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三门县委文件

时间:2019-05-13 17:38: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共三门县委文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共三门县委文件》。

第一篇:中共三门县委文件

中共三门县委文件 三县委〔2007〕12号

中共三门县委 三门县人民政府

印发《关于严格规范领导干部办理婚丧乔迁

喜庆等事宜的若干规定》的通知

各乡镇党委、政府,县直属各单位,在三门省市属各单位:

《关于严格规范领导干部办理婚丧乔迁喜庆等事宜的若干规定》已经县委常委会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希认真对照,抓好贯彻落实。

中共三门县委 三门县人民政府

2007年4月3日 关于严格规范领导干部办理婚丧乔迁

喜庆等事宜的若干规定

为严格规范领导干部从政行为,预防和遏制领导干部借办理乔迁婚丧等喜庆事宜敛财问题,根据《中国共产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试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关于狠刹婚丧喜庆大操大办不正之风的通知》(三县委〔1999〕24号)等有关要求,制定本规定。

第一条 本规定中的领导干部,是指全县党政机关、人大机关、政协机关、司法机关、人民(群众)团体、事业单位、全县工作(工程)临时指挥协调机构中的副科级以上(含副科级)干部;国家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成员中的党员。

第二条 本规定所指乔迁婚丧喜庆事宜包括:领导干部本人和配偶、本人和配偶的父母、子女及子女配偶结婚、去世、乔迁新居、生日祝寿、子女出生、升学留学、入伍就业、升迁调动等事宜。

第三条 领导干部办理婚丧喜庆事宜应在亲朋好友范围内进行。严禁亲自或授意他们邀请下属单位、管理和服务的单位或个人。

第四条 领导干部办理乔迁婚丧喜庆事宜应带头移风易俗,反对大操大办,不得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借机敛财或者侵犯国家、集体和人民利益。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要求相关单位及个人无偿承办有关事项或报销有关费用;

(二)动用军警及特种车辆;

(三)动用公车参与迎亲、送葬等仪式;

(四)接受自发参与的下属人员及管理和服务对象的礼金和贵重物品。

第五条 领导干部不得参与非亲属关系人员乔迁新居的宴请。

第六条 领导干部在办理乔迁婚丧喜庆事宜中,对当时难以拒收的礼金和礼品要在事后一个月内上交所在单位党组织或纪检监察部门。

第七条 领导干部办理乔迁婚丧喜庆事宜前(丧葬事宜可为事后),要按照省委办公厅《关于党员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规定的实施办法》和三县委〔1999〕24号文件的要求,将所办理的事项、时间、地点、规模以及其它需要说明的情况报告相关组织和单位主要领导,并提前7天到县纪委党风室如实填写《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单》,规模一般不超过10桌,如超出的,必须说明理由,并附邀请人员名单,存入领导干部本人廉政档案。需要组织答复的,要按组织答复意见办理。对因乔迁新居及结婚等事宜的酒席操办情况,县纪委党风室和各乡镇、部门纪委(纪检组)要组织人员到相关酒店予以调查核实,发现虚报、瞒报、漏报等违规现象的要按规定从严处理。

第八条 领导干部办理乔迁婚丧喜庆事宜要作为年度述职述廉的一项重要内容,接受组织和群众的监督。第九条 领导干部在办理乔迁婚丧喜庆事宜中,经核实确属违反规定的,给予诫勉谈话、责令整改、通报批评、免职等组织处理;构成违纪的,按有关规定追究党纪政纪责任;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领导干部违反规定办理乔迁婚丧喜庆事宜所收受的礼金、礼品,一律予以收缴。

第十条 对领导干部借办理乔迁婚丧喜庆事宜敛财的问题不制止、不查处,按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有关规定,追究领导干部所在单位主要负责人的领导责任。

第十一条 基层站所负责人和乡镇、部门中层干部参照本规定执行。

各单位可依照本规定制定实施细则,进一步规范其他党员干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行为。

第十二条 本规定由县纪委监察局负责解释(举报及联系电话为3339442,纪委党风室)。

第十三条 本规定自下发之日起施行。

主题词:作风建设

婚丧乔迁

规定

通知

中共三门县委办公室

2007年4月5日印发

(共印160份)

第二篇:中共罗江县委文件

中共罗江县委文件

罗委发[2006]5号

━━━━━━━━━━━━━ ★ ━━━━━━━━━━━━

中共罗江县委

罗江县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罗江县县级拔尖人才

选拔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乡镇党委、政府,县级机关各部门,县属企事业单位:

《罗江县县级拔尖人才选拔管理办法》已经中共罗江县二届委员会第79次常委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06年1月17日

罗江县县级拔尖人才选拔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拔尖人才是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精英,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坚力量。为做好选拔和管理罗江县县级拔尖人才的工作,培养造就大批高层次人才,激发广大专业技术人才奋发向上、创新创业,为建设丘区富县,构建和谐罗江多作贡献,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县级拔尖人才的选拔工作,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坚持“品、德、智、能力和业绩”并重,突出社会经济效益的原则;坚持“民主、公开、平等、择优”的原则;坚持体现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相统一,精神激励和物质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第三条

县级拔尖人才的选拔、管理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由县人才开发暨知识分子工作领导小组领导,由县委组织部、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共同负责,县委组织部组织实施。

第二章

选拔范围和对象

第四条 县级拔尖人才选拔工作,在罗江行政区域内各种隶属关系和经济性质的企业、事业单位中进行。

第五条

县级拔尖人才的选拔对象是在我县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各学科各领域和经济、社会发展各行业中做出了突出贡献的在职专业技术人员。

凡在管理期限内的市级以上(含市级)优秀专家和享受市级以上(含市级)政府特殊津贴的人员,不再作为县级拔尖人才选拔对象,但他们要在按照国家和省、市的规定进行管理、享受相应待遇的同时,纳入县级拔尖人才管理。

第三章

选拔条件

第六条

县级拔尖人才必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纪守法,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积极为社会主义事业作贡献。

第七条

县级拔尖人才一般应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硕士学位,但具有特殊才能的人员可不受此限制。

选拔县级拔尖人才,应以中青年为主。

第八条

符合本《办法》第六条、第七条规定的条件,并取得下列成绩之一者,可作为县级拔尖人才推荐对象。

(一)在自然科学研究中有创造性成果,具有重大学术价值;对推动学科、专业发展有重要作用者。

(二)在技术研发方面有重大发明创造、重大技术革新,或主持解决国家和省、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重大技术改造项目、重点工程建设 重大技术引进项目中的关键性难题,取得显著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者。

(三)在开发、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工作中,成绩突出,对提高本专业技术水平做出了重要贡献,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市内有较大影响者。

(四)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取得创造性成果,具有重要学术价值或在国家、省、市、县科技进步、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决策和实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者。

(五)从事教育、卫生、文化、体育、艺术及其它专业技术工作成绩卓著,在市内同行中有较高声誉者。

(六)所领导管理的单位达到市内同行业先进的管理水平,有一套已被推广采用、具有较高的价值的现代管理方式和方法和经验措施,并取得显著的经济或社会效益者。

(七)在生产和服务领域业务精湛,推动了生产发展或提供了优秀服务,带动培养了大批技能人才和优秀人才者。

(八)长期在基层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对促进当地经济建设,科技、文教、卫生事业进步和社会发展做出显著成绩,在市内同行中有较大影响者。

第四章

选拔程序 第九条

县级拔尖人才的选拔工作每三年进行一次。第十条

县级拔尖人才选拔工作,采取单位推荐与群众推荐、个人自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单位推荐的人选,应在广泛征求专业技术人员或同行专家、学术团体意见的基础上研究确定;群众推荐、个人推荐的人选,应由所在单位对其业绩的真实性进行审查,并就政治思想、职业德才兼备等情况作出评语。

(一)县级机关各部门推荐的人选由政工人事干部填写《罗江县拔尖人才推荐表》一式二份以及证明材料复印件报口长单位审核,初审同意后签字盖章报县人才办(组织部);各乡镇推荐的人选签字盖章后直接报县人才办(组织部)。

(二)县人才办对报送的推荐对象进行考察和考核后,提出建设名单报县人才开发暨知识分子工作领导小组进行评审。

(三)评审通过人选采取适当方式进行公示,公示无不良反映的报县委、县政府批准。

第五章

管理

第十一条

县级拔尖人才实行动态管理,管理期限为三年,自批准的次月起算。

第十二条

县级拔尖人才的管理工作由县委组织部、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牵头负责。各乡镇、各大口、各部门要做好管理本乡镇、本口、本部门的县级拔尖人才的具体工作。第十三条

各级党组织要做好县级拔尖人才的思想政治工作,关心他们思想上、政治上的进步,对他们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爱国主义、艰苦奋斗等教育。鼓励他们勤奋学习、努力钻研、开拓创新、多作贡献。对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又具备入党条件的要及时吸收入党。

第十四条

建立联系制度。县级拔尖人才所在乡镇和口长单位要同他们保持经常联系,掌握他们的思想、工作、学习、生活情况,发现问题,应积极督促单位帮助解决。

第十五条

建立报告制度。各乡镇、各大口对县级拔尖人才的工作岗位、党政领导职务等方面的变化,学术技术成果、奖惩、出国出境、患严重疾病等方面的情况要及时报告县委组织部、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对县级拔尖人才的思想、工作、学习和生活情况每年底要向县委组织部、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综合报告一次。

第十六条

建立考核制度。各乡镇、各大口每年对他们进行一次考核,考核情况应记入考核档案并报送县委组织部、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县委组织部、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有选择地进行考察。

第十七条

努力改善县级拔尖人才的工作条件。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和在专业发展、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作用;尽量保持他们业务工作的相对稳定;保证他们有足够的时间从事专业技术工作。若安排社会活动和社会兼职,应充分尊重本人意见。

第十八条

县级拔尖人才所在要积极创造条件,支持和安排他们参加业务学习、进修和学术交流活动,所需经费按规定予以报销。

第十九条

县级拔尖人才如有弄虚作假、谎报成果行为或因个人责任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或犯有严重错误受到党内严重警告、行政记大过以上处分者,取消其县级拔尖人才的称号和待遇,并收回证书。

第六章

待遇

第二十条

县级拔尖人才享受以下待遇:

(一)对选拔出的县级拔尖人才,以县委、县政府名义颁发《罗江县拔尖人才证书》。

(二)向社会公布表彰,利用组工信息、电台、电视台、党政网等多种渠道广泛宣传其先进事迹。

(三)在管理期限内由县财政每月发给县级拔尖人才津贴120元。

(四)建立健康档案,每年进行一次体检。

(五)参加组织安排的休假疗养,费用由所在单位报销。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由县委组织部、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从印发之日起实施。

第三篇:中共三门县委组织部

中共三门县委组织部 文件 三门县审计局

三组„2010‟10号

中共三门县委组织部 三门县审计局 关于印发《三门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

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

各乡镇党委,县直属各单位党组织,在三门省市属各单位党组织:

为了加强对党政领导干部的管理和监督,正确评价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促进领导干部勤政廉政,全面履行职责,现将《三门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实施办法(试行)》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1─

中共三门县委组织部

三门县审计局

─ 2─

二○一○年四月二日

三门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

实施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对党政领导干部的管理和监督,正确评价领导干部勤政廉洁,全面履行职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县级以下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中办发„1999‟20号)、《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试行办法》(中组„2006‟14号)、《关于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若干规定》(三县委办„2010‟22号)等有关规定,结合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党政领导干部是指县本级管辖的党政机关、群众团体、国有企事业单位、乡镇党委政府及其他有关单位正职领导干部(包括主持工作的副职)。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经济责任,是指领导干部任期内管理运用其所在单位全部政府性资产以及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而应当负有的责任,包括主管责任、直接责任和领导责任。

第四条

根据干部管理、监督工作需要和县委、县政府的意见,由县委组织部向县审计局提出对领导干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

─3─ 的委托建议,县审计局依法实施审计。

第五条 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实施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应当客观公正、廉洁奉公、保守秘密,并遵守审计回避制度的规定。

第六条 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依法实施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被审计的领导干部及其所在部门、单位不得拒绝、阻碍,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干涉。

第七条

加强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建设。积极推进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公告制度、审计结果综合分析和利用制度、审计结果整改督查制度、审计结果联合通报制度、审计结果诫勉谈话制度等,充分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作用,促进领导干部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

第二章 组织实施

第八条 按照“分类管理、分类审计”的原则,有计划地安排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每年年底前,由县委组织部提出下一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项目建议书,县审计局据此列入审计工作计划。

第九条 县审计局应按照“专业胜任”原则组建复合型审计组,实行审计组长负责制。县委组织部和县纪委可派人参加审计组。

第十条

审计实施前,审计组应当进行审前调查,并围绕审 ─4─ 计目标确定审计范围、重点内容、方法和步骤,编制审计实施方案。

第十一条 送达审计通知书。审计通知书要明确审计进点时间、审计需要的资料清单、领导干部个人述职报告的内容和提交的时间、审计纪律等。审计通知书主送被审计领导干部所在单位的同时,抄送县委组织部、被审计领导干部本人。审计通知书由审计组送达。送达审计通知书时应取得送达回证。

第十二条

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实行审前公示。对审计对象、审计范围及内容、审计实施时间、审计纪律实行审前公示,接受广大干部群众的监督。公示时间为审计进点至审计实施结束。

第十三条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时应召开审计进点会。进点会由县委组织部牵头,审计组成员、被审计领导干部及所在单位中层以上干部参加。会议主要议程包括:

(一)领导讲话。

(二)审计组长说明本次审计的有关事项。

(三)被审计领导干部作述职报告。

(四)对被审计领导干部述职情况进行民主测评。第十四条 领导干部个人述职报告的主要内容:

(一)职责范围与分工、兼职情况。

(二)任职期间工作目标、任务及完成情况;为实现工作目

─5─ 标、任务所制定的政策和措施及取得的效果。领导干部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和产生的影响。

(三)全部政府性资产管理和使用情况。

1.任期内历年各类政府性资金收入结构及其变动情况; 2.任期内历年各类政府性资金支出结构及其变动情况; 3.任期内全部政府性资产管理情况及围绕全部政府性资产管理制定的各种内部管理制度;

4.任期内重点支出项目及使用成效。

(四)经济决策情况。包括党政领导班子经济决策机制;任期内主要经济决策事项、决策过程、决策执行的结果。

(五)任职前及任期内重大经济遗留问题及处理情况。

(六)个人遵守国家财政法规和领导干部廉政规定的情况。

(七)履行经济职责中的主要不足。

(八)需要向审计组说明的其它情况。

第十五条 审计组要坚持“分工协作、及时沟通、职业敏锐、跟踪问效、注重证据、讲求效率、控制成本、文明审计”的现场审计工作原则,严格按审计实施方案实施审计。发现审计实施方案不适用时,要及时按有关程序作出调整。

第十六条 审计内容。

(一)经济决策审计。

1.决策机制是否完善。检查是否建立健全、科学、可行的决 ─6─ 策议事规则,重大事项决策是否充分听取专家、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意见。

2.决策程序是否规范。检查决策事项、决策内容是否遵循国家财政及经济政策;决策程序、决策方式执行是否规范;每项经济决策会议记录是否完整。

3.决策目标是否实现。检查重大经济决策和重大投资项目是否达到预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无管理不善、决策失误造成重大损失浪费和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有无挤占、挪用、侵吞、转移资金等问题,以及领导干部在其中所起的作用。

(二)经济管理审计。

1.内控制度的健全有效性。包括资产管理制度、货币资金管理制度、票据管理制度、财务报销制度、车船管理制度、专项资金管理制度、工程建设管理制度等是否建立,执行是否有效,管理是否到位。

2.决策事项的有效组织和控制。包括责任人是否明确,实施过程有无违反相关规定,重大项目资金有无保障,合同管理是否规范,重大经济事项变化是否适时调整或审批,下属独立核算单位监管是否到位等。

3.财政预算管理的科学合理性。检查全部政府性资金收入结构,分析其财政预算管理状况和可用资金的规模;检查全部政府性资金支出结构,分析其预算执行能力和行政成本控制能力。

─7─ 4.资产管理的安全性、完整性和有效性。检查资产有无失管、闲置、流失和损失现象。

(三)财政法规执行审计。

1.经济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情况。检查贯彻国家法律法规和宏观调控政策及上级有关政策的主要方法和途径,以及自订政策的合规性。

2.全部政府性资金收入的真实性、合法性。检查有无收入长期挂账或坐收坐支,有无乱收费、乱罚款和乱摊派现象,有无违规举债。

3.全部政府性资金支出的真实性、合法性。检查政府性投资项目支出、结算是否符合规定,专项资金是否专款专用,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支出是否合法合规,支出中是否厉行节约,是否存在铺张浪费现象,列支费用的票据是否合法合规等。

(四)经济管理效益审计。

1.任期内历年完成县考核指标情况及考核结果。包括各级各类奖惩情况。

2.专项资金管理和使用绩效。3.重大投资绩效。

3.全部政府性资金收入、支出及资产管理绩效。

(五)廉洁从政审计。检查个人收益、分配所得和借用公款、使用公有财产等情况,有无直接干涉土地出让、项目招投标等重大 ─8─ 经济事项的情况。检查领导干部在重大经济决策中有无违反规定决策等违法违纪行为,有无长期借用公款、私费公报、兼职取酬等问题;有无利用职权在下属或其他部门、单位谋取私利和违反党政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定等行为;有无利用职权长期占用国有和集体资产,谋取不正当的利益;有无转移、挪用国有和集体资产为个人或小集体谋取私利等问题。

第十七条 审计人员实施审计时,可以综合运用检查、监盘、观察、询问、计算、分析性复核等技术方法,审查被审计单位银行开户和会计资料,查阅与审计事项有关的文件、资料,现场察看和走访,检查现金、实物、有价证券和被审计单位运用电子计算机管理财政财务收支的会计核算系统和业务管理系统,问卷调查等,依法取得审计证据。

第十八条

县审计局实施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遇到重大问题应及时向县委组织部或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报告。

第三章 审计评价

第十九条

按照“以权定责、以责定评、以评定审”和“评价什么就审什么”的原则,进行审计与审计评价。经济责任以外的其它责任不作评价。

第二十条

经济责任划分。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国家其它有关规定以及审计机关认可的被审计单位管理制度规定,对领导干

─9─ 部担任特定职务期间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经济责任的行为应承担的责任进行界定,包括直接责任、主管责任和领导责任。

(一)直接责任是指被审计领导干部对其任职期间履行经济责任过程中的下列行为应当负有的责任:

1.直接违反法律法规、国家有关规定和内部管理规定的行为; 2.授意、指使、强令、纵容、包庇下属人员违反法律法规、国家有关规定和单位内部管理规定的行为;

3.失职、渎职行为;

4.其他应承担直接责任的行为。

(二)主管责任是指除直接责任外,被审计领导干部对其主管的工作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经济责任的行为应承担的责任。

(三)领导责任是指除直接责任外,领导干部对其非直接主管的职责范围内的工作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经济责任的行为应承担的责任。

第二十一条 经济责任认定。正确区分不同责任的界限,审计评价要做到客观全面。

具体工作要结合当时、当地的历史条件、政策背景、客观工作环境,要注意前任的责任和后任的责任、主观责任和客观责任、集体决策的责任和个人决策的责任。对受审计范围限制或取证不足或法规标准不明确的审计事项,可作事实表述,不作审计评价。

第四章 审计结果

─10─ 第二十二条

审计组对审计事项实施审计后,应当提出审计报告。审计报告应当征求被审计单位和被审计对象的意见。被审计单位和被审计对象应当自接到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之日起十日内,提出书面意见;十日内未提出书面意见的,视同无导议。

第二十三条 根据审计报告,被审计单位和被审计对象对审计报告的认证意见,县审计局提出审计结果报告。审计结果报告主送县委组织部,报送县委、县政府、县纪委。

第二十四条

被审计领导干部及所在单位要高度重视审计结果的整改和落实工作。被审计领导干部及所在单位应在审计报告收到之日起一个月内向县审计局书面反馈执行、整改和处理情况,特殊情况未能及时落实的要说明原因。

第二十五条 县审计局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情况应进行汇总分析,并向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通报。通报会由领导小组主要负责人召集,领导小组成员、被审计领导干部参加。

第二十六条 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各负其责,努力形成监督合力,以保证审计成果的有效运用。县委组织部定期组织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对审计结果整改落实情况进行督查。

第二十七条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由县委组织部存入干部考核档案和干部廉政档案。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八条

本实施办法由县委组织部商县审计局负责解

─11─ 释。

第二十九条 本实施办法自发布之日起试行。

主题词:领导干部△ 经济责任 审计 办法 通知

————————————————————————————

中共三门县委组织部

2010年4月2日印发

————————————————————————————

─12─

第四篇:中共牡丹江委办公室文件

中共牡丹江市委办公室文件

牡办发[2011]13号

———————— ★ ————————

中共牡丹江市委办公室 牡丹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进一步加强机构编制管理的意见

各县(市)区委和人民政府、市委和市人民政府各部办委、市直各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十届十五次全会精神,进一步优化配置党的执政资源,切实加强机构编制管理工作,为实现我市经济社会更好更快更大的发展提供体制机制保障,依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机构编制管理严格控制机构编制的通知》(厅字[2007]2号)1

和《中共黑龙江省委办公厅、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机构编制管理严格控制机构编制的通知》(厅字[2007]10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加强机构编制集中统一管理

严格机构编制管理权限。机构编制委员会是党委、政府的议事协调机构,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是机构编制委员会的常设办事机构,独立设置,既是党委的工作机构,又是政府的工作机构,负责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以及机构编制的日常管理工作。机构编制部门接受上级机构编制部门的业务指导。

严格执行机构编制审批程序和制度。凡涉及机构编制设置或调整等事宜,各部门须首先向机构编制部门提出申请,统一由机构编制部门审核,按程序和权限报机构编制委员会或党委、政府审批。未经机构编制部门同意,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直接提交党委或政府会议讨论决定机构编制事宜。

除专门的机构编制工作文件和会议外,各地、各部门在制定规范性文件和起草领导同志讲话时,原则上不得涉及机构编制事项。确需涉及的,必须征求机构编制部门意见。确需增加和调整机构编制的,必须按规定权限和程序由机构编制部门专项办理。

上级业务部门不得干预下级部门的机构编制事项,不得

要求下级部门设立与其业务对口的机构或提高机构规格,不得要求为其业务对口的机构配备或增加编制。各业务主管部门制定的行业标准、召开的业务会议、形成的会议纪要和业务性文件中涉及机构编制方面的有关要求,不能作为增设机构和增加编制的依据。

二、加强和规范机构设置管理

加强行政机构设置管理。各级党和国家机关及有关群众团体机关的机构设立和调整,要在中央和省规定的机构限额内,严格按照审批程序和审批权限报批。其机构设立、撤销、合并、增挂牌子、合署办公或者变更规格、名称,必须由本级机构编制委员会或党委、政府提出方案,经上一级机构编制部门审核后报机构编制委员会或党委、政府审批。其中,市级机关副处级以上机构、县(市)级机关副科级以上机构和乡镇机构设置与调整报省审批。

严格控制各级议事协调机构的设立。能由现有行政机构承担职能的或者由现有机构进行协调可以解决问题的,不再设议事协调机构。确因工作需要设置的,应当严格按机构设立审批程序和权限报批,制发文件时要明确规定其撤销的条件和期限。除国家和省有明确规定的以外,各级议事协调机构不单独设立办事机构,具体工作由相关机构承担。

加强对各级党政机关内设机构设置的管理。各级党政机关内设机构的设立、撤销、合并、增挂牌子、合署办公或者

变更名称,必须按管理权限报机构编制部门审批。内设机构不要求上下对口,要根据工作需要和精干的原则设置。因部门工作任务变化,确需对内设机构作出调整的,要通过内部资源整合,挖掘潜力,改进管理方式,科学合理地进行设置。

加强事业机构设置管理。市、县(市)区设立副处级以上事业机构及副处级以上事业单位加挂牌子、更名、变更隶属关系,由市编委报省编委审批。市、县(市)区设立正副科级事业机构,涉及财政补助的事业机构、差额补助事业机构变更为财政全额拨款事业机构、自收自支事业机构变更为财政全额拨款事业机构或差额补助事业机构,由市机构编制部门审批,报省编办备案。乡镇事业机构在省规定的限额内由县(市)机构编制管理机构审批,报省编办备案。上述以外的其他事业机构由本级机构编制管理机构审批。除法律法规和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文件规定外,不得将行政职能转由事业单位承担,不再批准设立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公益服务事业发展需要新设机构的,应在现有总量中调整;确需增设的,严格按程序审批。

加强和规范领导职数管理。市、县(市)区、乡镇领导班子职数与事业单位副厅级领导职数的设置和调整由省编办审核,按有关程序审批;市直单位正副处级领导职数与正副处级非领导职数的设置和调整由市编办审核,报市编委会审批;市级机关正副科级领导职数设置和调整由市编办审

批;县(市)区级机关正副科级领导职数的设置和调整按照省机构编制部门提出的设置意见,由本级机构编制管理机构审批;市、县(市)区事业单位正副科级领导职数设置和调整,由市编办审批。

三、加强和规范编制管理

规范行政编制、政法专项编制的管理。市、县(市)区机构编制部门具体负责本级行政编制分配。机构编制部门可根据工作需要,在批准的总额内对本级行政编制进行调整,市、县(市)、区、乡镇不同层级间行政编制的调整由省机构编制部门审核后按程序审批。行政编制只能用于在限额内按管理权限批准设置的党委工作部门、人大机关、政府工作部门、政协机关、民主党派和工商联机关、有关群众团体机关。议事协调机构及其办事机构不单独核定编制。政法专项编制实行单列管理,只能专用于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系统,不得在专项编制外自行核定用于政法机关的编制。

加强事业编制管理。对市、县(市)区事业编制实行总量控制。根据本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财力状况,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加强对事业编制总量和结构的宏观管理,在省未核定事业编制总量和结构之前,按照各地2006年年底的事业编制总量和结构执行。实行“控制总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动态调整”的办法,在现行总量和结构内对本级事业编制进行调整。严格控制事业编制的使用范围。事业编制

只能用于事业单位,不得用于党政机关,不得与行政编制混合使用。

严格编制结构管理,控制人员增长。各单位要严格按照“三定”方案和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编制结构标准的有关规定配备人员,不得突破,不得变相扩大编制。强化机构编制部门在控制编制和人员结构中的牵头把关作用,严格执行控编补员审批制度,启用《机构编制意见建议》、《编制核准使用通知单》、《落编减员通知单》。针对各部门和城区机构编制存在的突出问题、较重大职能机构调整,由市编办提出《机构编制意见建议》;市、区各单位空编要求补充人员,必须向市编办提交用编补员报告,市编办对其编制、人员结构进行审核,同意后,下发《编制核准使用通知单》,未经市编办审核同意,用人单位提出的用编补员报告,调配部门不予办理审批手续,擅自调进的人员不予落编;凡由市级机构编制网络管理平台管理的市与区机关部门、参公管理的事业单位人员调入非参公管理事业单位和市与区事业单位(参公管理的事业单位除外)之间人员调转,由调入主管部门提交申请报告、落编呈报表及相关材料,经市编办批准后,可直接办理落编手续。各单位调入、调出人员,须持市编办《落编减员通知单》到组织、人社、财政等部门办理工资、社保、医保、住房公积金等手续。

四、加强部门职责划分的协调管理

机构编制部门负责划分职责,其他部门无权确定职责。职责划分实行统一管理和分级负责相结合。涉及上下级之间职责划分,由上级编办协调、提出意见,报编委批准。同级政府各部门之间职责划分,由本级编办负责,并报同级编委批准。部门职责划分,要遵循一件事情应由一个部门负责的原则。职责划分要以法律法规、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有关文件、中央编委和中央编办文件、上级部门职责和实际情况为依据。部门职责划分要按照以下程序运行:部门提出职责调整意见,报本级编办审核、提出调整意见,上报本级编委会讨论批准。对一些职责不清、部门之间存在职责交叉等问题,由编办召开协调会,在充分听取部门意见的基础上,提出职责划分意见,报同级编委批准。

五、加强机构编制法制化、规范化管理

认真贯彻中央、省有关机构编制管理的法规、文件,结合实际,制定出台《牡丹江市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机构编制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建设。

加强机构编制部门信息化建设,做好机构编制网络平台日常维护和管理,保证平台数据真实准确,发挥平台使用功效。完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办法,探索实施分类监管制度,健全网上登记管理制度。完善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逐步建立机构编制公开制度,对不涉及国家秘密的机构编制执行情况,要通过有效形式向本单位工作人员或社会公开,接受监

督。建立健全机构编制管理工作考核和评估制度,通过对市直及各县(市)区机构编制管理规定执行情况进行全面考核评估,量化打分,奖优罚劣,提高机构编制严格管理、规范管理和依法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六、加强机构编制工作的监督管理

市和县(市)区机构编制部门要加强对机构编制有关规定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进一步建立健全对违反机构编制纪律问题的举报受理制度,加强“12310”机构编制监督举报电话和群众来信来访的受理工作。市和县(市)区机构编制部门、纪检监察机关等要密切配合,建立健全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协调机制,检查执行机构编制管理规定中存在的问题,查处机构编制违纪违法行为,共同维护机构编制纪律的严肃性。

加大对违反机构编制纪律问题的查处力度,严格责任追究。对违反机构编制纪律的单位,要责令其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予以纠正并进行通报批评。对于需要追究相关人员责任的,按照中纪委关于《机构编制违纪行为适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纪发[2009]15号)文件规定给予相应处分;涉嫌违法犯罪的,依法处理。严格禁止业务部门以下发文件、召开会议、批资金、上项目、搞评比、打招呼等方式干预下级部门机构设置、职能配置和人员编制配备的。

七、加强机构编制部门与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管理

市和县(市)区机构编制部门与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各负其责,形成合力,建立健全机构编制管理的联动与约束机制,进一步强化机构编制部门与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只有在机构编制管理机构审核同意设置的机构和核批的编制范围内,组织、人社部门才能配备人员和核定工资,财政部门才能列入政府预算并核拨经费,银行才能开设账户并发放工资。

对超编进入的人员,组织、人社部门不得办理录用、聘用(任)、调任、工资手续,财政部门不得纳入统发工资范围,公安等部门不得办理户口迁移等手续。对擅自增设的机构,财政部门不得纳入政府预算范围、核拨经费,银行不得开设账户。

八、加强对机构编制工作的组织领导

各县(市)区党委和政府及市直各部门要适应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新形势,加强对本地区和本部门机构编制工作的领导,切实抓好有关机构编制工作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县(市)区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要实行独立设置,并切实加强机构编制部门领导班子建设和队伍建设,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体系,充实加强力量,大力支持机构编制部门的工作,不断提高机构编制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市和县(市)区机构编制部门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提高把握大局的

能力、开拓创新的能力、决策咨询和综合协调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建设一支“讲党性、谋大局、善协调、办实事”的队伍。要认真研究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创新和完善工作机制,进一步强化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基层群众服务的意识,坚持原则,严格管理,秉公办事,充分发挥把关、协调、监督等职能作用,促进我市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健康发展。

中共牡丹江市委办公室 牡丹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1年4月25日

(此件发至县团级)

主题词:机构编制 管理 通知

中共牡丹江市委办公室

2011年4月25日印发

共印330份

第五篇:中共临海委办公室文件

中共临海市委办公室文件

临市委办〔2018〕9号

中共临海市委办公室

临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构建新型政商关系的若干意见

(试行)》的通知

各镇(街道)党委(党工委)和政府(办事处),市直属各单位:

《构建新型政商关系的若干意见(试行)》已经市委、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中共临海市委办公室 临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8年2月19日

构建新型政商关系的若干意见(试行)

第一章

第一条

为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关于构建新型政商关系的要求,激发企业创新发展活力,激励干部积极担当有为,打造良好发展环境,特制定本意见(试行)。

第二条

本意见所称政商关系,是指各级党的机关、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和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部门(以下简称“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与非公有制企业(含混合所有制企业,以下简称“企业”)及其负责人之间的关系。

第三条

新型政商关系就是“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是指全面从严治党新形势下,按照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建立的,公职人员与企业之间既亲切真诚、又清白纯洁,亲不逾规、清不远疏,双向通畅、界限分明,于公有利、发展有益,有为且有畏的工作关系。

第四条

努力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畅通政企沟通渠道,规范政商交往行为,构建新型政商关系,既要防止“亲”而不“清”,以权谋私、权钱交易、行贿受贿,又要防止“清”而不“亲”,为官不为、懒政怠政、拒商远商。

第二章

优化政务服务

— 2 — 第五条

各级党的机关、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和职能部门应当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台州市出台的一系列关于促进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规章及政策,细化各项配套措施,保持政策稳定性、连续性,不断增强企业发展的信心和内生动力。

第六条

各级党的机关、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和职能部门应当维护企业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推动形成有利于发展的政策环境、法治环境、市场环境和社会环境。

第七条

各级党的机关、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和职能部门应当加强对企业负担情况的动态监测,严格落实全面清理规范涉企收费的各项措施;制定并公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清单,规范收费标准;精简评估事项,防止重复评估。

第八条

各级党的机关、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和职能部门要全面落实“放管服”改革总要求,加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完善中小微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各涉企数据平台和信息整合,推进“四张清单一张网”改革,通过精简材料、优化流程、创新服务,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努力实现企业办事“最多跑一次”全覆盖,打造最优政务服务环境。

第九条

各级党的机关、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和职能部门应当增强政务服务透明度,全面公开涉企服务事项及办事流程,编制发布办事指南,全面推行行政许可和公共服务标准化,为非公有制企业办事提供明确指引;制定涉及非公有企业及其经

— 3 — 营者重大利益的规范性文件,应通过听证会、座谈会等方式,充分听取企业层面的意见建议。

第十条

各级党的机关、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和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尤其是领导干部,在与企业交往过程中可能出现利益冲突情形的,应当事先报告并主动申请回避。

第十一条

各级党的机关、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和职能部门应当健全走访联系企业制度,深入企业了解实际情况,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第十二条

执纪、执法和司法机关在查办案件中应当依法维护涉案企业合法权益,慎重选择办案时机和方式,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不得违法冻结企业账号、查封企业账册、堵塞企业资金流通渠道、发布影响企业声誉的信息以及其他法律法规禁止的行为。

第十三条

建立健全各职能部门、工商联、行业协会、商会、企业代表定期沟通交流、协商互动机制。充分发挥“12345”热线电话等平台作用,认真听取企业意见,对企业诉求属于本级办理的限时办结、需要上报的限时报出、不能办理的限时告知。依法打击侵害企业合法权益的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做到有诉必接、有案必查,确保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

第十四条

推进企业诚信评价体系建设,完善商业贿赂犯罪档案查询系统和违规企业及其负责人“黑名单”制度,对不良企业及其负责人,实施经济活动、政治荣誉等方面限制。

— 4 — 第十五条

各级党的机关、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和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应当积极作为、靠前服务,努力为企业排忧解难,自觉做到:

(一)企业因发展需要邀请职能部门人员指导、协调、会商相关方案,应给予支持;

(二)企业对所涉法律政策不了解,应主动提供有效的政策解读与市场信息,帮助企业争取各类扶持政策;

(三)现行制度束缚企业创新发展,应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坚持实事求是,科学用好政策,推动企业健康发展;

(四)企业遇到不公正待遇或遭遇突发事件,应及时指导、帮助企业妥善应对处置;

(五)企业遇到土地资金人才等生产要素瓶颈,应帮助整合资源,积极协调对接,给予必要支持;

(六)企业出现违规经营行为,应及时指出,并指导落实各项整改措施,积极有效纠正;

(七)服务事项在规定时间内可以办结的,应提前办结;需要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应予积极回应或协调办理。

第三章

规范政商交往行为

第十六条

各级党的机关、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和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应当守住法纪底线、把好交往分寸,不得利用权力影响和职务之便从事下列行为:

(一)向企业乱摊派、乱检查、乱收费、乱罚款、乱募捐,— 5 — 或对企业故意刁难、推诿扯皮,政务服务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

(二)收受企业及其负责人赠予的礼品、礼金、消费卡或讲课费、咨询费、奖品、奖金等财物;

(三)接受企业及其负责人提供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旅游、健身、娱乐等活动安排,违反规定出入私人会所;

(四)纵容、默许、授意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等亲属和其他特定关系人从企业谋取利益,以及将应由个人支付的费用,由企业支付、报销;

(五)在市场准入、招商引资、政府采购、证照办理、项目审批、土地征用、市场监管、税收征管、金融贷款、财政补贴等环节中吃拿卡要、以权谋私;

(六)与管辖区域或业务范围内的企业发生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各类活动,包括在企业兼职取酬,或以明显低于市场的价格购买企业商品或服务,或搞“合作投资”“期权腐败”,参股或持有非上市企业的股份或者证券等;

(七)滥用职权干预和插手市场经济活动,为企业及其负责人谋取不正当利益,或干预和插手企业具体经营管理活动,妨碍企业健康发展,或玩忽职守,损害企业合法权益;

(八)与企业家搞“小圈子”,结“兄弟”“干亲”,通过企业为个人升迁说情打招呼、跑官要官;

(九)参与上级明令禁止的企业各类庆典活动;

(十)其他违反党纪党规、法律法规的行为。第十七条

企业及其负责人应自觉做到:

(一)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做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二)诚实守信,合法经营,自觉维护良好的社会声誉和公众形象;

(三)不行贿、不侵权、不偷税漏税、不恶意欠薪逃债、不踩红线;

(四)积极响应国家产业政策,做强做大企业,努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

(五)积极建言献策、反映实情,主动加强与党委、政府的沟通交流;

(六)切实履行社会责任,致富思源、义利兼顾,积极参与各项社会公益事业。

第十八条

企业及其负责人应防止和杜绝下列行为:

(一)歪曲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随意发表不当言论;

(二)干涉党委、政府工作,通过非法手段或途径妨碍、影响干部选拔任用、公共决策和公正执行公务;

(三)利用特定关系搞不正当竞争,干扰正常市场秩序;

(四)违背诚实守信原则,侵犯他人权利,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利益;

(五)通过各种手段搞利益输送,腐蚀、拉拢干部;

(六)编造、利用虚假情况威胁、要挟、诋毁、诬陷干部,谋取不正当利益;

(七)其他违反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行为。

第四章

强化执行

第十九条

各级党委、政府和纪检监察机关应当担负起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广泛动员和凝聚各方力量,推动形成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合力。

第二十条

深化教育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公职人员廉洁从业、企业及其负责人廉洁从商教育,示范引领,以案为戒,形成廉荣贪耻社会氛围。

第二十一条

加强公职人员“八小时以外”监督,净化社交圈、生活圈。加强干部考核管理,把干部依法高效履职、主动担当服务、为企业排忧解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成效作为考察评价干部的重要内容。

第二十二条

贯彻“把干部在推进改革中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出现的失误和错误,同明知故犯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上级尚无明确限制的探索性试验中的失误和错误,同上级明令禁止后依然我行我素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为推动发展的无意过失,同为谋取私利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的“三个区分”原则,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分析、处理政商交往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合理把握执纪执法的政策界限,营造鼓励 — 8 — 担当、宽容失误的良好氛围。

第二十三条

引导广大企业负责人加强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提升。引领新生代企业负责人听党话、跟党走,大力弘扬艰苦创业、依法经营的良好风尚。

第二十四条

加大先进典型宣传力度,着力倡导“我创业我自豪、我守法我光荣、我贡献我骄傲”的价值理念,定期开展优秀企业家评选表彰,择优推评各级各类劳动模范。

第二十五条

深化源头治理,协助非公有制企业建立内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在行业协会、商会中设立法律援助、廉政风险防控志愿服务站;协助企业梳理排查廉政风险点,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封堵管理漏洞,制定企业员工廉洁从业行为规范,与重点、敏感岗位员工签订廉洁自律责任状或承诺书,拓宽民主监督渠道,确保源头监管到位。

第二十六条

畅通信访举报渠道,对涉及权钱交易、为官不为等问题线索,优先办理、严肃查处,并建立纪实制度。

第二十七条

综合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对政商交往中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做到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对各类违法违纪违规问题,依法依纪依规处理。

第五章

第二十八条

国有企业及其负责人参照本意见执行。第二十九条

本意见由市委解释,具体解释工作由市委办、市府办商市纪委监委、市委组织部承担。

— 9 — 第三十条

本意见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中共临海市委办公室

2018年2月20日印发

下载中共三门县委文件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共三门县委文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共佳木斯委组织部文件

    中共佳木斯市委组织部文件 佳组党总支〔2018〕3号关于印发《2018年市委组织部深化机关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的通知 部机关各科室: 经部领导同意,现将《2018年市委组......

    中共鲁甸委办公室文件

    中共鲁甸县委办公室文件 鲁办发〔2018〕19号 中共鲁甸县委办公室鲁甸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鲁甸县2018年财政涉农资金 统筹整合实施方案(调整)》的通知 各乡镇党委、政......

    中共滕州委办公室文件

    中共滕州市委办公室文件 滕办发〔2018〕32号 市委办公室 市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城市管理整治提升月专项活动 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镇党委、人民政府,各街道党工委、办事处,......

    中共石家庄市桥东区委文件5篇

    中共石家庄市桥东区委文件 东发[2008]4号 ★ 中共石家庄市桥东区委 石家庄市桥东区人民政府 印发《桥东区进一步加强重点项目建设工作的 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 区直各党委(党......

    中共上海闵行区委宣传部文件

    中共上海市闵行区委宣传部文件 闵委宣[2017]3号 ★ 关于印发《2017年闵行区基层党委(党组)中心组 理论学习意见》的通知 各镇、街道、莘庄工业区党(工)委,各部委办局党委(党组)、......

    中共湖南委组织部办公室文件

    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办公室文件 湘组办“2018”9号 ★ 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办公室 转发《中共中央组织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8年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 申报推荐工作的......

    中共国资委纪委文件5篇

    中共国资委纪委文件 国资纪发〔2011〕3号 关于印发《中央企业2011年效能监察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 各中央企业纪委(纪检组)、监察局(部、室): 为深入贯彻第十七届中央纪委六次......

    中共巢湖委办公室文件(优秀范文5篇)

    中共巢湖市委办公室文件 巢办发〔2017〕30号 ★ 中共巢湖市委办公室巢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巢湖市人才住房保障 办法(试行)》的通知 各乡镇、街道党(工)委,各乡镇人民政......