由金安区、裕安区和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农村保险具体办理机构负责收缴,缴入市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
第十四条 符合条件的被征地农民参加养老保险和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程序:
(一)被征地农民个人申请;
(二)村民委员会(社区居民委员会)召开村民(居民)全体会议或村民(居民)代表会议讨论,并向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上报符合条件的被征地农民花名册;
(三)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研究后,向社会公示;
(四)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审核;
(五)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复核后报市政府审定;
(六)市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根据市政府审定意见进行批复;
(七)金安区、裕安区和开发区农村保险具体办理机构按照市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的批复,为参保人员建立个人账户,发放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险手册和养老保险金。
第十五条 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金不得虚报、冒领,违反规定的,除依法予以追回外,同时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有关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在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工作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致使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工作受到损害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六条 六安市城市规划区以外的其它城市(建制镇)规划区内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工作的具体办法,由县区人民政府根据国家、省规定,结合本地实际制定。
第十七条 本办法具体应用中的问题,由市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解释。第十八条 本办法自2006年7月1日起施行。[1]
第四篇:黑龙江省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暂行办法
黑龙江省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妥善解决我省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保障被征地农民年老后的基本生活,维护其合法权益,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作好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06]29号)、《关于规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支管理的通知》(国办发[2006]100号)等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我省行政区域内,有农业户籍,依法享有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在册农业人口,土地被政府批准征收的农民。
第三条 被征地农民按照本办法规定参加养老保险,按时足额缴纳养老保险费,达到享受待遇年龄时,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
第四条 被征地农民的养老保险工作,由各级政府统一组织落实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费用。各行政职能部门按各自权限分别负责被征地农民的养老保险具体工作。国土资源部门负责提供有关被征收土地的基础数据;财政部门负责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金的落实和监督;劳动保障部门负责养老保险待遇的承办与管理。
第五条 被征地农民的养老保险水平,应当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各方承受能力相适应,应高于当地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第二章 参加养老保险人员资格的确认
第六条 参加养老保险人员,按照被征地农民的年龄,划分为被征地参保人员和被征地养老人员。
(一)男年满16周岁不满60周岁、女年满16周岁不满55周岁的被征地农民为被征地参保人员;
(二)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及以上的被征地农民(含被征地农转非人员)为被征地养老人员。
年龄计算时段以政府依法批准并发布《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之日为准。
第七条 被征地农民参加养老保险资格的确认。对于土地全部或大部分被征收的农民,由被征地农民所在村民委员会依据市、县人民政府确定的参保人数确定参保人员,经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讨论通过后,报市、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办理投保手续。
第八条 被征地农民参加养老保险资格确认后,视具体情况分为以下两类:
1、被征地后转为城镇户籍的农民,应按本办法为其办理相关养老保险手续,是否参加、何时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其自行决定。
此前参加过农村养老保险,应一次性将本息返还给本人。被征地后进入城镇就业的,按有关规定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
2、被征地后完全丧失或大部分丧失土地但仍为农业户籍的,应按本办法办理养老保险手续。此前已参加农村养老保险的应继续参加,并按相关标准缴费。
第九条 村民委员会应在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人员名单上报备案之日起30日内,持相关证件向市、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机构申报办理参加养老保险的相关手续。市、县农村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查,对符合被征地农民参加养老保险条件的人员,核发《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手册》。
第十条 下列人员不适用本办法:
1、土地被征收后,重新获得与原数量和质量相当的;
2、已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并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
3、享受征地安置费、土地补偿金后,户籍迁出本市、县辖区的。
第三章 养老保险费的筹集与缴纳
第十一条 被征地农民的养老保险费通过以下渠道筹集:
(一)农户和村集体经济组织土地被征收所得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
(二)政府取得的土地出让金收入补贴。
第十二条 具体参保人员确定后,市、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机构按照参保人员身份证号码,为其建立个人账户和缴费记录,对个人缴费、村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分别记账。利息及其它增值收入计入相应基金。利息按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一年期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利率计算。参保人员有权查询个人缴费信息和相关政策。
第十三条 被征地农民缴纳养老保险费以当地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基数,设110%和130%两种标准。
市、县人民政府根据城镇居民月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确定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的缴费比例,一次性缴纳10?15年的费用。
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费缴费标准由市、县劳动保障部门依据当地城镇居民月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变动适时调整公布。
第十四条 被征地参保人员和被征地养老人员参加养老保险所需费用,直接从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中缴纳。市、县人民政府从土地出让收入中安排资金补助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支出。
第十五条 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费由市、县农村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在市、县财政部门设专户存储。
市、县财政部门根据被征地农民所选择的缴费标准的相应比例,从政府土地出让金中划出专款转入市、县财政专户。
第四章 养老保险待遇
第十六条 被征地参保人员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按时足额缴纳养老保险费的,从达到规定年龄的次月起,按月领取养老金;被征地养老人员,从缴费的次月起,按月领取养老金。
第十七条 被征地参保人员和被征地养老人员以本人选择的缴费比例乘以当地居民月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计发养老金。
第十八条 符合本办法第十七条规定的征地农民,持《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手册》和居民身份证等相关材料,向市、县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领取养老金申请,经核准后,市、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机构为其办理养老金发放手续。
第十九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根据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变动,适时调整养老金标准。
第二十条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机构按季度编制养老金支付计划报财政部门。财政部门根据用款计划,按月将所需资金划入市、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在银行开设的支出专户。
第二十一条 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基金不敷使用时,由市、县财政部门从土地出让金收入中安排资金补足,用于确保被征地农民养老金的发放、具体办法由市、县人民政府确定。
第二十二条 参加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的人员在本办法实施前,已参加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达到领取养老金年龄时,其按照农村养老保险规定计发的养老金和按照本法规定计发的养老金合并,统一发放。
第二十三条 已参加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的人员,后来又参加了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累计满15年的,退休后领取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其参加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个人缴费部分本息一次性返还本人,同时终止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关系。
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年限不满15年的,将其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储存额本息一次性支付给本人,同时终止养老保险关系。其参加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关系予以保留,达到领取养老保险待遇条件的,享受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待遇。
第二十四条 被征地参保人员死亡,未达到领保年领的,直接从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中缴纳的本息,由法定继承人或指定受益人一次性颔取,同时终止养老保险关系。被征地养老人员死亡的,直接从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缴纳本息的扣除已瓴取的养老金,其差额部分由法定继承人或指定受益人一次性领取,同时终止养老保险关系。
第五章 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与监督
第二十五条 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基金,由市、县统筹管理。劳动保障、财政、审计等行政部门依法对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十六条 市、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应建立健全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基金的财务、会计、统计和内部审计等管理制度。
第二十七条 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基金应专款专用,全部用于被征地农民的养老金的发放,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和挪用。违者按有关财经纪律处理,触犯刑律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第二十八条 被征地农民的养老保险基金及所得收益不计征税、费。
第二十九条 各市、县人民政府可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办法。
第三十条 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实施。前期征地出现的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由各级政府确定解决办法。
第五篇:淮北市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暂行办法
淮北市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暂行办法
二○一○年四月十三日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基本生活,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劳动保障部关于做好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6‟29号)、《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指导意见》(皖政„2005‟63号)等规定,结合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必须坚持以土地换保障,坚持“科学测算、统筹兼顾、因地制宜、稳步推进”的原则。资金筹集分别由政府、集体、个人共同承担。
第三条 市人社、财政、国土资源等部门应当按照职能分工,做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的制度设计、费用筹集和监督管理。
第二章 实施范围
第四条 本办法所称被征地农民是指市辖三区范围内,-1- 经依法批准征地后,失去全部或大部分土地(征地后人均耕地面积不足0.3亩)的农业人口。
第五条 我市年满16周岁以上且未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被征地农民,应参加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本办法实施后,依法征地时未满16周岁的人员,暂不纳入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范围,被征地农民年龄确定以征地安置方案批准之日为限。
第三章 资金筹集与管理
第六条 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资金由统筹资金和个人帐户资金组成。
第七条 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统筹资金来源:
(一)自本办法实施起,从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中提取3%;行政划拨土地按每平方米30元向用地单位收取。上述提取标准可根据以后资金收支平衡和养老金领取标准的提高作适当调整。
(二)村集体缴纳费用。本市建立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后经依法批准征地的,村集体按土地补偿费的30%筹集费用;建立制度前经依法批准征地的,村集体不再筹集费用。
(三)财政补助、统筹资金利息等其他资金来源。第八条 被征地农民个人帐户资金来源:
(一)被征地农民个人帐户资金从安置补助费或个人其
-2- 他收入中筹集,分3600元、5400元、7200元、9000元四个档次,由被征地农民个人选择。
(二)个人帐户资金的利息等其他资金来源。第九条 本办法第七条第(一)项从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中提取资金的筹集,由市财政部门负责;本办法第七条第(一)项行政划拨用地单位应缴纳资金的筹集,由市人社部门负责;本办法第七条第(二)项村集体缴纳费用和第八条第(一)项被征地农民缴纳个人帐户资金的筹集,由征地所在区人民政府负责。
养老保险统筹资金和个人帐户资金应及时划入市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资金财政专户。
第十条 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资金及其增值部分,按国家有关规定免征税、费。
第十一条 市辖区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资金实行市级统筹,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资金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纳入市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资金财政专户管理。市人社部门所属养老保险经办机构要在同一国有商业银行开设养老保险资金收入户、支出户。
存入财政专户及各商业银行的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资金,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对养老保险基金活期存款实行优惠利率的通知》(银发„1997‟567号)规定,执行优惠利率计息,所得利息并入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资金。
-3- 第十二条 市财政部门根据市政府批准的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资金支出计划,按月拨付市人社部门所属养老保险经办机构,由其委托银行按月发给被保障对象。
第十三条 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资金单独核算、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挤占、挪用或截留。市财政、市人社部门应当加强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资金管理,接受监察、审计部门监督。
第十四条 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资金不得转让、抵押,不得虚报、冒领。各职能部门及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造成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资金被侵占、挪用的,依法给予责任人员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章 参保登记
第十五条 市人社部门所属养老保险经办机构负责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参保登记、养老金发放和日常管理工作,建立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个人帐户等基础台帐和数据库。
第十六条 符合条件的被征地农民以村(居)民委员会为单位组织参加养老保险。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参保登记按下列程序进行:
(一)被征地农民个人向村(居)民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
-4-
(二)村(居)民委员会对被征地农民提出参保申请进行初审;
(三)经村(居)民委员会初审后,被征地农民参保申请材料上报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审核;
(四)经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审核后,被征地农民参保申请材料报区国土资源部门和区人社部门复查;
(五)经区国土资源部门和区人社部门复查后,被征地农民参保申请材料报市人社部门核准,办理登记手续。
被征地农民参保申请材料应包括申请登记表、参加保险人员花名册、户口簿、身份证和征地安置补偿方案等。
被征地农民参保缴费后,由市人社部门所属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发给《淮北市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手册》。
第五章 养老保险金待遇及标准
第十七条 被征地农民符合参保条件、足额缴纳个人帐户资金且年龄为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的,可按月领取养老保险金待遇;参保缴费时,已达到或超过领取年龄的,养老保险金待遇从参保缴费次月起领取。
第十八条 养老保险金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帐户养老金构成。基础养老金标准为每人每月80元;个人帐户养老金根据被征地农民个人缴费档次,分别按下列标准计
-5- 发:
(一)被征地农民个人缴费3600元的,每人每月计发30元;
(二)被征地农民个人缴费5400元的,每人每月计发45元;
(三)被征地农民个人缴费7200元的,每人每月计发60元;
(四)被征地农民个人缴费9000元的,每人每月计发75元。
第十九条 被征地农民基础养老保险金从统筹资金中支付,个人帐户养老金从个人帐户资金中支付,个人帐户资金支付完后,由统筹资金支付。
被征地农民养老金实行社会化发放,其领取资格实行年审制度。
第二十条 被征地农民未达到领取养老保险金年龄或在享受养老金期间死亡的,终止养老保险关系,个人帐户本息有余额的,一次性返还给法定继承人或指定受益人。
被征地农民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达到符合享受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条件的,可以选择享受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其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个人帐户本息,一次性退还给本人,同时终止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关系。
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个人帐户利息计算办法,参照企业
-6- 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记帐利率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一条 参加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时,已经参加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其缴纳的农村养老保险费本息一次性退还给本人,同时终止农村养老保险关系。
第六章 组织管理
第二十二条 市、区分别设立专门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工作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隶属于同级人社部门,具体负责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
第二十三条 各级政府全面负责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各职能部门具体负责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的组织实施。市人社部门是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发展规划的制定、实施和督查。市及市辖区人民政府依法征地时,市国土资源部门负责与市人社部门共同做好被征地农民人数及补偿标准的审查工作。市财政部门负责建立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资金专户并监督管理。
第二十四条 由市人社、财政、国土等部门根据本办法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
第七章 附 则
-7-
第二十五条 濉溪县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办法,可参照本办法制定。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07年12月21日发布的《淮北市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暂行办法》(淮政办„2007‟63号)同时废止。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